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对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成果进行整理和总结的过程。当遇到一些与已有分类不符合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以下是一些通用的总结写作技巧和方法,供大家参考。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一
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是实现民族振兴、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发展,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遵循科技创新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为新时代壮美**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强化政策指导引领,合力聚才建强“生力军”。“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近年来,**持续健全引才聚才政策,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高水平大学博士毕业生引进力度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关于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文件,实施“**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项目”“**青年学者项目”等高含金量青年人才项目,给待遇、强保障、促成长,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聚才机制,走出了一条西部边疆地区人才发展的新路子。虽然**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人才政策执行力度有待加强、青年人才行业分布与需求不相匹配、“重引进、轻使用”等突出问题。因此,要培养造就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就应积极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贯彻落实《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加快形成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把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用起来。要着眼长远,科学设计、系统规划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路径、成长阶梯、职业前景,形成清晰稳定的人才发展蓝图。对作出特别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要开辟成长进步“快车道”,确保青年才俊留得住、跑得快。
二、尊重青年成才规律,科学用才共育“千里马”。青年普遍精力充沛、思维敏捷,青年时代正是创新活跃期与产出高峰期,是从事科研的黄金阶段。要把握青年人才成长路径,遵循人才培养、使用和发展规律,健全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支持体系,在青年人才最需要支持的阶段加大资助力度,并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分类给予支持和保障。要强化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青年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实现科研活动与人才培养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要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好实践历练的平台,让青年骨干打头阵、当先锋,在关键岗位和重大项目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以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要坚持“以用为本”,突出需求导向,支持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在干中学、学中用,着力培养急需的青年人才。要坚持实践标准,建立符合科研投入产出周期规律的绩效评价长效机制,建立有助于青年科研人员聚焦研究方向以及坐得住“冷板凳”的科研管理模式。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青年成才铺路搭桥,形成“千里马”竞相奔腾的生动局面。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真心爱才办好“暖心事”。在《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毋庸置疑,人才成长环境与其成长成才关系密切。要“放水养鱼”,积极为青年科技人才松绑,千方百计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大力营造既鼓励创新又包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形成与创新相匹配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生态,充分释放人才活力。要注重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技创新、尊重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重视解决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用好用足优惠政策,积极协调帮助其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现实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绩。
四、铸牢人才忠诚品格,引导英才甘为“孺子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青年科技人才不仅要练就过硬本领,更需要铸牢忠诚品格,坚定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理想信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青年科技人才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实际行动。要教育引导广大青年科技人才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增强积极主动投身现代化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助力青年人才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广大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不懂就学,不会就练,没有条件就努力创造条件,努力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下一步,高新区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持续扩大引才力度,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在高校和企业中的宣传力度,认定一批就业见习基地,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看家乡”活动,吸引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就职。同时,加大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主动跟进,主动服务,确保“应申请尽申请,应认定尽认定,应享受尽享受”。推动与xx的深度合作,谋划与xx等省内外高校的合作,建立灵活高效的合作机制,采取项目化方式,推动战略合作取得成效。结合实际,以区域、产业、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产业学院,推动高新区乃至全市转型升级。用活用足国家高新区关于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政策,推动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授权事项清单制度,承接国家高新区相应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项目审批、财政金融等省级和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建设xxx等项目,在人才招聘、就业服务、灵活用工、劳务派遣、高端人才服务以及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等各个方面开展人才全产业链服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为高新区乃至全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要素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打造全国重要人才集聚中心”为目标任务,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组织部部长,必须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聚焦目标任务不动摇,通过“四个聚焦”,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以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赢得竞争、赢得未来。
一、聚焦“产业振兴”,千方百计引人才。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要坚持以产聚才,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千方百计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努力引进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产业人才。要围绕产业升级抓引进。紧紧围绕**区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现代商贸、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发展所需的海内外战略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要围绕产才融合抓引进。要建立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人才需求菜单,绘制**区重点产业领军人才、顶尖团队“分布图”,让企业“按图索骥”招引人才,推动经济发展与“人才、智力、信息”等要素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的互融互促局面。要围绕特色阵地抓引进。结合**区实际,以打造现代服务业领域重要人才集聚阵地为目标,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教育、医疗健康、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全力将**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领域重要人才集聚阵地。
二、聚焦“平台建设”,多措并举育人才。人才不仅要靠引进,还要靠培育,要充分发挥各类创新平台作用,着力培育一支总量大、素质高的人才队伍。要打造高能创新平台。抓住机遇,积极争取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落户**区。强化科技创新,鼓励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平台,在**区开展技术转移转化工作。加大博士科创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力度,力争一批平台进入国家级、省级行列,让各类人才有不断成长的平台,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要用好内外高校平台。充分发挥辖区高校和人才相对集聚的优势,用好本土高校资源,探索建立校企产学研基地,培养一批技术型、实用型的产业人才。要用好“百场校招”活动平台,进一步拓宽与湖南大学、长沙理工、湖南师大等重点高校沟通联络渠道,持续巩固校招成果,为今后招引更多人才、争取项目合作打下基础。要建强技能培训平台。贯彻落实好新时代“洪城工匠”锻造工程、技能人才“竞赛锤炼”行动、职工劳动技能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的改造并投入使用,打造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劳模(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
三、聚焦“改革创新”,不拘一格用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关键在体制机制。要大力推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下大力气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要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科学设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开展差异化评价。要建立宽松的管理机制。加快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努力实现用人单位“按需招人、自主进人”。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探索在**区建立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要建立灵活的使用机制。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观,采取项目合作、兼职、有偿咨询、参与技术诊断与设计、担任技术顾问等方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要打造一批“人才引进、技术研发在外地,成果转化落地在**”的人才飞地。要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人员流动制度,突出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打破人才工作的地域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畅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提高人才的流动效率,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
