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端午节是几月几日(通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3:44:25 页码:12
最新端午节是几月几日(通用17篇)
2023-11-12 03:44:25    小编:夜紫

每一次总结都是我们进步的机会,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怎样写才能让人对总结印象深刻呢?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一

端午时节提倡的是人与自然的调和、平衡,以安然度过夏天。那么端午节到底该如何养生呢?中医告诉你端午节养生保健要做“八”件事。

1、吃粽子。

粽子不宜作为一餐当中的惟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菜。因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较快。如果多吃些蔬菜来配合,吃粽子之后就不会有这么强的饥饿反应。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可帮助吞咽和消化,同时,在吃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最好是凉拌菜,这样可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而维生素本身就是一种消化酶,可促进粽子的消化。

2、挂香囊。

由于香囊中的药物有通窍的作用,孕妇要慎用。另外要保持香囊的干燥,注意防水、防潮。若香囊接触皮肤处出现红疹、瘙痒等现象,请立即取下香囊,可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

3、喝雄黄酒。

酒医史渊源《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认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是百姓企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制备雄黄酒的方法很简单,用于成人饮用的,则取微量经过水飞处理的雄黄细粉,现行药典规定内服用量为0.05克~0.1克放入一只小碗或小杯中,再加入15毫升~20毫升白酒,用筷子将其搅溶,再将上层带有微红黄色的酒液倒入定量白酒中,碗底或杯底的沉淀物则弃之不用,饮用量约15毫升左右。

4、赛龙舟、洗龙湫水。

5、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6、煮大蒜。

疏大蒜是一种中药,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通血脉。端阳节早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大蒜的味道那也是众人皆知,吃完大蒜敢开口说话的人没几个。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大蒜被称为人类的“健康卫士”。大蒜中含有约0.2%的挥发油,其中的主要成分大蒜辣素具有杀菌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护肝脏、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抗血小板凝集。营养学专家发现,大蒜提取液有抗肿瘤的作用,建议每日生吃大蒜3—5克。

7、滚吃鸡鸭鹅蛋。

全国各地均为流行。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

中医认为,鸡、鸭、鹅蛋药性不同,人们最好根据自身体质选择。鸡蛋性平,适合大多数人吃,尤其是营养不良时吃鸡蛋可恢复体力。但蛋白不易消化,老年人和肠胃不好的要少吃。鸭蛋性凉,长痘、上火时吃可以清热解毒。体质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鹅蛋性温,中医认为可补中益气,老年人、体虚的人可吃鹅蛋补身。

8、吃“五黄”

端午节里为何要吃“五黄”?专家说,这是江南一带的习俗,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尊贵的颜色,五月麦熟,也是丰收景象,带有吉祥意味;雄黄之黄,克杀邪毒,也有驱除五月气候中邪气的作用。所以说,吃“五黄”的目的是驱邪毒、求吉祥。

端午节最大的风俗就是吃,古代南京和苏州、常州、杭州都吃‘五黄’,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这就是‘五黄’。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色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除了“五黄”以外,南京还有“五毒”的说法,专家说:“端午节是五月五日,五月是独月,五日是独日,在独月独日那是‘毒气’冲天,所以端午这天要注意防五毒,‘五毒’是毒蛇、蜈蚣、蜘蛛、壁虎、癞蛤蟆。而南京还有一道菜叫‘炒五毒’,到底是哪五样菜呢?‘炒五毒’即是银鱼、虾米、茭菜、韭菜和黑豆腐干放在一起炒,是端午节要吃的”。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二

答:不免费。

今年端午假期为6月22日至24日共3天,根据国家颁发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安排,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享受高速免费通行政策。所以,端午节高速公路不享受免费通行政策,车辆通行正常收费。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三

端午节有很多别称,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端午节是几月几日,以供大家参考!

2023年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

不免费。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只有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这四个节日,高速公路对7座(包括7座)以下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

己酉端午。

贝琼〔元代〕。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日。

殷尧藩〔唐代〕。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浣溪沙·端午。

苏轼〔宋代〕。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不论咸甜,粽有所爱。

2、端午节到了,愿你欢乐相伴,万事如意。

3、端午节,吃粽子必不可少。祝你节日快乐!

