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23 19:12:03
- 小编:zdfb
- 文件格式 DOC
报告可以概括和总结工作成果,展示进展和成果。首先,要明确报告的目的和受众,以确定要涵盖的内容和角度。这些报告范文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和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一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在6月上旬区人大常委会将对区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为了更客观、全面、准确掌握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增强专题询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常委会组建四个调研组分头开展调研工作。
自4月中旬以来,四个调研组在专题询问动员会上听取区政府及重点监管部门工作报告基础上,分别采取召开座谈会、查阅相关资料、随机抽查、暗访等方式,围绕从田间到餐桌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突出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下步工作建议等内容,进行了扎实认真的调研,并梳理形成了小组调研报告。同时,为了扩大调研的广度和深度,常委会还统一印制了3000余份问卷调查表,委托镇街人大组织辖区居民群众填写,基本掌握了全区人民群众对我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评价及看法。
现将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全区共有各类食品企业15959家:具规模的蔬菜、果树种植业、动物水产养殖业等农产品行业107家;生猪屠场14个,其中机械化屠场3个、手工过渡屠场11个;酒类流通备案登记企业2166户,其中批发单位298户;食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143家;流通环节食品经营户7063户;餐饮服务单位6466家。约有行业从业人员9万人。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积极采取措施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依法履行监管职责,认真解决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得到增强,企业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打击,全区食品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近几年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被市政府评为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指标“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列主城九区第二名。区人大常委会也采取执法检查、督办代表建议、视察调研、暗访等方式,持续关注着全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通过有效监督促进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
(一)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为主任,卫生、工商、质监、农委、商委、食药局等多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统筹领导全区食品安全工作,下设综合协调办公室在区卫生局,并明确了食安委、食安办和各部门职责。在各镇街设置了“食品监督管理办公室”,将部分“审批权、监督权、处罚权”委托给各镇街,将监管工作深入基层,努力推进“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责任体系的建立和落实。区政府通过实绩考核、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等方式,确保食品安全各项监管工作落实到位。
区农业、质检、工商和食药监等监管部门加强了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配备了检测设备和检验设施,为依法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如区农委投资300余万元改建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投资60余万元购买了60台残留农药测试仪赠送给各镇街农业服务中心、部分专业合作社和蔬菜种植大户;区工商分局先后投入经费200多万元,建立食品快检室1个,快检站2个,为每个工商所配置了快检箱,配备快检车2台。相关部门还加强了监管队伍的业务培训,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20期、9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行政监管和执法水平。
(三)组织开展了系列食品安全整治行动。
近几年来,我区相关部门不停顿地组织开展了多次食品安全整治行动。如区质监局与区内镇街开展了联合执法20余次,取缔非法加工窝点26个,销毁猪头肉800斤;与公安凌晨突击打击豆腐窝点两次,联合检查企业32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6件,2名犯罪嫌疑人受到刑事处分。区食药分局积极开展联合执法、综合整治和专项行动,20立案查处案件175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案件2件,罚没款210.8万元。区公安分局以“打四黑除四害”工作为抓手,严厉打击制售有毒有害和假冒伪劣食品、熬制地沟油的“黑作坊”、“黑窝点”,今年1至3月集中侦办了食品药品犯罪案件共计24件。
(四)抓好食品安全法规及意识的学习宣传。
全区各地各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学习培训活动,重点抓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岗前法律知识教育和专业培训,最大程度地教育企业牢固树立守法经营和第一责任人意识,切实提高企业的诚信意识和依法开展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水平。各地各部门通过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介,标语、专栏、告示等方式,以征文活动、创建活动、讲座讲堂等形式,普及全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健康知识,不断提高民众自保意识。如区食药监分局年开展全区性的集中宣传3次,媒体报道370余次,电视台滚动播放宣传片20余小时,张贴公告6万余份,印制宣传画5万份,编印宣传资料7万余份。
根据县政协年度工作安排,从5月14日开始,利用10天时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分四个组,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四个环节着手,集体调研和个人暗访相结合,通过业务知识培训,听汇报、看现场、查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食品安全工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国家、省、市、县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的政策、法规、文件,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责。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结合我县实际,食品安全由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承担具体职责。县农业局负责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县质监局负责食品加工环节的监管,县工商局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县工信局负责生猪屠宰方面的监管。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督局,承担全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承担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的重大事故。截止2012年底,全县粮食总产30万吨以上,果品年产26万吨,蔬菜5.9万吨,肉类总产4.6万吨,蛋类2.5万吨。共有各类经营户1131家,餐饮服务单位835家(其中餐饮企业498户,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堂92户,企事业单位食堂58户,农家乐接待户32户及各类综合市场餐饮经营户155户)超市商场28家,集贸市场8个,食品生产企业33家,农资生产经营户235家。由于各部门高度重视,密切协作,全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稳中有升。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些经验做法得到中、省、市的肯定,并在国务院召开的食品监管专题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发言。
(一)健全网络,监管职责不断加强。
一是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县政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主任,主管领导为副主任,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二是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要求,逐级与各镇、各部门、各单位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三是在全县八个镇专门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办公室,在全县169个行政村,确定了169名食品安全信息员,形成了县、镇、村全覆盖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同时,县食品药品监督局从“两代表一委员”中选聘了13名食品安全监督员,在全县各类学校选聘了188名食品安全协管员,扩大了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覆盖面。
(二)注重协调,日常监管常态化。
工商局、质检局、工信局、农业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积极推进网格化监管模式,明确责任加强协调、有分有合,实现食品安全全程监管。一是严格市场准入。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抓好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消费等领域的市场准入,并加强证后监管及无证查处工作,切实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二是注重日常检查。抓好农业生产环节的化肥、农药使用的日常监管,提高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抽查频率,落实食品流通中的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制度。全面规范餐饮单位经营行为,做到了原辅料索证、从业人员体检、量化分级、餐饮具消毒管理“四落实”,在大中型餐饮单位及操作现场采用视频监控手段对其进行全程监控。三是做好节假日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以面粉、肉、奶、豆制品、食用油、醋、蔬菜以各类食品批发市场、超市、景区为重点,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保证了节日期间和重大活动的食品安全。对学校食堂营养改善计划、鲜肉和肉制品、农药废渣盐、豆制品、酒类、“瘦肉精”和食用油、桶装水、夜市烧烤、农贸市场、食品中违法添加罗丹明b等各项食品开展专项整治18场20余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730人(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2200余家,下发整改通知书320份,确保了节假日无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抓点示范,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近两年来,全县共命名表彰食品安全示范单位104户,文明餐桌示范店25户,示范镇3个,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4条。开通了扶风食品监管政务网站,累计发送食品安全警示信息22次,4500多条。二是以“食品安全周”、“文明餐桌行动”、“食品安全进社区、进学校”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三是划片包干、分工负责将八个镇划分为四个责任区,分别由农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承担每个责任区的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实行集中检查、分散管理等办法,查处违法案件,不断消除监管盲区。四是密切协作,推进群防群治。在宾馆、学校、超市等群众集中的区域设置食品安全举报投诉牌,促进广大群众的自我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食品安全监管成效显著,得到各级肯定,但客观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食品监管人员配置偏少,经费投入不足。
食品监管人员配置偏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行政人员7人,实际业务工作人员只有2名,显得力不从心,要承担全县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且无一名专业的食品监督管理人员,力量奇缺,客观上给监管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经费投入不足。市政府《关于加快全市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县区按30万人口以下不少于50万元,30万以上人口不少于100万元的标准落实食品监管检验监测经费,2012年我县实际拨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经费20万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经费保障不足。
(二)日常监管还留有死角,资源整合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资源整合作用没有充分发挥。食品监管还未完全到位,安全风险检测数据没有共享,重点检测问题依然存在,食品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发挥不够,由于监管职能部门多,协调衔接方面仍有监管职能交叉、互相推诿,工作不够细的问题,小作坊生产方式较为普遍,尤其是飞凤市场小摊贩,馒头、面条、豆芽等食品经营者有时出现无人监管盲区。
在食品监管工作中存在重公司,轻个体,重固定,轻流动现象,根据调研情况看,对大中型食品单位如学生食堂、食品生产企业都实行了日常监管监控、检查等责任监管网或现代流通网监管工作,而且有示范街、放心店,以此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增加群众放心度。而对个体户,如小作坊、流动摊点等,普遍存在食品安全质量意识不高,加工设备简陋,卫生条件差等现象。还有个别生产场所和居住区没有分开,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
(三)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
执法不够严格。存在重抽查,轻处理,重专项,轻联合的'现象。监管部门对分管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面都较窄,只能做到部分抽查,查出的问题处理都以罚款为主。监管部门仅做到对自己负责的环节进行检查,对需要各部门联合执法的农村店铺,农村家宴,小作坊等检查较少。联合执法具有一定的震慑力,尤其是对不易管理的农村市场,小作坊、流动摊点很有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量大、面广、且市场本身不够规范,无照经营和小作坊现象存在,给我们监管部门的抽查、检查处理工作带来了不便,“五小作坊”准入门槛低,食品隐患多,群众意见大。主管部门的执法不严,打击不力,造成了违规违法行为的不断发生。
有关法规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由于经费不足,对食品安全事件举报人的奖励不能及时兑现,影响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有关票证通制度落实困难,主要表现在农村的部分食品经营户,不坚持台账记录,有的超市和批发点,怕增加成本,怕暴露业绩,票证使用只留于形式。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上再完善。
(四)重监管、轻宣传,食品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重监管、轻宣传。食品安全监管是个庞大的工程,单靠职能部门监管远远不够,必须发动社会力量,做到部门各司其责,社会全民参与,进一步扩大监管范围。另外,部分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意识薄弱,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正面宣传力度不够,食品安全消费知识公众普及率不高,导致群众监督意识不强,全社会参与食品监督的氛围没有形成。
生产经营者往往功利思想严重,有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违禁药品添加剂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群众身体健康。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只看表象,不看质量,缺乏食品安全的鉴别能力,从而为伪劣食品提供了消费市场。加之农村多为老人和小孩,价格仍然是选择食品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及法规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监督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二
xxx。
20xx年12月12日20xx年12月20日。
xx大学东校区第三食堂。
通过对学校食堂的调查,了解学校食堂的经营过程,发现存在的问题,运用基础工业工程的知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人机工程学等专业知识,对食堂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第三食堂占地面积1645平方米左右,分别在东面和西面各有一个出口,下面就简称为三食堂。三食堂分为两层,下图为一楼的平面布置图8号窗口灵活窗口残菜台出口灵活窗口楼梯窗口7号6号窗口1号窗口餐桌通道餐桌2号窗口窗口5号楼梯灵活窗口出口残菜台4号窗口3号窗口图1三食堂一楼平面布置图北三食堂二楼的布置和一楼的布置差不多,只不过多了一个灵活窗口。燕山大学东校区一共有三个食堂,其中三食堂由于靠近女生宿舍,所以前来就餐的人大部分为女生,有“女生食堂”之称。食堂里面的饭菜口味比较多,品种很多,可以满足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的需求。但是主要还是以北方的风格为主。主营的是:米饭菜、面食。饭菜以北方为主,兼有南方的辣和甜,面食以兰州拉面和山西刀削面为主。也有专门卖包子和饺子的窗口,且各个窗口都有自己的特色饭菜。深得同学们的喜爱。三食堂主要以私营为主,学校将各个窗口租给业主,由业主经营,所以各个窗口之间都有竞争,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能够从中得利。
(1)饭菜质量差、量少。
经过调查发现三食堂饭菜一年四季没啥变化。大一的学生还能吃一些饼,基本上到了大二和大三之后那些一层不变的饼就再也吃不下去了。不仅仅是三食堂,其他食堂也是这样。三食堂米饭有时做的不熟让人吃不下去而且量很少,很多同学都反应不够吃。有的菜看着上面铺满了一层肉很丰富的样子,但是服务员在打菜时都从底下掏那些没肉的,看着一层的肉结果真正能打到一块就不错了。
一次去食堂吃饭,业主家的孩子没吃饭,业主就在我们的面前将蒜苔肉丝上面一层的肉都盛了下来,而给我们打菜时业主娴熟的一勺子下去,将那小部分的存在的问题饭菜质量差、量少饭菜价格不合理卫生不好不存在排队现象工具摆放比较乱,没有调理服务员工作效率低存在隔夜菜的问题残菜台拥挤,常有碰撞事故发生肉抖了下来,尽是一点肉都没盛到。后来我们就开玩笑说:“我们只能吃下面的,人家吃上面的!”