四、聚焦“环境优化”,想方设法留人才。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人才工作不能只靠“政策牌”“价格牌”等短期刺激,更要坚持人才环境和营商环境一起抓,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政策落实要用心。要深入开展人才政策兑现“大梳理”行动,督促各有关单位兑现人才政策,让人才真切享受政策红利、感受人才礼遇。要加强对人才政策执行情况评估,根据新的人才工作战略布局和定位要求变化,及时修订原有人才政策,确保发挥最佳效果。人才服务要暖心。领导干部要带头坚持“服务至上”理念,落实好直接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甘当服务人才的“店小二”,提供“保姆式”“妈妈式”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购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问题,完善慰问、疗养、体检等关爱激励措施,真正给人才以“家”的感觉。环境营造要爽心。要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加大人才荣誉、人才典型、人才工作好做法的挖掘宣传,在全社会浓厚重才爱才用才的社会环境,推动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新风尚。要完善教育、医疗、交通、环保等配套设施,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让各类人才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专心发展。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近年来,我区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思想,聚焦海外人才“引育用留”四个环节,求真务实、靶向用力,累计推荐申报外国专家项目62项,占全市一半以上,入选34项,在全市各区县中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一、做强平台,夯实“引”的基础。我区把建设优质平台载体作为引聚海外人才的“关键一招”,持续提升用人主体平台层次,高质量建设自主引才载体。一方面,深入摸排区内企业、机构科研基础,分层级建立重点科研平台推进台账,采取集中政策宣讲、点对点上门辅导等举措,加快推进创建各类高端创新平台和人才合作平台。目前,已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30余家,省级创新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平台150余家。另一方面,高标准建成济南(**)国际人才创新中心,引入一流运营团队,打造类海外双创环境,吸引7个省级、5个市级重点人才项目落地,俄罗斯工程科学院院士团队、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团队接续入驻,进一步拉升全区人才队伍“含金量”。
二、靠前跟进,下实“育”的功夫。秉持“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协同攻坚”工作原则,紧盯辖区重点用人单位,全员下沉深度挖潜。拿出诚心靠上联系。探索“手提包”工作法,每周至少拿出一半时间到各单位走访,宣讲人才支持政策,摸排人才引进计划,询问工作困难需求,与省科学院、齐鲁医院和济南市中心医院等区内280余家重点用人主体建立紧密联系,不断扩大“引才朋友圈”。拿出耐心上下沟通。实行分级负责制,班子成员带头、全局人员参与,到省、市业务主管部门争取政策倾斜和各类试点机会,助力海外人才获得各级政策支持,不断增强**政策红利。拿出恒心跟进助力。实行政策宣讲-组织申报-答辩辅导“一条龙”模式,一抓到底跟进服务,帮助单位、团队、个人解决具体问题。
三、聚焦产业,做实“用”的质效。把推动全区产业发展,作为海外人才作用发挥的“指向标”,增进企业与人才深度合作,产业与创新紧密融合。当好国际人才“经纪人”。建立企业科技需求台账,深挖驻区高校院所国际人才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创合作对接,实现高效精准“揭榜挂帅”。服务省科学院全职引进澳大利亚院士,省中医研究院引入多名巴基斯坦专家。帮助15家企业对接联系27名海外专家,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组建协同创新“大联盟”。联合欧亚10多个国家、30余家院所、2万余名专家教授,建立“一带一路”院所专家库,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为海外人才到区发展铺就快车道。搭建国际合作“主舞台”。组织策划“**国际会议月”,纳入山东省2022年“高层次外国专家齐鲁行”活动,吸引更多海外人才、项目、资金落地**。同时,通过活动对接,鼓励区内企业建立海外研发机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提高科技合作国际化水平。发力服务,抓实“留”的举措。依托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系统,对有外籍人员的企业,及时发布政策和服务包,回收诉求和意见建议。配备外籍人才服务专员,建立海外人才服务清单,与组织、人社、工信、属地街道携手,实时推送解决海外人才工作、生活需求,共同为符合条件的外籍人才提供人才公寓,为“国际杰青计划”专家解决子女入学问题,为入境的外籍专家解决疫情隔离期间生活保障问题,为高端人才提供各类人才计划申报服务,通过高效、专业、贴心服务提升外籍人才在**的“幸福指数”。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区委13项改革创新行动,紧抓国际人才引育创新不动摇,精准发力、不懈奋斗,为**区加快建成全省对外开放和国际人才聚集高地,贡献更多科技智慧与力量。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五
同志们:
这次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主要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我区人才工作形势,全面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我区人才工作,为“重振大同雄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下面根据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新时期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认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首先,加强人才工作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具体体现。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的变化,提出了人才强国战备和党管人才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了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去年12月全国第一次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今年5月23日,主持召开政治局会议,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了人才工作的问题,为做好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任务。今年7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就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和中央预算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人才强省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在这样的形势下,加强我区的人才工作,就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进一步深刻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努力开创我区人才工作的新局面。其次,加强人才工作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人才竞争的必然选择。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资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我区作为一个欠发达城市,人才资源还相当匮乏。目前我区在高素质人才的总量、人才结构的合理性、引进人才的竞争力等方面与“跨入全区经济强市前列”的要求,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十分紧缺。对此,我们既要清醒地认识到国际国内人才竞争的严峻态势,更要清醒地看到我区在人才工作上与先进城市的差距,更好发把握人才工作的.发展方向,只有爱才才会识才、重才才会聚才、用才才算有才,努力形成在各个领域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人才群体,以人才优势赢得发展优势。第三、加强人才工作是实现重振大同雄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保证。“一切为了发展,重振大同雄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区工作的总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建立坚强的人才保证。当前,我们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抢抓机遇、应对挑战,需要凝聚并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可以这样讲,要创造一流的城市,首先要创造和吸引一流的人才;要建设“一都、二埠、三地”,首先要建设人才高地;要成为经济强市,首先要成为人才强市。因此,我们只有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大同实现经济中跨越式发展的长远大计,围绕发展抓人才,以人才的大开发,促进经济的大发展,才能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
这次会议明确了我区今后工作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特别是提出了要建设好五支人才队伍。围绕这个总体思路和目标,建设培育好这五支人才队伍,需要我们做的工作很多,特别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必须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人才工作的先导,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科学人才观。一是树立新的大人才观。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来:“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这是一种新的大人才观。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不唯学历、职称、资历、身份,不拘一格选用人才。二是树立新的人才战略观。必须从战略上看待人才资源开发问题,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形成人才资源的资本意识,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人才资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创业的社会氛围。三是树立新的人才价值观。即要坚信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又要高高度重视人才在促进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用当其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和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竞相迸发,以造福社会和人民。四是树立新的人才使用观。我们要有全新的、动态的人才意识,在用好现有人才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引进和使用好各类人才。这当中特别要树立“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的用人观,积极采取固定用人与流动用人相结合、专职用人才与兼职用人相结合、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等方式,广泛招揽人才,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二)以完善政策为保障,建立引才聚才用才的政策优势。人才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政策的竞争、制度的竞争。因此,市委、市政府根据人才工作新要求和我区实际,在这次会议上下发了进一步加快我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规划和文件,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好这些政策,并继续加大政策的研究力度和创新力度,用有效的政策指导人才工作,以一流的政策吸引一流的人才。一是要不断研究和完善具有超前性的人才政策。就是要进一步学习借鉴国内外人才方面一些好的政策,及时搜集信息,加强前瞻性研究,在人才政策竞争上占得先机,广纳贤才。二是要研究拟定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就是要针对我区的人才状况,加快建立对国内外人才具有吸引力、适度超前、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政策体系。三是要研究制定有保障性的人才政策。就是要建立有利于人才资源开发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要的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三)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增强人才工作的活力,关键在于机制创新。特别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竞争激励的选拔作用机制。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制度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拔,实行市场化和职业化的企业管理人才使用制度,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要紧密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健全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考核标准,健全以工作实际为主要内容的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制度。三是建立健全开放有序的人才开发、流动机制。要引导人才合理流动,促进人才合理配置,研究制定各类人才队伍人才互通的政策措施。要加快形成与国际接轨的、服务配套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
