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22:14:40 页码:14
2023年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精选9篇)
2023-11-24 22:14:40    小编:zdfb

总结是对我们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做事情的一个梳理和总结,是我们进步的一种方式。要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主题。通过观看这些范文,可以了解到总结的写作要点和技巧,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一

1、认识“峨、羌、渝”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江行思乡思友之情。

了解诗句含义,感受“月”代表的思想含义,进一步感受诗人思乡思友之情。

(一)诗人简介。

今天,我们上课之前先来聊聊一位大家熟知的诗人——李白。

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李白不仅文采斐然,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爱游历。不信,来看看他的诗,请几位同学来读读。(诗文略)。

感受到什么?

(李白足迹遍布九州,去过不少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是啊,这既是李白,他时常在路上。今天,我们就来细品他的一首《峨眉山月歌》,随它去领略名山大川之美,感受旅者之思吧!

(二)初读释题,把握节奏韵味。

谁来读诗题,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描写了峨眉山月的景色)齐读诗题。

自由读,反复读,读准字音,试着读出节奏来。

正音、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自主探究解诗意,品读感悟入诗境。

“峨眉山月半轮秋”看到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

“月”半轮;“山”高大雄伟。

小结:远远望去,这不就是一幅“青山吐月”的优美画面,请男生读。

再读读,这月亮还有什么特点?“亮”

从何可见?“秋”

这青山吐出的还是月亮吗?吐出的是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啊!美吗?

全班女生一起读。

2、我们知道,这是李白初次出游,加之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致,联想一下你们出去游玩时的心情,此时的李白,心情如何?(兴奋、高兴、已被美景深深地陶醉了……)他特别期待看到更多的美景,他看到了吗?找到了吗?请用诗句回答我。“影入平羌江水流”怎么个美法?江水流动,水波荡漾之美!读月亮照在江中,随着江水流动,显得很美!师质疑:这行没有写月啊,你们怎么知道月光在江中呢?“影”指月亮的影子。读能用一个词或句子来表现这种美景吗?虽不是渔火,但月影入江,李白似乎也可以体会到“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的妙处吧!一起读。

3、看看插图,我们的诗人此时在哪呢?人在船上,船在江中,随江而下,结合插图我们知道了诗人的观察点。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行诗,随作者感受夜行江景之美吧!

4、看看你们圈画的地名,再读读诗文的三、四行,看看还有什么发生的变化?诗人除了陶醉于美景之外,心情会不会有变化呢?赶快读读后两行,感受一下。发现什么有变化?(地点发生了变化)感受到什么?(离家越来越远了)家在哪里?那高大雄伟的峨眉山也渐渐看不见了,谁来读?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出了诗人的一丝惆怅,还有谁读?你读出了什么?(一丝不舍、想念)离家越来越远,思念之情渐盛。女生一起读。

继续往下读,你还从哪里读出了诗人的想念与不舍?

“思君不见下渝州”思君,这里的“君”指谁?(亲人)他会想念亲人的什么呢?

还能见到么?为什么?

是啊,思亲不见亲,还有谁读?

除了亲人,这里的“君”还指谁?(朋友)。

李白一生爱交友,与友人情谊之深,在他的诗中也可见一斑,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那你们知道,李白最喜欢和朋友在一起干什么吗?“喝酒”

是啊,“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可现在呢?

他是多么想和朋友把酒言欢啊,请男生读。

5、随着船儿渐行渐远,诗人眼中的美景也渐渐被愈演愈烈的思乡之情所取代。来,请一、二组同学读一二行,三、四组同学读三四行。老师读课题,我们合作来读读这首诗,读出你的理解来。

是啊,月亮常常作为思乡的代名词。诗人行至路上,看到家乡的山月之景,思乡之意已顿然而起。这也是为什么诗文短短28个字,连用了五个地名,但诗题却取之其一,名为《峨眉山月歌》之故啊!

让我们齐读古诗,再一次感受诗人的思乡思友之情吧!

理解之后的背诵更有效率,自由背诵。

7、李白写“月”的诗句不少,也常常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意,课下,也请同学们多读多积累。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同学们已经会背许多首古诗,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一)介绍作者。

读一读《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说说是谁写的?学生介绍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指名介绍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等。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读准生字。

3、反馈:(点名读)。

4、诗歌都有韵律、节奏,你能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吗。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圈画诗中地名。老师提示:这首诗一共28个字,可是却有五个地名。老师再提示:除了地名,还剩下16个字,他们的意思是什么呢?学生再读古诗根据注释自学,同桌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6、逐句理解。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齐读)。

7、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看图体会意境,年轻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同学们想象诗人行船于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当他面对这多情的月亮时,他将情不自禁地想念他的家乡、朋友。

(2)、齐读诗句。补充:李白有一句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李白的眼中,月亮就是朋友。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因为有了月亮的相伴而不再寂寞,孤单,但是,当月亮落下西山,李白失去了最后的朋友,他思念着,想见着。李白思念的是谁呢?。

