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8:50:01 页码:13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模板17篇)
2023-11-25 08:50:01    小编:admin

总结是沉淀经验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取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总结时要注意避免的一些误区有哪些?以下是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一

据史料记载,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也说是公元982年,建成于宋太宗端拱二年,谓之福胜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轮,车驾临幸,舍利乃见,因赐名灵感塔”,是宋太宗用来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用的。

铁塔的建造开始于北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但何时落成,至今尚未发现有确切记载。这是铁塔历史上的一大悬案。据河南大学教授魏千志考证,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王惯撰写一部《北道刊误志》,此书对京师(开封)名胜,记载颇丰,而唯独缄口不言开宝寺塔。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十月,日本国僧侣成寻曾在开宝寺福胜院等处参观礼拜,其记述当时的情景说,原藏在灵感木塔下的佛舍利,现“宿置”于“一间小殿”中。建塔的目的就是奉藏舍利,舍利置于“小殿”中。说明新塔尚未建成。又据魏千志教授躬身登临铁塔考查,塔身的第三层砖上出现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在位的最后一年)的年号,塔顶发现“熙宁”(神宗第一个年号)字样的琉璃砖。再参照日僧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的有关记载,这就说明,铁塔最后的落成时间,大概在神宗熙宁年间的后期,亦即1073年至1077年之间。

铁塔从建造到竣工,前后总共经过近30年的时间。但这仅是魏千志教授的一家之言,铁塔确切的落成时间,仍尚有待于硕学博闻之士释疑解难。

历经宋、金、元、明、清5个朝代以及民国时期漫长岁月,遭受地震43次,冰雹1o次,风灾19次,河患6次,雨患17次,其间曾数次增补葺修。明洪武二十九年(13),周王重修,塔内嵌置黄琉璃阿弥陀佛48尊,两旁刻字足证。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周王又增修,有碑记证明。又据近人关百益(曾著《铁塔》和龙非了(曾著《铁塔考察记》)考证,在塔身上数层的琉璃花纹砖面上周围,发现有明洪武二十九年仲夏、正德七年(15)十二月、嘉靖八年(1529年)六月、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十二月、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三月及六月、万历五年(1577年)四月及五月、万历六年(1578年)四月、万历十八年年(1590年)十一月、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夏四月等字样。

建国后1957年重修铁塔时,又发现塔顶层的铜宝珠下的磐石上,嵌有清康熙七年(1668年)的石刻,均可证明在这些年代中,对铁塔重修或增添葺修的事实,其中以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一次的重修为最重要。此外还有,民国十年(19)开封县知事丁康保奉母命补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河南省佛学院又募捐补修一次。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二

铁塔是因其卓绝的修筑艺术驰名遐迩的。铁塔现高55.88米,平面作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底层每面阔4米多,向上逐层递减,层层开设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此类推,其余皆为盲窗。设计明窗,除有采光、透风、了望之用,还能减缓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又在塔心柱正对明窗之处,镶嵌了琉璃佛砖,维护塔心柱免受风力侵蚀。

远看近观,铁塔好像是一座木塔,小巧剔透。本来设计师在设计建造铁塔时,采取仿木结构,它以很多外形大小各异的`“结构砖”相组合。这些构造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榫、有眼,组装起来,周密合缝。塔身的檐、椽、瓦等,也俱为琉璃砖所成。砖型的规格化是我国佛塔建筑的一大提高,能够砌出各种仿木结构,这些特色使铁塔在我国佛教建筑史上占领主要位置。

粗壮的塔心柱是支撑塔壁,抵抗外力的中心局部。各种不同用处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登道与塔心柱严密连接,异常坚牢,浑然一体,具备很强的抗震才能。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狂风水灾,特殊是1938年5月,日军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北面从第四层至第十三层的各级檐角、塔壁遭遇到不同水平的损坏,但依然矗立。对此,民间老人们说明说:铁塔作为一座佛塔,阅历如斯多的灾害而不倒塌,是受佛祖保佑的成果。佛教信任三世循环,所以当地信佛的白叟常告知游客,假如你缭绕铁塔左绕三圈,右绕三圈,佛祖将保佑你毕生安全。

铁塔外壁镶嵌的花纹砖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包含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造型精美,精妙活泼,存在赫然的宋代艺术作风。

铁塔原建于夷山之上,后因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将夷山及塔基淤没。据《如梦录》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向南一门匾曰:“天下第一塔”。基座下有一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铁塔犹如一株破水而出的芙蓉,亭亭玉破,更使塔身外观出落得挺拔灵秀,瑞丽伸展。

铁塔内遏砖砌登道,绕塔心柱回旋而上,历一百六十八层台阶可至塔顶。登到第五层,可以看到城内风景;登到第七层,可以看到城外旷野;登到第九层,可以看到浩瀚奔跑的黄河,领略到黄河号称“天河”的含意;登到第十二层,则祥云环绕,云雾扑面,似入太空幻景。此即著名的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的“铁塔行云”。诗曰:“浮图千尺十三层,高插云霄客倦登。润彩氤氲疑锦绣,行人迢递见觚棱。半空铁马风摇铎,万朵莲花夜放灯。我昔凭高穿七级,此身烟际欲飞腾。”每当风采云穿时,环挂在塔身檐下的每层八个共一百零四个铁铃悠然而动,叮当作响,更让人赏心悦目、留连来回。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三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

欢迎来到铁塔公园参观游览,希望通过我的导游讲解能使大家更多的了解开封、了解铁塔。

开封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并且市区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素有北方水城的美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得开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众多的文物古迹中,铁塔作为开封的象征展示着古城人民的睿智和坚强,开封人都以拥有铁塔而感到自豪。

铁塔公园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百家名园之一,坐落在开封城的东北隅,总面积为37.24公顷。园内的主要景点有:天下第一塔石碑、盆景苑、灵感院、接引殿、铁塔、铁塔文物陈列馆、何公轩、开封古城墙,以及月季园、上方苑、竹园、铁塔湖等等,铁塔公园集文物古迹、园林艺术为一体,一展风姿,广迎四方游客。

铁塔一带古时是一座佛教寺院,最初建于北齐天宝十年〈559年〉,名独居寺。唐代,开元十七年〈720年〉唐玄宗东封泰山归来,途经汴洲,在独居寺旁设行宫作短暂休息时,游幸独居寺,下诏改独居寺为封禅寺。到了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三年〈970年〉以北宋开宝年号,改其名为开宝寺。在此前后,北宋朝廷连年拨款扩建开宝寺寺院,使开宝寺规模宏伟,殿堂壮丽,斋舍完备,僧侣众多。内部划分为二百八十区,设有福胜院,上方院,等觉院,永安院,双林院,仁王院等二十四禅院,成为京城最大寺院之一,和大相国寺共同分辖东京各寺院僧侣,当时京师立左右街僧录,左街相国寺,右街开宝寺,同为首都佛教寺院领袖,加之北宋历代皇帝时常到寺院内游幸,祈祷和宴享,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寺内设礼部贡院,考试全国举子,故而寺院名声大噪,成为宋代闻名遐迩的皇家寺院,在国际佛教界影响巨大,同国际间的佛事活动往来很多,开宝寺进入历史上鼎盛时期。其规模宏阔、巍峨壮丽,加之北宋历代皇帝时常游幸、祈祷,故而寺院名声大噪,成为宋代闻名遐迩的巨刹。但因历代战乱和黄河多次冲淹,开宝巨刹如同当时的氤氳烟火一样,早已荡然无存,当我们登铁塔观行云之际,不能不激起对往夕开宝寺盛观的遐想。

开封铁塔景区导游词默认分类除了文物古迹,园内还有盆景苑、灵感院、竹园、上方苑、赏心园、梅园等多处景点,把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风格巧妙的融为一体,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草树木相映成趣,一步一景,步移景变,美不胜收,构成了意境深远的游览空间。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四

