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一种开阔眼界、丰富人生的方式,我喜欢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同的风景和文化。总结需要客观、真实地概括自己的表现和收获。欢迎大家浏览下面的总结范文,相信能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
管理学基础论文篇一
(青海省德令哈市第四中学)。
摘要:音乐没有国界,音乐不会因为语言的不通而停止传播,因为好的音乐是没有语言界线的。初中音乐教学作为素质培养的重要科目,教师也一直努力总结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音乐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基于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开放式教学,使学生的音乐水平得到提高,达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初中音乐;开放式教学;创设情景。
初中音乐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学会欣赏不同的音乐。多听听音乐,不仅会让学生在学习之余让自己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也会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培养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本文通过对开放式教学的分析,阐述了开放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开放式教学在音乐课堂的应用,不仅要以音乐教材为中心,还要根据音乐教材进行一定的扩展,使学生的音乐眼界进行扩展。首先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只局限于音乐教材,教师可以依照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适当扩展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水平。在初中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去教室外,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感受大自然,使心情得到放松,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音乐,对学生学习音乐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开放式教学突出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地位,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想法,也要注意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及时化解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疑问。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情景设置,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情景中进行音乐学习。例如,在教学中会有描述友情、亲情和乡情的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些音乐背景进行相应主题的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感受这些音乐的真实情感,对音乐进行情感体验。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时,要注意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教师的教学会更加具有实用性,例如,在母亲节或者父亲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放一些表达母爱和父爱的音乐,并配上一些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在听音乐中感受音乐带来的魅力,开放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总之,开放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感受这些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
参考文献:
编辑杨兆东。
管理学基础论文篇二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因而许多客观规律、“机理”和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相对可靠、管理学不是一门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管理学确实还不够“资格”、大量的“科学”也就不成为科学了、必须达到或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上述标准、经济学研究不仅不可能进行实验设计、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同时就是强调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是一门机械论科学、现代科学的“理念”比起古希腊时代,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科学对自然和文化的解释并不是绝对的和万能的、历史学似乎比管理学更不科学、管理学,作为“管理学科”的基石的管理学还缺乏上述条件等,具体请详见。
张建华先生的《也谈“管理”》一文中提出了很多问题,鉴于各种原因,本人在这里只谈与“科学”和“管理”这两个语词有关的某些问题,即说明为什么管理学不能成为“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科学。
从“科学”这一语词较为通常的意义上来说,管理学自然是一门科学。一般来说,任何一门学问,只要同时坚持如下两个原则,就可以成为一门通常意义上的科学。
第一,坚持用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客观规律、从可控制实验中获得的各种“机理”、通过逻辑思维过程得出的各种“原则”作为解释自然现象和文化现象的理论依据。
第二,坚持以人们可以共同感知的、可共同把握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基本事实、基本事件、历史记录等作为研究的起点。
由于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因而许多客观规律、“机理”和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相对可靠的。同样,大量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基本事实、基本事件、历史记录本身也会因人的解释的不同而只是相对可靠的。但这并不要紧,这些东西发展或变化了,科学本身也会发展和变化。这也就不妨碍我们把坚持这两个原则“作”出的学问当作科学。
现在的管理学完全遵守了这两个原则,完全符合这两个条件,自然是一门科学。
本人说“管理”或管理学不是一门“科学”,是有几个前提的。
第一,管理学不是一门“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
第二,在“管理学科”中,必须有一门核心学科,这个核心学科必须是机械论意义上的科学。管理学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第三,在本人说“管理”不是一门科学的同时,强调了“管理”是一门艺术。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说,艺术对人类生活——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的影响都比科学要大得多。
