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为未来的发展制定计划。写总结时,可以与他人交流和请教,汲取更多的经验和启发。对于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我通过总结找到了合适的解决方案。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一
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8)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15)渭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流水的沉积作用。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二
行星地球,在会考中约占13%。其中对地球运动,要记住自转、公转的特点,特别提醒公转的近日点速度最快在一月初而不是冬至,远日点反之。地转偏向力主要偏向。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是南北方向。昼夜交替和时差关键记住同纬度地方时“东早西晚”;计算某一时区的区时,根据未知在已知的方向“东加西减”时差,算出结果。判断昼夜长短,太阳直射哪个半球,此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冬至反之。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某地距直射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四季划分以北半球为准,南半球反之。五带中只有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一年只有夏(冬)至一天极昼(夜);南极圈反之。热带除南北回归线一年只有一天直射外,其他都有两次直射。
大气,在会考
水循环、水资源、洋流、地表形态的塑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多出现在选择题中。
必修二的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的分析,农业地域类型和传统、新兴工业区的分布、生产特点、区位条件是重点,和必修三的产业转移,资源跨区域调配,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湿地、能源、河流流域开发,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特征及比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相结合,可能会出现在最后三道综合题中。
想要得好成绩,考生要认真复习,注重平时积累生活和旅游中的一些常识。只靠突击复习很难获得高分,地理会考题越来越贴近生活。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三
这学期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对这次考试的试卷作一分析:
本份试卷重基础,覆盖面广,能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试题题量、难易程度、各种题型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又注重对地图的分析理解,注重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考查,对以后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式都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具体分析,本试卷具有两大特点:
本份试卷光单选题占40分,这些题目都是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中的基础,例如:单选题中的“人口最多的省和直辖市”、“我国年降水量的总趋势”、“跨长江中下游的省区”、“我国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黄金水道”等等,只要学生稍加用心即可得分。当然,关键是要细心,马虎是得不了高分的。
地理离开了地图,那就不叫地理,地图才是地理的重头戏,本份试卷中读图分析占了50分,多方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从“省区轮廓”到“中国的地形”、从“中国气候”到“长江、黄河”、从一般读图到实际应用,可谓面面俱到、灵活多变、无所不考,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地理学习情况,由此可见命题人的良苦用心。
等小题考查知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情况比较好一些。第8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没有记住济源的干湿类型。第3、4、9、12、21、25小题错得多的原因是没有记住各省区轮廓、山脉、地形区等地理事物的具体位置。
第26小题填写各省少数民族名称。尽管这是教师在讲课中多次强调过的题,但仍有部分同学出错,实属不该。第27小题判断我国的地形名称,错误较多的是第(3)小题,许多同学由于对地图不熟悉,导致答案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第28小题关于长江黄河的读图练习,这是本份试卷中学生出错较少的题,少数同学在第3小题出现了错误,多数学生此题得了满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对于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多加强调,告诉学生会怎样考查这个知识点,引起学生的注意。
通过本次考试学生答题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还有一定的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对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细致,不要太高估了学生的实际能力,该强调的一定要强调。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读图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四
全球定位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进行空间定位的方法。
由于卫星的位置可精确得知,在gps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图3—1—7显示了gps接收机的定位原理。
信号的接收。
当接收机处于3颗以上的卫星交叉测量范围时,就能显示所处位置。图3—。
1—6显示了所接收的卫星信号情况,接收机处于某颗卫星的精确测量范围中时,它接收这颗卫星的信号就较强。gps接收机只收不发信号,故不受卫星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的控制,用户数量也不受限制。
探究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1.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工作。全天候指包括所有复杂天气在内的各种天气。gps全天候是指gps不受天气限制,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使用或工作。
(2)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
(3)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4)功能多,应用广: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取得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2.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应用时主要利用了其定位和导航功能。具体如下表所示:
(1)gps在汽车导航中的应用。
