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22:17:04 页码:13
2023年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模板18篇)
2023-11-20 22:17:04    小编:zdfb

总结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总结是一种反思和反馈的方式,我想我们需要借助总结来不断完善和进步。在这里,我们汇总了一些总结的常用表达和写作技巧,供大家参考。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一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经过了很多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且形成了很多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方面标准不统一,有很多标准不明确、现在幼儿园教师水平普遍不高、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方面的政策较少等等都是都是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问题。本文就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形势作出问题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合理路径;分析。

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存在的很多想要解决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需要通过学校、家长、社会等等各方的关注,是一个长久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的时候,政府要关注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虽然不认同幼儿教育小学化,但幼儿教学小学化的问题并没有禁止,可见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存在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情况的原因。

(一)家长存在攀比与从众心理。

大家都知道,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别人的夸奖,所以家长的攀比与从众心里是造成如今幼儿教育中出现小学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家长在小班的时候就会让孩子学习读书认字,或者在小时候让孩子学习多种语言,让孩子在外面展示自家孩子的优点,让一些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优秀,给孩子增加了学习的压力,告诉幼儿老师多教一些知识给自家孩子,正是家长的攀比与从众的心理会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十分严重,长期下去,不仅不能让孩子进步,还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

(二)传统考试的限制。

中国应试教育是几千年封建文化的演变,学习的好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的重要因素,在封建传统影响下,成绩成为了学习好坏的主要因素,并且这一现象从中学延伸到幼儿园。众所周知,幼儿园老师会给表现好的学生一些奖励,这样的奖励虽然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却在潜移默化中提早让幼儿进入到了小学化教育之中。

(一)提高师资力量。

面对一些老师轮换教学,有弊有利,利端就是,孩子还太小,本能地会对熟悉的人产生依赖心理,积极参加学习,弊端使如果让孩子面对新环境时会缺乏安全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应该提高教师的师资水平。

(二)提高家长思想认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老师应该多与家长沟通。家长互相攀比为的也是希望自家孩子更优秀从小赢在起跑线上,所以让他们认识到攀比在很多时候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甚至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我认为,家长们会成为遏制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遏制幼儿小学化的发展需要我们因材施教,需要学校、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积极面对。对中班小班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确保不能与小学化产物挂钩,以免给予孩子过多的学习压力,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大班学生则需要接触小学化内容,为步入小学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志磊.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学周刊,.03.

[2]曹馨月.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01.

[3]张海艳.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中国校外教育,.11.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二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孩子们的游戏不仅是娱乐,也是学习、劳动和生活,孩子们在游戏中,或许是从头到尾都在“玩”,但也正是在“玩”中,引发、支持、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

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学习知识,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简单阐述了幼儿园教育中的引入游戏的重要意义。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孩子们的游戏不仅是娱乐,也是学习、劳动和生活,孩子们在游戏中,或许是从头到尾都在“玩”,但也正是在“玩”中,引发、支持、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我国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这样评价孩子的游戏:“儿童视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

好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是自然赋予的,非人力所能控制的,只有顺应孩子天性的发展,才能挖掘孩子内在的潜力。反之我们人为地加以控制,窒息,扼杀孩子的天性,孩子自身成长的多种可能性将被限制,孩子发展的潜能会在成人人为的控制中失去原有的魅力,有可能一个天才的萌芽被无情的抹杀。我园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将在本文对自己的点滴体会和大家谈谈。

首先,大力宣传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虽然说游戏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的家长,对它有所抵触,人们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层面上。对此,我们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田径运动会、《幼儿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大课间特色展演等活动,让游戏体育渗透到家长的思想意识深处,使家长认识到健康就是生命,没有了健康就没有了一切。我们要向社会传递一种健康的理念,让人们认识到健康是人生命中最宝贵的,以此唤起全社会对健康的关注,进一步宣传农村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引导广大幼儿自觉走向操场,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其次,建立一种体育文化机制。只有活动是不行的,我们还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即要有一套体育文化机制来规范我们的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不能让游戏活动成为一阵风,不能让这种活动处于散漫的状态。所以,学校出台了专项政策,专门派人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我们一直坚持“健康第一、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把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摆在突出的位置。我园的课间活动中,游戏活动就占很大的比例,坚持天天训练天天活动,坚持制度的约束机制,保质保量地开展活动。

第一步,我们组织有活力的游戏活动,幼儿积极报名,教师精心挑选。以前的做法是只要幼儿报名,教师就批准参加,结果是有的孩子一时兴趣来了就参加了,到了社团没几天就打退堂鼓了,这样,一学期下来,能坚持下来的幼儿没有几个了。所以,经过教师筛选的社团成员,都能够经常训练。

第二步,就是日常训练了。学校的大课间可以训练丰富多彩的游戏,每周的星期四下午专门安排一节课的时间,把幼儿拉到教室外面训练。经过长时间开展游戏活动,幼儿感觉到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很多,家长也看到了训练的效果,看到了游戏活动的闪光点,慢慢地也认识到游戏活动的意义,它不但不会影响幼儿的文化课学习,还能促进文化课学习的进步,而且通过参加游戏活动,幼儿身体越来越健壮了。

第三步就是在发扬光大的基础上,把这项活动延伸到家庭,以此来促进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的全方位开展。在实际的具体操作中,我们成立了学校兴趣小组,也倡导各班也成立了兴趣小组。这样,以大的社团带动小的社团,在校园掀起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热,提高了学校的整体运动水平。有的班级还把游戏和班级的特色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班级的活动中经常展演。这种活动形式是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和推广的,因为它不但开展了游戏活动,还在集体场合有力地宣传了这项活动,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首先,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班级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班主任来完成,班主任要经常督促幼儿及时参加游戏活动,按时参加每天的训练。好的方法和经验,就是从班主任那里得来的,毕竟他们面对幼儿的时间长,遇到的问题多,想到的法子也多。有的班主任经常开展“农村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游戏伴我行”主题班会,我认为这点做得非常不错,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对游戏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引导作用。

其次,发挥专业教师的引领作用。游戏活动的最终落实在于教师,教师要以身作则,引导幼儿每天按时参加活动,形成紧张团结的氛围,不能开展几次就不见教师的踪影了。以前很多活动就是这样不了了之的,原因就是教师做得不到位。所以,教师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去完成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开展游戏活动的目的就是促进幼儿的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如果在活动中发生了意外伤害事故,那就有悖于体育锻炼的宗旨。所以,教师应该经常检查场地设施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果有就要及时排除,防患于未然,另外,我们要把安全的警钟经常敲响于幼儿的耳边,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游戏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稍不留神就发生伤害事故,因为在身体的对抗中,冲击力是非常大的,所以,教师务必要提前预判,提前防范。

总而言之,在农村幼儿园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对提高校园游戏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学校的角度思考,成立社团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发挥社团的积极作用,带动校园游戏的整体发展,在当前的游戏活动中是有重要意义的。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三

这几天,天气总是在下雨。早上,天阴了下来,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来了,我分发了一些桌面玩具,可是孩子们已经没有兴趣玩了。只见笑笑和几个孩子边玩边讨论起来:“今天要下雨,又不能出去玩了”。

“没有下雨可以出去玩的”。一个孩子说。

“地上湿了就不能出去玩了”。

“可以的,可以的”。几个小家伙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听谁,最后,笑笑跑道我面前问:“吴老师,今天我们能出去玩吗?”