4、喜气盈门,岁且更始。

5、端午欢乐,幸福安康!

6、在端午走进你的小日子,给你幸福一辈子!

7、无量福报,平安健康。

8、祝你工作“粽”是顺。

9、彩旗飘,欢歌唱,心境舒畅爽歪歪。

10、吃粽子,送祝福,生活美满富足!

11、我祝你,每一天欢乐在一齐。端午节到了,祝你端午欢乐。

12、端午节到了,朋友你还好吗,愿你一切如意,万事顺利,端午节安康!

13、端午欢乐,万事吉祥!

14、合家美满,顺顺利利!

15、端午节到了,礼物虽轻,是我一生一世的祝愿,祝你端午节安康!

16、年年岁岁过端午,岁岁年年粽飘香。

17、端午节到了,让我为你送上一份祝福!

18、愿幸福紧紧把你围绕,愿欢乐永远和你拥抱。

19、一颗粽子一种乐,祝你时时都欢乐!

20、愿君好运“粽”连连,五谷丰登幸福香,共度欢乐好时光。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四

2023年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日期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阳历的话是不固定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端午节是几月几日(一览),以供大家参考!

2023年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

不免费。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只有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这四个节日,高速公路对7座(包括7座)以下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当秦军攻破楚国都城之后,因无力救国而痛心不已的屈原选择了写下绝笔《怀沙》,抱石投江自尽。人们得知此事,纷纷来到江边划船打捞,却一无所获。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人们纷纷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粽属于“籺”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习俗。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为广东碱水粽。

“粽”字本作“糉”,历史上跟粽子沾边儿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五

2023端午节几月几日你知道吗?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一起来看看2023端午节几月几日,欢迎查阅!

2023年端午节时间:6月22日,星期四,农历五月初五。

2023年端午节放假时间: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2023年端午节高速不免费,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免费通行时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

吃粽子:清热除烦。

中医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总的来说,粽子有清热除烦、通利小便、助脾开胃的作用,特别适合初夏食用。

tips:过量进食棕子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所以不可贪食。

艾叶、菖蒲:驱毒除瘟。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

艾叶(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临床上常用来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五月艾的药效最佳。现代研究表明,悬挂艾叶及燃烧艾叶的确有杀菌消毒、预防瘟疫流行的作用。艾叶、菖蒲还有驱蚊的作用,慢慢燃烧艾叶驱蚊效果更好。

雄黄酒:杀虫解毒。

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已步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也有很多人在端午节饮雄黄酒,但由于雄黄的主要成分是二硫化砷,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内服。

涂洒雄黄酒是端午节习俗之一。在端午节,将雄黄掺在酒里制成雄黄酒,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

tips:由于雄黄能从皮肤吸收,外用不宜大面积涂擦,以防中毒。

喝五加酒:祛湿避邪。

“五月初五采五加,酿五加酒”是民间的习俗。五加即五加皮,气香味苦,五加树皮有奇香,可滋补肝肾壮筋骨。民间认为喝了五加酒,可以避难避邪。

五加皮的药用主要为治疝气、腹痛、男子阳痿、小便余沥、女人腰脊痛、两脚疼等。地处潮湿的区域,特别适合在端午节喝五加酒。

挂香囊——散风驱寒。

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自制端午香囊用到的中药有苍术、藿香、吴茱萸、艾叶、肉桂、砂仁、白芷,每味各两克,另外再加1克丁香。将这几味中药研细,然后放在布袋中,缝合好。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这几味中药,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

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六

春节:1月21日0时~1月27日24时,共7天。

清明节:4月5日0时~4月5日24时,共1天。

劳动节:4月29日0时~5月3日24时,共5天。

中秋+国庆节:9月29日0时~10月6日24时,共8天。(注:中秋节高速一般正常收费,但2023年中秋节和国庆节合并假期,所以中秋节高速也免费。)。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七

相传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因屈原愤投汩罗江,百姓们哀痛异常,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无果,便划龙舟来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之后人们于每年五月五日就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二、吃粽子。

端午还有吃粽子的习俗,传说在屈原投江之后,人们怕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便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在每年端午的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来祭奠屈原,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三、吃五红。

相传在历五月五日的这一天,五毒妖怪就会出现为害人间(五毒: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所以在每年端午节的这一天有避五毒的说法,在民间会吃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寓意吃这些菜可以把妖怪吓跑,着五种菜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

四、画额。

很多地区还有用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五、挂艾草、菖蒲。

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

六、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制成的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八

1、粽子香,香出你节日的欢笑。祝端午节快乐!

