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7:12:17 页码:10
最新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大全16篇)
2023-11-11 17:12:17    小编:zdfb

对待人际关系要懂得尊重和理解,才能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好的总结应该能够突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需要包含对自己的批评和反思。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写作的过程。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一

当专业发展遇到阻碍的时候,不能一味逃避,只能从专业自身寻找突破口,对本专业进行适时地改革与完善。下面就以就业为前提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以及社会宣传力度几方面进行新的阐述,力图使小学教育专业适应就业市场的考验,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这一职业的竞争将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必然成为各类非师范院校学生求职的热点,这对高师教育是一种挑战。面对来势凶猛的“外患”,如何应对?从长远来看,坚持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是高师院校承办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之一,但要切实办好这一专业,也要兼顾高等教育本科的层次性以及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的个性。

(一)小学教育专业必须充分体现其个性特点。小学教育专业虽属高等教育体系,但它培养的学生却是面向小学的教师,将来的教育对象是5~6岁到11~12岁的儿童,处于教育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小学教师来说,“如何教”比起“教什么”更重要。只有懂得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人才更有可能教好他们。再有小学教学不分科的特点,要求小学教师必须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以便适应小学多门学科的教学要求。这就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方式方法等方面要做全面的调整和科学地设计。

(二)小学教育专业应当体现高等教育本科的层次性。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就是学历层次要比现在普及的小学教师专科学历高一层。既然是本科学历,那么就应当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的“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备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鉴于现在小学缺少“专家型”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立足本科层次的培养要求,培养出来的小学教师应当具备两个特性:一是小学学科教育的专家,具有很强的学科教学能力,有望成为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带头人;二是有较强的小学教育科研能力,能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解决小学教育遇到的新问题,推动小学教育的改革。而这些都体现了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层次性。

从我国现阶段小学用人需求的反馈信息来看,小学需要的不仅是一个高学历的教师,更需要一个高素质的教师。因此,我们在制定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时,既要兼顾大学本科层次的一般素养,还要兼顾大学本科层次的教育专业素养,更要兼顾大学本科层次的学科专业素养。这样“按需培养”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将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知识,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并能。

从事教育科研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其培养规格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小学教育专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以及求实创新精神;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担任小学语文、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至少兼顾一门其它课程和一种活动课,专长一门课程教学,胜任班主任工作:具有基本的小学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及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开设初期招生对象主要是中等师范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也招收少量应届高中毕业生。由于中师生在中师4年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较扎实的从教技能,因此,在大学4年的学习中有较充裕的时间去钻研教育理论知识,锻炼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但随着中等师范学校的合并与升级,已经没有了中师生这一固定生源。所以各高师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应转变观念:一是改革原有的招生规格,扩大招生范围已成为小学教育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招生对象主要有三种:(1)应届高中毕业生,(2)专利师范院校的应届毕业生(3)招收有实际教学经验的小学教师到高师学校进行在职培训。二是招生数量上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面对我国小学教师饱和的现状,要严格控制招生数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各个是精品,并占据就业市场的主导地位。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作为高师院校的一个新专业,在社会上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宣传与认可。不要说是普通的老百姓,就连一些业内人士都不知道在高师院校中还有专门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存在。所以有的学生在参加招聘会时被问到:“你们小学教育专业是学什么的?”这也是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因此必须加大小学教育专业的社会宣传力度,使社会上的有关部门、有关人士对这个专业的办学目的、入学条件、培养规格、毕业分配等各方面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争取得到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1)教育主管部门和办学单位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如电视,报纸等)进行社会宣传。使与办学有关的方方面面达成共识,共同办好这个专业。(2)要与当地高质量的实验、示范小学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合作办学。教师教育的目的是形成教师的教育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提高教育实践能力。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与一流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但有利于双方的发展,而且还会使教师教育更见成效。合作双方在理论研讨、课程改革探索、技能培训方面共享资源、互通信息,并共同进行一些项目研究,如课程的开发、学科教学理论的探索,如此使本专业的部分的理论课程尤其是教育理论课因鲜活的教育实践素材而变得生动活泼,并获得强大的发展后劲;同时也借助当地小学的实力宣传了本专业的教育优势,扩大了社会的认可度。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二

摘要:

小学生是校园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并且渗透于小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数学素质与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乐趣息息相关,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不仅是学校许多学科中的一门学科,数学还被称谓为一种文化,小学数学也不是单调孤立的一门学科,它与小学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愈加的紧密,小学数学的基础运算与小学生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所占地位和影响也是十分地重要。本人从小学数学老师的角度出发,探索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浅谈一下关于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

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之中,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首要问题。为切实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特点,我对数学课堂中素质的培养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能力的本质是创造性,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有趣味性,探索性,再联系生活实际中设计出开放性的问题,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这样能够积极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自学能力的培养。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不断深入探究,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的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活跃起来,不断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以学为主,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观念。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合情合理的知识经验,只不过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就包含着数学知识,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素材,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发者,把问题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自觉加强教师自身素质修养。

学习、提高的途径有很多,报纸、杂志、网络、研修、培训、参与课题研究等,汲取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充实、修正自己。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修养,才能学高为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居高临下、游刃有余。要以新世纪民族素质对人才的要求为指导,重新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这样才能自觉地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实践素质教育。只有想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在数学教学中从各个方面想得更深远些。首先,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然后,研究、学习现代教育的教法、学法,恰当地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走出“传道授业解惑”的误区,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我认为,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角色应是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数学教师要甘于俯身倾听、做学生心灵的朋友;用关心尊重和接纳态度,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对学生的一些数学思想和发现给予支持肯定和鼓励,真正承认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智力因素。做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引路人,在平等的、和谐的、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学习数学。

四、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学的目标体系,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和质量规格水平,是实施素质化教学的前提和评价依据。目前很多教师在确定数学教学目标时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一个单元一节课的讲授;轻数学的知识体系的掌握,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致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该把丰富的素质内涵及其结构关系作为出发点,以“大纲”为依据,采用建立坐标系的方法,以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体能素质为横轴;以认知、能力、技能三个领域为纵轴,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进行筛选,从而全面具体地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五、以数学文化为思想,进行兴趣教学,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使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变得有乐趣,让小学生们兴趣地学习数学课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设定情景的方法进行,教师要提高课堂提问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数学课堂问题转换设定为某种情景,促使小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进而激发小学生们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培养同学们自主地产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老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该阶段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不断地为学生设计课堂情境,使小学生们在乐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更容易的完成小学数学教学。

比如,在学习和复习小学乘法公式的课程中,我们可以引入数字游戏,以课堂游戏10分钟为例,恰当的把小学数学运算融入到游戏当中。运用到课堂上数学游戏很多,我们可以玩这样一个游戏:小学数学倍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小学生们按照自己所坐的课堂位置顺序进行读数,第一学生读一,第二个学生读二,第三个学生读三,第四个学生不读四,要读“过”,以此类推,只要是四的倍数的都要读“过”,读错了的学生和没有读“过”的学生要受到大家的惩罚,惩罚大家定,也可以随便罚。学生们活跃玩着这个游戏,教师在一旁引导鼓励,使得学生充分的融入进游戏,学习并快乐着,通过这个游戏过程达到对小学数学乘法公式的掌握的目的。教师进行兴趣教学,活跃了学教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小学数学运算的兴趣,整个数学教学课程变得有趣起来,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行兴趣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进展,这也直接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效果和效率。