管理学不是一门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这一点是毫不疑问的。这门科学不可能成为“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科学,这一点,后面将予以说明。至于“管理”,无论是谁,只要他在从事“管理”或从事过“管理”,他都会知道在这一过程中,“艺术”比“科学”更为重要。这里没有丝毫否定“科学”在管理中的作用的含义,这里只是说,仅仅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仅仅只用所谓的管理学的科学原理来教育学生,根本不可能培养出管理人才。
本人可以在此作出预测,今后中国涌现出来的企业管理人才,绝大部分不会是管理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尽管这些拥有硕士或博士头衔的人在企业中可以比其他人享有更多的管理“特权”,但“特权”本身既不会成为才能,更不会成为智慧。就象美国的法律人才根本不是通过教授“法律条文”,而是通过学生理解大量的“法律判例”培养出来的一样,管理人才也只有在大量的“个案教学”中才能培养出来。
只是,中国有几个“管理学科”的教授作过个案研究呢?中国又有几个“管理学科”的教授会作个案研究呢?管理是一门协调人的社会活动的艺术,就象律师是一种调节人与人的纠纷的艺术一样,艺术及个人的艺术才能只能在个人实践和吸收他人的经验中潜移默化地获得和提高。普遍原理的教学当然不可缺少,但想仅仅只靠这种教学就能够培养出管理人才,无异于白日做梦。
象管理学这样的科学与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的差别是非常明显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用那些非机械论意义上的科学来把握世界。现在的问题的核心并不在这里,而在于人们把诸如“政府的行政部门依据宪法和法律对社会成员实施普遍强制使社会成员依‘原则’行事的‘行政管理’”、“企业领导人协调组织成员为‘目标’奋斗的‘企业管理’”、“社会保存和传播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文献与记录的‘文献记录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存储和传输人们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的数据、文字和语音语词、图形图像的‘信息管理’”这四种“本质”上有着重大差别的“管理”当作一类“学科”,并以“管理学”作为这个学科的核心基础科学。
从这样的角度来说,管理学确实还不够“资格”。也正因为管理学不够资格,所谓的“管理学科”也就是一个没有基石的空中楼阁,以此空中楼阁为条件拼凑起来的用于优化组织教学资源的“管理学院”本身就只会是一个“大杂烩”。
我们看英美国家是怎样定义“science”的:“”即“以那些通过测定获得的事实的知识和陈述了普遍的自然规律的知识为基础的研究”。这里用“ofknowledge”修饰“study”,就是说,“science”的研究从属于后面“知识”,或者说,后面的通过测定获得的事实和陈述了普遍性的自然规律这两个方面知识控制了整个科学研究。
在英语中,“管理学”使用首字母大写的“management”即“management”来表示。按照上述标准,英美国家自然不会将“management”当作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这很明显,管理学中的大量的知识或者不是通过测定获得的,或者不是普遍的自然规律,或者二者都不是。
按照这个标准,大量的“科学”也就不成为科学了。当然,除了专门研究“科学”本身的科学在特定的条件之下,人们一般不会在如此严格的意义上使用“科学”这一语词。大体上,人们对这两个标准放宽了尺度,其大致范围就是本文前面所说的两个原则。
但是,如果一门科学要成为一个“科学群”的核心基础学科,则其必须达到或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上述标准。换句话说,这门科学必须是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科学。这也就是说,如果管理学要成为“管理学科”中的核心基础科学,管理学就必须是机械论意义上的科学。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对这个复杂系统进行整体的、不“损伤”这个整体的科学研究。这样,人们就只能采取“简化”的方式来对人类社会进行研究,这种简化世界的方法,就是机械论科学的方法。一般来说,这个简化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先确定从什么样的角度研究这个复杂系统。第二个步骤则是在确实这个角度之后,再将从这个角度“划分”出来的人类社会进行“机械化”。这样,就可能从某种角度、某种方式来把握人类社会这个复杂系统,而这种把握,只能是一种机械论科学意义上的把握。
本人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直强调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机械论科学。首先,经济学从“经济”即人类通过劳作与交换增加社会财富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看作一个经济系统,这就完成了前面所说的第一步。随后,在这种简化的基础上,在将人类社会的组成要素即个人“机械化”为“理性自利”的“经济人”。这就完成了上述简化的第二步。
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和经验的方法,逐步作出假设,获得观察数据(实际上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记录),验证假设,一步一步地构造起了经济学的理论大厦。
至于机械论科学为什么具有探索“机理”和鉴别事实的独特功能,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解释。
张先生说有人否定经济学是一门科学,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我们要知道,诺贝尔的遗愿只是希望奖励在“实验科学”中作出贡献的人(文学和人类和平是另外一回事)——诺贝尔奖最初只有物理、化学和医学三项科学奖,很多涉及到生物学的科学成果都是通过化学和医学获得诺贝尔奖的。或许诺贝尔奖的评选机构“违背”了诺贝尔的遗愿,但经济学总得多少有些“科学”资格才能成为诺贝尔奖之一。
一般来说,仅仅只是从微观经济学本身来说,它确实够得上严格意义上的科学。但是,由于其研究对象的特殊,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第一,经济学研究不仅不可能进行实验设计,连控制观测也不可能进行,而只能以人们在经济过程中形成的记录为研究起点,而人们对这些记录的保存、收集、使用具有很大的任意性。
第二,经济学研究的结果本身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人们的行为本身又会使得经济学的研究结果“变形”。但这两点是由于研究对象的特点产生的,而不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本身原问题。
因此,经济学,或者说微观经济学是一门机械论科学,这已经基本上获得了科学界,包括不少极其苛刻使用“科学标准”的科学家的基本认同。
目前的经济学已经有很多的分支,很多经济学家正在试图用经济学“取代”其他一切社会科学。本人承认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的同时就是强调经济学(主要是微观经济学)是一门机械论科学。这样说的目的就是要强调机械论科学在解释历史、文化、社会中的缺陷和不足。尽管机械论科学能够获得有关复杂系统的某些“机理”,但是,机械论科学根本不可能从整体上说明复杂系统,这就决定了机械论科学在解释复杂系统中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管理学基础论文篇三
: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设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师在着实际动手能力不强的缺陷,应通过加大教师参加实践锻炼的力度、加强教师技能培训、引进和聘任高技能人才、明确教师指导方法、建设校本实践课程、校外实践基地等措施解决。
