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青蛙吃害虫教案(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6:09:59 页码:14
最新青蛙吃害虫教案(通用14篇)
2023-11-12 06:09:59    小编:ZTFB

教案是教师为实施一节或多节课所制定的详细教学计划,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学习活动设计等内容,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定教案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细致的规划和设计,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的有效学习。编写教案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以下是一些教学设计的范例,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创新思维。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一

1.在游戏活动中感知5的组成,并尝试进行记录。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磁带,稻田场景,木珠做成的虫子一条,刀一把,1——5的数卡各一,分合号一个。

学具:木珠做成的虫子若干,刀、笔、记录卡人手一份,数字卡人手一张。

重点:知道5可以分为两个比它小的数,两个小的数合起来仍是5。

难点:能够边操作边做好记录。

1.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以到稻田捉害虫的游戏形式引入活动。

2.引导幼儿观察稻田,发现稻田有五节虫,引导幼儿用数字表示五节虫数量。

3.以让宝宝学习“捉虫本领”的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学习5的组成。

(1)青蛙妈妈示范一种捉虫方法,请宝宝说说妈妈把虫子分成了左边几节和右边几节,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这个分合关系。

(2)青蛙妈妈提简单的捉虫要求后,宝宝“尝试捉虫”,引导幼儿互相交流捉虫经验,妈妈巡回指导。

(3)师幼共同总结出5的组成式,即

教师把幼儿记录的结果用数字列在黑板上。让幼儿观察分解式寻找规律递增、递减的规律

(4)引导幼儿发现分合式中部份数的秘密,即数的有序性和互换性。

4.游戏”找朋友”,巩固5的组成。

5.以“宝宝捉虫辛苦要休息了”自然结束。

在角色游戏中开设游乐场、菜场、超市,把所学的组成经验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在超市里,要用5元钱买两种物品,必须是两种物品合起来的钱刚好是5元,不多也不少。)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探索出5 的四种不同分法。本活动注重幼儿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这是一堂寓教于乐、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在大班开展10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掌握10以内除1以外的任何一个数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数,所分得的两个部分数合起来又是原来的数,引导幼儿探索、体验、感受其中所蕴含的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如总数与部分数的包含关系、等量关系、互换关系、互补关系、分合的有序性。“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境,旨在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5的组成,积累关于数的组成的经验。

一、操作在先,自主体验

我们知道学习组成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操作,通过自身的体验去发现数的分合规律,进而掌握数的组成。而幼儿参加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完全来自于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是幼儿产生兴趣、参与学习、获得快乐的划桨,因此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创设游戏情境,充分利用幼儿的求趣心,寓教于乐。设计有游戏情节的操作活动,可以将“就事论事”地摆弄材料,变为有趣味的手脑并用的活动,可使幼儿多次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乏味,有利于幼儿保持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活动中,我设计了小青蛙捉害虫这一游戏情景,能立刻吸引孩子的兴趣,并愉快、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引导幼儿学习捉虫本领的过程中,我让幼儿用捉虫的工具“刀”将虫子一分为二,从而发现其中总数与分成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关系。同时,每个孩子在记录的过程中,感受到将以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数时,可以有不同的结果。在这里,我让幼儿操作体验在前,教师的引导归纳在后,这样有助于幼儿对组成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二、归纳规律,提升概念

“数的组成”教学中的互补、互换规律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游戏中孩子除了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活动后教师与孩子的互动无疑是十分关键的,教师在关键时刻的“提问”能起到一种“支架”的作用。因此,幼儿在交流归纳“捉虫经验”的过程中,我的问题呈阶梯式地抛出。首先设计了一个初步性问题:“你是怎样捉到虫子的?怎么记录?” 通过这样的提问,帮助幼儿梳理记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接着设计了一个关键性问题:“找出两组相似的记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目的是引导孩子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多组分合记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交流讨论、自己操作,来体验互换关系。最后我又设计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的记录最容易让人记住,又不会漏掉和重复呢”,引导幼儿思考如何排列更有序等。这些问题无疑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究与讨论、互动与思考的有效平台,提升了活动的内涵。让幼儿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的探索、发现,学着自己来归纳数的组成中几个重要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设计不但符合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三、重在运用,迁移经验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具体的,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活动,才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数的学习,我更加重视经验的迁移,运用在生活中,我通过“找朋友”活动 ——游戏情境的延续,让幼儿在找朋友过程中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数字卡片,宝宝们要找和自己的`数字卡片合起来是5的宝宝当舞伴”,巩固对5的组成的理解。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幼儿都在快乐地学习,能力得到更加自主的发展。

