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2 11:51:57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心得体会是对于自身在某方面的经验和思考的总结和概括。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过去的经历,进而指导未来的发展规划。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对自己的成长和改进的反思。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很好的机会,可以使我们反思过去的经历,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提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心得体会的写作具有一定的特点,需要注重观察和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同时也要注重语言的表达,使读者有所得。要避免内容的重复和冗长,写心得体会时要注意精简和扼要表达核心思想。我们从各个领域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心得体会篇一
1930年11月,胡适先生在上海青年会发表了题为《为什么读书》的演讲,回答“为什么要读书”,他总结了三点:
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暑假在家阅读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此书是常老师多年海量阅读的基础上用心挑选出的50部作品的精华。全书分五个专辑: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每一个专辑给大家呈现了风景迥异,但又自成体系的一副副优美图画。使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仿佛一块美丽的玉石,使人不禁却步,拂身拾起,抬头之时,眼前出现一座更为丰富的宝藏,等待人们去探索和发掘。下面根据书中的五个专辑,谈谈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第一,教学即创造。常老师举了很多创造性教学的例子。期望读者能够改变惯性思维,在恰当的时候使用逆向思维,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才施教,转化“问题生”,提高沟通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的教师更加侧重教学的管理,或者说更加重视对课堂的把控,而忽视了创造性。有很多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创造没有任何兴趣。教师们常常不把自己当作创造者,常常一成不变地套用已有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教学。实际上,创造性不是一闪过的灵光或者对于事物的洞察力,创造性更多的是一种习惯,通过不断读书学习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得到因才施教。
第二,教育即生活。书中通过几个很好的故事讲述了教育的生活之路。有童年成长之路,学生成长之路,教师成长之路以及科学家成长之路。
我非常认同这一点。教育即生活。教育不止是为了生活,它本身就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像是一个有时间限制的长途赛跑,当生命终止时,赛跑才算结束。在这一场长途赛跑中,唯一一个可以一直陪着我们,形影不离的伙伴就是教育和学习。有人认为,一旦我们成年,掌握了基本的工作技能之后,就可以不需要阅读。这种观点实在是大错特错,如果我们不持续学习下去,我们将会逐渐被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所抛弃,所淘汰。教育不止是为了知识,它提供了我们遇事分析的方法,处世态度的培养,它是我们人类区别普通动物的一个最重要的高级活动。
第三,学校即社会。书中列举一些优秀的学校案例,要求我们提供学生接触生活的机会,同时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得锻炼。
第四,理论即支点。书中精选了9本书评,拓展了老师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这些书籍,教师能够切实体会到其中的效果。
第五,变革即未来。书中说明了目前比较流行的互联网教育方法对目前教育手段带来的正面冲击,引导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认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当前我们处在知识信息化工业时代。人类的知识的发明和创造达了前所未有的速度。这要求教师随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不断掌握新的教学手段。通常新的教学手段会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这也要求教师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认识需求。
