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模板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22:34:54 页码:11
2023年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模板8篇)
2023-11-19 22:34:54    小编:ZTFB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一直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应对这种关系呢?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每个家长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探索和实践的机会。总结范文中的案例和观点可以启发我们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篇一

4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4.0.1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4.0.1.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4.0.1.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4.0.1.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4.0.1.4(取消该款)。

4.0.2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4.0.2.1规划布局和建筑应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0.2.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4.0.3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

4.0.4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建设,其规划设计必须遵循保护规划的指导;居住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和构筑物,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篇二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大三的第二个学期也快结束了,今天交大设计的文本了,心情很轻松,也有太多的感想了!早上拿着这半个月奋斗的成果去打印有一种莫明的轻松,也有一种莫名的失落。轻松的是自己独立并且按时完成了作业,做出了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文本,这文本可能有很多不足与错误,但是这也是我们成长的一个过程;失落的是我们这半年自己学到的东西还不够多这学期就这样结束了。打印的时候看着清晰的文本一张张从机器里出来那种感觉就好像一段黑暗过后重见了光明一样,兴奋与激动!

2,从一开始的选地不知道如何下手到成功选取一块比较合适的地块。当然,本来想选一块比较有挑战性的有很大高差的地块,但是结果组员们觉得是难度太大而放弃了。最终我们选择了东郡那块正在开发的小区地块,东郡是由上海的一家设计公司设计的,现在还在施工阶段。接下来进行了小区案例的分析,这个阶段收获挺大,我们除了分析东郡外,还分析了东方名都,明珠山庄,以及翠林别院,里面有正面的案例也有反面的。我们小组到明珠山庄得时候得知这座小区是我们三峡大学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不过在05年那时候有这样的小区已经很不错了,在我们在与一位做水工建筑的大哥在交谈的时候他就谈到了他所在小区的诸多问题,例如出入口设置不够,停车位太少,以及物业管理很不到位,还有小区周围的交通问题等等。当然正面案例也不少,像东郡的规划设计就非常成熟。

3,后来我们仔细研究了一些关于小区设计的资料,例如宜昌市技术管理规定,还有住宅设计原理,以及民用建筑防火规范等,这些都让我们了解了很多,也让我们将理论知识付诸了实践,知道如何控制建筑物之间的间距,日照应该如何满足,还有高层建筑的一些防火知识。

4,我们对基地周围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我觉得这是我们以后出去工作会经常做的事情,很有用,让我们知道做小区需要了解基地周围的环境,周边的娱乐,餐饮,商业以及金融等都是我们考察需要了解的,要充分挖掘地块的优势,因为我们以后面对的是地产商和消费者,就应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心理。第一次没有什么经验,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没什么收获,后来我们又去了两次,才获得比较全面的资料,综合这些资料得出我们的地块的优越性还是不错的。

5,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工作,我们正式开始了平面的设计,对地块在控制建筑间距的情况下进行强排和初步的日照分析。这阶段我们了解了该如何进行日照分析以及常用的日照分析软件有众智、天正、ectect等。还知道现在行业内部主流的软件是什么,我们需要去着重学习和研究,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6,模型制作,这个阶段我感触特别多,也纠正了自己的一个误区,以前认为那些推敲模型也要做的非常细致,其实不然,推敲模型是用来推敲空间布局和建筑体量还有与周边建筑的关系。

还有就是建筑应该从体型入手。体型这个概念,是从大的建筑类型的功能特色、大的功能分区、基地环境进行分析后得出的大的建筑体量。请注意,这个体量应该是三维的而不是二维的平面。它既不是绝对的功能,也不是绝对的形式,也不是绝对的空间,而是初步的功能设想和初步的形式设想及初步的空间构想结合的产物。

