一个明确的计划可以增加工作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使我们更有信心和动力。坚持推进计划,克服困难和挑战,不断追求进步和提升。计划的实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持久的耐心,不要轻易放弃。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一
一年级学生平均年龄在七到八岁之间。由于学生较小,在习惯养成方面还有所欠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
综合实践活动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所选编的的教材其目的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例如观察能力、说话能力、交际能力和别人相处的能力。内容由浅到深,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活动一、我的一家人,通过活动感受家庭的温暖。
活动二、家人的爱,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调查学生装在家里的活动内容,感悟家人的爱,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帮助爸爸妈妈多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活动三、春天在哪里,通过本次活动,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普通话水平,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世界的美好。
活动四走进春天,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己探索大自然的能力。
活动五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通过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小朋友认识眼睛的重要,要保护眼睛。
活动六夏天,我们注意什么,本次活动主要是鼓励小朋友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活动七风儿吹呀吹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自我意识。
活动八超市购物,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平的观察,自己去感受生活的乐趣,通过自己的体验,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装良好的各种习惯,使每个学生都跟上教师的步伐。
3、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培养良好的德育行为。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1、使学生具有比较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具有一定的自制能力,是非判断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2、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通过学生自主以参加活动形成各种技能。
1、实践性综合实践活的特点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各种能力。
2、综合性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完成任务达到预定目标。
3、自主性活动中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二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一年级小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应该以"在体验中研究"为主,并依靠外部力量的熏陶来实现活动的目标。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课程的资源是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经验、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总和,主要有:
1、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其他各种专用设施和场地。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以及学校文化和办学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
2、学生家庭资源。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孩子综合实践活动的启蒙老师,有条件指导孩子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在家庭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学习家政常识,了解社会职能。家庭生活中的洗涤、整理、小物品采购、损坏器具的修理等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活动。
1、通过观察,访问,了解美丽的天台山。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是天台人民赖以生存的家园组成。生活在天台的每一个人在接触、认识、欣赏的同时,理应自觉地保护她。
2、通过观察、调查,让学生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让学生在"心灵驿站"中,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
3、通过访问,调查,让学生认识社会这个大舞台。社会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学习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也为活动拓展了感性、生动和富有人情味的空间。让学生在"社会频道"版块中,培养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
4、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动手动脑,探究科学奥妙的平台上,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创新与实践中去感受创作、劳动的艰辛,体会乐趣、收获成功。
本课程以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为重点。主要采用如下形式:
1、以体验性学习活动为主体。体验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参观、考察、访问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
2、以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辅。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都相互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由本学科生成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具有敏锐的扑捉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自己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素材的意识,使学科教学深入、彻底。
3、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设计性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开发性,着重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它强调操作性、针对性,更注重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五、教学内容安排及进度
(略)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三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是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经验、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总和,按照空间上的分布来划分,主要有:
1.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其他各种专用设施和场地。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以及学校文化和办学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
2.社区活动资源。社区活动资源包括各种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包括各类学校、政府机关等;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技能技艺的专家和居民;还包括地方、社区的文化传统、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社区一般环境等。
3.学生家庭资源。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孩子综合实践活动的启蒙老师,有条件指导孩子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在家庭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学习家政常识,了解社会职能。家庭生活中的洗涤、整理、小物品采购、损坏器具的修理等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活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调查,让学生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知道这是21世纪少年儿童应有的优良品格。让学生在”心灵驿站”中,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
2、通过观察,访问,认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源泉。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在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的同时,理应自觉地保护自然。
3、通过访问,调查,让学生认识社会这个大舞台。社会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学习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也为活动拓展了感性、生动和富有人情味的空间。让学生在“社会频道”版块中,培养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
4、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动手动脑,探究科学奥妙的平台上,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创新与实践中去感受创作、劳动的艰辛,体会乐趣、收获成功。
四、教学措施:
本课程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重点。主要采用如下形式:
1、以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调查、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通过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小论文。
2、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设计性学习活动。设计性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开发性,着重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它强调操作性、针对性,更注重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参观、考察、访问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四
综合实践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有些有肉的“社会人”。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书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走进校门,他们对学校所有的感觉都是新鲜的,更希望学校生活能带给他们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个年龄的孩子玩心还是很重,对待学习没有一定的认识,只是年龄到了该上学了,并没有觉得应该多学点知识,所以实践课一方面要带领孩子走进有趣的活动中,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规范和习惯。
二、指导思想。
