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反思和总结来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改进的方向。在写总结时,可以请教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和优化。小编整理了一些总结的写作思路和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于丹的庄子心得篇一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之一,其所创立的道家思想给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他主张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接纳生命本身的变化和转化,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受约束,追求自由、无为的境界。人们在阅读庄子的经典著作时,常常会感受到深深的道家哲学思想。于丹在其所著的《论语心得》一书中也曾深入探讨过庄子的思想精髓,下面将从五个方面来探索庄子思想的内涵和启示。
一、自由与无为——解开束缚的枷锁。
庄子追求“无为而无不为”,主张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行动,相信自己的本真天性。他认为,如果人们只是被约束在某种特定的形式和规则之内,那么就无法达到真正的自由状态。对此,于丹认为,应该选择某种行为方式,从而避免陷入人才中的束缚,找到自己的本真状态,进而实现自由。
二、自然与生命——回归本真状态。
庄子强调人与自然的连通性,认为自然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人应当遵循自然的规律和本性。他说,“天下以道德开宗门”,提出了道德的重要性,并强调生命的本质价值。对此,于丹则提示人们,深入本真状态,不要把自己局限在小圈子里,要开放心态,接受不同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不断探寻人生的含义。
三、人生与价值——天道人情需相辅相成。
庄子认为,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永恒不变的。他强调个人的无为,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处之泰然。他认为,如果人们能够理解生命的本质,真正地接纳它,那么在面对生命的挑战时也能心态平和,不畏艰险。于丹认为,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外在的成就,更应该关注人性的价值,准确对待生命。
四、宽容与温和——达到融通贯通的境界。
庄子的道家思想强调了宽容和温和的态度,认为人们应该接受不同的观念和行动方式,维护和谐的社会环境,实现“物我之非”。他认为,如果人们能够具备宽容和和谐的品质,就能达到祥和、真正的一体化状态。于丹在此方面指出,要有智慧,尤其要懂得忍耐和宽恕,在人际交往和生活中,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多一份人生的美好。
五、虚心与自省——不断涵养人性。
庄子认为,一个人的心态要健康,就必须虚心求知,不断涵养人性。他也强调了自省和内省的意义,认为人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以及各种修炼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境界。于丹在此方面的意见是,要把整个人生看成是一次修炼的过程,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谦虚和自省的心态。
总而言之,庄子的人生观强调人性的本来面目,深入人性本真之后,才能真正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于丹在其著作中,也深谙这些精髓,融合了自己的体验和观察,向我们揭示出更为广阔的向度和意义。无论是在思想领域,还是在实际生活中,庄子的思想和于丹的心得对我们的人生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值得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借鉴。
于丹的庄子心得篇二
于丹是当代著名的古籍研究学者,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颇有建树。其著作《庄子心得》深入解读了庄子的思想,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智慧与思考的境界。读完《庄子心得》,我深受启发,有了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通过阅读《庄子心得》,我对庄子的自由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庄子以“自由”为核心思想,主张放弃社会规范和道德束缚,追求个人的自由与追求。他以“逍遥游”来比喻人生的境界,认为人应做到无拘无束,心态宽广。《庄子心得》一书中详细地解读了庄子对自由的理念和追求,让我感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自由思考和自由行动的重要性。在不断的适应和改变中,寻找自己的内心自由,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其次,通过阅读《庄子心得》,我对庄子的“无为而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庄子认为,自然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而生长,人类社会也应该与之相应,不要强迫控制和改变自然的道路。只有顺其自然,从容不迫地面对一切,才能真正实现“无为而治”的境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追求成功和高效率,但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流动。而庄子主张不要过于追求功利和目标,要懂得在自然中保持平衡,顺其自然的发展。这种思想让我反思现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学会从内心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行为和生活,追求真正的心灵自由。
再次,通过阅读《庄子心得》,我对庄子的“变化无穷”的思想有了深刻的体悟。庄子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变化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演化。他以变化作为一种智慧和境界,提倡适应性和灵活性。《庄子心得》中详尽解释了变化无穷的思想,启发我要学会面对种种变化,灵活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在不断变换中,才能真正成长。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有时我们会被各种固化的思维和模式所束缚,庄子的思想让我意识到要保持灵活,开放的心态,才能应对世界的不断变化。
最后,通过阅读《庄子心得》,我对庄子的人生态度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庄子对于人生的态度是一种豁达,他放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提倡内心的平和和达观。他主张人们要超越一切外在的刺激和物质的诱惑,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幸福。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追求名利和物质,却常常忽略了内在的精神追求和人生的真正意义。庄子的思想让我认识到人生不仅仅是追求物质,更要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满足,努力寻找真正意义上的幸福。
总结起来,《庄子心得》一书让我对庄子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体悟。通过解读庄子的自由思想、无为而治、变化无穷和人生态度,我更加明白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面对困境和挑战,实现心灵的自由和平静。庄子的智慧引领着我,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人生的真谛。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将庄子的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境界和人生智慧。
于丹的庄子心得篇三
