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父母课堂读后感版 父母课堂读后感(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1 10:37:15 页码:13
2023年父母课堂读后感版 父母课堂读后感(实用9篇)
2023-12-11 10:37:15    小编:紫衣梦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父母课堂读后感版篇一

曾经我是一名海员,船一开航好几个月不着家,虽然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不同的风土人情,但最让我铭记于心的是在无边的大海上对家人的思念,这也使家庭在我心里变的无比重要。女儿的到来是一个大大的惊喜,初为人父的我果断放弃了在海上漂泊,回归家庭,因为我不想错过女儿成长的任何一个瞬间。

当女儿从一个襁褓里的小精灵出落得亭亭玉立,作为父亲这个角色,所担任的不仅仅只是对她的关爱和陪伴,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让我有点手足无措,尤其在升了小学之后,女儿的变化仿佛像被踩了一脚油门的汽车一样,进步飞速,有时候甚至会偶尔产生意见分歧,她不再是那个只会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小不点儿,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小世界,让身为父亲的我,多多少少有适应不了这么快的转变,但是《父母课堂》正是一个化解矛盾的缓冲带,让我意识到成长不单单是女儿自己的事,作为家长在为人父母这条路上也要不断成长!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往往父母真的把自己摆到了老师的这个角色,以类似命令的方式告诉孩子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不可以的时候,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因为父母坚信自己是对的,这一切都是为孩子好,没有深入的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前我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读了这期《父母课堂》中(20xx年11月)《别把传授变成了命令》之后,我感受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并不是肆意对孩子下任何自己认为对的命令与要求,而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实际行动去证明,往往比用言语去声明来的更有说服力,同样,孩子通过自己领悟懂得的,也远比父母的苦口婆心要深刻的多。

家里的家务活大部分都是孩子妈妈干的,我与孩子逐渐变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啥活都不想干了!看到这一些,我逐渐在下班后帮孩子妈妈刷碗了,打扫厨房了,不知不觉中,孩子也就逐渐参与进来了,收拾家私,拖地刷杯;孩子也意识到,家是我们大家的,家务活要分担,要有责任感,可以把劳动当成一种乐趣,从中得到快乐,给家一份美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正是《父母课堂》所讲的引领的作用。

正如文章所述,孩子小的时候,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需要教练式的父母,手把手的教,但随着孩子的成长,她需要朋友式的父母,给予她尊重与倾听,在孩子想和父母分享的时候,父母因为工作忙而忽略,时间久了,孩子就不会跟父母沟通了,小小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也许是日后要用大大的耐心也弥补不了的。

感谢《父母课堂》能让我及时反思,作为庇护女儿的大树,这就是我的养分。没有孩子生来就懂事,也没有父母天生就会教育,孩子在她成长的道路上磕磕绊绊,父母在陪伴的道路上摸摸索索,然而,这就是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但五味具杂也不乏乐趣。

父母课堂读后感版篇二

访谈中,厉育纲教授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那就是正面管教,给孩子以支持。所谓正面教育,就是父母在对孩子的需要和问题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其年龄和发展阶段的特点采取正面的、合理的和适度的方式进行教导,而不是遇到问题就用威胁、打骂、冷嘲热讽的管教方法。

文中的这些观点让我意识到以往对孩子的教育上确实存在着问题。以前,面对孩子学习上不尽人意的时候,经常会说出“你怎么这么笨,看看谁谁谁,比你强一百倍……”这样讽刺的语言,也说过:“如果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这样威胁的语言,以至于孩子有时会很委屈的说,你就喜欢谁谁谁,在喜欢也不是你的孩子!读后感·读了《父母课堂》之后,我知道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不断地重复着不好的行为,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更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真的很差。

成年人也有失误的时候,7、8岁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犯错误呢,关键是面对孩子的错误,我们应该怎么做?我想说的是,面对的孩子的错误,我们家长能做的只有耐心的教导,绝不是棍棒打骂可以解决的。我们要容忍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客观、理智、科学的处理孩子在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一颗平常心等待孩子慢慢长大,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很庆幸,有《父母课堂》这样的平台,让我们这些家有儿女初长成的菜鸟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了很好的借鉴和依据,帮助我们更好的培养和引导孩子,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共同迎接人生旅途中的各种挑战,一起享受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时刻!

