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3 21:52:20 页码:7
最新《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17篇)
2023-04-03 21:52:20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灯光》的第二段是个完整的故事。用200字左右缩写这个故事。缩写时要注意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做到内容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指导】

这次习作要求我们练习能把课文《灯光》的第二段内容缩写成一篇200字的短文。怎样写好呢?我想大家不妨明确以下几点:

一、什么是缩写?

缩写就是按照一定的要求,把原来一篇较长的文章,压缩成一篇较短的文章。这是作文训练的基本方法之一。

比如我们这次习作训练,具体要求就是缩写《灯光》的第二段内容,而不是全文缩写;缩写时,要求我们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而不是重复叙述;要求缩写后的短文依然内容完整,语句通顺,字数在200左右,而不能因篇幅短小,字数有限,就破坏内容的完整性。

二、为什么要缩写?

我们知道,缩写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缩写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也可以提高我们由繁化简、精炼语言的表达能力。

比如我们缩写《灯光》,首先就应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划分段落,编写段意,然后想一想歌颂了主人公什么样的精神品质,这样才可以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缩写。在划分段落的过程中,同学们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在编写段意和了解主要内容的过程中,同学们概括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考虑如何缩写的过程中,同学们斟酌语句的时候,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怎样搞好缩写?

缩写一般要做到三个忠实。

1.要忠实原文的中心思想,不能另立主题。

《灯光》的中心思想是歌颂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我们缩写后的短文,中心思想仍然是不变的。不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再另立其他中心思想。

2.要忠实原文的基本内容,不能任意增减,只能减掉不伤害主题的内容。

《灯光》第二段的内容,主要是说在一次围歼战之中,郝副营长点燃书本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道路,保证战斗胜利,但自己因暴露而英勇牺牲的事。我们在进行缩写的时候,应紧紧抓住这个主要内容,减掉那些与主题较远的内容,适当增添一些使语句通顺连贯的词语。

3.要忠实原文的骨架。这就是说,原文是叙述性的,有故事情节的,要保持原故事的基本构架。但是,又必须将原文缩短。缩后的文章仍然有头有尾,层次分明,前后连贯。

《灯光》第二段是个完整的故事,它在记叙故事时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不但清楚地交待了事件的六要素,而且重点片断具体,脉络清晰。我们在缩写时,应该保持故事的基本结构,保持原来故事的主要情节、人物人称,不能打乱层次重新组合故事。但原文中有些段落可以适当合并。合并后层次也是清楚、分明的。

四、一般的缩写方法有哪些?

为了达到上述的缩写要求,具体办法有很多,主要是两种:删和改。

1.删

删的方法有两个。

首先是留主干,去枝叶。我们常把文章比作一棵大树。大树有干、有枝、有叶。当大树正常生长着的时候,我们看到它的树干、树冠成为一个整体,所占据的空间也很大。当园艺工人根据需要为大树修枝剪叶时,我们再看大树,它显然小了许多,但树仍然保持树的特点,还是有树干,还是有枝叶。缩写就如同替树木修枝剪叶。我们将文章的主干和粗枝留下,把其他部分去掉,文章就会变短了。

其次是留主句,去例证。有的文章为了证明某些观点,常常举许多例子来说明,缩写时我们应把主句留下,把例子减少,文章自然也会变短。

2.改

改的方法有三个。

第一个是将描写改为叙述。这种方法就是把原文中描写的部分改为叙述方式,这样就可以省去不少字句。

第二个是将详细叙述改为概括叙述。这种方法就是把原文中叙述得比较细致的地方,用概括叙述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三个是将引用改为转述。这种方法就是把原文中引用别人话来证明自己观点的语句,改为转述的办法,就能浓缩引用的部分。

总之,删和改是缩写的主要方法。具体怎样使用,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处理。

五、《灯光》的缩写应注意什么?

同学们在缩写《灯光》第二段叙述的故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1.1947年初秋,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在一个名叫沙土集的村子里,紧紧地围住了国民党军的57师,准备在晚上打一场围歼战。

2.突击连由郝副营长带领。

3.战斗打响以前,郝副营长在交通沟里划着火柴看一本有插图的书,想象着胜利以后孩子们在电灯下学习的情景。

4.战斗打响以后,后续部队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5.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6.我们的部队把敌人的一个整编师完全消灭了,但都副营长却牺牲了。

上述六个要点,紧紧抓住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基本骨架,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同学们缩写时可做参考。

【习作评改】

原文:

《灯光》第二段缩写

1947年初秋,我军把国民党一个师紧紧包围在一个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天黑的时候,我来到郝副营长身边,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这会儿,他正在交通沟里借着火柴那微弱的亮光看一本书。书上画着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这幅图,默默地沉思着。“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赶明儿胜利了,咱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好好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想象着胜利以后,也许孩子们在电灯下写字,也许孩子们在电灯下玩耍,也许……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半小时以后,战斗打响了。后续部队遭到了敌人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与突击队失去了联系。是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战斗结束了,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评改意见:

这篇缩写练习,远远超过了字数要求,这仅仅是形式上不符合缩写的要求。我们细读便会发现,它的中心、内容、结构等方面也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看它的中心思想。前边提到《灯光》原文的中心思想,主要是歌颂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缩写文就应该集中力量突出这个主题。用战斗打响后,郝副营长宁可暴露自己,也要点燃书本为后续部队照亮道路这一事实,来突出先烈的献身精神。而这篇缩写文,在郝副营长看书、沉默、憧憬方面做了许多描述,使中心思想偏离原主题,我们读后,感觉到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革命前辈充满对革命胜利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样就违背了缩写的基本要求。

其次人们看它的内容。我们都知道,内容是为中心服务的,缩写文应该围绕中心组织内容,把原文中能突出郝副营长献身精神的基本内容抽出来,把他在交通沟里想象未来的内容删去,可以用“一边看书一边憧憬未来”这类语句一带而过。这样既不伤害主题,又能使内容集中,语言精练。另外,我们在前边的缩写方法中提到,缩写时,应将引用话改为转述。这篇缩写文的小作者恰恰忽略了这一点,把原文中人物的语言搬进缩写文中,这是大可不必的。如果需要的话,应改为转述,在这篇文中删去也不伤害主题。

最后我们看它的结构。原文第二大段叙述这个故事时,一共写了九个自然段,缩写时应该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适当合并段落,但也应该做到层次分明。这篇缩写文一段到底,不成文章,只是片断。我们在缩写时,应根据原来的故事情节,按照顺序分成三个段落,依次交待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和事情的结果。另外,原文中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参与的人物等交待得很清楚。缩写文在这方面却不尽如人意,只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1947年初秋;参与的人物,只简单介绍了“我军”和“国民党一个师”(“郝副营长”可除外);事情发生的地点交待得更简单——一个村子里。我们知道,这些要素往往提示着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暗示着故事发生的价值或意义,即便从结构的完整性讲,也应该把这些要素交待清楚。

总之,同学们在进行缩写练习前,应把原文反复读懂,抓准原文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重要段落及重点语句。缩写时才可以把握文章主旨,运用恰当的方法删繁缩简,写出好文章来。

【优秀习作】

《灯光》第二段缩写

1947年初秋,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57师紧紧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天黑的时候,我来到郝副营长的身边,今晚就由他带领突击连去攻破守敌的围墙。这会儿他借着微弱的亮光正看一本书。书上画着一个小孩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这幅图,默默憧憬着未来。战斗开始了,后续部队遭到了敌人的阻击,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路。

战斗结束了,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郝副营长却英勇牺牲了。

《灯光》第二段缩写

1947年的初秋,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57师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今晚由郝副营长带领突击队去完成突破任务。战斗打响之前,他坐在交通沟里,划着一根火柴,看一本有插图的书,想象着革命胜利后,孩子们都在电灯下学习的情景。战斗打响之后,我军的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的阻击,在黑暗里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此时,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这一仗,我们消灭了敌人的一个整编师,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灯光》第二段缩写