铁塔公园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城区的东北隅,是以现存的铁塔(开宝寺塔)而命名的名胜古迹公园,占地面积51.24公顷,是中国100家名园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开封铁塔景区。

导游词。

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铁塔公园参观游览,希望通过我的导游讲解能使大家更多的了解开封、了解铁塔。

开封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并且市区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素有“北方水城”的美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得开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众多的文物古迹中,铁塔作为开封的象征展示着古城人民的睿智和坚强,开封人都以拥有铁塔而感到自豪。

铁塔公园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百家名园之一,坐落在开封城的东北隅,总面积为37.24公顷。园内的主要景点有:“天下第一塔”石碑、盆景苑、灵感院、接引殿、铁塔、铁塔文物陈列馆、何公轩、开封古城墙,以及月季园、上方苑、竹园、铁塔湖等等,铁塔公园集文物古迹、园林艺术为一体,一展风姿,广迎四方游客。

铁塔一带古时是一座佛教寺院,最初建于北齐天宝十年〈559年〉,名独居寺。唐代,开元十七年〈729年〉唐玄宗东封泰山归来,途经汴洲,在独居寺旁设行宫作短暂休息时,游幸独居寺,下诏改独居寺为封禅寺。到了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三年〈970年〉以北宋开宝年号,改其名为开宝寺。在此前后,北宋朝廷连年拨款扩建开宝寺寺院,使开宝寺规模宏伟,殿堂壮丽,斋舍完备,僧侣众多。内部划分为二百八十区,设有福胜院,上方院,等觉院,永安院,双林院,仁王院等二十四禅院,成为京城最大寺院之一,和大相国寺共同分辖东京各寺院僧侣,当时京师立左右街僧录,左街相国寺,右街开宝寺,同为首都佛教寺院领袖,加之北宋历代皇帝时常到寺院内游幸,祈祷和宴享,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寺内设礼部贡院,考试全国举子,故而寺院名声大噪,成为宋代闻名遐迩的皇家寺院,在国际佛教界影响巨大,同国际间的佛事活动往来很多,开宝寺进入历史上鼎盛时期。其规模宏阔、巍峨壮丽,加之北宋历代皇帝时常游幸、祈祷,故而寺院名声大噪,成为宋代闻名遐迩的巨刹。但因历代战乱和黄河多次冲淹,开宝巨刹如同当时的氤氳烟火一样,早已荡然无存,当我们登铁塔观行云之际,不能不激起对往夕开宝寺盛观的遐想。

祐国寺塔就是铁塔。

铁塔原建于夷山之上,后来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将夷山及塔基淤没。据《如梦录》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向南一门匾曰:“天下第一塔”。基座下有一八棱方池;背面有小桥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铁塔如同一株破水而出的芙蓉,亭亭玉立,更使塔身外观出落得挺拔灵秀,瑞丽舒展。如果大家仔细地观察铁塔会发现,铁塔并非是垂直于地面而建,而是微向东南方向倾斜,这就要追朔到铁塔的前身。铁塔未建之前,在开宝寺福胜院内,曾仿照天宫的形状,建有一座纯木结构的佛塔—灵感木塔。后人视它为铁塔的前身,也有人称它为铁塔的母塔。为供奉从吴越国领地杭州迎取的佛舍利,宋太宗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开始筹建开宝寺木塔,筹建的木塔决定建于开宝寺的福胜院内,负责设计和监造的是当时著名的木工喻浩。喻浩:浙东人,虚心善学,技艺超群曾任杭州都料匠,史书上称他“有巧思,超流辈”著有《木经》三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木工专著,惜其散失,今已不存。喻浩督造的开宝寺塔,八角十三层,高360尺,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天宫奉安佛舍利,历时八年,终于端拱二年〈989年〉竣工落成。据记载:“塔初成,望其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多西北风,吹之不过百年当正也”。由此可见他的用意精细,谋筹深远。此塔极其伟丽,在京师诸塔中最高,且制度甚精。“其土木之宏伟,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被赞为“一时之盛观”、“天下之冠”、“巨细精巧,近代所无”,喻浩也因此被喻为“造塔鲁班”之称。后人对建造开宝寺木塔作出重大贡献的喻浩和郭忠恕多有赞叹曰:“郭家画本千秋重,喻皓神功一代殊”。开宝寺木塔因建造在开宝寺的福胜院内,故初名“福胜塔”,宋真宗天宝祥符六年〈102019年〉,“有金光出相〈即塔顶铜宝珠放光〉车驾临幸,舍利乃现,固赐名灵感塔”。可惜喻浩设计建造的这座华美绝伦的灵感木塔仅存世56年,就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9年〉六月遭雷击而焚毁了。到了皇祐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样式,改用琉璃砖,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铁塔塔身挺拔,装饰华丽,层层开设明窗,其余皆为盲窗。明窗取向不同,一层北,二层南,三层西,四层东,依此类推。设计明窗,除有采光、通风、瞭望之用,还能减缓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远看近观,铁塔仿佛是一座木塔,玲珑剔透,精湛绝妙。塔砖以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结构砖”相组合。这些结构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榫、有眼,组装起来,严密合缝。铁塔外壁镶嵌的花纹砖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造型优美,精妙生动,具有鲜明的宋代艺术风格,这些砖是研究北宋雕刻艺术和塑造艺术的精品。铁塔内有砖砌登道,绕塔心柱盘旋而上,历一百六十八层台阶可至塔顶。登到第五层,可以看到城内景色;登到第七层,可以看到城外原野;登到第九层,可以看到浩瀚奔腾的黄河,领略到黄河号称“天河”的含义;登到第十二层,则祥云缠绕,云雾扑面,似入太空幻景。此即著名的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的“铁塔行云”。诗曰:“浮图千尺十三层,高插云霄客倦登。润彩氤氲疑锦绣,行人迢递见觚棱。半空铁马风摇铎,万朵莲花夜放灯。我昔凭高穿七级,此身烟际欲飞腾。”每当风度云穿时,环挂在塔身檐下的每层八个共一百零四个铁铃悠然而动,叮当作响,更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粗壮的塔心柱是支撑塔壁,抵御外力的核心部分。各种不同用途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登道与塔心柱紧密衔接,异常坚牢,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暴风、水患,特别是1938年5月,日本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北面从第四层至十三层的各级檐角、塔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仍巍然屹立。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来汴视察黄河时,顺便游览了铁塔和龙亭。陪同毛泽东主席游览的原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在塔侧向毛主席介绍说:“塔上的大窟窿是1938年日军侵占开封时,用大炮打的。”毛主席回答说:“这个铁塔名不虚传,代表我们中国人民是打不倒的,他们把它打不倒,我们把它修起来。”领袖的一番赞扬,是对铁塔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在1956年和1957年对铁塔进行了一次全面最大的修复。

参观完铁塔,请大家跟随我参观公园的另一处文物景点:接引殿。接引殿建于1985年,里面供奉着宋金时期的珍贵文物:接引佛。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高大慈悲的站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俗称“接引佛”。这尊高大的接引佛像,是北宋开宝寺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全铜铸造,身高5.14米,重12吨,赤足站立,胸前铸有象征吉祥的万字符号。穿有山水云朵花纹的袈裟法衣。左手横胸是将佛教徒送往西方极乐世界,右手下垂是以此宝手接引众生。最上方有一“光明无量”的匾额。周围四根柱子上写有两副楹联:一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密多心。”一为“四十八愿普被群机,冻定万修万人去。二十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佛像周围的殿壁上绘制有大型壁画“西方净土变”,上有佛像七十多尊,图中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盘的仙娥,舞姿轻盈的飞天等,锦衣广带,彩涤飘飞,笙箫婉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和谐的天国景象。

开封铁塔景区导游词默认分类除了文物古迹,园内还有盆景苑、灵感院、竹园、上方苑、赏心园、梅园等多处景点,把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风格巧妙的融为一体,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草树木相映成趣,一步一景,步移景变,美不胜收,构成了意境深远的游览空间。