父母课堂读后感版篇三

转眼间,我亲爱的“小屁孩”成了二年级的学生,或许是遗传因素“小屁孩”平日最大的乐趣是看书,安静的一本本书读过还能给她老妈我讲书的内容。我有幸与《父母课堂》交缘也是“小屁孩”的功劳,说爸妈要向她们班同学家长学习——多看下别人家教小孩的心得,坏坏的“小屁孩”把她和她弟弟的快乐生活寄希望于《父母课堂》。嗯,说真的我自认为教育小孩的确存有经验不足,就这样《父母课堂》来到了我的家,成了我和“小屁孩”的知心朋友,每每仔细读来,感慨良多。。。

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最起码让孩子能自己照顾自己,这方面个人感觉“小屁孩”近来的进步不小哦。自己能按课程表整理书包、独立完成当天的作业、洗澡、穿衣、叠被等。

多锻炼身体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是美好人生的根本,多运动多锻炼有益于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小培养,从小事做起。

多微笑多讲文明礼貌。见人问一声好,垃圾不随手丢,公车让座位等“小屁孩”近段有不错的表现;我们应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

多沟通。多听“小屁孩”对同一件事的见解,真正掌握他的需要。一旦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成绩产生波动,我们不能一味地责备,而是要平和细致地问清原因。不要一味在意分数线,更应注重孩子学习的过程,当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也是我对“小屁孩”的要求。

自从订阅《父母课堂》以后,感觉受益匪浅,也更深刻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的发展前途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

父母课堂读后感版篇四

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父母课堂》确实是一本好书。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影响和指导了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作为一名家长,几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难题,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决。学习之后,我逐步改变了许多影响孩子发展的思想及行为习惯,找到了很多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好方法。

我对儿子的教育最多的是命令和教训,要求这要求那,却不愿听听他的需求。读了《父母课堂》后我真实感受到了孩子的需要,也发现了我们家现今的不足之处。

对于孩子的调皮、任性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我往往有太多的不耐烦。在读了《父母课堂》以后,我知道了“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懂得了,每个孩子都有她的闪光点,父母要善于去发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和孩子沟通,不能光用父母的姿态去教育批评孩子,还要同他做朋友去影响和教育她。

经过考虑后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一、增加亲子互动。

尽量少出去应酬,抽时间陪儿子打球、做拼装玩具等他喜欢的事。每星期全家至少在一起吃饭一次,他可以在饭桌上说说他遇见的趣事。

二、增强家庭学习氛围。

让孩子多花时间进行一些有益的课处阅读,激发孩子的求知兴趣。同时我们也要从自己做起,多进行阅读,家庭的学习氛围好了,孩子也会跟着静心学习。

三、加强与孩子的沟通。

我们应该了解儿子的心理,真正掌握他的需要。一旦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成绩产生波动,我们不能一味地责备,而是要平和细致地问清原因。

四、培养学习自觉性。

儿子做作业拖拉,学习自觉性较差。对此我们将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加以改善:首先与他进行讨论并且做出约定,只要他能自觉并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允许他提出适当附加条件。随着他自觉性的提高,附加条件将逐渐减少,直到不允许有任何条件,他也能自觉进行学习。

五、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我打算逐步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形成为他人服务和参加家务劳动的意识。我会要求他收拾好自己的房间,父母做清洁工作时做小助手等。

六、注重品行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儿童教育的重要一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世界观、道德观逐步形成。我们应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身教胜于言教,我们将从坐公交车时给老人让座、与同学团结互爱、尊重师长、爱护小动物、做错事坦然承认、碰到困难自己解决做起,铸成孩子未来诚实坦荡、富有爱心、坚强自立的优良品格。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我们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浇灌下,我们的孩子一定能茁壮成长,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父母课堂》,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长,让我认识到如何爱孩子,如何欣赏孩子,用智慧和爱让她成为一个自信、快乐、向上的孩子。

父母课堂读后感版篇五

每一个家长在即将成为父母之前都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及希望,我们希望她或他聪明、健康、乐观、听话、好学,甚至于认定我的孩子一定是最优秀的那一个,现实往往给予我们“迎头痛击”。

太多次的碰壁使得我们困惑---为什么我们的经验在她的身上收效甚微。凡此种种,在对《父母课堂》的阅读中我们得到了解,孩子的成长,不但是她的人生历程,同样也是家长生命中一段全新的生命体验。作为家长我们将和自己的孩子一起面临成长的烦恼。

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的时候,我们会郁闷,会踌躇,是我的孩子不够聪明,还是家长关注的程度不够,我们看到了《帮助孩子养成积累知识的好习惯》,《帮孩子摸清自己的最佳学习时间》等等学习的好方法,就会明白孩子都是聪明的,只是暂时未能疏通前往知识殿堂的通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帮助孩子一起来努力吧!

