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小组合作研讨记录(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3:14:17 页码:11
最新小组合作研讨记录(大全14篇)
2023-11-20 13:14:17    小编:ZTFB

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让我们感到困惑的情形。总结时应注意思路连贯,避免跑题或离题。以下是一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和技巧,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一

《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研究工作总结时光荏苒,一学期转瞬即逝,时间见证了我们课题组这个集体的变化,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们课题组全体教师扎实工作,继续深入学习“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语文高效课堂”的先进理念。并在学习中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进而不断提高课题组教师的业务能力。下面把我的课题组研究的工作做简单汇报:

一、课题研究方式。

1、加强理论学习。

本阶段按照课题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开展研究,进一步进行理论学习,为了对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了解合作学习现状的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阅读大量有关理论专著和有关文献。理论的武装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2、完善方案措施。

边学习、边实施、边研究、边反思,注意积累实验材料,及时做好阶段总结。,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地参加了讲课、听课、评课,结合自己的教学,认真观察分析教师们的课堂调控方法,根据课堂反馈情况,总结了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完善学案教学,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汇总、修改、完善。

3、撰写小结论文。

结合研究过程撰写论文是我们对课题研究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撰写论文还可以促进理论思维,提升对课题的认识,进行调整我们的思路,并为下阶段的行动提供正确的指导。在研究过程中撰写论文还可以促进我们及时整理阶段性的成果,积小胜为大胜,从而顺利地达成课题研究的总目标。我们所撰写的论文和小结都在组内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接受组员的评价和检验。

4、相互交流研讨。

(1)课题组成员的研讨和交流。我们根据本课题的阶段性和课题的有关环节定期召开研讨会,以交流和会谈,相互流在课题研究中形成的新认识和新的体会。

(2)与其他研究小组的交流。我们和其他研究小组不定期交流研究的心得,互相交流研究心得体会,互相借鉴。

二、课题实施效果。

1、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教育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主讲,学生听练,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容易产生师道尊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教师一味传授,学生只管倾听的传统模式,而是师生间平等交流与互动的新模式。教师更多的是一个顾问和引导者,教师的活动与学生的活动及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动的新形式。使优等生的才能得以发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教学的民主。而只有在这样和谐、民主的氛围中才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学生观,培养出学生的现代人格。

2、体现学生主体能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变原来的单纯旁观者为积极参与者。学生们在研讨中自由发言,当一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遇到困难时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学习别人的优点,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活动,使学生在检查对方的过程中学会检查自己,这种方式把学生从单一的不平衡的师生交往和狭小的生生交流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均衡、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使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使课堂不再出现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其自主学习能力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其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每个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都必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寻求新的问题的答案,有时没有绝胜的把握就需要大胆的设想,这时,学生的思维受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冒出绚丽的火花,然而他们的思维又常常是稍纵即逝的,但这往往能给别人以顿悟。或许一个富有创意的设想,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便由此而产生。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融洽、自由的环境,为学生积极的思维创造了条件。

4.增强合作与竞争意识。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必须得做到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其中的每个成员都要对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体现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要求。通过小组讨论、互相评价、互相反馈、互相激励、互帮互学、互为师生等合作互动的活动,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他们的合作意识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培养。

三、反思展望。

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取得了一些喜人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反思着:课题研究坚决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更需要的是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课题组全体教师将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把此项课题的科研工作开展起来。

研究工作总结。

绥中实验小学。

五年组。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二

优质资源倍增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秉承道德的准则,使用“合道德”的方式,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1.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1+1>2的效果。

2.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使每个学生独立在课堂内表情达意的语言训练次数和时间相应地增加了许多,而且教学单位时间内的效率也大大地提高了。

3.相互交流情感,合作学习就比较好地满足了青少年的交流欲望,得到了他人的尊重,获得了成功和分享成功的需求。

4.构筑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平台,从多维度评价学生。

二、研究内容(主要思路、视角、途径、目的、主要观点):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分工一定要明确:由谁组织,以哪种方式发言,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由谁进行归纳总结,由谁记录,同学记录时其他同学做什么等等,总之,要求小组各成员任何时候都要明白自己现在该做什么。只有细致明确的分工,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才能得以培养,学习任务才能顺利完成。

小组分工要实行轮换制,可采用每周轮换一次的方式,开始时可以由教师组织、安排。为了便于操作,还可以将各成员进行编号,由教师统一分工。当学生的合作经验增多时可让他们自行安排。

如果需要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待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可按小组成员的编号随机指定发言,这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听取,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评价竞争机制的制定。

(1)问题处于模糊、似是而非时,要组织小组讨论。

(2)当问题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时,要组织小组讨论。

(1)备课时选择好2-3个有价值、最有利于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2)教师努力把握好备课时备好的合作点及注意把握好课堂出现的合作时机。(3)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交流时间。(4)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合作探究的空间。

三、创新程度、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应用于课堂后,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由被动学变为乐学,教师的小帮手会让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因为同学中就有小老师,可以用他们之间的语言进行沟通,讲解问题,同学们同时也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学会组织,或许若干年后,这些学生已经不记得当时讲的知识是什么,但是她从我们的课堂中学会的大方语言表达能力,自信的精神面貌,却能让他们受用终身”。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三

初中英语学业考试教材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有效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笔者探索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教材复习阶段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克服单一课堂模式带来的弊端,创造性地对复习课的模式进行改良。

一、预备复习。

在单元的复习中,小组在课前就安排好四个任务:找出本单元的重点单词、短语;挖掘难、长句子;归纳体现本单元语法项目的对话、篇章;根据单元的主题和语言点自己出题目。此环节让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选择自己承担的任务。

二、交流展示。

在课堂上和组员分享自己的复习体会,检测复习效果。组员提出自己的困惑在哪里,组长负责第一次解惑,在组内交流阶段,要求记录员把小组的复习成果工整地板书在小黑板,并且写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记重难点和问题所在,并由小组轮流向全班做汇报。小组可以通过其他组的展示补充自己的复习要点,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三、解惑拓展。

在小组合作式的`课堂中,老师在行间巡组,观察各组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评价,特别是后进生是否参与交流和分享,是否在认真倾听和学习,及时提醒、暗示。()鼓励学生把自主复习时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根据学生的提问和板书做好第二次备课和公开答疑,并且进行适当的拓展。

四、当堂检测。

课前要求各组把自编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笔头和口头练习等。当前三个环节完成后,各组交换自测题小黑板,在限定时间完成。教师再评出典型题目。学生慢慢摸索提问题,明白出题的方向和方式。学生在做其他同学出的题目时,觉得新鲜、生动,做题的兴趣和注意力都能提高。

在英语学业水平考试的复习阶段,有效地利用小组合作,打破了以往单纯靠教师串讲知识点和学生的做题练习的方式,优化了学习方法,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耿晓梅。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中学时代,2012(24)。

[2]陶娟。构建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考试:教研版,2009(01)。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四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现已全面走进我们的课堂。笔者在深入基层学校进行调研时,发现一些小学的语文学科开展合作学习未能考虑到学科的自身特点,对合作学习还缺乏合理性认识,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

合作学习,指的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学生间的`合作。它对于改善课堂的心理气氛、促进学习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由于我们许多教师不理解合作学习的实质,只注重表面形式,把全班几十名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上课后,教师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该怎么讲,还怎么讲,讲授结束后,让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教师留的思考题,而且有些思考题还没深度、没层次。比如:背诵作者简介、阅读写作背景、书写词语解释、注音或一问一答式的题等,这样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另外,合作小组的划分应该是一个班级的缩影,组内应有好、中、差生搭配,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与提高。可是现在的学习小组,教师没有认真地划分,而是随意地把前后桌或邻近的同学划在一个组,因此也起不到互相帮助的作用。也有些教师只鼓励学生热烈讨论或共同完成作业,一堂课下来虽然课堂气氛热烈,但仔细回忆一下,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同时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生收获、教师从中起到的作用等。这种合作学习只是表面形式的,没有起到合作学习应起的作用。

合作学习,本来应该是在教师精心的组织下,学生间有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合作学习强调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满生命的活力,但绝不是放任自流。如果我们在进行语文合作学习时,一味地突出学生的“自主”,完全放手让学生去做,老师只做一个旁观者,那么,这样的“合作学习”根本不能使学生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因而也只能流于形式,成为自由化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这样可以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权威―服从”关系也就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五

记录人:颜瑜均。

主持人:吴芊曳刘烨。

主题:学习课题讨论。

问,并由小组成员发言,最后由主持人总结。

学习目的: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学习诸葛亮精神,学会收集历史背景资料。吴芊曳:请10a小组全体同学自由地大声地朗读全文。

全组同学读完《出师表》。

刘烨:请同学介绍诸葛亮生平事迹并讲述写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

许静娴: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有鬼神之才。

在《三国演义》中,他是智慧的化身,刘备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

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吴芊曳:还有补充吗?

