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过去时光的回顾,是对经历的提炼与总结。避免模棱两可和泛泛而谈,在总结中应该具体而有深度。阅读总结范文可以拓宽我们的思路和触发新的灵感。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一
一是企业人才培养战略不够清晰,人才使用机制不完善。人才的选拔渠道单一,官本位的思想依然占据上风,技能人才培养严重滞后。二是企业主体作用不够突出,激励约束机制不灵活。从20世纪80年代的“工效挂钩”到现在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国企职工工资一直受到严格总额管控,使国企当前的激励约束机制普遍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国有企业的激励措施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当前,深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改革,必须进一步尊重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去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其他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
2.1改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传统工作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传统的主要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和事务工作中走出来,把人力资源能力的开发与广纳人才放在战略的位置。要看到人才的层次性,不能将人才仅仅理解为高层管理人才和技术尖子,有时由于中层和基层缺乏人才也严重阻碍了事业的发展。评价人才,必须对人才有全面的了解,不能仅仅根据学历、学位,而应根据实践,依其能否胜任岗位、是否有创新来判定,但对人才也不能求全责备。吸纳人才不能只依赖从外部引进,还要注意从内部发现和培养。构成人力资源的核心并不是人的数量,而是劳动者的健康状况、价值观念、知识存量、技能水平。将人力资源部门建设为既是人事行政管理的办事机构,又是领导班子实施人才战略的参谋部。
2.2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人才是一个企业无法复制的、最核心的竞争力,而只有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激发全体干部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保证最核心竞争力的优先发展,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迅速扩张。要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着重体现在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体制机制优先创新上。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即是确立人才资源相对其他资源的优先开发地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从而满足企业各个层次的需求。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即及早谋划和率先调整人才专业素质结构、层级结构、分布结构,保证人力资源持续优质供给。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即是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加大对人才发展投入力度,敢于投资人才资源成长,以人才收获未来。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即是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设计,改革和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使之与企业改革发展综合匹配。如果人力资源制度滞后于企业其他规章制度,那么其他制度也难以有效实施、主动落地。
2.3树立“以用为本”的理念
“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由职工共享”。作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来自于广大员工的热情、智慧、创造性劳动以及奉献精神,只有突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的主体作用,改善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制度,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人用其时、人适其岗、才尽其用,才能改变许多国企“事多没人干,人多没事干”的现象,切实实行人才自身价值,提高人才效能。汉高祖刘邦用屠夫、布贩、车夫、强盗、吹鼓手和待业青年为将,打败了四倍于己、战功赫赫的霸王楚军,开创了汉家天下。林肯用脾气火爆、好酒贪杯的格兰特将军赢得了南北战争,使美国迅速成为了工业强国。这都是人尽其才的经典案例。反之,取人之短的惨痛教训也时常出现。如果不能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不仅会贻误工作、影响发展,也会害了人才本身。
2.4深化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人事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法宝,也是发挥企业主体责任,保持国有企业生机活力,充分发挥干部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关键所在。要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要着眼人才选拔机制,在坚持选人范围开放性、选拔过程竞争性、测评方法科学性的基础上,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敢于打破行业、身份、级别、体制和地域的限制,积极探索对不同类型人才,实行有针对性的选拔方式,努力形成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机制。要着眼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荐人才培养锻炼制度化工作,进一步丰富理论学习的形式和效果,逐步完善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走下去”、“选上来”、“广交流”的实践培养方式。要完善人才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分级分层、授权适度有序的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加强对关键岗位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能力的重点管理,既要充分保障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又要健全日常监督工作,构建起“刚性有序”的淘汰退出机制。
2.5创新激励的分配机制
在宏观政策环境方面,要引导社会各方面共同呼吁,努力改变国有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减少政府对企业薪酬管理的直接干预,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国资监管部门要侧重于资产收益的管理,将企业的资产收益与经营者的薪酬、晋升紧密挂钩,在实现国有企业保值增值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前提下,给予企业科学合理的自主分配权。在企业管理层面,母公司同样要以资产为纽带,按照“大的管住,小的放开”的原则,重点管好所属企业的资产收益,薪酬分配方面以管好基层单位经营者或领导班子的薪酬为主,其他员工的薪酬分配则应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自主权来着力构建员工收入与企业效益、个人贡献、岗位绩效相挂钩,能升能降的动态分配机制。在薪酬分配实施过程中,要处理好考核与激励的关系。绩效考核指标一方面要匹配企业战略,另一方面要简单明确,重点突出,努力实现考核结果既客观公正,又及时有效。
总之,国企只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尊重并突出了“企业主体地位”这个制胜法宝,尊重企业自我发展,尊重人力资源的主体地位,就能不断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活力与创造力,助推国有企业改革成功渡过“深水区”和“攻坚期”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二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之一,储存了有关企业人员全面的个人情况和个人掌握的知识技能等综合信息。目前,现代企业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提出对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要求,将其转化为直接利用的数字信息。但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构建目的将不仅仅是对个人信息和知识情况的存储,更是需要以人所掌握的知识作为管理单位,把这类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出来,满足企业不同层级的人员对知识共享、快捷及利用的需求。
基于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平台的构建,必须从企业全局角度来着眼,以目前企业已拥有的管理系统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的兼容性作为开发基础。实现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科学管控与组织知识的充分共享,使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文化进行接壤,提高企业人才的整体协作性和团队人才意识。因此,系统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系统建设需要以档案法律法规为准绳,保障企业人员对档案信息的隐私权和知情权;人力资源档案系统信息的收集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满足企业员工自愿参与的原则。
其次,系统建设必须以目前企业管理系统的特性作为参照,主要体现在系统平台必须与企业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兼容性以及技术的融合性上,为系统平台与企业对接减少阻碍。再次,系统平台的功能设计必须从双方面的利用角度进行考虑,不仅对企业管理者提供帮助,更要肩负起对企业员工利用需求的责任;建立专人专用账户的用户权限,方便管理、利用和消除信息不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此外,对于企业核心价值的技术信息必须进行严格保密。数据保存必须考虑到突发状况和外在环境改变等因素,保持信息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最后,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缩减到企业投入最低成本。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主要包含三部分功能:用户个人信息认证、企业员工知识共享、系统管理三个模块。以上三种功能通过b/s网络模式可以实现:普通用户登陆后经过系统的授予权限,可以对个人的身份相关信息进行校对,个人有关信息如果有误,可以向系统管理人员提供机构证明,管理人员对系统个人信息进行修改、删除、增加新录入,并且该用户可以利用账号分享本人或所在机构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平台提供多用户进行在线交流等功能;系统管理员按照企业内的层级和不同部门分类设置不同用户权限,用户可以通过账号查询企业知识信息库;系统管理人员不仅具有普通用户的权限,还可以对系统的管理模块进行管理,对用户权限进行系统设置,同时还必须肩负起对知识库的更新和信息审核的责任。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平台页面是与员工直接对话的窗口,必须为企业员工提供多分类频道,帮助其获得最新资讯,建立如分类导航、知识库查询、业务查询、信息反馈、即时信息发布、用户在线交流等等功能。知识信息库录入与最新知识发布只向管理人员账户权限开放,普通账户对知识信息的更改或增加,可以通过信息反馈系统对系统管理人员提出申请,得到及时回复。