“每次设计都要从平面开始,但是作好后都会限制我对外型的考虑。”作为学生,这种困惑是非常正常的,但如果没有很好的老师的引导,走到“架子和薄膜”的错误道路上去的同学是不少的.至于最初的“体型”,要考虑的功能特色如:根据基地入口放在那里比较合适,主入口和辅助入口都要考虑;建筑的功能需要分几部分,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关系可以是什么;每一部分(如很多功能的商业)可以接受的是什么形体,什么样的空间,有几种可能性;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上,什么样的体型更好。在这个深度上最好能够通过制作一些简单的工作模型(比如用泡沫切割)来研究。这一步确定后,功能的基本关系和形体及空间的基本模样就确定了。再下一步确定结构方式并对第一步的形体关系、空间关系和功能关系进行细化。深入的过程是将其细化,但如果第一个阶段做得好的话,细化肯定不会离最初确定的大体型太远。可以保证你的设计是在深入而不是不断地在错误方法指导下于“深入”过程中一次次推翻自己。总之三点:

a.建筑设计决不应该从平面开始再作立面,也不应该先做形象。

再塞功能。

b.“形式”和“功能”都有大的关系和细部处理之间的差别,一开始把握大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反对一开始就拘泥于细节。

c.强烈建议第一个阶段使用模型来研究建筑形体,尤其作为初学者,应该养成这样的好习惯.7,户型的选择,这个阶段也至关重要,他是由你的客户定位、地块特征以及以后的造型来决定的,否则你找的户型就是随便找的,没有任何依据,这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得到充分体现,毕竟我们要面对的是市场,做出来的东西不符合市场需求以后开发商也不会再找你。8,造型,我觉得这次做的最不好的就是我的造型,总觉得他是很神秘需要做的特别精确,再加上自己的美学功底很差,以及电脑建模工作量太大,最终造型没怎么做,我觉得这是我这个设计最大的败笔。9,文本,这就是设计的最后阶段了,出图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建总体模型用su比用revit要好,revit对电脑的要求很高,而我们都是笔记本电脑,一栋单体建筑大小建出来就有几十兆,而su建完总模型才几十兆。但revit的单体效果比较好,平面立面都可以按照构造要求生成。在就是要用到ps排版和鸟瞰图以及彩平面总图的制作,这是一个最陌生的软件,都没用过,全靠现学现卖,上一学年也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封面,这次的锻炼让我比较熟练的掌握了他在建筑表现和排版方面的应用,至于做出的效果图如何那就要靠美学素养了,我觉得自己这方面极度欠缺,下一学年应该更多的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素养,设计人员就得有美学感觉,不然设计出来的东西就是失败的,不被人所接受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些p图技巧,例如将彩平总图导入su建总模中不要给建筑加阴影也不要加绿化,因为最后p图要加立体的素材,阴影会导致渲染时候总图阴影和建筑单体阴影混淆,一看就是明显的错误!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还有太多太多的感想由于篇幅限制就留着自己分享吧,拿着沉甸甸的图册,小有点成就感,可能设计做的不怎么样,但深入了解了做小区设计的很多步骤以及方法以及最终的成果表现。老师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指导,在此感谢张老师的辛勤教导!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篇三

道路绿化如同绿色的网络,将居住区各类绿化联系起来,是居民上班工作,日常生活的必经之地,对居住区的绿化面貌有着极大的影响,有利于居住区的通风,改善小气候,减少交通噪音的影响。保护路面,以及美化街景,以少量的用地,增加居住区的绿化覆盖面积。道路绿化布置的方式,要结合道路横断面,所处位置,地上地下管线状况等进行综合考虑。居住区道路不仅是交通、职工上下班的通道,往往也是居民散步的场所。主要道路应绿树成荫,树木配植的方式,树种的选择应不同于城市街道,形成不同于市区街道的气氛,使乔木、灌木、绿篱、草地、花卉相结合,显得更为生动活泼。

(一)主干道旁的绿化。

居住区主干道是联系各小区及居住区内外的主要道路,除了人行外,车辆交通比较频繁,行道树的栽植要考虑行人的遮荫与交通安全,在交叉口及转弯处要依照安全三角视距要素绿化,保证行车安全。主干道路面宽阔,选用体态雄伟,树冠宽阔的乔木,使主干道绿树成荫,在人行道和居住建筑之间可多行列植或丛植乔灌木,以起到防止尘埃和隔音的作用,行道树以馒头柳、桧柏和紫薇为主,以贴梗海棠,玫瑰、月季相辅。绿带内以开花繁密,花期长的半支莲为地被,在道路拓宽处可布置些花台、山石小品,使街景花团锦簇,层次分明,富于变化。