彭彦毓:有,他在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后主,一心想伐魏,《出师表》就是。

他在伐魏之前呈给刘禅的。

刘烨:很好,那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出诸葛亮有什么品质呢?

于诸侯”。常常出奇兵却又稳扎稳打。

彭彦毓:他足智多谋,指挥若定,善用人才。

吴芊曳:我们今天大家都讨论得很好,我们这一次小组活动圆满成功。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六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英语课堂教学常见的学习方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技能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有些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合作学习的优势并没有真正得到发挥,合作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是低效、无效的。针对这些现象,对如何提高小组合作效率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组合作;竞争合作;有效评价策略;高效。

2012版的新目标英语教材,其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如爱好、职业、家庭等话题,有利于教师把教学内容渗透到活动中,摆脱枯燥的重复训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其中有效的手段,它以小组为基本组成部分,互相帮助,相互指导,实现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它的重要性在现代教学和学习中不言而喻。

1.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语言学习离不开主动交流,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动交流,对于口语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合作学习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和前瞻性。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相互适应,从一个小组中逐渐过渡到大集体中,有利于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必须在学生时代就应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技巧。只有合作能力提高了,学生才能真正适应在小组中学习,对于英语成绩的提高才有帮助。

2.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交流当中。每个学生为自己小组的荣誉会共同努力,不仅每一个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还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于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能够通过相互帮助和彼此指导促进学习进步。也正是由于小组合作的出现,学生还可以相互指出不足,改正缺点,丰富和完善每一个学生。

3.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从比较强硬的灌输方式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发现自己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了解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实现互补。

4.加强老师对学生的管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老师通过分组合作教学方法,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更加适合个人的教学方法,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过程发现自己不足,进而向老师请教,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对学生更加了解,方便实施下一步的英语教学。

二、实施小组合作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培养学生竞争合作的意识。分组合作学习的显著特点是合作学习、相互借鉴和指导,共同提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组员之间的信任和团队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提高学习兴趣。

2.分组和合理性。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是分组的过程,老师要进行合理分组,尽量做到每组之间相对公平,成绩好坏的均匀,避免出现成绩好的一组,成绩差的一组,不仅违反了分组合作学习的初衷,反而出现成绩差的学生和成绩更差的结果,必须要合理分组。

3.合理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估。老师必须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将合作小组整体和个人结合评估,让学生认识团队和个人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实现对团队协作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到合理公正地评估,对表现好的多加赞扬,对表现不好的多加鼓励,减少批评。

4.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评价策略。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做到客观公正,把个人的竞争转变成小组团体的竞争,把该小组的总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对整个小组的成员整体认可,真正达到“小组内部成员合作,组与组之间竞争”的目标,从而使评价的重心从鼓励个人孤身竞争达标转向大家齐心协力,合作达标。除此之外,组内成员可以进行自评和互评,小组之间也可自评和互评,教师也有必要进行自我评价以及与学生合作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小组之内学会接受他人,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英语教师要不断革新教学观念,结合小组实际,寻求适合于学生的分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使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杨书平。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初探.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7(3)。

陈红霞。初中英语合作性学习初探.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9)。

陈小雨。新课改下的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研究.科技信息,2011(1)。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七

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它是指一系列促进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还能促进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根据这个理念,在课堂上经常采用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但仔细审视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采取“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致使“自主合作”学习走入了某些误区。“自主学习”存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学习等同于自由放任。

新课标虽然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相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是不容忽视、非常重要的。

二、合作学习仅成了优等生的舞台。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表现的机会,但是往往容易走向极端。在小组里,优等生什么都说了算,中下游学生对优等生言听计从。优等生在小组中往往扮演了一种下达任务或帮助的角色。在小组活动中,中差生大多受优等生的操纵,都是按照优等生的要求去做,可以不通过独立思考就直接从优等生获得信息。在小组活动中优等生动手次数多,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这样优等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而中差生可能还停留在人云亦云、似懂非懂的状态中,情况可能比老师讲授还要糟糕。

三、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合理。

课堂教学只有短短45分钟,因而课内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合理性,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哪些内容需要合作讨论?怎样合作讨论?课前教师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太简单或不合理的内容进行合作讨论学习,反而会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四、合作学习成员责任不明确。

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确定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小组内的人数搭配(一般4-6人一组),男女搭配,不要落下任何一个同学。即使在小组内也要分工明确细致:哪位同学当小组长?哪位同学是中心发言人?哪位同学作记录?哪位同学作汇报等。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条不紊。然而我们的'合作学习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既不给学生分组也不具体分工,马上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学生有的走来走去,有的相聚一团议论纷纷,教室里一窝蜂似地嗡嗡叫,看似学习讨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际上只有少数学生在讨论问题,大多数学在谈天说地凑热闹。这种合作学习是毫无效果的。

以上几个误区,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上从根本上扭曲了学习的方向和实质。这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实践误区。如何走出误区,需要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积极思考:

1、教师要认真组建学习小组,并且进行积极指导和建设。

首先,要合理组建小组。教师组建学习小组时,应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活动能力等进行综合考察。这分好的小组在一段时间内应当保持相对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段时间后,组际间成员适当调整,扩大合作面。第二,组内要进行合理分工。每组应设立组长、主持人、汇总人、发言人各一名,组长负责协调各种关系和小组纪律,每周小组内成员的岗位轮换一次,确保每位成员在各个岗位上都得到锻炼。第三,要建立合作规则。建立一些小组合作的规则可以使小组合作有序进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合作的成效。如交流前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优等生后发表意见;别人发表意见时要要尊重对方,注意倾听;要敢于质疑、敢于争辩。第四,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理解、尊重、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理解和欣赏他人,同时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这样才能使小组不再是优生的小组,而是大家的小组,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2、要走出“自主学习”的误区。

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合理引导关系,不能放任不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担当好三种角色:

(1)要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适当调控课堂节奏,尽量保证预定教学任务的完成,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情绪,做到课堂教学有张有驰、动静结合。过多的议论、表演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极度的亢奋状态,容易产生疲劳而且会养成学习浮躁的不良习惯。

(2)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3)当好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在学生的发现问题活动中,适时地提出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挑起思维的矛盾,引发学生的争议,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当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教师更应该积极参与进去,要仔细聆听他们的发言,认真和他们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在这种交流互动中使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认识不断加深,思维不断发展。

总之,能投身于这样一次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改革大潮,可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真地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切实地落实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与学生一起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八

近几年,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各地不断实施,大部分教师已经认识到新课程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在实践教学操作中可以看到课堂教学模式并不那么符合新课堂教学,大部分课堂教学忽略了高中化学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中机械地搞合作形式,出现很多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况。从我校目前课堂教学来看,虽然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探索和解决。