各位朋友、来宾,铁塔的游览活动就要结束了,希望铁塔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谢谢您!再见!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五

祐国寺塔就是铁塔。

在河南宋代砖塔中,铁塔也是杰出的代表。这不在于其建材昂贵与外观豪华,而在于它那挺拔有力、气宇轩昂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最高的琉璃塔。但是它的绝对高度在全国诸塔中,并不算十分突出,它比时代相近的河北料敌塔(84米),和应县木塔、都要低些。但铁塔给人的印象却是那样高大,像是立在古都开封的擎天巨柱。

从造型到色调都有铁打铜铸的深厚气质。河南宋塔,在建筑上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外轮廓线上下较直,这和宋代以前的河南唐塔(如法王寺塔等)与宋代同时的河南金塔(如白马寺齐云塔)外部多呈柔和的抛物曲线之做法都不相同。不过,有不少宋代砖塔(如鄢陵等地的宋塔)上部各层收分过急,出现很突然的尖锥状,艺术效果不佳。而开封铁塔就没有这种感觉,上下收分比例协调自然,很象是人们的视觉差呈现出的比例。经实地勘察发现,铁塔各层斗拱是一样的规格,各层面阔的大小,主要在于檐部与平座斗拱数目的调整变化。除柱头斗拱之外,各面的补间斗拱,有一个平缓渐变的程序。自下而上,檐部斗拱与平座斗拱的补间数目是:一层(六与六)、二层(六与五)、三层(五与五)四层(五与五)、五层(五与五)、六层(五与五)、七层(四与四)、八层(四与四)九层(三与三)、十层(三与三)十一层(三与四)十二层(三与零)十三层(二与零)。从塔的总高度与其下层底平面直径相比,约五比一。

各位朋友、来宾,铁塔的游览活动就要结束了,希望铁塔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谢谢您!再见!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六

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大家好!

欢迎来到铁塔公园参观游览,希望通过我的导游讲解能使大家更多的了解开封、了解铁塔。

开封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七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并且市区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素有北方水城的美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得开封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众多的文物古迹中,铁塔作为开封的象征展示着古城人民的睿智和坚强,开封人都以拥有铁塔而感到自豪。

铁塔公园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百家名园之一,坐落在开封城的东北隅,总面积为37.24公顷。园内的主要景点有:天下第一塔石碑、盆景苑、灵感院、接引殿、铁塔、铁塔文物陈列馆、何公轩、开封古城墙,以及月季园、上方苑、竹园、铁塔湖等等,铁塔公园集文物古迹、园林艺术为一体,一展风姿,广迎四方游客。

铁塔一带古时是一座佛教寺院,最初建于北齐天宝十年〈559年〉,名独居寺。唐代,开元十七年〈720xx年〉唐玄宗东封泰山归来,途经汴洲,在独居寺旁设行宫作短暂休息时,游幸独居寺,下诏改独居寺为封禅寺。到了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于开宝三年〈970年〉以北宋开宝年号,改其名为开宝寺。在此前后,北宋朝廷连年拨款扩建开宝寺寺院,使开宝寺规模宏伟,殿堂壮丽,斋舍完备,僧侣众多。内部划分为二百八十区,设有福胜院,上方院,等觉院,永安院,双林院,仁王院等二十四禅院,成为京城最大寺院之一,和大相国寺共同分辖东京各寺院僧侣,当时京师立左右街僧录,左街相国寺,右街开宝寺,同为首都佛教寺院领袖,加之北宋历代皇帝时常到寺院内游幸,祈祷和宴享,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寺内设礼部贡院,考试全国举子,故而寺院名声大噪,成为宋代闻名遐迩的皇家寺院,在国际佛教界影响巨大,同国际间的佛事活动往来很多,开宝寺进入历史上鼎盛时期。其规模宏阔、巍峨壮丽,加之北宋历代皇帝时常游幸、祈祷,故而寺院名声大噪,成为宋代闻名遐迩的巨刹。但因历代战乱和黄河多次冲淹,开宝巨刹如同当时的氤氳烟火一样,早已荡然无存,当我们登铁塔观行云之际,不能不激起对往夕开宝寺盛观的遐想。

祐国寺塔就是铁塔。

铁塔原建于夷山之上,后来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将夷山及塔基淤没。据《如梦录》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向南一门匾曰:天下第一塔。基座下有一八棱方池;背面有小桥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铁塔如同一株破水而出的芙蓉,亭亭玉立,更使塔身外观出落得挺拔灵秀,瑞丽舒展。如果大家仔细地观察铁塔会发现,铁塔并非是垂直于地面而建,而是微向东南方向倾斜,这就要追朔到铁塔的前身。铁塔未建之前,在开宝寺福胜院内,曾仿照天宫的形状,建有一座纯木结构的佛塔灵感木塔。后人视它为铁塔的前身,也有人称它为铁塔的母塔。为供奉从吴越国领地杭州迎取的佛舍利,宋太宗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开始筹建开宝寺木塔,筹建的木塔决定建于开宝寺的福胜院内,负责设计和监造的是当时著名的木工喻浩。喻浩:浙东人,虚心善学,技艺超群曾任杭州都料匠,史书上称他有巧思,超流辈著有《木经》三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木工专著,惜其散失,今已不存。喻浩督造的开宝寺塔,八角十三层,高360尺,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天宫奉安佛舍利,历时八年,终于端拱二年〈989年〉竣工落成。据记载:塔初成,望其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多西北风,吹之不过百年当正也。由此可见他的用意精细,谋筹深远。此塔极其伟丽,在京师诸塔中最高,且制度甚精。其土木之宏伟,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被赞为一时之盛观、天下之冠、巨细精巧,近代所无,喻浩也因此被喻为造塔鲁班之称。后人对建造开宝寺木塔作出重大贡献的喻浩和郭忠恕多有赞叹曰:郭家画本千秋重,喻皓神功一代殊。开宝寺木塔因建造在开宝寺的福胜院内,故初名福胜塔,宋真宗天宝祥符六年〈1020xx年〉,有金光出相〈即塔顶铜宝珠放光〉车驾临幸,舍利乃现,固赐名灵感塔。可惜喻浩设计建造的这座华美绝伦的灵感木塔仅存世56年,就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9年〉六月遭雷击而焚毁了。到了皇祐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样式,改用琉璃砖,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铁塔塔身挺拔,装饰华丽,层层开设明窗,其余皆为盲窗。明窗取向不同,一层北,二层南,三层西,四层东,依此类推。设计明窗,除有采光、通风、瞭望之用,还能减缓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远看近观,铁塔仿佛是一座木塔,玲珑剔透,精湛绝妙。塔砖以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结构砖相组合。这些结构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榫、有眼,组装起来,严密合缝。铁塔外壁镶嵌的花纹砖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造型优美,精妙生动,具有鲜明的宋代艺术风格,这些砖是研究北宋雕刻艺术和塑造艺术的精品。铁塔内有砖砌登道,绕塔心柱盘旋而上,历一百六十八层台阶可至塔顶。登到第五层,可以看到城内景色;登到第七层,可以看到城外原野;登到第九层,可以看到浩瀚奔腾的黄河,领略到黄河号称天河的含义;登到第十二层,则祥云缠绕,云雾扑面,似入太空幻景。此即著名的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的铁塔行云。诗曰:浮图千尺十三层,高插云霄客倦登。润彩氤氲疑锦绣,行人迢递见觚棱。半空铁马风摇铎,万朵莲花夜放灯。我昔凭高穿七级,此身烟际欲飞腾。每当风度云穿时,环挂在塔身檐下的每层八个共一百零四个铁铃悠然而动,叮当作响,更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粗壮的塔心柱是支撑塔壁,抵御外力的核心部分。各种不同用途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登道与塔心柱紧密衔接,异常坚牢,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暴风、水患,特别是1938年5月,日本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北面从第四层至十三层的各级檐角、塔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仍巍然屹立。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来汴视察黄河时,顺便游览了铁塔和龙亭。陪同毛泽东主席游览的原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在塔侧向毛主席介绍说:塔上的大窟窿是1938年日军侵占开封时,用大炮打的。毛主席回答说:这个铁塔名不虚传,代表我们中国人民是打不倒的,他们把它打不倒,我们把它修起来。领袖的一番赞扬,是对铁塔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在1956年和1957年对铁塔进行了一次全面最大的修复。

