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舒婷的《致橡树》教案(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7:18:47 页码:9
最新舒婷的《致橡树》教案(优质16篇)
2023-11-19 17:18:47    小编:ZTFB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指导工具。教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助材料。看看下面这些教案范文,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一

有人说:爱情、婚姻、家庭是人生的三部曲,这三部曲怎么唱,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你想收获幸福吗?那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砚、价值观和爱情观吧!今天我们学习的《致橡树》,诗人会给你一些有益的启迪。

师问:你了解舒婷吗?谈谈你了解的舒婷。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但基本上是教材192页注(1)的内容。

师再问:除了脚注外,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有的说是朦胧诗人,有的说其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祖国,我亲爱的祖国》等。

1、抽生朗诵全文,放录音《梁祝》。其他同学边听音乐,边听朗读,边划出诗中具体的物象,初步体会诗人的感情,领会这些具体事物与生活中的哪些人类似,它们有何特点。

师点评:王琼同学的配乐朗诵声情并茂,真棒!从她的成功中,老师也看到了希望,找到了自信。前半部分,她吐出了积压在女性心头几千年的抑愤与不平,如决堤之江水,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后半部分读得缠绵悱恻,如潺潺流水,娓娓道出心中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大家掌声鼓励)。

2、师问:诗人用了哪些具体形象来含蓄地表情达意?

生: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肯定一边板书)。

师:诗人对凌霄花是什么态度?凌霄花有什么特点?

生:绝不学,鄙夷的态度。读的时候这三个字要重读;凌霄花攀援,是一味地攀附,完全依靠橡树。

师:生活中的凌霄花要找对象,她要找哪些人?

生:(齐声)有钱的、有权有势的,可以供她享乐的。

师:痴情的鸟儿有什么特点?诗人对她持什么态度?

生:单相思、一厢情愿、单方痴恋;绝不学----完全否定,瞧不起。

师:泉源和险峰有什么特点,诗人又怎么看?

生:泉源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是一味的奉献,不求索取;险峰增加橡树的高度,衬托橡树的威仪,是把自己作为橡树的陪衬,二者并不平等。

生:日光慷慨地燃烧自己,献出无尽的光和热;春雨也用无声的甘露滋润橡树,她们甘愿牺牲自己而成就他人。诗人认为这种单向的奉献乃至牺牲都还不够好!

生:缺乏独立、平等、自强的精神。

师:好!前半部分排山倒海般的贬斥与否定,为的是突出一句话,是哪一句?

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师:好,你是树,我也必须是树,这说明了什么?

生:平等、独立!

师:好!请找出木棉和橡树关系亲密的句子。

生:(齐读)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师:这表现两人亲密到什么程度?

生:互补、互助;相知、相依。

师:找出两人有共同语言的句子。

生:每一阵风过听懂我们的言语。

师:这说明他们的心怎样?

生;心心相印、息息相通,心有灵犀。

师:诗中表现男性美的句子是?

生:你有你也像载;

师:男性美在何处?

生:阳刚之美,有棱有角,有个性。

师:女性之美在何处?

生:我有我火炬。

师:女性美有什么共性?

生:温柔、柔情似水、阴柔的美,西施、黛玉一般的美。

师:那些站在大街上叉着两手骂老娘的女人美不美?孙二娘呢?

(生大笑)。

师:木棉和橡树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

生:我们分担;我们共享。

师:这说明他们怎样面对甘苦沉浮?

生:同甘共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师:纵观全诗,诗人追求一种怎样的爱情观?

生:相互独立、平等,又紧密结合、互相依存的新型爱情观。

生:边听《梁祝》,边朗诵全诗,加深理解。并体会诗人的感情。

《我愿意是激流》,体会裴多菲追求的爱情观与舒婷有何不同。

1、师:放轻音乐《春江花月夜》,多媒体展示裴诗《我愿意是激流》。

生:边欣赏古筝曲,边诵读裴诗。

2、抽生朗诵裴诗。

3、抽问,本诗中表达的爱情观与《致橡树》中的哪类相似?

生:泉源、险峰和日光、春雨。

谈谈你对中学生早恋这一问题的看法,要实话实说,分析其表现及心理、危害等。题目自拟,800字左右(课外完成);也可以以《如果我爱你》为题,写一篇读后感,(文体不限,勾勒一下你所憧憬的伟大的爱情。

1、学生自由讨论。(五分钟左右)。

2、抽生谈感想及其构思。

3、课外练笔,进行思想教育。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二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緑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來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得懂我們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顶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們共享雾霭、云霞、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生相依.

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欣赏〗。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三

2、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3、掌握《致像树》的象征手法。

1、理解诗的主题。

2、理解诗人的爱情观。

3、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1个课时。

点拨法、讨论分析法。

一、导语(课前播放钢琴曲《梁祝》,上课后停止)。

同学们,刚才一曲《粱祝》奏响了爱的永恒,翻开历史的画卷,我们可以看到多少热血的青年男女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为之而歌,为之而舞,为之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爱情诗,看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爱情图画。

二、读一读,感知课文。

1、欣赏《致橡树》flash动画朗读,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诗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简单地说一下自己喜欢它的原因。

2、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

3、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或句子朗读,并简要地说明自己喜欢这些段落或句子的原因。

4、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一句,女生一句,轮流朗读)。

5、学生齐读课文。

三、说一说,讨论分析诗的内容,主要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提示:

首先,攀援的凌霄花。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只知“攀援、依附”不独立。

其次,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因为这种鸟儿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单相思。

第三,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诗人在这里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不认同。因为泉源只知道“送去慰藉”,险峰只是做了“陪衬”,而“日光和春雨”却只知道爱抚。这是一种“一味奉献”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好像忽略了“被对方爱”的权力。

2、作者不作凌霄花,不作痴情的鸟儿,不作泉源、险峰,也不作日光和春雨,却要作。

一株木棉树,这是为什么呢?请从诗中找出原句,然后再作简单的阐述。

提示: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前边的那些意象给人的感觉是不平等的,而只有作为一棵和橡树一样的木棉树,同它一样的站立,才能显示自己的地位和尊严。

3、喜欢、赞美的意象又是什么?其原因又是什么呢?

