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精选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1:14:45 页码:10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精选18篇)
2023-11-22 11:14:45    小编:ZTFB

观察和思考是写作的灵感来源,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身边的事物和思考其中的道理来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在总结中,我们可以采用具体的实例来支撑我们的观点和结论。希望下面这些范文能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启发和指导。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一

抒情就是通过文字或者是景色来抒发自己情感的文章。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快来看看吧。

初中时候我爱看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因为她所描写的西旧帘子胡同,离我的小学和家都很近,是我经常玩耍的地方。记忆是很模糊了,不过她的字句总能引起我的共鸣。我虽记不清冗长的光阴,却总有几个瞬间,掺杂着不能忘却的感情。当我读到英子毕业时在礼堂唱起“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时,仿佛是音乐将沉睡的时光唤起,儿时的一幕幕被拉到了眼前,清晰而动人。久违的生活啊,都浓缩在那一刻化开了。

在那个不眠之夜,我哼着这首歌,沉浸在美好的回忆里。送别总是令人忧伤而又难忘的。它蕴含了太多充沛的感情与美好的祝福,承载着过去与未来。我们其实一直在送别,向毕业的学校与同学,向每分每秒失去的时光,向一个个渐渐打开的心结,向曾经稚嫩的自己。于是,《送别》伴随着不可触摸又真实存在的思绪藏在心里,等待着被唤醒的瞬间。前一段时间,一个日本的话剧社来学校演出。记得那天作业很多,我在自习室写得差不多后,便和几个朋友一起去礼堂。演出已进行了一半,通向礼堂的台阶空荡荡的。正缓缓拾阶而上的我,隐约听到礼堂传来的歌吟声——这不是《送别》吗?我不禁止住了脚步,侧耳倾听。这不是往日为我所熟悉的天真的童声合唱,而是一位老人沧桑却不失风度,和着日语特有的韵律,优雅婉转地独自吟唱的声音。我听到场内观众都拍手打着节奏,温暖的气氛瞬间感动了场外驻足的我。我听不懂日语的歌词,却恍然体会到“音乐无国界”这一真谛,正如那些回荡在记忆深处的,略带伤感的情愫,是每个人心中都不会缺少的。所有人都会铭记那一挥手的深远,那一回眸的温情。

《送别》定是首令人难以忘记的歌曲,因为从童年到慢慢老去,不同时期的人会唱出不同的情感。这台上经历了无数次送别的老人,此刻又作何感想呢?“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不知下次,这首歌曲响起时,我身边的你又会在哪里?语文课上我们饶有兴致地译英文诗,译着译着却突然发现那便是《送别》的英文版,这一刻我亦突然觉得异国的语言也能如此亲切。我试着把英文诗歌像那日本人改编成日语曲调一样融进《送别》的曲调里,想着想着脑海里浮现出金发碧眼的孩子参加毕业典礼的画面,又忆起了小时候一遍遍记歌词时的情景,以及无数个温暖人心的美丽瞬间,不论是我的,林海音的,那日本歌者的,还是所有人的。

不知这首歌,还会在哪个瞬间再让我记起,触动我的心弦。但我相信,美好的瞬间不会简单地逝去。它会留在心底,经过人生世事的淘洗,凝成一串最美的音符,为岁月歌唱。

现在,喜欢回忆那些过去的人和事,我也开始认识到,一切纷扰、琐事,开心的也好,不开心的也罢,一定要在沉淀一段时光后再回头看,那样,一切才更加清晰。可能有人觉得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所以,总听到有人说得轰轰烈烈,彼此喜欢,彼此相见恨晚,然后又彼此淡忘。我们呢?还能当孩子多久?有人说,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抬头看蓝天,回顾那些往事和人,一个沧桑的声音在唱:我们都老了吧,我们在哪里呀……这个年代,90后的年代,看着那些人:穿着白t恤,骑着单车,载着书包……这些灿烂的时光,用什么也不能追到,只能放在心底最深处去珍惜……不妨想想看,这么美好的年纪,整个世界可能就是一条辅路。因为喜怒和哀乐、青春和梦想、光荣和尊严,全部都因这条辅路而起。

我向来是不爱看散文的,记得在高中语文课本上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时并没有多少感觉,总想不明白这平淡无奇的文章到底好在哪里。

来清华就快两年了,每次带着朋友或是游客游览清华来到荷塘旁边时,都会随口背出朱自清先生的那一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才发现那些文字不经意间早已深入我心。经典就是这样,初读时没有什么,然而像酒一样愈酿愈醇,回味无穷。记得那一次在自习室待久了,很是烦闷,就出来信步走走。走着走着就到了荷塘边上。先生当年也是和我一样一个人慢慢地踱步来的吧?不过他那时看到的景色与现在是大不相同的。

那是一个深冬的傍晚,黑夜早早地笼罩了一切。路上也没有什么人,大家都窝在暖暖的宿舍或者教室里不愿出来吧。荷塘上都结了厚厚的一层冰,上面还留着一道道爱滑冰的人们白天刻下的印痕和一片片被风吹落的枯叶。池子里透过厚厚的冰层还可以清晰地看见惨败的枯荷。有几支荷叶枯秆从中间折断,像是在低头沉思着它们夏日的风姿。周围的草木大多已经枯黄衰败,岛上却还有几株不知名的常青树带来几抹绿色。池边的一圈柳树早已失去了往常的婀娜多姿,只剩光秃秃的枝干无力地抗衡着呼呼的北风。月亮也被厚厚的乌云遮住了,即使偶尔露出来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周围很安静,只听见风吹过树木的声音。不知怎么的,感觉到的不是一片肃杀之气,反而是一种平静和淡然。想来先生当年面对的景色不同,所体会到的却是一样的静谧恬淡吧?我虽受用不到先生笔下无边的月色,却亦能感觉到这片天地像是我的。周边的一切都是淡淡的,抛却了各种烦恼,白天的一切似乎远去,只剩一身空明来细细品味这一片淡淡的景色。像是突然间得到了超脱,一切的人世纷争与我无关,什么也不想,只愿化身在这一片静谧之中。

自此以后,每每心烦之时都会想着一个人去荷塘边坐坐,而那一片荷塘总是能像母亲一般抚慰我的心灵。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欣赏到先生笔下描写的荷塘月色还是在去年暑假的时候。那个晚上也是一个人没有什么事干,就心血来潮转到了荷塘。不得不佩服先生的笔力,如同描写的一样,像是一直没有变过似地,仍旧是高高出水的荷叶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本来就不大的湖面。偶尔一阵风吹过如同一道凝碧的波痕。或红或粉的花朵在一片绿色的衬托下显得无限娇羞。岸边的柳树已不是那副光秃秃的模样,更像是妙龄的少女在微风中羞涩地摇曳着。薄薄的乌云透过淡淡的月光,溶溶地流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稀疏的树影也在这叶子上舞动着。阵阵微风带来丝丝的凉意,消解了白天的酷暑。岸边坐着几对情侣窃窃私语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氛围下,这里的确是一个谈恋爱的好地方。

一百多年来,这荷塘一直是这么见证着清华学子一批又一批地来了又去,一次又一次地给予需要的人以慰藉,它还会一直这样下去吧。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二

我是在深秋一个满月的夜空下走进这个山村的。大山里沒有足够的平地把村民的房屋集合在一起,但山里村庄是别致的。山中能有一块平地实属不易,起一幢硕大的四合院,有食堂、旅舍、小卖部,当然也有村委会的办公室,自然就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山民的农舍依着自家的自留山,寻着背风向阳的山坡山凹,星星点点地散落在四周环抱的山峰上。入夜农舍的灯燃起,如同半空里稀疏的星辰。

我是和几位驴友翻了几座山来到这儿的。洗漱完毕,夜已深沉,今夜的.满月格外浓郁,四合院的房檐似一个镜框,把天璘般的明月镶在右上角,仿佛能攥出乳汁的月輝流满了整个院落,甚似一池恬恬的秋水。不能浪费了这月光的沐浴,一杯清茶刚坐定,须臾间一曲浑厚的箫声随着月色渗透过来,我如中了印度魔笛,不由自主地寻声走去。

朗朗的月光照在崖壁上,崖壁'下有一仄农舍,坐在门前石凳上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精瘦的老人,他鼓着双颊,轻巧地运用着多节的手指,雕塑般地吹奏着一管青箫。老人每晚必是几曲之后才肯进屋休息。似乎已成定制。

“唉,年老喽,瞌睡少喽,做不了大事只这点能耐喽,宁心静气的曲子,给大家一个安稳吧。”

山里的深秋,夜静的秋凉徐徐降临。

第二天寻着村民追问,才得知他是随着“老三届”插队落户的音乐学院的知青。由于当年成份不好,加之亲人已逝,便不再返城,娶了当地的姑娘,在村里的学校做了音乐教师,老伴去逝没再续弦。如今村里的孩子少了,学校集中在一个地方,他也退休了。可他放不下他的音乐,放不下他的学生,每天三邻五村的跑着,上门去教那些有爱好有天赋的学生。不论走到哪家都把他当着亲人。但每晚他都会返回家中,在门前准时为村民吹奏几曲,让村民们享受着他给予的优雅和美妙,已成难舍的习惯。

村民们讲,如果有一天,不再有老人的箫声,还真不知如何是好呢。

我在理解中重新回味着昨晚在这空宁的山谷里飘然翻飞的箫声,入驻心灵的天籁之音。

我顺着绝壁悬掛的一条小道走去时,老人已在半壁的道旁砍一根青竹,背后背着一把胡琴。这儿的青竹满山遍野,不似江南那种粗大的竹筒,做成箫笛的材料随处可取。老人竟然还有这门手艺。