参观完铁塔,请大家跟随我参观公园的另一处文物景点:接引殿。接引殿建于1985年,里面供奉着宋金时期的珍贵文物:接引佛。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尊高大慈悲的站佛,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俗称接引佛。这尊高大的接引佛像,是北宋开宝寺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全铜铸造,身高5.14米,重12吨,赤足站立,胸前铸有象征吉祥的万字符号。穿有山水云朵花纹的袈裟法衣。左手横胸是将佛教徒送往西方极乐世界,右手下垂是以此宝手接引众生。最上方有一光明无量的匾额。周围四根柱子上写有两副楹联:一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密多心。一为四十八愿普被群机,冻定万修万人去。二十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佛像周围的殿壁上绘制有大型壁画西方净土变,上有佛像七十多尊,图中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盘的仙娥,舞姿轻盈的飞天等,锦衣广带,彩涤飘飞,笙箫婉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和谐的天国景象。

开封铁塔景区导游词默认分类除了文物古迹,园内还有盆景苑、灵感院、竹园、上方苑、赏心园、梅园等多处景点,把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风格巧妙的融为一体,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草树木相映成趣,一步一景,步移景变,美不胜收,构成了意境深远的游览空间。

各位朋友、来宾,铁塔的游览活动就要结束了,希望铁塔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谢谢您!再见!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七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政治、文化、经济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类人才辈出。那么它的外交又如何呢?请大家来看一下这通《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这是一块记载传入中国情况的碑石,是件国宝级的文物,也是我们碑林中国际知名度最高的一块碑石。“大秦”,是唐代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景教”,是的一个派系“聂斯脱里派”传到中国后的叫法。景教在公元635年传到中国,此碑刻于公元781年,碑文记载了景教的教旨、教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景教徒在我国唐代150年中的活动情况。碑文下方有古叙利1文,。此碑一经出土,曾风靡一时,对研究宗教史及中国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我们再来看这个号称“千金帖”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是长安弘福寺高僧怀仁受命,集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刻的,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字,一字赏金一千,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帖》。好,继续往前走,我们去第三展室参观。这里主要陈列历代各种书体名碑,其中包括篆、隶、楷、行、草等5种书体,通过这些碑石,可以看出我国汉字演变的过程。我们先看一下隶书的代表汉《曹全碑》。这方碑出土于陕西合阳县,曹全是合阳的县令,为官期间,清政廉洁,为人们所拥戴,死后人们就集资为他立了此碑。碑中的隶书字体秀美多姿,蚕头燕尾,结构匀称,一波三折,外显俊秀而内含刚健,是现存汉碑中的精品。再来看一下草书的代表作-草圣张旭的《千字文》。张旭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俗称张颠,因为他性格豪放,为人洒脱,每次趁醉尽兴挥舞,狂放不羁。这篇《千字文》,上下贯通,首尾相接,大小错落,浓淡相间。初看如一堆乱麻,连绵不断,但实际上每个字的翻转,跳跃都遵循严格的法度。

下来我们去参观一下“石刻艺术室”,石刻艺术室分为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部分展出。首先我们看这组图称为东汉画像石。它源于西汉,盛于东汉。内容除少数神话历史传说外,大量取材于现实生活,最具代表的就是这幅《牛耕图》,这种“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生动地再现了20__多年前我国东汉人的生活情景。

这组“昭陵六骏”,来自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这六匹马是李世民在打江山时驰骋疆场时所乘过的,它们都为大唐帝国的奠基立下了丰功伟绩。李世民为显示自己的赫赫战功和对六骏的纪念,于公元636年令画家阎立本设计,雕刻家阎立德依形复制刻于石上,并亲自书写赞语,由当时的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写刻在每件浮雕的右上角。“昭陵六骏”不仅造型高超,就是其名称、色泽和战斗经历都有一段十分动人的故事。令人惋惜的是“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在1914年流失美国,现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其余四骏也历经了千年风霜,在它们身上,既记载着曾经的辉煌,也承载了历史的耻辱。

下来我们看到的是一组葬具——李寿石椁。李寿是高祖李渊的堂弟,死后陪葬于高祖献陵。椁是棺外的一道葬具,在石椁的内外有线刻的乐伎、舞伎、侍女、文臣武将还有狩猎图,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宫廷乐舞和贵族生活的盛况。

好,我们进入宗教展区参观。大家看到的这个叫“皇兴造像”。“皇兴”是北魏的年号,它采用浮雕手法来体现犍陀罗雕艺术。犍陀罗是古印度的一个地名,它集中了犍陀罗与古希腊两地雕刻技法的精华,它的特点是姿态生动,线条简洁,衣纹质感强。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这尊汉白玉雕刻的老君像,它原来供奉在骊山的老君殿,是华清宫朝元阁的遗物。我们看老君身着宽松的道袍,腰系衣带,正襟危坐于石台之上,神情庄严肃慕,双目智慧而深遂,是罕见的佳作。据说这尊老君像是安禄山为取悦唐玄宗,在开元天宝年间,从幽州范阳令名工巧匠用汉白玉雕刻而成。

好,我们碑林的参观讲解就简单向大家介绍到这里,谢谢各位。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八

游客朋友:

大家好!在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铁塔是开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了游客必到之地,就像人们所说的:“来开封不登铁塔,等于没来过开封”。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风景区内,秀丽挺拔,雄居中原,以它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

又因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

据史料记载,铁塔前身是一座木塔,系我国北宋时期着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

据说,他经过八年的构想设计和建造,终于在公元989年把这座佛塔建成。

木塔共八角十三层,高120米,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地宫,供奉佛祖的舍利子,造工精细,木塔在京城诸塔中最高,“其土木之宏伟,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

”因此该塔被称为“天下之冠”。

初建成的塔向西北倾斜,有人问喻浩缘由,他说京师无山,又多西北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百年的时间,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就自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塔可存在七百年不会倒塌。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就是公元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在五十多年。

到了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塔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样式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铁塔是因其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遐迩的。

铁塔现高55.88米,平面作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底层每面阔4米多,向上逐层递减,层层开设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此类推,其余皆为盲窗。

设计明窗,除有采光、通风、了望之用,还能减缓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又在塔心柱正对明窗之处,镶嵌了琉璃佛砖,保护塔心柱免受风力侵蚀。

远看近观,铁塔仿佛是一座木塔,玲珑剔透。

原来设计师在设计建造铁塔时,采用仿木结构,它以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结构砖”相组合。

这些结构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榫、有眼,组装起来,严密合缝。

塔身的檐、椽、瓦等,也俱为琉璃砖所成。

砖型的规格化是我国佛塔建筑的一大进步,可以砌出各种仿木结构,这些特点使铁塔在我国佛教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粗壮的塔心柱是支撑塔壁,抵御外力的核心部分。

各种不同用途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登道与塔心柱紧密衔接,异常坚牢,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

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暴风水患,特别是1938年5月,日军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北面从第四层至第十三层的各级檐角、塔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仍然屹立。

对此,民间老人们解释说:铁塔作为一座佛塔,经历如此多的灾难而不倒塌,是受佛祖保佑的结果。

佛教相信三世轮回,所以当地信佛的老人常告诉游客,如果你围绕铁塔左绕三圈,右绕三圈,佛祖将保佑你一生平安。

铁塔外壁镶嵌的花纹砖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造型优美,精妙生动,具有鲜明的宋代艺术风格。