通过这五个专辑,我深深体会到了读书对于自身素质的提长,自身意识的变化,自身修养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我将以此为契机,做一个爱读书,读好书,用心读书的青年教师。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心得体会篇二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是我在无意中看到的一本书,他的作者是常生龙,xx人,x市物理特级教师,x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曾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管理贡献奖”、《中国教师报》“xx年度全国十大最具思想力的教育局长”、《中国教育报》“xx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x教育》等报刊专栏作者,《教师博览》签约作者。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里,作为教师的我们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让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少走很多的弯路。和作者一起用阅读来增添教育智慧,享受幸福的阅读时光。身为特级教师的作者以10年的阅读功底,分享了50本对教师自我提升有助益的教育类图书。让学生喜欢你的诀窍,转变问题生的各种“法宝”。杜威、佐藤学等经典著作的精华,慕课、微课、反转课堂的前沿的教育理论和发展趋势等一并展示给你。好老师始于读书的那一刻。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你作者给出三个诀窍:其一自己先变成孩子,其二遵循教育的规律,第三要时刻以身示范。
之所以给大家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也读过好多书,我怎么就没达到常生龙老师所说的读书境界:“每当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时,总有一本书在那里等着我,给我启迪,让我豁然开朗。”看完了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我豁然开朗了,原来常老师读书是这样的。
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中50篇文章就是50本书,在5个专辑后面还罗列了本辑延伸阅读书目》共71本,纵观其121本书。紧跟国际教育,用国际眼光看我国的教育、引领我国的教育改革方向,因此他对教育、教学,已经达到了“游于艺”的程度,游刃有余,自由游走于教育领域之中。
思考是读出问题,思考、质疑、不轻易相信。”
常老师对于阅读而得来的知识,能够结合我国教育实践,提出某些理论该怎样应用于我国教育实践的具体想法。
“支撑教师每天在教学领域发挥创意和创造性的是以下三点:给每个孩子学习的尊严、专注教材(学问)的发展性、我们自己的教育哲学”
最后,我将《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中的后记送给大家:我选择读书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为了期望通过阅读来为自己增添智慧,厚实精神底色。读书是一个方面,读后要领会作者的意图,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写写感受,也是必要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体会到读书的美妙。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难题的时候,总有一本书就在那里等着我。
敢问教师成长的路在何方?路在我们的阅读中!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心得体会篇三
在这个书籍浩如烟海的时代,读一些根本书籍是捷径也是正道,围绕对应主题,思考相关问题,相信一定收获多多。
回忆起自己的写作经历,说不上走弯路,但的确存有某个阶段写作内容缺位现象。常生龙局长这本《读书就是教师最出色的修持》一书,囊括了教师须要写作的相同类别的好书。每个专辑里的选书作者都就是精心挑选出的,比如说在“教学即为缔造”中,作者挑选出了名家于永正的《搞一名学生讨厌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于老师就是大家普遍认为的当代教学名家,他的课堂例如行云流水,与学生互动平易近人自然,于自然出显功夫,学生研习得高兴也研习得坚实。作者从于老师书中提炼出“自己先变为孩子”的学生观、“遵从教育规律”的教学观、“必须时刻以身示范点”的为师观。没嘲弄,道理自然深入人心。再例如《教室里的电影院》就是课程研发层面的,《教室怎样与学生骂人》就是师生沟通交流层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滑动教学》就是教学方式层面的……多角度阐述了“教学即为缔造”的现代教学观。
仅仅看见这个书名,便真的与众不同——无此文采,而在视角。当我捧得这本书时,委实也写到了这一点好处。顾念家中书房里教育教学类书籍虽不及文学作品之多,不过数量也已比较丰厚了,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就是互动教育模式、教学理念、实践经验等等,总感觉这类书籍都在尽力倾诉“该怎样搞”,即便内容上品,与读者之间(至少就是于资质平平的我而言)仍就是隔着一点距离;而这本《读书就是教师最出色的修持》,则从“必须读书”这一本原视角启程,通过作者的工作体会与写作之间融合而得的'思索体悟,使读者清了自己与书籍之间就应当达成一致一种精神的切合——坚信通过用心写作与稀释书中智慧,融合自己的教学课堂教学展开思索,的定存有心得体会,亦存有一试之愿。正如作者在自序《使我们都去读书吧》一文中说,“……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碰到各种各样的疑惑和难题,其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存有化解的办法和途径,并且已经被别人展开了总结,刊登在各类著作、报刊或新媒体中。如果我们就是一位读者,就可以在其中找出路径或答案,在前人的力挺下东站得更高、行及得更远。”以此语观之,读书大抵就是与教育相连的那座桥梁了辞。