1947年的初秋,我军部队挺进豫皖苏平原,把国民党军57师紧紧地包围在沙土集村。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郝副营长正在交通沟里休息,大约是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吧,他正在看一本有插图的破书。郝副营长看着插图,默默地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中。半小时后,战斗打响了。可是后续部队在黑暗里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突然,出现一星火花,这是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他为后续部队照亮了路,但却暴露了自己。

我军胜利地消灭了敌军一个整编师,但都副营长牺牲了。

《灯光》第二段缩写

1947年的初秋,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57师包围在沙土集村,围歼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大约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突击队的郝副营长正在交通沟里划着火柴看一本有插图的破书,默默地沉思着,憧憬着未来。半小时后,战斗打响了。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的阻击,在黑暗中与突击队失去了联系。在这危急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路。

这一仗我们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灯光》第二段缩写

1947年的初秋,我军把国民党军的57师包围在豫皖苏平原的沙土集村,围歼战就要开始了。

大约是一切准备工作都完成了,突击队的郝副营长正在交通沟里划着火柴,边看一本有插图的书,边憧憬着未来。战斗开始了,突击队冲进守敌围墙,后续部队遭到敌人阻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危急时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的道路。

这一仗,我军全歼敌57师,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评析】

读过上面5篇优秀习作,我想大家会有很多感触的。首先一点,这五篇习作都做到了语言精炼。试想,那么长的一段课文,小作者们仅用了一百余字便把主要内容、故事梗概表述得清楚确实,这是很不容易的。它说明小作者们不仅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基本功,而且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其次,这5篇习作按要求都做到了三个忠实,忠实原文的中心思想,忠实原文的主要内容,忠实原文的骨架,只是对无关之处进行了高度浓缩。第三,这5篇习作都做到了内容完整,抓住了主要内容,符合题目要求,值得我们一学。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生字新词卡片、电视

(一)、导语:

《灯光》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它是谁写的呢?(王愿坚)王愿坚是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小说。《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的编剧就有他一个。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认识生字词)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往事这部分内容,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请几个学生装在全班说说,然后组织学生评议。

(四)、精读往事部分内容

1、学生默读这部分内容,找出描写"灯光"的句子,用笔勾画下来。

2、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句子。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an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和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

这位年轻的战友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在天an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学生就这些重点句子自读质疑,互相讨论。

(1)、学生质疑:为什么看到这上千万盏灯,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万盏灯”——这么多得灯,大放光明,广场周围还有许多“宏伟的建筑”,说明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所以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2)、学生质疑:郝副营长:“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憧憬什么呢?

(郝副营长的话道出了他的美好的心愿,反映了他崇高的精神境界,他想的是祖国的下一代,希望能够给他们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条件。郝副营长所说的"多好啊!"是指孩子们在这光亮的灯下学习、生活是多么幸福啊!憧憬的内容可能是:等革命胜利后,劳动人民将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上学的权利------)

4、重点讨论:“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充分发言,通过讨论,体会到这句话含义深刻,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为后代谋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会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无数先烈正是为了后代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我们生活在这幸福之中,不能忘记牺牲自己性命的先烈们。)

(五)、有感情地朗读回忆往事的这一部分内容

(六)、

5、灯光

广场灯光一声赞叹(多好啊)幸福生活

阵地火光憧憬未来(多好啊)生命换取

1、理解课文,体会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练习缩写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创作了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2、怎样把课文分成三?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怎样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4)请三名同学分三层朗读课文。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内容。

1、指导理解第一层。

(1)指名朗读率一层。

(2)通过杳字典理解下列词语:挺进、豫皖苏、围歼战。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层的内容。(在围歼战开始前,“我”在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身边。这是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他在激战之前心情是那样的平静,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中的插图,看得那样入神,火柴划了一根又一根。他从插图中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和情景,想到了未来,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4)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想什么呢?(革命胜利以后,劳动人民将有可能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而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而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郝副营长高尚丰富的内心世界。)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这一层再朗读一遍。

2、指导理解第二、三层。

(1)指名朗读。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后续部队、千钧一发、整编师。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层的内容。(突击连冲进守敌围墙后,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这样,突击队孤军深入,得不到增援,围歼战有可能失败,情况非常危急。人们望着黑的围 ,万分焦急。就在这紧要关头,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了。人们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藏了他的遗体。)

(4)课文中说“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表现了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战斗打响后”和“战斗胜利后”这两层再朗读一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第二段。

2、预习课文的其它部分。

 5 灯光

勾起回忆 | 战斗开始前

| 回忆往事  | 战斗打响

照应开头 | 战斗结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上一堂课学的课文。

2、作者是怎样想起这段往事的?我们来学习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漫步、清明节、(漫步是没有目的的悠闲地走。清明节是节气之一,在四月四、五或六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这个时候很容易想起革命先烈。)

3、引起我回忆往事的原因是什么?(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这三个字是连接现实和往事的一根链条,因为英勇牺牲的郝副营长也说过:“多好啊!”)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再朗读课文的这一部分。

三、学习结尾部分

1、学生通过查字典,弄清“璀璨”“华灯”的意思。

2、“我”怎么会想起郝副营长这位亲爱的战友?(一是见到天an门前璀璨的华灯,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憧憬过这美丽的灯光;二是听见游人发出的“多好啊”的赞叹,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这样赞叹过。)

3、教师小结:这个结尾部分和开头都写的是现在,相互照应。“我”在天an门广场璀璨的华灯下回忆往事,包含着不忘不过去,应该把先烈的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准备听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准备缩写第二段。

5 灯光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幸福生活

| |||

| |  | 多好啊 |

| |  |   |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生命换取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照耀 漫步 挺进 微弱 双膝 漆黑 憧憬 千钧一发 豫皖苏

二、指导作缩写练习

1、指导读“思考 练习”第六题,明确练习要求。

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缩写这一段,哪几点必须写清楚。

3、讨论交流。(缩写这一段,必须写清楚五点:一是时间是非曲直947年初秋;二是那一次战斗的任务;三是战斗前郝副营长怎么做、怎么想;四是战斗中郝副营长的表现;五是郝副营长的牺牲。)

三、学生做缩写练习,教师检查了解缩写情况。

四、请两三个学生读自己写的内容,师生酌情评议。

五、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月光曲》。

 5 灯火

缩写 一写清时间二交待战斗任务

三战前营长怎么做 四营长的表现

五营长牺牲

1、能按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和文中的重点语句,有目的地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方式。

2、结合语言环境,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部分词句在表达意思及反映人物思想感情方面的意义。

3、积累课后习题中指定掌握的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6节——9节。

通过对人物言行、神态等描写的分析,帮助学生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幸福的明天,宁愿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

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及课文中心之间的联系。

小黑板

两课时

预习课文: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后习题,抄写词语,家默。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师述:每当晚霞渐渐隐褪,带走最后一抹阳光时,意味着夜幕已悄然降临了。每逢此时,人们有的在灯光下欢聚一堂,叙说亲情;有的在灯光下愉快地作一次书中散步;还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的人流中,尽情地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是人们夜色中的明珠,更是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十三课《灯光》中讲述了一个在解放战争时期,郝副营长憧憬灯光并为之献身的感人故事。

3.出示课题,齐读

二、检查预习朗读

三、观察插图,理解课文2-5节

1.请同学看插图,默读课文,找到文中描写插图的相应内容。

2.指名读文:

生:大约一切准备……憧憬里去了。

3.自由朗读,图文对照,请你谈谈你看懂了读懂了什么?

师抓要点,有机点拨。

(郝副营长正深情地憧憬着)

“憧憬”是什么意思?他憧憬什么?为什么郝副营长对灯光的憧憬是深情的?

(“憧憬”是向往的意思。他向往着未来美好的生活,希望革命胜利后,大家都能用上电灯,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电灯下学习。)

4.文中哪些地方要读出深情的语气?自读,指名读。

5.引读,第二节中的第1、2句向我们交代了郝副营长是——(著名……经验),他今晚的战斗任务是——(由他……道路)

6.齐读第2-5节,注意读出深情的语气。

三、默读训练,理解课文6-10节

1.过渡:郝副营长美好的憧憬实现了吗?快速默读第6-10节,哪一节中直接告诉了我们?