提示:

“根”紧握;“叶”相触——双方必须平等独立;每一阵风——互相致意,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成为知己;铜枝铁干——伟岸挺拔,刚强不屈,具有阳刚气概;红硕的花朵——坚韧不屈,具有柔韧气质;“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祸福与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至死不渝。

四、评一评,分析诗的写法。

1、诗中的“橡树”和“木棉”只是现实中普通的树木吗?请简要分析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提示:

不是。作者把橡树当作了男子的象征,把木棉当作了女子的象征;橡树具有男子那种阳刚之气,木棉具有女子的柔韧气质。

2、诗人为什么没有直接表达那爱的宣言,而要借树来说呢?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提示:

可以把那种无形的爱有形化、具体化、形象化;更便于表达内心的各种感觉,给人更大的想像空间;增加了一种含蓄的美,给人无尽的想像。

五、练一练,听庞龙的歌曲《两只蝴蝶》,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只蝴蝶》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爱情图画?

提示:

诗歌通过一只蝴蝶对另一只蝴蝶的劝慰为主,叙述了他(她)对他(她)的关心和呵护;通过叙述他们缠缠绵绵的飞舞、“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的誓言,表达了那种对爱情忠贞不渝、相知相随的情怀。这是一幅美丽的、充满浪漫色彩的爱情图画。

2、简要分析《两只蝴蝶》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

这首歌曲也采用了象征地手法,用蝴蝶的缠缠绵绵来象征两个人的爱情是互相厮守,常相依,影相随的坚贞。

六、作业。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四

《致橡树》是中国诗人舒婷1977年创作的一首当代诗歌。诗歌的章法及句法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舒婷抒情诗《致橡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致橡树》是舒婷创作于1977年3月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

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1977年3月27日。

舒婷曾经谈过《致橡树》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实际上,这首诗的产生既简单又普通。”舒婷回忆说。1975年,福建有位曾经在写作上给予她很大帮助的归侨老诗人蔡其矫到鼓浪屿作客,一天晚上,舒婷陪他散步时,蔡其矫向她说起这辈子碰到过的女孩。在20世纪70年代公开谈论喜欢的女孩子是件大胆的事。蔡其矫说,有漂亮的女孩子,却没有才气;有才气的女孩子又不漂亮;又漂亮又有才气的女孩子,又很凶悍,他觉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很难。舒婷说,当时她听了后很生气,觉得那是大男子主义思想,男性与女性应当是平等的,于是,当天晚上,她就写了首诗《橡树》交给蔡其矫,后来发表时,才改作《致橡树》。“实际上,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棉树生长在一起的',在这首诗中,是将它俩作为男性与女性的指代物。”她补充说。

虽然舒婷说过《致橡树》“并非一首爱情诗”,但更多的读者还是愿意把它当作爱情诗来欣赏。

这首诗通过整体象征的艺术手法,用“木棉”对“橡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诚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可以看出,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有着精心的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平等的要求。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崭新的意象。

诗篇一开始用了两个假设和六个否定性比喻,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她既不想高攀对方,借对方的显赫来炫耀虚荣;也不想一厢情愿地淹没在对方的冷漠浓荫下,独唱那单恋的歌曲。作为女性,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仅仅停留在这种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仍不能代表爱情的全部。为了对方,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鲜明地表示她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树,我必须是树且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且要平等地立于天地间。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有的姿态:“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这木棉用一种为橡树自豪、为自己骄傲的口吻说道:“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显然,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她接着以“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和“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表达出真正的爱情应当同甘共苦的信念。他们表面上“仿佛永远分离”,实质上却“终身相依”。“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诗人认为:爱情,不仅止于倾慕对方“伟岸的身躯”,而是把对方的事业追求、理想信念也纳入自己爱的怀抱,在精神上完全相融相通,“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而这首富于理性气质的诗却感觉不到任何说教意味,而只是被其中丰美动人的形象所征服。

全诗采用抒情主体“木棉”对“橡树”做诚挚的表白,把二者人格化、心灵化,使这两个中心意象从外到内都闪射出思想和审美的光芒。木棉可以理解为是充满青春气息的柔中带刚的现代女性美的象征,也可以理解为那是炽热、丰富的感情及独有一份深沉的个性。橡树则显示了种阳刚的气质,那是伟岸、刚强的性格象征。此诗有了这种独特、精美的意象作为象征核心,就自然地脱离了具体的有限的形体,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可以看作是男女之间平等真诚的爱情,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亲密、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诗人巧借“木棉”的表白,派生并组合了一系列蕴含丰富的具体意象。这些意象要么是暗示木棉对传统人生观中不和谐不平衡,甚至向一方倾斜的人际关系的看法,要么是大胆肯定在人格独立基础上的互相依存,显示了对和谐的人际关系、新型的爱情观、人生价值的向往和追求。全诗章法及句法的精心安排,使抒情与议论自然融合,使丰富细腻的感情带有理性的光彩。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德明:舒婷代表朦胧诗里温柔的一面,代表爱与美。《致橡树》强调爱情世界中个体精神独立的重要性,使这首诗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的心声。

潍坊科技学院副院长张子泉:此诗运用了抒情主体拟人化这一表现手法。抒写对象明为橡树,实为木棉。写法上又独辟蹊径,不直接描绘木棉外貌的秀丽挺拔,而用了一连串精妙的比喻从各个角度反衬木棉的种种品格、信念和抱负,接着从心理和性格上加以刻画,这样就从四面八方、里里外外饱满地表现了木棉对橡树的爱情。在艺术表现上,这是把反映式变为表现式的写法,显得更为浓缩、凝练、概括、集中。另外,诗人改造了传统的赋、比、兴的手法,避开了铺叙,加入了现代诗常用的内心独白方式,更易表达抒情主体的主观感受。