于丹是当代著名的文化学者和心理学家,她以她的独特见解和深入研究而闻名于世。她的著作《庄子心得》是一本极具价值的书籍,通过对庄子的理念的解读,她向读者传达了很多深刻的人生智慧。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下面将分享一些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我的理解中,庄子的思想强调自然和宇宙之间的和谐。他认为,人应当学会与自然共处,与宇宙协调。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为了物质的欲望和功利的原因而忽略了自然的声音和节奏。但庄子告诉我们,只有在与自然合一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因此,我认为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与自然的联系,从自然中获得力量和智慧。
其次,在庄子的哲学中,他强调了人的本性和内心的自由。庄子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自由的精神和思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束缚,使得我们失去了自我和自由。因此,庄子建议我们要时刻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内心的自由,不受外界的干扰。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潜力,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在庄子的书中,他通过各种寓言和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幽默的世界。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意义。我发现,读庄子的书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人性关怀和乐观主义。庄子的故事中常常揭示了人的迷茫和困惑,但最终他总是能够通过智慧和幽默来解决问题。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使我变得更加积极和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第四,在庄子的文章中,他给了我们很多关于修身养性和心灵成长的建议。他认为,人应该通过修炼自己的内心和心灵,以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他提倡通过静心和冥想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同时,他也提到了身心的平衡,强调了身体健康与内心的平和之间的关系。在我个人的体验中,我发现当我花时间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时,我更加平静和专注,也更加有力量来面对外界的压力和挑战。
最后,我认为庄子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常常感到焦虑和迷茫。而庄子通过他的教导,告诉我们要学会放下追求功利和物质的心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他也教导我们要保持与自然的联系,从自然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正如庄子所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只有当我们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存时,我们才能真正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快乐。
以上就是我对于于丹《庄子心得》的一些心得和体会。通过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庄子智慧的光芒和对人生的思考。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才能理解和体验到庄子的智慧,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于丹的庄子心得篇四
偶然的机会,从朋友的介绍中,初识了这本《于丹庄子心得》。细细咀嚼,慢慢品读,在静静的夜晚轻轻的与心灵对话,感受到了生命宁静中的颤动之姿,摇曳中的沉静风骨。
《庄子》与我并不陌生,或许应该说有些老庄思想以于不知不觉深入人心了。《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从人对寓言的最直接的“觉”,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懂得用心生活,体会超越的“悟”。我认为人生有许多“觉”的过程,就像有些“屠夫”解牛的过程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和超越外在的表现,寻找内心地慧眼游刃有余,所在之差就在于精神世界的悟!
“觉”与“悟”的联系。
故事是这样展开阐述的:《庖丁解牛》,节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描述了庖丁在解牛时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而他的刀十九年还像新的一样。庖丁解牛,如果引申一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人怎么达到对人生的掌控,庖丁解牛也是不断进步的:先是目有全牛,三年后目无全牛,最后是神遇全牛而游刃有余。
人生的掌控,最高境界不也是从有到无到游刃有余的过程吗?先是规划人生,但未免有点像站在山底去规划登山的路径,显得路途遥远,容易迷失方向,所以要有一种“无”的精神,能够超越山的最高处,才能最终将“有”和“无”结合起来,达到“神”的境界,既能超脱一切而又能顺应一切,顺其自然地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合到无限的最朴素而且最本初的生命大道中去。
我联想到了我们的职业岗位。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也是这样,“觉”的事件和过程是随处可见的:孩子们在学习中什么时候表现的最有兴趣,他们是怎样看待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当他们高举着小手是在渴望着什么……而这时我们作为老师,作为引导者,囫囵吞枣,一笔带过的结果便是“丢失”了“悟”。
进而是丢失了一次“超越”的契机,升华的“境界”。如果,你注意到学生喜欢在游戏中学,那么你就会去有意的创设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更好的调动情绪的环节;如果你理解老师的一句肯定会在他们的脸上浇开一朵花,那么你的课堂将是融洽的,富有吸引力的;如果,你从他们高举的双手中读懂了交流的渴望,那么你的课堂就是充满互动、灵动的……其中这或许便是悟的瞬间,它是基于积极的思考,经验的不断累积而成的。
“觉”到“悟”的成长。
《于丹庄子心得》还着重描述了内心的力量,强调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认识自己是一个人生历程,需要你不断的倾听自己的心声,而不是让你随波浮沉,盲目仿效。面对现代物质化愈来愈强的社会,它常让我们在潮流的浪尖,迷失双眼,终而脚步零乱的踏上肤浅,流行的航船。失去品味、品质的本质,我们要摆脱外在的标准和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能力。
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扁鹊的名字,是中国古代着名的医生,成为中国名医的代称。扁鹊去见魏王。魏王说:“我听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擅长医术,你跟我说说,你们三人中,谁的医术最高明啊?”扁鹊老老实实地回话:“我大哥医术是最高的,我二哥其次,我的医术最差。”魏王惊讶地问:“那为什么你天下闻名,而他们两人却默默无闻呢?”扁鹊说:“因为我大哥给人治病,总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这个人得病但还没显出征兆,他手到病除,把病根给消除了。这个病人就像没得病一样,所以有的人都不知道,他是给人除预先的病。我二哥治病是在病兆起初之时,他用药就把病除了。大家总认为他能治的是小病,而不矢此病发展下去那会要命的大病啊!”
扁鹊能够在自己名声大扬之时说出此番事实,而不以别人的看法去认识自己,实属不易。它再一次的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去倾听自己的心声,不要受别人的观点和束缚。教学是我们的生命线,汲取从一次次教学反思中认识自己的浅层表现,挖掘其内在的知识漏洞,用一双从懂得倾听到善于倾听的升华!
一次公开课的成功,往往会使我们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在别人的肯定中迷失自己的位置。其实细思中,我们只关注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却没扣响迎向朝阳的那扇大门:及时地反思,挖掘内在成功的宝藏,善于倾听总结,运用到更多的实践教学中,这便是缺失了对现有位置的“悟”!
