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0:40:42 页码:12
最新《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通用15篇)
2023-11-12 20:40:42    小编:zdfb

读后感是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对其中内容和体验进行感悟和总结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加深对书中思想的理解和记忆。读完一本好书后,总会有一种冲动,想要与他人分享阅读的积极体验。读后感成了我们展示自己观点、分享心得的好机会。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读后感成为我们与优秀的文字交流的方式之一。用文字记录自己的读书心路历程。读后感是把自己的心路历程内化为出版物。读后感是对一个人自我的总结和反思,是把阅读的体验内化成自己文字表达的过程,是个人对自我的思考,是对书中问题的探寻。读后感是对"好读"的总结和表达。读后感是学生对于一本书或一段文章、一个人或一种事物的理解与思考,它是学生内心真实感情和思维的自然流露,所以它具有真实性、独特性和创造性。读后感作为一种书面语言表达形式的体裁,它正是修订和规范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读后感是一种表达自己看法、表扬作者、指导读者的方法之一。读后感既是对作者憧憬之情的表白,又是对自己心灵感悟之处的记录,同时也是对读者感悟之路的引导。在写读后感时可以通过对书籍内容的比较和对比,突出自己对书中观点和主题的独特见解。下面是一些优秀读后感的案例,希望能对大家写读后感时有所帮助。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一

这本书是弗洛姆基于对30-40年代纳粹极权主义在全世界泛滥的反思而写的,他尖锐指出纳粹极权主义在社会引起狂热追捧的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的机制。如果作者仅仅是分析纳粹主义的话,这本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在我看来,不会长久和深远。很显然,作者在动笔之前肯定也考虑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整个内容的安排和结构的设计中,专门讲纳粹主义的只安排了一个章节,虽然每一章节都会涉及这一话题,作者试图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说理与逻辑推理过程,或者说通过分析社会中群体/个体的心理机制来进一步剖析纳粹主义。

这本书用七个章节试图阐明四个问题,即“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纳粹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一、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

伴随着文艺复兴、大航海冒险、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个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也越来越自由。而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但是吊诡的是,个人自由的增加并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相反,人们会选择逃避这种自由。

第一种是权威主义,是对外在权利的依赖与臣服,具体表现为施虐与受虐,并假借爱的名义。

第二种是破坏欲,就是除掉所有与之相比是个人显得弱小的对象。在纳粹极权主义时代,新中产阶级表现最为突出。

第三种是机械趋同,即从众、随大流,个人自主思想与批判性思维的丧失。

三、纳粹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

区分了当时存在的心理基础,一种是无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听之任之心理,还有一种是新中产阶级如何将社会地位的自卑转移到民族自卑。

民主社会以一种更加隐形的方式存在,这种社会很容易识别,任何一个压抑人、否定的人的社会都存在逃避自由的现象。

所以,应该怎么办?

作者主张发挥人的自发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与人格(理性+情感)的发展,而这种自发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劳动创造。

教育呢?教育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对教育持批判的态度(好像法兰克福学派都不怎么看好教育)。首先批判了教育扼杀了人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最原始的表现是孩提时代自由表达厌恶、敌视与喜欢;作者进一步批判了教育不鼓励原创性思维,灌输式的教育,以及过分推崇知识的教育方法更加助长了逃避自由的发生。

读完这本书,对于我自己来说,没有很强的个人冲击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二

书中说的自发性我很赞同,就比如,某一天,你突然发现动一下手指,你会发现手指为什么会动,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告诉自己,是因为大脑里的神经冲动以及感受器效应器等等生物因素,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抛却这些因素,从直观角度上观察过,“手指为什么会动?”会不会有另一种因素在其中,是神在指引我动吗?当然世界上有没有神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我好奇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人死了精神还会存在吗?精神可以独立于物质吗?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黑塞的《山口》写道:“世界已变得更加美丽。我独自一人,并且不因为孤单而苦恼。我别无其他愿望。我准备让太阳把我煮熟。我渴望成熟。我准备去死,准备再生。世界已变得更加美丽。”

生于斯,长于斯,虽然有人会好奇外面的世界,但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固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周围都是熟人,不用担心生计,

然后资本主义出现了,出现资本家雇佣劳动阶级进行生产,这时候劳动人民就会想他从事的劳动不仅仅是神的旨意,他可以通过更多的劳动获得更多金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资本家和劳动人民都开始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中古教会时期的人生产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同时也是一种兴趣。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三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费罗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感到很疑惑,对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从古至今人们为争取自己自由的权力付出了诸多努力,为什么要“逃避自由”呢?看了此书以后,我发现原来自由与孤独之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些关联的。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的“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让他感到焦虑与无能无力”,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难免会被束缚,因为我们需要一个规律来进行社会活动,但是当给予我们极度的自由的时候,人本身所具有的依赖感臣服感便会有所减弱,虽然独立是好的,但是难免会因为无法与社会相容而感到一种“孤独”与“不安全感”。

所以,人所具有的依赖感是我们有时候逃避自由的原因,也许我们在认为自己没有自由的时候,加倍的渴望自由,但是书中则提出自由会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无法承受,因为人还有一种天生的臣服愿望。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子女对于父母要求的自由,正如书中也有提到胎儿与母亲之间的联结与割裂。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独立的过程,在年幼时我们有父母的庇佑,那时候自由这个概念尚未在意识中出现,而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的时候,我们又不断的想要脱离开父母,想要过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而在完全脱离开父母的时候,我们又渴望他们的管束,希望听见他们的叮嘱,甚至希望他们对我们再次进行管教,因为我们心中对此有中天然的臣服与依赖。

我们害怕自由以后的孤独感,所以不断的想要与周遭链接在一起,有时候自由与孤独原来是可以很贴近的。“个体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一方面为自我力量的增长,而它的另一方面则就是孤独日益加深”,自我力量的增长就我的理解看来,是对自由的争取和渐变独立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孤独日益加深则是不可避免的。人在宏观看来虽然与这个社会有所联结,但在微观看来,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自由与孤独也都需要自己去一一品尝,争取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品尝一种孤独。

在未读此书前,从没有把自由与孤独做一个联系,甚至觉得自由是极度美好的,但是从此书中我看到,原来自由与孤独是贴近的,逃避自由的人实质上就是在逃避孤独,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都会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和臣服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四

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似乎历来是人们的本能之一,在现代却成了人们的本能之一。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的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由于自由的感受其实是一种界定,因此如果越少对于自由界定或者越是强调一种低限度的自由,那么对于自由的满足感反而会不断地增加,而相反一个社会对于自由愈是不满足那么反而说明这个社会的自由程度更加高,正是因为这一社会的高度自由属性使得社会本身能够产生对于自由的不断界定,由这不断地界定和多种思想对于自由不等界定,使得这个社会的自由标准被不断推翻。而这个推翻的过程的作用正是另外一种对于自由的宣讲。而这种不断地自由宣讲将不断地影响自由的状况。我上述所言的其实是由埃里克所提供的事实资料中获得的结论,真正埃里克所做的工作其实是将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状况下,人们对于自由的高度满足的状况以及其成因。同样的还包括在纳粹时期,人们对于自由满足感的无视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也是一种对于自由满足的表现。

