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0-09 05:48:17
- 小编:雁落霞
- 文件格式 DOC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篇一
狄仁杰年青时,生得面如冠玉,眉清目秀,相貌英伟。赴京应考途中投宿旅店,夜静灯下读书,突然一位来到他房里,原来是旅店主人的媳妇,结婚不久,丈夫去世,日间见狄仁杰俊秀非凡,春心澎湃难以克制,候至晚间以借火为由向狄仁杰挑情,不料狄仁杰虽然知道她的来意,却丝毫不动心,而且友善地说:『见你如此艳丽动人,使我回忆起老和尚的话。』少妇好奇地追问是甚么话,狄仁杰借机开导她说:『赴京前在寺中寄居读书,寺中老和尚见我相貌,曾经警戒我说:「你相貌堂堂,将来必定显贵闻达,但是须要谨记,千万不可贪色犯淫,前程尽毁。」我说:「艳女美色,是人人皆喜爱,如何能够遏止这种欲念呢?」老和尚教导我说:「当你见到美貌艳姿,淫念冲动之时,如果将美女想象为吸血的狐狸精、毒蛇鬼怪;将她秀丽的面貌想象作害了大病既黄且瘦,犹如鬼脸一般;将迷媚的粉脂,想象作人临死的时候,面目青黑,七孔抽搐那样的丑恶难看;将诱惑人的窈窕丰姿,想象作感染梅毒溃烂,那恶臭的浓血,引来了无数的苍蝇,令人掩鼻疾走;一旦与她交合,不仅被吸取精血,精气枯竭,且百病交侵,受尽病魔折磨。倘若能这样设想,淫念欲火就会静止得如清凉的寒冰了。」老和尚的教诲,我一直谨记于心。所以刚才初见你那撩人动情的丰姿艳容,正当欲火冒升之时,老和尚的话立刻在耳边响起来,炽热的欲火即刻下降。你能够励志守节,乃难能可贵,切勿因一时的冲动,而败坏你的名节,况且你上有年老的公婆,下有年幼的儿子,都需要你一人承担照顾,如果与我通奸,随我而去,公婆、幼子将顿失依靠。古代妇人守节美德为世人称颂,例如韩久英,因恐怕遭色贼奸淫,而持刀割去自己的鼻子;又如高仲举的夫人逢淫贼,用镜柄刺双目,毁容以保贞。还有其它许多节妇为保贞节,有的投井,有的以热油烫面毁容,以种种方法确保洁白身躯。』少妇听了狄仁杰这番话之后,感动得流泪满面,拜谢说:『感谢恩公大德,不但保全我的贞节,又教我遏欲的方法,从今以后,一定心如止水,冰清玉洁,坚守妇节,以报恩公今日教诲。』然后再三拜谢而别。
狄仁杰为此事,作诗曰:
美色人间至乐春,我淫人妇妇淫人
色心狂盛思亡妇,遍体蛆攒灭色心
后来这位少妇,坚守妇节,而显名邻里,为人称颂。
狄仁杰赴京应考,高中状元,官至宰相,辅助唐朝安邦定国,爱民如子,处处毁,提倡伦理道德,成为历史上著名宰相,留芳万世。
后人有诗盛赞狄仁杰:
己身守志避邪缘,尚勉孀姬节要坚;
切戒一时云雨娱,名留万载感苍天。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篇二
唐伯虎是明朝着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2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己也是东晋着名的书法家。王献之三四岁的时候,母亲就教他背诗诵诗,到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出口成章,顺口吟出几句诗来。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发显得机警聪敏,而且还特别喜欢习字。王献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与这个大水缸密不可分!
3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4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1.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2.古代通信小故事
3.古代民间小故事
4.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4则
5.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21则
6.中国古代名人的励志小故事
7.中国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8.关于励志的古代名人小故事
9.古代行善小故事
10.古代诗人小故事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篇三
古代名人故事(1)
古代名人的小故事
[xszw88]
古代名人故事(2)
古代名人读书的小故事古代名人故事(3)
古代名人励志爱国的故事
古代名人故事(4)
古代名人读书故事
1: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3:东晋人车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
一个夏夜的晚上,车胤坐在院子里默默回忆着读过的书上的内容,忽然发现院子里有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他忽然心中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聚集在一起,借它们的光不就可以读书吗?于是,他开始捉萤火虫,捉了十几只,把它们装在白纱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从此,他每天借着萤光苦苦地读书。
4: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5: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於苦学成才。
6: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伽利略好奇善问: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在力学上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振动的等时性、抛物运动规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就非常好奇,也经常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行星为什么不沿着直线前进?”一类的问题,有的老师嫌他问题太多了,可他从不在乎,该问还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人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2.(1)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2)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3.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4.施洋搓脚夜读: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5.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6.曹禺真读书假洗澡: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7.张曜拜妻为师:清代咸丰年间有个武官叫张曜,因苦战有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他自幼失学,没有文化,常受朝臣歧视,御使刘毓楠说他“目不识丁”,因此改任他为总兵。张曜从此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张曜想到自己的妻子很有文化,回到家要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说:要教是可以的,不过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行拜师之礼,恭恭敬敬地学。张曜满口应承,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行三拜九叩之礼。从此以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每当妻子一摆老师的架子,他就躬身肃立听训,不敢稍有不敬。与此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经常佩在身上自警。几年之后,张曜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后来,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面试成绩使皇上和许多大臣都大为惊奇。张曜在山东任上,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因为他勤奋好学,死后皇帝谥他为“勤果”。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一日无书,百事荒芜。——陈寿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1、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32、“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赫尔岑
33、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富兰克林
36、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37、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38、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39、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40、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1、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罗廖夫
42、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43、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5、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46、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47、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
50、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51、书是面包——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52、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53、书是阶梯——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4、书是源泉——高尔基说:“爱护书籍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55、书是船只——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56、书是顾问——凯勃斯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57、书是奇迹——高尔基说:“书,要算要类在走向未来幸福富强的道路上所创造的一切奇迹中最复杂最伟大的奇迹。”
58、书是社会——皮罗果夫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
59、书是营养品——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60、书是遗训、忠告和命令——赫尔岑说:“书——这是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青年人的中选,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
61、“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6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6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66、“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尼克拉耶娃
古代名人故事(5)
中国古代名人小故事
中国古代名人小故事:韩信之死1
一汉十一年春,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威名赫赫的大将韩信在长乐宫被斩。罪名是谋反。之前,他就因为这个被夺爵削封,从统辖两淮一带八十八城的楚王贬为不过拥有几千个农户的淮阴侯。时在汉六年十月。不过,前一次谋反虚实难辨,这一次却是板上钉钉,证据确凿。
当时汉高祖刘邦正带领大军忙于平定钜鹿太守陈豨的反叛,朝内空虚。韩信见时机来到,暗中给陈豨送信,打算里应外合,一举颠覆刘氏王朝。反叛,风险至大也!不要说是在封建王朝,就是在现在的民主国家,弄不好也有牢狱之灾。如此关乎自己九族安危的大事,韩信却没有严格作好保密工作。事情正在准备中,他却要杀掉一名得罪了他的手下人。手下人的弟弟怀恨在心,偷偷向朝廷告了密。鉴于韩信的威名,留守的吕太后不免有些紧张。