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摆正人生的方向。用一颗平常心去适应生活带给我们不同的恩赐,使得其所才是个人价值所在。“外化而不内化”这是获得“游刃有余”人生境界的不二法门!从认识自己的“觉”中,品味出人生的大“悟”,懂得感悟这些有着厚重内心价值的不鸣不已的平常人。
每个人都能拥有辉煌和成功的人生,只要懂得去“觉”,从觉中“悟”!
读后感范文汇总。
读后感大全汇总。
四大名著读后感汇总。
于丹的庄子心得篇五
今天,一个有10块钱的人,未必他的快乐不如一个身价上百万上千万的人。手中有多少金钱,并不能决定它在你心中的分量。在今天我们这个社会上,最快乐的人,既不是穷得叮当响的人,也不是家财万贯的人,往往是那些有温饱到小康的这一批人。因为他们的日子不至于生活得过分窘迫,也不至于被财富所束缚,在财富里异化,为财富而担忧。我们大多数人,都属于有资格幸福的人。
现在网上流行这么一个段子,说人生无非是为了几张纸。为钱,就是为那么几张人民币。名呢,为了那么几张奖状,文凭,档案。人死了以后,为了墓志铭,为了烧纸钱。一辈子,就是为了几张纸而已。
庄子,把这些东西看得太淡了,所以,利束缚不了他。庄子觉得,要我为了利丧失我很多自由,很多心智,让我用心去为形役,不值得。这个道理今天也许有一些高士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说到第二层,破名,则要比破利难得多。我可以不为金钱所动,但是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生前一世,为的是死后追封一个谥号,由君王追封他忠,他孝,他文,他武。当这个谥号刻上墓志铭,他会觉得生前的一切失落在这个永恒的墓碑上得到了补偿。这就是辛弃疾所谓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庄子在乎名吗?庄子这个人,富有雄才大略,但他不爱说。他认为天地沉浊,不可与庄语。天地之大美,自是不言。这样,他就周游列国,在各地游荡。
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惠施,著称是天下有名的雄辩家,在梁国做宰相。这一回,庄子晃荡到了梁国。很多人就跑去跟惠子(惠施)说,庄周(庄子)的口才和雄辩远在你之上,千万不能让他直接去见梁惠王,万一梁王把相位给了他就不好办了。于是惠子就发动他手下的人,满城去找庄子。后来,庄子听说这个事,就去找惠子。庄子对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叫鵷(yuan)雏(一种像凤凰的鸟),从南海飞到北海的时候,一路上,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甘泉不喝。有一天它飞过一只鴞(xiao)鸟(猫头鹰之类的猛禽)的头上,这只鴞鸟正在吃腐烂的老鼠,鴞鸟怕鵷雏抢它的老鼠,便仰头大叫一声。庄子对惠子说,你现在是不是也想对我大叫一声啊?其实,名位对于世俗,虽有设置的必要,但对于大智慧的人来说,名位就像旅社一样,没有什么值得留念的。这就是庄子眼中的名。
战国时期有三个最大的国家:楚国,齐国和秦国。楚王曾派大臣去找庄子,想把楚国的相位授给他。当时,庄子在蒲水上逍逍遥遥地钓鱼。楚国两个大臣说明请他出山为相的来意后,庄子又开始讲故事。听说楚国有一种神龟,死了三千年了,它的骨头被放在庙里,用作占卜。你说,它是情愿送了性命留下骨头,让人敬重好啊,还是情愿活在烂泥巴里打滚好呢?我猜,它一定愿意在泥巴里打滚。你们回去吧,我和它一样,愿意拖着尾巴在泥巴里打滚。这就是庄子对送上门来的名,如此态度而已。
人心为什么有自由?自由就是因为他不在乎。人的一生只有被你真正在乎的事情,可以真正拘束住。人生的劳顿有很多时候,要先问一问目的是什么?很多事是一个循环,也许你眼下的起点,对自己的交待,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回答,比如说,是为了家人,为了自己的成就,为了对社会有所贡献。但是,潜在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这是不是我们给名和利,找的一个堂而皇之的托辞?有时,就是因为被名利在前面一步一步地牵引着,沦陷进一种无事忙的人生循环。
于丹的庄子心得篇六
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思想流派之一,道家哲学深刻影响着中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中,庄子的思想成为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贯穿了道家思想的核心主题:“自然与自由”。而于丹的《道听萧庵》中,对庄子思想的阐述和解读更为深入,为我们理解和认识庄子这一著名哲学家的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在阅读于丹的著作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庄子思想中的深刻意义,也从中获得了许多心得和体会。
第一段:道家哲学的由来与发展。
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和墨家哲学并列为中国古代三大哲学流派。道家哲学的软性特质,以及强调“人性本善”的儒家哲学和强调实用主义的墨家哲学之间,形成了早期中华文明中的哲学思潮的分化。然而,与儒家强调“为人”的人类主义、墨家强调“兼爱”的博爱主义不同,道家哲学以中、庸、虚,无为,自然为核心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的哲学。其中,庄子的思想是最具代表性的。
第二段:庄子的生平与思想。
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化名人,他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庄子所强调的哲学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庄子倡导比肩而学,亦即在选择理想的道路时不要追随成人,而要追随没有经验的儿童。其次,庄子在思想中格外关注天与地,即天与地都是由虚无而生,在这中间没有任何客观性的标尺,不依附于人事世界的形式。最重要的是,庄子将道描述为“无名,小而无端,大而无形”,并主张要以无为而治的思想来对待人生的种种困境和偏见。庄子将自由与享受视作极其理所当然的东西。
第三段:于丹的阐释与解读。
于丹是中国著名作家、学者和教育家,在其《道听萧庵》中对庄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极为精彩。他提出了类似“超越性成为道的最高境界”的思想,而庄子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境界,也就是“虚妙游心,务虚不务实”的思想,并且坚信“言有所不说,行有所不行”,这个理念也是庄子思想中的核心之一。这种思想的共通点是都强调了道的本质、方式与方法,与世俗观点和情托于物的立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四段:庄子思想的意义与价值。
庄子的思想既富于哲学深度,又蕴藏着深刻的人生感悟。庄子认为人的苦恼是由于自己陷入了物质的追求与世俗的束缚,只有摆脱了幻觉和欲望的束缚,才能实现人的自由真正自在。庄子倡导的无为而治,反映了人性本真、本性之善,也是一种人文的强调,反映了中国种种传统文化中重视人,达成自己发展和实践目标的思想倾向。对我们理解人生和面对困难的态度也是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第五段:结语。
庄子思想,富于深刻的哲学思考,也蕴藏着人生的悟性。我们需要继续学习、阅读、领悟这位道家哲学家的思想,在他的机智与透彻中获取解决人生问题的力量。阅读于丹的书籍,更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掌握庄子话语的核心精神,从而掌握恰当的人生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自己的行动和实践。在感受庄子思想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不改初衷,追求一种真实、自由的人生态度。