2、送你一株吉祥艾草,愿你把好运紧紧锁住。

3、满纸肺腑言,送你真祝福。

4、愿你度过这美好的一切,端午节安康。

5、愿你幸福围绕,好运相随,端午安康!

6、端午节到了,祝你阖家团聚,幸福安康!

7、香粽传递世间情,雄黄浅尝保吉祥。

8、端午节到了,愿你快乐相伴,万事如意。

9、快乐饮雄黄,健康佩香囊。

10、送你一份雄黄,愿你“雄”霸幸福。端午安康!

11、端午节,吃粽香。

12、端午节到了,愿你品着幸福的粽子,赏着快乐的龙舟,快乐不断!

13、端午节又到,祝你端午快乐,好运连连。

14、兜粽香,沐兰汤,快乐祝福冠群芳!端午节愉快!

15、我祝你,每天快乐在一起。端午节到了,祝你端午快乐。

16、端午节到了,祝快快乐乐,开开心心。

17、闻着粽子香,思念漂过江。

18、一个个粽子香又香,问候传送千里远。祝你端午节快乐开颜!

19、端午飘香,愿事事昌。

20、祝愿开心每一天;祝端午节快乐!

返回目录。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九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了,大家知道端午节放假几天吗?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2023端午节是几月几日,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2023年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

答:不免费。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只有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这四个节日,高速公路对7座(包括7座)以下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

风俗1:吃粽子。

古时为祭祀投江的屈原,荆楚之人农历五月五日会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为恐鱼吃掉,人们想出用粽叶包米,外缠彩丝。后来,吃粽子就成了端午节的风俗。在老北京,粽子用江米、黄米、小枣做成,俗称“二米粽子”。系粽子则用马莲草,也是北京特产。

风俗2:挂艾草。

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院门前和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因为二者皆为中草药,蚊虫害怕这种味道,能起到驱蚊的效果。

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说它可“斩千邪”。人们便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也会挂在门楣,起到驱魔祛鬼的效果。

风俗3:赛龙舟。

传说楚国人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王作楫说,古人赛龙舟时在终点设了鱼标、鸭标、铁标,谁拿到这3个标就获得了冠亚季军。为了让参赛者从远处看到终点,古人还会在3个标上用锦缎打上蝴蝶结。

风俗4:吃五毒饼。

端午节临近夏至,天气越来越炎热,细菌滋生,人容易中暑生病,古人于是食用五毒饼消病强身。五毒指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蛇,古人将它们的形象盖在饼上,馅儿也是“五馅”:樱桃、荸荠、桑葚、黄杏和江米藕。据说,吃了五毒饼可以增强抵抗力,灭虫免灾。

风俗5:斗百草。

古时人们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王作楫介绍,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风俗6:收五毒。

端午节时,女孩要在胸前别上“缯子”,据说这种用彩色丝线缝制、样子跟粽子类似的布艺可以驱邪避恶。男孩则在颈上挂一个葫芦,里面收进“五毒”图案,意思是“收”了五毒。

风俗7:贴葫芦花。

老北京人喜欢葫芦,因为葫芦是“福禄”的.谐音。古时人们会用红色毛边纸剪成葫芦,里面包括“五毒”图案,称为“葫芦花”,五月一日贴出,五月五日午时摘下扔掉,称为“扔灾”。

风俗8:点雄黄酒。

老北京人在端午节还有点雄黄酒的习俗,会把酒在男孩的额头上写“王”字,在女孩的头上点五个点,人们认为,这样蚊虫苍蝇会被雄黄酒____,驱邪避害。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十

从上面的日历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2015年的端午节是6月20日,星期六.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

那2015年端午节的放假安排是如何安排的呢?