还好,此刻还有忠心耿耿的老丞相萧何在朝中。这位发现韩信军事才能的伯乐,历史仿佛注定又要要他来毁灭这匹千里马。萧何定计,诈称前线传来高祖平叛胜利的消息,按例,百官都要进宫朝贺,半信半疑的韩信刚一进宫,就被武士们捆了个结结实实。也不需要等刘邦回来了,也不需要经过什么司法程序了,特事特办,干脆利落,吕太后一声令下,就在长乐宫的钟室,一代名将身首异处。对于名人离开这个世界去远游时留下的遗言,我们臃肿的历史从不吝惜自己的页面进行记录,反正内容已是那么庞博了,再多几行字又何妨,何况韩信又是那么一位军事奇才,没有理由不记。于是,严谨的太史公司马迁带着复杂的感情记下了下面的话:“信之方斩,日,‘吾悔不用蒯通之言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
平心而论,司马迁对历史人物的记述虽然没有做到真正的“不彰美,不隐恶”,还是比较客观、公允的。即以他写楚汉相争的两大巨头刘邦和项羽而言,写刘邦,他写了他的知人善任、宽宏大量,也写了他的粗鄙言行,无赖嘴脸;写项羽,既写他屠城纵火的残暴、刚愎自用的愚昧,也写了他对下属和士兵的仁爱关怀、对敌人作战的英勇无敌。
饶是这样,后人还对他不太满意。有人就在和县的霸王祠题联说到“司马迁本汉臣,本纪一篇,不信史官无曲笔”,那意思是说他在写项羽时有歪曲英雄的嫌疑。没办法,谁叫你老人家是千古大史家呢,高人就要高标准要求嘛!回过头来再说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所占篇幅在书中仅次于写刘邦和项羽的,是司马迁重点记述的人物。在这篇文章中,司马迁用浓墨重彩写了韩信的赫赫武功,而对他功成名就直到谋反被杀,则只是泛泛而写,三两下就收了尾,由此不难看出太史公对韩信的欣赏之情。或有人言,风云年代有事可记,当然要重点记述,天下已定时无事可记,自然要简单、平淡。这话看似有理,其实不然。韩信这么一位叛逆之臣,因为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使得封建史家无法绕开,但如果一味站在正统的立场,则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其谋反的事情上,假使作者再缺点良知,完全可以往里面添点油,加点醋,甚至篡改史实,掩盖真相。那样的话,韩信就是一位人人得而诛之的乱臣贼子了。
正是司马迁这样史家秉笔直书,一个在风云激荡的时代里个性鲜明、特立独行的千古名将才会栩栩然活在后来人的精神世界里。
中国古代名人小故事:刘邦“借”张良居2
“汉三杰”之首的张良为何封地不受、辞汉归隐,是他报了国恨家仇实现了抱负?是他身缠病魔体弱多疾?还是他信奉道家学说淡泊名利?也许这些都有关系,但并不是最根本原因。根本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政治斗争,从而采取了明哲保身的策略。他的归隐揭示了封建社会谋士难以摆脱的悲剧命运。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这是汉高祖刘邦对张良的赞誉。张良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与他的历史贡献分不开。彼时,张良刺杀秦王不成,逃脱追捕四处躲藏,巧遇黄公石(姓崔名广,齐国人,因避秦时苛政暴虐,隐居湖北谷城黄石山),苦读《太公兵法》,成了一个深明韬略、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者。楚汉争霸前,张良还只是韩王手下一个普通谋士,郁郁不得志。各路反秦大军会盟时,萧何发现张良是个难得的谋国之才,就向急需人才的刘邦推荐,当时的刘邦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韩王借人,韩王同意借期3年。不料这一借,就为刘邦借出了一个汉家江山。
刘邦为成就自己的霸业,与项羽逐鹿中原。张良辅佐刘邦,历经了智取宛城、攻破口关、鸿门历险、火烧栈道、广武对峙、鸿沟议和、修武夺印、移都长安、荐封雍齿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展示了张良大智深谋、胜人一筹的才能和坚韧执着的性格,描绘了一幅幅楚汉争雄、风云际会的历史画卷。大汉一直沿用张良的策略从巴蜀走向全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邦夺取关中咸阳后,张良劝其不要迷恋富贵,贪图金钱美色,要屯兵灞上,以防重蹈嬴秦的覆辙。鸿门宴上,张良为沛公解围,避免了被顶羽所杀。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张良随其入蜀,并让刘邦联合彭越、英布等人抗楚,奉劝刘邦满足韩信封王的要求以使他效力。张良还反对郦食其复立六国的请求,主张追击项羽,不要放虎归山,这些建议保证了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夺取最后胜利。西汉初年,张良力谏刘邦封自己最不喜欢的雍齿为侯,起到了稳定人心军心的作用。汉初,大臣们都主张建都洛阳,因为他们多是中原人,而张良却力主建都关中,认为关中是金城千里的天国,既可固守,也可出击。刘邦最终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定都长安,从而奠定了西汉的百年基业。
西汉之初,刘氏和吕氏两大集团已初步形成,围绕着更换太子产生了争执。刘邦觉得吕后所生的太子刘盈懦弱,喜欢戚姬所生的如意。吕后急了,便请张良出谋划策。张良思忖,新朝刚立,需要稳定社稷江山,不能回避吕后所求,便出计让太子刘盈亲自去请秦时隐士“四皓”出山。“四皓”即东园公唐秉、甪里先生周术、绮里吴季实、夏黄公崔广4位白发皓须的老人,他们在秦始皇时期曾当过博士官,后不愿与暴秦合作,一直在商山隐居。4位老人德高望重,品行高洁,刘邦对他们非常尊敬,想请他们出山,但一直没能请动。最后,“四皓”陪同太子入朝,刘邦见了,知道刘盈深得民心,从此没再提换太子之事。此后,西汉王室的明争暗斗并没有结束,刘邦、吕后为翦灭异姓,滥杀无辜,彭越、韩信等一大批功臣惨遭诛杀,张良忘不了韩信临死前的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继续被刘氏集团所用,必然会同吕氏集团作对;若被吕氏集团所用,刘氏集团也绝对不会放过他。想起历史上的谋臣们——李斯腰斩、韩非冤死、文仲自杀、屈原沉江——更使他坚定了归隐的想法,所以刘邦封张良三万户齐侯他不受。张良最终退隐山野,闭门谢客,不问政事,专习道家导引之术,云游山水之间,逐步从“帝者师”退居为“帝者宾”。
[中国古代名人小故事]
古代名人故事(6)
古代名人刻苦勤学的故事
凿壁偷光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刘绮燃荻读书。梁代时彭城人刘绮,“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折之,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苏廷吹火读书。“少不得父意,常与仆夫杂处,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总无灯烛,尝于马厩中,借火照书诵焉,其苦如此。”
常林带经耕锄。汉末常林,“性好学,带经耕锄。其妻常自馈饷之,林虽在田野,其相敬如宾。”
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才学卓著的文豪。曾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他在文学艺术、历史考古、古文字学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有重要建树。与此同时,他勤奋苦学的精神也十分感人。
现代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
郭沫若在小学一年级读书时,老师讲历史课--《十六国春秋》,其中有许多胡人的名字,跟外国人的名字一样,非常难记,因而记人名便成为当时历史课的一只“拦路虎”。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一天,郭沫若约了一位要好的同学躲进一间阴暗的自修室里,两人苦读硬记,进行比赛,直到把整本历史课本一字一句背得滚瓜烂熟才走出屋子。
在后来的日子里,即使在年假期间,郭沫若都手不释卷,天天苦读。有一年年假期间,他把太史公司马迁写的《史记》,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并一篇一篇地进行分析、校订和评价,在旁边写下批注,连《伯夷列传》里有一句被历代注家解释错了的话,他都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并加以校正。对其中一些精辟言论和难得的资料,郭沫若视为珍贵财宝,不惜时间和精力整篇整段地用毛笔把它抄录下来,放在案头,随时翻阅学习。
华罗庚一辈子从实以终
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从小刻苦学习,成了著名的学者。
1950年2月,华罗庚带着全家悄然登上一条不大的邮船,离开生活了4年的美国。当他踏上祖国土地的时候,电波播送了他的《告美国同学的公开信》。信中激情洋溢地写道:“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又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数学系主任。不久,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百倍珍惜党和国家为科学研究提供的大好时光。他白天拄着拐杖到学校讲课,晚上以案板当书桌,在灯下从事数学研究,常常写作到深夜。有时,为了求证一个问题,他常常深夜从床上爬起,顺手拿起床头的报纸,在四周的空白处进行演算和论证。在他的屋里,桌上、床上、地上,到处都堆满了演算稿纸。他用毅力与勤奋,编织出成功和荣誉。
1956年,他的重要论文《典型域上的调合分析》,荣获中国科学院第一批科学奖金的一等奖。随后,他的长达60万字的巨著《数论导引》问世了。这部著作,倾注了他多年的心血。国内外的数学界为之震动了。他带领的数学研究所,也已是人才济济、群星灿烂了。他们为征服解析数论、代数数论、涵数数论、泛涵分析、几何拓扑学等不同学科,已经扬帆起航,并各有卓越的建树。震撼世界的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就是其中一个突出成果。
古代名人故事(7)
古代名人的经典小故事
在古代的时候有着很多的故事,尤其是一些关于名人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名人的小故事,欢迎大家的阅读。
古代名人的经典小故事一东汉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激战。两军实力相差悬殊,袁军数倍于曹军,曹操部将大多认为袁军不可战胜。但曹操最终以少胜多,大败袁军。袁绍弃军逃跑,全部的辎重物资、图册兵藏被曹军缴获。
在清点战利品时,曹操的一名心腹发现了许多书信。这名心腹拆开其中一封,看了几眼,立刻脸色大变。他把所有书信收齐封好,然后抱着信件去向曹操汇报:“主公,这些都是袁绍与人来往的密函!”曹操接过信件,拆开看过几封后,对心腹说:“你去把这些信都烧了吧。”“烧掉。主公,您不该照着书信把这些叛徒全部抓起来吗?”心腹惊疑道。曹操摇摇头:“当初,袁绍兵力远胜于我,连我自己都觉得不能自保,更何况是他们。与袁绍勾结只是他们不得已的选择啊。”
原来,这些信件都是在许都的官员和曹操军中的部将写给袁绍的,其中不乏示好投诚之语。曹操命人当众把信件全部焚烧。那些私通袁绍的部将,原本惊慌不定,见曹操此举,惭愧不已,同时也愈加感激,军中士气更盛。
曹操趁势进击,冀州各郡纷纷献城投降。曹操实力大为增强,为此后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古代名人的经典小故事二欧阳修的父亲早逝,家庭贫困,母亲教年少的儿子学问时,没有纸笔,就用芦荻为笔,在沙地上画出字来教授给他。母亲曾经对他讲述其先父的事迹:“你父亲在世的时候是一个小官吏,夜间在烛下看案卷,屡屡掩卷叹息。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有个死刑犯,我想替他求生而不可得。做官,就是为他人求生路的。”
不到20岁的欧阳修首次在湖北随州应举就失败。韩愈古文是他向往的境界。但当时的“高考要求”又是什么呢?他周围的同学津津乐道的,不是西昆体诗就是杨刘时文。所谓西昆体诗,是以《西昆酬唱集》一书得名的,无病呻吟,雕章琢句,缺乏思想内容。
又过了两年,欧阳修再次应举,仍未得中。两度落第,使他不免沮丧,在“高考指挥棒”下,他不得不把注意力转移到西昆体诗和“时文”上来。21岁的欧阳修以自己新写的《上胥学士偃启》为贽,去拜会汉阳军长官胥偃,这篇并不高明的“时文”让胥偃“一见而奇之”,不久后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宋仁宗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欧阳修随未来岳父来到京师汴梁。在开封三试第一,荣选为进士,被特授洛阳留守推官。欧阳修忘不了这人生极荣耀的一刻,欧阳修等从崇政殿出东华门,前有引导,后有侍从,在东京街头傲然走过。欧阳修23岁就步入了帝国的最高人才层,看来官运来了。
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五月,欧阳修的好友范仲淹为革除弊端,上章批评时政,指陈时弊,惹恼了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吕夷简指责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范仲淹因此被贬饶州。肩负言谏之责的高若讷不仅不伸张正义,反而肆意诋毁范仲淹的人格。欧阳修气愤不过,写了一封信给高若讷,在一番冷嘲热讽之后得出结论:“足下非君子也。”因为这封意气用事的信函,欧阳修被贬为湖北夷陵县令。
