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所经历的一段时间内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工具。一个好的写作习惯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小编找到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认识时分评课稿范本篇一
1、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面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时针、分针的计时原理,感受1小时、1分的时间长短,形成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认识整时和时间进率,感受1分的时间长短。
建立1时和1分的时间概念。
时钟、ppt教学过程: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在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下面我们就跟随着小猪一起去认识钟面,认识时、分。(出示并板书课题)。
(1)初步认识钟面。
观察钟面,引导学生认识分针、时针。
初步认识7时,让学生介绍7时钟面上分针、时针分别指着几?知道7时的.写法。
(3)巩固训练。
认识8时、1时、5时,通过比较3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4)再次巩固认识整时。
“想想做做”第1题,说出几时,小朋友们平时在做什么呢?
(5)在钟面上拨出整时。
在钟面上拨出3时,9时、12时。指名学生上前拨出整时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6)想想做做第3题“你能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吗?”
同桌交流补画时的注意点,自己尝试补画,展示学生作业,并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
1、教学例2。
引导学生观察,通过让学生动手数一数,认识大格、小格。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数一数知道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小格,一共是60个小格。时针、分针就是通过走多少个大格以及多少个小格来计时的。
2、认识时针、分针各是怎样计时的。
初步建立时针走1个大格,就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3、实物拨钟,引导观察,感知1时=60分。
让学生分男生、女生分别观察分针、时针走之前、走之后的变化。交流反馈得出结论:(板书:1时=60分)。
4、感受1分的长短。
1分钟倒计时,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第5题第1组写字训练、1分钟跳绳、1分钟拍球。
完成“想想做做”
6、7两题。巩固1时=60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读题,四人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反馈。指名学生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1、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真棒,谁能说说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学到了什么?2、播放视频《你知道吗》,简单了解时钟由古到今的的变化。
通过认识钟面,希望我们小朋友们更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做好时间的小主人。
认识时分评课稿范本篇二
这节课,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一.情境教学生活化。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程标准中也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以在课的一开始,彭老师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让学生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秒和分的`关系和规律。实践也证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在使用教材教学时,应注意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彭老师仍然注重密切联系生活,考虑到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借助学生一天的生活情景,使学生直观地明白了在钟面上分针走一大格是5小格,就是5分钟,钟面上共12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小格,就是60分。并且能够初步学会二者之间的转化这几个知识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在巩固新知的练习中,彭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题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真正体验有用的数学。
提倡“生活化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数学生活化,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
认识时分评课稿范本篇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纬度》中提出:
1、扎扎实实的,学生能够学会的课是一节好课。
2、情景创设得好,学生学习积极高的课是一节好课。
3、教师的教学环节清晰,教学重点突出的课是一节好课。
4、教师关注课堂生成资源,并予以适时引导,点拨,形成动态生成的课是一节好课。
今天,我的同事梁老师的课《认识时分》让其中的理念贯穿课堂,使得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一、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教学一开始,教师便以“猜谜语”的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渴望认识时间,了解时间,从而学会科学利用时间。教学时与分之间的进率时,教师又创设了“手动拨钟面”和“课件演示时针与分针同时走”的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发现1时=60分。
二、教学环节清晰有效。尤其在感受,体验1分钟有多长,教师让学生经历了“静坐——听音乐——做活动(可做口算题、写字、画画等)”这几个环节,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一分钟虽然短,但合理利用可以做很多事情,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四、叶澜提出“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是好课的标准之一。梁老师给我们呈现了一堂真实的课,课堂中除了以上的亮点外,但也要美中不足的地方。如:教师在操作课件时的技巧有待加强,课堂上对学生激励性的评语我们不该吝惜。要知道,学生的自信心来自老师对他们的肯定!