目前,假日办尚未公布2015端午节的放假通知,2015年端午节放假三天,从2015年6月月20日-6月22日.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十一

从上面的日历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的端午节是6月20日,星期六.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

那20端午节的放假安排是如何安排的呢?

目前,假日办尚未公布端午节的放假通知,2015年端午节放假三天,从2015年6月月20日-6月22日.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十二

端午节送你一个粽子:幸运铺满清新的叶,快乐裹成美味的馅。闻起来是温馨,吃起来是甜蜜,咽下去是幸福,回味着是美满,端午节安康。

清晨,为你端来一份白鸽,端来一份祝福:端走烦恼忧愁,端来快乐逍遥;端走辛苦疲惫,端来成功悠闲;端走所有的不如意,端来好运和幸福。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祝你:粽儿香香,美味芳芳;粽儿粘粘,福禄全全;粽儿长长,朋友广广;粽儿饱饱,财源好好;粽儿满满,人生暖暖;粽儿甜甜,情意绵绵。

端午节送你一颗好运粽,里面包藏健康米,好运蛋,平安菇,快乐虾,长寿花,幸运栗,如果你收到将会好运连连。端午节安康!

悠悠艾草香,绵绵情意长;丝丝问候你,甜甜粽子尝;美梦在悠扬,身边有安康;龙舟驶江里,艾草挂门上;祝福我送上,端午节安康!

端午好,好端午,端盘端蛋端粽子;端午好,好端午,端平端安端吉利;端午好,好端午,端福端贵端祥瑞。端午节,端出好心情,端出好生活!

累了就停下休息,错了别埋怨自己,苦了是幸福阶梯,伤了要懂得珍惜,醉了别折磨自己,想了就碰碰运气,笑了就开怀彻底,闷了就看看我的信息!

端午将至,粽香千里;鹤起湖湘,衔粽而飞;用真诚的心把平安幸福包成一个大粽子送给您及家人,祝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到了,祝福“粽”动员,愿你笑开颜。薪水“粽”是上涨,干活“粽”是不忙,前途“粽”是辉煌,爱情“粽”是如糖,身体“粽”是健康!端午安康!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十三

2023端午节的脚步近了,2023端午节是几月几日?2023端午节放哪几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端午节是几月几日,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2023年端午节放假时间:6月22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25日(星期日)上班。

2023年端午节高速不免费,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免费通行时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

2023年端午放假安排时间表:2023年6月22日(星期四)-2023年6月24日(周六),共3天,2023年6月25日正常上班调休。

端午假期高速不免费。

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安排,在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享受高速免费通行政策。所以,端午假期高速公路是照常收费的。

一、赛龙舟。

端午节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我们最熟悉的一种,就是纪念屈原。传说五月初五这天,屈原跳进汨罗江后,当地的老百姓闻讯后,大家就马上划船过来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也没发现屈原的尸体。那天恰逢下雨,湖上的小船就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边。当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后,也都冒雨前来,争相划船到洞庭湖上来。为了寄托大家对屈原的哀思,此后就逐渐发展为龙舟竞赛。

二、吃粽子。

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就是粽子。吃粽子的传说,和赛龙舟一样,都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后,被水中蛟龙所困,人们哀悯同情屈原,每到这一天的时候,就将五色丝的粽子投入江中,以驱赶蛟龙。后来,粽子便成了最受人们欢迎的端午节食品。

三、悬挂钟馗像。

在江淮地区,每到端午节,都有家家悬挂钟馗像的习俗,用以镇宅驱邪。

四、挂艾草、菖蒲、榕枝,祈求平安。

在端午节期间,民间还有在门口挂艾草、菖蒲、榕枝的习俗。艾草大家都很熟悉,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草药,针灸里的灸法,就是以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位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把它插在门口,也可以使身体健康;菖蒲,被老百姓视为百阳之气,插在门口上,可以避邪;门口挂榕枝的寓意是使身体矫健,百病不生。还有的地方是挂石榴、胡蒜、山丹,都是寄托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美好愿望。