我们只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就可以进入数学的殿堂,在数学的海洋里自由的畅扬。数学素质具有社会性、独特性和发展性,未来的人的数学素质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数学课堂中素质教育的应用及培养至关重要。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三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乡镇小学教育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在新时期下如何开展乡镇小学教育事业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而对乡镇小学教育现状进行透彻的了解,才能够寻求有效的办法来对乡镇小学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本文就是通过对乡镇小学的实际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乡镇小学;教育;现状;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的发展,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乡镇小学的教育问题成为乡村居民关注的重点问题,也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就是通过乡镇小学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力求寻找出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乡镇小学的教育水平,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小学生。

1乡镇小学的教育现状。

1.1乡镇小学教师稀缺,缺乏高学历人才:由于乡镇客观环境比较差,很多高学历的师范毕业生并不愿意到这么偏远的乡镇来工作,导致乡镇小学教师比较稀缺。同时通过对乡镇小学师资力量的调查发现,在乡镇小学中,女教师的比例比较大,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教师成为乡镇小学教师的主体力量,青年教师的比例比较低,这也就表明乡镇小学缺少新鲜元素,教师的年龄结构偏大,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教学观念相比于青年教师而言要稍微老旧一些。还有在乡镇小学中,大部分教师的学历都是高中、中专或者中师,极度缺乏高学历的专业师范人才。除此之外,由于编制的问题,有一些学校只能聘请一些代课老师,这些代课老师的薪资待遇低、稳定性差,并且这种流动性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也是十分不利的。

1.2乡镇小学资金匮乏,教育设施落后:近些年来,尽管我国越来越重视对乡镇小学的投资建设,但是由于地理环境和小学数量众多等因素,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无法能够让所有的乡镇小学都能够获得资金去进行建设。这种资金匮乏导致许多学校的教学环境非常之差,甚至在一些偏远山区,小学生上课的时候没有固定的桌椅,更别提广阔的操场和辅助教学的教学器材了。

1.3乡镇小学教师一兼多职,影响教学效果:由于乡镇小学的规模比较小,资金投入不足,学校教师资源缺乏。因此,无法做到每个科目都配备一名专业的教师,所以在乡镇小学中一名小学教师往往同时身兼多职,除了教授自己的专业课程之外,还要同时教授几门副科。例如教授语文课程的教师,可能同时还教思想品德课和音乐课等。

2关于乡镇小学的问题的几点思考。

2.1学校与乡镇政府积极沟通交流,获得有力支持:对于乡镇小学而言,要想发展,创造出好的教学环境,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对学校进行建设。为了提高乡镇小学的教学质量,学校要积极与本地的乡镇政府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得其支持,在政府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拨出一定的资金用于学校建设和教学设施完善方面。其次,学校还要与社会进行有效的沟通,寻求帮助,希望公益机构或者大型企业为学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让乡镇小学的学生能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最后学校要将获得的资金用于校园建设和教学设施完善方面,首先乡镇小学要对原本破旧糟糕的校园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为小学生创造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和能够让孩子们尽情玩耍的操场,同时也要配备相关的教学器材,如音乐课所需的音乐器材,钢琴、手风琴等;如体育课所需要的篮球、足球等。其次,学校还要将多媒体技术引用到教学当中来,在每个班级安装投影仪并为每个教师配置电脑,它能够让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将所制作的教学课件通过投影仪播放出来。这种多媒体技术的运用,集视觉、听觉于一体,能够刺激到学生的神经,为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整体提高乡镇小学的教学水平。

2.2引进高学历人才,构建完善的师资队伍:乡镇小学存在地理位置偏远、教学环境差等不良因素,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乡镇小学无法吸引高学历人才来校教学。因此为了提高乡镇小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学校必须对教师聘用制度进行改革,首先对于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在薪资福利上一定要保证其优厚性,这就需要我国政府加大对其高学历人才的津贴补助,以此来吸引高学历人才在乡镇小学进行教学,还有对于引进的高学历人才要给予正式编制,不要迟迟无法转正,要让他们能够安下心来在乡镇小学工作。这种新鲜血液的青年教师的引进,不仅能够激发乡镇小学的教学活力,带来创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想法,还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乡镇小学的教学质量。其次,对于本校的原有教师,要实施教师考核和评比制度,对教师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考核,对于教学素质低、教学效果差,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进行岗位调整或者辞退,以保证乡镇教师的整体素质。最后对于聘用的代课教师,要考量其教学水平是否专业,教学责任感是否强烈,如果代课教师在校代课期间表现优异,那么学校就要考虑适当给予代课教师转正的名额,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避免流动性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让他们安心执教。

2.3各司其职,合理配置专业化教师:在乡镇小学,一个教师身兼几职的教学现象非常普遍,但是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术业有专攻”,专业的教师和非专业的教师,二者在本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乡镇小学对于教师配置上,要进行合理的规范,只允许专业的教师教授本专业的课程,不可以同时还教授其他课程。一个教师兼任好几门课,不仅学生会产生厌倦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在教授其他几门副科时,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工作压力大,精力不够充沛,对教学质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四

小学生是校园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并且渗透于小学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数学素质与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乐趣息息相关,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数学不仅是学校许多学科中的一门学科,数学还被称谓为一种文化,小学数学也不是单调孤立的一门学科,它与小学其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愈加的紧密,小学数学的基础运算与小学生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所占地位和影响也是十分地重要。本人从小学数学老师的角度出发,探索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浅谈一下关于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的有效策略。

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数学教学之中,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高,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首要问题。为切实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质,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特点,我对数学课堂中素质的培养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能力的本质是创造性,创造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应有趣味性,探索性,再联系生活实际中设计出开放性的问题,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这样能够积极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且不断深入探究,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的知识。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课堂活跃起来,不断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以学为主,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观念。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合情合理的知识经验,只不过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些就包含着数学知识,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生活经验的素材,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发者,把问题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的态度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习、提高的途径有很多,报纸、杂志、网络、研修、培训、参与课题研究等,汲取先行者的成功经验,充实、修正自己。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修养,才能学高为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居高临下、游刃有余。要以新世纪民族素质对人才的要求为指导,重新认识小学数学教学,这样才能自觉地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实践素质教育。只有想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才能在数学教学中从各个方面想得更深远些。首先,我们要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然后,研究、学习现代教育的教法、学法,恰当地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走出“传道授业解惑”的误区,不能把自己仅仅看成是知识的传授者。我认为,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角色应是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数学教师要甘于俯身倾听、做学生心灵的朋友;用关心尊重和接纳态度,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对学生的一些数学思想和发现给予支持肯定和鼓励,真正承认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智力因素。做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引路人,在平等的、和谐的、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中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体系决定着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和质量规格水平,是实施素质化教学的前提和评价依据。目前很多教师在确定数学教学目标时存在“三重三轻”的问题,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一个单元一节课的讲授;轻数学的知识体系的掌握,重智力因素的培养,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致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该把丰富的素质内涵及其结构关系作为出发点,以“大纲”为依据,采用建立坐标系的方法,以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体能素质为横轴;以认知、能力、技能三个领域为纵轴,结合小学数学的特点进行筛选,从而全面具体地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如何使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变得有乐趣,让小学生们兴趣地学习数学课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以设定情景的方法进行,教师要提高课堂提问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数学课堂问题转换设定为某种情景,促使小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进而激发小学生们对数学运算的兴趣,培养同学们自主地产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老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该阶段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不断地为学生设计课堂情境,使小学生们在乐趣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更容易的完成小学数学教学。

