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优质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1:28:33 页码:11
最新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优质20篇)
2023-11-11 11:28:33    小编:ZTFB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和失误,从而避免重蹈覆辙,不断进步。我们可以从自身的经验和感悟入手,以真实的情感打动读者。接下来是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思维和创造力,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作。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一

“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的、会做梦的教师。”这是一句多么朴素而又多么富有诗意的话呀!吁了一口气,我合上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但书中充满智慧的语言却久久萦绕在脑海。

该书分别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学校、教师、校长、学生、父母十个方面,谈了理想中的教育。本书的内容不象有些教育书籍只有空洞的理论和说教,它的大部分章节都是从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入手,然后分析问题的根源,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理想中的教育,读后让人犹如醍醐灌顶。清晰地记着,在“理想的教师”这一章节中,有这么一段话“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一年五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他们的成绩是不一样的`。”是啊,扪心自问教了十一年书,可真正用心去教的有几年呢?很多时候都把教书当做谋生的手段,忽略了教育塑人灵魂的神圣职责。我想“用心”的前提就是“爱”,爱自己的职业,爱自己的学生。朱教授还说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写教育日记,也是用心的体现,如一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今天产生了一个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产生了一个挫折,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把这些原封不动地记录下来,再总结得与失。从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把这一串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个非常美丽的项链。是啊,用心积累这点滴,长此以往就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啊。

朱永新对于“理想的教师”提出了八点要求: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己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这些要求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想终有一天我会梦想成真的。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二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是“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为了每位学生”。这里的“一切的人”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校长、父母和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新教育实验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过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师的科研范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在我看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思考、一起写作。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共写随笔,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督促,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共同编织有意义的生活。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

我们一起晨诵午读暮省,探索积极的生活方式。新教育实验的儿童课程包括晨诵——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午读——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暮省——学会反思的生活。其实,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也同样适合教师,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晨诵、午读、暮省。

我们一起推进每月一事。我们一起学会吃饭,学会节俭;我们一起不闯红灯,学会遵守规则;我们一起种树,培养公益意识;我们一起踏青,亲近自然;我们一起扫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善于劳动;我们一起唱歌,学会欣赏艺术;我们一起玩球,学会健身;我们一起笑着和别人打招呼,学会交往;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求知;我们一起写家书,学会感恩;我们一起演说,学会表达,培养口才;我们一起写日记,学会坚持,学会自省。

我们一起构建理想课堂。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是课堂的护卫者、服务者、促进者和协作者。构建理想课堂,落实有效的教学框架、发掘知识的魅力、实现知识社会生活和师生生命产生深刻共鸣,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我认为,在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1、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首先做到。比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等等,我们老师就要首先做到,才能要求学生阅读、写作、演讲、关心社会。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论语·子路》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未来、对待工作、对待社会、对待学习、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回想我的教育经历,我的老师们教给我的很多东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时。

3、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影响”,而不是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我,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共同体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坚持,一起成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创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三

今夏有幸阅读了《什么是教育》一书,本书作者思维开阔、观点突出。

本书作者在书中有诸多阐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的观点: “哲思活动是绝对自由的自我存在的特殊表达”,“原初性的哲学思考者享用了通过思考而又超越思考的自由,他们不想在探求包含一切活动的存在本身时,寻找勉强的知识。”

《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言论丰富且不乏许多闪光的地方,通过阅读这本书,些许体会得以有所心得。

每每阅读有关书籍时不免感到只是一遍的阅读是不够的,还有待深入的学习。

本书作者有着非同一般的论述,阅读本书不失为提高自己的阅读功底的一大帮助,我想随着工作和生活阅历的不同,读书的感悟定会大有不同,我期待在阅读中有所学习有所收获,以下仅述一些我的读书体会吧。

我整理了一些书中的言论希望这些论点能够与大家分享。

诸如“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又如“教育依赖于精神世界的原初生活,教育不能独立,它要服务于精神生活的传承,这种生活在人们的行为中直接表现出来……”“我们生活在形成习惯的过去之中,不断形成和打破习惯是我们此在生成的坚实基础,没有习惯为底蕴,我们的精神的每一进步将是不可能的。” 如此等等,我希望通过以上的摘录与分享能够带给大家阅读的兴趣,同时希望这样能有益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多少能我们的工作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

学习《教育学》,就知道我国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

但那时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

这学期,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先生指责现在的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

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先生提出:“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

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

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

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现在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不断地在搞着仿佛是在打破“传统”的改革。

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

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

今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

传统,有优秀与糟粕之分。

优秀的传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理,是须我们永远继承的。

不但要继承,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将其发扬、拓展、光大。

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知新”,比如陶公的“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等等。

至于传统中之糟粕,或称之为习惯势力、传统势力,才是改革的目标。

我们的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乃至于社会改革的很多方面,都喜欢摧毁一切,然后重来。