(二)次干道旁的绿化。

居住小区道路,是联系各住宅组团之间的道路,是组织和联系小区各项绿地的纽带,对居住小区的绿化面貌有很大作用。这里以人行为主,也常是居民散步之地,树木配置要活泼多样,根据居住建筑的布置、道路走向以及所处位置、周围环境等加以考虑。树种选择上可以多选小乔木及开花灌木,特别是一些开花繁密的树种,叶色变化的树种,如合欢、樱花、五角枫、红叶李、乌桕、栾树等。每条道路又选择不同树种,不同断面种植形式,使每条路各有个性,在一条路上以某一二种花木为主体,形成合欢路。樱花路、紫薇路、丁香路等。如北京古城居住区的古城路,以小叶杨作行道树,以丁香为主栽树种,春季丁香盛开,一路丁香一路香,紫白相间一路彩,给古城路增景添彩,也成为古城居民欣赏丁香的美好去处。

(三)住宅小路的绿化。

住宅小路是联系各住宅的道路,宽2m左右,供人行走,绿化布置时要适当后退0.5-1m,以便必要时急救车和搬运车驶近住宅。小路交叉口有时可适当放宽,与休息场地结合布置,也显得灵活多样,丰富道路景观。行列式住宅各条小路,从树种选择到配置方式采取多样化,形成不同景观,也便于识别家门。如北京南沙沟居住小区,形式相同的住宅建筑间小路,在平行的十一条宅间小路上,分别栽植馒头柳、银杏、柿、元宝枫、核桃、油松、泡桐、香椿等树种,既有助于识别住宅,又丰富了住宅绿化的艺术面貌。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篇四

4.0.1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4.0.1.1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4.0.1.2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4.0.1.3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4.0.1.4(取消该款)。

4.0.2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4.0.2.1规划布局和建筑应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4.0.2.5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的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4.0.3便于寻访、识别和街道命名。

4.0.4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范围内进行住宅建设,其规划设计必须遵循保护规划的指导;居住区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古树名木必须依法予以保护;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和构筑物,不得破坏文物保护单位的环境风貌。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篇五

摘要:文章介绍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问题及特点,并结合规划、建筑、景观各专业的基本特点,以居住区空间形态为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对居住区设计步骤与设计方法进行分析。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发挥各专业间的相互兼容和相互制约的作用,以更好的在构筑居住环境过程中把握人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中图分类号:tb49文献标识码:a。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从最早的集体住房到单位的分配住房,然后再到住房的商业买卖,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过程。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每个设计环节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每个设计节点都不能作为设计过程独立进行。但目前的规划设计步骤环节中还存这样的问题,比如规划、建筑和景观的三段式设计,分阶段的完成让整个设计从知识体系结构上就不具备完整性,最终产生的存在很多设计上的缺陷。

在居住区内部活动时间最长的要数老人和儿童。除社区的无障碍设计外,还为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提供了不同品位的休闲场所。

3.2坚持以功能完善、分区明确的室内环境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及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认识已从“面积越大越好”、“房间越多越好’,转向对住宅功能的齐全、性能的提高和品位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与静分区设计。主要以起居厅作为整个家庭活动的中心,体现着主人的地位、兴趣和生活品位。室内做到明亮、尺度适宜、视野开阔。客厅餐厅和厨房等功能空间组织灵活、给人以舒适的心情和良好的视觉感受。门厅不仅作为换衣、脱鞋、储物的空间,更应发挥协调不同功能区的作用。主卧室功能空间完整,尺度适宜,符合现代居民的生活方式。小卧室的设计,主要方便日常使用。家务室可以设计出家务、保姆、次卧、储藏等多项功能,满足不同的生活要求。

(2)厨卫空间的整体性设计。从设备选型、通风排气、管道暗藏、集中管井及细部装修等要求出发,对厨卫空间实行了一次装修到位。这样做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避免二次装修带来的水、电媒气等方面的隐患。

(3)注意个性化的平面布局设计。除必要的分户、承重墙体外,尽量采用轻墙分隔,形成可变空间,适应不同家庭构成和生活阶段的需求。尽可能地为用户在水管布置、插座设置、容量预留、门洞位置等方面作潜伏设计,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发展。

完善建筑群空间布局艺术性、避免单一呆板兵营式的组群布局,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融洽,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建筑形式和空间规划应具有亲切宜人的尺度和风格,居住社区环境设计应体现对使用者的关怀。要满足不同年龄层次的活动需要,为其提供相应社区服务设施,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通过对物质形态精心规划设计以及对住户组织活动特性的研究创造更多积极空间,促进住户之间的相互交往,提高其防范性和睦邻性。