在这个偏远的小县城里,没有什么书籍可供他消遣,他便取出旧案卷反复阅读,看到其中冤假错案不可胜数,于是欧阳修发誓,即使是当个县令小官,对待政务也绝不敢有丝毫的倦怠、半点的疏忽。之后,欧阳修在各地辗转做地方官多年,每到一个地方都留下了深受百姓拥戴的政绩。
范仲淹又被起用了,他想招欧阳修前去担任掌书记,并已奏请朝廷获得同意,但欧阳修却叹道:“我当时为范公仗义直言,难道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吗?和他同退可以,同进就不必了。”竟然推辞不去。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欧阳修经过4年的贬谪生涯,重回开封,升为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宋仁宗召范仲淹、富弼等大臣寻求拯救危局的方略。范仲淹写了著名的《条陈十事》,建议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如严格官吏升降制度、限制官僚子弟做官特权、减轻徭役等。欧阳修力挺范仲淹,同时建议实行“按察法”,选精明强干的人做按察使,监察各路和州、县官吏,定期向朝廷报告。范仲淹的条陈和欧阳修的建议,一度被宋仁宗采纳并颁行全国,号称“新政”。
可是,保守势力借“朋党”之说在朝中大造舆论,诬陷范仲淹等人结党营私,图谋架空皇上,要求罢免革新派的职位。欧阳修被这些狭隘小人的阴谋伎俩激怒了,他连夜奋笔疾书,向皇帝奏陈“小人无朋”和“君子有朋”的道理,这就是尖锐犀利、文情奔放、有理有据的《朋党论》。
遗憾的是,不管欧阳修的陈词多么恳切、说理多么充分、罗列的事实多么有说服力,宋仁宗还是一道圣旨,罢免了杜衍、范仲淹等4名革新派官员的官职,“庆历新政”草草收场,保守的豪族官僚重新得势。
守旧派将矛头对准欧阳修,伪造了所谓的“张甥案”,说欧阳修与外甥女有不正当关系。欧阳修的外甥女张氏嫁给了欧阳修的堂侄欧阳晟,却与欧阳晟的家仆陈谏私通。事情败露后,张氏为了开脱自己,反咬舅父一口,说未嫁时就与欧阳修有私情。这件事一直闹到朝中,欧阳修上疏为自己辩护。而中书舍人钱勰素来跟欧阳修有仇隙,这时举出欧阳修所作的一首《望江南》词为证:“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这首艳词于是成了欧阳修生活作风问题的铁证。
欧阳修被贬赴任滁州。滁州在长江和淮河之间,山高水清,地僻事简,民俗淳厚,欧阳修很喜欢这儿。滁州西南有琅琊山,欧阳修常携酒前往,在美酒和水光山色中,他忘记了被谤遭贬的羞辱,忘了自己的太守身份,忘了自己刚满40岁的年龄,自称“醉翁”。
后来,欧阳修由滁州改守扬州。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六月,欧阳修受命回京,这时他离开京都已近10年。宋仁宗眼见这位庆历旧臣已近半百,也未免有恻然之叹,次年便提拔他为翰林学士、集贤殿修撰,官正三品。
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后,有一批人落了选,他们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经过这场风波,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还是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开始学着写内容充实、文风朴素的文章了。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欧阳修依新标准录取进士的事被称为科举史上的盛举。其中大多数被录取的人在此后几十年里,都成为北宋的名臣。这批进士中,日后做到三品以上高官的有9人,其中包括苏轼、苏辙兄弟;做到副宰相以上的有7人。不仅如此,宋朝几大学术流派的重要人物,如“洛学”的程颢,王安石“新学”的重要成员吕惠卿、曾布等,都在这次科举中同时被取。而后来的所谓“唐宋八大家”,有3人也是这一届科举同时被录取的考生,即苏轼、苏辙两兄弟和曾巩。欧阳修所提倡的“古文运动”,对于后世文风的改变有很大的作用。他影响并聚合了一大批青年学者和文学家,使他们成为诗文维新运动的基本力量。
但欧阳修的霉运又来了。这一次发生在宋英宗治平年间,还是与绯闻有关。
当时欧阳修妻子的堂弟薛宗孺犯了事,受到弹劾,薛宗孺本来希望欧阳修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为他开脱,不料欧阳修却上书要求严肃处理。薛宗孺大为光火,就造谣说欧阳修与其大儿媳吴氏有染。和欧阳修有宿怨的朝廷官员蒋之奇拿这事儿做起文章,出示的证据又是欧阳修的一首名为《醉蓬莱》的轻薄艳词“见羞容敛翠”,欧阳修气得几乎吐血。诸大臣为他辩护,连刚做皇帝的宋神宗都写信给他,表示对他的品德毫不怀疑。但欧阳修仍大病一场,病愈后心灰意懒。尽管蒋之奇遭黜,可他实在不想在京城待下去了。
桃色事件对欧阳修确实有特别的杀伤力,而他又总是被这类绯闻轻易击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欧阳修有软肋,喜欢与妓玩乐。他是性情中人,天性率真,不拘小节,以为只要能写出好文章,就是天天和歌伎泡在一起也不在乎。欧阳修这种恣意享受、无所顾忌的态度,表现在词之创作上,便是写出了大量所谓“艳词”。
欧阳修晚年官运亨通,步步荣显。但当年“两上司谏书”时的英气和“庆历新政”时的锐气已经不再。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64岁的欧阳修由知青州改知蔡州,这时,那个充满朝气、奋力拼搏的欧阳修早已不存在了。
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秋的一天夜里,欧阳修在私第窗下闻秋风有感,写了一篇《秋声赋》,借肃杀之秋景,抒发其惆怅心情,由秋风联想到万物之凋零、岁月之易逝,从而感叹世事之艰辛、人生道路之坎坷多难。《秋声赋》是悲秋赋,更是伤心赋。欧阳修正是在这篇文章里表现了他从激进渐趋保守的思想历程,从而产生了强烈的退隐之念。
欧阳修老了。人总有老的一天,那一天来得太不经意。
现在,轮到他对更年轻的一代表明政治立场了,那就是他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立场和打压态度。欧阳修觉得自己比王安石看得更清楚、更透彻,他只能接受渐进式改革。欧阳修一生都有清明的政治理想,但在王安石“更高、更快、更远”的变法面前,他茫然失措,与韩琦、富弼等“庆历新政”的旧臣一起,纷纷从当年的激进立场转向循守,站在了王安石的对立面。在变法斗争异常尖锐的时刻,他差点被问罪,不过宋神宗和王安石宽恕了他,原因是他已经64岁了,已是一代文宗。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65岁的欧阳修如愿以偿得以归隐,终日荡桨泛舟在颍州西湖之上。“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的《采桑子》一共写了10首,皆以“西湖好”为首句,可见,身心憔悴、屡经官场动荡的欧阳老人,回归自然之后是多么欢欣。他真的醉了,沉醉于人生终极的欢情,他成为最彻底的“醉翁”了。
仅仅一年之后,这位“六一居士”即撒手辞世。
古代名人故事(8)
古代名人孝敬的小故事古代名人故事(9)
古代名人励志小故事,分享5个很简短的古代名人的小故事1、岳飞学艺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的资助下,拜陕西名师周桐习武学艺,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了学艺报国的志向,克服了骄傲自满的情绪。寒暑冬夏,苦练不缀,在名师周桐的悉心指导下,终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篇四
1551—1557年这段时间内,封建皇帝征如医官,下令各地选拔医技精湛的人到太医院就职,于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时珍,也被推荐到了北京。
关于李时珍这一段在太医院工作的经历,史学界有诸多争论,有人认为李时珍曾出任太医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认为他只是担当御医(正八品)。无论其职位高低,李时珍被荐于朝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太医院的工作经历,有可能给他的一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他创造《本草纲目》埋下很好的伏笔。
这期间,李时珍非常积极地从事药物研究工作,经常出入于太医院的药房及御药库,认真仔细地比较、鉴别全国各地的药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同时他还有机会饱览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丰富典籍,与此同时他也可能从宫廷中获得了当时有关民间的大量本草相关信息,并看到了许多平时难以见到的药物标本,使他大大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领域。谈到这一点,就必须联系到明代宫修的另一部著名本草书籍——《本草品汇精要》。
2002年,中国文化研究会全文影印出版了《本草品汇精要》,该书是明孝宗于弘治16年(1503)8月下诏太医院编修的一部国家药典。在司设监太监刘文泰的组织下,一个设有总督、提调、总裁、副总裁、篡修、验药等9种职位的修撰班子组成,包括誊录、绘画人员在内共49人。在经历一年半修订后,药典编纂完成。编撰者按照宋人唐慎微的《证类本草》旧例顺序,把入药之物分为玉石、草、木、果等10部,每部分为上、中、下三品编写,全书共收药物1815种,正文用朱墨两色分写。正文之前绘有精美的彩色写生图达1358幅之多,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彩绘图书。
同时编撰者还舍弃了当时已比较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而由14位工匠分色缮写文字,8位宫廷画师负责绘图。全书完成后,由明孝宗亲自撰写序言,并仿照《永乐大典》格式装帧成36册,装入楠木盒中保存,是为明代宫廷的正统抄本。但是,此书完稿后仅两个月,明孝宗却意外“驾崩”,其死因成为天大疑案。而原书编纂人员中的49人中有12人涉嫌谋害孝宗皇帝,遭到查办,于是这部明代药典《本草品汇精要》一直封藏在宫中内库里。后不知通过何种途径(传教士或英法联军)于1877年藏入罗马国家图书馆。
李时珍是在距此事约50年左右进入太医院任职的,他不可能对前朝旧事一无所知。而此时孝宗后继位的明武宗已逝,明世宗也已出任皇帝30余年,对故去的疑案未必再加关心,所以封藏在宫中的《本草品汇精要》有可能在不公开的情况下得以窥见,因此不能排除李时珍在太医院工作期间很幸运地看到了此书。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促使他意欲编著一部能超出此书的新本草专著,而在太医院的工作环境是不可能满足他的想法、实现愿望的,因为李时珍淡于功名荣禄,所以在太医院任职没有太长时间,就托病辞职归家了。
李时珍38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在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中国明朝时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在他父亲的启示下,李时珍认识到,“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于是,他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深入实际进行调查。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他首先在家乡蕲州一带采访,后来,他多次出外采访。除湖广外,还到过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均州的太和山也到过。后人为此写了“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诗句,反映他远途跋涉,四方采访的生活。李时珍每到一地,就虚心地向当地人请教,其中有采药的,有种田的,捕鱼的,砍柴的,打猎的,热情地帮助他了解各种各样的地方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药,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神农本草经》说不明白,各家注释也搞不清楚。李时珍问一个种菜的老人,在他指点下,又察了实物,才知道芸苔,实际上就是油菜。这种植物,头一年下种,第二年开花,种子可以榨油。于是,这种药物,便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一清二楚地解释出来了。
不论是在四处采访中,还是在自己的药圃里,李时珍都非常注意观察药物的形态和生长情况。
蕲蛇,即蕲州产的白花蛇,这种药有医治风痹、惊搐、癣癞等功用。李时珍早就有研究它,但开始只从蛇贩子那里观察。内行人提醒他,那是从江南兴国州山里捕来的,不是真的蕲蛇。那么真正蕲蛇的样子又是怎么样的呢?他请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诉他,蕲蛇牙尖有剧毒,人被咬伤,要立即截肢,否则就中毒死亡。在治疗上述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贵重。州官逼着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去捉,以便向皇帝进贡。蕲州那么大,其实只有城北龙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蕲蛇。李时珍追根究底,要亲眼观察蕲蛇,于是请捕蛇人带他上了龙峰山上。那里有个狻猊洞,洞周围怪石嶙峋,灌木丛生。缠绕在灌木上的石南藤,举目皆是。