在我们小的时候,好孩子的标准简单地被定义为一切按家长的要求做,不能有异议,现在的孩子已与当年的我们不可同日而语,面对父母的要求,他们往往会提出属于自己的理解及问题,《父母课堂》中此类关于孩子个性成长方面的涉猎非常广泛,各式各样生动鲜活的小故事、小实例。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家长充分认识到不能只凭自己曾经的经历来教育孩子,孩子的心理健康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孩子每时的变化,家长应该最有切身的体会,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看到了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待孩子所存在的误区,只有抱着一颗平常心,运用最适合自己孩子所能接受的教育方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家长全身心的爱与无条件的满足是远远不足以教育及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康身心,乐观、开朗、阳光的好孩子的,俗话说的好,老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孩子和老师相处生活的时间不亚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老师的付出的爱与心血是任何语言无法归纳完全的,在对孩子的期望与关心程度上,老师是等同于父母的,如此一致的心愿,使得我们家长更应该理解及敬佩老师,保持与老师的及时沟通及支持。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定要吸取,归纳,总结,应用那些好的经验,和孩子一起共同努力开创美好的未来。

父母课堂读后感版篇六

读一本好书,能够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父母课堂》确实是一本好书。读了这本书,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影响和指导了我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作为一名家长,几乎每一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难题,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决。学习之后,我逐步改变了许多影响孩子发展的思想及行为习惯,找到了很多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好方法。

我对儿子的教育最多的是命令和教训,要求这要求那,却不愿听听他的需求。读了《父母课堂》后我真实感受到了孩子的需要,也发现了我们家现今的不足之处。

对于孩子的调皮、任性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我往往有太多的不耐烦。在读了《父母课堂》以后,我明白了“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懂得了,每个孩子都有她的闪光点,父母要善于去发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和孩子沟通,不能光用父母的姿态去教育批评孩子,还要同他做朋友去影响和教育她。

经过思考后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尽量少出去应酬,抽时间陪儿子打球、做拼装玩具等他喜欢的事。每星期全家至少在一齐吃饭一次,他能够在饭桌上说说他遇见的趣事。

让孩子多花时间进行一些有益的课处阅读,激发孩子的求知兴趣。同时我们也要从自己做起,多进行阅读,家庭的学习氛围好了,孩子也会跟着静心学习。

我们就应了解儿子的心理,真正掌握他的需要。一旦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成绩产生波动,我们不能一味地责备,而是要平和细致地问清原因。

儿子做作业拖拉,学习自觉性较差。对此我们将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加以改善:首先与他进行讨论并且做出约定,只要他能自觉并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允许他提出适当附加条件。随着他自觉性的提高,附加条件将逐渐减少,直到不允许有任何条件,他也能自觉进行学习。

我打算逐步培养他的自理潜力和劳动习惯,构成为他人服务和参加家务劳动的意识。我会要求他收拾好自己的房间,父母做清洁工作时做小助手等。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儿童教育的重要一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世界观、道德观逐步构成。我们应从日常生活做起,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独立、自信、有职责感、有爱心的人。身教胜于言教,我们将从坐公交车时给老人让座、与同学团结互爱、尊重师长、爱护小动物、做错事坦然承认、碰到困难自己解决做起,铸成孩子未来诚实坦荡、富有爱心、坚强自立的优良品格。只有不懂教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我们相信,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和精心浇灌下,我们的孩子必须能茁壮成长,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父母课堂》,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家长,让我认识到如何爱孩子,如何欣赏孩子,用智慧和爱让她成为一个自信、快乐、向上的孩子。

父母课堂读后感版篇七

最近儿子拿回来了父母课堂,我读了一下,感触很深让我了解到了很多我自己没有积累到的东西。比如说孩子处于什么什么阶段、该怎么对待他们处在的阶段,和那些事情能和孩子说,那些又不能和孩子说。