4.3突出生态化设计理念。

(1)居住社区规划设计的多样性。居住社区设计多样性包括在城市总体分布设计与功能布局设计。在总体分布设计中,不仅要关注城市土地区位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城市文化区位的构成与城市整体社会网络的结构。在微观的功能布局上,应将重点放在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在居住生活需求上的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设计与创造居住社区的规划布局。

(2)居住区建筑的多样性设计。居住建筑设计本身有着追求富涵人性色彩设计的历史传统。然而一段时期以来,源自工业化以来的公寓式住宅平面加上或中式仿古,或西洋仿古,又或中西结合的立面设计可以出现在任何一种类型的居住社区里,居住建筑已渐渐失去其承载与表达不同文化认知、不同社会关系的特性,沦为一种批量生产的行货。建构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空间特色,应要求建筑设计在风格定位、功能布局、形式选择、材料运用等多个方面,以不同的居住社区特色需求为设计依据,以满足不同类型居住人群的生活需要、文化需要和社会需要为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篇六

摘要:居住区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随着城市发展的快速进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而居住区中社区的园林绿化水平则是居住环境优劣的重要判断标准。城市居住区景观园林的设计亦是整个城市综合面貌的体现。

园林景观设计,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1、功能与形式统一的原则。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应能增加人们的亲近感,强调地方特色,做到不同地域、不同建筑形式的小区绿化各具特色。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不同地域的气候特色、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对户外活动的不同要求,做出不同的设计,不可盲目照搬。在空间组织上则应考虑不同年龄层居民的需求。如:老年人需要安静的环境休息、散步、聊天,年轻人则喜欢有更多的空间能自由活动或锻炼身体,幼儿则会更多的喜爱到户外游戏。园林景观设计也需要考虑到日常生活中的行动方便及突发事件后的应急措施以及人员疏散问题。

2、经济实用的原则。

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必然伴随着经济的投入,而设计过程中则应考虑怎样采取最合理的投入换得最良好的效果。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善于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少动土方,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应以创造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有充分的户外活动场所为宗旨。同时设计应适地适树,要以耐贫瘠、抗性强、管理简便的树种为主。在居民区的绿化中,栽种珍惜树种要慎重使用。

3、美化环境的原则。

园林绿化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的设计,是以自然为依托与参照的空间环境设计,不仅具备平面构图,同时也含有立面构图。好的设计是把植物、构筑物、建筑美、文学美综合为一体的艺术。同时它也受着自然条件与时空变化的制约。一个好的景观园林设计作品,必然能因地制宜,美化居住空间,给居民带来美的享受及良好的居住感受。

小区的景观设计是直接贴近居民日常生活的,设计过程中,除了要考虑植物配置与整体设计风格的均衡、对建筑的烘托,居民生活中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更应列入考虑范畴。同时,花木搭配也可以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首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并以不同地域为区分,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并非单纯的迎合人们的趣味,而是通过合理的设计打造出优良的居住环境,从而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层次和品味。

二、现代居住区园林绿化的设计要求。

人是自然的产物,因此在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自然美感与韵味的设计往往更。

能在人的脑海中产生和谐与美好的感觉。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尽可能多的将区域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加以有效修饰及利用。同时,为了形式上的单一与枯燥的美感而对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破坏的行为也是设计中不可取的。比如区域原有的年限久远的大树,可以将其组织运用到景观设计系统中,通过其自身的不断生长来为其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也免去了重新栽种新的植物,等待其缓慢生长,这样做不仅很好的利用了资源还节约了大量资金,并且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也会更加轻松。

居住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总的来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畴内,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被、打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休憩环境的过程,而这一切都有赖于运用有效的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景观设计,使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仅具备日常使用的功能,而且还赋予其美学欣赏价值,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居住区园林景观的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又会产生一定差异。在我们生活及居住的环境中,最大范畴的景观设计当属城镇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一般又会从地理,生态以及城市所在地域的气候等角度综合考量后出发;在我们生活区域中的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则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以及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分为硬景观(hardscape)和软景观(softscape)。硬景观通常是指人工设施,一般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则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

