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传读书笔记每一章节篇一
今天,怀着朝圣的心态,我来到了杜甫的故乡巩义。原定今天下午3点从开封出发,下午5点到巩义。但是由于开封与我心中的开封存在些许差异,所以决定提前离开。8点先乘火车到郑州,停留半小时后转车去巩义。
巩义要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康百万庄园,另一个是杜甫陵园。其实还有一个地方是杜甫故里。但是那里是开发后的旅游景点,想必不会缺少香火。相比而言,陵园中的杜甫会更加需要人们的安慰。
独自旅行,比较随性。我偏爱徒步,因为怕坐车会错过很多不为人知的角落。从康百万庄园出来,直接沿路上山,一路上全是嵌在山崖里的民居。已经风化多年的木头门周围是掉渣的土墙,不时有几个人从门里出来,用穴居人的目光目送着我走向山上。
途径一个小时,终于在半山腰找到了杜甫陵园。杜甫墓与我之前看到的那些汉墓大小差不多,与他们不同的是这里有人收门票。陵园里边在建的是杜甫祠堂还有类似博物馆之类的东西,目前仅仅是完成了搭建,里边什么也没有。整个园林地处半山腰,十分安静。杜甫的坟冢前有一尊康熙年间的石碑,上边刻着:唐杜少陵先生之墓。坟冢周围杂草重生,好像是在诉说着这位唐朝诗人的多舛命运。
提到诗人,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李白。没错,李白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成为了唐诗的代名词。余光中先生曾评价李白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不光是当代人这么评价他,就连同在唐朝的杜甫都不禁赞叹道: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我看来,李白的地位之高,常常令人望尘莫及。他高的圣洁,甚至高的有些飘渺。令人叹为观止,甚至令人不敢触碰。相比于李白,杜甫则显得更为平易,更为亲民。他的诗歌,被人们成为诗史,多是当时的社会写实。也因此,读杜甫比读李白,我们能更加感受到亲和力,同时也更能看清杜甫漂泊后半生的惨淡命运。
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在唐朝,杜甫直到去世,也没有像李白那样名声大噪。正像他长眠于此的陵园,不为人所知,默默的躺在了半山腰上。
杜甫算中唐诗人,他一生五十九岁,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盛唐度过的。盛唐既是出狂人的时代,他又和李白、高适和岑参这样的狂人交往,也就不可能没有染上几分狂气。如《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如《房兵曹胡马》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皆可横行。早年的这些诗句,展示出他不平凡的气度,表明他内心充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也正因为这样,当他中年身处窘境,体味炎凉的时候,他始终保持着正视现实的热情和突入时代的勇气。
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已四十四岁。因为当时他没有什么名气,所以从安禄山的战火中逃了出来,投靠了唐肃宗。唐肃宗念他忠义,赐官于他。可杜甫的性格,是没法在当时的官场中立足的。不久他被贬,最后辞官,开始了晚年的流亡生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则更进一步,不光是不得志,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了,他还大声呵斥“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当他看到衰败中的唐朝还在战争,在村里征召男丁的时候,他还要为百姓们哀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壮丁被征发到西北边境去送死,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惨景啊!在小农社会里,从来都重男轻女,然而杜甫却嘲笑讽刺似的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只会默默地哭泣。因为杜甫和他们一样,都是弱者。
弱者与弱者还不同。老妇的弱是手无束鸡之力,然而杜甫还有一杆笔,还有他曾经的狂人胸怀。他还在为君所忧,为民所殇。在秋风掀掉他草屋房顶的时候,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时候,他居然还能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一向如此,用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苦苦地去为别人遮雨。直到自己走投无路了,杜甫还在《又呈吴朗》中写道: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这个无食无儿的妇人,到杜甫门前来打枣充饥,只是一个秋天的事,诗人竟把她记住了。第二年,诗人把这所房子借给一个吴姓亲戚。还特意写这首诗叮嘱说:“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要不是穷得没办法,这妇人何至于稀罕这几个枣子?正因为她心怀恐惧,因此来打枣时一定要尽可能对她和蔼一些。这首诗算不上华丽,纯粹是一片真情。诗人用如此广大的心胸去关怀最底层的穷人时,他自己也正是一个无依无靠的穷人。三年后晚年的杜甫积劳成疾体弱多病,最终客死在湘江上的一条船里。
杜甫传读书笔记每一章节篇二
《杜甫传(图文本)》的目的是要把我们祖国第八世纪一个伟大的诗人介绍给读者,让他和我们接近,让我们认识他在他的时代里是怎样生活、怎样奋斗、怎样发展、怎样创作,并且在他的作品里反映了些什么事物。作者写这部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它的根据,不违背历史。由于史料的缺乏,空白的地方只好任它空白,不敢用个人的想象加以渲染。关于一些个别问题,有的采用了过去的和现代的杜甫研究者所下的结论,有的是作者自己给以初步的分析或解决。为了使读者不被烦琐的考证和论据所累,不曾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写在里边,附注也尽量减少。作者使用的杜集,主要是仇兆鳌的《杜少陵集详注》;仇氏注杜,虽然有许多牵强迂阔的地方,但他丰富地搜集了十七世纪以前关于杜甫的评论和注释,给作者许多方便。
杜甫传读书笔记每一章节篇三
关键词:社会大动荡统治阶级内部昏庸潜规则强烈爱国心为仕失误无奈。
杜甫(712-770),字子美,又称杜少陵、杜工部。生活在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朝。他的诗歌,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状,被后世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称为“诗圣”。他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抱负,却始终没得到重用,一生饱经忧患。他的一生是一个悲剧,在拼搏事业的过程里,因为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只把诗人看成清客和帮闲,看成它的点缀,从不能容忍他充当人民的喉舌,谁的诗歌里有人民的声音,谁的生活便会受到冻馁的威胁,杜甫的悲剧也就无从避免。他的无奈已经超越了无奈的定义,成为普通人难以体会之重。究其事业无奈感的缘由,可能有:。
1、大时代的大动荡和统治阶级内部潜规则。