我笑眯眯地说:“今天一会儿要下雷阵雨,所以不能出去玩了,等太阳出来了,我们再出去玩!”

笑笑有点失望说:“好吧!”马上又转身跑到刚才和他争吵的几个孩子面前把我刚才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那几个孩子听了以后也点了点头,附和起来:“今天下雨不出去玩,明天再出去玩”。

不一会儿,天渐渐的黑了下来,变得越来越暗,突然天上打起雷来,雷声“轰隆隆”。几个胆小的孩子马上变了脸色,捂着耳朵说:“打雷了,吓死我了!”而笑笑和彭学伟几个胆大的兴奋的又叫又跳起来,“打雷啦,下雨啦!”果然雷声过后,马上又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雨声吸引了孩子们。有几个孩子甚至跑到窗台边去看雨,笑笑得意地对旁边的孩子说:“你看,下雨了,我刚刚说过要下雨的。”

来到窗台的孩子们更加兴奋,文文说:“雨下得真大呀!我听到了声音了”。妍妍说:“是哗啦哗啦的!”婷婷说:“下雨就是天在哭呀!”我灵机一动指着雨问孩子们:“雨像什么?雨落在地上变成什么了!”孩子们看着天上往下落的雨丝,又看着集满雨水的地面不知如何回答我。突然,力力说了起来:“雨像线”。这时孩子们受到启发都七嘴八舌说开了“雨像针”、“雨像面条”、“……”。

“老师雨落在地上变成了小池塘。”

“雨落在池塘里会冒泡泡。”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看雨看得更来劲了。

雨慢慢的小了,我问:“刚才我们用眼睛看了雨,现在我们来听雨,听听大雨和小雨的声音。”孩子们一下安静下来,都仔细听起来,妍妍说:“现在没声音了,刚才声音是很响的。”于是,我又问“下大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小雨的声音是怎样的?”“我知道,我知道,刚才我听见了。”强强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大雨哗啦哗啦,小雨嘀嗒嘀嗒!”“嗯,说得真好!”我向他竖起了赞赏的大拇指。接着,我念起了前不久教过的诗歌《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孩子们也跟着我一起念起来。

反思:在对孩子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所在,是教师难以把握的。我们往往会将自己的猜测和想法强加于幼儿,使教师组织的活动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不符合。班上的孩子虽然知识面不广,但是他们对周围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兴趣又往往会由外界的环境变化而引起。当幼儿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需要时,应及时给予支持和呼应,所以当小朋友对打雷、下雨的现象表现出极大兴趣时,我就及时将大家的注意力都往这方面移动,引导孩子们观察雨及雨落下时的样子,让幼儿感受雨和听雨声,大大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想要的了解雨的愿望,虽然这样不是我预先设计好的活动,但我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活动。我觉得我们要真正领会了《纲要》的精神,做到了随机、随时的教育孩子,并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开展教育活动。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四

小年龄幼儿间出现攻击性行为比较常见,但像严胜骏小朋友一样经常无理由攻击别人,还屡改屡犯实为罕见。教师一方面运用积极鼓励的方式引导他认识攻击行为的危害性;一方面与家长紧密联合,用讲道理,物质奖励等方式使他改正攻击行为;再一方面用同伴间的友好关系转移他攻击别人的注意。一个半月下来,他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

二:背景。

新幼儿入园,老师最担心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孩子之间发生攻击性行为。严胜骏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例。屡屡用推、咬、打的方式无端欺负同伴,当老师指出他行为错误并要求他改正时,他当即表示改正,态度良好。然而不过多时,攻击别人的行为再次上演。许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更有的家长主动向老师提出要自己的孩子远离严胜骏的请求。

三:事件发生的背景。

事件一。

晨间,早来园的幼儿在桌上自由玩插塑。和严胜俊同组的孩子这时有三个,大家都在玩小方块积木。箩筐里的积木方形的多,长条的少。于是大家都选长条的玩。一女孩刚取到一长条积木,严胜骏见状立即去抢。女孩拽着积木不等送手,严胜竣早就快速低头狠狠咬了对方的手。女孩“哇”的哭声充满了整间活动室。手指皮已咬破,可见很用力。

事件二。

晨间谈话,老师批评了几名做操不认真的幼儿。话音刚落,严胜骏就冲到其中一名被批评的幼儿旁,挥动手臂用力打他,并严厉说道:“你怎么不好好做操啦……。”

事件三。

一活动结束,幼儿三三两两进厕所小便。男厕的小便槽不算小,不过同时上厕的人较多,于是会有几个人在旁等候。此时小便槽边都是人,严胜骏也等在一边。一幼儿解完小便,另一幼儿跟上,这时严胜骏突然猛推了另一幼儿,把位置留给了自己。那幼儿倒在地方,严胜骏瞧也不瞧。

事件四。

幼儿排队散步,跟着老师的速度边走边看。排在严胜骏前的一女孩走路有点慢,严胜骏毫不客气地用脚踢那女孩,如同踢皮球。女孩流泪告状,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走的那么慢!”

如以上发生的类同事件每天无数次。有的幼儿忍气吞声,有的幼儿则以牙还牙。一次次批评,他一次次低头谦虚思过。头痛的是,不出几分钟,又有新案再发。

四:事件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认真分析他的所作所为,造成他强烈的攻击行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多次看见严胜骏发脾气欧打教养他的奶奶,而奶奶只是一味得说:“告诉你爸爸去,告诉你爸爸去。”脸上却是笑。可见在奶奶面前他是大王。在奶奶面前可以为所欲为,势必影响了他面对班级幼儿的时候也同样为所欲为,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二,爸爸工作忙碌,极少和他呆在一起。最多的父子碰面时间可能就是奶奶报告严胜骏的行为问题,爸爸一贯坚持用棍子教育。这样长期以来在严胜骏的心里形成了这样的想法:攻击就是教育。三,未入园前,严胜骏与其他孩子接触甚少,全部生活几乎只与奶奶在一起。奶奶样样依着他性子,他也就没有机会学习同伴间该如何交往,也就不用学习什么是分享什么是谦让,道德意识薄弱。

由此再来看发生在幼儿园的事件,都和以上三个原因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只要处理好了以上三个原因,他的攻击性行为也就会自动消失了。

首先,我们和严胜骏的奶奶进行了思想上的沟通。指出教养孩子应从事情的性质看问题,不能由着孩子任性,该宽容的时候需要宽容,该严格的时候就要严格,区分宠与爱的关系。我们列举了由于严胜骏自我中心意识强烈造成许多孩子被欺负的事例,奶奶恍然大悟。

其次,我们联系了工作繁忙的爸爸,向他爸爸报告了严胜骏喜欢用攻击行为解决问题的方式。指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想。棍棒下教养的孩子只会变得更倔强,身心受到伤害的时候也会学着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试用说理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多点鼓励,哪怕物质上的,都比棍棒强。他的爸爸不好意思,说以后一定改一定改。

最后,在幼儿园我们经常用故事告诉孩子学会友好相处,用故事使孩子明白同伴间相处要懂得谦让。找严胜骏个别谈话,肯定他积极向上的心态,否定他不正确的处理方式。并教他放弃用攻击的行为,学会用语言解决问题。同时,开展有趣的集体游戏,活动中,使其感受同伴相处的快乐。小事件一天天少起来,我们为他加油,也加重了批评的语气。