李时珍方:“出蕲地者,虽干枯而眼光不陷,他处者则否矣。”这样清楚地叙述蕲蛇各种情况,当然是得力于实地调查的细致。李时珍了解药物,并不满足于走马看花式的调查,而是一一采视,对着实物进行比较核对。这样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药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一采视,颇得其真”,“罗列诸品,反复谛视”就这样,李时珍经过长期的实地调查,搞清了药物的许多疑难问题,于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
全书约有200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载方10000多个,附图1000多幅,成了中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其中纠正前人错误甚多,在动植物分类学等许多方面有突出成就,并对其他有关的学科(生物学、化学、矿物学、地质学、天文学等等)也做出贡献;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于1593年逝世,享年75岁(虚岁为76岁);他逝世后遗体被安葬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竹林湖村,李时珍一生著述颇丰,除代表作《本草纲目》外,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十种著作;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将永远被世界人民所怀念。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篇五
古代的一些名人关于理想的故事,或许在你看来是很少的。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代名人理想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被后人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小的时候是一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每天都带着自己心爱的小鹅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却被老师卫夫人称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恼,在小鹅的启发下,王羲之在书房写成了金光灿灿的“之”字,但却误将馒头沾墨汁吃到了嘴里,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这句诗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矛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求索精神和实证方法,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篇六
历史就是过去出现过、发生过的人和事,具有时间久远、不可重现的特点 ,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名人少年故事。
陈景润小时候学习十分用功,成绩很好,因而引起有钱人家子弟的嫉妒,他们在学习上比不过他,就处处欺负他。
记得有一次,他们联合起来对陈景润拳打脚踢。陈景润流着泪回到家,要退学。妈妈劝他说:“儿子,只怨爸爸妈妈没本事,家里穷才受人欺负。你要好好儿学习,长大有出息,那时他们就不敢欺负咱们了!”小景润擦干眼泪,又去做功课了。
此后,他再也没哭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三元县县立初级中学。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
有一天晚上在家读书,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国藩却成为为了连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温馨提示: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人。他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
儿时的张衡天资聪明,态度谦虚,特别喜欢思考问题。他对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兴趣。早上带着露珠的花朵,中午高悬天空的太阳,晚上天空中皎洁的月亮、一闪一闪的星星都让他产生了无穷无尽的联想。他总是跟在父母身后问这问那。
有一次,他和母亲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红艳艳的,煞是可爱。他不经意间看见了自己的影子是那么长。他想,我要是长得像影子那样高大多好哇。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他跟在母亲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咦!影子哪里去了呢?”他惊奇地叫道。低头一看,影子缩成了一团,踩在脚底下。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这是由于中午到了,太阳升得最高,影子就会变短缩成一团,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影子还会变长的。
回到家里,张衡一直关注着自己的影子的长度。他发现真的像母亲说的那样:傍晚时分,自己的影子又变得像早晨时那样长。他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点新知识,高兴极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父母带着小张衡一起到打谷场上纳凉。这是人们一天当中最快乐的时光。大人们一边摇着扇子,一边海阔天空地聊天;孩子们则叽叽喳喳地玩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过家家。只有张衡一个人不声不响地呆在旁边,望着茫茫夜空,嘴里还小声默念着“一个,两个……”母亲以为他白天跟自己出去累着了,就说:“衡儿,你要是累了就自己回屋里歇着吧,不要愣在那里,丢了魂似的。”张衡好像没听见,依然站在那里,目不转睛地望着苍穹。
父母见他没吱声,也就不再管他。又过了好一会儿,大人们都困倦了,接二连三地回家睡觉了,他还在那里望着天空。这时,一个大点儿的孩子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咳!傻了,老瞅着天上干什么,那上边又不会掉金豆子。”张衡这才回过神来,揉一揉酸痛的脖子说:“谁指望天上掉金豆子了,我在数星星。”此语一出,大家都愣住了。“什么,什么,数星星,真新鲜,还有数星星的傻瓜。那我问你,数清了吗?”那位大哥哥问。“我还没有数完呢,不过现在己经数到一千多颗了。”
旁边的一位老爷爷插话道:“孩子呀,别数了,天上的星星是数不完的。这些星星无穷无尽,飘忽不定……”张衡却打断老爷爷的话:“才不是呢,那一片天空就只有一千多颗,只要我坚持数下去,肯定会数完的。”老爷爷被张衡的执著精神打动了,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衡的父亲赶紧过来打圆场:“不许这样跟老爷爷说话。”张衡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连忙向老爷爷道歉。但他回过头来,还是想跟父亲辩解一番。父亲早看出他的心思,就说:“衡儿,我知道你的想法,但你这样挨个数是不行的。天上的星星分布是有规律的,你要按照这些规律,把它们分成一个个星座。这样才会把它们弄清、记牢。”
小张衡点了点头,按照父亲说的去做,果然又认识了许多新的星星。
随着年龄的增长,张衡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当时,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地发生,地震带来的灾难尤为严重。它来无影去无踪,一旦发生却极具破坏力。这引起了张衡的思考。他想,能不能制造一种在地震发生后准确测定其方位的仪器,以便及时调拨物资进行救援。定下目标以后,他查阅了大量关于地震的资料,并且多次实地勘测。
有时,张衡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亲自来到刚刚发生地震的地方,测量大地的震感。有一次,他把测震仪插入大地,刚要读取数据,一波剧烈的余震袭来,离他不远处的一道土墙轰然坍塌。幸亏他眼疾手快,往旁边一跳,才躲过一劫,不然肯定要被砸成肉泥。他拍拍身上的灰土,继续看仪器上的数据。远处的老百姓十分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他简直是发疯了。但张衡不为所动,仍然夜以继日地研究地动仪。
不久,地动仪成功间世了。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篇七
古代很多名人都是靠着刻苦和努力的坚持学习,才最终走向成功的。下面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古代名人求学故事四则,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五代画虎名家历归真从小喜欢画画,尤其喜欢画虎,但是由于没有见过真的老虎,总把老虎画成病猫,于是他决心进入深山老林,探访真的老虎,经历了千辛万苦,在猎户伯伯的帮助下,终于见到了真的老虎,通过大量的写生临摹,其的`画虎技法突飞猛进,笔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几可乱真。
从此以后,他又用大半生的时间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见识了更多的飞禽猛兽,终于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
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
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
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篇八
故事可以用来普及历史知识,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历史也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名人哲理故事。
样的小事何必穷究?不问,也没有什么损害。反之,若一知道他的姓名,终身不能相忘,而这位朝士也因此心里惴惴不安,彼此心存芥蒂,所以知其姓名,不如不知。"
吕蒙正博大的胸襟,能够容人让事的精神确实令人称赞。古人云"量宽得人"。那朝士隔帘说了几句不满的话,当然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但吕蒙正宽厚待人,不追不问,自然赢得人们的尊敬。就是这位朝士知此情景,也会觉得理亏自惭,由不敬而折服。
明宪宗成化初年,嘉兴知府杨继宗为官廉洁刚正。一天,监察御史孔儒来到嘉兴,借口肃清匪源,到处清乡,搞得老百姓不得安宁。有的老年人经不住折腾,顶撞几句,就被指控为匪类,轻则毒打,重则丧命。杨继宗见了十分气愤,命人张榜通告说: "谁家有被御史打死的,家属可以到府里来报名。"孔儒见嘉兴知府不买他的帐,便找到杨继宗责问为什么干扰他清匪。杨继宗说: "治理国家要有一定法度,各级官吏有不同的责任,孔大人身为监察御史,就应努力举劾不法,剔除奸弊。至于挨门挨户清查户口,维持治安,乃是地方官吏的事。"
孔儒是专门纠察官吏的监察御史,所到之处,地方官莫不奉迎,没想到被嘉兴知府抢白了一顿,大煞了威风,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孔儒临走时,没抓到杨继宗任何把柄,他想,当官的没有一个不爱钱,杨继宗在如此富庶之地做官,还能不刮点地皮,不如打开他的箱子揭他的底,给他一点难堪。于是带着几个随从,借口告辞,直入杨继宗住处。他见室内空空,惟有床头放着一个箱子。心想;知府的贵重财宝一定都在里面。便让人打开箱子,一看,只有几套破旧衣服。孔儒无奈只好怀惭而去。
有一年,杨继宗进京朝见皇帝,明宪宗问宦官汪直:"最近来京朝见的地方官员中,哪一个比较廉洁?"汪直答道: "天下不爱钱的官吏,惟杨继宗一人而已。"
孔融,字文举,孔子的后代,汉末山东曲阜人,汉献帝时曾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他为人刚直敢言,后应触怒丞相曹操而被杀。
相传,孔融四岁的时候,父亲带回一些梨让他们弟兄分吃。因孔融最小,全家人都让他先挑。孔融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大家都很奇怪,父亲问他为什么要拣最小的拿,他回答说: "我年龄最小,应当吃最小的梨。"
从此,幼年孔融这种懂礼谦让的美德,受到人们的称颂。后代教育家们又把"孔融让梨"的故事写进启蒙课本《三字经》中,以此教育儿童学会礼貌让人,使这个故事得到广泛流传。
孔融长大后,成了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并步入仕途,做过北海相。虽权重位高,但仍保持着谦虚礼让乐于助人的美德。他在北海做官时,有一次被敌兵围困城中。
正当危急之时,忽见城外一人挺枪跃马,杀入敌阵,左突右冲,解了重围,前来拜见孔融,说道: "我叫太史慈,刚从辽东回家探亲,闻知敌寇围城,家母平日蒙君恩顾,特地命我前来相救。"
原来,太史慈有一老母住在城外,孔融听说老人孤独无靠,常派人送去粟、帛之类,逢年过节,还亲往探望。老人家深为感动,才命儿子太史慈来救。