于丹的庄子心得篇七
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称庄子为“神人”。之前看过于丹的论语心得之后,我又在暑假中阅读了于丹庄子心得。
最初知道庄子,是从一首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虽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觉得诗句挺特别。后来知道庄子写了逍遥游,逍遥游代表了庄子思想的最高境界,是对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及自己的舍弃。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留给我们的,是他那些充满了寓言和小故事的文章。庄子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庄子能言善辩,尤其善用寓言和小故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庄子的文章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
他的所作所为,经常令人瞠目结舌,又令人拍案叫绝。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庄子思想中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他的逍遥游。
庄子是一个有智慧的人。虽是一个幽默而有涵养的人,但并不是一个衣食无忧的人,他贫穷到极点,处处求人,等米下锅德地步。
在于丹庄子心得里,我很喜欢“境界有大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世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有人将可以抗冻的家传秘方用于使家人在寒冷的冬天不被冻伤,而世代漂洗为生;有人却高价买了此秘方使吴国兵士不被冻伤在向越国发起的水战中大获全胜,而裂地封候身价倍增。
顺应外界,与外界相处要通达,而内心又要有所坚持,这样才能在复杂社会中不迷失自己。
于丹的庄子心得篇八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在伟大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下,我们不断推进文化自信建设。其中,《庄子》这本经典著作,对于自我修养、独立思考和追求精神自由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指导作用。于丹先生在其著作《庄子心得》中对庄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和体会,给我们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庄子心得中提到的“不扰清静”,即是指在生活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修养。于丹先生认为,现代社会飞快的节奏和繁杂的信息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焦虑和烦恼,因此要学会如何冷静下来,保持内心的平和。庄子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明白,真正的自由、追求和幸福是来自于我们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满足。
庄子心得中提到的“遵循自然”,即是指尊重自然规律,以自然为师,这是一种理性的表现。于丹先生认为,我们在学习庄子的思想时,应该注重“自然”的重要性,同时鼓励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事物的本质,不受外界干扰而能自已寻找真相。庄子的思想告诉我们,真理会自然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发现。
庄子心得中提到的“逍遥游”,即是指追求精神自由、顺应自己的自然天性、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于丹先生指出,当今时代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时代,我们要能够保持精神的自由,不被物质所缚束。庄子的思想也教育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断反思自己的人生意义和价值,不断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
第五段:结语。
庄子心得的精髓在于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经验,让我们在权利壁垒之内追求保全,同时也教育我们要将人生视为自然、圆融、和谐而不是矛盾、扭曲、对抗,并在此基础上追求精神自由,这对于现代人极为重要。我们在学习庄子心得的过程中,不仅要明白其精髓,更要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感受生活的意义、人类的责任,最终达到最理想的人生状态。
于丹的庄子心得篇九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一字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人,曾任蒙之漆园吏,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贫而乐道,不慕富贵。他是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内篇”的七篇文字肯定是庄子所写的,“外篇”十五篇一般认为是庄子的弟子们所写,或者说是庄子与他的弟子一起合作写成的,它反映的是庄子真实的思想;“杂篇”十一篇的情形就要复杂些,应当是庄子学派或者后来的学者所写,有一些篇幅就认为肯定不是庄子学派所有的思想,如《盗跖》、《说剑》等。
《于丹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逍遥得自在,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是一种“无”的境界,“归零”的境界,需要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而且更需要时间,因为“悟”本身是一个过程。在大境界的指引下,我们就会逐渐走上人生的坦途,直至掌握人生之道。如果没有大境界的指引,我们的人生就像有些“屠夫”解牛一样,用刀乱砍筋骨而损坏刀,在生活和工作中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和利所扰,在社会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我们宝贵的生命。于丹用内心、自然流露的语言,借尊者、名人之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并用那些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寓言小故事诠释着人生的哲理,那就是: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融合于一切自然规则,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是一种理想的,甚至是超理想的境界。读过此书,让人在不经意中增加了智慧的砝码,给予了力量的源泉,伴随了身心的成长,满足了心与心的交流,真正品味出那份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细腻意境。