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和提升阅读素养。在写总结时,我们还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目标设定,以此来进一步完善总结。总结是人们对自己一生经历和成长的概括和反思,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的摘录,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一
10月9日,世界粮食计划署因其在消除饥饿方面的努力,为改善受冲突影响地区的和平条件,以及作为推动力防止饥饿被用作战争与冲突的武器的努力,而被授予20_年诺贝尔和平奖。世界粮食计划署由联合国和联合国粮农组合办,是全球最大的人道主义援助组织,旨在消除饥饿并促进粮食安全。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在世界粮食计划署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同时,中国的“光盘行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舌尖上的浪费”开始转变成人人节约粮食的好风气。以身作则,强化勤俭节俭意识,带头抵制“舌尖上的浪费”,时刻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带头营造出“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氛围,以实际行动遏制餐饮浪费行为,不让“空盘”变空谈。
“运锄耕劚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知不易、存敬畏、见行动。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一粒粮食从发芽、分蘖、抽穗到结实的过程中,都浸透着耕种者辛勤的汗水,浸润着大自然带来的阳光雨露,承载着农民一年的期望。粮食有生命,有灵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对粮食都心存敬畏,容不得半点亵渎。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敬畏自然、敬畏粮食,在粮食上感受大地的沉稳厚重、水流的清亮明净、清风的平淡和煦,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光盘行动不是一句口号,也不只是写在墙上的宣传画,需要我们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当好“排头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带动群众,时刻践行着勤俭节约,坚决对浪费粮食的行为说“no”,让节约粮食的理念入心入脑、见言见行。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去虚浮、止奢侈、行勤俭。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斗富摆阔、一掷千金的“豪”,过度包装、极度装饰的“美”等现象也随之而来,隐秘流行。不良现象导致的不仅是粮食的浪费,还是贪污腐败的“暗”和骄纵淫奢的“恶”的蔓延。只有防微杜渐,才能从源头上堵住不正之风;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理念,坚持移风易俗、文明过节,才能杜绝各种铺张浪费行为。党员干部在落实“光盘行动”、拒绝“剩宴”上,不止于“舌尖”,还要将“光盘”的思想精髓贯穿到思想上、行动上、生活上,将“勤廉者平安一世,贪婪者自毁一生”的警训牢记于心,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守初心、持恒心、出实效。 “光盘行动”广泛开展,“舌尖上的浪费”现象有所改观,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光盘行动”绝对不是刮一阵风,抓一阵子,必须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艰苦奋斗是永不过时的“传家宝”,要端稳中国饭碗,就要养成勤俭节约的意识。勤俭节约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绵绵用力,持之以恒。要从根源入手,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初心,强化勤俭节俭意识,引导健康消费,赓续艰苦奋斗精神,在“光盘行动”进行到底的过程中,将勤俭节约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体现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勤俭节约蔚然成风,在全社会中绽放出绚丽的文明之花。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二
食品安全一直倍受关注,因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根本离不开食品。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但又总一些人,让我们担心,我们的食品是否安全,是否卫生。
最近的孔雀石绿、苏丹红等这些是已经被“消灭”了还有红心鸭蛋等还没完全被解决的。不过就算它们现在已经给解决了,可是我们还要担心“它们”还会不会在不就的将来卷土重来呢?想到这里,我就不禁想到了在幕后不断“制造”这一些危害人生安全的食品的人。于是我就发出了这样的疑惑这些人是为了什么?我想还是为了一个字——钱,钱是魔鬼得意的诱饵。因为钱,这世界上发生过多少次的谋杀、抢劫和盗窃?谁能想到这么一张张的钱币,竟是想监狱和法庭输送罪犯的“供应商”。
也就是因为了钱产生了:人工合成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和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因此,我十分的想些人明不明白,他们的“产品”危害了多少人?有许多的人因为吃了这些所谓的“卫生、安全食品”而上吐下泻乃至丢了性命的!