四、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注意的事项1.园林设计与建筑风格相结合现在楼盘多为古典主义、地中海风格、法式、意式风格。结合这些异域风格,一些园林配合着外形极具风格的建筑可以显示出独特而完美的意境,让居民不仅贴近自然,而且还能感受到异国风情。将园林景观和建筑风格相结合,可以融合更多设计元素、避免单一的建筑风格,给居民乃至整个城市主体眼前一亮的感受。

2.景观设计应具备多样性。

3.设计风格上注重“中西结合”:

无论是在文化还是审美上,东西方都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也很直接的体现在了园林景观设计上。西方文化遗留下来的传统使人们在景观设计上通常以“直”为美,这体现在整个设计的布局上则为规划式、对称式,并且讲究几何造型,表现出大手笔、大面积的绿化特点;在我国传统的文化理念中,则更讲求含蓄内敛、追求意境,这在景观布局上则体现为虚实、大小、远近、显露等方面的结合。

若想在绿化上做到“中西结合”就必须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既吸收西方“大手笔”的绿化风格,又不能遗失我们传统文化中虚实结合、远近相宜等气质,以达到东、西方绿化风格的完美结合。

4.以植树造林为主要的绿化手段:

比起草坪、花卉,树木片林调节环境的功能要强得多,从生态效益上讲,植树造林是搞好城市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的最直接途径。因此,在居民区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应该尽量多的采用树木种植,并注重落叶树种与常青树种的比例。此外,对“大树进城”应有合理规划、谨慎行事。

5.景观设计中应表达文化意蕴:

文化内涵是绿化建设的灵魂,要注重将本地文化融入园林景观建设中,这样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特色与风采。既可以充分利用地方物种的优势,突出城市的地域特色,又可以将园林建设与城市中的历史遗迹、古树名木、人文建筑等人文景观相结来,突出景观所折射的城市及区域的历史背景;同时,适量运用雕塑、园林小品等艺术形式来突出景观设计主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总结:随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不断提升,居住区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日益凸显了它的作用与意义,在为居民营造和谐美好的居住氛围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应遵循其十分重要的几点基本原则及设计要求,对于设计内容也应该具备合理有效的把握,设计过程中严格参考相关注意事项,这样才能设计出优质的园林景观,为居民提供温馨的栖息港湾。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篇七

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0.5.4规定: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城市居民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区内度过,因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研究居民的行为轨迹与活动要求,综合考虑居民对物质与文化、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及确保居民安全的防灾、避灾措施等,以便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要求:对居住区规划范围内非属居住区自身功能要求安排或现状保留利用的其它建筑,则提出应符合“无污染、不扰民”为原则的要求。

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建筑侧面间距,除考虑日照因素外,通风、采光、消防,特别是视线干扰以及管线埋设等要求往往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5.0.2.3规定:住宅侧面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条式住宅,多层之间不宜小于6m;高层与各种层数住宅之间不宜小于13m;

(2)高层塔式住宅、多层和中高层点式住宅与侧面有窗的各种层数住宅之间应考虑视线干扰因素,适当加大间距。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篇八

建筑092任子豪200931209081。

本文从居住区绿化的作用及现状出发,针对绿化设计、居往区绿化的设计原则、居往区绿化的实用性、居住区绿化的人性化、绿量的竖向提升、住区绿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等要点问题,对如何改善居住区园林绿化进简要行探讨。