我以为,秉持做为教师的一份本真正直,心怀学生,就是成就学生、成就教育的关键基础。这种正直并不单指搞一个好人,对于教师而言,这既要化成对自己所专门从事的教育工作的充沛热情与勤练钻研的精神,不懈努力把“教师”从一种普通的职业定位下降至事业无私奉献的高度;又必须化成对于学生在做人上与自学上的关怀指导,并使其深刻地感受到例如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评价蔡元培校长时所说的那种“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这一切在我看来就是难的,搞出来却必定不能如此痛快利落,甚至可以存有很多难题摆在面前,但是,我们就是必须往这个方向毫不迟疑地不懈努力的,无法只是个旁观胜败的看官。在我读过的许多书里,都印证了这一点:比如说由美国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案例编订而变成的《教学不寂寞》以及雷夫艾斯奎斯所撰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使孩子变为快乐自学的天使》中,不难辨认出西方的教师们同样不遗余力地以“快乐”为核心,依泉了教育激情及各种教学智慧,鼓励状况百出的学生们在做人和自学上步入正轨,且使之稳步进步;又例如于漪老师在自传《岁月例如歌》中写道,即使就是在群魔乱舞的时期回去想当初自己给患肺结核病的学生买药,给骨折又并无钱的学生交医药费,给缺钱的近视眼学生配眼镜等等以至于家境拮据,她依然没生气——“这样做图的什么?我从未张扬过,也从未想起必须获得什么,只不过人心都就是肉搞的,看见这些孩子那么困难,我心里伤心,故而想方设法协助。”这虽不是在课堂上讲课,但我坚信这实实在在给那些方宗鳌的学生们上了关怀这一课,在人情淡漠的冰窟里扔出了一束温暖的光芒。坚信做为教师的我们不懈努力提高了师德素养,并使教育存有了“快乐”,无论是教学还是平日生活,都会领略到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敬佩与鞭策。
很幸运地与《读书是最好的修行》一书及书作者的相遇,如在茫茫书海中,看见了一盏温暖的航标灯,照亮我前方漫漫修行路。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心得体会篇四
我也读过好多书,教育教学类的书略有珍藏。我怎么就没达到常生龙老师所说的读书境界:“每当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时,总有一本书在那里等着我,给我启迪,让我豁然开朗。”看完了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我豁然开朗了,原来常老师读书是这样的。
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中50篇文章就是50本书,在5个专辑后面还罗列了《本辑延伸阅读书目》共71本,纵观其121本书,推测其看的其他更多的书,其涉及的面基本都与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密切相关,书名新颖,基本上都是xx年以后出版的书籍,许多都是xx、xx年出版,而且以国外新书居多。可见他是紧跟时代步伐,追随世界教育发展脚步的时尚达人。因为紧跟国际教育,用国际眼光看我国的教育、引领我国的教育改革方向,因此他对教育、教学,已经达到了“游于艺”的程度,游刃有余,自由游走于教育领域之中。之所以达到这样的程度,这和他大量读与教育类相关的书是分不开的。
思考是读出问题,思考、质疑、不轻易相信。”常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联想的达人。常老师的书评中,他在文中时常提及个人的生活、学习经历。如在《电影的教育价值》一文中,先生讲述了自己七八岁在村子里看电影的经历,这和我幼年生活环境相似,我的童年也有夏天夜晚搬着小凳子和乡亲、伙伴们一起看电影的经历,因而文中这一段描述,我与他产生了同感。常老师能将看过后的深奥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时常能引起我的共鸣,读来非常简单易懂,非常亲切。
还是在《名师成长之路》中常老师列举了吴非老师的成长之路之经验,“吴老师强调,一名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有了思考能力,就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东西。而读书正是培养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拜读了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后深深感受到常老师的智慧,他对阅读得来的知识的深刻思考,是常人无法做到的,特别像我这样的按部就班的老师,缺乏自己独特的思维,也就很难有阅读后更多的获得感。
常老师对于阅读而得来的知识,能够结合我国教育实践,提出某些理论该怎样应用于我国教育实践的具体想法。如他说到的大数据问题,这几年我也听到人们对大数据的讨论,但自己从来没有读过类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之类的书,而常老师就能及时拿来阅读,并在《教育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一文中,他提出教育内容要进行革新,教学方式要进行革新,学习路径会发生变化,还要防止对数据的痴迷。在《慕课来了》一文中,他又提出中国的慕课应该把职业教育当作主战场,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将翻转课堂作为抓手,推动教育的转型发展等。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等我们校长也都在教师大会上或自己介绍,或请有关专家来做专题讲座,我都是听过了,知道了,就好了。如果也能像常老师那样找一些书再去看看,再结合自己的教学有所思,有所用的话,也许我的教学之路也会达到“游于艺”的境界。
