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心得体会(实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3 14:40:32 页码:11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心得体会(实用13篇)
2023-09-23 14:40:32    小编:GZ才子

心得体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所经历的事物,发现自身的不足和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与他人的交流和分享。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一

早在1931年,梅贻琦先生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演讲中就提出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他强调,师乃校之魂。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曾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那么,怎样的教师才是学校真正的灵魂?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早已给出答案——“夫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所以,教师必须是有德有才、德才兼备、学高身正之人,才能肩负“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二、关注学生未来,走体验式育人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什么是更好的教育?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能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美国思想家梭罗也认为“更好的教育”是“一方池塘”,这方池塘“最生态”,是学生“自然成长”的天堂。叶圣陶视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其意是指教育既少不了,也快不了,切忌抄近路、违背规律、拔苗助长,切勿走捷径、急功近利、片面畸长,要善于等待、“自然成长”。

我们主要践行泰州素质教育“5+2”工程,采取“全面、全员、全程”的育人模式,认真实施我校四大重点教育工程。一是核心价值夯实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切实抓好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开展“八礼四仪”主题德育活动,重点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等教育,引导学生崇德向善、崇尚文明。二是自主管理推进工程。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和学生品行量化互评机制,建立“五星班级”评比制度,与学生签订《文明守纪承诺书》,组建学生文明监督岗和志愿者服务队,深化学生“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五自教育,定期总结宣传正面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三是综合素养提升工程。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环境教育、理财教育、安全教育纳入德育体系,构建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抓手,道德伦理教育为基础,艺术审美教育为依托,富有时代特征的综合德育框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德育体验中更加深切地感悟生活,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学会宽容,学会承受,学会付出,懂得感恩。四是心理健康呵护工程。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托心理咨询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担当骨干,根据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分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和专题讲座,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三、关注教育质量,走课程化创新之路

教育质量是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点。从教育公平促进的大局来看,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能只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浅滩,而要不断更新课程理念,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一是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就是将国家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按照“三年一盘棋”的教学方案重新整合,形成全新的校本化教学序列,实施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全面推进泰微课“双向五步十环”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微课程”“翻转课堂”实验和“绿色智慧课堂”活动,逐步建设数字化学习体系,彻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加强校本教研,建立规范的集体备课活动机制,开展互动式集体备课、驱动式听评课和联动式学科研讨活动,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二是社团活动课程化。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是书本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社团活动更加关注的是能力、兴趣、情感的培养。我们理解的社团活动不仅仅是活动课,而是能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心灵、启发学生思考的课程体系。我校现有大小10多个社团,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效果、指导老师均能得到保证。在谋求学生社团百花齐放的同时,我们着力打造精品特色社团,作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代表和方向,将部分品牌社团升级为课程,尽可能地涉及不同层面、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是校本课程特色化。社团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突出个性;而校本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强调共性。无论是国家基础课程、社团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是我校实现“呵护和推动生命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必由路径。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着力打造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努力践行“好人+能人=全人”的培养模式。

四、关注文化元素,走内涵式强校之路

常州北郊中学提出“没有文化,便没有学校;没有优秀的文化,也不会有卓越的学校”。苏州景范学校认为“文化是一种凝聚力,更是一种竞争力,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内涵”。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我们本着这样的心态,一步一步地进行着校园文化建设,最终去实现校园人格的集体定型。

在校园显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为宗旨,营造富有内涵的育人氛围。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我们以“节日文化”为基础,努力构建“和美”校园。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美丽班级”创建为抓手,建设具有个性和特色的班级文化。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二

常是外地同行学习考察的对象。但是无论哪里“升学率”都成了教育不能承受之重,无论哪里最终都把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育的事实上的唯一标准,而人的发展和成长往往只是教育改革最普及的华丽外衣,包装着教育原始、功利的本身。

我常常想,教育应该不以出名为目的。如果一个地方试图把自己的教育打造成一个品牌,那将是教育的悲哀。教育应该是自主、朴素、真实、安静的。不需要世俗的浮华,要不得政治的绑架。学校应该是学生生命快乐成长的地方,当一个孩子从三岁起就扛起起一个地方政绩的无形大旗,那么这样的教育只能是对成绩的恒久追求和对人性的漠视与摧残。十几年后,当一个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的除了分数,就是对教育深深的痛恨。

那么,教育究竟该改向何处,我认为其实大多数教育者心知肚明:教育不是对学生在自己学校的这几年负责,而应该为学生的一生负责。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应该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同等相待,学校经历应该是学生记忆里最美好幸福的一段时光,学会做人与能力知识的同步提高是教育最朴实的追求和目的。

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我也时常默默的问自己:我们教育教学的对象到底是书还是学生?老师们累于案牍之劳,学生们苦于作业之重。而最重要的“人”却往往被我们漠视!一种不重视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究竟有什么意义?一种复制别人的思想而不自己思考的教育究竟有什么价值?思想家索罗曾经说过:教育就是挖好一方池塘,等待生物的自然成长。学校就是能让师生自由生长、快乐发展的地方,学校应该成为师生向往的地方,能给他们幸福和快乐的乐园。只有解放了老师和学生固有的你教我学的桎梏,我们才能回归教育的原点-----学生的学。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就失去了意义。教师与其整天研究枯燥教材,还不如抽点时间时间思考一下学生的成长发展到底需要什么,这样的教学也许更生动些,更快乐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三

在认真学习“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学习材料后,本人认为,它是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师队伍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因为教育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而做好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则是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真正提升教师的地位,真正能把优秀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之中,中国的教育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进步与提升。xx的讲话已经表明了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讲话精神,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真钻研、真行动、真改变,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现将个人心得简述如下:

xx关于好老师标准的第一条就是“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这是从我们教师的政治素质上讲的。作为教师,应该持之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对待工作,把工作当做事业,坚信教育的前景,坚信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教育在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当前的农村地区的基础性教育,在国家大的形势政策的背景下,拥有着较为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要有一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要把教师这种平凡的职业与教育这个特殊的行业有机统筹。正如xx所说,我们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这是xx《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中好老师标准第二条。我认为这是从道德素质角度说的。“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刚出道的青年老师,一定要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正如xx所说“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在这个转型的社会,浮躁的年代。要保持内心的淡定,坚守自我的道德水准,保持住最初的一份真实,恪守住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保留着自己特殊职业的职业操守。力求平凡之中不平庸,平淡之中不平常。

xx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中说道“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旨在提醒老师要注重自己专业素质的提升。前者是低层次的要求,是对做好老师扎实的基本功的基本要求;后者是对教师高层次的要求,是对老师教育的灵魂的要求。作为我们年轻的教师应该正视自己的不足,充分的抓住各种机会学习提升,学习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学习教学论,学习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方法与策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能力。孔子主张“仁爱”,墨子主张“兼爱”,耶稣引导世人泛爱。教师展现的是一种大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世界上最美丽的心灵之花。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把学生当做特种兵一样“严爱”;在生活中应该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疼爱”。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的正视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在校求学时候的喜悦。让学生在跟随自己学习时候得到适合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让别人因你而精彩,不要让别人因你而无奈!”是我经常对自己学生所说的一句话。不仅对学生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只要是在讲台上站一分钟我就“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只要面对学生,我就一定“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而不懈地奋斗。争取做一个学校满意,学生爱戴,家长放心的好老师。

最近我们在县委中心理论组集体学习过程中,学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对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本人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全县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党员干部来说,新时代教育工作要落实好初心使命,就要有为边疆教育的奉献之心,以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直面困难和挑战;就要有兴疆固边的奋斗之心,培养更多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有勇于坚守并创新的真理之心和为维护稳定提供实践经验的责任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初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述。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发展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主体性,是人类社会在探寻自然知识本源、体认主体自我、设定历史自我的过程中,对知识的传承与分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在教育中体现自身的能动性。教育具有实践性,是一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的思想意识的实践活动。

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教育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之路披荆斩棘,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勇敢担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教育应发挥主体能动性,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教育强国,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历史使命。

树牢总目标,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麦盖提来说,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教育系统不仅要完成好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等主要工作,还要解决好意识形态领域遇到的各类复杂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根基,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服务,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服务。

