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教育的重要性演讲(大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0:02:05 页码:12
2023年教育的重要性演讲(大全14篇)
2023-11-12 00:02:05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反馈方式,帮助我们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适应能力。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充分地了解所总结的内容,做到客观公正。接下来是一些总结的典型样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一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您们好!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清醒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人的一生中,不论是出生前(胎儿阶段),还是出生后(婴幼儿时期、学生阶段到长大成人),都要接受来自家庭成员、成长环境等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在这一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情感、养成习惯,这就是家庭教育。通常来讲,家庭教育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胎教。胎教可以说是人一生中受到的最早、最初的家庭教育。日本胎教、学前教育专家七田真说:“每个胎儿都是天才,胎教影响人的一生,孩子的教育应从胎儿期开始。”资料记载,我国古代时期就出现过胎教,现代社会,胎教更是成了孕产期妇女的必修课。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产科医生提倡胎教,80%以上的孕妇接受这一早教方式并身体力行。现代科学认为,胎儿的素质是可以随胎教的进行而发生变化的。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从事临床的产科医生,通过使用b超、胎儿镜、脑电图等仪器,对胎儿医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证实:怀孕24周后的胎儿具有一定的听觉功能,大部分出生后的婴儿,对在母体子宫内曾经听惯的音乐有记忆表现。实验证明:经过胎教的婴儿比一般婴儿学话、走路均早,并且反应灵敏,记忆力强。

二是婴幼儿教育。孩子呱呱坠地,开始去接触一个大环境,并且通过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来构建自己的世界。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婴幼儿接触的对象主要是父母,在这一时期,父母成为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父母的待人处事态度、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影响着孩子。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动作技能以及日常行为习惯,由于婴幼儿判断能力还未真正形成,他们在模仿他人时,不会考虑某种行为是否正确、适当,因此,父母在对婴幼儿教育时,更应小心谨慎,重视细节把握,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三是学生教育。这个阶段应该说是人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人接受新知识和技巧的能力在学生时期到达巅峰,这个时候积累知识和能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尽管孩子步入校园,开始从学校获得知识,但家庭教育不可或缺。我国古代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责任,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社会上也有一些人认为,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不重要,孩子能否成才主要在学校和老师。这种观点在中国教育领域里也占有一席之地,致使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学校老师占主要责任,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老师教给孩子的是基础文化知识,而孩子的人际关系、思维模式和生存能力都要靠家庭教育去养成。事实告诉我们,因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孩子虽然学习好,但在其他方面却有着让人遗憾的缺陷。考上了名牌大学,生活却不能自理,导致辍学、跳楼的悲剧。有着渊博的知识却找不到好工作,只因没有好的职业操守,只会纸上谈兵等等,这一系列问题不断提醒我们,家庭教育在当今的教育体系中地位特殊,十分重要,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是人生中接受的最初、最基本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起点和基石,如果没有家庭教育,人就很难再继续进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人成长、成才的奠基工程。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父母的`希望,孩子接受的第一次教育来自于父母,源自于家庭,良好的家庭熏陶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使孩子保持一个快乐、向上的心态,而快乐是成功之道。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功,成为社会栋梁之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这是基础和前提。家庭环境,主要分为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两个方面,外在重点指物质层面的富足,内在则是指家庭氛围的影响,在整个家庭教育中,后者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项统计表明,在全世界5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中,有13名诞生在5个家庭中。通过对这几个家庭跟踪研究发现,这些人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发现有些获奖者虽然家庭清贫,父母文化水平也不高,有的甚至是孤儿,但他们从家庭中养成了良好的品行习惯,学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精神层面,他们足够富有。可见,良好的家庭环境传导给孩子的更多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我们客观分析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就不能忽视家庭环境的影响。另外,家庭教育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反之,孩子就容易步入歧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离异家庭超过百万,这些家庭中,有近三成的孩子由于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心理与行为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环境,从而出现品行障碍,产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笔者在对吉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调研中发现,吸毒犯罪人员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低龄化,戒毒人员中40岁以下占84.6%,20岁以下占6%,这些人员绝大多数缺少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著名心理专家郝滨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事实证明,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关系个人的成长进步,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应引起足够重视。

重视并强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要保障。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抓好家庭教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因人施教。“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为实现这一目标,一些父母忽视客观事实,经常一厢情愿地“帮助”和“促进”孩子成长,采取了一些拔苗助长、措施过当的教育方式,导致事与愿违,严重的还造成了一些悲剧。其实,每个人一出生,就意味着开始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人,但其后天发展与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教子如种树”,教育孩子,父母应在“根”上下功夫,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重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的顺序渐进或个性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方法,因材施教。要区别对待,根据每个孩子的自身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教育计划,科学合理设定培养目标,既要符合实际,也要贴近生活,同时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要,要让孩子沿着自己喜爱的、正确的发展道路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要注重方法。家庭教育看似简单,其实大有学问,不同家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孩子成长的路径也会千差万别,最终成长轨迹就会各不相同。在长时间的相处中,父母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教育培养孩子,决定着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竞争与其说是孩子的竞争,不如说是家长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方法的竞争。好的教育方法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反之,不仅不能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翻版”,孩子犹如一台复印机,反映了父母的思想、言行、作风、为人处事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的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父母的言行、表情、神态以及行为方式、情感态度、生活习惯等都直接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孩子,一定要注重方法,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方法科学、方式得当,唯此,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培养效果。

三是要互相尊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可怕的,哪怕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当今的家庭教育不再是单向,而是双向互动的;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相互尊重的;不是显性,而是隐性的。父母不仅仅是孩子的教育者,更是一个终生学习者。孩子也并不仅仅满足父母物质上的给与,更需要的是和父母的真诚交流。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与孩子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孩子一些关爱。要将心比心,想孩子所想,懂孩子所需,能够就孩子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在沟通中增进了解,解决分歧。做好家庭教育,父母要善于做倾听者,能够理解孩子的观点立场和情感诉求,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做决定。唯此,家庭关系才会和谐融洽,家庭教育才会取得预期效果。

四是要强化德育。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人们常讲,智力教育没跟上,孩子就会成为次品;体育培养没搞好,孩子就容易成为废品;品德教育抓不好,孩子就会变成危险品。而德育的根在哪里?在家庭。父母平时在家的一言一行无不是德育的行为,每个孩子的行为举止,无不可以从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当下,一些父母总是抱怨孩子不好管,不听话,感到最大的困惑就是“知行脱节”,殊不知,正是因为父母自身的一些行为观念不到位,误导了孩子,使其养成不良习惯,尤其是在品德教育方面,作为父母更应格外注意。与其总是用语言灌输,不如拿行动引领,如应在孝敬老人、乐于助人、文明礼让等方面作出表率,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要教会孩子“节制欲望”,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老大爷倒地扶不扶等关系道德素养问题上立场坚定,敢于伸手。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就好像是一块大理石,要把它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和偶然出现的因素等6位“雕塑家”的共同努力。家庭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教育的作用尤为重要。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人才从培养到竞争正逐步走向国际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作为承担培养社会人才责任和义务的每一位家长,都应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观念,改变教育行为,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将其功效发挥到极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二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是初一(2)班xx的妈妈。

这次儿子期中考试得了个第一名,领导交给我一个上台演讲的光荣任务,我很惶恐,一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面对这么多家长讲过话,但是为了给儿子作出一个勇敢的榜样,我克服了不喜欢上台面的懒惰思想,站到了这里。二是儿子在初一年级考个第一实在不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因为初一年级的第一名是轮流坐庄的,随时会冒出黑马来,只要是认真学习的孩子都有可能考第一。所以,我不是来给各位传授经验的,我希望能抛砖引玉,和各位家长一起思考,一起学习,通过这次发言的机会更好地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

陆可嘉进了中学以后,一直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从升学考的年级第24名,经过6次主要考试,从第18名,第9名,第2名,一直到现在的第一名。他也许不是年级里最聪明的孩子,但他的努力得到了所有老师和我们家长的认可。一(2)班班主任提出的班级口号是:“让自己优秀起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陆可嘉算是把这条政策贯彻得不错的一个同学。我和老公最欣慰的不是他的分数,而是他这种稳中有升的良好状态,当然,要让他保持这样的发展态势直到上哈佛大学,是我要面临的更大挑战。