比如,在学习和复习小学乘法公式的课程中,我们可以引入数字游戏,以课堂游戏10分钟为例,恰当的把小学数学运算融入到游戏当中。运用到课堂上数学游戏很多,我们可以玩这样一个游戏:小学数学倍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小学生们按照自己所坐的课堂位置顺序进行读数,第一学生读一,第二个学生读二,第三个学生读三,第四个学生不读四,要读“过”,以此类推,只要是四的倍数的都要读“过”,读错了的学生和没有读“过”的学生要受到大家的惩罚,惩罚大家定,也可以随便罚。学生们活跃玩着这个游戏,教师在一旁引导鼓励,使得学生充分的融入进游戏,学习并快乐着,通过这个游戏过程达到对小学数学乘法公式的掌握的目的。教师进行兴趣教学,活跃了学教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小学数学运算的兴趣,整个数学教学课程变得有趣起来,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行兴趣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进展,这也直接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效果和效率。

我们只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就可以进入数学的殿堂,在数学的海洋里自由的畅扬。数学素质具有社会性、独特性和发展性,未来的人的数学素质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数学课堂中素质教育的应用及培养至关重要。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五

摘要:对一个小学生来说,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养成一种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实在是比学会一些具体知识重要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实际上就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作为我们教师,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

在小学中德育教育已提升到学校教育的核心地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教育最基础的内容。

叶圣陶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能力。

学生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小学生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呢?我认为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树立榜样,以身作则,重视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教师和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

教师和父母的行为和思想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甚至生活中的细节,都会在孩子的心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财富,而习惯的养成和父母平时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父母本身就要做到勤奋好学,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和影响孩子。

老师、父母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给孩子做出榜样。

以榜样示范教导学生,从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树立榜样的过程中,首先教师以身作则,做学生的表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身体力行是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凡是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教师率先垂范,才能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

其次、学生示范。

在班级活动中,教师把优秀学生作为榜样在全班宣传,这样的榜样更具有模仿性。

平时多注意发现并赞赏那些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在班队会中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等,作为其他同学效仿的榜样,以此达到示范目的。

在评比“班级之星”时,让学生陈述自己和同学做得好的和不足的地方,发现并看到其他同学的闪光点,同时意识到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使他们有目标、有动力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

最后、名人示范。

名人是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人故事的课文,如《梅兰芳学艺》《这个规矩不能有》《闻鸡起舞》等,能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许多名人的故事,学习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激励和教育学生,让他们以名人为榜样,明确奋斗目标,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捕捉生活事例适时引导,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好奇心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弱,一些言行往往会出人意料,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捕捉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对他们的一言一行加以规范。

比如,在课外活动中,发现学生手里拿着树叶、树枝在玩,于是我在上课时,拿着光秃秃的树枝告诉学生,我听到树枝在“呜呜”地哭,你们听到了吗?那么,树枝为什在哭?学生十分好奇,树枝还会哭呀?“是的,它哭着告诉我,她离开了妈妈。

他还告诉我,它再也不能为我们挡风遮雨、乘凉了,它非常的伤心。

同学们,摘叶子,折枝条使它们受到伤害,它们能不难过吗?那你们摘过树叶、折过枝条吗?”一阵沉默后,我让学生就这一件事件进行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讨论中,学生明白了花草也是有生命的,大家要爱护它们,从而规范了学生的行为。

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抓住机遇,适时引导,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循序渐进,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内容的卫生习惯要求。

如低年级一般要求学生服装整洁,书包干净,不留长发和长指甲,每天刷牙,养成刷牙习惯,不买零食,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把培养卫生习惯的目的意义讲清楚,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

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习惯的培养也如此,正是在不断重复和练习中逐步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不能贪多求全,而应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实施,一个习惯一个习惯的逐步形成。

在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进程受挫的情况,如有的学生一直原地踏步,进步甚微,有的学生有点进步后又有些回头的迹象,但教师要看到学生身上一天天、一点点的进步,不断进行鼓励,不可稍有不慎,先劈头盖脸一顿批评,这样才能最终养成良德的习惯。

四、家校合作,深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

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

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

对此,我利用电话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把“做人、做事、学习”的正确习惯的培养融入平常的教学、活动、生活中。

持之以恒,自然成习惯。

我始终坚信:把一个信念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行动;把一个行动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习惯;把一个习惯播种下去,收获到是一个性格;把一个性格播种下去,收获到的是一个命运。

五、表扬激励,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及鼓励,这对好习惯的形成和形成良好风气具有重要作用。

而班级、学校、社会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就会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实践证明,表扬激励道德行为比抓住缺点以及批评效果要好得多。

但当学生违反了公德,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恰如其分地批评或惩罚。

它可以起到规劝后烧法生活不发生不道德行为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让我们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让我们的孩子真正感到“学习的快乐!”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

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六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努力践行“超前的教学思想、广博的知识层面、独特的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技艺、有效的自我反思”等教学理念和行为,以期实现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塑造。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风格;探索与实践;小学语文。

作者简介赵红玫(1967―),女,广东茂名人,本科,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一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完善的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和魅力体现。

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日积月累,需要摸索与实践,需要打磨与历练,需要塑造与完善。

一、剖析自我,摸索适合自己的教学个性。

《教育大辞典》释义:教学风格是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个人特点的风度和格调,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成型,很难改变。

因而教师教学个性的培养要特别注重“因性以练才”。

如果是感情丰富,善于表达,思维结构中形象思维占优势,想象力丰富,性格外向的教师,那么就应该在教学中发挥自己个性优势,向“情感型”或“表演型”教学个性发展;如果是性格深沉,理性思维占优势,善于质疑和推理的.教师,那么就应该在教学中向“理智型”或“科学型”教学个性发展。

如果违背自己的个性特点,那就很难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所以,每一个教师,都要深入剖析自我,不要盲目跟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审美情趣、学识修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来确定自己的教学个性。

二、提升自我,塑造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

个性化教学风格,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自己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