2.齐读第10节。

3.师述,这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祖国下一代能拥有良好的学习条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自己却没来得及看到憧憬已久的电灯,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4.默读回答问题:

郝副营长从深情美好的憧憬到献出22岁的年轻生命而未见成电灯,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呢?分小组自学课文

出示:默读回答问题。

(1)突击连的任务是什么?

(2)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为什么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

(3)郝副营长是怎样牺牲的?

出示:答题的方法与步骤。

(1)理解题意

(2)找出内容

(3)摘取要点

(4)组句答题

5.交流自学情况:

第一题:突击连的任务就是突破守军的围墙,为大部队打开前进的道路。

第二题:战斗打响后,因为突破口沉寂了,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而与突击连失去了联系。

第三题: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郝副营长高举起用火柴点燃了的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敌人被歼灭,他却因暴露而牺牲。

6.师述:是啊,我们年轻的战斗英雄的壮举令人钦佩不已。他用壮烈地牺牲换来了围歼战的胜利,自始至终没有考虑个人的安危。他认为自己为革命的胜利而牺牲是毫无遗憾的。

7.选择文章的中心

出示小黑板,选择文章中心,并说明理由:

①歌颂了他热爱生活的好品质。(舍主取次)

②刻画了他在危急时刻,急中生智为大部队燃书照明自己牺牲的感人事迹。(主要内容)

③歌颂了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幸福的明天而不惜献身的崇高品质。(√)

8.指导朗读第6-8节

英雄可歌可泣的事迹令人敬仰,现在老师和同学们-起配合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至八节。

(1)以记者的视角出发。

第6节:

半小时以后,记者刚回到——(团指挥部……打响了),他看到了——(三发……天空),又听到了——(震天……爆炸声),知道——(围墙……突破口)。正在这时,记者突然发现——(突破口沉寂了),原来是(后续……联系)。

第7节:

在这危急的时刻,记者和整个团指挥所有的人都——(焦急……望着),突然,记者看到——(黑暗……过去)。他又听到(突破口……喊杀声)。

第8节:后来记者才知道——(在这……打中了)。

(2)从郝副营长的视角出发。

第6节:

半个小时以后,战斗打响了,郝副营长带领部队冲出了交通沟。随着——(三发……突破口)。正在这时,郝副营长突然发现——(后续……联系)。

第7节:

在这危急的时刻,郝副营长所处的那片黑暗里——(腾起……喊杀声)。

第8节:

原来是他突然想起了口袋里的书,便——(划着……的路)。也因为这光亮,他——(暴露……打中了)。

四、总结

郝副营长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贯的生命,却没来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灯光,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可他为革命胜利,不惜壮烈牺牲而又感到毫无遗憾,表现他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都能在灯下学习生活,又怎能忘记那些诸如本文主人公那样的英雄们,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并为之发愤图强!

五、完成课后题3,背诵6-9节

13、灯光

深情地憧憬

壮烈地牺牲

舍生忘死

毫无遗憾

【解词造句】

[高悬] 高挂。例:清风习习,明月高悬,好一个迷人的夜晚!

[豫皖苏] 豫:河南省。皖:安徽省。苏:江苏省。

[宏伟] (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例: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横跨大江南北,桥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

[漫步] 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例:漫步在林荫路上,我们心中舒畅极了。

[围歼战] 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交通沟] 阵地内连接堑壕、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也叫交通壕。

[倚] *着。

[胸墙] 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憧憬] 向往。例:孩子们听着老人的话,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千钧一发]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例:敌人越来越近,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战士勇敢地扔出了一颗手榴弹。

[世纪] 100年为一个世纪。

[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an门广场灯光耀眼。例:一颗颗钻石在灯光下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近义词】

宏伟(雄伟)赞叹(称赞)沉思(深思)

沉寂(沉静)暴露(显露)憧憬(向往)

浓密(茂密)倚(*)

【反义词】

挺进<撤退> 漆黑<雪白> 沉寂<喧闹>

短暂<漫长> 暴露<隐蔽> 浓密<稀疏>

【难句讲解】

1.“多好啊!”这一声平常的赞叹,使我心里微微一震。

“平常的赞叹”,指“多好啊”这句话平白朴实。“使我心里微微一震”,指“我”对这赞叹的反应。“震”,震动,说明这种反应还比较强烈,将引起对激动人心的往事的回忆。

2.他把头*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去了。

这是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向往光明和幸福的前景的神态。从这种神态里,我们完全能理解他英勇战斗的崇高理想和伟大动力,完全能感到他那颗为解放中国人民,为造福于中国人民而跳动的心。“漆黑的夜空”,是实在的景象,在这里正好衬托郝副营长对光明的向往。

3.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这句话感情深沉,含义深刻。话中称“年轻的战友”,是对年仅22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接着的话的意思是,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他的献身的精神多么伟大,他的无私的品德多么高尚!

【佳句赏析】

那千万盏灯,高悬在夜空里,静静地照耀着宽阔的广场和宏伟的建筑群,就像数不清的眼睛,深情地望着天an门,令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这一句描写的是天an门广场的灯火。“千万盏”,说明灯之多。“静静地”照耀着广场,使人感觉到环境的和平、安宁。“就像数不清的眼睛,深情地望着天an门”,这一比喻使灯光似乎有了生命,有了情感,有着深刻的含义。课文在开头部分细致地描写灯光,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关于灯光的故事,意味深长。

【内容提要】

本文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an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那件事情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作者看到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这样做,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他却牺牲了。

【章法结构】

爱看灯光→回忆往事→难忘过去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2节):讲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天an门广场,听到“多好啊”的欢叫,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段(第3—12节):叙述关于灯光的往事。

第三段(第13节):讲“我”想起“往事”,含着不忘过去,应当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中心思想】

本文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an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表现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欢乐,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写作特点】

本文开头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天an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文章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学习要点提示

1.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扩展

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等。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小说。著名的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郝副班长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舍己为人的精神。

二、教学难点

体会郝副班长牺牲自我,舍己为人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清晨,我们睁开朦胧的双眼,便看见电灯的亮光。踏进教室,我们在明亮的日光灯下学习;夜晚,霓虹闪烁,灯光为我们驱逐黑暗,照亮前行的路……同学们,当我们在享受灯光为我们带来的诸多好处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为让这灯光一直明亮,有多少人为之无私地付出。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灯光》

2、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作者王愿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黑板出示

漆黑的夜空  黑魆魆    黑暗  微弱的亮光

千万盏灯  璀璨的花灯 光明  温暖

2、抽生读第一组词语,谈自己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3、抽生读第二排词语,谈自己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两排词语的朗读,旨在让学生初步体会灯光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学生齐读两组词语,说感受。

5、学生初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相机梳理文章脉络和叙述顺序。

(三)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精神

1、学生默读课文,勾出“多好啊!”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

(谁在什么情况下)             看到

想:“                    。” 于是,他                ,说:“(            )多好啊!”

2、全班交流汇报。

(1)组织学生依次汇报人物在三次说“多好啊!”,看到的、想到的,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体会郝副连长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决心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勇于牺牲一切的精神。

(2)学生汇报第三次“多好啊”,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读8、9、10自然段,进一步体会郝副连长为了换来后代的幸福生活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精神。

(是啊,为了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郝副连长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半个小时以后——)

(四)拓展延伸。

读完本文,当我们享受电灯璀璨的光芒,我会情不自禁地说:“                                    !”

