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老年护理论文(优秀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8:54:23 页码:14
老年护理论文(优秀8篇)
2023-11-12 18:54:23    小编:ZTFB

总结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规划。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我们需要抓住关键信息,避免过多的细节。请看以下总结范文,或许能够给你一些灵感和写作的启示。

老年护理论文篇一

目的:研究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患者,并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a组和b组。

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对b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优质护理。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40天的护理观察。

然后对这两组患者接受护理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护理结束后,b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确保其治疗的效果。

[关键词]。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老年护理论文篇二

老年护理专业就业方向有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级养老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及其他护理岗位等等。

老年护理专业是公共服务类下设的.一个专业。培养学生熟悉国家养老产业政策法规,具有国际化视野,掌握健康护理、健康促进、机构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成为一名懂得老年服务与管理技能的养老机构运营管理者。

老年护理论文篇三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尤其是老年患者,再加上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相对比较缺乏,因此,在本科护理教育中增设老年护理专业选修课程十分必要。

关键词:护理教育;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计。

0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提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再加上我国的人口总数相对于其他国家较多,导致了大多数老年患者看病难、就医难[1]。而且我国医疗事业相比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对于老年病人的专业护理更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在本科护理教育中开设老年护理专业课程设计在当前的医疗发展形势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

目前,我国的中老年人群是患有疾病最多的群体,而且多数为慢性疾病,这就会使老年人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也进一步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况且现在大多数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都相对缺乏,对于前来医院就诊治疗的患者不能完全的照顾周到,更不用说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为老年患者进行护理。对于护理人员的缺乏是目前老年患者护理教育的主要问题[3]。

由于我国目前的医疗现状,存在看病难、就医难等诸多问题,再加上各大医院设施的科室相对较多,一般包括儿科、妇科、急、门诊、口腔科、内科、外科等,这些科室都需要大量的护理工作人员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等工作内容,所以护理人员的缺乏是医院存在的重要问题。因此,各大医科专业院校应增设关于护理专业的选修课程,尤其是老年护理专业课程,重点培养更多的专业护理人才,以满足各个医院医疗事业得以顺利开展的要求[4]。

通过基础医学、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学习与临床护理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热爱老年护理事业,尊老、敬老、爱老,具有对老龄人群实施整体护理、长期照护、临终关怀及社区健康服务基本能力能够胜任医疗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工作的高级实用型护理专业人才。

4.1授课对象。

护理专业全日制本科生。

4.2开课时间。

4.2.1全部本科在校学生在大一期间完成主修专业课程之后,并且期末考试成绩合格,没有其它选修课程的,都可以主动报名选修开设的老年护理专业课程[5]。

4.2.2老年护理辅修专业采用学分制管理,辅修专业需修3~4门课程,总学分为8~10分。每门课程学时控制在30~50学时之间,并有一定的实践课或综合论文。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末。

4.2.3为保证学生有计划修读课程和保证开课质量,凡申请辅修老年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数在30人(含30人)以上时,单独编班组织教学。

5教学模式。

5.1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团队式、小组式学习。培养学生整体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

5.2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理论讲授与小组讨论、小讲课、多媒体、角色扮演、临床情景剧表演等相结合。

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使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冲击。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各种养老机构,如福利院及老年护理院等应运而生,赡养老人由家庭模式向机构养老模式的转化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需求的迫切程度在日益加重[7]。任何一项专业教育如果没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就没有前途。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根据社会需要而诞生,并拥有广阔的用人市场,该专业教育将大有发展前途。培养合格的老年护理人才,积极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满足老龄社会的护理人才需求,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2]施永兴。以老年护理为突破口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03,14(1):39.

[4]wolfjl,starfieldb,ence,expenditures,andcomplicationsofmultiplechronicconditionsintheelderly[j].jama,2002,162(20):2269-2276.

[5]高文荣、李春瑛,李彩福。我国老年护理教育现状与展望[j].科技资讯,2011(36):235.