有些家长可能要说了,你是老师,你们老师比较会教育,所以你的孩子自然优秀。可是我的儿子是我的头生子,当初我也是啥都不懂的。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也就是说孩子是我们这辈子唯一的一个孩子,既然养下他,我想就要为他负责任,否则后患无穷啊,这个大家懂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我一直在学习。负责任的说:我是麻将牌都认不全的人,我也几乎不迷韩剧,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一天获得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三年的信息量。你不学习,就不知道什么是“皮鞋很忙”,在当今的中国,你想吃安全点都不得不断学习了,更何况面对日新月异的孩子呢。我们的孩子每天从睁开眼睛到上床睡觉,一天超过10个小时都在学习,他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他的知识很快就超过不学习的父母,所以有时候你训他发现根本说不过他,大道理他比你懂,遇到不平等对待,你还会奋起反抗让你恼羞成怒束手无策。所以,要少打麻将多学习。

也有家长对我说:“你家孩子乖,你不需要费心的,我们家的是费心死了。”我跟他说:“此言差矣,我家儿子从小也不是省油的灯,况且半大小子忙死老子,怎么能不费心呢?你只是不了解我们罢了,我操的心一点都不比你少,甚至比你还多!”其实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那有不操心的,我也有为儿子生气着急的时候。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父母。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操透了心动透了脑筋的家长,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儿童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如果他不笨,那么学不好就是我们教育方法有问题。

接下来我结合陆可嘉的实际情况,给大家谈几个有用的招术。

各位家长今天回去不要跟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没考好?跟陆可嘉比差了多少多少名!以后凡是长我家陆可嘉志气,灭自家孩子威风的话都不要说。你应该说:陆可嘉考的很好,你也可以的,他也没长三头六臂不是吗?我们要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爸爸妈妈相信你!通过努力你一定会进步的!如果孩子每次考试你都能这么安慰他激励他,他不上进才怪呢!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而不是批评。没考好他已经很难过了,父母不应该再雪上加霜。

以后,凡是伤害孩子自尊的话,希望家长能动动脑筋换个花样说,要说的既能触动他内心又能不让他反感,这样,你和你的孩子就能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其实,有时候父母只要能克制一下自己,不图一时口快去骂孩子,就能收到孩子意想不到的回报。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善良的,父母对他的爱心和诚意能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少骂多夸,必定变乖。只夸不骂,清华北大。

我知道,每个家庭要和谐要欣欣向荣都不容易,尤其是父亲,夹在青春期的孩子和更年期的妻子中间,还要努力工作养家糊口,是很辛苦的,但是辛苦来辛苦去不都是为了孩子吗?做爸爸的要多和孩子聊聊人生和理想,因为相对于妈妈,爸爸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所以爸爸要不吝跟孩子多相处,爸爸的一句话有时候顶妈妈一百句。做妈妈的也不容易,既要照顾老人孩子,还要做家务,还要上班,上有老下有小,所有烦难都压在我们中年人的肩膀上。但是更不容易的是我们的孩子,先不说学习任务有多么重,就每天5点半起床就很辛苦了,5点半,放在冬天就是天还没亮,风里来雨里去,成绩好倒也罢了,成绩不好还要受到家长和老师两座大山的压迫,所以说成绩差的同学是最最不容易的,希望不要一开家长会回去就责备,一和老师接触就说孩子不是。你要换位思考,换你超过8小时屁股不离板凳,吃着食堂难吃的饭菜,忍受着急剧的生理变化,做那么多的作业,还要受你骂,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受得了吗?孩子被骂当然不开心,他不开心就要逆反,跟你唱反调,你说往东偏往西的。

所以家有初中生,家长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的孩子。多多感受他的不容易,给他安慰和鼓励,激发他的斗志。

我发现现在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甚至厌学,其实学习本质上不是一件折磨人的事,而是变未知为已知的喜悦,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方法,是苦中有乐的事情,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喜欢学习,就不要只盯着他的分数和排名,而是引导他怎么喜欢上学习和怎么努力,你要给他目标和动力,这需要家长自己有一个目标,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和他聊过以后想从事的职业吗?有没有让他想过拿到了工资怎么用,想买些什么?这些对未来的憧憬不但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是我们做父母的辛勤工作的动力。当我们不把成绩和排名视为学习的唯一价值时,一个美好的理想就是他的学习推动力,这是很管用的“目标式”培养法。我们的孩子十三四岁,正是可塑性强的时候,也是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时候,也是能理解父母疾苦体会父母辛劳的时候,初中三年,他们还在我们身边,这关键的三年,你不好好抓紧将来也许会后悔终身。再过两年多一点,他们就要去外地上学了,和父母相聚的时间将会非常少,将一个未满18岁的孩子放在外面读书,你放心吗?所以现在起就要和他养成交流沟通习惯,不要错失这样的好时机。能常和父母交流的孩子不会学坏。

我们家一直不太注重孩子的分数,小学时我没有去问过分数。三年级起,对他的语数外三门功课我就不辅导了,到了初中我就更不去过问了,学习是他自己和老师的事情,我不会去瞎教,干扰老师的教学计划。但是对于孩子人格的培养我一直很注重。当他两年后离开我独立生活,培养他适应突然进入的陌生环境,处理好全新的师生关系,建立好自己的朋友网络,判断和处理好纷繁复杂的事故才是更重要的。

前不久,最让我开心的事情不是他又考了个好成绩,而是学会照顾人了。有一个比他小一点的伙伴到我家来玩后,我儿子很负责任地送他回家,这事被我知道后,赶紧表扬他:“你学会照顾人了,这比你考第一名还让妈妈开心啊”但凡他有一点进步,我就赶紧表扬,让他知道那些行为是好的,也是自己今后一直要保持的。考试成绩出来我也经常告诫他:“要低调,要沉稳,不能骄傲,说话要注意,不能贬低同学伤了同学自尊,情商比智商还重要,要处理好和同学的关系,帮助班级其他同学一起进步,这样你才能水涨船高,因为帮助别人能让自己进步更快。”生活中,我也是这样做的,身教重于言教。

讲儿子,给我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可是领导只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那么我就到此为止了,我给大家推荐几本书,这几本教育孩子的书能给我们带来启发。一本是《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还有一本是李开复的《世界因你而不同》还有一本是澳大利亚的力克。胡哲写的《生命不设限》。

最后衷心祝愿在座各位的子女成为栋梁和英才,大家一起努力!谢谢大家!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三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你们好!

我是初一(2)班xx的妈妈。

这次儿子期中考试得了个第一名,领导交给我一个上台演讲的光荣任务,我很惶恐,一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面对这么多家长讲过话,但是为了给儿子作出一个勇敢的榜样,我克服了不喜欢上台面的懒惰思想,站到了这里。二是儿子在初一年级考个第一实在不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因为初一年级的第一名是轮流坐庄的,随时会冒出黑马来,只要是认真学习的孩子都有可能考第一。所以,我不是来给各位传授经验的,我希望能抛砖引玉,和各位家长一起思考,一起学习,通过这次发言的机会更好地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

陆可嘉进了中学以后,一直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从升学考的年级第24名,经过6次主要考试,从第18名,第9名,第2名,一直到现在的第一名。他也许不是年级里最聪明的孩子,但他的努力得到了所有老师和我们家长的认可。一(2)班班主任提出的班级口号是:“让自己优秀起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陆可嘉算是把这条政策贯彻得不错的一个同学。我和老公最欣慰的不是他的分数,而是他这种稳中有升的良好状态,当然,要让他保持这样的发展态势直到上哈佛大学,是我要面临的更大挑战。

有些家长可能要说了,你是老师,你们老师比较会教育,所以你的孩子自然优秀。可是我的儿子是我的头生子,当初我也是啥都不懂的。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也就是说孩子是我们这辈子唯一的一个孩子,既然养下他,我想就要为他负责任,否则后患无穷啊,这个大家懂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我一直在学习。负责任的说:我是麻将牌都认不全的人,我也几乎不迷韩剧,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一天获得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三年的信息量。你不学习,就不知道什么是“皮鞋很忙”,在当今的中国,你想吃安全点都不得不断学习了,更何况面对日新月异的孩子呢。我们的孩子每天从睁开眼睛到上床睡觉,一天超过10个小时都在学习,他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他的知识很快就超过不学习的父母,所以有时候你训他发现根本说不过他,大道理他比你懂,遇到不平等对待,你还会奋起反抗让你恼羞成怒束手无策。所以,要少打麻将多学习。