(四)以优化环境为着力点,大力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一是努力构建人才创新创业的一流载体。要把人才载体建设作为人才工作的关键举措,下力气把各类载体做大做强做活。二是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三是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做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四是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实行限时服务、承诺服务,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来同创业的人才开辟“绿色通道”。五是建设吸引人才的良好人居环境。
(五)以教育培训为基础,全力技术先进人才辈出的科教平台。一是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在培养人才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各部门要全力支持大同大学的建设发展,以大同大学建设为纽带,加大我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整合。二是加强产学研联合,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力促进潜在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大力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环节,注重培养和引进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复合型科技人才,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加快发展技术市场的技术服务中介组织,努力把我区科技生产力的潜力更好地释放出来。三是深化学习型城市建设,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培训水平。
全区各级党委、政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战略地位,切实抓紧抓好。
(一)加强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化程度。
(二)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制。为加强领导,市委专门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组,负责全区人才工作的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和综合协调。各县区也要及时调整和充实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保证人才工作有效开展。
(三)加大对人才工作投入力度。人才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努力构建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为培养、引进、使用人才提供坚实的资金保证。同志们,在奋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才作用日益显现,人才荼责任重大,人才事业大有可为。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不断开创我区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实现“重振大同雄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六
人经得起寂寞,就能获得自由;耐不住寂寞,就会受人牵制。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在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
市委部署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工委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主题,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广泛开展专题宣讲,持续用好红色资源,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
一、突出动员宣讲,把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引。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工委着力加强市直机关面上的服务指导,细化活动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开展动员部署、落实主体责任。重点突出学习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x》、“习近平科学的思维方法在x的探索与实践”等专题,为市直机关配发党史学习教育必学读本x册;举办x期市直机关处级干部政治理论轮训;充分发挥市直机关党务讲师团作用,开展“风雨百年路,奋进新征程”党史系列百场讲座活动,推动精品党史课程进机关、到基层。截止目前,已宣讲x余场次,受众达x余人次。开展市直机关“党课我来讲”暨青年理论宣讲微党课比赛、庆建党“百年华诞”歌咏朗诵大赛等系列活动。成立市直机关青年“思•享”读书会,开展学党史、强信念线下读书日活动,引导机关青年读书、学思、践悟。开设“回眸百年征程、传承红色基因”系列现场教学云课程,把x党史制作成听得懂、拓得开、深得进的教学视频,让机关党员干部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二、依托红色载体,带动党史学习教育往心里走。
把红色资源作为生动教材,充分利用家门口的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清明前夕,工委组织市直单位x余名党员干部到市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近距离接受精神洗礼。工委和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举办了“追寻红色印迹、传承百年党史”教育基地巡展,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进红色纪念场馆。以90后机关青年结对90后老党员形式,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走进革命岁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唱响新时代青春之歌。市直各单位结合主题党日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传承红色文化,砥砺初心使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人社局、市统计局、市管城局、市邮政局等单位开展了祭奠英烈活动;市委政法委、x印社等单位赴x开展“六个一”主题教育;许多机关党组织还开展了“重温习近平同志在x”主题党日活动。
三、着眼办好实事,把党史学习教育往实里做。
工委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助万企、帮万户”、“走亲连心三服务”“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引导党史学习教育学深走心做实。集中组织x余名机关党员干部结合“x市民日”在湖滨步行街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红色钱潮”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学党史、践初心、办实事”集中服务月活动,市直机关x个“助万企、帮万户”联合党支部,x余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企业和村社,开展党史宣讲,点对点开展服务,破解企业、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组织开展“今天我代言”市直机关青年实践活动,号召机关青年为乡村发展代言。工委持续深化“万名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万户城乡困难家庭”活动,用心用情用力帮助解难题、办实事,用实际行动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市政协机关启动“学党史、办实事——2021年市县两级政协‘六送’服务基层和群众”活动;市园文局大力推动城市小公园改造提升项目;市国资委屏门乡联合党支部深入乡村帮助农户增产增收等等,均受到基层、企业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下一步,工委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和戚部长的讲话要求,继续加强机关面上学习教育指导,以“头雁”标准扎实推进“学党史、践初心、办实事”集中服务月活动,巩固深化“走亲连心三服务”、常态化开展“助万企、帮万户”和结对帮扶活动,不断营造市直机关学悟践行的浓厚氛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七
安全教育培训涉及面广、行业领域众多,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许多利益格局很难打破,导致安全教育培训领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在全市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
同志们:
刚才,x通报了全市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进展情况,x个部门、地区和企业的负责人作了交流发言。会后,市应急局特别是基础处要把x个单位提出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梳理出来,从市安委会、市应急局层面进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办法。对我们应急局能够解决的问题,要加强政策研究、尽快协调解决。对我们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要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反映,力争在今后工作中逐步予以解决。
总的来说,今天召开的座谈会内容丰富,质量很高,达到了预期目的。从刚才交流发言情况看,各行业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抓安全教育培训的积极性、思想认识和工作举措,比过去都有了很大提升,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明显增强。特别是去年以来,市人社局在安全教育培训、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培训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近期我们与市人社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培训合作问题达成了共识,相关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市应急局建设的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示范基地可承担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如果让退役军人参加消防安全培训,考取消控室操作人员资格证书,就会比一些大专学历的人员就业更容易。当今社会不缺学历高的人才,缺的是技能高的人才。x市从x年开始,精密机床操作工工资高于获得博士学位人员,且差距还在持续扩大。职业技能培训不是某个行业领域、某个行业部门的责任,而是所有行业部门的责任。作为应急管理部门,不应只关注高危行业安全教育培训,而应把各行业领域安全教育培训作为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市安委办要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作用,各行业部门要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全力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实现员工参与培训更加便捷、企业培训成本投入更低、培训机构功能发挥更好,确保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真正落地、落到实处、见到成效。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抓安全教育培训?