结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档案平台的功能分析,笔者提出了对系统平台的主站点及其各有关站点设计方式,包括充分考量了现代企业在实践应用所需栏目,借此确定添加哪些栏目的功能最为有效、栏目如何设置更为合理、栏目可以对哪些用户可以公开,以及人力资源档案平台信息库需要创建档案资源信息和知识库信息内容等。因为知识库与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库处于系统平台的后台位置,并且与平台的表层页面相对分开。基于以上特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系统平台主要采用普遍应用的三层式b/s系统结构。
第一,企业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系统表示层。表示层是应用于系统存储的数据与企业用户的直接接口,担负起将系统存储的数据转化为用户最易于接受的表现形式。此外,现代人力资源档案系统表示层不仅对系统内信息进行转化,而且该系统将员工所掌握的知识、技术方法以及管理方法进行形式转化存储到系统数据库中。
第二,企业人力资源档案系统逻辑层。系统逻辑层作为存储资源库的实践应用,管理存储系统平台对信息的收集与逻辑存储数据库并接受用户各类访问。逻辑层依照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进行分析、对平台进行设计。设置以下模块如个人人力资源档案信息、部门信息、信息反馈、个人知识发布、知识库查询、系统管理等,相应的登录用户分为一般用户和管理人员账户对系统进行相关操作。
个人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管理主要针对企业员工个人信息的全面概括,可以通过信息反馈模块对信息中存在的偏差与系统管理员进行沟通,对身份信息进行修改和添加;系统管理包括用户权限管理、在线反馈、知识审核、知识在线发布、登录日志等;权限管理主要对系统登录账户根据所处部门和级别进行合理授权;知识信息发布管理是根据用户通过账号主动分享的知识通过管理员进行审核,一方面按照信息收集准则进行分类入库;另一方面通过员工登录日志,对高频的搜索话题进行汇总,来对信息进行即时发布;系统维护通过管理人员账户对系统进行定期日常维护。
企业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平台获得企业员工信赖的基础,是以保障该系统提供安全、高效、准确的信息作为前提。因此,根据信息库的信息内容特征,本系统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安全手段与安全制度,保持信息系统的安全化管理以及知识信息的安全。
第一,唯一的身份账号。系统管理人员在企业员工应聘进入企业工作时,就针对其职能身份进行了认定,分配了一个专用账号,此种方式可以防止员工进行多次注册,避免服务器的过重负担和多用户身份混乱带来不安全因素,使系统平台的用户操作限定在特定对象,帮助系统平台在日后利用信息统计与访问追踪统计提供了真实数据。
第二,对所有员工赋予特定的身份权限与核心技术知识进行加密处理。企业员工获得的权限,必须进行分级设定,保障系统平台多种功能得到准确与高效的发挥。处于企业内不同职位的员工,对系统可以进行不同操作。没有得到管理人员对相关权限的审批,普通用户是无法对系统进行越权操作。因此,权限设置不仅使系统平台管理更为便捷,也为系统平台操作安全提供保障。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的数据库还为企业存储相关核心技术数据,不同密级的知识需要核心人员掌握,而并非可以对所有人员开放利用。基于以上因素,员工的身份与核心知识加密设置不同进入权限,可以根据其不同部门的职能属性与层级职务大小进行科学的权限分配,时刻保持信息库内的知识信息处于稳定与可控中。
第三,为保证整个系统的信息安全,必须对原有系统数据库进行定期的备份,严格编制系统操作守则,并要求所有员工严格遵守,保证信息系统得到安全操作。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三
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和创新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但具备胜任力,还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发展能力。本文将结合当前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教学理念 实践
从人力资源的视点来看,高校毕业生生要成为能有效服务于社会、具有就业竟争力的人才,根本在于,具备企业所需人才的胜任力——个体掌握知识(knowledge),形成技能(ski1l),也发展能力(ability)。而目前的现状是普通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可能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却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形成了教育与就业脱节的现象。
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和创新要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但具备胜任力,还要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发展能力。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已被广为诟病,但是在宣扬素质教育的高校里仍然普遍存在。虽然部分高校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但是由于流于形式,效果甚微。使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认知不足,不够,这也影响到了毕业生在工作实践中的能力提高。造成此种问题此地出现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教师资质和能力的单一。例如,全国高校招募教师时仅看重学历和学术水平,并不注重其自身是否具备资深的专业实践背景和从业能力。这也就导致了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方法偏向。
陈旧的教学理念是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的最大障碍,急需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革新。在教学方法上,应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师的选择上,应该更注重其实操能力,而不是迂腐的书呆子。另外,需要特别提出的一点是,伴随新的管理理念和新兴技术手段的发展,教学选取的教材和教学设备理应与时俱进,从而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得到应用。
多元化的教学可以概括为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在现有的教学实践中,以多媒体教学最为普遍,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此多媒体教学仅指运用多媒体设备实时播放教学课件。多媒体设备强大的功用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应用。更多的教师沿从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将知识列条归纳,就算是教学活动的完结。
案例教学方法的好处在于使学生能够设身处地去思考问题,并调动自身的知识、潜能来解决问题,拉近管理教学与管理实际的距离,让学生在校时就准备实际工作的必要索质、知识结构和胜任力。选取的案例可以选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情景,或企业管理中的单项活动,可以是成功案例,也可以是失败的案例。对于学生来说,案例教学更为直观。
情景模拟教学可以是招聘面试模拟、员工培训模拟、工作分析模拟和劳资纠纷模拟。情景模拟教学的益处不仅在于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自觉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们结合起来,更在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教学定义为利用多媒体从事教学活动是一种彻底的误读。多媒体教学的基础是多媒体的利用,但是更重要的是采用的教学模式及其背后的方法和目的。在“理论讲授-操作演示分析”模式里,注重的是理论的讲授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在“情境模拟-分析点评”模式里注重学生的体验和体会,以及教师的点评分析;在“章节总结-章节测试-案例讨论”模式里,注重的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在“食品播放-专家讲座”模式里,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管理理念;在“网上自学-网际互动”模式里,注重的是师生课下的互动以及新理念的学习。从这样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多媒体教学还需要更多的挖掘与应用。
实践教学可分为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前者需要配备专业的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并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内容,并通过情景来发现、解决和处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社会实践通常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定期到合作企业从事实践活动。在当前的实践教学中需要指出的问题是,社会实践是否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对口。社会实践在学生毕业环节中权重的提高,导致社会实践流于形式。这一方面与当前的学风不严谨有关,一方面与学校的合作管理有关。
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程负责制。教师负责课程的教授以及教学结果——考试——的验收。这样的模式,导致的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课程关系。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的多少,和教师没有关系。导师制在部分省市高校的实验成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导师制是高校研究生培养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模式。导师制以制度的形式规定教师的职责范围,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外,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科研、心理等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
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导师可以给本科生提供相当多的实践机会,本科生在学习的同时参与到科研实践中,对其理论知识的掌握、专业实践经验的积累都大有裨益。同时,导师制增加了本科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机会。为了便于管理,保证效果,导师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学生进行面对面沟通,或书面、邮件等交流,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导师联系,向导师汇报学习实践心得与体会,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导师的协助下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更重要的是,导师制的施行,导师对于每个学生都会有深刻的了解,这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基础。
[1]蔡厚清.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素质结构及其培养[j].人口与经济,20xx(10).