常老师读的书中,有些我也曾经拜读过如佐藤学著的《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让学生都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唐娜·沃克·泰尔斯顿著等。特别是佐藤学著的《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一书,对于书中说的许多观点我非常赞同,因此本人拜读过好多次,在教育杂志上每次介绍佐藤学的文章我都如饥似渴研读,对于资料中介绍的一些方法我尝试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自我感觉自己在课堂上也逐渐学会了倾听学生,也更多关注学生的学情,和同学建立起了更和谐的师生关系。拜读了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中《课堂改变,学生就会改变》让我明白,常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导师,就是常老师看了书后能善于总结,能结合教育规律,总结出一些观点如他看了《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一书后就总结道“支撑教师每天在教学领域发挥创意和创造性的是以下三点:给每个孩子学习的尊严、专注教材(学问)的发展性、我们自己的教育哲学”,而我一点都没总结。
如果我也能善于去找教育类的适合自己的新书;
善于联系生活教育实际;
结合自己的教学困惑善于思考;
像常老师那样每周一本书,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总结出来,写下来,估计未来的我对教育教学会更加游刃有余,也能达到“游于艺”的高度。
敢问自己以后成长的路在哪里?路在自己的脚下!!!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心得体会篇五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收录了作者对50本经典书籍阅读后阐发的感受。作者10年来坚持每周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后感,十年如一日。书中有很多文章我在报刊上曾经阅读过,但打开浸着墨香的新书,发现这些似曾相识,而今,又经推敲修订过的文字,被作者精心架构在了五个小专辑里,足见作者的用心。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集,而是内在有着严密逻辑的教师阅读图谱。书中作者列举的书,我也曾跟着买了不少,但认真阅读,能够引发自己新的思考的书,不多。但阅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时,偶尔还会翻出对应的书籍,愈发感受到常生龙先生阅读的思考之深及论述之广。
常生龙先生的这本《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涵盖了教师需要阅读的不同类别的好书。每个专辑里的选书,都是作者精心挑选的,比如在“教学即创造”中,作者选取了名家于永正的《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于老师是大家公认的当代教育家,他的课堂如行云流水,与学生互动亲切自然,于自然、朴实中显功夫,他的课堂学生学得开心,也学得扎实。作者从于老师书中提炼出“自己先变成孩子”的学生观、“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学观、“要时刻以身示范”的为师观。没有干巴巴的说教,但道理却深入人心。
再看其它专辑,同样可见作者多层面架构的心愿。所选著作涉及面广,作者有中外名家,也有一线教学精英、新秀。所列内容有方法介绍类,有前沿、理性的观念引领类,也有传统经典名著导读类。作者把这些内容有序列地搭配、组合在一起,呼应着每一辑的标题主旨。
在这个书籍浩如烟海的时代,读一些经典书籍是捷径也是正道。教师如果有心,认真阅读每一辑的书目,犹如一张教师阅读图谱,若能按图索骥,闲暇时多读上几本,再围绕对应主题,思考相关问题,相信一定会收获多多。
看书,人人都行,但是阅读,并不是人人都会。当然,这里除却休闲式的随性阅读。教师阅读专业类书籍,有时因为获取的信息比较直观,只需浏览即可,但更多时候是需要细心阅读的。常生龙先生的阅读态度是严谨的,我作为他的粉丝,曾读过他几百篇文章,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感悟,使我受益匪浅。
有人说:“每个人总是能在阅读中找回自己。”常生龙先生的这种从阅读中生发个人观点,旁征博引,阐述多种论点的阅读方式,于我、于你、于他,更是一种阅读方法的引领。尤其是在这个阅读泛化、网络阅读盛行的时代,真正能够做到静下心来,每周认真阅读一本纸质书籍,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好的方法指导。相信老师们阅读之后,也会有类似的感受。
回看《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全书共五辑,均设有小标题,其实每个标题都指向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具备的教育视野:“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虽然有些观点并不是常生龙先生首次提出的,但以书籍本身和书评组合起来阐释观点,实属罕见,让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变得“亲切可感”,这是专业导向,更是专业指导。