“前几年山里人穷,买不起乐器,我就学会了制琴”。

“现在不用了吧”。

“大家伙还是喜欢我做的箫笛,谁要我就给谁”。

难怪老人手中永远是一枚新竹做成的青箫。

挥挥手,我要离开这里了,回望着昨夜月空下的“雕塑”,吹箫人的人生永远定格在这边远的山村。我猜想他是可能走进音乐殿堂的,命运却给了他另一个舞台。一头花发、一把弯镰、一枚青箫、一身褪色的兰布衣裤、一双套进裸脚军黄色的”解放鞋”、背在身后白粗布袋里的乐琴,组成了在崖壁上行走的背影。

我每走过前面的一个山村,总能隐约地感到身后传来断断续续的箫声,为教学示范、为村民演奏,在村民围坐着的场地中,上演着吹箫人的人生。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三

听说青芝山是福建省五大名山之一,正好有机会,我便想到青芝山去看看。今天天气很好,我和妈妈就踏上了青芝山的旅程。

我们先到达了董应举寺,那是座小亭子,非常幽静。我们继续向上走,看见了‘几株’巨大的榕树。如果你也像我这么认为,那就错了。其实,是‘一株’参天大榕树,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榕树。它的树干非常粗壮,像一个威猛的巨人。它的树根超长超粗。一条根就有成年人的胳膊那么粗了。根露在土外面,伸展开来,许许多多的根都缠到了粗壮无比的树干上。很多树枝都垂了下来,又扎在地面。

我们接着继续向前走,到了“折腰石”这个地方。刚到了折腰石,我就看到了几个大字“不为米折腰”。我立刻明白了其中的意义,于是就仰着头从岩洞中穿了过去。原来,不为米折腰,就是不弯腰过这个岩洞。哈哈!好玩吧!

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中午了,我们又踏着原来的道路一步一步地走出美丽的青芝山。

辽宁大连甘井子区金家街第二小学六年级:焦骜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四

那一夜很黑、很静、很长,我守候在他的身边,看着他,想了很多、很多。女儿年轻,不喑世事,当她知道这孩子得了绝症后,虽然内心也很悲伤难过,但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很自私,他们知道孩子将不久于人世,担心会日久生情、不想给他更多的关爱,更不想在不久的将来承受这份生离死别之痛。因此,他们便把这个可怜的孩子交给了我,让来照顾。可他们又怎么能懂得,我失去儿子的伤和痛还时常在折磨着我,经常让我寝食难安,难道我就愿意承受那种生死离别之痛吗?面对一次又一次的不幸,我别无选择,只能面对这残酷的现实。虽然我的心在悲、在伤、在痛、在流血,但我不能逃避,只有接受,只有去承受这一次又一次的不幸。因为我是母亲,是孩子们的依靠,是家里的顶梁柱!就这样,我和外孙朝夕相处了9个多月。

在这九个月里,我每天没日没夜的陪着他、抱着他,哄着他、无微不至的关爱着他。在孩子两个多月后,由于我店里的工作忙,我就经常带他去店里,一边工作,一边照顾他。这孩子非常聪明懂事,虽然身患绝症,但并没有影响他的发育。而且越长越可爱,真是日久生情,我爱他就像爱我的儿子一样,真的是让我疼不够、亲不够、爱不够!他虽然小,不会说话,但他却会笑,并且非常爱笑。店里常来的顾客很喜欢他,常常逗他玩,他就会对人家笑个不停,也许他想给人家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吧!

我喜欢摄影,我想用相机记录下他在人间的点点滴滴。因此经常给他拍照,每次我拿相机对着他时,他总是高兴的对着镜头笑,笑的是那样的美,笑的是那样的甜,笑的是那样的开心,就连眼神里都充满了幸福的笑意。也许他知道,自己在人间的日子不会太久,因此,他要把最美好、最纯真、最可爱的一面展现给我们吧!后来即使在他病情加重、身心饱受病痛折磨的时候,他只要一见我给他拍照,他还是会对我勉强地露出他那可爱的笑脸。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他的眼神已经告诉了我一切。也许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已经把我当成了他的母亲,当成了他最亲的人吧!

《飞吧,梓豪!愿你一路走好》。

飞吧,梓豪。

飞向美丽的天堂。

那里山明水秀。

四季如春百草芬芳。

到处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飞吧,梓豪。

飞向美好的天堂。

那里是天使聚集的地方。

只有幸福,没有痛苦。

只有健康,没有忧伤。

飞吧,梓豪。

飞向幸福的天堂。

那里是你的第二故乡。

没有黑暗,只有阳光。

你会在那里更加幸福快乐的成长。

飞吧,梓豪。

飞向温暖的天堂。

那里的人最善良。

他们会像妈妈一样。

疼你,爱你,保护你。

把你当成他们心中的小太阳。

飞吧,梓豪。

我会像妈妈一样。

用我全部的爱,护送你去天堂。

在那里实现你的梦想。

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好儿郎。

飞吧,梓豪。

我送你一对天使的翅膀。

愿你一路走好、不要慌张。

辨清方向,飞到上帝的身旁。

享尽那里最幸福美好的快乐时光。

第二天早上,我和家人陪着他去了火化场,然后,含泪送他去了天堂。火化后,我抱着他的骨灰和回来,要求老公把他的骨灰安放在儿子的墓旁,我想让外孙和我儿子作伴,让儿子照看着他。只有这样我才能放心一些,再去看他们的时候也方便一些,可是老公就是不肯听我的。

本来那天老公他们去埋葬外孙的时候,不想让我跟去,但我坚持要去,我要送外孙最后一程。我们开车来到离我村不远的那片荒凉的墓地,下车后,老公在前面带路向着儿子的墓地走去,我以为老公听了我的建议,把梓豪安葬在儿子的墓旁。于是,我抱着梓豪的骨灰盒和女婿的家人在后面跟着。我本以为老公记得儿子的坟墓在什么地方,可是出乎我的意料,他从儿子的墓前走过去都不知道,原来他竟然忘了儿子在那里!他只是在儿子刚去世的时候陪我来看过儿子两次,后来就再也没有去过,也没有再提起过儿子。也许他已经忘了自己有过一个儿子吧!

我走到儿子的墓前停下,把老公喊了回来,我想让他按我的想法把外孙安葬在儿子的墓旁,可是他还是不听,而是在离儿子不远处的地方选了一个很不好的地方,然后和女婿的家人一起草草的把外孙的骨灰埋了。我知道,老公是个独断专行的人,我心里虽对此不满,但当着外人我也没有说什么。可他这样做,我一直耿耿于怀,于心不安。

半个月后,也就是在清明节前,我一个人悄悄地去了墓地,用了两个早晨的时间,在儿子墓旁重新挖了一个墓穴,虽然挖的时候由于地层坚硬,把手磨破了,但我也不后悔,依然坚持挖好。然后把外孙的骨灰刨出来,安葬在儿子的墓旁。我这样做的目的只是希望在我没有去他们那个世界之前,先让我的儿子来替我照看外孙,只有这样我才能安心,也才能放心!从此,在这里,我又多了一个儿子、多了一份牵挂和思念。

【二】儿子。

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既是中元节,又是儿子去世六年的忌日……。

每年的今日,我都会去墓地看儿子。今年也不例外。虽说在一个星期前才看过他和外孙,(儿子和外孙的墓在一起,每次去看儿子的同时也给外孙带去同样的礼物。)但今天是儿子的忌日,我不能不去。早上7点,我带着早就为儿子和外孙准备好的礼物,骑上电动自行车,独自去了儿子所在的那片荒凉的墓地。一路上心情沉重,思念浓浓,回忆儿子和外孙生前的点点滴滴,心中更是无尽的感伤,我一边走,一边擦拭着眼角流出的泪滴。每当想起儿子和外孙,眼泪就会不知不觉地流出来。

我含泪来到通向墓地的田间小路上,小路两旁是高高的玉米地,小路上长满了杂草,杂草上挂满了露珠,我踩着杂草,趟着露珠一步一步地来到小路的尽头。小路尽头是一条小河,小河两岸的'堤坝上栽种着许多的白杨树,树上栖息着各种鸟类。秋风习习,晨雾漫漫,树上的小鸟唧唧喳喳的叫个不停。那叫声中悲切凄凉,叫声中最难听的就是乌鸦和猫头鹰了,如果是在夜里听到它们的叫声,那一定会令人毛骨悚然。

树下的空地上,杂草丛生,野花满地,这里凄凉冷清,坟墓众多,六年前儿子病故后就把骨灰安葬在这里。虽然这里阴森恐怖,但是,自从儿子来这里安家后,这里便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也是我最常来的地方。我感觉这里不再阴森,也不再恐怖了,因为这里有我的儿子,有我今生难舍的思念和牵挂。

我想,他那时也许预感到了什么,才会对我说那样的话吧!也许他想:人死后,真的是会去另一个世界里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无论做什么都需要用钱,那个世界同样也会需要钱的。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我知道他的心思,他是担心自己身体有病,生活又不能自理,如果到了那个陌生的世界里,没有钱花,那可怎么办呢?因此,他才在病中对我说了那句令我心痛不已、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话。每当想起他说的这句话,我都会痛彻心扉、流泪不止……因此,为了他这句话,每年我都会去墓地多看他几次,并且每次去的时候,都会给他带去很多纸钱和他生前最喜欢的食品和礼物。

我知道,人死如灯灭,一切都消失了,就是给他一座金山、银山,他也不会知道的。但是,我是他的母亲,不管他在九泉之下有没有感知,也不管他的灵魂在与不在,我必须要完成他这点小小的心愿,满足他这点小小的要求,否则我于心不安。我想,不管人有没有灵魂,也不管是否真的有那么个世界,我只希望我的儿子,能在逝后过上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日子!