五:评论与反思。

看如今的孩子,从他的言行上就能分辨家庭养育环境。是父母自带的孩子明理,动手能力强,但骄气。隔带教养的孩子乖顺但自我中心。全全都关怀的孩子知识面广不过很能变,让人不知道啥时听话啥时不听话。

严胜骏的例子其实是个典型,通过他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众多小年龄幼儿身上的攻击性行为的导火线是什么。家庭的教养方式很关键。尤其是新入园的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大致上都和家庭有关。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慎重。当看见孩子出现问题不能很快改正时,不能姑且养息或者严厉指责。每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出现,问题持续的长度和强度,就要看运用的方法是否合适。需要仔细观察孩子行为,找准问题的切入口,和家庭同步开展教育,以说理为主,用积极的鼓励帮助孩子慢慢改正错误。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方法解决。老师有心,家庭有心,就没有不快乐的孩子。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五

摘要:情境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幼儿的潜力,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地进步和成长。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要从实际出发,为幼儿选择适合的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情境游戏;氛围;创新。

幼儿教育中应用情境游戏是教学创新的表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爱玩是幼儿的天性,在游戏中开发幼儿的智力、锻炼幼儿的能力是每一名幼儿教师需要关注的实际问题。所谓情境游戏就是通过形象的描述或教学环境的设置和模拟,引导幼儿积极开展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激发情感,达到一定目的的教育方式。许多教学成功的案例说明在幼儿教育阶段应用情境游戏可以很好地开发幼儿的智力,促进幼儿养成从小爱学习的好习惯。游戏化的教学能够改善幼儿教学的氛围,对于幼儿的语言培养和思维方式培养有重要的意义。其实,在幼儿阶段就应该重视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才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提升。另外,通过游戏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让幼儿更加具有活力。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应用情境游戏。

一、合理设计情境游戏的内容和步骤。

通常幼儿园中进行的游戏主要有班级集体游戏和学生自由游戏以及定向游戏等,不同游戏的选择所产生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幼儿教师在设计情境游戏的时候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实际要求和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幼儿进行游戏。对于情境游戏的内容则需要幼儿教师仔细进行斟酌,既要符合幼儿的特点,还要发挥幼儿的特长,还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而情境游戏的步骤一般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目的。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高幼儿的见识和能力,我会经常给幼儿设置各种角色情境游戏,让幼儿体验不同的角色,了解不同角色所具备的特点。比如在模拟“美食城”的情境游戏中,我会实现准备一些带有角色名称的卡片,让不同的幼儿分别扮演“厨师”“餐厅老板”“服务员”“客人”等角色,然后把卡片贴在相应的幼儿的胸前,然后进行模拟游戏,“客人”来到美食城会找“服务员”点餐,然后“服务员”会把菜单交给“厨师”,然后“厨师”把菜做好以后由“服务员”端给“客人”,最后“客人”吃完饭会找“餐厅老板”结账,然后走出美食城。通过这个模拟游戏的进行,使幼儿学会了如何进行点餐和结账等交际用语,也使幼儿能够明白不同角色在生活中的工作是不同的,让幼儿在多样的情境中广泛进行交流,提高角色游戏的互动性。

二、在情境游戏中融合课堂教学知识。

幼儿教学中应用情境游戏不能脱离课堂,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达到游戏的目的。幼儿教师所选择的情境游戏要能够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然后让幼儿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游戏,在游戏中还可以对生活上的知识进行拓展,达到开发幼儿智力的作用。当孩子们在游戏中尽情的玩耍的时候,还可以提高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让幼儿更喜欢上幼儿园。幼儿教学需要用心,要平等看待每一名学生,让幼儿都能健康的成长,不区别对待,也不能分三六九等,这是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幼儿园整体教学宗旨的一个考验。在幼儿园里教师经常教小朋友要尊老爱幼,要孝顺父母长辈,这也是对幼儿进行德育的一种方式。我在实际教学中会通过情境游戏来增强幼儿对道德的理解,让幼儿从小养成好习惯。比如我会设计一场名为“我带爸爸妈妈去郊游”的情境游戏,因为日常生活中周末的时候有的家长就会带着孩子去郊游,孩子们也会观看爸爸开车的动作。所以我让幼儿模拟成为一名司机,带着爸爸妈妈去郊游,目的地有幼儿自己选择,我会给幼儿提供一些场景和模拟道具,让幼儿在郊游中多与爸爸妈妈交流,好东西要与其他人分享,不能任性和自私。通过组织这个情境游戏,小朋友们会更加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平时要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要听爸爸妈妈的话。

三、科学的设置情境游戏的难易程度。

在设置情境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对游戏的难度进行考虑,不能设计一些幼儿无法完成的游戏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淡化幼儿在游戏中的评比和嫉妒心理,要从小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幼儿园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学历不高,技能不强,对于幼儿教育理解不透彻,所以也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幼儿的发展。幼儿园需要加强对幼儿教师的考核力度,招聘一些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教师为幼儿授课,从而使幼儿教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选择情境游戏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多听取其他教师的经验和建议,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心得,选择有利于幼儿的游戏内容,并且要避免游戏难度多大导致幼儿出现心理压力。比如幼儿手工制作的时候,我会设计一场“我是小小制作家”的情境游戏,让小朋友们可以发挥优势,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会假设小朋友家里来了客人,小朋友要给客人包饺子(用橡皮泥制作)。把幼儿分为若干组,每组给予同样的橡皮泥,让幼儿在一起“包饺子”,然后教师对幼儿的劳动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当然,可能小朋友对于饺子的包法并不是十分了解,所以我会提前给小朋友做示范,让小朋友跟着我一起学,在学包饺子的过程中给幼儿讲解饺子的历史,丰富幼儿的知识面。

四、情境游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现在许多幼儿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时往往是凭借自己的感觉进行授课,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幼儿教师会在网络上搜索一些情境游戏,在进行简单改编之后就应用到幼儿教学中,这些游戏有的是日常教学无法完成的,有的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所以,在选择情境游戏的时候,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选择贴近生活的游戏,这样才能够让幼儿更加喜爱做游戏。另外,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发现幼儿身上的闪光灯,注重对幼儿的个性化培养,创造一切有利于幼儿成长的条件。幼儿教学中有个语言故事叫《小兔学跳绳》,幼儿对这个故事都很感兴趣,这也使我产生了一些教学灵感。公园里有假山、有长凳、有流水,有健身器材,可以利用具有生活化的景观来进行故事表演。我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中进行情境游戏,以楼梯当作山坡,以长凳为独木桥,以流水当河流,以健身器材当作小动物的家等等,然后让小朋友们以故事中角色的出场顺序进行语言描述练习,孩子们会踊跃的参与到游戏中,还会打破传统教学缺乏创新的尴尬。通过组织这个情境游戏能让全体幼儿参加到活动中,极大地促进了幼儿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发幼儿对生活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更好地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和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六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权变的过程,教师所面对的幼儿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而教学情景又是个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过程,其中常常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教师面对变化的幼儿和突发事件时,要能巧妙地因势利导,要善于随机应变,果断的采取措施,作出适合、稳妥的处理。

