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一
第一段:介绍思政讲座的背景和重要性(200字)。
近年来,思政讲座在高校和各行各业中被广泛开展。这种讲座为人们提供了进一步了解国家、社会和个人责任的机会,旨在培养他们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有幸参加了一次精彩的思政讲座,并获得了很多的启示和收获。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要分享我关于思政讲座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思政讲座给我带来的思考和启示(300字)。
思政讲座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深入思考自身处境和对未来的规划的机会。通过专家的授课和案例分享,我得以了解到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增强了我对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思政讲座也让我反思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我未来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更好的规划。我意识到,自强不息、勇于创新是实现个人和社会进步的关键,也明白了实现自身价值需要不断地提高自我素养和知识水平。
第三段:思政讲座对我的影响和改变(300字)。
思政讲座激发了我进一步了解社会热点和关注公共事务的热情。在思政讲座中,我了解到国家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付出和参与。这启发了我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思政讲座也让我在对待学习和生活中更多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除了追求个人成长和成功之外,我要尽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思政讲座的影响也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对社会公平和公正问题的关注,并激励我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四段:思政讲座给我带来的实践机会(200字)。
在思政讲座中,我了解到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这给了我很好的机会去实践和践行我在讲座中学到的理念。我参加了一些志愿者活动,比如为农村学校捐赠图书、为孤寡老人提供陪伴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在行动中理解了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责任,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思政讲座不仅为我提供了理论指导,还为我提供了实践机会,使我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第五段:总结思政讲座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200字)。
思政讲座作为一种重要的培训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不仅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让他们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思政讲座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实现个人的价值,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贡献。同时,思政讲座也引导我们积极关注社会问题,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积极参与思政讲座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提升自我,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二
2020年9月4日、9月5日晚,**老师按照部门要求,一起在线上学习了有关课程思政的讲座。通过两个晚上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师德ide理解有了新的感悟。培训中,**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其中**教授于**年3月18日参加过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她主要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政治认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共育英才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自己对思政课程的思考。强调教育首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主要就是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丰富生动又新颖的案例绘声绘色地阐明了作为理论教师“当什么样的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她讲到,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样的思政课讲座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并使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培训中,熊教授还讲到总书记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六项要求,对如何上好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怎么才能深入理解这六项要求和八个统一,并把它有效落实呢?她认为:
一是要讲政治,要把讲好思政课当做一项事业来做。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要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全情投入,把讲好思政课当做毕生的一项追求。
二是要重视科研,尤其要重视教学研究。良师必定是学者,要想讲好思政课,必须有深厚的学术涵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并且践行。学者未必良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研究,要认真学习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艺术,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做到“配方”要更科学、“工艺”要更精湛,“包装”要更时尚,真正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具体谈到教学方法,她指出,思政课要有理论深度,从学理上把理论讲透,展现理论的魅力,做到以理服人,同时拿事实说话,增强理论的现实说服力。同时要有“讲故事”的本领,得把有意义的事情讲的有意思、有温度、有色彩,不枯燥、接地气,学生爱听,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高深的理论说家常话。
经过这两个晚上的线上培训学习,让我明白:讲好课,是老师的工作和本职;
育好人,是国家赋予老师的使命。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提供思想政治素质,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要做学生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将“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等新思想,新动态,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自觉地做到,以学校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学校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学校的号召积极响应。其次要做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引路人。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高尚品德,明白做人的道理。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把每个学生教育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教育办得越来越好,我们就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后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断学习和反思,虚心向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在物理、数学教学实践中,更加精心备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如盐入水,在课程教学中巧妙渗透思政元素,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三
近年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推进,高校普遍开展了思政讲座培训。本人有幸参加了一次思政讲座培训,收获颇丰。以下是本人对此次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此次思政讲座培训中,我深刻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和意义。思政课是充分发挥我国高校教育育人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道德观念,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目标。因此,思政讲座培训的举办,为我进一步了解思政课的目的和要求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我将会更加重视思政课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养。
其次,在思政讲座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有关思政课教学设计和方法的知识。讲座上,专家详细讲解了思政课的设计原则和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授课。通过学习,我了解到思政课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互动式授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同时,还学到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和独立思考的有效方法。这些知识对我今后的思政课教学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在思政讲座培训中,我深刻领悟到了思政课内容与现实社会的紧密联系。思政课是在高校进行的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思政课应该与社会热点和学生关心的问题紧密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此次培训中,我学习到了如何将思政课与现实社会相结合,以及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这将为我今后的思政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最后,思政讲座培训还教会了我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互动。思政课的开展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通过互动和交流,教师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问题需求。在此次培训中,专家们就和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互动体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式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启发我今后在思政课教学中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参加思政讲座培训使我受益匪浅。通过此次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学到了许多关于思政课教学的知识和方法。我将会将所学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推动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四
教育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首要的一点,应该相信学生。要善于发现深藏在每个学生心中的“宝贵财富”。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个口号形象的说明,必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我认为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进取心,都想争上游。在帮助学生转化的过程中,主要是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积极进取,追求进步。我在担任初一年级的任课老师时,有一位学生不爱学习,成绩较差,自由散慢,早自习经常迟到,最要不得的是,这个学生早自习要迟到了,也不是紧张地走进教室,而是优哉游哉地踱步进教室,对于学习,这位学生抱着的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为此,我多次找他谈话,在班上也公开批评过他,可是效果不佳。直到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提出一个关于历史的生僻问题,全班同学全都一头雾水,完全回答不出,只有这个学生,非常自然地说出了答案。当时,全班哗然,大家都不敢相信,一个平常不愿意读书的同学竟然有这么丰富的知识。经过了解,我才知道,他不爱读书只是因为他的家长不管他,每天晚上只知道自己出去玩牌,他的厌学是出于对家长的不满,而他自身,是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的一个学生,知识面非常广。第二天,我在班上表扬了他平常的积累,也去他家家访,和他家长说说孩子的情况,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家长也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之后的一个月,这位学生的早自习迟到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他的转变说明,教师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尊重爱护他们的自尊心,理解学生的心,因势利导,才能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五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学校思政课的培训工作也进一步加强。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近期的思政课培训,通过学习和交流,我深刻体会到了思政课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并在培训中收获了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思政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思政课不仅是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渠道,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的关键环节。在培训中,老师们讲解了一系列政治理论,生动而易懂地阐述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我被其中一位老师的讲解深深打动,他生动活泼的方式使得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了这些理论的内涵,加深了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因此,好的思政课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在知识学习与思想引领之间找到平衡点,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
其次,思政课培训强化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思政课的培训中,不再单纯地以老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而是更加注重师生互动与合作。培训中,我们进行了小组讨论的活动,每个小组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分享自己对思政课的理解和体会。这种互动式学习,不仅让学生增强了自信心,也让他们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此外,思政课培训还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加强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再次,在思政课培训中,我们体会到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在培训中,不仅有思想政治理论的讲解,还有艺术、哲学、历史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政课教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需要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形成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结合历史教育让学生了解到核心价值观的来历和深刻内涵。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程度,又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最后,培训中,思政课的生动教学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学生们参与其中,通过观察、实践、演示等方式,使得思政课不再枯燥乏味,而变得生动活泼,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培训中,老师们还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真实经历和亲身感受来阐述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种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些理论,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综上所述,通过思政课培训,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思政课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意义。思政课不仅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和学科交叉,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也让我深受启发。希望通过我在思政课培训中的收获与体会,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新时代青年。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六
20xx年11月9日-11日,我参加了在常州举行的《20xx江苏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骨干教师培训》,为期3天的培训中,我听到了许多专家对教育方面的前沿思考,对工作、对学生独特的感悟。10号上午在常州二中的课堂观摩与学习让我对教师课堂教学与改革有了更深的感悟。本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感受颇深。下面是我的两点感悟: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七
作为中学生的我,每周都要接受一次思想政治课的培训。这门课程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底线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培训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思政课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生活,而不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此外,教学方法也是关键,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然后,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思政课的内容需丰富多样。很多传统的思政课只是简单地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很少与学生的生活直接相关。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相比之下,有些学校尝试将思政课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例如,在一堂课上,老师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思政课应该注重内容的实用性,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指导。