不过,我想,除了批评那些只知道赚钱而不顾及他们身体健康、安全的人以外,我们还要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
如:苹果过于的发亮说明苹果可能打过蜡。葡萄上的白斑过多可能就是农药使用过量。
这些说明,防御食品中人为的添加化学物质、有害物质有些是可是用肉眼或简单的方法检验出来的。
我们要关注食品安全,要为了我们的健康而努力,要为了我们的文明而努力。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这是基于粮食战略价值作出的重大判断,充分体现了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使用“全方位”“根基”,这是中央文件在粮食安全领域的新提法。“全方位”是方式方法,体现出中央对粮食安全的深入思考和科学部署,“根基”是重要性,有根底和基础的涵义。只有做到“全方位”才能夯实“根基”。从国际发展经验看,现代化强国都很好地解决了粮食问题。要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要解决好粮食问题,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全方位”是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拓展,具有全面、完整、系统的涵义。“全方位”是新时代统筹发展与稳定、风险与安全、粮食与其他产业,以及应对国际形势变幻动荡提出的新要求,从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保障粮食安全,也是全面系统准确把握我国粮食安全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
“全方位”有别于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全领域、全过程、全环节侧重自身内部,“全方位”不仅包括内部强筋壮骨,也包括外部的鼎力相助。从以往世界上出现的粮食安全波动看,问题往往不是来自粮食本身,而是来自粮食外部,地缘冲突、大宗产品价格上涨等公共事件助长了粮食市场波动。因此,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不能仅仅着眼粮食本身,要从更大范围、更宽视角、更大格局上支持发展粮食。
“全方位”要从“地、技、利、义”着眼。“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是“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是“技”;“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是“利;”“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是“义”。“地”上重点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到2030年全国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技”上重点是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这两个支撑,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用好基因编辑、空间诱变育种等生物技术,拓展粮食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弥补国产农机装备短板,加快提档升级,进一步提升机械水平和作业质量。“利”上重点是建立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这两个机制,让种粮农民有钱挣、得实惠,让主产区不吃亏、多产粮,调动农民和地方积极性。“义”上重点是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推动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共同扛起粮食安全重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覆盖基础设施、科技装备、收益保障、政治责任等方面。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我国形成了基本农田保护、土地用途管制、耕地占补平衡、耕地退出平衡等在内的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体系。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巩固和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农业科技实力持续提升、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为农业农村全面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涌现出一批农业科技标志性成果,整体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机装备对粮食增产贡献率显著提高。
调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积极性。以最低收购价为代表的价格支持政策是保护农民合理收益的有效举措。近年来,国家适度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对小麦、稻谷市场价格形成利好支撑,兼顾了种粮收益与后续市场平稳运行的双重目标。构建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生产者补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系统补贴体系,粮食生产补贴容量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当前,仍需要增强农民种粮收益预期、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强化粮食安全责任义务。2020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粮食安全党政同责,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我们调研发现,很多地方政府每年年初第一件事就是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下达面积和产量任务,细化到村组地块,落实到具体作物品种。接下来,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科学合理设置考核内容,配套规范化、可操作的措施。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还需采取系统性的强政策调动地方抓粮、农民种粮积极性,采取超常规的“黑科技”突破资源技术约束,提高单产、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耕地保护利用。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耕地用途管制,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防止耕地“非粮化”。中央地方协同发力,共同投入建设高标准农田。引导地方整合涉农资金、创新投融资模式、充分利用新增耕地调剂收益等方式,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合理提高建设标准。挖掘依靠多层次资本市场,引导社会资本有序进入粮食安全领域。利用中央专项债渠道,将粮食基础设施列入发行支持范围,明确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用于支持振兴粮食重点领域,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开展农田建设,鼓励合作社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自主筹资投劳,参与农田建设和运营管理。力争到2035年,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加快农业科技装备创新研发。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注重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立足行业急需解决的瓶颈制约问题,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抓好种业创新,围绕“卡脖子”问题,组织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协同攻关,加快培育一批高产稳产、优质专用、绿色生态、适宜机械化、轻简化的新品种;抓紧搭建政策桥梁,破除科企联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在以国有科研机构为主体的育种基础理论、种质资源创新、高新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体系之外,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形成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为一体的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新模式。加快农机装备提档升级,一方面要聚焦国产农机在粮食生产薄弱环节、高端智能、大功率、丘陵山区小型机械等方面的突出短板,加强研发,提升国产农机装备水平;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机购置和作业补贴政策,加强绿色高效新机具新技术、智慧农业示范应用,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加大种粮支持与主产区补偿。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构筑农业补贴、信贷政策、保险政策“三位一体”的联动支持体系,为种粮农户构建收入保障网,让种粮农户经济上不吃亏。提高价格预期,利用期货规避价格风险,积极引入“保险+期货”模式试点,通过汇集产业链上下游力量,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调动地方抓粮积极性还需要解决主产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问题。进一步加大中央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全面保障粮食主产区的基本支出和基本运行。同时,建立主销区向主产区财政转移的发展性补偿机制,主要用于推动主产区搞好粮食生产经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让产粮大县更好抓粮增粮,做到产粮越多、贡献越多、实惠越多,在加快经济转型、迈向现代化征程中同步发展。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明确党、政方面领导干部责任,形成党委抓面积、抓数量,政府抓流通、抓质量的责任机制,共同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尽快制定粮食主产县经济社会发展扶持清单,加大对粮食主产县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明确主销区对主产区进行对口援建,投资生产设施设备、社会化服务、科技研发、购销协作等,提升主产区现代产业经济活力。把稳定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作为粮食主销区的重点考核内容,明确粮食产量底线。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四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吃饭的时候,有一位同学特别的挑食。今天中午,他又遇到了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又开始浪费了。他“趁热打铁,”趁老师打电话的时候,拿着自己的垃圾袋,偷偷地把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倒了进去,他以为老师不会发现,可还是被老师发现了。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现在吃的这些米饭,还有菜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很多同学都说去超市买的,去菜市场买的呗。老师却摇了摇头说:“其实不是的,我们来看一下相关的影片吧!”