铁塔原建于夷山之上,后来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将夷山及塔基淤没。

据《如梦录》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向南一门匾曰:“天下第一塔”。

基座下有一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

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铁塔如同一株破水而出的芙蓉,亭亭玉立,更使塔身外观出落得挺拔灵秀,瑞丽舒展。

铁塔内遏砖砌登道,绕塔心柱盘旋而上,历一百六十八层台阶可至塔顶。

登到第五层,可以看到城内景色;登到第七层,可以看到城外原野;登到第九层,可以看到浩瀚奔腾的黄河,领略到黄河号称“天河”的含义;登到第十二层,则祥云缠绕,云雾扑面,似入太空幻景。

此即着名的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的“铁塔行云”。

诗曰:“浮图千尺十三层,高插云霄客倦登。

润彩氤氲疑锦绣,行人迢递见觚棱。

半空铁马风摇铎,万朵莲花夜放灯。

我昔凭高穿七级,此身烟际欲飞腾。

”每当风度云穿时,环挂在塔身檐下的每层八个共一百零四个铁铃悠然而动,叮当作响,更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

细心的游客在欣赏这座卓绝的建筑艺术时,总能惊奇地发现眼前的铁塔是座斜塔,已向东南方向倾斜。

看来,喻浩先生当年的担心并非多余!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名叫“接引殿”。

周围由二十四根大柱支撑,青石栏杆。

望柱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九十六只小狮子。

殿内矗立着一尊高大慈悲的站佛,他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俗称接引佛。

这尊高大的接引佛像,是宋元时期用全铜铸造的,身高5.4米,重12吨,赤足站立,胸前铸有象征吉祥的万字符号。

穿有山水云朵花纹的袈裟法衣。

左手禅定在胸,右手下垂指地,表示能满足众生的愿望,接引众生到达西方净土的极乐世界。

最上方有一“光明无量”的匾额。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九

祐国寺塔就是铁塔。

在河南宋代砖塔中,铁塔也是杰出的代表。这不在于其建材昂贵与外观豪华,而在于它那挺拔有力、气宇轩昂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最高的琉璃塔。但是它的绝对高度在全国诸塔中,并不算十分突出,它比时代相近的河北料敌塔(84米),和应县木塔、都要低些。但铁塔给人的印象却是那样高大,像是立在古都开封的擎天巨柱。

从造型到色调都有铁打铜铸的深厚气质。河南宋塔,在建筑上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外轮廓线上下较直,这和宋代以前的河南唐塔(如法王寺塔等)与宋代同时的河南金塔(如白马寺齐云塔)外部多呈柔和的抛物曲线之做法都不相同。不过,有不少宋代砖塔(如鄢陵等地的宋塔)上部各层收分过急,出现很突然的尖锥状,艺术效果不佳。而开封铁塔就没有这种感觉,上下收分比例协调自然,很象是人们的视觉差呈现出的比例。经实地勘察发现,铁塔各层斗拱是一样的规格,各层面阔的大小,主要在于檐部与平座斗拱数目的调整变化。除柱头斗拱之外,各面的补间斗拱,有一个平缓渐变的程序。自下而上,檐部斗拱与平座斗拱的补间数目是:一层(六与六)、二层(六与五)、三层(五与五)四层(五与五)、五层(五与五)、六层(五与五)、七层(四与四)、八层(四与四)九层(三与三)、十层(三与三)十一层(三与四)十二层(三与零)十三层(二与零)。从塔的总高度与其下层底平面直径相比,约五比一。

各位朋友、来宾,铁塔的游览活动就要结束了,希望铁塔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

谢谢您!再见!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十

游客朋友:

大家好!在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铁塔是开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了游客必到之地,就像人们所说的:“来开封不登铁塔,等于没来过开封”。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风景区内,秀丽挺拔,雄居中原,以它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又因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据史料记载,铁塔前身是一座木塔,系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据说,他经过八年的构想设计和建造,终于在公元989年把这座佛塔建成。木塔共八角十三层,高120米,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地宫,供奉佛祖的舍利子,造工精细,木塔在京城诸塔中最高,“其土木之宏伟,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因此该塔被称为“天下之冠”。初建成的塔向西北倾斜,有人问喻浩缘由,他说京师无山,又多西北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百年的时间,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就自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塔可存在七百年不会倒塌。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就是公元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在五十多年。到了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塔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样式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铁塔是因其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遐迩的。铁塔现高55.88米,平面作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底层每面阔4米多,向上逐层递减,层层开设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此类推,其余皆为盲窗。设计明窗,除有采光、通风、了望之用,还能减缓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又在塔心柱正对明窗之处,镶嵌了琉璃佛砖,保护塔心柱免受风力侵蚀。

远看近观,铁塔仿佛是一座木塔,玲珑剔透。原来设计师在设计建造铁塔时,采用仿木结构,它以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结构砖”相组合。这些结构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榫、有眼,组装起来,严密合缝。塔身的檐、椽、瓦等,也俱为琉璃砖所成。砖型的规格化是我国佛塔建筑的一大进步,可以砌出各种仿木结构,这些特点使铁塔在我国佛教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粗壮的塔心柱是支撑塔壁,抵御外力的核心部分。各种不同用途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登道与塔心柱紧密衔接,异常坚牢,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暴风水患,特别是1938年5月,日军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北面从第四层至第十三层的各级檐角、塔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仍然屹立。对此,民间老人们解释说:铁塔作为一座佛塔,经历如此多的灾难而不倒塌,是受佛祖保佑的结果。佛教相信三世轮回,所以当地信佛的老人常告诉游客,如果你围绕铁塔左绕三圈,右绕三圈,佛祖将保佑你一生平安。

铁塔外壁镶嵌的花纹砖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造型优美,精妙生动,具有鲜明的宋代艺术风格。

铁塔原建于夷山之上,后来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将夷山及塔基淤没。据《如梦录》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向南一门匾曰:“天下第一塔”。基座下有一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铁塔如同一株破水而出的芙蓉,亭亭玉立,更使塔身外观出落得挺拔灵秀,瑞丽舒展。

铁塔内遏砖砌登道,绕塔心柱盘旋而上,历一百六十八层台阶可至塔顶。登到第五层,可以看到城内景色;登到第七层,可以看到城外原野;登到第九层,可以看到浩瀚奔腾的黄河,领略到黄河号称“天河”的含义;登到第十二层,则祥云缠绕,云雾扑面,似入太空幻景。此即著名的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的“铁塔行云”。诗曰:“浮图千尺十三层,高插云霄客倦登。润彩氤氲疑锦绣,行人迢递见觚棱。半空铁马风摇铎,万朵莲花夜放灯。我昔凭高穿七级,此身烟际欲飞腾。”每当风度云穿时,环挂在塔身檐下的每层八个共一百零四个铁铃悠然而动,叮当作响,更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

细心的游客在欣赏这座卓绝的建筑艺术时,总能惊奇地发现眼前的铁塔是座斜塔,已向东南方向倾斜。看来,喻浩先生当年的担心并非多余!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名叫“接引殿”。周围由二十四根大柱支撑,青石栏杆。望柱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九十六只小狮子。

殿内矗立着一尊高大慈悲的站佛,他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俗称接引佛。这尊高大的接引佛像,是宋元时期用全铜铸造的,身高5.4米,重12吨,赤足站立,胸前铸有象征吉祥的万字符号。穿有山水云朵花纹的袈裟法衣。左手禅定在胸,右手下垂指地,表示能满足众生的愿望,接引众生到达西方净土的极乐世界。最上方有一“光明无量”的匾额。周围四根柱子上写有两副楹联:一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已了如来真实意;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密多心”。一为“四八愿普被群机,决定万修万人去;二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佛像周围的殿壁上绘制有大型壁画“西天极乐世界图”上有佛像七十多樽,图中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盘的仙娥,舞姿轻盈的飞天等,锦衣广带,彩绦飘飞,笙箫婉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和谐的天国景象。