[3]张锐.基于胜任力导向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法体系的构建[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5.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四
绩效考核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事业单位在当前的背景下一般采用的是聘任制方式,通过绩效量化能够有效提高人力资源人员的聘用质量。在实际的考核工作中,通过对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绩效考核,使职员的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准都有明显的对比,更加直观有效的反映当前职工的基本状况,实现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更好的推进事业单位的健康有序发展。
2.绩效考核制度是工作评价的基本标准。
在人力资源有效管理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绩效考核,能够有效的将职工的工作进行有效的量化和评估,使考核的实际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薪酬实现挂钩。通过适度的增加浮动工作,调动单位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保证考核工作更加有效,实现工资分配的公平性。通过行政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评价标准制定,使部门领导、单位职工等树立起正确的认识态度,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有效提升工作态度,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同时,能够增强服务理念和服务标准,有效发挥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职能。
3.绩效考核制度能为人员培训提供一定的指导。
对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考核,能够增强单位职工的工作认识,从而明确职工在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标准,使整个过程变得更加有效。通过加强培训,有效提高单位职工的工作技能,提升职工的专业素养和工作品质。通过培训,使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管理者与单位职工加强了沟通和交流,使更多的人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树立起正确的绩效考核观念,从而推动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
1.制定全面、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在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要注重树立起全面科学的绩效观念,通过学习国内外较为先进和科学的管理理念,运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管理办法,创新管理思路,结合当前单位的实际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和评价标准,使整个行政单位的所有员工都能积极有效的参与到行政工作中来,促进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做好有效的规划、考核和反馈。根据职工的绩效考核与职工的奖惩制定相联系,与职工的职位、加薪相挂钩,进一步强化职工的危机意识,增强对工作的上进心,使单位职工自身明确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2.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实施分类评估。
在实际的岗位分类上,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和工勤岗三类。不同种类和层级的工作人员都有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责任重点。在具体的行政绩效考核中,要依据当前岗位的实际标准,对评估的指标进行针对性的权衡,通过不同的考核办法,实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有效方案,避免考核过程中主观因素的过多干扰。在一些特殊的事业单位岗位中,依据管理实际可以适当加入日考核、月考核和季考核等,尽量全方位落实好考核标准,实现分类评估的科学性与内在的合理性。
3.构建行之有效的反馈制度,在单位内实现良好的沟通交流。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单位的绩效考核应用要注重加强内部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加强员工间的有效互动,对单位职工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同时,通过交流能够及时反馈绩效评价中的不当之处,并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之后制定出更加符合单位实际的绩效评价标准,有效提升绩效考核的科学性,进而更好的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制度的科学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单位各阶层对绩效考核管理的正确认识,同时能够真切感受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事业单位内部形成强大的合力,更好的提高单位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有序健康发展。
[1]周蕾.试论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科学机制[j].北方经贸,20xx(11)。
[2]胡海明.关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思考[j].品牌,20xx(11)。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五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需要以及经济实力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员工提供一定水平的退休收入保障的员工福利制度。企业年金与法定强制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商业储蓄养老保险共同构成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三大支柱”。从宏观角度讲,企业年金既不同于基本养老保险,也不同于商业性的人寿保险,实质上是对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种补充,直接目的虽然是为了激励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但客观上会提高劳动者的退休养老金水平。从微观角度讲,企业年金一般被企业视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薪酬管理或员工福利管理项目,是企业为了吸引、留住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向员工提供的一笔退休金。
我国企业年金的出现,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些行业为了更好地保障企业员工退休后的生活,率先探索和建立起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这是企业年金的源头。20xx年12月,国务院颁布《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决定20xx年在辽宁省首先试点,首次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并明确企业年金举办单位可以享受税前列支的税收优惠政策,即企业缴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以从成本中列支。同时,该方案还规定,企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营。
20xx年是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一个重要年份,为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主管部门发布了多项有关企业年金的规章,对企业年金的建立与运行进行相应的规范。20xx年1月6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同年2月23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公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上述两部规章都是自20xx年5月1日起施行,对企业年金的建立、运行及管理进行了规范。20xx年12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自20xx年3月1日起施行,该规章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的程序、标准等进行了规范。
对于企业年金的所有者———员工个人来说,企业年金属于私人经济范畴,是一种私人性质的产品。一般来说,企业年金基金在经营中独立于举办单位的资金和业务,即使举办单位破产,员工仍然可以领到企业年金。因此,企业年金是以民间储蓄为基础的私人养老金。企业年金制度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比,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不同点:
1.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是政府强制实施的、统一的养老金计划,管理机构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政府统一安排,政府机构进行管理。企业年金计划一般由企业自愿决定是否建立,并利用市场机制来自主选择合适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弹性较大,灵活性较强。
2.养老金是公共产品,而企业年金属于私人产品,因此政府对企业年金一般不直接承担责任。政府对企业年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立法、税收政策和适度监督管理等方面。
3.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一般采取现收现付制,通过代际赡养来提供养老保障。企业年金则大多采取完全积累制(法国是唯一的例外,采用全国统筹、现收现付的强制性企业年金计划),实行个人保障,以个人账户方式记载每个员工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个人缴费以及投资收益、利息等全部资产。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全部资产归员工个人所有,不能调剂使用。
4.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机构管理和运营,保值增值的手段通常是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同时也可以投向证券市场,但确保安全性为第一原则。企业年金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如各种金融机构来运作,投资手段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基金的投资收益率。
5.基本养老保险强调社会公平原则,收入再分配的色彩突出。企业年金更注重效率原则,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战略中是具有长期激励和保障功能的福利手段。