我个人认为因为孤独,而使自由背后承担着责任。某时世界上有了人类,他们起先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不知道自己和自然的区别,也就感到自身是完满的。而后来他们与自然分离了,他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他们开始对未知充满恐惧。就如一个婴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感到恐惧的,只有当他长大,脱离了父母,自己拥有了所有的选择权,发现自己要承担如此之多,他们才会恐惧。人恐惧了,追根朔原是因为人有了自由,据弗罗姆说,自由和孤独感成正比。在我看来,人害怕的东西不是自由本身,而是自由背后的责任。因为后来人们发现了一切东西都必须自己承受,没有他者可以介入,甚至死亡也必须自己承担。于是问题棘手了。有少部分人选择痛苦的捍卫自己的自由。而大部分人选择的是,消灭个体,进入集体。

弗洛姆讨论了“逃避自由”这一心理机制。面对个人的孤独和无权力感,个人有两种方法:即上文的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第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放弃个人的独立自由,寻求新的束缚,来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约束。这种心理机制最显明的表现是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这种“逃避自由”的方式是极权主义的主要心理根源。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所以,不要说“我们深受极权之害”,而应该说“我们就是极权主义者”。

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从内心摆脱了极权主义,那么这个社会还会是极权主义吗?当每一个个体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忏悔,真诚地面对邻居,真诚地去爱,这个社会还会是孤寂的沙漠吗?第二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破坏性”,摧毁外在的东西,以消除无权力的感觉。这种破坏性,往往用爱、责任、良知、爱国主义等字眼来掩饰。第三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舍己的自动适应”,也就是大多数人在当代社会中所用的方法:“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且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这样,‘我’和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对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诚如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的,传媒上推销一种“个性”,于是大众就纷纷追求这种“个性”,却不知道这种“从众心”本身就是没有个性的表现。

最后一章,弗洛姆提出他的“梦想”:在一个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国家里,社会应该尊重人性的发展,鼓励个人的自发感觉,鼓励创造性的思考,而个体应当自我认识,摆脱自由与束缚的恶性循环,寻找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发挥自己的个性,自发活动(所谓自发活动包含爱和创造性的工作),实现自我,体验到“生命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自发自动地生活”。阿伦特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应当可以看作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

在本文的最后,弗洛姆写道:“唯有当民主不退却,而采取攻势,并进一步了解以前为自由而奋斗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民主目标是什么的时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民主才能战胜所有各种独裁集权制度。唯有当民主能灌输给人们一种最强烈的,对生命与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积极而自发地实现个人自我,唯有这样,民主才能战胜种种虚无主义的势力。”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五

来自医学心理学的作业,同时也是自己很想整理的读书笔记,稍作修改。

你向往自由吗?

很遗憾,这个“公论”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人都向往真正的自由,或者说他们都只是“叶公好龙”式的向往自由而已。当他们遇到了真正决定性的时刻——我是否要成为一个“自由的人”的时候,就当下而言,许多人做出了放弃自由的决定。

这就是所谓的“自由逃避机制”。

《圣经》里有一个著名的故事,那就是亚当,夏娃偷吃了上帝的“智慧之果”的故事。在美好的伊甸园里,亚当和夏娃,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的生物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上帝的“培养皿”里。他们无忧无虑,甚至没有一点自我意识,他们就是这个“培养皿”的有机的一部分。但是在伊甸园里有一株生长着能分辨善恶的智慧之树。在蛇的诱惑下,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并且欺骗亚当一同吃下了“智慧之果”。、这个果实让人类从此和其他的动物区分开来——人类有了自我意识,不在把自身视作大自然的一部分,而是独立的,自由的一部分(就逻辑而言,这个地方使用自由一词似乎有些不妥,但是自由应该是最好的词汇了。)。

于是人类开始拥有了自由的概念和意识。

《圣经》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人与自由的基本关系。人类逃脱了伊甸园“培养皿”的束缚,他获得的一定意义上的自由,我把它定义为消极自由,但是这不是真正的积极自由。

消极自由是指:人得以摆脱束缚,无拘无束。积极自由是指:人能自由地发展。

亚当和夏娃离开了伊甸园,并且再也回不到那个“美好的”伊甸园,他们获得了自由,但是却对自身的渺小感到了恐惧,对自身的前途感到了迷茫,他们开始有了羞耻之心,用树叶做了衣服,开始意识到了人与人的不同,开始感觉到了自身的存在。

想想一个小婴儿,她会从降生,成长,到老去,死亡。她的人生过程就像《圣经》中的亚当夏娃——她的始祖一样。她在刚刚降生的时候,就像一只小兽,和世界上其他的动物没有什么不同,无比地眷恋生养她的父母,仿佛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纽带联系着她和她的世界(也包括了她的父母。)。她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在她看来,这世界的其他人和她自身没有任何区别。

直到有一天,也许是清晨,她突然醒来,审视着自己的身体,摇晃着手指,突然就笑着说:“嘿,瞧你自己,这手指,也就是这样罢了,不难看,但是也没有别人好看。”

就在这个清晨,她开始和自己降生以来的“初始纽带”渐渐分离,和这个世界的其他东西分离开了,于是她就有了自我意识。

于是我们可以知道:自由是人的成长的必然产物,它同时也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

但是,人们在获得自由之后,往往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想的一样,开始变成更加伟大而有力量。很多时候,获得自由的人恰恰对自身产生了焦虑,而开始质疑这种自由本身的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这个原因是很简单的,在人类获得自我意识和自由之初,人类通过“始发纽带”和自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始发纽带”给予了人类安全感和人生导向,它们使人类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精神的“伊甸园”里。但是当人类开始成长并且斩断了这些“始发纽带”之后,人类的力量可能并没有随之而变得强大,这种安全感和力量变化的不平衡,导致人类开始变得焦虑。人类便开始质疑自由的存在意义,有的人便开始逃避自由。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稍微总结一下,以便接下来的讨论:

以前文的小女孩为例,随着她的生长发育,并且伴随着社会因素的影响下,有意无意间,她逐渐开始斩断自己的“始发纽带”,从而拥有了自我意识和自由。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初始纽带”一旦切断便无法修复,人类是回不到自己原来的“伊甸园”中的。这个命题的阐释显而易见,我们不再讨论。

所以,在现实中,人们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有的人能够忍受孤独,继续在个性化的道路上前进,但是也有的人选择逃避自由,建立了新的纽带关系。

在上个世纪,德国法西斯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在欧洲大陆兴风作浪,成千上万的人为了高贵的“日耳曼民族”献出了自己的自由,这其实就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四百年的宗教信仰被破除,人们忽然之间获得的前所未有的自由,自身却缺乏了足够的力量,于是大家疯狂地逃避自由,和德国法西斯建立了新的纽带关系,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埃里希·弗洛姆给我们的答案是:爱,以及创造。是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发展,健全自身独特的个性,自我,最终实现自身的潜能。

补充:

原来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现在想来,当代社会越发关注“自由”命题,应该也是有许许多多的现世的因素,姑且妄言一二。

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社会的竞争也愈加激烈。很显然,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必须以人和人之间的漠不关心为基础。狗则,任何一个就会寸步难行,无法完成其经济任务——相互斗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放弃了从内心追求真正的自我,人体验到的是自己,像是在市场上待售的商品,他的目的不过是在市场上成功地拍卖自己并获得好价钱。人们过度热衷于追逐物质财富,迷恋于感官享受,就陷入了精神的贫乏。弗洛姆概括道:“尽管拥有物质的繁荣,政治经济的自由,可是精神上,20世纪似乎比19世纪病的更加严重。”

