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模板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5:29:14 页码:8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模板12篇)
2023-11-13 05:29:14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挖掘出问题的根源并找到解决方案,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挑战?以下是一些科技创新的案例分享,希望能够给你带来新的思考和启发。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篇一

如果我们说心理辅导和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点”,通过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条主“线”的话,那么通过开展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心理文化就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载体,其特点是工作繁琐,全程贯穿,丰富多彩,贴近实际。笔者结合实践,总结了依托各层次高校学生心理骨干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具体举措为:

(一)创新常规活动指导人。

常规活动包括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现场咨询、心理讲座、心理普查回访、新生适应活动、心理健康报纸等。常规活动多,并且多半是带有指导功能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但是这些指导要真正走入高校学生的心里,达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必须在内容的选取和活动形式的设计上下功夫。学生有学生的心理特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举办特色活动塑造人。

体验激发情感,行为改变认知,习惯积淀品质。特色活动包括心理行为训练、心理素质大比拼、职业心理应激干预训练等。比如通过设置一些工作要求的训练情境和内容,让参加训练的学生在特定情境训练中体验心理上的变化。在训练的过程中和结束时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认知上的调适。通过反复训练使受训者养成良好的认知模式和行为应对模式。最终积淀成工作必需的基础心理素质。

(三)依托节日活动感染人。

依托世界艾滋病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开展一些心理活动。这些活动既有节日的气氛,又有心灵的触动,开展的好可以达到一定的心理辅导作用,比单纯的认知疗法有效果,活动效果很好。

(四)鼓励交流活动熏陶人。

交流活动包括心理沙龙、心理主题班会等,交流活动应该因地制宜,紧跟时代特点,话当下心情,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如新生适应为主题的“以老带新,愉快生活”活动,还有“女生当自强”,“女生身心健康”交流活动等等。交流活动主要是围绕同学之间的碰撞,老师只是一个引领者,这些话题的引领往往能够使他们在同辈文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思想的共鸣,从而能够整合和审视自己的视角,然后踏着成长的阶梯曲折前进。这些成长都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但是是坚实有力量的。

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化、数量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障。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相白话文关部门都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现状都不能满足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要。[2(]p.8-9)在负责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老师看来,专门开展心理工作,全处开展心理工作,吸取师生智慧开展心理工作,是目前形势下做好心理工作的关键。长期以来,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与一批有思想高度、有理论功底、有专业素养,真正服务学生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师生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守卫安全稳定这层底线。心理中心人手少,成员除了心理日常工作,同时还承担授课任务,有的同时还是辅导员。要完成日常工作和很多活动几乎是不可能,专职教师更多是发挥统筹作用,宏观指导和规划设想。

(一)依靠兼职教师发挥专业作用。

心理咨询室需要每天安排心理老师值班;心理回访的高校学生多达几百人;心理骨干素质拓展活动需要多组教师带队等等,这些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个学校其它部门心理学教师或心理咨询师的大力支持。

(二)依靠辅导员队伍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

学生管理人员实行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辅导员这支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力军。这是因为:一是这支队伍从事学生管理多年,洞悉学生心理,经验型基础良好,可塑性强,对他们加以系统的心理知识培训,就可以向科学型迈进一大步。二是这支队伍与学生朝夕相处,没有哪支队伍比他们更能第一时间接触学生,了解学生,支持学生,所以他们让我们依靠。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篇二

摘要:改革我院高职护理专业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提高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护士就业能力,通过实验班和普通对照班班级学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对比,论证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优势。

关键词:执业考试;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

护士资格考试制度和护士注册制度是世界各国护士管理的成功经验。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世界护理进入了一个加速专业化发展的阶段。我国护理教育的开展由于多种原因,发展的速度缓慢,管理质量落后世界发展的步伐。2010年7月1日执行新的护考大纲以来,我国加强了对护士综合能力的考核,增加了护考的难度。护士执业考试资格制度的不断完善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目标。纵观国内外护理教育及执业考试现状,我们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各不相同,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国家护考综合能力测试要求,通过不断变化的护考大纲和历年护考情况,深入开展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建立科学、合理、客观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规范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毕业生护考通过率、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是护理教育改革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希望能探索出一条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育与执业考试接轨并为临床提供优质合格的护理人才的教学模式,在全分院乃至全校范围内推广使用,从而大面积地提高卫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服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教学对象为本院12级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12级高职护理专业新生中随机挑选2个班作为普通对照班,另外2个班作为实验班。我院同级所有学生均经招生统一考试入学,随机分班。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入学成绩经统计学分析并无显著差异。

1.2教学方法。

普通对照班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班将采用新的理论教学模式,尤其在理论教学中密切结合护考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结合历年考点进行串讲,教学中每一章节每个内容都密切结合护考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和历年考点串讲,实验教学和考核中密切结合临床实际。1.3评价指标实验结束后通过实验班和普通对照班班级学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对比等作为课题研究的主要评价指标。

2结果。

2.1两种教学模式执业考试通过率成绩比较。

3讨论。

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发现,我国目前研究针对高职院校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方向极少。本课题重点解决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与护士执业考试及临床实际脱轨的问题。鉴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卫生职业院校没有统一的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模式,通过对现有的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在护士执业考试和新世纪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下,传统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实行与护士执业考试对接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此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护考大纲及历年护考情况、相关病案融入常规教学及考核中,同时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改革教学模式及考核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护考通过率和就业能力,满足学生个人发展需要和就业岗位对高职护理人才标准的需求。本课题研究主要是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之与学生“取证”的内容和要求相对接,推广采用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通过实验班和普通对照班班级学生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在护士执考通过率上两班虽没有明显差异,但用人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反馈调查对比显示,用人单位对实验班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普通对照班。

本课题是针对当前全国各类卫生职业院校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与执业考试、临床实际结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实施性,若能广泛推广,对于提高本校应届毕业生护考通过率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凌玉.我国护士执业考试的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7,(6).