杜甫20岁后的生活可大致分为4个时期:南北壮游(玄宗开元十九年至天宝四载731--745);困居长安(天宝五载至十四载746--755);为官流亡(肃宗至德元载至乾元二年756--759);漂泊西南(肃宗上元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760--770)。
在这4个时期里,从天宝十四载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整个唐朝陷入一片混乱,战争不断,政权不稳,民生凋敝。即使8年后安史之乱被平定,唐王朝也是虚有其表,藩镇割据,外族侵犯频繁,局部地区(尤其西南)兵变实属常事。社会的大动荡使得统治阶级已经无暇顾及治国人才的筛选,而是更看重可以迅速平定战乱的武将。这一点可以从757年唐肃宗感动着杜甫的报国热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而看似相当重要的职务却由“从八品”官员担任,看出皇帝并不是需要什么真正的谏臣,而是把他当做身边的点缀。而当时杜甫也只是一个名气不大的诗人,生活条件的恶劣,年龄的增长使他疾病缠身,形容枯槁。就第一印象来说,他不可能是必需的人才。而且杜甫在这之前有很多写实诗歌是针砭时弊的,如:《兵车行》《丽人行》等,是官僚阶层难于容忍的,统治阶级不会让一个会或可能制造对他负面影响的人身居要职。
如果时代没有开始安史之乱,杜甫的前途会不会更有希望呢?答案是:也不会!唐玄宗从开元之治晚期开始沉湎女色,荒于政事,政权由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把持长达十九年之久,而李林甫最疾恨文人,怕他们任意批评朝政对自己构成威胁,于是策划了无一人及第的科考,还对玄宗谎称“野无遗贤”。而这次考试35岁的杜甫也参加了,他把这次考试看成他唯一的出路并且以为一定能成功,不料是这样的结果。落榜的同时,杜甫的父亲可能在奉天县令的任上不久就去世,他的家境从此无法给他带来任何物质上的支持和任何有利前途的人脉关系。在家道没有完全衰微时,他的壮年有十年漫游,而他漫游途中所结识的朋友多是游猎玩乐的朋友,并没有什么实际上能援引他去做一番事业的人物。即使这个时期结识的李白,李邕,高适等名人,对杜甫的前途也并没有起多大作用。杜甫所推崇的耿介人士张九龄,严挺之都被李林甫排挤,离京不久便逝去;李白,贺知章等也上疏请度为道士,归还乡里;李邕在任上被李林甫势力暗杀;左丞相李适之贬为宜春太守后也被迫自杀;而后来与杜甫关系密切的房管也贬为宜春太守。可见当时的唐王朝统治阶级何其腐败黑暗。
杜甫的为官经历有三次。755年,长安,也许是上承左丞相韦见素的诗起作用,44岁的杜甫,被任为河西县尉。但当时的县尉是为恶的官职,他已然辞却改就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任务是看守兵甲器仗,管理门禁钥匙,职位正八品下。为此他写了诗《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但没工作多久,安禄山打到洛阳,长安沦陷,国难官不成。757年,凤翔,46岁的他被唐肃宗任为左拾遗,职务是供奉皇帝,进谏言,举贤荐良,职位从八品上。但仅工作三个多月,肃宗不喜欢他,被放还回家。764年,成都,53岁的杜甫受严武的举荐任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职位从六品上,但因幕府幕僚间相互倾轧的状态使杜甫心力交瘁,次年正月便辞职卸任。从他的事业轨迹看,杜甫没有大起,也不存在大落,甚至谈不上是一条事业线。
任何时代都有潜规则。杨玉环受宠,全家得势;李林甫掌权,异己得诛,在这样动乱的时代,这样腐坏的统治阶级,这样无情的潜规则下,杜甫没有好的地位,没有优的背景,没有多的钱财,没有厉害的人脉,没有惊人的治国之才,上级不讨喜,同级不讨好,想要有所作为实属难事。史料记载,在天宝十载,玄宗举行三个盛典祭祀“玄元皇帝”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写出三篇辞气壮伟的“大礼赋”进献,得到玄宗赏识,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他则等待分配,但没有下文。之后他不断写诗投赠权贵,希望得到举荐,但都没有结果。可见杜甫前途的无奈,外在的压迫和排挤是占很大比重的。
2、奉儒守官的追求和厚重的社会责任感。
膳部员外郎,杜审言子杜闲(就是杜甫的父亲)任奉天县令。可见,杜甫出身于有悠久传统的官僚家庭,自小耳濡目染的是忠君报国的儒家思想,而他也极其推崇他的祖先杜预和祖父杜审言,希望可以延续先人的事业和文才,重兴家庭声势。在《进周赋表》里“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可见杜甫的人生理想和事业追求。他中年时期积极谋取官职,不惜向任何一个当权者寻求援引,结果总是让人抑郁。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是值得敬佩的,但没有结果的追求是不够明智的,是在自我施压,自我禁锢,是很无奈的。
杜甫的事业追求心是超出他能量之外的负担,除此之外,他的精神自我禁锢还在于他有着厚重的社会责任感。他的出身使他在当时享有很多特权,但他一生多是在贫困中度过。他的强烈爱国心让他即使穷,也要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即使没有物质的救助,也要用诗为苦难人民申诉。他为逃役的老翁一家写《石壕吏》;为不足年龄被迫征兵的孩童作《新安吏》,自己草堂漏雨他想的是天下仕子的处境;自己有温饱问题却为孤居无食的老妇写解围信;为新婚后作死别的夫妇吟《新婚别》……他无时无刻不关心天下苍生,他没有学李白的放任潇洒,他没有学陶渊明的遗世独立,他追随着屈原式的坚守,却比屈原更坚韧。当社会处于病态,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自己想极力援救却无计可施,他的无奈会有多重?!
3、为仕期间的失误。
这篇传记展现的杜甫生命中的一个片段,如同一首苦难而又壮美的歌.
这篇传记是诗人写诗人,作者冯至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
本书创作追求忠于史实,所有描写都有史实作为根据.但又不作烦琐考据.作品所展现的杜甫形象生动,性格心理发掘很深入,作品达到了艺术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是一部传记文学的佳作.
长安十年。
杜甫35岁时(746)也到了长安,但他的眼光并没有局限在这些耀人眼目的事物上;他在这些事物外看到统治集团腐朽和人民的疾苦.在长安一住十年,他得到的并不是显耀的官职,而是对现实的认识,由此他给唐代的诗歌开辟了一片新的国土.
他的眼光是那样的特殊.他对国家和人民倍加关心,统治集团的腐化是锝不到官职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民的疾苦是杜甫作诗的思想源头之一.最后达到忧国忧民的上一层次.
李隆基将政权交给里李林甫,使得贤才,有能力的人,几乎没有一不遭受他的暗算与迫害,除李林甫外,政府里的人不是像杨国忠那样的贪污,就是像陈希烈那样的庸懦.
杜甫的心情已大为改变,不得不放弃那种豪放的生活,等到752年李林甫死后,他放胆的述说出他几年来心中的悲愤,对于自己的生活的描写更体现其受迫害之深.
他生活贫苦,曾做过别人的宾客,但目的还是为了谋取一个官职.他被贫穷所压迫,一方面被事业心驱使,达到为了得到一个官职不择手段的地步,另一方面他又是那样的抑郁,无奈.
“丽人行”是描绘了杨氏姊妹丑恶的行为,在这政风腐败,边疆失利,民生渐趋凋敝的时代,玄宗奢侈的生活却有加无减.
这是杜甫在长安的真实收获?他步履从贫乏的街巷到贵族的园林,从重楼名阁,到互竟豪奢的曲江再到征人出发毕经的咸阳桥,他由于进士要求的失败,认识了这个政治集团的腐败,由于自身的饥寒触到了人民的疾苦.
若是没有进士的失败,想必他也不会体会到这种社会的现实.
流亡。
在安史之乱,及以后的战乱中他困居长安,从秋到冬再从冬到春,除去为国家忧愁外,自然他也时常思念他的家人;远在钟离的韦氏妹,滞留平阳的弟弟,鹿州的妻子,在长久的不到家中的消息,并听说胡人到处残杀,一直东到鸡犬.
后来恢复了,他才得一令他称心的官职.