结果糟粕未除,而优秀传统却荡然而失。

陶行知先生谈到:“学校里的先生叫做教员,他所做的整体为教书,他所用的法子为教法,好像先生是专门教学些书本知识的人。

他似乎除了教书以外,便没有别的本领,除书以外,就没有别的事教。

而在这种学校里的学生除了受教之外,也没有别的功课。”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传统中的糟粕,也就是习惯势力。

习惯势力虽然恶劣,阻人进步、碍事发展,但它真是强大得很,难以根除。

你看陶公所讲之现象,八九十年前是这样,八九十年后的今天,仍然是这样:学校里的一些先生,我们叫他们教书匠,他在学校里所做之事,就是教书。

他全然不管学生怎么学,他只管自己怎么教,我怎么教,你学生就怎么学。

除了教那本教材上的东西之外,便没有其它可教,学生便没有了其它可学的内容。

先生们不准学生看课外书,不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学校不给学生接触自然,走近生活的自由,学生除了一心只读教科书、一切只为考高分外,便没有了其它。

老师除了教课本知识,就没有,或很少教给学生做人处事和生活的道理。

教师,这本活的教科书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学生们从老师身上学到了什么?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

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

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

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

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

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

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

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

“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

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凭个人好恶而好恶之而褒贬之,绝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把“差生”视为“朽木”。

有的教师口诛之余,施以体罚,更是辱人之举。

任何一种体罚都是使学生肉体痛苦,它不仅于事无补,反教学生精神倍受刺激,以致他们会摔破罐,撑破船。

陶行知最最反对体罚,他准确地说明了体罚的危害:“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罚非爱,害也。

作为现代学校的教师,我们要记住陶行知的话:“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动武,意味着教师自身的失职。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应表现在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上全面关心爱护。

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也想到了。

由此我想我们现代教师做学生“亲人、朋友和导师”三个角色,这是陈校长教育思想的体现,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贯彻。

当然,爱不是放纵,爱里有严,爱里有教育,陶行知为学生竭力改善生活条件时,又嘱之以俭朴为美德,绝不可浪费,特别是看到学生出现了不良生活和思想倾向时,就及时送上关怀与指导,这样学生在承受师爱的过程中找到前进的路。

作为现代的教师更应如此。

老师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吧!当我们对学生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思想感情而一时不理智地做出有伤学生人格的事,是否想到这学生也许是一块特殊的钢坯,需要更多的爱去熔炼锻造呢?教师爱学生,就不能没有自我克制,“怒”是必须要“制”的,否则既无补于事又伤神伤身,久之反倒说明自身无能。

要注意克服自己情感上的弱点,“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

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因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

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

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

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

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

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说说容易做做难。

我觉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试卷。

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养的原因吧。

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

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四

教育是一个持久的任务,而教育书籍是我们获取知识和培养认知能力的重要工具。在长时间的读书过程中,我有幸接触到了许多优秀的教育书籍,通过阅读和思考,我从中受益匪浅。下面我将分享我在教育书籍读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提出问题。

在读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这些问题是教育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话题。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逐渐找到了一些答案。

第三段:分享经验。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的关键。我读过一本名为《生命的启示》的教育书籍,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种叫做情绪教育的方法。通过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赋予学习以情感色彩,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我在实践中尝试了情绪教育的方法,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们变得更加活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读过的一本名为《教育国》的书中,作者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一些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例如鼓励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和创意思考的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实验活动等。通过运用这些方法,我发现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主动思考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

第四段:总结观点。

通过这些教育书籍的阅读和实际操作,我逐渐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多元化的领域,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教育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思考和实践,我们可以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转化为实际的教育行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效果。

第五段:自我反思。

在读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单纯阅读教育书籍并不足以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实践。其次,仅仅读书不能代替实际的教育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领会书中的知识和理论。因此,我希望通过读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继续深化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总结。

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了很多新的启发和思考。教育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应用到实际教育中,提高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同时,我也意识到单纯读书并不足以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我们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实践。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能够成为一名更好的教育者。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五

作为读书教育的重要环节,阅读一直被认为是培养个人修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这是因为阅读引导我们走进一个充满智慧和温情的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帮助我们拓宽视野,激发思考,塑造个性。虽然今天新媒体如电视和互联网的崛起给传统的纸质书籍带来了挑战,但阅读的重要性从未被削弱。在我这几年的读书教育中,我意识到阅读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有些书籍甚至改变了我的生活。

第二段:启示与鼓舞。

在读书教育中,有几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其中一本是《活着》这本小说。通过描述一个中国农村人民的悲惨生活,以及主人公在困境中如何坚守希望并勇敢面对苦难,让我深刻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并懂得了生命的宝贵。这本书教会了我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并教育我要珍视眼前人与事物,不忘初心。

另外一本对我的影响很大的书籍是《活着说焦虑》。这本书深入分析了焦虑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我从中学到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现实的艰辛和不确定性。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会了反思和放松,增强了心理抵抗力,使我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和积极。