参考文献:

[1]e.弗洛姆.逃避自由[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2]e.弗洛姆.爱的艺术[m].孙依依,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6.[3]刘强,韦娟娟.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六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中,很充分地谈到了自由对于人类的意义何在,以及人类的社会性的'价值。

我们人类是社会性的群体,也正因为是我们人类创造的社会,我们是不可能脱离人类的社会,所以我们逃避自由。我们现代人会抱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和苦闷,在多重的束缚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向往自由,因为人们往往会渴望那些自己缺少的东西,然而,永恒的自由是绝对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作为一个自由的个人,就是意味着割开与社会,与个人的联系,即如同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那么自由的代价,便是承受着孤独,怀疑与不安。我们逃避自由,是逃离一个人与寂静黑暗中的不安感,我们不愿意与社会分离,社会能给我们带来所谓的安全感,当然也会产生某种问题。

如书中所说,“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他自以为他了解他所想要的东西,而实际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东西”,人们活在社会的维系的生活中,不可避免且时时刻刻地受到他人的影响或影响着周遭别人的思想或者说是价值观,人们渐渐活得不像原来的自我,逐渐伪装成别人期望中理想的自我,人们逐渐麻木,去追求着一些原来的自己没想要追求的东西,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倘若一个人竭尽全力和使用大量时间去获得一个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我想那个人也不会感到多么满足的充实感和幸福感,我们要知道,一个人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被时代社会的潮流趋势所左右并且不脱节于这个社会,这的确是从古至今从甚至将来的时代难题。所以,在逃避自由的同时,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人能够,并且应该让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够接纳不安全的现实。人要学会面对不安,倘若只是一味地逃避自由,缩身于社会这个群体中,完全把自己交给社会,那只不过是社会的寄生虫,自己无法完全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因此要有思想地逃避自由。

“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然而这些冲动与由此而生的新纽带,及自我增长进程中切断的始发纽带并不是一回事。正如儿童永远无法在肉体上返回母亲的子宫里,同样,个体化进程在物质上也是不能重复的。”,书中的这句话也就是说,我们享受着社会给予我们所谓自我满足的安全感,但是这种权威与我们人类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做到完全调和的,那么代价便是放弃力量和自我完整,但是,臣服的结果却是物极必反的,在潜意识中这反倒是加剧了我们的不安感,同时又会使我们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

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我们会有所有生物都有的一些生理需求,但是,人类之所以特殊,不同于一般的生物,是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人们有爱恨,探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或恐惧感官享乐的性格差异的冲动。这都是我们人类的社会产生了这一切,换而言之,这些东西就是社会进程的产物。社会具有压抑功能,也有创造功能,人们的恐慌,焦虑,紧张的情绪都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的产物。实际上,我们人类自身就是靠自己不断奋斗努力创造的最伟大的成就,于是我们人类的社会史就是生生不息的。

人诞生的时候并没有别的动物具有相当高的本能行为机制,生来就是依靠父母与社会的帮助才养成后期的特定的行为模式,人忍耐因缺少本能机制所引发的所有危险和恐惧,但恰恰人是因为这种无助才能做到发展社会文化,我们人类尽管缺乏本能调节模式的弱点,但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模式来使我们自我得到进化,通过自发性的爱和创造性的工作来使自己和世界联合起来,或者通过那些会破坏他的自由和他个人自身的完整性与世界的联结方式,创造出人类独有的社会文化,以此获得人想要的安全感。

“逃避自由并不能使人们复得已失去的安全感,而仅能帮助他忘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他牺牲了他个人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诚然,人们不想要变得孤独失落恐慌,于是便聚集起来,组成社会,但社会不是你为了逃避自由的安居地,换种说法,不是逃离你内心的消极的场所,尽管在这社会之中,我们似乎变得不再是一个人了,然而,这代表的仅仅是我们脱离原来的个体,那么这个栖居于社会中的你是完整的本我吗?很显然,我们为了所谓的安全感而放弃了我们自我的完整性,我们或许失去了太多,就像儿童长大会失去了原玉般的纯真,我们人类逃避自由的代价是在昂贵。或许人是不具备自由的社会属性的,在发展的路途中却停滞不前,也可以说自由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它被抛于整个大时代的后方,于是人们也迫于无奈将它丢弃,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他们丢弃的正当理由,可悲的是人们连同自我完整性也随之放弃,这之中包括了意志、思想甚至是欲望,如果连这些都已经丢掉的话,他就只是一台冰冷的规则机器,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包括自己的所得所有都是别人所共同期望的,却不是他的,结果最后他将发现一切都不属于他的而一切也都属于他,更可悲的是这一切是悲难还是幸运他却不能判断,实在可怜。

所以,人类啊,不要忘记我们究竟在逃避什么,不要忘记自己该守护的东西啊,总有一天我们会因为自我的愚蠢洱海了自己。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七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他谈到,自由的帷幕拉开欧洲黑暗时代的中世纪,那时人没有竞争,不感到孤独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属之感,却唯独没有自由,人们却为此抗争,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宗教改革接踵而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表面上,人们的抗争胜利了,但是他们胜利的果实变成了牢笼再次把他们束缚了,而这次的束缚比以前也更加牢固。其原因在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个人无法正常适应而与发展,个人面对冷酷无情的经济竞争变得力不从心。因此,一个个无能为力的个人产生了并把他们束缚在了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的状态。有人会问,自由为何会产生在欧洲,我想我前面已经提到是资本的主义的发展开拓了自由的道路,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源于资本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在欧洲始于掠夺。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通向自由的道路被开拓成了一条康庄大道,到了现代,自由似乎发展到了巅峰。在这极度自由的空间与时间里,人们时刻注意并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个性,更积极进取,更有责任心,更加享受自由这肥硕的果实,然而,大部分人对这份果实是无福消受的,我所说的的大部分人所指向的是逃避自由的人,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越来越冷漠人际关系无法正常适应,他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变得跟大部分人毫无差别,乃致用放大镜也无法找出他与他们的不同点,甚至,他被同化并消失在了人群里。接下来我将引入弗洛姆所提到的“逃避自由”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八

在宇宙中,人生而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许多个体宁愿放弃宝贵的自由,而组成或大或小的团体。此谓:逃避自由。

在叔本华眼中,脱离人群的天才,是具有强大的心力的。

有时候,身处一个群体久了,难免放弃一些自身的价值观——有的时候是时间打磨了性格的棱角,有时这纯粹是为了适应集体化的生活。好比一个新兵,总是要受到欺负;而等到新兵熬成老兵,也觉得理所应当去欺负后来的新兵。

群体化的力量,有的时候很可怕。群体,有时是酝酿“平庸之恶”的场所;群体,有的时候是没有逻辑的。

为了一份安全感,多少人逃避自由,选择群体,而最终却走向了安全感的异化。群体的反面是个体,作为群体的一员,很容易将自己的情绪与少数的个体对立起来。如此,很多时候,群体依托着安全感的基石,为外界带去了不稳定因素,给少数派造成了不安全的感受,从而使得群体自身走向了安全感与自由的反面。此谓“安全感的异化”。

在逃避自由的同时,进入群体,意味着接受某种标签。接受标签,意味着接受分类,意味着接受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规训”。