一、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课堂教学中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要求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的教师却片面追求师生的互动,导致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学生活动”急剧增加,甚至是“变着法子”增加,教师的“讲课”却越来越少,好像“讲”了,就有“注入式”教学的嫌疑。

新课程标准把科学的合作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意图通过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因而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有的教师误认为新课程课堂教学都要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不根据教学实际内容设计,乱设计,甚至假设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学生在合作时“合而不作”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以生为本、高效课堂”是时下热门的话题,“小组合作学习”是时下热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但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合而不作”的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在一起吵吵闹闹,与“以生为本、高效课堂”的`初衷大相径庭。

通过学习专家讲解和自己在教学中的不断探索,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推行科学有效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科学进行小组评价,提高课堂效益。

(一)合理划分小组。

合理划分小组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对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合作学习小组划分过程中,我校主要以4至6人为宜,也有的3至4人,尽量考虑到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尽量做到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比如在分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合理搭配和学生性格的差异。这样,有利于科学地进行课堂知识总结,在教学中不断完善,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另外,在小组合作中不能机械分组,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进行合理分组教学。面对我校学生基础薄弱的事实,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小组学生课堂动向,让其在课堂中快乐地学习,在课堂中展现自我。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教师的适时参与,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虽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但并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教师不参与合作。在部分教师看来,新课程改革教学有讨论交流就可以了,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和作用。合理的新课程改革教学,教师要参与合作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引导中弥补学生知识的不足。只有真正科学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另外,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表现在把握活动的目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失,听取学生课堂中的呼声。如果教师不参与引导,学生会逐渐出现两极分化。面对这种事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做小组的导师,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开展学习。

(三)合作学习的课堂任务要充分体现底线目标。

教学目标是任务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任务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而定。教师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要把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解,使其具体化。而具体到一节课需要多少教学任务,我认为要根据教学目标定好一堂课的底线目标。底线目标指的是这堂课必须达成的最低目标。目标太高、太多只会使目标无法达成,也会使本来应该达到的目标降低达成的层次。

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时,考虑学生的能力,科学地引导学生由易到难,从感性至理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划分,让每个学生对课堂问题有不同程度的接受,设计问题不易太难,积极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做好小组长在学生分组、分工合作时的引导与督促,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中来,教师根据教材上的内容以及在课堂合作中收集的信息组织教学并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共性知识进行小范围的讲解。只要这样,才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和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与教师总结得出最终结论。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针对当前我校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区高中教学存在问题,我认为在打造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师应当加以重视,从根本上解决课程改革教学中合作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推行科学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九

实验内容:制取二氧化碳参与人员:刘俊麟,程琛。

实验步骤:(1)安装好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2)锥形瓶中加入10克左右块状大理石,塞紧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

(3)气体导出管放入集气瓶中,导管口应处在集气瓶的瓶底处。

(4)通过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锥形瓶中立刻有气体产生。

(5)片刻后,划一根火柴,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的上方,发现火柴很快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经受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向上放在桌子上备用。评价:合作良好,步骤熟练,实验成功。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十

观察对象:马文淼。

观察目标: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观察实录:

文淼是一名中班幼儿,活泼好动,性格开朗,平时很喜欢帮老师和小朋友做事情。但是每当老师和小朋友指出他犯的错误时,他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

分析:

文淼在班上属于各个方面发展都很好的孩子,在幼儿群体中有一种惟我独尊的骄傲感,从未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另外,他在家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三代单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父母都对他百般呵护,宠爱有加。即使他做错了事,也没有人对他说任何不是。长期以来,他不容任何人指出他所犯的错误,即使指出来,他也不承认。

教育措施:

1.换位思考,移情训练。

2.家园互补,共同纠错。

通过以上“惩罚”、鼓励、批评、讲道理等方法,在家园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文淼不愿认错的不良行为得到了明显的矫治。现在,他不但自己勇于承认错误,而且还监督其他小朋友,不允许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同时,他的凡事自以为是的自负感也渐渐克服了。

观察时间:2011年10月20日——10月29日晨操时观察地点:操场。

观察人物:张德良、董旭。

观察目的:为什么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观察实录:早晨的体育活动时间开始了,只见小朋友们都随着音乐节奏认真地做操,只见张德良、董旭2个小朋友站在原地不动,还不时的回头讲话,我看见了,连忙上前去提醒,可又过了一会儿,又停了下来。在后来的体育活动中,别人都排好队等待,只见他们俩不停地在后花坛中玩花、玩草。

分析:

1、最近在早晨的户外活动中,张德良、董旭很喜欢到后面的花坛中去玩,当我走过去问他们在赶什么时,他们说要找蜗牛,很喜欢蜗牛,所以每天喜欢到草、泥土中去找它。

 。

2、张德良每天入园时,脸上的表情总是不好,询问后,发现他每天早晨都和爷爷闹别扭,不听爷爷的话,上幼儿园时带有一种不好的情绪。

措施:

1、针对这种情况,通过集体活动“早上积极锻炼身体好”来教育所有的孩子,引导他们认识到积极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2、可应着孩子们的兴趣点,开展与此相关的主题探究活动“有趣的动植物”,帮助孩子和孩子们一起了解此方面的小知识。

3、在户外活动中,可带领他们幼儿园的一些花、草植物,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4、希望父母每天都按时送孩子入园参加晨间体育活动。

效果:通过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配合,孩子比以前稍微有些进步,能排队,但在排队过。

程中,出现了不认真的情况,还须进一步对幼儿进行常规的教育。

时间:2011年12月25日记录者:张红云游戏背景:今天的“娃娃家”里可热闹了,客人们正在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爸爸为他们准备的“美味佳肴”,忽然,只听“砰”的一声„„游戏名称:

玩“办家家”游戏教师分析:

在娃娃家游戏中由于这位孩子被其他的同伴所冷落,因此,他就用扔东西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在小班幼儿的行为中表现得较多,原因可能是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得不到同伴的友情时,也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至于产生了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游戏中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老师首先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不能马上否定孩子,然后进行引导,学会用适当的方式来表达宣泄自己的情感,如:让孩子知道生气以后要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讲出来等等,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建立融洽的伙伴关系。材料提供:

娃娃若干、矮床、小桌子、家具、沙发、餐具、招待客人的礼物等观察要点:

孩子在游戏中的交往能力游戏行为实录:

只见魏奇奇用手一个劲地将桌上的那些“美味佳肴”推倒在地,一边推,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嘀咕着什么?这时,娃娃家里已是一片狼籍了„„“恩。”他撅着小嘴点点头。“爸爸和客人们都不让我坐在桌上‘吃饭’,所以,我生气了。”他不作声。听了我这么一说,魏奇奇二话没说就开始捡地上的餐具了。“我们帮你一起捡吧。”在同伴的帮助下,地上的餐具捡干净了。他和孩子们又开始了游戏„„老师正想上前训斥,可又当我看到魏奇奇那一脸不高兴的表情时,我想这其中一定有原因,于是,我克制自己的情绪,来到他身边了解情况。我摸摸他的头问道:“魏奇奇,怎么了?你有不高兴的事情?”“快告诉我,看看我能不能帮助你。”我说道。“原来是这样,自己不高兴了,可以把这些不开心的事情告诉老师和同伴,我想大家都会帮助你的,像这样乱仍东西可不好呀!”“快把地上的餐具捡起来,我相信大家还是会原谅你,欢迎你来娃娃家的。”改进措施:作为教师,可以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参与到孩子的游戏当中,或者作为一个观众安静的看孩子的“表演”,并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表现,如果发现孩子有运用不够恰当的语言或行为时,教师可以在不影响孩子游戏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引导。另外,我觉得孩子遇到在游戏中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孩子自己去试着解决问题,而不能包办代替,或者帮助孩子出谋划策,这样,能提高孩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乐乐超市”里发生的事。