《管理学基础》课程是管理类专业必修的主干课程,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活动,训练管理类各专业学生的管理基础能力,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使学生掌握“基层运营管理人”应具备的管理知识与技能。特别是《管理学基础》坚持管理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理论知识的运用为途径、以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对管理学基础课程师资建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
(一)《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设计。
实践教学设计主要是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形式,介于直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即在课堂内或校园内,引入管理要素,建立仿真环境,营造管理情景,使学生向实际管理者那样进行模拟决策。具体形式主要有:(1)全程渗透案例分析讨论;(2)角色扮演;(3)情景剧;(4)模拟经营决策;(5)校园体验;(6)管理游戏等。实践与训练的基本方式主要有:一是通过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构筑课堂内实践教学体系。二是校内课外模拟实践活动。
三是深入企业的管理调研与岗位见习。实训目标是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管理技能为主线,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基层运营管理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实践教学内容:一是通过验证性实训,以体验和验证管理理论、工具、方法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活动。二是通过专题性实训,以培养学生某一专项管理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活动。三是通过综合性实训,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实践教学活动。
(二)《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教师的资格。
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学基础》教师是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任职资格:一是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职业道德,熟悉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二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职业实践能力和实际经验,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技能,能胜任对学生的指导和培训;三是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耐心指导。
2、《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教师的职责。
《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切实履行职责。一是严格执行培养方案与实践大纲,编制授课计划或方案,认真备课;二是组织和安排好学生,做好学生的动员工作和纪律及安全教育,确保实践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做好实践准备工作;四是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组织、严格要求、耐心指导学生遵守操作规程,按时完成规定的任务。
五是教师要严格按照《管理学基础》规定考核项目、内容、标准和方法,对学生进行认真的考核,认真批阅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报告或总结,公平、公正地评定成绩;六是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坚持教书育人,关心学生,深入细致地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热情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系或学院请示、报告。
3、《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的教师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填写“实践教学申报表”。二是每次实践教学前都要撰写教学方案,主要项目应包括:本次实践教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内容和形式;时间、地点等。三是认真组织,亲自参加,抓好重点,指导全面,保证每次活动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四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自己组织、自主活动,调动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五是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或布置学生做调查报告、小论文或实践学习的心得体会等,并及时评阅,再结合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评定每个学生的实践学习成绩,并按一定比例计入该课程的总成绩。六是提交实践教学总结报告。
《^v^职业教育法》和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双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讨论稿)》,都要求培养和建设一支能够适应21世纪要求、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具体到《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教师,更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有组织地引进和培养一支能够胜任实践实习任务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大教师实践锻炼。
1、增加实践经历。《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师凡是没有工作工作经历的必须有计划地安排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左右的锻炼,新分配的大学生也要安排社会实践。
2、规定实践时数。《管理学基础》实践教师每年必须到企事业单位锻炼一定的时间,一般累计不得少于30天。
3、编制实践计划。
4、撰写实践总结。
5、进行成果汇报。《管理学基础》到企事业单位进行社会实践的教师回校后要在一定范围内举行实践成果汇报会,汇报自己在该阶段的学习收、心得体会。
(二)加强教师技能培训。
1、掌握专业技能。在下达《管理学基础》教学任务前,由教务处安排,采用外聘专家辅导与送出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2、拟定培训计划。选出优秀的《管理学基础》青年教师参加省、国家级的各类职业技能证书的学习,并考取证书。
(三)引进和聘任高技能人才。