认识时分评课稿范本篇四
1、认识钟面和时间单位时、分,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并学会时间的两种写法;知道1时=60分。
2、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3、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魁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这一理念,本设计侧重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数学学习活动:
1、利用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情景中生疑引探。
《课标》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方法经验等。本课利用学生已认识了整钟点,生活中对时、分的无意识感知,让学生在非整时的认识产生疑问:“要怎么样认读呢?”在教学时、分的关系时产生了“为什么1时=60分呢?”使学生产生内需,萌发探索的动机,从而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体验成功。
2、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时、分的进率及正确认读钟面上的几时几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叵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这一环节我特地安排了“闯关夺宝”活动,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与合作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及学习数学的快乐。
3、增添童话色彩。
低个级学生都是比较活泼、可爱型的,因此问题情境的设置应注意童趣化,如“小白兔闯关夺宝”、“山羊伯伯的一天”等。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快乐成长。
小白兔和妈妈一起逛钟店……。
(出示钟店画面)。
1、师:时钟有什么作用,你想把它带回家呀!
2、小结:
要表示时间,就要用到时间单位“时、分”。
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a、有两根针;
b、有12个数字;
c、有大格,有小格。
3、学生自己小结。
1、师:看来钟面上的知识还真不少,那把闹钟带回家,不会看也没用啊!
2、让同学说说平时在生活中是如何看钟的。
3、点出时间的两种写法。
4、引出时间的两种写法。
5、感知1分钟。
师:既然大家都会看时间,那闯关肯定是没问题,有没有信心呢?
第一关:帮时钟爷爷念念数。
1、出示钟面模型。
2、要求先读一读,再把它们写下来。
3、小组讨论,并推荐代表闯关。
第二关:给可爱的小闹钟找伙伴。
1、出示图片。
2、小组讨论后反馈。
第三关:山羊伯伯的一天。
1、刚才我们经历了一分钟,那山羊伯伯的一天里有好几个一分钟,它又是怎么安排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山羊伯伯的一天。
3、全班齐读每一个时刻,小组讨论后完成表格的时间填写。
4、小组反馈。
师宣布闯关成功,并出示奖品。
由学生自主完成,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
与我联系:
认识时分评课稿范本篇五
这堂数学课,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突出了创新精神和实践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索新知。教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课堂充满民主、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陈一叶教师主讲的《认识钟表》:
这堂课以《森林运动会》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富有童趣。课堂设计,层次从分明,程序清楚,可以说是精心设计,一环套一环。教学准备十分充分,学具制作也很漂亮,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还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教师的'指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拨整时,还让学生自己拨自己喜欢的整时给同学和老师看,给学生展示个性的空间,当一年级的小朋友看到自己在钟面上拨的整时跟别人的不一样时,甭提有多高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的同时,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等,实现了各科教学的横向联系,教学效果好。在教学生认识钟面时,可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模型钟面观察。
认识时分评课稿范本篇六
这节课,彭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课程标准中也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所以在课的一开始,彭老师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让学生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主动探索秒和分的关系和规律。实践也证明,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是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源泉,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在使用教材教学时,应注意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教学活动源于孩子生活,源于孩子好奇之事,引导孩子积极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去发现、去体验,让他们亲身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彭老师仍然注重密切联系生活,考虑到知识点比较多,所以借助学生一天的生活情景,使学生直观地明白了在钟面上分针走一大格是5小格,就是5分钟,钟面上共12大格,分针走一圈是60小格,就是60分。并且能够初步学会二者之间的转化这几个知识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同时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把有些数学知识完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所以,在巩固新知的练习中,彭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题型,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真正体验有用的数学。
提倡“生活化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数学生活化,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