铁塔胜景历来是文人骚客歌咏的对象。元人冯子振曾赋诗歌咏中秋节铁塔燃灯的壮观:“擎天一柱碍云低,破暗功同日月齐。半夜火龙翻地轴,八方星象下天梯。光摇潋滟治蛛蚌,影落苍冥照水犀,火焰逼人高万丈,倒提铁笔向空提。”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后,曾亲临开封铁塔,当时被日军炸坏的铁塔尚未修复,是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了铁塔的修复工程。1958年铁塔周围已辟为铁塔,占地51.24公顷,其中陆地面积41.62公顷,湖水面积9.62公顷。1961年3月4日,铁塔被国务院批准为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铁塔和周围建筑绿化的更美丽了,除铁塔和接引佛殿外,还有大型植物园、铁塔湖,置身景区里,绿树成荫,芳草萋萋,碧水荡漾,画舫穿梭。在我们欣赏景区之美时,更体会到古今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游客朋友,我们在铁塔的参观活动就要结束了。愿壮丽雄伟的铁塔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忆,愿高大的接引佛给大家带来吉祥和福气!谢谢!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十一

游客友人:

大家好!在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铁塔是开封的标记性建造之一,成了游客必到之地,就像人们所说的:“来开封不登铁塔,即是没来过开封”。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景致区内,奇丽挺立,雄居中原,以它高深绝妙的修建艺术跟宏伟奇丽的苗条身姿而驰誉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又因其表面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自身牢固异样,如同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据史料记录,铁塔前身是一座木塔,系我国北宋时代有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据说,他经由八年的构想设计和建造,终于在公元989年把这座佛塔建成。木塔共八角十三层,高120米,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地宫,供奉佛祖的舍利子,造工精致,木塔在京城诸塔中最高,“其土木之雄伟,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因而该塔被称为“天下之冠”。初建成的塔向西北倾斜,有人问喻浩原因,他说京师无山,又多西冬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百年的时光,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就天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塔可存在七百年不会倒塌。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就是公元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在五十多年。到了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塔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款式建造了咱们今天所看到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仔细的游客在观赏这座卓绝的建筑艺术时,总能惊疑地发明面前的铁塔是座斜塔,已向东南方向倾斜。看来,喻浩先生当年的担忧并非过剩!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名叫“接引殿”。周围由二十四根大柱支持,青石栏杆。望柱上雕刻有状态各异的九十六只小狮子。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十二

游客友人:

大家好!在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铁塔是开封的标记性建造之一,成了游客必到之地,就像人们所说的:“来开封不登铁塔,即是没来过开封”。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景致区内,奇丽挺立,雄居中原,以它高深绝妙的修建艺术跟宏伟奇丽的苗条身姿而驰誉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又因其表面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自身牢固异样,如同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据史料记录,铁塔前身是一座木塔,系我国北宋时代有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据说,他经由八年的构想设计和建造,终于在公元989年把这座佛塔建成。木塔共八角十三层,高120米,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地宫,供奉佛祖的舍利子,造工精致,木塔在京城诸塔中最高,“其土木之雄伟,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因而该塔被称为“天下之冠”。初建成的塔向西北倾斜,有人问喻浩原因,他说京师无山,又多西冬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百年的时光,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就天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塔可存在七百年不会倒塌。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就是公元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在五十多年。到了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塔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款式建造了咱们今天所看到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铁塔是因其卓绝的修筑艺术驰名遐迩的。铁塔现高55.88米,平面作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底层每面阔4米多,向上逐层递减,层层开设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此类推,其余皆为盲窗。设计明窗,除有采光、透风、了望之用,还能减缓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又在塔心柱正对明窗之处,镶嵌了琉璃佛砖,维护塔心柱免受风力侵蚀。

远看近观,铁塔好像是一座木塔,小巧剔透。本来设计师在设计建造铁塔时,采取仿木结构,它以很多外形大小各异的“结构砖”相组合。这些构造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榫、有眼,组装起来,周密合缝。塔身的檐、椽、瓦等,也俱为琉璃砖所成。砖型的规格化是我国佛塔建筑的一大提高,能够砌出各种仿木结构,这些特色使铁塔在我国佛教建筑史上占领主要位置。

粗壮的塔心柱是支撑塔壁,抵抗外力的中心局部。各种不同用处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登道与塔心柱严密连接,异常坚牢,浑然一体,具备很强的抗震才能。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狂风水灾,特殊是1938年5月,日军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北面从第四层至第十三层的各级檐角、塔壁遭遇到不同水平的损坏,但依然矗立。对此,民间老人们说明说:铁塔作为一座佛塔,阅历如斯多的灾害而不倒塌,是受佛祖保佑的成果。佛教信任三世循环,所以当地信佛的白叟常告知游客,假如你缭绕铁塔左绕三圈,右绕三圈,佛祖将保佑你毕生安全。

铁塔外壁镶嵌的花纹砖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包含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造型精美,精妙活泼,存在赫然的宋代艺术作风。

铁塔原建于夷山之上,后因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将夷山及塔基淤没。据《如梦录》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向南一门匾曰:“天下第一塔”。基座下有一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铁塔犹如一株破水而出的芙蓉,亭亭玉破,更使塔身外观出落得挺拔灵秀,瑞丽伸展。

铁塔内遏砖砌登道,绕塔心柱回旋而上,历一百六十八层台阶可至塔顶。登到第五层,可以看到城内风景;登到第七层,可以看到城外旷野;登到第九层,可以看到浩瀚奔跑的黄河,领略到黄河号称“天河”的含意;登到第十二层,则祥云环绕,云雾扑面,似入太空幻景。此即著名的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的“铁塔行云”。诗曰:“浮图千尺十三层,高插云霄客倦登。润彩氤氲疑锦绣,行人迢递见觚棱。半空铁马风摇铎,万朵莲花夜放灯。我昔凭高穿七级,此身烟际欲飞腾。”每当风采云穿时,环挂在塔身檐下的每层八个共一百零四个铁铃悠然而动,叮当作响,更让人赏心悦目、留连来回。

仔细的游客在观赏这座卓绝的建筑艺术时,总能惊疑地发明面前的铁塔是座斜塔,已向东南方向倾斜。看来,喻浩先生当年的担忧并非过剩!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名叫“接引殿”。周围由二十四根大柱支持,青石栏杆。望柱上雕刻有状态各异的九十六只小狮子。

殿内耸立着一尊高大慈善的站佛,他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俗称接引佛。这尊高大的接引佛像,是宋元时期用全铜锻造的,身高5.4米,重12吨,赤足站立,胸前铸有象征吉利的万字符号。穿有山水云朵花纹的袈裟法衣。左手禅定在胸,右手下垂指地,表现能满意众生的欲望,接引众生达到西方净土的及时行乐。最上方有一“光亮无穷”的匾额。周围四根柱子上写有两副楹联:一为“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已了如来实在意;四大本空,五蕴非有,是为波罗密多心”。一为“四八愿普被群机,决议万修万人去;二五有同生正信,合当一念一如来。”佛像四周的殿壁上绘制有大型壁画“西天极乐世界图”上有佛像七十多樽,图中有慈眉善目标菩萨,婀娜多姿的彩女,手托花盘的仙娥,舞姿轻巧的飞天等,锦衣广带,彩绦飘飞,笙箫悠扬,鹤舞鹿鸣,一派温馨协调的天国气象。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十三

吧!