中国作家协会副研究员李朝全:这是一首爱情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爱情观。人们似乎都耻于谈论爱情。爱情被丑陋化、妖魔化……舒婷却在诗歌里勇敢地说出了爱。勇敢地表达了爱情应该是平等的、分享的、共存的,爱情应该是建立在共同的事业和命运之上的,这样的一种爱情观,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无疑具有令人耳目一新、振聋发聩的效果。而诗人借助树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赋予了思想鲜艳的颜色。

舒婷(1952~),原名龚佩瑜,福建厦门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诗作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擅长运用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独到而深刻的感受,是浪漫主义和当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诗歌代表作有《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也是一切》等。已出版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五

《致橡树》是舒婷创作于1977年3月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致橡树。

作者: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只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六

知识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歌情感基调;

2、背诵诗歌。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把握诗歌内容,通过诵读领悟诗歌情感。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独立、自尊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重点:美读诗歌,抓住诗歌意象,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情感;

难点: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相互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美读、美感、美思。

(播放苏芮演唱的《牵手》)。

大家一定被这首歌感动了,是啊,牵了你的手,今生就要一起走。从这首歌中我们听到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份坚贞执着的爱情。爱情也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极尽才情歌颂她的美好,表达自己的爱情观。从“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中我们感受到了相依相存的爱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中我们读到了浪漫凄美的爱情,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位新时代女性当代朦胧派女诗人舒婷的爱情宣言《致橡树》。

师:欣赏诗歌要在诗人设置的意境中品味把握意象,而品味离不开朗读,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你对这首诗歌的个性诵读?(配乐)。

师:我们的同学真棒,不仅声情并茂,而且能从他们的朗读中听出诗歌中透露出来的那份理性的光辉,现在给大家播放一段老师从网上下载的配乐朗诵,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并跟着一起朗诵。

刚才在凝神聆听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什么话想给大家说?

(播放多媒体配乐朗诵)。

生:木棉和橡树。

生:这些都还不够。

师:对,那么我们看第一节出现的最多的词是什么?对了,“不”,那就说明诗人对这些爱情形式采取的是一种否定或不认同的态度。现在请根据下列问题进行思考、讨论:

(多媒体出示思考问题:)。

师分析、明确:

a、首先,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

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这是一种“极力攀附”(板书)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一起读出来绝不像!其中哪一个字可以体会到作者决心之大?绝!

b、其次,对于痴情的鸟儿,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课文中也有三个字,齐读绝不学!

因为这种鸟儿是单方痴恋,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

所以,这是一种“只知依附”(板书)的爱情。

c、接下来,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同学齐声回答“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但也表示了自己的遗憾。

因为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所以,这是一种“一味奉献”(板书)的爱情。

d、小结:以上种种都是“世俗的爱情”(板书),作者是持否定、批驳(板书)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

师:要读出激昂强烈的情感,我们应该注意哪些词语的重读?对,是“绝不像”、“绝不学”等修饰限制性词语,现在请大家一起来感受诗人对三种世俗爱情的激昂强烈的否定和批判之情吧!

生齐读诗歌第一节。

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板书)是什么样呢?木棉是如何回答的呢。

后一部分作者倾诉了自己向往的爱情观。是怎样的呢?(同学讨论、回答)。

1、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两句指出了只有以独。

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

平等”。

2、“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这几句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

3、作为爱的双方,又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呢?

齐读片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4、那么,女性又应以怎样的姿态出现呢?

生齐读片断:“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作者认为女性应有“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

秀美的,充满生机的。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

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

分析: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5、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生分读片断:“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作者认为真正相爱的两个人,应该能够分担各种不幸和痛苦,要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当然,雨过天晴,彩虹环绕,相爱的人儿最终必定会共同享受美好的人生、幸福的生活的。

6、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生齐读:“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当把“土地”与外在身躯相比,我们可见到土地是内在的品质,是“根”,是心灵灵魂能够相握的地方,可见,“土地”可以理解为一切内在精神领域的东西。

——不仅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你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

在诗人眼中,这样的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这就是诗人的爱情宣言,人格的独立平等是爱情的前提,整首诗的核心。“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是诗眼,前面的否定为诗眼的确立打下基础,后面则是对它的具体阐发。

——当把“土地”与外在身躯相比,我们可见到土地是内在的品质,是“根”,是心灵灵魂能够相握的地方,可见,“土地”可以理解为一切内在精神领域的东西。

——不仅爱你的容貌、气质、才华成就,更爱你今生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和你灵魂深处动人的美丽。

学习诗歌要反复诵读,要通过思想内涵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感受、品味、鉴赏诗歌的美。要走进诗人的心灵,触摸诗人的情感脉搏,与她对话。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提出了自己所向往的真正的爱情,铿锵有力的发出了中国女性独立的宣言。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和优美形象的语言相结合,使这首诗具有了极大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在这首诗,舒婷既表达了她对爱情的追求,也表达了对平等独立的人格的追求,她在追求比生命还要宝贵的爱情之中,尚且不能丧失人格,人格是什么?就是裴多菲所说的人的“自由”,因此,我希望大家做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不媚俗、不攀附、有脊梁的_---------站着的人。

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女主人公简爱深深爱着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然而当她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请读读她发爱情宣言:

(屏幕)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

这宣言是无疑是女性要求精神平等,人格独立的宣言,即使爱情也不能使她们放弃自己高贵的人格和尊严。

让我们来再次朗读诗人的爱情宣言。

面对你心仪的那一棵橡树或木棉,你应思考,这棵树是否已长成了大树,是否已拥有了铜枝铁干或红硕的花朵,是否已有足够的力量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是否已深深扎根于足下的土地?我希望大家努力完善自己,使自己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让自己的爱情之果充满生命的甘甜。在这里,老师也有一首诗送给大家:

十七岁的爱情。

是一抹迷朦的晨雾。

不要碰,让它悄悄地飘着。

是一泓清亮的山泉。

不要喝,让它轻轻地唱着。

是一朵羞涩的小花。

不要采,让它静静地开着。

是一枚枝头的青果。

不要摘,让它涩涩地挂着。

十七岁的枝条依然稚弱。

扛不起深沉的思索。

我们是等待成熟的果园。

让我们依然保持沉默。

渡过岁月卧成的河流。

看我们的生命之树。

根根枝桠。

将坠满甜蜜的硕果。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七

回答:易卜生的《娜拉》(即《玩偶之家》)。

此外,“甚至日光、甚至春雨”结构完整吗?怎样补全?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结并播放投影:

甚至也不止像日光,照亮你的前程,温暖你的心灵;

甚至也不止像春雨,播洒爱的甘霖,滋润你的心田;

……。

总结:全诗行文至此,我们可以发现:诗人采取“破”的思维方式,目的是引出诗的下半部分,即——立:

并肩站立的树,根相握、叶相触;

展示投影:并肩的树。(配乐《友谊地久天长》)。

问:有哪些诗句表现了这样的主题?

补充:投影。

枝枝相覆盖,叶叶像交通。(《孔雀东南飞》)。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

问:两棵并肩的树,其形象有什么不同?

铜枝铁干的树:枝干像刀、像剑、像戟。

投影刀、剑、戟树,(配狂风呼啸声)。

问:树是如此,花又怎样呢?

答:花像叹息,又像火炬。

展示投影:红硕的花。(配乐《二泉映月》)。

问:花怎能“叹息”?为什么用“沉重”一词?用了什么修辞?两个“像”作用并重吗?

答:这是通感修辞,“像”重在后一个。

补充投影:杜甫《春夜喜鱼》名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不仅如此,在诗人(木棉)的心中,橡树和木棉应当: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它们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特点?——阳刚气概和阴柔气质。点击投影。

诗人希望做什么?

电脑投影:《寒潮》、《霹雳》、《雾霭》、《虹霓》(均配乐)。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归结:

诗人崇尚的是:

心心相印、患难与共。

共同进步、事业至上。

诗的最后说的“这”,指的就应该是这些。全诗至此,完成了由“破”而“立”的全过程。

投影配乐《梁山泊与祝英台——化蝶》,同学朗诵全诗。

(全班同学闭上眼睛,静听音乐,体味诗的情韵)。

投影补充:艾青的诗《树》并作练习。

作文:根据《椰子树是什么》写一篇作文,700字左右。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八

1、领会诗歌的情感和主题。

2、把握诗中的象征手法。

3、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a.把握诗中的意象及形式结构所孕含的感情,理解诗中所倡导的新型爱情观。

b.象征手法的运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1、诵读感悟法。

2、探究式阅读法。

多媒体。

1课时。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人吟唱它的美好,写下了隽永而感动的诗句:“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情意绵绵、含蓄蕴藉的诗句让我们对美好的爱情充满了浪漫的憧憬。但爱情必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带来柔情蜜意的同时,也会伤及灵魂深处,那么如何处理爱情、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读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也许会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舒婷,原名龚佩瑜、龚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石码镇,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今在福建文联工作,她的诗集有:诗集《双桅船》(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届全国优秀新诗二等奖)、《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等,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获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作奖。

1、伴着音乐放全诗的影音文件,教师范背全诗。

(解说:教师有感情地范背,便于学生进入诗的氛围,奠定理解、感悟的基础)。

2、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与节拍。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明确:诗人用“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来表情达意,这些意象均表现出完全的依附或一厢情愿式的无偿付出自己的特点。诗人用“不像”、“不学”、“不止像”等词语表明自己的态度,表现诗人对旧的观念、旧的伦理的强烈否定和坚决反叛,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的角度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为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的价值的抗争决心跃然纸上,这义无反顾的决心,似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

2、找一位同学朗诵后半部分,然后讨论:诗中的“木棉”和“橡树”有何深刻含义?

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以橡树、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所写的“木棉”的热烈、温情、柔韧、美丽就是女性的阴柔之美,而“橡树”的昂扬、坚毅、果敢、强壮,就是男性的阳刚之美,二者各具特长,又各展风采,二人即相知相恋相依,又独立、平等、互相尊重,表达了诗人共建新型的现代爱情价值观念的愿望。

3、细读文章后半部分,揣摩作者所表达的爱情观是怎样的?

经教师点拔后明确:诗人以独白的口吻,表现女性作为独立个体的反思,她不是以单纯的容貌和柔情取悦对方,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是并肩携手、互尊互重、互敬互爱、自由平等、心心相印,一起同甘共苦,在思想情感和形体上达到完满的结合,即追求同一的生活信念、人生理想,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样的爱情才是真正崇高伟大的爱情,才会“终身相依”永不分离,诗人在冲破传统爱情观念的同时,洋溢着一种强烈的现代意识,流贯着新时代的特征,诗人所向往并为之讴歌的爱情,乃是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互不依附,而又在祖国的土地上坚持各自的岗位,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共同战斗而凝结起来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才是崇高的、伟大的。

4、总结拓展引导:

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婚姻关系理智、冷静的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它是中国女性关于爱情理想和人格理想的宣言。她摒弃金钱和权势装饰的虚假情爱,以及女性对男性的依附,追求的是独立的人格和自我的价值,虽然全诗情调温婉,但却锋芒潜藏、尖刺直指陈腐的爱情婚姻观,令无数青年读者倾倒。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要选择一份属于自己的爱情,但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爱情的舵,假使一种爱情不能使一个女性的人格更趋健全、完美,那么此种爱情并不是称道、健康的。优美的爱情要求我们不断汲取养分,不断强壮、完善自己的筋骨,找到灵魂的皈依一份幸福的爱情就会在不远处等着你。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阅读舒婷的《神女峰》,思考文后问题。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地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行云江涛。

高一声。

低一声。

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

人间天上,代代相传。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

为眺望天上来鸿。

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

沿着江岸。

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

正煽动新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1)“神女峰”在这里只代表一座山峰吗?