(2)饭菜价格不合理。
在我们的调查中,很多同学都指出学校饭菜的价格不是很合理,而且一年比一年贵。在学生抗议后,食堂部分商家变相的在维持原有价格的基础上减少饭菜的量。今年直接涨价,基本上每年以五毛到一块钱的幅度增长。学生普遍认为生活压力大。
例如,以前午饭吃米饭菜时都是3.9元,现在最差的也要4.5元,还分肉类的还是蔬菜的,肉类的都是5元以上,所谓的肉类菜就是打菜时一点肉抖不给你,你质问他这怎么叫肉菜时,人家理直气壮的指着菜说上面的不就是肉嘛!大二的时候饺子还是4元一份现在蔬菜馅的要5元等。
(3)卫生不好。
在食堂就餐时我们经常会发现餐盘油乎乎的,看着没胃口。这就导致学生经常带回宿舍吃,但这无形中造成了白色垃圾增加和一次性筷子用量的增加,学校食堂每天方便袋的用量是及其庞大。饭菜有时还能吃出苍蝇、虫子之类的,让人倒胃口。
一次一个同学在食堂就餐,吃着吃着吃出了一个苍蝇,由于害怕浪费,就继续食用结果又吃出了一个苍蝇,到窗口要求退换时,服务生态度不好。部分窗口的工作人员在打饭时直接用手拿取食物,找完钱之后不洗手,特别是麻辣烫之类的窗口,服务员直接用手拿菜,并用手给同学找零钱。偶尔有几个注重卫生的`人,手上套着一次性手套结果只是做表面文章,仍然用套着手套的手找零钱,让人汗颜啊。
夏季的时候食堂里面苍蝇乱飞,工作人员不注意个人的卫生汗水有时都滴到饭菜里面。打饭的窗口平台上不注意擦洗,部分厨房地上到处都是污水,厨房用具也很脏乱。
(4)不存在排队现象。
一提到就餐,很多同学都会联想到窗口前乱糟糟的学生,拥挤的等待工作人员看到自己,似乎打饭就是彰显一个人的嗓门和体力的时候。
在调查期间,整个食堂是非常吵闹的,我们观察了整个食堂的各个窗口,专门经营快餐的窗口非常的吵杂。特别是在就餐的高峰期,同学们由于非常的饥饿所以特一窝蜂似的相互拥挤,大声的冲服务员喊着“带走”、“在这吃”,期待服务员看到他们给他们先打菜。有的声音小的同学即使先来也没法及时打到饭,只能吃最后剩下的菜了。经常有同学冲着服务员抱怨“我来的早怎么不给我打”。
(5)工具摆放比较乱,没有调理。
我们采访了食堂里面的工作人员,问及这些工具摆放的原因时,他们基本上都是统一的答案“这样用着习惯”。食堂的16个固定窗口,基本上每一个窗口的工具摆放都不一样。在打饭的过程中,找不到工具的现象很多。这样既延长了学生打饭的时间,也破坏了学生对该窗口的印象,从而间接导致前来就餐人数的减少,影响经营的效益。
(6)服务员工作效率低。
在我们的调查中还发现,很多服务员打菜动作不规范,就餐高峰期时手忙脚乱,动作迟缓,不熟悉菜的品种,学生问菜价和名称时,服务员不知道怎么回答,工作效率很低。甚至还存在多打钱和找零不正确的现象,这些现象几乎每天都上演着,学生与服务员争论多打钱的问题。
我们采访了几个刚打完饭的同学,其中一个同学向我们抱怨服务员给他们打错了菜,都是他不喜欢吃的菜,明明告诉服务员要蒜苔肉丝,结果给的却是芹菜肉丝。
(7)存在隔夜菜的问题。
部分窗口经常把当天没卖完的菜储存起来,第二天和拌在新做的菜里面继续卖,糊弄学生。经常有同学反映xx窗口的菜看着一点都不新鲜,很难吃。
(8)残菜台拥挤,常有碰撞事故发生。
在我们调查中,残菜台也是比较热闹的地方。整张台面1.8m×1m,由一人负责倾倒盘中的剩余食物。用餐高峰期由于学生相对集中,残菜台地方很小,学生就会出现相互拥挤和碰撞的现象。
这种拥挤的事故在早上最容易发生。由于学生吃完早餐就直接去上课所以由于时间比较紧最容易发生碰撞事故,导致剩余的食物撒到学生的身上。一次一个学生因为要吃到结果由于转身时被后面的人碰到了,后面学生手上的粥全部撒在了该同学的身上,造成了双方的争执。
(1)空气流通。
(2)餐桌和餐厅的地面比较干净。
(3)饭菜丰富,满足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的口味。
(4)筷子有专门的消毒柜,比较干净。
(1)重新设计残菜台。
根据人机工程学的知识,合理的设计残菜台。我打算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业工程核心思想,运用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知识对残菜台进行改进。从调查中可发现服务员有着大量的弯腰、转身和拿取的动作,这会造成服务员生理上的疲劳。工业工程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所以我有必要对残菜台进行改进。重新设计残菜台的高度和现场布置。
(2)采用动作分析优化服务员的动作,提高效率。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工作操作时之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其内容为: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人疲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它包括:动素分析、影象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内容。主要还是利用动作经济原则来提高食堂打饭的效率,缩短学生排队等待的时间。
各大食堂基本上都存在服务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工业工程的目标就是提高效率。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快餐窗口前的学生比较多、比较拥挤。所以我们会从快餐窗口下手,利用动作经济原则进行改进。
(3)招聘合理的兼职人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窗口的服务员数量不合理。有的窗口明显是服务员比较少,高峰期服务员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低谷期服务员无事可做、闲聊、走动。所以我们会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员配置,对服务员的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这样即降低了成本,又使服务员得到充分的利用,也降低了学生排队等待服务的时间,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就餐。
(4)采用全面质量管理,严格监督饭菜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在于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设计、加速生产流程、鼓舞员工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改进产品售后服务、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降低经营质量成本、减少经营亏损、降低现场维修成本和减少责任事故。
一个企业产品质量是最核心的竞争,同样的,食堂各大窗口最大的竞争在于饭菜的质量,只有高质量而美味的饭菜才是吸引顾客前来就餐的要素。所以各大窗口要对饭菜的质量进行控制。质量控制的第一阶段是计划阶段又叫p阶段(plan),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市场调查、顾客访问、国家计划指示等,摸清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第二个阶段为执行阶段,又称d阶段(do),这个阶段是实施p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第三个阶段为检查阶段,又称c阶段(check),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最后一个阶段为处理阶段,又称a阶段(action),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5)采用5s管理。
厨房和窗口物品的摆放有没有调理是非常重要的。窗口物品的摆放关系到客人对该窗口的整体印象。谁都不喜欢到看起来邋遢没有调理而且凌乱的窗口就餐,所以业主必须重视工具的摆放。
厨房和窗口物品摆放凌乱的问题可以采用5s管理的方法进行解决。“5s”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和素养(shitsuke)这5个词的缩写。“5s”活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利用5s管理对整个窗口和厨房进行重新布置,去除不需要的物品,整理摆放剩下有用的物品,并培养工作人员保持卫生和整齐的习惯,从而增加空间利用率还能给顾客留下好印象吸引他们前来就餐。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三
由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上接生产环节,下联消费环节,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既要会同或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源头治理和跟踪防范,更要强化食品市场各环节的监管执法,经过多年来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虽然总体形势好转,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一些地方和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食品质量和经营秩序不规范问题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食品安全和无着无证经营食品的问题尤为突出;食品市场监管手段,尤其是质量监测手段和信息化监管网络建设相对滞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和源头治理尚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法制体系建设和落实食品经营者第一责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等。
从食品市场违法违章行为发生的特点看,由于受利益机制的驱使,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案件易发多发,变换花样,禁而不止;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看,市场行为固有的短期型和盲目性的克服,法制观念的增强和诚信意识的培养,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完善,法制体系的建立健全等,都决非旦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将贯穿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全过程;从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来看,不仅仅是中国的国内问题,而是属于全球性的国际问题;从食品自身的安全性能而言,零风险的食品是不存在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正如吴仪副总理在总局呈报国务院的《关于20xx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情况的报告》上所作的重要批示:工作抓得不错,望再接再厉。食品安全永远要抓下去,丝毫不能放松。
从目前的食品安全整体情况而言,食品安全监管,最艰巨的任务及最薄弱的环节仍然在农村。从经营主体来看,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点多分散、涉及人员众多面广、监管任务繁多重大。从查处违法行为来看,去年查处的农村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占全国的90.46%,查处的不合格食品占全国的52.09%,大量的食品违法案件发生在农村。从执法监管人员数量和执法手段来看,农村执法人员很少,农村基层工商所建设滞后,执法手段落后,还停留在眼看、手摸、鼻闻等一些原始手段上。从各地整治情况来看,工作进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农村食品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制售有毒有害、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应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转移到农村。
从食品安全全局来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涉及内容复杂、政策性强,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问题成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不到位的难题。从无证无照经营食品问题来看,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经营者大多是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等贫困人员,其经营收入往往是全家唯一的生活来源,具有流动、分散、隐蔽、随意性的特点,有的检查时或关门或逃走,有的取缔后另起炉灶,有的强行取缔时,则会形成“寻求生存权”与“履行职责权”的对抗,极易导致群体的事件发生,成为困扰各地的一个社会难题,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实施社会综合治理。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经营者自律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制度,但仅仅依靠经营者自己落实自律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高度重视引导教育、社会监督和工商督查等外在措施。我们要认识到,目前对不落实经营者自律制度的行为缺乏具体有力的监督、约束和惩戒机制,经营者自律制度行为的社会监督与控制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必须努力建立教育、倡导、约束、监督、惩戒相统一的机制,鼓励与规范经营者的诚信经营行为,形成工商积极引导、经营者严格自律、社会密切关注与监督的自律制度建设建设格局。这里的关键是:要让广大经营者通过实施自律制度真正体会到与提高其经济效益是正比关系,这是落实企业经营者自律制度的根本原则,只有这一原则得到体现,才能切实把自律制度扶上自觉自愿自律的绿色通道。
所谓关键环节就是说由牵一发而动全省之功力,或叫做牵一发而影响整体的效果。从目前法律法规赋予工商机关的职能来看,主要是查处市场中食品违法行为、处理市场中不合格食品;从实施的各项监管制度而言,工商机关通过对市场的巡查、质量监测和快速检测等手段,发现不合格食品,确保及时退市。福建省工商局实施的《不安全食品退市工作暂行办法》,新疆塔城工商局推行的“不合格食品电子预警退市”监管方式,达到了以退市促进经营者把好入市关、规范交易行为的自律意识提升的目的。
随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经营者自律诚信意识的不断提升,消费者自我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监管者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虽说导致食品安全的因素在逐渐减少,但由于受环境、科技发展等不可抗力条件的限制,人力所能及时发现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产生的概率不会减少,就是说零风险的食品安全是很难存在的。而流通环节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发环节。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带来的食品数量是很大的,现代化的营销网络带来的食品市场是很大的,生活社会化需求的提高所带来的食品经销者和消费者的数量是很大的,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所带来的受害后果是很难估量的。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主要建立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体系、物质技术保障体系、问题困难应对体系、成绩责任量化指标评估体系等。重点是如何应对媒体,充分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如何控制问题食品,最大限度遏制其传播;如何落实第一现场责任,充分发挥应对者的主观能动性;等等。
责任和责任追究制与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的关系并不是有了制度就一定能保证有预想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从上到下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还要看到,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并不仅仅是政治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科学的问题。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止是简单的原则,而应具备可考量的标准。这就是说这项制度的建立既要又有规范,又要有考量的标准,才能发挥其作用,仅仅强调“必须”如何、“禁止”如何的规定,仅有原则或者号召、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既要有明确要求,又要有规范的程序。程序是落实这一制度的有效性的保障,缺乏认定以及操作执行的程序,往往使制度流于形式。再说,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应该构成一个科学的系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很复杂,有的看来很简单,但是涉及多种因素,在制定这一制度的时候应该系统地分析问题,把责任当作一个科学的系统来设计,使之互相补充、互相支持、避免疏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复杂的问题却用单一的规定去解决,往往是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的原因。如,怎样健全完善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明确权限和责任,但不仅仅是层层分权和分责,而是要突出两头:高层的决策权和前沿的机动权。可以说没有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没有高效的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机中最可贵的就是积极行动,最可怕的就是消极不动。