板书设计:

11*灯光

9*《灯光》教学设计

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

——《灯光》教学反思

今天,完成了教研课《灯光》。

《灯光》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中,我力求凸显教学设计简简单单,教学流程简洁,训练扎扎实实。因此,我紧扣该课的导学提示中的要求,设计了三个环节。一、初读课文,分别读描写没有电灯时黑暗和有电灯时花灯的璀璨、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幸福。二、品读课文,找出三次“多好啊!”,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思考:谁在什么情况下,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以及当时的心理活动的写话练习,体会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勇于牺牲自我的精神。三、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郝副连长牺牲的段落,再次升华人物形象。

从整堂课来看,学生学习是主动的,教学是简单朴实的。但因为自己课前预设的不足,加之自己教学机智不够,为教学带来了诸多遗憾。

课前,我认为“找出三次‘多好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谁在什么情况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对学生而言应该比较容易。教学中,一二次“多好啊!”学生基本能结合上下文回答,但学生在解读第三次“多好啊!”没有能联系后文,解读出郝副连长此刻已经做好了为了孩子们的幸福生活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在这样的时候,最需要老师的点拨,也最能体现一个老师的教学能力,而我明知问题所在,却不知道如何通过巧妙的导引突破这一难点。只有通过自己所谓的激情地过渡语,硬梆梆地把郝副连长此刻的心情抛给学生。

由此,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应该不断的训练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预设不足和课堂中的突发问题。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1、学习目标:

(1)读读记记“战地、围歼、茂密、突击、歼灭、注视、漆黑、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表达顺序。

(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2、教学重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3、教学难点:体会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他的英雄壮举。

4、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阳光,快乐地背着书包上学时;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静静地聆听老师讲课时;当夜幕降临,我们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学习时,你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这一切一切,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王愿坚去了解一个关于“灯光”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读解决读准、读通内容,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1、快速读一读课前的自学提示,看看课文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3个)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可以查查字典,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以问问周围的同学。同时思考课前预习中的第一个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本课生字读一读,说说意思:围歼,憧憬,黑黢黢,千钧一发,璀璨

(2)汇报主要内容:

作者在天安门广场的灯光下,回忆1947年初秋,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灯光底下学习,在战斗中牺牲自己,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道路的故事。

(3)指导:像这样关于回忆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时首先要说清楚是谁在回忆。快速找一找,哪部分写的是回忆的内容?(3——11自然段)

作者回忆了什么事呢?在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就要抓住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结果怎样?说说看,是谁?(郝副营长)在什么情况下?(战斗打响了,后续部队与突击连失去了联系,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做了什么?(点燃了手中的书,为部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结果呢?(他自己却牺牲了)

请同学们自己连起来说一说。

三、默读课文,深入理解:

(二读默读批划、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1、带着自学提示第2、3个问题再读课文,看看“多好啊!”这句话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快速默读批划,可以把体会写在旁边空白处。想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1)第2自然段:

说话的人是在欣赏天安门广场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由衷赞叹,引起作者对往事的回忆。(指导学生朗读“多好啊!”,读出赞叹的感觉)

(2)第4自然段:

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亮光,看着书上的一幅插图时说的,联系上下文可知道当时是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没有见过电灯,作者和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他对插图上那个在灯下看书的孩子非常羡慕……

抓住“沉思”,他在想什么呢?刚才的同学是抓住什么来体会的?(郝副营长的语言和神态、动作)像这样写人的文章,我们就应该这样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思想。

想象当时他的心情,再读“多好啊!”,读出羡慕,渴望的语气。

(3)第7自然段:

说话的仍然是郝副营长,联系刚才的“沉思”,从他的语言可以了解到什么?(他相信革命一定会胜利,孩子们将来都能在灯下读书,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希望)

抓住“憧憬”,再读“多好啊!”读出满怀憧憬的语气。

3、正是为了让孩子们过上能够幸福的在灯光下读书的日子,在战斗打响的时候,在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郝副营长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的8——11自然段,找出让你感动的地方,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

重点感情朗读10和11自然段,尤其是“这位年轻的战士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带着你的感动来读,再读……

5、读到这里,老师感到同学们已经被郝副营长的英雄壮举深深地感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自己或对同学们说点什么呢?请把你的感受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6、交流:引导孩子升华自己的感悟,由郝副营长联想到千千万万个英雄和革命烈士……

四、回归整体,领悟表达:

1、快速浏览,看看作者是怎样把郝副营长为了孩子们能过上幸福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故事写清楚的?

(三读快速浏览、回归整体,品味写法。)

2、学生汇报:

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思想品格;

本文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采取倒叙的写法,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再回忆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

这样首尾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也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

3、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呢?(引导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题呢?)

(“灯光”代表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向往,课文以“灯光”为线索,突出文章的中心,进一步赞扬了郝副营长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甘愿牺牲的献身精神。)

4、好书推荐:我们课下可阅读王愿坚短篇小说《七根火柴》《粮食的故事》

五、巩固练习:

出示题单:(要求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本文以( )为线索,采用( )的手法,通过回忆(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灯光下读书,在战斗中牺牲自己,为后续部队照亮前进道路的故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 )精神,告诉我们( )。

课后反思:

1、 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缺少对话过程中的新的生成(思想),二类文章的训练点一般有三种(思想、语言、写法),本文是关于思想方面的,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借助文本语言来交流自己的思考和发现,促进师生、生生对话,可以这样引导:你是抓住什么来体会的?(比如:郝副营长的语言,神态)还可以先请学习比较差一点的孩子回答,再请学习好的同学回答,这样有利于促进彼此的交流。

2、 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注意激情和时间分配。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教学目标】

1、课文内容,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体会本文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的关系,并感受作者这样写的深意。

3、能有感情朗读5~7段,第10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在上课前,老师先请大家看几组图片。

(出示几组关于“灯光”的图片。)

师介绍。

师:同学们觉得这几组图片美吗?

生:美。

师:这都是关于灯光的图片,那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灯光会怎样?

生:一片黑暗,什么也作不了。

生2:无法生活,动植物都无法生存。

师:的确,每当晚霞尽退,带走最后一缕阳光时,也就意味着夜幕即将降临,劳累一天的人们,有的在灯下欢聚一堂,叙说亲情,有的在灯下做一次书中漫步,有的则徜徉于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下,尽情享受着休闲时光。灯光,不仅是人们夜晚的明珠,更是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朋友。今天我们就共同走进当代著名作家王愿坚笔下的灯光,去感受一个人民战士内心当中对灯光的向往。

板书课题:

灯光

二、新授

师:昨天,己经布置同学们进行了预习,下面谁来说说,你通过预习收获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这是一篇回忆文。

生2:我知道了写的是1947年发生的事。

生3:我知道了主要写的是郝副营长。

师:同学知道的可真多呀,你们很会预习,现在我们就再自读一遍,看看还有没有更多的收获。在自读前,请同学们翻开书,读读应该注意的问题,按着你喜欢的方式进行自读,并给课文分段。

(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又有了什么体会?

生:我体会到郝副营长的舍己为人精神……

师:那同学是怎么分的段呢?

生:我是按着,回忆和现实来分的,把1~2分成第一部分,3~12分成第二部分,13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生: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一声赞叹让作者陷入回忆,第二部分写了事情的整个过程,第三部分写了灯光又使作者想起战友来。

师:这是一篇回忆文,是什么让作者陷入回忆当中呢。在1~2段中找出来。

生:是一声“多好啊”。

师:是谁说的,当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生:是一个游人说的,当时看到了天an门前的灯光,想到灯光带给人的光明和温暖,于是发出了一声赞叹。

师:是呀,正是这一声赞叹,使“我”陷入深深的回忆,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回忆,一起回到1947年的秋天,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请同学们默读3~7自然段,想一想,突击队的任务是什么?在战斗前郝副营长在做什么?

生:在1947年的秋天,我军部队挺进豫皖苏平原,要进行一场围歼战。

生:突击队的任务是炸开围墙打开突破口。

生:郝副营长在借着火光看书。并陷入深深的憧憬。

师:这部分当中又出现了两次“多好啊”,是谁说的,当时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

生:郝副营长说的,当时在看一副图画,想到了未来的美好时光。

生:想到了将来孩子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陷入了美好的憧憬。

师:那谁能说说,憧憬是什么意思?他在憧憬什么?