其次,教学方法也是关键。过去的思政课通常是老师单向传授知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缺乏思考和创新的机会。相比之下,一些教师尝试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发展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新的机会,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然后,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思政课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然而,如果只停留在课堂上,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实践所学的知识。因此,学校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例如,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活动,参观企业或政府机关,了解社会的运作和问题。这种实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最后,衡量思政课的有效性时,应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变化。过去,很多学校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然而,思政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学校应该注重评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否有所改变。例如,学校可以通过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问卷调查和讨论班活动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变化。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理解和接受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总的来说,思政课作为中学生培养综合素质和道德底线的重要途径,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和创新。思政课的内容应该丰富多样,贴近学生生活,教学方法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课堂所学与实践相结合。最后,衡量思政课的有效性时,应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变化。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够让思政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底线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八
前一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专题研修班,在这个研修班上,我认真听取了四位专家对于课程思政的深入解读,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其他高校课程思政的做法,我更加明白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润物无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信仰者讲信仰”。教师是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引路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对专业知识思政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认同,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为此,应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与结合专业的价值教育执教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实现传道与授业的有机统一。而我们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主要包含三类:专业课老师、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这里面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关键中的关键。
要想让所有的课都上出思政味,所有的老师都挑起思政担,共同探索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大思政”教学体系,我想可以这样做:一方面,建立线上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沟通群组,可以先邀请一批热心热情于课程思政的骨干教师,包含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马院教师代表、专业课代表、辅导员代表等,在群组里专业课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课程思政设计,或者提出自己的疑惑,由不同部门不同身份的老师进行出谋划策,提供政策或者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教学线下沙龙活动,在研讨过程中,三者可以共同疏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连接点,了解现在学生所思所想,论证其合理的切入点,有效的拓展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边界,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日常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让三者产生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是课堂,而专业课教师想要更好的融入课程思政,必然少不了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的保驾护航,互通有无,三者强强联合,不仅可以让专业课教师在保留自身课程特点的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向同行。打造一支不仅具有精深专业素养,而且具备高尚师德、精湛育德能力的师资队伍,是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思政的保证。
高校课程都是按照专业进行设计,特别是专业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会直接体现知识的价值导向,因此在编写教材、选择教材的时候,要集中骨干教师力量,统筹优势资源,让教材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既符合专业要求,又不生硬强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同我们所要引领的价值理念。
同时,要扎实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明确思政教育的的具体要点、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针对具体课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也就是说,一个专业的价值引领体系应当是全面的、系统的、有规律可循的,不是单一课程教师自己闭门造车的结果,需要进行教研室研讨、确定并实施,对于精品课程、一流课程,更应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打造一批优质思政课程,可以给其他课程提供借鉴。
最后,改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整体设计,提高协同育人效果。从实践方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旗帜鲜明讲政治,采用正面直接的施教方式,第二种就是间接的把教化渗透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这两种缺一不可。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思政课程教育中,教师需要在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性特点,融入相关专业要素,提升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而“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上,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尽可能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相互融合,进行共同教育。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加强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所有教学方式方法的首要前提。
因此,第一个方法,任课教师一定要了解学情,分析自己所带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迷茫与困惑。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华教授说,只有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才能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课堂思政的吸引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回应学生的期待,更要帮助学生养成大国国民心态和思考习惯。
我这里有个简单的例子。我所教授的课程是《课堂翻译实践》,针对的是大四本科学生,他们对于考研、考教师资格证、就业等问题特别关注。因此,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积极回应学生的这种期待,对于手语翻译的就业前景,特别是和本门课程密切相关的就业方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课堂手语翻译与学生进行了探讨。首先明晰了课堂翻译的身份地位,课堂翻译不同于其他场合的翻译,他站在讲台上,就有了教师的身份和属性,就要以好老师的准则去要求自己,由此引出“四有”好老师的定义: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这双手去传递给聋生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他们能够成长为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道德情操就是要爱岗敬业,遵守教师和手语翻译员双重身份的职业操守;我们的扎实学识就是我们娴熟的翻译技能和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我们的仁爱之心就是对残疾人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是不抛弃不放弃,是耐心、爱心与恒心。
第二个方法就是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有助于融入思政元素。比如现在藏族小伙丁真的爆火,是现在00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学生一方面感慨于丁真的“甜”“野”气质,另一方面心中难免有一丝想当网红、想自己也被看见的冲动。我在上课时以专业教师的身份和课下辅导员的身份和学生讨论了这个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都特别高,他们也很关心自己能否成为手语翻译界的网红,丁真可以为自己的家乡旅游业“带盐”,而自己可否为手语翻译这个专业、这个行业进行“带盐”?我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丁真没有把自己的巨大流量变现,他保持着那份难得的初心,我们作为手语翻译的初心是什么?丁真被抓去读书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我们又当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如何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善好施的品德,从而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这比我们说一百遍你要好好学习呀,你要加油努力呀等更能入脑入心。
第三个方法是善于利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透过案例教学和分析的过程融入家国情怀、价值观念、政治信仰、职业道德教育等,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悟得正确价值观。
在制度这个问题上,评价与监督机制是关键。想要课程思政更好的落地,不能雷声大雨点小,需要高校建立协同育人评价与监督机制体制的一体化,而评价与监督机制是衡量育人模式成效的重要指标,既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还需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例如在“课程思政”设置专门的思政效果评价体制与标准,还要针对课程设置专业技能的评价体制与标准。同时可能需要协同科研、教务、人事等相关部门共同交流设置综合性的评价体制与标准,最终实现评价与监督机制体制的一体化。有了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课程思政在推广的时候就不用单纯靠情怀靠自觉,就有相对的可量化的方式,就可以在思政课程建设初期,减少一些阻力。
金秋时节,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院培计划全国职业院校系统构建高质量思政体系暨顶层设计与融入实操案例分享课程的线上培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培训课程主要围绕职业院校的构建高质量思政体系进行了系统性指导。此次课程分为七讲,专家们利用广博详尽的案例,对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程体系进行指导,具有完整的逻辑结构。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受益匪浅,下面我将简单对我的体会进行总结:
第一,谈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曹建林教师运用非常合适的标题“随堂潜入心,润魂细无声”。在开讲前利用三个案例,针对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的问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指出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很要,但是为人处事也是非常关键的。根据习总书记讲到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从三个层次进行详细讲解,重点讲解上极怎样讲,学校怎样做?教师怎样干?提出学校按照上极的指示,进行教学改革,提出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推进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革命,扬显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推动学校由“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转化,“专业教育”向“专业育人”转化,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教师的教育目标,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合格建设者,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人是第一位的,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教会学生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教师也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曹书记讲得非常深刻,我深感受益匪浅,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作为教师就要尽力教好每一位学生,教懂做人的道理,明白为人处事的重要性。
第二,梁长根教授讲授的“匠心筑梦”传递有温度技术,课程思政提升质量,主要讲述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对思政课程与课程四针的比较,通过对比讲解,我也深入了解,思政课程内容简单,而课程思政可以融入学生所有的课程中,这样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讲解,提出了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地与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通过职业岗位的调研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建设一门课程课程资源的建设等等,最后利用实践课程案例详细讲解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从专业课程中发掘课程思政元素,要做到像盐溶于水中一样得自然,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接受起来非常容易,不排斥。真正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人才。
第三,盛宏宇教授针对课程四政讲解的“同向同行,润物无声”。精彩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讲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教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主要的讲授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讲解是教学的关键。盛教授讲述了有关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发展,人们在担心主题人员会不会受到影响,以及机器人人工智能人脸识别,会不会不安全等等伦理问题,我国政策规定了有关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政策,来保护主体人的权益。后面盛教授讲述了有关全国的课程思政比赛,讲解了课程思政比赛的评分标准,这样为我门更好地诠释了课程思政应当做到什么程度,为老师们指明道路。
通过此次线上直播培训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大。线上培训选的专家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他们利用生动的案例,对每一个观点进行详尽的分析讲解,讲得非常通俗易懂,让我们听课者能非常投入地听课,非常有兴趣地听课,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己所教所学的专业中去。由于是线上平台的学习,还具备回放的功能,这样给我们一个反复学习的机会,真的是太好了。这也是我们今后教法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每位专家的讲授方法,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学习点。最后再次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一次这么优秀的学习机会。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近三年教育界出现的新名词,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只不过说法有所不同,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与情感目标。2020年9月4日和5日晚,在听完**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这两堂有情怀、有深度的课程思政的线上直播讲座,触发了我心中对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学无止境,终生学习。听完邓老师的讲座,最让我动容的是邓老师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学高为师”的执著。我一直以来钟情于各类知识,天文、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绘画、音乐都有兴趣探究一番,无奈总以时间不够、精力欠缺来搪塞自己,从而错失了很多时机。“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
其次,将情感的温度传递给学生。疫情期间,留学生许可馨辱骂抗疫斗士李文亮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像这种被称之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这几年被频频爆出,从前两年觉得“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杨舒平到如今的许可馨,不禁令我们全身冷颤:我们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地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心中充满对祖国崇敬之情的小学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冰冰?十年寒窗培养出了高学历,也造就了大量“白眼狼”,这可能也是目前唯分数至上的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传道”摆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精髓。
最后,点到为止、画龙点睛。我认为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学科教学,被思政所累。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学科教学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自然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向同行,共育英才”!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各学科老师群策群力,各显神通,研习课程思政教学,中国的教育来日可期!