而一线执法人员审时度势的机断专行,往往成为成功处理的关键要素。权力向下分散,责任向上集中,这是高效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危机的核心。既要必须清晰准确地说明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标,又要明各级行使机动权时的范围和条件;既要向下属授权,又要做到虽“授权”但“留责”。只有随时准备为下属承担责任,才能真正调动第一线的主动性,否则将大大扼杀第一线主动行动的积极性。从而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置中,若没有与高层决策权威相结合的前方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会陷全局于被动。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四
由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上接生产环节,下联消费环节,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既要会同或配合相关部门加强源头治理和跟踪防范,更要强化食品市场各环节的监管执法,经过多年来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虽然总体形势好转,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形势依然比较严峻,还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是:一些地方和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食品质量和经营秩序不规范问题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农村食品安全和无着无证经营食品的问题尤为突出;食品市场监管手段,尤其是质量监测手段和信息化监管网络建设相对滞后;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和源头治理尚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法制体系建设和落实食品经营者第一责任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等。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五
所谓关键环节就是说由牵一发而动全省之功力,或叫做牵一发而影响整体的效果。从目前法律法规赋予工商机关的职能来看,主要是查处市场中食品违法行为、处理市场中不合格食品;从实施的各项监管制度而言,工商机关通过对市场的巡查、质量监测和快速检测等手段,发现不合格食品,确保及时退市。福建省工商局实施的《不安全食品退市工作暂行办法》,新疆塔城工商局推行的“不合格食品电子预警退市”监管方式,达到了以退市促进经营者把好入市关、规范交易行为的自律意识提升的目的。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六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省工商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局工作重点,实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严格食品市场监管,建立食品安全的长效监管机制,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现就将我局流通领域食品监管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根据省、市工商局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为了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党组书记、局长张新荣同志任组长,副局长王兆文、刘晨、雷光英同志任副组长,办公室、经检分局、市场监管室、注册登记室、“12315”投诉举报中心及各工商所负责人为成员的监管领导小组。根据我县食品流通领域的特点,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先后制定下发了《高台县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高台县工商局“两节”市场检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及《高台县工商局食品监管应急预案》,从组织领导、任务落实及工作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要求。同时,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行政管理目标责任书当中。年初与各室、经检分局、工商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工商所、分局又将监管内容、任务分解细化给各巡查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分工抓,分局、工商所重点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坚持做到“三个一”,即“一月一法一考”,组织开展以案学法,重大执法行动先行培训活动,积极探索培训载体,加强对新理论、新知识、新内容的学习培训,有计划地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常规知识、假冒伪劣商品鉴别知识、适用法律法规知识、办案文书处理等为内容的知识更新活动,特别是今年四月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举办的“工商执法大练兵”活动,有力促进了执法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为发挥工商职能,提高执法效能,稳步推进、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积极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3.15”、“12.4”等法制宣传日,拟定节日宣传主题,通过在电视、报刊、等媒体上刊载法律法规知识和典型案例,在市场、商场、饮食门店粘贴标语,悬挂横幅,搭建食品安全咨询台,成果展台等宣传形式,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了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经营者守法诚信经营意识,使工商维权贴近了生活,贴近了实际,贴近了消费者。截至目前,共发放宣传材料10200多份,参加5000多人次,设立了现场投诉、举报,法规宣传咨询,索证索票、进销货台帐等制度和消费知识展板5块,悬挂横幅22条。现场接受咨询人数400多人,受理投诉案件1起,与所有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门店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二是深入开展消保维权进社区、进学校、进市场、进乡村活动,大力宣传消保维权知识,识别假冒伪劣商品、广告常识。到目前为止,我局在9个乡镇、135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联络站,选聘了266名联络员,使消保维权网络向农村拓展,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使“12315”维权体系在打假维权,调节食品安全纠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以平时检查、重大节日为宣传契机,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了打假维权,净化市场,人人有责的食品安全监管氛围。通过集贸市场集中宣传、平时检查逐户宣传、重大节日设立展台、咨询台讲解宣传等形式,逐步提高了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参与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四是加强对食品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不断强化从业人员的责任人意识和职业道德。截至目前,我局通过举办法律法规培训班,发放食品安全典型案例警示材料、相关法律法规材料等学习教育形式,使食品生产企业、经营单位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具备了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和食品安全常识,堵塞了假冒伪劣食品在流通领域内的存在空间。
三、创新机制、强化措施,积极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是严把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关,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准入体系,进一步引导和监督食品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自律制度,结合经营者自查自纠,重点建立和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购销台账制度、质量承诺制度和市场开办者质量责任等4个制度,突出抓好批发市场、超市、商场和食品批发企业,在全县城乡开展了创建“食品放心消费示范店”活动,向“爱家超市”等30户食品经营单位授予“食品放心消费示范店”牌匾。二是通过扩大12315网络和聘请食品安全监督员,充分发挥广大消费者和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着力构建工商监管、经营者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长效监管体系;积极推行食品质量分类监管,加强对食品退市的监管,防止已退市的食品改头换面二次流入市场。统一制订和印发《高台县食品经营行业自律规范》汇编1600本,内容包括:食品经营者应当履行的职责和应当遵守的规范、关于实行索证索票和建立进销货台帐,实行对食品质量负全责等制度,要求经营者人手一册。在、推行重要商品进货索证、索票和建立进销货台帐制度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又加大了工作的力度,在全县食品经营者中又认真落实了食品进货索证、索票和建立进销货台帐制度,共检查纠正经营资质存在问题的食品经营者241户、进货检查验收存在问题的26户、食品商标广告存在问题的6户。至目前,已发放商品信誉卡10万多份,进销货台帐800本,签订食品责任书1000余份。今年,由于我局加大了食品安全的整治和市场巡查监管的力度,运用“星级”管理强化对经营者的分级分类监管,通过推行重要商品索证、索票、备案和建立进销货台帐制度,经营者和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经营假冒伪劣和过期食品等违法违章行为明显下降。使食品质量监管工作不断加强,食品质量明显提高,从而引导和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各项自律制度和加强监督检查,严把食品质量入市关。三是按照《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和国家工商局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十条意见”的工作要求,我局将食品监管工作的重心下移,实行食品安全片、段长负责制,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管“五结合”模式,即“工商所与经营户口和信用分类监管相结合;市场监管责任区责任人与市场巡查相结合;食品安全监管与经营者建立、落实自律制度相结合;常规检查与食品安全预警应急处置相结合;教育警示与加大食品安全大案、要案查处力度相结合”,有效地发挥的工商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四是结合“百城万店无假货”、“名优食品入乡进村工程”和“三绿工程”等活动,会同和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放心示范店”、“放心示范超市”、“放心示范市场”等创建活动,树立典型,鞭策后进,营造放心消费市场。截至目前,以在全县城区及各乡镇建立“放心示范店(超市)”30个。
四、加强监管,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努力建设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市场。
(一)、继续加大清理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的力度,严格规范食品市场主体准入行为。结合度企业年检和个体工商户验照工作,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开展依法清理规范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省市局的要求,对涉及食品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资格结合日常监管依法对全县1552户进行全面清理,主要内容包括证照是否齐全有效、经营事项与登记事项是否一致、年检和验照是否通过等,建立健全了工商所辖区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和信用分类监管档案,监管记录和监管记录卡等登记注册基础资料,坚决依法取缔无照经营。20,我局依据国务院《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共取缔食品无照经营户200多户,罚款60000余元。今年上半来,又查处食品无照或超范围经营案35起。
(二)、以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体系长效监管机制为目标,全面推进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制度。结合工商e6办公系统,按照各工商所管辖范围,初步建立了食品经营主体档案、不良行为记录档案、食品经营主体注册登记电子档案和经济户口数据库,加大失信惩戒力度,通过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不断提高食品经营主体职业道德,强化自律意识和社会意识,从主观上杜绝了食品不安全案件的发生,促进了食品流通的良性运行。
(三)、继续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力度,严格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为进一步规范经营者经营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良心运行,我局以重要节假日为契机,以元旦、春节、“五一”、“六一”为基点,以城区社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以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粮油、肉类、蔬菜、食品、饮品、保健品、水产品、酒类、儿童食品为执法检查为核心,以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为重点区域,先后集中开展了儿童食品市场、农村食品市场、包装食品、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农产品水产品畜产品、月饼市场及节日市场、秋冬季食品市场等10次大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通过对全县经营食品其中的800户零售经营门点,8家超市,3家商场,36家宾馆(饭店、餐馆)的餐饮操作间,25户食品批发经营户进行多次检查,特别对有文件通知的涉“红”食品及其它食品,对照企业名单、商品名称、品牌、批次、生产厂址等项,重点进行了清查,扎实有效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有效维护了食品市场消费安全。至206月底,共检查经营门点3561户次,检查商品10大类194个品种,1800多个计量单位,下达违章警示通知96份。扣留收缴假冒伪劣或“三无”商品总价值4万余元。
(四)、继续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基层工商所食品安全监管行为。今年,按照总局制定下发的《工商行政管理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和“五个到位”、“六查六看”的要求,我局将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和责任认真落实到每个基层工商所,强化日常监管,确保基层工商所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管理和信用分类监管到位;市场监管责任区、责任人和市场巡查到位;食品质量监管和经营者自律制度到位;查办食品违法案件和取缔无照经营到位;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申诉和预警与应急处置到位。做到了一级抓一级,并对规范情况和落实“五个到位”情况进行了自查,逐所验收。结合高台实际,制定了我局《工商所落实〈规范〉考核办法》,突出“五有、一落实”。即,有食品安全应急处置预案,有辖区食品经营者经济户口和信用分类监管档案,有监管记录和监管记录卡、监管责任书、责任区和责任人分布图,有市场巡查和查办食品违法案件登记簿,有与食品经营者签订的责任书;全面落实食品经营行业自律规范。同时,参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实施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的意见,制定了《高台县工商局食品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强化工商所落实食品安全监管的督促检查和责任落实。
五、整合社会资源,强化社会监督,努力构建社会监督、行业自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为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积极因素,逐步形成“珍爱生命,关爱生活,杜绝伪劣,安全消费”的社会氛围,我局不断整合社会资源,畅通监督渠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的良好氛围。首先,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畅通了广大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使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以“12315”行政执法网络为依托,充分发挥“一会两站”作用,形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受理投诉、案件查处、跟踪督办相结合的行政执法网络,减低了执法成本,提高了监管工作效能。第三,与消费者协会,食品行业组织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的社会监督和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第四,充分利用报刊、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宣传引导作用,及时对食品安全大案要案予以曝光。第五、积极发挥工商行政检查职能,组织行政效能检查组,日常监管、临时抽查与明察暗访相结合,加强监管,并将履行职责的程度,完成任务的情况与单位工作效能、个人工作业绩相结合,确保了食品安全检查工作的落实。