短短三个多月,杜甫念及两京沦陷,人民疾苦,他忠于他的职责。似乎没有这些经历杜甫也不会坚守他的岗位,他也有一些野心。
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杜甫仍做皇帝的供奉官左拾遗。
是风翔的一段经历给他的教训太大了呢,还是这平静的官僚生活把他的视野仅限制在皇帝周围,而看不见广大的人民呢。这为杜甫再一次回到群众中作了一个铺垫。
杜甫经历了有关征兵役等事件,在那段日子里他写了“三吏”“三别”等佳作。
这风云多变,忧患重重的现实社会,导致了杜甫一生无穷的苦难杜甫诗感人的力量由此产生:诗人无论“慨世”还是“慨身”,他的感情总是和国家危机,人民疾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大部分诗篇都充满着个人的与时代的血泪。
“杜甫传”让人们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而杜甫又是这个现实的受害者与申述者。
从诗人到圣人。
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打着自己的算盘,想着自己的利益,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是杜甫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杜甫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旧无比夸赞那些势利的权贵们。对于汝阳王李琎和驸马郑潜,杜甫一方面在赠给他们的诗中说他们对待自己“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难”,私下里却说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看到这,我不禁觉得“虚伪”、“趋炎附势”这些词用在此时的杜甫身上也毫不为过,杜甫似乎与小人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后来的杜甫,接近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肝”。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这时杜甫已完全融入百姓之中,他已将自己的生命与百姓紧紧相连,这一刻的杜甫,绝不再是虚伪的渴望谋求一官半职的杜甫,也不再是盲目侍奉皇帝、安于享乐的杜甫,这一刻的杜甫,才是我们一直敬仰的伟大的诗圣杜甫!
或许有人会毫不犹豫回答说是经历,是杜甫一生遭遇的无数的坎坷和磨难。对,这个回答自然是正确的。十年长安的仕途之路让杜甫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官场黑暗,四处流浪的痛苦经历让杜甫深深体会到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仅仅靠此就能造就我们的一代诗圣?试问,难道像杜甫这样仕途不顺的人很少?难道像杜甫这样被迫流亡的人很少?难道像杜甫这样目睹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人很少?但是,诗圣又有几个?不也仅仅只有杜甫一个。经历固然会对杜甫的转变起一定作用,但是我想,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自身,而是一颗他一直深深埋在自己内心的种子,一颗叫做“同情百姓”的种子!
假如杜甫没有在内心埋下这颗“关心百姓”的种子,那么无论他经历多么多的人生坎坷,目睹多么多的百姓不幸,也只会变得更加麻木,对自己的人生更加麻木,对百姓的遭遇更加麻木。但是从刚来到长安开始,杜甫除了与别人一样惊叹长安耀眼的事物外,还比别人多一样东西,那便是对百姓痛苦的同情,也就是那颗种子。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当官,或是流浪、逃命,杜甫始终带着这颗同情百姓的种子,尽管有时虚伪,尽管有时趋炎附势,尽管有时自身难保,但那颗种子却一直在他的心中,并悄悄地生根、发芽、生长。而杜甫的自身经历,无论是因被统治者搁置而壮志难酬,还是因四处流亡而目睹百姓的种种痛苦,全都成为那颗种子的养料。最终,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那颗种子变成了参天大树,而杜甫,也成为了为百姓的灾难而忧,为百姓的疾苦而吟的诗圣!
从平凡甚至虚伪的人到最后让人敬仰的圣,看似天大的转变,或许,从杜甫在心中埋下“同情百姓”的那颗种子起,便已成为一个必然!
杜甫传读书笔记每一章节篇四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杜甫传。
欢迎阅读。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这些伟大的作品背后,是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种博大的情怀。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作的一大特征。这种风格不仅是乱世的产物,更是诗人伟大人格的体现——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国家与人民的立场,心忧国家,心系民众,同情百姓的苦难遭遇,一颗挽救社会的心在剧烈跳动,一种帮助人民摆脱沉重枷锁的激情在涌动。长安十年,历尽坎坷,杜甫仍旧不愿彻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颗渴望救黎民于水火的诚心。这些因忧国忧民而兴起的满腔热忱,形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力量源泉,这种从政的热情,在屡遭冰霜之后,代作“诗史”创作的雏形。
把诗人从政的愿望转化为批判揭露黑暗现实正是当时的腐朽社会。这种沉闷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从政救国救民的理想,但同时,它一次又一次戏弄着一位诗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于黎民,那它将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毁了一位救世之臣,那么,它将催生了它所摧毁不了的一代诗人。长安十年,个人的凄凉际遇,与黎民的苦难交际交融,孕育出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创作的灵感源泉。
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观杜甫。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
唐诗。
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读杜甫。
今天,怀着朝圣的心态,我来到了杜甫的故乡巩义。原定今天下午3点从开封出发,下午5点到巩义。但是由于开封与我心中的开封存在些许差异,所以决定提前离开。8点先乘火车到郑州,停留半小时后转车去巩义。
巩义要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康百万庄园,另一个是杜甫陵园。其实还有一个地方是杜甫故里。但是那里是开发后的旅游景点,想必不会缺少香火。相比而言,陵园中的杜甫会更加需要人们的安慰。
独自旅行,比较随性。我偏爱徒步,因为怕坐车会错过很多不为人知的角落。从康百万庄园出来,直接沿路上山,一路上全是嵌在山崖里的民居。已经风化多年的木头门周围是掉渣的土墙,不时有几个人从门里出来,用穴居人的目光目送着我走向山上。
途径一个小时,终于在半山腰找到了杜甫陵园。杜甫墓与我之前看到的那些汉墓大小差不多,与他们不同的是这里有人收门票。陵园里边在建的是杜甫祠堂还有类似博物馆之类的东西,目前仅仅是完成了搭建,里边什么也没有。整个园林地处半山腰,十分安静。杜甫的坟冢前有一尊康熙年间的石碑,上边刻着:唐杜少陵先生之墓。坟冢周围杂草重生,好像是在诉说着这位唐朝诗人的多舛命运。