首先,教师对教学情景要敏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幼儿的心理,敏锐的捕捉在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细微的变化,不能照本宣科的进行下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做到实事求是,说话有度,分析到位,措施合理的得当,方式稳妥。第三,教学活动要灵活。教师作为教育者,不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随时注意环境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第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力导。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因该正确的引导幼儿,激励幼儿,启发幼儿,而不是牵着幼儿走,强迫幼儿走。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七

案例背景:音乐活动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在二期课改中老师们确立新的课程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思路,改革教材教法,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不再是一门单独的学科,音乐蕴含在不同的主题中,凸显了整合的理念。音乐活动要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活动要精彩纷呈充分引发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同时也要重视音乐活动本身的目标,因此也产生了一些困惑:整合,把握好一个什么样的度才能解决音乐活动中热闹有余而不偏离活动的音乐性呢?在我的实践中也不止一次地走进误区,但活动结束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作了一些调整,也让自己对音乐活动有所“悟”。

实录一:《我有玩具大家玩》――从文学活动回到音乐活动。

《我有玩具大家玩》是中班学习活动《好玩的玩具》主题中的一首歌曲,旋律简单。我在让幼儿欣赏旋律,理解歌词后就跟唱歌曲,他们似乎很快地学会了这首歌曲,而后我出示了一大堆的玩具,要求幼儿创编歌曲,幼儿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了,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其中两个孩子还因为喜欢同一样玩具而争执起来。虽然我很快解决了矛盾,孩子们回到正题创编歌词上来,但是,他们呈现给我的是:布娃娃的裙子真漂亮、小火车开啦、大熊猫胖乎乎的……创编是完全没有按照原来歌曲的节奏,而且孩子们顾着手里的玩具,唱歌部份只有几个孩子的嘴巴里发出声音,其他的孩子全沉醉在玩玩具这件事上了……我的钢琴伴奏只成了一种背景。

反思:这个活动的结果和我先前预想的有很大的差别,可以说是不成功的。原先认为这首歌曲旋律简单,节奏也容易掌握,创编歌词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我准备了很多玩具,让幼儿有了感性的经验,再来创编,然而孩子们没有朝着我预想的进行,歌曲唱得不优美,创编也没有节律之美。反思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用很短的时间来学唱歌曲,他们真的学会了吗?没有!()附点的演唱不准确,歌曲的感情处理更谈不上,一切只因我要强调创编歌词,这种带有语言性质的活动一方面冲淡了音乐活动的本质,另一方面我准备的玩具有些喧宾夺主,孩子的注意力被玩具给吸引了,活动偏离了,没有体现音乐活动的性质。

调整:“整合”是二期课改的新理念,我该如何把握这个度呢?在经历过失败后,我重新设计了本次活动。我将活动和故事《金色的房子》相结合,以故事中小姑娘来引出,小姑娘觉得一个人在家玩玩具很无聊,于是想邀请小动物们来家做客――欣赏歌曲;她家到底有哪些玩具呢?――分段欣赏;我们来学做小姑娘也来邀请小动物来玩――学唱歌曲;请幼儿扮演小姑娘来邀请小动物――分别表演(谁介绍的玩具好玩、歌声优美,小动物就到谁家去做客),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尽力唱得优美,介绍玩具时还配上相应的动作,如唱到小猴子爬竹竿时,还模仿小猴的动作;你还有什么玩具可以吸引小动物来家做客?――创编歌词。在教研活动中和组内教师作了交流后,有老师组织了这次活动,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样是和语言的整合,后者取得了成功,这是因为把握了合理的“度”。

实录二:《小熊喝蜜》――从游戏活动回到音乐活动。

反思:音乐欣赏的本质是什么?是欣赏!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体会乐曲的情感,通过聆听的方式来领悟音乐的真谛。它是一种“静态”学习音乐的方式。韵律活动则是借助身体的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以一种“动态”学习方式呈现。把两者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更容易引起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和表现能力。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完整欣赏只有一次,分段欣赏打破了乐曲的完整性,幼儿没有分辨乐曲中ab段中有何不同,他们只是沉醉在自己是音乐里的小熊,快乐地做着小熊的动作,动作没有节奏感,更谈不上要去分辨两段有点相似的音乐了。“动”远远大于“静”,追求形式的热闹而让我忽视了对音乐本身的欣赏、理解,把这只当作是一个游戏,配了乐的游戏,而非音乐欣赏活动,这次音乐和游戏的整合是不成功的。

调整:第二次组织《小熊喝蜜》活动,先给幼儿观看3张小熊的表情图,请他们根据表情寻找音乐,带着任务,孩子们欣赏了一次;第二次完整欣赏是和小熊打招呼,其实就是和着节奏自己摆动身体欣赏;第三次完整欣赏是观看ppt,有音乐的伴奏,孩子们走进了音乐的世界中。有了这三次欣赏加上图文结合的形式,孩子对乐曲有了较深的理解,在接下来请他们分辨ab段的不同时,我只用一个问题就达到了目标:“你从哪里觉得小熊是找到了蜂蜜开始吃了呢?”孩子们开始用心分辨不同的音乐,他们和着音乐表现出了小熊笨拙的样子,特别是重拍的拿捏非常准确。这次活动获得了成功,是崔岚老师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反复就是力量!”幼小的孩子欣赏音乐,就是需要反复视觉的、听觉的多重的冲击,幼儿对旋律熟悉了,就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音乐游戏是游戏,但同时也是一个音乐活动,孩子只有有了对音乐美的体验才会用游戏的方式来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实录三:《献上最美的哈达》――从科常活动回到音乐活动。

这是大班《我是中国人》主题中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歌曲中的内容,我制作了反应西藏生活的ppt,身着藏袍、喝着酥油茶、献哈达、载歌载舞的藏民……孩子们被这些画面深深吸引了。他们产生了很多问题:为什么穿藏袍要露出一只胳膊?酥油茶是用什么做的?为什么要献哈达?……面对他们的问题我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甚至还为自己能解答地孩子们满意而有点自喜。看完了幻灯,我请孩子再搬椅子面朝钢琴。彬彬叫了一声“又要搬椅子了”他还是很留恋地看着屏幕。有的孩子不是很情愿地搬椅子面对钢琴。我发现时间已经过去17分钟了。

反思:为了吸引幼儿对歌曲的注意,我花去了大半的时间来让幼儿了解音乐的背景,还让有的孩子沉醉在里面走不出来,真的是偏离了航道啊。对音乐背景的了解是需要的,我却花了很多时间让孩子欣赏牧民的生活,把兴趣引向了对牧民生活的兴趣上了,音乐似乎成了点缀,这更像是一堂了解牧民生活的科常活动,挤掉了音乐活动的时间,这样的整合整得偏离了音乐。

调整:课后我作了反思,如果我再次组织这个活动,丢弃这样精美的ppt还是很可惜的,如果把它用好了,还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我可以在欣赏乐曲时将歌词和画面统一,然后看着画面唱歌。如果将ppt放在前面,教师要控制好节奏,不要被幼儿牵着鼻子走,作为主题活动中的一个活动,了解藏民的生活也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活动,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再组织音乐活动,就可以以音乐为本了。

案例启示:音乐教育作为艺术这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领域的交叉和融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活动整合”把音乐内部各要素与其相关联的事物有机地联系、组合在一起,通过音乐的手段,更加有效地促进儿童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是,在强调“整合”的过程中由于经验、能力、对课程精神的把握度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出现了过度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内容上的丰富而忽视了音乐活动的本质。通过对以上的`音乐活动的反思,也给了我一些启示:

1.选择多学科内容综合有“度”的整合。

2.把握“动”与“静”适度的整合。

音乐通过声音对幼儿的心灵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幼儿在欣赏一段音乐的时候必须“静”,所以听音乐的过程相对来说是“静”的。如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不是纯粹被动地听,还必须让幼儿作出思考、反应,化被动为主动,音乐欣赏需要幼儿的积极参与,让他们更好地表现音乐,这就需要“动”。又如歌唱活动中让幼儿听听、说说、唱唱、做做,集体教学中有动有静,动静结合,最大限度地把孩子们融进音乐作品中。但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也要考虑到不同的音乐形式的动静比例,如舞蹈活动就要求“动”大于“静”,而音乐欣赏活动中“动”要小于“静”,把握动与静之间合理的度,也是音乐活动成功的一个因素。

3.合理利用多种教育手段的整合。

音乐教育的手段有很多,如通过视听、律动、绘画、剪剪贴贴、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等,利用这些教育手段相结合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但是如果一次活动运用过多的教育手段,孩子们也会难以静下心去感受音乐,活动中会显得热闹有余而重心转移,教师也会疲于应用多种教育手段而去准备过多的教具,如我在《我有玩具大家玩》的活动中,过多的教具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

总之,在音乐活动中我们既要摒弃单纯的知识传授,又要达到音乐活动的目标,需要我们教师去用心理解音乐,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握好音乐和其他领域之间相互渗透的度,这样会让我们少进误区,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八

在通过和甜甜不断的接近、沟通后,我发现甜甜有一个很独特的特点,他看过的图书很快就能复述出书里的故事内容,而且在看一些图文并貌的少儿读物的时候,他还能认识书中大多数的汉字。这一点让我颇为吃惊。在了解到甜甜的这个独特的特点后,我有意的在每天环节过度时安排幼儿自主讲故事时间,开展《故事大王》活动。当我主动邀请甜甜来为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的时候,出乎我的意料,他居然毫不犹豫的走了上来,用洪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为大家讲起故事来。故事结束后,班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为甜甜拍起了手。有的小朋友还羡慕的说:“甜甜,你讲的真好。”有的说:“甜甜,能不能在讲一个。”我回过头,看到甜甜小小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掌声过后,甜甜用询问的口气对我说说:“老师,我能不能再为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我连忙点了点头,第一个拍手为甜甜加油、鼓励。每个孩子由于性格、生长环境等的不同都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方法上要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激励每个幼儿都能主动地参与活动。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九

幼儿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过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儿歌由于其结构简单、语言愉悦等特点更能够为儿童所接受。从前人的研究经验来看,儿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儿歌学习与儿歌创作等两种形式。其中儿歌的学习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儿歌的创作则是对幼儿的语言理解、语言组织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此外,此种形式更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就感,对其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幼儿儿歌创作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综述。

幼儿有着自身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因此幼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针对幼儿教学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学方式研究、儿歌创作与教学模式等。

2课题的基本内容。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儿歌创作小学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征,并对儿歌创作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

第二,对目前儿歌创作教学的实践现状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基于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策性研究,并提出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课题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本文研究重点为对儿歌创作教学法的系统梳理以及此种方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的难点在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此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遵循。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儿歌创新教学法,并系统研究其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教学设置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能够直接指导相关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4论文提纲。

本文研究提纲如下: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12研究内容与意义。

13文献综述。

21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三、儿歌创作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31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识字能力的作用。

32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33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作用。

34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成就感与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儿歌创作教学法构建及其注意事项。

41老师—学生互动模式。

42学生—学生互动模式。

43家长—学生互动模式。

44老师—家长互动模式。

45注意事项。

五、总结。

参考文献。

5进度安排(包括文献查阅、方案设计与实现、实验与计算、论文书写等)及其可行性分析。

6参考文献。

[2]杨宝风儿歌创作新探[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02:78—79。

[3]郑黎丽基于儿歌特质进行儿歌创作[j]语文建设,2012,22:26—28。

[5]陈小芳儿歌:洒向童心的种子[j]思想理论教育,,10:62—63。

[6]王巍小学儿歌教育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9]陈爱芬上海市幼儿园儿歌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十

现在很多孩子被照顾得太精细,自理能力很差,要想帮助他们,需要老师因人而异,寻找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最好是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和鼓励孩子在动手中获得发展。

文苏州新区实验幼儿园李凯冰。

苗苗是我班上的一个自理能力较弱的孩子。吃饭时,她在座位上东张西望,等老师过来给她喂饭;午睡起床时,她也往往躺在床上,等老师过来帮她穿衣服。如果老师提出来,让她自己吃饭和穿衣,她常常不知所措,继而大哭起来。

要帮助幼儿发展自理能力,没有一成不变或百试百灵的方法,必须针对每个幼儿采取相应的方法。这就要求老师不仅仅具有知识储备,还要肯动脑筋,有创意。

在观察的基础上寻找办法。

为了更好地帮助苗苗,我决定对她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评估。经过一个星期的仔细观察,我发现苗苗乖巧听话,富有爱心,对上课和游戏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热情,尤其喜欢娃娃家的游戏,她表现出对自己自理活动的抵触,更多的是一种下意识的状态,没有意识到这些活动是属于自己的义务所在。看来,这是个没有自理意识的孩子。

我对苗苗说:“你现在是妈妈,你来帮娃娃穿衣服好吗?”苗苗很高兴地答应了。可是一开始,她就遇到扣纽扣的难题,忙活了半天怎么也扣不上。这些挫折让苗苗开始着急,甚至想甩手不干了。我在旁边鼓励她:“有些事情多练习练习就能做成了。”我手把手地示范如何帮娃娃扣纽扣。尝试了几次以后,她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非常兴奋。

我问苗苗:“你喜欢你妈妈吗?”她说:“喜欢!”我又问:“那你以后想成为像你妈妈那样的人吗?”苗苗点点头。我告诉她:“那你现在如果能好好练习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吃饭,只有自己会做这些事情了,以后才能帮娃娃做,成为像你妈妈那样的人啊。老师现在来帮你练习,好吗?”苗苗很高兴地答应了。

就这样,通过娃娃家游戏,慢慢地,苗苗不再像以前那样强烈地排斥穿衣服、吃饭这些本应自己会做的事情了。在这个过程中,苗苗不仅提高了自理能力,而且培养起了自理的意识。

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苗苗虽然进步很多,但偶尔还会反复,不肯自己吃饭、穿衣服。我了解了苗苗在家里面的情况,原来她在家有时想要尝试自己做事情时,妈妈常常会阻止她,并说:“我来帮你。”

家庭教育如果不调整,很难帮助苗苗彻底改变,甚至可能会弱化我们在幼儿园给苗苗的帮助和影响。我决定请苗苗妈妈来幼儿园当面沟通。

苗苗的妈妈听我说了苗苗在幼儿园的.变化,也坦诚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苗苗是他们家最受宠爱的孩子,所有人都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苗苗生活上的所有事情都是由大人替她完成的。妈妈担心苗苗年龄小,总是怕她无法照顾好自己,哪怕是穿衣服、吃饭这种事情,妈妈都想等苗苗再大一些的时候再慢慢教她。