中共中央近日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指出,要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迈入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将会更加光荣、任务将会更加艰巨、挑战将会更加严峻,尤其需要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新的美好幸福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努力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真学实践上求突破,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着力点亮思想理论“灯塔”,照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之路。
深入系统“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盲人摸象,需要深下去、实到底、系统学。要在读原著、学原文上下功夫,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系统揭示思想中蕴含着的丰富内涵和方法论,深刻把握其中闪耀着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坚持学思想与学思路相结合、学观点与学理念相辉映,不断强化解决矛盾、化解风险、攻坚克难的能力;要注重多形式、分层次、全视角开展学习,着力强化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系统性,切实把理论学精、把思想学透、把道理学深,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融会贯通“悟”。拨动灯芯,油路通畅,灯塔才会更明亮,深挖思想,融会贯通,才能悟到真理。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贯通起来领会,准确把握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等多个层面贯通起来思考;要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地悟原理,把每一个思想观点、理论命题都思考深、领悟透、把握准,既知其言更晓其义,切实把思想的来龙去脉、理论的主旨主线搞清摸透,确保更加入脑入心。
知行合一“践”。“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思想理论只有与实践有机融合,才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要突出理论指导,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把学与思融入到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等生动实践中去,激发起思想理论的磅礴伟力;要突出实践提升,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能只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学,而是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升华提升,在实践这个大熔炉中拓展思想认识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切实在深化认识中让思想“灯塔”更亮。
党课教育是党员管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增强广大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凝聚党员力量的重要抓手。尤其是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的推进大有裨益。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海子镇党委着力推动“流动课堂”党员培训模式,组织党员干部流动讲、培训地点流动定、学习内容流动选,创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结实架起精神之桥。4月21日,白海子镇党委“流动课堂”走进富贵村,开始在全镇范围内流动开展。
党员培训课堂要用好本土“接地气”的队伍,镇党委坚持用好“本土讲师”,由领导干部讲、支部书记讲、优秀党员讲、党务“特长生”讲,让党员干部“流动”上党课,在讲理论、学党务、明思想的同时,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拉近干群距离,在农村党员中扩大受众群体,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富贵村,3位经历丰富、有基层经验的老党员就各自工作中的“拿手活”向村民和20余名在村党员进行了分享,受到党员和群众的一致欢迎。接下来,镇党委将组织更多政治素质高、善用农民语言的老党员,推动全镇党员回顾党的历史,不忘初心,让教育氛围活起来。
“流动培训”最重要的是要流动好“阵地课堂”,镇党委组织人员深入各村,首先要用好支部的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采取集中培训、典型宣讲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其次用好北疆先锋党建直通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组织优势;此外,结合党日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教育活动,将党员教育与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提高党课吸引力,保障培训零距离、听课不跑腿,打通“最后一公里”。
春忙将近,为继续方便农村党员学习教育,镇党委将进一步扩大流动模式,以“流动”为特点在田间、地头、村中小广场,搬板凳“拉家常”,让党员在茶余饭间就能听党课,让教育方式活起来。
“流动课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自治区、市、区最新全会精神为重点,把好大方向;以农村党员关心的热点事、身边事组编“培训教材”,努力做到一村一套教材,民众有关心、党课有解答,切好小角度。在帮助党员更好地理解党政方针、精神内涵外,大家关心的村务镇务也走进培训课堂,解决好培训枯燥、讲课刻板的老问题。在富贵村,针对村民关心的村集体经济购买大型农机具增收的问题,“流动课堂”为党员们深入简出地介绍了“四议两公开”的作用,针对支部党组织薄弱的问题,为大家解读领学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有效促进了基层党支部的建设。
为有效地开展教育培训,镇党委还将针对不同村落、不同层次党员差异化需求,锁定学习教育主体,差异化采取视频短片、党员宣讲、案例解说多种内容,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环境治理等多种题材,让教育内容活起来。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九
教师对学生有管理的权力,有按照社会主义教育塑造学生的权力,但在人格上我们与学生是平等的。所以对于做错了事的学生,我们若居高临下,简单粗暴的训斥,禁止学生申辩,就势必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下降。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尊心是促使学生自我教育的前提条件,一个人有了自尊心,才会自爱、自重,做错了事才会自责。因而转变学生常常要以尊重人格为前提,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真正收到以理服人的教育效果。一位教育家说:“训斥和咒骂一个对自己的错误已经认识的孩子,只能损坏他的自重心,甚至使他的悔改之意荡然无存。”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不仅要具备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思想教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和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促进其人格修养,许多医院都会为护士进行思政培训课程。作为一名护士,我有幸参加了这样的培训,所以想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思政培训课程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地看待护士职业。在课堂上,我们了解了护士在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对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责任。护士不仅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更是患者生命和健康的守护者。我们学习到了要以患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始终把患者的需求置于第一位。这对于我个人来说,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责所在,也更加坚定了我在这个职业中的决心。
其次,思政培训课程加强了我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作为一名护士,我们时刻都要面对着患者的生死与疾病,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道德。课程中,我们学习到了一些典型的道德困境案例,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这些案例,我们懂得了作为护士不能只满足于完成工作,还要弘扬医者仁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患者,不抱怨,不推卸责任。这些道德教育也激发了我更加热爱护理工作的热情,更加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患者。
第三,思政培训课程强调了护士的文化修养。在日常的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流能力。因此,课程中特别注重了护士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我们学习了一些文学、哲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欣赏文艺作品来提升自身的情感和审美能力。这些知识的学习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还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第四,思政培训课程加深了我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护士作为医疗队伍的一员,肩负着维护社会健康和福利的责任。在课堂中,我们学习了一些社会问题,并与自己的职业联系在一起,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护士在社会中的使命。我们深入讨论了医患关系的问题,并思考如何改善医疗服务和推进医改。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我不仅要为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更要积极参与到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去。
最后,思政培训课程激发了我不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医学知识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进化。课程中,我们被鼓励通过继续教育和持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意识到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综上所述,思政培训课程对我个人而言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经历。它不仅加深了我对护士职业的认识,还提高了我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我将把这些知识和体会融入到日常的工作中,努力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不断学习和进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一
有幸与中学结识,有幸靠自己实力考上教师。儿时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教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赞美。
从2021年开始,学校为今年新招收的年轻教师进行为期x天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角色的转化,学校教学模式讲解(自主学练,一课一自习),如何快速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班主任经历分享等。通过这些天的学习,我意识到“一课一自习”是xx特色,各年级领导对我们寄予深切厚望,深受感动。同时也明白没有一份工作是容易的,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你必须付出,你必须热爱,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
目前,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如何定义“合格”,我认为需具备以下条件:
1、师德。教师职业有其特殊性,“学位人师,行为示范”,学生具有模仿性,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在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其如何做人。
2、热爱。你要热爱这份职业,热爱学生,做到爱岗敬业,课前认真备课,专研学生,专研教材,做好课后反思。
3、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成绩论优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教学采用鼓励为主,惩罚为辅的教学方法。
4、学好教育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将教育学学到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应用于生活。作为新教师,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向老教师学习,敢于勇于正视不足,不断提升自我。
5、不断学习。学习永无止境,学习政治理论,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内存,不与时代脱节。
6、总结反思,这点尤为关键,每日反思,每周反思,每月反思,从反思中吸取教训,吸收经验,完善自我。
刚步入工作的我,紧张,压力自然会有,但并不害怕。我要尽最大的努力,竭尽全力做一名学生喜欢,家长认可,领导重用的合格教师。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二