提到诗人,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李白。没错,李白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成为了唐诗的代名词。余光中先生曾评价李白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还有三分啸成剑气,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不光是当代人这么评价他,就连同在唐朝的杜甫都不禁赞叹道: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我看来,李白的地位之高,常常令人望尘莫及。他高的圣洁,甚至高的有些飘渺。令人叹为观止,甚至令人不敢触碰。相比于李白,杜甫则显得更为平易,更为亲民。他的诗歌,被人们成为诗史,多是当时的社会写实。也因此,读杜甫比读李白,我们能更加感受到亲和力,同时也更能看清杜甫漂泊后半生的惨淡命运。
建秩序的日益强化,他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成了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人。在唐朝,杜甫直到去世,也没有像李白那样名声大噪。正像他长眠于此的陵园,不为人所知,默默的躺在了半山腰上。
杜甫算中唐诗人,他一生五十九岁,将近四分之三的时间是在盛唐度过的。盛唐既是出狂人的时代,他又和李白、高适和岑参这样的狂人交往,也就不可能没有染上几分狂气。如《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又如《房兵曹胡马》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早年的这些诗句,展示出他不平凡的气度,表明他内心充溢着盛唐的浪漫精神。也正因为这样,当他中年身处窘境,体味炎凉的时候,他始终保持着正视现实的热情和突入时代的勇气。
安史之乱爆发时,杜甫已四十四岁。因为当时他没有什么名气,所以从安禄山的战火中逃了出来,投靠了唐肃宗。唐肃宗念他忠义,赐官于他。可杜甫的性格,是没法在当时的官场中立足的。不久他被贬,最后辞官,开始了晚年的流亡生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则更进一步,不光是不得志,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了,他还大声呵斥“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当他看到衰败中的唐朝还在战争,在村里征召男丁的时候,他还要为百姓们哀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壮丁被征发到西北边境去送死,这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惨景啊!在小农社会里,从来都重男轻女,然而杜甫却嘲笑讽刺似的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只会默默地哭泣。因为杜甫和他们一样,都是弱者。
弱者与弱者还不同。老妇的弱是手无束鸡之力,然而杜甫还有一杆笔,还有他曾经的狂人胸怀。他还在为君所忧,为民所殇。在秋风掀掉他草屋房顶的时候,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时候,他居然还能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一向如此,用自己从来都被苦难压扁的目光撑出一片树荫,苦苦地去为别人遮雨。直到自己走投无路了,杜甫还在《又呈吴朗》中写道: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沾巾。这个无食无儿的妇人,到杜甫门前来打枣充饥,只是一个秋天的事,诗人竟把她记住了。第二年,诗人把这所房子借给一个吴姓亲戚。还特意写这首诗叮嘱说:“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要不是穷得没办法,这妇人何至于稀罕这几个枣子?正因为她心怀恐惧,因此来打枣时一定要尽可能对她和蔼一些。这首诗算不上华丽,纯粹是一片真情。诗人用如此广大的心胸去关怀最底层的穷人时,他自己也正是一个无依无靠的穷人。三年后晚年的杜甫积劳成疾体弱多病,最终客死在湘江上的一条船里。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当代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杜甫传读书笔记每一章节篇五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
大唐的朝廷真象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父吟。
杜甫传读书笔记每一章节篇六
或许,杜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他也打着自己的算盘,想着自己的利益,长安十年里,尽管他真真切切地羡慕李白的潇洒生活,但是杜甫依旧不肯放弃谋取一官半职的想法;尽管杜甫明白官场的黑暗,甚至亲身经历过中书令李林甫的阴谋,但在所进之赋中仍旧无比夸赞那些势利的权贵们。对于汝阳王李琎和驸马郑潜,杜甫一方面在赠给他们的诗中说他们对待自己“招要恩屡至,崇重力难难”,私下里却说自己“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看到这,我不禁觉得“虚伪”、“趋炎附势”这些词用在此时的杜甫身上也毫不为过,杜甫似乎与小人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是,杜甫终究是杜甫。《杜甫传》向我们刻画了这样一个后来的杜甫,接近晚年的他在孤苦伶仃,穷困潦倒,甚至自己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仍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仍为“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而哀叹“天地终无情”,仍为“积木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而“塌然摧肺肝”。一个自身难保、未老先衰的人却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着想,无时无刻不在为百姓担忧。这时杜甫已完全融入百姓之中,他已将自己的生命与百姓紧紧相连,这一刻的杜甫,绝不再是虚伪的渴望谋求一官半职的杜甫,也不再是盲目侍奉皇帝、安于享乐的杜甫,这一刻的杜甫,才是我们一直敬仰的伟大的诗圣杜甫!
或许有人会毫不犹豫回答说是经历,是杜甫一生遭遇的无数的坎坷和磨难。对,这个回答自然是正确的。十年长安的仕途之路让杜甫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官场黑暗,四处流浪的痛苦经历让杜甫深深体会到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仅仅靠此就能造就我们的一代诗圣?试问,难道像杜甫这样仕途不顺的人很少?难道像杜甫这样被迫流亡的人很少?难道像杜甫这样目睹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中的人很少?但是,诗圣又有几个?不也仅仅只有杜甫一个。经历固然会对杜甫的转变起一定作用,但是我想,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他的经历,而是他自身,而是一颗他一直深深埋在自己内心的种子,一颗叫做“同情百姓”的种子!
假如杜甫没有在内心埋下这颗“关心百姓”的种子,那么无论他经历多么多的人生坎坷,目睹多么多的百姓不幸,也只会变得更加麻木,对自己的人生更加麻木,对百姓的遭遇更加麻木。但是从刚来到长安开始,杜甫除了与别人一样惊叹长安耀眼的事物外,还比别人多一样东西,那便是对百姓痛苦的同情,也就是那颗种子。以后的日子里,无论是当官,或是流浪、逃命,杜甫始终带着这颗同情百姓的种子,尽管有时虚伪,尽管有时趋炎附势,尽管有时自身难保,但那颗种子却一直在他的心中,并悄悄地生根、发芽、生长。而杜甫的自身经历,无论是因被统治者搁置而壮志难酬,还是因四处流亡而目睹百姓的种种痛苦,全都成为那颗种子的养料。最终,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让那颗种子变成了参天大树,而杜甫,也成为了为百姓的灾难而忧,为百姓的疾苦而吟的诗圣!
从平凡甚至虚伪的人到最后让人敬仰的圣,看似天大的转变,或许,从杜甫在心中埋下“同情百姓”的那颗种子起,便已成为一个必然!