也有家长对我说:“你家孩子乖,你不需要费心的,我们家的是费心死了。”我跟他说:“此言差矣,我家儿子从小也不是省油的灯,况且半大小子忙死老子,怎么能不费心呢?你只是不了解我们罢了,我操的心一点都不比你少,甚至比你还多!”其实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那有不操心的,我也有为儿子生气着急的时候。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父母。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操透了心动透了脑筋的家长,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儿童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如果他不笨,那么学不好就是我们教育方法有问题。

接下来我结合陆可嘉的实际情况,给大家谈几个有用的招术。

各位家长今天回去不要跟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没考好?跟陆可嘉比差了多少多少名!以后凡是长我家陆可嘉志气,灭自家孩子威风的话都不要说。你应该说:陆可嘉考的很好,你也可以的,他也没长三头六臂不是吗?我们要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爸爸妈妈相信你!通过努力你一定会进步的!如果孩子每次考试你都能这么安慰他激励他,他不上进才怪呢!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而不是批评。没考好他已经很难过了,父母不应该再雪上加霜。

以后,凡是伤害孩子自尊的话,希望家长能动动脑筋换个花样说,要说的既能触动他内心又能不让他反感,这样,你和你的孩子就能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其实,有时候父母只要能克制一下自己,不图一时口快去骂孩子,就能收到孩子意想不到的回报。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善良的,父母对他的爱心和诚意能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少骂多夸,必定变乖。只夸不骂,清华北大。

我知道,每个家庭要和谐要欣欣向荣都不容易,尤其是父亲,夹在青春期的孩子和更年期的妻子中间,还要努力工作养家糊口,是很辛苦的,但是辛苦来辛苦去不都是为了孩子吗?做爸爸的要多和孩子聊聊人生和理想,因为相对于妈妈,爸爸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所以爸爸要不吝跟孩子多相处,爸爸的一句话有时候顶妈妈一百句。做妈妈的也不容易,既要照顾老人孩子,还要做家务,还要上班,上有老下有小,所有烦难都压在我们中年人的肩膀上。但是更不容易的是我们的孩子,先不说学习任务有多么重,就每天5点半起床就很辛苦了,5点半,放在冬天就是天还没亮,风里来雨里去,成绩好倒也罢了,成绩不好还要受到家长和老师两座大山的压迫,所以说成绩差的同学是最最不容易的,希望不要一开家长会回去就责备,一和老师接触就说孩子不是。你要换位思考,换你超过8小时屁股不离板凳,吃着食堂难吃的饭菜,忍受着急剧的生理变化,做那么多的作业,还要受你骂,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受得了吗?孩子被骂当然不开心,他不开心就要逆反,跟你唱反调,你说往东偏往西的。

所以家有初中生,家长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的孩子。多多感受他的不容易,给他安慰和鼓励,激发他的斗志。

我发现现在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甚至厌学,其实学习本质上不是一件折磨人的事,而是变未知为已知的喜悦,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方法,是苦中有乐的事情,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喜欢学习,就不要只盯着他的分数和排名,而是引导他怎么喜欢上学习和怎么努力,你要给他目标和动力,这需要家长自己有一个目标,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和他聊过以后想从事的职业吗?有没有让他想过拿到了工资怎么用,想买些什么?这些对未来的憧憬不但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是我们做父母的辛勤工作的动力。当我们不把成绩和排名视为学习的唯一价值时,一个美好的理想就是他的学习推动力,这是很管用的“目标式”培养法。我们的孩子十三四岁,正是可塑性强的时候,也是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时候,也是能理解父母疾苦体会父母辛劳的时候,初中三年,他们还在我们身边,这关键的三年,你不好好抓紧将来也许会后悔终身。再过两年多一点,他们就要去外地上学了,和父母相聚的时间将会非常少,将一个未满18岁的孩子放在外面读书,你放心吗?所以现在起就要和他养成交流沟通习惯,不要错失这样的好时机。能常和父母交流的孩子不会学坏。

我们家一直不太注重孩子的分数,小学时我没有去问过分数。三年级起,对他的语数外三门功课我就不辅导了,到了初中我就更不去过问了,学习是他自己和老师的事情,我不会去瞎教,干扰老师的教学计划。但是对于孩子人格的培养我一直很注重。当他两年后离开我独立生活,培养他适应突然进入的陌生环境,处理好全新的师生关系,建立好自己的朋友网络,判断和处理好纷繁复杂的事故才是更重要的。

前不久,最让我开心的事情不是他又考了个好成绩,而是学会照顾人了。有一个比他小一点的伙伴到我家来玩后,我儿子很负责任地送他回家,这事被我知道后,赶紧表扬他:“你学会照顾人了,这比你考第一名还让妈妈开心啊”但凡他有一点进步,我就赶紧表扬,让他知道那些行为是好的,也是自己今后一直要保持的。考试成绩出来我也经常告诫他:“要低调,要沉稳,不能骄傲,说话要注意,不能贬低同学伤了同学自尊,情商比智商还重要,要处理好和同学的关系,帮助班级其他同学一起进步,这样你才能水涨船高,因为帮助别人能让自己进步更快。”生活中,我也是这样做的,身教重于言教。

讲儿子,给我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可是领导只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那么我就到此为止了,我给大家推荐几本书,这几本教育孩子的书能给我们带来启发。一本是《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还有一本是李开复的《世界因你而不同》还有一本是澳大利亚的力克。胡哲写的《生命不设限》。

最后衷心祝愿在座各位的子女成为栋梁和英才,大家一起努力!谢谢大家!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四

家庭教育对小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很重要。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演讲稿。

欢迎大家阅读。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教育工程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社会教育影响广泛,家庭教育则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可以说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只有把三者结合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记得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在排列顺序上,他把家庭列在首位,由此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与社会接触步入人生的起点站。可以说,每个人的意志品质、个性性格、礼仪道德、人生理想、求知兴趣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获得熏陶与启迪。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所以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启蒙之师。同时,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有意无意地,自觉不自觉中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地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影响潜移默化,伴随一生。可以说,家长又称为孩子的终身之师。

因此,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资源,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并且,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鲁迅先生说:“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不仅塑造了孩子的未来、自己的未来,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民族的未来。”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也曾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对于孩子的教育培养,不仅关乎着孩子的未来人生,也关乎着家庭的幸福,更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因此,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为未来造就人才的重任。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一位家长所具有的强烈愿望。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有些家长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陷入种种误区,比如重智育,轻德育;过分宠爱;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重分数轻能力等等,以致造成了很多悲剧,令人痛心。也有很多父母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事与愿违。因为来自孩子的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满意。北京市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北京青年报报道说,全国有6000万对父母承认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并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困惑。这些数据反映出一方面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不满意,同时也说明了父母在怎样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如何科学的进行教育的问题上也存在很多的疑问和困惑。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初一(2)班妈妈。

这次儿子期中考试得了个第一名,领导交给我一个上台发言的光荣任务,我很惶恐,一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面对这么多家长讲过话,但是为了给儿子作出一个勇敢的榜样,我克服了不喜欢上台面的懒惰思想,站到了这里。二是儿子在初一年级考个第一实在不是很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因为初一年级的第一名是轮流坐庄的,随时会冒出黑马来,只要是认真学习的孩子都有可能考第一。所以,我不是来给各位传授经验的,我希望能抛砖引玉,和各位家长一起思考,一起学习,通过这次发言的机会更好地提升自己教育孩子的能力。

陆可嘉进了中学以后,一直能保持良好的状态,从升学考的年级第24名,经过6次主要考试,从第18名,第9名,第2名,一直到现在的第一名。他也许不是年级里最聪明的孩子,但他的努力得到了所有老师和我们家长的认可。一(2)班班主任提出的班级。

口号。

是:“让自己优秀起来,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陆可嘉算是把这条政策贯彻得不错的一个同学。我和老公最欣慰的不是他的分数,而是他这种稳中有升的良好状态,当然,要让他保持这样的发展态势直到上哈佛大学,是我要面临的更大挑战。