这本书我读到了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对他发火,有时候容易双期碰撞。因为家长在孩子处于青春期的时候也容易发更年期。如果这两个碰在一起炒很容易闹出家庭矛盾,所以我从中明白了就算自己很想发火,孩子没有什么错在更年期的时候尽量忍住心中的火,和孩子一起交流并且多了解一下他的想法,然后母子之间交流一下感受,互相体谅之间的感受。

还有一个就是在孩子失落的时候多鼓励他,比如考试之后没考好就可以说:“。

1、没关系,继续努力,加油!我们爬起来继续。

2、别伤心,失败是成功之母,孩子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努力吧,妈妈(爸爸)会一直给你加油鼓起。等等”。

还有孩子犯了什么错也不要急着批评他,要看看他是怎么犯的,要和他一起努力一起改进之类的,不应该管都不管都直接一耳光上去,这样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还会让孩子以为你不爱他了,就会非常难过,还可能会得忧郁症。所以在孩子很不好或很困难的时期多加鼓励,让孩子更加的有信心。这样不仅孩子会更加努力,还会感觉到家长非常的支持。不仅可以发挥很好的水平而且还可以让孩子认为自己有能力,能做好。所以我认为这一点也是我从父母课堂收获到的。

父母课堂读后感版篇八

家庭教育从经验走向科学,从感性到理性,从有对错到基本正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家长充当着尤其重要的角色,怎样正确引导孩子,掌控孩子是我们每个家长都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

所谓“掌控”不是要牢牢地握住孩子不放,一副“我是家长,你必须要按我说的做”的姿态,而是在现实生活中让孩子变得更有抗挫力,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就要家长教会孩子对自己行为及结果的把控。

有些孩子通过自己做决定来学习掌控中心,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独立,最终具有抗挫力,那些明白了自己能掌控人生的孩子勇于承担责任,不会把问题和失败怪罪于别人,会从自身寻找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从而更加优秀,而不会一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找各种理由,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懦弱,见不得风雨,像温室的花朵一样离开别人的呵护将无法生存。

培养孩子的抗挫力需要父母放弃对孩子的严格控制,始终给他们指导,关注和支持,让孩子有机会去锻炼自己的控制力,在规则之内给孩子最大的自由,既保证孩子的身心舒展,又保证他的行为有度。我们家长通常每天念叨最多的是“快点做作业,别磨磨蹭蹭的;做不完别出去玩,做完了再练习画画,写字,钢琴,卷子等等,估计孩子都能倒背如流了,我们也说烦了,可最终孩子是否做到了呢?即使迫于我们的压力之下做到了,而效果又如何呢?往往总是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两败俱伤,不欢而散。面对这种情况,本文中介绍的方法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文中介绍的‘梯子技巧’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帮助。让孩子自己画出”决策树”,然后在树的枝条上写出不同的决策带来的不同结果,慢慢地孩子懂得正确决策的重要性和错误决策带来的后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我惊喜地发现放学后即使楼下有小朋友的召唤,他也能控制住写完作业才出去。

培养抗挫力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尽在掌控之中。对孩子来说明白哪些事情无法掌控同样重要,否则他们就会不断碰壁,盲目自信,有可能让孩子走进一个死胡同。所以作为父母就要及时的正确疏导,给他们关爱和拥抱,提醒他们生活虽然残酷,至少父母会一直陪伴左右,给他们依靠。我给孩子讲了伟大的数学天才约翰·纳什的故事,他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让孩子感到非常的震撼。曾经年轻有为的数学家由于压力太大,精神抑郁,最后被送往精神病医院接受残酷的治疗,地狱般的医院生活并没有完全治好他的病,当所有人都以为他要陨落的时候,纳什依靠自己顽强的意志最终战胜病魔,重返数学科研领域,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帮助孩子理解有些事情就是无法掌控的,无论对大人孩子都是如此,但有一样东西我们能真正掌控,那就是自己对待事情的态度。当面临这些时,最好的做法就是无需纠结,保存精力,继续前进。

当孩子开始对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时,就学会了坦然面对生活,当面对逆境失败或压力时,他们会更快地恢复信心,重整旗鼓,最终也能更有力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父母课堂读后感版篇九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是家长不断成长的过程。今年春季的一天,孩子从学校又带回了一本《父母课堂》(2018年3月期刊),这套期刊杂志已经伴随我们家庭五年的时光了。现在不仅是我们父母的学习工具书,也是孩子喜欢翻阅和分享的杂志。