杜甫传读书笔记每一章节篇七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的瑶湾。他的出身是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审言是武则天时著名诗人,父闲曾为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这一阶级出身规定了杜甫要成为一个热爱人民的诗人不可能不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杜甫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也正是这样表明着的。
杜甫一生约可分为四个时期。三十五岁以前,是他的读书和壮游时期。这时正当开元盛世,他的经济状况也较好,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诗人从小就“好学”,七岁时已开始吟诗,“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的刻苦学习,为他的创作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从二十岁起,他结束了书斋生活,开始了为时十年以上的“壮游”。先南游吴越,后北游齐赵。游齐赵时,曾先后和苏源明、高适、李白等人有时呼鹰逐兽,打猎取乐,有时登高怀古,饮酒赋诗,并和李白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在这长期的壮游中,诗人接触到我们祖国无比丰富的。
文化。
遗产和壮丽河山,不仅充实了他的生活,也扩大了他的视野和心胸,为他早期诗歌带来相当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望岳》诗可为代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正流露了诗人对一切事业(包括创作在内)的雄心壮志。但由于这种生活方式,不可能接近人民,深入现实,因此,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这只是他的创作的一个准备时期。
杜甫走向现实主义,是从第二期(三十五到四十四岁)十载长安的困守开始的。这是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屈辱生活,以至经常挨饿受冻:“饥饿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悬百结。”在饥寒的煎熬下,杜甫也曾经想到退隐,作一个“潇洒送日月”的巢父、许由,但他没有回避艰苦,还是坚决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这是一个重要的契机。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使他逐渐深入人民生活,看到人民的痛苦,也看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写出了《兵车行》、《丽人行》、《赴奉先咏怀》等现实主义杰作。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从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是杜甫生活的第三期,陷贼与为官时期。这是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惨重,诗人也历尽艰险。在陕北,他曾经和人民一起逃难,在沦隐了的长安,他曾经亲眼看到胡人的屠杀焚掠,和人民一同感受国亡家破的痛苦。为了献身恢复事业,他只身逃出长安,投奔凤翔。“生还今日事,间道暂时人”,“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从这些诗句也就可以想见当时的艰险和困苦。脱贼后,他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却又很接近皇帝的谏官。就在作谏官的头一个月,他因“见时危急”,上疏营救房官的罢相,不料触怒肃宗,几受刑戮。从此他屡遭贬斥,但也因而多次获得深入人民生活的机会。在由凤翔回鹿州的途中,在羌村,在新安道上,他看到了各种惨象,他和父老们,和送孩子上战场的母亲们哭在一起。安史之乱是带有民族矛盾性质的,当时进行的战争乃是有关国家存亡的自卫战争。因此杜甫对待战争的态度也就和以前不同,不是反对,而是积极号召。他哀悼那为国牺牲的“四万义军”,他告诫文武官吏要“戮力扫搀枪”,他一方面大力揭露兵役的黑暗,同情人民;一方面还是勉励人民参战。由于深入人民生活,并投入实际斗争,这就使他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七五九年七月,杜甫弃官由华州经秦州、同谷,历尽千辛万苦,于这年年底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他最后一期“漂泊西南”的生活。严武再镇蜀,表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他曾度过六个月的幕府生活。除此以外,在漂泊的十一年中,他经常过着“生涯似众人”的日子。他爱和劳动人民往来,而憎厌官僚,所以说:“不爱入州府,畏人嫌我真。及乎归茅宇,旁舍未曾嗔。”在这漂泊的十一年中,杜甫的生活仍然很苦,在他逝世的那一年,还因为避臧介之乱而挨了五天饿。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同时也从不曾忘记或放松自己的创作,在漂泊的十一年间,他竟写了一千多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遭田父泥饮》、《诸将》、《秋兴》、《岁晏行》等都是这时期最优秀的作品。和前期不同的,是带有更多的抒情性质,形式也更多样化。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地赋予七言律诗以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内容。
杜甫在四川漂泊了八、九年,在湖北、湖南漂泊了两三年,七七?年冬,死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他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在人民被奴役的时代,要作关怀人民疾苦的诗人,他的身后,自然是萧条的。八一三年,仅由他的孙子杜嗣业“收拾乞丐”,才把停在岳阳的灵柩归葬偃师。诗人的遗体还漂泊了四十三年。
从以上简单的叙述,我们已可看出杜甫和人民的关系和他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过程。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他从切身生活体验出发,对儒家的消极方面也有所批判。比如,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位不在位,都要谋其政!尽管“身已要人扶”,然而他却说“拔剑拨年衰”。尽管“万国尽穷途”,“处处是穷途”,然而他却是“不拟哭穷途”,“艰危气益增”。前人说杜甫的许多五律诗都可作“奏疏”看,其实何止五律?我们知道,儒家也谈“节用爱人”,“民为贵”,但一面又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杜甫与之不同,他接近劳动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愿为广大人民的幸福牺牲自己。儒家严“华夷之辨”,杜甫却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这种狭隘性。他主张与邻族和平相处,不事杀伐,所以说:“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前出塞》)因此他非常珍视民族间的和好关系:“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近闻》)对玄宗的大事杀伐以致破坏这种关系则加以非难:“朝廷忽用歌舒将,杀伐虚悲公主亲!”(《喜闻贼盗蕃寇总退。
口号。
》)。
总之,用杜甫自己的话来说,“穷年忧黎元”,是他的中心思想,“济时肯杀身”,是他的一贯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他的最高理想和主要手段。他拿这些来要求自己,也用以勉励朋友。他表彰元结说,“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他对严武说,“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他对裴虬也说,“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正是这些进步思想,形成了杜甫那种永不衰退的政治热情、坚忍不拔的顽强性格,和胸怀开阔的乐观精神,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性最强的伟大诗人。当然,这和他的接近人民的生活实践也是分不开的。
由于时代、阶级的限制,杜甫不可能否定皇帝的地位,白居易说“蜂巢与蚁穴,随分有君臣”,也是把君臣关系看作天经地义。须要指出的是,杜甫虽然接受了儒家的忠君思想,但他的忠君是从爱国爱民出发的。正因如此,他一方面对皇帝存在着很大的幻想,希望通过皇帝的“下令减征赋”来“各使苍生有环堵”;另一方面,他也写了“唐尧真有圣,野老复何知?”“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等诗句,直接讽刺皇帝,对权贵达官们祸国殃民的罪行,他更勇于揭发。
杜甫传读书笔记每一章节篇八
读完了杜甫悲剧的一生,心情无比的沉重,眼前仿佛浮现了诗人病卧孤舟的凄凉景象。
然而就是这个凄惨可怜的人,却留下了珍贵的史诗“三吏三别”,留下来《春望》《赴奉先县咏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登高》……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名篇。*一个凄惨可怜的人,临死之前仍不忘忧心百姓的疾苦,担心国家的命运。
杜甫,始终是值得我们景仰的一个伟大的诗人!一个伟大的灵魂!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当代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杜甫传读书笔记每一章节篇九
杜甫异常重视诗歌的艺术性。他对于一篇诗的要求非常严格,即所谓“毫发无遗憾”。因此,他的诗不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
从创作。
方法。
上来看,杜甫的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杜甫有他独特的丰富的生活。
经验。
他的诗多取材于人民生活和社会现实密切结合为了真实地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他需要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形成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
为了比较便于阐明杜诗现实主义的若干特点,我们可以分别地就叙事诗和抒情诗两方面来谈。