[7]杨志丽,杨淑臻。关于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前景预测[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1.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06):1464-1465.

老年护理论文篇四

1.1孤独老年病人由于机体各器官均趋于衰退和功能下降,处处感到力不从心,再加上老年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少、社会和家庭地位及对医院环境陌生等多种原因导致心理上产生老而无用、孤独寂寞,进而感到烦躁、焦躁。

1.2恐惧与害怕这是老年人进入病人角色的初始反应。害怕医院陌生环境,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怕连累家庭,怕别人厌烦,怕医务人员态度不好,怕发生意外等产生恐惧感。

1.3焦虑与忧虑忧虑是老年人常见的心理表现。既往身体好,突然患病,正常生活被打乱,无足够的思想准备,涉及未来不知所措,心理矛盾及产生焦虑心理。患慢性病者需长期治疗,若效果不佳,对自己的康复产生忧虑心理。

1.4绝望的'心理认为自己老了,病后前途渺茫,已频临死亡边缘,心灰意冷,消极等待,甚至不接受治疗。

要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不仅要了解病人的心理,而且要善于对病人心理作出正确诊断,给予心理治疗,针对病人个体差异及疾病阶段所表现的不同心理,遵循心理护理程序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

2.1心理评估细致观察了解病人的性格、爱好,病情变化和家庭环境情况,收集病人的心理信息,掌握其心理活动,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化心理护理。收集资料的方法,一是通过直接和病人交谈,二是通过和病人亲人交谈,也可通过心理问卷调查形式,从中收集其心理变化信息。

2.2心理诊断分析病人的心理,提出心理护理诊断。针对老年人来说,心理诊断不是一次完成的,而须不断完善。

2.3实施措施对老年病人的心理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措施的实施可采用心理咨询及启发开导法。具体措施如下。

2.3.1尊重、理解、关心、爱护老人从温暖的家庭到陌生的医院,对周围一切环境不适应,再加上疾病的折磨和对疾病认识不足而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作为和病人密切接触的护士,首先要尊重、关心、爱护他们。讲话礼貌,态度和蔼,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诉,对老人的健忘和罗嗦给予谅解,对老人的要求尽量满足。

2.3.2努力消除孤独情绪对老年病人的影响由于老年人依赖性强,易孤独,子女平日工作忙,只有利用业余时间陪伴,尤其是丧偶老人,他们有“感情饥饿”现象,特别需要护士关心,所以护士要有耐心,平日多去巡视,帮他们干一些事情:打开水,打饭,洗碗等。尽可能多与他们交谈,耐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对护理人员信赖。同时,指导家属也这样做,鼓励亲友常探视。对病情较轻的老人,动员他们到院内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酌情做些喜欢的活动或适合老年入特点的体育锻炼,如气功、太极拳等,鼓励他们与周围的病友多聊天,看看电视,听听广播,阅读各种书刊杂志、文艺小说等。培养多种兴趣,丰富生活内容,以达到分散注意力,调节紧张情绪,消除孤独寂寞心理,增强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信心,保持精神愉快的良好心理状态为目的。

2.3.3积极维护老年病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是取得良好心理治疗的必备条件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及性格出现明显变化,我们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以科学态度给予实事求是的解答,以维护老年人的最佳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具备“五有”:即:一有情:有情才能亲切感人;二有礼:有礼才能体现尊重;三有心:有心才能体贴入微,关怀备至;四有信,这样才能取得信赖和配合;五有益:安排一些有益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活动。

2.4效果评价可采用观察法和调查法对心理护理的效果作出单独或综合性评价。一般反应在心理情绪变化上。通过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及时调整病人角色,稳定情绪,帮助其增强适应能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机体抗病能力,加速身心健康恢复的目的。