[2]汪存友,于嘉元.于惊涛;美国注册护士执业考试合格线设定概况[j].护士进修杂志,2008,(16).

[3]潘晓锋.从护士执业考试谈改进护理专业教学方法[j].广西教育,2008,(9).

[4]陈红,郭兰君.护理职业教学中融入执业考试大纲的尝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7).

[5]吴晓璐.试探资格考试下的“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14).

[6]杨雯,姜安丽.国外护士执业准入管理的现状及其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7).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篇三

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由于他们在心理上极不成熟,自我调节、控制水平较低,自我意识还处在萌芽状态,极易因环境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认知、情感、个性、道德的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产生极其深刻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逆转的影响。

面对已经有成熟范例的身体保健教育活动,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无人问津、似乎还是一个未知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来进行研究。选择什么教育内容,如何组织实施,如何将无形的心理和情绪转化为有形的幼儿可以理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直观事物,这无疑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2.1、研究对象的选择。

目前儿童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心理脆弱、怕苦畏难、任性自大等问题。而大班幼儿较中小班幼儿对于失败、受挫等心理问题更加敏感,对此笔者选取了南丰幼儿园大班30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在观察中笔者发现大班幼儿经常会在竞争性游戏中出现心理失衡现象。

2.2、研究资料的收集。

对于本次研究笔者采用了事件取样观察法对这30名幼儿进行观察。

镜头一:在大班搭积木区角活动中,小雨的楼房先倒了,他故意把别人的楼房也都推倒在地,高兴的大叫:“都倒了,都倒了,谁叫你们搭的比我高!”

镜头二:在大班棋类游戏中,输了的辰辰大声哭叫着,把棋子从桌子上掀翻在地,大叫着:“我不和你下了,我再也不下棋了!”

2.3、研究资料的分析。

通过观察分析,笔者发现中班幼儿自我意识较小,大班有所提高,自尊心、荣誉感增强。而且在大班,游戏的主要形式由具有一定竞争性的规则游戏逐渐取代了竞争性小的平行游戏、角色游戏。游戏的激烈性、对抗性提高,所以,大班幼儿较小中班幼儿对于失败和挫折更加敏感、感受更加深刻,因此由于挫折感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也相对较多。

引发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在于大班幼儿情绪较强烈,抗挫性相对较差,不能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不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由于挫折和失败而产生的畏惧、退缩、逃避的自卑心理。尤其是性格较内向、胆小的幼儿更容易表现出对自己能力的否定,产生焦虑以及对同伴妒嫉、刻意回避与比自己强的同伴对弈等等“自卑”的现象。由于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挫折压力以及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从而产生不健康不自信的心理。

2.4、研究步骤。

与其它教育内容相比,心理健康教育的难点在于其所探究的心理现象、情绪情感都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很难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幼儿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为教师是要“施点魔法”,使无形的知识转化为幼儿看得见、摸得着、能理解的内容,并通过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传给幼儿,无疑这一魔法就是“游戏化教学”。因此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笔者决定在大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失败了怎么办》,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幼儿获得自主调节情绪的方法,正确的看待竞争和失败,并能够战胜挫折感,勇于取得胜利。

以下是此次教育活动的过程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的心情,知道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2)能够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心情,并乐于倾诉。

(3)体会“胜不骄,败不馁”的含义,以及互助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积木玩具两筐(每对一筐);

(2)心情卡片(每人一张),笔若干(每人一支);

(3)录像。

活动过程:

(1)盖高楼比赛—体验失败的心情(情感体验);

(2)心情小火车—说一说、画一画自己的心情。(情绪宣泄)。

(3)看录像《我输了》———知道不良情绪的危害。(反思体验)上述设计中可以看出,在过程设计中将教育目的内化于每一个环节的游戏之中。体现了“体验”的重要性———体验挫折、体验胜利、体验情绪的转变。

这一活动设计旨在使幼儿在一个个快乐的游戏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心理疏导,使幼儿在精彩的游戏中忘却不愉快,体验快乐的心理状态给予人的积极力量。特别是活动的第一个环节,通过玩竞争性较强的盖高楼比赛来使幼儿获得挫折感体验。创造了真实的心理情境,能够帮助幼儿更加深刻理解挫败后的心情,同时这种体验也激发了幼儿对后续经验学习的真实需要。

经过这次研究和笔者摸索、总结,提炼出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

(1)大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很难理解抽象的情绪情感,教师应把它具体形象化,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2)笔者觉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似乎有以下普遍流程可以作为参考:情境体验—倾诉、情绪宣泄—提升认知—以知导行。

(3)在教育手段上应该以情境体验、自然体悟为主,强调以温和宽松的外部环境、积极乐观的情绪、快乐的游戏模式潜移默化的激发幼儿内心的力量,帮助幼儿自然而然地完成自我修复式心理调适。

本文尝试研究了大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教育关系到儿童一生的健康发展,是幼儿期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家庭、幼儿园、社会共同的任务,共同的职责,不是我们一朝一夕,一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就能完成的。针对此次研究,笔者感到有很多地方还不足,尽管在摸索中总结出了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及有效的组织实施手段,勇敢的迈出了有意义的第一步,但是在未来的研究之路上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应该设计开展哪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日常生活以及其他教育和游戏活动中如何保持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如何与家长以及社区配合做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述每一个问题都是未知的而有意义的。面对困难,相信机遇与挑战并存,笔者将继续不断探索,践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诺言。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篇四