因此,一名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提升自我,塑造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一)超前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教学风格形成的灵魂,教学风格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

教学风格必须用教育主张来支撑,不同的教学风格是不同的教育主张下教学改革探索和实验的结果。

只有思想精神丰富,才能创立意蕴深邃的教学风格。

这就需要每一个教师,在教学思想方面,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个性意识强烈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以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这是超前意识的基础。

充满个性的教师必然广泛涉猎,在教学上不断追求超越前辈,超越自我。

与此同时,教师要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

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找准教学“突破口”,特别是在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上寻找到思路的“突破口”。

(二)广博的知识层面。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光靠教学生字、词、句、篇,还是难以形成个性化教学。

现在的小学生综合素质较高,知识面广,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面更广,不但语文基础知识要扎实,与语文教材相关联的历史、地理、文学知识及政治、经济、法律知识都要知晓,还要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灵活运用到所教授的内容中。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拥有该学科的渊博知识。

教师如果有了渊博的学识,教学就有了源泉。

对教育者而言,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海量阅读,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是拓展知识面的根本保证。

教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一方面要提高自己学术修养,做到有道可传,有业可教,能够解除受教育者的疑惑。

另一方面则是掌握传授道业的方法。

“要给学生一滴水,就要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

”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撰写教学论文,不断拓展知识面,努力塑造知识型的学者个性,以伟大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因此,教师只有通晓学科知识、拓展知识面、发掘知识渊薮,才能不断给学生带来新的收获和体验,才能真正成为让学生佩服的教师。

(三)独特的教学方法。

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

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

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

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

这就需要每一个教师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找出适合自己并且不同于其他人的教学方法。

例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有四大特点:形真、情切、意远、理蕴。

六条途径: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体会情境、语言描述情境。

李吉林就是在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情境教学”的风格特色。

她在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儿童发展的实验探索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1.在阅读教学的语言训练中运用。

2.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情境作文”,促使儿童情动而辞发。

3.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中运用。

4.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运用“形式上的新异性,内容上的实践性,方法上的启发性”的情境教学三原则,进一步促进儿童整体的发展。

运用情境教学法,儿童学语文就会感到“易”“趣”“活”,李吉林的语文教学也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七

一.读文题时提问题。

文题,犹如人的眉眼,是文章最精采、最醒目之处,它那精练的文字有着无比深刻的蕴含。课文的题目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精炼的概括,有些题目每字每词都有它的作用。如《飞夺泸定桥》,就抓住“飞夺”这两个词,指导学生提问。学生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有价值的几个问题:为什么在“夺”的前面加上“飞”这个词?为什么不用“强夺”或“抢夺”而用“飞夺”呢?我认为这个“飞”一定有它的作用等。这样仔细推敲之后,再要学生带着问题去反复读课文,学生对“飞夺”真实生动的写照体会得淋漓尽致,使学生掌握看课题提问的方法。再在其它课文的学习中不断训练、巩固,逐步养成审题提问的习惯,并使这种本领不断地有所提高。

二.围绕重点段中的重点词句提问题。

所谓重点词句,指的是那些能够直接反映文章中心内容的词语、句子,它于课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能。抓住它,对于把握全篇课文十分重要。像《草船借箭》中的“神机妙算”一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句,《海底世界》中的“海底真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均属此类词句。《草船借箭》通篇都是围绕诸葛亮“神机妙算”展开的,理解了一个“诸葛亮是怎样‘神机妙算’”,也就是把握了理解全篇课文的关键。同样,《詹天佑》的全篇文字都是围绕“杰出的工程师”展开的。“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等文字是对“杰出”、“爱国”的最好诠释。从这些重点词句提问题,也就是把握全篇的线路。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和中心句提问题。

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例子”,无疑这二类文章占多,一类以事情发展写的文章,一类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说明的问题写的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具体说就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这个顺序写的。所以,我们指导学生掌握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文章提问题的学法是:

1.弄懂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回读课文时提问题。

本着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我们在回读课文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再提问。如是记事的文章,学生可提:作者着重写了哪几方面的事;反映(或说明)了什么问题等。写人文章,学生可问:写的什么人;写了这个人物哪些表现;怎么会有这些表现;说明(或反映)了什么。将这些问题归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就一目了然了。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学“一边读书,一边提问题”的实验,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经历了:教师示范指导优秀生带路中下游学生逐步上路。提问也经历了:多而杂有价值一一创造性。根据实验,一般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都能不同程度地做到边读边提问。问题的质量逐步趋向有价值、有深度、有创意。学生逐步学到一套思维提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及教师的“教”时曾说过:“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因此,教师要朝着促进“反三”这个目标精练地讲。由此可知“一边读书,一边提问”是一种重要的能力,是一种创造,也不是一成不变,只要“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教师也就成了“善教者也”。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八

每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纯洁无暇,你给予他们什么,他们就收获什么,因而小学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呢?作为一名教师,光有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讲究艺术。

儿童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不断改进的今天,对教师的教育能力与教学艺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教育与管理孩子,使其快乐健康向上的成长呢?广大教师不仅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也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现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欣赏,也许你一句鼓励的话,将会是孩子以后成功的动力。我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有不错的效果,那是在教授《同学,老师眼中的我》这一课时,我先叫同学们互相说说自己眼中的好朋友,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积极的把眼中的朋友是什么样的告诉我,让我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当轮到说一说“老师眼中的我”时,我看到了同学们那期待的眼神,霎那间,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高高举起,就怕我看不到他一样,于是我开始一个个说说他们在我心目中的样子,正当我评得兴致盎然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双胆怯的眼睛,她可是个文静的姑娘,可是她的书写一直让我头疼。我曾多次和她交流沟通,都没有多少效果,想到这些,多少批评责备话要冲口而出,可转念一想,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被夸奖,大人不例外,孩子更是如此,不是有人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批评中,她就学会了自卑,如果经常生活在赞美中,她就学会了自信。因此,我微笑着对她说:“在我心中,你是个聪明能干的小姑娘,老师特别喜欢你,作业再做认真点,老师都为你感到骄傲的!”她听了,好像明白了似的点了点头。

就这样,我惊奇地发现这孩子变了,交来的作业竟然比以前认真了。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她回家后就高兴的告诉她的妈妈说:“老师今天在班上夸她了,以后要做老师眼中喜欢的好学生”。她的变化让我意识到,班上像她这样的学生有很多,如果一味的批评,责备,只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只会让他们厌学,只会让他们讨厌老师。是她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的学生,也重新认识了自己。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作为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别人也是一种美德。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小学生善于模仿他人的行为,根据这一特点,我在班级中评选四好少年,让孩子们有学习的目标,当然,我也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我们要严于律己。教学字词的时候,在黑板上的书写我也不敢马虎大意,书写字迹潦草,而是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的板书。学生这个群体有其个体差异,在教育中要因人施教,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我经常用身边的小榜样鼓励他们,激励他们,我知道,身边的榜样是真真切切的,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班上树立榜样,寻找榜样,从而给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如有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我会在每周的周队会上专门提出表扬,给操行加分,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时间长了,不用自己强调,孩子们也会自觉捡起。这样教室干净了,校园变美了,学生也得到了讲卫生的思想教育。