(一)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所降低,学习成效不明显。
原因分析:学习上时紧时松,今年以来,本人负责教育系统工作任务,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因此不自觉地放松了政治理论的学习,在参加政协党组班子组织的学习时,有时以工作忙为由,没有按时参加,以自学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有时只满足于学习自己工作中需要的,翻得多、记住的少,导致在学用结合上有偏差,影响了工作成效。
(二)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基层不够,为民解忧、为民解困工作做的还不够到位。
原因分析:工作中下基层调研不多,主动性不强,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工作中对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不了解不掌握,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没有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工作中的困难问题。
(三)工作方式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日常工作思路不宽,工作举措不够创新。
原因分析:工作中习惯于凭老方法、老经验办事。思想上开拓意识不强,工作上创新精神不足。没有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引领作用,在调动干部做好工作和参与各项事业中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严格落实县委和政协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政协机关党支部和县教育系统党委的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参与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形式为载体的各项活动,不断曾强组织生活活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进一步加强宗旨意识。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坚定群众立场,坚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多深入基层、深入联系乡村,认真收集群众困难诉求,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急难问题。
(三)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要努力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面对工作中的问题,要时刻保持迎难而上的锐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

早在1931年,梅贻琦先生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演讲中就提出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他强调,师乃校之魂。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曾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那么,怎样的教师才是学校真正的灵魂?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早已给出答案——“夫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所以,教师必须是有德有才、德才兼备、学高身正之人,才能肩负“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什么是更好的教育?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能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美国思想家梭罗也认为“更好的教育”是“一方池塘”,这方池塘“最生态”,是学生“自然成长”的天堂。叶圣陶视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其意是指教育既少不了,也快不了,切忌抄近路、违背规律、拔苗助长,切勿走捷径、急功近利、片面畸长,要善于等待、“自然成长”。

我们主要践行泰州素质教育“5+2”工程,采取“全面、全员、全程”的育人模式,认真实施我校四大重点教育工程。一是核心价值夯实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切实抓好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开展“八礼四仪”主题德育活动,重点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等教育,引导学生崇德向善、崇尚文明。二是自主管理推进工程。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和学生品行量化互评机制,建立“五星班级”评比制度,与学生签订《文明守纪承诺书》,组建学生文明监督岗和志愿者服务队,深化学生“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五自教育,定期总结宣传正面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三是综合素养提升工程。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环境教育、理财教育、安全教育纳入德育体系,构建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抓手,道德伦理教育为基础,艺术审美教育为依托,富有时代特征的综合德育框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德育体验中更加深切地感悟生活,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学会宽容,学会承受,学会付出,懂得感恩。四是心理健康呵护工程。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托心理咨询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担当骨干,根据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分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和专题讲座,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教育质量是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点。从教育公平促进的大局来看,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能只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浅滩,而要不断更新课程理念,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一是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就是将国家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按照“三年一盘棋”的教学方案重新整合,形成全新的校本化教学序列,实施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全面推进泰微课“双向五步十环”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微课程”“翻转课堂”实验和“绿色智慧课堂”活动,逐步建设数字化学习体系,彻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加强校本教研,建立规范的集体备课活动机制,开展互动式集体备课、驱动式听评课和联动式学科研讨活动,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二是社团活动课程化。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是书本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社团活动更加关注的是能力、兴趣、情感的培养。我们理解的社团活动不仅仅是活动课,而是能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心灵、启发学生思考的课程体系。我校现有大小10多个社团,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效果、指导老师均能得到保证。在谋求学生社团百花齐放的同时,我们着力打造精品特色社团,作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代表和方向,将部分品牌社团升级为课程,尽可能地涉及不同层面、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是校本课程特色化。社团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突出个性;而校本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强调共性。无论是国家基础课程、社团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是我校实现“呵护和推动生命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必由路径。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着力打造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努力践行“好人+能人=全人”的培养模式。

常州北郊中学提出“没有文化,便没有学校;没有优秀的文化,也不会有卓越的学校”。苏州景范学校认为“文化是一种凝聚力,更是一种竞争力,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内涵”。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我们本着这样的心态,一步一步地进行着校园文化建设,最终去实现校园人格的集体定型。

在校园显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为宗旨,营造富有内涵的育人氛围。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我们以“节日文化”为基础,努力构建“和美”校园。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美丽班级”创建为抓手,建设具有个性和特色的班级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梦想,一所学校一个梦想,一个家庭一个梦想,作为国与家梦想实现的桥梁,一所学校应当承担起自身应有的责任。作为一所新建的市直初中,我们坚守“呵护和推动生命发展”的办学理念,借助队伍优化、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育人等途径,开拓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梦想之源”,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总书记在报告中说:“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对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和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科学制定并顺利实施,党和国家的事业全面开创了新局面,十三亿中国人民从此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五年的工作,五年的发展,五年的伟大成就,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所表现出来的深化改革的巨大决心、科学创新的巨大智慧、从严治党的巨大勇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以及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不仅让每一个中国人因生活在如此强大的祖国而欢欣鼓舞,不仅让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因奋斗在如此伟大的时代而倍感荣光,更让每一个中国教育人因奉献于如此强大的祖国、如此伟大的时代、如此可爱的人民,而自信百倍、豪情满怀。

教育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基石,教育兴,则事业成、民族旺、国家强。我们党历来都把教育事业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教育发展、教师发展提到了空前的重视高度。每一次教师节前夕,总书记都要从百忙之中亲切看望师生,谆谆教诲师生,从“四有”好老师标准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无不寄托着总书记对人民教师、对青少年学生的殷切希望。

曾几何时,业内业外,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之争没完没了,对教育的嘘声骂声此起彼伏。真正爱中国、爱教育、专心静气做教育的人,有时候还不得不忙里偷闲回应几句。不是护短,不是怕揭丑,而是因为自信,因为坚守。中国教育归根到底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的,任何西方的教育路子、教育模式、教育方法,都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照搬照抄。

也有不少人批判教育的浮躁、短视与功利,语言无所不用其极。批判浮躁、批判短视和功利,是对的;指出沉静下来、长远起来的出路和办法,也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就不试着用自己能够想出来的办法,去着手改变自己和身边那些浮躁的人、功利的事呢?哪怕千辛万苦只改变了一个人,也无量功德啊。其实,浮躁始于说浮躁者本人,功利心就在讨伐功利者本身。他们实在没有任何必要硬要将今天的中国教育“打倒”。

余秋雨先生在《君子之道》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们没有救灾的勇气,没有抗暴的胆量,没有扶贫的胸怀,唯一能做的,是伪造道义的对立面,然后摆出拳打脚踢的姿态,证明自己在捍卫道义。”刻画的就是这种不厚道。把揶揄教育、鞭挞教育、描黑教育作为私人扬名立万的首选,当然会招致更多的、真正的教育人不满意、不高兴、不答应。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中国教育人得为中国教育说话,得为中华民族鼓与呼。不是不要批评,也不是不能批判,关键要解决问题。看准了问题,很好;敢于说出来,也很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把这些办法一条条用于实践,把看准的问题一个个解决掉,那才是顶呱呱的好。用实干去改变,远比喋喋不休的说说,更能赢得学术的地位、人心的敬重。

五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已经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中国教育特别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中国教育对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贡献是特别巨大的;中国教育是真正了不起并且值得全世界学习借鉴的。

这,足以让那些总喜欢对中国教育说东道西的人集体哑声,足以让我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充分自信。只要我们谦虚谨慎地面对成绩,客观公正地总结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科学创新地推动发展,中国教育就一定会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更加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四

20xx年xx月xx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后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进行座谈交流,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和祝贺。在与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做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

日月如梭,时光如箭,转眼之间我已经正式投入教育行列3年了。学习了习主席的讲话,回顾过去的3年,重新审视自己,觉得其实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追求,新的理想,那就是:当一名好老师,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这句话不禁让我想起一位老校长都会对我们说的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的口碑才是我们工作得到肯定的最高评价。因此我立志要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令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呢?通过对讲话的学习,我从中领悟到两点:

一是教育问题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讲话中提到: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精神、文化素质的竞争。中国做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做为当今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国家只有把教育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使目前中国教育的问题、困难受到重视、得到解决。我们都看过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小说《窗边的小豆豆》,在战败后一片狼藉的时候,还有营建“巴学园”的教育家,这不能不说明日本对基础教育的重视,不能不说,这是他们后来迅速恢复的一股力量。美国经调查证明,对基础教育每年多投入8美元,就能减少未来的1次刑事犯罪。……我们国家必须立足长远,抱着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到面对教育,面对教育的投入、规划;面对师资的选择;面对教育目标的构建……我们就能突破目前中国教育的困境,培养出未来中国的好公民,储蓄起未来中国的优秀人才。

二教师对教育发展的重视性。

讲话中提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并明确指出,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教育的一切出放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而做好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则是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真正提升教师的地位,真正能把优秀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之中,中国的教育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进步与提升。