不足:

1、目标的制定偏低,应考虑从情感态度、能力、知识三方面来制定,制定得更为全面、具体、适宜些。

2、在提问环节只顾及到个别幼儿,不能面向全体。

3、自己在总结5的组成时语言可再简练、规范些。

4、设计时内容略显单薄,如能稍加充实会更好。

在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设计了贴近幼儿生活的情景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对数学游戏产生兴趣,获取有关数的组成的感性经验,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游戏的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二

1、指导幼儿学习纵跳触物,发展跳跃能力。

2、培养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体验模仿的乐趣。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青蛙头饰若干,在架高的竹竿或绳子上悬挂画在纸上的小虫子(数目与幼儿人数相等,"虫子"距离幼儿高举双手指尖20~25厘米),红花若干。

1、复习引入

(1)教师集合幼儿成四路纵队,然后组织幼儿走成圆形队,听口令齐步走,跑步走,再成四路纵队。

(2)引入主题:教师告诉幼儿,小青蛙本领大,最会捉虫子,今天老师就要当青蛙妈妈,请小朋友当小青蛙一起来捉虫子。

2、学习纵跳触物的动作

教师示范讲解纵跳触物的动作要领:腿微屈,体前倾,臂后摆预备,双腿用力蹬直,双臂由后往下向前上方摆起,右手上举触摸物体,腾空时不低头。

小朋友原地练习2~3遍。

3、玩《青蛙捉害虫》的游戏

全体幼儿玩《青蛙捉害虫》的游戏,教师注意悬挂的小虫子应高低不同,适合不同身高的孩子,以便每个幼儿都能捉到虫子,虫子用回形针或线绳悬挂,能反复使用。最后比比看谁捉的虫子多。

玩一会儿后,坐下来休息评比,捉虫子多者奖励红花一朵,可反复游戏2~3次。

4、整理评价

整理成四路纵队,做放松练习,最后评价结束活动。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习。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习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三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计数器、课件。

小棒。

一、探究方法:

1.出示课题,简单社会公益教育。

2.出示情景图:观察,说出主要信息。

大青蛙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吃了30只害虫。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问题一):大青蛙和小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列式:56+30=。

观察:两个数分别是什么样的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用小棒摆摆,同桌合作探究计算方法。

师在计数器上演示。

拨珠子:先拨56,5个十,6个一。

加30该怎样拨?(为什么把“3”加在十位上?)。

观察:加完“30”后,计数器十位、个位各有什么变化?

(十位:50+30=80个位:没有变化)。

完成算式:56+30=86。

对比:56+3=。

小结:两位数加整十数,十位相加,个位没有变化。

(问题二):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多少只?

学生摆小棒探究计算计算方法。

师在计数器上演示。

拨珠子,总结计算的方法;

完成算式。

小结:两位数减整十数,十位相减,个位不变。

二、解决问题:

1.口算:p253。

2.p251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列式解答。

“两只啄木鸟一共吃了多少条虫子?”

“大啄木鸟比小啄木鸟多吃多少条虫子?”小学资源网:

3.p252。

看图,提问:原来有多少只青蛙?后来呢?

问“跳下去多少只青蛙”,怎样算?

小结方法:原来的–剩下的=跳下去的。

列式:38–5=33(只)。

4.p254。

看图,说说图意:

来了42名同学,只有30把椅子。

提问: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有的同学会没有椅子坐,因为椅子少了。)。

讨论:有多少名小朋友没有座位?