教材针对各个年级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学习内容有机整合,确定各年级的教育主题和能力培养的重点,完成各年级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方面的课程目标。以“尊重、关爱、责任”为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统领各年级教学内容。而教材编排规范性强,条理清晰,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学习内容。教材以“生活在线”创设情境;以“探究平台”归纳知识理论;以“拓展天地”拓宽知识面。而每一单元的知识构成是:单元是刚;课题是标;框题是枝;标题是叶。如果以刚设置问题,那么答案则是标;如果把标设置为问题,那么答案则是枝;如果把枝设置为问题,答案则是叶。为此简单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则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此法第一节课就要交给学生,并要节节训练。学生的自学、老师的讲解归纳都会应用自如。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三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政课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我所在的学校组织了一次专门的思政课培训。在这次培训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并从中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在培训的第一部分,我们聚焦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培训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思政课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提出,思政课要关注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人格塑造。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讨论道德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此外,思政课还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培训,我意识到思政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文关怀和精神启迪的过程。
在第二部分的培训中,我们聚焦于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培训教师介绍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互动讨论等,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主动思考,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深度。同时,培训教师还强调了评价体系的重要性,指出评价应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这使我意识到在思政课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转变为更加综合和科学的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在第三部分的培训中,我们聚焦于思政课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培训教师指出,思政课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互补关系。思政课可以通过与语文、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这让我明白了思政课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更是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过程。只有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思政课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第四部分的培训中,我们聚焦于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培训教师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例,分享了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他们鼓励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通过这些实践经验的分享,我认识到只有将思政课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
最后,在培训的总结部分,我们对此次思政课培训进行了总结和反思。通过反思,我认识到思政课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思政课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思政课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立足于自己的岗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这次思政课培训,我深刻地认识到思政课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思政课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过程。同时,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只有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青年。我相信,在今后的思政课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真正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担当的人。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十四
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这句话深得教育的真谛。
作为社会交往活动中的成员,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都有强烈的发自心底的需要,需要别人的尊重、关怀、帮助、信任,偶犯错误时,还需要别人的原谅。王毓珣老师在《德育培育与生成》一书中也说到师生关系具有无选择性、平等性、合作性、人道性和履约性的特点,其实这些特点综合起来就是一个词语:尊重。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拥有的是发展的灵魂,所以,我们的尊重是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本着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前提,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十五
我心中的思政课,也是我所期望的就是让我们的思政课成为国家精品课程之一。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树,在于建筑可造之材,让才有所用;育人,在于塑造可用之人,让学生有所长,能所用,而这也是我对我们的思政课给予的要求。
国家对精品课程的定义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但我认为打造精品课程不一定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和一流的教材,反而应该打破这种界限才能在教学上有所突破,理由有以下几点。
作为大一新生,思政课学习生涯的起点,我很荣幸能够受教于黄老师,她上课呢有种特别的魅力,可以调动全班同学的情绪,营造一种你问我答、积极发言的热烈气氛,富有明显的节奏感。她在上课前,有时会先给我们讲一些生活中刚发生的事情,并让我们各抒己见,有的时候甚至会引起同学们的激烈辩论,有时会播放一段音乐或者有教育意义的短视频,有时讲个笑话等等。
总之用不同的形式吸引我们,给我们时时刻刻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让我们带着好奇心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进入课堂。此外,在黄老师的课中,热烈而又轻松的气氛,师生关系融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畅所欲言,我认为这才是每一个学生所期待的课堂。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大一上学期我参加了一个演讲比赛,要用到翻页笔,但我没有,想到黄老师有,就给她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后,和老师说明来意,但老师说她那个已经借给其他老师了,就在我失望之际,黄老师说她可以替我借借其他老师的,但那时已经是午睡时间了,黄老师也回家了,就在我说不用麻烦的时候,老师说她立即来学校帮我借,让我等她消息,说完就挂了电话。二十几分钟后,老师打电话跟我说已经帮我借到了,让我去办公室拿。当我来到办公室时,老师正在梳妆,我才知道,老师为了我的事情脸啥的都顾不得洗就来了,当时真的特别感动,只有不住地说谢谢。我想,黄老师不仅是我学习上的老师,更是我生活里的导师,在这里再次向黄老师说声谢谢您,老师,学生让您操心了。
同时,我觉得,这才是一流课程的真正含义,共勉共进,师生情厚。
我在大一的下学期思政课老师是张新刚张老师,他这个人呢一上课就给我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打扮青春干练,上课时那时时刻刻风趣俏皮的格调,无不在调动着学生们的兴趣,还有那略显撇腔的普通话给人一种亲切温和的错觉,没错,就是错觉,因为他在学术上是很严格的哦,对我们要求很严。
还有就是他那别具特色的讲课内容,很容易让作为学生的我们记忆深刻,很长时间之后还能想起他说的话。每次他都会找一些重点题作业,让我们制作ppt并上台讲课,这样每一次上台讲课之前我都会精心筹划,自己规划重难点,有时为仅仅上台的十几分钟会在台下准备一星期,更是深刻体会到了老师备课的辛苦。而且,张老师每星期的固定时间都会让学生去办公室,悉心指导,帮助学生备课,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这样学生全身心投入这门课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约束自身,当好导演和听众,并在听课后积极回答老师提问。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是我上台讲资本主义侵略对中国的影响时,为此我准备了一星期,期间查阅各种论文,甚至在要上台讲课的前一天晚上熬夜到两点,但最让我兴奋的是我备的课和老师所讲的重合相似率相当高,后面老师讲课时被多次引用,有时还会抢老师的要说的话,导致那堂课老师只能退而其次讲详细内容(本应是老师讲大纲,学生就某一事件详讲),虽然很尴尬,但我想这正是对我努力之后的肯定。这节课给我的亮点就是打破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参与竞争、共同合作和刻苦钻研的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但是,一个事物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有优点,必然有缺点。
而在现阶段,对于思政课不是专业课的一类学生的我们,很多学生认为思政课对我们的作用无非就是在某一方面对自身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进行指导。至于所说的思政课开展的目的在学生学习活动中提升学生成绩,没有效果,只是效果较微,没有达到预期。其主要原因与现阶段高校思政课存在的问题有关。
主要就是学校重视不足,甚至说不给予重视。
学生在久而久之地学习这一老师上的课之后会不会感到厌倦呢?就像夫妻之间,丈夫面对一个毫无性冲动的妻子时,第一次还会有新鲜感,但第二次,第三次,无数次之后呢,还会有兴趣吗?久而久之,就会有小三的介入了,而我们学生在课上的小三就是开小差了玩手机,说悄悄话,睡觉等等,各种花样百出,总之是无心听讲了。而经费的缩减也使得教师始终处于一种教学压抑的状态和精力高度负荷运转的状态,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导致现在许多高校年轻教师任教不久就跳槽其他行业等等。
高校思政课要成为精品课程,要的不仅是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提高,更要的是学生在生活中通过思政课的引导,挖掘自身潜力解决问题,进一步认清问题实质,进而改变自我,完善自我。我想,这才是高校思政课精品课程要达到的目的,也是我心中的我们的思政课所要达到的境界。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把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国家指导思想,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宪法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坚持学以致知、学以致思、学以致用,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立足岗位贡献力量。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具体体现在它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和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重大思想的主要创新观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行动纲领层面,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是产生于伟大实践又指导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具体体现在:一是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继承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继承和吸收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积极借鉴别国治国理政经验,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又展现出宽广视野和博大胸怀。二是它能洞察时代风云,把握时代大势,站在人类发展前沿引领时代潮流,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为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解决人类面临的共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三是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四是它积极探索规律,按规律办事,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在本职工作中,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做好如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着力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第一,牢牢把握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增强大学生对“四个自信”的价值认同。第二,创新教育载体,运用新媒体技术,抢占网络主阵地,搭建“智慧思政”教育模式。第三,丰富教育素材,利用新思想和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等作为教育青年学生的新资源,推动思政育人“鲜活”起来。第四,培育实践平台,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才干。第五,实施泛在教育,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
今后,我们要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做首要政治任务,切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奋力书写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