习主席在考察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还记得一位长者对我说过:“只有你喜欢你的职业,你的工作,你才会真正投入满腔的热情去为它任劳任怨。”诚然,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敬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职业,献身教育事业。教师一定要端正的一个观点就是教师不是“教书匠”,不能把教师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将它置于人生目标,人生追求的崇高位置,真正将它看做是育人的重大工程,它所担待的责任是一种未来的希望。教师的职业道德告诉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集中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社会利益的一个准则。的确,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去更多地去思考怎样把课上得更好,怎样才能让学生更热爱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因为热爱教育,所以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自我。无论领导安排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去完成。因为热爱教育,所以会积极地去探索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专业技能。因为热爱教育,所以才会热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位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

再次,教法要高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科学的教法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优秀的教师很注重教法的选择与运用,教法的运用要灵活多变,具有针对性,突出实用性。不必盲目求新,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教法。比如,古诗背诵时,对于小学生多用形象记忆法,对待中学生多用理解记忆法。

有位教育家说过,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并非易事,而做一名令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更是难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我的追求,我的理想,我的信念。在我漫漫的教育道路上,我将一步一个脚印地踏着敬业、爱生、乐教、善教这四块基石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奔波在这条神圣的道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了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讲话精神,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真钻研、真行动、真改变,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五

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从师德建设、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师德观来细细捋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从教学中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誓言呢?经过讨论中的思考与沉淀,我本人觉得,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要求老师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

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一个让学生满意的教师。

教师的职业劳动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具有“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特点。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就是履行教师的社会责任。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只有体会到这种感情,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进而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成人和成才。大讨论活动中,我认识到要用同样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于是在我意识到任教整个学校的音乐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很多学生来自农村的这一实际,利用各种方式,打消学生的畏惧感,并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对于有些接受比较差的学生,我还不厌其烦的一句一句的纠正他们的发音,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有放弃他们,不管他们。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我觉得这一点是我这半年来做得较好的一方面。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让学生觉得,我是他们心目中可以信赖的好老师。

2、扎实敬业,积极提高自我素质,做一个让家长满意的教师。

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语文学科。也曾发生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我总认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传授音乐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学生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有时不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有时觉得学生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经过大讨论的洗礼与沉淀,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再也不能重蹈事例里发生的情况:因为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自我要求跟不上时代需要而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家长、另社会失望,要做到重视学生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师生的合作关系,重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发展教与学的创造性,做一个新时代、新的讨论大潮中另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好老师。

3、通力合作,共同教育,做一个让学校满意的教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六

和下一步

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严格落实县委和政协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政协机关党支部和县教育系统党委的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参与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形式为载体的各项活动,不断曾强组织生活活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进一步加强宗旨意识。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坚定群众立场,坚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多深入基层、深入联系乡村,认真收集群众困难诉求,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急难问题。
(三)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要努力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面对工作中的问题,要时刻保持迎难而上的锐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七

建设教育强市,首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目标是“三年大变样、六年大改观”。到2023年,实现全市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服务品质生活之城建设能力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到2026年,高质量完成全市教育“十四五”发展目标并深化巩固,全市教育发展水平达到全省领先,教育改革创新走在前列,基本实现京雄保教育一体化发展。围绕这一目标,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系列政策,大会已经传达,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迅速抓好落实。

一要把握一项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这就决定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1935年,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之际,著名教育家张伯苓问了3个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3个问题是历史之问,更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我们要一代一代问下去、答下去!我们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必须具有爱国情怀,时刻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必须坚持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必须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必须树立高远志向,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要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让学生坚定自觉拥护党、热爱党、跟党走,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具备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这也是建设教育强市、加强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副对联,“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讲得就是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鼓励和提倡特色办学,树起一批质量较高、特色明显、在全省全国一流的学校。

二要抓好三支队伍,坚定不移地打牢教育创新发展的基础支撑。即抓好教师、校长、教育局长三支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考察时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人一生遇到好老师,这是一个人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这是这个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拥有源源不断的好老师,这是这个民族发展的根本依靠、未来依托。在这个意义上说,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是天经地义的,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民族负责。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都要向x会长学习,向今天到会的各位教育专家、知名校长和优秀教师学习。如何培养一批又一批“四有”标准的好老师,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落实好x会长提出的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的五点要求:一是点燃激情。当一名人民教师,就要有激情燃烧的事业心,有奉献大爱的责任感,树立“人生为一大事来”的坚定信念。要带头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胸怀如江河湖海,品行如幽兰修竹。二是搭建平台。要完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让教师实现人生价值。要善于发现教师的闪光点,激发教师内心深处建功立业的激情;要为老师提供机会,为进修提供方便,逐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市教育局要专门研究,拿出方案。三是重视团队建设。如果把学校比作一个乐团,校长就是乐团的指挥,教师就是拉大提琴、小提琴、吹长号、打架子鼓的乐手。要重视每一个教师的作用,打造团结合作的教师团队,凝聚教育创新的集体合力。四是加强校本培训。教育的着力点是教师,切入点是课堂。要让孩子们从学习太苦太单调的传统感受中走出来,找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要充分用好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海淀进修学校等资源,引领和促进教师成长。五是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跑人”和“主心骨”。 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校长最关键。当一名好校长,除了要懂教育、爱教育、敬老师、爱学生之外,要牢记12条标准,认真实践,持之以恒。第一,要有事业心。学校不是衙门,官本位最要不得。好校长一定是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品德,能够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人。第二,要有理想目标。做有思想、有实践、有理念、有理想、有高远目标的人。第三,要有赤子之心。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为党和人民做一点事情,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一定要胸怀中国心、中国情、中国梦。第四,要有奋斗精神。为实现理想坚韧不拔、执着追求、奋斗不息,要不断探索、敢于实践、勇于担责。第五,要带头践行“爱、尊重、奉献”的理念。带头示范、身体力行,融入血脉里,落实到行动中。第六,要善于解放。校长必须是一位能够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员工,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的人,而不是替他们作决定的人。第七,要受人尊敬。带头立德修身,努力培养学生学会尊敬他人,成为受人尊敬的人,绝不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培养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第八,要勤学习,善思考,细分析,勇创新。校长为了实现理想目标,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跟上时代的脚步,融铸中外教育精华,坚持综合创新,探索未来教育。第九,要有博大胸怀。校长必须能吃大苦、耐大劳,在艰难困苦面前不退缩,在误解委屈面前仍向前。第十,要善于研究。深刻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科学地按教育规律办教育。第十一,要永不满足。每一位校长都要有志成为教育家型校长,低调做人、谦虚谨慎,永不满足、永远前行,成就事业、成就理想。第十二,要勇于实践。教育家不是吹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现在,我们有了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多的支持,全市教育战线的x多位校长,都要珍惜机遇、勇担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干一场,把学校办好,让使命发光。

教育局长是教育系统的当家人。局长的情怀怎么样、水平怎么样、作风怎么样,直接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教育兴衰。从目前看,市、县两级教育局的领导班子还需要加强,突出短板是专业化水平不够。市委组织部牵头,对全市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建设进行专题研究。班子成员大多数要有教育类学历或教育岗位经历,真正懂教育、爱教育,专业人管专业事。可以探索请x大学、x学院等高校的教育专家来挂职。教育局的工作人员尤其是中层干部要有教育背景,最好是从事过教育教学工作,避免外行指挥内行。各学校校长要从教育教学一线的优秀骨干教师中培养选拔,到校长岗位后,尽量不要脱离教学岗位,带头搞教研、传帮带,当好学校的“主心骨”和“领跑人”。绝对不要把教育局长、校长作为照顾性岗位、福利性岗位,甚至养老性岗位,那样就会害人害己、误人子弟。教育岗位不同于其他,容不得拿孩子们的未来试错。一些县(市、区)对重点学校校长的任免纳入县委常委会直接管理,竞争上岗、奖优罚劣。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各县(市、区)委要认真研究,在全市推广。