企业年金是企业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为企业员工设立的一项福利制度,目的在于提高退休员工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对较高层次生活水平的追求。企业年金可以起到增加企业凝聚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长期激励和保障的功能,因此,企业年金一般被视为员工福利计划的一部分,组成企业员工的薪酬体系,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总量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对企业年金的实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将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同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有机地结合、发挥出企业年金制度的激励功能,成为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初衷是鼓励熟练工人继续为企业忠实地服务,解除将要退休的老员工工作能力下降的后顾之忧。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说明企业年金与企业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获得了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补充基本养老保险,提高劳动者的退休待遇。对于国家来讲,企业年金有利于分散养老保障责任,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因为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使降低国家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具有了可能,对于个人则分散了老年收入的风险,也提高了退休保障的水平。在工业化国家,企业年金的目标替代率一般为20%~30%,与公共养老金合计可达到60%~70%的总替代率水平。在我国,按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设计,劳动者退休后的收入保障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2)企业年金;(3)个人储蓄性保险(如商业性人寿保险或储蓄等)。因此,企业年金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2.促进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完善,有利于改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企业年金属于完全积累型福利机制,并采取个人账户制,每个人的企业年金账户存续期均长达数十年,因此企业年金在抑制消费基金的膨胀、提高国民储蓄率的同时,又能够形成可以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这笔资本一旦进入资本市场必然会衍生长期投资和高收益的金融工具。此外,企业年金的本质是员工工资收入的延期支付,工资和企业年金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按劳分配和减少员工不辞而别或故意违反劳动合同的现象,企业年金的实施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工会等组织的发展,从而对劳动力市场的良性发展和改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具有促进作用。
3.企业年金为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采用的收益分配形式。在企业员工的收益分配中,工资收入、奖金收入以及津贴等均属于现期或即期分配范畴,而企业年金属于延期分配范畴。由于多数员工尤其是中老年员工会关心自己未来的长远利益,年龄越大越看重退休后的收入保障。因此,企业还需要有为员工长远利益着想的收益分配机制,企业年金恰好提供了这样一种有效工具。
4.企业年金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强企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一般而言,福利越好的企业对劳动者越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企业年金按照效率、激励原则建立,工资收入高、工作年限长的员工可以积累更多的养老金,这样就有利于树立员工长期服务的意识。同时,企业年金是企业自主创立的,通过企业年金的实施,可以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员工真正产生归属感,其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也会不断提高。
5.企业年金的运营还会给员工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企业年金基金在个人账户的积累和储蓄过程中,都要进行投资经营,以获得较高收益。与员工相比,企业在金融方面具有管理运营优势,尤其是当这种投资由专业化的投资机构进行时,其安全性与收益性都会较高,这显然是普通员工个人很难做到的。因此,由企业通过市场运作的方式对企业年金进行投资运营,可以使员工获得更为丰厚的收益回报。
企业年金制度作为一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对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形势下,要充分发挥企业年金的福利特点,实现其长期激励和保障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就有必要对企业年金制度的认识观念、设计理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1.在建立企业年金的认识上,企业和员工都要转变观念,树立长期发展意识。我国一些企业过分依赖于员工的短期性或物质性福利,认为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同时,我国企业员工的自我保障意识不强,对企业年金制度缺乏认同。这就需要企业和员工充分认识企业年金的福利特点。事实上,由于企业年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缴费,企业年金在本质上是企业薪酬分配方案,对企业年金开始建立阶段有可能会增加成本。但是企业年金较多地反映了企业和员工的需求以及企业文化的特征,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配合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如果企业实行年金制是从人力资源投资的角度去理解,实施过程中与人力资源战略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长期激励和保障的作用,这种投入就会产生效益。作为宏观指导者的国家,需要从政策层面上提供激励措施来支持企业年金的发展,使企业和员工都能够从企业年金的设立中得到实惠。同时,也要在员工中加大对企业年金制度的宣传力度,加快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使企业年金制度的建立既成为公共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也成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实施手段,从而推动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
2.企业年金制度的设计理念必须体现两个原则:(1)要反映企业年金制度作为福利项目的本质。企业年金在缴费形式、经办机构、保障待遇水平及政府责任方面都与社会保险截然不同,是企业自身实施的福利项目。因此,企业年金的设计应当追求灵活性和针对性,将年金作用的发挥与员工的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企业年金的长期激励和保障功能更加明显。在我国,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企业通常是经济实力较强的国有企业、垄断企业、小企业一般未考虑建立企业年金计划。(2)企业年金的设计要与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目标挂钩。从赫茨博格的双因素理论出发分析,企业年金制度是同时具有保障和激励双重功能的福利制度,能够稳定员工队伍和激励员工。我国企业管理者需要在明确现代企业制度、理解企业文化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角度出发,找出最适合自身企业的年金设计方案。
3.在企业年金的管理上要确保制度的内部公平性。企业年金。
作为企业的福利制度,要发挥激励功能,就有必要按照员工工龄、等级、知识水平、生产贡献等客观存在的差距给予员工不同的年金权益。在打破传统的薪酬平均主义的基础上,反对年金制度受益的不公平,防止企业年金管理歧视现象的出现。当前,在我国一些企业中,企业年金的管理不够规范,漏洞比较多,使得借企业年金制度寻租成为可能,企业管理者利用决策权将企业年金变成提高自己收入的工具,拉大与普通员工的收入差距,造成企业年金分配上的不公平,这就导致企业内部的矛盾,降低劳动生产率,无疑也弱化了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源管理功能。国家作为企业年金制度的最终监督者,要对企业的行为进行相应监管,同时,制定相关的年金管理办法和条例,规范企业的制度运作。此外,在企业年金制度管理中,要加大员工的发言权,增强工会的力量,完善企业内部谈判机制,使员工参与到企业年金的管理中来。要确保企业年金基金的安全,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由于企业年金的发展不仅需要相应的立法规范和政策支持(特别是税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有健全的资本市场,以及合格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投资机构等,而公共养老保险的定型与成熟则是企业年金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完全成熟的条件下,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下,尽管国家主管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我国的企业年金仍处于初期阶段,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在机制设计和制度运行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在实践中研究解决。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六
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各项发展项目都在积极稳定的开展,国家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这对我国未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性作用。事业单位在近些年中的变化很大,事业单位中各部门的发展都有较为显著的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是现阶段我国事业部门发展的重要目标,创新是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将对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思考,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创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事业单位的发展至关重要。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总量较多,想要合理分配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就要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目前我国对于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普遍较为传统落后,这就限制了事业单位的更好发展。创新改革是我国事业单位发展中较为重视的内容,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利用高效的管理方式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进行分配与调整,使事业单位人员最大程度发挥自我工作能力,这样将为事业单位减少一定的人力资源需求量。
1.1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背景
在我国发展初期,由于国家建设程度较差使得我国经济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明显差距,经济水平的落后不能带动我国其他发展项目。我国事业单位发展初期管理环节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分配不够合理,这就导致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事业单位人员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作用。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事业单位也在进行基础的改革发展,对于以往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进行解决与完善,使我国事业单位总体发展方向有了较好的调整。
1.2重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改革的必要性