生:是对某种事物的向往。郝副营长在憧憬灯光。

师:那郝副营长为什么只对灯光充满了憧憬?扫读3~7自然段,找出原因。

生:因为当时共和国还没有成立,在全国只有少数的大城市有灯光,而大部分地区看不到灯光。

生:当时郝副营长正在看一本画着孩子在灯下学习的图画。所以,想到了将来孩子能象画中一样在灯下学习,于是就对灯光产生了向往。

师: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郝副营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可以看出来?画在书上。

生:我从他22岁就能当上营长,能看出他英勇善战。

生:我从他借火光看书,能看出他非常热爱学习。

生:我从他对未来的憧憬看出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师:那你有没有对一个事物有过强烈的向往呢?回忆一下当时的感觉,带着这种感觉体会一下5~7段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给同桌读读。

(生同桌读,并找生展示读。)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能从你们的语气中体会出郝副营长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多么美好的憧憬呀,最后实现了吗?

生:没有。

师:那中间又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前后桌为一组,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读8~11段,小组合作解决大屏幕上的问题:1、后续部队为什么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2、面对这种情况,郝副营长是怎样做的?3、结果怎样?下面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生:因为在黑暗中后续部队找不到突破口,所以失去联系。

生:面对这种情况,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为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生:结果,郝副营长壮烈牺牲了。

师:那通过这部分的学习,郝副营长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舍己为人,不怕牺牲。

师:你对第11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是怎么理解的?

生:我从中体会出郝副营长为了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为了孩子将来能在明亮的电灯下学习,而自己却没有来得及看一眼电灯。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而且能认真体会。那同学们想一想,第10自然段对英雄的壮举,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呢?谁来试试。

(生读,师指导。)

师:课文以灯光为题,而且文中多次写到灯光,现在找出描写灯光的地方,画出来。

生:在开头和结尾处写了灯光,还在第二部分里郝副营长的憧憬里写到了灯光。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两个自然段。

(出示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段。)

师:体会一下,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关系?作者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天an门前的灯光,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生:为了提醒人们:这样温暖光明的灯光,这样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千万不要忘记那些缔造新中国,给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革命先烈。

师: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面对这些先烈们,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好好学习,不浪费一丝光阴。

生:珍惜得来不易的光明,不辜负先烈们,和那些英雄们的期望。

师:是呀,年轻的战斗英雄为了战争的胜利,为了共和国来之不易的光明,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每当我们在灯下伏案学习时,又怎能忘记那些英勇牺牲的先烈们?同学们,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光明,努力学习吧,这才能对得起那些先烈们。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六

《灯光》

语文

六年级

1课时(40分钟)

《灯光》是一篇老课文,现在的孩子远离战争岁月,所以感受不到今天的幸福生活背后有着多少革命先烈在流血牺牲。因此要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让他们去感悟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生虽能有所感悟并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有待提高,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理想教育是对这篇课文教学的定位。

1.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2.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和感悟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2.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投影仪、视频展台和大屏幕;

3.上课环境为多媒体教室。

1、熟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自学本课生字。

3、搜集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新中国的故事。

(一)   课前演讲。(3分钟)

学生演讲。(至少两名同学演讲。演讲内容:课前搜集的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新中国的故事。)

课件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曲。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走进《灯光》这篇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引出课题(板书课题:灯光)。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复习课文内容。

2、小组讨论:

1)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3)从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感悟到了郝副营长的什么精神?

4)你想对郝副营长说什么?

5)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各组推选一位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组同学认真听并可以补充发言。

2、教师整理归纳学生发言,总结本课。

1.、简介作者,祭奠缅怀革命先烈。(课件出示)

2、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3、有感情的齐读本文。

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1、课外阅读《七根火柴》,观看电影《闪闪的红星》。

2、写读后感或观后感。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七

一、教材分析:

《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绝大部分写往事。开头写由天安门广场的灯光勾起往事的回忆。结尾照应开头,从“我”在璀璨的华灯下回忆牺牲的战友,可以体会“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不忘过去,要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学情分析

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引导学生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

第一课时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用较快的速度阅读,知道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大致了解内容。第二课时引导学生以“多好啊”和“灯光”的描写为线索抓住课文重点探究,先独立阅读,再小组交流,最后进行阅读汇报。此时,老师要就重点部分加以指导,帮助学生从中体会郝副营长的献身精神,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三、教学目标:

1、能抓住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郝副营长及先烈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倍加珍惜。

2、结合课后练习中的问题,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方式。并结合语言环境,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部分词句在表达意思及反映人物思想感情方面的意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6—9自然段。从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中,体会郝副营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美好生活而献身的精神,是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直入重点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灯光》。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学习情况。1、谁来读?

天安门广场           赞叹          沉入回忆    

千钧一发            点燃          回忆往事

天安门前            华灯          怀念战友

你能根据上面的词语快速完成填空吗?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     ),听到一声(      ),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1947年初秋,激烈的围歼战打响了。在(      )的时刻,郝副营长(    )一本书,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却牺牲了自己。很久以后,在天安门璀璨的华灯下,又一次(     )。

2、仔细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课文的线索)

沉入回忆

↓  

回忆往事

↓                         怀念战友

(二)走近文本,感受英雄

课文的题目是“灯光”,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天安门的灯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天安门前的灯光吧!(出示课件1,生谈感受)是啊,看到这明亮温暖的灯光,听到这一声赞叹,让作者想起一位故去的战友,他就是——

我们知道作者是一位战地记者,战争已离我们那么久远了,他又采访过很多的人,为什么唯独郝副营长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郝副营长是一个(        )的人。出示课件

下面就让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3——11自然段,画出描写郝副营长的语句,并做简单的批注。出示课件2(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做批注,教师巡视。)

全班汇报交流 :

①体会郝副营长是一个年轻有为,英勇善战,热爱学习的人。

★读中感悟,悟中促读

你从哪里体会到的?指名汇报。

老师特别注意到你刚才说到的“注视、沉思”,从中你又感受到什么?到底是一副怎样的画吸引着他,并引发他无限的遐想呢?看插图,(出示课件4)就是这样一幅图,引出了作者与郝副营长的一段对话。(课件5出示)

★同桌合作读一读。谁愿意来展示?

★这段话中“多好啊”反复出现两次,每次出现郝副营长都格外动情,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你找出并作简单批注。指名汇报谈感受,相机指导朗读。

汇报: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该多好啊”这句话,他那么希望孩子们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可自己却没有见一见电灯,我很难过。师:你能联系整篇课文去体会,这很好。谁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生:我感受到郝副营长特别想见到电灯。这是郝副营长的心愿。

师:是吗?老师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心里百感交集,我想用我的朗读来表达我读完这段话的感受。(师配乐朗读,乐曲:《雨的随想》)

师:谁还想读一读郝副营长说的话?(指名3名学生读)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让我们一起来接读这段话。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生:齐读“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师: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憧憬”是什么意思?他向往、憧憬什么?

灯光他只在图片中见过,灯光有多亮他也只能从别人的只言片语中想象,但是我们分明从中感受到他对灯光强烈的渴望。

②体会郝副营长是一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人。

★还有哪些描写郝副营长的语句?