市应急局把“两抓一推”作为加强安全生产的重大举措来抓,从实施一年多来取得的成效看,我们的思路是科学的,方向是正确的,措施是有效的,而且持续抓下去,必定会产生积极作用。而抓安全教育培训是“两抓一推”的关键环节。为什么要抓安全教育培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第一,抓安全教育培训既是安全之要,也是发展之基。应急管理部门抓安全教育培训,更多考虑的是安全效益。从安全管理角度看,人是核心要素,培训是主要方式,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是关键举措。从生产安全事故看,绝大多数生产安全事故是人为事故。据美国杜邦安全协会统计,x%以上的事故是人为事故;海因里希法则表明,88%以上的事故是人为事故;国务院安全委会调查表明,全国x%以上的事故是人为事故。绝大多数事故是不具备安全意识、缺乏安全技能,不会操作、盲目施工导致的事故,是企业管理不严格,习惯性违章导致的事故。这些原因中人都是主导因素,真正由于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如果能够把人的作用发挥好,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因此,如果抓不好人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升不了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安全生产就不可能有可靠的基础。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40多年来,重要的原因就是劳动力成本低,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经济发展单靠人口红利已难以为继。无论是科技自立自强,还是产业升级转型,最终还要依靠人的安全素质提升。比如,全国现在都是谈化色变,化工行业的确风险较高,危险因素中除工艺技术的成熟性外,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安全素质。我市已将绿色化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发展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确保不会将产业转移转变成风险转嫁,根本上要靠劳动力的素质。开办一家化工企业仅靠一两个懂技术、懂管理的管理人员、十几个核心骨干技术人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合格的一线员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安全生产。劳动力安全素质和技能水平不仅关系到安全,而且关系到发展。只有一线工人通过培训成为专业熟练工人,才能支撑起产业发展。因此,教育培训不仅是安全之要,也是发展之基。
第二,安全教育培训既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通过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可大幅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从近年来我市事故情况看,事故总量最多的是建筑施工领域,主要原因是不具备安全技能的工人违章作业。去年我市发生x、x起建筑施工领域高空坠落事故,如果能把保险带系上,就不会造成人员死亡。比如,前年x在开挖污水管道时x人被埋,参与救援的x人先后被埋,最终导致x人死亡的较大事故。这类事故为什么屡屡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如果能够解决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问题,就能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因此,安全教育培训是治标之举。5000年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很多优良传统,但也存在侥幸心理、不守规矩、投机取巧等糟粕,绝大多数生产安全事故就是人的侥幸心理、不守规矩、违章行为造成的,而安全教育培训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人的安全意识和侥幸心理问题,进而解决“三违”问题,从本质上预防事故发生。从事故教训来看,安全教育培训既是治标之举,也是治本之策。
第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既是行业部门的共同责任,更是应急部门的主责主业。各行业部门都对安全教育培训负有重要职责,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有安全风险。我们为什么特别重视矿山、危化、交通运输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呢?因为矿山、危化企业和“两客一危”一旦发生事故,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市场监管局监管的特种设备领域非常广,每天乘坐的电梯就属特种设备,电梯操作人员需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全市交通领域共有x万名驾驶员,每个人既有可能成为事故的制造者,也有可能成为事故的被害者,也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因此,安全教育培训是每个行业部门的共同责任。更是应急管理部门的主责主业。应急管理部门作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任何一个行业领域的生产安全事故,我们都难逃其责,因此安全教育培训是主业主责。现在大家谈“化”色变,觉得化工企业一定会出生产安全事故,但从全球化工大国和工业园区来看,x工园区x多年未发生事故,x园区x年未发生事故。总结这些地方预防事故的经验,核心是三条:一要有科学的规划,从产业链、产业集群、上下游关系等源头去规划;二要有严格的管理,管到每个人的行为、每个生产环节;三要有专业的培训,确保所有员工熟练掌握安全技能。化工行业虽然风险较高,但只要管控严格、规划科学、人员专业,是完全可以不发生事故。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需要靠安全教育培训。因此,应急管理部门要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主责主业、抓紧抓好。
第二个问题,当前安全教育培训存在哪些问题?
安全教育培训涉及面广、行业领域众多,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许多利益格局很难打破,导致安全教育培训领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这样几个层面:
从企业层面看,主要存在安全教育培训覆盖面不广,未覆盖到所有行业。从企业内部看,安全教育培训没有覆盖到全体员工,培训的技能性不强。近期x通报的x起铁矿事故,x名死亡人员中有x名人员当天招工入职、当天下井上岗、当天送命死亡。为什么这些新员工未经过培训就会下井?可能因为岗位技能要求不强。但矿山井下是特殊环境,任何一个小疏忽都有可能导致致命灾难,这些问题在企业带有普遍性。
从行业层面来看,安全教育培训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高。现在行业领域引导性培训多、技能性培训少。一些行业培训的目的是为完成任务,农民工培训主要简单讲些安全常识,有些行业把职业教育等同于学习教育,追求学历而忽视技能,一方面导致学生学艺不精、不深。另一方面提高了工作环境的预期,学生不愿到一线工作,只愿意坐办公室当白领。因此,许多职业教育没有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这就是行业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不强的集中表现。
从专业机构看,安全教育培训机构设施不完备、培训不专业。目前,全市共有x多家安全培训机构,去年市安委办开展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有的地方存在“五个一”机构(一个牌子、一间房子、一张桌子、一台机子、一个老板),机构营业执照涵盖各种安全培训,实际上却什么培训都承担不了,自己只负责招生,再转包给其他机构培训。同时,设施不完备、培训不专业,除了指硬件设施外,还包括师资力量、制度建设等软件不健全、不完善。
从监管层面看,安全教育培训标准不健全,规范不严格。各行业安全教育培训都存在标准不健全的问题,特别是安全生产培训机构,按现有国家标准来衡量,前面所说的“五个一”机构大部分是合法的,说明监管制度还存在漏洞。比如,x公司,仅有x名员工,为什么能够中标,连续承办赛事活动。按照国家百公里越野跑赛事活动组织标准,公司营业执照只要有体育赛事策划运营,就具备投标条件,承办这类赛事活动。晟景公司对这类极限体育赛事活动没有安全常识和任何安全设施,赛事活动前一天存在侥幸心理,没有在cp3增加对讲机中继站,导致救援阶段通讯不畅、无法掌握现场状况。运营公司有这样的问题,培训机构也同样存在。对监管部门来讲,由于标准不健全、规范不严格,导致监管过程中进退失据,监管严格怕机构告状,监管不到位,出了事故监管部门脱不了责任,因此健全标准、规范也是当前管好教育培训机构的重要工作内容。
第三个问题,如何抓好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千头万绪,任务量很大,我们要从五个环节抓好安全教育培训。
一要抓认识。就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行动自觉。认识是行动的先导,意识不到位,就很难有行动。从安全生产本身看,一切事故皆可预防,预防事故的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抓安全教育培训就是解决人的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各级应急管理部门一定要把抓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主责主业来抓,不是副业,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大计,是根本之计,必须抓到手中、抓出成效。
二要抓协调。安全教育培训涉及各行各业,各级安委会、应急管理部门一定要抓好协调。抓协调有两个方法:一是对外强化联合。应急管理部门要与各行业部门密切协作,提升各行业领域教育培训质量和水平,用职业技能的提升来保障安全素质的提高。去年以来,我们和涉及教育培训的行业部门合作非常好,大家政治站位都很高,工作配合意识很强,抓工作力度在逐步提升,安全教育培训成效明显。二是对内资源整合。应急部门要把应急系统培训资源整合起来,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在各类事故中,发生次数最多的事故仍然是火灾,为什么各国都要建消防救援队?所有市县都必须有消防救援队伍,因为火灾事故发生几率太高了。但消防领域从培训到考证都存在资源不足,成本过高的问题,需要用改革的方式加以解决。抓协调主要解决四个问题:一要明确目标。应急管理部门和所有行业部门都要全面提升安全教育培训的质量水平;二要突出重点。着重抓好高危行业和特殊作业的安全教育培训,这些行业领域事故发生几率大、人员专业化要求高;三要形成合力。即行业合力、上下协同。目前,安全教育培训机构遍地开花,机构小而全、小而散,相互竞争,甚至恶意竞争。要协调各行业部门在提高机构师资能力、设备设施、质量水平上下功夫,通过整合、改造、提升一批综合性培训机构。应急管理部门的培训机构既可承担人社部门、交通运输部门、住建部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也可用其他行业部门培训机构来承担安全生产培训。比如,国网x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在电力行业安全培训方面无论是设备设施,还是师资水平,在市内是领先的,当然可以成为市级电力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示范基地。上下协同是指市市县三级都要为强化安全教育培训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四要降低成本。只要是生产企业,如不考虑成本控制,就一定会倒闭。反过来,如果安全生产成本让企业不可承受,企业也很难自觉搞好安全生产。安全教育培训也是同样道理。酒钢集团可做到安全教育培训覆盖到所有特殊工种,主要是酒钢每年产值超千亿元,能够建起涵盖所有工种的培训机构,也能承担得起培训成本,但更多企业是无法达到全工种都自己建机构搞培训标准的,才有了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价值和必要。在安全教育培训各环节都要考虑降低成本。比如,出租车驾驶员需要培训30多学时,参加培训5天就不能出车、没有任何收入,还得交份子钱,如改成线上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就能有效降低成本。作为政府部门一定要多研究,在安全教育培训上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
三要抓基地。抓好安全教育培训必须要有好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这里培训机构不是广义上的学校,而是狭义上应急管理部门、行业部门监管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抓基地是当前工作的核心环节,关键要做好两件事:一要加大政策支持。去年市应急局、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x煤监局出台的《x市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今年市应急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的通知》。安全生产责任险即将在八大领域启动实施,其中至少10-15%的部分要用于隐患排查和教育培训。今天会上印发的《x市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管理暂行规定》,希望大家认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见,该《暂行规定》也是安全教育培训的政策规定。中央和市上先后印发加强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对从业人员学历提出了要求。请危化处认真研究,能不能用岗位技术证书代替学历证书。而职业技能培训只需3-6个月,员工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获得的专业技能远比大专文凭要高。二要强化示范引领。去年市应急局建设了x个市级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示范基地,出台了《x市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示范基地管理办法(试行)》,通过资金、政策投入支持基地拓展了人社、消防、退役军人等行业领域培训业务,为全市基地建设树立了标杆。下一步基地建设要达到以下四个方面要求:一是硬件高标准;二是软件高水平;三是培训高质量;四是功能综合性。希望各行业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市级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示范基地承担更多行业领域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其他行业部门优秀机构也可加挂市级安全生产培训考试示范基地,承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应急管理部门要有思想自觉,把抓基地作为衡量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希望市市要加大对市级示范基地支持力度,力争使市级示范基地在全市能立得起来,在全国能拿得出来。