杜甫的叙事诗,特别值得我们珍视。在他以前,文人写的叙事诗是很少的,叙人民的事的就更少。杜甫的叙事诗,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现实主义特色也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充分。这有以下几点:
第一,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在杜甫许多著名的叙事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比如《兵车行》中那个“行人”的谈话,便说出了千万个征夫戍卒的相同或相似的遭遇;“三吏”、“三别”更是典型概括的最好的范例。例如《无家别》里,写乱后乡里的面目,写无家可归的士兵的心理:“近行只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写士兵对死于沟壑的母亲的回忆,都有极其深广的现实内容。就以《羌村》来说,虽然是叙述诗人自己乱后回乡的经历,但是,诗中所写的“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等家人相逢的情景,以及“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欷虚”的场面,绝不只是反映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经历。杜甫这些诗所以千百年来都一直能令人。
读后感。
到惊心动魄,其秘密也就在于它是现实生活的高度集中的概括。杜甫还善于把巨大的社会内容集中在一两句诗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因为它是诗人以如椽的诗笔,概括了社会现实中的尖锐的矛盾,写出了统治集团的铁案如山的罪证。他如:“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等,同样是以高度集中概括而“力透纸背”的名句。卢世榷评“万姓疮痍合,群凶嗜欲肥”二句说:“合字肥字,惨不可读。诗有一字而峻夺人魄者,此也!”合、肥二字所以具有“峻夺人魄”的力量,便是高度集中的结果。
第二,寓主观于客观。也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这是杜甫叙事诗最大的特点,也是杜甫最大的本领,因为必须具有善于克制自己的激动的冷静头脑。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跃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便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写。他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和评价融化在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只如“有吏夜捉人”这一句,无疑是客观叙述,但同时也就是作者的讽刺、斥责。不必明言黑暗残暴,而黑暗残暴之令人发指,已自在其中。此外,《丽人行》中对杨国忠兄妹的荒淫,只是从他们的服饰、饮馔和行动上作具体的刻画,不显加谴责,而讽意自见。白居易也是现实主义诗人,我们如果拿他同样是反对穷兵黩武的名诗《新丰折臂翁》来和杜甫的《兵车行》对照,马上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异。在《兵车行》里,杜甫始终没有开腔,“行人”的话说完,诗也就结束了。但在《新丰折臂翁》中,白居易在叙述那折臂翁的谈话之后,却自发议论,明白点破作诗的主旨。白诗的讽刺色彩虽然很鲜明,但杜诗寓讽刺于叙事之中,更觉真挚哀痛,沁人心脾。
第三,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为了把人物写得生动,杜甫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白,并作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这类作品很多,现以《新婚别》为例。这是写的一位新娘子的独白: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新婚竟成生离死别,本是痛不欲生,但一想到自己还是刚过门的新娘子,所以态度不免矜持,语带羞涩,备极吞吐,这是完全符合人物的特定身分和精神面貌的。所以我们读起来,总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
第四,采用俗语。这是杜诗语言的一大特色。杜甫在抒情的近体诗中即多用俗语,但在叙事的古体诗中则更为丰富,关系也更为重要。因为这些叙事诗许多都是写的人民生活,采用一些俗语,自能增加诗的真实性和亲切感,并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和语言的个性化。比如同是一个呼唤妻子的动作,在《病后过王倚饮》一诗中,杜甫用的是“唤妇出房亲自馔”,而在《遭田父泥饮》中,却用的是“叫妇开大瓶”,“叫妇”这一俗语,便显示了田父的本色。其他如《兵车行》的“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新婚别》的“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也是很生动的例子。至如《前出塞》的“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更是有同谣谚了。
第五,细节描写。杜甫善于捕捉富于表现力的、能够显示事物本质和人物精神面貌的细节。例如《兵车行》:“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便是这样一个细节。它不仅揭示了那个役夫“敢怒而不敢言”的痛苦心情,而且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又如《石壕吏》用“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这一细节暗示出老妇竟被拉走的惨剧,《丽人行》用“犀助厌饫久未下”这一小动作来刻画那班贵妇人的骄气,都是很好的例证。他细节描写最出色的是《北征》中写他妻子儿女的一段:
这里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小儿女的天真烂漫,而且也烘托出了他自己的悲喜交集的复杂心情。前人说杜甫“每借没要紧事,形容独至”,其实就是细节描写。
应该指出:上述诸特点,在杜甫的叙事诗中往往是同时出现的。
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抒情诗也有他自己的风格。他往往象在叙事诗中刻画人物那样对自己曲折、矛盾的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解剖,《赴奉先咏怀》头一大段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乍一看好象很抽象,其实仍很具体,他用“涕泪满衣裳”来写他的喜极而悲,并抓住“漫卷诗书”这一小动作来表现他的大喜欲狂,下面四句虽然属于幻想,但在幻想中仍有丰富的形象性。在叙事诗中,杜甫寄情于事,在抒情诗中,则往往寄情于景,融景入情,使情景交融。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情景同时出现,如他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后游》)。另一种是只见景,不见情,如《登慈恩寺塔》:“秦川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其中便包含着忧国忧民的心情。“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其中也同样有着诗人跳动的激情和那个混乱时代的阴影。在叙事诗中,杜甫尽量有意识地避免发议论,在抒情诗,具体地说在政治抒情诗中,却往往大发议论,提出自己的政见和对时事的批评,如“由来强干地,未有不臣朝”、“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之类。为了适应内容的要求,杜甫的叙事诗概用伸缩性较大的五、七言古体,而抒情诗则多用五、七言近体。
杜甫是一个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这就决定了他的现实主义是有理想的现实主义。因此在他的某些叙事兼抒情的诗中往往出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洗兵马》可以作代表。诗一开始就以飘风急雨的笔调写出了大快人心的胜利形势,热情地歌颂了祖国的中兴:“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但一面又以唱叹的语气提醒统治者要安不忘危:“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并幽默地讽刺了那些因人成事、趋炎附势的王侯新贵:“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也没有忘记人民的生计:“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诗的结尾更通过“安得壮士挽天河”的壮丽幻想,提出了“净洗甲兵长不用”的希望。全诗基调是乐观的,气势磅礴,色彩绚丽,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但又兼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王安石选杜诗以此诗为压卷,是有眼光的。此外《凤凰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都是较突出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
杜诗的风格,多种多样。但最具有特征性、为杜甫所自道且为历来所公认的风格,是“沉郁顿挫”。时代环境的急遽变化,个人生活的穷愁困苦,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以及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是形成这种风格的主要因素。比如同是鄙薄权贵,李白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杜甫却说“野人旷荡无腆颜,岂可久在王侯间”;同是写友情,李白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杜甫却说“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预堆”,一飘逸,一沉郁,是很明显的。