(椅子比人少多少,就有多少人没座位。)。

列式解答。

在课一开始引入的谜语和创设的情境,学生都很感兴趣,接着提问题也比较积极,列式也还行,上课认真听讲的孩子都学会了如何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对于有些上课不会听讲的孩子来说就没那么简单了,他们感到数学很难,然后就不想学,产生一连串的不良反应。我是试着争取听讲率达到100%,可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来锻炼,慢慢来,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好。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四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青蛙吃害虫这一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从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为后面学习10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本课首先利用青蛙吃害虫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图片中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是探究计算方法。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想法,然后,在学生交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

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减。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

1.口算。

32+570-6078-639-4。

26+388-530+2083+6。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你们打算怎样列式呢?

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

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

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师:56-30=?该怎样计算?

(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来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导入,穿插拟人化的动物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竞争。

2.利用小棒、计数器,运用数的组成转化为已经掌握的口算等方法,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开展操作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合作意识。

3.学习计算方法之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青蛙吃害虫这节课从教学设计思想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均能体现出当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是一堂较为成功的数学课。

1.本节课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认知、能力和情感。较好地体现《标准》所提出的发展性目标和知识性目标。具体的设计思路又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学生课前有参与,课中有讨论,课后有延伸。这种教学模式正是当今开放式教学所渴盼的。

2.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上的多边交往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学习方式为主。这样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互助,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当情境给出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均由学生来完成,教师仅仅起调控和指导作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学生好表现、求成功的心理需要,而且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和喜欢提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3.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重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也就是让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通过摆一摆、拨一拨等活动,让学生明白道理,促使每个学生对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进行重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4.教师在鼓励性评价中重视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5.教师的语言富有儿童情趣,特别是:你们明白了,老师也听明白了,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从语言中让人感到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指导者、组织者,也是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参与者。

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2、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两位数加减整十位数。

教具准备:计数器挂图。

教学过程:

39-()=3149-()=42。

1、准备挂图。

2、引导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同时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3、小组活动学生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4、引导学生提问题。

据题意列式计算。

5、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a)学生小组内用计数器探索计算的方法。

(b)在小组内说一说怎样算出得数的。

6生说出算法。

7练习。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六

1、感受欢快的音乐形象,模仿青蛙跳,捉虫的动作。

2、喜欢听音乐做游戏。

3、懂得青蛙是保护庄稼的益虫

准备

农田背景一幅,纸制害虫若干,青蛙胸饰人手一份,音乐磁带、录音机、活动前让幼儿认识青蛙和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一)开始部分:

1、律动:教师份青蛙妈妈,幼儿扮青蛙宝宝,宝宝和妈妈一起随着音乐做律动愉快地进教室。

(二)基本部分:

1、复习歌曲《青蛙捉害虫》

2、提问:

(1)宝宝先想一想,捉害虫的时候,为什么动作要轻,不能发出声音?

(2)宝宝做给妈妈看一看,你是怎样捉害虫的?(让幼儿用形体表现)

(3)教师示范青蛙捉害虫动作要领。

(4)青蛙跳:两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张开,轻轻跳。

(5)捉虫动作:蹲下来,两臂在体前伸直,手触地,腿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害虫。

3、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练习两遍青蛙跳和捉害虫动作。

4、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2)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做游戏两遍。

音乐开始,幼儿唱歌小青蛙捉害虫,唱完后,做模仿动作青蛙跳,来到农田,蹲下来,做捉虫准备。当教师说轻轻跳过去捉害虫小朋友模仿青蛙捉害虫的姿态,靠近害虫跳跃,捉住害虫,假装吞食。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做律动小青蛙离开教室。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习。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幼儿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习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七

1.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4.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青蛙吃害虫这一情境,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从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为后面学习10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打下基础。本课首先利用青蛙吃害虫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图片中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其次是探究计算方法。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不同的想法,然后,在学生交流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整理,渗透相同数位相加减的思想。