对于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过程中,要对以往传统低效的管理方式进行改进,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发展基本状况,对于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人力资源总量进行调整,事业单位各部门所发挥的作用不同,所以对于人力资源数量的要求也不同。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不仅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还要对各部门人力资源的总量进行必要调整,在保证事业单位发展活力的基础上适当减少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以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浪费的状况较为严重,这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分不利,重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改革能够极大程度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发展竞争力。
2.1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考核机制欠缺
事业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的基本工作能力自身素质的要求较高,所以要定期对事业单位各部门人员进行相关的考核。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考核机制重视程度较差,导致相关的考核内容无法正常进行,这就进一步影响到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不利影响。事业单位只注重各部门的总体工作完成情况,对于部门各人员缺少单独的考核,使得一些工作能力存在较大问题的工作人员存在,影響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
2.2人力资源管理中竞争奖励机制不完善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针对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发展,对于表现优异的个人一级部门进行相应的奖励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促进良性内部竞争的产生,增强事业单位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目前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奖励机制不够完善,使得内部良性竞争无法形成,对于工作能力强的个人也缺少相应鼓励,事业单位总体工作积极性较差。事业单位各部门人员的共同努力对于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中竞争奖励机制的完善十分重要。
2.3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保障机制不明确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也随之有了较为显著的加强。事业单位作为较为稳定的国家单位应该对其各部门人员有较高水平的社会保障。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够明确,这就引起事业单位各部门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从而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社会保障机制不明确对于提高事业单位部门人员的待遇有较大影响,在我国未来发展过程中需要得到解决与改进。
3.1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
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中存在工作效率较低以及工作质量较差的原因主要就是相关人员的基本素质以及工作能力较差,所以想要使我国事业单位得到较好的发展,首先就要制定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对我国事业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的选择。在其工作阶段过程中,事业单位要再合适的时间内进行各部门人员的考核,考核的内容与其日常工作相关,并提出适当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在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考察其基本素质及能力。
3.2重视社会保障机制的重建
事业单位与我国大多是其他工作单位相比较为稳定,所以对于各部门人员的社会保障机制重视程度较高,现阶段想要明确我国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基本内容首先就要重建社会保障机制,使我国事业单位对于各部门人员的社会保障基本内容进行规定。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与以往相比有较好的进步。但在进步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创新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对于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相信经过我国事业部门的不断努力,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将会有大幅的提高,我国事业单位也将达到新的发展阶段。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七
人力资源,又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力,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目前,人力资源工作主要有招聘、人事手续、薪酬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和挑战,能保证人力资源基础工作有效进行。但从整体看,人力资源工作处于人事管理阶段,谈不上人力资源,主要从事招聘薪酬及手续办理的事务性工作,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与行政管理尚未分开,仅是综合管理部,重视度不够,不足以保证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管理部编制不齐全,人员素质与专业程度不高处于人事行政管理阶段,无法进行大刀阔步的改革。
行政管理六个模块混沌未开,未细未全。行政管理工作主要以项目管理,会议外联管理、后勤安保管理为主,稍微涉及文印资质管理,采购资产管理,而对于流程制度管理、档案资料管理仍做得很不到位。
人力资源管理亦如此,以人事事务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六个模块都略有涉及,但都仅是皮毛,事务性的而已。其中绩效考核、培训开发、人力资源规划、员工关系管理四个方面尤为欠缺。
从各部模块:
组织架构方面:
首先,现今的组织架构以人为基准划分,部门、车间、科、组、班之间权属不清,因为权属关系不够明确。
再次,岗位说明书“年久失修”,部门新增岗位和业务流程调整后,各岗之间的权属关系、职责是以口头方式确定,致各岗、各部门之间存在扯皮现象,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其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招聘录用方面:
招聘流程尚未规范,随意性较强。具体表现在人事的录用基本由部门决定,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专业性,招聘制度得不到有效实施,薪酬确定无参照标准,员工流动率偏高等。
培训开发方面:
培训工作的焦点集中于应付外部评审,忽略培训的重要性。入职培训制度尚未实施,仅进行过短暂性、临时性的培训,缺乏培训制度和体系。
绩效考核方面:
首先,公司现行的绩效考核是以公司整体业绩为基础,随业绩变化而上下浮动的奖金制度,对个人的积极性几乎没有作用,如此,缺乏对员工高绩效行为进行强化,也缺乏对员工低绩效行为进行纠正。
其次,纠正员工错误行为的方式以惩罚为主,一定程度上对造成员工许多不满的累积,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员工关系方面:
忽略员工意见的收集与反馈和改进,没有形成民主公平的选举体系,缺乏对员工的关心理解,缺少常规化运作的活动项目。另外,服务态度仍需改进。
干部管理方面:
缺乏人才梯队建设制度;缺乏晋升人选的选择与考察制度;缺乏对管理干部的考评培训等。
缺乏完整有效的制度出台程序和制度;制度管理缺乏系统性;很多员工不知道有什么制度,故而不知道该如何遵守。管理者具备一个错误意思:人传人。所有制度都必须有权力部门公开发布,具备权威性和可考性。
以上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主因是人员配备不健全,专业素质匮乏;次因是奖惩不科学,激励不足。其三是领导缺乏重视,想改变却没决心。
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管理跟不上,就会遇到瓶颈,难以再向上发展;过去能适应的管理思想和风格未来未必适应,因此如若要保证基业长青,不同阶段就必须对管理做不同要求。针对企业现状及以上问题,可改思想、转作风、拟计划、定决心,用三五年的时间,完善人力资源管理。
改思想:客户的满意源自于员工的满意,想客户满意度提高,只需提高员工满意度即可。因此,首先必须转变思想,凡事“以人为本”,即以员工为根本,树立为员工服务的意识,那么人力资源工作的服务满意度定会大幅上升。
其次,培养系统思维。做人力资源工作不能仅局限于“过去是怎样做”或“一直以来都这样”这样的思维中,而应培养怀疑锐进的精神,敢于对工作流程提出怀疑进而提出改进意见。
其三,培养良性竞争思维。工作没有竞争,就如同一滩死水毫无生机。但竞争是良性竞争,是基于不甘人后的'态度去努力超越别人的竞争,而非勾心斗角,想致人“死地”,通过贬低别人来提高自己的竞争。
以上三点可以通过培训实现。
转作风:第一,人力资源工作除基础性事务工作外,其余均系较大项目,并且作用慢显,因此施行过程中耗时长,阻力大。所以完成人力资源制度的改革首先不能雷厉风行,应在每个项目施行时拟定好计划,实施进程,权属关系以及责任声明等,并由高层领导签署执行文件;其次安排等级相对应的人员负责跟进,否则一旦产生阻力便难以协调。第二,人力有限、资源有限,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有些人力资源项目可引进外部专业机构,无需事事躬亲。
拟计划:首先对人力资源工作进行一次体检,列出关键项目,分模块列出,按轻重缓急、先后顺序列好。根据企业实际,分析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如先有岗位说明书才有招聘与培训,先有职位价值体系才有宽带薪酬实施基础等,定好改进时间长短,达到效果如何,然后交付实施。
定决心:人力资源事务基础工作由下而上,由基层员工主导完成;而人力资源项目工作,由于作用慢显、甚至不显,需从上而下,才能进行真正的改进,完善。所以,要实施人力资源项目必须是高层领导认为有必要实施,并且有决心实施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拟好计划,认为可行的情况下,下定决心。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工作任何人都能做,出现问题也能解决,但真正防止问题出现,提高人力资源效率,为企业业绩绩效服务,还需有专业的从业者:具备思维,掌握技巧,善于改进,敢于担责。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八
薪资按照基本薪资加岗位津贴,不享受绩效薪资, 转为正式员工后方可享受绩效薪资.
.经考试合格被录取者,正式员工一律与本公司签定劳动合同,劳务工与本公司签定劳务合同,不签合同者不得在本公司上班.
.劳动合同第一次签订期限为一年.续定期限为1~3年(视岗位而定).在本公司服务连续满十年者,可签定无限期固定劳动合同.劳务合同一律半年一签.
员工严重违反本公司员工手册或规章制度的,本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严重违纪类型详见奖惩条列;员工在本公司不能胜任自己从事的岗位,或经常违反本公司规章制度的,本公司有权到期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终止后,由管理部办理退工手续.
总经理,营业副总,管理部高级经理的任免由董事会决定,各部门经理,副理,劳动合同的终止或解除分管副总经理提出意见,报总经理决定,其他员工劳动合同的终止或解除由各部门经理提出意见,管理部审核决定.
员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提出,并按照辞职流程办妥手续后方可辞职,员工若未按规定办理手续即擅自离职,本公司将扣发一个月的薪资.
员工若在合同期满前要求离职,应按合同约定支付赔偿费.
员工考核和流动:
a.建立本公司合理流动制度,采取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从而激励员工积极性和责任心, 保证本公司员工队伍正常的新陈代谢,保证本公司佣工制度的活力.
b.专柜营业员每年保持10%~20%左右流动率.本公司管理人员无其他情况原则上每年保持1~2人的流动率.造成流动的形式为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及岗位变更.
对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出色者,本公司可给予员工升职或将劳务工转为正式员工.晋 升后头三个月为试升期,试升期的薪资不做调整,试升期满,符合要求的则由本公司正式委任该员工,其薪资福利标准也相应调整标准至新职位标准.
员工培训教育:
本公司吸引国外企业员工培训的先进管理经验,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员工培训制度,保证本公司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以适应本公司发展目标的需要,培训基本类型如下:
a.岗位培训:
本公司对全体员工进行统一岗前培训,成绩合格者方可上岗.