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只依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力量,显得有些股单力薄。在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积极加强与质检、药检、卫生、经贸、公安、广电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整合执法资源,增强执法效能,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形成协调、统一、效能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扎实有效。在历次联合执法工作中,我局党组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制作详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统一协调指挥,责任落实到位,使联合执法行动去得了阶段性成果,对违法违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截至目前,我局会同其他部门联合执法12次,涉足全县范围,出动执法车辆36台次,执法人员64人次,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七、食品经营,食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我局在今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努力的方向。
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食品经营者食品质量和卫生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乘节日之际销售过期、变质、失效的商品和“三无”产品坑害消费者。二是对购进的食品有的业户仍不按要求建立进销货台帐和企业(经销商)的资信档案,对库存商品自查自验和登记备案查验制度执行的不太好,对到期或过期食品以及工商部门有文件通知要求扣缴的商品不作自行撤柜、下架、退货或就地封存处理,更不造册登记,有的甚至还不接受工商部门监督管理。三是部分经营者被动或拒绝向消费者提供合法的购物凭证、商品发票或信誉卡,对明显有问题的商品不能做到无条件的退货。四是一些餐饮业户和从事粮油、肉、禽、蛋、奶、水果和水发食品经营者不能严格依照食品卫生监管的法律、法规建立餐具消毒、卫生保洁和检疫挂牌制度,有的经营业主及从业人员的《健康证》等有效证件不全,对所售食品的质量合格、商品安全、食品卫生无完全保证。五是部分执法人员在贯彻落实《规范》上,思想还不够重视,重专项检查、轻日常监管,重查处、轻规范,在“五个到位”和“六查六看”的落实上的存在差异。六是食品安全检验设备基本上是空白,检验技术不高,基本上靠执法人员直观感觉进行检验检测工作。
努力的方向:一是拓展经营者教育培训渠道,通过举办座谈会、恳谈会、培训班、发放教育培训材料、知识讲座、树立典型、曝光违法违规等宣传教育形式,进一步提高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素质,加强行业行风自律建设,形成经营者诚信经营的“商界之风”。二是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规范》,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和思想工作,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的工作效能和执法水平。三是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的查处力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七
责任和责任追究制与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的关系并不是有了制度就一定能保证有预想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从上到下建立起了各种各样的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还要看到,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并不仅仅是政治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科学的问题。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不止是简单的原则,而应具备可考量的标准。这就是说这项制度的建立既要又有规范,又要有考量的标准,才能发挥其作用,仅仅强调“必须”如何、“禁止”如何的规定,仅有原则或者号召、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既要有明确要求,又要有规范的程序。程序是落实这一制度的有效性的保障,缺乏认定以及操作执行的程序,往往使制度流于形式。再说,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应该构成一个科学的系统,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很复杂,有的看来很简单,但是涉及多种因素,在制定这一制度的时候应该系统地分析问题,把责任当作一个科学的系统来设计,使之互相补充、互相支持、避免疏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复杂的问题却用单一的规定去解决,往往是问题得不到真正解决的原因。如,怎样健全完善应对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这里的关键是明确权限和责任,但不仅仅是层层分权和分责,而是要突出两头:高层的决策权和前沿的机动权。可以说没有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就没有高效的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机中最可贵的就是积极行动,最可怕的就是消极不动。
而一线执法人员审时度势的机断专行,往往成为成功处理的关键要素。权力向下分散,责任向上集中,这是高效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危机的核心。既要必须清晰准确地说明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目标,又要明各级行使机动权时的范围和条件;既要向下属授权,又要做到虽“授权”但“留责”。只有随时准备为下属承担责任,才能真正调动第一线的主动性,否则将大大扼杀第一线主动行动的积极性。从而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置中,若没有与高层决策权威相结合的前方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会陷全局于被动。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八
所谓“民以食为天”,近年来相继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开始逐渐重视食品安全。为了解现在农村食品安全情况,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月x日期间科技大学“关注食品安全,关注国家未来”志愿服务小分队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黄北坪乡的房村和石嘴头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地村民进行了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调查问卷分析情况结合调研人员在当地的见闻形成了此次关于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调研报告。
随机调查中,被调查者中男40。16%,女59。84%。
随机调查中,被调查者中18岁以下的占3。15%,18—30岁占31。50%,31—40岁的占23。62%,41—50岁的占21。26%,51—60岁的占12。60%,61岁以上的占7。87%。
随机调查中,被调查者的家庭月收入在300元以下的26。77%,300—600元的占20。47%,601—900元的占8。66%,901—1200元的占14。96%,1201—1500元的占9。45%,1500元以上的占19。69%。
随机调查中,被调查者中学历为小学及以下的占28。35%,中学学历的占64。57%,专科学历的占5。51%,本科学历的占1。57%,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占0。00%。
随机调查中,被调查者中有28。35%的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十分关注,55。12%的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关注,16。54%的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不关注。
随机调查中,被调查者中有9。45%的人对于当地区食品市场感觉非常放心,45。67%的人对于此表示比较放心,同时有40。94%的人对于此表示不太放心,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对当地食品市场表示非常担忧。
当地人民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仅有28。35%的人表示十分关注,其中女性居;在购买食品时有45。67%的人总是会看所购买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厂名、厂址等内容,而有一小部分人也表示根本不会看这些内容。这与当地人民的家庭收入、学历有密切的联系,根据调研结果分析发现,学历越高对此越关注,家庭收入越高对此也越关注;同时,数据还显示年龄处于31—50岁之间的人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度较其他年龄段的人高。
日常生活中,当地居民的食品大多数在小超市购买,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食品由自家种植或养殖。当地人民在购买食品时绝大多数会选择塑料袋包装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会选择密封或真空包装、纸质包装或无包装的食品。其中,家庭食品渠道与家庭的月收入与成员的年龄有密切联系,调查数据显示家庭月收入越高越会选择到正规的食品销售市场购买食品,同时也回倾向于选择包装良好的食品。
调查结果的数据显示,当地居民经常遭受散装食品卫生问题、食品无标签、标志和假冒伪略产品的困扰。并且大多数人认为导致目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主管部门责罚不明和购买者对假冒伪略产品的鉴别能力不高;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对失信工厂和个人惩罚力度不够和执法部门缺乏配合。
调查数据显示,当地居民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后,仅有13。39%的人会选择向有关部门投诉,而86。61%的人却选择不投诉。选择投诉的人中,也只有一小部分得到满意的解决;选择不投诉的人,有37。27%的人不知如何投诉,有32。73%的人认为投诉不能解决问题,也有30。00%的人认为投诉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不愿投诉;同时,也有一小部分人表示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他们一定会投诉,但目前尚未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这说明在目前的农村有一部分人的认识水平很高,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也非常关注。
当地居民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和亲戚朋友了解,当地较缺乏报刊、宣传画等平面媒体。并且当地居民还想要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儿童食品安全知识和食品营养知识;希望有更多的渠道可以让自己了解食品安全问题等信息。
1、日常食品多为来自小超市的散装、塑料袋包装食品,卫生条件差,来源不甚明晰,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加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薄弱,监管力度薄弱,当地食品安全存在隐患。
2、消费者鉴别假冒伪略产品的能力差,食品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并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3、信息来源渠道少,当地居民不能及时掌握食品安全信息。
4、相关部门职责不明,对食品的检查检疫不严格。
5、相应的消费者投诉部门办事力度小,投诉程序繁杂,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较多,不能很好地解决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问题。
1、加强监管,提高颁发食品营业执照对从业者的要求。对食品营业超市、门市等进行定期排查,并且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强化食品生产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引导和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经营、诚信经营,向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
2、加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科学消费知识及日常法律知识,以提高当地居民对于食品的鉴别能力,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3、加强农村信息宣传投资,拓宽信息渠道,强化广播、海报、宣传画、条幅等媒体的应用,积极拓宽电视、网络等信息渠道,积极组织文艺下乡的形式向当地居民宣传食品安全知识。
4、强化责任,切实做好食品各环节的监管。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管理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强化企业责任,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
5、在各乡镇公开设立投诉站点,简化投诉流程,合理安排,积极帮助当地消费者解决食品安全引发的问题,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彻底消除该类食品安全隐患。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九
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我局把食品安全工作列为今年的重点工作,狠抓落实,认真开展食品安全工作。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我县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我局作为县食品安全的成员单位,及时传达了有关食品安全文件精神,统一了思想认识,要求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成立了县科技局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主席任组长,副主席任副组长,科技管理股负责具体实施,要求不断完善各项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工作取得实效,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对食品安全工作作了职责分工、时间安排、工作措施等具体安排,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顺利展开。
二、全面部署、稳步推进。
我局及时召开了局办公会,传达了全县食品安全有关文件精神,提出了三项措施支持食品安全工作:一是把食品安全列入项目申报指南。作为民生科技项目加以立项支持,并积极向科技部、省、市科技部门推荐我县食品安全科技项目,争取上级科技部门立项支持。二是把食品安全作为科普宣传内容之一。纳入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大型科普活动,同时要求相关的科普基地、科普社区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三是坚持积极配合牵头部门作好相关工作。坚持在全县性重大食品安全活动中做到行动一致,在平时分工中做到食品安全贯穿到职能的履行过程。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宣传是消费者和经营者了解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我们充分利用单位网页、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一是利用开展“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等宣传活动,走上街头向群众散发宣传资料,讲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二是开展干部职工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利用每周五下午例行干部职工学习会,围绕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社会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动员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三是印制宣传资料,丰富宣传内容。根据《食品安全法》,广泛收集资料,印制了宣传资料5000余份向群众发放。通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宣传,增强了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监督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扩大食品安全工作的群众基础,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十