于己于人,无论你在何种岗位上,环境只是一种需要你去顺应的外在世界,却需要你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而不随波逐流,并让自己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那何尝不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功;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你充当的任何一个角色都需要你用心面对,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时,我们可以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已经尽心尽力,读后感《于丹庄子心得读后感》。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我们的快乐,就是可以从孩子们一双双清澈的眸子里,看见他们对你的喜爱,夫复何求!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论语》是熟悉的,于丹是陌生的;但读了《于丹〈论语〉心得》后,《论语》有了新鲜的别样风味,于丹也渐渐靠近了我们的心岸。
“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里的这段话,从小便耳熟能详,是孔子在讲自己的人生轨迹:十五岁的学习的起点,选择好方向,三十岁能牢固地自立,四十岁对各种问题不疑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有一天,看《百家讲坛》,一位白衣白裙的中年女子正在讲这一段,下面字幕上打着“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字样,面孔是陌生的,言谈是和蔼可亲的,她并没有咬文嚼字罗列子曰诗云,而是把圣人描述的这个人生坐标放在了今天,在天地悠悠,斗转星移中,面对物欲横流、转瞬即逝,让每一个凡夫俗子去体验,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譬如“三十而立”,“并不是通过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成功,而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量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譬如“四十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于丹把“中庸”理解为一种理想状态,一切都处于和谐之中,即天地万物各安其位)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言者切切,听者意会,那种朴实无华清新自然,一下击中了不再敏感的神经,怦然心动,冥冥之中似乎碰到了知音,没有更多的理由就喜欢上了。
于丹把解读《论语》的指南针,放在了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告诉今天的我们,怎样有价值有效率地生活,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生活。在于丹的眼里,《论语》的价值,或者说是一切经典的价值不是用佶屈聱牙的语言作弄人,也不是用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更不是用天经地义的章法约束人;所以,她不需要我们穷究义理、旁征博引,也不需要我们顶礼膜拜,奉若宗教,而是让这些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朴素的真理,穿越时空的尘埃,用经典将心灵的内在唤醒,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欲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地与栖息地。
所以在《心得》中,没有寻章摘句,没有引经据典,没有从教条到教条、从书本到书本的搬家,一切都娓娓道来,将孔子从圣人的高位复原到脚踏实地的高蹈者,将圣贤经典点化为隽永心语,不故作高深,不矫情卖弄,一如《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孙华侍坐章”中的孔子面对席前的子弟,循循善诱,建立心灵的智慧,传递着温柔的思想力量。于是,圣人不再遥远,经典不再尘封,现实也就少了几许迷茫——“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这段生命镌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铭。”……在大部头的高头讲章、一连串的新鲜名词术语、三坟五典博古通今的考证成为专家学者们的招牌、成为学问的外在表现时,这些文字犹如这个冬日里的一抹暖阳,让人受用流连,一读再读而新鲜如初,滋味醇厚。而这些闪烁着真理光芒的朴素语言又常常和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结合在一起,让道理既通俗又意味深长。同为花岗岩,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告诉我们内心的从容缓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一个抑郁症患者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建议去看看本城最著名的戏剧演员的演出,忘怀得失,那个患者满面流泪地说,我就是那个戏剧演员。质疑我们在角色之外,还留有多大的空间,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呢?这样的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凝神静气地阅读,心领神会地颔首。
《庄子心得》是于丹对庄子的思想以通俗的文字传达给读者的一本书。在没看这本书之前,我对庄子的印象就是“逍遥游”,并顾名思义地认为他持的是一种无所谓的生活态度,以致他觉得“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最好的一种生活状态。其实,在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才真正理解庄子心中的“逍遥游”是什么。
确实,“逍遥游”是庄子眼中最高的人生境界,他并不仅仅是说追求生活上的逍遥,更是追求心态上的逍遥,从外物中去获得心灵上的自由舒畅,正所谓“乘物以遨游”。
我喜欢庄子说的一句话——外化而内不化,讲的是人不应受外物一切不好的影响而动摇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外界的言语,社会的潮流,多多少少会左右着我们的思想,当我们看到别人有一部苹果手机,或者是说看到周围人都热衷于玩切水果游戏,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去跟风呢?也许你之前生性节俭,或者不爱玩游戏,那么是不是去改变你的习惯呢?其实不然,一旦人容易被外界所影响,那就会迷失了自我,没有了个性,更重要的是,你丢的可能是你最初的梦想。所以,庄子让我懂得了顺应与坚持的道理,顺应当下,不去抱怨,不去盲目追随,遵循自己的本性,坚持自己的原则,人才能活得自在,活得不勉强。
关于生死,庄子的观点给我莫大的释怀,在庄子看来,生与死是一种物质形态的转变而已,人只不过是一团气,死了回到大自然之中,回到他最初到来的地方去。正是这种看似合理的解释,庄子面对妻子的去世才能显得那么坦然淡定,才会击鼓而歌。对待生死,很多人都无法正确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害怕死的到来,不管是自己还是亲人。也许,庄子的生死观是让自己消除恐惧最好的解释,我们不必为死而过度悲戚。
是的,庄子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别有的人生观,让我从心底有种坦然的感觉。我想,逍遥游的精辟之处就在这里吧!