金秋时节,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院培计划全国职业院校系统构建高质量思政体系暨顶层设计与融入实操案例分享课程的线上培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培训课程主要围绕职业院校的构建高质量思政体系进行了系统性指导。此次课程分为七讲,专家们利用广博详尽的案例,对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课程体系进行指导,具有完整的逻辑结构。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深刻感受到受益匪浅,下面我将简单对我的体会进行总结:
第一,谈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的曹建林教师运用非常合适的标题“随堂潜入心,润魂细无声”。在开讲前利用三个案例,针对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的问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讲解,指出学生的实践技能也很要,但是为人处事也是非常关键的。根据习总书记讲到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目标。从三个层次进行详细讲解,重点讲解上极怎样讲,学校怎样做?教师怎样干?提出学校按照上极的指示,进行教学改革,提出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推进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革命,扬显以学生为主的理念,推动学校由“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转化,“专业教育”向“专业育人”转化,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教师的教育目标,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合格建设者,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人是第一位的,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加强对学生的严格管理,教会学生懂得如何做人的道理。教师也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曹书记讲得非常深刻,我深感受益匪浅,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作为教师就要尽力教好每一位学生,教懂做人的道理,明白为人处事的重要性。
第二,梁长根教授讲授的“匠心筑梦”传递有温度技术,课程思政提升质量,主要讲述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对思政课程与课程四针的比较,通过对比讲解,我也深入了解,思政课程内容简单,而课程思政可以融入学生所有的课程中,这样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政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对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讲解,提出了如何将课程思政有效地与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通过职业岗位的调研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建设一门课程课程资源的建设等等,最后利用实践课程案例详细讲解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从专业课程中发掘课程思政元素,要做到像盐溶于水中一样得自然,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让学生接受起来非常容易,不排斥。真正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专业技能人才。
第三,盛宏宇教授针对课程四政讲解的“同向同行,润物无声”。精彩的讲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讲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教育人,把立德树人作为主要的讲授目标,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讲解是教学的关键。盛教授讲述了有关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发展,人们在担心主题人员会不会受到影响,以及机器人人工智能人脸识别,会不会不安全等等伦理问题,我国政策规定了有关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政策,来保护主体人的权益。后面盛教授讲述了有关全国的课程思政比赛,讲解了课程思政比赛的评分标准,这样为我门更好地诠释了课程思政应当做到什么程度,为老师们指明道路。
通过此次线上直播培训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收获很大。线上培训选的专家都是非常优秀的教师,他们利用生动的案例,对每一个观点进行详尽的分析讲解,讲得非常通俗易懂,让我们听课者能非常投入地听课,非常有兴趣地听课,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自己所教所学的专业中去。由于是线上平台的学习,还具备回放的功能,这样给我们一个反复学习的机会,真的是太好了。这也是我们今后教法改革的一个方向,同时每位专家的讲授方法,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学习点。最后再次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一次这么优秀的学习机会。
“课程思政”的理念是近三年教育界出现的新名词,但是在我看来其实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一直践行着这一理念,只不过说法有所不同,也就是常说的文化与情感目标。
x年x月x日和x日晚,在听完x副主任x和北京师范大学x教授这两堂有情怀、有深度的课程思政的线上直播讲座,触发了我心中对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将情感的温度传递给学生。疫情期间,留学生许可馨辱骂抗疫斗士李文亮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像这种被称之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大学生这几年被频频爆出,从前两年觉得“美国空气都是甜的”杨舒平到如今的许可馨,不禁令我们全身冷颤:我们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曾几何时,他们也是一腔热血地唱着国歌,向国旗敬礼,心中充满对祖国崇敬之情的小学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冷冰冰?十年寒窗培养出了高学历,也造就了大量“白眼狼”,这可能也是目前唯分数至上的教育所付出的代价。“传道”摆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才是教育的精髓。
学无止境,终生学习。听完邓老师的讲座,最让我动容的是邓老师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追求“学高为师”的执著。我一直以来钟情于各类知识,天文、历史、地理、科技、自然、绘画、音乐都有兴趣探究一番,无奈总以时间不够、精力欠缺来搪塞自己,从而错失了很多时机。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才能真正实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将思政融入学科教学,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终生学习是关键!点到为止、画龙点睛。我认为课程思政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而不能成为学科教学,被思政所累。学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不能把大量的课堂时间都安排思政的内容,变身成“政治课”。应当巧妙设计,穿插学科教学其中,浑然天成,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自然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同向同行,共育英才”!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各学科老师群策群力,各显神通,研习课程思政教学,中国的教育来日可期!
党课教育是党员管理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是增强广大党员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凝聚党员力量的重要抓手。尤其是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工作的推进大有裨益。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白海子镇党委着力推动“流动课堂”党员培训模式,组织党员干部流动讲、培训地点流动定、学习内容流动选,创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结实架起精神之桥。4月21日,白海子镇党委“流动课堂”走进富贵村,开始在全镇范围内流动开展。
党员培训课堂要用好本土“接地气”的队伍,镇党委坚持用好“本土讲师”,由领导干部讲、支部书记讲、优秀党员讲、党务“特长生”讲,让党员干部“流动”上党课,在讲理论、学党务、明思想的同时,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拉近干群距离,在农村党员中扩大受众群体,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在富贵村,3位经历丰富、有基层经验的老党员就各自工作中的“拿手活”向村民和20余名在村党员进行了分享,受到党员和群众的一致欢迎。接下来,镇党委将组织更多政治素质高、善用农民语言的老党员,推动全镇党员回顾党的历史,不忘初心,让教育氛围活起来。
“流动培训”最重要的是要流动好“阵地课堂”,镇党委组织人员深入各村,首先要用好支部的会议室、党员活动室等,采取集中培训、典型宣讲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其次用好北疆先锋党建直通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组织优势;此外,结合党日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教育活动,将党员教育与志愿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提高党课吸引力,保障培训零距离、听课不跑腿,打通“最后一公里”。
春忙将近,为继续方便农村党员学习教育,镇党委将进一步扩大流动模式,以“流动”为特点在田间、地头、村中小广场,搬板凳“拉家常”,让党员在茶余饭间就能听党课,让教育方式活起来。
“流动课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自治区、市、区最新全会精神为重点,把好大方向;以农村党员关心的热点事、身边事组编“培训教材”,努力做到一村一套教材,民众有关心、党课有解答,切好小角度。在帮助党员更好地理解党政方针、精神内涵外,大家关心的村务镇务也走进培训课堂,解决好培训枯燥、讲课刻板的老问题。在富贵村,针对村民关心的村集体经济购买大型农机具增收的问题,“流动课堂”为党员们深入简出地介绍了“四议两公开”的作用,针对支部党组织薄弱的问题,为大家解读领学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有效促进了基层党支部的建设。
为有效地开展教育培训,镇党委还将针对不同村落、不同层次党员差异化需求,锁定学习教育主体,差异化采取视频短片、党员宣讲、案例解说多种内容,聚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环境治理等多种题材,让教育内容活起来。
前一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专题研修班,在这个研修班上,我认真听取了四位专家对于课程思政的深入解读,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其他高校课程思政的做法,我更加明白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润物无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信仰者讲信仰”。教师是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引路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对专业知识思政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认同,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为此,应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与结合专业的价值教育执教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实现传道与授业的有机统一。而我们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主要包含三类:专业课老师、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这里面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关键中的关键。
要想让所有的课都上出思政味,所有的老师都挑起思政担,共同探索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大思政”教学体系,我想可以这样做:一方面,建立线上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沟通群组,可以先邀请一批热心热情于课程思政的骨干教师,包含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马院教师代表、专业课代表、辅导员代表等,在群组里专业课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课程思政设计,或者提出自己的疑惑,由不同部门不同身份的老师进行出谋划策,提供政策或者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教学线下沙龙活动,在研讨过程中,三者可以共同疏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连接点,了解现在学生所思所想,论证其合理的切入点,有效的拓展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边界,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日常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让三者产生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是课堂,而专业课教师想要更好的融入课程思政,必然少不了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的保驾护航,互通有无,三者强强联合,不仅可以让专业课教师在保留自身课程特点的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向同行。打造一支不仅具有精深专业素养,而且具备高尚师德、精湛育德能力的师资队伍,是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思政的保证。
高校课程都是按照专业进行设计,特别是专业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会直接体现知识的价值导向,因此在编写教材、选择教材的时候,要集中骨干教师力量,统筹优势资源,让教材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既符合专业要求,又不生硬强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同我们所要引领的价值理念。