一年中有几次给已故的亲人上坟扫墓的日子,每次去的时候,我都会带上两份礼物和祭品,一份给儿子,一份给外孙。别人大多都是给已逝的长辈上坟,而我却是给晚辈上坟!以前,我虽然不相信有鬼神之类的传说,但我现在却真希望,人死后他的灵魂还活着,只是活在另一个世界,并且活得非常好,非常幸福,非常开心。因为在那个世界里没有疾病,没有痛苦,没有烦恼,没有忧愁,那里,只有健康、快乐和幸福。但愿真的有那么个世界,但愿所有离开人间的人在那个世界里,都能过上幸福快乐,健康美好的生活!

【三】生日。

今天是10月3日,是我儿子高远的阳历生日。今天本来没想去看他,只想在网上和他说说话,因为十天前在他农历生日的时候也就是9月23日那天,我已经去墓地看过他和外孙梓豪了,可是上午来店里后,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做什么事都做不下去。感觉不去看他,就好像对不起他似的。也许是儿子在的时候,我每年都为他过两次生日的缘故吧(农历、阳历都过)。今天正好店里的生意也不忙,我就临时决定去看他了。

我先在店里拿了一些他喜欢的食品和饮料,然后骑车去路边寿衣店里买了一些纸钱,就去了他和梓豪的墓地。那里四处无人,荒凉冷清,坟墓众多,村里的人去世后都埋葬在那里,那里有新坟也有老坟。虽然每次去那里我心里都会有些胆怯,但一想到儿子和外孙也在那里期盼着我去看他们,我如果不去,他们会失望的,因为除了我,没有人去看他们、想他们的。我虽然胆小,但也必须得去,只有一次次自己给自己壮着胆子去那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通向坟墓的小路,是村里上坟的人踩出来的,蜿蜒崎岖,高低不平,杂草、灌木丛生。虽然我每次来这里都有些胆怯,但我不是害怕有什么活物突然出现,而是害怕看到路上有死了的小动物。因为我从小就害怕死了的动物,所以我从来不敢吃肉食,更不敢伤害那些小动物。我一边走一边想,如果真有死的小动物,我不知道该怎么走过去?还好,什么也没有,我只看到几根鸟儿的羽毛散落在小路上。这里安静的让人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但我还是坚定的往前走着。我刚走过几座坟墓,忽听树上扑棱一声,有几只灰色的鸟从树上惊叫着飞走了,我知道,这是被我的脚步声惊飞的。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往前走,很快来到了他和梓豪的墓前。

我把一大包好吃的给儿子和梓豪分开,分别放在他们两个各自供桌上。我对儿子说:高远,妈来看你了,给你过阳历生日,儿子,再次祝你生日快乐!然后又来到外孙的墓前,说:梓豪,姥姥来看你了,不知你现在过的好不好?姥姥非常想你!你在这里好好地和舅舅玩儿,一定要听话啊,不然姥姥不喜欢你了!

我想,如果人真的有灵魂的话,他们一定会感知到我对他们的疼爱,也一定会看到、收到我给他们带去的礼物。最后,我给他们点燃了纸钱……但愿这些纸钱,能让他们在那个世界里过的舒适安逸,幸福快乐一些!

附:十天前儿子生日时写的一首诗:

《儿子,祝你生日快乐》。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一。

你的生日就在今夕。

虽然,你已离去。

但,你的一切。

却时时刻刻。

装在我的心里。

清晨,我揣着。

沉甸甸地思念去看你。

你却在那里。

无声无息。

只有树上飘下的落叶。

轻轻地啜泣。

儿子,不知你。

有没有感知。

有没有记起。

我最想的人是你。

最放不下的人还是你。

今天是你的生日。

妈妈带着生日蛋糕来看你。

儿子,你有没有看到。

生日蛋糕里装的。

全是——我爱你。

爱你,却不能和你在一起。

想你,却不能去天堂陪你。

只能让生日的烛光。

把我的爱高高的托起。

送给我——最疼、最爱、最亲的你。

儿子,你在天堂还好吗?妈妈永远爱你、想你、牵挂你!祝你生日快乐,万事如意!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五

山那边有几十户人家。

山背后有一口古井。

山那边的人要到山背后背水吃。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背水的小扁缸,祖祖辈辈的日子和小扁缸一起磨砺着、滚荡着。从山脚到山后,走成了一条青石板路。夜间常常看到提着玻璃灯或是打着手电筒的山民一群群的走在青石板路上,背着小扁缸哼着小调一步步向大山心脏逼进。这是一道古朴而具有情调的山村风景,同时又是个令人同情的场景,在山那边唱出了历史性的悲歌。

前不久,有关部门终于来了,把一根长长的管子伸进了古井的喉咙。山民们也放下了背上的小扁缸,在村子里修筑了一个大水池,每家每户用小管子把水引进了家里。山民们兴奋得在家里唱起了山歌来,那歌声穿透于时代的波澜,一直延伸到每个人的心里。从此,山那边也吃上了自来水,洗脚水也往外倒了,整个村落顿时滋润起来。村姑的小花衣服也变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那股原始的火烟味儿也不知踪影。

于是,山那边的人也考起酒来。大肥猪直向市场源源不断的输送,换来了一叠叠崭新的钞票。在油灯下数了一遍又一遍。数不清的'票子也着实让山那边的人很苦恼。他们想到山这边的高压线,他们围着一盏油灯掏出了包里部分钱,在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扶持下,牵通了山这边的高压线。从此,山那边的人就不到山这边来看电视了。

现在,山那边彻底变了样,山那边的房子更是漂亮,一间间青瓦房在绿荫丛中错落有致,加上白色的墙壁在青山绿水间突显亮丽,有如画家笔墨下的精巧构想。如果你想去山那边看看,你不需要再走路了,只要在山这边的公路旁一招手,去山那边的车辆就会嘎然而止,就稳稳当当的到达山那边一睹为快。但你不要被山那边的姑娘迷惑了,山那边的姑娘很会做生意,她们的热情会使你忘记了讨价还价。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盐茶蛋,你也会舍得花上几元钱。

山那边就在西部的边陲,也许你看到过的地方就是你想去的山那边。那口古井的水酿造成了天下最为纯美的酒,那里的人朴实大方,那里的姑娘不但长得美丽而且挺会唱山歌。歌声在山谷中荡漾,会穿透你的心房。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六

青春很长,爱情很短。曾经有人真诚呐喊,只要你一声召唤,哪怕从坟墓里起身,也要为你赴汤蹈火。这样的承诺在事过境迁之后想起,仍有丝丝情怀,但终究只换得回看客的几声唏嘘。语言表达的盛世里,话语活泼得如瀑布下的水花让人惊喜。

情感如大雪般铺天盖地袭来,无须45度角抬头就能看见满世界的纷纷扬扬,伸手却什么也抓不住。如果爱情是那只在湖上轻轻点栖的蜻蜓,那么泛开的阵阵涟漪便是减不断理还乱的青春情素。

没人比你好。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真是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等等,都是。我们有时会有一种感觉,最有名的书法家,不一定是字写的很漂亮的;最有名的作家,不一定是最有才气的;最有名的.歌手,不一定是歌唱得最好的。

实际情形也是如此,明白了这种情形没有成功的时候便不会自卑,知道自己不一定比别人差。成功的时候便不会傲慢,要知道自己不一定比别人强。就象一句名言说的那样,没人比你好,你也不比别人强。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七

很多人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放下所有的东西来西藏,大家喜欢简单地给我戴个高帽子,“不外乎猎奇”。其实,我内心有个温暖纯净的角落,里面总是装着高原上瓦蓝的天空、一尘不染的白云、摇着转经筒满脸沟壑的藏族老人、还有那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的雪山,它们不停地召唤。去西藏,是身体的跋涉之旅,也是心灵的澄澈荡涤。每一次,把自己沐浴在高原阳光热烈而又奇爽的怀抱里,在透明的空气中总能看见自己龟壳般沉重的心灵一丝丝剔透起来。

最近应西藏自治区作家协会邀请,我参加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文学笔会——阿里笔会,其间最难忘记的事,于我来说,莫过于转山,围着神山冈仁波齐转一圈。

转山,在内地时听过不少神奇的故事,来藏后还是第一次。

冈仁波齐峰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藏语意为神灵之山。是中国冈底斯山主峰,中国最美名山之一,海拔高度6656米。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是西藏佛教、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教的朝圣中心,素有“神山之王”的美称。这里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的香客,不远万里前来神山朝圣,据说围绕冈仁波齐山转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十二圈者可在五百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转百圈者便可以坐地升天成佛。

笔会组委会介绍,转山全程五十多公里,并且地处海拔五千多米,时间两天,极易消耗体力,且随时会发生高原反应。笔会组织者很开明,并不要求每个成员都去,建议大家结合自身情况自愿决定,我毫不犹豫地举了手。

不知者无畏。其实当时我对转山的了解不是很多,只知是藏族很虔诚的一种宗教仪式,对冈仁波齐神山路况更是一无所知,以为就像我们内地的徒步爬山。我来自湖南的一个山地县,小时候没少干这活,我想自己肯定没问题。直到后来,真正踏上转山的路,才发现自己真是太小看了。那天晚上,揉搓着酸麻的脚板心,我向朋友微信说差点回不来。朋友说了句耐人寻味的话,“就是这‘差点’,才能成为传奇。”

