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一
本课是有关10的加,减法的比较重要的环节。教学时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因此,为了能使这节课更加生动和富有真实情境感,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课件,通过让学生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的情境导入,然后让学生用学具代替苹果自己动手分一分;学生交流分的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要使自己分的方法最多,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应该怎样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有序的分苹果的方法中思考,得出10的组成和加减法算式。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要突破这个重难点,我们在设计时,先由老师扶着写出两组10的组成和加,减法算式,接着让学生自己写出其余的几组组成和加,减法算式,然后汇报,教师板书。最后让学生读算式,读10的组成,做练习的第1,2题,使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但是,由于自己在让学生分苹果时,反复重复了分的过程以及将组成和算式分开来完成,耽误了时间,后面的练习未能完成。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将知识融为一体,按知识体系创新地设计教学环节;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游戏性,生活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分苹果》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计算课,相对比较枯燥,但是我加入了玩手指游戏,以及很有意思的flash,增加了很浓的趣味性。但是遗憾也可以说是不成功的地方就是没有时间展示出来。由于前面的小组活动以及小组汇报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内容没有时间进行,而恰好后面的内容才是整节课出彩的地方。难过!
今天是教学开放日,很多家长都有来听课,学生的反映都很好,思维很活跃,思考问题都很积极,回答问题很踊跃,连平时很少举手的学生都很积极,让我很想尽情的让他们说,让他们尽情的展现自己。但是同时也意味着我被学生领着走了,整节课学习的内容很少,节奏不紧凑。
反思这节课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在小组活动中应减少一半的时间,在之后的汇报中应该点到为止,而不是让学生永无止境似的发现。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后面的练习,毕竟那里才是这节课的亮点。以后要注意这个问题。
提个疑问:10分成两堆。能不能分成0和10?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二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的开始,我借助小猴为“分苹果”发愁的画面引入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标倡导:“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的学习方式。”本课让学生动手分,自主观察,记录分法。然后交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激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
3.注重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对游戏极大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强化10以内的加减法,又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同时激发了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通过学儿歌,给数字卡片找朋友,师生、生生的伸手对口令游戏,学生学习热情异常高涨,每张小脸都洋溢着兴奋的表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4.通过“爬台阶”看图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想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5.教材的设计不但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例如:第41页第4题“说一说,填一填”,完成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远远不够,学生抢着说:我和他们想得不一样。结果学生从鱼的颜色、游的方向、翘尾巴的方向、吹泡泡、张开嘴巴和身上画虚线等不同的观察角度,列出好多有关10的加减法算式,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6.师生关系融洽、平等。在本节课上,师生一起学儿歌,做游戏,找一找老师给的礼物,出现了师生同乐的愉悦场面,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三
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首先通过小狗分苹果为学生积累对10的加减法的感性认识奠定基础,教材创设丰富多彩的练习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与“合”的意识。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在计算教学中十分重要,让学生将每次的分配过程用数据记录下来,从而引入10的各种分配方法。接下来通过练一练中连一连以及口算进一步巩固掌握10的加减法。爬台阶、说一说,填一填等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开阔思维自主探索,结合教师的引导,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对运算学习的兴趣、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方式及运用数学运算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刚入学不久的儿童。他们对新知识有很高的学习兴
趣和热情,但年龄小,认识与思维方式仍处于直观形象的阶段。在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重视直观实物操作与言语解说引导相结合,采用多种练习方式,设计不同层次教学习题,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激发兴趣巩固所学,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学生们通过本章节前几节课程的学习和练习,已经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体会到加法的交换律,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一定的运算思维方法,教学时要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步构建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
1.在分苹果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实际意义,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初步掌握“10”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3.发展有条理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能力。
教学流程示意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第二环节:师生合作分苹果。
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将出示10个实物苹果,与学生一起分苹果,要求是把10个苹果分成两份,在分苹果的过程中,教师将与学生一起列出算式.这部分教学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学会10的组成以及有关10的加减法.