本节课是百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三课时,由于有整十数加减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这两节课做铺垫,再加上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已经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计算方法,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不太困难,学习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也就是相同数位相加减。基于此,在教学中应将加减运算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在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更侧重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也就是让学生在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

1.口算

32+5 70-60 78-6 39-4

26+3 88-5 30+20 83+6

2.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谁?(出示一个青蛙手偶)我们来听听青蛙说什么?(让青蛙做个自我介绍。)

师:小青蛙对人类是有益的,以后我们不但自己不要去伤害它们,而且还要阻止别人去伤害它们,做一个保护有益动物的好孩子,你们愿意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吃害虫。(揭题板书)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利用主题图(课件)自编一个青蛙妈妈带小青蛙捉害虫的故事情境。

生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生2: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

生:56+30。

师:56+30=?该怎样计算呢?

1.探究56+30的计算方法

师:四人一组合作利用桌上的学具,来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2.小组汇报交流

生1:摆小棒:5捆加3捆是8捆,再加上6根,合起来是86根。

生2:从计数器上拨珠,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再加3个十,合起来是8个十6个一,就是86。(师边听边整理计算过程。)

生3:把56分成50和6,先用50+30=80,再用80+6=86。

3.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学生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师强调:30中的3在十位上,表示3个十。

4.青蛙妈妈比小青蛙多吃多少只害虫?怎样列式?

师:56-30=?该怎样计算?

(教学过程与56+30相同。)

1.趣味游戏,练一练第3题。

2.同学们,刚刚在做游戏的时候,小青蛙好像又有什么新的发现了,是怎么回事?大家瞧!(出示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适时告诉学生啄木鸟也是益鸟,我们应该保护它。)

3.练一练第2题。

师:同学们,青蛙妈妈和小青蛙忙碌了一天,青蛙爸爸为慰劳它们,特意为它们举行了一场跳水比赛。看,多热闹呀!(课件)

师:大家从图中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有38只青蛙。

师:忙了一天,青蛙该回家了,看荷叶上最后还剩下几只青蛙?(5只)那么谁知道跳下去几只青蛙?比比看谁最先算出来。(算式不要求统一。)

师:今天大家都学会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我们和青蛙一块度过了愉快的40分,对它也有了一些了解,对它有兴趣的,回家查一查:一只青蛙一年大约可以吃掉多少只害虫呢?现在请听一首关于青蛙的儿歌(在欢快的'音乐中结束新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来说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在本节课中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以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导入,穿插拟人化的动物语言,激发学生兴趣,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竞争。

2.利用小棒、计数器,运用数的组成转化为已经掌握的口算等方法,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开展操作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又培养了合作意识。

3.学习计算方法之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青蛙吃害虫这节课从教学设计思想到具体的教学过程均能体现出当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理念,是一堂较为成功的数学课。

1.本节课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方面:认知、能力和情感。较好地体现《标准》所提出的发展性目标和知识性目标。具体的设计思路又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采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学生课前有参与,课中有讨论,课后有延伸。这种教学模式正是当今开放式教学所渴盼的。

2.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上的多边交往以小组为单位,以合作学习方式为主。这样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重视学生间的互助,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2)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当情境给出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决,均由学生来完成,教师仅仅起调控和指导作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学生好表现、求成功的心理需要,而且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和喜欢提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终身受益。

3.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重视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也就是让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通过摆一摆、拨一拨等活动,让学生明白道理,促使每个学生对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进行重组,把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4.教师在鼓励性评价中重视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5.教师的语言富有儿童情趣,特别是:你们明白了,老师也听明白了,老师也来提个问题从语言中让人感到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指导者、组织者,也是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参与者。