我对本书的阅读不只是一篇篇单一的、零星的浏览,而是把每个专辑都综合起来归类阅读。拿“理论即支点”这部分来讲,本专辑涉及的作者都是中外名家,单读名家如陶行知、蒙台梭利的著作,我们也会有所收获。但经过作者这样巧妙编辑、组合,“为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儿童是成人之父”、“课堂改变,学生就会改变”、“占据未来制高点需具备的五种能力”……在这些小标题统领之下,多是作者深入浅出的对经典著作的解读。这对教师把握教育原则,是引领,更是感召。“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是同读一本书,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悟。这是我的感悟,也是我满满的收获。很幸运地与《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及作者常生龙先生相遇,犹如在茫茫书海中,看见了一盏温暖的航标灯,照亮我前方漫漫修行路。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心得体会篇六
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在演讲中,胡适先生如话家常,深入浅出地分别对以上三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之所以会想起胡适先生这篇演讲,是因为近日读了常生龙先生的新书:《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常生龙为先生年届半百,而声如壮年,目光炯炯;
物理特级教师,x虹口区教育局长,而手不释卷,笔耕不辍,写博客,开专栏,抓管理,促教改,思维敏捷,视野开阔。常生龙先生这本书,从他自不惑之年评为特级教师起,矢志每周读书一本并“撰写至少一篇读后感”,迄今十年间为其所阅读500余本书而写的500余篇。
作为一线老师平时在学校里,感觉孩子们学习生活紧张。老师上课喋喋不休的讲解,课下做不完的作业,每周还要在晚自习期间进行一两次检测,简直没有人比学生更忙的了。紧张的学习生活,还有一不小心就冒犯了学校的一些管理规定,比如宿舍里脸盆放得地方与宿管员规定的地方不同,晚上稍微晚一点上床,第二天床单铺的不太整齐,都要被扣分,周末班级宿舍成绩上网通报,班主任会感到脸上无光,学生就会更加紧张。
最近,读到《学校,是一个让学生变笨的地方》等几篇文章,联想到学校的孩子们,内心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悲哀、无奈和绝望。
常生龙先生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够寻找教育真正的起点。呼吁学校和教师谨慎判断自己工作的性质和价值。最大限度地在思想、语言和行动上给学生自由。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让学生明白他们在课堂中学到的所有原则和法则,都是可以用现实生活来验证的。同时给学生选择学习任务的机会,努力帮学生打开成长之门,而不是越俎代庖。
学校教育应该注重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而不应将追求高考成绩当做终极的教育目标。生存能力主要包括模仿力、规划力和诠释力。孩子最易模仿的对象就是家长和老师,因此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路径会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影响。悲哀的是很多老师除了必须教授的课本知识以外,自己根本不再拓展学习。教师因为自己的视野受限,“就事论事”的教学方式造就了课堂的无趣和低效。
英国老师说,相比而言,中国学生是很没有计划性和组织性的,这一点可以从她接触的中国学生的英语写作中略见一斑。然而,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十有八九取决于其规划力。几年前,一个考取了大学的孩子回母校作报告,她奉劝学弟学妹要有自己的学习规划和人生规划。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我们的起点在哪?终点在哪?计划用哪些步骤、方法和策略不断接近终点?如果能有明晰的计划,教和学都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些。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生活就是关系。很多误会和矛盾,小到个人与个人之间,大道国与国之间,都是因为沟通不畅造成的。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缺乏对对方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另一方面就是不能将讳莫如深浅显化。
模仿力、规划力和诠释力可以通过练习获得的。比如,有规律的读写和口头表达就是途径之一。重要的是要在学校和现实生活中间假设一座桥梁,给学生提供与文本、与生活、与他人、与自己互动的机会。
取乎其中,得乎其下;
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希望更多的人能读读这本书,行走在本真教育的路上。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心得体会篇七
我也读过好多书,教育教学类的书略有珍藏。我怎么就没达到常生龙老师所说的读书境界:“每当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时,总有一本书在那里等着我,给我启迪,让我豁然开朗。”看完了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我豁然开朗了,原来常老师读书是这样的。