1、引进人才。适当从企业引进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充实《管理学基础》教师队伍。
2、聘任人才。适当从企业及社会中不定期聘任符合本专业要求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以加强《管理学基础》实践、实验教学的需要。
(四)明确教师指导方法。
1、“学生中心”教学理念。
《管理学基础》应充分发挥学生教学主体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教师的教学角色定位是学习活动管理者和指导者。教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需求、提出学习需求、计划学习活动和进度、获取学习资源、评估学习效果。
2、获取式教学方式。
作为一种特定的教学改革目标模式,获取式教学必须具备两个本质特征: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二是具有完整的体系,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和可操作性。向以课堂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挑战,最基本的改革方向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渠道。
3、改革教学方法。
管理学基础论文篇四
管理学作为一门管理类的基础课程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加之社会各界对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学教学必须进行有效的改革,通过开放式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
开放式教育模式的建构源自开放性的教育理念,其目的在于改革传统的、单一式的管理教学模式,以达到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以卜几点:首先,开放式教育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转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其次,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在教学中营造一种开放性、互动性的师生关系;最后,优化教育资源环境,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之,开放性教育在管理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可以较好地提高高等教育的实效性,向社会提供各种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开放式教育理念认为,学校培养的学生总体上应该能够适应甚至引领社会需求,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应该与社会密切联系。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追求实用知识的影响下,学科设置逐渐向有利于市场需求的方向调整,学校则降为一种职业培训场所,偏离了正确的教育轨道。此外,对于高校教学来说,其教育目的除了向社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之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内在精神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因此,精神层面以及内在理想上的开放将会有利于进一步开放教育功能,体现开放式的教育理念。
不管是何种教育机构其主要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在相关领域的职业技巧。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在精神层面和内在理想方面实现了开放,就必然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的开放。为此,高校从学科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以及具体时问等多方面都应该实现开放性,与社会相连接,并依照每个学校的不同特色,开展特色教育,实现教学手段的开放性。比如,学校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可以不断拓宽课堂教学的范围,引导学生到社会上去体验生活,自主创业,加强实践教学的投入,让学生不仅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有所受益,而且在学校提供的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中掌握更多的知识。
管理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抽象性特点,管理知识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进行,以不断加强受教育者对管理知识的理解。在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实践中,开放式教育方法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创设开放的管理学教育氛围。开放式教育模式开展的前提是建立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改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教育。现阶段依然有很多教师在进行管理学基础课教学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以权威者的身份自居,学生完全处于从属的地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为此,在开放式教育的应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授课者,而且是学生的朋友、倾听者、学习者,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以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做到信任和尊重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大胆地与教师进行互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会由此激发。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学理念。在传统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理念中,教师和学生大都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而管理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加之现阶段社会各界对管理人才的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高校在开展管理学基础学科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习者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式教育模式正是通过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实际管理能力的提高。为此,在开放式管理学基础学科教学中,教育者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最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实施开放式的教学内容。现阶段,随着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管理学基础课程的内容也逐渐得到优化完善。在管理学教育内容的设计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基层管理岗位能力和综合管理技能为指引,综合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管理学基础课程的专业性,依照不同学生的专业特性,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比如,对于思想政治专业学生,应该强调其对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对于物流专业学生,在教学中应该尤其加强对物流、仓储、配送等方面的教学。