第三段:提升个人修养。

读书教育使我意识到,通过阅读书籍,我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因为书籍是作者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是一种严谨的文字表达。良好的书籍会给人以启迪,并激发我们思考和学习。通过阅读,我学到了很多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阅读教育还能提高个人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当我们阅读书籍时,我们会进入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中,加深对他人思想和经验的理解和体会。这种感受有助于加强我们和他人的情感共鸣,改善人际关系。通过过去的种种历史经验,社会生活规律,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他人,增进彼此之间的认知。

第四段:化解矛盾和冲突。

阅读书籍还可以帮助我化解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通过读一些哲学类和心理学类的书籍,我学到了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平和地面对矛盾和冲突,以及如何妥善地解决问题。这些书籍帮助我拓宽了思维视野,不再拘泥于片面的观念,更加注重全面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

另外,通过阅读书籍,我也学到了如何与他人妥善沟通,以及如何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当我们在与他人进行交流时,我们常常存在误解和争吵的情况。但通过读书,我了解到人人之中都有特别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我们不能要求他人完全与自己一致。因此,我学会了在与他人沟通时尊重对方的观点,并通过合理的方式达成共识。

第五段:结语。

总而言之,读书教育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而且培养了我们的个人修养和思维能力。通过阅读优秀的书籍,我们能够学到道德规范,培养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读书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每个人来说都有很大的价值。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好读书的习惯,持续加强自己的读书教育,以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六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生命涌动着彷徨,教育遭遇着迷失。于是,我们需要追溯,我们祈求回归——生命化教育。

记得2005年,2月2日,厦门大学一在职博士生上吊自杀;5月7日,北京大学一姓冯的数学系博士生坠楼死亡;6月21日,上海交通大学一博士生从11层实验室坠楼身亡;8月20日,上海一研究所在读博士生孟懿从7楼跳下,永远离开了人世;9月14日晨,36岁的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正研究员茅广军跳楼自杀身亡;10月10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王然从三层病房的洗手间跳下……“密度”之高,令人咋舌。

有调查显示,当问及小学生“如果遇到被同学打会作何反应”时,有45%的孩子毫不犹豫地回答“打他”。孩子给出这样的答案,让很多人尤其是让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始料未及,但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也许责任不应该完全推给涉世未深的孩子,因为我们的父母和老师从来没有认真地跟他们讲过所有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便永不可获得。

其实,学生上述的种种行为,不正表明了我们的教育对生命的漠视,反映了我们的教育“目中无人”吗!在这种“目中无人”的.教育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可是,他们却无力承受生活的挫折,无法理解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正是由于现代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的缺失,才造成了一系列家庭的和社会的悲剧。由此,学校和家庭都要加强对孩子进行有关生命的教育,让他们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抱尊重和珍惜的态度,培养他们对社会及他人的爱心,使他们在人格和心理上获得全面的发展。

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育他怎样珍惜自己生命,以及关爱其他人!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七

新教育行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也积极的参与其中。又一次的读了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开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再一次的重读新教育,这一次我对它的理念是:“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燃起了我对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这句话,不只说我们教师要过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学生也应该是幸福的。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行动就有收获。朱永新教授说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会成功。是的呀。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总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实现的却很少。原因有很多种,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没有去行动,没有去坚持。我们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话语,我们不需要夸夸其谈的口号,我们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去做、去行动,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把阅读当成一个自己的习惯,就像每天起床、吃饭一样,每天读每天都有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在收获中快乐,自己快乐,孩子们也就快乐了。

朱永新教授还说过:“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的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每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的精神。这样每一个老师、每一位学生都要成功、都会成功。

为师者,不断提高自己,用心阅读,用心成长,用心总结。让我们在新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平坦。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八

读书是一种永不过时的教育方式,它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人的情操。而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接触到人类智慧的结晶,吸取其中的精华。在阅读的过程中,书籍给予我们了很多的启示,以下是我对于读书教育书籍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读书能够提升我们的知识面。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知识,以应对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到各种各样的知识,从而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维。无论是阅读文学类的书籍,还是读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著作,都可以让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睿智,它是我们成为更好自己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次,读书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分析,从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在面对作者的文字,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其中的意义和思想,通过阅读来提高自己的批判思维和辨析能力。读书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理性思考的习惯,它能够让我们更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通过读书,我们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的能力,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此外,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无论是历史书籍还是传记故事,都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到不同的时代、地域以及人物。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验到历史的变迁、不同文化的碰撞以及个人成长的历程。这些阅历可以使我们更加开阔眼界,增加人生的阅历和智慧。读书能够让我们感悟到人生的不同境遇,体会到人性的复杂与真实。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与作者共情,感受到不同角色的思考和价值观,从而对自己的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读书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操。文学类的书籍尤其对我们的情感识别和表达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类情感的细腻、情感的复杂,进而提高我们自己的情感的识别能力。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书籍中的角色和故事情节,学习到如何理解、表达和应对自己的情感。读书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方式,更是一种沟通与共鸣的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培养同理心和包容心,提高我们的情商。

最后,读书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学习到先贤的智慧和经验,从而不断进步。当我们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创造出更好更美好的社会,那么读书的价值也就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正如所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通过读书,不断学习,才能够缩小与未知的道路,才能够在追求真理的航道上不断前行。