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基本要求。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色。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看。
励志。
网,注重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习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5、重视师生互动。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与其他课程领域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为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本学期,教学重点是:
1、与读书活动整合。
2、与语文教材的实践活动结合。
3、走进校园文化。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是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经验、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总和,按照空间上的分布来划分,主要有:
1.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其他各种专用设施和场地。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以及学校文化和办学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
2.社区活动资源。社区活动资源包括各种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包括各类学校、政府机关等;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技能技艺的专家和居民;还包括地方、社区的文化传统、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社区一般环境等。
3.学生家庭资源。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孩子综合实践活动的启蒙老师,有条件指导孩子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在家庭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学习家政常识,了解社会职能。家庭生活中的洗涤、整理、小物品采购、损坏器具的修理等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活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调查,让学生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知道这是21世纪少年儿童应有的优良品格。让学生在”心灵驿站”中,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
2、通过观察,访问,认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源泉。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在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的同时,理应自觉地保护自然。
3、通过访问,调查,让学生认识社会这个大舞台。社会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学习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也为活动拓展了感性、生动和富有人情味的空间。让学生在“社会频道”版块中,培养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
4、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动手动脑,探究科学奥妙的平台上,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创新与实践中去感受创作、劳动的艰辛,体会乐趣、收获成功。
四、教学措施:
本课程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重点。主要采用如下形式:
1、以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调查、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通过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小论文。
2、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设计性学习活动。设计性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开发性,着重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它强调操作性、针对性,更注重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参观、考察、访问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五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走进校门,他们对学校所有的感觉都是新鲜的,更希望学校生活能带给他们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个年龄的孩子玩心还是很重,对待学习没有一定的认识,只是年龄到了该上学了,并没有觉得应该多学点知识,所以实践课一方面要带领孩子走进有趣的活动中,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规范和习惯。
二、指导思想。
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基本要求。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色。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两方面来看,注重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习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5、重视师生互动。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与其他课程领域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为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本学期,教学重点是:。
1、与读书活动整合。
2、与语文教材的实践活动结合。
3、走进校园文化。
时间安排(教学时间共16周,第周2节课,共计32节)。
1、(第一二周)4课时。
2、(第三周)2课时。
3、(第四周)2课时。
4、(第五周)2课时。
5、(第六七周)4课时。
6、(第周)4课时。
7、(第十十一周)4课时。
8、(第十二周)2课时。
9、(第十三周)2课时。
10、(第十四周)2课时。
11、(第十五周)2课时。
12、(第十六周)2课时。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六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更快适应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特制定劳技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更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教师点拨、指导为导线,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的劳动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在学校和家庭中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增强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习惯。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而且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针对这种情况,了解学生比较困难,但我力争做每个学生的朋友,了解其素质水平,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应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关心进步慢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及学习该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手工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采用合作的学习形式,创设浓厚的探究氛围,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的形成。结合课内知识和课外活动,学以致用,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5、展示劳动成果,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起来。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活动。
2、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探索的过程、尝试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动手实践,多动脑思考和多动口表达。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
3、在活动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充分自由,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和灵活的活动时间。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活动成果的呈现,学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创新。
4、搞好分层教学,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5、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观的教育,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七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动机强,动手动口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县城地区,学生的视野宽阔,见识广,认识事物的能力强。
二、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6个主题,分别为:1、爷爷奶奶的生活2、养花。
3、树叶的学问4、我们讲卫生5、家乡的天气6、妈妈的一天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感受父母小亲的爱,对父母怀有感恩的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六、教学措施:
1、以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调查、文献资料、搜索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通过实验,求证等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
2、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设计性学习活动。
设计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开发性,着重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它强调操作性,针对性,更注重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体验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参与、访问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八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以通过实践课一方面要带领孩子走进有趣的活动中,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规范和习惯。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20xx秋季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为了贯彻新的课程标准,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通过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健全的价值观和负责的生活态度,具有创造意识,善于发现和探究,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一、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充分展示自己才干。