有些家长可能要说了,你是老师,你们老师比较会教育,所以你的孩子自然优秀。可是我的儿子是我的头生子,当初我也是啥都不懂的。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也就是说孩子是我们这辈子唯一的一个孩子,既然养下他,我想就要为他负责任,否则后患无穷啊,这个大家懂的!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我一直在学习。负责任的说:我是麻将牌都认不全的人,我也几乎不迷韩剧,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我们一天获得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三年的信息量。你不学习,就不知道什么是“皮鞋很忙”,在当今的中国,你想吃安全点都不得不断学习了,更何况面对日新月异的孩子呢。我们的孩子每天从睁开眼睛到上床睡觉,一天超过10个小时都在学习,他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他的知识很快就超过不学习的父母,所以有时候你训他发现根本说不过他,大道理他比你懂,遇到不平等对待,你还会奋起反抗让你恼羞成怒束手无策。所以,要少打麻将多学习。

也有家长对我说:“你家孩子乖,你不需要费心的,我们家的是费心死了。”我跟他说:“此言差矣,我家儿子从小也不是省油的灯,况且半大小子忙死老子,怎么能不费心呢?你只是不了解我们罢了,我操的心一点都不比你少,甚至比你还多!”其实面对青春期的孩子,那有不操心的,我也有为儿子生气着急的时候。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父母。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操透了心动透了脑筋的家长,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儿童的。孩子是一张白纸,如果他不笨,那么学不好就是我们教育方法有问题。

接下来我结合陆可嘉的实际情况,给大家谈几个有用的招术。

首先: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比。各位家长今天回去不要跟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没考好?跟陆可嘉比差了多少多少名!以后凡是长我家陆可嘉志气,灭自家孩子威风的话都不要说。你应该说:陆可嘉考的很好,你也可以的,他也没长三头六臂不是吗?我们要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爸爸妈妈相信你!通过努力你一定会进步的!如果孩子每次考试你都能这么安慰他激励他,他不上进才怪呢!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而不是批评。没考好他已经很难过了,父母不应该再雪上加霜。

以后,凡是伤害孩子自尊的话,希望家长能动动脑筋换个花样说,要说的既能触动他内心又能不让他反感,这样,你和你的孩子就能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其实,有时候父母只要能克制一下自己,不图一时口快去骂孩子,就能收到孩子意想不到的回报。人之初性本善,孩子都是善良的,父母对他的爱心和诚意能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少骂多夸,必定变乖。只夸不骂,清华北大。

我知道,每个家庭要和谐要欣欣向荣都不容易,尤其是父亲,夹在青春期的孩子和更年期的妻子中间,还要努力工作养家糊口,是很辛苦的,但是辛苦来辛苦去不都是为了孩子吗?做爸爸的要多和孩子聊聊人生和理想,因为相对于妈妈,爸爸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所以爸爸要不吝跟孩子多相处,爸爸的一句话有时候顶妈妈一百句。做妈妈的也不容易,既要照顾老人孩子,还要做家务,还要上班,上有老下有小,所有烦难都压在我们中年人的肩膀上。但是更不容易的是我们的孩子,先不说学习任务有多么重,就每天5点半起床就很辛苦了,5点半,放在冬天就是天还没亮,风里来雨里去,成绩好倒也罢了,成绩不好还要受到家长和老师两座大山的压迫,所以说成绩差的同学是最最不容易的,希望不要一开家长会回去就责备,一和老师接触就说孩子不是。你要换位思考,换你超过8小时屁股不离板凳,吃着食堂难吃的饭菜,忍受着急剧的生理变化,做那么多的作业,还要受你骂,他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受得了吗?孩子被骂当然不开心,他不开心就要逆反,跟你唱反调,你说往东偏往西的。

所以家有初中生,家长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尊重自己的孩子。多多感受他的不容易,给他安慰和鼓励,激发他的斗志。

其次,家长不要只盯分数。

我发现现在很多孩子不爱学习,甚至厌学,其实学习本质上不是一件折磨人的事,而是变未知为已知的喜悦,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方法,是苦中有乐的事情,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喜欢学习,就不要只盯着他的分数和排名,而是引导他怎么喜欢上学习和怎么努力,你要给他目标和动力,这需要家长自己有一个目标,你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和他聊过以后想从事的职业吗?有没有让他想过拿到了工资怎么用,想买些什么?这些对未来的憧憬不但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是我们做父母的辛勤工作的动力。当我们不把成绩和排名视为学习的唯一价值时,一个美好的理想就是他的学习推动力,这是很管用的“目标式”培养法。我们的孩子十三四岁,正是可塑性强的时候,也是建立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时候,也是能理解父母疾苦体会父母辛劳的时候,初中三年,他们还在我们身边,这关键的三年,你不好好抓紧将来也许会后悔终身。再过两年多一点,他们就要去外地上学了,和父母相聚的时间将会非常少,将一个未满18岁的孩子放在外面读书,你放心吗?所以现在起就要和他养成交流沟通习惯,不要错失这样的好时机。能常和父母交流的孩子不会学坏。

我们家一直不太注重孩子的分数,小学时我没有去问过分数。三年级起,对他的语数外三门功课我就不辅导了,到了初中我就更不去过问了,学习是他自己和老师的事情,我不会去瞎教,干扰老师的教学计划。但是对于孩子人格的培养我一直很注重。当他两年后离开我独立生活,培养他适应突然进入的陌生环境,处理好全新的师生关系,建立好自己的朋友网络,判断和处理好纷繁复杂的事故才是更重要的。

前不久,最让我开心的事情不是他又考了个好成绩,而是学会照顾人了。有一个比他小一点的伙伴到我家来玩后,我儿子很负责任地送他回家,这事被我知道后,赶紧表扬他:“你学会照顾人了,这比你考第一名还让妈妈开心啊”但凡他有一点进步,我就赶紧表扬,让他知道那些行为是好的,也是自己今后一直要保持的。考试成绩出来我也经常告诫他:“要低调,要沉稳,不能骄傲,说话要注意,不能贬低同学伤了同学自尊,情商比智商还重要,要处理好和同学的关系,帮助班级其他同学一起进步,这样你才能水涨船高,因为帮助别人能让自己进步更快。”生活中,我也是这样做的,身教重于言教。

讲儿子,给我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可是领导只给我半个小时的时间,那么我就到此为止了,我给大家推荐几本书,这几本教育孩子的书能给我们带来启发。一本是《哈佛老妈的教育笔记》。还有一本是李开复的《世界因你而不同》还有一本是澳大利亚的力克。胡哲写的《生命不设限》。

最后衷心祝愿在座各位的子女成为栋梁和英才,大家一起努力!谢谢大家!

3

页,当前第。

1

1

2

3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五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现在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知道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尽力了,一时难以改变,我向儿子认了错,同时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对的,儿子也认了错,现在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六

典型场景:孩子回家,刚刚丢下书包,妈妈就问:“宝贝儿,你作业写完了没有啊?赶紧去写作业,然后把功课复习一下哈。”到了晚上9点,孩子的家庭作业终于在妈妈的督促下完成了。爸爸拿起语文书严肃地说:“把今天学习的课文背给我听,然后把明天即将要学的课文先读两遍。”

专家点评:父母肩负教育孩子的重任,但父母不是老师,也不是老师的助手,父母就是父母。有人提出把父母培养成老师的助手,对这种提法,本人不敢苟同。尽管父母有义务配合学校、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实现“家校共教”,但父母跟老师之间不是从属关系。

助手是什么,词典解释为“协助他人做事的人”,如果父母被定位为老师的助手,那父母理所当然就成了“协助老师做事的人”。果真如此,“父母”哪里去了?倘若老师是老师,父母也是老师,孩子的生活空间中处处都是老师,父母和老师做完全相同的事情,那对孩子来讲,该是多么单调、多么乏味、多么令人窒息的事情。可今天的不少孩子,就处在这种境遇之中。

老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父母的任务是教会孩子做人。在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方面,老师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高手,而在教孩子做人方面,父母有自己的优势。父母和老师在教育方面有交集,但不是重叠,了解了这一点,两种教育就可以优势互补。若父母空着自己的位置,挤占老师的位置,那就可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甚至于别人的田没种好,自家的地也荒了。

别抢孩子的位置。

典型场景:年轻的妈妈陪儿子参加周六兴趣班,妈妈一边走一边看表,显得很焦虑:“儿子,快走,要不就迟到了。”妈妈说第一遍儿子没反应,说第二遍儿子还没有反应,说第三遍的时候儿子不耐烦了,猛一回头,非常气愤地对妈妈讲:“迟到了关我什么事啊?”儿子的如此反应让年轻妈妈深感委屈。