我们转山是从下午开始的,到达巴嘎乡后,弃车徒步。从巴嘎乡政府所在地出发,以冈仁波齐神山为轴心,转一圈,54公里。近年来,由于很多条件的改善,坐车居多,走路少,养尊处优,想起这漫长的54公里需用脚板一步一步走完,心里有点发怵。读高中时,我曾步行十五华里上学,不在话下,可毕竟那个年纪血气方刚,身体素质比起今天不可同日而语。现在的我还能寻找力量走完这段充满未知的艰难路程吗?左顾右盼中,发现只有两个内地来的作家因有高反,不能成行外,其他的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行。我胸中豪情顿发,怎能认怂?站在这世界屋脊,感觉自己也高大起来。

好手难提四两,我把旅行包的电脑取出来放在车上,以减轻负荷,只带上途中用得上的简单物品。精减完毕,抬头看天,天空不似以往明澈,但紫外线依然生猛,这里的太阳不比内地,晚上十点来钟才落山。我不喜欢用“强烈”来形容高原的阳光,我想它是热烈的,率性的,就像喝酒正酣的男人,热力四射。队员们纷纷在商店里买拐棍、帽子之类旅行用品,一副长途行军的架式。来高原后,我从不拒绝太阳的洗礼,当同伴们保护得密不透风时我常常是短袖t恤到底,一如这阳光赤诚坦荡。为了以防万一,这次我也买了顶遮阳帽,当看拐棍时,放弃了,自己还没老到需要拐棍的时候。戴上遮阳帽对镜自我欣赏,颇有好莱坞大片中西部牛仔的味道。

同伴们人手一拐棍,呈一字排开,就像出征的士兵,雄纠纠,气昂昂。因为对神山的神秘充满着敬畏,我内心盛满庄严、神圣,他们也一样。于是,我们义无反顾,迈出朝圣之旅的第一步,踏上这条充满神迹启示的圣路。

一开始,大家争先恐后,谁也不甘落伍,所以,一直保持着完整的队形。谁都能看出这是一支转山朝圣的队伍。看着大家劲头十足,我说悠着点啊,我们应知道养力,现在才开始,路这么漫长,别把力气过早透支了,毕竟,我们不是竞走的驴友。但看这架式,队友们都在兴头上,眼望前方,心无旁鹜,只想向前冲。我估计,此时此刻,我们心中都唱着同一首歌——“向前进!向前进”,大家专注得就连路边窥探我们动静的野兔都看不见了,远方有更让人心动的东西。

西藏的天空素以高原蓝著称,举手就能触碰的清亮亮的蓝上飘着丝丝白云,柔软,轻逸,就像条条纯洁的哈达,这是高原对天空呈献的敬意和祝福。7月初的`冈仁波齐,除了远处的高山上还可偶尔看到积雪,路上的土坷垃也如空气般干燥。自古至今,不知多少转山的人在圣路上走过,也不知在这里发生过多少感人故事。这路承载了时间和空间,直通到朝圣者心中某一处神秘所在。不时,迎面遇见从山那边转过来的藏人,他们虽然长途跋涉,但从他们身上一点也觅不到疲惫,也看不到朝圣后的悲喜,只见他们着着独特的藏族服装远远而来,又渐次远去,仿佛对我们这些路人视而不见。望着他们,我时常好奇,并惊讶他们竟可如此专注到物我两忘。也许,他们通过转山,早已把欲望和罪孽洗濯干净。不知走了多久,我们的队伍出现分化,性急的、体力好的人远远地飙在前面,狂甩后来者几里地;性格柔和、体力不济的人慢吞吞尾随,这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竞技场,只是肉体与自我的一场比赛,不分先后,没有好赖,抵达终点即是胜利;当然,中间也有三三两两,他们不急不缓地在那里东张西望,这些应该是喜欢中庸之道的人,因为前有先进,后有衰兵,所以心安理得。

没走多远,遇到几个身着藏袍的藏胞,正叩长头。他们一边口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哞吽”,一边双手合什高举过头,走一步;双手合什到面前,再走一步;到第三步时,双手已自胸前伸出,掌心朝下,全身俯地,额头轻叩地面。如此反复,三步一叩。这个镜头,我在很多图片上都看到过,现在亲眼所见,却有新的感触。我被震憾了,他们是如此的不慌不忙,淡定从容,走在这寂寥的圣路上。我更惊叹于他们的慢,蜗牛一般,慢得我不忍心看下去,前方的路还那么遥远,还有多少个长头得叩呀!一边感受着慢,心灵的慢。在这样一个高度,高谈阔论和汽车噪声以及一切喧嚣,早已退至很远的地方,与这里无关。他们却是那么坚定,没有一丝犹疑。

我曾在南岳衡山的大庙里见过还跪香。在圣帝面前许过愿的信徒们还香时从大庙下面的石坪里三步一跪拜,直到殿堂表明心迹。退出殿外时,不转身,不回头,退三步,一跪拜,脸一直朝着圣帝的方向。也有朋友告诉我,他父亲说小时候去南岳还香,全程步行,从出门起就要三步一跪——不足一百公里的距离,往往要走好几个月。我们的宗教和藏传佛教曾多么相似,只是,到后来我们失去了虔诚,失去了坚守,也失去了敬畏。藏族同胞们为了心中的信仰,却在一代一代传承,坚持,他们以永恒的姿势定格在我的视线里。如果在人生的旅途上感到迷茫时,想起这些参照,我们会看到更远的地方,亦会平添许多自信。

过了曲古寺,我的腿就像灌了铅的木头,沉重,僵硬,不听使唤,开始踉跄。看看周围的同伴,他们没有停歇的意思。这样的转山,一步一步,必须自己完成,谁也帮不了谁。找一块石头坐下,稍作休息。同伴们渐渐走远,不见了。我坐在石头上看天,看远处的雪山,还有褐色的戈壁,并不害怕落单,因为我的后面还远远甩下一大溜同伴。估计他们赶上我还需要很长时间。

休息一阵,起身又慢慢腾腾往前走。在这前不着村、后不巴店的陌生地方,我惊讶于自己的从容,内心已从这萦绕于周身的、冥冥中不可抗拒的强大气场中获得了安定详和的力量,心灵变得更加澄澈,路边石头纤毫毕现。

晚风“呼啦啦”吹来,暮霭从四处的岩缝里纷纷冒出,天上的云朵就像赶集似的往头顶汇拢。我知道这是要下雨。看看四周,没有任何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多么期盼眼前出现一个村落,可以让我坐下喝壶甜茶,解解困,避开这场劈头盖脑的怪雨。心里也清楚,在这荒无人烟的高原上,这个想法等于就是一个白日梦。

树欲静而风不止。

冥想之间,“啪”的一声,一个炸雷落在身边的石头上,愣是要把石头撕碎,紧接着泼瓢大雨倾盆而下,还夹杂着花生米大的冰雹。我取出背包里的雨伞,可是没用,风是横的,雨是迎面用盆泼来的,电闪雷鸣,只一个来回,我全身衣服精湿,没一根干纱。伞,是遮风挡雨的工具,这时有和没有是一样的,已经失去意义。除了诅咒这捣蛋的雨,我在这荒原上无所适从。索性撤掉伞,就像高原上的一头藏羚羊,一簇匍匐在地的路边草,任你雨大雨小都与我没关系。雨下着下着,把天都下黑了。我没带手电筒,道路越来越模糊,所幸没有岔道,依旧凭判断直觉摸索着向前。偶尔停下来呼喊,希望前面和后面的人听到,有个回应,壮胆。可是,除了风声就是雨声,声声入耳。

走到一个山坳上,山洪滚滚翻过道路,路下边是悬崖绝壁,河水咆哮,抬头只看到两边黑魆魆影幢幢的高山。我的双脚都泡在洪水里,看不到路,不敢轻举妄动。湿衣服裹着身体,冷冰冰。绝望从脚底升起。往回走路程和往前走差不多,关键是我不想打退堂鼓,退缩不是我的性格,谁都不想当懦夫。我就这么像一个石头杵在洪水路上。战战兢兢不知站了多久,终于看到一缕手电光远远地射过来,那是后面赶上来的队友。他是神示专门派来拯救我的,我顿时感到无比亲切和温暖。

晚上一点左右,我们高一脚低一脚,一路哆嗦,终于把酸痛的身体挪到k22帐蓬住地。先到的大部队早在那里等着我们。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很高兴,马上腾出地方让我们取暖、烤衣服。我们要在此处的藏民家过夜。十数人一进帐蓬,什么也不管,就上床休息,不一会,鼾声此起彼伏,像曲雄浑的交响乐,盖住了帐蓬外“哗哗”的风雨声。

第二天,天光刚搭上帐蓬顶,笔会组织者不辞辛劳地吆喝起来,催大家赶路,因为今天的路更陡峭,更艰难,足够有一天的路程。

经过一夜,雨已停。帐蓬住地的早晨就像汽车的挡风玻璃前蒙了层水雾似的,让人捉摸不定。浓烈的牛羊膻气味,还有那满天的星星,因为见到即将跃出的太阳害羞,正悄悄隐匿。我一时兴起,伸手往空中抓一把,只感觉那雾布帘一般,手里满满的,滑滑的,分明有丝绸的质地。可是待手一松开,却是什么也没有。

走在路上,回头一看,村落原来只是山坡上的一个鸟巢,鸟飞累了就到这里休息,补充体力。路,一直往山上蛇一样爬行,看不到尽头。不到一会,我们的队伍又走成了昨天的模样。越往上走,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走着走着,我身边一个队员都没有了,我又落了单,我感到力量正从脚底一点点溜走。一只鹫鹰远远自天边飞来,它翅膀掠过的声音清晰可闻。也许是它捎来了前方队员的消息,鼓励我奋起直追。土拨鼠在石隙草丛间张望,好像是在讥笑我这个就要泄气的行者。