孔融为官数十年,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甚得人心,不能说跟他谦虚礼让平易待人的美德没有关系。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篇九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
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手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身宽体胖,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之歌。
“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它呢?”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而地狱的人就是因为大家不团结,所以才望“汤”兴叹。”
故事并不复杂,但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哲理和强烈的警示意义。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设备,为什么一些人把它变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却经营成了地狱?关键就在于,你是选择共同幸福还是选择独霸利益。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篇十
历史故事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名人故事书里的故事。
徐特立,湖南长沙县五美乡人,字懋恂。1877年2月1日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比毛泽东长16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进步,景仰孙中山,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自1895年起,他在长沙等地从事教育工作。他虽然只有六年半学历,但是靠自学而精通古文、历史、地理和数学等知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徐特立是他的老师,毛泽东曾称徐老是他“最敬佩的老师”。
徐特立在43岁的时候,思想更加成熟。在这个年龄,一般中年人大多已对前途持消极态度,他却毅然决定远赴重洋,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学成归来时,他已近知天命之年。当时,适逢中国革命处于前所未有的低潮,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所制造的腥风血雨,徐特立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当红军开始长征时,徐特立已是57岁的老人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义无反顾地随红军主力离开江西,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向渺无人烟的雪山草地进发,从而成为红军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长征老兵。当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徐特立已是年近60的花甲老人了。
1937年1月,毛泽东在党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要为从雪山草地跋涉过来的徐特立老人破例公开庆祝60岁大寿,他说并非出于他和徐特立的师生情谊,而是因为徐特立自1920xx年参加革命,特别是他以57岁高龄参加长征,以超人毅力克服难以想像的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的壮举,已成为红军队伍中让人振奋与感动的楷模,为他祝寿的目的在于鼓舞红军指战员的士气。党中央一致拥护和支持毛泽东的这一建议。
1937年1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给正在陕北保安的徐特立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0xx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降服了……你是任何时候都是同群众在一块的,处处表现自己就是服从党的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信写完的当天,毛泽东就派人骑马涉过潺潺延河,星夜驰往保安,将信专程送到在那里主持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教育部工作的徐特立的手中。
其实,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徐特立虽然和党中央的所在地延安近在咫尺,可是他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和毛泽东几乎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当徐特立收到毛泽东为自己祝寿的亲笔信时,激动不已。他在感动之余决定向党中央和毛泽东致函,坚决要求取消为他祝寿。然而,祝寿热潮已经掀起,不以徐特立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了。徐特立在这次祝寿结束之后,在延安的报纸上发表了《我的答词》。他说:“各位同志为我祝寿,我很高兴,用不着说客气话……我一生过着极不平常的生活,让我这老古董来推动伟大的革命,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需要。我将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并存,我为此而感到高兴。我愿继续站在抗日战争最前列,为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而奋斗!”
1947年2月1日,徐特立年届70。受中央委派,徐特立在抗战全面爆发后,曾奔波于第十八集团军和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之间,为党的统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回到延安以后,徐特立在边区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延安自然科学院,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出第一批科技人才。当徐特立70岁寿辰到来之际,党中央经过慎重讨论,决定在全党再次为这位革命老人祝寿。
此时,全国范围的解放战争已经打响,胡宗南的部队正在向延安步步紧逼。尽管战事紧张,但党中央仍然决定在撤离延安之前为徐老祝寿,并公开发表为徐特立祝贺70大寿的贺信。1947年1月10日,这封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的贺信写道:
亲爱的特立同志:
党的中央委员会热烈庆祝你的七十大寿!
你的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最优秀传统。你是热爱光明的,百折不挠,在五十岁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你对于民族和人民的事业抱有无限忠诚,在敌人面前,你坚持着不妥协不动摇的大无畏精神,你的充沛的热情,使懦夫为之低头,反动派为之失色。你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你的知识是和工农相结合、生产相结合的。你把群众当成先生,群众把你当作朋友。你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你对别人是诲而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你痛恨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你的朴素勤奋七十年如一日,这个品质使你成为全党自我牺牲和艰苦奋斗作风的模范。你的这一切优良品质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骄傲,把你的这一切优良品质发扬光大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革命任务。
祝你永远健康!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这时,胡宗南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已向延安包抄和逼近,毛泽东为了徐特立的安全,让他先撤离延安,他自己则率数万人马与20万敌军周旋。当徐特立离延时,毛泽东亲自去送行话别。当时,毛泽东检查徐特立的行李准备情况,发现没有热水瓶,立即命令工作人员从他仅有的两只热水瓶中拿来一只,送给了徐特立……祝寿声中,七旬老人正跋涉在吕梁山麓。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尽管政务十分繁忙,仍忘不了他与徐特立之间的师生情谊。一次,毛泽东特地派人来到徐特立的住地,邀请他到中南海家中吃饭。席上,还专备了几样家乡风味的菜肴招待老师———一碗湘笋,一盘青椒,这是两人都爱吃的。毛泽东抱歉地说:“徐老,请你来,没有好菜吃。”徐老笑着说:“人意好,水也甜嘛!”主席要让老师坐上席,徐老说:“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毛泽东马上说:“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更应该上坐。”硬是让徐老坐了上席。毛泽东见老师穿着还像当年那样简朴,就将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呢子大衣脱下来送给老师,说是以表学生心意。徐特立接衣在手,激动不已。
20世纪50年代有一首歌曲家喻户晓,歌中唱道:“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这首歌可以说是老一辈革命家的真实写照。我国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即使人到中年、老年也都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热情,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徐特立就是其中一位突出的代表。
“意志坚强老英雄”
1934年12月,徐特立和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一起,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他已58岁了,是长征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为了照顾他,上级专门给他配备了一匹马。但他总是把马让给体弱有病的同志骑,自己拄着一根自制的红缨枪,跟大伙儿一道,有说有笑,迈着坚定的步子,走在队伍前头。
红军从瑞金出发以后,国民党的飞机乌鸦似的天天在上空盯着红军的队伍转。为了甩掉敌人的跟踪,红军一般在夜间行军。上级领导要大家利用行军空隙,进行军事训练,学习夜间辨别方向和识别岔路等多项本领。同志们认为徐特立年纪大了,便没有通知他参加这项练兵活动。一天,大家正准备集合训练,只见一个人从树林里跑出来,迅速站到行列里。仔细一看,原来是徐特立!他头戴用树枝编的掩护圈,裹腿打得绷绷紧,乍一看,还真像是一个生气蓬勃的青年战士呢!教练员请他在一旁观摩,但徐特立坚决不肯,他风趣地向教练员提起意见来:“这可不对呀,教练员同志!不能光看表面,别看我头发白了,牙齿掉了,可我是人老心不老啊!难道年纪大了,就可以不执行上级的规定,取消当红军战士的资格吗?”说着,就跟着队伍做起动作来。
长征中,部队要通过一片沼泽地。徐特立一脚踏上去,烂泥就没过了膝盖,等站稳了,再向前跨一步,另一只脚又陷进去了。同志们见他每走一步都得耗很大力气,就把马牵过来,说:“徐老,全连都轮流骑过马了,您也该骑上马歇一歇了,不然,您的身体会被拖垮的!”徐特立笑笑说:“都骑过了,就让马驮行李嘛!你们放心,我们革命队伍拖不垮,我的身体也拖不垮的!不信,咱们比比看。”说完,便和大伙儿赛起来,一步又一步地走得更快更有力了。
后来,同志们编了一首顺口溜,赞颂徐特立:
意志坚强老英雄,
长征路上不停步。
遇到困难挺身出,
精神抖擞笑盈盈。
“人老宛如花正放”
在延安的时候,为了照顾年老体弱的同志,边区政府规定给他们发“老年津贴”。一天,一位女同志负责给徐特立送去“老年津贴”――几十个鸡蛋。徐特立问明情况后,诚恳地说:“组织上对我太关心了,我只有努力工作,来报答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不过,我身体很好,用不着这些东西。”他请这位女同志把鸡蛋拿去送给体弱多病的同志。
组织上知道这一情况后,又派这位女同志第二次送去,徐特立还是不肯收。这位女同志解释说:“我来的时候,组织上再三嘱咐,说您已是六十几岁的老年人了,跟年轻人不同,必须吃点有营养的食品,才能使身体健康……”不等她把话说完,徐特立就笑着说:“论年龄,也许我是你的三倍,说得上是个老年人了。但是,我的身体,不一定比你差。你看看,我穿多少?你穿多少?”
徐特立把打着补丁的灰布单裤往上卷了卷,对她说:“你看,我只穿单裤加粗布衬裤;你呢,穿棉裤还加绒衣裤哩!”