摘要: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推进,受到创新教育理念的影响,高校在发展中应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彰显个性化。因而在改革创新发展中,不仅要创新管理模式,更要努力适应其发展理念,推动其发展模式。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和发展。

学生作为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一个学校的管理服务对象,因而学校的发展要以学生为前提,高校管理中将创新管理作为管理的支撑要点,通过创新、高效的管理不但能代表学校的素养,更能代表学校的品牌文化。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前提下,开展适合于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长效管理模式,让高校管理更具科学化。

一分析高校的管理形式。

目前高校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是传统管理模式,是在现有规章制度的情况下,运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规范学生行为,这种管理是刚性管理,也是外部控制管理模式,管理中个体、组织和社团都处于外控范围外,所以民主化管理成分较少;第二,是组群中的自我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借鉴外国的管理形式发展起来的,要求社团以及学生会开展自我管理,并要求运用柔性管理模式,让管理形式更灵活。第三,是群体和个体化管理,这种管理有组织性,把个体以及社团都控制规划在内部控制中,民主化的自我管理,让管理方式更具柔性。

二高校的管理现状以及思考。

(一)管理人员思想僵化。

部分高校没有开展管理改革的举动,究其原因是管理人员的思想比较僵化,管理运用的方法也因循守旧,宁可守着错误的保守管理模式,也不愿进行大胆的教育管理创新尝试。由于管理者习惯于这种管理模式,新的管理模式一旦推行就要重新适应,因而宁愿使用原有熟悉的管理模式。导致教育一直处于原地踏步的状况,不能更好的适应和满足教育改革的需要,也不能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

(二)管理停留在面上。

教育管理全部停留在“管”上面,没有重视教学服务,更没有重视学生自我管理,发挥学生会的智慧和作用,导致教育管理不能民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发展起来。

三高校管理创新探索要素。

(一)创新管理理念。

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开展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由于人本管理时主要是将人的因素看成高校管理的主要出发点,管理进程中要重视人的想法,要根据人的特点进行管理,这样开展的管理更容易被广大师生接受,也能更好的服务广大师生,多种管理手段的应用,能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化的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可在校园范围内形成较好的文化环境,专家、教授都要通过学术研究工作积极的参与到校园管理中。且确立教师在办学和治学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管理,激发教师的责任意识,形成全校教师共同管理的教育管理新模式。管理中需要创新人本管理理念,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人,也是高校管理的主体,要求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能够理解、尊重,挖掘主体内涵,在保障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情况下,不但把学生看成管理对象,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且在管理中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结合教学活动,内化管理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树立民主法治的育人理念,让学生了解自己需要履行的责任和应该享受的权利,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契约管理,因而法律意识的树立比较重要。学校范围内开展的民主建设是社会民主建设的关键,为了实现其建设的自由、平等和公正,高校建立民主非常必要。民主建设包括班级建设的民主化观、学生会成员的民主选择,这些民主建设要在大胆的尝试中不断深化,最终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

(二)创新管理制度。

1.深化学生自主管理。

需要深化自主管理,强化自我教育,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管理需要由外部控制走向内部管理的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管理制度,以直接管理为动力,制度管理充当基础,自我管理成为管理的常规形式。高校的管理价值观主要是决定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要素,学生在自我管理中能够成长,有自律意识,这将推助学生的成长,目前大学生普遍素质较高,所以有着独立意识和自我管理潜能,这将成为学生自我管理的主观条件,有效的促进教育模式,适应高校的科研教学改革模式,为学生的管理高效化提出重要意见,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得到深化以及发展,学生在管理上更倾向与自主化管理模式。

2.优化信息管理机制。

优化信息管理工作机制,现代社会信息化飞速前行,网络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网络信息速度加快,冲击教育常态,网络中要凸现出多元的文化和多元的`价值,让网络交往出现平等化现状影响和冲击学生,学生的管理者需要有掌控网络的能力,加大正能量,减少负能量,学生管理者需要在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构筑好网络学习的平台。例如,可以借助网络做好学籍管理,给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内容包括:学生入学状况、在校表现情况、政治修养、道德素养等方面,并且体现出奖、助和贷的基本状况,把学生的性格和考评等因素加入进去。成为信息化管理的要素,学生结束学业以后,将这些信息当成礼物馈赠给学生,让学生见证自己的成长道路,从而让学生具有心灵感悟。

3.创新管理模式。

创新性高校的管理模式需要结合教育内涵,总结管理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找准出发点,建立教育的目标,分层办学。要以就业为管理的前提,转变就业理念,开展适宜就业的管理模式,将终身教育看成是教育管理的背景。由于科技时代的飞速前行,信息和知识不断的更新换代,原有的校园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变化发展,所以要不断的通过学习补充新知识,借助高效的教育管理模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扩大高校的开放化程度,用以吸引更多的优势资源,满足高校发展中的多元化发展理念。

(三)创新型教师队伍。

健全相关制度,采取措施,做好严格的管理。管理中要为高校的教师创设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不但要借助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也要在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奖罚分明中做好考核,综合评价。采用分析和交流的方式,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队伍,保障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为学生开展创新管理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很多制度的推行要求施行者主观认同,教师是推行制度的核心人物,因而要求教师有创新理念,能理解制度并推行制度。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可以通过引进人才,聘请各个行业的精英,比如德高望重的政府官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等,做高校的兼职教师用以提升高校的整体师资队伍素养。各界的精英讲学,不但能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也能传授实践知识。因为传授过程中加入自己多年的经验总结,让学生受益匪浅,对学生今后成长有较大帮助。