b. 岗中培训:
本公司将根据工作和业务需要对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员工也提出自我能力 开发培训,但需要本公司签定关于培训时间,培训费用以及本公司服务期限的合同.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九
众所周知,每所高校都存在很多各个科目的教师以及行政人员,三本院校也不例外,所以,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对于三本院校的发展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而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三本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严重限制了高校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三本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时代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希望能够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
引言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才能跟上时代潮流。而在高校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师资力量的管理,而其恰恰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既限制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也抑制了高等教育的改革进步,所以,只有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创建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才能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更上一层楼。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等教育也在顺势改革,而在改革过程中我国的三本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急需解决,才能让三本院校的教育水平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蒸蒸日上。
1.1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重视
据调查,我国很多三本院校对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且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认为学校就有那么多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计划,没有什么可管理的,平时的全体会议讲讲大概工作要求,工作目标就可以了。这种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的态度大大影响了三本院校的发展,也对学生的学习与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大的积极作用,比如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以及科研水平。目前,我国很多三本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把教学结果看成重点没看成衡量学校水平的标准,将学历、职称当成是发展目标,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多数三本院校虽然有专门的人事处,但是他们不能深度、准确的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真谛,对于人员的责任划分不清、未来发展规划不合理,对学校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1.2三本院校人力资源中尚未形成社会化、市场化优化配置机制
目前,三本院校办学和科研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划拨,人才的招录仍然要通过学校行政审批,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开发、培养过程仍然没有实现市场化。同时,从人才的流动来看,三本院校间的流动相对较为频繁,人力资源流动并没有向社会开放,形成和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高校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机制,人才的流动有户籍、地域等诸多限制,人才资源并没有实现社会化。大部分三本院校并没有从学校总体发展角度对人力资源队伍进行预测,沿用传统的行政审批、行政管理干扰市场配置,严重影响高校科研和教学人才队伍建设。
1.3三本院校人才资源管理效率不高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三本院校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三本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比如,教师的责任分配、人才的引进、教师的薪酬待遇等,每个方面都应该合理配置,来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性。但是时代发展如此迅速,人才的培养远远赶不上其脚步,导致人才的发展与高校的需求不平衡,很多人才也不能被充分的利用,影响了高校总体教育科研水平。
1.4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三本院校也存在工资不合理、考核制度不够完善、奖励机制也有些欠缺的情况,很多教师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都去校外进行兼职,而且把很多精力都放在了兼职上,这使得一些三本院校的教师流失,造成了人力资源不均衡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三本院校本来是人才聚集的地方,而却将人才的培养、深造抛至脑后,大大违背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最根本目的,限制了三本院校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是三本院校提高自身教育水平,促进整体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本文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阐述了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2.1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缺点已经逐渐显露,难以为三本院校的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应将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升到战略高度,与学校发展战略相融合。学校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并将其渗透到全校各层面,形成特定的文化氛围。遵循人才发展规律,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培养、吸纳、使用、规划和管理人才。依据人力资源整体性开发思路进行建设,充分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特质,挖掘与激发人力资源潜能,关注与重视人力资源自身需求,提供机会促使员工发展,并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2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
三本院校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必须掌握高校内所有的人力资源。这就需要对各个员工的现状作出系统沟通调查与总结,以数据形式展示高校人力资源现状,为高校岗位的优化配置提供信息基础。深化高校用人制度改革,首先要从观念上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要合理管理各个岗位间的人际关系,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其次要引进市场机制,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在严格定编、定岗、定职责的基础上强化岗位聘任和考核。最后要制定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以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2.3加强三本院校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
三本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针对师资队伍进行培养与规范。首先,在引入人才的时候必须要提高对他们的学历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教师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对于偏远地区的三本院校老师,应该多组织他们与其他学校教师的交流、沟通,从而取长补短。也应该用实际行动来鼓励他们在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投入,不能只是口头重视,要拿出真正的行动,比如资金投入等。其次,要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教育。只有提高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程度,才能提高重视程度。最后,在培训过程中要提高职工的参与热情。将员工的培训考核纳入到学期结果的整体考核中,这样就能够引起员工对培训的重视,才能够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2.4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制度
为了提高三本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首先,就必须针对教师建立考核与激励制度,鼓励他们积极工作。而考核制度必须全面,要包括日常考勤、科研成果、教学水平等等多个方面,并要对考核结果进行有效的处理,比如综合能力较差的教师需要接受深度的教育与培训,成绩好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其次要完善薪酬分配结构。提升对知识与人才的敬仰程度,将教职工的薪酬直接与其贡献度挂钩,提升薪酬制度的公开透明程度,改善学校内部的贡献评定机制。最后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可以用目标管理来配合激励制度,物质激励与精神奖励并行,灵活运用授权激励、参与管理激励等方式,发扬个人魅力与独立精神,提升高校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三本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点场所,所以,国家教育部必须将三本院校的改革加强重视。据调查,三本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院方对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重视、缺乏市场化优化配置机制、管理效率不高、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等,严重影响了三本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抑制了三本院校的发展,相关部门必须采取一定的解决措施来改善现状,要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完善管理体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并创建科学的奖励机制,如此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十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在教学中,除具有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即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之外,还渗透着“人本、责任、服务”与“参与、互动、合作”的公共管理理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是体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是包括设计科学的教学内容、运用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科学的考核方式及编制合理的教学素材,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一种范式。
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仍存在不少问题,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和公共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更有利于创新型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因此,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1.双创环境的新要求
“双创”是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早是由李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创业创新文化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作为公共管理类本科生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应同时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在“双创”环境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应调整培养目标,不仅要培养创新型人才,也要培养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类人才。一方面,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转变传统式教学模式,在教材选定、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法中突出实习实践,搭建便捷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培养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类人才,这一类人才主要从管理理论和实践上着手,“双创”态势的发展需要尊重人才、尊重和鼓励创新的管理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这类管理人才为他们提供较为宽松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