时间:2012.4.23我们班开设了乐乐超市,就在开张的那一天,孩子们几乎都争抢着到超市去玩,于是我就招呼他们到超市里来购物,每个孩子都很兴奋,一进超市就把我当时说的规则意识放在了脑后,纷纷走进超市购物。这一下子超市里挤满了人,为了购买到货架上的商品,在游戏的一开始便出现了“抢购”的现象,这时在抢购中把货架都碰翻了,货物散落一地。旁边的佳迎由于一次性购买的物品过多,在拥挤的过程中东西掉了一地。顿时整个超市就乱作一团。见到此情此景我立即以商店服务员的身份介入游戏,建议顾客们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商品,不要为了抢购而争抢,在超市内不能打闹,另外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在超市这才恢复了平静。

【分析】。

1、由于是超市第一次开张,激发了孩子们很高的兴趣,超市的空间小,进入的顾客多,货架摆放窄,导致顾客拥挤推翻货架的事情发生。

2、孩子们在超市中会得到生活经验。但是,要遵守在超市里制定的规则意识,幼儿的经验仅仅只是平时跟父母去超市而获得的一些经验规则,因此在游戏时幼儿由于规则意识不明确,出现一次性购买的物品过多。

3、超市出现乱成一团时,有老师的介入,耐心地引导幼儿,使幼儿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尽管活动是以自主的形式为主,但教师要是参与进去会使游戏更加有趣,更加好玩。当幼儿在游戏中产生意见时,教师也能及时发现解决,正面引导。教师应该是一个观察者和引导者,在游戏过程中,要把握好时机,适时地介入指导。

【指导策略】。

游戏中出现“争抢”物品事件,是因为孩子在超市内的规则意识浅薄,物品的单一化,建议可以在超市里多投放一些相同的物品,这样就能避免出现争抢的现象。由于超市内顾客较多,空间有限,可以适当的扩大超市空间,以免产生拥挤现象。并且在顾客来购物时,教师可以介入或者选出超市管理员,维持一下超市的秩序,也适当的给顾客一些意见,这样顾客就不会盲目的买东西,也不会由于东西太多都散落一地。在游戏结束后,根据超市里发生的现象,可以组织幼儿讨论一下超市的规则,将讨论出来的规则画出来,并将其贴在超市里,提醒顾客遵守规则。

亲子互动个案的观察、分析与支持。

时间:2012.5.12在0—3岁早期教育中,家庭对婴儿的发展有着更加直接、深厚的影响:孩子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主要交往对象是家庭成员,许多外在影响要通过主要抚养人才能发挥教育价值。而且,婴儿通过与主要抚养人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才能获得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但是受教育意识与水平所限,家长的教育作用常常无法充分发挥。目前以社区为依托,由妇联、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等协同开办的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以促进0—3岁婴儿的健康成长和提高主要抚养人的教养能力为目标,强调社区、家长、婴儿与教师通力合作,顺应了当前社会发展与家长的需求。它具有活动内容全面整合、活动形式以游戏为主、活动时间灵活(有半日制、全天制,工作日或双休日均有)、组织形式多样的特征。本文通过三则发生在早期教育指导中心的亲子互动案例的记录,试图对婴儿的行为、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剖析,以期为孩子的发展营造一个协调一致的教养环境。

案例:被剥夺了自主发展权的杨茹蕾。

茹蕾(22个月)把塑料水果模型拿在手里,左右翻看着,然后抬起头高兴地看着站在旁边的爷爷,指给他看自己手里的东西。她正准备去操弄桌子上其他塑料水果,爷爷开始问:“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颜色的呀?”茹蕾变得面无表情,低头不语。在爷爷的再次询问下,茹蕾才吞吞吐吐地说:“萝卜。”“再看看,这明明是茄子嘛!”爷爷纠正道。接着,爷爷便逐一问苗苗水果的名字、颜色,最后还让茹蕾重复一遍。过了一会儿,爷爷示范将不同的水果放在不同的篮子里,让苗苗模仿分类。直到看到茹蕾放对了一种,爷爷才放心地走开。这时,茹蕾拿起所有水果迅速倒进小筐,转身走开了。那表情好像在说:我再也不想玩这个游戏了。

分析:孩子是自己发展的主人。

功利心过强,时刻以目标达成为行为导向,无视孩子的发展需求,这是相当一部分家长的通病。在这些家长眼里,婴儿是无知、弱小、等待接受知识灌输的被动个体,只有看得见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这样的家长尤以隔代老人为主。案例中的这位爷爷认为,孩子每次来早教中心都要有看得见的收获,用他的话讲就是“没有白来一趟”。他一味让孩子学习给塑料水果分类,置孩子的自由探索于不顾,但是苗苗对爷爷的“良苦用心”并不感激,而是用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消极的情绪反应。当游戏在瞬间异化成任务,活动兴趣便由内在动机转变为外在强迫,认知活动就可能戛然而止。

孩子是自己发展的主人,有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发展节奏,家长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与众不同,鼓励那些有发展价值的自主探索行为,使孩子在积极的情绪体验中获得认知发展。

早教中心提供的支持。

本案例的关键是要改变主要抚养人的育儿观,可以借鉴的方法很多,比如通过直接的语言指导、案例分析、专家讲座等,也可以通过其他家长给予间接影响。当然,前提条件是要理解家长,让他切身体会到你和他有共同的目标,即正确认识孩子的需要,提供最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环境。例如,你可以在孩子自由活动环节和家长静静地坐在活动室的角落,细心观察孩子的自主活动。你会发现,其实不是孩子没有耐心或不会玩,他们对每一种事物都有与众不同的认识方式。就玩具小拖车而言,家长想到的玩法只是拉着它前进,但孩子可能对车轮更感兴趣,他也许会拉着走两步,然后停下来把车子翻过来,研究是哪个部位在推动车子前进。如果以这样的视角看待孩子,就会发现孩子惊人的探索欲、想像力和创造性,也就能看到孩子发展的脚步和他所经历的无限愉悦,这才是孩子真正的发展。

不爱午休的孩子。

观察地点:午睡室。

观察时间:2012.6午睡时间。

观察记录:第一次与曹子怡接触,肯定会觉得她是个特文静的小女孩,可从平时的观察与了解中发现她非常的活泼、调皮,精神劲特足。就拿每天的午睡来说吧,她总是那个唯一睡不着的孩子。针对这种情况,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观察1:幼儿已经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听到有谁在小声地哼唱。这是谁呢?循着声音寻过去,原来她还没睡着。

观察2: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这时我忽然听到谁在睡梦中的哭声,接着就听到带着哭腔的告状声:“曹子怡掐我!”原来又是她在睡不着的时候惹事了。

观察分析:曹子怡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时间长了还好,但如果放假回来,便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

教育策略: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

教师的建构区日记。

今天参加建筑游戏的是尤尤和永基,这是两个建筑能力非常强的孩子,但是两个能力强的孩子合作能力较弱,经常发生争执,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在游戏开始时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你们要先一起商量,设计一座立交桥,然后再搭。”两个孩子在协商后设计出了一张四层立交桥图,遮挡关系表现得非常清楚,并估算了大概需要什么形状的积木,需要多少块。看到两个曾经互不相让的孩子能在一起认真地商量和设计图纸,我非常高兴。

在搭建的过程中,两个孩子遇到了难题:设计的四层桥太难搭了,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四种长度的积木做柱子,于是他们调整了计划,改建了一座两层立交桥。但是底层桥只是在地面上围成了一个类似围墙的形状,既没有高度又没有路面,两个孩子并没有发现这一问题。我觉得今天对他们的挑战已经很多了,就暂缓了这个问题的提出。