这节课,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八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以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我们班小朋友非常喜欢跳,有时晨间活动时在跳,有时排队时在跳,甚至上台阶都会看见他们跳着,所以本节活动就在幼儿会跳的已有的经验上引出本节活动重点“蛙跳”。幼儿跳跃能力的练习是个难点,因为他们的年龄特征,他们的时空感知能力还很差,协调动作能力还很低,但是幼儿的天生特点模仿能力强,他们天性好动,于是本节课融入情境,学习蛙跳,练习蛙跳动作时,让幼儿观察和模仿教师由全蹲直接起跳,到落地直接下蹲的过程,由于幼儿的动作、力量原因,所以不适宜追求距离性的蛙跳。

2.目标。

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依据《指南》要求,我们需要从原来“从发展幼儿基本动作”转换为“从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的角度来考虑锻炼性目标的设定,同时需要对幼儿各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能力发展进行相应的了解,即明确幼儿的基础与发展需要,进而设置适宜各年龄段的身体素质发展目标。我确立了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的目标,具体表述如下:

(1)认知目标:通过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动作,学会连续跳。

(2)技能目标:掌握正确起跳和落地姿势,起跳蹬地有力,后脚跟先落地,身体迅速蹲下。

(3)情感目标: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知道青蛙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3.准备。

活动的准备为了更好的实现活动目标,我作了如下准备:

4.重难点。

针对以上分析,我将活动的重点确立为:双脚连续蛙跳,双脚蹬地有力,后脚跟先落地,身体迅速蹲下再起跳。幼儿已有双脚起跳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引出蛙跳。(在我没有看教案前,我认为蛙跳是前脚落地,因为立定跳远,向上纵跳都是前脚掌先落地,后来翻看教案后又在网上查找资料,确认蛙跳是后脚跟先落地。)本节课还有对幼儿最大挑战,是在掌握蛙跳技能基础上,还能连续蛙跳,对孩子的耐力也是一种考验。在突破重难点上,采用了游戏情境贯穿,提高了幼儿积极性,而不是枯燥的反复练习。

1.教法。

本次活动采用(情境法、演示法、直观法、提问法、谈话法、赏识激励法、游戏法)等教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实现预期活动目标。

2.学法。

本次活动采用的学法主要有(探索法、尝试法、多种感官参与法、交流讨论法、操作体验法)等,以培养幼儿在自主探索玩法中引出本节课的重点蛙跳。

分三部分(热身、基本和放松)。

(一)热身。

1、入场队列练习,报数与分列。2、律动《小蝌蚪要长大》(音乐)。

(二)基本部分。

1、导入。

师:青蛙宝宝们我们长大了,变成了大青蛙,那么我们青蛙是怎么行走的呢?

幼:跳着的。

师:那你们看这边有几个池塘我们自己练习一下青蛙是怎么走路的,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哦。

2、幼儿自由探索蛙跳。

3、新授技能(连续蛙跳)。

动作要求:五指张开,双臂向上摆动,曲腿蹬地向前跳,后脚落地,身体迅速蹲下。

4、自由练习连续蛙跳。

小结:再次强调动作要领。

5、游戏1(拍害虫)(音乐)。

(1)调整呼吸。

(2)游戏(拍害虫)。

分男女生出发。

师:宝宝们我们田里来了几只害虫,我们青蛙是要保护庄稼的,所以我们要把害虫消灭,看前面有害虫,我们分队跳过去拍一下你想消灭的害虫,然后再跑回来。

6、游戏2(捉害虫)(音乐)。

(1)调整呼吸。

(2)游戏(捉害虫)。

幼儿自由选择分4列,进行游戏,游戏先根据提供的“草地”长短幼儿进行蛙跳,然后过小石桥,最后找到害虫后贴衣服上。各列根据提供路线指示回来,回来后还可以站别列再次游戏。

(3)教师进行小结。

表扬捉害虫多的幼儿,鼓励捉害虫少的幼儿。

(三)放松(音乐)。

1、教师带着小青蛙走一走,调整一下呼吸。教师说一说青蛙是益虫,帮助庄家捉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2、坐线上自己捶捶腿,捏捏肩,宝宝们相互捏一捏。