我提醒妈妈,上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迈入社会的第一步,我们应当帮助孩子学会自理,帮助孩子融人群体。如果一味地包办所有的事情,实际却是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机会,虽然孩子的年龄在一天天长大,但能力却没得到成长。

接着,我带着苗苗妈妈到娃娃家观察苗苗的工作。当她看见苗苗有模有样地扮演妈妈的角色,帮娃娃穿衣服,喂它吃饭时,感到很意外。她说:“没想到苗苗能表现得这么好!”我趁机提醒她,其实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大人做什么,孩子多看几遍就能模仿着做了,而且学得很快。但如果不给孩子机会去做,那么他们永远也学不会。

午饭时,我请苗苗妈妈观察苗苗独立进餐的情况。苗苗在吃饭的时候,握调羹的姿势还不够协调,舀饭菜的动作有些笨拙,米饭有时会粘在嘴角上,也会出现一些饭菜掉到桌子上的情况。妈妈看到这些,险些按捺不住,想要上去帮忙,但被我阻止了。

我对她说:“做任何事情都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要让孩子在做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摸索窍门,我们大人只要在一旁稍加点拨就可以了。如果一味地认为孩子做不好就不让他们去做,到头来孩子反而会一事无成,最终会害了他们。你看周围其他孩子和你家苗苗差不多年纪,他们的表现就好很多。如果再不给苗苗机会努力的话,那她就会落后同龄人很多了。”

经过大半天的观察和沟通,苗苗妈妈的想法显然已经有了改变。放学时,她对苗苗说:“我跟老师说好了,今后在家里面,你也要像幼儿园一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喽。”我告诉苗苗说:“如果你在家里面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也会给你小红花奖励哦!你愿意吗?”“我愿意!我愿意!”苗苗开心地回答着。

经过一段时间家园配合,苗苗进步非常大。她的自理能力很快赶上班里同龄的孩子了,甚至有些比他们做得还要好。没多久,班里举行穿衣服比赛。比赛开始前,我听苗苗妈妈讲,苗苗在家里练习得非常刻苦,每天晚上都会自己练习穿、脱衣服十几、二十几遍。果然,在这次比赛中,苗苗获得了第三名。这个小小的成功,让苗苗非常高兴。

后来,班级又陆续开展了叠被子比赛,以及每周帮家里做一件家务的活动。苗苗和班里其他孩子一样,在提高自理能力和自理意识上一天天进步。苗苗妈妈告诉我,亲戚朋友都觉得苗苗明显独立了,感觉一下子长大了。

现在很多孩子被家长照顾得太精细,自理能力很差,要想帮助他们,需要因人而异,寻找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最好是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引导和鼓励孩子在动手中获得发展。同时,要多和家长沟通,帮助他们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努力保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致性。相信只要怀着爱心、耐心,一定能找到帮助孩子最有效的方法。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十一

首先,要形成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如果孩子在幼儿园不想、不能、不敢活动,任何正确的教育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师幼互动中,教师不只是管理者、指挥者,更不是机械的灌输者、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积极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和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其次,师生双方在师幼互动中要保持关注。任何行为如果得不到对方的注意和关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和余地都不会太大。第三,教师要深入、有效的参与和引导,来保证师幼互动的积极有效。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十二

摘要: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幼儿教师是年轻一代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幼儿园不同于中小学,幼儿教育形式是以为基本活动形式的。寓教于乐,是幼儿共同的活动形式。

关键词:幼儿教育;方法;分析。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而父母是最初的启蒙教师,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现在的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如何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以取得成功,这是对现在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提出的一个更新层次的要求。

一、有效使用玩教具,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

玩教具是实施科学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决定了游戏和玩教具是他们认识世界、实现身心发展的重要特征和学习方式。幼儿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生事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形象性,紧紧抓住幼儿对动画的特殊喜好,能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音乐活动《小月亮》一课,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创设情境,拓展幼儿思维空间,使教学活动丰富生动,处处引人入胜。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动画结合技术,营造了一种星空多彩的氛围,为幼儿学习歌曲做好了充分的铺垫和准备。课件中小月亮在天空中停停走走,还时不时地向孩子们眨眨眼睛,歌词“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和画面相得益彰,让幼儿非常容易理解,同时又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歌曲中和小月亮做游戏时活泼有趣的氛围,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对幼儿进行挫折及赏识教育。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幼儿阶段各种心理素质的健康正常发展是形成个体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人格具有功能性特征,“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在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情感教育目标。

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人格及个性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时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幼儿的.心理状态不稳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特别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伴的表扬及认同。正如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指出的那样,如果个体在儿童时期的正常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将直接会影响到其成人心理素质成长发展过程,甚至出现某些心理缺陷,如:自信心不足,社交障碍、焦虑过度等。

三、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1.抓教学常规,强调一个“实”。作为一个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教学思维僵化,教学方法陈旧。面对这一实情,我们首先把主要力量集中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教和学两个方面,提出“抓基础,重能力,高效率”的教学总体要求,在教法和学法的改革变化上花功夫。由于切合实情抓住了牛鼻子,因而变化非常显著,近几年,在办园模式上有了较大进步。其次,教学常规不要过于繁琐,必须精要易行、方便操作。几年来,我们一直这样去做,领导觉得教学常规便于抓、便于管,教师认为具体实在、好实行。切忌为抓常规而抓常规,搞成形式主义。

2.抓教学常规,坚持一个“恒”。抓教学常规最忌时冷时热、有始无终。而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也最容易三日风四日雨,虎头蛇尾,形成一个“认认真真搞形式,扎扎实实走过场”的局面。我们深知其中的厉害关系,如果园领导对一项工作没有恒心,那么,作为教师就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

四、与幼儿进行情感沟通。

幼儿教育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同父母交往的时时还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妈妈那样耐心、细致、关怀备致。

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男孩叫某某,刚入园的第一天,他那两道像用眉笔勾画过的眉毛一下子就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好奇地用指甲轻轻地蹭了蹭,原来是一些附在眉毛里的脏东西,再看他的衣服更是污浊不堪,两只夹脚的鞋子也换了个儿。随后在与这个男孩的交谈中,我却发现他不愿让人亲近,机灵的大眼睛不敢与人正视,说话时吐字不清。通过间接地了解,我得知他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从小没得到母爱,导致他从小就对异性成人产生了极强的排斥性。为了让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我对兵兵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和照顾。首先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我、信任我,才能让自己对他的教育按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再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与幼儿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他们自信快乐的生活学习,身心得全面发展。可见,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样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

五、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学习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

人的一生中,交往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在公共场合成为焦点,有的人却独坐一旁无可奈何;有的人出门时非要找个同伴前行;有的人独来独往,事情照样办得井井有条;有的人怕在人多的地方露面,有的人却“自来熟”,人越多的地方,他越活跃。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交往能力不同。能否建立起与周围人的和谐关系,是人们适应环境,心情舒畅地生活和学习的关键。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引导幼儿多与同伴交往,为他们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为他们准备丰富的游戏材料,让他们在自由、自主、愉快的环境中游戏、交往、合作。

在日常生活和专门的德育活动中,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孩子学会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爱护公物等社会行为规范。