搭建结束后,两个孩子边数自己实际用的积木数量边对照自己的估算数量,发现相差很多,有一点失落。我鼓励他们道:“事先想出需要积木的数量太难了,你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设计图搭建出自己的桥就已经很棒了,你们在搭建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两个孩子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想要指挥灯、交通标记,这样才像真正的马路。”

今天来建构区游戏的是可可和晨旭,他们设计的是一室两层的立交桥,也表现出了遮挡关系,但是路线被遮挡后就不能顺畅连通了:原因是遮挡前的线路与遮挡后的线路发生了错位,使得这座立交桥的马路不十分顺畅。他们的设计图虽然比尤尤他们的简单,但是有自己的特色:立交桥的拐弯有变化,有一个是直角,其他的角度是弧形。

由于设计图简单,所以搭建起来就比较容易,他们在搭建过程中,也是把地层桥贴着地面搭,但是他们把积木放平了。这样就形成了可以跑车的马路。

游戏结束后与小朋友分享时,我引导幼儿关注:“今天马路有什么变化?”小朋友们说:“今天的马路平。”“今天的马路宽,可以跑车。”孩子们受到了可可和晨旭的启发,表示自己今后搭马路时也要把积木放平了搭,车在这样的马路上走会更安全。

今天来游戏的是怀瑾和雨江,他们的设计图比较新颖,是一座单层的立交桥,但是这座桥比较长,拐弯也比较多,有6处,而且路面宽窄不同。

看到设计图时,我以为路面宽窄不同是因为孩子的小手肌肉动作发展得不够好,不能把线条画得平直以保持同样的宽度,但当我看到两个孩子的搭建结果后,我明白了,他们就是想搭一座道路有宽有窄的桥。两个孩子在搭建路面时,有的路段选用两块积木并排搭,有的路段只用一块积木搭建,这样就形成了有宽有窄的马路。

游戏结束后孩子们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他们高兴地说:“两块积木搭的马路可以并排跑两辆车。”“两块积木搭马路。就有回来的路了。”“对,一块积木搭的路只能往远处跑,没有路再跑回来。”

孩子们的发现也令我振奋,看来他们在相互启发下又有了新的提高。5月13日。

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不同长度的积木,孩子们要建造真正双层桥的愿望(底层桥也架高不再平铺在地面上)一直没有得以实现。

我提醒孩子们带一些辅助材料来当桥墩,他们带来了较多的大薯片桶和较少的露露桶。我想他们在带材料时还是经过思考的,因为他们想把桥架得更高,所以较多带来了较高的“桥墩”——薯片桶。但游戏时孩子们却很少用这些自己带来的“桥墩”,这使我很苦恼。

今天我偶然来到大一班,发现大一班的小朋友在用露露桶做桥墩,而且玩得很开心。我很受启发,马上请我们班的一些孩子参与到大一班的游戏中,希望他们也能从中得到启发,这样露露桶、积木、薯片桶正好作为三种不同高度的“桥墩”,可以满足孩子们搭建多层立交桥的愿望。

希望孩子们能从今天与大一班孩子的游戏中受到启发,更好地运用不同的材料。

对于建筑能力强的幼儿来说,总是按照自己设计的图纸搭建有些简单了,导致这些孩子的建筑水平停滞不前,于是我给他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按照现成的图片搭建。

今天,尤尤和永基就在按照一张非常漂亮的立交桥图纸搭建,由于难度较大。他们只是搭建了设计图中的一个角落。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采取了一些解决方法:搭建双层桥需要较高的积木做桥墩,他们没有找到适当的积木,也没有选择薯片桶,而是把两块积木拼在一起得到了自己需要的高度;他们想搭建较缓的坡度,但是选择渐渐变矮的桥墩没有成功,于是他们没有把桥面直接接到地面,而是把高架桥的桥面与低架桥的桥面接在一起,达到了较满意的缓冲坡度。

今天,我邀请大一班的小朋友和我们班的孩子一起参加建筑游戏,孩子们的游戏兴趣更高了,他们在没有设计图的情况下边商量边搭建,合作水平又有了提高。

这次孩子们在搭建的过程中选择了用薯片桶当高架桥的桥柱,并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薯片桶太轻容易倒。“我们搭了一座爱倒桥。”他们说。我及时提问:“为什么用薯片桶搭的桥爱倒?怎样才能不倒?”孩子们忙着搭建,没有太关心我的问题,只是更加小心地走路、拿积木,靠自己的小心保持大桥的稳定。他们用薯片桶、积木、露露桶这三种高度的物品做高架桥的桥墩以保证高架桥能渐渐变矮与地面相接。

由于高架桥已经用了较矮的积木和露露桶做桥墩,用什么做低架桥的桥墩又成了一个难题。孩子们在商量后,还是选择了用积木当桥墩,这次是把积木放倒了用积木的侧面当桥墩。但又出现了新问题:孩子们想让自己的低架桥也能渐渐变矮,与地面自然衔接,但是没有更矮的积木做桥墩。在探索一番后,他们选择了用积木当桥墩,这次他们把积木放平垫在了路面下,这样无论是高架桥还是低架桥都有了不同的高度,都有了较缓的坡度与地面相接。

观察时间:2013三月份第一周观察地点:小班教室。

观察对象:田雪。

观察老师:张利。

观察记录:“老师,老师,帮我提一下裤子吧!”我停下手中正在填写的常规记录表,抬头一看,原来是田雪上厕所出来我给她提裤子。(这个孩子是刚来的,在我们班年龄是最小的)见此情形我说:“老师教你提裤子吧,你都3岁多了,可以学着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话音刚落,田雪立刻就拒绝了,连连摆手,嘴里喊道:“老师,我不会,我不会!我妈妈说了,自己提不上就找老师“。不会老师可以教你啊,只要学会正确的方法,多练几次,自然就学会了。让妈妈也看一看我们诗彤宝宝是很能干的,自己学会提裤子”,田雪听了后,低着头一言不发,而且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看来,我的鼓励并没有激发起田雪学着自己整理的兴趣,我只好先帮她整理了。

午餐时,为了配合锻炼田雪的独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师分小碗、勺子,改成了让几个能力强的小朋友来分,当然也叫到了田雪,当我叫到她的名字时,田雪坐在椅子上犹豫着,我便便鼓励她说:“田雪好棒啊!会帮老师分餐具!”田雪从小椅子上站了起来伸手去拿碗,可能是有点紧张,也有可能是独立活动的能力有点弱,只听见“咣”的一声,田雪把碗掉在了地上,我没有责怪他,并叮嘱她小心一点,把碗拿好后慢慢地走,并告诉她没关系的,刚刚只是个小意外,田雪听了一个劲的点头。

令人惊讶的是,接下来的几天,田雪竟然自己主动学着提裤子了,有时见她没整理好,我就帮着整理一下,田雪竟然还不让老师帮忙,自己有模有样的整理,实在是太棒了。

剥不开香蕉的孩子。

【观察班级】小班。

【观察时间】2013、4【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目的】。

孩子在生活中依赖大人不会自理的习惯,与大人的娇生惯养是分不开的,对孩子娇生惯养,只会让孩子什么也不会做,让孩子学会做事情,首先学会做自己的事情,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案例一:今天吃香蕉,孩子们领到香蕉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吃得津津有味。一会儿陆陆续续孩子们吃完了去洗手间洗手,我看见田航趴在自己的桌子上,走过去说:“航航,怎么了。”航航不说话。当我看到他手里的香蕉并说:“航航快把香蕉吃了,一会儿去洗手。”航航看看我又看看香蕉,我没在意的走了,第二节课开始的时候,我看到航航的手里还拿着香蕉,这孩子怎么不吃呢?“航航你愿意吃香蕉吗?”航航不说话,只是点点头。“那你快吃了。”我走过去帮他把香蕉拨开。(其实第一次我真没在意他不会剥香蕉)案例二:几天以后我们又吃香蕉,当一诺来说:“老师,你看看航航的香蕉没有吃。”我才意识到,孩子是不会拨开香蕉的皮,看看我们班的孩子,也有比他小的,可是别的孩子都会,我看了看航航,蹲下来告诉他:“你看着,老师教你剥开。”我边说边让他看,我剥开一块小皮,让他继续往下剥。当他把香蕉都剥完的时候,我表扬了他。