在波普文化语境下,工业大生产带来了千人一面的社会化平庸。接受规训,从某种程度上,是个体走向波普文化的一种退让。

个人让渡出了自身的某些自由权利,换取一份安全感。某种意义上,这很类似于个人将自由权让渡给国家。只是前者的让渡,更加充斥着一种表面上的“民主”——因为接受个人权利让渡的,是集体,而作为集体一部分的个体,是拥有部分个人权利分摊的。更何况,群体下的个体,也会接受他人的.那份权利让渡的平均数。看似民主公平。但是这样的权利大杂烩,带来的势必是个体意识的泯灭。看似拥有很大自主权利与掌控权的个体,实则是集体主义机器的一颗螺丝钉。

如是,汉娜·阿伦特意义上的“平庸之恶”,便成为了可能。

这,就是逃避自由的风险。集体行动的逻辑,从来是暗流汹涌的。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九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逃避自由》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似乎历来是人们的本能之一,在现代却成了人们的本能之一。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的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由于自由的感受其实是一种界定,因此如果越少对于自由界定或者越是强调一种低限度的自由,那么对于自由的满足感反而会不断地增加,而相反一个社会对于自由愈是不满足那么反而说明这个社会的自由程度更加高,正是因为这一社会的高度自由属性使得社会本身能够产生对于自由的不断界定,由这不断地界定和多种思想对于自由不等界定,使得这个社会的自由标准被不断推翻。而这个推翻的过程的作用正是另外一种对于自由的宣讲。而这种不断地自由宣讲将不断地影响自由的状况。我上述所言的其实是由埃里克所提供的事实资料中获得的结论,真正埃里克所做的工作其实是将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状况下,人们对于自由的高度满足的状况以及其成因。同样的还包括在纳粹时期,人们对于自由满足感的无视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也是一种对于自由满足的表现。

我个人认为因为孤独,而使自由背后承担着责任。某时世界上有了人类,他们起先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不知道自己和自然的区别,也就感到自身是完满的。而后来他们与自然分离了,他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他们开始对未知充满恐惧。就如一个婴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感到恐惧的,只有当他长大,脱离了父母,自己拥有了所有的选择权,发现自己要承担如此之多,他们才会恐惧。人恐惧了,追根朔原是因为人有了自由,据弗罗姆说,自由和孤独感成正比。在我看来,人害怕的东西不是自由本身,而是自由背后的责任。因为后来人们发现了一切东西都必须自己承受,没有他者可以介入,甚至死亡也必须自己承担。于是问题棘手了。有少部分人选择痛苦的捍卫自己的自由。而大部分人选择的是,消灭个体,进入集体。

弗洛姆讨论了“逃避自由”这一心理机制。面对个人的孤独和无权力感,个人有两种方法:即上文的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第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放弃个人的独立自由,寻求新的束缚,来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约束。这种心理机制最显明的表现是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这种“逃避自由”的方式是极权主义的主要心理根源。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所以,不要说“我们深受极权之害”,而应该说“我们就是极权主义者”。

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从内心摆脱了极权主义,那么这个社会还会是极权主义吗?当每一个个体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忏悔,真诚地面对邻居,真诚地去爱,这个社会还会是孤寂的沙漠吗?第二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破坏性”,摧毁外在的东西,以消除无权力的感觉。这种破坏性,往往用爱、责任、良知、爱国主义等字眼来掩饰。第三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舍己的自动适应”,也就是大多数人在当代社会中所用的方法:“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且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这样,‘我’和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对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诚如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的,传媒上推销一种“个性”,于是大众就纷纷追求这种“个性”,却不知道这种“从众心”本身就是没有个性的表现。

最后一章,弗洛姆提出他的“梦想”:在一个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国家里,社会应该尊重人性的发展,鼓励个人的自发感觉,鼓励创造性的思考,而个体应当自我认识,摆脱自由与束缚的恶性循环,寻找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发挥自己的个性,自发活动(所谓自发活动包含爱和创造性的工作),实现自我,体验到“生命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自发自动地生活”。阿伦特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应当可以看作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

在本文的最后,弗洛姆写道:“唯有当民主不退却,而采取攻势,并进一步了解以前为自由而奋斗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民主目标是什么的时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民主才能战胜所有各种独裁集权制度。唯有当民主能灌输给人们一种最强烈的,对生命与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积极而自发地实现个人自我,唯有这样,民主才能战胜种种虚无主义的势力。”

首先强调一下这本《逃避自由》还是有点“重口味”的——无论是由于“逃避自由”而产生的“受虐”或“他虐”行为,以及纳粹问题中的“屈服”与“极权”,都是人性中软弱、阴暗的一面。建议不喜欢读重口味话题、喜欢内容阳光向上的读者就不要看这本书了。博主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自己在哲学、心理、政治这些领域比较文盲,而且常常觉得,我们要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才能走向光明。

弗洛姆的这本《逃避自由》(escapefromfreedom)被称为是政治心理学的奠基,其中很多理论几十年过去了仍然适用。书中观点清晰,思路连贯,心理分析部分逻辑顺畅,参考文献列举严格,语言深入浅出;虽然论据不是很充分,但是理论线索的'逐渐深入是最厉害的地方。我读的是英文版,可能没有了中西方语言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所以读起来也很酣畅淋漓。但是文中难免存在观点重复讨论的情况,并且心理学“干货”比较多,有些章节可以“速读”。

王小波曾经在他的书里提过,西方的文章观点论述非常客观、有理有据,而非直接劈头盖脸的批评,弗洛姆也确实是对王小波产生不小的影响的人物之一。

逃避自由的原因:自由会产生孤独与焦虑。

弗洛姆阐述了西方中世纪时期与现代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中世纪时期并没有自由这个概念,因为在那段时期“个人”这个概念本身就不存在——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很严格地执行自己的角色,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这个结构规整的“整体”。人们想从一个阶级转变成另一个阶级几乎是不可能,甚至物理上就没法实现,因为从一个城市移动到另一个城市都很难做到。中世纪的个人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全部都要循规蹈矩。虽然当时人们不拥有现代概念里的“自由”,但是他们也没有隔绝和孤独,因此,人们没有空间或需求去对任何事情进行怀疑。中世纪的社会秩序就是自然秩序,这给了人们安全感和归属感。

中世纪晚期,社会结构和人的个性开始发生改变。之前的规整和统一被资产、个体化经济的萌芽、和竞争的出现而被削弱。西方的每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个体化”的现象,从而影响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审美、服装、艺术、哲学、理学。

中世纪社会结构的逐渐瓦解的结果就是现代概念中“个体化“的出现——人类具备了更丰富的精神活动,开始对“自己”有了认知。这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了。其间产生了活跃的经济模式,从而给了人们自由的感受和个体化的理解,但是由于失去了遵循“自然法则”的经济模式,人们也失去了中世纪时期社会结构提供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更加自由了,但是也更加孤独。

弗洛姆分析,这种自由给人们带来能力的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隔绝和怀疑,而隔绝和怀疑会产生焦虑。人们眼中的世界因为没有边界而显得危机重重,人们因为不再生活于一个封闭世界里的固定位置而迷失了人生的意义,并且开始被权利和资本震吓,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竞争,因此也变得敌对和疏远。所以人获得了自由,但也开始受到外界威胁。文艺复兴结束后,人们因为没有资产家的财富和权力而失去了与宇宙的统一感,从而开始被个体的渺小和无助而包围——天堂不再,茕茕孑立,于世独存。新出现的自由注定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无力感,怀疑感,孤独感,和焦虑感。