在影片中,农民伯伯在烈日炎炎下辛勤的劳作着,一刻都不停歇。他们为了让我们吃到香喷喷的饭菜,一会儿除草,一会儿犁地,一会儿播种,累得满头大汗。尽管只有一条擦汗的毛巾,他们还是不停地工作着。再看看他们的双手,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像是干裂的松树干一样。看着那布满老茧的双手,我真切体会到了,粮食饭菜真是来之不易啊!而那位浪费粮食的男生看后也羞愧地低下了头说:“我以后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另一个影片在山区里,许多小学生的家庭非常贫穷,每天背着几个土豆去上学,土豆就是他们一天的口粮。放学后,他们还要帮助家人干活,全身被晒得黑黝黝的。他们干活的样子特别认真,每次他们回家时,总是汗流浃背,衣服湿了一大片。看到这些,我感到我们现在的生活非常幸福,我为我以往在家浪费粮食的行为而感到惭愧,可耻。
为了让全班同学都有节约粮食的好习惯,我决定带头做一个好榜样。吃饭的时候,吃不完的饭菜不要浪费,也不能挑食。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真正做好“光盘”行动的好榜样!正如名言“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我们如果每天节约一粒粮食,那么一年就可以节约四千万吨左右的粮食,也就可以帮助在山区里的贫困人家3.5亿多户。
每当我端起饭碗,就提醒自己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节约粮食是我们的使命,刻不容缓。为了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更加美好,从自身做起,让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吧!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五
“成都平原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称,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好这片产粮宝地,把粮食生产抓紧抓牢,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四川要把农业搞好,把粮食生产抓好。”对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始终念兹在兹。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思大国“粮”策,解决“怎么管”“谁来种”“如何种”三大难题,稳住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划定粮食安全“责任田”,“使命在肩”解决“怎么管”之题。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是重大战略问题,不能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保障粮食安全不仅是业务工作,更是政治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站位、主动担当,优化顶层设计,划分党政同责“责任田”,健全责任制度体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解决“怎么管”“管出效”的问题,做到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还要在一线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针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撂荒”等问题,牵头负责召开耕地整治专题会、现场办公协调会等会议,层层压实各级责任,分区包片对问题地块进行靶向施策、分类整治。深入田间地头向群众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及各项惠农政策,增强群众共抓土地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凝聚多方合力,形成耕地保护共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激励现代农业“种粮人”,“砥砺实干”解决“谁来种”之题。“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农民种粮能获利,粮食安全就有底气,想要百姓的“米袋子”鼓,必先让种粮农民“钱袋子”鼓。党员干部要争当农村致富“领头羊”、为民服务“农小二”,带头苦干真干勤干,做好政策引导和资源引流,通过健全农民种粮收益保障机制、落实支农惠农富农政策、提升种粮补贴发放力度等方式鼓励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激活农民生产致富内生动力,真正让农民有钱赚、得实惠、日子过红火。还要积极探索农村人才精准培养模式,鼓励、吸引、培育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效率,着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开展农技素质培训工程,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种粮人”,让“种粮人”更有信心、更有底气、更有能力让中国饭碗装中国粮,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盘活农业科技“创新源”,“集智聚力”解决“如何种”之题。“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科技创新是农业的根本出路,更是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支撑。从安徽深化“科技特派员+”行动到江西开展集中育秧,再到黑龙江推广大马力高端智能农业机械,都是盘活农业科技“创新源”的火热实践。广大党员干部要集聚各级农业科技力量,研发、引进、试验设施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突破农业种源、装备、设施与加工设备等“卡脖子”技术,构建“市场+企业+学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农业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园、创新示范区、科技小院等乡村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科技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借助卫星遥感“天上看”、植保无人机“天上飞”、视频监控“实时看”、无人驾驶农机“地上跑”等智能手段推进新型智慧农机作业,织密耕地保护监管网,抓紧收割“丰收在手”,做好收储“丰收入库”。让科技创新火花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六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4月10日下午,国家领导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我们要充分认识攥紧中国种子的重要意义,坚决扛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多渠道发力攥紧中国种子。
增强应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忧患意识,从思想上攥紧中国种子。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种子作为农业产业链中的源头,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确保种子安全才能确保粮食安全。__年7月,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强调,要“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我们不能只看社会发展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农业发展中不能只看经济效益,要放眼长远,提高站位,做好时刻应对自然灾害、人为操控等可能引发粮食安全的战略准备,将攥紧中国种子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底线。
发扬“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的优良传统,从源泉上攥紧中国种子。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大部队”。但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7亿,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民正逐渐减少,相应的,种粮人员也逐渐减少,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本土粮食作物的失种。我国已连续19年将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足以引起我们对事关粮食安全的农业、农村、农民的高度重视。我们常讲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种、藏粮于民,种源要自主可控,就要完善和落实相应农补政策,依靠广大农民朋友,让中国的种子,在祖国各地生根发芽,形成良性循环。
推进农业科技特别是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从技术上攥紧中国种子。现在是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农种科技也不例外,育种技术的革新发展,是农作物增产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优良种子可以贡献粮食增产量的45%~50%。“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这设备那设备,这条件那条件,没有良种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也明确了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总目标。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种业科技的自立自强提供方向引导和组织保障,持续把科学技术应用到粮食生产和粮种培育中。
完善规章制度为种业发展保驾护航,从法治上攥紧中国种子。种业高质发展、种源自主可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而建立激励和保护原始创新的种业法律制度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关键。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已于2022年3月1日施行,全面强化了品种权的保护力度,将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水平推向新高度。要广泛宣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为代表的相关法律法规,各级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都应充分认识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了解法律确立的政策措施和制度,在品种选育、种子生产经营等活动中,确保法律有效贯彻实施。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七
粮食安全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而言,关系重大。现在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很高,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水平较高。但中国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大豆、玉米等杂粮缺口较大,而稻谷出现了阶段性过剩的情况。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中国多措并举:第一,实施党政同责政策,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各地粮食的播种面积总体实现稳中有增;第二,大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达到粮食产量的增长;第三,在极端灾害天气发生后,采取补种、田间管理等补救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后,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和力度,进而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