同时,要扎实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明确思政教育的的具体要点、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针对具体课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也就是说,一个专业的价值引领体系应当是全面的、系统的、有规律可循的,不是单一课程教师自己闭门造车的结果,需要进行教研室研讨、确定并实施,对于精品课程、一流课程,更应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打造一批优质思政课程,可以给其他课程提供借鉴。
最后,改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整体设计,提高协同育人效果。从实践方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旗帜鲜明讲政治,采用正面直接的施教方式,第二种就是间接的把教化渗透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这两种缺一不可。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思政课程教育中,教师需要在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性特点,融入相关专业要素,提升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而“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上,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尽可能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相互融合,进行共同教育。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加强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所有教学方式方法的首要前提。
因此,第一个方法,任课教师一定要了解学情,分析自己所带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迷茫与困惑。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华教授说,只有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才能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课堂思政的吸引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回应学生的期待,更要帮助学生养成大国国民心态和思考习惯。
我这里有个简单的例子。我所教授的课程是《课堂翻译实践》,针对的是大四本科学生,他们对于考研、考教师资格证、就业等问题特别关注。因此,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积极回应学生的这种期待,对于手语翻译的就业前景,特别是和本门课程密切相关的就业方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课堂手语翻译与学生进行了探讨。首先明晰了课堂翻译的身份地位,课堂翻译不同于其他场合的翻译,他站在讲台上,就有了教师的身份和属性,就要以好老师的准则去要求自己,由此引出“四有”好老师的定义: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这双手去传递给聋生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他们能够成长为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道德情操就是要爱岗敬业,遵守教师和手语翻译员双重身份的职业操守;我们的扎实学识就是我们娴熟的翻译技能和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我们的仁爱之心就是对残疾人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是不抛弃不放弃,是耐心、爱心与恒心。
第二个方法就是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有助于融入思政元素。比如现在藏族小伙丁真的爆火,是现在00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学生一方面感慨于丁真的“甜”“野”气质,另一方面心中难免有一丝想当网红、想自己也被看见的冲动。我在上课时以专业教师的身份和课下辅导员的身份和学生讨论了这个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都特别高,他们也很关心自己能否成为手语翻译界的网红,丁真可以为自己的家乡旅游业“带盐”,而自己可否为手语翻译这个专业、这个行业进行“带盐”?我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丁真没有把自己的巨大流量变现,他保持着那份难得的初心,我们作为手语翻译的初心是什么?丁真被抓去读书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我们又当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如何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善好施的品德,从而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这比我们说一百遍你要好好学习呀,你要加油努力呀等更能入脑入心。
第三个方法是善于利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透过案例教学和分析的过程融入家国情怀、价值观念、政治信仰、职业道德教育等,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悟得正确价值观。
在制度这个问题上,评价与监督机制是关键。想要课程思政更好的落地,不能雷声大雨点小,需要高校建立协同育人评价与监督机制体制的一体化,而评价与监督机制是衡量育人模式成效的重要指标,既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还需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例如在“课程思政”设置专门的思政效果评价体制与标准,还要针对课程设置专业技能的评价体制与标准。同时可能需要协同科研、教务、人事等相关部门共同交流设置综合性的评价体制与标准,最终实现评价与监督机制体制的一体化。有了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课程思政在推广的时候就不用单纯靠情怀靠自觉,就有相对的可量化的方式,就可以在思政课程建设初期,减少一些阻力。
利用周末到西安参加了两天的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来自重庆大学的鄢显俊教授和北京联合大学的孔军副部长分别介绍了他们的有关经验。回来这两天利用零散时间下载了几篇研究论文进行了复习,这里把几个关键的收获及时记录下来。(由于过去几年里,经常外出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自己也总结了几条经验,这里一并分享给大家。对于参加培训,可以把面对面的培训当成是专家的点拨和指导,现场记录下一些关键的信息或者关键文献,回来再慢慢下载学习这些文献,同时对照专家的介绍,结合自身的经验尽可能达到“融会贯通”。在培训期间,找各种机会和专家进行交流,及时解开一些疑惑点(中场休息期间就不要去找了,那是专家喝水润喉的时间),比如在培训的交流环节或者有机会和专家一起用餐的时间。)。
鄢教授的专题是《“思政课教育实验”与“课程思政”操作方法:实务与评估》。在鄢教授的分享过程中,我主要有三点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一个启发,关于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开展教育实验研究的启发。鄢教授用做项目的方法去开展教学改革,每一门课程都是一个教学研究项目,开展“前后测非对等准实验”。第二个收获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估的方法。鄢教授给出了问卷调查法和教育访谈法(最好是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且给出了宏观层面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四个核心指标:学生学习满意度和学习获得感;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状况;学生对又红又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可;学生“四个自信”的提升情况。第三个收获是对课程思政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新认识。鄢教授介绍,课程思政仅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价值的发挥需要从“三全育人”的范围系统的考虑。而且,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估不是专业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起码需要辅导员、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三个关键主体的参与。
孔部长的报告专题是《课程思政的认识、实践与思考》,在报告的过程中,孔部长系统介绍了北京联合大学系统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现场还点评了几个真实的课程思政大赛视频案例。在一天的报告中,我同样有三个关键收获。第一个收获是北京联合大学在推进课程思政过程中总结出教师层面的三项基本功: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教育者先受教育。特别是“教育者先受教育”这一关键的问题,他们有整体部署,稳步推进。第二点收获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的评价。北京联合大学关于这个方面的经验是开展“工作评价”,不急于对“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而是对课程思政课程改革的规范化水平,考察是否开展、是否落实、是否规范等方面。第三点收获是关于依托教工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经验。在“课程思政”建设初始阶段,由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既解决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初期很多教师有想法没思路、有思路难组织的问题,也在客观上丰富了教师党支部建设的途径,使党支部的活动与教师教育教学密切关联起来,实现了良性互动,积累了重要实践经验。在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阶段,都回归“‘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在育人上是一体的”这一基本常识,在发挥专业负责人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角色和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当然两天的培训内容不止上述这些方面。上述几点记录,主要是从个人经验的角度,记录了感触特别明显的地方。两天的学习中,还听到了不少相同或者相似的观点和理解,以及一些不同的观点和见解。相同的地方验证了我的理解,不同的地方我也理性看待,从中找到一些启发。变换视角看问题,多数情况下可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近日,____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文章强调:“我们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要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舆论支持。”我们要以此为遵循,深刻认识新时代媒体融合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
1.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与时代意义。
当前,我国媒体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在媒体发展的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围绕重点工作、难点问题,____亲自谋篇布局、着力推进,坚持立破并举,指明方向、指引路径、指导发展,为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围绕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如何定位、新闻工作者如何作为等基础性、原则性的大事要事,____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等。围绕信息技术革命、传播格局变化、舆论生态变革等战略性、方向性重点问题,____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到宏观指导,从发展趋势到路径选择,指出了明确方向。针对体制机制难点,____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从改革方向、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提供有效指导。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这不仅是对媒体融合工作的强力推动,也是对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巨大鼓舞。在中央的领导和带动下,各级党委对媒体融合高度重视,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施策,抓根本、抓长远、抓政策,建立机制,解难题、聚焦点、融热点,寻找路径,全面引领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成效正在显现。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今天,媒体在引领社会共识、形成心理预期、推动依法治理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主流媒体必须占据传播制高点,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只有立破建并举,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完善法治环境,才能建设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才能确保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重视抓媒体融合发展,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善于运用互联网,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既有利于把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又有利于把人们生产生活的网络新空间变成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把全媒体发展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具。
从科技发展的趋势来看,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互联网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推动,使生产发展更加迅速、生活发展更加方便、生态发展更加文明。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移动媒体、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融合发展是一次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的媒体变革,媒体技术迭代升级更快,加快抢占全媒体时代的技术高地,才能真正占领舆论引导的信息高地。新闻工作者不但是新技术的实践者和传播者,而且是传播理念、内容、手段、形式、方法、体裁、业态、体制、机制的革新者和新观念的引领者。要清楚地看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民的精神生活要求与物质生活追求总在不断提升。因此,媒体要适应变革,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信息需要,才能够走得更好更远。