总之,读书是一种宝贵的教育方式。通过读书,我们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思维能力,丰富了人生阅历,培养了情操。读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知识的获取,它能够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塑造我们的价值观,让我们更加理性、睿智。因此,我们应该保持阅读的习惯,不断提升自己,让读书成为我们终身的伴侣。我们应该相信,通过读书,我们的人生将会得到无限的改变和提升。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九

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这是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写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

我挺喜欢这样的文字。肖川老师的文字里也会常常读到这样的一种感受。真正理解教育、热爱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总能流露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教育是需要等待,需要耐心的,确实是”缓慢“然而又是”坚定“的。每一次考试之前的班会课,学校都安排主题为诚信教育,考风考纪讲了又讲,诚信签名也是签了又签。然而,作弊的行为依然屡禁不止。每次年级通报作弊的学生名单时,我的心就揪得紧紧的,生怕听到自己班级孩子的名字。不知道是对学生不信任还是对自己不信任,总之会有一种紧张的情绪。虽然每次考前动员,我都费尽心思,总要讲一些他们之前没听过的故事。因为,我担心老生常谈最后会变成空谈。比如这次期末考前,我讲了一个留学生到德国去的时候所经历的一件事。来自其他国家的留学生都可以顺利通过检查,唯独来自中国的学生要被留下来详细检查,他们不大相信文凭上的钢印,不大相信身份证是真实的,因为中国假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他们觉得这个民族他们不敢随意相信。你在国内,觉得处处防假,经常打假,都习以为常了。然而,走出国门,你才会发现,原来,民族的诚信危机已经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尊严了。国有国格,人有人格。面对这样的诚信危机,我们能做些什么?每一次考试,希望我们都能想到我们的责任。类似这样的教育很多,我们得不厌其烦地去寻找新鲜的教育故事,因为我们一直希望孩子们的生命会很美丽,能尽量少沾染一些市侩的污浊气。

孩子们今后走上社会,会看到很多阴暗面,会遇到很多挫折,会遇到很多与学校所教育的价值观相冲突的东西。然后,我想,只要每个生命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已经得到了生命的教育,那么,他会知道该怎么去面对阴暗面,该怎么去阳光地、积极地对待挫折。

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坚持更久。也只有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

教育就是这么一个工作。每带一批学生,我便投入极大的心力。收获的就是艰辛与幸福。每次非常疲惫之后,我想,下次,即使再大的幸福,我也不全心投入了。然而,当接手一个班级之后,又不自觉地投入进去了。我发现自己没法不投入。于是就难免很累。现在慢慢的也接受这么一个事实了,我就是这么一个控制不住会牵挂人的人。也许,这正证明着我”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呢。

用生命润泽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贯穿生命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得时时在场。不能含糊,不能应付。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阅读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纸质书籍作为传统的阅读方式,却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教育书籍,成为了广大读者追求知识和智慧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育书籍这一过程中,我有幸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教育是每个人成长的基石,而教育书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我个人的阅读经历中,教育书籍不仅帮助我拓宽了知识面,还让我看到了世界的多样性。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了解到了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文化,也识别到了自己身上的短板和不足之处。同时,教育书籍也启发了我对于教育问题的思考,促使我从不同角度思考和理解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第二段:选择学习的目标。

在阅读教育书籍时,我意识到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教育书籍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教育心理学、教育理论、教育管理等。因此,明确学习的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是一个关键的步骤。通过定期设立学习计划,有目的地阅读相关书籍,我能够更加系统地学习,而不是零散地花费时间和精力。

第三段:深度阅读与实践结合。

阅读教育书籍不仅要注重深度阅读,还要与实际结合,进行思考和实践。教育是一门实践导向的学科,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够的。在阅读教育书籍的过程中,我经常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经历进行思考和反思。通过不断将书中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我发现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书中的知识。

第四段:不同观点的比较与思考。

教育书籍中常常呈现出不同的观点和理论,这为我提供了一个思考和对比的平台。与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我能够更加客观地了解和判断,同时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通过思考和沟通,我也有机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从中取得更多的启发和反馈。这样的交流和思考过程,让我不断开拓视野,深化对教育的理解。

第五段:培养阅读习惯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

阅读教育书籍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让我体会到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逐渐培养了持续学习的好习惯,意识到自己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旅程。我常常在书籍中找到答案,同时也为我提出更多的问题。阅读教育书籍的过程,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对于自己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承诺。

总结:

阅读教育书籍带给我了很多的收获和启示,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深度阅读和实践结合,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不断思考和对比不同的观点。持续学习的过程让我收获满满,也让我更加坚信教育是无尽的宝藏,而教育书籍是通向宝藏的钥匙。我相信,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一

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我从中受益匪浅,要想做一个好老师,不但但是知识上的给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热情,来感化每一个学生,挖掘他们的巨大潜能。

首先,我要树立一个信念——天下没有笨的学生,学生的心灵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学生,不管这个学生是谁,不管这个学生成绩如何,不管这个学生长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爱他们。为什么呢?当我自己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深知这种爱的力量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我总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师忽视、遗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师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证明给大家看,我是多么的优秀。其实这种需要是每个学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为老师,是不能忽视这一点的。