认识时分评课稿范本篇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听了郑晓霞老师执教的《认识角》一课,走进郑老师的课堂,从她从容的教态、清晰的思路可以看出新课程的理念她能较好地把握并贯穿始终。郑老师是按照“由实物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图形,创造角并认识角有大小,体会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初步了解用重叠的方法可以比较角的大小”这个思路,分层次组织教学的,做到了思路清晰,有条有理,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角的认识。综观全课,具体地来说,有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
学生在生活中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对角的几何图形的认识还是第一次。在本课中,郑老师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的常见物品中引入新课,例如剪刀、数学书、钟面等等,让学生先找找哪里有角,然后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哪里是角,再由教师描出一个角,从而抽象出角的图形,指出这就是角,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的特点,体现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在学生能初步认识角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1个顶点,2条直直的边)让学生再回归生活,从周围实物上找角,既深化了学生对角的认识,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与交流中认识到创造角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折一折、搭一搭、剪一剪、画一画、进一步体会角的特征。最后欣赏生活中美的、实用的角的环节,也使学生意识到角的普遍性,以此作为本节课的结尾,让孩子们带着发现的眼光在生活中找一找,也渗透了一种数学应用意识。
郑老师的规范画角,精心设计板书,在要求学生画角之前,沉着耐心作引导,强调操作的步骤并让学生自己来说说画法,让学生的动手有依据可循,避免盲目瞎画和操作不规范,有意识地促成操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为了让努力更有方向,也希望在以后的课堂能做得更好,在这里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和研讨。
在“玩角”环节中,老师先演示角的张合,学生跟着玩后马上小结,再进行比角活动。这里顺序颠倒了,老师没有大胆放手,自己演示说得较多,怕学生不会“玩”。其实可以指示学生把活动角拉开闭合,观察角的变化,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进行思考,然后再来比较角的大小,让学生上台分别做大角,做小角,再跟黑板上的角来比较,在充分的操作和感官认识基本上再来小结:角的大小跟张口间的关系,这样就自然顺早畅,符合教学规律。
以上是我对郑老师《认识角》一课课堂教学提出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教学相长,同行互促,教研提升,希望我们通过对此课的研究,取长补短,共同成长。谢谢大家!
认识时分评课稿范本篇八
1.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面模型)和阅读课本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的自觉性.
一、新课引入。
1.听录音.
师:新课前,请大家听一段录音(播放音频:时间的脚步).谁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声.
师:对.这是时钟行走时发出的声音.我们要时间单位,就要认识钟面.
2.师:下面介绍三好学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分别出示图片"起床图"、"上课图"、"活动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按顺序说出每幅画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几点钟开始的?(教师在学生每回答完一幅图后,作出必要的补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时半起床,一分钟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时正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时参加课外锻炼,增强体质.
师:大家要向小芳姐姐,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习惯,做时间的小主人.
二、新课。
1.师:人们为了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发明了时钟.
2.观察时钟.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一个时钟(或演示动画"认识钟面"),用投影仪出示放大了的钟面投影图,要求学生结合自制的钟面模型,观察、了解钟面上各个部分及其名称.
请学生自由发言,要求知道:钟面上有1~12共十二个数,以及它们各自的位置.每个数之间有5格,一共有60格.钟面上有两根指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
3.观察、思考和讨论.
(1)钟面上这两根指针是怎样走动的?
教师演示,得出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同时、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针与时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1页末段.理解“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一小时,分针走一格是一分钟”的结论.
(3)两针行走时它们的关系怎样?
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认真观看动画"认识钟面".一组同学观察时针的走动,另一组同学观察分针的走动;结合阅读课本第62页第一段,使学生懂得时针走了一个字是一小时,分针走了一圈是60分钟;这两根指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所以1小时=60分.
4.结合生活实际,领会1小时、1分钟分别大约有多久.
(1)1小时等于1节课的时间加课间活动20分钟的时间.
(2)1分钟有多久?请学生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播放音频“梁祝片段”).同时学生要珍惜每一分钟.
5.讨论.
理解和掌握如何在钟面上用时针与分针表示时间.
(1)“整点钟”的表示.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正.
(2)“几点几分”的表示.结合课本第62页第二段,认真理解“时针刚过数字几……”的意思,从而导出结语.