杜甫所以能取得这样高的艺术成就,绝非偶然,而是用尽他毕生的心血换来的。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是虚心的学习。他向古人学习,也向同时代人学习;向作家学习,也向民歌学习。所以他说“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汝师”。虚心的学习,使杜甫奄有众长,兼工各体,并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做到象元稹所说的“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但是他也不是无批判的学习,所以又说“别裁伪体亲风雅”,而在肯定“清词丽句必为邻”的同时,就提醒人们不要滑进形式主义的泥坑:“恐与齐梁作后尘”。第二是苦心的写作。尽管杜甫称赞他的诗友李白是“敏捷诗千首”,但却不讳言自己写诗的“苦用心”。为了诗语“惊人”,他的苦用心竟达到这样的程度:“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贵的是,杜甫还坚持了这种苦心孤诣的写作态度,他说“他乡阅迟暮,不敢废诗篇”,又说“老去渐于诗律细”。他的作品,不是愈老愈少,而是愈老愈多,直到死亡前夕,还力疾写出《风疾舟中伏枕书怀》那样长篇的排律。他真是学到老、写到老。第三是细心的探讨。盛唐诗人很多,谈论诗的却少。杜甫与之相反,他好论诗,而且细心。他对李白说“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对严武说“吟诗好细论”,对高适、岑参说“会待妖氛静,论文暂裹粮”,此类甚多。他对于论诗,很自负,也很感兴趣,所以说“论文或不愧”,“说诗能累夜”。他的《戏为六绝句》、《偶题》等专门论诗的诗,其中就可能包括他和朋友们“细论文”的一部分内容。此外,对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广泛。
爱好。
和吸收,也有助于他的诗歌艺术的提高。在《剑器行》的序文中,他就曾提到张旭。
草书。
的“长进”和“豪荡感激”,是得到公孙大娘“剑器舞”的启发这样一个事例。他从一幅画中所领会的“咫尺应须论万里”的画境,和他要求一首诗所应达到的“篇终接混茫”的诗境,正是近似的、相通的。
第四节杜甫在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天意君须会,人间更好诗!”白居易说得对,人民的确是要好诗的,杜甫也确实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留下了许多好诗。他的诗是我国最可宝贵的文学遗产的一部分。
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杜甫占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最早从周代民歌就开始了的。象《诗经》风诗中的《伐檀》、《七月》、《氓》等,都是极其优秀的代表。到两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精神和表现手法更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缘事而发”的叙事诗,如《陌上桑》、《东门行》等,而产生在建安时代的长诗《孔雀东南飞》,更是一个特出的奇峰。对话的运用,人物性格的刻画,细节的描写等,都益趋成熟和完善,人物和情节的典型化也有很高的水平。
总结。
并发扬我国现实主义优良传统这一历史任务,是由杜甫来完成的。他把现实主义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更成熟的阶段。
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多方面的。这突出地表现在那些反映现实的乐府叙事诗上。他没有遵循建安以来沿袭乐府古题的老一套办法,而是本着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精神自创新题,即所谓“即事名篇”,或者说“因事命题”。对这类作品,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作了很高的评价,而元稹在《乐府古题序》中更叙述了他们所受到的启发:“近代惟诗人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丽人》等,凡所歌行,率皆即事名篇,无复依傍。予少时与友人白乐天、李公垂辈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由此可见,中唐的新乐府运动,正是由杜甫直接开导的。用不用古题,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形式问题,因为实质上无异于为后代诗人指出一条通向现实、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这一影响,一直贯到清末黄遵宪等诗人的创作中。
高度的爱国精神,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一大特色,这不仅在文学史上而且也在历史上起着积极的。
教育。
作用。爱国诗人陆游就深受杜甫影响,他从杜诗领会到“诗出于人”的道路,所谓“工夫在诗外”,从而纠正了他早年学诗“但欲工藻绘”的偏差,创作出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诗篇。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是一生酷爱杜诗,在燕京坐牢的三年间,更是专读杜诗,并集杜诗为五言绝句二百首,说是“但觉为吾诗,忘其为子美诗”(《文山全集》卷十六《集杜诗自序》)。爱国诗人顾炎武也同样从杜诗得到鼓舞。
现实是复杂的。为了全面地反映现实,杜甫掌握了利用了当时所有的一切诗体,并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为各种诗体树立了典范。诗,在他手中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他用诗写传记,写游记,写自传,写奏议,写书札,写寓言,写诗文评,总之,凡是别人用。
散文。
来写的,他都可以用诗的形式来写。这方面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只以七律而论,杜甫之前,大都是用来歌功颂德或倡和应酬的,但他却用来反映民生疾苦和国家大事,成了讽刺武器。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说杜甫七律与诸家异者有五,其中之一就是“诗料无所不入”,足见这确是一个大有关系的革新。只是七律的影响要略晚于他的乐府诗,到李商隐才显示出来。李作如《重有感》等便很象杜甫《诸将》。王安石说“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便是指的七律。
为了生动而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在表现手法上杜甫也为后人开示不少法门。如学习民歌运用对话和口语,就大大提高了诗的表现力和俗语在诗中的地位,使诗歌更接近生活,接近人民群众。元稹《酬李甫见赠》诗说:“杜甫天才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看来元稹和白居易诸人诗歌的趋向通俗化,也是受杜甫的影响。在提炼口语的另一面,杜甫还通过千锤百炼创造出字字敲打得响、“字字不闲”的诗句,所以皮日休说杜诗“纵为三十车,一字不可捐”(《鲁望昨以五百言见贻因成一千言》)。这对于提高诗的语言艺术也有所启发。但如宋代“江西诗派”那样片面强调杜诗“无一字无来处”,专门在字句上下功夫,“以故为新,以俗为雅”,欲以奇句硬语惊人,就未免舍本逐末了。
韩愈说得好:“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确,我们不能不为在我们祖国文学史上同时出现这样两位伟大的诗人而感到自豪。
br/>
br/>
杜甫传读书笔记每一章节篇十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这些伟大的作品背后,是一颗伟大的心灵,一种博大的情怀。
忧国忧民是杜甫诗作的一大特征。这种风格不仅是乱世的产物,更是诗人伟大人格的体现——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国家与人民的立场,心忧国家,心系民众,同情百姓的苦难遭遇,一颗挽救社会的心在剧烈跳动,一种帮助人民摆脱沉重枷锁的激情在涌动。长安十年,历尽坎坷,杜甫仍旧不愿彻底放下自己的雄心,那颗渴望救黎民于水火的诚心。这些因忧国忧民而兴起的满腔热忱,形成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力量源泉,这种从政的热情,在屡遭冰霜之后,代作“诗史”创作的雏形。
把诗人从政的愿望转化为批判揭露黑暗现实正是当时的腐朽社会。这种沉闷的黑暗,催生了一位政客从政救国救民的理想,但同时,它一次又一次戏弄着一位诗人。如果腐朽的力量只是作用于黎民,那它将催生一代救世名臣,可悲的是它竟摧毁了一位救世之臣,那么,它将催生了它所摧毁不了的一代诗人。长安十年,个人的凄凉际遇,与黎民的苦难交际交融,孕育出了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这份情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创作的灵感源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江汉》中这两句诗是对于杜甫一生最好的写照:独立于茫茫宇宙之间,诗人深深地悲哀自己的孤独和无力,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诗圣杜甫博大的胸怀以及对世事不能如愿的惋惜。
杜甫,这样一个现实主义诗人,让我们铭记于心的缘由何在?
以前读人物传记,总觉得书写得单调,不能引发读者深刻的兴趣。但我得否认读完《杜甫传》有这样的感受,他是一个诗人,出生于大唐开元盛世,而自中晚唐开始,唐由安史之乱而由盛而衰,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中的原因即是他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读杜甫的一生,是读一个伟人的传记,是读一段令人心痛的历史,亦是一场文化之旅。
杜甫一生漂泊不定,开元时,他几乎游遍祖国大好山河,在泰山之巅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年壮时也同盛唐文人一般应试求取功名。后来,他困守长安达十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最难堪回首的岁月。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开始,长安沦陷。不幸的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被叛军所俘,因他不肯为叛军卖命,受尽了非人的折磨。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杜甫在朋友的帮助下从牢中逃了出来,他几乎是历尽艰辛,才逃到凤翔。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五月拜左拾遗,因上书营救好朋友房琯,而触怒了肃宗,被贬于四川。公元789年,他前往四川依附节度使严武,寄居在成都西郊的一个破旧的草堂里,曾经一度在严武的幕下任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等职,所以后来人们称他为杜工部。
他长期沉沦于下层,有普通人的忠厚善良,也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抱负。他亲身体验了安史之乱之时百姓的民不聊生,官吏的凶残,以及亲人的悲欢离合,他把这些都融入到自己的诗中,杜甫最为著名描写民间疾苦的作品,人们耳熟能详的是“三吏”、“三别”,他对自己贫困潦倒的哀叹和对国家的深刻思考结合在一起。
杜甫并不完全是严肃的,他也有风趣的一面。绝句漫兴九首中对于惜春之情,反用恼春、怨春的口气道来,别有特色。更难的可贵的是,杜甫善于发现贤才,我想其若是知晓自己仍能为国效力,也当是会“白发生黑丝”的吧!