我要毫不犹豫地爱我的工作,爱我的教学,如何去爱,这还是一个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常常会有讨厌上课的经历,这往往是因为我讨厌这个老师。为什么会讨厌呢?——上课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业、知识含量低、知识范围窄、知识老化、不懂装懂、架子大、单纯的知识灌输、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往往是这一类老师的共同特征。现代的老师,显然不能这样下去,作为受过现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师,我要有现代的教学。

“我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的时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

第一次接触华东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这本书是在灌南交流学习期间。还记得是在去年10月份,灌南县六塘小学教科室相帆主任荣膺灌南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县教育局为了勉励大家,特选赠了几本具有纪念价值的教育专著作为奖品。而《教育走向生本》就是其中的一本。随后,相主任就在每周举行的“主题分享”活动中,将这本书推荐给了学校的每一位教师,从而,在六小校园内掀起了一股研读“生本”,践行“生本”的改革热潮。

现如今,我县教育局也将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列为我县教师今年上半年的必读书目,足见这本书的教育指导意义非同一般了。

郭教授在书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绍到,他是通过以一个低年级成功的教育实验改革实验,作为引发思辨的源点,真实生动地阐述了生本教育体系。生本教育体系似乎开创了新的教育思路即让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学生的天性得到发展,学生的收获像鲜花怒放。“我们把这样的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称为生本教育体系。”随后,提出了“各个年级都行吗?”迫切疑问,继而通过大量的,真实的,鲜活的案例佐证这样的观点“只要保持生本状态,只要不断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封闭它,只要始终保持情境的适度挑战性,只要让学生有适合其年龄特征的舞台,只要永远使学习带有与他们个体相联系的意义,在他们所认识到的越来越多的事物的比较和启发之下,他们的求知和表现的要求就会更为强烈。”

生本教育实验的目的是要让儿童取得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儿童的内部自然来进行教育或教学。笔者认为,生本,生本,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根本,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根本,以充分发掘学生潜能为根本,以强力保持学生追求的天性为根本。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对现行教育的深刻反思,是对人性回归的深切呼唤,郭教授作为“生本理念“的呐喊者,倡导者以及践行者,很是关注现行教育是否能够依据“人”自身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教学,他显然是教育改革征程中标杆,是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的“教育理想”的追随者:找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闹、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二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是“为了一切的人”,而不是“为了每位学生”。这里的“一切的人”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校长、父母和一切与教育有关的人。新教育实验的目的是“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主要通过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学生的生存状态、学校的发展模式、教师的科研范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在我看来,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

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思考、一起写作。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共写随笔,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督促,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共同编织有意义的生活。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

我们一起晨诵午读暮省,探索积极的生活方式。新教育实验的儿童课程包括晨诵——用诗歌开启新的一天,午读——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暮省——学会反思的生活。其实,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也同样适合教师,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晨诵、午读、暮省。

我们一起推进每月一事。我们一起学会吃饭,学会节俭;我们一起不闯红灯,学会遵守规则;我们一起种树,培养公益意识;我们一起踏青,亲近自然;我们一起扫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善于劳动;我们一起唱歌,学会欣赏艺术;我们一起玩球,学会健身;我们一起笑着和别人打招呼,学会交往;我们一起阅读,一起求知;我们一起写家书,学会感恩;我们一起演说,学会表达,培养口才;我们一起写日记,学会坚持,学会自省。

我们一起构建理想课堂。课堂是属于学生的,老师是课堂的护卫者、服务者、促进者和协作者。构建理想课堂,落实有效的教学框架、发掘知识的魅力、实现知识社会生活和师生生命产生深刻共鸣,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我认为,在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一下几点: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要首先做到。

比如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等等,我们老师就要首先做到,才能要求学生阅读、写作、演讲、关心社会。教师要为学生树立积极正面的榜样。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论语·子路》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未来、对待工作、对待社会、对待学习、对待他人、对待自己。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回想我的教育经历,我的老师们教给我的很多东西都一生受用,譬如守时。

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

要特别注意的是是“影响”,而不是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充实自我,通过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共同体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

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向学生学习。

我们一起行动,一起坚持,一起成长。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创造。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三

我经常对家人说,当老师的我很忙,没有时间干家务活。对朋友说,当老师很累,没有意思。确实没有老师不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的,天天是上课、改作业、备课辅导、谈话开会理论学习等等,连一分钟空闲的时间都没有。这里面除了没有很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而觉得时间不够用外,整天被迫着去做这些事,心累,恐怕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简单的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没有主动去做。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时间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流淌,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谈到如何解决时间这个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举了这么一个例子: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届公开课,区培训班的学员和区教育局的指导员都来听课。课上的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和指导员本来打算记一些记录,可是他们听的入了迷,竟然连记录都忘记了,就像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这是多么令人惊叹啊!课后有一位教师问他:“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这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我只用了大约15分钟。”一辈子都在备课,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确实,做教师的每天必须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教育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为20:1,30:1,50:1。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我想:这也就是许许多多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的根源。在今后的日子里加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教育类书籍读书心得体会7又一次拜读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她,并不遥远,她,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