四结束语。

学校发展中,教学是核心,管理需要为教学服务。教学发展过程中也要带动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流程,如果教学目标中没有管理理念的融入,那么教学管理将没有保障。因而教育中要让教学和管理相互配合,提高办学素质,完善办学标准。

参考文献:。

[3]冯东山,盛新建,蔡冬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黑河学刊,,(11):31--32.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篇五

积极心理学提倡对积极价值进行深入研究,注重激发人心理意识中潜藏的正能量,让人的心理能够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人身心的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作为全新的心理理念,主要对三方面进行研究,分别是群体层面、个体层面以及主观体层面。无论是对哪一层面的研究,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激发人的正能量,让人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及工作等。

(一)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作为教学目标。

高校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培养学生积极心理这一目标,然后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积极心理学对个体自身隐藏的积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通过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个体积极心理素质,心理学的这一内容值得教师借鉴,教师可以将此应用到学生积极心理的培养过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心理的正能量,让学生能够积极应对生活中遇到的磨难。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还应该对学生的幸福感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生活的信心,提高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以此来促使学生能够乐观生活。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为学生设定阶段性学习目标,短期目标实现的难度比较低,所以当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目标之后,其自信心、学习积极性都会得到提升,这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多鼓励,给予学生更多积极的心理暗示,以此来促使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提高,能够以满满的正能量来面对生活。

(二)以积极心理体验为核心开展教学。

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是每个人心里都有隐藏的正能量,所以此理念认为积极心理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激发人心理中的正能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在这一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高校教师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也应该提高对积极心理体验的重视程度,并以积极心理体验为核心来开展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开展教学是需要达到教学目标的,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又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将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并让学生通过讨论或者是参与实践等方式来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观点更有力,通常会以具体的心理案例来开展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探索,从而寻找出其中隐藏的积极结果。教师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需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帮助学生通过心理体验来解决问题,从而促使学生对积极心理体验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己心理积极性的挖掘,以此来促使自己心理健康发展。

(三)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教学体系。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两者处于对立状态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的教学自然无法发挥心理教育的作用。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其中,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教学体系。在构建教学体系中,应该将高校教育工作都融入其中,将课堂教学影响、家庭影响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影响等因素归纳到一起,然后通过召开座谈会或者是真人现身说法等方式来使课堂内容不再空洞,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融洽,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对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理论联系实践,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身体验的机会,对学生进行日常心理辅导,以此来促使学生心理疾病能够得到尽快解决,其心理能够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高校应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对当前的心理教学进行深入改革,以此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篇六

“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市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大量学生出现了社会适应不良、自我中心、敏感、易怒、退缩甚至自残等严重情绪和行为问题。”作为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幼教集团总园长,朱敏一直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据她观察,自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北京市一些中小学已按照纲要精神开展了相关工作,配备了心理教师、开设了心理课程、设立了“阳光室”等心理咨询室,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结合长期在一线的实践及调研,朱敏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协全会上提出了《“关于改革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呼吁全社会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朱敏给记者提供一组数据:北京市中小学发展评价服务平台的数据显示,第三方机构针对-北京市中小学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中,在对北京市、区各所小学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卫生工作”、“心理健康工作”等九项内容的评分里,心理健康工作的分值均为最低点85.5,与最高分97.1相差11.6个分值。朱敏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是,很多学校的教育目标还普遍停留在关注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升学率上,相比其他学科,对心理学教育重视度不高。而且,学校配备的专业心理教师数量缺乏,队伍不稳定。

朱敏坦言,“有的小学没有专职的心理教师,有的中学一所学校里仅有一名心理教师,师生比例远远低于其他学科。”她还发现很多中小学的心理教育至今没有规范的教材。“很多小学,压根没有安排心理课的课时,中学即便有,课时也很少,每班每周还不到1课时,不能连贯地学习。再加上由于师资、场地、课时等条件所限,目前的心理课多以授课传播知识为主,做不到《纲要》中要求的‘游戏’、‘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教学方式,学生兴趣不高,教学的实效性大打折扣。”更让朱敏心忧的'是,很多小学甚至没有专职心理教师,而由音乐、体育、美术等老师兼任。

基于此,她呼吁改革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议从小学起开展科学、高效的心理教育。她认为首先要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并加强宣传,营造一种科学的观点。另外,建议增加编制、增配足量的专职心理教师,并保证课时和待遇。第三,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再者,组织专家编写科学规范的教材,保障心理教学活动的空间、时间,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朱敏还特别提到了引入第三方的评价机制。“要完善督导、监督机制,不仅由教委督导、评估心理健康教育质量,同时引进家长委员会及第三方机构对学校心理教育效果进行监督。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篇七

高考结束后,关于考生心理问题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这表明全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更加关注和重视。不过,笔者认为,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出现了问题才进行弥补,而应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一种教育制度。具体说来,要从以下几方面推动:

第一,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在全社会继续加大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要务实地让广大教育管理者、教师,甚至社会大众彻底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真正为学生的一生成长着想的事业,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真正提升到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程度。

第二,逐步实现从“柔性政策”到“刚性政策”的过渡。国家层面根本上应着眼于政策支持的到位,多一些“刚性政策”,应在深入调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准政府行为”逐步过渡到“完全的政府行为”,甚至应考虑从立法层面来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从行动到制度的转变。教育部应当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考虑制定具体的相关配套文件,如落实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评定等,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督导和学校考核范围。

第三,尽快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身份”。迄今为止,我们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门“学科”。

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反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然而,20多年的实践证明,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学科归属,有了学科归属,当前困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职称评聘等问题也许会变得容易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生存状态也有望得到改善。当然,我们要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待遇上的学科身份与地位,而不是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中的学科化倾向。