一、善于找书。
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中50篇文章就是50本书,在5个专辑后面还罗列了《本辑延伸阅读书目》共71本,纵观其121本书,推测其看的其他更多的书,其涉及的面基本都与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密切相关,书名新颖,基本上都是__年以后出版的书籍,许多都是__、__年出版,而且以国外新书居多。可见他是紧跟时代步伐,追随世界教育发展脚步的时尚达人。因为紧跟国际教育,用国际眼光看我国的教育、引领我国的教育改革方向,因此他对教育、教学,已经达到了“游于艺”的程度,游刃有余,自由游走于教育领域之中。之所以达到这样的程度,这和他大量读与教育类相关的书是分不开的。
二、善于联想。
常老师在看了《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后写的《名师成长之路》中介绍了该如何去读书,他列举了李镇西的,“读书的秘诀无非是联想与思考。联想是读出自己的共鸣,与生活、经历、情怀、时代接通;思考是读出问题,思考、质疑、不轻易相信。”常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善于联想的达人。常老师的书评中,他在文中时常提及个人的生活、学习经历。如在《电影的教育价值》一文中,先生讲述了自己七八岁在村子里看电影的经历,这和我幼年生活环境相似,我的童年也有夏天夜晚搬着小凳子和乡亲、伙伴们一起看电影的经历,因而文中这一段描述,我与他产生了同感。常老师能将看过后的深奥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时常能引起我的共鸣,读来非常简单易懂,非常亲切。
三、善于思考。
还是在《名师成长之路》中常老师列举了吴非老师的成长之路之经验,“吴老师强调,一名教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能否独立思考。有了思考能力,就不会轻易相信任何东西。而读书正是培养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我拜读了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后深深感受到常老师的智慧,他对阅读得来的知识的深刻思考,是常人无法做到的,特别像我这样的按部就班的老师,缺乏自己独特的思维,也就很难有阅读后更多的获得感。
常老师对于阅读而得来的知识,能够结合我国教育实践,提出某些理论该怎样应用于我国教育实践的具体想法。如他说到的大数据问题,这几年我也听到人们对大数据的讨论,但自己从来没有读过类似《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之类的书,而常老师就能及时拿来阅读,并在《教育如何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一文中,他提出教育内容要进行革新,教学方式要进行革新,学习路径会发生变化,还要防止对数据的痴迷。在《慕课来了》一文中,他又提出中国的慕课应该把职业教育当作主战场,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在基础教育阶段,可以将翻转课堂作为抓手,推动教育的转型发展等。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等我们校长也都在教师大会上或自己介绍,或请有关专家来做专题讲座,我都是听过了,知道了,就好了。如果也能像常老师那样找一些书再去看看,再结合自己的教学有所思,有所用的话,也许我的教学之路也会达到“游于艺”的境界。
四、善于总结。
常老师读的书中,有些我也曾经拜读过如佐藤学著的《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让学生都爱学习——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唐娜·沃克·泰尔斯顿著等。特别是佐藤学著的《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一书,对于书中说的许多观点我非常赞同,因此本人拜读过好多次,在教育杂志上每次介绍佐藤学的文章我都如饥似渴研读,对于资料中介绍的一些方法我尝试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自我感觉自己在课堂上也逐渐学会了倾听学生,也更多关注学生的学情,和同学建立起了更和谐的师生关系。拜读了常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中《课堂改变,学生就会改变》让我明白,常老师之所以能成为名师,导师,就是常老师看了书后能善于总结,能结合教育规律,总结出一些观点如他看了《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一书后就总结道“支撑教师每天在教学领域发挥创意和创造性的是以下三点:给每个孩子学习的尊严、专注教材(学问)的发展性、我们自己的教育哲学”,而我一点都没总结。
如果我也能善于去找教育类的适合自己的新书;善于联系生活教育实际;结合自己的教学困惑善于思考;像常老师那样每周一本书,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总结出来,写下来,估计未来的我对教育教学会更加游刃有余,也能达到“游于艺”的高度。
敢问自己以后成长的路在哪里?路在自己的脚下!!!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心得体会篇八
文兰心儿。
打开常生龙编写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教学即创造”,就被书中介绍的名人教育理念所吸引。这一辑一共介绍十位中外教育界的名人,他们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自己的创造。教学工作是最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我读完这一辑后最深的感悟。