刚才的“君”如果指的是朋友、亲人的话,这里的“君”也可以说是月亮。小结: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友人的思念。

四、作业。

1、完成练习册。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思君/不见/下渝洲。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2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2。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四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准备:

插图、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五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插图、投影片。

一、引入谈话。

1、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同学已经会背许多首古诗了,我们刚刚学过的《赠汪伦》,你会背吗?抽生背诵。

2、你还记得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李白),本学期我们还学了他的一首关于月亮的诗歌哟,————《静夜思》。

3、师生齐背《静夜思》。

1、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3、读通诗句。

(1)老师范读。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不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解决。

(3)同桌互相教读,正音。

(4)齐读。

(5)个别读。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知诗意。

(1)简介“峨眉山”。

(2)齐读诗的第1、2句,想想诗人在哪里看到峨眉山月的?引导学生想像画面,指导个性化的朗读。

(3)齐读诗的3、4句,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注意4个地点转换,指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思念之情。

(4)知诗意:尝试着和老师一起说说诗的大意。

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

(5)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6、有感情地朗读。

7、练习背诵。

四、拓展。

1、学生一起读关于月的古诗名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朱淑真《生查子》。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出示诗句,学生感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白居易《琵琶行》。

愁,愁老父破碎的月光满怀愁,愁老母零乱的白发满怀——潘洗尘《饮九月九的酒》。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六

生:令人心旷神怡。

生:我都不想走了。

师:哦,你是流连忘返呀。那李白看到眼前的这番景象,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呢?你能从诗句中读明白吗?提示:诗句中有一个字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试着找出来,想想它的意思。

(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师笑笑,对她说:多一分思考,多一份收获。该同学有埋头读文。

(2分钟左右,众多学生举手。)。

生:“思”字,是思念的意思。

师:你知道李白思念谁吗?

一生插言:是思念朋友。

师:你真了不起,想到李白心里去了。同学们,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想到朋友呢?

生:他想和朋友一起欣赏美景。

生:他想和朋友“把酒言欢”

生:因为他想和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生:父母。

师:是呀,李白他还想到了自己的亲人。

《峨眉山月歌》与《望洞庭》写的都是秋夜景色,但又有不同,《望洞庭》侧重于写景《峨眉山月歌》侧重于抒情。

学习《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重点抓住“思”字,让学生自学古诗,并从古诗的字词入手,深入理解诗意,并抓住文中的两个比喻,做到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古诗内容,感悟情感,读好诗歌,体会秋夜思人的意境,也体会28个字的诗歌包含5个地名的不着痕迹的写法。

接着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展开合理的想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意。在讨论中老师参与学习小组讨论。

最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诗歌中的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感,培养提高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在理解“下渝州”时,教师在下面标示出“渝州”的位置,问学生为何这样画?从而自然而然理解“下”的含义!为了让学生理解“影入平羌江水流。”我引入了一支歌“月亮走,我也走”。这里是“船儿走,月亮也走”孤独的离乡秋夜有着月儿的相送与陪伴,才能排解点思友之情。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七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两首古诗的意思。

2、背诵两首古诗。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理解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两首古诗的意思。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投影片、收集有关李白、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理解《峨眉山月歌》诗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一、激发学习兴趣。

1、导入新课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

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2、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书:课题。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出示:峨眉君羌渝洲。

1、认读生字。

2、理解字词的意思:半轮(看图理解,指上弦月或下弦月)。

3、影:月影。

夜发:连夜出发。

四、读文释义。

理解一、二两句: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照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1、指名读。

2、小组学习,理解意思,或提出疑问。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板书:月半轮。

理解三、四句: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思念友人却没有见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向渝洲驶去了。

板书:影江水流。

1、由读。

2、小组学习。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连起来读,指名串讲诗意。

1、示幻灯片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想象。

板书:思君。

五、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见了什么,低头又看见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脸上会么表情。

3、结合想象连起来说一段话。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人因思念而惆怅的预语气。,语调要低缓些。

六、指导背诵指名背。

齐背。

总结作者借峨眉山的月夜美景,抒发了自己思念友人的心情,意境清新,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书:写景抒情。

1、作业:理解带点的词语,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篇八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两课时。

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

2、自读,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5、读边悟,体会全诗意境。

三、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1、反复诵读,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2、领会作者写该诗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4、熟读成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

四、发展性练习。

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

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读自悟。

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

4、熟读成诵。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等奖篇九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2、学生介绍对李白的了解,背诵以前读过的李白的诗,如《早发白帝城》《赠汪伦》《静夜思》等三五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提醒学生要有目的地读。(读准,找出地名)。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学生自主交流对生字的学习体会,互相提醒易读错、写错的字。交流找到的地名,读准。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5、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6、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结合插图)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君:作者的友人,读中指月亮。下:从上游往下游行走。

7、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8、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9、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2小题。

3、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文档为doc格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