老年护理论文篇五

论文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外周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急救用药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老年患者存在血管条件差或是经常使用一根静脉反复穿刺,长期输入较多药物的刺激,浅静脉留置针放置时间过长而引起局部静脉炎的化学特性反应,易造成血管痉挛、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重者有局部皮肤变色或坏死情况,医。学教育网从而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增加患者疼痛。为了减少老年患者外周静脉损伤,减轻痛苦,近来我科对50例老年患者外周静脉输液进行观察护理,采取各种方法措施,减少各种输液并发症发生。

从2017年1~11月对我科50例进行静脉治疗的老年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65岁以上,均有两种以上的疾病,肺心病为50%,糖尿病为30%,高血压20%,患病均在5年以上,输液时间在4周以上。

2.1认真观察合理选择血管。

老年患者常患有多种慢性病,血管条件差,伴有血管神经病变,血管循环不良,血管脆性大,动脉硬化。应根据应用药物种类、时间来合理选择血管、穿刺位置、进针角度,原则由上至下,由远到近,避免靠近关节、硬化、感染、静脉窦的血管,严禁多次反复穿刺一根血管,保证一次成功,避免感染。

2.2输浓度高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护理。

静脉输液前10min给老年患者的穿刺部位用热水毛巾热敷,能使局部表浅血管扩张充盈,减轻血管刺激疼痛及不良反应。另外使用输液增温器后液体的黏度可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从而使流速增快,减轻对血管壁的刺激,也是预防发生或降低局部症状和血管损伤的有效方法。

2.3输液过程中的护理。

老年患者常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反应迟钝,言语沟通障碍,输液过程中疼痛、痉挛、渗出,输液不畅发生率较高。因此要求护士要熟悉药物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在输液中随时巡视沿静脉走向有无条索状改变或血管变粗、发红、硬结医等。按不同程度分为轻度刺激症、中度刺激症、重度刺激症。静脉炎判断标准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的规定指标。对在用浅静脉留置针导致静脉炎,可用30%硫酸镁粉加入温水湿热敷,每日2次,每次20min,可以减轻局部炎症、水肿,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另外要注意观察拔针按压时间要充分,抬高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因输液时间长引起的不适,避免输液在小血管内存留时间长,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也可以防止慢性渗出。

2.4心理护理。

首先要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加强沟通,针对老年患者不同心理问题及文化对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不断提高认识程度,使老年患者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尽早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悲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特别注意老年特点,患病时间长、长期输液、活动量小、血管脆性大、弹性差,全身抵抗力低,由于代谢紊乱导致外周血管病变以致血管缺血,感觉运动神经病变以致感觉障碍,容易发生局部感染、静脉炎、血栓形成。如反复静脉穿刺可导致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变化。末梢循环欠佳者,药物在局部血管内血液浓度较高或存留时间长,导致血管损伤机会增多,当输入对血管刺激性强的高渗溶液时或使用静脉留置针管腔越小,留置针对血管壁的机械摩擦机会就增加,加重对血管内膜刺激。因此护士一定要严密观察全身状况,血管条件,心理特点,并根据病情采取有效措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加强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用爱心和过硬的技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一流的服务,防止各种输液并发症的发生。

老年护理论文篇六

摘要:肺炎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可由众多因素引起,比如理化因素、感染、免疫力低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感染。

其原因核能在于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抗生素滥用引起细菌耐药性提高、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率增高等。

据调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60岁以上的老人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很高,达到了15%左右,另外老年人在我国肺炎患者中的比例也达到了18%,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老年肺炎现状不容乐观,治疗老年肺炎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势在必行,只有合理安全使用抗生素并进行到位的护理,才能够积极预防和控制老年肺炎的发生。

老年护理论文篇七

在xxx医院护理实践的两个星期很快过去,仿佛一转眼我已经从一名懵懂的大学生,走上社会,走进医院。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点点滴滴的学习对我都很重要。我倍感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有汗水,更有无尽的收获。