文章中的女孩在新学期伊始,与妈妈一同买学习文具,但妈妈先后两次提醒孩子是否需要购买教辅书,并在期间以说教的形式告诉孩子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可是孩子每次都给了妈妈一个很肯定的回答:“不需要”。在面对妈妈说教的时候,孩子及时制止了妈妈,并点出了文中的一个细节,这位妈妈曾经的理想是当一名英语教师,生活中一直为大学时光没有充分利用好时间和资源而后悔。这个细节告诉了我们妈妈在很多时候会不经意间把自己未了的心愿强加于孩子的未来,而这些都是以爱的名义。

这种生活场景也许在很多家庭中出现。暑假放假后的前几天,也有一位家长同我交流,谈到孩子的学习动力问题。回想我们家庭的教育,虽然有很多问题也在生活的磨合中伴随孩子的成长得到经验,但这一方面我们却受益于《父母课堂》的理念。对待孩子成长问题,我们一直坚持三个“不”理念:从不勉强孩子做自己没有兴趣的事情,从不为孩子做主报任何课外辅导课程,从不把父母的未尽的心愿强加于孩子身上实现。

孩子成长的家庭虽算不得上富裕家庭,但衣食无忧,基本教育保障还是可以提供给孩子,只要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只要孩子愿意深入学习,基本都能满足孩子。我们是这样对待的孩子学习上的问题的:严把入口,关注过程,淡化结果。

所谓严把入口,就是慎重对待孩子的兴趣学习,在孩子做出选择前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考虑和体验感受,是否学习由孩子自己做决定。这样既避免了孩子因认知有限盲目决定,也能够让孩子自己承担兴趣学习过程中面临的一切困难。就拿钢琴学习这件事来说,往往导致许多家庭硝烟弥漫、战火四起。孩子是幼儿园大班的一天告诉我想学钢琴,我们帮助孩子认识了钢琴,带孩子去听音乐会,将学习钢琴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提前告诉孩子,并没有着急为她购买钢琴。在孩子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有一家琴行,每天放学,孩子会拉上家中老人到琴行看老师教学生弹琴,就这样过了一年,孩子上小学了,这种对钢琴学习的兴趣随之增长,我们带孩子在琴行学习了几节课,孩子喜欢又珍惜这种体验。在征求孩子意见的基础上,并确定孩子坚持学习的决心后,我们为孩子购买了一架钢琴。所以,许多课程都是孩子自己的再三要求,我们会让孩子慎重考虑后作出选择,因而学习的动力是孩子自身的内驱力,而不是家长的需求。

其次就是关注过程。孩子在小学五年的时间里,涉猎了许许多多她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有些是与学习有关的课程,如奥数、约读书房等。有些是与体育艺术有关的课程,如橄榄球、帆船、尤克里里、油画国画等。我们给予了孩子足够的体验空间,很多事情她了解了其中的乐趣后,当确定要深入学习之后,我们就要与孩子一起关注过程,这种过程体验往往比兴趣体验要重要得多,因为过程体验是形成孩子性格特质的重要环节,也同时考验着孩子与家长的意志力。还是以钢琴学习为例,孩子在钢琴学习的过程中与许多家庭一样,起初由兴趣转为天长日久的重复和练习后,也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也会因一个曲子有难度就是过不了关而气馁甚至发脾气,但每次孩子都因是自己的决定而坚定自己的选择,没有退缩。对待课外辅导课我们也是坚持这一态度,所以当孩子遇到学习困难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对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轻易说放弃。

最后就是淡化结果。这是从《父母课堂》中学到的观点。开篇提到的文章最后,作者回想着因强迫给孩子报了舞蹈课,得到的是孩子常常闷闷不乐,而孩子感兴趣的绘画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她的心“慢慢归于平静”,“牵着女儿的手转身离开”。这样的结尾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的结果就是要顺其自然。到目前为止孩子小学期间的任何学习,我和孩子爸爸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督促其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对于结果往往不是太计较,这样包容的心态会让孩子更能放开手脚享受学习的乐趣和过程的快乐,不会太在意得失,尽管有些时候她的成绩并不如“人家的孩子”,但这些信息对于孩子来说只是参考,不是压力。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她自己成长的轨迹。

感谢《父母课堂》的多年的陪伴和指导,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孩子,更让我们收获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就了好的家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