【实施的措施】当我真正意识到孩子的这种情况,我觉得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因为他是一个晚来的孩子,妈妈和爸爸平时都忙着上班,每一次放学都是奶奶来接,跟着老人许多事情都帮他做了,这事实上是“剥夺”了孩子自我锻炼的机会。了解了这些,我更加关注他在班里做的一些事情。

对于小班的孩子,我觉得学知识不是很重要,重要的自理能力的培养,只有自理能力方面做好了,他们也会更有自信,我希望家长都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在入园前多进行培养,给他一个自己试试做的机会,我想孩子会成长起来的。

经常教育孩子从最简单的事做起,比如:洗手、如厕、喝水、穿衣服等。

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如玩系扣子游戏中学会自己穿脱衣服。

我们家园积极配合,让孩子学习独立生活,引导孩子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情,从洗手、用勺子吃饭、自己穿衣服等小事做起,只有这样,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千万不能因为麻烦而代替孩子包办。

老师,我错了。

时间:2013.6观察目的:给幼儿发挥自我的空间,培养幼儿自信心。

观察对象:张期年龄:五岁半。

观察实录:户外活动时我和班里郭老师正在组织幼儿游戏,突然有小朋友告诉我:“老师,张期在爬双杠!”我急忙向双杠方向走去,看到我,张期的眼睛露出了一丝恐慌:“老师我错了!”我问:“你哪里错了?”“我不该爬双杠,我……”

张期受惊后那怯怯的样子把我给逗笑了:“张期,你能不能再爬一次?”“什么?再上一次?”张期有些吃惊。“是啊!再上一次,老师相信你能爬到顶端!但你一定要答应老师,保证自己的安全!告诉老是,能不能做到?”“能!”张期回答的很坚定。“小朋友,我们给张期加油好不好?”“好,张期加油!”“张期,加油!”在我信任的眼神、肯定的语气里,在小朋友的助威声中,张期改变脸上那种恐慌的神情被一种自信所取代,快速在我和小朋友的加油中顺利爬到了头。

分析评价: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对孩子有太多的禁锢,并自认为这样孩子才不会受伤害,但实际上却让孩子在失去很多快乐的同时,也失去了大胆去“挑战”、去探索的机会,从而泯灭了孩子的上进心。

观察分析爱护小草。

观察时间:2013、9.12观察对象:康义平等。

观察笔记。

观察时间:九月份下旬。

观察对象:全班幼儿观察目的:班级的纪律较为松散,孩子的行为较为散慢。观察事件:吃午饭时,小朋友表现得有些不安、急燥,说话声音由小声到大声,我提醒小朋友:进餐要安静。小朋友稍微收敛了一点,可过不了几分钟,又开始了,并且越来越大声。我只好拿扣分来压他们(孩子非常注重他们的评比分数):“小朋友注意了,再这样大声说话,老师可要扣分了!”这招还真灵,小朋友一下子安静下来。饭后,我告诉小朋友要在语言区看书,可只有几个乖巧的女孩子遵守规则,其他小朋友都跑到建构区里玩了。有几个调皮的小朋友还趁我不注意,竟追闹起来了。

观察分析:原来非常有序的班级,为什么会变得这样不安和急燥呢?我想起在办公室时,听到其他班级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这是因为什么?我想起当我带领小朋友去排练时,孩子们都表现的很累:“哎呀!又要排练呀!”还不止一次地问我:“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到大型玩具里玩呀?”显然,是因为排练节目,把孩子的学习生活常规打乱了,所以才变得那么不安和焦急。另外,因为排练时间比较紧张,所以老师也会相对着急,因此可能也会变得比较急燥,孩子也就跟着急燥了。

措施:1.在排练同时,也要强调常规,不能因为排练紧张而忽略了常规训练。2.重安排好排练的时间。在排练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正常教学,不要因为排练而打乱了孩子的生活学习常规。

3.跟班上的两位老师沟通协商,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跟随孩子急燥。4.效果:班级常规有所好转,孩子的情绪也慢慢变得平和起来,但还有些急燥,需要长时间调节和培养。

组织、规范、清洁、整顿、自律如:平时到音乐厅排练,有好几个小朋友经常不排队,独自跑到音乐厅,也带动了其他小朋友。因此,一定要让所有的小朋友排好队伍后,才能出发到音乐厅或者其他地方。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十一

摘要(详见正文)。

一、合理分组,组内异质。

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三、精选内容,有的放矢。

四、组内交流,集思广益。

五、组间竞争,不甘人后。

六、重视评价,激励为主。

参考文献。

以下是论文正文。

内容摘要:现有的教学现状、教育的实质、学习方式观念的转变呼唤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但不少语文课堂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原因是:“无必要”合作、“无规则”合作、“无指导”合作、“无时间”合作、“无评价”合作。要使合作学习真正高效地开展起来,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合理分组,组内异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精选内容,有的放矢;组内交流,集思广益;组间竞争,不甘人后;重视评价,激励为主。

早在我国《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里,就已经闪现着合作学习的智慧与光辉。现在很多课堂,合作学习开展得如火如荼。我们来看看“合作众生相”:随着老师“一声令下”,由同桌或邻桌学生组成的自由小组马上“行动”起来,每个学生各说各的,好不热闹。有的学生侃侃而谈,表现活跃;有的学生窃窃私语,自得其乐;还有些学生则一言不发,静当“忠实”听众。教师“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在教室来回巡视。几分钟后,各学习小组推选出一“代表”作小组陈词,唱“独角戏”。最后,教师“抵掌而笑”“同学们,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好!”教师顺理成章的说道:“嗯,非常好!”这样的课堂,看似如行云流水、一帆风顺,但仔细观察,这样的合作学习实际上已沦为“五无人员”:

一无:“无必要”合作。本来教师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的问题非要合作,结果耽误了大量时间,一节课解决不了几个问题;学生“合作”讨论的问题与语文无关,如在语文课堂上讨论道德问题、伦理问题、法律问题等――与“语文”无关或没有多大的关系。课堂中一些很明显很简单的问题也浓妆艳抹,比如学生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女蛇”质疑,提出问题:“老师,那有没有'美男蛇'。”“老师,治死'美女蛇'的为什么是飞蜈蚣。”如果这样无多大价值的问题也堂而皇之地成为合作学习的话题,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追问一句:合作学习的范围有多大。其间是否有一个相对的区间或者说是“取值条件”。究竟什么样的内容或者任务足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

二无:“无规则”合作。分组不均,如某一小组是四男生,成绩一生为中,其余三生为下,且纪律意识较差。每次小组合作学习时,若没有教师的提醒,几乎都不开展合作学习。分工不明,导致很多小组出现了“一言堂”,有的学生永远口若悬河,有的学生永远“沉默是金”。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真正地参加到合作学习中来,部分学生因此养成了懒汉思想,依赖心理较重,合作时不思考,不倾听,不交流。个别学生还趁机说说笑笑,讲些与学习无关的话。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啊。