一进医院,总护士长根据我的情况把我安排在了内2,因为见习时间只有两周,所以并没有让我像实习护士那样经历不同的科室。刚进医院的时候我很不知所措,对于护理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庆幸的是,科室的护士长和我的带教老师蔡老师为我耐心介绍病房结构,介绍工作内容,带教老师们的丰富经验,让我很快地理解了我们科室的护理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见习和实践打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算的上是见习阶段的第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第一天到科室的时候,蔡老师就指出了我很多小细节上的错误。护士都是统一着装的,头上要戴护士帽,穿白大褂和护士鞋,胸前要佩戴有自己名字的护士胸牌和护士表,而我当天只穿了白大褂,蔡老师解释说病人看到我的着装会误以为我是医生,所以当即让我换了一身护士的行头,表示即使是见习也要遵守医院的着装制度。

早上8点的时候有交班,医院纪律很严肃,几乎每个人都自觉提前了5分钟,参加过交班才知道,内3共38床病患,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护士与医生在交班的时候对每个病人的每一项情况几乎都了若指掌,脱口而出,让我很是惊异与敬佩。

然后开始例行查房,我跟在蔡老师身边观察和学习,因为我几乎对护士的工作一窍不通,所以她做的每件事都要先和我解释,而我几乎不能帮上什么忙,开始很有些很无措的失落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似乎什么也不能做,有时候还会影响到他人。每当有些病人用很依赖的语气让我帮忙而我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我都觉得很惭愧。也因此,我暗自告诉自己要多学多看,争取早日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到他们。

一天下来,我发现护士的工作真的很辛苦,繁重又杂乱,护理、配药、发药、输液、换液、打针,查房,满足病人每一个小小的要求。而我从最基本的6步洗手法开始学习,慢慢了解各个基本操作的方法。例如怎么进行物品消毒,怎么换药,怎么注射,怎么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有些事情在那些资深的护士做起来很容易,可是换成自己就会发现不那么轻松了,因为内3主要是心血管和呼吸内科病人,所以很多老人患有高血压,护士们每天都要例行测血压,蔡老师就指导我如何量血压,工序并不复杂,但是我却总是听不准,我明白这是经验的问题,熟能生巧,所以也不气馁,而蔡老师也有意训练我,每次都是我先测一遍,她再测2遍,非常耐心又负责任。

一位老婆婆说了会子话,问她有什么需要,空调温度低不低,电视要不要换频道,吊瓶要不要换位置等等。就这样,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渐渐地,我和病患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我告诉他们我是见习,是来学习的,他们很理解我,让我发现和病患交流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老年护理论文篇八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比重日渐加大,老年性疾病以及由其诱发的老年人心理问题成为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一道难题。本文以例证的方式阐述了疾病导致老年心理问题的存在状态,说明了老年人精神护理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必要的精神护理策略。

7月13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向社会发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该公报显示,,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有关方面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个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5%,老龄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信息来源:新华网)。

根据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即标志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显然,一个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我国在生产力水平尚不发达、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其中,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机制是当务之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成为老年人口的高发病症。与此同时,气候变更、环境恶化导致的恶性肿瘤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也日趋增高。上述老年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是:病程长,一旦染病将伴随终身,目前的医疗技术尚无法彻底战胜上述顽疾;此外,老年人的身体免疫力、抵抗力都远低于年轻人,因此,上述疾病的并发症也经常困扰这些病人。