2.紧抓机遇,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党的__大以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闻舆论工作气象一新,网上网下舆论场取得基础性、根本性变化。____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的重要论述,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方向、影响深远。我们要抓住机遇,切实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技术创新推动着媒体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不但推动媒体形态发生变化,也推动媒体理念发生变化,使媒体的受众更广泛、传播更便捷、影响更深远,这是巨大的挑战,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新闻媒体正在探索一条科技引领路径: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高新技术治网能力,防范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的风险,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和全媒体传播法治运行;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和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全领域拓展,打造一批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构建优良的媒体格局,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媒体融合正在探索一条科学持续发展的改革路径。很多媒体扎实推进体制机制、生产流程、平台建设、人才技术等方面融合,大大拓展了主流舆论阵地。各级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利用新兴媒体推动区域治理和地方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中央媒体在建设新媒体矩阵、做强正面宣传和培育传播力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不少省级媒体在整合区域云等大数据方面有一定特色。县级融媒体中心正朝着“一中心多功能”方向努力: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文明建设窗口、宣传文化基地、基层信息枢纽、群众办事帮手。随着这些功能逐步完善,县级融媒体中心将成为该区域的主流强势媒体、虚拟的政务服务中心、联结党和人民的重要桥梁,对于强化党的领导、服务人民群众、引领社会风尚将起到重要作用。但各地在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如看不清方向趋势、不敢作为,缺少资本支持、缺乏盈利模式等。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利用互联网、移动传播、大数据等技术革命的机遇,利用媒体建设多功能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厘清思路、提高站位,与中央精神对标,采取财政税收、投资、项目等政策支持媒体融合发展;准确定位,采取恰当的规模、技术、载体等推动当地媒体创新发展。各级各类媒体要主动对位、紧抓机遇,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新载体更好地服务人民生活、服务基层治理,找到一条可持续、能盈利、聚人才、有竞争力的新型发展道路。
新闻舆论工作者正在拓展一条新的成长成才之路。媒体深度融合,离不开人的融合。理念观念要融合,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全力打造全媒型人才,在政策传播、信息服务、守望正义、引导时代等方面发挥作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新闻志向,树立受众意识、用户意识、产品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个性化生产、可视化呈现、智能化推送、互动化传播,适应受众的微传播、短时需、生动鲜活等需求,成为全媒型、专家型的媒体人才,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成为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总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遵循传播规律和新媒体发展规律,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大趋势,把握信息技术革命机遇,提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深化改革,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推动新闻舆论工作不断进步,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更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贡献力量。
2020年9月4日、9月5日晚,**老师按照部门要求,一起在线上学习了有关课程思政的讲座。通过两个晚上的学习,让我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对师德ide理解有了新的感悟。培训中,**副主任**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
其中**教授于**年3月18日参加过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她主要从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政治认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共育英才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自己对思政课程的思考。强调教育首要回答的根本问题主要就是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结合丰富生动又新颖的案例绘声绘色地阐明了作为理论教师“当什么样的老师、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的问题。她讲到,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样的思政课讲座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指明了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并使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了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培训中,熊教授还讲到总书记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六项要求,对如何上好思政课提出了八个统一。怎么才能深入理解这六项要求和八个统一,并把它有效落实呢?她认为:
一是要讲政治,要把讲好思政课当做一项事业来做。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价值引领,要有信仰,有担当,有情怀,全情投入,把讲好思政课当做毕生的一项追求。
二是要重视科研,尤其要重视教学研究。良师必定是学者,要想讲好思政课,必须有深厚的学术涵养,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并且践行。学者未必良师,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研究,要认真学习教学规律、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艺术,并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做到“配方”要更科学、“工艺”要更精湛,“包装”要更时尚,真正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切实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具体谈到教学方法,她指出,思政课要有理论深度,从学理上把理论讲透,展现理论的魅力,做到以理服人,同时拿事实说话,增强理论的现实说服力。同时要有“讲故事”的本领,得把有意义的事情讲的有意思、有温度、有色彩,不枯燥、接地气,学生爱听,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高深的理论说家常话。
经过这两个晚上的线上培训学习,让我明白:讲好课,是老师的工作和本职;
育好人,是国家赋予老师的使命。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面临的第一挑战----教育观念,必须紧随时代车轮,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提高。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学习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提供思想政治素质,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要做学生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教书育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应该将“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等新思想,新动态,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自觉地做到,以学校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学校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切实做到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认真完成、学校的号召积极响应。其次要做学生学习、生活、思想上的引路人。作为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帮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高尚品德,明白做人的道理。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把每个学生教育好,是教育的神圣使命。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教育办得越来越好,我们就定能培养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后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不断学习和反思,虚心向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学习,在物理、数学教学实践中,更加精心备课,深入挖掘课程思政素材,如盐入水,在课程教学中巧妙渗透思政元素,充分体现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
中共中央近日发出关于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的通知指出,要在系统全面、融会贯通上下功夫,深刻把握这一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迈入新时代,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将会更加光荣、任务将会更加艰巨、挑战将会更加严峻,尤其需要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新的美好幸福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努力在多思多想、学深悟透、真学实践上求突破,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着力点亮思想理论“灯塔”,照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之路。
深入系统“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浅尝辄止、蜻蜓点水、盲人摸象,需要深下去、实到底、系统学。要在读原著、学原文上下功夫,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系统揭示思想中蕴含着的丰富内涵和方法论,深刻把握其中闪耀着的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坚持学思想与学思路相结合、学观点与学理念相辉映,不断强化解决矛盾、化解风险、攻坚克难的能力;要注重多形式、分层次、全视角开展学习,着力强化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性、系统性,切实把理论学精、把思想学透、把道理学深,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
融会贯通“悟”。拨动灯芯,油路通畅,灯塔才会更明亮,深挖思想,融会贯通,才能悟到真理。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贯通起来领会,准确把握其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等多个层面贯通起来思考;要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地悟原理,把每一个思想观点、理论命题都思考深、领悟透、把握准,既知其言更晓其义,切实把思想的来龙去脉、理论的主旨主线搞清摸透,确保更加入脑入心。
知行合一“践”。“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思想理论只有与实践有机融合,才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要突出理论指导,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把学与思融入到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等生动实践中去,激发起思想理论的磅礴伟力;要突出实践提升,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能只是照本宣科、按部就班地学,而是须要在实践中不断升华提升,在实践这个大熔炉中拓展思想认识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切实在深化认识中让思想“灯塔”更亮。
前一段时间我有幸参加了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专题研修班,在这个研修班上,我认真听取了四位专家对于课程思政的深入解读,受益匪浅,通过学习其他高校课程思政的做法,我更加明白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润物无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阐述我的心得体会。
“让教育者先受教育,让信仰者讲信仰”。教师是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引路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效果的关键因素,只有对专业知识思政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认同,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为此,应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与结合专业的价值教育执教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实现传道与授业的有机统一。而我们的课程思政师资队伍主要包含三类:专业课老师、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这里面专业课教师是课程思政关键中的关键。