第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新课程改革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的沟通、互动与配合。毫无疑问,新课程改革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本身就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新课程改革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教育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也应特别加强与新课程改革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等的沟通与配合,以真正落实贯彻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统一。

第五,重点抓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以科学、规范、系统的标准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与措施,特别应统一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考核与认证标准。师范院校则要加紧培养有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

第六,进一步健全、规范并严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与评估。省一级教育行政机构应及时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统一协调、规范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同时,相关教育督导与评估更要邀请专业人士参与,避免走过场或流于形式。对于其他一些活动,有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规范行为,在管理上尽最大努力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其相关活动朝着有序、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篇八

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与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中职学校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阻碍了中职学生潜能的发挥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须把握学生心理的特殊性,通过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科学设置理论及实践教程、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等有效措施,培养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强、对社会有用的中等职业技能人才。

1.学习动力不足,自卑感强。

中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贫困家庭,有些学生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奶奶爷爷抚养长大,缺乏必要的。家庭关爱。部分家长甚至抱着能长个、能养大的标准养育孩子,造成很多中职学生是“被上学”的。因此,不少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再加上来自社会和自己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他们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未来渺茫。部分学生因此自信心丧失,自卑感严重。

2.自我意识凸显,集体观念较差。

对于十六七岁的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逐渐将注意力集中到自我上。他们不仅能够逐步地客观认识自我,而且在自我表现、自我防卫和自我珍重等方面也形成了比较理智的独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已经把自己当作“成人”对待,希望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渴望在社会上受到尊重,享有一定的社会权利和地位。但是,由于受到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家庭生活观念的局限,他们又容易在心理上表现出自私和极端的一面,漠视学校的关心和同学的帮助,面对利益选择时往往以个人为中心,奉献意识和集体意识不够,纪律松懈,社会和集体责任感欠缺。

3.渴望被认可,但人际关系欠佳。

“展示自我、体现价值、渴望被认可”是中职学生心理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部分中职生由于性格内向、心思敏感,表达能力不足,缺乏为人处世的能力,再加上害怕被嘲笑、不愿甚至不敢与他人交往,因而造成人际关系障碍。

4.就业期待与悲观心理并存。

对中职学生来说,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就业,他们一方面对未来的工作充满期待和向往,希望早日毕业、尽快就业,为家庭分忧;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未来深感焦虑,认为研究生、本科生找份工作都不易,更何况自己只是个中职生呢?正是这种焦虑和悲观心理,导致不少中职学生学习期间得过且过、患得患失。

健全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保障。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中职学校应该建立“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学生科—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四级网络体系。其中,学生科要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落实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计划,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职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学校要按照要求把心理健康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足课时。教师在规划和设置心理健康课程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对授课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置。同时心理健康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行为训练为一体的特殊课程,要采取角色扮演、启发式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心理测验法、行为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要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健康不仅要求躯体无病、体格健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心理学知识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3.做好个体咨询、团体咨询和心理知识讲座活动。

中职学校要建立规范、功能齐全的咨询室,包括预约等候室、个体咨询室、心理测量室、情绪宣泄室、沙盘游戏室、音乐放松室等功能室,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调节。学校要做好整体布局、科学规划,既要有心理咨询师对个体进行开导、对学生集体进行心理专题讲座,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有效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挖掘潜能、完善人格,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4.因材施教,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和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以持续的耐心给予他们更多关心、理解和尊重,使每个学生能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力。同时,作为专业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努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课程间的有效融合,专业课的讲授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

5.重视宣传,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宣传工作,提高全体教职工的认识,集众人之力,做好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学校要利用展板、电子屏、广播、校园网站、微信平台等多种媒介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采取心理剧、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电影评析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学生心理保健。

总之,当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仍不容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教师只有结合实际不断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把握中职学生心理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出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强的高素质中等职业技能人才。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篇九

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长期以来,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都是以传统心理学为指导,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心理品质,对民警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在以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为伟大发展目标的今天,整个社会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公共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犯罪手段也在翻新变化,而民警队伍又不得不面对人力匮乏和任务趋增的压力。公安民警长期与社会反动势力作斗争,接触更多的社会阴暗面,时刻面临生命危险,巨大压力下极易产生心理问题。由于工作性质有关公众安全,公安民警如果没有优秀的心理素质,不能坚守职业道德,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危害。因此,不能忽视公安民警队伍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要对已经患有心理疾病的民警进行及时心理疏导治疗,也要关心其它并未产生心理疾病的民警,提高其心理抗压能力,引导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才能确保民警的警务能力。

一、我国民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

公安部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多方面系统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工作,通过建立心理辅导机制、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档案、心理健康服务走基层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工作,有效改进了我国公安心理健康状况。

虽然我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但是也不能忽视光环背后的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目前,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工作内容较为局限,不利于长远发展。我国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对象为已经产生心理疾病的公安民警,工作重点在于如何引导民警走出心理疾病的困扰,属于被动式的应急处理。虽然帮助解决了民警的心理问题,但是,却忽略了其它无心理疾病民警的积极心理教育需求,也令心理健康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公安民警间具有异样色彩的敏感问题,容易导致部分问题民警产生抵触情绪。

其次,忽视环境建设的重要影响。公安民警的心理状态离不开公安内外部环境的刺激与反馈,积极向上、正向激励的管理制度与队伍文化有利于养成公安民警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而在此方面公安队伍中缺乏有效的探索与尝试。