例如,在组织孩子带班时,我有一个习惯,当孩子为大家做了什么事情,我会由衷地说一声“谢谢”。比如,小朋友帮老师摆椅子,我会说一声“谢谢某某小朋友”;小朋友为大家发勺子、发书,我会说一声“谢谢某某小朋友”,其他孩子也跟着很自然地说“谢谢”。渐渐的我发现小朋友也会说“谢谢”了。哪个孩子尿裤子了,我帮他换好衣裤,他会说:“谢谢老师!”给孩子们讲完故事,他们会说:“谢谢老师!”幼儿期的孩子喜欢模仿别人,老师的言行很容易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点滴印迹,这些印迹日复一日地积累,就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潜在的道德萌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在反复操作、反复实践中形成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好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细致,家园形成教育合力,培养起幼儿良好的自我服务能力,掌握正确的生活技能和方法,不断提高自我服务的水平。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十三

实录:

刚开学的一天,焦点小朋友站在那大声的哭了起来,我们连忙跑过去,问焦点怎么了,边哭边指着手说:““邝忆冰咬我”,只见焦点手上一个深深的齿痕,别的小朋友见焦点哭了,也都跑来看乐闹。这时李家齐也跑来告诉我“邝忆冰打我,还抢积木”。但见邝忆冰小朋友却若无其事,正在玩刚抢来的积木。

分析:

首先,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讲座、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地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幼教知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其次,我们通过填写“家完联系册”、家访,半日开放活动,以及入园、离园时与家长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有正确的认识。第三,我们指导家长用恰当的语言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找出孩子的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帮助,使孩子全面发展。

反思:

不敢过,我们鼓励“勇敢点”,并牵头他们的手,经过多次练习,幼儿基本都能独立、快速、顺利的走过平衡木,变得更能力,不怕困难了。通过游戏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了。

希望通过我们与家长的沟通,使家长认识到自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家长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孩子,给孩子以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模仿父母过程中,学会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形成了良好的自我意识。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十四

在一次主题活动中,我预设了一次在马路边上添画小花和小草的活动。我要求孩子们先涂个圆圈,然后再画上花柄。应该来说活动的难度并不大。可让孩子们自己来添画时自己动手的孩子比较少,有的就眼睁睁地看着老师不动手,眼中充满了求助的眼光。突然班上甜甜小朋友喊了起来:“老师,我不会做,帮帮我吧!”于是那些原本眼睁睁看着我的孩子也跟随着喊了起来:“老师,我也不会。”看到这种情况后,我就跟甜甜说:“甜甜,试试看老师相信你会的,动动看。”看到老师没有帮她,她就大哭起来了,还很伤心。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十五

幼儿教学不仅对教学内容的知识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对教学过程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儿歌由于其结构简单、语言愉悦等特点更能够为儿童所接受。从前人的研究经验来看,儿歌教学主要可以分为儿歌学习与儿歌创作等两种形式。其中儿歌的学习能够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而儿歌的创作则是对幼儿的语言理解、语言组织等能力进行综合训练。此外,此种形式更能够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就感,对其后续的学习提供必要保障。本文主要从幼儿儿歌创作的意义以及其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对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研究综述。

幼儿有着自身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学习特点,因此幼儿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区别。近年来针对幼儿教学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幼儿教学方式研究、儿歌创作与教学模式等。

本文所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对儿歌创作小学应用进行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研究幼儿的学习与心理特征,并对儿歌创作教学的优势进行分析。

第二,对目前儿歌创作教学的实践现状以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第三,基于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儿歌创作教学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对策性研究,并提出在具体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本文研究重点为对儿歌创作教学法的系统梳理以及此种方法在幼儿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的难点在于相关的研究较少,此种教学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教学体系可以遵循。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儿歌创新教学法,并系统研究其在幼儿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教学设置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研究,能够直接指导相关的教学工作的开展。

本文研究提纲如下:

摘要:

关键词: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目的。

12研究内容与意义。

13文献综述。

21幼儿心理特征分析。

三、儿歌创作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31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识字能力的作用。

32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作用。

33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作用。

34儿歌创作对培养幼儿成就感与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儿歌创作教学法构建及其注意事项。

41老师—学生互动模式。

42学生—学生互动模式。

43家长—学生互动模式。

44老师—家长互动模式。

45注意事项。

五、总结。

参考文献。

[6]王巍小学儿歌教育实践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9]陈爱芬上海市幼儿园儿歌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十六

美国散文作家兼诗人爱默生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由此可见,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成长以及发展的重要性。幼儿阶段是个性以及品质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该文章主要探讨幼儿教育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例如:幼儿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善于与幼儿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幼儿教师会将幼儿在课堂上的一些表现拍照留念并发放到与家长共同的微信群里面,让家长清晰地了解到幼儿在学校的活动。而且,幼儿教师在平时也会将幼儿成长中的一些优秀表现告知家长,让家长对自己对幼儿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样一来,家长会用更加尊敬以及充满希望的目光看待幼儿,并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会多多表扬幼儿,而尽可能不去批评幼儿,这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世界上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有其意义,每一个个体都是不同的,但是每一个个体都具有其自身的闪光点。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赏识幼儿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多多用夸赞的语言来与幼儿进行交流,这样能够让幼儿变得更加自信。并且,在幼儿犯错误的时候,幼儿教师要有一颗包容的胸怀,尽量用鼓励以及相信的语气来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不能够劈头盖脸地对幼儿进行批评。因为幼儿的心灵非常得脆弱,如果幼儿教师总是批评幼儿,就会让幼儿产生畏惧的情绪,不仅不利于幼儿以及教师之间良好关系的培养,而且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以及发展。

例如: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的时候,有一些幼儿的自理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因此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并且学习得也非常慢。对于这部分幼儿,幼儿教师没有用批评的方式对待他们,而且没也有嫌弃他们拖累了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而是一遍一遍地为这些幼儿演示。并且,让这部分幼儿慢慢地尝试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妥当。如果幼儿在整理的过程中比前一次的表现有了进步,幼儿教师就会立马表扬这位幼儿。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的自信心明显增强,并且整理得一次比一次优秀。

例如: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系鞋带”的时候,幼儿教师通过教室里面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幼儿演示了几种系鞋带的方法,并且又为幼儿做了亲身的示范。之后,幼儿教师让幼儿将自己的鞋带解开,并且尝试着自己将鞋带系上。在幼儿系鞋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对他们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很快班级里面的幼儿都能够熟练地将自己的鞋带系起来。幼儿教师看到幼儿掌握知识掌握得非常迅速,对幼儿进行了表扬。幼儿教师对幼儿说他们的学习能力非常得强,每一位幼儿非常聪明,很快就能够将这么困难的知识学会,并且还能够动手操作,真是非常得优秀。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大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

结语:总而言之,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往往能够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够用更加乐观向上的态度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以及挑战。幼儿阶段作为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以及提升幼儿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幼儿以后顺利适应社会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可以充分联合家长的力量,为幼儿不断创设成功的机会,并且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通过这些方式都能够更加高效地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3]张玉芳.幼儿教育中激发与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策略[j].新课程.20xx(50):168.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十七

入园活动时,孩子们都在建构区域玩儿,小米在拼搭插机器人,豆豆在搭建大吊车,一不小心手碰了小米搭的机器人,机器人被碰翻在桌子下摔掉了机器人的一只手臂,豆豆连忙把机器人扶起来把掉在地上的手臂插接好,并直给小米道歉,可小米仍然狠狠地拉着豆豆的左臂不依不饶拉扯着。

为了培养孩子们分辨是非、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组织幼儿针对这一事件展开讨论。我首先请两个当事人讲一讲事情的经过。小米理直气壮地说:“他把我的机器人碰坏了!”豆豆低头承认,并如实讲了事情的经过。接着我请幼儿对整个事情的是非对错进行分析、分辨是非,并出主意想办法:怎样做就变错为对了,怎样做就更好了。

孩子们认为豆豆做的对,他看见机器人掉在地上受伤了,便马上扶起来把小手臂插接好,并连声给小米说了对不起,以后玩玩具时小心点儿就好了。大家都认为小米做的不对,说豆豆又不是故意要碰坏小米的机器人的,扶起来帮他插好就好啦嘛。

这时,我看到小米歪着个头眼皮耷拉着向右下方斜视着,显得很是不服气。于是,我问小米听了小朋友的议论有什么想说的,他很生气地说:“他把我的机器人碰到就白碰啦?说对不起就算啦!”