【关键字】。

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原则;实用性;人性化;竖向提升;精神文明建设。

1.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成的小区如雨后的春笋不断涌现。居住条件改变了,居住环境又怎么样呢?本人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在成都市的居住区绿化情况并不乐观,多数园林绿化环境不能为人享用,并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得不到良好的养护,其中很多绿化已有部分遭破坏的迹象。居住环境缺乏生机,居民们享受不到与自然环境亲密接触的乐趣。夏日艳阳的烧烤使人们仿佛生活在“蒸笼”之中,没有一丝荫凉,园林绿化变成了摆设。因此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拥有一片绿荫成为居民们迫切的要求。那么怎样合理利用资源,建立人为建筑与绿化生物的新秩序,怎样才能使人们在惬意的生活中享受阳光、雨露,呼吸新鲜清爽的空气,这是房地产开发商与园林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马克思曾说:“人是按照美的法则来创造的”。城市环境美是融合着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有机整体。凡是在精神感应和能量、物质、信息交换方面,对人们有益,并富有美感的环境,都认为是美的环境。因此,环境美首先是满足对人有益的功能要求,其次是富有的美感。有位美学家也曾说:“人类祖先原生活在森林绿色植物之中,为了生存,人类学会为钻木取火,构木为巢,逐渐从野蛮走向文明,走出了森林,建造了城市,于是离开了‘绿’,世界成了一片‘灰黄’”。与此同时,人类悟出了‘绿’的重要性,提出了返回大自然,恢复绿色世界的愿望。当然,这个世界已不再是老祖宗们生活的蛮荒之地,,而是恩格斯设想的:“到共产主义,城市要消灭,人类住在四周一片碧绿的宫殿中”,那是人类重新建造的,人为的,也是科学的绿“世界”。今天,“绿”成了人人所需要的,人人都追求的一种实用的“美”。而如今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可用于居住的土地更加短缺,为了解决人与土地的矛盾,大片的高层住宅不断拔地而起,而开发商为了提高利润,采取减少绿地,缩短楼间距的方法,以达到多建房的目的,因此造成绿化面积的严重不足。那么为什么又要强调绿地的建设呢?因为植物与人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首先,绿地可以净化空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有些植物还能吸收一些有害气体。第二,绿地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让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第三,绿地可以降低噪音。第四,绿地可吸收太阳的反射光,缓和光对眼睛的刺激,另外绿地的防风固沙的作用也很明显。

我国有着古老的建宅修园的历史,它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文化理念。按照国家的建设标准,居住区的绿化面积不应小于总居住区占地面积的30%,但目前这一标准远未达到。在仅有的居住区绿化中,普遍存在着品种单一,配置不合理,无层次感和形式呆板等问题。小区环境应强调美观与舒适相统一,在炎热的夏季,绿地可以提供一个遮荫、乘凉的场所,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个公共的私人交往的空间;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宽敞,遮荫的活动场所;在春天可以充分感受春天的气息;在冬天又可抵挡寒风的凌冽。有的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极力打造高档住宅,在小区绿化上一味地谋求更大的利益空间,而没有从人性化的理念出发。缺少园林绿化规模,过多强调人为景观的住宅并不能称为“以人为本”的高档住宅。住宅区绿化只有合理配置水、路、建筑和植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才能提高居住区的品味,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20世纪80—90年代居住小区的建设占据了中国居住区建设的主导地位。这一居住区的建设模式对我国居住区建设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但是由于居住小区的模式也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居住小区正在它的舶来地——欧美国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新的“开放住区”模式。

“开放住区”的形成是人们对过去的现代主义和功能主义进行的反思。通过反思,人们认识到过去的居住小区的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社会—环境”这一体系中“人”的重要性,忽略了对于历史的继承和人文的关怀。“开放住区”已经超越了打破住区围墙的简单概念,它强调了住区是城市整体功能和空间构成的有机组成个部分,同时也主张住区的生活空间与城市进行一体化的交流互动。

所以我们按照“开放住区”的理念,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原则,充分考虑城市的性质、定位和功能分区(适当的分区,适度的混合),考虑城市的人文环境特色,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同时研究居住区在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的位置、功能、作用,把握和体察城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风貌特征(自然风貌、建筑风貌和人文风貌)、经济特征、人群特征(年龄、文化、性别、收入等),使居住区园林绿地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说城市绿地规划是城市园林建设的法律依据,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都要依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要把城市空间和居住区室外空间结合起来,形成连通的城市空间体系。

在成都市内的居住区内,我们不难发现转角处有花草被踩踏的现象(如图1)。不仅在居住区内,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我校园内(如图2)。

(图1)(图2)。

据分析,该情况之所会产生是因为多数人为了方便快捷而选取的“近道”。而这样的行为难免会给绿化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不少开发商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开始对该类似情况进行补救(如图3),同样我校园也对该情况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如图4)。