第三环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设计了“轻松一刻”活动.活动之一:拍手游戏,教师用手指出示数字后,学生用手指回应教师,手指之和是10。活动之二:“找朋友”学生手中拿樱桃卡片,寻找另一位拿樱桃卡片的同学,樱桃数量之和是10。通过“轻松一刻”使学生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第四环节:巩固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将带领学生完成书中的练习题。
第五环节:猜电话号码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每组学生发一张带有计算题的卡片,小组合作完成后,得数排列起来就是老师的电话号码,在这个活动中,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完成,这一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过程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四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摘苹果的场景,引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看懂主题图中的问题“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让学生先估一估,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再算一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对于能直接计算出得数的学生,利用计算器来理解运算方法;对于困难的学生,借助这一工具帮助学生探索计算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所以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很容易就能掌握对位方法,但在如何计算时有一定难度,所以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探索新知,解决问题。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让不同的人数学上获得不同的收获。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让学生在拨一拨、算一算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并能正确计算。
2、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设疑,诱导学习
生:淘气摘了17个苹果,笑笑摘了38个苹果。
师:观察图片你还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您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淘气比笑笑少摘几个?
生: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
生:旁边的箱子能装得下他们摘的苹果吗?
师:你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能自己解决吗?
生:可以。
生: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我计算不出来。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新知识。
二、解疑,探索新知
活动一:估一估
学生汇报时,可以让估算结果较合理的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估算方法:
生1: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生2:把38看作40,17看作20,40+20=60,装得下。
活动二:算一算
到底能不能装的下就需要我们算一算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怎么样来列式呢?
1、尝试解题。
学生列出的“17+38=?”教师适时板书。然后让学生利用小棒或者计数器来尝试计算出结果,独立完成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10+30=407+8=15 40+15=55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先拨出17,再在个位上拨出8,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写5,十位上的1加上3再加进上来的1就是5,和起来就是55。
方法三:17+30=47,47+8=55。
方法四:20+38=58,58-3=55。
方法五:20+40=60,60-5=55。
方法六:竖式计算
3、比较这些方法,你认为哪个方法最好,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总结出竖式计算更方便更直观。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请学生汇报总结出两位数进位加法列竖式的方法,引导学生编成一首儿歌: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三、悟出,巩固提高
1、完成课本的算一算,说一说。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汇报时,请4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2、串项链。(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估一估,说方法。
3课本的练一练的第3题。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书写的方法。
4、森林医生。(第72页练一练的第4题。)
同桌一组讨论有什么错误;请学生按顺序说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四、知识拓展,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第5题:我们去春游
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把各班人数做成卡片,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
五、回顾,自我省视
师:同学们,对于这节课对自己的表现还还满意吗?
学生活动(谈看法)
六、作业:体验,快乐学习
回家考考爸爸、妈妈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五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第一次出现了估算,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同时,教材安排了摆小棒、拨计数器、列竖式计算等方法,展示不同的算法,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
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初步体验了算法多样化,有了摆小棒、拨计数器和竖式计算的计算经验,掌握情况较好。
从各个环节还说,情境引入环节简洁,直入主题,快速开始新知的学习,让整个课堂数学味道更浓一些。
探索新知环节,在找信息时,我请孩子举手说找到的数学信息,同时请全班孩子重复说,一方面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孩子读题的能力,在找准数学信息后再解决数学问题。
估算是新教材新增加的知识,目的在于让孩子们能从小开始培养估算的意识,在这一环节因为孩子是第一次遇到,虽然前面的学习中对把两位数转换成整十数的好处有所铺垫,但是孩子对估算的好处还没有很深入的认识和体验,所以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比较慢一些,通过方法的渗透和同桌之间的互相学习,部分孩子还是能比较准确的找到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这一点在以后的学习中还需要不断渗透和练习。
在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有了摆小棒、拨计数器和列竖式计算的经验,所以,学生很容易想到用这些计算工具来计算,只是在汇报时,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表现较弱,一些数学语言和计算过程不能比较流利地说出,很多孩子理解了算理但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语言表达方面,平时的课堂上也在强调和训练,但是效果不理想,孩子的参与面不是很广,所以在以后学习退位减法时还要在这方面继续训练。
练习方面因为让孩子自己探索的时间给的比较多,所以练习量不够,而且在竖式计算时还是有个别孩子容易出现写了进位“1”还是忘了加到十位上,还要再次强调检查的作用与好处。
课后孩子们在谈收获反馈出多数孩子能把握到这节课的重点知识,再带着孩子一起回顾本节课学过的知识,在孩子头脑中渗透归纳的意识与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六
以带孩子们去苹果园游玩为情境引入,孩子们对情境很感兴趣。由于这节课涉及到估算,所以在讲解之前我先给孩子们说清楚,估算是在三年级才学习的,今天我先给大家稍微讲一下,如果你能理解并且运用,说明你的智商已经达到三年级学生的水平了。听了这些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就有无意中提高了。我先是引入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学习的必要性,让孩子们感受估算。
感受估算:
说出一个数11,你会把它看成哪个数呢?“10”。孩子们能说出原因,说是比较接近10,便于我们表达运用。接着我就出一道算式:11+13的结果大约是多少?这时候孩子们知道怎么算了,我只提示了有三种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1)把11看成10,10+13=23,所以结果大约是23;
(2)把13看成10,11+10=21,所以结果大约是21;
(3)把11看成10,把13看成10,10+10=20,所以结果大约是20.