中国把自身的粮食安全问题解决好,就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贡献。和美国将粮食援助作为政治外交手段不同,中国与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1年,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在xx召开,有利于凝聚国际社会在粮食减损方面的共识,构建全球共同节粮减损的良好氛围,增强疫情下世界粮食安全韧性,推动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扩大全球农业合作。
除了保障中国14亿人的饭碗,中国还积极承担大国义务,向全球低收入国家和粮食危机比较严重的国家提供粮食援助,帮助他们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缓解粮食危机。同时开展技术合作,派遣科技人员到发展中国家,推广中国的杂交稻等农业技术和先进机械,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产量。
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仍面临许多挑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市场上粮食供应链不稳定,对粮食进口的影响不可忽视。从国内生产的角度看,中国资源有限,对于耕地的保护建设仍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也有待提高,当今生物技术突飞猛进,中国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部分农业机械有待升级。另外,农民的利益问题难以解决,农民收入过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导致农村无人种粮。
面对国际粮食市场的波动,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通过国际合作来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对内,首先要保护和建设耕地,稳定粮食的种植面积;其次,要调整粮食产业结构,扩大大豆油料的种植面积。同时,使用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可以有效解决劳动力减少的问题。通过以上措施,在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同时,为世界做出示范。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八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从我国东北到西南,从华北和黄淮海地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秋粮收获一派繁忙景象。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在丰收的田野上,每一份收获的喜悦背后,都离不开在粮食领域长期耕耘的功勋模范。
英雄模范,中华民族的闪亮坐标;功勋荣誉,激励前行的精神动力。"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玉米专家、"最美奋斗者"李登海……在粮食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端牢端稳中国饭碗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9月29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国家以最高规格向8位英雄模范颁授"共和国勋章"。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就是其中的一位。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为解决中国粮食问题,几十年来,袁隆平领衔的科研队伍接连攻破难题,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世界纪录一次次被刷新。
袁隆平生前常说起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如今,我国稻谷生产量世界第一,2021年达2.128亿吨,其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一半,累计种植面积超过6亿公顷;从越南的湄公河畔、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到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杂交水稻已推广种植和引进试种到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海外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
在我国南方,袁隆平改良水稻,大大提高了产量,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而在我国北方,被誉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的李振声将一生交付于小麦研究,通过培育小麦良种,一度让小麦的产量超越水稻。
1956年,面对小麦条锈病疯狂蔓延致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的危机,李振声决定培育抗病良种,提高小麦对抗疾病的免疫力。经过20多年实验、失败、再实验的过程,他率领团队成功育成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
李振声在科研上不懈努力,终于为中国的小麦种植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1980年,抗病新品小偃系列开始推广,种植1.5亿亩,相较于之前增产60亿公斤。与此同时,小偃系列的其他良种也培育成功,累计70个,种植面积多达3亿亩,增产75亿公斤。
2006年,李振声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现在,李振声依旧与小麦为伴,带领团队继续研究黄淮海盐碱地小麦生产课题。
与李振声一样,"最美奋斗者"李登海也依然坚守在玉米育种科研一线。
多年深耕玉米育种行业,李登海培育出叶子向上长的紧凑型玉米品种,更加耐密植,利于高产。他带领的种业科研团队不断刷新玉米单位产量:1989年,"掖单13号"夏播玉米亩产1096.29公斤,成为我国第一个亩产突破1000公斤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并首创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随后,又创造出我国第一个亩产超过1100公斤和亩产达1239.14公斤的高产纪录;2013年,"登海618"在新疆种植,亩产达到1511.74公斤,成为我国第一个春玉米亩产突破1500公斤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
目前,李登海团队育成的120多个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在全国累计推广13亿亩。
除了袁隆平、李振声、李登海,还有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卫,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万权,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获得者金黎平……在粮食生产领域,在农业科技研究一线,一大批功勋模范矢志不渝、无私奉献,助力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稳健前行。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九
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稳住农业基本盘。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推动科技创新、发扬节约精神,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增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忧患意识,实现藏粮于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面对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全球经济危机、疫情、气象灾害、部分地区战争等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把握“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的硬道理,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要扎实开展撂荒地排查整治工作,做到“摸清家底”,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牢牢抓紧“中国粮袋”、端稳“中国饭碗”。要保护好耕地,守住粮食“命根子”“生命线”,承担“保土”“管土”之责,落实“田长制”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推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科技创新,实现藏粮于技。“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中国自古以来重视农田水利、良种优化等农业技术科技的发明创造,古有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灌溉蜀地万亩良田,今有袁隆平院士培育推广超级杂交稻。实践证明,在耕地总量稳定的情况下,必须靠科技支撑保障粮食增产。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推广先进农业种植技术,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加强重大病虫害防控及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做到“向科技要粮”。要在粮食安全领域建设一支具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种子精神”人才队伍,选拔一批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十年磨一剑”的科技人才到基层服务、“传经送宝”,推动粮食作物种植优质高效发展。
发扬“日储一勺米,千日一石粮”的节约精神,实现藏粮于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人生中最早接触到的古诗句之一。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要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浪费粮食行为,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光盘”等粮食节约行动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主题活动,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挺在前面,珍惜一箪食、一瓢饮,增强节约意识,引导全民参与节约粮食。要从餐桌抓起,从大学食堂和各个单位食堂、餐饮业抓起,从幼儿园、托儿所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特别是党员干部应当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厉行节俭,争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先锋,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同心守护“中国粮仓”。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十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加夯实。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自当始终牢记国家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更加热爱新时代“三农”工作,钻研“三农”理论知识、提升“三农”工作水平、创新“三农”工作方法,团结带领广大种粮大户在敬业奉献、精益求精、敢闯敢试中为“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敬业奉献”中确保“粮食安全”。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的一生始终要“执事敬”。众所周知,“三农”工作“多、繁、杂、忙、细”,一些年轻干部刚走上基层工作岗位,或者在基层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浮躁、埋怨、当“逃兵”等现象。因此,只有广大基层干部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怀有挚爱之心,从事即十分热爱党的“三农”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新时代“三农”工作中去,发扬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服务“三农”,持续为推动新时代党的“三农”事业特别是国家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集聚强大正能量。