专家点评:这组镜头如果母子的角色调换一下就对了:儿子一边走一边看表,并不断提醒母亲,再不快走就迟到了,说到第三遍时母亲不耐烦了,气愤地对儿子说:“迟到了关我什么事啊?”帮助孩子成长,是父母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事事出手,不仅不利于孩子健康,而且会给孩子成长帮倒忙。可为什么我们日常所见中,第一组镜头多、第二组镜头少呢?道理很简单。孩子从小到大,母亲都自觉充当了孩子时间的管理者:孩子起床母亲叫,孩子吃饭母亲催,孩子上学母亲提醒……孩子已经习惯了这些都是母亲的事,所以才会出现以上反应。

现实生活中,孩子放学回家,80%左右的家长就会立即帮孩子摊开书本、准备纸笔,自己拉过凳子坐孩子旁边督促做作业。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作业反正是父母着急上火,自己有什么理由把作业放在心上?因此,尽管你嘴巴“长”在他身上,可人家依然慢慢腾腾地“磨”作业!孩子“磨”作业,更多地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因为做作业原本是孩子的事情,孩子的事情,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父母越主动,孩子就越被动。

找准自己的位置。

专家点评:父母别重复老师的事,别抢做孩子的事,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帮孩子明了知识的真正意义,引导孩子自觉主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让孩子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值得做的事。

为孩子补充心理能量。

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免不了会遇到种种困惑、困扰或委屈,做父母的对孩子情绪的任何变化,都要细致入微观察,及时找到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并通过坦诚交流,对孩子耐心疏导,让孩子在家中能彻底丢掉负面情绪,获取足够心理能量,轻松、愉悦地投入新的学习、生活之中。

引导孩子自觉主动。

在学校压力大,课程繁多会让孩子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磨作业”也成为了家长们共同的纠结。适当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分量减少,让孩子有一个过程去突破内心的阻力,并树立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比如说,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用同一步调增强孩子的主动行动力,可以和孩子商定,当妈妈干完家务,如果孩子能完成作业,就和他一起阅读一本新买的故事书;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培养孩子主动自我激励,引导孩子养成自觉主动的习惯,是比简单督促更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相冲突,父母必须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家庭教育所包含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说,让孩子学会宣泄不满情绪,平时除了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还应该以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并懂得以退为进说服教育的技巧,可以用实际利弊得失来对待孩子的任性态度,并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相比学校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管理情绪方面的合理引导,更有针对性,也更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有优势。作为父母,别忘了告诉孩子,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独特的,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让孩子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增强他的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地创造自己的个性与未来。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他自己就是无价之宝,让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弱化孩子的错误突出其取得的成绩,重视孩子所付出的努力,责备孩子之前必先赞美,强化优点使孩子不断地进取,用高目标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回忆过去的成绩重建信心,培养孩子一些特殊的才艺,必要时可以用运气说法来减弱孩子的自卑感。

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由于母亲会时常提醒要改的缺点,所以孩子本身也会知道,但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会常常顾虑自己的缺点,所以母亲直接责骂,往往会得到反效果。正确的做法是,想办法帮助孩子,将缺点转化为优点。比如说,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正视缺点,借故在孩子面前指责其他孩子的过失,分清孩子的缺点与个性,改变孩子的立场让他自律律人。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可互换,父母应该通过适度惩罚或其他方式来暗示孩子的缺点,而不应该用权威来压制孩子。

使孩子的自我得到成长。

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的形成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地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说,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用书信或。

日记。

与孩子交流情感,用温和的语调交谈,及时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只提有建设性的意见,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细节等。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对孩子知识的积累,那么家庭教育中那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是帮助孩子内心自我成长的重要环节。

3

页,当前第。

3

1

2

3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七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们每一个人,脱离母体呱呱落地,降临人世,作为一个社会成员,首先进入家庭生活。家庭是每一个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家长,其中特别是父母,是孩子不可任意选择的首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开端。婴幼儿的头脑象一张白纸,很容易涂上各种颜色。在孩子生活的早期,家长和家庭生活对他们实施着各种各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极为深刻的烙印,很难消失。家长实施的各种教育,他们终生不忘,成为他们一生成长的基石。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接受着家长的影响和教育。最初的言语是从父母那里学会的,最初的感情是受父母感染的,是父母手拉手教孩子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是在父母指导下进入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的。孩子小时候,是形成习惯的最佳时间,良好习惯的形成在人的一生成长中起着打基础的作用。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说早期形成的习惯象是与生俱来的一样稳固。

在儿童阶段,孩子们的思想尚未定型,“心知未有所主”,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兴趣广泛,对于周围的一切都感兴趣,善于模仿,有很强的感受能力,有惊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儿童时期,孩子们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衣食住行都须臾离不开父母的照料,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家长有极大的依赖性,他们的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有限,主要是在家庭,在父母身边同家长朝夕相处,家长的影响和教育几乎天天都在强化。由于父母和子女有天然的血统关系,在朝夕相处的生活中建立了十分真挚深厚的感情,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很有威信,孩子十分信赖家长。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自然成为孩子们效仿的榜样。家长的教育成为孩子生活的准则,家长对周围人和事的评价标准,成为孩子道德评价的标准,甚至父母的作风、习惯、气质、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

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对于每一个人的德、智、体的发展起着奠基的作用,特别是对人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甚至可以说是起着型塑的作用。有人说:“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孩子是家长的翻版”,这种说法,都说明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对子女身心的发展水平有决定作用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革命导师的教导十分深刻。作为法官,必须执行法律,否则就是失职;作为传教士,必须以传播宗教为本分,否则就是不虔诚;同样,作为家长,必须以教育子女为天职,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家长。做父母的,必须象法官传教士那样忠于职守。

教育子女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由社会职能所决定的。

在旧中国,劳动人民的子女很难获得入学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主要是在家里接受的教育,父母自然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家庭是孩子最长久接受教育的场所。

在今天,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都可以入学读书,接受学校教育,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教育仍然未失去它的作用,它还是孩子接受教育和影响的重要途径。

孩子们在入学之前,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里渡过的。入学以后,每天仍有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里,在父母身边的时间远远超过在学校的时间,再加上双休日、寒暑假,孩子接触家长的时间、机会要比接触教师多得多。因此,尽管孩子在入学后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但家庭教育仍然是经常起作用的重要因素。

孩子在入学之前所受到的家庭教育起着打基础的作用。但学龄前家庭教育并不是家庭教育的全过程,而是家庭教育全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应当承认,孩子入学以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知识的增加,社会经验的日渐丰富,他们遇事有了一定的独立见解,不象小时候那样听话了。但家庭教育还在继续发挥作用。以到孩子们长大成人,走上社会,独立生活,仍然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家庭教育的影响。

孩子到了初中,就进入了青春发育期。他们独立活动能力增强,社会活动范围扩大,要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周围环境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一时期,正是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孩子在思想和学习上开始分化。同时,这一时期,也正是孩子和家长重新调整关系的时期。调整好了,家长就可以继续保持教育的主动权;如果调整不好,把关系搞僵了,就要丧失教育的主动权。因此,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家庭教育不但不能放松,反而更应当抓紧。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八

父母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是最久的,你到八十岁了,还是孩子的父母,所以你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学校却不能;现代家庭基本上是2-6个家庭成员面对一个孩子,而学校教育是2-6个教师面对几十或上百个孩子,差距显而易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当下的学校教育并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孩子的兴趣培养和特长挖掘更多地要靠家庭教育。其次,孩子学习也不只是学习知识,还要学习做人、做事等等,在我们中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老师基本上教给孩子的是知识,孩子的做人、做事以及孩子人格的培养等等,更多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而个人成就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在于后者。除此之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安全感”、“自主感”、“成就感”和“好奇心”等心理营养,也多数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满足。但从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来说,父母却常常不知道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并使得家庭教育偏离了它原本的航道。

别占老师的位置。

典型场景:孩子回家,刚刚丢下书包,妈妈就问:“宝贝儿,你作业写完了没有啊?赶紧去写作业,然后把功课复习一下哈。”到了晚上9点,孩子的家庭作业终于在妈妈的督促下完成了。爸爸拿起语文书严肃地说:“把今天学习的课文背给我听,然后把明天即将要学的课文先读两遍。”

专家点评:父母肩负教育孩子的重任,但父母不是老师,也不是老师的助手,父母就是父母。有人提出把父母培养成老师的助手,对这种提法,本人不敢苟同。尽管父母有义务配合学校、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实现“家校共教”,但父母跟老师之间不是从属关系。