★课件出示10自然段

★从中你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词体会出的?“划着、点燃、举得高高的”体会出他不怕牺牲、机智勇敢。你抓住他的动作来体会很棒,但我们还要考虑当时的情形如何,为什么迫使他做出这样的举动。

★理解“千钧一发”, 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请你找一找相关的语句。读一读,体会当时的情况危急。

体会到了吗?能通过你的朗读再现这个场景吗?把你的感受送入文中读一读。(3人)

千钧一发  如果找不到突破口。突击连的战友就会(     );如果再找不到突破口,我军所精心部署的计划就会(      );如果还找不到突破口,这场战役就会(       )。

★这真是千钧一发、命悬一线、生死攸关之时啊!就在大家万分焦急,束手无策的时候——突然,黑暗里出现了一星火光,一闪,又一闪。这火光虽然微弱,但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了。此时此刻,这燃烧的书还仅仅是一星火光吗?它是什么?这就是胜利之光,这就是希望之光。

★课件出示插图  孩子们,看,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这意味着什么?是这样的,对于一个打过许多胜仗的战斗英雄他怎会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他为什么还要这样做?(11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

孩子们,为了挽救更多战友的生命,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但是他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为了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但是他却没来得及见一见电灯;为了更多的人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郝副营长高高举起了燃烧的书,但是他却一眼也没看见过今天的幸福。

★是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却没来得及见一见渴望的电灯,想一想,除了电灯,还有什么他再也看不到了?(幸福的生活、美好的未来)郝副营长就这样放弃了幸福的生活,此时你的心情怎样?再读这句话。(11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

(三)对比感悟,领会写法

课文学到这里,我总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课文以“灯光”为题,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天安门前的灯光,这是为什么?去掉行不行?

汇报:①不行,因为只有看到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路人才会说“多好啊”,才会引起作者的回忆。

我倒觉得可行,课文的重点是写作者回忆郝副营长的英雄事迹,去掉开头和结尾还是一篇完整的课文。生在思考。

我们还是回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段话。(投影出示: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生小声读完

郝副营长憧憬的是什么?

憧憬将来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

是啊,现在呢?

明白了,现在我们能够在明亮的灯光底下学习了,而且还有这么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的愿望实现了。

天安门前明亮的灯光似乎在告诉郝副营长,您的梦想实现了,您可以安息了。

过渡:这种写法就是首尾呼应,其实我在平时的习作也经常用到这种方法。

孩子们,郝副营长憧憬的仅仅是电灯吗?

生:不是

师:他还憧憬什么呢?

生:他还憧憬未来

生:他憧憬美好的生活

生:他憧憬他的后人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说得真好(板书:幸福生活)此时的灯光已不再仅仅是“灯光”了,而是一种幸福的生活啊!同学们,再读一读课题,你的感受一定会更深刻的。生深情地读课题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①郝副营长为了心目中美好而神圣的憧憬,不惜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贯的生命,却没来得及看到一眼他一直深情憧憬的灯光,这是多么令人遗憾啊。可他为了革命胜利,不惜壮烈牺牲而又感到毫无遗憾。作者王愿坚在《后记》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走着的这条幸福的路,正是这些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给铺成的;他们身上的那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就是留给我们这一代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其实,不仅仅是郝副营长,为了新中国,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还有无数的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也许平时你并不觉得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但是就是这样的生活,却是革命先辈梦寐以求的理想。此时此刻,面对无数的革命先烈,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③英雄,应该铭记,历史,更不能遗忘,为此老师向你们推荐下列读物(投影出示:推荐阅读)

(五)课堂检测

1、根据理解填空。

郝副营长是一个        、        、        的人。

2、根据自己的习惯选做不同的笔记。

★摘录笔记(至少摘录6个词语,2个句子。)

★心得笔记(100字左右)

(六)回归单元主题,结束全课(两幅图)

漫漫黑夜中,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带了希望的火苗,战火纷飞中,是无数的革命先烈为我带来了幸福的曙光,让我们铭记英雄,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八

.

【解词造句】

[高悬] 高挂。例:清风习习,明月高悬,好一个迷人的夜晚!

[豫皖苏] 豫:河南省。皖:安徽省。苏:江苏省。

[宏伟] (规模、计划等)雄伟壮大。例:宏伟的南京长江大桥横跨大江南北,桥上行人车辆川流不息。

[漫步] 没有目的而悠闲地走。例:漫步在林荫路上,我们心中舒畅极了。

[围歼战] 包围起来歼灭敌人的战斗。

[交通沟] 阵地内连接堑壕、工事,供交通联络的壕沟。也叫交通壕。

[倚] *着。

[胸墙] 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

[憧憬] 向往。例:孩子们听着老人的话,憧憬着美好的明天。

[千钧一发] 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例:敌人越来越近,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小战士勇敢地扔出了一颗手榴弹。

[世纪] 100年为一个世纪。

[璀璨] 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本课指天an门广场灯光耀眼。例:一颗颗钻石在灯光下放射着璀璨的光芒。

【近义词】

宏伟(雄伟)赞叹(称赞)沉思(深思)

沉寂(沉静)暴露(显露)憧憬(向往)

浓密(茂密)倚(*)

【反义词】

挺进<撤退> 漆黑<雪白> 沉寂<喧闹>

短暂<漫长> 暴露<隐蔽> 浓密<稀疏>

【难句讲解】

1.“多好啊!”这一声平常的赞叹,使我心里微微一震。

“平常的赞叹”,指“多好啊”这句话平白朴实。“使我心里微微一震”,指“我”对这赞叹的反应。“震”,震动,说明这种反应还比较强烈,将引起对激动人心的往事的回忆。

2.他把头*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对未来的憧憬里去了。

这是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向往光明和幸福的前景的神态。从这种神态里,我们完全能理解他英勇战斗的崇高理想和伟大动力,完全能感到他那颗为解放中国人民,为造福于中国人民而跳动的心。“漆黑的夜空”,是实在的景象,在这里正好衬托郝副营长对光明的向往。

3.这位年轻的战友,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这句话感情深沉,含义深刻。话中称“年轻的战友”,是对年仅22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接着的话的意思是,他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后代的幸福和安乐;他的献身的精神多么伟大,他的无私的品德多么高尚!

【佳句赏析】

那千万盏灯,高悬在夜空里,静静地照耀着宽阔的广场和宏伟的建筑群,就像数不清的眼睛,深情地望着天an门,令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这一句描写的是天an门广场的灯火。“千万盏”,说明灯之多。“静静地”照耀着广场,使人感觉到环境的和平、安宁。“就像数不清的眼睛,深情地望着天an门”,这一比喻使灯光似乎有了生命,有了情感,有着深刻的含义。课文在开头部分细致地描写灯光,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关于灯光的故事,意味深长。

【内容提要】

本文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an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那件事情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作者看到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这样做,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他却牺牲了。

【章法结构】

爱看灯光→回忆往事→难忘过去

【分段段意】

第一段(第1、2节):讲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作者漫步在天an门广场,听到“多好啊”的欢叫,引起了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段(第3—12节):叙述关于灯光的往事。

第三段(第13节):讲“我”想起“往事”,含着不忘过去,应当把先烈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中心思想】

本文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an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表现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欢乐,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

【写作特点】

本文开头运用倒叙的手法,由天an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文章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学习要点提示

1.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扩展

王愿坚:当代著名作家。1945年1月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等。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小说。著名的有《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等。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九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加倍珍惜。

2、学习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理解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灯光,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大家都很熟悉,平时并不特别注意它。然而,今天我们学的《灯光》一课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本文的作者是王志坚,当代著名的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解放后创作了不少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

板书课题:

灯光

二、自学课文,布置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查阅工具书。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最受感动的地方和不理解的地方。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了?

3、小组讨论交流。

三、集体汇报,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对以下词语的理解:

挺进:军队一直向前进。

围歼战:把敌人包围起来加以歼灭的战斗。

交通沟:阵地间供交通联络的壕沟。

突击连:对敌人发起突然攻击,为大部队开路的连队。

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战壕边沿用土堆起来的短墙。

千钧一发: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2、课文讲了这么一件事:

“我”看到天安门的灯光想起了一个有关灯光的真实故事。在同国民党的战斗中,解放军的好副营长为了找到突破口,在黑暗中用火柴点燃了一本书,照亮了前进的方向,而自己却牺牲了。

3、学生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出受感动的原因。不理解的问题题出来讨论交流。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深入理解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那些段落是写现在的事,那些段落是回忆往事?

2、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画下来,并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自己画的句子,谈体会:

⑴幻灯显示: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①“我”为什么看到千万盏灯照耀着宏伟建筑,心头会感到光明,感到温暖呢?

②朗读以上句子。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

一,比一比,组词语.