杜甫,如此的古圣人之心,无愧于独立天地之间的诗圣之称。
闲坐岩石,穿倚翠竹,仰望晴空,身绕清风,一个逍遥的诗人。观杜甫。
叹抉择。杜甫一生都十分矛盾,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长安谋得一个官职,他怀念李白,羡慕李白还继续着那种豪放的生活,而他自己却不得不跟这种生活告别。人的一生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一颗心,两个方向,双方的拉扯令自己痛苦,然而自己无奈。转看自身,心中那份藏匿许久的童稚想有一片游玩的天地,然而“前程”二字却牵着握笔的双手遨游在书海,无奈,惟独在桌角深刻“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叹仕途。上帝以胃口为诱饵将一颗颗飘荡的心领入曲折坎坷的生活路。在矛盾中杜甫踏上仕途,跌跌荡荡,起起浮浮,忠的呈现似乎注定要以奸来陪衬,阴谋笼罩的朝廷怎容得下杜甫这种的儒生,一次次的希望,一次次的打击,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愤!愤奸臣,这不是一个人人格上的悲哀,而是当时社会的悲哀,甚至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叹诗才。“诗圣”杜甫用其一生造就“诗史”,他写“绝”了。
唐诗。
也写“完”了唐诗。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当杜甫二字成为教科书上的常客当稚嫩的童音将杜甫的诗读入空际心中的那份赞叹无法压抑。
叹人格。一首首坚硬的诗源于一个伟大的人格,一双脚触摸这片曾经流血的土地,一双眼看尽战乱的残酷,人生的悲凉,一对耳听尽人间的哀哭,这一切筑成的是杜甫的人格,他将这份内心的震撼扬于诗中,摇动了封建这座堡垒,将民愤、民怨、民饥、民寒诉说。
独坐孤石,心立坚竹,俯瞰尘世,写尽悲苦,满心愁绪的诗人。读杜甫。
杜甫,应该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唐代诗人。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作者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也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所以杜甫的诗歌被当代称为“史诗”《杜甫传》的作者冯至自幼热爱杜甫,无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对杜甫人生的思考。本文就是他在思考中的节选。
初到长安,杜甫漫游时代时的豪迈之情还未消逝,但与社会现实的接触渐多,豪迈之情也被一种心理矛盾渐渐替代。由于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征象,杜甫这种矛盾心理也更加浓烈,心中的无奈也愈甚。经过这十年的磨砺,使他的诗风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格。
安史之乱的开始,也标志着杜甫流亡生活的开始。这几年的流亡生活,也让杜甫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同情民间疾苦,使其是个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展现当时社会状态、政治形势,表达了人民的情绪与愿望。
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毁了杜甫又成就了杜甫:毁了他的仕途和梦想,却成就了他的诗歌和他在中国诗坛中不可磨灭的地位,犹如凤凰涅盘般重生!从官宦世家的公子到为在长安谋职而不择手段的小吏;从周游四方的游士到内心矛盾的无奈诗人;从只为个人忙碌的士人到忧国忧民的沉郁诗人,杜甫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进入“诗圣”,一步步迈向人民,一步步走出内心困顿转而进入民生之境。杜甫,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爱国诗人,一位万方多难成就的诗圣!
杜甫传读书笔记每一章节篇十一
从小到大,阅读学习了不少杜甫的诗词,曾以为他是个如李白一样旷达洒脱的热血文人,后来发现他也是忧国忧民的现实诗人。杜甫的诗称为史诗,当之无愧,他的感情心志总是和国家危机、民生痛苦胶漆般地结合在一起。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
杜甫从小就是一个好学之才,7岁时就已经开始吟诵诗歌,“读书破万卷”“群书万卷常暗诵”是他当时刻苦学习、努力进取的真实写照。就像一句话所说,成功的花朵开在有准备的土里,这为他以后的创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从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至天宝四载(745年),杜甫进行了两次长期的漫游。过得是跋山涉水、高歌游猎的浪漫生活。他先是由北方南下去游吴越,后又向北游齐赵。曾经先后和苏源明、高适等人呼鹰逐兽,打猎取乐,登高怀古,饮酒赋诗。天宝三载,杜甫在洛阳与李白相遇。
《饮酒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一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筳。
杜甫与李白相遇相知相识相惜,二人畅谈人生,相见恨晚。杜甫此时在政治上不得意,生活上也穷困潦倒,所以看不到未来生活的出路,他在被李白豪迈洒脱的风度和才华横溢的诗篇吸引的同时,也被他学到求仙的生活所感染。杜甫对李白的那种追求自由、狂放不羁精神的赞赏与敬佩溢于言表。
35岁以前,是杜甫读书和漫游的时期,也是他一生中最快意潇洒的时期。
二、困居长安时期。
读书开始走向现实主义,是从困守长安开始的。
杜甫出到长安,漫游时代的浩方情绪还没有消逝。但等到他和长安的现实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也就逐渐收敛,这中间他对于过去自由的生活感到无限的依恋。所以他的长安前期的诗反映出一种矛盾的心情。但他知道他到长安,目的是求得一个官职,有所建树,但都未成功。当时正值安史之乱的酝酿时期,当权的是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杜甫不仅不能实现他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而且开始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屈辱生活。杜甫曾经想到退隐,但他没有回避艰苦,还是坚决地走上积极入世的道路。
生活折磨了杜甫,也成全了杜甫,于是他比较广泛地接触劳动人民,仕途的失败使他能客观地认识统治阶级的腐败与堕落,个人的饥寒交迫使他更能体会到人民的疾苦。从而在中国诗史上留下了《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九首》等现实主义杰作。
从35岁到44岁,十年困守的结果,使杜甫变成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这才确定了杜甫此后的生活道路和创作道路的方向。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
安史之乱最剧烈的时期,唐王朝从此以后由盛而衰,社会政治、经济都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国家岌岌可危,人民灾难深重,一片风雨飘摇的景象,而杜甫也亲身经历了错综复杂的变化:流亡、陷贼、在皇帝身边任左拾遗、出贬华州、荒凉的洛阳道上、秦州几句、入蜀的行程。
因为他的屡遭贬斥,使他能够多次获得深入广大贫困人民生活的机会,他看到了社会中的各种悲惨景象,他同情受苦的人民,他号召人们奋力征战以保卫国家民族的安全。他一方面同情人民,大力揭露兵役给社会造成的黑暗景象;但另一方面还是积极鼓励广大人民去参战。于是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被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
从45岁到48岁,是杜甫生活的陷贼与为官时期,在这一时期,杜甫的`创作可以说是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四、漂泊西南时期。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从肃宗上元元年至代宗大历五年,杜甫离开了哀鸿遍野干戈扰攘的中原,在成都西郊盖了一所草堂,开始了“漂泊西南”的生活。
在漂泊的十一年中,他经常过着“生涯似众人”的日子。但不论生活上怎样苦,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在漂泊期间的十一年内,他写了一千多首诗。
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还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诸将》《秋兴》等作品。
杜甫年仅59岁,“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是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发展对象自我鉴定(汇总19篇)
- 2023年发展对象自我鉴定(大全12篇)
- 2023年商场租赁合同简单 商城租赁合同(精选10篇)
- 2023年日出日落的唯美句子(实用9篇)
- 最新口号征集启事(大全16篇)
- 2023年房地产年度工作总结(优质16篇)
- 最新小学生假期安全保证书简易(实用12篇)
- 最新小学安全教育总结(实用20篇)
- 2023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大全13篇)
- 我的学期总结成长与反思 我的学期总结(实用14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