助手是什么,词典解释为“协助他人做事的人”,如果父母被定位为老师的助手,那父母理所当然就成了“协助老师做事的人”。果真如此,“父母”哪里去了?倘若老师是老师,父母也是老师,孩子的生活空间中处处都是老师,父母和老师做完全相同的事情,那对孩子来讲,该是多么单调、多么乏味、多么令人窒息的事情。可今天的不少孩子,就处在这种境遇之中。

老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父母的任务是教会孩子做人。在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方面,老师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高手,而在教孩子做人方面,父母有自己的优势。父母和老师在教育方面有交集,但不是重叠,了解了这一点,两种教育就可以优势互补。若父母空着自己的位置,挤占老师的位置,那就可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甚至于别人的田没种好,自家的地也荒了。

别抢孩子的位置。

典型场景:年轻的妈妈陪儿子参加周六兴趣班,妈妈一边走一边看表,显得很焦虑:“儿子,快走,要不就迟到了。”妈妈说第一遍儿子没反应,说第二遍儿子还没有反应,说第三遍的时候儿子不耐烦了,猛一回头,非常气愤地对妈妈讲:“迟到了关我什么事啊?”儿子的如此反应让年轻妈妈深感委屈。

专家点评:这组镜头如果母子的角色调换一下就对了:儿子一边走一边看表,并不断提醒母亲,再不快走就迟到了,说到第三遍时母亲不耐烦了,气愤地对儿子说:“迟到了关我什么事啊?”帮助孩子成长,是父母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事事出手,不仅不利于孩子健康,而且会给孩子成长帮倒忙。可为什么我们日常所见中,第一组镜头多、第二组镜头少呢?道理很简单。孩子从小到大,母亲都自觉充当了孩子时间的管理者:孩子起床母亲叫,孩子吃饭母亲催,孩子上学母亲提醒……孩子已经习惯了这些都是母亲的事,所以才会出现以上反应。

现实生活中,孩子放学回家,80%左右的家长就会立即帮孩子摊开书本、准备纸笔,自己拉过凳子坐孩子旁边督促做作业。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作业反正是父母着急上火,自己有什么理由把作业放在心上?因此,尽管你嘴巴“长”在他身上,可人家依然慢慢腾腾地“磨”作业!孩子“磨”作业,更多地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因为做作业原本是孩子的事情,孩子的事情,父母做得越多,孩子就做得越少;父母越主动,孩子就越被动。

找准自己的位置。

专家点评:父母别重复老师的事,别抢做孩子的事,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发现、培养孩子的兴趣,帮孩子明了知识的真正意义,引导孩子自觉主动,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并让孩子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孩子才是父母最值得做的事。

为孩子补充心理能量。

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免不了会遇到种种困惑、困扰或委屈,做父母的对孩子情绪的任何变化,都要细致入微观察,及时找到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并通过坦诚交流,对孩子耐心疏导,让孩子在家中能彻底丢掉负面情绪,获取足够心理能量,轻松、愉悦地投入新的学习、生活之中。

引导孩子自觉主动。

在学校压力大,课程繁多会让孩子内心产生阻力,无法持续主动地去做事。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磨作业”也成为了家长们共同的纠结。适当把要求的水准降低,课业的分量减少,让孩子有一个过程去突破内心的阻力,并树立责任心更主动地去做功课。比如说,先让孩子做不喜欢的科目;用同一步调增强孩子的主动行动力,可以和孩子商定,当妈妈干完家务,如果孩子能完成作业,就和他一起阅读一本新买的故事书;不在孩子挫败时痛骂他,培养孩子主动自我激励,引导孩子养成自觉主动的习惯,是比简单督促更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

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相冲突,父母必须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家庭教育所包含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引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比如说,让孩子学会宣泄不满情绪,平时除了认真倾听孩子的不满心声,还应该以民主方式处理孩子不合理要求,并懂得以退为进说服教育的技巧,可以用实际利弊得失来对待孩子的任性态度,并给孩子一个发泄的空间。相比学校教育,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管理情绪方面的合理引导,更有针对性,也更能让孩子受益终身。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有优势。作为父母,别忘了告诉孩子,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是独特的,并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让孩子知道他存在的价值,增强他的信心,从而更加努力地创造自己的个性与未来。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他自己就是无价之宝,让孩子做一些容易做的事情,弱化孩子的错误突出其取得的成绩,重视孩子所付出的努力,责备孩子之前必先赞美,强化优点使孩子不断地进取,用高目标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回忆过去的成绩重建信心,培养孩子一些特殊的才艺,必要时可以用运气说法来减弱孩子的自卑感。

变孩子的缺点为优点。

由于母亲会时常提醒要改的缺点,所以孩子本身也会知道,但是,自我要求高的孩子,会常常顾虑自己的缺点,所以母亲直接责骂,往往会得到反效果。正确的做法是,想办法帮助孩子,将缺点转化为优点。比如说,用适当的方法让孩子正视缺点,借故在孩子面前指责其他孩子的过失,分清孩子的缺点与个性,改变孩子的立场让他自律律人。孩子的缺点和优点可互换,父母应该通过适度惩罚或其他方式来暗示孩子的缺点,而不应该用权威来压制孩子。

使孩子的自我得到成长。

在与孩子沟通时,父母一定要认真聆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与尊重,这样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会树立起来,他也会在与大人的谈话中,认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这对孩子的理性思维习惯的形成也有良好的帮助。当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一些细节,这样才能比较迅速地和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比如说,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用书信或。

日记。

与孩子交流情感,用温和的语调交谈,及时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常常表达对孩子的信赖,只提有建设性的意见,及时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细节等。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对孩子知识的积累,那么家庭教育中那些看似琐碎的细节,却是帮助孩子内心自我成长的重要环节。

3

页,当前第。

2

1

2

3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九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您们好!

现代社会,家长们正面临着空前的、史无前例的、严峻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

多子女的家庭,父母是一层,子女们是一层,形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关系。独生子女家庭,就只有父母一层,一个孩子形不成一层社会,是不完整的社会关系。

老祖宗没有给我们这代人留下教育独生子女的经验。以前,都是多子多福的概念。例如:过去的社会,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经常为一件事“争抢”。孩子们之间“抢着”吃饭,已司空见惯。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竞争”意识。现在的家庭,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事事让着孩子,连喂饭都是家长追着孩子一口一口地喂。独生子女在家庭里,没有与孩子“抢”东西的伙伴,孩子缺少竞争对象。

独生子女摔倒后,就会哭,做家长的恨不得8个人一起去扶他。但这不是因为孩子摔疼而哭的,是孩子看到家长惊慌的样子吓哭的。你不扶他,他就不起来。这样的孩子就会养成“娇气”。这种现象很普遍。如果家里有几个孩子,一个孩子摔倒了,当父母的不一定会顾得过来去扶他,他就不会依赖别人,自己就会站起来。这样,孩子就会养成什么事都要依靠自己的好习惯。

独生子女的家庭,父母都是让着孩子的。做家长的不跟孩子一般见识,有的孩子打大人时,大人却不敢打孩子;玩游戏时,孩子只能赢不能输;孩子喜欢什么,家长就送到身边。不喜欢的东西,家长就不让它出现在孩子面前等等。这些使孩子养成了一种“唯我独尊”、什么都要是第一、不能吃亏的思想。独生子女长大后到学校或走上社会就很有可能“吃不开”。因为离开了家庭后,没有人会像父母一样让着他们。他们一旦遇到挫折时,就会感到这个世界变了,受不了,甚至厌学或讨厌社会。这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在适当时候“跟孩子一般见识”,扮演兄弟姐妹的角色,故意跟孩子抢东西。孩子打父母,父母也要打孩子。让孩子从小认识这个世界不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否则孩子成长不起来。

很多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这是由于家长从来没有让孩子对一件事负过责任,责任都让家长承担了。没有对事物负过责任的孩子,他的责任感又如何产生呢?所以这样的孩子一旦走进学校,老师要求他们承担很重的学习任务时,他非常不习惯,千方百计地逃避,上课不安心听讲,作业磨磨蹭蹭甚至不能完成。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责任感的培养和锻炼。