五、戴长命缕,保佑安康。

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就是戴长命缕,也称续命缕、续命丝、长寿线、延年缕等。长命缕一般用五种颜色的线搓成彩色线绳,或者做出各种形状的小饰品,在端午节的那一天,挂在小孩子的手腕、脚腕,或者脖子上,据说可以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六、戴香包,防病健身。

香包,又称香囊、香袋、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也有用碎布做成的,里面可以装上各种香料,比如一些中草药,还有茶叶、荷花等等,然后佩戴于胸前,香味扑鼻,还可以防病健身。因为戴香包老少皆宜,深受人们喜爱,现在的香包做得越来越精致,已经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七、饮雄黄酒,杀毒避邪。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也与屈原有关。传说屈原投江以后,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就纷纷往江里抛入粽子。有一位老医生,将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过了不久,水面上果然浮起一条蛟龙。人们于是就把蛟龙拖到岸边,抽筋剥皮,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脖子和手腕上,然后用雄黄酒涂抹在小孩儿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希望孩子们能够免受虫、蛇的伤害。

八、采百药,防御疾病。

采百药,也叫“采百草”。农历五月,正是天气炎热,疾病多发的季节,很多毒蛇害虫都开始繁殖活跃起来,很容易给人带来伤害。于是,为了抵御疾病,康健身体,人们在端午到来之时,就开始遍寻百草,采集药材,然后将这些药材用于饮食、沐浴、熏烟,或者当作门饰,以防御各种疾病。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十四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日。

殷尧藩〔唐代〕。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浣溪沙·端午。

苏轼〔宋代〕。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十五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2、食粽子。

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根据史书记载,吃粽子源于春秋战国,人们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而逐渐流传下来。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3、沐兰汤。

端午洗澡被称为兰汤沐浴。又叫沐兰汤。

端午沐浴就是用艾叶、菖蒲、佩兰等草药煮成汤,全家大小在端午的时候(最好是中午)洗澡。兰汤沐浴是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至于兰汤所用之“兰”,其实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今天医家常用之中草药佩兰。在端午之时,以佩兰和菖蒲、艾叶等香草煎汤洗澡可祛邪避瘟,防痱止痒,治疗和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挂艾草和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

5、栓五色丝线。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6、画额。

画额,汉族习俗,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云可驱避毒虫。中国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初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亦为全年大热天开始,五毒蛇虫开始活跃。为此,人们采取各种措施防毒、消暑、避灾,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风俗。端午画额习俗以除瘟、驱邪、求吉祥而出现。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7、佩香囊。

节日习俗,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囊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

8、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节,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图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9、饮菖蒲酒。

《饮菖蒲酒》是明朝的一首诗歌,出自《荆楚岁时记》。《饮菖蒲酒》诗为:“采得菖蒲届端阳,酿成美酒送异香。角黍蔗浆祝尔寿,何妨纵饮入醉乡!”

10、饮雄黄酒。

饮雄黄酒,是中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之一。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并洒墙壁间,以法诸毒。

流传中国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返回目录。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十六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的《风土记》:“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与夏至同。”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即“初五”。《说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题也”,即说端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称为“端五节”。《燕京岁时记》:“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岁时广记》说:“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

《盘古王表》与《三命通会》等均有载,远古时古越人天皇氏已发明天干地支。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谓之“重午”,而午日又为“阳辰”,所以端午也称为“端阳”。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浴兰节、女儿节、午日节、地腊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屈原日、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五月初五、五月当午等等。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称是“五月初五”,唐以后,“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别称,一跃成为主流的称呼。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篇十七

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农历五月初五,又名端阳,端是“开端”、“开始”的意思。

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挂、,薰、,喝。据说,吃粽子和,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薰、,喝,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民俗专家称,端午节始于中国的,至今已有2019多年历史.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现为国家。国家非常重视的保护,2019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至今已有2019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作《怀沙》之后,抱石投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边去凭吊屈原。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为所食,人们想出用叶,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所杀,后来子胥,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已死,子胥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死后,其子继位,吴气高昂,,大败,越王勾践请和,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不听,吴国大宰,受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为晋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

近代大量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出土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自比是龙的子孙。其,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