三要扎实推动四项对接,坚定不移对接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强市,封闭保守不行,必须要有开放的胸怀和宏大的视野。去年以来,我们多次邀请x会长到x指导工作。x会长先后x次深入x,推动了人大附中和x三中的全面合作,促成了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x位教育专家、知名校长和x牵手,谋划了我市基础教育高品质发展三年提升行动。x会长对教育的大爱、对x人民的深情,令我们非常感动。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宝贵机遇,全面深化四个对接,借势借力打好教育翻身仗。一要深化理念对接。x会长讲,“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溢的奉献;尊重是教育的真谛,尊重是创造的源泉。”这种先进教育理念,是我们重构x教育发展思想的灵魂,对于彻底改变僵化、枯燥的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理念,让教师、学生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是一次重大的革命。要在全市大力弘扬“爱、尊重、奉献”的教育理念,让先进理念在x教育深耕厚植、生根发芽、结出硕果。二要深化质量对接。今天,x和全国三十多家名校的对接合作全面开启。要通过“1530”模式,一年一年往实里做,打造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实现链式发展,激活x教育。包括人大附中和三中的合作、清华附中和x一中的合作、北师大和高新区的合作,都要深化拓展、扩大成果。三要深化工程对接。我们的校长和教师队伍中,有很多优秀的校长和教师,但数量远远不够、层次也有待提升。要依托x会长发起成立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用足用好名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等平台和名家论坛、讲座等载体,大力实施新时代教育奋进行动、名校长领航行动、名师强基行动、名校创建行动、能力素质提升行动、科研兴教行动、集团化办学行动、智慧教育行动等重点工作,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四要深化人才对接。教育是培养人才的行业,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来保障。要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卓越教育人才引进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积极学习借鉴京、浙、沪等先进地区经验,面向全国引进教育人才和学科标兵,力争每年引进一批985、211、“双一流”等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到x从事教育工作。要注重用好x籍的院士资源,各县(市、区)积极对接,把本地籍院士聘为家乡学校的名誉校长,用榜样的力量激励教师和学生。顺平已经走在了前头,各县(市、区)都要加快推进。

四要深化四项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优化教育生态圈。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要深化激励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教育投入倍增行动,2021-2023年市、县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增幅要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加大对全市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政策、资金、编制倾斜力度,用好省编办支持政策,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周转池,每年解决一批,力争三年内基本配齐所有缺编教师,并实现动态保障。严格落实教师待遇不低于本地公务员水平要求,财政再紧也不能让教师为待遇而担忧。市委、市政府设立教育奖励专项资金。对招商引资功臣我们奖励一辆价值x万元的长城汽车,表彰他们对市县的财富贡献。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包括教育世家,他们对x的贡献是未来、是人才,其价值又该如何衡量?请财政、教育部门认真研究。各县(市、区)都要建立专项奖励资金,严格兑现落实,让好政策不再“望梅止渴”。二要深化评价导向机制改革。现在,中小学生学习负担太重、太苦太累,有的小学生晚上写作业要到11点,睡眠严重不足、苦不堪言。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压减作业增量。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建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让学生多在校内学,少在校外学,减少花钱学。三要深化民办教育规范管理机制改革。近年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野蛮生长”,尤其是域外民办学校违规招生、“割韭菜”“掐尖”招生严重,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既增加了学生负担,又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破坏了教育生态,社会反响强烈。今年5月14日,《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新修订版公布,9月1日正式施行。省教育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民办普通高中在审批地以外招生逐渐递减。我市的要求是今年域外招生控制在10%以内,明年停止。要坚持民办教育公益性原则,让民办教育和校外培训回归育人正常轨道,绝不能让良心的行业变成逐利的产业。四要深化教育考核评比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对教师、校长和教育主管部门三支队伍的考核管理办法,科学考评,严格管理。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结合“三重四创五优化”和“三基”建设年活动,把资源配置、经费使用、考核管理尽可能地放给学校,加强办学方向、办学标准、办学质量的规范引导,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要严格控制面向义务教育学校的各类审批、检查验收、创建评比等活动,未经当地教育部门同意,任何单位不得到学校开展有关活动。

五要推进六项统筹,系统推进各类教育创新发展。一要统筹扩大学前教育有效供给,结合城中村改造、城镇新建小区及农村集中搬迁社区,实施新一轮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科学合理布局幼儿园和中小学。到2023年,全市要完成新建、改扩建学校x所,年内要确保高质量完成新建x所学校(主城区x所)任务。二要统筹加强主城区和县域高中建设,引领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让家长和孩子们增强信心,让更多的x学子在家门口上优质学校,有更多的机会上清华、北大和“双一流”高校。三要统筹推进职业教育展现大作为,以开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市域试点为契机,落实好《x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加强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融合发展,培养一大批适应现代产业发展方向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国家农业农村部关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农业科研院所拟推介的名单中,x省全部x所学校中有x所,分别是x职业技术学院和阜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最近,x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广军同志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一个建设职教园区的建议,正在推进落实,建设教育强市就是要大胆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请市发改委、教育局加大支持力度。四要统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我市有x所高校、x多万在校大学生,这是推动x创新发展的动力源和生力军。要全力支持驻保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推动x大学与x中小学共用实验室,与京津高校和地方企业共建重点实验室。河大文学院可以把x莲池书院整合起来,一方面为师生提供文化实践基地,一方面弘扬古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全国书院联盟,扩大高校和地方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华北电力大学新校区建设,年内要开工,为做大做强电力智造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支持x农业大学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中国农科院大学。支持x学院做强特色,做优品牌,提升对x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要支持中央司法警官学院、x金融学院等所有驻保高校发展,一校一个政策包,校校都有新发展。要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支持高校师生领办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大学科技园,欢迎支持高校毕业生留保创业就业,放大知识溢出效应。希望驻保高校解放思想、拓宽视野,大胆探索、形成特色,努力为建设创新x、人才x贡献力量。尤其要探索大学与基础教育贯通式培养的有效路径,人大附中、清华附中,这么多好学校都是在高校支持和主导下办起来的。我们x有x所高校,尤其是x大学、x农业大学、x学院等骨干高校,完全可以兴办自己的附属中学、附属小学,为建设教育强市作贡献。五要统筹推进特教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特殊教育牵动人心。既要抓好优生优育,更要立足实际、立足实用、立足未来,倾注更多耐心和精力,提升特殊教育质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长大后都能就业创业。六要统筹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推进市县两级广播电视大学办好名副其实的开放大学,整合共享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开放、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和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服务。要抓好家庭教育,让家长成为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老师”,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八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表示,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从师德建设、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师德观来细细捋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从教学中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誓言呢?经过讨论中的思考与沉淀,我本人觉得,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要求老师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

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一个让学生满意的教师。

教师的职业劳动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具有“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特点。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就是履行教师的社会责任。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只有体会到这种感情,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进而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成人和成才。大讨论活动中,我认识到要用同样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于是在我意识到任教整个学校的音乐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很多学生来自农村的这一实际,利用各种方式,打消学生的畏惧感,并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对于有些接受比较差的学生,我还不厌其烦的一句一句的纠正他们的发音,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有放弃他们,不管他们。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我觉得这一点是我这半年来做得较好的一方面。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让学生觉得,我是他们心目中可以信赖的好老师。

2、扎实敬业,积极提高自我素质,做一个让家长满意的教师。

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语文学科。也曾发生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我总认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传授音乐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学生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有时不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有时觉得学生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 经过大讨论的洗礼与沉淀,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再也不能重蹈事例里发生的情况:因为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自我要求跟不上时代需要而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家长、另社会失望,要做到重视学生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师生的合作关系,重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发展教与学的创造性,做一个新时代、新的讨论大潮中另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好老师。

3、通力合作,共同教育,做一个让学校满意的教师。

在学习知道方面发扬民主,对每个学生要公平,不厚此薄彼,形成生动活泼、团结紧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觉到音乐课的不一样,也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好老师。作为教师,我们知道,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教育,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影响,在学校里,就需要和其他老师的沟通和共同努力,这就需要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这一方面,我积极配合其他学科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教育重点,落实好每一个教育环节。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九

党的十九大以来,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好我们这样的大党,领导好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省委书记骆惠宁在省管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刻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重大论述,坚定“四个自信”,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西篇章,深刻把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的重大论述,勇于自我革命,一刻不停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刻把握“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重大论述,突出问题导向,持之以恒为各项事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一以贯之”,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进一步细化和延展,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员干部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掌握什么样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等重大问题。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必须坚定的道路和方向。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保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必须把握的底线思维和工作方法。“三个一以贯之”强调的就是一种坚持、一种韧劲、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一以贯之”重大意义,真正弄通悟透、悉心领会“三个一以贯之”的深刻内涵,用“三个一以贯之”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政治上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在行动实践上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好政治上的明白人、新时代的答卷人,增强行动自觉,把答卷实践贯穿到抓工作干事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xx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省委书记xx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省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省上下要坚持不懈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维护核心、干事创业的信念和力量,进一步走好新征程、探出新路子、创造新业绩。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做好我们的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和五项重大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牢记守土有责,做到守土尽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扎实推进工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个一以贯之”重要思想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核心在于坚持思想上求实、工作上务实、行动上落实,贯彻好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推动工作,干好事业。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和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教育系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老师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要大力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教育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所在。要把德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丰富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方式,构建长效机制,写好立德树人新篇章。要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青少年一代思想根基。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要加强法治教育,认真落实和办好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和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