(四)反思。

本节课《小青蛙捉害虫》情境贯穿整节活动,幼儿对生活中小青蛙都有所了解,在我问到小青蛙是怎么行走的啊,小朋友们都了解是跳,自然引出蛙跳。但在引出本节活动重点前,幼儿还是需要有探索过程,让幼儿探索不同跳跃方法,探索过程时间不宜过长。教师小结一下就可以新授本节活动的动作技能。

本节活动幼儿在连续蛙跳后,对幼儿体能是个考验,为了孩子健康着想,也为了缓解幼儿疲劳,所以大量运动需要教师对幼儿有呼吸调整环节,教师及时的小结也是对幼儿的身体进行调整。因为活动重点就是连续蛙跳,如果再反复的练习,不仅幼儿体能跟不上,而且幼儿也会渐渐失去兴趣,所以两个游戏(拍害虫)和(捉害虫),幼儿不仅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游戏,而且也有竞技性,让幼儿更有动力融入游戏。在放松活动时,孩子在大量运动后不宜立马坐下,所以带孩子们慢走了两圈,然后进行放松。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九

1、练习双脚向前跳,发展弹跳力。

2、体验游戏的快乐。

小青蛙头饰、撒在“稻田”里的害虫图片若干。

让幼儿练习双脚向前跳,发展幼儿的弹跳力。

(1)小青蛙在池塘游泳

小青蛙要到河里去游泳了,妈妈教你怎样游(幼儿学一学)

(2)啊!荷叶好漂亮啊。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到荷叶上晒晒太阳吧(教师重点讲解跳的动作要领,双脚分开,两腿屈膝,手心向前,五指分开,轻轻跳)

(3)小青蛙在荷叶间跳上跳下,跳来跳去。

这边也有好多好多的荷叶啊!一起跳到这边玩玩吧!玩了这么长时间好累啊,坐到荷叶上休息一会吧!

我们小青蛙不仅会唱、会跳,而且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青蛙捉田野、庄稼地里的害虫,是农民朋友的好帮手,我们是益虫,大家都保护青蛙)妈妈捉害虫请宝宝们跟着学一学。

教师讲解:捉害虫时要蹲下来,两臂体前伸直,手触地,脚分开,眼睛盯住虫子,轻轻跳过去捉住。

现在我们就去捉害虫,为人民除害吧!(每个幼儿一个小桶,把捉到的害虫放到小桶里)数一数自己捉了多少虫子。

我们青蛙的本领可大了,不仅能捉地上的害虫,还能捉空中的害虫,可是要想捉空中的害虫可不容易,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讲解:捉虫前双腿蹲下一点,要看的准,而且还要跳的高。(教师带幼儿练习几遍)

我们知道在前方的树林里就有好多的害虫,如果想要捉到虫子,可是要遇到好多困难的哦!我们能不能成功?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跳过树桩,游过小河,跳过独木桥。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十

在具体的情境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能正确进行计算。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青蛙的一些知识?(学生互相说说。)。

师: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青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每天可以帮助农民伯伯除掉农田里许多的害虫,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两只可爱的青蛙。(出示情境图)。

师:谁能看图给同学们讲一个小故事?(指名讲故事)。

2、学生自已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你能解决自已提出的问题吗?

3、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讨论:你是怎么样算的?

讨论:你是怎么样想的?

谁能用计数器拨一拨自已的计算过程?

4、拨计数器,学生根据拨的过程说出相应的算式及结果。

5、游戏:看谁看得最快。

6、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7、练习。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十一

1、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心。

2、灵活的运用单、双脚交替蹦跳的方法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练习双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

半数以上幼儿带头饰当青蛙,站在家中,其余幼儿当小虫,站在"稻田"(画一个圈)里。游戏开始,"小虫"在田里跳来跳去,"小青蛙"在家中边跳边说儿歌:"小青蛙,呱呱呱,捉害虫,本领大。"念完儿歌双脚立定跳过小沟,去捉害虫,小虫被捉完,游戏结束,互换角色。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习。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习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高潮。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十二

新《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因此,我们在设计“小青蛙捉害虫”活动时,特别注重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促使其获得成功体验。