最后,工作体制尚不健全,流于形式。公安队伍中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没有建立起专业的人才队伍,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力量有限,且心理健康中心基本也是设置在距离基层民警较远的警校或办公大楼等处,没有深入到基层民警中去,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积极心理学的正式提出,得益于赛里格曼(m·seligman)的积极推动。他在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组织多位著名心理学家研讨了积极心理学的学科结构及理论基础,并确立了积极心理学的三个主要研究领域:积极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演变,心理学经过了多年发展研究,终于从哲学的分支和神学的归属中分离出来。心理学有三个光荣使命:一是治愈精神问题,二是帮助人们获得更多快乐,三是发掘和塑造智力超群的人才。在二战前,积极心理学已有初步思想,但并未真正得到有效推动。尤其是二战后世界破坏严重,面对众多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受到严重战争创伤的患者,心理学的治疗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民众迫切需要尽快将得到心理学的帮助,尽快走出战争阴影,走向美好生活。在此形势下,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变成了从病患的`负面角度和以医生治疗患者的模式来研究心理学问题,即消极心理学。

非常讽刺意味的是,人类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越发进步,但人类面临的心理问题反而以更快的速度在增长。而另一方面,人们也在逐步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学应该为全人类的生活提供技术支持,不应仅仅局限于服务问题人,为其治疗心理疾病,还应包含正常人,即使没有患上心理疾病,也可通过心理学的技术,获得更好的生活和精神追求。任何科学都是来自于问题,心理学同样也始于心理疾病的研究,但是却不能将学科研究方向局限于治疗心理疾病。如果过分追求治疗价值,仅为心理问题患者服务,那么心理学的其它价值将会将会逐步流失。

人类的心理情感不仅包含愤怒、焦虑、压抑、郁闷等消极情感,而且包含愉悦、欢乐、幸福、满意等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需要通过科学手段来排解,同样,积极情感也需要主动发现、创造和引导,引领人类进步。历史和实践证明,越是和平稳定的社会越是需要积极健康的心态,社会文化越需要人们富有创造性、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欣欣向荣的生活状态,同样,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又反过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促进了时代进步。

积极心理学采用新的视角,对主流心理学进行了完善,拓宽了心理学研究领域,致力于对人类的美德、幸福感和发展潜力等积极品质进行深入广泛的探索,积极主动的发现、研究、引导和培育人类发展中的各种积极力量,帮助人们创造幸福生活。

积极心理学从一个新的角度审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和人文立场,它更为全面的看待民警的心理问题,开拓了一个心理学研究新的角度。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民警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有消极的治疗疾病,还可以培养发现民警的各种积极向上的美好品质,引领民警走向美好生活,实现人生价值。

(一)转变心理健康工作理念。

由于工作性质与众不同,公安民警日常工作中面临着更多的危险,接触更多社会的阴暗面,承担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自公安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工作主要内容在于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治疗,保证民警执法能力。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较为贫乏、形式较为单一,同时,使得公安民警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产生了误解,认为只有神经不正常才需要心理教育,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导致了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民警的对立。

如果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那么以上问题则会迎刃而解,它认为除消极品质不可忽视外,民警的勇气、信任、责任等正面阳光的品质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引导,可通过主动的发现、探索,采取措施积极的引导和塑造公安民警的积极心理品质,引导民警走向幸福,共筑美好家园。

(二)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人的心理健康情况是一面镜子,是对外在环境的一个直接反映。如果一个组织的个体心理健康状况都比较差,那么一定是这个组织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出现了问题。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差的工作环境会降低公安民警的满意度,容易产生消极低迷的情绪。同时,公安系统的组织系统科学性也影响到民警的心理健康,考核的公正性,奖惩的公平性,人事任免的科学性,都是影响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积极的心理品质不仅能防范和治疗消极心理品质,而且会促进人类创造力的提升,促进社会进步。同样,积极的心理状况对于公安队伍的战斗力持续稳定有着非凡的作用。对于当前的公安系统,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考评激励制度,如何提高公安队伍在社会公众的良好形象,如何促进公安民警的社会认可度提升。

(一)增强民警积极心理体验。

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强调人类以幸福的心态回忆过去,用乐观的心态做好当下,并对前景充满期待的一种心理态度。自我感知的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它来自于自我感知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等与自我预期达到的状态保持一致,从而由衷生成一定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产生自我肯定的激励。由此推之,积极心理体验强调的是一种个体自我感知的状态,具有主观性。

具体实践中,需要采取措施有效引导和加强公安民警的积极情感体验,避免消极心理。一方面,可通过情绪管理等课程,有意识的引导和培养公安民警的自我察觉能力,强化对积极情感的体验,回忆过去的美好生活经历和幸福的生活点滴,避免产生消极的情感;另一方面,引导公安民警关注当前发生的愉快经历、感受工作生活中的快乐瞬间。

(二)培养民警积极人格。

积极健康的人格对于人类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消极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以防范负面心理的发生,促进人类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维护人类幸福生活。

1.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研究表明,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使人体产生化学反应,提升愉悦感。可为民警制定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定期组织愉悦身心的业余活动,鼓励民警脱离不良嗜好和低级趣味的活动,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业余活动,有助于良好心理状态的形成,降低民警内心的焦虑,释放压抑心情,宣泄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改进民警的自我认知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的培养。

2.坚定民警工作信念,保证工作热情:公安机关要有计划的开展公安民警岗位培训,宣传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民警的先进事迹,让每一位民警同志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视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天职。不将这份责任看作负担,而应看做一份荣耀和自豪,要以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稳定为己任,代表积极正面的力量时刻准备与反面势力作斗争。

3.塑造民警积极心态:个体心态是个体由过去或正在发生的事情引起的一种在一段时间持续出现的一种综合心理状态反应,对个体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影响。要有意识的组织民警交流,回忆生活和工作中的幸福快乐时刻,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情充满幸福感和满足感,能够激发工作热情。对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民警要进行正向激励,引导塑造民警树立积极心态,塑造良好的民警工作氛围。