三要聚焦人民群众关切,全力推进教育公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公平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促进公平是引领教育发展的首要价值。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做好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意义更加重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最新部署,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全面振兴乡村教育。要抓均衡、夯基础、补短板。全面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让小规模学校小而优、小而美。要加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力度。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抓好校内外劳动等关键环节,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

》,组建学生文明监督岗和志愿者服务队,深化学生“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五自教育,定期总结宣传正面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三是综合素养提升工程。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环境教育、理财教育、安全教育纳入德育体系,构建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抓手,道德伦理教育为基础,艺术审美教育为依托,富有时代特征的综合德育框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德育体验中更加深切地感悟生活,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学会宽容,学会承受,学会付出,懂得感恩。四是心理健康呵护工程。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托心理咨询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担当骨干,根据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分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和专题讲座,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教育质量是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点。从教育公平促进的大局来看,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能只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浅滩,而要不断更新课程理念,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一是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就是将国家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按照“三年一盘棋”的教学方案重新整合,形成全新的校本化教学序列,实施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全面推进泰微课“双向五步十环”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微课程”“翻转课堂”实验和“绿色智慧课堂”活动,逐步建设数字化学习体系,彻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加强校本教研,建立规范的集体备课活动机制,开展互动式集体备课、驱动式听评课和联动式学科研讨活动,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二是社团活动课程化。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是书本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社团活动更加关注的是能力、兴趣、情感的培养。我们理解的社团活动不仅仅是活动课,而是能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心灵、启发学生思考的课程体系。我校现有大小10多个社团,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效果、指导老师均能得到保证。在谋求学生社团百花齐放的同时,我们着力打造精品特色社团,作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代表和方向,将部分品牌社团升级为课程,尽可能地涉及不同层面、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是校本课程特色化。社团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突出个性;而校本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强调共性。无论是国家基础课程、社团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是我校实现“呵护和推动生命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必由路径。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着力打造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努力践行“好人+能人=全人”的培养模式。

常州北郊中学提出“没有文化,便没有学校;没有优秀的文化,也不会有卓越的学校”。苏州景范学校认为“文化是一种凝聚力,更是一种竞争力,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内涵”。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我们本着这样的心态,一步一步地进行着校园文化建设,最终去实现校园人格的集体定型。
在校园显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为宗旨,营造富有内涵的育人氛围。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我们以“节日文化”为基础,努力构建“和美”校园。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美丽班级”创建为抓手,建设具有个性和特色的班级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梦想,一所学校一个梦想,一个家庭一个梦想,作为国与家梦想实现的桥梁,一所学校应当承担起自身应有的责任。作为一所新建的市直初中,我们坚守“呵护和推动生命发展”的办学理念,借助队伍优化、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育人等途径,开拓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梦想之源”,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论文

办人民满意教育标语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一

党的十九大以来,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我认真学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2018年1月5日,***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好我们这样的大党,领导好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省委书记骆惠宁在省管干部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刻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重大论述,坚定“四个自信”,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西篇章,深刻把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的重大论述,勇于自我革命,一刻不停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刻把握“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重大论述,突出问题导向,持之以恒为各项事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一以贯之”,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进一步细化和延展,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员干部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掌握什么样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等重大问题。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必须坚定的道路和方向。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保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必须把握的底线思维和工作方法。“三个一以贯之”强调的就是一种坚持、一种韧劲、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一以贯之”重大意义,真正弄通悟透、悉心领会“三个一以贯之”的深刻内涵,用“三个一以贯之”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政治上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在行动实践上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好政治上的明白人、新时代的答卷人,增强行动自觉,把答卷实践贯穿到抓工作干事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总书记在视察xx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省委书记xx在传达学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时指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省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省上下要坚持不懈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维护核心、干事创业的信念和力量,进一步走好新征程、探出新路子、创造新业绩。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做好我们的工作必须以***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落实***总书记对xx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和五项重大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牢记守土有责,做到守土尽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扎实推进工作。

学习***总书记“三个一以贯之”重要思想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落实。***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核心在于坚持思想上求实、工作上务实、行动上落实,贯彻好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推动工作,干好事业。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和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教育系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老师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要大力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教育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所在。要把德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丰富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方式,构建长效机制,写好立德树人新篇章。要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青少年一代思想根基。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要加强法治教育,认真落实和办好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和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

三要聚焦人民群众关切,全力推进教育公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公平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促进公平是引领教育发展的首要价值。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做好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意义更加重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最新部署,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全面振兴乡村教育。要抓均衡、夯基础、补短板。全面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让小规模学校小而优、小而美。要加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力度。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抓好校内外劳动等关键环节,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二

***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切实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总书记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高校必须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家国情怀教育,全面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性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健全学科支撑体系、推动各类课程协同合力、促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上下功夫,着重锤炼学生的品德修为,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特色师范教育体系。一方面,强化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坚守初心、强基固本,牢牢把握师范大学办学定位,真正把教师教育做优做强,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四有”好老师;另一方面,勇于变革,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时”,吸引更多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选择师范专业,培养更多卓越教师,让优秀学生成长为能教善育的大国良师。

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水平。***总书记指出:“要立足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高校应以责任担当和切实行动投入到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特别是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创新教育“扶智”路径,促进区域人才均衡发展。针对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优秀师资“下不去、留不住”等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新时代“强师”计划,为贫困地区“量身定制”师范生政策,强化与地方的办学合作和对口支援,以教育帮扶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升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增量提质。激发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活力,构建教育质量评估监测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制度,健全教师职称、岗位和考核评价制度。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篇十三

在认真学习“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学习材料后,本人认为,它是适应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也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师队伍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因为教育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而做好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则是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真正提升教师的地位,真正能把优秀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之中,中国的教育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进步与提升。xx的讲话已经表明了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讲话精神,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真钻研、真行动、真改变,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现将个人心得简述如下:

xx关于好老师标准的第一条就是“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这是从我们教师的政治素质上讲的。作为教师,应该持之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对待工作,把工作当做事业,坚信教育的前景,坚信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教育在整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中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当前的农村地区的基础性教育,在国家大的形势政策的背景下,拥有着较为光明的发展前景。我们现在正处于转型时期,要有一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要把教师这种平凡的职业与教育这个特殊的行业有机统筹。正如xx所说,我们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这是xx《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中好老师标准第二条。我认为这是从道德素质角度说的。“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刚出道的青年老师,一定要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正如xx所说“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在这个转型的社会,浮躁的年代。要保持内心的淡定,坚守自我的道德水准,保持住最初的一份真实,恪守住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保留着自己特殊职业的职业操守。力求平凡之中不平庸,平淡之中不平常。

xx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中说道“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旨在提醒老师要注重自己专业素质的提升。前者是低层次的要求,是对做好老师扎实的基本功的基本要求;后者是对教师高层次的要求,是对老师教育的灵魂的要求。作为我们年轻的教师应该正视自己的不足,充分的抓住各种机会学习提升,学习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学习教学论,学习设计组织实施教学方法与策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能力。孔子主张“仁爱”,墨子主张“兼爱”,耶稣引导世人泛爱。教师展现的是一种大爱。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永恒的主题。爱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世界上最美丽的心灵之花。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把学生当做特种兵一样“严爱”;在生活中应该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疼爱”。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的正视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在校求学时候的喜悦。让学生在跟随自己学习时候得到适合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让别人因你而精彩,不要让别人因你而无奈!”是我经常对自己学生所说的一句话。不仅对学生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只要是在讲台上站一分钟我就“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只要面对学生,我就一定“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为了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而不懈地奋斗。争取做一个学校满意,学生爱戴,家长放心的好老师。

第二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

早在1931年,梅贻琦先生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演讲中就提出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他强调,师乃校之魂。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曾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那么,怎样的教师才是学校真正的灵魂?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早已给出答案——“夫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所以,教师必须是有德有才、德才兼备、学高身正之人,才能肩负“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什么是更好的教育?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能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美国思想家梭罗也认为“更好的教育”是“一方池塘”,这方池塘“最生态”,是学生“自然成长”的天堂。叶圣陶视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其意是指教育既少不了,也快不了,切忌抄近路、违背规律、拔苗助长,切勿走捷径、急功近利、片面畸长,要善于等待、“自然成长”。