在教学工作上,最容易做的是照本宣科。课堂上,按部就班地按照课本来上,不会有错,但如何把课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让孩子们喜欢上你的课,却需要老师的创造性。
学生为何喜欢多才多艺的老师?因多才多艺的老师的课堂是丰富的,是灵动的,老师自身的知识的博大和自身素养会影响到孩子。孩子欣赏博学多才的老师,也是自然的事情了。
记得读师范时,“文选与写作”课是比较枯燥的课,而那位老师,每节课都是很快讲完课本上的知识,就会给我们讲他心中的《红楼梦》,讲细节,讲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就是因老师的讲解,才让我用心去读这部经典巨作,注重书中的细节部分,甚至跑到图书室寻找关于解读《红楼梦》的一些刊物和文章。看评论,会让我读得更深一些。写作课成了我的最爱,我喜欢老师的博学,期待他能给我们介绍更多的名著经典。
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那些课文没有多少吸引力。这位老师把文选课上得丰富多彩,激发了我们去读经典名著的热情。也是从那时起,我才深深地爱上阅读与写作。
第一辑中写到夏昆老师,他不甘于每天对字词句篇的分析,想在常态化的教学之外,提供一些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课程内容。于是他开始了语文、诗歌鉴赏、音乐鉴赏、电影鉴赏等四门课程的教学探索。在高中繁重的学科学习任务之中,给学生们送上了一份份心灵鸡汤。看似夏老师在不务正业,其实如果学生学会了鉴赏,从电影中,从歌曲中,从诗歌中体悟到不同的美感,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自然提升,我相信语文成绩也会自然提高的。
特别是语文教学工作,如果仅仅抱着课本在教,那孩子们不会走得高远,也不过是做题的机器而已。如果从多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读写习惯,看似老师在做与教学无用的事,甚至是多受累的事,但走到一定阶段,你就会发现,所有的“无用”变得那么“有用”,甚至让孩子的语文素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教学工作的创造性至关重要,它会让孩子们看到不一样的天空。在一堂看似平淡的课堂上,老师的引领和发散思维,会让孩子们看到更广袤的世界。我喜欢多彩的课堂,喜欢看似天马行空,实则老师把手中的线收放自如,让孩子们在蔚蓝的天空上翱翔的课堂。课堂虽小,但我们的思维不能狭隘。老师在课堂上的创造性就尤为重要了。
在刚刚接触孤独症谱系的孩子后,我有一段时间很是迷茫,后来因阅读了一些理论专著,我突然领悟到,他们更需要灵动的课堂。虽然是个训课,他们也需要丰富一些的语言训练。本身孩子们就有刻板行为,如果仅仅运用aba训练方式,孩子们更是呆板。但运用vb进行语言训练,就灵动了许多。每一节的个训课,我都设置了多方面的训练形式,即便是接受性指令这一个环节,我也要设置多方面的训练内容,既有身体部位识别,也有绘画和粗大动作训练。特别是手指谣,边做动作边填词,孩子们很是喜欢。有时会根据孩子的情绪,调整课程,只有让孩子喜欢上我的个训课,我才能给予最佳的康复。
我们的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史沃普这位童书作家,仅仅是辅导孩子十天的写作课后,就爱上了孩子们,坚持为孩子辅导写作,陪伴小学毕业。他用满腔的热情对待所教的孩子,做出了与众不同的成就。仅仅有爱是不够的,爱,是前提,重要的是要有智慧,也就是要有创造性。麦考特、雷夫、钟杰就是这样的老师。麦考特能让最调皮捣蛋的孩子认可是最好的老师,雷夫能让56号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爱上阅读,并在教室里建立起世界上最小的经济体,让每个孩子学会远足前做好准备。雷夫的56号教室充满了魔力,我很早就买过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从中获得了许多的启发,佩服雷夫的创造性教学模式。()钟杰在转化问题生上有自己独创的方法,仅仅靠爱是不够的,关键是老师的智慧,有了教育智慧,才会让爱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吉诺特所说的这句话,对老师而言是一定要牢记心中的:“语言既能使人文明,也能诗人野蛮;既能使人受伤,也能使人得救。”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常言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最为老师,说话的方式尤为重要,骂人和训话是语言暴力常见的表现方式,侵犯隐私是语言暴力的一种体现,但质问也是一种语言暴力。
原来我们教聋孩子,因手语的限制,可能老师的话语不能完全传递给学生,即便是有语言暴力,学生仅从表情和动作上也感受不那么真切。而如今我们学校已经转型,面对新的群体,我们真的要在说话艺术上下点功夫,如何把话说好,让孩子们接纳,让家长们接受,这是需要下功夫的。孩子们需要我们鼓励,家长们需要我们去倾听。鼓励,让孩子们更加自信;倾听,让我们理解家长们的内心痛苦。理解、包容,接纳,慢慢地我们会发现,他们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老师的认可,是一缕阳光,会让孩子感到温暖,会催孩子们上进。我们都从孩童走过,回想过去的时光,能让我们深记心中的老师,往往是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爱的老师。特别是那真诚的善意的话语,让人牢记一生。