这本专着在教我们如何当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孩子学习。"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孩子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面对我们的孩子,面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啊,我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孩子了。

人没有了思想,根本就属于酒囊饭袋、行尸走肉。教师没有了思想,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者。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一线教师。这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二是用思想陶冶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高贵的生命。

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欣赏: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才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云霞,才拥有了神采;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拥有了未来。宽容意味着承认孩子的差异,承认孩子的未完成状态。教育应从宽容开始。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四

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

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所以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于是思维定势就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做一个懂得欣赏、善于赞扬的教师。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孙老师的话无疑为身处“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来。就像孙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我们高兴,学生也快乐。

《美丽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她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真可谓是思想的好向导,前进的指明灯。我想我会积极的乐于请教,勇于思考,广于阅读,善于积累,勤于写作,努力去理解厚积薄发的深刻含义。我也认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进步,长此以往,必然将越来越好,从而尽可能达到自己所可以达到的最好程度,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同时也就为教育事业做了自己最大的贡献。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五

《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是一本凝聚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美术教学理论教材,全书分三编。第一编美术教学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美术教学的前提、理论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演变及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第二编美术教学方法,主要论述了美术教学设计、内容及方法、评价和研究;第三编美术教学研究,主要阐述了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教学研究及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等。

该书的第二编第七章美术教育评价中,主要描述了美术教育评价是教育评价的'组成部分。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并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

课程与评价之间的界限并未刻意划分,评价存在并贯穿于课程与每天的教学之中。鉴于美术学科的独特性,在美术教学中提倡采用多样化评价模式、表现性评价模式、档案袋性评价模式。其中档案袋评价最具有实用性。档案袋评价的功能在于真实描绘出学生美术学习的完整图像,并促进学习者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此外它还可以把家庭也带入美术教学评价中,让学校和家庭共同为学生建立起成长的桥梁。通过__节的阅读使我思考了很多。作为一个美术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对所教的学科,所教学生学习的效果如何,有一个科学的、有效的评价。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六

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这三种教育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缺一不可。下面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教育书籍读书。

心得体会。

希望大家喜欢!

今夏有幸阅读了《什么是教育》一书,本书作者思维开阔、观点突出。本书作者在书中有诸多阐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的观点:“哲思活动是绝对自由的自我存在的特殊表达”,“原初性的哲学思考者享用了通过思考而又超越思考的自由,他们不想在探求包含一切活动的存在本身时,寻找勉强的知识。”

《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言论丰富且不乏许多闪光的地方,通过阅读这本书,些许体会得以有所心得。每每阅读有关书籍时不免感到只是一遍的阅读是不够的,还有待深入的学习。本书作者有着非同一般的论述,阅读本书不失为提高自己的阅读功底的一大帮助,我想随着工作和生活阅历的不同,读书的感悟定会大有不同,我期待在阅读中有所学习有所收获,以下仅述一些我的读书体会吧。

我整理了一些书中的言论希望这些论点能够与大家分享。诸如“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又如“教育依赖于精神世界的原初生活,教育不能独立,它要服务于精神生活的传承,这种生活在人们的行为中直接表现出来……”“我们生活在形成习惯的过去之中,不断形成和打破习惯是我们此在生成的坚实基础,没有习惯为底蕴,我们的精神的每一进步将是不可能的。”如此等等,我希望通过以上的摘录与分享能够带给大家阅读的兴趣,同时希望这样能有益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多少能我们的工作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

学习《教育学》,就知道我国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但那时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这学期,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先生指责现在的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先生提出:“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现在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

口号。

新观念,不断地在搞着仿佛是在打破“传统”的改革。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今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

传统,有优秀与糟粕之分。优秀的传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真理,是须我们永远继承的。不但要继承,还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事物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将其发扬、拓展、光大。比如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温故知新”,比如陶公的“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等等。至于传统中之糟粕,或称之为习惯势力、传统势力,才是改革的目标。我们的改革,不仅是教育改革,乃至于社会改革的很多方面,都喜欢摧毁一切,然后重来。结果糟粕未除,而优秀传统却荡然而失。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

谚语。

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有“不偏爱学生的义务”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学校一开学就布置了一学期每位老师必须交一篇读书心得体会,于是在众多的教育书籍中,我选择了范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并有幸拜读了书中的大致内容,让我深深体会到的一点就是教学机智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形成的一种教学修养,是教师的人生阅历、文化修养、个人学识长期积累后自然形成的,是一门教学的艺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这本书中采用了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明白,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人说:读书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广阔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虽然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就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下面就我教学中的几个片段与大家交流。若有不当,敬请各位指教。

一、及时的肯定,让他喜悦万分。

每个班级的优差生的区别很大,对于优秀的孩子老师不懈的表扬和鼓励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肯定和信任,而对于那些平时表现平平、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即使是再小的进步,再小的成功,也是他全心努力的结果。这时的老师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会让他们万分喜悦,从而使他信心坚定,勇往向上。