人类逃离自由的模式:极权主义。

弗洛姆认为,自由让人类感受到了渺小和无力,所以人们会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而产生极端的服从或极端的统治,从而来填补这种渺小和无力;这种现象与心理学上的“受虐”和“他虐”相关,只是每个人程度不同,严重者会产生神经症状。

受虐行为通常来源于个体在宇宙面前感受到的低微、无力、渺小。弗洛姆的分析表示,虽然受虐者会有意识地认识到这种感受的负面影响并愿意去克服,但在无意识中,他们内心的驱动只能使得他们更加感受低微与渺小,从而产生轻视自己的现象,而失去掌控外界的能力。这时候受虐者普遍会出现对外界权力、他人、组织、或自然的明显依赖,从而失去对自己的主张,开始对外界的命令产生服从,逐渐失去自我。

同样,他虐行为则与受虐行为相反——他虐者看起来强大、有控制欲,似乎不会对他们控制的对象产生依赖,然而弗洛姆认为他虐者实际正需要被虐的人或事物,事实上,他虐者的力量正根植于这种掌控中,他们产生的依赖甚至是无意识的。

弗洛姆阐述,“受虐”和“他虐”倾向都是为了帮助个体逃避无法承受的孤单感和无力感,这在心理实验和经验观察中都可找到根据。“自由”对受虐者和他虐者来说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也即他们要独自面对陌生、敌对的外界。这让我想起美剧《实习医生格雷》中的一集,一个被绑架了十年的小女孩终于逃了出来,在获得自由后竟然会想念曾经绑架与折磨她的人——这就是人在突然面临自由后产生了孤独的表现。

弗洛姆引用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描述:“再也没有人比他有更强大的需求去向他人彻底投降,并缴械出不幸的自己生来就具有的自由”。

弗洛姆的总结。

弗洛姆认为,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可以与神经症的作用相比较。这种症状来源于无法承受的心理疾病,同时提供了一种方式来让病人有继续生活的可能。但是这不是快乐与个人成长的方案。极权主义并没有解决神经疾病的根本问题。人类不断变化的本质注定意味着人类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更大的满足。个体的孤独和无力、对实现个人潜力的追求、现代工业生产力逐渐提高的客观事实,也是不断变化的因素,这也构成了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的不断增长。而人类对自由的诉求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力量,也不能用自然法则做解释;它是个性化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中,很充分地谈到了自由对于人类的意义何在,以及人类的社会性的价值。

我们人类是社会性的群体,也正因为是我们人类创造的社会,我们是不可能脱离人类的社会,所以我们逃避自由。我们现代人会抱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和苦闷,在多重的束缚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向往自由,因为人们往往会渴望那些自己缺少的东西,然而,永恒的自由是绝对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作为一个自由的个人,就是意味着割开与社会,与个人的联系,即如同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那么自由的代价,便是承受着孤独,怀疑与不安。我们逃避自由,是逃离一个人与寂静黑暗中的不安感,我们不愿意与社会分离,社会能给我们带来所谓的安全感,当然也会产生某种问题。

如书中所说,“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他自以为他了解他所想要的东西,而实际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东西”,人们活在社会的维系的生活中,不可避免且时时刻刻地受到他人的影响或影响着周遭别人的思想或者说是价值观,人们渐渐活得不像原来的自我,逐渐伪装成别人期望中理想的自我,人们逐渐麻木,去追求着一些原来的自己没想要追求的东西,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倘若一个人竭尽全力和使用大量时间去获得一个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我想那个人也不会感到多么满足的充实感和幸福感,我们要知道,一个人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被时代社会的潮流趋势所左右并且不脱节于这个社会,这的确是从古至今从甚至将来的时代难题。所以,在逃避自由的同时,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人能够,并且应该让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够接纳不安全的现实。人要学会面对不安,倘若只是一味地逃避自由,缩身于社会这个群体中,完全把自己交给社会,那只不过是社会的寄生虫,自己无法完全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因此要有思想地逃避自由。

“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然而这些冲动与由此而生的新纽带,及自我增长进程中切断的始发纽带并不是一回事。正如儿童永远无法在肉体上返回母亲的子宫里,同样,个体化进程在物质上也是不能重复的。”,书中的这句话也就是说,我们享受着社会给予我们所谓自我满足的安全感,但是这种权威与我们人类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做到完全调和的,那么代价便是放弃力量和自我完整,但是,臣服的结果却是物极必反的,在潜意识中这反倒是加剧了我们的不安感,同时又会使我们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

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我们会有所有生物都有的一些生理需求,但是,人类之所以特殊,不同于一般的生物,是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人们有爱恨,探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或恐惧感官享乐的性格差异的冲动。这都是我们人类的社会产生了这一切,换而言之,这些东西就是社会进程的产物。社会具有压抑功能,也有创造功能,人们的恐慌,焦虑,紧张的情绪都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的产物。实际上,我们人类自身就是靠自己不断奋斗努力创造的最伟大的成就,于是我们人类的社会史就是生生不息的。

人诞生的时候并没有别的动物具有相当高的本能行为机制,生来就是依靠父母与社会的帮助才养成后期的特定的行为模式,人忍耐因缺少本能机制所引发的所有危险和恐惧,但恰恰人是因为这种无助才能做到发展社会文化,我们人类尽管缺乏本能调节模式的弱点,但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模式来使我们自我得到进化,通过自发性的爱和创造性的工作来使自己和世界联合起来,或者通过那些会破坏他的自由和他个人自身的完整性与世界的联结方式,创造出人类独有的社会文化,以此获得人想要的安全感。

“逃避自由并不能使人们复得已失去的安全感,而仅能帮助他忘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他牺牲了他个人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诚然,人们不想要变得孤独失落恐慌,于是便聚集起来,组成社会,但社会不是你为了逃避自由的安居地,换种说法,不是逃离你内心的消极的场所,尽管在这社会之中,我们似乎变得不再是一个人了,然而,这代表的仅仅是我们脱离原来的个体,那么这个栖居于社会中的你是完整的本我吗?很显然,我们为了所谓的安全感而放弃了我们自我的完整性,我们或许失去了太多,就像儿童长大会失去了原玉般的纯真,我们人类逃避自由的代价是在昂贵。或许人是不具备自由的社会属性的,在发展的路途中却停滞不前,也可以说自由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它被抛于整个大时代的后方,于是人们也迫于无奈将它丢弃,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他们丢弃的正当理由,可悲的是人们连同自我完整性也随之放弃,这之中包括了意志、思想甚至是欲望,如果连这些都已经丢掉的话,他就只是一台冰冷的规则机器,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包括自己的所得所有都是别人所共同期望的,却不是他的,结果最后他将发现一切都不属于他的而一切也都属于他,更可悲的是这一切是悲难还是幸运他却不能判断,实在可怜。