(三)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每个人类个体都是社会人,需要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认可和尊重,如果缺失,则会造成社会归属感的降低甚至丧失,阻碍社会适应度。同样,公安民警也需要得到包括政府、社会公众和家人的认可和鼓励。应建立以公安民警为服务对象,政府、社会、家庭等各方面提供支持的民警心理支持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有效树立民警的积极心理品质。政府应通过媒体宣传公安民警的正面形象,并对公安队伍中的丑陋现象及时予以改正,接受大众监督,给予公安民警支持,使公安民警认识到本身职责的神圣感;社会大众也要对公安民警多些包容与支持,给予尊重与鼓励,让公安民警认识到自身的重要社会价值,树立自身存在感和荣誉感;家庭成员也要对公安民警多些鼓励与包容,少些牢骚和埋怨,给予更多的温暖,使公安民警感受到家庭的幸福与温馨。同时,也应在公安系统内部建立积极正向的激励机制,少些惩罚机制,激发民警工作热情;鉴于民警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应依据不同岗位建立弹性工作制,兼顾工作和家庭,提升公安民警工作满意度。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篇十

年初,笔者调查了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宝鸡文理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省内10所高师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另外,笔者于年底对陕西省关中地区的10所中学(初中4所、高中6所)发放600份学生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58份,有效率93%),以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从调查数据来看,在558名中学生中,约24.73%的学生曾经出现过心理问题,其中仅有34.78%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其余65.22%的学生选择了家长、同学、朋友或忍受;在48名主动寻求教师帮助的学生中,认为教师帮助有效的学生仅有6.25%,其余93.75%的学生认为教师没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知识。当然,以上数据仅仅是从中学生的角度获得,可能并不客观全面,但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省有相当数量的中学教师不具备比较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无法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效地指导或帮助。

可以看出,陕西省所有高师院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这说明高师的管理者在思想上已经普遍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得该课程在定位、课时安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呈现出形式化、表面化、随机化的现象。

(一)课程定位不准。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学生一年级时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总学时从十余节到二十余节不等,课时非常有限,任课教师普遍反映课时不足,连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讲授都无法完成,更谈不上开展相关的活动或训练。基于其选修课的性质,课程安排往往是合并多个教学班统一在阶梯教室上课,学生人数多达一两百人,上课时间也往往安排在晚上或周末。这样的教学安排使得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不会重视该课程,多数学生选修该课程只为打发时间凑个学分。

(二)课程内容欠缺。

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选修课,多数高师院校并不统一征订教材,也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任课教师依据自己的经验、专长或兴趣各自备课,相互之间缺少交流,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主要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很少涉及其他如案例分析、活动训练等内容。另外,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中仅有两所院校在学生三年级时开设了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类选修课,课时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更少。

(三)教育方式单一。

陕西省10所高师院校在该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上方式单一,清一色地使用了教师讲授的方式,个别院校偶尔举办相关的讲座。教师讲授、专家讲座的方式远离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忽视了该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体验性和互动性,削弱了该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打击了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利于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四)课程评价缺乏有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决定其考核方式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用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标准。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普遍缺乏针对该课程的合理评价机制,考核流于形式。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损害了陕西省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笔者调查中发现,部分高师生甚至不知道自己选修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有部分高师生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普通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混为一谈。

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区别,因为高师生未来将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在维持自身心理健康的同时,还需要他们掌握必要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从业素质。对于高师院校来说,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消除高师生心理障碍,提高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高师生心理机能,促进高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这个目标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致,应作为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二是对高师生进行较为系统的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学,培养高师生将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包括能够及时发现或辨别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能够给予问题学生一定的辅导帮助,能够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个目标是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非师范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目标。目前,陕西省高师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认识普遍存在片面性,即重视基本目标忽视特殊目标。高师管理者只有认识到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才能对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正确的定位。

1.明确课程性质。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要求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鉴于高师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双重性,笔者认为将其作为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一样的公共必修课纳入学校的常规教学体系或教学计划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获得课时、空间、师资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保证。这是高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运作的前提。

2.健全课程内容。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组织高师院校专业教师编订高师心理健康教育专门教材,统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使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高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当包括两个模块: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作为必修课开设,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环境适应与人际交往、学习与创造心理、自我意识与健全人格、情绪健康与情绪管理、爱情观与性爱观、挫折及危机应对、职业生涯规划等。计划课时内完成不了的部分可以通过各种专题讲座或报告会等形式补充。二是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可以作为选修课开设,内容应当包括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基本知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常见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及典型案例的分析等。

3.合理安排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年级的高师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有助于新生适应以及发现和预防新生的心理问题。在高师生储备了“普通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之后(一般在三年级),开设为时一个学期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此保证学习该课程的高师生能够真正全面而系统地认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真正具备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能力。

4.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融知识性、实践性、体验性、互动性、自助性为一体的实用型课程。陈晓燕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学不是“传授、教导和训练,而应该是认知、感悟和建构”,传统的“师授生听”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宜。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将讲授、案例讨论分析、心理影片评析、心理测试、心理拓展训练、活动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综合起来灵活运用,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伴随着心理体验和心灵感悟,以此增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隐性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渗透性、深刻性、暗示性和非预期性等特征。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指渗透在校园物质和文化环境中,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推进作用的诸多因素。

1.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暗示性和渗透性,如校园中随处可见的校训、校歌,教室里张贴的名言警句,甚至教学楼的名称都能彰显学校的人文精神,这些象征性符号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产生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充分调动高师心理学专业学生积极性,鼓励他们建立心理学社团、创办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由专门教师指导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或训练,如在每年的5月25日开展以“悦纳自我”为主题的团体活动、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举办心理健康节、心理拓展训练,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或竞赛等。