在“精益求精”中确保“粮食安全”。“三农”工作也是政治性、时代性、专业性等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掌握日常的“三农”业务工作,还要及时掌握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新思想、新政策、新要求等。正所谓“艺痴者技必良”,广大基层干部只有像“金刚石”那般,在实践的熔炉中不断打磨、锻造自己,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才能成为新时代党的“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在新时代“三农”工作中厚积薄发,在平常时期“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时刻为推动新时代党的“三农”事业特别是守好国家粮食安全站好岗、尽好责。
在“敢闯敢试”中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大力实施“两藏”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一切没有一项不是在敢闯敢试中助推完成的。在新的赶考路上,广大基层干部同样也会面临诸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唯有保持敢闯敢试的精气神,在传承中大胆创新,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才能不断开拓新时代“三农”工作新方法新举措,助推新时代党的“三农”事业特别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入新境界、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十一
粮食安全要练“本手”离“俗手”成“妙手”
随着全国高考语文场的角逐落下帷幕,各卷作文题便相继出炉,引发社会关注。其中,全国新高考一卷话题“本手”“妙手”“俗手”热议度持续高涨。“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当前,正值“三夏”粮食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当认真思考,用练“本手”离“俗手”成“妙手”的思维,切实担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激发种粮主体的内生动力,加快推进粮食安全的核心技术攻关,书写好粮食安全的“高考答卷”。
练“本手”,需坚定信念,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粮食安全中的“本手”是何意?这里,可理解为坚定的信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思想的体现。回望来时路,有无数的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做忠诚于党的表率,严格要求自己,履职尽责。“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嘱托,不能把粮食当成一般商品,光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光算眼前账、不算长远账。遇到涉及粮食安全方面的大是大非问题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旗帜鲜明;遇到错误言论时,要及时纠正,敢于批评,勇于亮剑,确保粮食安全问题守得住、守得牢。其次,要严守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党章党纪党规,不断念好纪律“紧箍咒”,不断检视自己的党性修养够不够,把稳思想之舵,严守纪律底线,从而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做到不负党和人民的选择。
离“俗手”,需多方发力,激发种粮主体的内生动力。粮食安全的“俗手”可理解为不切实际,或可受益一时,但不利于长远发展。面对新发展阶段,涉及到粮食安全的工作更加复杂,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都很多,这不是一家一户能单独解决的问题,也不是科技人员单方面就能解决的问题。“保障粮食安全,亿万农民是主体”。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科技成果及时送出去,通过开展现场会、农业科普讲座、农家科普书屋等系列活动,加强农民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培训,让农民在学习到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粮食生产,从而激发农民的内在活力和自我发展动力,达到省钱、省心又省力的目的;另一方面,确保农民的受益主体地位,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科技工作者等要经常到田间地头看一看、走一走、聊一聊,既可以让农民群众及时表达自己的种粮诉求,又可以发现农业生产及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不合理之处,进而为贯彻粮食安全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成“妙手”,需开拓创新,建设科技兴农的人才队伍。粮食安全如何成“妙手”?耕地就那么多,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成果取得的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当在粮食安全领域建设一支专业对口、素质优良、勇挑重担的人才队伍,为粮食安全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其次,实现农业科技的自立自强,不是一朝一夕、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下大力气,下大功夫才能实现的。因此,选拔的科技人才需保持“十年磨一剑”的耐力和定力,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最终才能有所作为。同时,完善保障措施,基层工作尤其是偏远艰苦地区,生活生产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要加大“人才兴粮”专项经费投入,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当地政府人才工程经费,对重点人才工作任务要安排配套经费支持,建立对优秀人才和科研团队的持续支持机制,从而实现既让人才引进来,又要人才留得住的目标。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十二
唱响丰收赞歌牢牢端稳“中国饭碗”
“天府之国,沃野千里。东坡故里,天府粮仓”,9月20日,在第__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由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倾力打造的原创mv《永远丰收》正式上线,歌曲以展现新时代“天府粮仓”新风貌为创作初心,以永丰村独特的风景风貌为背景,勾画出新时代中国农村“景美、人美、日子美”的美好景象。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作为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要牢牢守好护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坚守“粮”心,不负百姓好“食”光,履职尽责,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筑牢耕地红线,当好脚下土地“守护者”。“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耕地一直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耕地红线就是保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对于一个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的国家来说,保卫“脚下土”是端稳“手中碗”的根本前提。基层干部作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要深刻认识到耕地保护的重要意义,除了要积极做好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农村宅基地审批等方面的政策宣传者,更要做好耕地撂荒集中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耕地用途改变管治的执行者,用“长牙齿”的手段,筑牢土地保护“安全盾”,拿出对土地违法行为“零容忍”的决心,守好护好永久基本农田,牢牢保卫“18亿亩”耕地的安全红线。
稳保利民底线,当好粮产发展“服务员”。“一餐一饭关系民生,一瓢一饮贴近生活”,守护粮食安全,除了要守住耕地红线,同时也要保住利民底线。面对农耕技术不足、农业经营形式单一等“拦路虎”,广大基层干部要时刻牢记肩上的初心使命,扎扎实实深入田间地头,因地制宜,探索助力农业发展的新路子、新方法,通过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等方式,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益,真正实现“谁种粮谁受惠”。要做好“引路人”,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通过开展职业农民培训、农业生产技术能力培训等,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种粮人”,激活生产致富内生动力。
绷紧节俭主线,当好绿色生活“带头人”。“家有万石粮,挥堆不长”,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老百姓已经完成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跨越,但“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越是饱食暖衣,越要握紧“节俭筷”,珍惜“盘中餐”。广大基层干部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常思农民“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劳作之苦,时刻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让“俭法”新风吹进千家万户,成为人民群众饭桌上的行为习惯,教育引导更多的人着眼于自己的饭碗,从节约“一粥一饭”做起,从米面粮油上的“精打细算”做起,以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勤俭节约汇聚起绿色健康生活。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十三
同学们,还记得《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吗?千百年前的古人尚知粮食“粒粒皆辛苦”的来之不易,可人类进化到了二十一世纪,浪费粮食的现象却随处可见,是我们的生活太富足了吗?真令人惋惜痛心。
每天早上,上学路过的步行街口、栅栏旁、台阶上、垃圾桶边,到处可见随手丢弃的没吃完的面包、油条和喝剩下的豆浆,有从家里带来的,也有在街上买的,总之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看着满地的垃圾和同学们‘从容自如’地把食物扔到地上的情景,我心里格外难受。虽然这只是个别现象,但同学你想过没有,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简单行为背后有多大的危害?小至影响校区卫生,养成不好的生活习惯,大至浪费粮食资源,破坏地球生态环境。后果真的很严重,简直不堪设想!