紧接着出示主题图,让孩子根据题意估一估,看箱子能否装下?这下孩子们在理解得基础上进行估算:
(1)把17看成20,20+38=58;这一环节是外加的,这样便于孩子以后学到,但孩子们能理解这样估算的意义。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七
《分苹果》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是除法算式的竖式计算,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除法的竖式计算。“他们到底想知道些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课堂上先让学生预习了一下,让他们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之后,学生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1、一横一撇那是什么呢?是除号吗?
3、这个竖式,上面不是有了20吗,为什么20的下面还要有一个20?
4、这个竖式,上面的4加上0再加0最后怎么不是4而是0?
5、我发现4是写在0的上面,它一定要写在那里吗?
6、如果是0减0等于0,那2减2也是0,怎么只写了一个0?
7、5是写在那撇的旁边,我觉得它也可以写在4的的上面啊。
8、结果是0,我觉得干脆就不用写了。
反思:
一、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这些问题,其中有的没有多大的思考价值,但只要是敢问的学生,我都表扬了他。学生敢提问题了,还要再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于是平时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引导他们什么是好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培养学生用心体验数学。
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造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恍然大悟了,不仅他们知道怎样做了,而且学生也懂得怎样做好,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得到较好地提高。
三、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只有知识的授权,没有知识的对话;只有情感的倾注,没有情感的交流,这样的课堂缺乏个体的灵动,缺少个性的独特。课堂教学,只有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在相互的磨擦碰撞交流中才能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新知的探索者,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引领者,共同提升对真知的理解与认识。
四、困惑的问题。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八
数学来源于生活,自然要还原于生活,本节课我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进一步使学生体会道了平均分的两种分法:一是指导平均分成几份,问每份分到几个;二是知道按几个来分,问能分成几份。教学中,教师很注意发现学生中不同的解题思路、方法、答案。
通过第4题变式练习“还可以怎么分组”,把24名同学平均分成4队;把24名同学,每3个人站一排;把24名同学,每4个人站一排。有个别同学甚至想到了分成12个组和一人就分一组,这些已经超出了学生目前的知识基础,却又在情理之中。这也体现出学生的.平均分的体质“同样多”理解地深入骨髓。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九
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只提供了“摘苹果”这一情境,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怎样算,用什么方法,没有用法则一类的东西去制约学生,打破了“教材设计算法――教师示范算法――学生记忆算法――训练强化算法”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列举了几种方法,目的是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让学生自己支探寻、体会算法,通过自己的建构来学会计算。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4、教学难点:怎样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样化。
导学策略: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尝试和合作探究的方法,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
学具准备:练习本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计数器、小棒等。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摘苹果”主题图
师:同学们,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让学生讨论这一个问题的含义,想出解决的方法。汇报时,让学生讲讲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以下估算方法:
生1:把38看作40,17+40=57,57〈60,装得下。
生2:把38看作40,17看作20,40+20=60,60=60,装得下。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尝试解题。
学生列出的“17+38=?”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方法一:10+30=40 7+8=15 40+15=55
方法四:竖式计算
1 7
+ 3 8
---------
55
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在小组中说说,请学生汇报总结出两位数进位加法列竖式的方法,(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3、比较方法。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行比较、评价。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
1、完成课本第71页的“算一算,说一说。”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汇报时,请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2、串项链。(完成“练一练”第1题。)学生估一估,说方法。
3、完成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先在心里默算1分钟,然后想想每个问题的联系,再独立做题。
4、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的第3题。
学生在书中列竖式独立完成,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掌握计算和书写的方法。 森林医生。(第72页“练一练”的第4题。)
同小组讨论有什么错误;请学生按顺序说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四、知识拓展,解决问题。
5、课件出示课本第72页的“练一练”第5题:我们去春游
6、问题:每辆车最多能坐60人,哪两个班坐一辆车最合适?