(图3)(图4)。

类似措施的收效是显而易见的,其原理主要是用灌木或花卉来阻断人们超近道的可能。当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也有在转角处铺设卵石的做法,为人们留出“近道”,并以此防止绿化的二次破坏。当然,深究其原因,本人发现其设计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概念。而以加拿大约克郡某公园为例,其早期时公园内部未铺设道路,人们在草坪上自由行走。久而久之,“道路”被踩了出来。随后设计师再将人们踩出来的“道路”进行整合,并且加以铺装形成真正的公园步道(如图5)。而这样的设计,由于是在人们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加以创造的,所以比起国内的设计更有了一份“以人为本”的理念。

所以园林绿化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是设计者要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小到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图5)3.3休憩空间的合理布置。

通过对成都市内部分居住区环境绿化的调研,本人发现其绿化环境内的休憩空间的利用率并不高(如图6)。

(图6)。

分析后得出,休憩空间应满足其一定的舒适性,而私密性测试一条重要的评定标准。而本人则对人行道路旁的休憩空间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临近人行步道的座椅仅有灌木包围,私密性较差,较易受过往人群干扰,利用率不高;距人行步道有一定退距的座椅有灌木包围,私密性相对于前者有较大改善,过往行人对其干扰不大,但仍不具有较好的私密性,从而达不到良好的舒适性,利用率也不高;而相比之下,距人行道路有一定退距,周围不仅有灌木包围,还伴随着乔木的种植,包围性相对于前面两者都有显著的改善,私密性良好,舒适性也相应有所提高,利用率较好(如图7)。

(图7)。

3.4竖向空间提升绿量。

伴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居住区内部的绿化用地正面临被压缩的可能。而同时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我们把目光从水平平面转向了竖向空间。

本人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竖向空间上提升绿量:

1.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注意竖向搭配居住区的园林植物是以植物群落形式存在的,植物群落的搭配千变万化,应注重乔、灌、藤、草的结合,多用地被、灌木,科学建立人工生态系统。

2.合理利用住宅楼的屋顶、架空层或立面出挑等空间(如图8)。

(图8)。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城市环境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聚居的环境。城市园林绿化是以人为主要对象进行服务的事业。园林绿化产生的“景观效益”是以改善人的心理机能和精神状态上服务于人类;“游憩效益”则是从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服务于人类。总的目标是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实质上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问题。

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与人这个主体相对应的环境也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含义。园林作为一门具有优化环境功能和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的科学和建设行业,可以在上述两个领域中同时为人类提供服务。人们通过园林建设为人类社会创造的环境,既要致力于建设生态健全的环境,也要致力于建设文化、科学、艺术相互融洽与和谐的环境,同时也应是具备文化审美价值的环境。融生态、文化、科学、艺术为一体的园林建设,才更符合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对环境综合要求的生态准则。因此,园林绿化建设以人为主体的服务功能,不仅体现于优化环境质量,促进人类身心健康,也应充分体现于继承和弘扬我国的文化,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水平、社会行为道德水准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全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有人统计,一个人一生中大约2/3的时间是在居住环境中度过的,居住区的绿地往往是居民度过业余时间的地方,老人和小孩则几乎整天生活在这里。居住区绿地是居民的户外活动空间,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场听。这些绿地由于服务半径小,茶余饭后,群众方便,天天受益。清晨,绿地给人们提供了晨练的场听;晚饭后,许多人来到这里散步。由于庭院式绿化的建设,为居民提供了游憩和聊天的条件。改变了单元住宅互不来往的弊病,特别是减少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在小游园中到处可以看到老年人自发地聚集在一起,溜早习武,吹拉弹唱;孩子们来到小游园中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增加集体观念。居住区绿化密切了人际交住的关系,加强了各家各户的了解,邻里矛盾减少了,民政调解工作好做了。居住区小游园成了居民集会和开展街道工作的活动中心。

所以园林绿化是一项具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重效益的行业建设。

5.小结。

今天,人们正是对以往经验教训的积累,在城市人多地少的情况下,使居住区的建设发展得以重视,通过对居住区环境绿化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空间,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作为设计者,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以生态为本,坚持住宅空间形态规划格局、环境品质、文化特征和立地环境,植物配置多样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做到住宅和环境和谐、功能的完善,使人与环境相融,赋予绿地空间多样性与功能的兼容性,形成良性住宅区绿色景观生态系统,让人们生活在亲近自然的环境中。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现代居住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胡清坡1王向军2罗东红2康永锋3杨永涛2王贵丽2(1河南省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2平顶山市春怡园林工程有限公司;3中房集团平顶山公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