三无:“无指导”合作。教师不给学生背景、材料,不讲如何思考、讨论,不指导如何交流、辨析,只管出示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然后实行“放羊式”讨论。一旦学生进入了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有的教师就像蝴蝶似的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象征性地在这一组插一言,在那一组提一句;有的教师倒背着双手站在讲台上,一副欣赏自己导演的好戏的模样,只待此环节所预先设定的时间一到,便迫不及待地命令开始小组汇报。至于学生有没有困惑。有没有真正的在开展合作交流。需不需要帮助。教师一概不知。这样的合作学习失去了“教师”这一参与学习的主角,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急需的帮助不能得到及时的给予,这样的合作学习是“低效”的。

四无:“无时间”合作。在合作学习中,有些教师刚提出问题,就马上要求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学生也就遵照“师命”,前排学生“呼”地一转身,叽里呱啦地讨论开来。稍候片刻,只听得老师“啪啪”两声拍掌,学生便又恢复原位。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更有甚者,教师给出一个问题,“合作”不到两三分钟便告结束,一节课可以“合作”五六次,而学生回答时居然有理有据、妙语纷呈,让听课的老师惊讶万分!令人怀疑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学生真能“合作”得如此之天衣无缝吗。

五无:“无评价”合作。很多教师最后不评价对错优劣,一句话“都有道理!很好!”宣布“合作”结束,或说些“好极了”“你真棒”之类的媚俗之语。新课程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教师放弃对学生的评价或一味地肯定表扬。更有甚者,为了表扬放弃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是非观的教育。如在“我以我的姓氏为荣”的综合活动课中,教师对某一马姓学生以马家爵为荣的言论竟无动于衷,真是天真得可悲。

以上几种“合作”误区,归根结底是形式主义教学观在作怪,是为合作而合作,为的是迎合某些具有决定能力的课堂评价者的观点,以便获得较高评价。这些形式的合作与课改理念无关,或者说与课改所倡导的“合作”学习理念背道而驰,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学南辕北辙。没有使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作用。学生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感受到更多的是气氛,而不是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实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厌倦这种没有实质内涵的学习方式,体验不到真正的合作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体验不到通过合作学习所展示的知识形成过程,合作学习也就“失效”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合作学习真正高效地开展起来呢。我在实践中摸索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合理分组,组内异质。

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建学习小组时,应先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4―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如我班52人,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形式,把全班分为13个小组,每组4人,按好、中、差1:1:2的原则,性别最好达到2:2。根据阅读测试的成绩,让前13名的学生根据以上原则依次进行挑选分组,这样既让不同等级的学生搭配合理,利于合作讨论的开展,又有利于让有着相同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的学生自由归组。极个别没能被挑选的学生,我根据该生的成绩、学习态度和志趣,进行调配,尽量做到分组和谐,各小组的整体能力相当。同时告诉全体同学,合作学习不仅是要提高成绩,也是为了培养我们和别人合作的技能态度,发展社会性能力。

二、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合作学习容易因责任分散而让学生依赖他人,坐享其成的懒汉思想和行为。因此,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在一个阶段里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一定时间后,可以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协助他人。四人为一组,明确职责,每组都有活动记录本。每个合作小组有组长、记录员、评分员、汇报员。

组长:能力较强者,也就是前13名的学生。负责合作过程的掌控,主导讨论的方向,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督促、引导、激发小组成员全程参与讨论,并承担一名成员的帮扶责任。

记录员:主要由书写较好的成员担任,由小组成员推举产生。主要负责表格相关内容的填写,合作话题的记录,教师指导意见的整理记录,各成员发言要点摘要,以及归纳整理。

评分员:比较公正,依据合作时组员的态度、交流的质量等给组员打分。如发言精彩的打“5分”,一般的给“3分”,根据实际做客观评价(此工作主要放在课后)。

汇报员:口才较好,集合组内研究成果,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

当然,组内的成员的分工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也灵活变岗,以使学生的能力得以全面提高。

三、精选内容,有的放矢。

要使小组合作有效,必须精选合作内容,要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不能盲目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的。如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作一般性了解,如知识密集的内容更需要老师的精讲,所以,合作内容的确定需要教师慎重考虑。首先,每一个合作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发性、探索性,学生不能立即解决,但他们可以凭借以有的知识经验起步;其次,这个内容的表达易于学生通过言语来交流;还可以对一些值得争辩的问题通过合作竞赛的形式去解决。

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分析课文的情节之后,联系学生,组织小组合作,讨论以下几个话题:1、讲真话真的很难吗。2、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皇帝的新装”这样的故事发生。3、有读者认为:每一个人都能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你认同吗。那次合作学习很成功,超过了我设想的效果。分析原因:首先学生刚学完课文,要求学生在课文(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其次问题的难度也不是很大,只要学生结合实际,将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加以归纳整理,与组内同学协商合作,就能较好地回答问题。。

总之,合作学习必须根据需要进行。同时,为了不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合作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是很关键。合作时间可长可短,我们可以花几节课的时间都让学生进行合作式的探索,可以在课堂内让学生就一个问题进行短时间的讨论,不论时间长短,教师必须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意见,充分表达思维活动的过程。教师也要参与合作学习,帮助有困难的学习小组,还应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进行合作延伸。

四、组内交流,集思广益。

在学习新知识时,先在小组内部展开提取信息、筛选信息;然后讨论、争议、分析、概括等活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进而归纳、总结规律形成小组结论;最后全班交流,相互补充、修正,达成共识。小组成员把各自的想法和疑惑都拿出来和所有组员分享交流,达到资源、信息、观点、疑惑共享。方式为组长主持,轮流发言,记录员要记录下每个组员的发言要点,同时还要提醒每个组员,在别的组员发言时,要学会聆听,并思考,丰富自己的思想构成,并要提醒发言同学的音量。关键词是:轮流、聆听、音量。这也是促使每个成员必须积极自主思考,控制教室整体音量,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的检验环节。教师要在全班明确的是,组员的表现,小组的整体表现,既是评选最佳小组个人的依据,也是评选最佳小组的依据。

如《我的叔叔于勒》第二课时的学习目标是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及主题探讨,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我在人物性格探究上预设了多个问题,由各学习合作小组自主选择1―2个问题探讨、交流。问题如下:

(1)“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句中加点词语很巧妙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请你加以揣摩。

(2)“插叙”指的是什么。本文的插叙在哪里。作者如此安排有何用意。

(3)被打发到美洲的于勒先后写来了两封信,你认为这样的情节安排是否是累赘。

(4)“我”为什么会给于勒那么多小费。你能够用合适的语气朗读课文倒数第八节吗。

(5)“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所以,读完本文,你对于勒肯定也有自己的态度。你是同情还是鄙视这个人物,或者有其它的看法。要求合作组成员认真思考,大家热烈讨论、积极尝试,这时学生对文本材料中刻画人物形象挖掘的淋漓尽致,同时也较好地掌握了小说中人物分析方法。

如《雷电颂》一课,我在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时,把学习任务拆分成三个层次,分别交给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第一层次学生思考: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第二层次学生思考:说说风、雷、电等形象象征了什么。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三层次学生思考:与以前读过的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相比,本文这种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组内三个层次的同学在各自学习的基础上分别向同组成员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综合他人的信息。通过分工合作,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的“作战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小组交流能吸引学生在团体激励的氛围中确立新的学习动机,乐于与他人合作,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强大的学习推动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与进步的快乐。

五、组间竞争,不甘人后。

为了鼓励每个小组的积极性,我会留出充分的时间让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展示,按照举手的先后确定发言的顺序。如果小组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可以采用补充式发言,也就是后来发言的小组只能是对前面小组观点的补充和纠正。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展示时间,也可以激发小组发言的主动性。要想全面展示小组的合作结晶,必须尽早发言,这样就形成了课堂积极活跃的氛围,感染那些在真正合作学习门外徘徊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这种学习方式的活力,不由自主地跃跃欲试。