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等因素的不同,我们对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有的孩子活泼外向,敢说敢做,有的孩子胆小内向,不善言语。对于胆小的孩子,我们主动和他亲近,一个微笑,一次温暖的拥抱,一次不经意的抚摸他的头,都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安慰与喜悦,从而自信心倍增。在教育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位同学经常迟到,你会怎么做呢?是批评,责骂,还是罚站,讽刺?这时就需要我们运用教育机制将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给予他适时引导。记得那次,我正津津有味的讲着课,突然一声响亮的“报告”打断了我的讲课,又是那个同学来迟到了,我微笑着说:“你今天又迟到了,你说怎么办呢”?他干脆的回答道,如果再迟到就抄《弟子规》三遍。我说,那么多你抄得完吗?他说不能抄完。“那你还说”,我说道。他不好意思的说:“因为以后不会再迟到了”。我默许了他的说法,还别说,他真的再也没有迟到过。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获知所必备的一个条件之一。好习惯,可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在学习中若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给学习带来无形的阻力。有的学生上课时不专心,东张西望,对教的内容是一知半解。有的学生对学习用具今天不带这,明天不带那。因此,在工作中,我有意识地注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一入学的时候,我就要求家长配合老师完成教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每天检查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品,别人的东西再好看也不准拿,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意识。许多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可以变成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材。孩子经常不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老师既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也不能一味的迁就他,而是要在他的方式和我们想教给他的东西之间找个平衡点。事实表明好的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了人的一生。

总之,对儿童的教育是设计到很多方面的,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教育理论水平。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用爱滋润我们祖国的花朵,让花朵开得更红更娇艳。

[1]班华.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唐云增.班集体建设的操作系统[j].班主任,2008(1):3-5.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九

摘要:文章結合农村教育的现状,讨论了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积极争取党政领导重视,主管部门支持;注重理念先行思想;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素质,树立良好师德;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加强城市教师对农村小学的支教力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与“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城乡教育硬件设施差距逐渐缩小,但农村小学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扎根农村小学教育的一线教师,笔者就实际工作谈一些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一)办学资金不足。

农村小学资金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以某中心小学2007年取暖问题为例,财政补贴取暖费为5000元,一吨煤的单价为580元,大约购买9吨煤。该校有7个教室、11间宿舍、1个供水茶炉,一个冬季可用煤18吨,缺口9吨,短缺资金5000多元。学校只好从办学经费中补贴予以保证取暖和供水,这种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导致学校资金越来越紧张,办学条件不能很好改善。办学经费预算过低,教师培训、学校办公条件不能得到保障。

(二)师资缺乏,生源流失加剧。

随着城市教师的择优录取与民办学校的快速发展,许多农村优秀教师走进了城市,农村小学教师资源流失情况加快。农村小学中计算机、音乐、美术等专业任课教师缺乏,教师多为兼职,许多学校出现教学设备只是摆设的现状。此外,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了县城,子女随其父母也进入了城市,农村生源大幅减少。

(三)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处在教育第一线的农村教师自身学习意识不高,影响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忽视自身学习,缺乏创新意识和外出培训机会,教育思想观念不能与时俱进;部分农村小学教师总认为自己持有的学历足以应对小学教育,而没有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上,只追求分数,而不注重其他方面的培养[1]。

第一,积极争取党政领导重视,主管部门支持。面对现阶段农村学校教育现状,各学校应努力工作,争取各界力量,形成独特的办学模式,创新发展,使学生、家长、社会各界认同学校发展前景。第二,注重理念先行思想。教师要转变教学只为升学服务的教育观念,培养其现代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转变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指标考核学生水平的质量观,转变只有成为大学生才是人才的人才观。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培养其成为不同领域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2]。第三,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素质,树立良好师德。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提升教师素质,不断充实自己。江泽民同志曾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文化知识、作风仪表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此外,教师也应注重自身的行为、素养、仪表、气质等方面的提升,对学生要保持爱心,时刻关心,增进师生关系。第四,构建多元化的培训模式。由于教师的学历和素质不同,培训模式也应多元化。在培训教师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和目标,个性化培训,因材施教,使培训具有独特性。一是注重“学科带头人”培养。指导师应认真分析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两年期限的培养计划,计划中要涵盖个别学习和指导的方案,日常的教学咨询及课题研讨,努力挖掘学员潜在的创新能力。二是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在青年教师方面,学校应坚持“着重基础、突出教法、引入科研”的培训原则,引导、安排青年教师一起上课、听课和评课,并做教学后记,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获取的有益信息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分析,为课题研究打好基础。三是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培养。安排远程专干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可选用个人辅导和集体培训的方式,使教师尽快掌握远程系统操作技能并将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第五,加强城市教师对农村小学支教力度。要缓解城乡教育差距,就要加强对农村小学的支教工作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精心挑选属于精兵强将的骨干教师深入农村小学中,要确实将支教人员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带给农村学校教师,使教育共同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前路漫漫,需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更新观念,正视困难,用良好的工作作风与扎根山区的奉献精神去撑起农村小学教育的蓝天。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十

农夫娶到公主当然是美事一桩,但如果日后因农夫养不起公主而遭公主抛弃,那还不如开始就娶个村姑,白头偕老,和和美美过一生。招聘人才也是这样,不要一味追求水平高,而要追求经济适用……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招聘条件。在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过高的要求将造成人力成本增加或人员流动频繁……增加透明度,充分确认合作意向。人力资源部应该尽力为企业吸引人才,但吸引人才应*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政策,而不要仅*招聘技巧。”骗"进门,留不住,不如当初就不让进门,因此,在招聘时应与招聘者充分沟通,首先,应让应聘者了解他到公司后将要完成什么工作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以使应聘者能判断自己是否喜欢并胜任这份工作,其次,应该向应聘者客观地介绍公司能提供的待遇和发展机会,这样,虽然损失一些人才,但愿意进入公司的人会相对稳定地为公司工作,从而减少因人才流动造成的招聘和培养等费用的损失。

三、人才使用。

1、人才开发:

(1)人才开发的目的:使社会人才成为企业人才。虽然我们在招聘时对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做了基本的规定和审核,但要想使应聘者的能力能充分为我所用,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培训。例如:当我们招聘一名销售代表时可能会要求他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如果我们不对他进行有关公司和产品知识的培训,他还是不能很好地向客户介绍我们的公司和产品,只有提供相应的支持,员工的才能才会被开发利用,从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使人才适应企业的变化和发展。随着市场的变化,企业也会不断发展和变化,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会不断变化和提高,而企业不可能*频繁地换人来适应这种变化,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根据企业的需求不断为员工提供学习提升的机会,使员工的能力不断增长,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从而降低人才成本,为公司节约资金,变相的为公司企业增加利润。