如今的家庭教育是一次性的,一旦出错,很难有改正的机会。过去有些人老大没教育好,接受了教训,老二就可以教育好,现在没有这种机会了。孩子幼儿阶段没教育好,到小学阶段再来补救的话,效果就差远了。因为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它的规律和特点。

做父母的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把别人的孩子引进来,让独生子女多跟小伙伴们接触。

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要把孩子的要求分成两类:一是合理的要求,二是不合理的要求。好孩子不能养成任性,任性的孩子都是父母娇惯的。

家长的刀子嘴、豆腐心是最坏的教育方法,破坏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破坏了孩子的自立能力,造成了孩子的任性、依赖和无能。还说明了家长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显然是心理不够健康的表现。一个心理健康的家长要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人,尽可能地帮助孩子成长。成长主要是孩子的事而不是家长的事。对于孩子,家长是一个指导者、可靠的朋友和坚强的后盾,而不是指挥官、不是奴仆、也不是救星。

总体来说中国社会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富裕过。现在我们的生活是从困难到温饱再到富裕阶段。

我国有句老话讲“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这是因为他们从小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他们知道只有奋发图强,才能摆脱困境。而有些家长,给小孩子很多的钱,孩子拿着钱怎么能好好学习呢?这些家长们还说我给孩子这么多钱了,他都不好好学习。这是拿钱买孩子学习,有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好孩子。大家应该明白,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能吸引孩子们学习的东西。做父母的应该认识到,“钱”离学习远,离吃喝玩乐近。给孩子很多的钱等于把孩子引向了吃喝玩乐的企图。等孩子长大后就不会挣钱,只会花钱。因为钱都父母给的,没有了可以向父母再要。这种培养孩子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是错误的,更是十分危险的。

有些家长给孩子买很多贵重的玩具,可孩子们却不喜欢玩。他们对沙子、泥、水感兴趣。这是为什么?因为孩子们没有价值观,贵重玩具不适合孩子们玩,而水、泥和沙子等更能让孩子们随着他们的意愿移动、变化,使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所以孩子们都喜欢玩。

由于独生子女和家长素质等原因,我们的许多家庭都变成了“家庭特区”、“家庭温室”。家庭与社会温差太大,在家里对孩子实行的是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孩子根本没有多少自主自立的机会,当然他也就没办法长大。家长实际上是“不允许孩子长大”。家长在生活上过分迁就孩子,骑名牌自行车,穿名牌衣服,不停地给零花钱,搞“超水平消费”等,这些都引导孩子向吃喝玩乐方面迅速发展。结果使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严重滞后,消费欲望则极大地膨胀起来,挣钱的本事没学来,花钱的能耐却比家长还大。

做家长的即使再有钱,也不能在孩子面前摆阔,要适当装穷。早先那句“再穷也不能穷孩子”是错误的,应该是“再富不能富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钱包越鼓,家长们的知识也应该越多。家长不应该越位,有责任满足孩子的基本需要,但不能满足孩子们的贪婪和虚荣心。为孩子的成长敢于“奉献”是好的,但不能当“奴隶”。为孩子敢于“奉献”与给孩子当“奴隶”不是一回事,两个概念混淆了,就会毁掉孩子和家长。

已经做了父母而准备不足的人必须赶快补课,刻不容缓,因为你不能对孩子说:“孩子啊,你慢些长,等等我,我正在学习怎么样做父母。”

当今是信息封闭转向信息开放的年代,广播、电视、互联网,包括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孩子们有很多的知识来源,。孩子们的小脑袋不能正确处理这些知识,导致孩子们不爱学习。老师的课讲的再好,也比不过说评书的,内容再精彩也比不过“小燕子”。这不能怪孩子们厌学,因为有更吸引孩子们的东西在与学校和老师争夺孩子们的注意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逼孩子学,就是打孩子,造成一些孩子离家出走。现在的年代,要求家长学会比广播、电视、互联网更能吸引孩子们的学习方法。这是一门很高的艺术。表面上看,电视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其实这只是小事,关键是电视卡通片之类的都是图像思维,孩子们经常看这种带画片的东西,就养成了没有画片的书不爱看。因为上学以后尤其是初中高中,书本上不是字体就是公式,都是抽象的东西,孩子们就不爱学,感到学习可怕,枯燥乏味,没有画片那样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

对这种畸形发展,电视起了很大的作用。长时间的看电视,使孩子的动手能力大大降低。因为看电视既不需动手,也不需要动口,只要用眼睛耳朵就行。电视培育了孩子一种虚拟的生活态度,就是喜欢看别人怎么活,让别人替自己活着,而不是自己亲身去创造生活,这必然会阻碍孩子的成长,弱化了他们的能力。另一方面,电视又极大地刺激了孩子们的娱乐心理和性意识。电视为了俘获观众,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好看”,里面充满了娱乐,并打破了成人与孩子的界限。有些话成人可以背着孩子说,电视不管那一套,什么都说,大量泄露了成人的秘密。孩子很早就听到许多他们不该听到的话,看到了许多他们不该看到的镜头。可见,单从负面作用来看,电视同时做了两件坏事:既让孩子长不大,又促使孩子畸形发育。

这样的孩子一旦走进学校,特别是走向社会,就会显得呆头呆脑,笨手笨脚,与人无法交流,遇事没有办法,总是喜欢退回到自我的世界中去。

现今的家长们已经从让孩子们谋生转为全民望子成龙阶段。原来只要找个能吃饱饭的“饭碗”就行了。现在不一样了,时代变了,家长们要保持心态平和。原来都是家长跟着学校跑,让孩子们听老师的话,现在是家长们从后勤服务型向全方位辅导型转变。很多家长都帮老师给孩子们听写生字,检查作业,成了“二老师”。孩子做完作业,家长还会让孩子做另外的辅导题。孩子做的多,做的快也玩不成,就会边玩边做题,这样孩子们能学习好吗?孩子们应当比大人们玩的时间更长些才对,家长逼着学,看着学,这都是不对的。

很多家长都已经把对学校的附属性转向了自由性,家长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不跟着学校跑。因为学校是集体教育,不能因材施教,只有家长才能做到这点。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家长一方面要尊重学校,尊重老师,不拆学校老师的台,一方面要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孩子的前途是家长的事,学校和老师只是“铁路警察”,只管孩子一生中某个阶段的教育,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终生老师。

许多家长都特别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它对孩子的未来作用很大。那么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学校教育的水平决定的吗?不一定,应该说,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家庭教育决定的。因为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的学习心理状况,而学习心理在学习的各种因素中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真正有效的配合?应该是各司其职,各自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果学校有意无意迫使家长当“学习辅导员”和“监工”,势必造成家长的角色混乱,最后“助教”没当好,家长也没当好,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表面的“一致”而实际上的分裂。家长最主要的优势是亲情,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不能做对于家长是外行的事――学习,学习这方面是学校在起导向作用的。

谁不重视家庭教育,谁就是在破坏自己和家庭的幸福。

家庭教育常常不只影响一代人。那些优秀的家长,不但能把子女教育好,而且能保证隔辈人成才。因为他建立了好的家风,好的家教传统。所以,家庭教育将影响家庭的未来,不可不慎。

人类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工业的发展,这已经成为常识;同样,我们也绝不能以牺牲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为代价来换取高升学率,换取家长“望子成龙”的满足。不久的将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必将成为人们的共识。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十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孩子们:

大家上午好,很开心能够作为优秀家长进行发言。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家长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和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固然很重要,但是给予孩子正常的关心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的孩子现在都处于小升初的阶段,这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个时间段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们,身体发育也到了一定的阶段,现在对于他们心理的关心也是尤为重要的。

看着他们一天一天的成长,我们也是很欣慰的,同时也会有一些难免的小伤心,孩子大了不中留,但是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她们的决定。试着听她们的想法,听听她们怎么想的而不是把我们的想法灌输给他们。在适当的时间段给予她们正常的.关心就行,过度的关心只会让他们更加苦恼。我们是家长,我们同时也作为过来人,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孩子们的决定。

我的孩子从来没有让我有过度的操心,她们都很听话,对于自己做的事情也都很有分寸。我很欣慰我的孩子能够这么听话和懂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也会错过孩子的一些成长。

我们都想要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找到好工作,但是现在处于我们这个年龄段也知道哪有什么非常好的工作,都是需要努力的。学习很重要,她们做题非常困扰的时候也会有失落的时候,考试也会有失意的时候,我们不能以一次的成绩评定她们一直的努力,也不可能让他们一直保持名列前茅,所有的事情尽力就行,不要有太多的要求,太多的要求她们累,我们也累,成绩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但是我们对于孩子的态度却会影响她们的一生。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十一