管理学基础论文篇五
信息技术是指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相关技术总称。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因为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能力、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等有着积极的作用。此外,信息技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扩大视野。因此,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元素合理地注入到教学方式中,基于网络交互平台,创设更为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等就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跟其他科目相比,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有着更大的优势,我们可以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把信息技术手段适当地运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对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2.1学生基础不一。
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往往开设在第一学年里,对象是刚进校的新生。由于一年级新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和地方,且大部分来自于农村,正因为生源地经济水平的差异性和教育的不平衡,学生在中学阶段受计算机教育的程度明显不一,如城里学生很早就接触和使用了计算机,他们的基础较好,而在农村的一些学生很少或者几乎从没接触过计算机,到了中职学校后才开始接触和使用,他们的基础很差或者毫无基础。加上城里来的学生虽然能比较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但他们还是很少用来学习,大部分只是上网、看电影或者玩游戏之类,对学习不够主动,兴趣似乎也不高。基础不好的学生呢,虽然最开始比较有兴趣,也在认真学习,但由于学习难度还是稍大,不能及时消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逐渐地他们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挫败感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此时想要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是很难的。
2.2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能直观地通过声音、图形图像、视频等手段,将各种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们通常普遍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确,这种教学方式也很不错,尽管优点很明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1)教师为了制作一个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会花大量时间,如查找素材,设计版式等,而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探索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有些本末倒置。
(2)有时多媒体教学过于形式化,课堂上就是播放教学课件,只是把板书从黑板上移到了电脑上,缺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容易让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3)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后授课内容会明显增多,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完成教学任务必会加快教学进度,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吸收和消化那么多的知识有些困难。
2.3考核和评价方式传统单一。
考核和评价的方式比较传统单一,学生在计算机上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和出的题目,再提交给老师进行检查评分就可以了。这种考核方式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考核方式的模式,模式固定、命题无新意、考核标准单一,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他们只能按部就班,当学生面对新问题时,他们就会有些束手无策,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是毫无益处的。
3.1创新教学设计。
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设计,任课教师选取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如教学内容,任务目标,效果验收与评价方式等。每堂课前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多种方式完成任务,如看书自学、利用网络在电脑或手机上查阅资料或分小组进行讨论等完成老师指定的任务。这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查阅资料、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发挥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方面都能起到促进的作用。有了这些,师生间的互动可以大大增强,课堂气氛不会再那么沉闷,会活跃起来。例如,在学习word中的邮件合并这一内容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邮件合并的含义、作用和使用范围,最后让学生掌握邮件合并的基本方法及步骤并灵活运用。在进行这个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时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课前让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创设一些学习情境,如模拟情境、问题情境。教师可以在qq群里或大学城空间等发布任务,模拟相关的情境,如发布毕业证书模板图片和毕业生信息数据,要学生讨论如何制作毕业证书?然后让学生看书或上网查找邮件合并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最后制作微课视频并上传至qq、微信群或世界大学城空间让学生观看、学习,还可以在相关的.网络平台进行互动,如自学成果展示,学习交流等。