(2)分析“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和“心真的能变成石头吗”两句的含义。

(3)分析最后两句诗的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1)“神女峰”还代表守望、忠贞、温情和承诺。

(2)作者认为,当这种自发个体的真情实感被封建伦理固定成为每一个思妇都必须恪守的道德准则时,美丽的梦就变成了忧伤,人就变成了石头。把活生生的人上升为神,以神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人,这是荒谬的,压抑人性的。

(3)弘扬人道主义情怀和人格的觉醒,只有用人的尊严和价值作为标准,才是判断文明和进步的真正准则。

(1)写一篇简短的评论,阐述你的爱情观是怎样的?能否结合社会现状来谈?

(2)熟练背诵全诗。

你战胜困难一次,就更强大一次。

日本著名企业家土光敏夫,在中学时参加学校组织的一项一百公里徒步训练。对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来说,这种活动的艰苦性是可想而知的。走了两天,他的脚就打起了血泡。曾有许多次,他都想停下来躺在地上。但是,每当有这样的念头,他耳边就有一个声音在提醒:躺下去便是懦夫!打起精神,走下去!于是,他咬牙挣扎着继续前行。不仅如此,他还鼓励大家咬牙坚持。一些体弱的同学支持不住,累倒了,他还背他们一段路程。渐渐地,他感觉自己已经适应了这种艰苦的跋涉,身上背的东西也似乎轻了许多。

土光敏夫后来担任有“财界总理”之称的日本经团联会长职务。他说:“我之所以在以后做事能不半途而废,关西中学的长途步行给我的启示最大。我知道:面对困难,人唯有迎接挑战而不是回避挑战,才会有真正的成长。你战胜困难一次,就更强大一次。”

成长正如蝉蜕,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没有这份蜕变,就不会有力量的增强,更不会有新生。

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九

2、培养独立自尊的人格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意味隽永的特色。

感悟诗人渴求、提倡的独立平等、互相依存、亲密无间的爱情观。

诵读感悟法。

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情感意蕴。

一课时。

爱情是永恒不老的话题,“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的比翼双飞,“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心心相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为泪始干”的忠贞不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歌颂她的圣洁、美好,表达自己爱情观。那么当代诗人舒婷又是怎样看待爱情的呢?让我们倾向女诗人的心声,倾向新时代爱情宣言——《致橡树》。

(一)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要求:注意节奏和重音。

(二)学生自由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这首诗有极强的节奏感,长短句错落有致,许多诗句两两对应,朗读时有跳跃感。感情基调理智、冷静。

1、第一层用了哪些意象来表情达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讨论、明确:第一层意象有:凌霄花、小鸟、泉源、险峰。这一组意象均表现为依附橡树或无偿地付出自己的特点,表现出与橡树的不平等关系。

2、橡树和木棉树有何含义?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爱情观?

讨论、明确:

以橡树和木棉树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活,并肩站立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理想爱情。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又珍视自身价值的新时代崭新的爱情观。(学生对这种爱情观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应引导学生联系其他文学作品,阐释自己的观点,不要空洞评价)。

3、诗歌前后两层结构上有何特点?

讨论、明确:

结构上先破后立。

第一层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借助诗歌的意象,表达了争取女性尊严、独立自主的决心,这是对旧的爱情观的“破”。第二层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现了她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这是对新时代的爱情观的“立”。

4、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些诗句?为什么?

这首诗有一种优美典雅的冷静美,可以多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

5、背诵诗歌。

比较分析李商隐《无题》、白居易《长歌行》、《诗易。

氓》和裴多菲《我愿是急流》对爱情的评说。

讨论、明确:

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为泪始干)。

忠贞不渝。

白居易《长歌行》(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做比翼鸟)。

比翼双飞、相依相存。

《诗易。

氓》(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女性对难男性的依附。

裴多菲《我愿是急流》。

依靠与被依靠,慰藉与被慰藉的关系,男性作为时代的挑战者,社会的主宰者,而女性是小鱼、小鸟、常青藤,往往温柔地依附男性,给爱人带去精神的慰藉。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山盟海誓,心心相印。

致橡树。

——木棉的自白。

橡比邻而居木凌霄花。

比肩站立花鸟。

坚贞热烈泉源。

树独立平等棉险峰。

钢枝铁干红硕花果。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十

《致橡树》是舒婷创作于1977年3月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作为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致橡树》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言自明的。作者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

致橡树。

作者: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

也不只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蔼、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十一

中国人的夫妻关系,大概进入父系社会便进入“妻以夫贵”和“青藤缠树”状态。在古老的生产力低下的男耕女织时代,由于天生的身体条件的差异,导致了男人们占据了家庭乃至社会的主导地位,女人们的主要职责便是打理家务,相夫教子。那样老旧的时代,女士们对这样的地位只有麻木地默认顺从,即使偶有质疑或些许反叛也一定会被定为大逆不道。

时光的脚步走进二十世纪,东西方文化的逐步交融碰撞,使得一些进步人士开始思考和质疑,于是有一些女子大胆抛掉男人强加给自己的裹脚布,再也不愿做男人的依附,勇敢地走进社会,和男子们一起承担社会各项活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伟人以及他所领导的共产党大力提倡解放妇女,男女平等,更使得广大妇女从只能是相夫教子的无知妇孺和供达官贵人观赏的艺术玩物到主宰社会的中坚力量,从而使她们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广大妇女扬眉吐气,终于可以和男人们平分秋色,各撑半边天了。