随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经营者自律诚信意识的不断提升,消费者自我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监管者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虽说导致食品安全的因素在逐渐减少,但由于受环境、科技发展等不可抗力条件的限制,人力所能及时发现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产生的概率不会减少,就是说零风险的食品安全是很难存在的。而流通环节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食品安全事件的高发环节。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带来的食品数量是很大的,现代化的营销网络带来的食品市场是很大的,生活社会化需求的提高所带来的食品经销者和消费者的数量是很大的,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所带来的受害后果是很难估量的。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主要建立应急处置的组织指挥体系、物质技术保障体系、问题困难应对体系、成绩责任量化指标评估体系等。重点是如何应对媒体,充分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如何控制问题食品,最大限度遏制其传播;如何落实第一现场责任,充分发挥应对者的主观能动性;等等。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十一
从食品安全全局来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涉及内容复杂、政策性强,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问题成为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不到位的难题。从无证无照经营食品问题来看,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的经营者大多是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等贫困人员,其经营收入往往是全家唯一的生活来源,具有流动、分散、隐蔽、随意性的特点,有的检查时或关门或逃走,有的取缔后另起炉灶,有的强行取缔时,则会形成“寻求生存权”与“履行职责权”的对抗,极易导致群体的事件发生,成为困扰各地的一个社会难题,应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实施社会综合治理。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十二
从目前的食品安全整体情况而言,食品安全监管,最艰巨的任务及最薄弱的环节仍然在农村。从经营主体来看,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点多分散、涉及人员众多面广、监管任务繁多重大。从查处违法行为来看,去年查处的农村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占全国的90.46%,查处的不合格食品占全国的52.09%,大量的食品违法案件发生在农村。从执法监管人员数量和执法手段来看,农村执法人员很少,农村基层工商所建设滞后,执法手段落后,还停留在眼看、手摸、鼻闻等一些原始手段上。从各地整治情况来看,工作进展还很不平衡,一些农村食品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制售有毒有害、假冒伪劣等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应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转移到农村。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十三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也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如何,作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今年春期开学后,珙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联合县教育部门对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和基础情况的全面调查摸底,形成了珙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专题调研报告,现报告如下:
据调查,全县公立中小学校、幼儿园共61所,学校食堂37所(教师食堂4所、学生食堂33所),其中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23所,无证14所,无学校食堂的24所(三所食堂在修建中),就餐人数达8200余人,从业人员数125人;民办幼儿园52所,其中有《餐饮服务许可证》的4所,供餐却无证的28所,就餐幼儿数达2700余人,从业人员数48人。
通过调查发现,经过近年来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及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深入开展,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但由于学校食堂的硬件投入不足以及广大师生食品安全意识淡薄,以致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安全隐患仍较为突出。
通过调研发现,全县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但由于地域位置的限制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仍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主要问题概况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校食堂硬件投入不足。调研中发现,除极少数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较为完备外,大多数学校食堂投资欠账太多,基础设施设备十分落后陈旧,卫生环境达不到要求。具体表现为:餐厨面积狭小,生产加工流程布局达不到要求,无冷藏保鲜设备及消毒保洁的专用设施设备,无专供师生用餐的餐具,有的甚至使用低廉的一次性餐盒餐筷,“三防”(防鼠、防蝇、防蟑螂)设施不全。
(二)学校食堂管理机制不健全。调研中发现,学校食堂管理机制不健全,有的甚至没有建立相关制度,有的建立了也只是应付了事,未按规定很好地执行。具体表现为食品原料的购销台账未建立或记录不全面以致无法追踪溯源、索证索票不齐全、食物留样不符合规定(样品未密封、留存时间不足48小时、样品留存不齐全等)、食品添加剂未严格按“五专”要求进行管理、超范围经营小包装副食品(多数为“三无”食品)、“三防”措施极不到位。
(三)食品安全意识淡薄。调研中发现,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流动性较大,卫生习惯较差,执行能力较低,待遇较差,培训对他们而言大多也是流于形式,他们还停留在按照以往经验来处理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上,食品安全意识亟待提升;广大师生食品安全知识匮乏,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有待通过针对性强的培训加以增强食品安全知识及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意识。
(四)无证经营现象较为突出。调研中发现,全县半数以上的学校食堂特别是民办幼儿园无证经营现象较为突出,其中有的经过整改基本可以达到许可条件、有的则根本达不到许可要求。按照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应予以取缔,但这样会给师生用餐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隐患。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逐步完善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学校食品安全的重要性、紧迫性,应把学校食堂建设作为最基础、最优先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大经费投入,完善食堂的.硬件设施建设,确保食堂功能齐备,设施完善,也可借鉴“南溪经验”(政府与社会资金投入相结合,实行学校食堂连锁管理,主管部门不定期考核,逗硬奖惩),并结合我县实际,探索切实可行的“珙县模式”,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食堂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
(二)健全机制,完善管理,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将学校食堂监管责任分解明确到具体部门和具体责任人,责任制落实的核心内容是学校对食堂的日常检查和督促,使学校食堂严格落实采购、加工、管理等各方面的食品安全措施;当地政府、食品药品监管、教育部门要逐级签订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责任书,县政府要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到对当地政府的考核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制,严格考核,逗硬奖惩;逐步建立县(部门)、镇(乡)、学校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
(三)明确职责,加强监管,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落到实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保证监督频次,使监管常态化;加快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辖区内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监管信用信息档案,对纳入食品安全不良信用记录名单的,在依法查处的同时,要进行重点监管;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学校食堂食品抽检数,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坚决予以严惩并通报或曝光;每年要利用春秋季开学之际与教育部门组织联合检查,同时,县目标督查办要加大督导力度,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管落到实处。
(四)加大宣传,强化培训,营造全社会关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氛围。各相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相互配合沟通,继续以人性化培训为切入点,采取广播、宣传册、展板及讲座等形式让师生和从业人员进一步了解学习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和提升食品安全意识,促使养成卫生、科学、健康、安全的饮食习惯,借助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平台,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十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村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心健康,同样也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本文试图以**市为例,浅析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食品安全监管对策措施。
一、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
础上,在全市各镇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工作机构,镇食品安全办公室达到有专兼职人员、专室、电脑、工作制度、投诉举报电话、台帐、活动记录等“七有”标准;在各村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工作站也具备专兼职人员、电话、制度、台帐、活动记录。由此,建立了“各级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监管责任体系。
建立上述工作机制后,在地方党委、政府和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领导下,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食品安全各项制度。如成员单位职责、信息发布制度以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二是推进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即“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现代流通网”,把食品安全工作向农村推进;三是积极组织创建活动。先后开展了“食品安全示范市、示范镇、放心店”创建,以此提升保障水平,增强安全放心度;四是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先后组织开展了城市室外烧烤、夜市排档、熟食摊点、豆制品加工、儿童食品、小酒坊、纯净水、农村食品、肉制品、奶制品和保健食品等10多项专项整治。通过整治,食品安全形势有所改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加强。
二、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食品安全点多、线长、面广,涉及到从农田到餐桌的诸多环节,一些深层次问题没能根本解决,主要表现在:
1、源头污染问题没有完全控制。工业化大生产引起环
境污染加剧,农业灌溉用水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特别是农村种植、养殖大户,为减少虫害、降低成本,使用违禁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农药的滥用,还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加,农产品施药频次越来越多,用药量越来越大。
2、食品生产加工业整体水平不高。据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为10人以下小作坊。一是产业比重小。全市食品企业工业20xx年总产值56951万元,年产值100万元以下企业633家,占总数的93.8%;二是规模小。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的规模企业数仅占全部工业规模企业总数的 5 %左右;三是作坊式企业多。667家企业中,约61%的企业均为小作坊,其中豆腐作坊达204家,占企业总数的30.1%,另有糕点类(面包、蛋糕为主)加工企业达251家,占企业总数的37.1%;四是质量管理状况不容乐观。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质量意识差、卫生状况差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小作坊从业人员素质低、工艺落后、加工设备简陋,不具备检验能力。同时这些单位的周边环境和生产场所的卫生条件都较差,生产场所和居民区混住在一起,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强,销售台帐等基本制度执行不力。食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信息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4、餐饮业安全管理亟待加强。一是卫生管理与制度十分欠缺。据调查,91.2%的乡村餐饮单位未建立卫生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二是单位管理较为混乱。大多数小型餐饮户,管理十分松懈,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为了节约成本,店主仅让一部分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人员变动后也不主动申领健康证,从业人员健康合格证持证率仅达85%。在办理健康证过程中,接受卫生知识培训也流于形式,从业人员未能真正接受教育,卫生知识匮乏,个人卫生大多不符要求;三是原料采购随意性很大。除学校食堂逐步建立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外,乡镇餐饮单位几乎从不索证索票,存在怕麻烦、怕费时思想;四是卫生设施不健全。大多餐饮单位卫生设施不健全或不配套 ,尤其是面食、小吃加工经营户,生产经营面积普遍不足,操作间面积与加工量不相适应,功能间不齐全,甚至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如无专用的餐具清洗、消毒、保洁设施,无防蝇防尘设施,无食品专用仓库等等。仅有一半左右的单位对餐具进行消毒;五是卫生、法律意识淡薄。存在未取得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食品生产经营行为,或未获批准擅自改建、扩建。
5、食品安全检测有待规范。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检测形
同虚设;流通环节质量检测结果尚无法律效力,仅能作为参照;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产品不作检验现象还很突出;消费环节食品抽样覆盖面亦不够全面。有检测能力的监管单位普遍存在仪器匮乏、设备陈旧落后的现状,亟待添置必要检测设备,以满足当前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的需求。
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在于:
1、广大农民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目前,农村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加之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农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和小孩,价格仍然是选择商品的主要因素。另外,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强,依法维权意识缺失,造成伪劣食品有其生存空间。
2、食品安全法制有待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顺畅,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交叉重叠执法、重复检验或相互推诿、监管不力现象。
3、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缺乏保障。这项工作面广量大、涉及到方方面面,条块上尚无专项经费,地方政府投入机制还不完善,经费的不足制约了综合监管机制的形成和发展,很多措施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基于对上述情况的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和改善食品安全监管。
1、营造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宏观环境
首先,要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目前,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有些方面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食品安全形势的需要。作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因其调整的范围过于狭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等原因,对体系内其他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指导作用也有所降低。建议全国人大,在全面调查、广泛征询的基础上,加快《食品安全法》的立法。相信此法的出台,必将促进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加大处罚力度,改善食品安全执法不规范的情况。
大大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同时,设置系统的食品检测机构并使之逐步社会化,建立科学的检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加强检测技术储备和人员储备是从总体上提高我国食品检测能力的重要举措。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的统一完整,将为我国大力开展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和对食品安全一系列的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最后,要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必须建立一套评价和降低食源性疾病暴发的新方法,同时加强对与食品有关的化学、微生物及新的食品相关技术等危险因素的评价,从而逐步建立我国自己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并在实践中加以不断完善。以新技术的安全评价为例,基因工程和辐照等高新技术在食品生产领域的引进,也对食品安全提出了特殊的挑战。某些新技术虽然会提高农业生产量,同时也可能使食品更安全,但若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必须对其应用和安全性进行评估,而且这种评估必须公开、透明,并采用国际上认可的方法。
2、多方联动,强势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
所谓“三网”,是指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网、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和食品安全现代流通网,具体措施有:
建设的要求,把农村食品安全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真正形成部门监管的合力,加快实现监管重心的下移,继续抓好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格实行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努力解决好影响农民群众饮食安全的突出问题。
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努力构筑打假治劣、依法维权的铜墙铁壁。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符合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必然得到他们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要把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群众监督网,作为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建立起一支农村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向农村基层延伸食品安全消费维权网络,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工作,使农村食品安全工作落地生根,获得持久的动力。
协调发展。
3、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进一步整合农林、工商、质检、卫生、商贸等主要监管部门资源,以遏制食品安全事故为重点,完善协调机制,强化部门配合,针对农村重点地区、重点品种、重点对象和重点时段,全面强化对农村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四大环节的整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行为,促进食品生产标准化、市场流通规范化、餐饮消费安全化,监管工作制度化,全面提高食品产业发展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强对病害、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置,严禁病害、病死肉流入市场。严厉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行为。
(2)生产加工环节整治。全面实施28大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坚决打击黑窝点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行为,集中整治小企业、小作坊,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或小作坊。进一步完善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开展对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生产企业的专项检查,严格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发程序,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监管,加大对无证企业的查处力度,依法清理整顿达不到生产条件的企业。
售和使用非食用盐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经营食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群众食盐安全。
(4)餐饮消费环节整治。以控制食物中毒为重点,加强对集体食堂、餐饮企业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食物中毒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发布预警信息,有效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全面推进学校食堂和中型以上餐饮企业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及时向社会公示进展情况,对检查不达标的.企业要督促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要依法吊销卫生许可证。加强对农村自办家宴监督管理,制定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对农村土厨师统一组织培训和体检工作,合格者发放健康证,对农村自办家宴实行登记备案和分类指导制度,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故。
4、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食品安全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使食品安全相关各方树立起科学的食品安全理念,掌握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夯实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础。通过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知识,增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倡导消费者依法维权;增强各级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依法行政能力、科学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服务水平。通过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知识,提高食品监管人员和企业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标准知识水平,促进食品企业依法生产经营和食品安全自控能力的不断提高。
对广大农民重点宣传食品原料、储藏、制作、烹调、消费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增强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自我保护能力,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做食品安全的自觉维护者。让农民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基本安全知识,自觉抵制有害物质的投入,按标准使用农药、抗生素、激素、添加剂等物质,从源头保障食品安全。
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重点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标准和科学监管专业知识的宣传,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侵权要赔偿”的观念,提高依法行政和科学监管能力,实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对食品生产经营者重点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食品安全质量标准、食品安全科学管理等知识,树立食品安全法制意识、诚信意识、自律意识和品牌意识,提高保障食品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xx乡 都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情。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市场秩序逐步规范,但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情况仍不乐观,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当前,xx乡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是食品监管人员少,监管能力普遍不足。 我乡地域广大,食品生产、经营户点多且比较分散,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经费不足。要对各食品源头、生产加工、经营和消费网点要实现全面监管,任务重,难度大。监管往往不到位或缺乏有效监管。
侵害时,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强,伪劣食品农村横行,却很少受到举报。面对与城里人差别极大的农村消费人群,不良商贩更是将农村当成了伪劣食品的倾销地。把大量危害健康的问题食用品"专供"农村。
三食品销售加工场所简陋,工作人员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农村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绝大多数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并且分散,一般人员少、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条件差,标准执行不到,产品无检验,销售无记录,很难达到生产许可要求。农村食品经营户经营场地和经营设施一般比较简陋,食品陈列和储藏条件往往达不到要求。加上农村食品经营者进货数量少,档次低、交通不便等原因,进货渠道以就近、简单、价格便宜为原则,这也为假劣食品大开方便之门。农村家宴也是农村餐饮服务中的重难点问题,虽然,目前加大了对农村家宴的管理和监管。但是农村家宴设施设备简陋,管理制度不健全,餐具消毒不严格,农家宴的食品原材料采购比较随意,食品加工、保存难以符合要求的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夏天,农村家宴的问题更为突出。
面对日益突出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投入是农村食品安全工作的坚实保障,必须做到专人,专费,专用。做好对农村食品安全义务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管理和培训,解决好他们的工作报酬,使其由兼职转向专职,建立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强机构的硬件建设,改善办公条件,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检测队伍和机构的专项投入。充实检测人员,增添检测设备,改善检测条件和检测手段。加大食品抽检力度,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科技含量,并定期向社会公布食品检验结果,指导广大群众理性消费、安全消费。鉴于农村市场的分散状况,各部门应携手联动,避免各扫门前雪的情况,强协作,形成食品监管合力。才能实施从源头的监管。
二是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针对农村食品经营者、消费者的特点,充分利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宣传方式如广播、报纸、电视等媒体,借助“3·15”等宣传活动时机大力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鉴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和维护自身消费权益的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同时完善农村消费维权网络。及时处理农村群众的消费纠纷,维护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调动广大农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农村消费者处于弱势和被动的不利情况下,农村已成为问题食品的重灾区。这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出来的一大社会问题,因此在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的同时也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只要经济发展好了,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各司其职,全民积极参与,才能确保农村食品安全状况根本好转。
农村食品安全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沼泽地,具有区域分布广且分散,生产经营者素质不高,安全问题突出等特点,一直以来都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食品安全监管的概念是国家职能部门对食品生产、流通企业的食品安全行使监督管理的职能。具体是负责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督;实施生产许可、强制检验的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查处生产、制造不合格食品及其他质量违法行为。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各主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分工如下: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的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同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现如今基层市场监督管理所职责则包括了工商质监和食药监食品安全方面的工作,基本覆盖了生产流通领域,尤为显得任重道远。本文以xx-x区xx-x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为例,提出一些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
一、 xx-x区xx-x农村食品经营企业现状
(1)食品经营企业分布情况
截止2015年9月,在xx-x所登记的食品经营企业(包括个体户和非个体户) 共计1021户,统计数据包括各类食杂店、餐饮店、各类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以及经营范围涉及食品的各类企业。具体行业分布如表一所示,可以看出xx-x农村食品企业不仅仅是以批发和零售业为主,住宿和餐饮业为辅,还存在于各行各业。统计发现各类食品零售批发店和餐饮企业合计占比达92.07%,占了绝大部分比重。除此之外则是一些生产加工企业以及其他兼营食品或餐饮服务的企业。