各位来宾(领导、嘉宾、游客):

你们好!一路辛苦了。

首先,对各位来宾光临我们古都开封表示热忱的欢迎。我是开封×××旅行社的导游×××,这位是开封市×××汽车公司的司机×××师傅。今天能与大家相识并为您提供导游服务,感到非常荣幸。愿我们能友好相处,相互配合,共同度过在开封观光旅游的美好时光。

各位来宾,开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著名的七朝古都,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今天各位光临开封,愿这座古城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印象,衷心祝愿大家旅行愉快,尽兴如意。

开封作为中国八大故都之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秀”四大特色。在前往景区的路途中,我先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开封基本概况。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东部,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东连华东诸剩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46平方公里;总人口506万人,市区人口84.2万人。开封市现辖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开封县、兰考县五个县;市区所辖龙亭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禹王台区、金明区和汴西新区(也称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六个区。

开封的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4.52℃,极端最低气温为-16℃,极端最高气温为42.9℃;平均降水量627.5mm,,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冬季降水量最少,约占年降水量的10%左右。开封地势平坦,境内无山,均为广阔平原,土壤多为粘土、壤土和沙土,适宜农作物种植。

开封境内河流众多,分属两大水系。黄河大堤以北滩区为黄河水系,总长88公里,流域面积263.76平方公里;黄河大堤以南属淮河水系,主要河道有惠济河、马家河、黄汴河、贾鲁河、涡河等,流域面积5913.06平方公里。市郊主要湖泊有柳池、黑池、龙亭湖、包公湖、铁塔湖、阳光湖等,坑塘星罗棋布,共有水域面积9.54平方公里,总储水量约为410万立方米,素有“北方水城”之称。

开封古称汴梁、汴京、东京,简称汴。初次到开封的朋友,一定想知道“开封”之名的来历和她的历史吧!下面我来说一说:

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君主郑庄公选择这里修筑储粮仓城,便劝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到了汉代景帝时(公元前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之名讳,就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七个朝代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都会”之称。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当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城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古人曾这样描述当年宋都的辉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北宋画家张择端绘制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更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东京开封城的繁华景象。北宋时期,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人文荟萃,创造了一代灿烂辉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宋文化。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以及欧阳修、范仲淹、司马光等众多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留下过光辉的足迹。其成就业绩,作为优秀的民族文化,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传扬。

是的,开封在历史上曾为中华民族文明史写下过绚丽的篇章。

听我介绍过开封的历史,那么,开封今日的发展又是怎样的呢?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开封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汴、开放引进、旅游带动、加快城镇化步伐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简称为六大战略,开封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千年古都呈现出勃勃生机。今日开封,工业、商贸在转型中不断发展,农副产品充裕,交通通讯便利,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迅猛,是中原地区黄河沿线重要的旅游胜地和对外开放城市。2007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为571.1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0.32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8.55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比为26.9∶42.0∶31.1。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6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63元,均比往年有大幅度的增长。

开封是传统农业大市,河南农产品主产区之一。2007年,粮食播种总面积达1218.3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为244.8万吨。主要农副产品有小麦、水稻、玉米、棉花、花生、大蒜、疏菜、瓜果等。其中开封花生、杞县大蒜、汴梁西瓜等名优农副产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十四

游客朋友:

大家好!在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铁塔是开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了游客必到之地,就像人们所说的:“来开封不登铁塔,等于没来过开封”。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风。

景区内,秀丽挺拔,雄居中原,以它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又因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据史料记载,铁塔前身是一座木塔,系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据说,他经过八年的构想设计和建造,终于在公元989年把这座佛塔建成。木塔共八角十三层,高120米,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地宫,供奉佛祖的舍利子,造工精细,木塔在京城诸塔中最高,“其土木之宏伟,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因此该塔被称为“天下之冠”。初建成的塔向西北倾斜,有人问喻浩缘由,他说京师无山,又多西北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百年的时间,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就自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塔可存在七百年不会倒塌。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就是公元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在五十多年。到了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塔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样式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铁塔是因其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遐迩的。铁塔现高55.88米,平面作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底层每面阔4米多,向上逐层递减,层层开设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此类推,其余皆为盲窗。设计明窗,除有采光、通风、了望之用,还能减缓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又在塔心柱正对明窗之处,镶嵌了琉璃佛砖,保护塔心柱免受风力侵蚀。

远看近观,铁塔仿佛是一座木塔,玲珑剔透。原来设计师在设计建造铁塔时,采用仿木结构,它以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结构砖”相组合。这些结构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榫、有眼,组装起来,严密合缝。塔身的檐、椽、瓦等,也俱为琉璃砖所成。砖型的规格化是我国佛塔建筑的一大进步,可以砌出各种仿木结构,这些特点使铁塔在我国佛教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粗壮的塔心柱是支撑塔壁,抵御外力的核心部分。各种不同用途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登道与塔心柱紧密衔接,异常坚牢,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暴风水患,特别是1938年5月,日军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北面从第四层至第十三层的各级檐角、塔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仍然屹立。对此,民间老人们解释说:铁塔作为一座佛塔,经历如此多的灾难而不倒塌,是受佛祖保佑的结果。佛教相信三世轮回,所以当地信佛的老人常告诉游客,如果你围绕铁塔左绕三圈,右绕三圈,佛祖将保佑你一生平安。

铁塔外壁镶嵌的花纹砖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造型优美,精妙生动,具有鲜明的宋代艺术风格。

铁塔原建于夷山之上,后来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将夷山及塔基淤没。据《如梦录》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向南一门匾曰:“天下第一塔”。基座下有一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铁塔如同一株破水而出的芙蓉,亭亭玉立,湖南导游词,更使塔身外观出落得挺拔灵秀,瑞丽舒展。

铁塔内遏砖砌登道,绕塔心柱盘旋而上,历一百六十八层台阶可至塔顶。登到第五层,可以看到城内景色;登到第七层,可以看到城外原野;登到第九层,可以看到浩瀚奔腾的黄河,领略到黄河号称“天河”的含义;登到第十二层,则祥云缠绕,云雾扑面,似入太空幻景。此即著名的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的“铁塔行云”。诗曰:“浮图千尺十三层,高插云霄客倦登。润彩氤氲疑锦绣,行人迢递见觚棱。半空铁马风摇铎,万朵莲花夜放灯。我昔凭高穿七级,此身烟际欲飞腾。”每当风度云穿时,环挂在塔身檐下的每层八个共一百零四个铁铃悠然而动,叮当作响,更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

细心的游客在欣赏这座卓绝的建筑艺术时,总能惊奇地发现眼前的铁塔是座斜塔,已向东南方向倾斜。看来,喻浩先生当年的担心并非多余!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名叫“接引殿”。周围由二十四根大柱支撑,青石栏杆。望柱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九十六只小狮子。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十五

铁塔的建造开始于北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但何时落成,至今尚未发现有确切记载。这是铁塔历史上的一大悬案。据河南大学教授魏千志考证,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王惯撰写一部《北道刊误志》,此书对京师(开封)名胜,记载颇丰,而唯独缄口不言开宝寺塔。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十月,日本国僧侣成寻曾在开宝寺福胜院等处参观礼拜,其记述当时的情景说,原藏在灵感木塔下的佛舍利,现“宿置”于“一间小殿”中。建塔的目的就是奉藏舍利,舍利置于“小殿”中。说明新塔尚未建成。又据魏千志教授躬身登临铁塔考查,塔身的第三层砖上出现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在位的最后一年)的年号,塔顶发现“熙宁”(神宗第一个年号)字样的琉璃砖。再参照日僧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的有关记载,这就说明,铁塔最后的落成时间,大概在神宗熙宁年间的后期,亦即1073年至1077年之间。

铁塔从建造到竣工,前后总共经过近30年的时间。但这仅是魏千志教授的一家之言,铁塔确切的落成时间,仍尚有待于硕学博闻之士释疑解难。

历经宋、金、元、明、清5个朝代以及民国时期漫长岁月,遭受地震43次,冰雹1o次,风灾19次,河患6次,雨患17次,其间曾数次增补葺修。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周王重修,塔内嵌置黄琉璃阿弥陀佛48尊,两旁刻字足证。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周王又增修,有碑记证明。又据近人关百益(曾著《铁塔》和龙非了(曾著《铁塔考察记》)考证,在塔身上数层的琉璃花纹砖面上周围,发现有明洪武二十九年仲夏、正德七年(1520年)十二月、嘉靖八年(1520年)六月、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十二月、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三月及六月、万历五年(1577年)四月及五月、万历六年(1578年)四月、万历十八年年(1590年)十一月、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夏四月等字样。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十六