所以,人类啊,不要忘记我们究竟在逃避什么,不要忘记自己该守护的东西啊,总有一天我们会因为自我的愚蠢洱海了自己。

这本书是弗洛姆基于对30—40年代纳粹极权主义在全世界泛滥的反思而写的,他尖锐指出纳粹极权主义在社会引起狂热追捧的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的机制。如果作者仅仅是分析纳粹主义的话,这本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在我看来,不会长久和深远。很显然,作者在动笔之前肯定也考虑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整个内容的安排和结构的设计中,专门讲纳粹主义的只安排了一个章节,虽然每一章节都会涉及这一话题,作者试图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说理与逻辑推理过程,或者说通过分析社会中群体/个体的心理机制来进一步剖析纳粹主义。

这本书用七个章节试图阐明四个问题,即“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纳粹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一、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

伴随着文艺复兴、大航海冒险、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个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也越来越自由。而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但是吊诡的是,个人自由的增加并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相反,人们会选择逃避这种自由。

第一种是权威主义,是对外在权利的依赖与臣服,具体表现为施虐与受虐,并假借爱的名义。

第二种是破坏欲,就是除掉所有与之相比是个人显得弱小的对象。在纳粹极权主义时代,新中产阶级表现最为突出。

第三种是机械趋同,即从众、随大流,个人自主思想与批判性思维的丧失。

三、纳粹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

区分了当时存在的心理基础,一种是无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听之任之心理,还有一种是新中产阶级如何将社会地位的自卑转移到民族自卑。

民主社会以一种更加隐形的方式存在,这种社会很容易识别,任何一个压抑人、否定的人的社会都存在逃避自由的现象。

所以,应该怎么办?

作者主张发挥人的自发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与人格(理性+情感)的发展,而这种自发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劳动创造。

教育呢?教育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对教育持批判的态度(好像法兰克福学派都不怎么看好教育)。首先批判了教育扼杀了人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最原始的表现是孩提时代自由表达厌恶、敌视与喜欢;作者进一步批判了教育不鼓励原创性思维,灌输式的教育,以及过分推崇知识的教育方法更加助长了逃避自由的发生。

读完这本书,对于我自己来说,没有很强的个人冲击感。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费罗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感到很疑惑,对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从古至今人们为争取自己自由的权力付出了诸多努力,为什么要“逃避自由”呢?看了此书以后,我发现原来自由与孤独之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些关联的。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的“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让他感到焦虑与无能无力”,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难免会被束缚,因为我们需要一个规律来进行社会活动,但是当给予我们极度的自由的时候,人本身所具有的依赖感臣服感便会有所减弱,虽然独立是好的,但是难免会因为无法与社会相容而感到一种“孤独”与“不安全感”。所以,人所具有的依赖感是我们有时候逃避自由的原因,也许我们在认为自己没有自由的时候,加倍的渴望自由,但是书中则提出自由会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无法承受,因为人还有一种天生的臣服愿望。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子女对于父母要求的自由,正如书中也有提到胎儿与母亲之间的联结与割裂。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独立的过程,在年幼时我们有父母的庇佑,那时候自由这个概念尚未在意识中出现,而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的时候,我们又不断的想要脱离开父母,想要过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而在完全脱离开父母的时候,我们又渴望他们的管束,希望听见他们的叮嘱,甚至希望他们对我们再次进行管教,因为我们心中对此有中天然的臣服与依赖。我们害怕自由以后的孤独感,所以不断的想要与周遭链接在一起,有时候自由与孤独原来是可以很贴近的。

“个体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一方面为自我力量的增长,而它的另一方面则就是孤独日益加深”,自我力量的增长就我的理解看来,是对自由的争取和渐变独立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孤独日益加深则是不可避免的。人在宏观看来虽然与这个社会有所联结,但在微观看来,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自由与孤独也都需要自己去一一品尝,争取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品尝一种孤独。

在未读此书前,从没有把自由与孤独做一个联系,甚至觉得自由是极度美好的,但是从此书中我看到,原来自由与孤独是贴近的,逃避自由的人实质上就是在逃避孤独,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都会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和臣服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十

一个人,是永远逃避不了心里的内疚的。放下书本,我轻轻地叹了口气。心想:林林怎么一点也没有集体荣誉感!这种人可真虚伪!我渐渐对林林有了不好的看法。啊!我想到了——我也逃避过!惭愧,内疚,后悔,伤心……各种各样的滋味全部涌上心头,原来,我竟然也是喜欢找借口逃避的人!事情是这样的.:

过年时,因为家里要来许多客人,所以大年夜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了辛苦的劳动。我负责的是扫地。我一听,急了,因为家里面积很大,唉,要扫到猴年马月才能扫完呀!于是,我就动起歪脑筋来——装病。我躺在床上喊肚子疼,信以为真的爸爸妈妈马上叫我停止了劳动,继续休息。我裹着柔和的被子,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哈!我不用劳动啦!我躺在床上,注视着忙碌的爸爸妈妈,看着他们的汗水汇成了小溪。突然,心里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好自私,找了一个逃避劳动的理由,获得休息。更严重的是,我虽然心怀愧疚,但是竟还是躺倒了吃晚饭!

想到这里,我的心已经压了一块大石头,愈发痛恨自己,责问自己为什么要逃避。的确,家庭大扫除我是逃避掉了,但是,心里的内疚永远也逃避不掉!我决定,我一定要鼓起勇气,去和爸爸妈妈说声“对不起”。

逃避,是一种害怕的表现,逃避,是一种胆小的表现,逃避,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相信,逃避只能让人更痛苦,所以,以后,我也不会再逃避了!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十一

首先强调一下这本《逃避自由》还是有点“重口味”的——无论是由于“逃避自由”而产生的“受虐”或“他虐”行为,以及纳粹问题中的“屈服”与“极权”,都是人性中软弱、阴暗的一面。建议不喜欢读重口味话题、喜欢内容阳光向上的读者就不要看这本书了。博主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自己在哲学、心理、政治这些领域比较文盲,而且常常觉得,我们要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才能走向光明。

弗洛姆的这本《逃避自由》(escapefromfreedom)被称为是政治心理学的奠基,其中很多理论几十年过去了仍然适用。书中观点清晰,思路连贯,心理分析部分逻辑顺畅,参考文献列举严格,语言深入浅出;虽然论据不是很充分,但是理论线索的逐渐深入是最厉害的地方。我读的是英文版,可能没有了中西方语言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所以读起来也很酣畅淋漓。但是文中难免存在观点重复讨论的情况,并且心理学“干货”比较多,有些章节可以“速读”。

王小波曾经在他的书里提过,西方的文章观点论述非常客观、有理有据,而非直接劈头盖脸的批评,弗洛姆也确实是对王小波产生不小的影响的人物之一。

弗洛姆阐述了西方中世纪时期与现代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中世纪时期并没有自由这个概念,因为在那段时期“个人”这个概念本身就不存在——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很严格地执行自己的角色,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这个结构规整的“整体”。人们想从一个阶级转变成另一个阶级几乎是不可能,甚至物理上就没法实现,因为从一个城市移动到另一个城市都很难做到。中世纪的个人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全部都要循规蹈矩。虽然当时人们不拥有现代概念里的“自由”,但是他们也没有隔绝和孤独,因此,人们没有空间或需求去对任何事情进行怀疑。中世纪的社会秩序就是自然秩序,这给了人们安全感和归属感。

中世纪晚期,社会结构和人的个性开始发生改变。之前的规整和统一被资产、个体化经济的萌芽、和竞争的出现而被削弱。西方的每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个体化”的现象,从而影响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审美、服装、艺术、哲学、理学。