这位女同志一时被说得语塞,便向徐特立耍起小孩脾气来:“我不管您衣服穿得多,还是穿得少,反正您年纪大了,就应该得到照顾。这鸡蛋您得收下。”
徐特立以为她生气了,便笑着说:“好孩子,别生气,说我老了,我可不服气,我还要亲眼看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哩!你说能吗?”
“当然能!”
“你说得对!我相信!我相信我能看见,因为中国有了共产党,有了毛主席,一切都有了希望。说实话,我就不服老。”
接着,徐特立给她讲述了一件事:
有一次,有位同志病了,思想悲观,徐特立去看他,他给徐特立背了两句唐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自己就像花落去一样,是无可奈何了。徐特立笑着对他说:我们生长在革命时代,不应有这种悲观情绪。我也送你两句诗:人老宛如花正放,青春初去又归来。
那位同志听了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兴奋地说:“对!讲得好,讲得好!”
听了徐特立讲的故事,这位女同志很受感动,但想到组织上再三交代,还是把鸡蛋放下,转身跑了。但没想到,她刚回去不久,鸡蛋又被送回来了,上面还放着一封徐特立的亲笔信,说明不收的理由。大家看了很感动,商量以后也写了一封信,还派那位女同志第三次送去。
徐特立一见到她,就笑着说:“好孩子,你坐呀,什么事这样高兴,是不是又来同我讨论老年津贴问题来了?”女同志这回有了准备,她先把组织上的信交给徐特立,调皮地说:“今天我是来给您送信的,不是来同您讨论老年津贴问题的。”
徐特立看完信,激动地说:“党太关心我了!我为党为人民做的事太少太少了,我怎么敢当?”
听他这么说,女同志就故意问:“徐老,这一回是组织上的决定,您还再叫我拿回去吗?”
“既然是组织上的决定,我无条件服从,好,我收下。”
那位女同志终于完成了任务,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可是,徐特立收下鸡蛋以后,自己并没有吃多少,而是将大部分送给了生病的同志。
“终身奋斗不知老”
1947年,在辗转行军途中,年已古稀的徐特立有一次住在一个老乡家里。老乡见他穿着一套灰布军服,满头白发,便好奇地问他:“老同志,你那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在队伍上当兵呀?”徐特立笑呵呵地回答:“是啊,革命不分老少,我还要再干20xx年呢!”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徐特立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这时,他已是72岁的老人,胡须、头发全白了,但他人老心不老,还雄心壮志地制定了一个20xx年学习和工作计划。有人劝他说:“人活70古来稀,您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为革命事业奔波了几十年,吃尽了苦头,现在胜利了,也该享享福了。学习、工作和建设这些,都是青年人的事,您老人家就欢欢乐乐地过晚年吧!”徐特立却不以为然地说:“学问是无止境的,活一天就要学一天,为人民工作一天。过去懂得的许多东西,现在用处不大了,进行新的斗争,需要新的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远不衰老。要是不学习,思想一停止,人就真的老啦。”
徐特立有一个习惯,如果一个问题白天没有完全想清楚,晚上睡觉时,他还要继续思考,有时半夜想到了什么就起床把它记下来。秘书往往在头一天晚上帮他把桌面上的东西收拾干净了,可是第二天早上走进他的卧室一看,桌面上又有了许多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秘书奇怪地问:“徐老,这是怎么回事?”徐特立说:“有些事我半夜想了起来,怕第二天忘记,就起床把它记下来。”
就是凭着这种惊人的毅力,徐特立克服了年纪大、记忆力衰退的困难,永不满足地学习,努力完成党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在延安时,被毛泽东赞誉“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的着名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曾写诗歌颂徐特立:
精神仿佛陶行知,
革命党人一老师;
当代毛公亲受教,
而今禹墨正匡时。
不避风霜秋复多,
人如墨翟寿如松;
终身奋斗不知老,
革命还须效此翁。
“七十老将水中舞”
徐特立常说,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特别是和青年人在一起,更能增添青年人的气息,使老年人变得年轻”。他有一副好身板,直到八九十岁高龄,背不驼,腰不弯,气不衰,还能精力充沛地为党工作。这是他几十年来坚持锻炼的结果。
徐特立52岁在苏联学习的时候,学会了游泳。他觉得这是一项很有趣的运动,不论是潜入水底,还是漂浮水面,都能使筋骨舒展自如,还可以把皮肤洗得干干净净,因此他十分喜爱这项运动,一有机会就要畅游一番。
在延安的时候,有一年举行青年运动会,其中有100米游泳比赛项目。当比赛开始时,观众们惊奇地发现,在朝气蓬勃的青年运动员行列里,站着一个须发银白、满面红光的老运动员――年近70的徐特立。这么高龄的人还能下水游泳,这在当时已够稀奇了,更不要说还要和小伙子们比高低。人们又是好奇又是担心地瞪大眼睛,直望着他。当裁判员一声令下,几个人一齐扑向河里。只见徐特立仰着身子,手划足蹬,勇往直前,满头白发就像一簇雪白的银丝,漂浮在水面上,一起一伏,随波涌进。观众们立即拍手叫好,无不为徐特立这种老当益壮的革命精神所鼓舞。后来,续范亭曾为这事写了一首诗赞扬徐特立:
曾记秋风八月寒,
军民集会延河干;
七十老将水中舞,
多少青年瞪眼看!
1965年7月,年近89岁的徐特立去颐和园游玩,看到许多青年人在昆明湖里游泳,便忍不住也跳下水去。许多游客十分好奇,纷纷前来观看。大家有的鼓掌,有的赞叹,都为徐特立健壮的体魄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叫好。
徐特立爱游泳,也爱爬山。他游泳不到终点不罢休,爬山爬不到顶峰不停步。1963年的一天,正在桂林视察工作的朱德和徐特立相约一起去攀登桂林的叠彩山明月峰。山上怪石嶙峋,道路陡峭难行,即使是青年人,爬上去也要费很大力气。朱德决心爬上去。徐特立在一旁笑着说:“总司令,你这年轻人都想上去了,我这老头子也不能落后呀!”朱德回答说:“我已经77岁了,怎么还说我是年轻人呢?”徐老又说:“我今年已经87岁了,比你整整大10岁,你当然是年轻人了。”就这样,两位老人一前一后向山上爬去。
徐特立步履矫健,爬山时连手杖都没有用。朱德爬上去不久,徐特立也登上了顶峰。当时天气还有些寒意,但徐特立爬得满头大汗,他脱掉帽子,敞开衣襟,任那强劲的山风吹拂。朱德见了,欣然做诗一首送给徐特立:
徐老老英雄,同上明月峰。
登高不用杖,脱帽喜东风。
徐特立也用同一韵和诗一首,回赠朱德:
朱总更英雄,同行先登峰。
拿云亭上望,漓水来春风。
两位革命老人并肩站在高高的峰顶上,举目远眺祖国的锦绣河山,尽情饱览水光山色,脸上浮现着幸福、欣慰的笑容。
后来,谢觉哉老人读了两人的诗,也和了一首:
越老越英雄,登上最高峰。
九十不算老,昂头唱大风。
1968年11月28日,徐特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在党中央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中共中央委员滕代远代表中央致悼词,给他以很高的评价。
平凡伟大马列真,
一代师表启后昆。
道德文章垂万世,
堪称革命一完人。
曾任中纪委、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副省长、长沙市委书记的曹瑛,为纪念徐特立百年诞辰而题写的这首诗,是对徐特立一生恰如其分的赞颂。
徐特立原名徐懋恂,1893年的一天,徐特立乘船去南岳衡山,同船有一个乡官小吏觉得船夫划行得太慢,暴怒异常,不容大家劝阻,就对船夫开始拳打脚踢。
徐特立目睹小吏的暴行,非常愤恨,心中默默发誓,今后若能取得功名,就只做教官,决不当欺压百姓的贪官。
回到家后,他更名为徐特立,取意“独行特立,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从此以后,徐特立投身革命、立志报国,始终保持着廉洁自律、勤俭为民的工作作风。
1937年,徐特立被党中央任命为边区教育部部长,负责陕甘宁边区的教育规划与指导工作。有一天,徐特立到一所学校听课,老师们见他穿着破皮袄,腰系一根绳子,误以为他是红军的“马夫”。
第二天,徐特立又和董必武、冯雪峰一起去听课。冯雪峰向教师们介绍了徐特立,教师们大吃一惊,原来那穿着极为朴素的“马夫”,竟是大名鼎鼎的边区教育部部长。当时,边区流传着两首赞扬徐特立的小诗:“延安诸老惟公特,生活简单如老卒;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少骑公马多徒步,不要随从来照护;携带两个冰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
新中国建立后,徐特立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依旧保持着节俭的作风。他常说:“生活上的简朴,不仅可以省下钱来用于公共事业,更重要的是不脱离群众,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高贵品质。”他坚持和中央宣传部的部分工作人员住在一起,没有地方放床,就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
徐特立一共生育过八个孩子,但长大成人的只有四个。大儿子徐笃本中学时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艰苦的革命工作,使徐笃本积劳成疾病逝于长沙,年仅21岁。大女儿徐守珍因参加地下党外围组织的活动被捕,20多年时间里,她与父亲徐特立完全失去了联系。
1949年上海解放后,徐守珍终于和父亲取得联系。徐特立在给女儿的信中说:“知道你们夫妇已解决了失业问题,希望你们努力工作,并关心其他失业的人们。我希望你们每一日每一时都不要只为自己着想,上半晚想自己的困难,下半晚一定要想群众的困难,以及政府的困难,机关负责人的困难。这样去做人,自己的个人苦恼没有了,胸怀开阔了,就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先进分子。”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篇十一
徐特立,湖南长沙县五美乡人,字懋恂。1877年2月1日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比毛泽东长16岁。他青年时代就向往进步,景仰孙中山,曾经参加过辛亥革命。自1895年起,他在长沙等地从事教育工作。他虽然只有六年半学历,但是靠自学而精通古文、历史、地理和数学等知识。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徐特立是他的老师,毛泽东曾称徐老是他“最敬佩的老师”。
徐特立在43岁的时候,思想更加成熟。在这个年龄,一般中年人大多已对前途持消极态度,他却毅然决定远赴重洋,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学成归来时,他已近知天命之年。当时,适逢中国革命处于前所未有的低潮,面对国民党反动派所制造的腥风血雨,徐特立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当红军开始长征时,徐特立已是57岁的老人了。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义无反顾地随红军主力离开江西,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向渺无人烟的雪山草地进发,从而成为红军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长征老兵。当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徐特立已是年近60的花甲老人了。
1937年1月,毛泽东在党中央的一次会议上提出,要为从雪山草地跋涉过来的徐特立老人破例公开庆祝60岁大寿,他说并非出于他和徐特立的师生情谊,而是因为徐特立自1920xx年参加革命,特别是他以57岁高龄参加长征,以超人毅力克服难以想像的千难万险,胜利到达陕北的壮举,已成为红军队伍中让人振奋与感动的楷模,为他祝寿的目的在于鼓舞红军指战员的士气。党中央一致拥护和支持毛泽东的这一建议。
1937年1月30日,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给正在陕北保安的徐特立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当革命失败的时候,许多共产党员离开了共产党,有些甚至跑到敌人那边去了,你却在1920xx年秋天加入共产党,而且态度是十分积极的。从那时至今,长期的艰苦斗争中,你比许多青年壮年党员还要积极,还要不怕困难,还要虚心学习新的东西。什么‘老’,什么‘身体精神不行’,什么‘困难障碍’,在你面前都降服了……你是任何时候都是同群众在一块的,处处表现自己就是服从党的与革命的纪律之模范……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也不躲避责任……所有这些方面我都是佩服你的,愿意继续地学习你,也愿意全党同志学习你。愿你长寿,愿你成为一切革命党人与全体人民的模范……”信写完的当天,毛泽东就派人骑马涉过潺潺延河,星夜驰往保安,将信专程送到在那里主持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教育部工作的徐特立的手中。
其实,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徐特立虽然和党中央的所在地延安近在咫尺,可是他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和毛泽东几乎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当徐特立收到毛泽东为自己祝寿的亲笔信时,激动不已。他在感动之余决定向党中央和毛泽东致函,坚决要求取消为他祝寿。然而,祝寿热潮已经掀起,不以徐特立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了。徐特立在这次祝寿结束之后,在延安的报纸上发表了《我的答词》。他说:“各位同志为我祝寿,我很高兴,用不着说客气话……我一生过着极不平常的生活,让我这老古董来推动伟大的革命,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需要。我将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并存,我为此而感到高兴。我愿继续站在抗日战争最前列,为中华民族为世界和平而奋斗!”