我们主要践行泰州素质教育“5+2”工程,采取“全面、全员、全程”的育人模式,认真实施我校四大重点教育工程。一是核心价值夯实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切实抓好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开展“八礼四仪”主题德育活动,重点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等教育,引导学生崇德向善、崇尚文明。二是自主管理推进工程。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和学生品行量化互评机制,建立“五星班级”评比制度,与学生签订《文明守纪承诺书》,组建学生文明监督岗和志愿者服务队,深化学生“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五自教育,定期总结宣传正面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三是综合素养提升工程。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环境教育、理财教育、安全教育纳入德育体系,构建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抓手,道德伦理教育为基础,艺术审美教育为依托,富有时代特征的综合德育框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德育体验中更加深切地感悟生活,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学会宽容,学会承受,学会付出,懂得感恩。四是心理健康呵护工程。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托心理咨询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担当骨干,根据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分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和专题讲座,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教育质量是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点。从教育公平促进的大局来看,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能只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浅滩,而要不断更新课程理念,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一是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就是将国家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按照“三年一盘棋”的教学方案重新整合,形成全新的校本化教学序列,实施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全面推进泰微课“双向五步十环”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微课程”“翻转课堂”实验和“绿色智慧课堂”活动,逐步建设数字化学习体系,彻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加强校本教研,建立规范的集体备课活动机制,开展互动式集体备课、驱动式听评课和联动式学科研讨活动,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二是社团活动课程化。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是书本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社团活动更加关注的是能力、兴趣、情感的培养。我们理解的社团活动不仅仅是活动课,而是能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心灵、启发学生思考的课程体系。我校现有大小10多个社团,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效果、指导老师均能得到保证。在谋求学生社团百花齐放的同时,我们着力打造精品特色社团,作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代表和方向,将部分品牌社团升级为课程,尽可能地涉及不同层面、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是校本课程特色化。社团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突出个性;而校本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强调共性。无论是国家基础课程、社团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是我校实现“呵护和推动生命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必由路径。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着力打造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努力践行“好人+能人=全人”的培养模式。

常州北郊中学提出“没有文化,便没有学校;没有优秀的文化,也不会有卓越的学校”。苏州景范学校认为“文化是一种凝聚力,更是一种竞争力,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内涵”。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我们本着这样的心态,一步一步地进行着校园文化建设,最终去实现校园人格的集体定型。

在校园显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为宗旨,营造富有内涵的育人氛围。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我们以“节日文化”为基础,努力构建“和美”校园。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美丽班级”创建为抓手,建设具有个性和特色的班级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梦想,一所学校一个梦想,一个家庭一个梦想,作为国与家梦想实现的桥梁,一所学校应当承担起自身应有的责任。作为一所新建的市直初中,我们坚守“呵护和推动生命发展”的办学理念,借助队伍优化、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育人等途径,开拓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梦想之源”,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三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

最近我们在县委中心理论组集体学习过程中,学习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对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本人结合个人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为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全县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党员干部来说,新时代教育工作要落实好初心使命,就要有为边疆教育的奉献之心,以自强不息的胡杨精神直面困难和挑战;就要有兴疆固边的奋斗之心,培养更多担当奉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有勇于坚守并创新的真理之心和为维护稳定提供实践经验的责任担当。

一、新时代教育工作落实初心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初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述。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目的地促进人的发展的社会活动。教育具有主体性,是人类社会在探寻自然知识本源、体认主体自我、设定历史自我的过程中,对知识的传承与分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在教育中体现自身的能动性。教育具有实践性,是一切增进人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的思想意识的实践活动。

二、新时代教育工作落实初心的使命担当。

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教育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征之路披荆斩棘,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业勇敢担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教育应发挥主体能动性,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教育强国,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历史使命。

三、新时代教育工作如何落实初心和使命。

树牢总目标,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麦盖提来说,地处祖国的西北边陲,教育系统不仅要完成好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党的建设、促进脱贫攻坚等主要工作,还要解决好意识形态领域遇到的各类复杂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根基,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服务,为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服务。

(一)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所降低,学习成效不明显。

原因分析:学习上时紧时松,今年以来,本人负责教育系统工作任务,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因此不自觉地放松了政治理论的学习,在参加政协党组班子组织的学习时,有时以工作忙为由,没有按时参加,以自学形式完成学习任务,有时只满足于学习自己工作中需要的,翻得多、记住的少,导致在学用结合上有偏差,影响了工作成效。

(二)宗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基层不够,为民解忧、为民解困工作做的还不够到位。

原因分析:工作中下基层调研不多,主动性不强,只注重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工作中对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不了解不掌握,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没有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工作中的困难问题。

(三)工作方式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日常工作思路不宽,工作举措不够创新。

原因分析:工作中习惯于凭老方法、老经验办事。思想上开拓意识不强,工作上创新精神不足。没有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引领作用,在调动干部做好工作和参与各项事业中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一)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严格落实县委和政协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政协机关党支部和县教育系统党委的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参与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形式为载体的各项活动,不断曾强组织生活活力,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进一步加强宗旨意识。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坚定群众立场,坚决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多深入基层、深入联系乡村,认真收集群众困难诉求,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急难问题。

(三)进一步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要努力克服消极思维、模糊认识所造成的各种束缚,面对工作中的问题,要时刻保持迎难而上的锐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实现学习方式、工作理念、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的创新,最终达到工作成效的不断提高。

第四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

粗略计算,十九大报告中一共提到“人民”200多次。“人民”两字,直抵人心,激发共鸣,不仅高频率地出现在报告里,也一直贯穿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中。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彰显了鲜明的人民立场,饱含着深厚的为民情怀,充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在新的历史关口,时代赋予人民满意的教育哪些新内涵?如何落实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十九大代表就此展开热议。

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的战略定位

十九大代表、海南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还清晰地记得,2012年11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集体亮相,习近平总书记就以“十个更”回应人民关切,“更好的教育”排在首位。

5年以后,2017年7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八个更”再度回应人民关切,“更好的教育”依然排在首位。

“为中国人民谋福利,这是建党初心。更好的教育,人民满意是唯一的判断标准。”曹献坤说。

十九大代表、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何杏仁说:“我国社会发展的现阶段特征,就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落实到教育上,就是要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何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其实人民早已用脚投票了。

“以前,村里条件好一点儿的家庭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在村小上学的大多是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近两年,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村小变得漂亮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回流了。”十九大代表、江西省芦溪县源楠学校党支部书记龚德凌见证了这一变化。

“海南的一些苗寨黎乡终于走出了大学生,有的学生还通过农村学生专项计划考上北大、清华这样的名校。”在曹献坤看来,成就,要用“人民”的获得感来衡量;差距,要用“人民”的幸福感来弥补;历史,要用“人民”的安全感来写就。

新时代人民满意教育的新要求

“总体上看,我国已基本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正朝着‘上好学’的新的历史目标迈进;已经实现了‘大起来’的目标,正朝着‘强起来’的目标努力。”十九大代表、湖南省教育厅厅长肖国安说,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大起来”到“强起来”,这是一个历史分水岭,也是判断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

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代表、安徽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张岳峰说,对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当前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现状,创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各级各类教育都面临着挑战。

“教育供求关系正在从‘买方市场’走向‘卖方市场’。”肖国安说,在教育规模和普及程度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育供求关系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新时代教育发展必须适应教育供求关系变化,把发展重心从总量增长转到优化结构布局上来,着力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1年,我国全面实现“两基”目标以来,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持续提高,2016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4%,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已经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张岳峰说,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下一步要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革除小学化倾向。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改变育人模式,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何杏仁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坚守公平优质理念,着力提升教育质量,补齐教育短板,实现区域、城乡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协调发展。确保弱势群体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何杏仁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要树立“教育创新”的质量观,从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发,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主目标,把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作为教育改革的攻坚战,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教育发展的新动能。

找准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实现路径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路径就是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张岳峰认为,“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又何谈国家的现代化?”