少数同学如此严重地浪费粮食,可曾知道当今世界上有千万人还在遭受饥饿的威胁?这是一个巨大而又恐怖的数字!在一些贫穷国家,两人为了一截面包吵架乃至动手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为他们想想,你还忍心把大块大块的.食物随意丢弃吗?生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珍惜粮食是多大的悲哀呀!在轻易丢掉一份儿吃剩的或买来又不合口味的食物的同时,我想你也丢弃了比食物更为重要的东西!
前些日子我和爸妈看到过一则新闻,感触颇深。记得像是“小撒跑__”栏目的专题报道。讲的是在我国甘肃某某地,住在大山里的孩子们在一所叫做“红板小学”的学校里读书学习,这些孩子们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并且要翻过三四座大山,步行二十多里崎岖山路去上课,到达学校门口时,带着手电筒与之同行的记者阿姨已累得气喘嘘嘘、汗流浃背。他们中午来不及赶回家吃午饭,学校又没有食堂,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孩子自带午饭,不管凉热,好赖填饱肚子;条件不好的,中午不带饭,就只有看着别的同学狼吞虎咽,一直坚持到下午放学。看到他们饿着肚子仍旧专心致志、书声琅琅,我的心中一阵阵酸楚,爸妈也泪满双眼。“红板小学”的同学们觉得能吃上热乎乎的白米饭是一种奢望,是学校生活的最高标准,能填饱肚子对他们来说已经很快乐、很知足了!
还有,在前不久发生的日本地震海啸灾难和利比亚内战事件中,再次体现了粮食与食物的重要,使我深有感触。在从利比亚和日本撤离过程中,许多华侨踏上飞机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能给我一些吃的吗?”食物意味着生存,关系到生命。
事情虽然过去一段时间了,“红板小学”的同学们之后也得到了一些好心人的资助,可我心中至今仍牵挂着他们。对于那些浪费粮食的学生来说,在随手丢弃没吃完食物的一刹那,你应该感到脸红!
尊重自己,尊重劳动。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十四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任何时候都要绷紧这根弦,须臾不可放松,务必抓紧抓实,让百姓任何时候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藏粮于地,喜看禾菽千重浪。“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有根才有果,有果才有实,有实才能让14亿人有饭吃,吃得饱。在当今国际局势动荡和一次次新冠疫情形势严峻的影响下,要更加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增产高产,护好老百姓的肚子,装满老百姓的“菜篮子”,增加老百姓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底气。同时,要保好农村耕地的质量,各级地方政府要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的前提下,要因地制宜变“撂荒地”为高质量标准农田,带领农民改进耕作方式,将“望天田”改造为“保收田”,让农民装满粮仓,更装满“钱袋子”。
藏粮于种,笑闻碗间稻香飘。吃饭的家伙要牢牢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在粮食生产上,种子是源,产量是泉,未有源头活水来,就未有活力之泉。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百分之九十六以上,水稻、小麦、大豆全部使用自主品种,基本做到中国种中国粮。但同时在一些品种、领域跟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短板和弱项,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起表率作用,牟足劲、精奋进,要有“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的精神和攻破“卡脖子”技术的干劲去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同时,还应将生产、加工、销售、技术服务和产学研用相结合,完善种业产业链,早日实现“禾下乘凉梦”。
藏粮于库,仓廪充实底气足。“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国库和粮农户仓装满粮食是愿景,是目标,更是行动指南。粮农仓丰实稳的是小家,护的是人心,保的是平稳;国库丰实稳得是“大家”,护的是天下,天下安则社稷稳。仓库需装满粮食,更需装好粮食,“装好粮”需奋战在一线的粮食守护者们,特别是党员干部们要以身作则,怀揣一颗“定心”,以“钉钉子”精神研发和改进粮情智能检测系统、储存系统和运输系统,用高科技为仓库存储保驾护航,护好手里的每一粒粮。
藏粮于民,乐传社会风尚浓。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之风,坚决杜绝浪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粮食是中国永不过时的传统美德。光盘行动提倡鼓励大家“珍惜粮食,拒绝浪费”,有力改善了社会上粮食浪费的现象,很多人增强了节约粮食的观念,但身边浪费粮食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节约粮食任重道远,我们应该从娃娃抓起,从一餐一饭抓起。大力倡导良好家风,父母多引导孩子;完善学校相关制度,开展主题班会等各类活动,形成“节约粮食,拒绝浪费”的良好风气;加强社会的监督,共同作用,形成闭环式管理,从根本上杜绝产生粮食浪费的现象,让“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好习惯在一代一代人中蔚然成风,从而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十五
有一次吃饭,我感到饭菜很不好吃,刚进嘴里就吐了出来,弄得满地满桌子都是掉落的饭菜。爸爸见了我这样,很是生气,质问我说:“明明,你知道我们碗里的饭菜从哪儿来的吗?”“从田地里种出来的呗。”我满不在乎地说。“你不知道农民伯伯多么辛苦才种出来的粮食吗?”我摇摇头。于是,爸爸决定周末带着我去农村,看看农民伯伯是怎样种地的。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爸爸带我来到了农村的田地里,我看到一位五十多岁的老爷爷在拿着锄头吃力地锄着草,已经汗流浃背,上衣已经湿透了,喘不过气来。我想:农民伯伯真是辛苦啊!能在这样烈日炎炎的天气下干如此劳累的活儿,真不容易呀!老爷爷把杂草清理的是那么干净,在看看他那双长期劳作的手,早已成了黑黝黝的,结满了厚厚的老茧,这时我才真切地感觉到我们的粮食饭菜真的来之不易啊!对自己以往浪费粮食的行为倍感愧疚。
我们全球有五十亿人口,我国就有十多亿人口。一人一碗饭世界全球都要吃五十亿碗饭,但我们农村里的田地正急剧地减少,一片片良田正变成高楼大厦,供我们食用的粮食也正逐年减少。如果我们每人每天节约一粒粮食,那么一天就可以节约五十亿粒粮食,可以去帮助那些因为贫穷、自然灾害等原因正在挨饿的人们免受饥饿之苦。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们为了粮食,冒着严寒酷暑,在田地里辛勤劳作,从而我们才有粮食吃。每当我再望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农民那辛苦的背影总能在我眼前浮现,心中不由然想起这首诗。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十六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一直以来,粮食安全始终是心之所系。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因此各地要主动挑起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策,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行稳致远走好粮食安全路。