据史料记载,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也说是公元982年,建成于宋太宗端拱二年,谓之福胜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轮,车驾临幸,舍利乃见,因赐名灵感塔”,是宋太宗用来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用的。

铁塔的建造开始于北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但何时落成,至今尚未发现有确切记载。这是铁塔历史上的一大悬案。据河南大学教授魏千志考证,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王惯撰写一部《北道刊误志》,此书对京师(开封)名胜,记载颇丰,而唯独缄口不言开宝寺塔。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十月,日本国僧侣成寻曾在开宝寺福胜院等处参观礼拜,其记述当时的情景说,原藏在灵感木塔下的佛舍利,现“宿置”于“一间小殿”中。建塔的目的就是奉藏舍利,舍利置于“小殿”中。说明新塔尚未建成。又据魏千志教授躬身登临铁塔考查,塔身的第三层砖上出现治平四年(1067年,英宗在位的最后一年)的年号,塔顶发现“熙宁”(神宗第一个年号)字样的琉璃砖。再参照日僧成寻《参天台五台山记》的有关记载,这就说明,铁塔最后的落成时间,大概在神宗熙宁年间的后期,亦即1073年至1077年之间。

铁塔从建造到竣工,前后总共经过近30年的时间。但这仅是魏千志教授的一家之言,铁塔确切的落成时间,仍尚有待于硕学博闻之士释疑解难。

历经宋、金、元、明、清5个朝代以及民国时期漫长岁月,遭受地震43次,冰雹1o次,风灾19次,河患6次,雨患17次,其间曾数次增补葺修。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周王重修,塔内嵌置黄琉璃阿弥陀佛48尊,两旁刻字足证。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周王又增修,有碑记证明。又据近人关百益(曾著《铁塔》和龙非了(曾著《铁塔考察记》)考证,在塔身上数层的琉璃花纹砖面上周围,发现有明洪武二十九年仲夏、正德七年(1520xx年)十二月、嘉靖八年(1520xx年)六月、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十二月、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三月及六月、万历五年(1577年)四月及五月、万历六年(1578年)四月、万历十八年年(1590年)十一月、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夏四月等字样。

开封铁塔导游词讲解模板篇十七

游客朋友:

大家好!在开封众多的文物古迹当中,铁塔是开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成了游客必到之地,就像人们所说的:“来开封不登铁塔,等于没来过开封”。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风景区内,秀丽挺拔,雄居中原,以它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塔”。

铁塔建于北宋皇佑元年,就是公元1049年,因当年建在开宝寺内,称开宝寺塔。

又因其外表全以褐色琉璃砖镶嵌,远看近似铁色,加之本身坚固异常,犹如铁铸,故从元代起民间称之为“铁塔”。

据史料记载,铁塔前身是一座木塔,系我国北宋时期着名建筑学家喻浩为供佛祖释迦牟尼佛舍利而建造的。

据说,他经过八年的构想设计和建造,终于在公元989年把这座佛塔建成。

木塔共八角十三层,高120米,上安千佛万菩萨,塔下作地宫,供奉佛祖的舍利子,造工精细,木塔在京城诸塔中最高,“其土木之宏伟,金碧之炳耀,自佛法入中国,未之有也。

”因此该塔被称为“天下之冠”。

初建成的塔向西北倾斜,有人问喻浩缘由,他说京师无山,又多西北风,离此地不远又有大河流过,用不到百年的时间,塔受风力作用和河水浸岸的影响,就自然会直过来了,并预言此塔可存在七百年不会倒塌。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木塔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就是公元1044年夏天,便被雷火所焚,仅存在五十多年。

到了皇佑元年,宋仁宗下诏在距此塔不远的夷山上,仿照木塔的样式建造了我们今天所看到这座铁色琉璃砖塔。

铁塔是因其卓绝的建筑艺术闻名遐迩的。

铁塔现高55.88米,平面作八角形,十三层楼阁式,底层每面阔4米多,向上逐层递减,层层开设明窗,一层向北,二层向南,三层向西,四层向东,以此类推,其余皆为盲窗。

设计明窗,除有采光、通风、了望之用,还能减缓强风对塔身的冲击力。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又在塔心柱正对明窗之处,镶嵌了琉璃佛砖,保护塔心柱免受风力侵蚀。

远看近观,铁塔仿佛是一座木塔,玲珑剔透。

原来设计师在设计建造铁塔时,采用仿木结构,它以许多形状大小各异的“结构砖”相组合。

这些结构砖,就像经过斧凿的木料一样,有榫、有眼,组装起来,严密合缝。

塔身的檐、椽、瓦等,也俱为琉璃砖所成。

砖型的规格化是我国佛塔建筑的一大进步,可以砌出各种仿木结构,这些特点使铁塔在我国佛教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粗壮的塔心柱是支撑塔壁,抵御外力的核心部分。

各种不同用途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登道与塔心柱紧密衔接,异常坚牢,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抗震能力。

九百多年来,铁塔历经地震、暴风水患,特别是1938年5月,日军用大-炮对铁塔进行轰炸,北面从第四层至第十三层的各级檐角、塔壁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仍然屹立。

对此,民间老人们解释说:铁塔作为一座佛塔,经历如此多的灾难而不倒塌,是受佛祖保佑的结果。

佛教相信三世轮回,所以当地信佛的老人常告诉游客,如果你围绕铁塔左绕三圈,右绕三圈,佛祖将保佑你一生平安。

铁塔外壁镶嵌的花纹砖有五十余种,花纹图案包括飞天、降龙、麒麟、坐佛、玉佛、菩萨、狮子、伎乐、花卉等,造型优美,精妙生动,具有鲜明的宋代艺术风格。

铁塔原建于夷山之上,后来由于黄河泥沙沉积,将夷山及塔基淤没。

据《如梦录》载,基座辟有南北二门,向南一门匾曰:“天下第一塔”。

基座下有一八棱方池;北面有小桥跨池而过,由小桥进北门入塔。

由此可以想见,当年铁塔如同一株破水而出的芙蓉,亭亭玉立,更使塔身外观出落得挺拔灵秀,瑞丽舒展。

铁塔内遏砖砌登道,绕塔心柱盘旋而上,历一百六十八层台阶可至塔顶。

登到第五层,可以看到城内景色;登到第七层,可以看到城外原野;登到第九层,可以看到浩瀚奔腾的黄河,领略到黄河号称“天河”的含义;登到第十二层,则祥云缠绕,云雾扑面,似入太空幻景。

此即著名的古开封汴京八景之一的“铁塔行云”。

诗曰:“浮图千尺十三层,高插云霄客倦登。

润彩氤氲疑锦绣,行人迢递见觚棱。

半空铁马风摇铎,万朵莲花夜放灯。

我昔凭高穿七级,此身烟际欲飞腾。

”每当风度云穿时,环挂在塔身檐下的每层八个共一百零四个铁铃悠然而动,叮当作响,更让人心旷神怡、留连往返。

细心的游客在欣赏这座卓绝的建筑艺术时,总能惊奇地发现眼前的铁塔是座斜塔,已向东南方向倾斜。

看来,喻浩先生当年的担心并非多余!

在铁塔西百米处,是一座重檐伟阁、漆栋画梁的大殿,名叫“接引殿”。

周围由二十四根大柱支撑,青石栏杆。

望柱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九十六只小狮子。

殿内矗立着一尊高大慈悲的站佛,他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俗称接引佛。

这尊高大的接引佛像,是宋元时期用全铜铸造的,身高5.4米,重12吨,赤足站立,胸前铸有象征吉祥的万字符号。

穿有山水云朵花纹的袈裟法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