一、境界有大小。
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对事物的判断,也可以完全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世间的大,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时间的小,也同样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因为真正的大小不仅在眼界之中,还在人的心智之中。比如一个太大的葫芦,惠子因为“其坚不能自举”皮太薄不能做容器认为它没用,庄子却说;你怎么就认定它非要剖开当瓢,而不用完整的它系在身上去遨游江海呢?所以每一个人境界的大小,决定了他的思维方式。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墨守成规地去判断事物地价值,而只有大境界地人,才能看到事物地真正价值。
二、感悟与超越。
每一个人只有真正清醒地认知了自己,才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现如今,我们常被“现实”错过了太多太多。我们这一生一直用于外在的发现,而从来看不见自己的心到底有什么愿望。往往在他人过多的言论中盲从,迷失自己的心。
“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把所有觉的瞬间,与长长一生的悟结合起来,你所到达的就是主语看见我的心。这是人生的大觉悟。”
觉悟是一个佛家语。用现在的话就是“看见我的心”。我曾经觉得“觉”很重要,但是看过书之后反而觉得“悟”更为重要。“悟”才是人生中的经历。当我80岁时,回想这一生的点点滴滴,时光流逝,脑子里的每段篇章,可能那还是一个过程。但是他是我的经历,我的积累。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而“觉”是瞬间,好像一点过程都没有。有些不劳而获的意思。
同样在我的工作中也应该多“悟”而不是“觉”。只有在劳动中,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才能有机会或是有资本“觉”的。古人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同样,我认为“觉”是在“悟”的基础上的。不论是什么,人只有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才可以成功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也该拥有一双如庄子那般灵魂的眼睛,获得一份清明的理性,而完成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拜读了于丹的《庄子心得》,这本书对于充满诱惑当今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中清醒认知自己的内心世界,超越追名逐利之心,用健康的人生态度投入到工作生活中。
超越的大境界不等于消极无为。《庄子心得》大部分篇幅通过解读庄子中的寓言,结合现代社会的现象,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这种境界超越名利,超越生死,超越一切,追根究底是一种精神生活。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常被一些小事所困,被有形有象的名利所扰,在工作中被五颜六色、纷纷纭纭的表面现象所惑,不知不觉地浪费了宝贵的生命。我觉得对于一名共产党员所要取的精华就是在于不断反省内心,摒弃私念,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要有积极进取为人民谋利益这样的大境界,这样就不会为名所困,为利所累。
做人要坚持无私秉性不随波逐流。庄子的人生哲学,就是教我们要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禄功名和自我。现实的环境纷纷扰扰,需要超越外在的环境,始终保持一颗无私的心,在工作中,坚持原则,情系群众,不为名利所惑,不为无原则的强权而动摇。
做事要努力奋斗真抓实干。无论在何种岗位上,在坚持自己内心无私秉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的潜能,使其发挥到最佳状态,这就是我认为的超越境界。这需要我们首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其次增强践行宗旨的使命感和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能力来自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身驾驭各项工作的水平。要增强责任意识,每一项工作都要有为民意识,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形象,责任出力量,责任出智慧,有了责任心,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此外还要有克难攻坚的气魄,想方设法发挥自身的潜能和利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学习《庄子心得》,重在提高思想认识,要志存高远,用心面对,真心付出,等到再回首时,我们才可以无怨无悔。
于丹的庄子心得篇十
庄子的《秋水》乃是庄子外篇中的.巨制,洋洋三千余字。在那个刀雕竹刻的时代可算是非常长篇的东西。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这句话引起了全文。河伯的自大也是有道理的,毕竟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了嘛,他有他骄傲的本钱。
但是,很快,这个河伯就知道自己错了。因为他看见了大海,看见了不见水端的北海,他被吓坏了。于是,河伯这个孺子开始接受教育。若便是他的老师。
其实,作为一个职业上接触教育的人,我深深被若的态度所折服。现在的老师,往往是站在制高点上对学生灌输各种的结论和观点。其实,你的那些东西,学生未必就买账。
要是学生不买账而被迫地接受。这样的教育我看存在很大问题。我看,假如可以像若那样,让自己的学生将自己的劣根性全部展示出来、暴露出来,这个时候适时地给学生看一点真理的外观,让他们被真理的宏大所折服。让他们自己产生探索真理的冲动和欲望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才开始教育。我想,这样的教育一定会效率更高。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对于规模化的教育,这个成与不成,我不好说。
于丹的庄子心得篇十一
1、经历和悟性决定了你的眼界。
2、同样的道理,感悟却有高下之分。
3、留一份寂寞给生命,让生命可以开阔。
4、我爸对我的教育,就是一切从源头开始。
5、感到心理失衡,是因为世界在动而你不动。
6、在真正的比赛中,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
7、只有用心,才能从细节里获得知识和感悟。
8、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
9、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10、对自己的评估,只有内心能做出准确的回答。
11、不要因为世俗的标准而远离自己的赤子之心。
12、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灾害。
13、在我们成长中,一定有某种潜能从没被开发出来。
14、人生没有弯路,你必须亲自丈量脚下的每一步路。
15、而我们今天希望,用繁忙驱散寂寞,让寂寞不留心间。
16、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17、所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那是一种非常深刻地浸润。
18、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断地参悟、历练,就是你心中有一种仪式。
19、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
20、小的迷惑可以改变人生的'方向,大的迷惑可以改变人的性情(小惑易其方,大惑易其性)。
21、人生其实就是木桶效应,你永远不要追问你那块最高板--你什么地方更优秀,而你最低的板,最该去考虑。