四要抓监管。安全教育培训事关人命关天,不敢有丝毫马虎和懈怠。对安全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中心来讲,就是要遵规守纪、真培真考,按照标准规范和大纲要求开展培训。对应急管理部门来讲,一是摆正角色、摆脱利益。摆正角色是指应急管理部门要做安全教育培训的监管者,对所有的培训机构、考试点一视同仁,不能有亲疏之分,不能变相收费,更不能有利益输送。二是依法依规、实事求是。不能搞一刀切,不要“一人害病,全家吃药”,也不要急功近利,脱离实际,一声令下都关停,而是要通过检查监管,督促更多的培训机构完善设施,加强管理,提高水平。三要奖优汰劣、严管重罚。搞得好的就要给予表彰奖励,创造条件支持其扩大业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那些不想提升、提升无望,甚至顶风违规的机构要坚决查处。
五要抓企业。如果企业培训抓不实、抓不好,安全教育培训始终浮在面上。无论是隐患排查,还是安全教育培训,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落实在企业层面。企业层面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安全教育培训:一是安全教育培训的目标是全员覆盖,所有员工无一例外都要接受安全教育培训;二是安全教育培训的重点是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企业员工的培训一定要立足于增强安全意识。要把“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渗入到骨血中。如果员工因为安全措施未落实,自己感到自责、内疚、不安、惶恐。如果安全意识到位了,员工的安全技能越高,发生事故的几率越小,出事后就能更好地开展自救。企业要针对不同岗位开发不同的教育培训模块,不断提升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三是建立安全教育培训相关制度,形成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四是强化标准倒逼、责任倒查。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职业技能培训都是有标准规定的,要通过标准规定倒逼员工主动参与培训,企业主动履行培训职责。从今年起,市局建立了生产安全事故“一案四查”和“两个倒查”工作机制,其中“两个倒查”是指倒查招投标和教育培训。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就可通过倒查招投标手续,发现招投标中的漏洞和问题。第二个倒查就是倒查安全教育培训。今年市安委办将选取x起典型事故倒查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倒查出事的员工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取得相关资质证书?证书是否真实?是由哪家机构培训?师资力量、设备设施、制度管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员工是否真正参加培训?通过倒查形成倒逼机制,促进企业更加重视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水平。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八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区农行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我行人才培养工程规划,大力实施人才强行战略,研究部署和今后一个时期组织人事工作,为我行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受牛行长委托,下面,我代表地分行党委讲几点意见。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人才问题是农业银行改革发展、兴旺发达的关键所在。总分行党委根据目前农业银行面临的严峻形势,站在战略的高度,作出了人才强行的重大决策,其目的就是要营造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创造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环境,为实现农业银行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全行上下要从以下方面来认识。
实施人才强行战略,是农业银行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加入wto后,农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随着我国政府在金融领域承诺的逐步履行,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日益加大,更多的外资银行抢占中国金融市常从国际现代银行业发展趋势看,全能化经营、国际化发展、多元化竞争、网络化普及、规范化运作的.经营特点越来越突出。从农业银行的现状看,不仅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尚未完全显现,而且在管理水平、管理手段、服务质量,特别是资产质量、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要尽快建立适应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的、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就必须实施人才强行战略,抓紧培养造就一大批通晓现代商业银行运行规则,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各类人才。
实施人才强行战略,是农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在未来几内,中外商业银行之间将围绕金融市尝优质客户、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展开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为激烈的全面竞争。而中外银行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外资银行、股份制银行凭借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越的工作条件、优厚的薪酬待遇以及诱人的个人发展机会,将与我们争夺业务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具有高学历或高附加值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谁拥有了更多的人才资源,谁就能在竞争中争取主动、求得生存、有效发展、赢得未来。因此,必须抓紧实施人才强行战略。
实施人才强行战略,是农业银行办好现代商业银行的迫切需要。农业银行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力争把农业银行办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法人治理结构,需要一流的决策领导人才;推动农业银行的管理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需要一流的专业管理人才;实现科技兴行的战略目标,实现各项业务的全面发展,需要一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领市尝维护客户、推介新产品,需要一流的市场营销人才;完善网点功能、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农业银行的社会美誉度,需要一流的岗位技能人才。总之,要实现把农业银行办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实施人才强行战略。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九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之际,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民族工作会议,这是我市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我们做好新时期民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新时期我市民族工作,把握新机遇,确立新思路,研究新措施,调动各方力量,为实现我市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不懈奋斗。明全同志将布置下一阶段的工作,请大家务必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整个工作的组成部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强调:“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都强调了重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共同思想,这充分说明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对我们党和国家整体事业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深刻领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至关重要。”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用大体二十年的时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因此,推进新时期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只有实现了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同时,我们要看到,民族问题往往与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相联系,国际上一些地区的冲突和战争,一些国家的分裂和解体,大都与民族问题有关,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和本质没有改变,我国的民族关系受到来自境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达赖分裂集团、“东突”恐怖组织等与反华势力相勾结,加紧在境内实施渗透策反和暴力恐怖活动,给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干扰。这些都给我们正确处理民族问题以强烈的警醒。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历史责任感。
我市是多民族的市,现有彝、回、苗等4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12.32万。“两县一区”幅员面积占全市幅员面积的41.91%,是全市林业、水能、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主要富集地和全市、全省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重点地区,也是经济发展的潜力之所在。尤其是马边、峨边两个彝族自治县是全省除“三州”以外的唯一民族自治地方,享受民族自治县政策待遇的金口河区还有共安、和平两个彝族乡。民族工作不仅在全市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省内也有着特殊影响。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始终围绕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加强领导,通过坚持实行对“两县一区”的分类指导与区别对待、坚持实行对民族地区每年一次的工作汇报制度、紧紧抓住强化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帮助这一重要环节,深入落实民族政策,加速发展民族经济,努力发展民族教育,大力培养民族干部,确保了“两县一区”和全市“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大好形势。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民族地区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还比较落后;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都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