我不断地气馁,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坚持,坚持。

盘山路在山腰中七弯八拐,分明看到垭口就在几公里的地方,却似乎总也走不到尽头。一百米路中间都要停歇好几次。这期间,不时有藏胞超越我,他们步履如飞,口里念念有词,似乎脚底时刻有无穷的力量源源滋养。

我知道我在慢慢接近卓玛拉山顶。

卓玛拉山顶上的石头,与别的地方的石头,没什么异样,朝圣者认为,千百年下来,因被赋予神性,只要你谦恭诚恳,对着石头许愿,保准你的愿望会实现。我看到路边的石头边耸立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座磐石是天然狮子,也能够幻觉到各种动物形态。”我就想,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现在也已经追逐到神灵的足迹。一想到这,我的体细胞内又注入新的能量。

接着我又看到“避邪背叛誓言”的牌子,好像是说你平时背叛誓言、说谎话就要摸摸这块石头减免灾祸。一些后来居上的藏胞站在石头前,虔诚地跪下,一遍一遍地洗手摩脸,仿佛为自己一生所犯的罪孽忏悔。他们的神态,就像刚出生的婴儿,至纯至净。

越往上,坡越陡。走走停停,连站着说话都气促。快接近垭口的时候,简直像肺气肿病人,呼吸就快衰竭,几乎是走一步停三步。脑袋和胸腔就像充满气体的气球,随时都得小心爆炸,我赶紧调理气息,真怕一时撑不下来,变成路边的石头。

正当身心都到极限的时候,我终于爬上垭口,看到了神山的整个面貌。

垭口上满是各色经幡,蓝白红绿黄,五彩缤纷,这里是经幡的海洋。高山之巅的风每吹动经幡一次,便发出猎猎响声,这是风在替挂幡的人诵经,企求神灵赐予吉祥如意。有多少道经幡就有多少声祈祷,汇成天籁,响彻天庭,直抵神祇,降下祥瑞。

山上除了经幡,什么也没有,空荡荡的,但我心里却是幸福满满,无比充实,有成就感。因为我终于完成了一次转山,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完成了一个神圣的仪式,我的心灵又一次得到净化。

冈仁波齐峰终年云雾环绕,在民间因此有个传说,只有有福气的人才能有幸目睹它的真面目。好像我早与这神山结缘,我不光见识了它的奇险峻峭,更是用双脚一寸一寸丈量了它粗犷的胸怀。用身体一遍一遍感受它的宽厚仁慈。可以想见时间的巨人站在这里见证了历史上有多少人在这神山之巅驻足、流连。

过垭口,一路下山回到出发点,自是不在话下。

冈仁波齐,我心中永远的神山。

扎西德勒!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八

小时候,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开门见山,出门爬山,如果想到山外去看一看,就须翻山越岭,很是累人。矗立在门前的那座山高大、雄伟、巍峨,须抬头才能看见蓝天与云彩,眼睛平视的视野里全是山的颜色,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山的颜色从青绿到枯黄,又从枯黄到青绿。少年时期的我面对那座大山无可奈何,心里恨死了它,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长大后到城里去,远离大山。

长大后真的来到城里,成了一名法官,离开了那座大山,远离了被高山环抱的小村庄。随着岁月的流逝,心里对大山的怨恨已慢慢淡忘。然而有一天当我走进樵山却对山有了新的认识,品出了山的韵味。

夏初的那天,我与同事驱车前往新明乡办案,工作结束后应朋友相邀去樵山看百年香榧树。朋友告诉我,新明乡是崇山峻岭的纯山区,抬头见山,低头见山,开门见山,关门隔窗所见的仍然还是山。

汽车沿着一条灰白色的水泥路出行,不一会儿,果然映入视野里的全是山的颜色,不见天空,只有那一条水泥路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汽车缓缓前行,似在爬坡,我透过玻璃窗将视线上眺想看看天空,却见眼前的山无数高,青翠碧绿,清明透彻,山体的表面有道道泥土痕迹,一条条,从这座山伸向那座山,又从那座山延向这座山,一直到山顶,越过山梁……哦,那是路,就是我们脚下那细细长长的水泥路。

这么说,汽车将载着我们到那山顶上去?在山顶上与蓝天相见、与白云相会?我努力上眺目光,终于望见蓝天,在这春夏交替的季节里,艳阳高照,碧空如洗,云彩丝丝缕缕,青山耸入云霄。我的思绪随着那缭缭绕绕的盘山路攀援、上升、飘渺,幻想着即将与蓝天相见、与白云相会的场景,感受着那将是怎样的舒适、惬意和愉悦。这时我忘记了案件的烦恼,也忘记了生活的细琐,忘记了勾心斗角、察颜观色,忘记了油盐酱醋、卿卿我我,心绪被这样的天、山、云、路涤荡至净,胸襟豁然开朗,心情轻松舒畅,心底里的欢愉在眉宇间表露无遗。

这么想着,车已行至半山腰,我收回山顶的`目光投向山下,谁知目光倾泻直下落入山谷深幽处。我的心悬在了半空,一道道山梁郁郁葱葱,花草树木在阳光的映射下熠熠生辉,山风徐徐,送来缕缕山野清香,让人清新舒爽,恍惚间,我好像身处机舱从空中朝下看,忘记了此时正是坐汽车行驶在那一道道山梁间。我感觉到大山的魅力无限、韵味无穷。少年的我天天面对着大山心生厌倦,那是因为无法领会和理解大山的蕴涵。此时大山的神秘、恬静、安逸深深地吸引着我,大山的灵气、魅力、韵味紧紧地攫取了我的心,我的情感被大山征服了,大山没有征服少年的我,却征服了中年的我,我毫无防备、情不自禁地陶醉在大山的怀抱,尽享大山的渊博与温存。

汽车越过山顶,继续沿着水泥路驶向山的那一边。山顶如平地,路两旁的树木蓊蓊郁郁地掩映着那灰白色的水泥路,汽车缓缓地徜徉在遮天蔽日的树林里,宛若在散步。我们看到了路边的香榧树,朋友说快到樵山了,那里有更高大、更古老的香榧树。

及至到了樵山,我们站在百年古老的香榧树下,深山里的香榧树树冠如伞,树荫下清凉宜人,初夏的香榧青青的、如枣子似的挂在枝丫间,还有细细的如粒子样的东西排列在叶间那是明年的香榧果。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九

多少年后,

难得的一见。

你是我的眼,

我是你的眼,

你的眼里有我的故事,

我的眼里有你的从前。

我们渴望的见面,

不是展示现在,

是展望从前,

那年,

在你一转眼的瞬间,

你成了我,

深深的爱恋。

我在那一刻,

把你放在了最真的内心里边,

我爱你,

那一刻,

成为了永远,

你不在乎我,

也许是同一瞬间。

但爱不爱,

难道真的是缘,

难道我最终的坚持,

也换不来,

你多看我的那一眼,

万一那一眼,

从瞬间,

变成了永远。

你是我的,

我是你的,

永远。

我应该埋怨的,

是我一时的释然。

是那一刻,

没有以坚持,

换偶然,

为必然。

偶然的,

成为梦萦魂牵,

必然的,

也许是永远的怆然。

命运中,

有许多的不甘;

不甘中,

有许多的必然。

但命运的展示,

往往超越自身的算盘,

你可以不接受,

但你不能超然。

因为命运,

才是真正的'铁算盘。

加减乘除,

在你是瞬间,

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那是梦的必然。

不必在意真实,

真实往往并非永远。

不必希冀永远,

不必在意永远,

我们不能决定永远,

但我们能决定瞬间。

但瞬间可能成为必然,

这个必然,

就是今天的相见。

深深的未了情,

让我们从此不离不散。

也许形体不能永远,

但精神必定结缘。

当白发皤然,

我们是否还能再见?

我们的再见,

也许不是必然。

但偶然中有必然,

必然中有偶然。

我希冀你的,

不是现实的柴米油盐,

而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在天的那边,

终会是朝霞初现,

终会是风和日丽,

终会呈现,

我们共同的心愿。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十

这大概是苏轼写过最痛的一首词了吧,字字啼血,句句刻骨,历历在目。

是啊,这世间,又有什么距离能抵的过生死相隔呢!人没了,就真的什么都没了,即便是再温暖的回忆,都会变成剜心的刺刀,每回想一遍,都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更要命的是,那些对过往念念不忘的人,还偏偏乐此不疲。

如果用你的五年,换一个人的五分钟,那个人会是谁?

明知道这种问题最没意义,就算有那个人,又能怎样呢?但你的脸依然那样毫无防备的浮现在脑海里。

如果用我的五年,换你的五分钟,你愿意么?