2.当前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教材体系不完善
对教师而言,作为教材的第一选用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选用书目、备选书目大多是由教师提出来的。然而,该课程选用教材缺乏集体考量,每位教师有不同的标准,因此选用教材具有随意性。同时,有的教师不轻易改变教材,长期使用一个版本,致使一些新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的教材得不到及时选用。对学生而言,学生自由购买教材暴露出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些学生购买盗版教材,或复印教材;二是部分学生借用教材,但因修订再版等原因,个别教材与实际使用的教材有差异;三是学生自己联系购书,供应时间难以保证,影响教学正常进行;四是个别学生不买教材,上课时没有教学资料,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考核方式不合理
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考核形式以闭卷为主,开卷为辅。虽然闭卷考试能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成绩,成绩也可以较准确地进行量化。但是这种以知识点为核心的考核方式命题很容易僵化,形式也比较刻板,很难检测学生学习能力及个人综合水平,如果仅以评分为依据评价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难免有失公允。再加之,由一次考试定成绩,还会导致学生在考试中急功近利、铤而走险,出现违规行为。
目前“双创”环境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当前其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有必要对该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不光是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去探索、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们不断尝试在错误和修正错误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发现,在探索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把理论基础知识和课堂实践、实习实践以及实践创新结合起来,构建形式多样、目标多元、时间一贯的“课堂实验、学期实习、综合实训”三模块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实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学期实习,深化学生所学理论知识,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实习;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实践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更好地适應“双创”环境下对公共管理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从而有助于该课程明确学科定位,促进学科发展,有助于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适应“双创”环境要求。具体而言,“课堂实验、学期实习、综合实训”三模块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落实:
1.教材的选定和教学内容的设计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要培养的是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的综合管理能力。因此,课程教学内容除了要重点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外,还要掌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关于教学内容的拟定,要注意教学内容基础性与实践性的结合。首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有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概念、基本范畴与理论的内容要入选教学内容。因为一个学科的核心概念与基本范畴决定了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基础、核心的知识,才能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同其他课程区分开,尤其是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人事行政等课程区分开。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教学方法的实践性是结合起来的。实践教学模式要求运用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方法要求有相对应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内容就要在教学内容中适度增加案例分析、问题分析、政策分析、定量和定性分析等分析方法的学习内容。公共管理类学生只有掌握了实践性分析方法,才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工作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在教学内容中增加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学理论争鸣相关方面的内容。因为理论争鸣不仅有利于推动该门学科的发展,还有助于学生掌握该学科的相关知识并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拓展。
2.教学方法的改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目标是为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高层次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庞杂的理论知识较为枯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适应“双创”环境下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实践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模拟课堂、案例教学、网络教学、交互学习等方法,融合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内容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适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角色转换。信息化时代可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改变课堂授课形式,如“翻转课堂”,老师把教学内容制作成视频,让学生在课下看视频学习,课堂上老师就集中回答学生观看视频的疑问,使课堂变成学生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平台,而不是以往教与学的模式;再如“微课堂”,利用以课程小组为中心的互动学习社区,将课堂搬到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都可以和教师、同学进行学习、沟通,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还要经常性地开展如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等类型的课外实践课程,通过政府或企业实践平台让学生进行体验式训练,体验公共管理活动及服务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知识和不断创新。
3.考核方法的改进
科学的考核方法是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考核。而当前无论是闭卷、开卷或是论文的考核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为了综合、科学地考核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可用多元化方式改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考核方式,即课程设计、调查报告、专题演讲、平时作业、试论情感语言节目主持人万峰、钟晓的语言特点基于园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研究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争议试论中职《外科护理学》的情境式教学试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问题研究经济学和经济法基础课程融通教学小针刀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实践操作、小组辩论、无领导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方式把考核有机地融入到了教学的全过程,实施“教、学、考”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减少并消除部分学生平时松懈、考前背诵、考试作弊、考后遗忘的不良现象,促进学生组织管理技能、社交沟通、人力资源管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等技能的提升,以此满足创新创业环境下社会相关企事业单位对公共管理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探索学校与政府、企业的合作方式,寻求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途径,改革陈旧的实践课程教学基地管理,建立更完善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
迎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应做出相应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以顺应“双创”环境对该课程的新要求。“课堂实验、学期实习、综合实训”三模块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实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学期实习,深化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更好地指导实践、实习;通过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实践实训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该模式的落实还需要从教材的选定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的改進等几个方面来着手。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十一
1、目的:为规范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使公司员工在开展工作时有所遵循,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各分子公司。
1、各部门、分子公司应根据定岗定员标准,在编制范围内制定招聘计划。
2、公司招聘新员工以学识、品德、能力、经验、体格适合于职务或工作为原则,但特殊需要时不在此限。
3、招聘流程:
3.1各部门负责人根据缺编缺岗情况,填写《人员需求申请表》,写明人数及详细要求,由分管领导审批确定招聘计划。
3.2人力资源部根据岗位配制名额,对符合标准的招聘计划实施招聘,与用人部门共同筛选把关;岗位配置名额以外的需报总经理批准。
3.3总部员工招聘工作:
3.3.1一般员工:由人力资源部与用人部门负责人初试后,由分管领导复试确定。
3.3.2部门经理级人员的招聘:由人力资源部与分管领导进行初步面试后安排相关测试项目;应聘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项目后,由总经理、分管领导、人力资源部、测试项目所涉及的部门或单位人员组成项目答辩小组进行复试;复试通过后,由人力资源部与分管领导就答辩小组提出问题与应聘者进行最后沟通,无异议后方可办理入职手续。
3.4各分子公司员工招聘工作:
3.4.1部门经理及以下:由分子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实施,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3.4.2副总级(含)以上人员:招聘程序同总公司部门经理级人员,由总公司面试确定。
1、新聘用人员的试用期一般为1-3个月,期满合格者方予录用为正式员工。
2、员工在试用期内品行或能力欠佳不适合工作者,可随时停止试用。
3、员工录用前应办理报到手续:
3.1报到需提供个人资料:身份证、学历证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等)、专业资质证书及其它资质证明的原件,提供市属三甲医院三个月内的体检报告、免冠彩色近照(1寸、2寸各3张)、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文件、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并如实填写《员工登记表》,同时将个人社会保险缴纳情况告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重要岗位需提供最后一次任职单位或求学机构或我公司高管人员的推荐信。
3.2办理入职手续:
3.2.1与试用部门负责人见面,接受工作安排,并与负责人指定的入职引导人见面。
3.2.2到总经办领取工作牌、办公用品及其他相关资料;。
4、办理完入职手续后,由人力部资源部进行相关企业文化、人事制度的培训后,方可上岗。
5.员工试用期间每月上交部门实习报告一份,用人部门可据实际情况进行延长试用。
6.人力资源部应不定期了解试用期人员的工作状况。
7.试用期结束后,部门负责人应对新员工试用期表现进行考核和评价,填写《新员工试用表》交人力资源部存档。