6.归纳正确表示钟面时间的读、写方法,并小结.(教师把新课内容编成快板,用投影仪打出,师生共读.)时针走1字1小时,分针走1格1分钟.1小时=60分,60分就是1小时.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点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三、练习。
1.基本练习.
(1)说出钟面上所指时间.(教师演示动画"时钟",全班抢答.)。
1:00,5:30,7:15,12:45,12:46.
(2)看卡片读时间.
8:25,11:50,12:00,6:55,4:53.
(3)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间.(教师演示动画"时钟",学生写出时间.)5:10,6:05,2:31,7:59,9:02.
2.实践性练习.
教师板书时间,学生在自己钟面上拨针,同座同学相互检查.
6:00,4:30,9:45,10:10,11:55.
3.综合对比练习.
要求学生辨别接近整点钟和时、分针靠得比较近的钟面所指的时间.
(1)按标出的时间,在钟面上加上分针或时针.
(2)看钟面,选择正确的时间填在方框里.
4.思考性练习.
说出钟面间所经过的时间.
四、总结(略)。
五、质疑问难(略)。
六、反馈练习.
1.配乐朗诵(或组织小品表演:拨时间)。
放录音,在优美抒情的音乐声中,朗诵声起.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人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是人所拥有的全部财富.让我们好好珍惜每一分钟吧!
2.师说时间,生拨数.
小喇叭开始广播:6:45。
大风车:6:05。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7:00。
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6:00。
(下课铃响)。
生:上了40分钟.
师:对.这节课我们共同了40分钟.谢谢大家,下课.
:略.
认识时分评课稿范本篇九
1.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面模型)和阅读课本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听录音.
师:新课前,请大家听一段录音(播放音频:时间的脚步).谁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声.
师:对.这是时钟行走时发出的声音.我们要学习时间单位,就要认识钟面.
2.师:下面介绍三好学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学习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分别出示图片"起床图"、"上课图"、"活动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按顺序说出每幅画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几点钟开始的?(在学生每回答完一幅图后,作出必要的补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时半起床,一分钟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时正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学习.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时参加课外锻炼,增强体质.
师: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学习,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时间的小主人.
二、学习新课。
1.师:人们为了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发明了时钟.
2.观察时钟.在黑板上挂出一个时钟(或演示动画"认识钟面"),用投影仪出示放大了的钟面投影图,要求学生结合自制的钟面模型,观察、了解钟面上各个部分及其名称.
请学生自由发言,要求知道:钟面上有1~12共十二个数,以及它们各自的位置.每个数之间有5格,一共有60格.钟面上有两根指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
3.观察、思考和讨论.
(1)钟面上这两根指针是怎样走动的?
演示,得出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同时、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针与时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1页末段.理解“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一小时,分针走一格是一分钟”的结论.
(3)两针行走时它们的关系怎样?
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认真观看动画"认识钟面".一组同学观察时针的走动,另一组同学观察分针的走动;结合阅读课本第62页第一段,使学生懂得时针走了一个字是一小时,分针走了一圈是60分钟;这两根指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所以1小时=60分.
4.结合生活实际,领会1小时、1分钟分别大约有多久.
(1)1小时等于1节课的时间加课间活动20分钟的时间.
(2)1分钟有多久?请学生听一段优美的音乐(播放音频“梁祝片段”).同时学生要珍惜每一分钟.
5.讨论.
理解和掌握如何在钟面上用时针与分针表示时间.
(1)“整点钟”的表示.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正.
(2)“几点几分”的表示.结合学习课本第62页第二段,认真理解“时针刚过数字几……”的意思,从而导出结语.
6.归纳正确表示钟面时间的读、写方法,并小结.(把新课学习内容编成快板,用投影仪打出,师生共读.)时针走1字1小时,分针走1格1分钟.1小时=60分,60分就是1小时.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点多;要问多了多少分,请你仔细看分针.
三、练习。
1.基本练习.