课中根据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再次提问并进行点评,强调知识点,布置课堂任务。课后进行拓展学习,邮件合并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有应用,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方面的应用。小组间互相出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挑战赛,看每个组是否能又快有好的完成任务。课后制作以小组为单位把完成后的作品上传至qq群文件或大学城空间中,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按等级计分。测试内容和形式可以是:(1)根据课前任务,随机提问学生。(2)参与讨论和回复,参与者计分。(3)课堂和课后竞赛,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计分并将完成任务优胜者名单公布于qq群或大学城空间,同时展示优秀作品。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后,让学生有了更多的主动性,也把信息技术灵活地运用到了教学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创设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只是一味地讲授,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毫无兴趣,也很难主动探究学习。如果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任务创设一些跟工作、生活相关的项目、案例等教学情境,模拟工作过程,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分组实践共同完成任务,学生会在模拟的情境中得到学习与锻炼,提高知识和完成项目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不仅优化了学习目标,还创新了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学生能在课堂上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团结协作。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了锻炼。
3.3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目标,那就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是指从项目发布、任务分发、作业布置到学生作业、作品提交都是在机器上完成。不仅增加了师生互动,还提高了评估的实时性,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微信或世界大学城空间等现代化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多样化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式。
4.结语。
可见,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信息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们可以合理、有效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管理学基础论文篇六
颠倒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符合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本文对颠倒课堂教学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主要对颠倒课堂的流程设计和实践结果进行分析。
1.颠倒课堂的意义。
现代化信息流通的快速发展,学生们对于微信、qq、网上购物、电子地图等信息技术手段并不陌生。但是,通过对我校学生的观察发现,学生在入学前的计算机水平有很大的差异,导致基础较差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这就让课堂教学面临着重要的调整。“颠倒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课堂统一教学的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学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学习者创造了自由的学习空间。而在课堂上,师生通过协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内化。
2.颠倒流程设计。
颠倒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将学习搬到课堂外,而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本文结合相关的理论,以及参考相应的颠倒课堂模型对流程进行设计。
2.1教学准备。
教学初期,教师需要等整个颠倒课堂流程进行设计,在设计中应该包含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教学环境搭建和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资源是指对教学内容进行ppt设计、录制教学视频、利用不同的渠道对教学资料进行整理等,同时还要准备相应的单元练习和学习任务。当然,面对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其本身存在一定的优势,即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准备各种需求的学习资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其次利用qq或者微信等流行的社交软件,教师通过建立教学群和教学公众号,将相关的资料进行共享。这种软件最大的优势,就是学习者对其普遍熟悉,也都会操作,可以有效的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资源。比如,在excel的count和counta函数教学中,笔者将两个函数的区别、使用方法以及操作视频制作成学习资源,在教学资源的后面设置学习反馈调查问卷,通过教学公众号发布。发布成功后,笔者通过微信群通知学习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填写调查问卷,从而得到学生学习后的反馈。
2.2释疑解惑。
解疑解惑,故名思议就是教师可以根据以上阶段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分类,同时对其总结。对学生的疑点难点进行更深入的解答。对于相同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解答,而对于一些个别的问题,教师可以对其个别指导,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答,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此外,教师还可以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理解。首选这些问题的难度并不大,而且这类问题多说明学生对这些内容更感兴趣,所以学生自讨论的过程中会更积极。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对于问题的留存,应该适当且不适宜过多,这是因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有限的',将过多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影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正确理解;其次,大量的问题讨论会占据更多的课堂时间,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例如,在excel2010的count和counta函数教学中,笔者通过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总结出学生的疑惑主要集中在两个函数的使用对象上。因此,笔者在课堂上针对该问题进行解答,并且通过习题实操强化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