1、练习立定跳过35~70厘米的障碍,掌握动作要领。

2、不怕困难,愿意跳过不同宽度的障碍物,以增强腿部力量。

3、积极参与活动,尝试结伴练习基本动作,体验到愉快的情绪。

4、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5、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1、边长35厘米的方垫人手一个,小虫替代玩具若干,青蛙胸饰一个。

2、《小青蛙》的音乐磁带。

一、开始部分

1、利用方垫做热身运动。

师:小朋友,你们拿的是什么?它是正方形的,我们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小方垫,来我们一起做个运动吧。

2、探索方垫的多种玩法。

师:你们知道小方垫可以怎么玩吗?请你们找个空地方玩一玩,看谁玩得好,我们跟他学。交流、分享方垫的不同玩法。

师:看,某某小朋友会用垫子玩骑马游戏了,我们一起跟他学一学。

(以此类推,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垫子的玩法。)

二、基本部分

1、产生活动兴趣。

师:(出示青蛙头饰)瞧,老师变成谁了?

2、学习基本动作。

(1)教师讲解示范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

师:我们把小方垫放在地上当田埂,跳的时候要站在田埂边上,并并脚,弯弯腿,用力摆臂向前跳。(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双脚并拢、屈膝、摆臂跳过方垫的动作。)

(2)教师带领幼儿在圆圈上集体练习,帮助幼儿初步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来,把垫子放在大圆圈的点子上,站在垫子后面边念动作要领边跳过方垫,然后向后转,再跳回去,练习两次。

(3)幼儿自由两两结伴,将垫子拼起来,散点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个别幼儿掌握立定跳远的基本动作。

师:请小青蛙找个朋友,到空一点的地方把田埂变宽一些,看看能不能跳过去。教师重点提醒幼儿要双脚并拢、屈膝、摆臂跳过垫子、注意要等前一个幼儿回到自己身后,自己才起跳。

3、游戏“小青蛙跳田埂”,增加基本动作练习的密度。

a、请幼儿把垫子放在点子上,自然排成三条一样的小田埂。

b、幼儿站在梯形线后,教师示范连续跳田埂。

c、幼儿分四队,连续跳过4~5个方垫,到达前面的“池塘”。教师与幼儿在“池塘”里游泳后,一起从边上按梯形线游回家。

4、游戏“小青蛙捉害虫”,提高跳跃难度,鼓励幼儿选择不同宽度进行立定跳远练习。

(1)师:现在妈妈带宝宝们去捉害虫。我们要跳过一个个田埂才能捉到害虫,有的田埂变宽了,你们能跳过去吗?我请一只青蛙先试一试。

(2)一幼儿示范,教师强调动作要领。跳过去的幼儿可拿一个小虫替代玩具放进一边的筐里,并从边上游回原地,拍打第二个宝宝的手,被拍手的宝宝继续跳,第一个宝宝就站在队伍的后面。

(3)幼儿自选跳过不同的田埂去捉害虫。

(4)反馈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练习。

三、结束部分

1、播放《小青蛙》音乐,师幼一起做放松腿部的游戏和舞蹈。

2、结束活动。

师:太阳出来了,我们顶着荷叶(垫子)回家吧!

本节课以游戏化贯穿始终。我们先利用方垫玩开汽车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再引导幼儿进行一物多玩,一方面让幼儿进行热身,另一方面为进行立定跳远活动作好准备。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游戏“小青蛙跳田埂”和“小青蛙捉害虫”两个情节,重点引导幼儿练习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最后用垫子当荷叶进行放松活动。[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这样的安排不仅能通过游戏达到教学目标,而且能把方垫的一物多玩渗透在活动的始终,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层层推进地完成目标1和2,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克服动作难点。从教师的示范到幼儿集体练习跳一个方垫(便于教师观察幼儿是否能按动作要领练习),再到幼儿两两结伴,将垫子拼起来散点练习(分散练习的方法使幼儿的练习密度加大,有利于幼儿掌握新动作),再到练习跳多个方垫(加大运动量),到最后跳几个不同难度的方垫(有的加宽了,有的加高了),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在本次活动中,我们采用了“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这种交替循环的形式组织教学,不仅使教学气氛活跃,而且使幼儿的练习机会增加,活动密度加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十三