7、先让学生看懂题目的意思。把各班人数做成卡片,让学生进行搭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交流。
五、畅谈收获,总结课堂。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板书设计:
摘苹果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1 7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十
《分苹果》本课时的重点与难点是除法算式的竖式计算,这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除法的竖式计算。“他们到底想知道些什么?”带着这个问题,我课堂上先让学生预习了一下,让他们把遇到的问题提出来。之后,学生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1、一横一撇那是什么呢?是除号吗?
3、这个竖式,上面不是有了20吗,为什么20的下面还要有一个20?
4、这个竖式,上面的4加上0再加0最后怎么不是4而是0?
5、我发现4是写在0的上面,它一定要写在那里吗?
6、如果是0减0等于0,那2减2也是0,怎么只写了一个0?
7、5是写在那撇的旁边,我觉得它也可以写在4的的上面啊。
8、结果是0,我觉得干脆就不用写了。
反思:
一、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这些问题,其中有的没有多大的思考价值,但只要是敢问的学生,我都表扬了他。学生敢提问题了,还要再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于是平时在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的同时,还引导他们什么是好问题,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二、培养学生用心体验数学。
提出问题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敢于创造的一种手段,但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在学习过程中怎么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数学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这才是最重要的。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恍然大悟了,不仅他们知道怎样做了,而且学生也懂得怎样做好,从而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等得到较好地提高。
三、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只有知识的授权,没有知识的对话;只有情感的倾注,没有情感的交流,这样的课堂缺乏个体的灵动,缺少个性的独特。课堂教学,只有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在相互的磨擦碰撞交流中才能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探索新知的探索者,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引领者,共同提升对真知的理解与认识。
四、困惑的问题。
文档为doc格式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十一
以带孩子们去苹果园游玩为情境引入,孩子们对情境很感兴趣。由于这节课涉及到估算,所以在讲解之前我先给孩子们说清楚,估算是在三年级才学习的,今天我先给大家稍微讲一下,如果你能理解并且运用,说明你的智商已经达到三年级学生的水平了。听了这些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就有无意中提高了。我先是引入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学习的必要性,让孩子们感受估算。
感受估算:
说出一个数11,你会把它看成哪个数呢?“10”。孩子们能说出原因,说是比较接近10,便于我们表达运用。接着我就出一道算式:11+13的结果大约是多少?这时候孩子们知道怎么算了,我只提示了有三种估算方法进行估算。
(1)把11看成10,10+13=23,所以结果大约是23;
(2)把13看成10,11+10=21,所以结果大约是21;
(3)把11看成10,把13看成10,10+10=20,所以结果大约是20.
紧接着出示主题图,让孩子根据题意估一估,看箱子能否装下?这下孩子们在理解得基础上进行估算:
(1) 把17看成20,20+38=58;这一环节是外加的,这样便于孩子以后学到,但孩子们能理解这样估算的意义。
(2) 把38看成40,17+40=57;
(3) 把17看成20,38看成40,20+40=60.
从三种估算方法中得出笑笑和淘气摘的苹果能装得下。紧接着进行探索,看真正的结果是多少,借助模型小棒和计数器,让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算理。
孩子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现在计算起17+38已经很简单了。孩子们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预习在练习本上进行笔算,笔算后,孩子们又说出了笔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当时很多孩子能说出容易犯错的地方,但在进行练习的时候还是出现出错误,这是我一直想不明白的。为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我把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总结为四句口诀:进位加法要牢记,相对数位要对齐;先从个位来加起,个位满十要进一。然后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情况理解,以拍手的形式读三遍,加深记忆。孩子们的反映特别让我感到意外,他们那种眼神和表现,让我很欣慰,每个孩子对数学课充满渴望和兴趣。这是我平时上课没有遇到过的。一天天,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我发现:孩子们长大了!