记得有一次学校教研小组组里上课的时候,我们上的是《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在妈妈爸爸眼里是个怎样的孩子?平时积极发言的学生站起来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这时,在无意当中我却发现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名学生举手了。他在我的印象中从未举过手,属于班级中的差生。于是,我示意他回答,他说虽然我平时在家里也是像前两个儿子一样,只顾自己玩耍,可是今天我学了这一课,我会改变。我一听心头为之一震:这个学生第一次举手,值得表扬;并且说得有新意,更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于是我当即表扬了他。我看到他脸上露出了笑容。课下我还专门与他交流谈话,并鼓励他今后课堂上继续努力。这些无形的表扬与肯定形成了一种合力,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从那以后从未举手发过言的同学都在课堂上频频举手了,而且有时还能主动提出一些疑问。甚至有些学生还特意跑来和我说,以后上课回答多请他,真没想到几句恰当及时的表扬和肯定会带给学生一个这样大的改变的,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的变化,也由衷地为自己当初的做法而高兴。

二、及时的保护,让他充满信心。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往往在引起其兴趣的事情上能积极思维,产生疑问,此时他就会举手询问;往往是在教师讲课中间。此时教师该怎么办呢?停下来让他问,势必会耽误进程;甚至还可能会被问住。不让他问,他的疑问没有解决,自然不能安心听讲。有时学生的问题就是一时想到的,也许等到课后,他可能已将自己的问题遗忘了。所以我认为还是应该让学生将问题说出来,这是学生课堂上良好积极性的表现。若总不让他说,时间长了,学生就不肯再动脑筋思考问题了,不会再有高涨的积极性参与课堂了。

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爱迪生救妈妈》一课时,学生对爱迪生妈妈得的阑尾炎一病的相关知识感兴趣了,频频举手发问。有的问:阑尾炎是一种什么病?有的问:听起来是一种很小的病为什么要及时做手术呢?还有一个学生问;为什么这看似这么小的病为什么会危及生命呢?等等……表面看来似乎有些荒诞,但毋庸质疑,的确是一个大胆的设想,很有创意。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谁又能肯定地说一定不会实现呢。如果当初不让学生问,我就不能获得这些有价值的问题了,因为前两个问题我在备课时并未想到,而这些问题正是给今后备课提供了借鉴。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保护好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教师要保护好学生幼小心灵里迸发出的每一点火花,即使是异想天开,也不要简单地加以否定和斥责,这是每个教师应尽的职责。

三、及时的诚实,让他感到自豪。

这是发生在讲评期中考试卷的一件事。班上的冰冰同学从来没有考试得过100分,可是在期中考试中考了100分。这真实令她令老师和家长高兴不过的事情,可是当我讲完最后的阅读题时,冰冰举起了手,我叫她站起来说。她难过地说:“老师,我不是100分,我最后一道选择题答错了。”随后我发现她的眼圈红了。此时下课铃响了,我看了她的试卷,果然是改错了,老师疏忽了。我当时很激动,为孩子的行为而激动。试想:如果她不说,老师、同学不会知道;而她面对100分的诱惑,毅然选择了诚实,多么可贵的品质。老师的疏忽给学生带来了痛苦的经历,但也考验了孩子的诚信。可喜的是,孩子经受住了考验。我为我们判卷的疏忽向学生道歉,同时肯定了她的诚实。当时已是课间。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我有一种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说点什么的欲望,这对其他同学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机会;我抑制不住地想说。于是下节上课时我说:“刘莞同学虽然这次考试没有考到100分,但我认为她的行为已经是真正的100分了。我为冰冰同学自豪。古语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刘莞用她的行动实践了这句话。同学们,为你们身边有这么优秀的同学自豪吧,也让我们一起向身边优秀的同学学习。”学生热烈地鼓起了掌。我相信:在学生和我一起吟诵古语和为冰冰鼓掌时,他们一定对那句古语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我为自己能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实施诚信教育感到满意。

读书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并学以致用,时时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七

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视为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手段。而读书,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教育书籍则作为读书的主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在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培养兴趣。

阅读教育书籍之所以能够对个人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能够培养人们的兴趣。通过阅读,我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包括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等。其中,我尤其对文学类书籍情有独钟。阅读文学类书籍能够让我体验各种各样的情感,感受不同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够激发我的想象力,培养我的审美能力。因此,读书教育书籍成为了我休闲时光里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第三段:拓宽视野。

在阅读教育书籍的过程中,我发现它们能够帮助我拓宽视野,了解到一些我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和知识。教育书籍的内容往往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能够帮助我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比如,在阅读一本关于科学发展历史的书籍时,我对科学家们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深感敬佩。这不仅让我对科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意识到学习是一种忍耐和坚持的过程。

第四段:提高思维能力。

读书教育书籍还能够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理解作者的观点,还要学会批判性思考和分析问题。阅读散文、杂文等作品能够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使我们变得更加深思熟虑。通过反复的阅读和思考,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第五段:提升个人修养。