定下耕地“硬规矩”,藏粮于地不退让。“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早在2013年,就强调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耕地问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我国虽然坐拥960万平方公里,18亿亩耕地面积,但同14亿人口的需求一比,依旧是稀缺资源。应当看到,保护耕地是保证粮食产量的最直接方法,各地要积极贯彻党中央部署,坚持“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定不移提高标准、抓稳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采取“铁手腕”开展工作,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对任何违法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坚决不留情面,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让保护耕地深入人心,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的,严肃追究责任。
提供科技“动力源”,藏粮于技不畏难。“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从杂交水稻到耐盐碱小麦,从大海之滨到沙漠深处,科技创新让种子在更广阔的土地生根发芽。种子安全与否、种源好坏,都会影响着粮食的产能和品质。因此为保证主粮安全,并在此基础上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度,种源技术显得至关重要。由于种子研发需要经历选种、育种、验证等漫长步骤,这注定将是一场持久战与资源投入战,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来考量种业科技研发。因此各地要采用“政策输血”与“资金输血”相结合的方法,加大技术的研发,大力支持种业科技创新,不断进行良种培育,让科研单位没有经费的后顾之忧。更好地实现科技种地、高效种地,增强种源安全保障能力。始终保持危机感,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紧迫感,不断突破技术新高,守护好种子安全这份农业“振兴之宝”。
签订行动“军令状”,藏粮于策不放松。“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粮食不是一般的商品,围绕粮食安全,该有的责任必须扛起来,保障粮食安全是各地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因此要打好“政策牌”,坚决杜绝“只想吃饭不想种粮、只想吃肉不想养猪”的错误思想,严格落实中央相关粮食政策要求,在政策保障上将粮食安全融入政策制度中,健全完善粮食安全责任制及其监督考核机制,抓好各领域监管工作,采取数字、信息等技术对耕地进行动态跟踪监测、研判,切实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粮食总体播种面积不降低。要维护粮食市场价格,确保粮食质量稳定。要抓准时机不误农时,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农民下田、外出农民返乡务农开辟“绿色通道”,助力春耕秋收、农资农机调运。不断提高农民种粮务农积极性,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实、民心更稳。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十七
熟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粮食,如今是一个节约型社会,从我们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是相当有必要的。一年级我们就学过《锄禾》,我们明白农民伯伯的辛劳。
我们国家不知有多少人在挨饿,有多少人在为食物而烦脑。我们应该贡献一份力量。当然不一定要去捐款,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就可以。每天吃饭不掉一粒米,好好珍惜粮食,保证不浪费。哪怕一天节约一粒米,一年之后也有半碗米饭呀。
妈妈常常教导我,吃饭别掉米,吃完后也要把碗里的饭粒吃干净。每次我刚放下筷子,迫不及待地要跑出去玩时,但背后总是传来妈妈严肃的声音,叫我把碗里的米粒吃干净,还意味深长的对我说一天少浪费几粒米,日久天长就能节省好多米。这一粒米都是农民们辛苦劳动的成果,都是用血汗换来的。在你吃饱的同时,还有好多人在挨饿呢。听了妈妈的话我很惭愧,赶忙把碗里的饭粒吃干净了。
近年来,我们国家一些地区遭遇大旱。田地里的秧苗全都旱死了,颗粒无收,连饮水都成了问题。还有汶川、玉树地区发生了地震,房屋倒塌,吃住方面成了问题。作为同胞,我们难道不要为他们贡献一点力量吗?我们全国大约有13亿多人,每个人每天节约1粒米就可以解决灾区的同胞们挨饿的问题。
让我们都贡献出一份力量吧,团结起来。让每一个人都开开心心地生活在蓝天、白云、绿水、阳光下吧!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十八
心怀“国之大者”确保“粮食安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6月27日给安徽省太和县的种粮大户徐淙祥回信,向当地的乡亲们表示问候,对全国的种粮大户提出殷切期望。__以来,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愈加夯实。作为新时代基层干部,自当始终牢记国家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更加热爱新时代“三农”工作,钻研“三农”理论知识、提升“三农”工作水平、创新“三农”工作方法,团结带领广大种粮大户在敬业奉献、精益求精、敢闯敢试中为“粮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敬业奉献”中确保“粮食安全”。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的一生始终要“执事敬”。众所周知,“三农”工作“多、繁、杂、忙、细”,一些年轻干部刚走上基层工作岗位,或者在基层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浮躁、埋怨、当“逃兵”等现象。因此,只有广大基层干部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怀有挚爱之心,从事即十分热爱党的“三农”事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全身心投入到新时代“三农”工作中去,发扬默默无闻、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服务“三农”,持续为推动新时代党的“三农”事业特别是国家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集聚强大正能量。
在“精益求精”中确保“粮食安全”。“三农”工作也是政治性、时代性、专业性等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掌握日常的“三农”业务工作,还要及时掌握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新思想、新政策、新要求等。正所谓“艺痴者技必良”,广大基层干部只有像“金刚石”那般,在实践的熔炉中不断打磨、锻造自己,努力做到精益求精,才能成为新时代党的“三农”工作的“行家里手”;才能在新时代“三农”工作中厚积薄发,在平常时期“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时刻为推动新时代党的“三农”事业特别是守好国家粮食安全站好岗、尽好责。