(2)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人才开发的主要方法是培训,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即可以是参加培训课程,也可以是在工作岗位上的辅导和训练,还可以用鼓励员工自学的方式使员工自己通过读书、上学、进修等方法来进行自我培训,因为是以为企业开发人才为目的,因此,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从企业对人才知识技能的需求出发,鼓励员工按企业的要求去不断提高自己。

2、人才使用:恰当地使用人才,能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其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并能引导员工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对企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相比有其独特性,即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有很大的弹性,一个工人可以每天生产20件产品,也可以每天生产50件产品,一个销售员可以每年带来10万元利润,也可以每年带来40万元利润,这关键看企业如何去使用员工。从人力资本开发的角度来讲,员工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要想使人才创造最大价值,就要为员工提供工作所需的各种支持,包括相关的培训、相应的办公设备、其他部门的配合等等,这样,员工的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效益。

(2)激励:

激励的作用:激励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为企业做更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对员工进行引导,鼓励员工去做正确的事,使员工素质有所提高,从而使人才增值。激励的方法:激励可以通过满足员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种方法去实现,满足物质需求可以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多种方式实现,满足精神需求可以通过提供晋升或发展机会、感情关怀、工作成绩认可等方式来实现。谈了这么多,目的还是想把公司的人力资源观提升为人力资本观,但还有待于试行。我认为这一观点在实行中会有迅速改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多利润。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十一

它包括良好的数学意识、科学的思维品质、较强的创造能力以及熟练地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数学素质教育,能很好的培养人的数学素养和专业素质,《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规定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教育如何开展有效的素质教育略作探讨。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育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因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停留在低层次上,使数学索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成分下降。

因此,在确定数学素质教育内容时,要把握整体教育观,深挖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又具实际操作意义。

一、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要想真正在数学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思想,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和对其恰到好处的点拨,在数学教学中从占据主导地位“灌输”的局面转变为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在教师备课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好活动方案,课上为学生留取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组织好学生的讨论与交流、重视学生的想法、并适时给以必要的启发和引导。

摒弃传统课堂教学中是“填鸭式”的教学,解放学生的思维与个性。

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应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显要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全面发展。

由于数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晶,是无数劳动者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所以在学生接受科学家特别是我国科学家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的过程中,吸取其科学献身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和民族气节。

要利用数字美、图形美、符号美、科学美、奇异美以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科学美。

要使学生在学习解题时学会冷静、沉着、严谨的处事品格,形成独立创新意识。

三、科学文化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要把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构成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

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综合能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和最本质的要素,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

1、加强实践教育,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现代数学教育思想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操作能力,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

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其中包括大量的数学活动经验,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很感兴趣,有较强求知欲。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以教材为依据,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处理教材,使问题情境尽量贴近学生的身边事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于显示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数学知识,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掌握学习的本领。

2、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独到的见解,独特的发现和特别的做法,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例如在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尽量提倡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另外,在练习题的设计中,应尽量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纯数学型的封闭式习题,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限制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代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习题,则可设计答案不唯一,不确定的题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开展自主活动,锻炼独立思考意识和培养创造精神。

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理,说出解题的每一步依据,逐步弄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求最佳的解答方法,这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深刻思考的习惯。

引导学生全面观察问题,诱发学生的直觉灵感,不仅能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课的教学,既与学科内容紧密联系又不是学科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实际在学生可接受的基础上实现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拓宽,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活动课教学时,有针对性设计多种求解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只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训练,就能使学生自始至终怀着强烈的愿望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法,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四、生理心理素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素质。

(1)智力素质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主体,在数学教育教学中着重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与想象力,其中思维力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准备阶段,都应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在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独创性与批判性、灵活性与敏捷性、逻辑性与形象性等诸方面下功夫。

(2)非智力素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数学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实践证明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差异,因而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培养兴趣、激发动机、建立情感、增强意志等四个方面进行非智力素质培养。

重点要设计好的教学情境,增强学习兴趣的主动性,还可从组织竞赛、巧解习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平衡,此外还可尝试一下学生应变力培养与挫折教育问题,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十二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更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成功发展的基石。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处于学龄期(6-12岁)的儿童主要发展冲突为“勤奋对自卑”,这一阶段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必需知识和技能的地方,这个阶段的儿童十分在乎周围人对他们的评价,在别人评价中形成对自我的认识。

大多数儿童进入小学时,都认为自己没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优秀,因此,为了受到大家的欢迎,引起老师的关注,他们会努力展现自己最棒的一面,如果成功,他们的能力感就会增强,使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失败的体验则会使儿童产生无能感,导致对创造性与幸福感的不良预期。这个时期,儿童要么形成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心,要么形成自卑感和对自己天分与技能的低评价[1]。因此,这个阶段儿童对外界的积极评价是十分渴求的,环境的积极期望将有助于儿童形成勤奋感,进而形成健康人格。

一、什么是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源于一个古老的希腊神话。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的塞浦路斯国王,善雕刻,不喜欢凡间女子,于是将全部精力、热情、与爱恋赋予一座自己雕塑的象牙少女像。最终,他的执着打动了爱神阿芙洛狄忒,于是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成为一个人只要对艺术对象有执着追求精神,便会发生艺术感应的代名词,后来被用于教育心理学中。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关于“在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实验研究了教师的期望与学生智力发展间的关系,试验先对1至6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所谓预知未来发展的智力测验(实则不然),而后在各班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作为实验组,称这些孩子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其余学生则作为控制组。8个月后,又对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同样的测试。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智力提高得更快[2]。试验中,教师因受到实验者的暗示,对实验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并以实际行动传达给这些学生,学生接收到教师的期望后给予教师积极反馈,维持或发展教师原有期望,教师进而会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注,如此反复,使期望效应变为现实,这样的期望效应称为正期望效应[3]。实际生活中负期望效应随处可见,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教师、家庭、同伴群体的消极评价、否定、嫌弃等都将导致学生智力衰退、精神不振等心理问题,一种是过高的期望使学生因达不到期望值而造成较重的心理压力,对自己进行消极评价。近年来,期望的负效应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由此可见,合理运用期望效应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二、如何有效运用期望效应。

由于期望效应包含正期望效应与负期望效应两类,负期望效应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有效运用期望效应变得尤为重要。

(一)真正了解学生。

想要合理运用期望效应,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了解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才知道其目前处于怎样的发展阶段,他的需求是什么,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合理、有效地对其提出期望,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1.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儿童教育发展观。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能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这提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期望效应有效运用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的现有发展,顺应其发展过程,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期望应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期望应具有一定的高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同时保证学生通过努力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期望的效果。

2.合理运用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通过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及对智力特殊群体的分析,提出人类的神经系统经过100多万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互不相干的多种智力。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它由8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每一种智力依据某一社会对它的需要、奖赏及对社会的作用,其价值不同。八种智力分别为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自然智力[4]。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术业有专攻”的另一种解释。