我想和你一起,做什么都好,只要是你就好。

你看,不是说人忘七年么?可我好不容易等到那个所谓的第七年,为什么还是忘不掉你呢? 或许,都是骗人的吧。 你是个优秀的'孩子,那个大家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这是在你离开后我才后知后觉醒悟的。初春的风总是来势汹汹,把窗子吹的呜呜做响,你一个人专心致志的玩着你用废弃木块自制的玩具车,嘴里模仿着大卡车发出的声音。那声音和风声和在一起,我老是分不清那是风还是你。初春的风依旧很大,还是总会吹乱我的头发,可风里没有你的声音,也没有你天真烂漫的表情。

哦,对了,忘了告诉你,我又开始留长发了。虽然你从未见过我短发的样子。 我还是会经常想起你,在路过那些稚嫩的面孔时。说不上有多撕心裂肺,只是会隐隐的疼一下,脑海里不自觉的出现你的笑脸。后来啊,我经历了那么多的生死离别,都没那么痛了。我总在想,如果你还在的话我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和以前一样,老是像我撒娇,要我骑着自行车载你去爷爷奶奶家?会不会还是在每个星期五的晚上在路口等我回家?会不会还是一边吃一边吐槽我做的蛋炒饭味道不对?会不会还是那么懂事,每天晚上都会自己把作业做完才去玩?会不会还是会和我谈条件,说考第一就让你看一个假期的铠甲勇士?虽然你老是考第一,但遥控器还是抢不过我。 呵呵,应该不会了吧,毕竟如果你还在的话,就十七岁了。 十七岁,本来该是多么美好的年纪啊。和别人一样,美好的年纪。

你的十七岁,会做些什么呢? 应该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应该会有暗恋的女生,应该也会和别的孩子一样偶尔会有点小叛逆,也会向我发发小脾气。

以前我不信命,因为你,我信了。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十一

放飞希望,拥抱阳光,接受挑战,永不言弃!这,就是山青户外体验营,这,就是快乐腾飞的地方。

山青世界,果然山青水秀,宛如仙境一般。群山环抱,朦胧隐现,云雾缭绕山间,青山变得更加隐秘梦幻。湖水淡雅,微波荡漾,轻风吹过,漾起圈圈涟漪,而不失妩媚柔情。石板小路上绿树成荫,三叶草铺成的草坪别有趣味,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可谓无比惬意!

罗马战车,野地对攻,教给我齐心协力,让我对“团队”二字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园区定向,无线电测向,教给我定向知识,我也了解到地图的使用,锻炼了我们敏捷准确的方向判断力;攀岩、速降,教给我勇敢,让我学会冷静,在迫境中沉着应对,战胜胆怯;信任背摔,教给我信任,我也懂得了团结,试想,若有一个人放手松开,那么结果又会是什么?安全落地,每个人都要负起责任,团结互助。令人期待的救生墙,带给我太多太多的感动,三个男生在下面做人梯,大家踩着他们的肩,奋力攀上4。2米高的墙壁,其中还有100-200斤的营员,当成功翻越后,教练掀起他们的衣服,肩上一道青一道紫的,可是他们并没有喊一声累!只说着:“我们只有39分钟,快点!”还有篝火晚会,多样的节目,燃烧的篝火,知心姐姐动人的故事,小营员们最有意义的生日,天空中放飞的孔明灯……宁静的夜晚,感动从心底滋生,泪水从眼眶转留,想念无尽蔓延。

山青世界的闭营式,再也止不住的泪水终于流下,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难忘,教官!我记得您说过:合理的要求是训练,你们做到了,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炼,你们也做到了!难忘,领队!温柔善良的`绵羊姐姐马冉冉,穿着橙色文化衫的你,在这六天对我们的照顾无微不至,百般呵护,不变的笑容,是你最美的记号。难忘,营员队友!手拉手,我们一起走,肩并肩,我们共渡难关!一个个的项目,我们一起面对,友谊早已有了见证。山青世界的主题曲《真心英雄》歌声再次响起,泪也似乎就跟着歌声流下,转身拥抱,我们永远是朋友!夜,依然那么静,开营式也是同样的夜晚,只是心情变了,感情也不同了!转身望去,身后的营员哭成一片,伤感,不舍!

在山青,我知道了朋友之间需要包容,我知道了师生之间需要沟通,我知道了自己不是最强的,但同样也知道了自己原来是这么强!

亲近阳光,亲历风雨,做更勇敢的自己!

山青,你是我十二岁夏天最绚烂的一笔,宛如流星,存在短暂,记忆永恒!山青,我们明年再见!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十二

我一直记着那束花,那束开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最美丽的蜡烛花。

那时,我只有十来岁吧。那时,我家在农村,村里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有好几个,但她们或者因为家里穷,或者因为成绩差多半被迫辍学了。小桃就是其中之一。

十四、五岁的小桃,长得白净秀气,是家里的`长女,她的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妹。因为家里供不起上学,小桃就早早地辍学在家帮大人做事。小桃做事很认真,好像有种天赋,每件事都做得很好,外面的农活,屋里的家务干得一样不落。能干的小桃懂事、体贴人,是个人见人夸的好孩子。

有天,几个女孩子约我到小桃家捉迷藏。虽然大家都似乎过了玩游戏的年龄,但实在找不出比游戏更好玩的事了。按游戏规则,一人先蒙起眼睛,待其他人藏好后再睁开眼,一个个地找。我在寻找藏身之处时,无意中看到条几上摆着一瓶花,那瓶花很是引人夺目,绿色的塑料叶枝间卧着一个个乳白色的小花朵。近看那花朵,花瓣是蜡烛油做成的,形态十分美丽。我一见便从心底里喜欢。

小桃告诉我这束花叫蜡烛花。我仔细看了看这束插在瓶中的花,它既不似鲜花那样柔嫩,也不似绢花那样鲜艳,它是一束人工嫁接的假花,却是一束有创意的花。这束出自于小桃之手的蜡烛花所表达的意境,完全超越了一个农家孩子的精神世界。我再也无心捉迷藏了,满脑子都是蜡烛花。

可惜,小桃没有告诉我蜡烛花的来历,很多年过去了,我也一直都没弄清楚。前不久,我偶然间看到了腊梅花。那是一种很香很香的黄色花朵,重重叠叠的花瓣像涂了层油似地敦厚,鼓胀。那一刻,我似乎找到了关于蜡烛花的答案。但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当年小桃是如何仿制那束美丽的蜡烛花的。

听朋友说,小桃成年后嫁到一个小镇,日子过得也算滋润。不知她是否还记得蜡烛花,但我是一直记着的。那束蜡烛花,是我童年中见到的最富有想象力的花朵,一直到今天还生长在我的记忆里,真切而美丽。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十三

又到了山豆角大量上市的季节了,沿街的摊铺摆满了一捆捆的山豆角,单那红白相间的颜色就诱人几分。更不用说吃起来那满口香的味道了。我特爱吃山豆角的种子,面面的、香香的。因为好吃,又是纯天然,现在山豆角的价格也比几年前翻了几倍。

爱上山豆角,不仅因为它有顽强的生命力,还因为它带给我许多童年的快乐。每年春季来临,勤劳的母亲都会在山脚下的田地周围,种上许多山豆角,因为是山地,土壤并不肥沃,有时还会遇到春旱,但顽强的山豆角,依然会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在干旱的春季里,生根发芽,努力生长。刚长出的山豆角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甚至太阳一照,就有被晒干的感觉,但是柔弱的山豆角依然顽强地生长着。待到夏季雨水充足的时节,山豆角早已长出了长长的藤,而且藤上也挂满了一条条可爱的豆角,等待着人们去采摘。每到这个季节,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每隔一天我都会挎上小篮子,和小伙伴们早早去山上摘豆角,豆角每次多的我们都装不了。摘完豆角的我们,会在周围捉蝴蝶、逮蚂蚱、采野花、去山泉边嬉戏玩耍,一直待到夕阳落山时,我们才会打打闹闹地满载而归。

爱上山豆角,还源自于它是家乡的味道,那纯朴浓厚的香甜里深藏着浓浓的爱,每年的这个季节,我们家的餐桌上,常常会摆上满满一大盘醇香的山豆角。即使这样,家里的豆角多的也常常吃不了,来串门的乡亲会带走一些,还剩许多,母亲会把它们分给左邻右舍。我家也常会收到邻里送的各种东西,每每此时我都会特开心的分享这些“美味”。姥姥家离我们有10多里的路程,因为我七岁的时候,一次领着妹妹偷偷去姥姥家的经历成功。以后每年的这个季节,我都会去给姥姥送山豆角,有时和妹妹一起,有时自己去,去姥姥家的路上,首先要经过两边长满一人高野草的山路,当时怕有狼随时窜出来,每经过这个路段,我都会走的特快,还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注意倾听荒草里有没有动静,别看我那时人小,注意多着呢!如果有动静我也不怕,我早想好了,一有动静我就快跑,同时大喊,前边就是军队驻地,我知道解放军叔叔会救我的。那种担心之后的快乐,没有几人能体会到的。翻过这段让我有点小紧张的山路,就会来到一个村子,村子里有几个调皮的孩子,看样子比我大不了几岁,每次遇到我,都会站那里大喊:“哪村的小孩?吧皮吧玩?……”我自然知道这群孩子比狼好多了,只是贪玩而已,他们不会伤害我的,何况旁边还有大人,我只顾赶我自己的路就好了,不用理会他们的。穿过村子就会来到一条小河,那时民风淳朴、环境也好,河水凉凉的,清澈见底,时有小鱼在河里游来游去,我会脱下鞋子,在仅能没过脚丫的河水里,逮鱼、捡贝壳,那种快乐,无人能及。也许因为这段经历吧?我特别喜欢河,喜欢水。我会一直在河水里玩够了,才会带上豆角继续赶路,当我把豆角交到姥姥手中的时候,姥姥常用疼惜的眼光看着我,然后急忙给我端水、洗澡,换衣服,做好吃的,吃着可口的饭菜和点心,我想:“有大人的疼爱真好!”。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十四

曾经的坦诚相对促膝长谈哪去了?为何会演变成勾心斗角针锋相对,如此这般?不可否认,在纯的感情也经不起利益的腐蚀!