(2)主要行业食品企业分析
对食品企业中占比重的批发和零售业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在批发和零售业 中食品零售为主的有679户占比93.14%,食品批发为主的有50户占比6.86%。各类生产加工企业如表二所示。从表二可以看出,农村加工生产企业共19家,可以说非常不发达。在实地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际以小作坊形式存在为主。水产品加工企业3家,分别是xx-x市xx-x食品有限公司、xx-x市xx食品有限公司、xx-xxx-x科技有限公司、xx-x市xx-x有限公司和xx-x市xx-x区xx-x加工厂;x生产加工企业1家为xx-x市xx-x茶业有限公司;粮食加工3家为xx-x市xx-x区xx-x镇xx粮食加工厂、xx-x市和xx-x食品有限公司和xx-x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豆制品加工企业4家,分别为xx-x市xx豆制品有限公司、xx-x市xx-xxx-x豆制品厂、xx-x市xx-x区xx-x豆制品加工厂和xx-x市xx-xxx豆制品作坊;年糕加工企业4家,为xx-x市xx-x区xx-xxx加工坊、xx-x市xx-x区xx-x食品坊、xx-x市xx-xxx年糕加工坊和xx-x市xx-x区xx-xx年糕加工坊;糕点加工企业1家为xx-x市xx-x区xx港镇xx糕饼厂;饮用水加工2家为xx-x市xx-x饮用水有限公司和xx-xxx-x饮料食品有限公司;酒类加工企业1家为xx-x(xx-x)啤酒有限公司。
(3)食品企业发展情况分析
对xx-x区xx-x农村自2015年食品经营企业新增情况进行分析,2015年新 增113户,其中食品零售类新增68户,食品批发新增5户,餐饮类新增26户,食品生产企业新增3户;2015年新增105户,其中食品零售类新增45户,食品批发新增4户,餐饮类新增43户,食品生产企业新增3户;2015年新增58户,其中食品零售类新增24户,食品批发新增3户,餐饮类新增28户。
(4)各乡镇街道食品经营企业分布及发展
截止2015年9月止,xx-x区xx-x区域盐仓街道食品企业438家,xx街道 食品企业330家,xx街道食品企业252家。
其中2015年xx街道新增44家,xx街道新增41家,xx街道新增28
家;2015年xx街道新增61家,xx街道新增41家,xx街道新增28家;2015年xx街道新增32家,xx街道新增11家,xx街道新增15家。
(5)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分析
74652.19万元。企业规模按注册资金分布如下表所示:
各街道企业规模分布如下图所示:
综上,可以看出大部分食品企业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下,规模比较小,数 量比较大,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 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1. 食品生产环节存在安全隐患
产的是传统特色产品,如年糕、豆腐、糕饼等,在农村给群众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二是农村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难以监管。农村生产环节监管乏力,存在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象。部分生产企业盲目逐利,使用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在生产环节监管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生产许可审查缺乏长效性。在企业获得生产许可后是否按照规定生产缺乏相应的审核手段。在对企业添加剂采购查验的检查中不能得到有效的添加剂来源和质量的证明,也无法验证企业食品添加剂配料记录的真实性。部分企业进货查验、过程控制、出厂检验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原材料入厂把关不严,可追溯记录不全,产品出厂检验流于形式,个别企业还存在主观、故意违法违规的现象。第二,食品抽检存在不足。国家、省级食品检验机构水平远高于各级地方食品检验机构。基层农村无法有效开展食品的监督抽查和风险检测。检验项目设置不全面,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正在完善过程中,许多食品风险项目并不在标准范围内,造成食品质量安全隐患。第三,检验过程规范性有待加强。在产品检验中缺乏规范性,检验结果真实性不足。三是生产加工监管环境存在问题。第一,消费者获得信息不对称,缺乏知情权。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在食品信息方面非常透明。公众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较为了解,无法形成所谓潜规则。但是在国内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造成食品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无法通过有效渠道获得食品信息知情权。现阶段食品领域缺少一套强制生产加工者完全公开信息的制度体系。由于商人的逐利性,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极易铤而走险,违法添加非食品原料或者食品添加剂以外的物质并加以隐瞒。这不仅会造成消费者的身体伤害,也容易造成恐慌心理。同时,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知之甚少,不利于消费者有效参与监督。第二,媒体选择性报道,加剧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如蒙牛特仑苏“omp致癌风波”事件,原因只是质监系统向蒙牛公司发的一份要求其停止向产品添加omp的公函,公函仅指出omp未列入食品添加剂目录,如企业认为安全,请按照程序向卫生部申请。部分媒体集中在“omp致癌”的谣言上,是公众谈omp色变,致使蒙牛销量大减。媒体选择性报道,不负责任断章取义,容易造成食品安全上不必要的恐慌,打击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影响社会稳定。
2. 食品流通环节监管难
农村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广 人稀,难以集中监管。xx-x各类食杂店和餐饮店合计近千户,分布在总面积为14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聚居区分散,监管效率低。在偏僻的地方,如烟墩、老塘山等山坳里可能一天也走不了5家。与城市中商业场所集中形成良性循环存在极大的反差。二是农村缺乏购买力,食品流通慢。农村食杂店商品流通速度非常慢,在检查过程中时常可见陈旧的货架以及沾满灰尘的包装食品,越是偏僻的地方越是如此。究其原因是城市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农村居民收入低,加之农村多年重储蓄轻消费的习惯,农村普遍消费欲望不高,造成流通循环慢。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农村留下的人普遍年龄较大,对烟酒有一定需求。总体来说食品购买需求不大,开食杂店的都指着买烟酒赚点钱。因此不时能发现有过期食品还放在货架上待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食品经营环境差。《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经营环境有着明确的规定,相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大部分食品经营者规模小、经济实力不足,不愿意或没有能力按照标准改善经营环境,存在生活区和经营场所不区分的问题,灰尘、苍蝇、生活垃圾等与城市有较大差距。四是食品经营者安全意识淡薄。农村食品经营者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对假冒伪劣产品的识别能力。在进货时偏重食品的价格、数量、色泽,对购买的食品是否是正规企业生产、是否符合食品安全的相关标准等不重视。而且由于包装、储后和管理不善,容易造成食品的二次污染。五是部分经营者盲目逐利。食品经营者作为经济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部分食品经营者缺乏职业道德,为了获取经济利益,销售成本较低的假冒伪劣食品。六是农村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差,辨别能力低。大部分农村居民处于中老年年龄层,文化素质不高,对食品安全法律知识、食品安全意识、购物索证索票、食品包装标识,消费者权益内容等知之甚少,容易受到蒙蔽和欺骗。遇到过期、变质、假冒食品时,很少退换或投诉。七是农村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地位、功能不明确。农村市场食品检测能力不足,经营方式多样,容易引发诸多食品问题。
3. 行政执法能力的有限性
国内大型食品安全事件一再由媒体率先揭发披露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 食品安全标准缺失、生产过程检测监管与食品安全相关性不足,导致地方监管机构在技术上存在食品安全脱节的问题,也突出反映了目前行政执法能力的有限性。在农村尤为突出,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一是依然存在多部门监管的问题。农村居民消费的食品主要有四个来源:由城市输入农村的食品、农村小作坊加工的食品、农村畜牧加工食品和农村生产的农产品。监管涉及市场监管、农业、水利、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各部门具体监管职责不尽相同,职责分工存在灰色区域,监管标准也不统一,使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很难有效运行。二是人员编制不足。农村地域广、工作量大、难度大。在机构改革前每个乡镇卫生院负责对应的乡镇食品安全,并有相应的绩效考核,有一定的激励性质。在三局职能合并之后基层所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也减少了很多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现象。但是职能划分后却没有相应的人员编制,相比之前人员配备更加精简,这就使得农村基层执法能力更加有限。三是工作能力不强。监管人员业务不够熟悉,巡查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检验机构检不了、检不准、检不快的问题仍较突出;工作落实不到位,回访、后处理、年审等工作未按规定落实和生产许可审查把关不严等问题依然凸显,存在问责风险。四是食品安全监测能力不足。基层所的检测设备设施不完善,人员能力不足,检测手段落后。监管人员仅凭眼观手摸来进行监管,对于食品添加剂、成分含量是否符合要求,卫生指标是否合格等却无法检测。另外由于工作经费及检测法定效力的限制,导致行政执法能力更为受限。
三、 提升农村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对策分析
1.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公共检测
高等院校以及省内商业检测机构。利用上述单位在专业技术上的优势,加强对食品的检测力度,带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
2.加强农村基层监管队伍建设
一要加强内外沟通,形成监管合力。目前农村基层所食品监管工作人员少,监管任务重。应当加强与乡镇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建立食品安全的信息互通,及时掌握企业变化情况。二要健全竞争激励机制。采用绩效考核机制,创造公正透明的竞争环境,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生产积极性,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提升基层监管队伍的活力。三要加强基层队伍专业能力建设。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工作认同感和责任感;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提升监管水平。
3.完善公众参与监督
一要鼓励公众“微”参与。在自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在农村青年人几乎都有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号。通过经营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宣传食品安全的各种细节,提升农村人口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提升防范意识,从而带动对食品安全的社会监督。二要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将12315热线接入信息化调度平台,结合监控视频网络,提升综合处理能力。试行重大案件举报奖励制度,提升公众参与度。
4.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现在农村依然存在一个怪现象,还有不少企业主认为食品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监管部门,被动的进行食品安全工作。因此在农村监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企业主的思想认识,化被动为主动,重视食品安全责任。第一,农村基层所加大宣传力度,明确企业主体责任。通过网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强化农村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法制意识。宣传先进典型,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提高农村企业责任主体意识。第二,质量诚信体系覆盖农村。建立健全覆盖农村食品企业的质量诚信体系,建立信用评价和信息发布制度、黑名单制度、不良行为曝光制度等。第三,可追溯体系覆盖农村食品企业。推动大中型企业建立电子信息化系统为基础的可追溯体系。扩大小微型企业可追溯电子台账试点。规范各类食品企业可追溯台账记录。
5.引导食品加工小作坊发展
一要明确小作坊定义。从从业人数、生产加工环境、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 食品范围建立负面清单制度,明确监管范围。二要完善小作坊的食品检验体系。
建立小作坊食品检验制度,培养小作坊自检能力。在实践中逐步引导小作坊加强自检能力,保障小作坊生产加工的食品安全。三要合理落实法律责任。通过法律来规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小作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农村基层监管所应以鼓励支持和帮扶为主,引导小作坊做好生产加工的环境卫生工作。四要构建小作坊监管网络。随着事权的下放,构建小作坊的“三员”(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监管网络,划定监管范围以及监管职责对小作坊进行监管。通过定期巡查,随机抽查,专项检查和举报投诉等方式加大对小作坊的监管力度。
6.加快农村食品流通体系建设
一要加强食品经营主体的发展规划和分类指导。建立起以县城为辐射中心,乡镇为网络节点,社区为着力点的农村食品流通服务网络,加强对食品批发中心的监督管理,形成可追溯的流通体系。一要软硬兼施提高农村食品经营主体食品安全意识。在创建“食品经营示范店”过程中围绕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一方面统一规范亮证经营、卫生设施、索证索票等,是店内环境整洁有序;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意识,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巡查人员现场讲解的方式,逐步提高农村食品经营主体的食品安全意识。引导经营者从正规渠道进货,从源头把好质量关。三要畅通食品安全信息及时公布不合格食品信息。通过农村社区广播和张贴公告等形式,及时公布不合格食品,发布食品消费警示,畅通食品安全信息渠道。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十五
1、调查背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古人质朴的话语告诉我们,食品安全在生活中位置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2、调查目的: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大邑县食品安全现状,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警惕和普及食品安全问题的科普知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努力。
3、调查时间:11月2日。
4、调查地点:人人乐超市,家乐福超市,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
5、调查方法:
(1)实地调查:
家乐福超市:在中轻超市,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5%,是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有65%,有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品是8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0%。
学校附近的小店:在学校附近的小店,我们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是85%。
街旁的地摊:在街旁的地摊上,我惊呆了。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有竟然只有55有%,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55%,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10%。
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在大型超市购买东西,不在中轻、佳惠、旺达等小型超市购买东西,尤其是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等没有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的地方购买东西!