常年承受老年病侵袭的人,临床当中表现出焦虑、恐惧、烦躁等负面情绪的比例很高。严重的因此而多愁善感,并最终形成抑郁症。针对这类状况所发生的比例,国内许多同行均进行了系统研究。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邱忠霞和王涤非等对入院的15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抑郁状态评价,抑郁严重指数0.5的诊断为抑郁,结果表明抑郁患者56名,占入选病例的43.1%,其中男性22例,女性34例[1]。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的李娟和刘伟等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200例恶性肿瘤和150例良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分别进行了调查评定,结果显示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抑郁发生率为62.5%,sds平均(52.0±10.4)分;老年良性疾病住院患者抑郁发生率为26.7%,sds平均(44.9±7.7)分;两组患者抑郁发生率均高于我国正常人群15.1%-22.5%的比例[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的袁瑾选择54例高血压病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进行评定,患者年龄范围65-82岁,结果表明,焦虑性障碍21例,占38.8%;抑郁性障碍17例,占31.4%;焦虑合并抑郁性障碍14例,占18.9%[3]。

除了上述临床样本分析以外,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的陈翠玲和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的唐丹等对北京3个社区170位60-85岁的老年人进行了间隔为20个月的追踪研究,进行了觉知日常环境控制感、领悟社会支持、自评健康状况、抑郁状态的测查。通过抑郁与各变量的.交叉滞后分析表明,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况对抑郁的发生和抑郁程度的增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

由上述研究结果不难看出,自身疾病已成为诱发老年性抑郁的一个主要因素。从我院的诊断实践来看,作为高校附属医院,我们主要面向上万名师生员工提供医疗服务。在每天接诊的病人中,退休教职工占绝对多数,其中,因自身健康原因导致心理恐慌、精神忧郁的老年患者比例超过50%。

因此,针对老年病人,尤其是慢性病患者,除了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外,心理疏导和精神层面的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后者的重要性甚至高于前者。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精神护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护理措施。例如,taiwan的shu-lingchen和hui-chuanlin等在老年休养所研究了音乐疗法对于老年人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这种整体音乐疗法可以使老人们从集体活动中获得力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他们建议应该把这种音乐疗法与日常护理融合在一起。

2.1探求根源、因势利导。

焦虑、抑郁情绪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疾病类型、病人病史、性格类型等。一般而言,患有严重疾病、发病多年、性格内向的人产生抑郁倾向的几率很高。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应首先找到“病源”。多年患病、病情较重的病人,因需要长期协助、常年用药,很容易产生依赖性心理,从而欠缺对自身状态的客观评价。这类病人一旦感觉不适,很容易与自身疾病建立主观联系,陷入恐惧、焦虑的精神状态,进而加剧身体不适感,影响到疾病治疗。对此类病人,护理人员在加强日常护理的同时,应当循循善诱,讲解基本的医疗常识,助其建立客观的病情识别方法。还有一类病人,病情不重,但病程较长,性格较为敏感、抑郁倾向明显。入院后对陌生环境,如医护人员的基本操作,甚至气味都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有的患者性格内向,期望通过医护人员的反应判断自己病情,从而处于疑虑、烦躁、焦虑的状态之中。对于此类病人,护理人员应当注意观察,与病患加强沟通,除了正常的病情交流,还可以谈天说地,制造一种融洽、平和的气氛,消除其心理阴影。

2.2提高日常护理质量,多管齐下。

精神护理的效果如何是建立在良好的生理护理基础上的。人在得病之后,整体期望是:尽快获得治疗,并且获得最好的治疗。因此,敏感、脆弱是病人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某些情况下会产生过激的心理反应。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一定要心态平和,并要尽快、准确地掌握病人病情的变化,并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

2.3为患者自护。

与家庭护理提供指导。

我国人口众多,医疗资源、医疗水平与医疗需求之间尚存在巨大缺口。高等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门可罗雀,高效、可靠的社会保障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因此,老年病患者多数时间均在家中活动。因此,患者自身的心理调节和家庭的精神护理尤为重要。

3结论。

在我国日趋紧迫的老龄化进程中,因慢性病导致的心理健康受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针对老年抑郁症产生的不同症结,广大医护人员应当因势利导,在完成基本的医疗救助同时,利用自己的专业素质,实现老年病人的心理疏导,加强及时沟通,为建立医院+家庭的综合护理模式提供技术支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