当朋友以利益关系出现,那就不再是朋友。

昔日信誓旦旦说的好听。

时间走,某种关系也维持不下去。

既然不希望靠维持那干脆删掉彼此。

有些东西,勉强不来。

强求未必有好结果。

说多无益。

我不喜欢你总是敷衍。

还是那句话,好与不好,对与错,是与否,说清楚讲明白。

太累了。

我现在终于承认了,时间可以改变的太多,太多...

解释就是掩饰,掩饰就是欺骗的开始!

我也不愿解释,因为摆出一副虚伪的笑容去面对曾经真心相对的人比沉默更恶心!有些事,只有掌握,才能明白它实际存在过。我喜欢把事情明朗化,然后打一个结,或者活结或者死结。

对于七零八落的过往,我不以此为耻,亦不以此为荣。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十五

八四年的夏季,在校园里苦读了一个学期,身心疲惫的学子终于迎来了署假。我和志趣相投的一位学友,相约到乡村观察,体验农民的生活。于是,我们从昆明向地处百里之外,靠近故乡玉溪的峨山县奔去。

匆匆到达峨山,已是烈日炎炎的下午。没有积蓄,身作简装的我们,从峨山县城向南徒步而行。

沿路风光绚丽,满山遍野的树木郁郁葱葱。林间露出的野花艳丽而迷人。山涧小河里淌着哗哗的流水,像一曲曲动人心扉的旋律,激荡着我们的心,催发着我们向可爱的彝乡深处挺进,迅速地去探寻古老而神奇的彝乡人民!

在我们步行十多里的土路时,身旁而过的一辆马车向我们靠近,赶车的大叔热心的向我们招呼。他知道我们行程后,又热情地邀请我们上车。大叔愉快而不乏自豪地向我们介绍着峨山的风土人情,他带着彝音的讲述,让车里的人们一路欢声笑语。彝族特有的民俗民风,更使我们好奇而欲探究竟。

一会儿,马车驶入一条弯曲窄小的山间小路,路旁被茂密的杂木覆盖,仿佛把我们带进一个神话世界。

又行了十多里的`羊肠小道,我们终于看到一个颇具彝族特色的小村庄,马车嘎然停下。赶车大叔说:“这里是大棚租,是峨山与建水的交界处。”车上同行的彝家老乡热情的向我们邀请。

此时已是黄昏,峨山县城夏季正是炎热,这里却顿感阵阵凉意。我举目望向这山间森林里的村子,大概几十户人家,他们的房樯房顶都是厚厚的黄土,或房顶用厚厚的稻草覆盖。看他们的住房杂乱而矮小,我看出他们的生活状况并不好,生活环境也很差。村庄处处透露原始,闭塞而落后。

同车的一位大嫂热情地向我们两位外来学生留宿。我们在盛情下步入大嫂家。这位热心善良的大嫂家座落在小路边,是村里生活条件最好的一家。她家独有的两间瓦房,相连几间草房围成一个不小的庭院。她的家人很热情,她曾是知青的丈夫在学校当老师,对远到而来的我们既热情又友好。谈笑中流溢阵阵欢乐,使我们也变的自然而欢悦。我生平首次感到彝家同胞的热忱而善良。不大一会,大嫂便做好一桌饭菜,独有的芳香和浓浓的酒香令人心怡。彝家人对我们的盛情,盛满在大块大碗的肉食和满满的酒里。虽条件艰苦,但他们坦诚待人,热心待人的风尚,使我们在这陌生的地方,安然进入甜甜的梦乡!

一声声清亮的鸡鸣,又迎来一个灿烂的天空,在大嫂一家人的细心指引下,我们又沿路前行。

一路上我们好奇和瑕想,脚步轻快有力。山上的野花,满山遍野,绚丽多彩。奇妙的葱郁树叶,遮天敝日,把整个山林点缀的诗意盎然。更有那潺潺的山箐溪流,是那般清凉,那般纯净,使我们不由的用双手掬起畅饮。河边的石头,也被流水冲刷的奇彩诱人。这美丽而动人的景象,像侵魄的少女倩影,深深的印在我的记忆里。

跨过河流,一个小小的坝子展现在我们眼前,疏疏落落的几个村子散布山边,田间。一垄垄的水田里,人们在忙碌插秧。当看见我们俩个陌生的青年男子,栽秧的妇女们爽朗的欢笑着,大声的嬉笑着,一会儿田间上空,飘扬起一阵阵清喨的彝家山歌。歌声清脆燎喨,歌声动听欢快。人群不停的打趣,不停的欢笑。

我们不由的拍掌欢呼,不由地卷起衣袖,迅速的跳下水田,在大家的会心笑意下,和大伙插起秧来。我们的心情也欢悦起来,跟乡亲们边插边聊,欢声笑语。虽在烈日之下,水田之中,看他们既欢快又轻松。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欢欣和幸福。

我昂头看看蓝天,环顾四面青山,凝视劳作人群。彝乡农民是那般潡朴,那般勤劳,那般自然。相形之下,我心生感慨,心生愧意!

不知过了多久,插秧的人群慢慢向河流走去,到清水里洗尽身上的污泥。他们有的谈笑,有的哼唱,有的嬉闹。他们显得真诚开朗,大大方方,直爽而欢乐。一对夫妻真诚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

在盛情之下,我们又步入一个彝乡人家。虽是炎热的夏季,他们的房里却异常寒冷。房子中央,常年有一盆丹红的碳火,正发着温烈的火光。

我们坐了片刻,大块的腊肉,大碗的清酒便摆到我们眼前。他们是那样盛情,那样好客,那样无私。夜晚,我们留宿在这殷勤的人家。我很快进入梦乡。

梦里不由的走进陶渊明的桃花源,一幅幅怡静的画面,一张张温善的笑脸···,转而工厂里机器隆鸣,火光冲天,钢条滚动。转而又是城市里一张张紧绷的面孔,一声声歇嘶的嚎叫,一阵阵纠心的挣扎。我不觉惊醒,天也光明,又是新的一天。

峨山之行,在我永生的记忆中!峨山彝族人民的淳朴,善良,热情,在我永生的心田里!

峨山,美丽的山川,善良的彝族人民!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十六

每每置身书声琅琅的课堂,我就会情不自禁回想起自己的读书年代,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环境,没有新课改的理念,却让我们这特殊的一代,学到了无比宝贵的知识。

我是一位在小学阶段有着三次转学经历的学生,这些个转学的经历,都是随父亲的工作调动而到新的学校的。六年级的时候,我的第三次转学上演了,我就读于我的两位新的恩师门下,这一年的成长经历,造就了我的新生,也为我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那个时候,我们班上的学生都是寄宿的,在校的时间挺长的。到了晚饭过后,我们的语文老师党老师就会带领我们练习书写毛笔字。说句心里话,我们当时写得并不好,只是在写字的过程中体验了细致和用心。出了校门十步远的地方有个小泉水池,那里的鱼儿都是和我们一道吃着墨水长大的。因为一个小时后,大家有说有笑,三五成群来到池子里洗毛笔,眼看着池水今天黑来明天清,大家总是说着当天的感受,切磋今天的收获,我们的老师有时候也在场,但是很少打断我们的讲话。

我们的数学老师很富于幽默和睿智,会带领我们大家在这样的时间里解决当天课堂上的错题和难题。那个时候,我们也是很会调皮捣蛋的。

有一次,恩师病倒了,班长来宣布的时候就已经训斥了班上的几个小捣蛋,但全班同学的责怪让那两个孩子流泪了。吃完晚饭,我们全班二十个孩子决定到老师家里去帮老师农忙插秧。

那个时候,老师们大多是民办教师,白天忙于教学的同时也要兼顾务农来维持生计。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家里的特护对象,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她很弱不禁风,所以一家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她的踏实勤劳的丈夫身上。一年的时间里,老师发病的那天,我们才见到过这位值得赞颂的人物,心里由衷地敬佩。

我是班上最小的,所以大家推选我先进家里去看望老师,向老师汇报今天班上的情况。我走进房间,炉子上炖着葛粉,家里人正搀扶着党老师下床、准备进食的。我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毛巾,端起了那杯葛粉,送到了老师的跟前。当时,我说了一句话:“党老师,班上的同学都来了,他们已经下田了。”这是我与老师最近距离说的一句话,却让我铭记到了新世纪。其实,曾经有很多次,我们的作业里面很多难题都是在老师的床前完成的,当天也就在党老师的寝室睡下了,很温暖,但是根本记不清交流了什么样的话题。

当我回到班上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干了起来,有的运秧,有的插秧,有模有样的。原来,派我去向老师汇报是有原因的,因为我太小了,大家都怕我做不好累着了。这是我这一生第一次走进农田,也是最后一次。到了田里,我的脚就不听使唤了,很难拔起来,我加入了运秧的队伍里。还有一队移秧的工作,我也不会。没有人指挥,也没有大人们的帮助,我们二十个孩子,约摸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两亩地的插秧工作。我们的花衣服全是泥,却十分开心。那时我是扎一个马尾辫,我的秀发上都是泥花。收拾完秧马和框子,我们快步回到了校园,一路上,我们唱着我们的拿手歌。那滋味美不胜收。

有时大家的考试成绩特别理想,老师也会给我们特别的奖励:做装饰梅花。学校后山的奇趣树枝,自习课上用过的烛油就是我们的原料,老师根据我们选择的树枝,用准备的棉花为我们的'梅花做节,随后跟着老师的讲解来做,所以平时我们在点蜡烛的时候都扣在小杯子里,另有所用。我们用自制的梅花装扮教室和寝室,有的还被我们做成盆景。