歼倚憧扭

纤椅撞钮

微漆振爆

徽膝震暴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宽阔——暴露——挺进——

璀璨——黑暗——漆黑——

三,在词语解释后的括号里写出词语.

1,自己对自己说话.

2,一根头发上系着千钧的重量,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3,本指集中众人的智慧,现专指一个人的精神高度集中.

4,震动了天地,形容事物本身极为重要,也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或声音响亮.

四,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作业.

我打开门,雾便窜了出来.我站在门口,好像从天空降下了一个既厚又宽的大布帘.我的视线被雾挡住了,好像空间只有眼前这么大.大雾在天地间弥漫着,我如同置身于茫茫的雾海中,又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雾越来越浓了,真像一位仙女披着洁白的纱裙.雾在我周围缭绕,浸润着我的脸.啊!我感到一切都是那么舒服.这茫茫的大雾,真是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啊!

1,画出作者描写的具体事物.

2,画出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一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先烈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二、教学重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三、课时划分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揭题,练说

1、板书课题。

2、练说。教师提问:①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②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

(二)理文,练说

1、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解放全中国。

2、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填空)

(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看一看______。

3、读课文,弄清文中三个“多好啊”间的关系

课文三次出现“多好啊!”这句话,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上下文,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然后通过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第一次说这话是对*广场“灯光”的赞叹,是引起我回忆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他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第三次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激情,练读

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

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着急”;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可采取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

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3、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四)延伸拓展

1、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

2、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

2、练笔:写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看--灯

事物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二

说课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先写在解放战争时期一次围歼战就要打响的时候,郝副营长借着火柴微弱的亮光在看一本书的插图,图上画着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读书。这幅插图使郝副营长陷入对未来的憧憬之中;战斗打响后,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的袭击,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用火光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结果暴露了自己。战斗胜利了,郝副营长却牺牲了。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它却是战争年代美好生活的代名词。为了全国解放,为了让后代过上安宁生活,郝副营长和很多革命志士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者用平静的口吻写出自己的回忆,却蕴涵着深沉动人的情感。

与《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样,本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an门广场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写灯光。首尾照应,结构紧凑,文脉相通,含义深刻。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对往事的回忆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的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突出了革命英雄执着的理想。

本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难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二、说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三、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当我们面对清晨第一缕灿烂的阳光,背着书包快乐的去上学时;当我们躺在母亲的怀里,享受温暖宁静的母爱时;当我们面对丰盛的餐桌,尽情的享用佳肴时;当华灯初上,我们欣赏着缤纷绚丽的美景时,我们可曾想过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用鲜血筑就的。今天,我们将跟随着作家王愿坚同志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引导自读,感悟“多好啊”

1、通过课前预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3、边读边悟,体会感情:

⑴ 默读课文,想想他们在说这句话时可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⑵ 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是怎么做的,标出相关语句,写写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4、交流讨论。

(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郝副营长为了崇高美好的理想坚贞不屈、勇往直前的牺牲精神,同时关注作者善于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的表达方式。)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写结合,深化“多好啊”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

2、伟大的革命先烈用生命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换来了这盏照亮黑夜的灯,可是仅仅是照亮黑暗的灯吗? (实际上是照亮我们新中国的灯。)3、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以“多好啊”为题写一写,可以是一首小诗,可以是一段随想,可以是心灵的独白……

4、集体交流。

四、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前后呼应、以一句话贯穿全文、抓住细节进行描写等表达方式。)

五、延伸课外,提升情感

1、找一两本革命题材的书读一读。

2、出一期缅怀革命先烈的小报。

3课 《灯光》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作出的牺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教师提问:①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②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

(学生联系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已经对“我”漫步天an门广场感到“光明”和“温暖”有了具体的认识。)

二、理清课文脉络。

1.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2.读课文,通过填空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1)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

(2)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3)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_____。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营长对灯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刻。)

3.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三个“多好啊”的句子,加以体会。

(1)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对天an门广场“灯光”的赞叹,引起“我”的回忆。)

(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语。(郝副营长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

(3)课文第七自然段。(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指导朗读(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

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3——11自然段)。

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

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着急”;

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

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3.感情朗读全文。

四、延伸拓展

1.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

2.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业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

附:板书设计

《灯光》教学反思

《灯光》这篇课文是一片自读课,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说实话,学生们对那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的直观感受是很少很少的,他们很难理解革命前辈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付出的代价。没想到晚自习课上却突然停电了,停了有大约是来分钟吧,在这没有灯光的十几分钟里,学生的感受可能比我们老师在讲台上讲的唾沫飞溅效果要好得多!

我在随笔中写道:今天下午,我们吃晚饭后,就上语文晚自习,老师让我们做课练,可是却突然停电了,这让我想起了《灯光》那一课。那个年代,孩子们晚上根本学不了习,顶多只能靠日光,我们能够在灯光下学习,哪有不好好学习的理由?现在没有点,更让我明白了那时孩子们学习条件的艰苦,过了大约十分钟,又来电了,大家都特别高兴。“电”真是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啊!

好一个生动的一课啊!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郝副班长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舍己为人的精神。

二、教学难点

体会郝副班长牺牲自我,舍己为人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清晨,我们睁开朦胧的双眼,便看见电灯的亮光。踏进教室,我们在明亮的日光灯下学习;夜晚,霓虹闪烁,灯光为我们驱逐黑暗,照亮前行的路……同学们,当我们在享受灯光为我们带来的诸多好处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为让这灯光一直明亮,有多少人为之无私地付出。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灯光》

2、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作者王愿坚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黑板出示

漆黑的夜空 黑魆魆  黑暗 微弱的亮光

千万盏灯 璀璨的花灯 光明 温暖

2、抽生读第一组词语,谈自己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3、抽生读第二排词语,谈自己读着读着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两排词语的朗读,旨在让学生初步体会灯光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学生初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体会人物精神

1、学生默读课文,勾出“多好啊!”所在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思考:

(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看到

想:“          。” 于是,他        ,说:“(      )多好啊!”

2、全班交流汇报。

(1)组织学生依次汇报人物在三次说“多好啊!”,看到的、想到的,体会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体会郝副连长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以及决心为了后代的幸福生活,勇于牺牲一切的精神。

(2)学生汇报第三次“多好啊”,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读8、9、10自然段,进一步体会郝副连长为了换来后代的幸福生活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精神。

(是啊,为了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郝副连长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半个小时以后——)

(四)拓展延伸。

读完本文,当我们享受电灯璀璨的光芒,我会情不自禁地说:“                  !”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四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体会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练习缩写课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王愿坚,当代作家。1945年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当过随军记者创作了许多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被列入100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的《闪闪的红星》,他是剧本的编者之一。)

2、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的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读音。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

2、怎样把课文分成三?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理清第二段的叙述顺序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二段,想一想,这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怎样把这一段分成三层。

(4)请三名同学分三层朗读课文。

四、深入理解第二段内容

1、指导理解第一层。

(1)指名朗读率一层。

(2)通过杳字典理解下列词语:挺进、豫皖苏、围歼战。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层的内容。(在围歼战开始前,“我”在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身边。这是一位年轻的战斗英雄,他在激战之前心情是那样的平静,竟然借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中的插图,看得那样入神,火柴划了一根又一根。他从插图中一个孩子在电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和情景,想到了未来,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看书,该多好啊!”)