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孩子成长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天长地久的。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

孩子的健康成长,最最离不开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首先是和谐安宁的家庭氛围给他以心理上的安全感与幸福感。要让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家庭至关重要,建立温馨的家庭,才能让他们有信心、有兴趣学习。在家中,不但要给孩子和谐愉快的学习空间,并且还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有自理本事,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有爱心。再次,要抽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游戏。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游戏对孩子来说必不可少,父母要让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得到成功的喜悦,使孩子在学习和游戏中充分找到乐趣。让孩子在家庭中幸福愉快地成长。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辅导材料、学习经验等,指导孩子科学用脑,培养观察、记忆本事,提高思维本事,使其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认真的作风,都是很重要的。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无论干什么不但要用心并且要尽力,即使结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仅有让孩子们跳一跳,经过自我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忙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应如何改正错误。多鼓励自我的孩子,看到他们的提高,肯定他们的成绩,不要盲目地批评他们的努力和失败。给孩子树立信心,自信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够让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失败,而应当让孩子乐于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成功。正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所以,需要我们无论在生活的小事上,还是在游戏、学习中,都需要始终注意这一点。生活中,孩子需要帮忙,需要爱,作为父母不是全盘代替,而是进行合理的关怀和训练,要让孩子明白自尊和自信是自我用行动树立的,而不是别人能给予的,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四、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长应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所以当家长接过孩子的考试成绩单时,不要只看分数高低,而应本着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的一个侧面去研究它。决定成绩的因素很多,作为家长应当帮忙孩子分析成绩不梦想的原因,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经验,以利以后的考试;对于孩子的提高则应及时鼓励,并且帮忙孩子明确提高的原因,树立孩子的信心。如果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单看成是“奖惩通知单”,一看考了高分,给予物质奖励。看到成绩不好就打骂、惩罚孩子,只会增加了孩子再考时的恐惧心理。

五、培养孩子的兴趣。

女儿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她经常把自我的qq空间装扮的很漂亮,并且很有新意,有时还画些画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女儿之后又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她的一位同学去学英语,让她也去跟着学,如今,她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并且在这几次考试中成绩都比较梦想,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高兴。上初中后,我发现女儿的语文成绩总是不梦想,我有时替她着急,真期望她能把语文提高一下。期中考试后其它功课成绩都不错,就语文考砸了,可她很有信心的对我说:“爸爸,语文教师说了,语文要多读多记,你平时给我多检查听写、背诵,我好好赶一下,下次必须能考到前面去”。看到孩子很自信,我也很欣慰。

现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统一体,三者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每个家庭都毫无选择地应对着教育子女这个课题,这是困难而艰辛的,但也是富有乐趣和慰藉的。为此,我们共同努力吧!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十二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您们好!

(1)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学校积极引导,双方共同努力。

我们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只有自己做了,孩子才会跟着学习。如果光说大道理,而自己不能作为孩子的榜样,那么,这种教育,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教育,是丝毫起不了作用的。同时,学校的教育也是同等的重要,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出效果。

儿子的母亲目前是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对孩子而言,这是他引以为自豪的事,也是一种促进力量。虽然他不知道母亲考研的历程有多么辛苦,但母亲深夜还在静静的看书的景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个榜样,使他明白只有勤奋努力才会梦想成真。孩子已经上初一,虽然母亲不在身边,孩子在爸爸和学校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不仅在学习上有进步,其他各个方面都有了可喜的进步,成为了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2)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习惯。

听我的同事讲过他家女儿和侄女双双同年考上大学的事,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女儿和侄女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女儿和侄女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去年高考,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大学。

(3)培养孩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儿子小的时候很喜欢玩电脑游戏,我对他说,玩可以,你也可以玩出新花样,比如,做幻灯片之类,拿给别的'孩子看时,多有成就感啊。于是儿子学会了制作幻灯片,时常还叫别的孩子欣赏,并教会他们。儿子现在喜欢上了英语,刚开始的时候,我同学家的女儿去学英语,让他也去跟着学,如今,他已经越学越有兴趣,对妈妈说:“我班上有一个英语说得很好的同学,我也要跟他一样”。看到孩子这样爱学英语,我很欣慰。我知道儿子的语文不太好,我有时替他着急,真希望他能把语文提高一下,可儿子说要继续报名学英语,我还是高兴的答应了。

(4)处罚孩子要适当,积极引导孩子,做孩子的好朋友。

记得儿子在小时候,有一次拿家里的钱,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买了许多玩具,我们知道后,让他退回了玩具,并打了他,打得很重,以后他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儿子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写字很差,我让他把写错笔画的字重写10遍,结果我们吵打起来,儿子说他已经尽力了,一时难以改变,我向儿子认了错,同时指出他打我也是不对的,儿子也认了错,现在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十三

各位家长,各位老师:

您们好!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不错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养成功”。揭示了培养不错行为习惯应尽早抓起的必要性。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适应能力较差,任性,怕苦等问题。从开学初教师的上门家访及调查问卷中发现,小班大都幼儿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或不予以纠正,在幼儿发展中存在着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不和谐性、不同步性。不少幼儿在表演节目时还很自信,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儿尚未形成用餐、入厕、倾听、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为习惯,如果任由这一情况发展下去,幼儿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幼儿的.不良发展将不可避免,对今后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3~4岁是培养幼儿不错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不错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不错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不错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不错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不错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不错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儿从成人呵护中逐步走向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小班幼儿的很多行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较大,因此,小班阶段培养幼儿不错的生活、卫生习惯有更重要意义。

教育的重要性演讲篇十四

我们女儿是人和街小学4年级的学生,一天,她从学校回来后和我们说:“爸爸妈妈,你们写篇文章吧,就是怎样教育我的,教师说了,我表现好,我也觉得自我挺不错的。”这算是女儿给我们的命题,说实话,自从工作以后,读的写的大多都是专业文章,还真不明白该从何说起可是,感到“负担”同时,也觉得这是孩子有自信的表现,应当鼓励。

一、平等沟通。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那么一点点大,懂啥啊其实,孩子再小,也有自我的思想,大人划定的路线,他可能听从了,心里却未必服气。我们的经验是把自我摆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沟通和交流,鼓励他说出自我的想法。吃饭、散步、坐车等时间,都能够随意和他聊聊天,对孩子所说的一切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有时也让孩子参加大人的一些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掌握孩子的动态,更重要的是经过平等对话唤起了孩子心灵深处做人的自豪感与职责感。

二、以身作则。

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自我提高的过程,大人也有很多的不足,为了教育好后代,我们努力校正自我的行为,不断完善自我。大人的一言一行,无意中会引导孩子对其注意,进而模仿、尝试。所以家长要率先垂范,从自身做起,平时做人做事都要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使孩子的品德与智力良性发展。

三、自我做出选择。

在女儿刚刚会说话的时候,我们就尝试让她自我在一些事情上做出选择,并要承担选择的“后果”。比如,我们常常和她商量,是愿意睡懒觉,还是早起吃早饭;是愿意买一袋零食还是一个月不准吃糖果……,有时她可能没有多想就决定了,可是既然决定了,就必须要严格执行,对自我说过的话“负责”。她此刻把“说话算数”当做是一件很骄傲的事,并且从来不撒谎。

四、自信心的培养。

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一是要巧妙利用儿童特有的好胜心,用周围的人和事来“刺激”他;二是要适时给予恰当的鼓励;三是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尽量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当她能从中看到自我的本事时,自然也就提高了自信心。2009年春节前,我们打算把5岁多的女儿送回山东老家,她起初还有些恐惧。之后,她7岁的表哥一人坐长途车到万州爷爷奶奶家,我们就有意在她面前大加赞扬一番,她自然不甘落后地说:“我也能行!”,我们又不失时机地对她也夸奖和鼓励了一番,使她急不可耐地想表现自我的本事。于是我们给她预订了机票并办理了儿童单独乘机的手续。春节过后,她自然又是一个人坐飞机回到了重庆,感觉她长大懂事了许多。这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经常和小朋友们说:“我是一个坐飞机回老家的!”眼睛里充满了自信和骄傲的神情。当她遇事有畏难退缩的时候,我们也时常拿这件事情来鼓励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