我问大家对这个问题怎么想的。花花说:“机器人是玩具,又不知道疼,扶起来插好就好了。豆豆是大活人,你拉拉扯扯的,他多疼啊。”豆豆接了一句:“真是的,我的胳膊前一段还有脱臼呢。”

我一听“胳膊有脱臼”马上给孩子们讲:“胳膊一旦脱臼,动一下就会很痛,一点儿都动弹不得,还得去医院让医生处理。”苗苗说:“要是把豆豆胳膊拉扯得脱臼了,他该有多疼啊。”

我看小米刚才那股不服气的劲儿在逐渐消失,马上说:“小米都难过了,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太不应该了,想想真后悔,真把他胳膊弄坏了可怎么办啊!该多着急、多心疼啊!”我一边说一边注意小米的表情,他开始只是不那么不服气了,我一说,他低下了头,眼圈也慢慢变红了,我马上加了一句:“小米后悔的都快流眼泪了。”我问小米有什么要说的,他马上站起来流着眼泪走到豆豆跟前,真诚地说:“对不起,”并给他揉了揉胳膊。

课后反思: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用一种适宜的方法引导幼儿自愿地去改变自身的不健康的行为,获得主动地发展。

看着小米那发自内心的道歉,我感到他真的动情了,认识到自己错了。他那流着眼泪、内疚的表情及帮豆豆揉胳膊的举动,不仅感动了豆豆、感动了小朋友,也感到了我和其他在场的(见习生)老师。

我想,小米之所以内疚,是因为老师组织幼儿进行“对事不对人”的讨论过程,使在家备受宠爱的独生子的他跳出了“遇事只从自己角度出发衡量利弊”的习惯,小朋友们的发言是他开始站在豆豆的角度思考问题,获得了感同身受的体验,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可能给豆豆带来的痛苦,从而发自内心的自责、内疚,从而发自内心地做出道歉及安慰豆豆的一系列行为。

幼儿教育教学案例论文篇十八

随着近些年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家长越来越爱给孩子买一些很高档的、很新奇的现代化玩具。那种电动的、会发光、会讲话的,甚至一些家庭中很多孩子都能熟练的玩ipad,平板电脑上的游戏。长时间的玩这些玩具,孩子越来越少的能接触大自然,失去和同龄伙伴一起玩耍的机会,有的甚至小小年纪就已经戴上了近视眼镜。然而民间游戏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实民间游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且很多民间游戏还有很强的名族特色和地方特点。因此,幼儿园充分挖掘开发民间游戏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

一、民间游戏的特点。

1.民间游戏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较强的娱乐性民间幼儿的内容丰富,没有固定的模式,使儿童在自发的状态下也十分乐于游戏,让他们玩中有乐,乐中有学,学中有创。而且很多的民间游戏还配有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以及游戏口令。如小时候很爱玩的丢手绢的游戏,一块简单的手绢,配以朗朗上口的儿歌,让玩的人始终处于快乐的情绪状态中。

2.民间游戏开展的随机性民间游戏在玩的时候常常是想玩就玩,不受场地、地点,人数、年龄等的限制。只要你想玩,教室的角落、走廊、空地都可以。如,跳房子的游戏,地方有粉笔或是小石头,画上几个格子就可以开展。还有丢沙包,小小的一个沙包,可以你丢给我,我丢给你,还可以利用沙包开展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游戏。

3.民间游戏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民间游戏来源于民间,流传在民间的游戏自然也是多种多样,有着各自的特色。很多的民间游戏,可以配上当地的方言或是当地的歌谣,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旋律优美。

二、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1.民间游戏有助于促进幼儿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民间儿童游戏内容丰富多样,深受幼儿儿童喜爱。其内容不仅涉及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还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儿童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动作迅速等而且还需要充分调动身体各个部位的参与,如手、眼、脚、头等。

2.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品质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都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的个性品质。而游戏则是幼儿园开展日常教学的重要手段。开展民间游戏幼儿可以帮助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而许多的民间游戏在玩的时候,就取决于幼儿是否会和他人合作。比如我们开展的抬花轿的游戏,玩的时候需要两个人互相用手搭一座轿子,参与的另一个人则是坐在轿子上,这个游戏要想顺利开展,就需要与他人的合作,配合。只有玩的人同心协力,才能走向成功的终点。在这个游戏的过程中,幼儿逐步增强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互相配合,团结合作。

3.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良好个性的发展。很多的民间游戏带有竞争性,这让幼儿在幼儿的过程中会品尝到成功与失败。如玩跳绳、跳皮筋等游戏时,当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能够顺利,则是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反之,如果在玩的过程中没有顺利完成。比如跳绳,当幼儿跳不过去时就会产生挫折感。但跳绳本身的乐趣会让幼儿忽视这个小小的挫折。因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通过不断练习,克服自己的不足不害怕困难,继续参加游戏。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耐挫能力,还有助于形成乐观、开朗的的个性品质。

4.开展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民间游戏可以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沟通的桥梁。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很多的家庭往往生活在自己的独立的圈子里,缺少和他人沟通交流。孩子也是一样,家长往往一放学就将孩子接回家中,很少有机会能和其他家庭一起接触。如:我园开展的“爸爸,宝贝向前冲”的活动,我们就特意为工作繁忙的爸爸们加入民间游戏“拔河”,爸爸在这项活动中发挥自身力量的特长,团结协作,而且很多的爸爸感觉找回了从前儿时伙伴们一起快乐游戏的感觉。在这个活动中,取胜也许不是关键,难能可贵的是大家一起交往机会,民间游戏发挥了其他游戏难以替代的社会教育作用。由于民间游戏,幼儿园、家庭、社区,有了共同的话题,人们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幼儿园、家庭、社区在民间幼儿的开展下,也有越来越多的家庭都会参与其间,体验这其中的乐趣。让现在的孩子不局限于只在自己的家中跟父母,独自玩。而是更多的走出家庭,拉动孩子与孩子、家庭与家庭之间良好的感情,增进彼此的交流。民间游戏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优秀的民间传统游戏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的积累,也是优秀教育智慧的结晶。对那些质朴,诙谐,活泼及深爱幼儿喜欢的民间游戏,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加以改进,将这些游戏资源巧妙地融入到幼儿园课程中。让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和幼儿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2]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d].华东师范大学,.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纲要园教育指导纲(试行),20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