gps系统的智能调度功能,使装有gps的出租汽车配备合理,能程度地满足乘客的要求,从而减少了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并使行车、乘车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当车辆在营运途中出现机械故障、交通事故或人员意外受伤等情况时,可通过gps及时采取救援措施。gps系统还能监控声音,对于司机不文明用语或刁难、欺骗乘客等行为,通过gps遥控监督,对司机及时发出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一旦车辆遭劫或被盗,跟踪监视系统和车载报警系统会不断地将车辆位置、前进路线以及紧急报警信号等,发送到监控中心,以便通过卫星定位跟踪,锁定车辆的具体位置并报警,甚至发出遥控锁车指令,使车辆强行熄火,停止行驶。
(2)精准农业。
通过实施精准耕作,可在尽量不减产的情况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计算机,计算机中配置gps软件。采集样品时,gps接收机把样品采集点的位置精确地测定出来,将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将采样点标定,绘出一幅土壤样品点位分布图。
gps可以监测作物产量,在联合收割机上配置计算机、产量监视器和gps接收机,就构成了作物产量监视系统。对不同的农作物需配备不同的监视器,例如监视玉米产量的监视器,当收割玉米时,监视器记录下玉米所结穗数和产量,同时gps接收机记录下收割该株玉米所处位置,通过计算机最终绘制出一幅关于每块土地的产量分布图。通过和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作物产量的相关因素,从而进行具体的田间施肥等管理工作。gps帮助合理施肥,便于农业管理。设置有gps接收机的喷施器在gps的控制下,依据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能够精确地给田地的各点施肥,施用的化肥种类和数量由计算机根据养分含量分布图控制。利用飞机进行播种、施肥、除草等工作,代价昂贵。利用gps对飞机精密导航,合理地布设航线,将大大节省飞机作业费用,大约可以降低50%。具体应用中,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使飞机在喷洒化肥和除草剂时减少重叠,节省化肥和除草剂用量,避免过多的用量影响农作物生长,还可以减少转弯重叠,避免浪费,对于在夜间喷施,更有其优越性,因为夜间蒸发和漂移损失小,夜间植物气孔张开,容易吸收除草剂和肥料,提高除草和施肥效率。依靠gps进行精密导航,引导农机具进行夜间喷施和田间作业,可以节省大量的农药和化肥。
(3)娱乐。
旅游或野外考查,利用gps,可以随时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及行走速度和方向,使自己不迷失路途。
gps接收机的小型化、操作简便以及价格大幅度降低,使gps手持机和手表式接收机等成为旅游、探险者的好帮手。利用gps,旅游者可以在陌生的城市里迅速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确定前往目的地的行进方式和路线。野外探险者携带gps接收机,可快捷地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点,并在发生险情时,迅速定位、报警,以便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援。gps还能准确记录每次摄影地点,并自动计算出该地点每天日出、日落时间,为出游者在地点和时间拍摄到最理想的画面提供帮助。可以预言,gps将成为时尚的高科技产品,并不断地改变。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五
(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2.抓一般推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3.抓住对比找异同。
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
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
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4.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诸如:(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六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说、地圆说、地心说、日心说、大爆炸宇宙学说。
宇宙的基本特点由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
天体的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
天体系统的成因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级别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
日地平均距离1.496亿千米。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七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
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
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一)海岸。
1.海岸线。
(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
2.海岸的类型。
(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二)海底地形的分布。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大陆隆: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
海隆: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百千米。
海山: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间。深洋底的火山为点状散布,呈椭圆形或狭长形。
(三)海底地形的形成。
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2.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八
答: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产业转移可分为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
2.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规律是什么?
答: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呈现出按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转移的规律。
3.为什么东南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答:因为工业化初期缺乏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但劳动力价格较低。
4.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其他如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低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5.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改变区域地理环境;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6.产业转移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影响?
答:对发达国家而言,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7.在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中,各环节有什么差异?
答:从效益高低方面而言,研发、设计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的附加值最高,效益高;生产加工环节附加值低,效益低。从全球分布而言,研发、设计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生产加工环节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8.产业转移是如何改变区域地理环境的?