二、奋力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新跨越。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必然要求。我们务必要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省八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八次全委会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增添措施,确保我市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努力改变民族地区交通等基础设施严重制约着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落后状况,力争在两到三年内使两县一区的交通状况有根本性的改观。同时,要进一步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水利设施,提高有效灌溉面积,解决城乡生产、生活用水困难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通信设施建设,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二是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我市民族地区处于长江水源涵养区,又是生态环境脆弱区,必须突出生态环境建设。要认真实施好以两县一区为重点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两大工程,落实好“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做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要以污染治理为重点,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三是加速发展特色经济。要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相融”的思路,围绕增加农民收入,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依靠科技进步,抓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水电、高能耗加工、绿色食品、矿产、旅游等产业,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
四是加大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力度。我市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扶贫开发任务仍然十分繁重。要结合西部大开发,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解决好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要坚持治穷与治愚、治病相结合,集中精力继续抓好“四大”扶贫工程。把扶贫开发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结合起来,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增强“造血”功能。
五是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使全市各族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把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作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努力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继续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对口支援,切实办好寄宿制学校,同时搞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改善医疗条件,切实加强传染病、地方病的预防和治疗。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各族人民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关系,确保民族地区长治久安。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稳定,不仅事关民族地区改革、发展与稳定,而且事关全市、全省的稳定和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维护稳定的工作,千方百计确保一方平安,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坚定不移地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全市各民族的团结,是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要面向全社会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邓小平民族理论及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增强全社会“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和意识,使平等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观念深入人心。要坚决防止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伤害民族感情的情况发生。
加强反分裂斗争和彝区禁毒斗争。针对那些以民族和宗教为幌子,利用群众虔诚信仰,从事分裂、破坏活动的国内外敌对势力,我们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的警觉,充分认识分裂与反分裂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旗帜鲜明地作坚决的斗争。要在彝区继续开展禁毒斗争,加强有关毒品对人民群众、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宣传教育,增强民族群众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
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要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和正常宗教活动,依法加强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宗教事务、宗教活动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落实稳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健全机制,多渠道排查不稳定因素,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对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要慎用警力、警械和强制措施,确保得到及时妥善解决。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打击各种刑事犯罪,保护各族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使各族群众过上更加安定幸福的生活。
做好城市和散杂居少数民族工作。城市民族工作和散杂居民族工作是我市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落实《民族乡工作条例》和《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动员各方面力量,关心城镇和农村散杂居少数民族,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困难。要进一步加大对两个民族乡的扶持力度,为民族乡和城市散杂居少数民族办好实事、解决具体困难。通过切实保障散杂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益,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四、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
民族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工作,搞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领导。全市各级党政和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领导,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一要加强学习,掌握政策。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规。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民族地区广大党员干部中,进一步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对党的十六精神的学习贯彻活动全面引向深入。要带头实践“三个代表”,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自己做起,一切为了老百姓。要把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人民的关怀,体现在具体工作上,落实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上。要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认真研究和正确运用做好民族工作的传统经验和新鲜经验,不断提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
二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不仅体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而且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去年修改后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为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我们要以新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据,尽快修改和完善两个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并落实好对金口河区的自治县待遇问题;要着力抓好自治法具体实施办法的贯彻落实,使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与政府民族工作的各个方面都逐步走上法制轨道;要坚持和完善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区别对待和特事特办,狠抓具体的民族政策的落实;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有效的民族执法监督机制,适时开展贯彻执行民族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使违反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的行为能得到及时纠正。
三要努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加强民族地区领导班子建设。要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和上级党委对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市民族地区实际,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十用十不用”的标准,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好少数民族干部。同时,民族地区既要重视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也要注重选拔汉族干部,形成各民族干部共同奋斗的局面。要利用这次区县换届的契机,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民族地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县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建设,努力建设政治上强、开拓创新、团结协调、廉政勤政的领导班子。
四要深入基层,多办实事。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常深入民族地区,深入少数民族群众中间,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要认真解决好少数民族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少数民族扶贫移民搬迁和自发迁居等问题。真正做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多办好事、多办实事。
同志们,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任重道远,前景光明。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战略目标和我市民族地区的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十
同志们: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是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就经济尚欠发达但极具优势和潜力的来说,抓好人才工作,尤为重要。当前,我们要以贯彻实施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为契机,推动人才工作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新一届县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战略。要顺利实现县委确定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吸纳资本、引进项目、激发活力,实现科学发展、统筹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环节来抓。我们要深化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吸纳人才、集聚人才,以更务实的作风管理人才、使用人才,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厚待人才的浓厚氛围,创造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建设事业快速推进的生动局面。