(4)激战马上就要开始了,他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他在想什么呢?(革命胜利以后,劳动人民将有可能为建设祖国,为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辛勤工作,而不再为地主资本家卖命,他们的子女将有可能在舒适的环境中读书学习,而不再像父辈那样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郝副营长高尚丰富的内心世界。)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这一层再朗读一遍。

2、指导理解第二、三层。

(1)指名朗读。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后续部队、千钧一发、整编师。

(3)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层的内容。(突击连冲进守敌围墙后,后续部队在黑暗中找不到突破口,和突击队失去了联系。这样,突击队孤军深入,得不到增援,围歼战有可能失败,情况非常危急。人们望着黑的围 ,万分焦急。就在这紧要关头,郝副营长点燃了那本书,高高举起,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他自己则因为被火光所暴露,英勇地牺牲了。人们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埋藏了他的遗体。)

(4)课文中说“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对这句话有什么体会?(表现了先烈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的无私奉献精神。)

(5)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把“战斗打响后”和“战斗胜利后”这两层再朗读一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第二段。

2、预习课文的其它部分。

板书设计 5 灯光

勾起回忆 | 战斗开始前

| 回忆往事  | 战斗打响

照应开头 | 战斗结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上一堂课学的课文。

2、作者是怎样想起这段往事的?我们来学习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指导理解下列词语:漫步、清明节、(漫步是没有目的的悠闲地走。清明节是节气之一,在四月四、五或六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这个时候很容易想起革命先烈。)

3、引起我回忆往事的原因是什么?(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勾起对往事的回忆。这三个字是连接现实和往事的一根链条,因为英勇牺牲的郝副营长也说过:“多好啊!”)

4、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名学生再朗读课文的这一部分。

三、学习结尾部分

1、学生通过查字典,弄清“璀璨”“华灯”的意思。

2、“我”怎么会想起郝副营长这位亲爱的战友?(一是见到前璀璨的华灯,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憧憬过这美丽的灯光;二是听见游人发出的“多好啊”的赞叹,因为郝副营长生前也曾经这样赞叹过。)

3、教师小结:这个结尾部分和开头都写的是现在,相互照应。“我”在广场璀璨的华灯下回忆往事,包含着不忘不过去,应该把先烈的精神发扬光大的意思。

四、练习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1、准备听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准备缩写第二段。

板书设计

广场 灯光 一声赞叹 幸福生活

| |||

| |  | 多好啊 |

| |  |   |

阵地 火光 憧憬未来 生命换取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

照耀 漫步 挺进 微弱 双膝 漆黑 憧憬 千钧一发 豫皖苏

二、指导作缩写练习

1、指导读“思考 练习”第六题,明确练习要求。

2、默读第二段,想一想,缩写这一段,哪几点必须写清楚。

3、讨论交流。(缩写这一段,必须写清楚五点:一是时间是非曲直947年初秋;二是那一次战斗的任务;三是战斗前郝副营长怎么做、怎么想;四是战斗中郝副营长的表现;五是郝副营长的牺牲。)

三、学生做缩写练习,教师检查了解缩写情况。

四、请两三个学生读自己写的内容,师生酌情评议。

五、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月光曲》。

板书设计 

缩写 一写清时间二交待战斗任务

三战前营长怎么做 四营长的表现

五营长牺牲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五

【学习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理解革命先烈对未来的憧憬和为此做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易,要倍加珍惜。

【教学重点、难点】

1、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广阔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理解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灯光,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在普通不过的了,大家都很熟悉,平时都不注意。然而,我们今天学习的《灯光》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板书课题:

灯光

简介作者。

二、布置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查阅工具书。

2、想一想: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找出最受感动的地方和不理解的地方。说说为什么让你感动?

3、小组讨论交流。

三、集体汇报,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2、检查对词语的理解。

3、检查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⑴ 课文讲了有件什么事?

⑵ 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动,并说出你感动的原因。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讨论交流。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想一想哪些段落是写现在的事,哪些段落是回忆的事?

2、再读课文:

找出课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自己画的句子,谈体会。

五、细读课文

想一想“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的是什么。想到的是什么?

1、仔细读课文,写上批注,同桌进行交流。

2、集体讨论汇报。

3、指导感情朗读文中三处出现“多好啊!”句子的段落。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七、交流感受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八、作业设计

1、知识积累:

抄写优美词句。

2、读拼音写词。

3、读了《灯光》一课后,你有何感想,请写下来。

【板书设计】 

看到:千万盏灯

引起回忆听到:多好啊

来到郝副营长身边

对未来无限憧憬

灯光 回忆往事高举点燃的书照明

怀念战友献出宝贵生命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六

对《灯光》一文的几点修改建议

《灯光》(人教版第十二册)一文中,有三处叙述我认为不妥:

1、1947年的初秋,当时我是战地记者。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57师紧紧地包围地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2、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3、这火光虽然微弱,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

现予以修改并陈述理由如下:

1、1947年的初秋,挺进豫皖苏平原的我军部队,把国民党军57师紧紧地包围地一个叫沙土集的村子里。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当时我是战地记者。天黑的时候,我摸进一片茂密的沙柳林,在匆匆挖成的交通沟里找到了突击连,来到了郝副营长的身边。

原文中的“当时我是战地记者”这句话不仅与“1947年初秋”有时间重复之嫌,还使句子意思不连贯。按理,在“1947年的初秋”这个时间后面,接着应该写发生的事情,但原文介绍的却是“我”的身份。如果将这句话移到“激烈的围歼战就要开始了”的后面,句子衔接就很紧凑,读起来就很顺畅了。

2、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虽然只有22岁,但是已经打过不少仗了。

3、这火光虽然微弱,但是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够亮了。

《现代汉语词典》对“虽然”一词是这样解释的: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实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可见,表示转折语气的关联词在使用时,一般应该成对地出现在上、下半句里。如:他虽然工作很忙,可是对业余学习并不放松。原文1、2句中,只在上半句里出现“虽然”一词,不符合语法规范,意思也表达不清,应在下半句里加上“但是”(或但)这个词。

《灯光》续写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十七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多好啊”在文中多次出现,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感悟郝副营长的美好心灵,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精神,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祖国。

四、美育渗透点

让学生体会生活之美、生命之美,提高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辨别美的能力。

【学法引导】

学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⑴ 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⑵ 从部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

2、难点:

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

3、解决办法: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时理解和感悟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揭题,练说

1、板书课题。

2、练说。教师提问:

① 你见过什么灯?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② 这些灯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些灯,生活会是怎样的?有了这些灯生活又变得怎样?

(学生联系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已经对“我”漫步天an门广场感到“光明”和“温暖”有了具体的认识。)

二、理文,练说

1、读课文,弄清人物间的关系:

(“我”与郝副营长,虽然工作性质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即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2、读课文,弄清火光与灯光的关系:

(这里教师可设计几个填空,辅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

⑴ 战斗间隙,郝副营长划着______,借着______看一本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______。他充满了对未来的______。

⑵ 守敌的围墙被炸开一个______,突击连马上______,后续部队在黑暗里______,在这______的时刻,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______,______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⑶ 战斗胜利了,现在孩子们能够在______学习,可他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______。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研究完成上述填空后,可引导他们深入分析,使学生体会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营长对灯光充满了无限的向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用点燃那本书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胜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刻。)

3、读课文,弄清文中三个“多好啊”间的关系:

(课文三次出现“多好啊!”这句话,可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上下文,找出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说这些话时看到的是什么,可能想到了什么?然后通过小组交流、集体汇报的形式,帮助学生弄清这一问题。第一次说这话是对天an门广场“灯光”的赞叹,是引起我回忆的直接原因。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他看了书中插图后,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第三次说这话的依然是郝副营长,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三、激qing,练读

1、指导学生读回忆部分:

(郝副营长的话要读出沉思、询问、回忆、憧憬的语气:激战部分要读出“猛烈”、“着急”;战斗结束部分,语速放慢,读出对战友无限崇敬之情。可采取指读、组内读、齐读等形式。)

2、指导朗读课文首尾段:

(这部分总的基调是流畅,读出对战斗深沉的怀念。)

3、自由感情朗读全文:

(学生在感情朗读当中自然感受到当前生活的幸福,联想到先烈的献身精神,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四、延伸拓展

1、简介作者,鼓励课外阅读。

2、写出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五、布置作业

1、鼓励学生课外阅读《七根火柴》、《三人行》。

2、练笔:仿照课文的叙述形式写篇作文,内容自选。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无私奉献的精神。难点是理解作者由具体的事物而产生的联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时理解和感悟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思想感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