文言文教学中,在疏通文意时,采用组间竞争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促进组员共同排疑解难。我在教学《石壕吏》时,初步感知之后,要求小组合作,准备用短剧的形式把自己小组对课文的理解表达出来,同时要做好给别的小组打分和点评。表演时,每一组对诗歌的理解的程度都不一样。看着别组的表演,尽量对照课本给对手找“漏洞”,在观看时也在吸收别的小组的优点。第一轮表演完毕,点评时都非常活跃,把对文本的理解当作点评的依据。如大部分学生一下了找到了某组表演的失误:老翁没有翻过墙逃走,因为“逾”就是“越”的意思;有学生找到某组老妇哭诉的失误:我三个儿子都死光了。因为“一男附书至,很多二男新战死”;有学生找到表演者的感情失误:官差不够凶狠,老妇不够悲戚……所有的小组对自己第一轮的表演不满意,极力要求重新表演。第二轮下来,表演较第一轮进步了很多,无论是情节的编排还是情感的投入,对诗歌本身已有了较全面深入地理解。人物从出场的老翁、老妇、官差和杜甫,到侧面提到的媳妇和孙儿,甚至有一组同学创造了这样一个镜头:深夜,老翁和老妇手拿一书信在叹息哭泣,而不远处是二男战死沙场的图景。这其实是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通过两轮的表演和点评,学生对诗歌的内涵,诗人的情感的理解基本到位,并且第二节课的《石壕吏》改写相当成功。

六、重视评价,激励为主。

学生评价:主要是学生自我的评价。依据成员在整个合作探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进步程度、帮助别人、合作精神、正确程度、积极展示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自我展开评价,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对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认同感。

教师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过程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合作精神、参与程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教师可以深入各个小组,广泛听取各组同学的讨论,对于合作水平不高的小组可以适时启发点拨,对于高水平的讨论,教师也可以有保留地参与。这种做法既起到了监控学生合作情况的作用,也显现了教师的亲和力,有助于活跃讨论的氛围。对不在合作学习状态的学生,教师的到来也是一种警醒。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思考抽取哪些同学或小组来作交流发言,也可以根据学生在合作学习表现出的认知状态对下一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发挥出合作学习的最大有效性。

结果评价: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在合作学习结束后,要对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学生进行精神方面的奖励。对于在合作中有错误的学生要谅解,对于积极思考后提出较高水准错误想法的学生,在否定其内容之后,要对他的态度加以肯定。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热情,长期实践的结果会大大提升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而结果评价虽说以尊重个体的解读为主,但在大的是非面前却决不嘴软,要敢于说“no”。

语文合作学习其实是一种“理解文本,体验生活,表达自我”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激发学生优良的品性、聪慧的悟性、丰富的情感、强烈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与竞争意识的有效形式。尽管合作学习的理论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许多教师其实对如何切实有效地去开展合作学习仍是“一头雾水”。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多借鉴和继承较为成熟的合作学习的形式和方法,努力为我所用,还要正视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探索研究。只有优化合作学习,提高合作效率,才能使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释放个性、发挥个人所长的广阔舞台,使语文课成为学生思维自由翱翔的天空,成为学生思想的源泉,成为学生自由的论坛,使学生更加主动活泼地学习,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苏立康主编《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实践》(中国人事出版社)。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十二

简介:ppt制作请假条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常用应用文之一,它包括病假条和事假条。请假条是个人向组织提交的,因此文体应该正规,内容需紧凑,理由要充分,必要时应附上证明。

上传者:515667944。

相关课件: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十三

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每学一篇新课文之前,教师总要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农村的孩子可以查阅的资料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如何实现预习中的学习呢?合作学习是解决这些困难的有效途径。教师可通过自身的搜集和调查来弥补这一空缺。可以鼓励少数有资料的同学,将资料带到班级与同学共阅或把书中的故事说给同学听。这种合作学习方式既完成预习的任务,还增进了他们之间的友谊。

2课中合作,落在实处。

教师关注合作学习的形式,如分组交流等,却忽视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所以,老师们不能将合作流于形式,课堂中的合作学习不能缺乏教师的指导,因为缺乏教师的指导,合作就会处于无序的状态。

(1)打破座位的禁锢,自由选择伙伴。日常教学中,学生的座位从开学时到学期结束都坐在同一位置,没有变化过,即使调整,也是由老师根据个别情况作具体安排。很少有老师肯放下权力,让学生自己选择座位,选择小组学习伙伴。试着让学生自己选择座位,有些老师会担心:那些贪玩的、爱乱说话的、好动的都坐到了一起怎么办?老师可在他们坐定后,给他们几个开个小会,进行正确的引导,只要不当同学们的面揭穿他们的弱点,当你维护了他们的自尊,他们自然会打心底时里接受你的建议。这样的座位选择更利于课堂上小组学习的展开。

(2)找准合作时机,激活学习欲望。合作学习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有的内容适合于合作学习,有的内容则适合实践体验,或者适合于自主探索等。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选择课文中容易产生的分歧点。如学习《跳水》一课时可就船长是“狠心”还是机智果断展开讨论。抓住学生认知或情感发展的矛盾面。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中可就“小女孩死了,然而书中为什么说她幸福”展开讨论。品析文中关键字词或重点句。如教学《将相和》可就“开头一节‘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这一节可以删掉吗?”展开讨论。总之,要想小组学习落到实处,重要的是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不能主观地认为这儿要讨论,那儿要探究,而是要抓住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在学生渴望交流探讨时,让学生合作,将问题谈得更深刻,更细致。

(3)恰当评价,培养合作积极性。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合作成果的机会,首先,在学生合作后,教师应尽量让更多的小组充分展示结果,每位学生代表的发言可由小组人员补充。面对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用肯定的言辞和丰富的情感激励学生,尽可能让每个学生(至少是大多数学生)都得到表现自我的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互相争论,以激发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

3课后合作巩固知识。

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种生活,而课后呢?教师是不可能与学生一起去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后巩固的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及时检测学习效果。如课文中要求掌握会默写的词语,学生可自由组合采取听写的形式来检测掌握的情况。实践结果显示,学生合作中真正掌握的词语记忆有长效性。课后练习容许学生自查资料,通过讨论得出答案,这样一来,不但避免了抄袭作业现象,还提高了学生巩固练习的兴趣。不少学生在老师面前会紧张把原本记得滚瓜烂熟的课文忘记,所以,每次检查学生背诵情况,都根据要背诵文章难易限定会背的时间范围,采取同桌互查,组长抽查,班长督查。合作学习为班级注入了生机,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高了,经常主动提出合作的内容,如学《将相和》一课后,有几个学生主动要求演一演其中的故事。学生们自己分了工,自编自排了整个故事情节。到了第二天课外活动时间,他们请我看演出――“完璧归赵”,戏中学生不仅把蔺相如的“理直气壮”演得非常到位,还展开大胆的想象把秦王的刁蛮无理与秦王的手下的卑躬屈膝演得淋漓尽致,在合作中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合作学习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由课前的预习到课中的学习,由课中的学习到课后的巩固,再到一些课外活动中的合作。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不断拓宽引向深入。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不容忽视,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开展合作学习是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式,做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有顺应时代的发展眼光,推陈出新研究出一套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新路子,为未来的国家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展,合作学习的现代德育意义【j】,教育评论.2000(3).

[2]高艳.合作学习的分类、研究与课堂应用初探咖.教育评论,2001(2)。

小组合作研讨记录篇十四

一、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1)要加强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交流.师生、同学之间的对话、互动需要一个基础和平台,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提问讨论就完事了.只有彼此经常进行沟通,才可能在面对学习问题时更好地交流合作,默契、和谐的氛围对于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刘晓艳作者单位:大城县第二中学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63关键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