中世纪社会结构的逐渐瓦解的结果就是现代概念中“个体化“的出现——人类具备了更丰富的精神活动,开始对“自己”有了认知。这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了。其间产生了活跃的经济模式,从而给了人们自由的感受和个体化的理解,但是由于失去了遵循“自然法则”的经济模式,人们也失去了中世纪时期社会结构提供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更加自由了,但是也更加孤独。

弗洛姆分析,这种自由给人们带来能力的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隔绝和怀疑,而隔绝和怀疑会产生焦虑。人们眼中的世界因为没有边界而显得危机重重,人们因为不再生活于一个封闭世界里的固定位置而迷失了人生的意义,并且开始被权利和资本震吓,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竞争,因此也变得敌对和疏远。所以人获得了自由,但也开始受到外界威胁。文艺复兴结束后,人们因为没有资产家的财富和权力而失去了与宇宙的统一感,从而开始被个体的渺小和无助而包围——天堂不再,茕茕孑立,于世独存。新出现的自由注定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无力感,怀疑感,孤独感,和焦虑感。

弗洛姆认为,自由让人类感受到了渺小和无力,所以人们会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而产生极端的服从或极端的统治,从而来填补这种渺小和无力;这种现象与心理学上的“受虐”和“他虐”相关,只是每个人程度不同,严重者会产生神经症状。

受虐行为通常来源于个体在宇宙面前感受到的低微、无力、渺小。弗洛姆的分析表示,虽然受虐者会有意识地认识到这种感受的负面影响并愿意去克服,但在无意识中,他们内心的驱动只能使得他们更加感受低微与渺小,从而产生轻视自己的现象,而失去掌控外界的能力。这时候受虐者普遍会出现对外界权力、他人、组织、或自然的明显依赖,从而失去对自己的主张,开始对外界的命令产生服从,逐渐失去自我。

同样,他虐行为则与受虐行为相反——他虐者看起来强大、有控制欲,似乎不会对他们控制的对象产生依赖,然而弗洛姆认为他虐者实际正需要被虐的人或事物,事实上,他虐者的力量正根植于这种掌控中,他们产生的依赖甚至是无意识的。

弗洛姆阐述,“受虐”和“他虐”倾向都是为了帮助个体逃避无法承受的孤单感和无力感,这在心理实验和经验观察中都可找到根据。“自由”对受虐者和他虐者来说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也即他们要独自面对陌生、敌对的外界。这让我想起美剧《实习医生格雷》中的一集,一个被绑架了十年的小女孩终于逃了出来,在获得自由后竟然会想念曾经绑架与折磨她的人——这就是人在突然面临自由后产生了孤独的表现。

弗洛姆引用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描述:“再也没有人比他有更强大的需求去向他人彻底投降,并缴械出不幸的自己生来就具有的自由”。

弗洛姆认为,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可以与神经症的作用相比较。这种症状来源于无法承受的心理疾病,同时提供了一种方式来让病人有继续生活的可能。但是这不是快乐与个人成长的方案。极权主义并没有解决神经疾病的根本问题。人类不断变化的本质注定意味着人类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更大的满足。个体的孤独和无力、对实现个人潜力的追求、现代工业生产力逐渐提高的客观事实,也是不断变化的因素,这也构成了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的不断增长。而人类对自由的诉求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力量,也不能用自然法则做解释;它是个性化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十二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他谈到,自由的帷幕拉开欧洲黑暗时代的中世纪,那时人没有竞争,不感到孤独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属之感,却唯独没有自由,人们却为此抗争,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宗教改革接踵而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表面上,人们的抗争胜利了,但是他们胜利的果实变成了牢笼再次把他们束缚了,而这次的束缚比以前也更加牢固。其原因在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个人无法正常适应而与发展,个人面对冷酷无情的经济竞争变得力不从心。因此,一个个无能为力的个人产生了并把他们束缚在了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的状态。有人会问,自由为何会产生在欧洲,我想我前面已经提到是资本的主义的发展开拓了自由的道路,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源于资本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在欧洲始于掠夺。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通向自由的道路被开拓成了一条康庄大道,到了现代,自由似乎发展到了巅峰。在这极度自由的空间与时间里,人们时刻注意并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个性,更积极进取,更有责任心,更加享受自由这肥硕的果实,然而,大部分人对这份果实是无福消受的,我所说的的大部分人所指向的是逃避自由的人,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越来越冷漠人际关系无法正常适应,他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变得跟大部分人毫无差别,乃致用放大镜也无法找出他与他们的不同点,甚至,他被同化并消失在了人群里。接下来我将引入弗洛姆所提到的“逃避自由”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

是他的,到头来他将发现一切都不是他的而一切也都是他的,更可悲的是这一切是可悲还是可幸他却不能判断,如同我们一样。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十三

摘要弗洛姆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合,深入剖析了获得自由后的现代人生存的尴尬境状,揭示了引发这种现象的深刻的社会及心理原因。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对于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及现代人不断争取、获得自由后,却又不断发生异化、逃离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层的解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奠定发展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基础的自由观。

关键词逃避自由;现代自由;自由观。

一.引言。

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他融合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宗教等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来探索人性和灵魂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德国弗罗姆于1941年出版。作者在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本书主要是从欧洲历史着眼。人在文艺复兴以前的社会中主要是指中世纪!缺乏自由,但却处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虽然严格的规定了每个人的社会身分和地位,不许越雷池半步,但同时也给余个人以保障和安全感,使人不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

书中作者是这样认为的,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

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仃这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二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挑僻该种社会的自由。作者指出,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丧失者堤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自我。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弗罗姆的人性论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虚假,而他提出人人相爱和沉溺于工作的方式以拯救人性的自由在,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

二.弗洛姆关于自由的概念。

1.消极自由积极自由。

弗洛姆区分了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前者指从诸如由其他人或机构加在个人身上的社会习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被典型体现的一种自由,而且在历史上是常常被捍卫的,但是在弗洛姆看来,这个自由本身带有毁灭力量除非有一个创造性因素与之相伴,“自由往”是运用自由自发地将完整的个性运用到创造性活动当中。他指出,这必然指向一种真正与他人的连结,超乎常规社会互动中的表面联结。“...在自发的自我实现中,人重新把自己和世界联结...”在从令人窒息的权威/价值体系获得解放的过程中,弗洛姆说,我们常常会感到空虚和焦虑(他将此比作从婴儿到儿童的成长历程),这些感受不会消失除非我们使用我们的“自由往”并发展出新的形式取代旧的秩序。但是,常见的实践“自由往”或者真实性的替代方式,是对一个取代旧的秩序的独裁系统臣服,这个系统有着别样的外在表现但却对个人有着相同的功效:用开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处方来驱除不确定性。他将此归为历史的辨证过程,原有的境况是命题,从中解放是反命题。达到合题只能是用什么取代了原来的秩序并提供人们新的安全感。弗洛姆没有提到新的系统是否有必要是进步的。

把它的消极作用最小化。这些包括以下:1.独裁:弗洛姆将独裁者的个性描绘成包含了施虐和受虐因素的。这个独裁者希望通过竟标给这个世界一种秩序来赢得对他人的控制,他也希望将控制交给某些更高的力量,这个力量可能会伪装成一个人或者是一个抽象的想法。2.破坏:虽然这看起来有点象施虐,弗洛姆指出,施虐者希望能赢得对某物的控制,而破坏个性希望摧毁他不能控制的某物。3.服从:当人们潜意识将他们的社会里的常规信念和思想内化成他们自身的经验时,就是这个过程。这样就使他们避免真正的自由思考,因为会产生焦虑。