答: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九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
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
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十
克服遗忘、加强记忆的最好办法,就是重复,这也是由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以学生准备一周后的一次测试为例,刚学完的第一天要复习两遍,第二天再复习一遍,第三天不要复习,第四天再复习一遍,第五六天不要复习,第七天再复习一遍。
2.调动感官,增强记忆。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由多种感官(眼看、耳听、口诵、手写、脑想)参加的学习活动,其记忆效果最好。在学习中,应当尽可能多地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并将其结合在一起。如在读图时,不仅仅是观察地图,还可以根据需要用笔进行勾画涂抹。
3.适当联想,趣味记忆。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除了进行重复记忆、感观记忆之外,还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联想、理解增强记忆。可以将一些内在联系并不紧密的地理事物编成一些朗朗上口的短语或句子,也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在学习中国政区图,记忆我国省区轮廓时,同学们可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形象地记忆,把黑龙江形象地看成一只美丽的天鹅,陕西省形象地看成跪着的兵马俑,而台湾省又像一叶正在驶向祖国怀抱的小舟……等等,这样记忆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4.把握联系,理解记忆。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决定了地理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例如:关于日本,课本介绍的内容是很多的,应当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可以这样联系: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气候是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海洋性的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加上国土狭小,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山地和丘陵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森林;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但利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的条件,大量地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量的工业品需要出口,所以工业集中分布在多优良港湾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群岛国家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日本的渔业发达。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十一
全球定位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关系:
由于卫星的位置可精确得知,在gps观测中,我们可得到卫星到接收机的距离,利用三维坐标中的距离公式,利用3颗卫星,就可以组成3个方程式,解出观测点的位置(x,y,z)。考虑到卫星的时钟与接收机时钟之间的误差,实际上有4个未知数,x、y、z和钟差,因而需要引入第4颗卫星,形成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从而得到观测点的经纬度和高程。图3—1—7显示了gps接收机的定位原理。
当接收机处于3颗以上的卫星交叉测量范围时,就能显示所处位置。
1—6显示了所接收的卫星信号情况,接收机处于某颗卫星的精确测量范围中时,它接收这颗卫星的信号就较强。gps接收机只收不发信号,故不受卫星系统和地面控制系统的控制,用户数量也不受限制。
探究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1.全球定位系统的特点。
gps技术具有全天候、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特点。
(1)全球、全天候工作。全天候指包括所有复杂天气在内的各种天气。gps全天候是指gps不受天气限制,在任何气候条件下都能使用或工作。
(2)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
(3)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4)功能多,应用广: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取得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2.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
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
3.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在应用时主要利用了其定位和导航功能。具体如下表所示:
【】。
(1)gps在汽车导航中的应用。
gps系统的智能调度功能,使装有gps的出租汽车配备合理,能程度地满足乘客的要求,从而减少了空载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省运行成本,并使行车、乘车安全系数大大提高。当车辆在营运途中出现机械故障、交通事故或人员意外受伤等情况时,可通过gps及时采取救援措施。gps系统还能监控声音,对于司机不文明用语或刁难、欺骗乘客等行为,通过gps遥控监督,对司机及时发出警告,责令其立即改正。一旦车辆遭劫或被盗,跟踪监视系统和车载报警系统会不断地将车辆位置、前进路线以及紧急报警信号等,发送到监控中心,以便通过卫星定位跟踪,锁定车辆的具体位置并报警,甚至发出遥控锁车指令,使车辆强行熄火,停止行驶。
(2)精准农业。
通过实施精准耕作,可在尽量不减产的情况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避免资源浪费,降低因施肥除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gps可以应用于土壤养分的分布调查,在播种前,可用一种适用于在农田中运行的采样车辆按一定的要求在农田中采集土壤样品。车辆上配置gps接收机和计算机,计算机中配置gps软件。采集样品时,gps接收机把样品采集点的位置精确地测定出来,将其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将采样点标定,绘出一幅土壤样品点位分布图。
gps可以监测作物产量,在联合收割机上配置计算机、产量监视器和gps接收机,就构成了作物产量监视系统。对不同的农作物需配备不同的监视器,例如监视玉米产量的监视器,当收割玉米时,监视器记录下玉米所结穗数和产量,同时gps接收机记录下收割该株玉米所处位置,通过计算机最终绘制出一幅关于每块土地的产量分布图。通过和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的综合分析,可以找出影响作物产量的相关因素,从而进行具体的田间施肥等管理工作。gps帮助合理施肥,便于农业管理。设置有gps接收机的喷施器在gps的控制下,依据土壤养分含量分布图,能够精确地给田地的各点施肥,施用的化肥种类和数量由计算机根据养分含量分布图控制。利用飞机进行播种、施肥、除草等工作,代价昂贵。利用gps对飞机精密导航,合理地布设航线,将大大节省飞机作业费用,大约可以降低50%。具体应用中,利用gps定位技术可以使飞机在喷洒化肥和除草剂时减少重叠,节省化肥和除草剂用量,避免过多的用量影响农作物生长,还可以减少转弯重叠,避免浪费,对于在夜间喷施,更有其优越性,因为夜间蒸发和漂移损失小,夜间植物气孔张开,容易吸收除草剂和肥料,提高除草和施肥效率。依靠gps进行精密导航,引导农机具进行夜间喷施和田间作业,可以节省大量的`农药和化肥。
(3)娱乐。
旅游或野外考查,利用gps,可以随时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及行走速度和方向,使自己不迷失路途。