1.粗浅地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的旋律,学用连贯和跳跃的唱法甜美的歌唱。

2.学习用喜欢的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后高兴的心情。

3.在熟练歌曲的基础上替换歌词。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1.春天的背景图一幅。

2.小熊、小刺猬、小松鼠、小花蛇的贴绒图片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学小鸟飞进教室

1.出示春天的背景图

春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有些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都醒来了。它们在哪呢?我们来找找看。

2.教师和幼儿分别找到小松鼠、小熊、小刺猬、小花蛇,唱一唱这些小动物醒来的时候做了哪些动作。

1.出示小青蛙指偶,激发学习兴趣

池塘里真热闹,是谁在叫?(教师学小青蛙叫)

小青蛙醒来了,可小青蛙有重要的事要做,小朋友猜猜看它有什么重要的事?

小朋友自由讨论

2.教师无琴声伴奏演唱,幼儿欣赏歌曲一遍

小朋友猜的对不对,让小青蛙唱给你们听。

3.师和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4.幼儿跟着琴声轻轻地唱

5.用连贯和跳跃的唱法甜美的演唱

1.集体在座位上边唱边做动作

2.创编小青蛙捉到害虫后高兴的动作

3.个别、集体进行歌曲表演

将“一只小青蛙”可更换成2只、3只、许多只等等

小百科:蛙体型较苗条,多善于游泳。 颈部不明显,无肋骨。前肢的尺骨与桡骨愈合,后肢的胫骨与腓骨愈合,因此爪不能灵活转动,但四肢肌肉发达。

青蛙吃害虫教案篇十四

1、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及跳的能力。

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1、硬纸板做的荷叶人手一份

2、磁带(轻松的音乐)、录音机

3、报纸卷成的小虫若干

4、篮子两个、平衡板两块,垫子两块。

学习跳的本领,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

(1)放打雷下雨的音乐,幼儿人手一块荷叶,听音乐自由地跳、跑。“打雷、小雨了,小蝌蚪快点用荷叶躲躲雨吧。”

(2)探探脑袋“咦,雨停了,小蝌蚪放下荷叶伸伸懒腰,自由地在荷叶旁边游来游去。”

(3)小蝌蚪游累了,坐在荷叶上休息一下吧。伸伸手,咦,小蝌蚪的前脚长出来了;跺跺脚,后腿也长出来了;扭扭屁股,尾巴也长出来了;小蝌蚪变成什么了?(小青蛙)

(4)小蝌蚪变成了小青蛙可开心了,两手叉腰在荷叶上跳来跳去。“请小青蛙跟着青蛙妈妈学习跳的本领吧!”

(1)情景讲述及游戏规则

有一天农民伯伯告诉我,在河对面有块庄稼地,那里有很多害虫,他听说小青蛙是个捉虫能手,所以想请你们来帮助他们捉害虫好吗?可是到达庄稼地必须跳过小沟,走过小桥,再爬过草地才能到达,小青蛙一次捉一条小虫,然后从近路跑回来,把小虫放在篮子里再继续捉虫子。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提醒幼儿过小桥时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两手伸直,眼看前方,千万别掉到河里去了。

(2)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分成两组进行,看看哪组捉的虫子最多。

幼儿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1)围坐在荷叶上数虫子。

(2)表扬活动中本领最大的小青蛙,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

(3)“小青蛙捉虫子时可辛苦了,肚子都饿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吃虫子吧。先把它剥开皮(手脚做放松动作),闻一闻,好香啊。左边吃吃,右边吃吃,舔舔嘴巴,摸摸肚子还没吃饱就再吃一条吧。”

(4)小青蛙收拾东西回家了。

“我们把剩下的虫子拿回家再吃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