然而,数千年封建文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广大妇女虽然在政治地位上获得了解放,但思想深处那种对男人的依赖是不可能彻底根除的,即使是在今天,依然有很多妇女的心中怀揣着“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糊涂理念,把美好的未来寄托在自己的另一半身上。而舒婷在《致橡树》中却用独具的慧眼和女性特有的敏感对这种男女关系进行了彻底的否定。她以为,男女之间(恋爱之中的,我以为也应该包括婚姻家庭之中的男女)应该各自相对独立,比肩而立,而不该像凌霄花那样攀援别人炫耀自己;也不该像对绿茵不停歌唱的小鸟和常年送来清凉慰藉的泉源那样一厢情愿,也不该以牺牲自我为代价,做增加别人高度的险峰,来换取一份可怜的爱情。因为今天的女性早已不是昔日的那种弱不禁风小脚女人。我们应该和男人一样比肩而立,你是一颗高大挺拔的橡树,我就该是一株冠红如血的木棉,你有你“像刀像剑又像戟”的“铜枝铁干”,我有我的“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般的“红硕的花朵”,我们都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用自己各自的能力一同去“分担寒潮、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爱情需要人格平等、个性独立、互相尊重倾慕、彼此情投意合,并且“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无疑,橡树象征着具有阳刚之美的男性,他不仅伟岸高大挺拔,还要坚强坚韧,顶天立地的撑起男子汉那片天地;而与他比肩而立的木棉树则代表着新时代的女性,那红硕的花朵不仅具有女性的艳丽和柔美,更像一支巨大的火炬,热烈奔放,活力四射。

另外,关于恋爱和婚姻中的男女关系我还想说一点题外话,传统的“青藤缠树”、“夫唱妇随”这种男尊女卑固然对广大女性不公,但矫枉过正似乎也与我们的社会、我们人类的未来没有什么好处。试想,女尊男卑了,女人失去了温柔娇美的本色,变得比男人更阳刚了,这世界还有男人了么?因此我觉得既要确立男女地位的平等,又要承认男女身体条件的不同而导致的分工不同,各自把自己承担的那份角色扮好,家庭也和谐了,社会也和谐了。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这样赞美女性:“没有阳光,花不茂盛,没有爱情,就没有幸福;没有妇女,就没有爱;没有母亲,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英雄。”这世界正是有了女人的柔美和男人的阳刚才有了伟大的爱情,所以无论男人还是女人,在保证地位平等的情况下,请不要丢失你特有的性别美。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十二

孩子,你的爱情观稍显被动,只有她的主动付出,才能换来你全心全意的呵护陪伴。这样子很容易错失缘分啊。

学生戊(女生)——。

我愿意是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体现出一种坚持和呵护的爱。虽然平淡,但是在最需要的时候为他造一些清凉,是单纯美好的付出。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比拥有其他任何东西都要幸福。有的时候爱情是被需要,用微不足道的关怀让坚贞根深蒂固。

孩子,你在爱情中特别追求一种被需要的感觉,惟其如此,才能体现你的价值,你要谨记:太过善良的付出很有可能给自己带来伤痛哦。

学生己(男生)——。

如果我是一棵橡树,希望她是泉源,不必相互帮衬,更不必终日依偎,只需要常年输送滋润我灵魂的清泉。有风有雨,寒潮风雷,必由橡树一人挡下。雾霭流岚,双方共享。爱不必如作者的观点般轰轰烈烈,不必一直依偎,只愿常年,以那清凉的泉水,滋润橡树干涸的心与根枝,默默支持橡树即可。当那橡树枯竭将亡,只有泉源会拯救橡树的生命。不若木棉,看似光艳有益,实则毫无帮助。

孩子,你对爱情的理解是建立在世俗的价值利益之上的,实用主义取代了爱情的浪漫主义,也消磨了爱情的相知相守,太功利了些吧。

学生庚(女生)——。

如果他是一棵橡树,我愿意是缕缕日光,陪伴着他。我愿意不远万里,千里迢迢奔到他的身边,给他带来光的温暖,为他镀上光的金。我愿意,成为他生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为他长成高耸的巨树奉献自己。我愿意,在他冷的时候,送上一份温柔的暖,包裹住他原木色的心。即使是多云、细雨,也阻挡不了我想拥抱他的足迹。久雨初晴,久别重逢,橡树上的滴滴晶莹,在日光的照耀下,不知是泪还是雨。

孩子,你的成熟与无私,让你更乐于在爱情中扮演强者的角色,或许你将来的他会是一个在年龄或心智上不如你的人,任重而道远。

学生辛(女生)——。

如果他是一棵橡树,我愿意是日光。因为日光能够给他带去温暖,送去光明。在失落时,用光温暖他的心,驱赶他心中的阴霾。当他愉悦时,用五彩的光线衬着他的欢喜。我似乎离他很远,在遥远的天边注视着他;我又似乎离他很近,化为柔和的光晕抚摸着他。他若离不开我,我亦离不开他。

孩子,你在爱情中表现出了患得患失的心态,不太能确定自己的全情付出能否得到对方的信赖忠诚,愿你将来能够更坚定一些。

学生壬(男生)——。

如果我是橡树,希望她是春雨,因为提到春雨,就会想到可以滋润万物,万物的生长离不开雨水,而诗中正好是要表现“互相敬意”与“终身相依”,春雨会一同陪伴着橡树,给树以一种更旺盛的生机。

孩子,你直接跳过了爱情的甜蜜阶段,直奔婚姻的“平实忠诚”而去,虽然能给她很好的安全感,但是浪漫是女人的天性哦。

学生癸(女生)——。

我愿意做在你身边的木棉,共历风雨,不愿只因为你“高大”来攀附你,更不可能奉献我所有的一切换你不过多看一眼,而是你有长处我有优点,看似独立实则相依,我们平等却互相喜爱,一起走过生命最美好也最低颓的时候。最坚贞无非是,你最开心与最低谷时,我都在。没有人理解时,我们相互理解;没有人相信时,我们互相鼓励。我不只因某一方面而爱你,而是你的一切。

孩子,你读懂了舒婷的诗意,明白了爱情中双方平等的重要性,这种平等是人格的独立,情感的共鸣,愿你将来如愿以偿!