第一,在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上,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环境、资金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要把服务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事关全区发展大局的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使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成为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谋划和加强人才工作,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
第二,在人才培育导向上,牢固树立以用为本、量质并举的理念。有了人才,最重要的是要用好人才,把人才用到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评价人才不能只看他说得怎么样,更要看他干得怎么样。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既重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尽量扩大我县人才的'总量,又要注重突出重点、因时而异,着力提升人才的质量。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打破身份壁垒和体制局限,特人特用,促进优秀人才发挥更大作用。只要是优秀人才,只要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不论来自哪里,不论是什么身份,都要放到重点部门,关键岗位。
第三,在人才选拔使用上,牢固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惜才、识才、用才理念。坚持在项目建设一线、化解矛盾一线、维护稳定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让干事、老实、正派的人不吃亏,让投机钻营的人不得利;坚持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选用人才,避免用“论资排辈”观念和“求全责备”思维限制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
第四,在人才结构优化上,牢固树立充分调动两个方面人才积极性的理念。坚持一手抓现有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立足县域内现有人才队伍,以盘活为目的,以激励为手段,最大限度调动工作积极性,充分使各类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全力发挥主力军的作用;一手抓外来人才吸收引进,围绕全区重点产业发展,重点项目推进,想千方、设百计引进各类急须人才,弥补我县人才的“短板”和薄弱环节,通过两手齐抓,实现人才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近年来,我县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全区人才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造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完善。县委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通过实施引才计划、育才工程,全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区人才队伍总量达到20863名,占全区人口的4.6%。其中党政人才2067名,专业技术人才6092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028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7833人,高技能人才3736人,社会工作人才107名。三是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实施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工程、农村实用人才“1511”培养计划、企业人才振兴计划等一批重点人才工程,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党政人才队伍中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358人,占干部总数的65.7%;专业技术人才人才中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有4181人,较20xx年相比有明显提升。四是人才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决定》、《xx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工作制度,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支持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培养引进、创新创业、发挥潜能的环境明显改善。五是人才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全区各类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产业化前景广阔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同先进地区相比,我县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是人才总量仍不足。截止20xx年12月,我县共有各类人才20863人,万人拥有量仅为443人,虽有一定的增长,但人才总量不足。二是人才层次还不高。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全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仅有1人,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高层次人才仅有10余人。三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才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人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行业分布等不够合理。社科类、基础学科类人才多,理工类、应用学科类人才少,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能创业的实用型人才严重不足;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集中,经济建设一线人才不足,民营企业人才稀缺,人才的潜性闲置与显性短缺并存。四是人才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存在重物质投入轻智力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等现象。为此,我们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正视问题,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意识,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要按照服务科学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坚持自主培养与开发引才相结合,以培养引进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开发建设。
第一,围绕发展大力引进“六类”人才。发展产业、壮大产业,没有高层次专业人才作支撑,就无从谈起。对于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的人才,引进是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有些人才非常急需,可现在我们没有,短期内又培养不出来,只能搞“拿来主义”,积极从外面引进。一是要突出重点。当前要紧紧围绕推动跨越发展的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进重大项目,培育优势产业的需求,大力引进“六类”人才(工业经济的创业人才、生态农业的高层次人才、城市规划的高端人才、绿色发展的领军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级人才、社会公共事业的复合型人才),为全区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要解放思想。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选人用人,不能“武大郎开店”,比自己个子高的都不要;也不能怕丢位置,担心好不容易空出的位置让别人占了。三是要坚持五湖四海。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理念,以包容的心态、宽阔的视野,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凡是事业需要、发展需要的人才,要大胆选拔任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全区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要像招商引资重点招大商、富商一样,重点引进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从而更好的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立足实际统筹抓好“六支”队伍。一是党政人才。要继续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以一线实践锻炼等方式强化教育培训实效,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力度,加强中青年后备干部、女干部、非党干部的培养,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引领发展的能力。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大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以及重点发展领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积极开展与大专院校的合作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创新人才培训工程,加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努力打造一支覆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艺术、社会工作等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是高技能人才。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深化县管拔尖人才选拔制度,加强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五是农村实用人才。致力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科技服务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积极引导县城人才、技术向农村流动,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强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经济实体,不断扩大农村实用人才总量,提升整体素质。六是社会工作人才。探索建立聘用制、派遣制、项目制、委托制等多种用人机制,不断吸引和聚集社会工作人才,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总之,要通过这六支人才队伍的开发,进一步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盘活人才存量,使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都能各得其所、各展其才、建功立业。