实际教育教学中,很容易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在言语智力方面有着优秀的表现,出口成章、妙笔生花,然而在数理逻辑方面却怎么也不开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区别,同时是多元智力理论的体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求那些在逻辑-数学智力方面有局限的同学要像擅长此领域的学生一样考取高分就显得不切实际,只有结合自身情况给予适当期望值,才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

由此可见,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多关注学生,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理性地分析其优势与不足,进而提出合理有效的期望。

(二)学校、家庭、同伴群体发挥合力。

以往研究表明,外界环境的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影响人格形成。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面临的人格发展矛盾为“勤奋对自卑”,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格的形成有赖于环境评价。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接触到的环境主要由学校、家庭及同伴群体三个因素组成。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这里,他们学到了最初的与人交往方式,培养了一定的行为习惯,同时根据家人的期望、评价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学校是儿童积累知识与经验,进一步社会化的场所,这里,他们开始接触集体生活,学习如何与老师、同学相处,培养良好学习、行为习惯,通过老师及同学的评价与期望进一步了解自己。同伴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组成的非正式初级群体。对小学生而言,同伴群体主要就是周围玩伴、同学,他们的期望与评价对儿童形成自我认知十分重要。

可见,学校、家庭、同伴群体的期望对小学生成长及健康人格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三者缺一不可,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期望作用。

三、期望效应带给小学教师的启示。

根据以往研究不难看出,期望效应无论在小学生的智力发展、学业成绩方面,还是在健康人格形成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广大一线小学教师带来以下几点启示:

(一)“相信”的力量是伟大的。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那棵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看着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孩子步入校园后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任教师,我们要学会“相信”,相信每个孩子都有独特之处,都有隐藏潜能,都能有所成长,我们相信了,他们就会相信,就会有所行动,就会有所成长。

(二)不吝惜你的赞美。

太多实例告诉我们,老师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动作、一句赞美的语言,都有可能对学生成长起到深远影响,他们在你的赞美中看到了自己的闪光之处,为了不负你的期望,定会将得到你赞美的行为延续下去,不断完善自己,以期得到你的肯定。

(三)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学生。

孩子天生对爱有着强烈的感知能力,一定知道你到底爱不爱他,因为你的爱会透过语言、动作、神态等一切他们可以感知到的方式展现出来,你的爱会点燃他们心中的热情,开发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成为他们不断完善的动力。发自内心地爱每一个学生,他们一定会有所察觉、有所改变。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十三

小学数学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内涵,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必须立足地通过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

素质教育;智力因素;教育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必须立足地通过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认为,这关键就是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所以小学数学教学所发挥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就小学数学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小学数学教材中孕育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内涵.有许多有教育意义的理论知识和数学问题,比如实践第一观点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应逐渐领悟并逐步树立的观点之一。再如对立统一观点.小学数学中的大与小、多与少、有限与无限、正比例与反比例等都是对立统一观点的具体体现。大与小、多与少虽然是对立的.但两者相互依存这就是统一。数学知识同客观事物一样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这就促成了数学知识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比如除法、分数、比三者的基本特征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相互作用。数学就是在这种联系和作用中得到了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全到相对全面。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加快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智力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而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它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这些判断都是由数学术语和逻辑术浯来表述,并借助于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新的判断。因而数学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因素。

数学的教育功能体现在多种方面.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既要让学生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使自身素质得以完善和提高。

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大都缺少这种意识。主要表现为书本与生活相脱节,在学生潜意识中知识都关在教室里.教室外面没有数学,而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客观世界才是个大数学大世界,它不仅孕育了数学还是数学的归宿。我们的孩子还不能把目光延伸到窗外。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多少年来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天天与书本中的”克”、”千克”打交道却掂不出一盒粉笔或一瓶饮料的大概重量。

原因何在?就是缺少对重量的实际感受.更可怕的是他们压根就无意去获取这种感受,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知汉全在教室里、书本上不在窗外丰富多彩的世界里。

2、注意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忽视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无助于学生接收知识、发展智力。教育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活动与智力因素的活动是统一在学习活动中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始终发挥着作用:调动非智力因素能有效的促进知识的学习。

随着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增长,学生对知识逐渐对知识本身产生直接兴趣,利用新旧知识矛盾,或知识不确定性等等都会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例如有时上新内容的课时,可以旗帜鲜明地提出,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或提出一个与旧知识相关,但全靠旧知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引入新课,这些都有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效果。

随着学生知识量的增加,理解能力的增强和阅历的丰富,无意注意的作用逐渐减弱,这样就必须适时地揭示知识的有用性,如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学习书中知识,从而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有用性,培养了他们学习需要,有了需要就会有学习兴趣,有学习动力,只有使学生从注意外在因素向喜爱知识本身转移,才能是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设法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归宿,是无意注意的升华。

数学知识本身不像其他学科那样容易直接引发学生的兴趣。创造诱人的学习情。

境、寓教于愉悦之中是明智选择,让孩子们去掉心理上的包袱。轻松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常常以教师的情感为原动力.教师在讲解任务内容时都溶化着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态度。这种情感色彩时刻在感染着学生。现代教育学十分强调师生间的情感活动.要调动学生的乐学情绪、参与意识和主动性、积极性.就首先要建立平等、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以调动起少年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从根本上促进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使学生非智力因素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也使智力因素同时得到发展。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既发展了智力又获得了无尽的乐趣.情感和意志同时得到了培养和加强,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十四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思维能力全面发展。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笔者认为应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对学生身心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因为学生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教学活动的。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全面,而不应只是局限于认识性目标。

新课标提出了包括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在内的目标结构。

并在“前言”中指出:“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在制定小学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中心,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数学思维结果教学的做法,强化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

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对应等。

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

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发展到今天,其内容、思想、方法、语言已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现代生活中,因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一年级起就应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养成主动地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应包括认识方面的目标,还应包括学生的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

她强调指出,这里提出的情感目标,并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仅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为目的的情感目标,而是指教学应该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

情感、意志等目标既有与认知活动相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

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矗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例如:在一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

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虽然是一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

而后,教师又出示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学生列出了3+3+3+3+2=3×5-1=3×4+2=2×7......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利用”障碍性引入“、”冲突性引入“、”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

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再如,在学习”角“的认识时,学生列举了生活中见过的角,当提到墙角时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到底如何认识呢?我让学生带着这个”谜“学完了角的概念后,再来讨论认识墙角的”角“可从几个方向来看,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获得新知中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的积极开展与深入探寻。

二、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

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

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

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

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

这道题可以看作189里包含几个7,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

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

如:进行语言叙述的变式训练,即让学生依据一句话改变叙述形式为几句话。

逆向思维的变式训练则更为重要。

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训练,将有利于学生不囿于已有的思维定势。

总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

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十五

(一)。师资力量薄弱。

1、第一点是老师的综合素质偏低。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小学的教学主力仍然是转正民办教师。这些人为农村教育奉献了一生,劳苦功高,但是也不能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人原始学历大多是初中,高中很少,甚至于还有部分是小学毕业。最近几年,各个学校也补充了部分年轻教师,可扔摆脱不了“分不来、留不住、更新慢”的现状。