木心曾经说过:“爱情有三种境界。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于审美,中年归向求和。老之将至,义无反顾。”确然,青春少年的爱情观是懵懂的,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新鲜好奇而蠢蠢欲动。盲目的冲动必然酿成恶果,而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期,就能有正确的引导,未尝不是一桩好事。

信息爆炸的年代,爱情再也不是遮遮掩掩的话题了,与其讳莫如深,不如敞开心扉。是时候开诚布公地聊一聊这个话题,告诉“00后”们该如何去爱身边的人,去爱这个复杂的世界!

作者|徐一丹。

公众号:徐公桃李缘。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十三

舒婷发表《致橡树》以后四年,又有《神女峰》面世。《致橡树》通过“木棉”对“橡树”的倾诉,表现了对独立平等、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惜自身价值的爱情观念的呼唤。而《神女峰》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与批判。

诗歌由巫山神女峰触发的灵魂惊悸写起。神女峰凝结着许多内涵不同的爱情故事,而这首诗主要取意于宋玉的《高唐赋》和《神女峰》。两赋写楚怀王梦中亲幸了巫山神女,神女便树立了永远忠贞于他的志节。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神女虽一度对宋玉萌生爱意,又被襄王苦苦追求,却终于理性战胜情欲,毅然表示要永远忠于怀王,不再与别人恋爱。沿着这一逻辑,民间传说又补充了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了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等内容。于是,神女峰便成了不嫁二男、贞节重于生命的文化标本。

诗歌一开始就展现的意向是;:船到神女峰前,游客们向石像挥舞起各色手帕,对这一偶像狂热的崇敬,表现出在传统道德的强大磁场中,人们思维习惯和感情趋项的顽固惯性,然而觉悟者还是有的,她收回挥舞的手臂,捂住眼睛搽拭泪水——她分明觉察了神女偶像的可悲性。人们离去后,她继续苦苦思索:那么多女人总是通过苦守贞洁来追求一种道德价值的实现,她们热衷于把美丽的梦想安排在一条可怕道路的尽头。她们的悲惨充斥着社会生活和神话故事,以致悲剧“代代相传”,被铸造成道德楷模,被铺设成文化传统。多么可悲。

“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是困惑,更是质疑:那神女,那许多的妇女,本来有着鲜活的生命和正常的需求,怎么能甘心变成石头呢?她们为着一个没有价值的期待,错过许多俯拾即是、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机遇。多么荒谬。

下文的“金光菊”和“女贞子”是巫峡中的常见植物,它们聚凑成迎船而来的“洪流”。它们生机蓬勃,自由活泼,体现着生命属于自己,应由自己支配的哲理,启发人们抛弃那为“规范”而生活的旧的伦理枷锁。

最后两句,指出“神女”们为了一种道德虚荣,在寂寞痛苦中挣扎,甘做一个毫无意义的展览品,实在不值得,不如步入世俗生活,向心爱的人倾诉心声,宣泄委屈,这才是幸福。诗人吟咏至此,已把贞节观这副压抑妇女几千年的沉重的十字架彻底掀翻、打碎,收到铲除梦魇、大快人心的效果。

《神女峰》的艺术特色首先表现在观察角度的新奇和剪裁生活的精当。对于一个困扰人们几千年的老问题,诗人让一个自然奇景和文化胜迹来承载,可谓独具法眼、另辟蹊径。而问题的展现,又是凭借游船上一个刹那间的生活片段。诗人一按灵感快门,便摄取了巨大的时空,使一瞬间的情景,回荡着一串千年浩叹,映照出旧道德的黯淡与新道德的闪光。

其次是善于把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如众人狂热的欢呼与一人忧伤的思索,对远天梦想的眺望与对眼前幸福的错过,悬崖上可笑的千年展览与俯在爱人肩头上痛哭的酣畅淋漓。这种组合,使形象更加鲜明,更能突出问题的悲哀与沉重。

另外,诗人的映衬手法与象征手法也是很出色的。衣裙在风中飘动,既是以动衬静,突现思索者雕塑一般的伫立,又是以动衬动,暗示她心灵的激烈颤抖。“浪涛高一声低一声”,象征着悲剧故事的“代代相传”。而“金光菊与女贞子的洪流”既映衬贞节主义的陈陋,又象征着新道德的觉醒。这些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读完这首诗,感到诗人对中华文化中的一个千年痼疾思索得那样深沉,针砭得那样中肯。它象一支忧伤而又悠扬的调子,能洗涤人的心灵,激发人的顿悟,并为道德重塑提供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创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十四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作品赏析:

《致橡树》一诗,采取“木棉树”的独白口吻与“橡树”对话,在当时的诗歌创作上,这种手法是具有开拓性的。橡树是一种木质紧实而高大的用材树,而木棉树又叫英雄树,形象亦高大挺拔,是花树中最高大的一种。我们不得不承认诗人在选取诗歌创作材料时的精心设计:橡树是那样适合代表男性的阳刚之美,而木棉则又是那样贴切地代表了女性的自强自立以及与男性的平等要求。诗人通过拟物化的艺术手法,用木棉树的内心独白,热情而坦城地歌唱自己的人格理想以及要求比肩而立、各自独立又深情相对的爱情观。这首诗一诞生,橡树和木棉,就成为我国爱情诗中一组品格崭新的象征形象。这组形象的树立,不仅否定了老旧的青藤缠树、花叶依风的旧的`情爱描写模式,同时也超越了牺牲自我偏重于给予的互爱原则,完美地体现出富于人文精神的现代性爱品格:真诚、高尚的互爱,建立在各自独立的位置与人格的前提下。这种爱情观极有思想含量和艺术震撼力,显得无比的厚重。