1947年2月1日,徐特立年届70。受中央委派,徐特立在抗战全面爆发后,曾奔波于第十八集团军和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之间,为党的统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回到延安以后,徐特立在边区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创建了延安自然科学院,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出第一批科技人才。当徐特立70岁寿辰到来之际,党中央经过慎重讨论,决定在全党再次为这位革命老人祝寿。
此时,全国范围的解放战争已经打响,胡宗南的部队正在向延安步步紧逼。尽管战事紧张,但党中央仍然决定在撤离延安之前为徐老祝寿,并公开发表为徐特立祝贺70大寿的贺信。1947年1月10日,这封发表在延安《解放日报》的贺信写道:
亲爱的特立同志:
党的中央委员会热烈庆祝你的七十大寿!
你的道路,代表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最优秀传统。你是热爱光明的,百折不挠,在五十岁上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你对于民族和人民的事业抱有无限忠诚,在敌人面前,你坚持着不妥协不动摇的大无畏精神,你的充沛的热情,使懦夫为之低头,反动派为之失色。你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你的知识是和工农相结合、生产相结合的。你把群众当成先生,群众把你当作朋友。你对自己是学而不厌,你对别人是诲而不倦,这个品质使你成为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你痛恨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你的朴素勤奋七十年如一日,这个品质使你成为全党自我牺牲和艰苦奋斗作风的模范。你的这一切优良品质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骄傲,把你的这一切优良品质发扬光大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革命任务。
祝你永远健康!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这时,胡宗南指挥的国民党军队已向延安包抄和逼近,毛泽东为了徐特立的安全,让他先撤离延安,他自己则率数万人马与20万敌军周旋。当徐特立离延时,毛泽东亲自去送行话别。当时,毛泽东检查徐特立的行李准备情况,发现没有热水瓶,立即命令工作人员从他仅有的两只热水瓶中拿来一只,送给了徐特立……祝寿声中,七旬老人正跋涉在吕梁山麓。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尽管政务十分繁忙,仍忘不了他与徐特立之间的师生情谊。一次,毛泽东特地派人来到徐特立的住地,邀请他到中南海家中吃饭。席上,还专备了几样家乡风味的菜肴招待老师———一碗湘笋,一盘青椒,这是两人都爱吃的。毛泽东抱歉地说:“徐老,请你来,没有好菜吃。”徐老笑着说:“人意好,水也甜嘛!”主席要让老师坐上席,徐老说:“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毛泽东马上说:“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您更应该上坐。”硬是让徐老坐了上席。毛泽东见老师穿着还像当年那样简朴,就将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呢子大衣脱下来送给老师,说是以表学生心意。徐特立接衣在手,激动不已。
古代名人故事书里的故事2:终身奋斗不知老
20世纪50年代有一首歌曲家喻户晓,歌中唱道:“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这首歌可以说是老一辈革命家的真实写照。我国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即使人到中年、老年也都保持着旺盛的革命热情,朝气蓬勃,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徐特立就是其中一位突出的代表。
“意志坚强老英雄”
1934年12月,徐特立和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一起,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时他已58岁了,是长征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为了照顾他,上级专门给他配备了一匹马。但他总是把马让给体弱有病的同志骑,自己拄着一根自制的红缨枪,跟大伙儿一道,有说有笑,迈着坚定的步子,走在队伍前头。
红军从瑞金出发以后,国民党的飞机乌鸦似的天天在上空盯着红军的队伍转。为了甩掉敌人的跟踪,红军一般在夜间行军。上级领导要大家利用行军空隙,进行军事训练,学习夜间辨别方向和识别岔路等多项本领。同志们认为徐特立年纪大了,便没有通知他参加这项练兵活动。一天,大家正准备集合训练,只见一个人从树林里跑出来,迅速站到行列里。仔细一看,原来是徐特立!他头戴用树枝编的掩护圈,裹腿打得绷绷紧,乍一看,还真像是一个生气蓬勃的青年战士呢!教练员请他在一旁观摩,但徐特立坚决不肯,他风趣地向教练员提起意见来:“这可不对呀,教练员同志!不能光看表面,别看我头发白了,牙齿掉了,可我是人老心不老啊!难道年纪大了,就可以不执行上级的规定,取消当红军战士的资格吗?”说着,就跟着队伍做起动作来。
长征中,部队要通过一片沼泽地。徐特立一脚踏上去,烂泥就没过了膝盖,等站稳了,再向前跨一步,另一只脚又陷进去了。同志们见他每走一步都得耗很大力气,就把马牵过来,说:“徐老,全连都轮流骑过马了,您也该骑上马歇一歇了,不然,您的身体会被拖垮的!”徐特立笑笑说:“都骑过了,就让马驮行李嘛!你们放心,我们革命队伍拖不垮,我的身体也拖不垮的!不信,咱们比比看。”说完,便和大伙儿赛起来,一步又一步地走得更快更有力了。
后来,同志们编了一首顺口溜,赞颂徐特立:
意志坚强老英雄,
长征路上不停步。
遇到困难挺身出,
精神抖擞笑盈盈。
“人老宛如花正放”
在延安的时候,为了照顾年老体弱的同志,边区政府规定给他们发“老年津贴”。一天,一位女同志负责给徐特立送去“老年津贴”――几十个鸡蛋。徐特立问明情况后,诚恳地说:“组织上对我太关心了,我只有努力工作,来报答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不过,我身体很好,用不着这些东西。”他请这位女同志把鸡蛋拿去送给体弱多病的同志。
组织上知道这一情况后,又派这位女同志第二次送去,徐特立还是不肯收。这位女同志解释说:“我来的时候,组织上再三嘱咐,说您已是六十几岁的老年人了,跟年轻人不同,必须吃点有营养的食品,才能使身体健康……”不等她把话说完,徐特立就笑着说:“论年龄,也许我是你的三倍,说得上是个老年人了。但是,我的身体,不一定比你差。你看看,我穿多少?你穿多少?”
徐特立把打着补丁的灰布单裤往上卷了卷,对她说:“你看,我只穿单裤加粗布衬裤;你呢,穿棉裤还加绒衣裤哩!”
这位女同志一时被说得语塞,便向徐特立耍起小孩脾气来:“我不管您衣服穿得多,还是穿得少,反正您年纪大了,就应该得到照顾。这鸡蛋您得收下。”
徐特立以为她生气了,便笑着说:“好孩子,别生气,说我老了,我可不服气,我还要亲眼看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哩!你说能吗?”
“当然能!”
“你说得对!我相信!我相信我能看见,因为中国有了共产党,有了毛主席,一切都有了希望。说实话,我就不服老。”
接着,徐特立给她讲述了一件事:
有一次,有位同志病了,思想悲观,徐特立去看他,他给徐特立背了两句唐诗: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说自己就像花落去一样,是无可奈何了。徐特立笑着对他说:我们生长在革命时代,不应有这种悲观情绪。我也送你两句诗:人老宛如花正放,青春初去又归来。
那位同志听了顿时精神为之一振,兴奋地说:“对!讲得好,讲得好!”
听了徐特立讲的故事,这位女同志很受感动,但想到组织上再三交代,还是把鸡蛋放下,转身跑了。但没想到,她刚回去不久,鸡蛋又被送回来了,上面还放着一封徐特立的亲笔信,说明不收的理由。大家看了很感动,商量以后也写了一封信,还派那位女同志第三次送去。
徐特立一见到她,就笑着说:“好孩子,你坐呀,什么事这样高兴,是不是又来同我讨论老年津贴问题来了?”女同志这回有了准备,她先把组织上的信交给徐特立,调皮地说:“今天我是来给您送信的,不是来同您讨论老年津贴问题的。”
徐特立看完信,激动地说:“党太关心我了!我为党为人民做的事太少太少了,我怎么敢当?”