3.颠倒课堂应用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颠倒课堂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是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学习能力与协作能力的培养。在知识掌握情况上,对于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更深入的掌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或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衍生知识。但同时也发现,要将颠倒课堂模式广泛用于中职教学中,还需要考虑学习内容的适用性以及学生自制能力等问题,这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除此之外,由于学生在面对新教学模式时,其接受能力不同,教师要在颠倒课堂教学中对颠倒的程度进行掌握,注意其可能带来学生学习差距加大的问题。
4.结语。
每个课堂教学模式都存在一定的两面性,颠倒课堂模式也是如此。颠倒课堂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有一定优势。通过上述分析,认为在颠倒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对颠倒的度进行掌握,以防止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式。颠倒课堂模式还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并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才能真正的对教学改革进行促进作用。
管理学基础论文篇七
在采购原材料过程中,因为没能得到供货方的供货发票,一部分财务会计人员并没有对原材料进行入账工作,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种情况,即原材料已经领用,但是并未在账面上做相关记录,导致账面记录与实际的库存数量之间严重不符。
报销凭证不规范。
一些企业在进行费用报销时,以无付款单位发票进行入账,还有一些会议费用的报销单纯将发票作为凭证,并未提供相应的会议内容通知等,有时还会将专用的收款收据作为报销的凭证。
成本归集缺乏准确性。
很多企业为了规避企业所得税,对广告费等费用进行抵扣限制,将广告费等费用记入“管理费用———办公费”科目中。企业在原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一些本应该计入到原材料成本中的运输费计入到了期间费用中,企业存货成本发生了虚减。
合同管理缺乏科学性。
企业中的财务部门对于销售部门提供的合同并未进行详细的审核,在进行财务核算时单纯以合同金额是否正确作为审核的基础,对合同的相关条款等内容审核得不够。与此同时,并未对合同进行备案,不能为日后出现的相关法律纠纷提供有效的证据支持。这些行为都会使企业中的财务报表失真,为企业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
挂账清理未及时进行。
一些企业中的财务人员并未对账款进行及时的清理,很多资金被占用,资金使用效率严重降低,为企业中销售人员私吞公款提供了可乘之机。
实物领购手续不全。
很多企业在购买办公耗材时,报销并未严格按照原始凭证进行,在领用和入库过程中也未进行认真的交接,更没有做出相应的交接记录,这就直接导致了实物资产与账面之间的严重不符,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私窃等行为。
2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途径。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
首先,财政部门应该定期组织相关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其次,应该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力度,同时还要加大处罚力度,对违反《会计法》的相关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使会计工作的震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领导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重视。
企业中的相关领导应该起到带头作用,重视企业会计部门中的相关工作,在物质、人才等方面为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同时要求相关企业或部门进行相应的配合,为会计部门工作提供相应的基础数据,并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提出相应的意见,使财务工作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建立起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该建立起科学的、有效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中相关会计基础工作能够更加规范。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加强对会计工作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最终使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对企业中的会计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帮助企业中的会计人员了解国家新颁布的法律和法规。通过培训将会计人员的工作思路理清,逐步改善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转变其工作观念,使会计人员的总体业务水平得到提高。此外,还要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培训培养会计人员爱岗敬业的精神,使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会计人员能够对财经法纪进行自觉的维护,对不正之风进行自觉的抵制,真正发挥财务管理工作自身的优势,针对会计工作全过程继续查错防弊,使会计信息能够更加透明、更加准确。
3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工作的内容、目标等理念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这就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势在必行,我们一定要将基于管理学的会计基础工作重视起来,特别是单位中的领导层,必须保证这项工作可以长久、扎实地坚持下去,加大内部控制制度的推进力度,不断完善单位内部制约机制,对单位内部会计监管进行进一步的强化,最终使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使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管理学基础论文篇八
3.1内容导读中创建“微课程”