肖国安说:“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三者内在统一、密不可分。其中,建设教育强国是总体发展目标,加快教育现代化是推进路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检验标准。”

十九大报告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张岳峰说,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重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些都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着力点。

在肖国安看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在“量”和“质”的天平上找平衡。他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既要拓宽教育公平‘量’的维度,在均衡配置资源上出实招,又要厚植教育公平‘质’的深度,在提高教育质量上求实效。”

“在海南,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曹献坤自豪地说,“为了推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海南一手抓均衡,一手搞引进,推行了‘一县两校一园’的政策,通过名校办分校\对口帮扶等方式,已经有51所名校在海南落地生根。针对海南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实际情况,我们一手抓补充学位,一手抓规范办园,既要做到均衡又要做到优质。”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向改革要公平。”十九大代表,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委主任赵为粮说,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要兼顾各个群体。对学生来说,需要健全从幼儿园到研究生的资助制度。从教师来说,要完善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和乡村教师荣誉制度,让每所学校都有优秀师资。从学校发展来说,要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让老百姓身边都有好学校。

“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十九大代表、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德森院士说,“现在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了,如何满足人民的需求,我认为一方面要满足老百姓上学就业的需求,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迎难而上,重点突破。

“浙江是靠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必须率先改革、大胆改革,才能赢得发展的先机。”何杏仁说,坚持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化教育改革,瞄准教育存在的最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搞清根源、精准发力。在改革原则上,要坚持维护教育公平。进入深水区的教育改革往往会涉及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只要我们的教育改革目标是维护和促进教育公平,一定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还要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教育发展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这些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陈宝生说:“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适合自己的教育发展道路,这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内在要求。”

第五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

20xx年xx月xx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庆祝第三十个教师节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表彰代表后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进行座谈交流,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和祝贺。在与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做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讲话。

日月如梭,时光如箭,转眼之间我已经正式投入教育行列3年了。学习了习主席的讲话,回顾过去的3年,重新审视自己,觉得其实自己有了一个新的追求,新的理想,那就是:当一名好老师,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这句话不禁让我想起一位老校长都会对我们说的一句话: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老百姓的口碑才是我们工作得到肯定的最高评价。因此我立志要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令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呢?通过对讲话的学习,我从中领悟到两点:

一是教育问题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性。

讲话中提到: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精神、文化素质的竞争。中国做为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文化大国、做为当今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源泉,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国家只有把教育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才能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使目前中国教育的问题、困难受到重视、得到解决。我们都看过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小说《窗边的小豆豆》,在战败后一片狼藉的时候,还有营建“巴学园”的教育家,这不能不说明日本对基础教育的重视,不能不说,这是他们后来迅速恢复的一股力量。美国经调查证明,对基础教育每年多投入8美元,就能减少未来的1次刑事犯罪。……我们国家必须立足长远,抱着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到面对教育,面对教育的投入、规划;面对师资的选择;面对教育目标的构建……我们就能突破目前中国教育的困境,培养出未来中国的好公民,储蓄起未来中国的优秀人才。

二教师对教育发展的重视性。

讲话中提到: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并明确指出,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教育的一切出放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而做好教育工作的落脚点则是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师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真正提升教师的地位,真正能把优秀人才吸引到教师队伍之中,中国的教育才可能得到真正的进步与提升。

习主席在考察中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还记得一位长者对我说过:“只有你喜欢你的职业,你的工作,你才会真正投入满腔的热情去为它任劳任怨。”诚然,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敬业,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职业,献身教育事业。教师一定要端正的一个观点就是教师不是“教书匠”,不能把教师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将它置于人生目标,人生追求的崇高位置,真正将它看做是育人的重大工程,它所担待的责任是一种未来的希望。教师的职业道德告诉我们,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集中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教育事业、社会利益的一个准则。的确,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去更多地去思考怎样把课上得更好,怎样才能让学生更热爱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因为热爱教育,所以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事业,默默地奉献自我。无论领导安排什么样的工作,都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去完成。因为热爱教育,所以会积极地去探索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与专业技能。因为热爱教育,所以才会热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位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

再次,教法要高超。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科学的教法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优秀的教师很注重教法的选择与运用,教法的运用要灵活多变,具有针对性,突出实用性。不必盲目求新,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教法。比如,古诗背诵时,对于小学生多用形象记忆法,对待中学生多用理解记忆法。

有位教育家说过,做一个合格的教师并非易事,而做一名令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更是难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我的追求,我的理想,我的信念。在我漫漫的教育道路上,我将一步一个脚印地踏着敬业、爱生、乐教、善教这四块基石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奔波在这条神圣的道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了对教育改革的决心,做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讲话精神,以实现“中国梦”为己任,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真钻研、真行动、真改变,做一名真正的好老师。

第六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

总书记在报告中说:“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对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和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五大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科学制定并顺利实施,党和国家的事业全面开创了新局面,十三亿中国人民从此迈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五年的工作,五年的发展,五年的伟大成就,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所表现出来的深化改革的巨大决心、科学创新的巨大智慧、从严治党的巨大勇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担当,以及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不仅让每一个中国人因生活在如此强大的祖国而欢欣鼓舞,不仅让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因奋斗在如此伟大的时代而倍感荣光,更让每一个中国教育人因奉献于如此强大的祖国、如此伟大的时代、如此可爱的人民,而自信百倍、豪情满怀。

教育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基石,教育兴,则事业成、民族旺、国家强。我们党历来都把教育事业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教育发展、教师发展提到了空前的重视高度。每一次教师节前夕,总书记都要从百忙之中亲切看望师生,谆谆教诲师生,从“四有”好老师标准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无不寄托着总书记对人民教师、对青少年学生的殷切希望。

曾几何时,业内业外,素质教育、应试教育之争没完没了,对教育的嘘声骂声此起彼伏。真正爱中国、爱教育、专心静气做教育的人,有时候还不得不忙里偷闲回应几句。不是护短,不是怕揭丑,而是因为自信,因为坚守。中国教育归根到底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之路的,任何西方的教育路子、教育模式、教育方法,都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照搬照抄。

也有不少人批判教育的浮躁、短视与功利,语言无所不用其极。批判浮躁、批判短视和功利,是对的;指出沉静下来、长远起来的出路和办法,也是正确的。但是,为什么就不试着用自己能够想出来的办法,去着手改变自己和身边那些浮躁的人、功利的事呢?哪怕千辛万苦只改变了一个人,也无量功德啊。其实,浮躁始于说浮躁者本人,功利心就在讨伐功利者本身。他们实在没有任何必要硬要将今天的中国教育“打倒”。

余秋雨先生在《君子之道》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他们没有救灾的勇气,没有抗暴的胆量,没有扶贫的胸怀,唯一能做的,是伪造道义的对立面,然后摆出拳打脚踢的姿态,证明自己在捍卫道义。”刻画的就是这种不厚道。把揶揄教育、鞭挞教育、描黑教育作为私人扬名立万的首选,当然会招致更多的、真正的教育人不满意、不高兴、不答应。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中国教育人得为中国教育说话,得为中华民族鼓与呼。不是不要批评,也不是不能批判,关键要解决问题。看准了问题,很好;敢于说出来,也很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好;把这些办法一条条用于实践,把看准的问题一个个解决掉,那才是顶呱呱的好。用实干去改变,远比喋喋不休的说说,更能赢得学术的地位、人心的敬重。

五年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已经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中国教育特别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中国教育对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的贡献是特别巨大的;中国教育是真正了不起并且值得全世界学习借鉴的。

这,足以让那些总喜欢对中国教育说东道西的人集体哑声,足以让我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充分自信。只要我们谦虚谨慎地面对成绩,客观公正地总结经验,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科学创新地推动发展,中国教育就一定会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更加坚强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第七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知识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教育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纵观世界发展史,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任何国家的强盛,都是从率先发展教育开始的。可以说,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是国家跨越式发展经久不衰的成功之举。在当今形势下,办人民满意教育,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爱岗敬业,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践行者。忠诚敬业是成为合格人民教师的第一要素。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把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培养坚定的职业操守,肩负起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把全部心血和精力奉献给祖国的下一代,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开拓创新,做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者。创新是优秀教师最具时代特征的精神品格。教师增强创新意识,把握教育规律,勇于探索,敢为人先。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坚持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有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改革创新上有更大突破,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才能有实质性的推动。

第四,行为世范,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优秀的教师是学生的表率、社会的榜样。教师承担起教育者的社会责任,带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引领社会风尚和时代进步潮流。要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恪守学术道德,甘当人梯,甘守寂寞,以自身的师表风范和人格修养带动社会风气的改善。教师要做民族团结的传播者、践行者和捍卫者,积极促进民族团结思想进课堂、进头脑,让维护民族团结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教育是全民族共同的事业,全党全社会都要更加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我们教师要增强荣誉感责任感,不负使命,不负重托。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八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

胡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表示,党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怎样从师德建设、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师德观来细细捋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从教学中的具体行动来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誓言呢?经过讨论中的思考与沉淀,我本人觉得,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要求老师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做一个让学生满意的教师。

教师的职业劳动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具有“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特点。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就是履行教师的社会责任。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只有体会到这种感情,才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进而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成人和成才。大讨论活动中,我认识到要用同样的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于是在我意识到任教整个学校的音乐课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很多学生来自农村的这一实际,利用各种方式,打消学生的畏惧感,并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对于有些接受比较差的学生,我还不厌其烦的一句一句的纠正他们的发音,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没有放弃他们,不管他们。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我觉得这一点是我这半年来做得较好的一方面。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利用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与竞争,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热情帮助,让学生通过自我选择、自我学习、达到自我补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目的,让学生觉得,我是他们心目中可以信赖的好老师。