3.20世纪的自由。

弗洛姆分析了纳粹意识形态的特点并且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心理体系已经转变为对依靠新秩序来重树国家自豪感的渴望,并且表现为了纳粹主义。弗洛姆翻译的《我的奋斗》也体现了希特勒有独裁主义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不仅促使他想以更高权威(即天然的统治者民族这一观念)的名义来统治德国,还让他看到了那些没有安全感的、需要一些自豪与肯定的工人阶级的美好前景。弗洛姆暗示,当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着消极自由时,很可能就会屈服于独裁主义政权,但他却明确提出了迄今为止文化演变的结果是不能被抹杀的,并且纳粹主义并没有给世界建立真正的统一。最后,弗洛姆调查研究了民主与自由。他提倡现代民主与工业化国家,但他仍然强调了如果仅有这些社会提供的外部自由而没有同等的心理自由是不完善的。弗洛姆表明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受显而易见的独裁主义的影响,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仍然受着所谓的“常识、专家意见、广告”这些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不受约束地自我表达和自主地开展行动,并且要对个人真实的情感进行真实的反应。他的存在论中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的过程”。但弗洛姆的反对者们怀疑到,如果真像弗洛姆宣称的保持真实的人性就是在与那些和我们共享一个世界的人保持真正的联系的话,我们的世界将是一团糟。

4.现代自由。

获得了自由的现代人,是否就真的“自由”了?在弗洛姆看来,现代人的自由实质上已成为一个悖论,真正的自由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实现过。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基础上,现代人摆脱了宗教、神权的桎梏,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们依靠自主性,即独立的思想、行动而生存,他们发挥着自我的力量,自由的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愈来愈大,彼此之间的冷漠、疏远及每个个体独立于“他者”而存在的孤立状态,使获得了自由的现代人产生了极大的失落、孤独与无安全感。这时的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困惑与焦虑。而这种焦虑实则是人类与自然的“脐带”断裂后,人类的归属感缺失造成的精神状态。自由与孤独从来就是个体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双重结果,“与自由相伴随的孤独、焦虑、不安,以及沉重的责任,会使人产生对原始安全感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恐惧,于是‘人类产生了要放弃个人独立的冲动,想要把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藉以克服孤独及无权利的感觉’(弗洛姆《逃避自由》)”

这种放弃自由的心理冲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会积淀形成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这种逃避的方式大体会有两种:一种是屈从于被领导,屈服于外在的权威。另一种则是舍己的自动适应,自觉地丧失自我人格,强求与外在的一致。前者,个人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事结合起来,以便得到他自身所缺少的力量。其中最明显的企图是服从与支配他人。这种服从与支配的关系,从心里方面看,会极端的表现为施虐与受虐的关系;在政治上,则会表现为一种极权主义的特征,而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则是极具这种心理机制的源蒴的。弗洛姆精辟地分析了这类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其中他独具慧眼地看到了,无论服从与支配,都是欲借他者来增强自己的安全感,以实现自我缺失的力量。他还独到地剖析了施虐与受虐的心理基础,指出他们两个看似对立的存在,实则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的存在并不是以消灭它的目的物为目的的,而是主动与被动地共生,一旦一方被毁灭,则另一方反而会产生失去的痛苦感。逃避自由的另一种方式,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个人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的,抑或说是潜在规则中的“标准人格”,因此他就会和周围其他人一样,个体完全消隐在群体之中。这样,个人与世界的差异及矛盾消失了,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随之消失。个人放弃了他独具的个性,便不再感到孤独与焦虑,成为了民主制度下符合“他者”所希望的“无名大众”。这就是现代人的自由的悖论:人类经过千辛万苦追觅到了自由,但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化的生活,孤立化的生存即与外界的融合的关系的断裂,使人们失去了安全感,自由却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担,于是人们又纷纷放弃自由,逃避自由。

三.实现真正自由的方法。

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如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生产资料都无法占有,我们有何资格说我们可以在他人主导社会资源的情况下,用爱和工作得到自由?因此,这种爱,决定不了什么,相反,主观色彩极重的爱,被铁的现实所决定强调爱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所用,显然将人的心理领域的解决办法扩大到了现实领域,因而显得苍白无力马克思认为,到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时,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社会恐怕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最好的条件,也是实现自由的最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e.弗洛姆.逃避自由[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2]e.弗洛姆.爱的艺术[m].孙依依,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6.[3]e.弗洛姆.自为的人弗洛姆文集[m].冯川,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4]任丽杰.冲破现代自由的尴尬:《逃避自由》浅论[j].理论观察.2007.[5]刘强,韦娟娟.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j].学术探索,2006.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十四

这本书是弗洛姆基于对30—40年代纳粹极权主义在全世界泛滥的反思而写的,他尖锐指出纳粹极权主义在社会引起狂热追捧的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的机制。如果作者仅仅是分析纳粹主义的话,这本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在我看来,不会长久和深远。很显然,作者在动笔之前肯定也考虑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整个内容的安排和结构的设计中,专门讲纳粹主义的只安排了一个章节,虽然每一章节都会涉及这一话题,作者试图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说理与逻辑推理过程,或者说通过分析社会中群体/个体的心理机制来进一步剖析纳粹主义。

这本书用七个章节试图阐明四个问题,即“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纳粹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伴随着文艺复兴、大航海冒险、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个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也越来越自由。而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但是吊诡的是,个人自由的增加并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相反,人们会选择逃避这种自由。

第一种是权威主义,是对外在权利的依赖与臣服,具体表现为施虐与受虐,并假借爱的名义。

第二种是破坏欲,就是除掉所有与之相比是个人显得弱小的对象。在纳粹极权主义时代,新中产阶级表现最为突出。

第三种是机械趋同,即从众、随大流,个人自主思想与批判性思维的丧失。

区分了当时存在的心理基础,一种是无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听之任之心理,还有一种是新中产阶级如何将社会地位的自卑转移到民族自卑。

民主社会以一种更加隐形的方式存在,这种社会很容易识别,任何一个压抑人、否定的人的社会都存在逃避自由的现象。

所以,应该怎么办?

作者主张发挥人的自发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与人格(理性+情感)的发展,而这种自发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劳动创造。

教育呢?教育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对教育持批判的态度(好像法兰克福学派都不怎么看好教育)。首先批判了教育扼杀了人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最原始的表现是孩提时代自由表达厌恶、敌视与喜欢;作者进一步批判了教育不鼓励原创性思维,灌输式的教育,以及过分推崇知识的教育方法更加助长了逃避自由的发生。

读完这本书,对于我自己来说,没有很强的个人冲击感。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逃避自由》读后感500字篇十五

弗洛姆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合,深入剖析了获得自由后的'现代人生存的尴尬境状,揭示了引发这种现象的深刻的社会及心理原因.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对于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及现代人不断争取、获得自由后,却又不断发生异化、逃离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层的解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奠定发展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基础的自由观.

作者:任丽杰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哈尔滨,150080刊名:理论观察英文刊名:theoreticobservation年,卷(期):2007“”(5)分类号:b089.1关键词:弗洛姆逃避自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