8.试用期员工离职,应提前三天向部门领导提出辞职,并经分管领导批准后办理离职手续。
9.试用期内,员工无法达到公司工作要求,连续缺勤达3个工作日或累计缺勤达6个工作日,公司将终止其试用。
10.公司提倡正直诚实,并保留审查职员所提供个人资料的权利,请务必保证所提供的个人资料的真实性。如有虚假,一经发现,公司将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11.员工的个人信息有更改或补充时,应于一个月内向所在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申报变更或申明,以确保与个人有关的各项权益。
1、聘用制度:
1.1试用期满的员工,需要填写《转正申请表》,并经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分管领导评定后(部门经理级人员需经总经理评定),方可视为转正。
1.2人力资源部应在接到经批准的《转正申请表》的第一时间口头通知转正员工。
1.3公司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管理。
2.1当公司某个管理职位出现空缺时,可提升或任用表现突出且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员工,符合下列条件的职员将有机会获得晋升和发展。
2.1.1符合职位的资质要求,并有愿望担任此项工作。
2.1.2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创造出优秀的业绩。
2.1.3主动积极,敬业诚信,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2.1.4具有全局观念,了解公司的战略,并获得同事的高度信任。
2.1.5相同条件下,有派驻边艰地区工作经历的员工享有优先晋升权。
2.2任免程序:
2.2.1总公司部门经理级人员的任免由分管领导建议,经人力资源部考察后,报总公司总经理审批。
2.2.2分子公司部门经理及以下人员的任免由子公司总经理批准,报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2.2.3分子公司部门经理级以上人员的任免由子公司总经理建议,经总公司人力资源部考察后,报集团公司总经理审批,人力资源部备案。
1、根据公司工作需要及员工个人能力、特长,公司有权调配员工的工作岗位,被调配员工要服从大局,任何员工若无理拒绝工作调动,公司视其自动辞职。
2、跨部门(公司)人员的调配,首先应得到现用人部门分管领导(或子公司总经理)同意,再经需用人部门分管领导(或子公司总经理)同意后,提出书面意见报人力资源部,经人力资源部协调考察后,向总经理提出调配方案,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各分、子公司内部人员岗位之间的调配,由分、子公司总经理批准实施后,调配情况报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4、奉调员工离开原职时应办妥移交手续,才能赴新任职部门报到,不能按时办理完移交者以移交不清论处。
5、调迁员工在新任者未到职前,其所遗职务可由直接上级指派部门人员暂为代理。
6、分子公司第一负责人或重要岗位管理人员调动,公司将安排审计。
1、员工辞职。
1.1员工有辞职权利,试用期员工需提前三天向部门经理递交辞职申请,正式员工需提前三十天向部门经理递交辞职申请。
1.2总公司一般员工的辞职:辞职申请经部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同意后,报分管领导审批后即可办理离职手续。
1.3总公司部门经理级、分子公司副总级(含)以上人员辞职:在员工提出辞职后,先由人力资源部和分管领导与辞职人员沟通,再由总经理、分管领导、人力资源部组成离职面谈小组进行沟通,最后经总经理批准方可办理离职手续。
1.4辞职申请批准后,员工持辞职申请到人力资源部领取《员工辞职申请表》,办理相关手续,并做好工作交接和工资结算。
1.5各分子公司部门经理级(含)以下员工辞职按分子公司程序办理,报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1.6因员工辞职,不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对公司利益造成实际损害,公司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其责任的权力。
2、员工辞退。
2.1对于严重违反公司纪律,严重损害公司形象,以及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公司有辞退的权力。
2.2普通员工的辞退报告由部门经理提交分管领导审批;部门经理的辞退报告由分管领导提交总经理审批。所有的辞退报告均应在人力资源部备案。
2.3人力资源部接到批准的《辞退员工审批表》后,通知被辞退人员到人力资源部领取员工离职交接表并办理相关手续,员工在交接完工作,经查无挂帐欠款、借用设备物品等事项后,方可结清工资,解除关系。
2.5辞退人员若不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对公司利益造成损害,公司有权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其责任。
3、离职谈话。
3.1总部人员、各分子公司部门经理级以上人员离职,总公司人力资源部与其分管领导应和离职人员谈话。
3.2各分子公司部门经理级以下人员离职,其主管和分管领导应和其谈话,了解其离职的原因。
3.3离职谈话记录均应在人力资源部存档。
2.打卡规定。
2.1员工每天上下班和外出须打卡。每天上午上、下班和下午上、下班由员工本人分别打卡;工作时间离开公司应得到部门领导同意。
2.2员工不得代他人打卡,凡代他人打卡者:初次代打卡,扣除双方薪金各200元;再次代他人打卡,除作上述处罚外,薪金予以下调100元。
3.迟到早退。
3.1每月迟到(超过规定上班时间的3分钟)一次给予口头批评。
3.2每月迟到一次以上,迟到或早退3分钟以上、15分钟(含)以下者,每次扣除薪金20元;15分钟以上、2小时(含)以下者,每次扣除薪金50元。
3.3当月累计迟到三次者,视同旷工半天。
4.旷工。
以下情况,一律视为旷工:
4.1无故缺勤2小时以上。
4.2请假或假满未经续假而擅自不到岗者(包括续假未获批准)。
4.3经查实以虚假理由请假并获批准而不上班的。
4.4伪造出勤记录者,一经查明属实,双方均以旷工论处。
4.5旷工时间的最小计算单位为0.5个工作日,不足0.5个工作日以0.5个工作日计。
4.6对旷工的处理:
4.6.1旷工期间劳动报酬及其他福利待遇不予发放。
4.6.2每旷工0.5个工作日,当月薪金降100元。
4.6.3旷工连续超过2个工作日,或全月旷工累计达3个工作日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达6个工作日者,公司将与之解除劳动合同,不给予任何经济补偿。
5.请假规定。
5.1员工如有私事或生病可以请事假或病假,职员请病(伤)假、事假须依相关规定履行休假审批程序,获得批准并安排好工作后,方可离开岗位。
5.2请病(事)假须于上班前或不迟于上班时间后15分钟内,致电所在部门负责人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病假应于上班后第一天内,向人力资源部提供二级(含)以上医院出具的建议休息的有效证明。
5.3因公参加社会活动、赴外地出差,依公司相关规定履行审批程序并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备案,视为正常出勤。
5.4普通员工请事假不超过一天(含)的,由部门经理批准(经理请假需经分管领导批准),超过一天、3天以内(含)的,由公司分管领导批准,3天以上须经总经理同意。
5.5办理请假手续时,首先应填写请假条,找分管领导办理审批签字后,交由人力资源部备案。
6.医疗期。
6.5.1员工因患病或非因公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在本公司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十二个月的医疗期。
6.5.2在本公司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十年以上的为九个月;十五年以上的为十二个月。
7.婚假。
7.1职工结婚可享受5天的婚假,晚婚者另按规定增加晚婚假7天(含公休日)。
7.2婚假期间一切待遇不变。
7.3请婚假人员须填写请假报告,经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7.4婚假原则上应于结婚后半年内一次性休完。
8.丧假。
8.1员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配偶的父母)死亡,可以享受5天丧假(含公休日)。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去世,可以享受3天丧假。
8.2请假人需填写请假报告,经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9.生育假期。
9.1女职工产假为3个月。
9.2男25周岁以上、女23周岁以上初婚为晚婚;24周岁以上的已婚妇女生育第一个子女的为晚育;晚婚晚育者,另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30天.
9.3晚婚晚育给予男职工护理假10天。
9.4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及福利待遇。
1、为使员工胜任岗位职责的规定,提高员工素质及工作效率,培训必须有效地开展和坚持。
在生活中,制度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欢迎阅读与收藏。人......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十二
目的: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人事管理流程,确保人才资源有效利用,特制定本制度。
公司行政人事部负责对公司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确保公司组织结构、人员配置都能高效的为公司战略目标服务。公司各部门应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和战略规划制定本部门组织结构、岗位配置计划、人才需求计划,以高效、科学的原则对部门人力资源进行规划。
二、人才招聘申请。
公司各部门根据部门岗位配置计划、人才需求计划向公司提出人才招聘申请,并呈总经理批准后,交由行政人事部负责招聘工作。
具体流程为:
三、招聘实施。
行政人事部负责招聘工作,在接收到总经办审批后的《人才招聘申请表》后,应制定相应岗位的招聘方案,并组织招聘工作。
四、人才甄选(笔试、面试、测评)。
可组织多个部门一起对应聘者面试,考查其是否符合岗位的特殊要求。中高级管理人员应聘,在经过初试后,由总经理做最后终试。
具体流程如下:
五、入职。
一般期限为12~24个月,特殊岗位除外。
具体流程如下:
六、员工调动。
公司员工调动分为四种:晋升、平级调动、降职调动、借调。
(一)晋升。
晋升包括晋职和晋级。晋职,是指员工因业绩突出,由较低职位上升到较高职位,其责任、权力相应增加;晋级,是指不提升员工的职务级别,而通过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的一种激励方式。
(二)平级调动。
平级调动,因工作原因在级别或薪资相同的情况下调动。
(三)降职调动。
降职调动是指员工从原有职位降低到责任较轻的职位,同时削减被降职人员的工作权利、薪资。
(四)借调(临时调动)。
借调是指因公司工作需要,部门提出或公司指派的临时性的工作调动,一般职级和薪资无变化。
(五)员工调动流程。
员工调动可由公司指派、部门提出或个人申请。员工调动前应事先与调动相关部门及当事员工充分沟通,确保员工调动前后的工作衔接,以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调动部门、当事人可到行政人事部领取《员工调动申请表》,填好后由调动部门主管审批签字后呈总经理批准,并返交行政人事部办理调动手续。行政人事部收到相关申请后,应为员工办理调手续,变更人事档案、劳动合同、考勤、薪资等,并与财务部做好衔接。
人力资源制度改革篇十三
**市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822.7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20.80万人,女性人口401.95万人;农业人口573.52万人,非农业人口249.23万人。
2009根据第二次农业普查,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415.98万人,其中,男劳动力205.66万人,占49.44%;女劳动力210.32万人,占50.56%。目前,已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127.56万人,其中县市区外务工人数为110万人,外出务工地主要集中在山东沿**市、北京、天津、珠三角和江浙一带。目前全市储备外出务工岗位信息仅有2.73万条,返乡后有须继续外出务工需求的3.4万人,加之年内新成长的.农村劳动力,从外地收集的可靠岗位信息数量上已不能满足需求,2009年四季度,人力资源市场共提供岗位43149个,进入市场求职的各类人员46845人次,岗位缺口数为3696人,相比三季度6010人的缺口,虽然略有收窄,但劳动力资源总体依然供过于求。本季度进入市场求职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为5550,占全部求职人员的25.49%。另据统计,**市农村劳动力自发性转移的占56%,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出去的占20%。
目前所掌握的资源主要包括:一、**市**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学院等高校及几所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二、**区和**县的几个乡镇。
主要渠道是学校就业办、市人力资源市场、县乡就业服务所、**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告;另打算开办人力资源dm报纸,通过纸媒进行宣传和招收人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普外科护士演讲稿题目(通用20篇)
- 2023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题班会总结(优质18篇)
- 幼儿园教师备课制度内容(优质9篇)
- 2023年护士节演讲稿开场白(优秀20篇)
- 2023年会议纪要如何写(大全12篇)
- 社区禁毒工作会议纪要(模板9篇)
- 最新三创策划书格式(优秀9篇)
- 2023年高中生诚信主题班会(汇总18篇)
- 2023年迎元旦活动方案反思(实用20篇)
- 2023年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大全12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人 力 资 源 心得体会分享(汇总17篇)42下载数 613阅读数 -
人 力 资 源 法务顾问范文(20篇)42下载数 928阅读数 -
人 力 资 源 总结精辟短句(优秀18篇)42下载数 739阅读数 -
人 力 资 源 调查报告(汇总13篇)17下载数 975阅读数 -
人 力 资 源 转正申请书(通用17篇)12下载数 738阅读数 -
人 力 资 源 毕业论文十(优质15篇)16下载数 835阅读数 -
最新
人 力 资 源 工作演讲稿(大全16篇)41下载数 138阅读数 -
人 力 资 源 管理制度汇编(实用13篇)48下载数 902阅读数 -
2023年
人 力 资 源 制度改革(精选8篇)28下载数 679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