作为女性,她默认应该具有脉脉含情的体贴和温柔,但又认为不能停留在这种情意绵绵的状态,她承认铺垫和衬托能使对方的形象更加出众和威武,但又觉得这种作用仍然没有表达出爱情的全部力量。为了对方,自己应奉献出“日光”般的温暖,应倾泻出“春雨”般的情意;这都是爱情中的至理。但她并不满足于这些:“不,这些都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鲜明地表示她不当附属品,只成为对方的陪衬和点缀,而必须和对方站在同等的位置——你是人,我必须是人,是具有相同精神气质的人;你是树,我必须是树,是同样高大挺拔的树;你站着,我也必须站着,平等地立于天地间。总之,两人形象必须一致。

但这一致既不意味着要凌逼和挤迫对方,也不意味着两者毫无区别,只是为了“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真是并肩携手息息相通的情侣,那怕是一点微风掠过,都能引起共同的颤栗。他们心心相印,没有谁能听懂他们的话语。这木棉用一种为橡树自豪、为自己骄傲的口吻说道:“你有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显然,木棉深深懂得她和橡树各自的特点和价值;他们双方不能互相取代,倒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在这里,她毫不掩饰地颂赞橡树的男性美和阳刚气概,豪壮挺拔,锋芒毕露;也对自身女性的柔韧气质作了赞美:那丰硕的红花不正是青春美和女性美的标志?可是,木棉的朵朵红花为何又象“沉重的叹息”?我们可以从中感触这位女诗人那种独特的声音和情绪:这声音带着痛苦的伤痕,这情绪染着忧伤的色晕。这声音和情绪里融化了多少那个年代社会、亲友、个人的阵痛、艰辛和挣扎!这沉重的叹息是那么真实,以至把它掷之于地,便会溅出泪渍和血斑!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十五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舒婷的《致橡树》教案篇十六

昨天讲舒婷的《致橡树》,一首非常优美的爱情诗,号称女性爱情的独立宣言。尽管已经是40年前的作品了,但是在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面前,它有着不可估量的时代性。

这首诗歌中的众多意象按照传统的解读,应该是这样的:橡树代表了伟岸而有内涵的男子形象;凌霄花则是依附虚荣的女子形象;鸟儿是盲目痴情的女子;泉源、险峰、日光、春雨都是只图奉献的一厢情愿者;以上这些女子在爱情中都“迷失了自我”。

而唯有木棉,以一棵树的形象站立在橡树身边,代表了一种人格平等、独立自由、同甘共苦、诚挚坚贞的爱情观,是真正伟大的爱情!

眼前的一拨孩子都是标准的“00后”,在青春懵懂的年华里读这首诗,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他们又会秉持一种怎样的朦胧的爱情观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走进了课堂。

之前预留了一份作业,在诗歌众多的意象中选择一个,男生写“如果我是一棵橡树,我希望她是”;女生则写“如果他是一颗橡树,我愿意是()”。倘若这道题有所谓标准答案的话,那括号里必然是要填入“木棉”的。

然而,“00后”们的世界还是让我大颠眼镜,各种答案都有,且说得颇有道理,不得不感叹这是个多元的年代,价值观缤纷呈现。不妨跟着我一起看看吧。

学生甲(男生)——。

如果我是一颗橡树,希望她是一朵举世无双、娇艳动人的凌霄花。我会用我粗壮高大的枝干,将她捧到最高处,让她尽情享受阳光雨露,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羡慕的眼神。如果狂风暴雨无情来袭,我会尽力撑开我碧绿宽大的树冠,为她遮风挡雨,保护她免受摧残和打击。即使凛冬将至,我的叶子皆已掉光,她美丽的花瓣无奈凋零,我也不会吝惜身上最后的温暖,和她一起共度严冬。

徐公言——。

孩子,你颇有霸道总裁的潜质,女人就是用来宠的,正应了那句“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

学生乙(女生)——。

如果他是一颗橡树,我愿意是鸟儿,在他的枝头做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与他融合在一起,成为他一部分。我要在他的铜枝铁干上漫步,感受他每一寸肌肤,像刀、像剑、也像戟。他为我遮风挡雨,给我一个温暖的家,我对他日夜歌唱,让他的世界不再孤独单调。我惊叹于他的伟岸挺拔,他羡慕于我的自由活泼,我们看似是两个不会有交集的事物,但一棵树怎能少得了鸟儿的点缀,我愿站在他的枝头,陪他一起看这万千世界。

徐公言——。

孩子,你大概向往的是小鸟依人的甜蜜幸福吧,只是千万不要成为一只只会唱歌点缀他人的“金丝雀”哦。

学生丙(男生)——。

如果我是一棵橡树,希望她是一只欢快活泼的鸟儿。我喜欢看着她在空中自由飞翔,我喜欢听着她那清脆的鸣叫,就这样静静地,没人能懂,多么和谐,单调而不乏味的歌曲演唱者。我愿意用枝干托住她,在她劳累时供她歇息,我愿意用枝叶为她遮风挡雨,就这样默默地,无人知晓,多么温馨。不期望有什么不平凡的事,只期望能够简简单单,不被束缚,快乐便好。

徐公言——。

孩子,你应该会是个不错的暖男,默默守护着心中的女神,只要她快乐,你就会更快乐,不言雄心壮志,但求平淡是真。

学生丁(男生)——。

如果我是一棵橡树,希望她是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当我在炎炎的烈日照射下,脚下的土地干涸皲裂开来,如果这时候有泉源在我身旁汩汩冒出甘冽的清泉,来让我度过这难熬的夏日该多好啊,我也会用绿荫挡住毒辣的阳光,保护她不会消散在空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