2、第二点是老师的年龄偏大,平均年龄都在五十左右。爷爷奶奶辈是小学教育的主力军,这些人教育理念思想观念跟上社会的进步更难适应儿童的发展。年龄的上涨不代表阅历的丰富,反而缺少年轻人的新意与活力。农村教育缺少新的力量的推动。

3、第三点专业学科教师严重匮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可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这些专业教师。因此这些学科在农村学校要么不开要么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流于形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只是一种理想境界了。

(二)。教学设施落后由于这些年我们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太少欠账太多,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别越来越大。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目前偏远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停留在九十年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上。教育设施设备“普九”后基本没有补充充实更新过。由于经济落后,教育缺少经费的支持,农村的教育设施极其落后。一些教育必需的设施比如基本的体育设施、多媒体、实验器材很少甚至没有。由于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导致许多教育内容以及教学管理不能正常的开展并完成。

(三)。学生个人问题———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在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长时间的缺乏父爱母爱导致任性、偏执等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很好的在他们身上开展并得到相应的效果,使得教学工作的困难日益加剧。并且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许多儿童的思想顽固不化,身上带有不良的风气,这就给教学工作增加了困难,老师很难的去管理与教育。

(一)。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切实做好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为了使农村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政策向农村教育倾斜。当地政府应切实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仅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同时也要积极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健全会对小学教育管理起到莫大的作用。因此,面对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力图保证孩子们在一个较好的硬件环境中生活与学习。

(三)。师资力量的扩充。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与农村教书的鼓励与支持,并相应的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支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是教育事业的最新成果。他们带着无尽的新鲜活力和与时代靠近的知识,让他们去农村教课最合适不过。其次,也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宣传,使这些大学生知道农村小学教育对于他每年的迫切需要与渴求,使他们懂得自己的社会作用。同时,也要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以及人生观,价值观。

(四)。完善老师的管理运行机制老师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可控对象,如何管理老师,留住老师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工资作为一种调控老师的手段,要与老师的工作和相结合。充分尊重有能力,能者多劳的老师,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局势,让老师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切实必要性与紧迫性。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群体,缺少父母以及周围人的关心,从小心理就会产生变化与阴影。因而心理辅导就极为重要。一个好的心理教育不仅会改变孩子心里的整个世界,同时还会对他以后的健康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5000字篇十六

摘要:每个活泼可爱的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他们就像一张张白纸,纯洁无暇,你给予他们什么,他们就收获什么,因而小学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呢?作为一名教师,光有满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教育要讲究策略,讲究艺术。

儿童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育不断改进的今天,对教师的教育能力与教学艺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教育与管理孩子,使其快乐健康向上的成长呢?广大教师不仅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也组织了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现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1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和闪光点,教师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欣赏,也许你一句鼓励的话,将会是孩子以后成功的动力。我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尝试,有不错的效果,那是在教授《同学,老师眼中的我》这一课时,我先叫同学们互相说说自己眼中的好朋友,于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积极的把眼中的朋友是什么样的告诉我,让我更多的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当轮到说一说“老师眼中的我”时,我看到了同学们那期待的眼神,霎那间,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高高举起,就怕我看不到他一样,于是我开始一个个说说他们在我心目中的样子,正当我评得兴致盎然的时候,我看到了一双胆怯的眼睛,她可是个文静的姑娘,可是她的书写一直让我头疼。我曾多次和她交流沟通,都没有多少效果,想到这些,多少批评责备话要冲口而出,可转念一想,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被夸奖,大人不例外,孩子更是如此,不是有人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批评中,她就学会了自卑,如果经常生活在赞美中,她就学会了自信。因此,我微笑着对她说:“在我心中,你是个聪明能干的小姑娘,老师特别喜欢你,作业再做认真点,老师都为你感到骄傲的!”她听了,好像明白了似的点了点头。

就这样,我惊奇地发现这孩子变了,交来的作业竟然比以前认真了。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她回家后就高兴的告诉她的妈妈说:“老师今天在班上夸她了,以后要做老师眼中喜欢的好学生”。她的变化让我意识到,班上像她这样的学生有很多,如果一味的批评,责备,只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留下阴影,只会让他们厌学,只会让他们讨厌老师。是她让我重新认识自己的学生,也重新认识了自己。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作为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别人也是一种美德。

2发挥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小学生善于模仿他人的行为,根据这一特点,我在班级中评选四好少年,让孩子们有学习的目标,当然,我也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我们要严于律己。教学字词的时候,在黑板上的书写我也不敢马虎大意,书写字迹潦草,而是一笔一划,工工整整的板书。学生这个群体有其个体差异,在教育中要因人施教,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我经常用身边的小榜样鼓励他们,激励他们,我知道,身边的榜样是真真切切的,带来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班上树立榜样,寻找榜样,从而给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比如有学生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我会在每周的周队会上专门提出表扬,给操行加分,并号召大家向他学习。时间长了,不用自己强调,孩子们也会自觉捡起。这样教室干净了,校园变美了,学生也得到了讲卫生的思想教育。

3适时引导。

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教育条件等因素的不同,我们对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有的孩子活泼外向,敢说敢做,有的孩子胆小内向,不善言语。对于胆小的孩子,我们主动和他亲近,一个微笑,一次温暖的拥抱,一次不经意的抚摸他的头,都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安慰与喜悦,从而自信心倍增。在教育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一位同学经常迟到,你会怎么做呢?是批评,责骂,还是罚站,讽刺?这时就需要我们运用教育机制将孩子的不良行为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给予他适时引导。记得那次,我正津津有味的讲着课,突然一声响亮的“报告”打断了我的讲课,又是那个同学来迟到了,我微笑着说:“你今天又迟到了,你说怎么办呢”?他干脆的回答道,如果再迟到就抄《弟子规》三遍。我说,那么多你抄得完吗?他说不能抄完。“那你还说”,我说道。他不好意思的说:“因为以后不会再迟到了”。我默许了他的说法,还别说,他真的再也没有迟到过。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获知所必备的一个条件之一。好习惯,可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在学习中若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给学习带来无形的阻力。有的学生上课时不专心,东张西望,对教的内容是一知半解。有的学生对学习用具今天不带这,明天不带那。因此,在工作中,我有意识地注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一入学的时候,我就要求家长配合老师完成教孩子学会自己整理书包,每天检查第二天要用的学习用品,别人的东西再好看也不准拿,有意识培养孩子的秩序感,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想意识。许多生活中的点滴小事都可以变成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材。孩子经常不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他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老师既不能一味地要求他,也不能一味的迁就他,而是要在他的方式和我们想教给他的东西之间找个平衡点。事实表明好的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了人的一生。

总之,对儿童的教育是设计到很多方面的,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教育理论水平。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用爱滋润我们祖国的花朵,让花朵开得更红更娇艳。

参考文献。

[1]班华.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唐云增.班集体建设的操作系统[j].班主任,2008(1):3-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