3.积极发掘其他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如思想品德、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哲学以及其他一些人文素质类课程;积极发掘各种校园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社会实践、迎新生、迎新年、运动会等文体活动。

4.通过校园广播、网络、校报、板报等多种媒介,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的意义,介绍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如在校园网中建立心理健康网站,在校报、板报橱窗中开设心理健康专栏,开通心理健康热线等。

高师院校应当建立由学校主管领导负责,由学生处、教务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参与,由心理学专业教师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咨询室。学校应给予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包括提供办公场所和活动经费、配备专业设备,如心理测评系统、放松椅、沙盘,以及安排各种相关讲座和活动等。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的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活动性等特征要求专门的评价机制,融合理论知识考核、行为观察、心理测量、案例分析、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等形式于一体,侧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国内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且操作性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这也是该课程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陕西省高教管理部门应鼓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

(五)加强对辅导员及班主任的培训,提升其教育性。

辅导员和班主任是大学校园里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培训应由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专业教师担任,培训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二是心理咨询的会谈技术。前者可以帮助辅导员和班主任甄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简单的心理困扰、利用班会等活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后者不仅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还有益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篇十一

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省委省政府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全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等考评体系。各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总体规划,与教学、科研等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定期召开高校学工部长会议、宣传部长会议和安全稳定工作会等,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强化工作抓手,创新工作举措。针对学生特点,建立多层面、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开展案例教学、体验教学、心理剧情景教学等。每年开展“3•25善爱我”、“5•25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日活动,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知识竞赛等。通过qq群、微信群等平台,组织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解和心理疏导工作。

强化工作队伍,提升专业水平。按师生比1:3000—5000标准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职教师。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题列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定期举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赛。

强化危机干预,完善处置体系。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组建信息员队伍,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加强与专业机构合作,建成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情绪宣泄室等,做好心理咨询服务,指导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论文篇十二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中职生正处于人生转型的关键期,加强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具有健康心理的中职生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本文在互联网新时期背景下,剖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势,就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展开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正处人生转型关键期的中职生面对互联网,表现出极高的参与热情和认同感,他们已经成为网民中的一大群体。在对中职生教育过程中,互联网有着独有的优势,但也给中职生带来很多负面和消极的影响,中职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冲突,甚至失衡,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极大挑战。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新形势下,中职生心理处于“敏感而微妙”的阶段,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求助互联网环境,寻找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自救”途径。

结合中职生心理特点,利用互联网媒体特点,建立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系统,定期为中职生举办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开展互联网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利用互联网,结合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形式,向中职生传授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让中职生明白心理健康重要性,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寻找适合的心理保健方法,培养中职生健康心理。

在互联网平台对中职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学业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升学心理指导、人格辅导和网上心理导航服务。其中,学业心理指导是向中职生传授学习方法,激发中职生学习动机,培养中职生学习兴趣,预防中职生学习预防等;人际关系指导是帮助中职生优化人际关系策略;升学心理指导是有计划的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升学挫折,增强中职生调控能力,培养中职生积极升学应对心态;人格辅导是对中职生开展性格教育、情感教育、挫折能力的培养活动;网上心理导航服务是利用互联网宣传健康上网,绿色上网,引导中职生正确的网络行为,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在传统心理测验中,很多教师采取和中职生交流沟通的方式,或让中职生填写心理测试题的方法,了解中职生基本心理情况,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心理教育中的应用,建立心理测验系统,是中职生所乐意选择的心理测验方式之一。在线心理测验系统旨在了解中职生心理健康情况,结合中职生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档案,让中职生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意识的调整自己。从中职生身心特点看,在线心理测验系统应包括人格、挫折、学习、交往等方面的测验,也要注意趣味性和科学性的结合,采用在线多样化形式,吸引中职生兴趣,让中职生主动参与心理测验,并设计可靠、准确的心理测验题,中职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态下,参与在线心理测验,得到中职生真实心理健康状态。

通过在线心理测验系统对中职生的测试,确定具有心理困惑的中职生,确定需要帮助的中职生对象,在互联网为其提供心理援助,帮助中职生缓解心理冲突,为中职生提供专业帮助。在线心理咨询指导是中等职业教育心理教师在线指导,中职生在互联网交互平台,与心理教师进行感情交流和心灵沟通,在心理教师的及时指导下,减轻、消除中职生心理障碍,帮助中职生克服心理困惑,更好的适应学习、生活,让中职生心理健康。利用互联网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咨询指导,对中职生帮助对象是保密的,这样利于消除中职生心理顾虑,帮助中职生打开心扉,顺利开展心理咨询指导。此外,互联网心理咨询指导也具有及时性,在中职生出现心理问题后,教师利用互联网展开心理咨询指导,帮助中职生尽快摆脱心理困惑,转化良好心态,更健康的生活和学习。

利用互联网创设中职生心理论坛和心理沙龙,让中职生有一个情感交流、心理沟通的平台。教师利用校园网,开展心理问题专题交流讨论活动,结合具体的心理案例,让中职生自主参与讨论,主动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交流讨论氛围,心理教师也参与其中,适时的对中职生交流讨论进行引导,通过互联网交流,和中职生一起面对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此外,心理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网构建“心理教师、家长、中职生”心理互助平台,让心理教师、家长、中职生参与互助交流,有机联系在一起,对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一起讨论,给予中职生思考讨论的自由和时间、空间,帮助中职生一起解决问题,随时发表问题,随时发表意见,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随时随地开展,增强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在互联网新形势背景下,给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双面影响,笔者顺应互联网+教育的转型趋势,制定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互联网心理测验系统、互联网心理咨询指导和互联网心理交流讨论等有效策略,形成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提高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