22、真正的文化经典,都是那种可以无比深刻,但也可以无比简单的东西,它的深刻是它的精神内涵,简单是它的表面形式。简单与深刻有时并不矛盾。
23、在传播学上有一个原则,就是你要永远保持它那种特别简单甚至是傻傻的笨笨的样子,这才易传播,你把它整的特别深邃的话,就传不出去了。再传播的前提就是使它简单、傻瓜。
24、我喜欢把生活分成两个层面:生命层面,生存层面,而且越大越能分得清了。所谓生命层面,就是自己的内心要有所执守的东西;而所谓生存层面,就是你在现实中建功立业的东西。
25、一个人,在你年轻的时候,你有责任把你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你不能说在你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就逍遥去了。其实,这种不入世,会让人没有一种价值实现感,而且你也挺不负责任的。
26、在我看来,庄子也罢,孔子也罢,所有作用于生命个体的古圣先贤学说,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最大的提升人的幸福感,只要你的内心觉得你是清醒的、充盈的,你有幸福感,那我就觉得这就是先贤的一种意义了。
27、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去辐射他人,温暖他人,让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得一点欣慰的理由。
文档为doc格式。
于丹的庄子心得篇十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庄子》通过许多个庄周讲述的短小精炼、意味深长的寓言故事及他的生平佚事诠释着他对生命的理解及对社会的看法、对世俗的厌恶及对自由的追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于丹庄子心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庄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有自己自由的栖息地,就不要受拘与外物,外物总是短暂而易腐朽的,而生命灵魂才是永恒。不要做财富的奴隶,要做财富的主人,这样,人才能真正的逍遥。否则,就可能迷失方向,失去自我,失去人生对逍遥的享受。
自由的栖息可以让疲惫的心得到安歇,让压抑的心得以释放。自由的栖息需放得下繁华,耐得住寂寞,达到“物而不物”的境界。若是心恋浮华,不舍喧嚣,终不得心灵的安顿。
现实当中,一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放下的,那样的境界我们很难达到,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生活没有必要有太多的弯子,弯子太多会使你的心情沉重,影响你的情绪,导致恶劣的结果。其实,只要你够纯粹,把握住人生最重要的真谛,你会觉得前景一片广阔。
有的人对生命有太多的苛求,弄得自己生活在筋疲力尽之中,从未体味过幸福和欣慰的滋味,生命也因此局促匆忙,忧虑和恐惧时常伴随,生活实在是糟糕至极,要知道月圆月亏皆有定数,岂是人力可改变的?不如适可而止,有选择的放下执着,给生命一份从容,给自己一份坦然。
人生一世,谁总是一帆风顺?“物而不物”会另有收获,对于物欲的追求和执着,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
《庄子·田子方》中有一句话:“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意思是说:最可悲的事,莫过于心如死灰,而身死了倒是其次呢。这说明人的心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如果总是对一些事情耿耿于怀,放不下,就会心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牢牢困住,心之将死,无法将他们恢复元气。他们就像一个蚕蛹,用厚重的茧把自己捆缚了起来!
放下很难,可能会带来一时的损失和心痛,可是真正放手后会发现所有的纠结和烦心反而会转化成一片海阔天空,放下是一种感悟,一种心境,是一种对外部事物进行取舍、轻重缓急、远近厚薄的把握,放下你该放手的东西,你会拥有快乐的人生!何不每天在清新的阳光中过日子,洗练一份仁厚清净的心境,无憾无悔的走到生命尽头,抛弃一切尘世的烦扰,留一份开阔的天空给心灵安个家。
如今一走进书店,你会发现关于怎样面对挫折、如何为人处事之类的书籍比比皆是。这些称之为的心灵鸡汤的书籍迎合了当今复杂社会下人们的口味,给予了人们那种必要的理解和必要的心灵慰籍。我读过不少这方面的书,却总觉得空洞乏味,直到我翻阅了于丹的《庄子心得》。
这本书实际上是于丹对《庄子》一书的读后感,她用心地研究《庄子》,通过解读庄子中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结合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人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大境界:感知已心,淡泊心态,合乎自然,超越利碌功名和自我,逍遥得自在。这是一种超理想的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反观内心,需要大觉悟才能体会得到。于丹的《庄子心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我在享受读书这个过程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思考,着实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
于丹在书中将庄子的境界和眼光呈现给我们,教我们在这个纷繁芜杂的环境中,应该用心智、感悟、逍遥、看得开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才能超脱与释然。但是现在的人们,也包括我自己,谁能具备这样的心态呢?我们常常被功名利益所牵绊,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迷迷茫茫,急功近利,在奔波忙碌了一天之后,即使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内心世界却依然空虚,觉不到半点快乐。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被小事所困,与周遭的人也难免有些小疙瘩、小摩擦。可细细想来,其缘由无非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有时甚至只是为了逞一时之快。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质询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有必要强迫自己做一些不愿意、不快乐的事情?我们应该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不和他人攀比,不效仿别人的行为,不盲目的追随流行,试着用庄子的大境界来指引自己,超越所有的功名利禄之心,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于丹在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动态平衡的问题,自行车如果静止摆在那儿的时候,得靠车支架才能立住,两个轮子是立不住的。但是骑起来以后,两个轮子就可以行进,为什么呢?因为它在动态中保持了平衡。动态平衡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世界在前进,而我们原地不动时,我们会感到失去心理的平衡,尤其是在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那么这种平衡便很容易达到。我们可以多读书,多接受新的信息,让自己与时代的前进保持同一个步调,发展和提高自己,开阔自己的眼界,更好的认识自己、涵养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或许也更容易获得庄子的大境界吧。
读完于丹的《庄子心得》,心灵中仿佛注入了一股清泉,感觉收获颇丰。只要我们坚持自己内心的秉性,不随波逐流,并尽力把自身的潜能激发到最佳状态,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获得超越自我的成功!