(2)培养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搜集与处理资料。
(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能写研究方案。学会写研究报告。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将生动的课外实践活动与丰富的课内活动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学活动是引导儿童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对周围事物产生探究的欲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3、社会实践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对周围事物产生探究的欲望,增长社会的沟通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有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调查、访问、分析、综合、社交、表达、写作等多种能力。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能写研究方案。
二、活动内容:
《生活中识字》、《让孩子学会表达爱》。
为了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特拟定本期。
教学工作计划。
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学期不仅要进行实践活动,更要在体验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研究。同时也将结合校本课程、学科内容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开展相应的学习研究。
二、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和辨别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间的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选择、认真准备每一堂实践课活动内容,让学生真正能在实践课堂中通过动手、动脑,有感悟,有收获,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2.进一步开展体验活动。为让学生的体验活动不留于形式,更有实践意义,改善体验条件和体验方式,让学生活动更多更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管理、评价更到位。
3.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研究,学会寻找问题,研究问题,结合实践体验活动,结合学科知识,更大范围地做好小课题研究工作。
四、教学进度:
时间教学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综合实践在他们眼中就是一张白纸,我们年级采取的策略是: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本学期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实践。
首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小组,制定了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了多次学习与研讨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理念,明确了课程实施方向、组织形式,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要触摸时代脉搏,学习鲜活语文,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是“我们旅游去”“巧手剪剪”两个专题进行研究。学生进行了六次小活动,将最美的照片、最美的画和最喜欢的食物进行了介绍。用自己的小巧手进行了剪报、识字小报和拼图活动,在动手动脑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第三,我们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及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必要和及时,为此,我们营造了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的家长非常重视,给孩子良好的引导。
二、思考。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引起了我们的几点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等,我们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将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4、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面,特别是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把评价工作做得公正、全面?操作起来简单可行?这都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九
综合实践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计划,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走进校门,他们对学校所有的感觉都是新鲜的,更希望学校生活能带给他们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个年龄的孩子玩心还是很重,对待学习没有一定的认识,只是年龄到了该上学了,并没有觉得应该多学点知识,所以实践课一方面要带领孩子走进有趣的活动中,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规范和习惯。
二、指导思想。
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基本要求。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色。/,注重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习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5、重视师生互动。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与其他课程领域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为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本学期,教学重点是:
1、与读书活动整合。
2、与语文教材的实践活动结合。
3、走进校园文化。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篇十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以下是本站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20xx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教材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是一切可利用的人力、物力、经验、文化以及自然条件的总和,按照空间上的分布来划分,主要有:
1.学校内部资源。学校内部资源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的教师,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及其他各种专用设施和场地。学校师生在长期活动中积累的知识、经验、成果以及学校文化和办学传统也是极其重要的课程资源。
2.社区活动资源。社区活动资源包括各种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和场所,包括各类学校、政府机关等;包括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特长爱好、技能技艺的专家和居民;还包括地方、社区的文化传统、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实、社区一般环境等。
3.学生家庭资源。家庭是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应是孩子综合实践活动的启蒙老师,有条件指导孩子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发展自我。在家庭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学习家政常识,了解社会职能。家庭生活中的洗涤、整理、小物品采购、损坏器具的修理等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活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调查,让学生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知道这是21世纪少年儿童应有的优良品格。让学生在”心灵驿站”中,正确认识自我,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
2、通过观察,访问,认识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这里有与我们息息相生的山川河流,也有我们的朋友----各种动植物,它们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的源泉。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在接触自然、认识自然、欣赏自然的同时,理应自觉地保护自然。
3、通过访问,调查,让学生认识社会这个大舞台。社会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它为学习提供了鲜活的材料,也为活动拓展了感性、生动和富有人情味的空间。让学生在“社会频道”版块中,培养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
4、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在动手动脑,探究科学奥妙的平台上,让学生在观察与思考、创新与实践中去感受创作、劳动的艰辛,体会乐趣、收获成功。
四、教学措施。
本课程以活动为载体、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重点。主要采用如下形式:
1、以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调查、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通过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小论文。
2、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设计性学习活动。设计性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开发性,着重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它强调操作性、针对性,更注重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体验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参观、考察、访问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
五、教学内容安排及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第1周我上学了。
第2周我们的校园真美丽。
第3周我爱新朋友。
第4周我长大了。
第5周国庆节放假。
第6周我能行。
第7周小帮手。
第8周文明礼貌好少年。
第9周怎么办。
第10周我的小手真灵巧。
第11周期中质量检测。
第12周折飞机。
第13周制造降落伞。
第14周套圈游戏。
第15周会跳舞的小磁人。
第16周想一想做一做。
第17周期末质量检测。
第18周猜拳冲关”
共
2
页,当前第。
1
页
1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新年新气象演讲稿300字(优秀9篇)
- 2023年以感恩为话题的演讲稿200字(通用19篇)
- 最新我的梦想演讲稿500字(优质20篇)
- 炸鸡店工作总结优秀(优质14篇)
- 最新机关安全管理制度内容15篇(优秀19篇)
- 最新学生勤俭节约的语句(优秀16篇)
- 最新农村房屋装修合同协议书(汇总9篇)
- 美国银行研究报告(大全12篇)
- 2023年轮胎工作报告(优秀18篇)
- 2023年地板销售文案11篇(大全8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最新
一 年 级 学生综 合素质评价老师评语(汇总15篇)40下载数 609阅读数 -
2023
年 一 年 级 综 合实践课教学计划(优质10篇)12下载数 348阅读数 -
四
年 级 数学综 合题(模板9篇)36下载数 489阅读数 -
最新
一 年 级 综 合实践课教案(通用8篇)13下载数 159阅读数 -
2023
年 一 年 级 综 合素质评价手册家长评语(通用9篇)21下载数 837阅读数 -
最新
一 年 级 综 合实践教学工作总结(精选15篇)17下载数 653阅读数 -
2023
年 一 年 级 下册综 合实践教案(优秀15篇)22下载数 293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