2、扎实敬业,积极提高自我素质,做一个让家长满意的教师。

这样的情况不仅发生在语文学科。也曾发生在我的音乐课堂上。我总认为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传授音乐知识、技能为主要任务,学生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有时不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与见解,有时觉得学生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经过大讨论的洗礼与沉淀,我觉得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再也不能重蹈事例里发生的情况:因为教师个人的素质和自我要求跟不上时代需要而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家长、另社会失望,要做到重视学生个人生命价值与需要,强调师生的合作关系,重视教师促进学生成长的专业意识,发展教与学的创造性,做一个新时代、新的讨论大潮中另家长和社会满意的好老师。

3、通力合作,共同教育,做一个让学校满意的教师。

在学习知道方面发扬民主,对每个学生要公平,不厚此薄彼,形成生动活泼、团结紧张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觉到音乐课的不一样,也让学生觉得你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好老师。作为教师,我们知道,对学生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教育,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影响,在学校里,就需要和其他老师的沟通和共同努力,这就需要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和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这一方面,我积极配合其他学科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教育重点,落实好每一个教育环节。

第九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


早在1931年,梅贻琦先生在清华大学校长就职演讲中就提出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他强调,师乃校之魂。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也曾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那么,怎样的教师才是学校真正的灵魂?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早已给出答案——“夫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所以,教师必须是有德有才、德才兼备、学高身正之人,才能肩负“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什么是更好的教育?教育家夏丏尊说过“教育之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就不能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美国思想家梭罗也认为“更好的教育”是“一方池塘”,这方池塘“最生态”,是学生“自然成长”的天堂。叶圣陶视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其意是指教育既少不了,也快不了,切忌抄近路、违背规律、拔苗助长,切勿走捷径、急功近利、片面畸长,要善于等待、“自然成长”。
我们主要践行泰州素质教育“5+2”工程,采取“全面、全员、全程”的育人模式,认真实施我校四大重点教育工程。一是核心价值夯实工程。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切实抓好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开展“八礼四仪”主题德育活动,重点加强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遵纪守法、明礼诚信等教育,引导学生崇德向善、崇尚文明。二是自主管理推进工程。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和学生品行量化互评机制,建立“五星班级”评比制度,与学生签订《文明守纪承诺书》,组建学生文明监督岗和志愿者服务队,深化学生“自尊、自信、自律、自主、自强”的五自教育,定期总结宣传正面先进典型,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三是综合素养提升工程。将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环境教育、理财教育、安全教育纳入德育体系,构建以行为养成教育为抓手,道德伦理教育为基础,艺术审美教育为依托,富有时代特征的综合德育框架,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德育体验中更加深切地感悟生活,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学会宽容,学会承受,学会付出,懂得感恩。四是心理健康呵护工程。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依托心理咨询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担当骨干,根据初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分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活动课和专题讲座,促进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教育质量是一个地区、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是办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点。从教育公平促进的大局来看,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能只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浅滩,而要不断更新课程理念,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一是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就是将国家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按照“三年一盘棋”的教学方案重新整合,形成全新的校本化教学序列,实施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我们全面推进泰微课“双向五步十环”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微课程”“翻转课堂”实验和“绿色智慧课堂”活动,逐步建设数字化学习体系,彻底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加强校本教研,建立规范的集体备课活动机制,开展互动式集体备课、驱动式听评课和联动式学科研讨活动,确保课堂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二是社团活动课程化。课堂教学更多关注的是书本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社团活动更加关注的是能力、兴趣、情感的培养。我们理解的社团活动不仅仅是活动课,而是能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心灵、启发学生思考的课程体系。我校现有大小10多个社团,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效果、指导老师均能得到保证。在谋求学生社团百花齐放的同时,我们着力打造精品特色社团,作为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代表和方向,将部分品牌社团升级为课程,尽可能地涉及不同层面、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是校本课程特色化。社团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突出个性;而校本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本素质,强调共性。无论是国家基础课程、社团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是我校实现“呵护和推动生命发展”这一办学理念的必由路径。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我们着力打造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努力践行“好人+能人=全人”的培养模式。

常州北郊中学提出“没有文化,便没有学校;没有优秀的文化,也不会有卓越的学校”。苏州景范学校认为“文化是一种凝聚力,更是一种竞争力,文化就是一所学校的内涵”。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我们本着这样的心态,一步一步地进行着校园文化建设,最终去实现校园人格的集体定型。
在校园显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为宗旨,营造富有内涵的育人氛围。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我们以“节日文化”为基础,努力构建“和美”校园。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以“美丽班级”创建为抓手,建设具有个性和特色的班级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梦想,一所学校一个梦想,一个家庭一个梦想,作为国与家梦想实现的桥梁,一所学校应当承担起自身应有的责任。作为一所新建的市直初中,我们坚守“呵护和推动生命发展”的办学理念,借助队伍优化、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育人等途径,开拓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梦想之源”,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十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以来,通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建设好我们这样的大党,领导好我们这样的大国,必须做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省委书记骆惠宁在省管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刻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的重大论述,坚定“四个自信”,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山西篇章,深刻把握“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的重大论述,勇于自我革命,一刻不停歇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刻把握“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重大论述,突出问题导向,持之以恒为各项事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一以贯之”,是对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进一步细化和延展,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党员干部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掌握什么样的工作思维和工作方法等重大问题。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必须坚定的道路和方向。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保证。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明确了我们在新时代必须把握的底线思维和工作方法。“三个一以贯之”强调的就是一种坚持、一种韧劲、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一以贯之”重大意义,真正弄通悟透、悉心领会“三个一以贯之”的深刻内涵,用“三个一以贯之”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思想政治上讲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在行动实践上维护党中央权威、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好政治上的明白人、新时代的答卷人,增强行动自觉,把答卷实践贯穿到抓工作干事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xx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省委书记xx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省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省上下要坚持不懈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维护核心、干事创业的信念和力量,进一步走好新征程、探出新路子、创造新业绩。通过学习我深深地体会到,做好我们的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x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和五项重大任务,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牢记守土有责,做到守土尽责,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扎实推进工作。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个一以贯之”重要思想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核心在于坚持思想上求实、工作上务实、行动上落实,贯彻好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推动工作,干好事业。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优先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公平,发展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期党的建设总要求,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为加快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和师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教育系统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教育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老师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二要大力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教育事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所在。要把德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丰富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方式,构建长效机制,写好立德树人新篇章。要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筑牢青少年一代思想根基。要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让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要加强法治教育,认真落实和办好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和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

三要聚焦人民群众关切,全力推进教育公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公平连着民心,民心连着党心,促进公平是引领教育发展的首要价值。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做好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意义更加重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的最新部署,教育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全面振兴乡村教育。要抓均衡、夯基础、补短板。全面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让小规模学校小而优、小而美。要加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力度。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抓好校内外劳动等关键环节,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重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第十一篇: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心得体会

常是外地同行学习考察的对象。但是无论哪里“升学率”都成了教育不能承受之重,无论哪里最终都把教学质量作为衡量教育的事实上的唯一标准,而人的发展和成长往往只是教育改革最普及的华丽外衣,包装着教育原始、功利的本身。

我常常想,教育应该不以出名为目的。如果一个地方试图把自己的教育打造成一个品牌,那将是教育的悲哀。教育应该是自主、朴素、真实、安静的。不需要世俗的浮华,要不得政治的绑架。学校应该是学生生命快乐成长的地方,当一个孩子从三岁起就扛起起一个地方政绩的无形大旗,那么这样的教育只能是对成绩的恒久追求和对人性的漠视与摧残。十几年后,当一个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带走的除了分数,就是对教育深深的痛恨。

那么,教育究竟该改向何处,我认为其实大多数教育者心知肚明:教育不是对学生在自己学校的这几年负责,而应该为学生的一生负责。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应该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习知识同等相待,学校经历应该是学生记忆里最美好幸福的一段时光,学会做人与能力知识的同步提高是教育最朴实的追求和目的。

走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我也时常默默的问自己:我们教育教学的对象到底是书还是学生?老师们累于案牍之劳,学生们苦于作业之重。而最重要的“人”却往往被我们漠视!一种不重视人的发展规律的教育究竟有什么意义?一种复制别人的思想而不自己思考的教育究竟有什么价值?思想家索罗曾经说过:教育就是挖好一方池塘,等待生物的自然成长。学校就是能让师生自由生长、快乐发展的地方,学校应该成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