gps接收机的小型化、操作简便以及价格大幅度降低,使gps手持机和手表式接收机等成为旅游、探险者的好帮手。利用gps,旅游者可以在陌生的城市里迅速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确定前往目的地的行进方式和路线。野外探险者携带gps接收机,可快捷地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点,并在发生险情时,迅速定位、报警,以便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援。gps还能准确记录每次摄影地点,并自动计算出该地点每天日出、日落时间,为出游者在地点和时间拍摄到最理想的画面提供帮助。可以预言,gps将成为时尚的高科技产品,并不断地改变。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十二
高二地理知识点是很多的,那可以分为几大类呢?不知道的考生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二地理知识点。
总结。
大全”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1、地理位置分析:
绝对位置+相对位置。
(1)半球位置。
(2)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
(3)经纬度位置高低中纬热带、温带、寒带。
(4)海陆位置。
(5)相对位置:相邻地区(国家、经济发达区);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
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
(1)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地形)。
(2)地势起伏(相对高度,大、小)。
(3)地势特征(东西南北中,哪高哪低)。
3、某地地形分布特点:
描述哪个方位是以什么地形为主即可。
4、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
(1)等高线的分布。
(2)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3)水系的形状(向心状即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放射状即山地,中间高、四周低)。
5、我国一些地形区的地貌(地形)特征:
(1)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云贵高原:崎岖不平,地无三里平。
(3)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
(4)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千沟万壑。
(5)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6、分析某区域地形地貌成因:
(1)流水的侵蚀:黄土高原地貌、河流峡谷(v形谷如三峡)、瀑布、丹霞地貌(广东)。
(2)水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喀斯特地貌(桂、贵、云)。
(3)流水的冲积(堆积或沉积)作用:平原、冲积扇和三角洲和崇明岛(冲积岛)。
(4)风力的侵蚀作用: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城堡、戈壁、雅丹地貌(新疆)。
(5)风力的沉积作用:沙丘(沙漠)、黄土高原。
(7)地壳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渭河谷地、汾河谷地、鄱阳湖、贝加尔湖、坦葛尼喀湖、死海、台湾海峡等。
(8)岩层断裂上升(块状山):泰山、庐山、华山等。
(8)板块相撞: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和高大年轻的高原(如青藏高原)、海沟、地震、太平洋中的岛弧。
(10)板块张裂,地壳下陷:东非大裂谷、红海、死海、约旦河谷、大西洋。
(11)由珊瑚的遗体堆积而成(珊瑚岛):马尔代夫、南海诸岛、太平洋诸多岛屿、大堡礁。
(12)由火山的喷发物堆积而成(火山岛):夏威夷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等。
(13)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层易被侵蚀。
(14)向斜成山:向斜槽部的岩层受挤压,坚实不易被侵蚀。
拓展阅读:高中地理怎么学好。
1.及时复习,重复记忆。
克服遗忘、加强记忆的最好办法,就是重复,这也是由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以学生准备一周后的一次测试为例,刚学完的第一天要复习两遍,第二天再复习一遍,第三天不要复习,第四天再复习一遍,第五六天不要复习,第七天再复习一遍。
2.调动感官,增强记忆。
美国教育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由多种感官(眼看、耳听、口诵、手写、脑想)参加的学习活动,其记忆效果最好。在学习中,应当尽可能多地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并将其结合在一起。如在读图时,不仅仅是观察地图,还可以根据需要用笔进行勾画涂抹。
3.适当联想,趣味记忆。
同学们在学习地理时除了进行重复记忆、感观记忆之外,还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联想、理解增强记忆。可以将一些内在联系并不紧密的地理事物编成一些朗朗上口的短语或句子,也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在学习中国政区图,记忆我国省区轮廓时,同学们可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形象地记忆,把黑龙江形象地看成一只美丽的天鹅,陕西省形象地看成跪着的兵马俑,而台湾省又像一叶正在驶向祖国怀抱的小舟……等等,这样记忆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
4.把握联系,理解记忆。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这就决定了地理知识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例如:关于日本,课本介绍的内容是很多的,应当找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可以这样联系: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气候是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海洋性的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加上国土狭小,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山地和丘陵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森林;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但利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的条件,大量地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量的工业品需要出口,所以工业集中分布在多优良港湾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群岛国家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日本的渔业发达。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十三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就学生考试的成绩而言,在我看来是不太理想的。
这一次的考试试题并不难,很多都是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点我在课堂上不止讲过一两遍,但一到考试,学生还是会出错。我对此进行深刻反思,查找原因,得出以下几点:
现在很多学校都是应试教育,这所学校也是一样。学校只重视中考考试的那几门学科。地理不是中考科目,所以学校不会花太多功夫在地理上,而且地理成绩不纳入学生的总分。学校的不重视直接影响到学生地理这门课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学生对地理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很多学生上课只拿出两只耳朵来听老师讲,并且是左耳进右耳出的那种,一下课就把课本收拾起来,直到下一次上课时在找出来,课下不会多看一眼。以这样的方式学习,老师不管讲多少遍,学生也记不到脑子里去。