“微视频”是“微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具有知识导读、引导课程及实际演练的作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内容导读能够细化学习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此过程中使用“微课程”,能够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到课程内容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微课程”网络平台还能够设置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比如,教师在讲述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知识的时候,可以将课程内容制作成小视频,也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相应的视频下载,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目标处理视频,从而将“微课程”的作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
3.2学习活动中创建“微课程”
学习活动中创建“微课程”具有协助作用。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中的重点知识和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制作成小视频,并且讲解解题每个步骤,学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进行学习,并且可以根据视频中的步骤自主学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计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并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将全体学生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全面讨论,之后使学生之间或者小组之间进行互评,学生能够接受其他学生的评价,在之后学习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及创新性。
3.3学习任务中创建“微课程”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够适合自己,就爱搜狐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程”中的小视频、ppt等,在任务驱动基础上使学生具有学习动力。对于学生学习中的知识点和难点,教师可以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对其巩固和理解[2]。
3.4综合评价中创建“微课程”
利用“微课程”,教师能够在网络平台中创建多元化、多样化难以程度的课程习题,使学生能够以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练习课程中的知识点及难点,从而将这些知识点和难点能够加深理解,及时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错误思想,并且改进。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从而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在解决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找其他同学或者教师,为自己答疑解惑,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建课外学习小组,使学生将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提出来,使全组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具有团结合作意识,促进学生能够以小组的形式的共同进步[3]。
4实例探讨。
本文现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当中的excel数据筛选为例进行微课制作。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把高级筛选与自动筛选当作两大教学模块,以这两模块为基础着手教学设计与微课制作。录制教学过程的过程:第一幕:教师在课堂中多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切入点及重难点进行讲解;第二幕:将自动(高级)筛选的步骤显示在学生面前,然后教师对各个步骤进行详细的讲解与说明;第三幕:根据讲课实例,教师可通过与第二幕的步骤相结合,对其进行演示与讲解;第四幕: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与回顾,再次讲解重难点。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并且在此过程中设计提问环节,在课堂中实时互动。在录制微课过程中,教师需对表达能力予以注重。在对此种讲解演示型微课进行制作时,学生会将更多的精力浪费到鼠标的移动上,所以在进行录制时,需尽可能减少鼠标任意移动状况,避免出现干扰学习的状况,最好在进行制作时,鼠标在具体的执行菜单命令上作出适当的停顿,且伴随声音提示,这样便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鼠标的动作。
5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且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中,包括技校教育教学。在技校教育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并且掌握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就衍生出了《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微课程”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创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基于此,本文就主要研究了“微课程”在技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龙孔鑫.浅析微课程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31):159~160.
[2]李晓,项露芬.微课程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以浙江树人大学《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技术》课程为例[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2):239~24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少年书法大赛参赛宣言 书法比赛参赛宣言(十三篇)
- 最新戏剧活动实施方案(实用12篇)
- 最新名师听课心得体会(优质20篇)
- 最新高中活动安排 高中通知(七篇)
- 校园食品安全简报(通用9篇)
- 2023年高中社会实践劳动心得体会(通用17篇)
- 最新精彩的运动会作文800字点面结合(优质20篇)
- 最新精彩的运动会作文点面结合500(精选16篇)
- 最新小区大堂翻新完毕通知 大堂改造注意安全通知(9篇)
- 2023年学校门卫工作内容(优质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学 校基 建维修管 理 制度(通用11篇)46下载数 565阅读数 -
管 理 学 基 础实训报告(汇总9篇)24下载数 336阅读数 -
最新
管 理 学 基 础论文(优秀8篇)22下载数 973阅读数 -
管 理 学 基 础的心得体会(精选12篇)40下载数 831阅读数 -
最新
基 建管 理 思想总结汇报基 建管 理 体系介绍(14篇)35下载数 902阅读数 -
培训
基 地管 理 制度 培训基 地管 理 制度范本(5篇)41下载数 848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