(1)说出钟面上所指时间.(演示动画"时钟",全班抢答.)。
1:00,5:30,7:15,12:45,12:46.
(2)看卡片读时间.
8:25,11:50,12:00,6:55,4:53.
(3)写出钟面上所指的时间.(演示动画"时钟",学生写出时间.)5:10,6:05,2:31,7:59,9:02.
2.实践性练习.
时间,学生在自己钟面上拨针,同座同学相互检查.
6:00,4:30,9:45,10:10,11:55.
3.综合对比练习.
要求学生辨别接近整点钟和时、分针靠得比较近的钟面所指的时间.
(1)按标出的时间,在钟面上加上分针或时针.
(2)看钟面,选择正确的时间填在方框里.
4.思考性练习.
说出钟面间所经过的时间.
四、总结(略)。
五、质疑问难(略)。
六、反馈练习.
1.配乐朗诵(或组织小品表演:拨时间)。
放录音,在优美抒情的音乐声中,朗诵声起.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对人们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是人所拥有的全部财富.让我们好好珍惜每一分钟吧!
2.师说时间,生拨数.
小喇叭开始广播:6:45。
大风车:6:05。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7:00。
有线1台的儿童动画片:6:00。
(下课铃响)。
生:上了40分钟.
师:对.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40分钟.谢谢大家,下课.
设计:略.
认识时分评课稿范本篇十
三、教学半径、直径、圆心,探究他们之间的关系。
四、练习。
1、判断直径与半径,
2、填表。知道半径求直径,直径求半径。
3、看到了什么条件,联想到什么?(1、正方形的边长知道,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里面画两个最大的圆。)。
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把车轮做成圆形。
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的探究、发现、操作交流等教学活动,理解圆的基本特征,掌握画圆的方法,能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结实生活中的现象。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对新知的构建,数学能力的发展,情感的满足,在实际的教学中毛老师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有效尝试:
1、教学材料的有效选择。
教学材料的选择是否合理,是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索、研究新知的前提,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
在认识圆的特征教学中,毛老师没有机械的按照教材上圆心、半径、直径的单一顺序,而是以"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形"这一问题作为主线,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研究的热情。
2、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有效的才是最好的,本节课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点比较多:圆的画法、圆心、半径、直径、以及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毛老师做了大胆的调整。使整节课比较紧凑而又不失灵活。
2、知识点落实的比较扎实,概念的教学比较清晰透彻。能让学生抓住半径直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了解圆上、圆外、圆内的区别。在经历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在课堂的反馈中,圆心的发现,直径半径的理解等等无不展现出学生思维的火花。
3、用数学的观点和思想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这一理念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从课始问题的提出到课末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数学知识。
1、圆的认识,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能否更放手让学生去探讨、去研究,本节课教师引导得太多,不敢放手,更多的知识点是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解决,知识背后没有方法与思维的支持从而让知识显得有点苍白。
2、关于直径半径两这间的关系的教学,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仅仅通过尺子量去验证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显得比较单薄,是否可以让学生去讨论去用自己想到的方法验证,而不是在教师的暗示下用尺子量。
3、本节课的教学是否真正关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4、细节决定一节课的成败,
1)教具的准备方面,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来折,去验证圆形的知识点,这本身就不够科学。
2)数学语言的表达,生活中的一半在数学中就用二分之一来表示的,而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用一半来说明半径直径之间的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电梯停电通知书范文(通用20篇)
- 最新我爱家乡的马尾松散文(汇总13篇)
- 最新无声告白读后感(优秀12篇)
- 2023年投诉监督工作制度简短(精选10篇)
- 创建卫生文明城市(精选10篇)
-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如何写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如何写好(5篇)
- 最新教师实习心得体会上好一堂课(优质8篇)
- 2023年环保理念(模板10篇)
- 体育锻炼如何写(精选16篇)
- 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如何写 教师队伍建设汇报材料(三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