有时我们进行乒乓球训练,去挑选我们的“大将”。有时我们会选择泥土,和成泥来做奔马,雕刻,上色,玩出我们的特色。

那时我的成绩在班上是可以的,但也有几个竞争对手。有一次,班上的很多同学想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也蠢蠢欲动,忐忑地交上了我的作文,没有想到刘老师竟然鼓励我去参赛。那一次,我在全县的作文竞赛上得了奖,当我收到精美的礼物时,心里更是欣喜。那天,党老师让我欣赏了她的摘抄本和班上另外几个年龄较大的同学的,从那天起,我也有了自己的摘抄本。这一善举让我的作文之路豁然开朗了,进入初中以后,我是唯一一个和三年级的同学媲美的一年级学生,我在三十名三年级的同学中胜出,拿到了进入初中的第一项一等奖。

后来,我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走上了教师的岗位,每当我在教学我小时候学过的老课文时,都境由心生,往事历历在目,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都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了。感谢我的众位恩师给了我一盏前行的明灯,让我在生气时循循善诱,欣喜时策马加鞭。多年以来,我的学生在一波波不停变化,而我依然是我。时不时,那些欢声笑语总爱浮上我的脑海,这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多重情感交织的时代,我永远忘不了!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十七

突然接到昔日同学的结婚邀请,心中盈满激动与兴奋。人生的这十年里许多人与事早已面目全非,许多我们认为已经遗失的过往这一刻像斑驳的电影画面突然一幕幕闪现在眼前,原来许多记忆真的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也永远不会忘记,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里。

常记得每至春天,校园两旁的各色鲜花争奇斗艳、清香弥漫,而这些花中我尤其钟爱那一树树的迎春在风中飘落的倩影,带点诗意、带点伤感,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而在五月的夏季,让人印象弥深的莫过于音美楼前的荷花池和那几棵绿的刺目的垂柳,常记得一群同学去摘教学楼前尚未成熟的梅子,那酸涩的滋味久远却又弥漫心间;“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而我却深爱这秋天的景致,后操场那一片片飘落的枯叶总让人心里充满那么点伤感、那么点莫名的愁绪;遗憾的是却并未曾经历过陆师冬天一场酣畅淋漓的雪景,只有那凛冽刺骨的风吹得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紧缩起来,唯一让人感觉生命依然勃发的莫过于校道旁那一棵棵挺立的松柏,像极了一个个钢铁卫士,我想那是一种对蓬勃生命力的敬意吧。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总在我以为我已经遗忘了那一段时光时猛不丁的闪现于脑际。我想经过岁月的磨练、砥砺,可能每个人都已改变,但那样青春年少的面孔却永远定格在17岁那一年。说到陆师的人,首先不得不提的当然是班主任老鲁,那是一个认真负责却又带点功利心的老师,现在想来其实他应该是一个极有班级荣誉感的好老师,当然还有漂亮小巧的语文老师,知性成熟的英语老师,和蔼可亲的数学老师,美丽优雅的口语老师,放荡不羁的物理老师......不知道这一个个在我们人生路上曾经点亮心灵路灯的老师生活的还好吗?唯有在心里冀愿他们桃李芬芳、幸福安康。此刻一个个鲜活的同学面孔涌入脑际,刻苦上进的宁敏、善良本分的小花,敦厚朴实的老舍,美丽多情的水艳,可爱要强的林妹妹、音乐达人宋梅、篮球好手受兰飞、多才多艺的荀柳,爱做梦的艳飞,诗意的'邵英,执着的兴梅,叛逆的兴敏,温柔的红梅,坚强的贾跃。。。当然也忘不了班里那一个个活宝男生,单纯善良的李松,篮球场上英姿飒爽的老缪,书法能手姜林,可爱的小保,才华横溢的刘云,老实木讷的秦正发、唠叨善良的刘书兵、歌声嘹亮豪迈的老赵。。。现在想来那样无忧无虑的时光仿若昨天,十年太长,长的我们快要遗忘了那些过往;十年很短,不过心灵的距离。那些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欢笑、深情和泪水怎能忘怀?忘不了和同学一起漫步青山,忘不了同游麦子河,忘不了陆良的小吃,忘不了那些怀揣激动、略带悲伤的暗恋,在涌动的人潮中,总有几人会让我温暖。

陆师,我们梦开始的地方。十年前,我们在这里的跑道上洒下汗水;

陆师,我们破茧化蝶的地方。十年前,我们在这里的走廊上沐浴阳光;

陆师,我们扬帆起航的地方。十年前,我们在这里的教室中埋头苦读。

我们将三年的汗水,洒在这块叫陆师的地。

我们用三年的青春,谱写了这首叫陆师的歌。

我们把三年的笑与泪,编织成这个叫陆师的梦。

我们让三年的苦与乐,凝聚为这颗陆师的心。

给你我的心作纪念,这份爱什么时候打开都新鲜。就算再厚的一本同学录,也比不上在这学校三年的时光内那么地精彩。而如今,我们只能拾起那如花的记忆,把这份记忆珍藏在自己的心底!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难忘彝家情抒情散文篇十八

每每置身书声琅琅的课堂,我就会情不自禁回想起自己的读书年代,那时候没有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没有新课改的理念,却让我们这特殊的一代,学到了无比宝贵的知识。

我是一位在小学阶段有着三次转学经历的学生,这些个转学的经历,都是随父亲的工作调动而到新的学校的。六年级的时候,我的第三次转学上演了,我就读于我的两位新的恩师门下,这一年的成长经历,造就了我的新生,也为我今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那个时候,我们班上的学生都是寄宿的,在校的时间挺长的。到了晚饭过后,我们的语文老师党老师就会带领我们练习书写毛笔字。说句心里话,我们当时写得并不好,只是在写字的过程中体验了细致和用心。出了校门十步远的地方有个小泉水池,那里的鱼儿都是和我们一道吃着墨水长大的。因为一个小时后,大家有说有笑,三五成群来到池子里洗毛笔,眼看着池水今天黑来明天清,大家总是说着当天的感受,切磋今天的收获,我们的老师有时候也在场,但是很少打断我们的讲话。

我们的数学老师很富于幽默和睿智,会带领我们大家在这样的时间里解决当天课堂上的错题和难题。那个时候,我们也是很会调皮捣蛋的。

有一次,恩师病倒了,班长来宣布的时候就已经训斥了班上的几个小捣蛋,但全班同学的责怪让那两个孩子流泪了。吃完晚饭,我们全班二十个孩子决定到老师家里去帮老师农忙插秧。

那个时候,老师们大多是民办教师,白天忙于教学的同时也要兼顾务农来维持生计。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家里的特护对象,因为在我的记忆里,她很弱不禁风,所以一家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她的踏实勤劳的丈夫身上。一年的时间里,老师发病的那天,我们才见到过这位值得赞颂的人物,心里由衷地敬佩。

我是班上最小的,所以大家推选我先进家里去看望老师,向老师汇报今天班上的情况。我走进房间,炉子上炖着葛粉,家里人正搀扶着党老师下床、准备进食的。我从旁边的桌子上拿起毛巾,端起了那杯葛粉,送到了老师的跟前。当时,我说了一句话:“党老师,班上的同学都来了,他们已经下田了。”这是我与老师最近距离说的一句话,却让我铭记到了新世纪。其实,曾经有很多次,我们的作业里面很多难题都是在老师的床前完成的,当天也就在党老师的寝室睡下了,很温暖,但是根本记不清交流了什么样的话题。

当我回到班上的时候,同学们已经干了起来,有的运秧,有的插秧,有模有样的。原来,派我去向老师汇报是有原因的,因为我太小了,大家都怕我做不好累着了。这是我这一生第一次走进农田,也是最后一次。到了田里,我的脚就不听使唤了,很难拔起来,我加入了运秧的队伍里。还有一队移秧的工作,我也不会。没有人指挥,也没有大人们的帮助,我们二十个孩子,约摸两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了两亩地的插秧工作。我们的花衣服全是泥,却十分开心。那时我是扎一个马尾辫,我的秀发上都是泥花。收拾完秧马和框子,我们快步回到了校园,一路上,我们唱着我们的拿手歌。那滋味美不胜收。

有时大家的考试成绩特别理想,老师也会给我们特别的奖励:做装饰梅花。学校后山的奇趣树枝,自习课上用过的烛油就是我们的原料,老师根据我们选择的树枝,用准备的棉花为我们的'梅花做节,随后跟着老师的讲解来做,所以平时我们在点蜡烛的时候都扣在小杯子里,另有所用。我们用自制的梅花装扮教室和寝室,有的还被我们做成盆景。

有时我们进行乒乓球训练,去挑选我们的“大将”。有时我们会选择泥土,和成泥来做奔马,雕刻,上色,玩出我们的特色。

那时我的成绩在班上是可以的,但也有几个竞争对手。有一次,班上的很多同学想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也蠢蠢欲动,忐忑地交上了我的作文,没有想到刘老师竟然鼓励我去参赛。那一次,我在全县的作文竞赛上得了奖,当我收到精美的礼物时,心里更是欣喜。那天,党老师让我欣赏了她的摘抄本和班上另外几个年龄较大的同学的,从那天起,我也有了自己的摘抄本。这一善举让我的作文之路豁然开朗了,进入初中以后,我是唯一一个和三年级的同学媲美的一年级学生,我在三十名三年级的同学中胜出,拿到了进入初中的第一项一等奖。

后来,我的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走上了教师的岗位,每当我在教学我小时候学过的老课文时,都境由心生,往事历历在目,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都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了。感谢我的众位恩师给了我一盏前行的明灯,让我在生气时循循善诱,欣喜时策马加鞭。多年以来,我的学生在一波波不停变化,而我依然是我。时不时,那些欢声笑语总爱浮上我的脑海,这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多重情感交织的时代,我永远忘不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