特殊教育的教学工作是更需要有创造性的工作,一堂课,不再是单一的课程,需要多方面训练融合在一起,语文课中融合着动作康复,体育课中也渗透着语言康复。孩子们千差万别,对孩子的要求也变得有梯度,需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设计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给孩子最适合的康复教育。
2018/4/15。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心得体会篇九
教师离不开阅读,读什么书很重要。在这个书籍浩如烟海的时代,读一些根本书籍是捷径也是正道,围绕对应主题,思考相关问题,相信一定收获多多。回忆自己的阅读经历,说不上走弯路,但确实存在某个阶段阅读内容缺失现象。常生龙局长这本《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涵盖了教师需要阅读的不同类别的好书。每个专辑里的选书作者都是精心挑选的,比如在“教学即创造”中,作者选取了名家于永正的《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我的为师之道》。于老师是大家公认的当代教学名家,他的课堂如行云流水,与学生互动亲切自然,于自然出显功夫,学生学得开心也学得扎实。作者从于老师书中提炼出“自己先变成孩子”的学生观、“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学观、“要时刻以身示范”的为师观。没有说教,道理自然深入人心。再如《教室里的电影院》是课程开发层面的,《教室怎样与学生说话》是师生沟通层面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教学》是教学方式层面的……多角度阐释了“教学即创造”的现代教学观。
看书,人人都行,但是阅读,并不是人人都会。仅仅看到这个书名,便觉得与众不同——不在文采,而在视角。当我捧起这本书时,委实也读到了这一点好处。念及家中书房里教育教学类书籍虽不及文学作品之多,不过数量也已比较可观了,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分享教育模式、教学理念、实践经验等等,总感觉这类书籍都在尽力诉说“该怎样做”,即便内容上乘,与读者之间(至少是于资质平平的我而言)仍是隔着一点距离;而这本《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则从“要读书”这一本原视角出发,通过作者的工作体会与阅读之间结合而得的思索体悟,使得读者明了自己与书籍之间就应达成一种精神的契合——相信通过用心阅读与吸收书中智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思索,定有心得,亦有一试之愿。诚如作者在自序《让我们都来读书吧》一文中说,“……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难题,其中绝大多数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并且已经被别人进行了总结,发表在各类著作、报刊或新媒体中。如果我们是一位读者,就可以在其中找到路径或答案,在前人的力挺下站得更高、行得更远。”以此语观之,读书大抵就是与教育相接的那座桥梁了罢。
我以为,心怀学生,是成就学生、成就教育的重要基础。对于教师而言,这既要化为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丰沛热情与精进钻研的精神,努力把“教师”从一种普通的职业定位上升到事业奉献的高度;又要化为对于学生在做人上与学习上的关爱指导,使其真切地感受到如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评价蔡元培校长时所说的那种“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这一切说来是容易的,做起来却必定不会如此爽快利落,甚至会有很多难题摆在面前,但是,我们是要往这个方向毫不迟疑地努力的,不能只是个旁观成败的看客。在我读过的许多书里,都印证了这一点:比如由美国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案例汇编而成的《教学不孤独》以及雷夫艾斯奎斯所著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中,不难发现西方的教师们同样不遗余力地以“爱”为核心,生发了教育激情及各种教学智慧,引导状况百出的学生们在做人和学习上步入正轨,且使之继续进步;又如于漪老师在自传《岁月如歌》中写到,即使是在群魔乱舞的“文革”时期回想当初自己给患肺结核病的学生买药,给骨折又无钱的学生付医药费,给没钱的近视学生配眼镜等等以至于家境拮据,她依然没有后悔——“这样做图的什么我从未张扬过,也从未想到要得到什么,只不过人心都是肉做的,看到这些孩子那么困难,我心里难过,故而想方设法帮助。”这虽不是在课堂上授课,但我相信这实实在在给那些受助的学生们上了关爱这一课,在人情淡漠的冰窟里投进了一束温暖的光芒。相信作为教师的我们努力提升了师德素养,使教育有了“爱”,无论是教学还是平日生活,都会带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感动与激励。
很幸运地与《读书是最好的修行》一书及书作者的相遇,如在茫茫书海中,看见了一盏温暖的航标灯,照亮我前方漫漫修行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医生表态发言材料(精选14篇)
- 最新结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模板12篇)
- 对口援疆工作汇报(精选18篇)
- 2023年扶贫工作表态发言(模板10篇)
- 最新帮扶单位表态发言(精选19篇)
- 钢结构质量评估报告(优质9篇)
- 对口帮扶交流发言(汇总11篇)
- 2023年对口帮扶上表态发言(汇总10篇)
- 行政助理测试题(汇总8篇)
- 2023年软件测试工程师面试题目(优质11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