最后还有一点时间,我找了几个孩子进行演板,结果大吃一惊,孩子们在本子上写得那么漂亮大方,在黑板上竟然写得那么。。!通过这个小活动,我发现孩子们挺善于表现的,所以我就在孩子们感兴趣的基础上布置了一项作业:在家在黑板上练习粉笔字。看到孩子们的那种兴奋劲和幸福的笑容,我也笑了。
学习是孩子们的任务,但让孩子们快乐地学习是我们的任务。我要完成我的任务。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十二
前两天听了许老师和武校长同上一节《分苹果》一课,感受颇多,反思如下:
后面的哑剧游戏我特别喜欢,就像在网上教研所说的那样,这是一种由无声到有声的一个过程,再有猜电话号码这个游戏其实就是让学生更好的去运用十的加减法,我觉得学生很感兴趣。这两天我在上课的时候也用上了这个游戏效果不错,在这里感谢许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许老师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很到位。
课前谈话部分特别吸引我,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不能很好的全身心的听课,通过这部分的小儿歌,孩子能在心里上有一种好好上课这么一种愿望。同时也给了学生上课时的要求。
在数的过程我认为这部分设计的很巧妙,不仅让学生为我们服务,而且还让学生知道了我现在是9个还差1个是10个,我现在是11个,再给教师1个就是10个了,让学生亲身经历了数的过程。在整理算式这个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看图能列出两加两减,这样把加减法有机的结合起来。由于那天学生要上提高班后面的内容没有听到感觉很遗憾。
再一次感谢武校长和许老师给我这么多值得学习的好方法。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十三
本节课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除法的起始课《分苹果》。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的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接触到了除法,并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和较为熟练的掌握了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所以学生能过根据所学,运用数学信息,提出有关于除法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启下的是,本节课所学习的除法的竖式计算,为学生将来学习更为复杂的除法打下基础。所以本节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分物过程,在了解除法竖式各部分的意思的基础上学习竖式,进一步加强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这也是启下的重要一环。
本节课我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是:
1、在上课的起始跟着学生一起复习除法的意义,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和除法各个部分的名称,为新授课做准备。
2、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找出数学信息,并根据自己选出的两个数学信息提出有关于除法的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决提出的数学问题。
3、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释如何解决除法问题,并引导学生说一说,摆一摆。
本节课处理不当的地方我认为是:
1、在介绍除法竖式时,没有结合除法的意义来解释,只是单纯的引导学生观察,横式与竖式中被除数、除号、除数和商之间的对应关系。
2、没有介绍清楚除法竖式的书写顺序。
3、没有设置动手操作的环节,让学生摆一摆,进一步巩固除法的意义。
接下来需要改进的地方:
1、认真专研教材,把握教材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本节课需要着重把圆圈2中所提炼出来的除法的意义,运用到圆圈3讲除法竖式中去,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除法竖式的书写,也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2、需学习提问的技巧,争取做到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能马上明白老师的用意。
3、在备课时,要在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上,设置对学生学习该知识有帮助的操作活动。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十四
在课程一开始,我创设了吃苹果、数苹果、分苹果的情镜导入新课,并提出数学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接着,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除法的意义,强调平均分,使得学生对除法的意义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
教学中,通过分苹果的活动,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具体含义。首先我让学生先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算式,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口诀已经能够直接在算式上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分活动,并且列举了四种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苹果,并且把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印象。但这节课也存在不足,在介绍除法竖式时没有介绍清楚除法竖式的书写顺序,很多时候都是我先讲学生动手操作在后,我应该留机会给学生上去讲。
分苹果教学反思二年级篇十五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经过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每步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
1、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结果自然出现了整除和有余数除法这两种情况,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教学反思《二年级《分苹果》教学反思》。
2、在操作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盘放5个”的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第二次活动“每盘放6个”,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体会有余数除法,发现可以放3盘,还余下2个,而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不断发现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个“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探索过程,其实也是培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教材还安排了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教导处工作计划和安排免费 教导处工作计划与安排(优质8篇)
- 高中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大全8篇)
- 最新新课标教学心得体会总结 数学新课标教学心得体会(优质17篇)
- 最新分苹果教学反思(优秀13篇)
- 2023年述职述德述廉报告完整版(模板19篇)
- 最新感恩教师节小学生演讲稿三年级 小学生教师节感恩演讲稿(大全9篇)
- 开学新学期工作计划(汇总15篇)
- 2023年卫生委员的工作计划 卫生委员工作计划(优秀18篇)
- 2023年安全生产培训心得体会(实用17篇)
- 2023年教师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汇总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