在“敢闯敢试”中确保“粮食安全”。__以来,我国大力实施“两藏”战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10年再上一个千亿斤新台阶,2021年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13657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3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一切没有一项不是在敢闯敢试中助推完成的。在新的赶考路上,广大基层干部同样也会面临诸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唯有保持敢闯敢试的精气神,在传承中大胆创新,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才能不断开拓新时代“三农”工作新方法新举措,助推新时代党的“三农”事业特别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进入新境界、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突破。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十九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近日,为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粮食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2022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在线上启动,宣传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保障粮食安全被摆在了突出位置。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障粮食安全,就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在保量的同时,更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从而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提高产出效率。今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要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一系列严格的政策规范,为耕地保护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也为粮食供给打下了坚实基础。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政府要增加资金、人才投入,遴选发布高产优质多抗主推品种,加快优良品种选育推广;还要充分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因地制宜加快研发和应用农机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生产能力。今年以来,多省布局规划种业蓝图,中国国家级育制种基地新增至216个,覆盖了粮棉油糖果菜茶等重要农作物。据农业农村部统计,良种对中国粮食增产贡献率超过45%。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不但为粮食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更推动其在高质、高效、绿色、生态的现代化道路上不断迈进。
此外,还应提高农作物最低收购价格,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农民生产积极性;强化极端天气灾害补救措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等。通过落实一系列“长牙齿”的硬举措,粮食安全保障成果显现。据统计,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比上年增长2.0%,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483.5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除了保供应,更要节粮减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实施,节约粮食在道德要求之外更有了法律约束。“珍惜粮食”应当成为全民共识。在今年的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通过主题表演、云课堂、倡议书等形式,倡导民众践行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饮食新风尚。加大宣传、科普,让节约粮食的观念更深入人心,中国饭碗也就端得更牢。
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中国解决好自身粮食安全问题,就是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贡献。继续把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才能筑牢大国根基,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中国粮食安全论文篇二十
不错,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早已解决了旧中国几千年没法解决的人民吃饭问题。我们应该为之自豪!可是,透过下面的数字,我们也应该看到,沉重的人口包袱不仅使吃饭成为一个大问题,而且也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有这么一组数据。2000年我国谷物、棉花,肉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粮食仅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还低,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的国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国的今天不是比一千多年前的唐宋王朝不知多了多少倍吗?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粮食竟比唐宋时代还少了200多公斤。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12亿人口的嘴加在一起,比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天安门广场还要大。这真是一张大嘴!光是每年新增加的一千五百万人就要吃50亿公斤的粮食!所以,增产粮食,节约粮食,对我们的国家更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生感慨文章人生的漫漫旅途通用 漫漫的人生旅途中(3篇)
- 升职感言语范文谦虚有礼 职场晋升发言(5篇)
- 2023年岗位实习报告范文岗位实习工作总结简短(精选19篇)
- 单位个人简介范文范本 单位个人简介范文范本大全(四篇)
- 发展团员自我评价如何写 发展团员自我评价如何写范文(3篇)
- 2023年公共场所治安秩序管理论文(实用18篇)
- 财务结算员岗位职责(通用14篇)
- 2023年体育生求职信(汇总10篇)
- 新时代中国青年让青春绽放如何写 新时代中国青年让青春绽放如何写标题(八篇)
- 就业与创业心得体会总结范文汇总(模板12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