庄子名周,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著有《庄子》一书,又名《南华经》,为道家的经典。
在阅读《庄子》这本书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它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文想象力丰富,文风恣肆。作者运用了形象生动的寓言故事,层出不穷的奇妙比喻,丰富奇特的想象,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其文《逍遥游》表现尤为突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句中体现了作者那种超然的想象力。也许作者也想成为鲲鹏可以遨游于天际,无拘无束超然物外,拥有绝对自由,不受现实的羁绊。
《庄子》一文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是一部非常好的文学作品,文学价值非常高。后人在思想、文学风格、文章体制,写作技巧都受到了《庄子》的影响。如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等都受其影响,可见影响之大。
探其思想观点多以老子为依附但有所发展,主张“无为”“无用”“顺其自然”,反对人为:又从其相对主义出发,否定客观事物差别。对儒学多有诋毁,对不合理的社会现象作出激烈的抨击,却又采取逃避现实,逍遥自得的态度。看其根源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决定。战国时期社会的动荡,各国阶级矛盾尖锐,互相兼并也更加激烈,思想家都在尽力解决当前的问题。而庄子无力改变这种现象虽然进行了激烈的抨击但也只能逃避现实。
《庄子》一书从文学角度来看不失为一部经典,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微薄感受,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这本书是妈妈放假前就跟我和爸爸买的里面又许多的故事,和一些我看不懂的古文。但是妈妈说看了后面的解释,我就懂得了。
我每天晚上都会想,人的一生太短暂了,如果人死了是什么感觉呢?肯定回答:没有知觉了。又问:没有知觉是怎么样的呢?肯定回答:就像打了永远都醒不过来的麻醉针那么,打了麻醉针是什么感觉呢?再这么问下去,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来。书上说,庄子对于生命的态度,第一,他不怕死,第二,他绝不找死。庄子之所以能够谈笑生死是因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谛,那就是,生和死,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没什么好怕的。
弟子规里面说:非圣书屏勿视。我想,我这应该就是再看所谓的“胜书”吧。
寻寻觅觅,我独自一人徘徊在冷冷清清的书店中,尽权利睁大那双疲倦的双眼,在密密麻麻的书海之中,寻觅你的身影。你生活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可以不顾政事,活得如此逍遥的人可能并不多。文化名人更是少之又少。可是在我看来,只能感叹:经典的不仅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充斥了书店中这一小小的柜台。哎!凄凄惨惨戚戚。可好在我仍能在书柜的角落找到了你的身影——《庄子》。
那一日,阳光明媚,在上海柔媚的流云下,是一丝丝芊绵的野花。几只粉色的蝴蝶,从波光粼粼的湖畔飞来,穿过杨柳撩人的婀娜,掠过蒲公英飞扬的轻盈,在几朵小野花上翩然落下。我捧着《庄子》独坐一旁,不愿惊动她们,一如不愿打扰帘下悠然于梦中的睡美人,把沉睡的美人,定在做蝴蝶梦吧!
蝴蝶穿过我的双眼,流下了美的印记,在我心灵中的画廊翩然飞过。“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也。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在周亦飘然。蝴蝶如仙界闪烁着荧光的精灵,飞过显示与梦想的界限,飞过天上与人间的联结。飞来告戒世人,摆脱欲望,何必被欲望所累直至生不如死。
不,千万别这样。你恳求道:我死后在无欲望干扰着我。更不必为其劳形伤体,在这里天地的春秋便是我的春秋,我尽享南面之尊。我亦可用天地做棺椁,用日月做双壁,用星辰做珍珠,用万物做礼物,还有什么葬仅胜于此呢我想这不就是骷髅给我们的忠告吗只有摆脱了欲望,方能无忧无虑,尽享天地赐予的一切快乐,这便是逍遥。随风飘飘,天地住逍遥。
反复品读庄子的文章,除了惊叹于作者文学上的技巧以及哲学逻辑能力巧夺天工之外。我又无数次责备自己的思想造诣的肤浅,无法渗透其逍遥的梦境。同时也惭愧自己笔头上工夫的拙劣,否则倒是可以弥补内涵的不足,如同漂亮衣服之于平庸姿色,多少使文章读起来赏心悦目。大哉,庄子!我只享受了你思想的一盂,但我已想飞,飞出这个充满欲望的社会。我会在空中像你那样独自寻觅心灵之中最美的家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大学生阅读调查报告摘要(精选11篇)
- 2023年鼓励加油稿100字(汇总12篇)
- 财务出纳述职报告(模板15篇)
- 涵养师德,潜心育人的文章通用(五篇)
- emc能源管理合同(优秀19篇)
- 借款合同协议书金额(大全13篇)
- 最新送男友的生日祝福语十字模板(通用19篇)
- 最新宿管岗位职责总结十三篇(实用)
- 宿管岗位职责描述(优秀20篇)
- 银行员工颁奖词优秀(模板19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