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八年级小石潭记教案设计篇一
1.掌握抓住景物特征加以细致描摹的方法与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2.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掌握其音与义,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特点,从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虽是游记,却不能当作一般游记来读。试想,作为一个贬官,柳宗元以“戴罪”之身遍游永州八景,其心情又当如何?恐怕是苦中作乐者多。本文最大的特点不在于景色写得多么美,技巧多么高,也不在于一般意义上的情景交融,而在于人在景中,情在心中。“闻水声”固然能使作者“心乐之”,游鱼的“往来翕忽”也能让作者获得与之相通的快乐,但是,作者的身份和处境,却造成了他外在感官的感觉与内在心灵的感受的异步和反差。越是优雅清静的环境,越让作者感觉到难以承受的冷清与孤寂。因美景而生感伤,于高潮处戛然收束。心情的猛然触动,使作者几乎要逃离刚刚还带给他快乐的小石潭,而不得不回到现实生活中去。否则,便无法解读“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复杂内涵。当然,这不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但却是一个难点。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代有一位著名作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这位作家是谁?(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彩屏显示)。
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
3.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声屏显示朗诵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画面,听准字音和语气语调。
2.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3.齐读课文。
四、引导讨论,完成目标。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
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
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明确:一整块石头做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
五、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翻译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喻自己的心情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学习目标:
1.学习体会写景抒情的方法。
2.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二、学习讨论,完成目标。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引导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
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闻——伐——取——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
3.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4.点一个小组读第二自然段。
5.讨论下列问题: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亻台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6.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7.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8.讨论以下问题:
明确:抓住岸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岸势犬牙差互——参差不齐。
9.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10.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
11.讨论以下问题:
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三、总结全文。
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样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跟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完全不合了,对这点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板书。
见小石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
潭水:清澄,侧面描写。
游鱼:动静结合小潭源流形象比喻。
溪身:曲折蜿蜒。
岸势:参差不齐。
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
八年级小石潭记教案设计篇二
2.诵读课文,理解作者失意被贬,寄情山水而抑郁忧伤的感情。
3.学会欣赏山水景色之美,陶冶美好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寓情于景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师生互动探究。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字词过关(一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
给下列字注音冽()坻()嵁()佁()俶()。
翕()悄怆()。
自己还不会读的字————————。
2、根据课下注释自己翻译,不懂的划出.(二读课文,读懂文意)。
(1)翻译下列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八年级小石潭记教案设计篇三
一、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课文有的记事,有的是游记,有的状物、有的抒情,学生不但了解了古人的思想、情趣,还可以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及其周围的景物,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继续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二、说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心情变化的原因。
3、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以及借景抒情的写法。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相关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实际,确定如下教法:导入课文时,运用激趣导入法,开始让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充满兴趣,有利于后面的教学。朗读法,文言文的教学离不开各种形式的朗读、诵读,教师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内容。合作探究法,新时代教师随时都要有学生为主的思想,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交流看法,互动学习,使课堂成为他们学习的主阵地。多媒体展示:多媒体展示将学生带入一定的意境中,且增加了课堂容量。归纳整理法:对基础知识归纳整理,有利于学生记忆,牢固掌握知识。学习主要以圈点勾画法和讨论拼读法为主。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节课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我将教学分为六大板块:
(一)激趣导入。
(二)大声朗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小组翻译,弄清课文大意。
(三)积累文言词语。
(四)分析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五)背景资料介绍:
(六)链接课外阅读:《使得西山宴游记》。
在激趣导入提高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朗读课文,培养语感,熟悉内容。在第三个环节夯实基础归纳整理本课文言知识。分析内容师生互动,以问题为主,引导思考探索。为了加深印象,补充《使得西山宴游记》使课内知识自然而然迁移到课外。整节课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八年级小石潭记教案设计篇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理解文中的意象和描写手法;
2.分析文中的主题思想。
1.理解文中的意象和描写手法;
2.分析文中的主题思想。
一、导入(5分钟)。
1.师生互动:请学生谈谈自己最近读过的一篇文章,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阅读(30分钟)。
1.让学生自主阅读《小石潭记》,并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以下问题:
(1)文中的意象有哪些?有何作用?
(2)文中的描写手法有哪些?有何作。
用?(3)文中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讨论。
三、分析(20分钟)。
1.请学生回答问题:
(1)《小石潭记》是谁写的?作者的背景是什么?
(2)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2.请学生分析文章中的意象和描写手法,讨论其作用。
3.请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
四、总结(5分钟)。
1.请学生回答问题:你们对这篇文章有什么新的认识?
2.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是一节文学鉴赏课,通过学习《小石潭记》,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意象、描写手法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讨论和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同时,我也注意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阅读速度较慢,需要加强阅读训练;还有一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较差,需要加强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阅读训练和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八年级小石潭记教案设计篇五
2.相关背景。
3.主要内容。
4.句式。
1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年—8),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柳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代表作有《黔之驴》、《捕蛇者说》、《永州八记》及绝句《江雪》等。
2相关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
3主要内容。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周围环境的静穆和优美,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4句式。
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修辞手法:
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听到水声,好像玉环玉佩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嬉戏。
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它的源头。
省略句:
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这番景致”)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的岸边”)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蜿蜒。
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
八年级小石潭记教案设计篇六
1、知识教学点:
掌握记叙的顺序。
2、能力训练点:
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4、美育渗透点:
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
八年级小石潭记教案设计篇七
一、课程目标:
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
2、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二、教学策略:
朗诵法、问答法、点拨法。
三、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2、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3、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教学活动。
一、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1、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流”导人。
2、简介作者,背景,解题。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赏读课文。
1、范读课文,然后要学生朗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学生初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提请教师解答。
2、指导学生理解文意。(见板书设计)。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意,争取当堂背诵。
3、设置问题,加以点拨,引导学生赏读课文。
(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
(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3)文中的“动”与“静”。
(4)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5)文中的“景”与“情”。
(6)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7)文中的写景短句。
(点拨内容见参考资料)。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教师点拨下逐个解决问题,对文章进行具体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文章大意。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
第二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三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五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课后体会要求学生反复朗诵课文,在读中正音,理解文意,争取当堂成诵。可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赏读课文,理清作者行文思路和思想感情。
八年级小石潭记教案设计篇八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山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亻台〕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八年级小石潭记教案设计篇九
一、目的要求:。
1、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悲凉的心境;
4、通过对课文的品读,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四、教材分析: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的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画意。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优美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五、教具准备:u盘。
六、课时安排:3课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年个人辞职报告格式(模板13篇)
- 最新朝花夕拾感悟初中(大全14篇)
- 梦想与追求演讲稿(通用16篇)
- 营商环境工作计划实施方案 转变营商环境工作计划(通用19篇)
- 最新读后感不少于(汇总14篇)
- 2023年营商环境工作计划(汇总12篇)
- 2023年美食节策划方案(优秀9篇)
- 2023年余华活着读书笔记精彩句段(模板8篇)
- 我的励志故事(模板10篇)
- 观看模拟法庭心得体会(优秀20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
相关文档
-
投资资金来源情况说明范文如何写 关于资金情况说明怎么写?(九篇)
48下载数 115阅读数
-
最新科室负责人评语(优质15篇)
12下载数 927阅读数
-
乡镇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情况报告(模板17篇)
37下载数 621阅读数
-
最新增加车的申请书(通用10篇)
28下载数 372阅读数
-
有关自来水公司更换水表的通知范文范本(5篇)
31下载数 605阅读数
-
最新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计划(大全12篇)
17下载数 884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