做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重要并且有效的途径。学生对知识点不断的练习,从中查漏补缺,才能不断进步。就地理而言,学生的练习就是每堂课之后的两三道作业题,题量太少,练习的力度明显不够。
1.尽量改变学生对地理的态度。
地理虽然不纳入总分,但它是对我们很有用,跟我们联系很紧密的一门学科。在古代也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有学问的一个标志。学好地理,你可以知道宇宙星空,你可以知道整个地球,你可以知道中华民族,你可以知道自己的家乡等等。你们来学校学习是来学习知识的,而不是应付考试的,考试只是对你这段时间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检测而已。希望你门能够摆正学习的真正的目的,端正你的学习态度。
2.改变你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上,我们要做到认真听,仔细记,踊跃发言。一节课老师讲的知识点很多,如果只用耳朵听,根本就记不住,记不全,所以我希望同学门能够在听的同时,把老师讲的知识点拿笔记在课本上,这样不但可以加深记忆,也有利于可以复习。
课下,学生要复习巩固。论语中也有提到,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如果不进行复习,很快就会遗忘,所以,我们要在课下不断的复习。
3.加强学生练习的力度。
我会用自习的时间,多写几道题让学生做,加强学生做题的题量。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十四
1、全球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
(1)、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因太阳辐射的分布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同纬度海陆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致。
(3)、同纬度高原、山地的气温比平原、低地的气温低。这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2、等温线形状的南北差异。
北半球比较曲折,南半球比较平直。因北半球海陆相间,下垫面性质差异大,等温线偏离纬线。而南半球主要是海洋,下垫面性质单一,太阳辐射是影响气温的主导因素,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3、等温线的突变。
等温线的突变,既偏离纬线。影响的因素不同,偏离的程度和方向不一。一般情况下,陆地上等温线的突变是由地形因素所致,海洋上等温线的突变是洋流的影响。如上图所示:
(1)、a、b、c、d四处的等温线都向低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这四地都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明显。
(2)、e、f、g、h、i五处的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高。因这五地都有暖流经过,增温作用明显。
(3)、在青藏高原和科迪勒拉山脉等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说明这里比同纬度的两侧的气温低。因高原山地海拔高,降温作用明显。小范围闭合等温线也是地形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
(4)、a、b两处凸向的纬度比c、d两处的更低。因a、b两处的寒流是由寒冷的西风漂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更低,气温相应降低。而c、d两处的寒流是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向低纬运动而形成的,水温较高,气温相应较高。
(5)、从图中可以读出,同一纬度高温区等温线凸向高纬,低温区等温线凸向低纬。可简记为‘高温高凸,低温低凸’(同一纬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十五
(1)诱因:自然异变。(自然属性)。
(2)承受灾害的客体:受到损害的人、财产和资源。(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取决因素?
孕灾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致灾因子(自然异常变化)、
受灾体(人、财产、资源环境)。
3.自然灾害的影响或危害?(答题角度)。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如(农业生产:种植业、农作物、林木、牲畜等)、(工业生产:道路、机场、船舶、厂矿等)、(生活:房屋、建筑、道路等)。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如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等;。
环境破坏: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影响和破坏(结合具体材料,具体自然灾害答具体)。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1)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防抗灾害能力。
(2)具体表现: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反之,危害程度就低。
5、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1)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3)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等。
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等。
注意: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不同?
突发性:地震、火山、崩塌等。
渐发性:干旱、洪涝等。
6、气象灾害。
(一)热带气旋。
1.概念:发生在或的深厚的。
2.形成条件:
(1)广阔的,海水通过。
(2)下上的的大气结构,促使空气及水汽。
3.分布:
三大海域:
(1)海域: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
(2)海域: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3)海域:加勒比海、美国东部海岸。
4.台风——热带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
判定:中心风力达到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
高二地理选修二知识点总结篇十六
1、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最多人口数量)。
3、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
资源————环境人口容量最主要因素。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
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
4、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
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公务员面试答题技巧(优秀12篇)
- 最新罗马第一大学申请条件 意大利罗马大学怎么样大全(5篇)
- 最新学校教师节教师发言稿(优秀17篇)
- 最新国旗下讲话演讲稿格式7篇(汇总19篇)
- 大学班主任周工作计划(大全14篇)
- 2023年中班教案公开课(实用18篇)
- 2023年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表(优质20篇)
- 2023年投资公司排查工作总结(精选18篇)
- 最新投资公司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5篇(实用10篇)
- 最新师德考核学生评议表(实用10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