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意识到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一种修养。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们给予了我很多启示和经验。他们通过文字展现了自己的智慧和人生观。这些智慧和人生观在我心中形成了一个个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这些心得不仅使我从内心感到满足,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和动力。

总结:

教育书籍是我们读书的重要对象,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们不仅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兴趣,还提高了思维能力和个人修养。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的运行规律,也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读书教育书籍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值得我们坚持。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八

这本书分五个板块,其中第一章节告诉我们,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为学生作为教师的教育对象,其一言一行都会形成反馈,从而使教师从中学习、体悟,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从而使整个教育成为一个双向动态过程。而其中的第三章节是关于针对后进生一些教育的机制,它告诫我们只要目中有人,就没有后进生。“后进生”不等于“后进人”,事实甚至相反,教师们只要把“学生”当成“人”,就不会再有“后进生”了。因为教育的奇迹在于:教师之光,能使远远近近的心都披上绚丽。

书中所写,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抽象的理论,有的只是生动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蕴含的思考。内容鲜活而真实,文笔朴素而流畅。朴实的文字中包含着真挚的情感,读着读着,我被故事内容所吸引和感动,这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感谢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们让我们更多的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成功的经验与体会,让我们静静地吸吮“名师”们带给我们的精神食粮,让我们明白如何使用一个微笑,一句称赞,一个亲切的动作,如何用爱温暖学生,亮丽自己!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十九

段一:引言(200字)。

教育书籍是人们获取知识和启迪智慧的重要途径,读书不仅可以培养人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加深人们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我曾经读过许多教育书籍,其中收获颇丰,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和人生智慧。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阅读教育书籍过程中的体验和心得,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段二:读书的方法和技巧(200字)。

在读教育书籍时,我发现学习方法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很关键。每个人的兴趣和需求不同,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书籍。其次,要善于运用思维导图、摘要和笔记等工具整理和总结所读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最后,也要尽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通过讨论和交流,不仅可以加深自己对书籍的理解,还可以从他人的观点中获得新的见解和启发。

段三:教育书籍给我的启示(300字)。

读教育书籍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获得启示和智慧。在教育书籍中,我发现了许多关于人生、教育和社会的深刻见解。例如,教育书籍告诉我,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社会责任感,而不仅仅是考试成绩的追求。此外,教育书籍还告诉我,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内心的喜悦和对他人的奉献。只有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和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和幸福。

段四:教育书籍对我的影响(300字)。

教育书籍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教育书籍让我意识到学习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止境。我学会了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探索,并愿意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其次,教育书籍启发我思考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使我对教育事业更加热爱和投入。我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实践,努力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开发潜能和实现个人发展。最后,教育书籍使我明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段五:结语(200字)。

通过阅读教育书籍,我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综合素质。读书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阅读,我将能够不断完善自己,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重视教育书籍的阅读,从书中获取智慧和心灵的滋养,推动教育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总字数:1000字)。

教育书籍读书心得体会800字篇二十

彭兴顺老师,我记得前几年暑假教育局组织学校中层领导进行培训时曾给我们上过课,现在拿着他新出版的《教育就是唤醒》一书,一一阅读下来,感受颇深。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其中的一些语句吧。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教育的功能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唤醒人们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使人性发出灿烂的光辉;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使蕴藏在人脑中的巨大潜能得以开发;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使人们在创造生活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唤醒教师,就要唤醒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教师的雄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育人先育心,浇树要浇根。唤醒孩子,就要唤醒孩子的责任与良知,使人格得以健全完善;唤醒孩子追逐人生梦想,成就自己美丽人生。

不一而足,有见地的语句比比皆是。全书分为七讲,内容分别是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希望老师们认真读读。

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

新教育行动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我们也积极的参与其中。又一次的读了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开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再一次的重读新教育,这一次我对它的理念是:“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燃起了我对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这句话,不只说我们教师要过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学生也应该是幸福的。

这本书中我最欣赏的一句话是:行动就有收获。朱永新教授说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会成功。是的呀。在人生的漫漫长河中,我们总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实现的却很少。原因有很多种,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没有去行动,没有去坚持。我们不需要华而不实的话语,我们不需要夸夸其谈的口号,我们只需要踏踏实实的去做、去行动,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然而,在整本书里我感受最深的是没有教师的幸福,就不会有快乐的学生。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支撑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发展进步。让教师和学生一样,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我们校长也常说,一个学校发展的最最核心的的东西就是教师用自己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进而去影响学生的成长。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也就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快乐就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教师不快乐,他就没有激情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幸福的教育生活从何而来?一个人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让我们精神起来!因此我们教师应该把阅读当成一个自己的习惯,就像每天起床、吃饭一样,每天读每天都有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在收获中快乐,自己快乐,孩子们也就快乐了。

朱永新教授还说过:“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的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每个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的精神。这样每一个老师、每一位学生都要成功、都会成功。

为师者,不断提高自己,用心阅读,用心成长,用心总结。让我们在新教育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平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