要想让所有的课都上出思政味,所有的老师都挑起思政担,共同探索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大思政”教学体系,我想可以这样做:一方面,建立线上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沟通群组,可以先邀请一批热心热情于课程思政的骨干教师,包含教务处、宣传部、学工部、马院教师代表、专业课代表、辅导员代表等,在群组里专业课教师可以分享自己的课程思政设计,或者提出自己的疑惑,由不同部门不同身份的老师进行出谋划策,提供政策或者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定期开展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教学线下沙龙活动,在研讨过程中,三者可以共同疏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连接点,了解现在学生所思所想,论证其合理的切入点,有效的拓展思政理论课的教学边界,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日常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让三者产生整体育人的联动效应。课程思政的主阵地是课堂,而专业课教师想要更好的融入课程思政,必然少不了思政课老师和辅导员的保驾护航,互通有无,三者强强联合,不仅可以让专业课教师在保留自身课程特点的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保持同向同行。打造一支不仅具有精深专业素养,而且具备高尚师德、精湛育德能力的师资队伍,是为学生提供优质课程思政的保证。
高校课程都是按照专业进行设计,特别是专业课程传授的教学内容会直接体现知识的价值导向,因此在编写教材、选择教材的时候,要集中骨干教师力量,统筹优势资源,让教材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既符合专业要求,又不生硬强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同我们所要引领的价值理念。
同时,要扎实做好专业课程育人教学设计,明确思政教育的的具体要点、基本内容和基本方式,针对具体课程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也就是说,一个专业的价值引领体系应当是全面的、系统的、有规律可循的,不是单一课程教师自己闭门造车的结果,需要进行教研室研讨、确定并实施,对于精品课程、一流课程,更应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打造一批优质思政课程,可以给其他课程提供借鉴。
最后,改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整体设计,提高协同育人效果。从实践方式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旗帜鲜明讲政治,采用正面直接的施教方式,第二种就是间接的把教化渗透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这两种缺一不可。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思政课程教育中,教师需要在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性特点,融入相关专业要素,提升思政课程的亲和力,增加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而“课程思政”在教学内容上,要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尽可能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相互融合,进行共同教育。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当的方法,才能加强学生的自觉性和学习效率,以学生为主体是我们所有教学方式方法的首要前提。
因此,第一个方法,任课教师一定要了解学情,分析自己所带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迷茫与困惑。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华教授说,只有从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才能增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课堂思政的吸引力,也就是说我们要回应学生的期待,更要帮助学生养成大国国民心态和思考习惯。
我这里有个简单的例子。我所教授的课程是《课堂翻译实践》,针对的是大四本科学生,他们对于考研、考教师资格证、就业等问题特别关注。因此,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注重积极回应学生的这种期待,对于手语翻译的就业前景,特别是和本门课程密切相关的就业方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课堂手语翻译与学生进行了探讨。首先明晰了课堂翻译的身份地位,课堂翻译不同于其他场合的翻译,他站在讲台上,就有了教师的身份和属性,就要以好老师的准则去要求自己,由此引出“四有”好老师的定义: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要通过自己的这双手去传递给聋生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他们能够成长为合格的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道德情操就是要爱岗敬业,遵守教师和手语翻译员双重身份的职业操守;我们的扎实学识就是我们娴熟的翻译技能和广阔的专业知识背景;我们的仁爱之心就是对残疾人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是不抛弃不放弃,是耐心、爱心与恒心。
第二个方法就是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有助于融入思政元素。比如现在藏族小伙丁真的爆火,是现在00后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现象,学生一方面感慨于丁真的“甜”“野”气质,另一方面心中难免有一丝想当网红、想自己也被看见的冲动。我在上课时以专业教师的身份和课下辅导员的身份和学生讨论了这个问题,学生的积极性都特别高,他们也很关心自己能否成为手语翻译界的网红,丁真可以为自己的家乡旅游业“带盐”,而自己可否为手语翻译这个专业、这个行业进行“带盐”?我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探索,丁真没有把自己的巨大流量变现,他保持着那份难得的初心,我们作为手语翻译的初心是什么?丁真被抓去读书来丰富自己的内涵,我们又当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如何培养自己爱岗敬业的精神、乐善好施的品德,从而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这比我们说一百遍你要好好学习呀,你要加油努力呀等更能入脑入心。
第三个方法是善于利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透过案例教学和分析的过程融入家国情怀、价值观念、政治信仰、职业道德教育等,让学生习得批判性思维、悟得正确价值观。
在制度这个问题上,评价与监督机制是关键。想要课程思政更好的落地,不能雷声大雨点小,需要高校建立协同育人评价与监督机制体制的一体化,而评价与监督机制是衡量育人模式成效的重要指标,既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还需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例如在“课程思政”设置专门的思政效果评价体制与标准,还要针对课程设置专业技能的评价体制与标准。同时可能需要协同科研、教务、人事等相关部门共同交流设置综合性的评价体制与标准,最终实现评价与监督机制体制的一体化。有了评价标准和监督机制,课程思政在推广的时候就不用单纯靠情怀靠自觉,就有相对的可量化的方式,就可以在思政课程建设初期,减少一些阻力。
2020年9月5日晚,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关于思政教育的精彩讲座,受益匪浅、感悟良多。总的来说,我最大的领悟是: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树人,就是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
我们**省**技师学院作为青少年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做好这一工作,最为核心的是:学校要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形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立德树人,我们要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强化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积极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自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各个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为一个政治老师更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起来,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特点,聚焦青年学生的思想关切,加强正面引导、深入解疑释惑,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为培根铸魂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作为一名专职思政课教师,我一直在为此努力,今后将更加精心备课,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打磨思政课程好课,为立德树人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培训思政课心得体会总结篇十六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培训,作为一名护士,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思政培训课护士心得体会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分别是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沟通能力、弘扬社会责任感和推动专业发展。
加强自身思想修养是本次培训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我对自己的思想水平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思想政治培训也教育我们充分认识到思想的重要性,思想是指导行动的源泉。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状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视野,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增强服务意识是我在思政培训中的又一重要体会。课程中提到,护士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服务对象就是病患。因此,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尊重每一位患者的需求和权益,以真诚的态度和热情的服务理念,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使患者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温暖,从而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康复。
沟通能力的提升也是我从这次思政培训课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在护理工作中,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沟通的质量和方式,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我们的信任和意愿配合治疗的程度。在培训中,我们了解到有效的沟通需要注意言语和非言语的表达,注重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感受,避免嘲笑和偏见。我深感只有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才能更好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温馨的照顾。
弘扬社会责任感是本次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当前抗击新冠疫情的时期,我们护士更应该发扬社会责任感。思政课程教育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与抗疫战线上的医务工作者共同战斗。我们护士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保持工作热情和责任心,为病患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推动专业发展是我在思政培训中的最后一个心得体会。思政课程要求我们护士要不断学习与实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关注时事热点,积极参与改进医疗工作的讨论与创新。我深感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也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思政培训课,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护士,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护士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有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大爱精神。我将永远用心、用爱去守护每一位需要帮助的人们,与时代同行,与使命同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打扫卫生的心得体会(模板8篇)
- 最新国家安全心得体会(大全10篇)
- 技术质量工作总结标题(精选14篇)
- 麻醉医生下乡工作总结(优秀10篇)
- 2023年安全会议记录内容(模板15篇)
- 最新学农心得体会(精选10篇)
- 最新看故宫心得体会(精选10篇)
- 最新大学职业规划书(优质9篇)
- 2023年竞选学生会演讲稿英语(汇总16篇)
- 最新鲁迅药读书笔记(优秀12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
相关文档
-
教师合唱
培 训 总结与反思 (通用17篇)12下载数 457阅读数 -
政 务礼仪培 训 心得体会(通用18篇)44下载数 701阅读数 -
设计
思 维培 训 心得体会(专业17篇)29下载数 396阅读数 -
培 训 班培 训 小结(通用12篇)11下载数 975阅读数 -
2023年
培 训 班培 训 小结(优秀8篇)42下载数 741阅读数 -
2023年
培 训 思 政 课心得体会总结(通用16篇)18下载数 902阅读数 -
最新教师
思 政 培 训 心得体会(通用15篇)30下载数 911阅读数 -
最新参加
思 政 课教师培 训 心得体会最新9篇(通用12篇)23下载数 841阅读数 -
最新行
政 部新员工培 训 方案(优秀15篇)26下载数 805阅读数 -
思 想政 治培 训 总结报告(大全11篇)37下载数 559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