(2)上网调查: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食品安全状况,据网上资料显示,发现城市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大部分消费者愿意为保障食品安全支付少量的额外费用。城市消费者中,最关注食品安全的占71.8%,不关注食品安全的仅占0.6%;购买占食品时首选质量的占30%,选择质量和价格并重的占61.7%,选择“价格优先”的仅占88%;80%以上的消费者认为超市食品安全状况好于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50%左右的高收入和中等收入阶层只到超市购买食品。农村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价值取向主要是“价格优先”。据调查,农村消费者中,74。4%回答会适当考虑食品安全问题,但43.7%仍首选价格便宜。
我县的食品安全状况从总体上说是好的。县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多层次多途径的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逐步理顺部门监管职能。以创建文明县城为切入点,开展文明餐桌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规范了行业秩序,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日常监管不断加强,保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全县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我们总结出管理上出现问题的'一些缘由:
1、法律、法规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1)、食品在卫生、安全方面的标准跟不上时代?有的标准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平,与现代社会的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亟待修订完善。我们在大邑县的一些街道小铺看到,许多包子铺一类的店,设备简陋,可以说根本不干净。一则关于在馒头里添加了甜蜜素的新闻可以说又是一个警钟。当问及当地居民时,竟然都一点不知道,知道新闻播出大家才有醒悟,原来是自己的邻里。危险就在身边,黑心加工坊就在旁边。
(2)、伴随科技的进步出现的新问题,如三聚氰氨、瘦肉精等问题。比如双汇香肠,我们是一直吃到大的。方便面里出现了塑化剂,可以说是令人震惊。但是我们仍在实地走访的超市中看到大量无合格检验标识香肠、方便面的存在。
(3)、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制订多有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2、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不力。
(1)、各个部门互相推诿?食品的卫生、安全问题,从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直至餐桌上,其环节很多,其监督、管理又涉及政府数十个部门,其监管的职责范围界限有的还不够明确、细化,造成互相推诿或大家不管,有的站在本部门、本系统的利益上,趋利则上,遇到疑难问题、新问题等就以法规、标准不全、职责不清等种种借口,或不作为、或不管不闻,或一推了之。更有甚者,还贪赃枉法。
(2)、监督管理者缺乏有力的监管。各级都并未积极采取对居民,特别是外来务工者食品安全的有力措施。这是制度方面的缺陷。在大邑县桃园社区的居民进行访问时,他们更是表现出对当今负责食品安全的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的不信任。
3、社会不良风气有所抬头。
(1)、部分奸商、不法分子道德、诚信缺失。太多的人为了赚钱都趋之若鹜,但是却见利忘义,为追求高额利润,使用种种手段,掺假掺杂甚至掺毒,违纪违法。因此很多的黑心工坊也就见怪不怪了,他们丝毫都不顾及人民的安全。恶臭的环境下,超负荷工作的人们,疯狂加工出不合格的产品。虽然我们并未深入到一些加工坊中,但在平时的新闻上也可以了解到,化学药剂的胡乱使用在食品上,。例如地沟油的坏影响,甚至影响到了学校,据有的学生看到,有人在自己学校的食堂旁边掏地沟油回收。我们可以在网上浏览到地沟油的再加工是如何的。在实地走访部分居民家时,大家更是说出了不太敢去酒店、饭店,因为怕那是地沟油做成的菜。
(2)、非法的添加不合格的物质?食品添加剂对于抑制食品中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生长、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消化吸收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有完善严格的法律标准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其根本的前提的是对人身体健康无害。
在调查中我发现,大众对食品科普知识的掌握还是甚少的,即便是高学历的知识一族对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了解也较浅薄。人们一般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了解一点常识,其他诸如阅读科普书籍或者参加讲座等这些活动还是没有普及。尽管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人们交流机会众多,但很明显,食品科普知识还无法成为一种时尚去深入我们的生活。
(1)当前消费者主要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的曝光来关注食品营养与安全事件。
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和要求从未像今天这样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食用的产品是否安全,是否影响健康以至是否会造成对生命的威胁都成了老百姓的热门话题。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说她每天都会从网络上关注食品安全这方面的信息,而且现在好多的“三无”产品她们都不敢吃。对于受采访的学生来说,名人效应是明显的,所以他们对于名人代言的食品都比较信任,他们也声称食品广告对他们是有影响的。因此,继续保持和加强媒体对食品营养与安全事件的报道和宣传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2)产品基本属性、售卖地点对人们选择的影响。
消费者也是非常关心食品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品牌、质量标志、成分和营养等,尤其是食品是否含有色素、添加剂、防腐剂和有毒有害。从调查情况来看,被调查者绝大多数认为一些信誉好、规模大的商场和超市的食品比较安全,个体小摊点的面包、牛奶、糖果、糕点及无包装的粮食制品存在过期、霉变、以劣充优的现象。对于学校附近路边摆摊现象则更是明显。
1、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要让以身试法者有所“畏惧”。
无论是大小品牌还是大小企业,一经查处,严惩不贷。全力避免一切腐败现象的发生与发展,逐步消除政府、企业、经营者及检测者的信誉危机。尤其要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的保障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努力打造城乡和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宣传形式多样化。
绝大多数人认为我们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声称通过我们的宣讲和宣传资料的发放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还要求我们平时多开展一些类似的活动,也有部分人群根本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还有些人认为这些东西无所谓。因此,除了对一些不法生产经营者介入监督和曝光外,新闻媒体还应多做些增强人们健康消费意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消费,不盲目贪便宜。
3、引进高素质人才,尽快完善食品生产与质量检测体系。
食品生产与质量检测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协调各部门职能和统一食品安全标准。为提高食品的生产质量、增强食品监测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应当从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投入,逐步扩大其覆盖面。特别是地方民营企业和监测部门,更应加强与各大高校的联系多引进技术。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十六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经营者自律行为的规范性文件制度,但仅仅依靠经营者自己落实自律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高度重视引导教育、社会监督和工商督查等外在措施。我们要认识到,目前对不落实经营者自律制度的行为缺乏具体有力的监督、约束和惩戒机制,经营者自律制度行为的社会监督与控制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保障。必须努力建立教育、倡导、约束、监督、惩戒相统一的机制,鼓励与规范经营者的诚信经营行为,形成工商积极引导、经营者严格自律、社会密切关注与监督的自律制度建设建设格局。这里的关键是:要让广大经营者通过实施自律制度真正体会到与提高其经济效益是正比关系,这是落实企业经营者自律制度的根本原则,只有这一原则得到体现,才能切实把自律制度扶上自觉自愿自律的绿色通道。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调研报告篇十七
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市人大会副主任带领市人大财经委、农业环保委和教科文卫民侨委人,就当前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情况了调研和督查,食品安全工作调研报告。
一、情况。
近年来,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摆在位置,自主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结构和发展转变,质量新,产业素质提升;食品安全新提升,生产加工持续;食品监管新,保障体系;品牌建设新进展,制造声誉;监管体系健全,质量基础夯实;全民质量安全意识新,社会环境。是去年8月份开始,我市国务院、省的部署,,组织了为期四个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各级各的努力,专项整治行动了、的,了预期。
二、问题。
(一)产品质量总体仍然不高。全市总体质量在粗放型增长和低端产业结构上,总体滞后于全市经济发展,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长期徘徊在80%左右。,各县区发展状况也平衡;传统产业质量不容乐观,小企业质量技术基础薄弱,产品档次不高、性不强、标准偏低,制售假冒伪劣完全根除,质量违规案件时有。
(三)和深化专项整治任重道远。在专项整治过程中了一整套规范和制度,但受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要长期绝非易事,企业对为要索证索票、台帐的认识还模糊,这是要我做的,认识到这是产品质量责任、便于追溯质量责任的需要,容易专项整治反复。
(四)三无企业的彻底取缔难度。三无生产加工点量大面广、有的流动性和隐藏性,还难以应对;主观上看,分段模糊再加上间职能衔接、信息交流不畅问题短期内难以消除,监管机制尚未真正,况且食品生产许可工商登记的前置条件,新办证照情况无法获取,常常被动监管的状态,难免会监管脱节。而且三无生产加工也极易反复,彻底解决确有大的难度。
(五)基层网络建设有待和。市属两区了综合性的公共管理机构,但人员、综合素质和都产品质量、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需要。三个县尚未基层监管网络。而产品质量、食品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难点、又在基层,在农村。
(六)法律法规还配套。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处罚条款不,不法分子或诚信的生产者、经营者有可乘之机,使执法应严肃性。食品无照经营整治仍是专项整治工作的难点,是流动摊点,固定的经营场所,卫生许可证,法律的交叉问题如何解决值得。
三、建议意见。
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既是一项事关社会稳定的民生工程,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建议及监管要本着对、健康安全的宗旨,当前我市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和薄弱环节,的措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建设。
(一)牢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xx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着力转变发展观念,包括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的发展质量。要认识到,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利益,形象;容忍假冒伪劣,容忍对利益的侵犯和对形象的损害。各级各能牢固科学发展观,是强烈的质量安全意识,是长效机制的首要因素。
(二)宣传教育,培养生产经营者、消费者的习惯。要与荣辱观的教育起来,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梯工作安排 电梯维护请示(12篇)
- 术后快速康复的意义 手术室快速康复护理怎么开展(16篇)
- 2023年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报告(通用16篇)
- 最新食品安全履职报告(通用17篇)
- 最新史记的读后感50字(实用9篇)
- 史记的读后感100字(汇总19篇)
- 家庭教育活动方案大班(精选16篇)
- 2023年志愿服务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精选20篇)
- 最新追求理想也要尊重现实(通用14篇)
- 才艺大赛演讲稿(模板13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