听他这么说,女同志就故意问:“徐老,这一回是组织上的决定,您还再叫我拿回去吗?”
“既然是组织上的决定,我无条件服从,好,我收下。”
那位女同志终于完成了任务,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可是,徐特立收下鸡蛋以后,自己并没有吃多少,而是将大部分送给了生病的同志。
“终身奋斗不知老”
1947年,在辗转行军途中,年已古稀的徐特立有一次住在一个老乡家里。老乡见他穿着一套灰布军服,满头白发,便好奇地问他:“老同志,你那么大年纪了,怎么还在队伍上当兵呀?”徐特立笑呵呵地回答:“是啊,革命不分老少,我还要再干20xx年呢!”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徐特立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这时,他已是72岁的老人,胡须、头发全白了,但他人老心不老,还雄心壮志地制定了一个20xx年学习和工作计划。有人劝他说:“人活70古来稀,您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为革命事业奔波了几十年,吃尽了苦头,现在胜利了,也该享享福了。学习、工作和建设这些,都是青年人的事,您老人家就欢欢乐乐地过晚年吧!”徐特立却不以为然地说:“学问是无止境的,活一天就要学一天,为人民工作一天。过去懂得的许多东西,现在用处不大了,进行新的斗争,需要新的知识,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远不衰老。要是不学习,思想一停止,人就真的老啦。”
徐特立有一个习惯,如果一个问题白天没有完全想清楚,晚上睡觉时,他还要继续思考,有时半夜想到了什么就起床把它记下来。秘书往往在头一天晚上帮他把桌面上的东西收拾干净了,可是第二天早上走进他的卧室一看,桌面上又有了许多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秘书奇怪地问:“徐老,这是怎么回事?”徐特立说:“有些事我半夜想了起来,怕第二天忘记,就起床把它记下来。”
就是凭着这种惊人的毅力,徐特立克服了年纪大、记忆力衰退的困难,永不满足地学习,努力完成党交给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在延安时,被毛泽东赞誉“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的着名抗日爱国将领续范亭,曾写诗歌颂徐特立:
精神仿佛陶行知,
革命党人一老师;
当代毛公亲受教,
而今禹墨正匡时。
不避风霜秋复多,
人如墨翟寿如松;
终身奋斗不知老,
革命还须效此翁。
“七十老将水中舞”
徐特立常说,体育“锻炼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特别是和青年人在一起,更能增添青年人的气息,使老年人变得年轻”。他有一副好身板,直到八九十岁高龄,背不驼,腰不弯,气不衰,还能精力充沛地为党工作。这是他几十年来坚持锻炼的结果。
徐特立52岁在苏联学习的时候,学会了游泳。他觉得这是一项很有趣的运动,不论是潜入水底,还是漂浮水面,都能使筋骨舒展自如,还可以把皮肤洗得干干净净,因此他十分喜爱这项运动,一有机会就要畅游一番。
在延安的时候,有一年举行青年运动会,其中有100米游泳比赛项目。当比赛开始时,观众们惊奇地发现,在朝气蓬勃的青年运动员行列里,站着一个须发银白、满面红光的老运动员――年近70的徐特立。这么高龄的人还能下水游泳,这在当时已够稀奇了,更不要说还要和小伙子们比高低。人们又是好奇又是担心地瞪大眼睛,直望着他。当裁判员一声令下,几个人一齐扑向河里。只见徐特立仰着身子,手划足蹬,勇往直前,满头白发就像一簇雪白的银丝,漂浮在水面上,一起一伏,随波涌进。观众们立即拍手叫好,无不为徐特立这种老当益壮的革命精神所鼓舞。后来,续范亭曾为这事写了一首诗赞扬徐特立:
曾记秋风八月寒,
军民集会延河干;
七十老将水中舞,
多少青年瞪眼看!
1965年7月,年近89岁的徐特立去颐和园游玩,看到许多青年人在昆明湖里游泳,便忍不住也跳下水去。许多游客十分好奇,纷纷前来观看。大家有的鼓掌,有的赞叹,都为徐特立健壮的体魄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叫好。
徐特立爱游泳,也爱爬山。他游泳不到终点不罢休,爬山爬不到顶峰不停步。1963年的一天,正在桂林视察工作的朱德和徐特立相约一起去攀登桂林的叠彩山明月峰。山上怪石嶙峋,道路陡峭难行,即使是青年人,爬上去也要费很大力气。朱德决心爬上去。徐特立在一旁笑着说:“总司令,你这年轻人都想上去了,我这老头子也不能落后呀!”朱德回答说:“我已经77岁了,怎么还说我是年轻人呢?”徐老又说:“我今年已经87岁了,比你整整大10岁,你当然是年轻人了。”就这样,两位老人一前一后向山上爬去。
徐特立步履矫健,爬山时连手杖都没有用。朱德爬上去不久,徐特立也登上了顶峰。当时天气还有些寒意,但徐特立爬得满头大汗,他脱掉帽子,敞开衣襟,任那强劲的山风吹拂。朱德见了,欣然做诗一首送给徐特立:
徐老老英雄,同上明月峰。
登高不用杖,脱帽喜东风。
徐特立也用同一韵和诗一首,回赠朱德:
朱总更英雄,同行先登峰。
拿云亭上望,漓水来春风。
两位革命老人并肩站在高高的峰顶上,举目远眺祖国的锦绣河山,尽情饱览水光山色,脸上浮现着幸福、欣慰的笑容。
后来,谢觉哉老人读了两人的诗,也和了一首:
越老越英雄,登上最高峰。
九十不算老,昂头唱大风。
1968年11月28日,徐特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91岁。在党中央为他举行的追悼会上,中共中央委员滕代远代表中央致悼词,给他以很高的评价。
平凡伟大马列真,
一代师表启后昆。
道德文章垂万世,
堪称革命一完人。
曾任中纪委、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副省长、长沙市委书记的曹瑛,为纪念徐特立百年诞辰而题写的这首诗,是对徐特立一生恰如其分的赞颂。
古代名人故事书里的故事3:徐特立痛恨贪官而更名
徐特立原名徐懋恂,1893年的一天,徐特立乘船去南岳衡山,同船有一个乡官小吏觉得船夫划行得太慢,暴怒异常,不容大家劝阻,就对船夫开始拳打脚踢。
徐特立目睹小吏的暴行,非常愤恨,心中默默发誓,今后若能取得功名,就只做教官,决不当欺压百姓的贪官。
回到家后,他更名为徐特立,取意“独行特立,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从此以后,徐特立投身革命、立志报国,始终保持着廉洁自律、勤俭为民的工作作风。
1937年,徐特立被党中央任命为边区教育部部长,负责陕甘宁边区的教育规划与指导工作。有一天,徐特立到一所学校听课,老师们见他穿着破皮袄,腰系一根绳子,误以为他是红军的“马夫”。
第二天,徐特立又和董必武、冯雪峰一起去听课。冯雪峰向教师们介绍了徐特立,教师们大吃一惊,原来那穿着极为朴素的“马夫”,竟是大名鼎鼎的边区教育部部长。当时,边区流传着两首赞扬徐特立的小诗:“延安诸老惟公特,生活简单如老卒;粗布征衣常补绽,自煮瓜果充粮食。”“少骑公马多徒步,不要随从来照护;携带两个冰馍馍,一天开会好几处。”
新中国建立后,徐特立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依旧保持着节俭的作风。他常说:“生活上的简朴,不仅可以省下钱来用于公共事业,更重要的是不脱离群众,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高贵品质。”他坚持和中央宣传部的部分工作人员住在一起,没有地方放床,就睡在办公室的地板上。
徐特立一共生育过八个孩子,但长大成人的只有四个。大儿子徐笃本中学时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艰苦的革命工作,使徐笃本积劳成疾病逝于长沙,年仅21岁。大女儿徐守珍因参加地下党外围组织的活动被捕,20多年时间里,她与父亲徐特立完全失去了联系。
1949年上海解放后,徐守珍终于和父亲取得联系。徐特立在给女儿的信中说:“知道你们夫妇已解决了失业问题,希望你们努力工作,并关心其他失业的人们。我希望你们每一日每一时都不要只为自己着想,上半晚想自己的困难,下半晚一定要想群众的困难,以及政府的困难,机关负责人的困难。这样去做人,自己的个人苦恼没有了,胸怀开阔了,就不知不觉变成了一个先进分子。”
古代名人故事励志故事篇十二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_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各得其宜。除了古文之外,辞赋和四六也是他擅长的文体。首先,欧阳修对前代的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韵的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其名作如《秋声赋》,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强了赋体的抒情意味。欧阳修的成功尝试,对文赋形式的确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次,欧阳修对四六体也进行了革新。宋初的四六皆沿袭唐人旧制,西昆诸子更是严格遵守李商隐等人的“三十六体”。欧阳修虽也遵守旧制用四六体来写公牍文书,但他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且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从而给这种骈四俪六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上随州钱相公启》、《蔡州乞致仕第二表》等都是宋代四六中的佳作。
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例如《醉翁亭记》的开头一段,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纡徐有致。这种平易近人的文风显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后宋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大学生兼职心得体会 大学生扫街兼职心得体会(汇总9篇)
- 社团文化节策划案(汇总9篇)
- 最新人保财险工作总结完整版(汇总8篇)
- 教师心得体会师德师风(精选8篇)
- 开班培训动员讲话稿 培训班开班动员讲话稿(通用10篇)
- 个人述职述廉述学报告十网 个人述职述廉述学报告(汇总8篇)
- 2023年水泥调研报告网 水泥市场调研报告(汇总8篇)
- 2023年护士辞职报告书(模板9篇)
- 2023年医师年度工作总结(大全14篇)
- 最新跑步计划表如何安排(优质15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