第三,着眼长远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县委制定下发了《xx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是我县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区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单位要组织抓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贯彻活动,深刻理解《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新思想、新理念,准确把握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要把《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和措施具体化,及时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并结合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提出的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要任务,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围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县委确定了人才工作“六大”工程(即引才聚智工程、党政领导干部培养工程、企业家培育工程、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农村实用人才“1511培养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社会事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内容涵盖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等领域和范畴。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启动实施,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有达到的目标任务和实施的效果,真正把规划变成计划,把计划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成果,确保人才发展规划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工程真正发挥效用。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十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十大创新”部署要求,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动力,坚持“技术、平台、企业、人才”一体化推进,为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聚焦发展靶向引才,打造高质量科技人才队伍。
牢牢抓住“人”这个关键,实施科技人才引育工程,营造良好的人才引育生态环境,形成了让人才落地生根的强大“磁场”,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龙头作用,歌尔集团实施“人才+科技”工程,在全球延揽高层次人才3481人,获专利1.28万件,麦克风、微型扬声器出货量全球第一。
入选国家级重点人才3人,入围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1人,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0家,全省第二。
三是拓展渠道以赛引才。精心组织参与“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创新创业大赛等省市赛事,通过以赛代评,多渠道吸引和聚集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潍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全市科技领域拥有国家级重点人才23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83人,泰山学者10人,省引进“一事一议”顶尖人才3人,备案院士工作站74家。
二、依托平台精准聚才,提升科技人才效能。
一是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实施“一企一平台”工程,建成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等706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潍柴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集聚各类研发人员143人,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09%柴油机,破解了世界内燃机行业百年难题。现代农业省实验室建成20个科研团队,6个实验公共平台,引进各类研究人员241人。目前,团队在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原创性成果已在7个国家申报3项国际专利。
二是发展新型研发机构。与中科院半导体所、省产研院共建先进光电芯片研究院,成为全市首家“四不像”研究院和我市首家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采取“核心引领、团队研发、院企合作、成果共享”模式,研究的大功率低发散角光子晶体激光芯片项目彻底打破了我国大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对国外的依赖,院长郑婉华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全市备案新型研发机构32个、全省第三。
三是组织产学研对接。创新开展“百院千企”合作对接活动,与中科院12家分院和国内70多所高校建立全面长效对接机制,组织对接130多次、服务企业近千家,达成合作意向1400多项,吸引180名国内外院士团队来潍创新创业。
三、政策激励拴心留才,全面优化科技人才环境。
始终以人才满意为第一标准,着力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人才生态体系。
一是放权松绑,充分激发人才内生动力。以“放权、松绑”为核心,同步推动科技体制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制定出台《市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方案》,在**学院等4个单位开展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切实为科研人员解绑减负。
二是揭榜挂帅,赋予人才更大的自主权。实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揭榜挂帅”,出台了《**市重大科技创新“揭榜挂帅”工作实施方案》,充分赋权重大项目“揭榜人”,调动全社会力量攻克制约我市重点产业领域提升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首批发布项目45个,单个项目最高发榜金额5000万元,总金额3.76亿元。
三是政策激励,充分调动人才招引积极性。积极争取上级人才政策支持,对承担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或荣获重大成果奖励的单位,给予人才配额支持。对全市27家引才育才突出创新平台给予250万元经费支持,充分调动各级引才育才用才工作积极性。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十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上午好,我是新入职员工xx,毕业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非常荣幸作为一名新员工代表发言,同时,感谢公司给我们这学习交流的机会。
进入xx公司,是我们人生轨迹发生巨大转折点的开始,也是我们真正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开始。我们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选择了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虽然只有短短两周时间,但是进入公司后每一天都有新的启发,新的认识。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便感受到了公司如家一般的温暖。花园式的厂区,干净敞亮的宿舍是第一印象;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热情让我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关爱;邀请父母参加新员工座谈会,129师旧址参观等系列入职安排让我们新员工消除了陌生感,迅速融入到公司这个大家庭;公司系列规章制度的讲解,参观生产区等让我们对公司有了初步了解,厂级、车间安规培训与企业文化的学习让我们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为新员工,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愿意接受挑战,以乐观的心态,豁达的心胸,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未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我们愿意脚踏实地,在基层岗位中锻炼充实提高自己,尽快胜任自己的工作,并有所创新。我们会用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为xx公司更加辉煌的明天而努力,也希望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予我们新员,工作顺利!
以上就是我的发言,谢谢大家!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积极参加中国山东第七届海洽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布人才、技术项目266个,实现网上对接76项,现场签约项目4个,荣获“最佳组织奖”。与晋冀鲁豫鄂五省十三市签订了区域人才合作协议,着力构建人才信息共享平台。举办“聊城市2012春季大型公益性人才招聘周”活动,定期召开“周日大集”招聘会50场,累计参会单位达1950家(次),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服务各类人才7万余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5万余人。结合我市产业优势和特点,积极引进符合我市实际的高新技术,邀请日本果树专家、德国ses(德国退休专家组织)专家等来聊进行技术指导。认真组织申报“外专千人计划”和高端外国专家项目,上报市人民医院高端外国专家项目2个。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稳步推进技工教育改革发展,招收新生8780人,毕业7448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在交通运输、机械和轻纺等重点行业,筹建完成时风集团、中色奥博特等9家技师工作站,充分激发企业自主育才活力。安排部署全市“金蓝领”项目培训工作,参训人员达350余人。组织开展并参与省市职业技能竞赛,做好新职业(工种)考核鉴定工作,今年以来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3000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720人,高级工2280人。
精心组织“三支一扶”招募工作,共招收大学生273人。组织全市5万余名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创新公务员培训模式,选派21名公务员赴潍坊市进行挂职培训,努力提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四)人才管理服务工作。抓好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工作,东昌学院外教龙和平荣获“齐鲁友谊奖”,我市新增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上报推荐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人选1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聊城市人才工作信息库”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工作管理和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市首席技师、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评选工作,新增市首席技师15名,拟选拔评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名。修订完善《聊城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办法》,有效提升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管理服务规范化水平。
(一)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扎实做好“533”高端人才引进工作,围绕我市有色金属深加工等支柱产业,做好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荐申报工作,加大引智项目申报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支持,协调配合有关单位,尽快创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专家服务基地,吸引留学回国优秀人才来聊创新创业。
(二)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大力推行“金蓝领”技师培训、职业技能大赛和岗位练兵计划,推动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加强职业培训,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营造良好的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同时,推动技工院校改革发展,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规范涉农专业,促进技工院校健康发展。
(三)强化人才管理服务工作。扎实做好省市有突出贡献专家、“首席技师”等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配合做好“聊城市人才信息库”建设,提升人才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将部分人才业务下沉到基层平台办理,为各类用人单位和优秀人才提供就地就近服务。
(四)抓好其他各类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好第三届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工作,切实培养一批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扩大就业见习规模,畅通大学生就业渠道。抓好行政机关公务员挂职培训等工作,努力提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
我叫李喆。
感谢领导给予我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现在向各位领导和同事简要汇报下我工作以来的情况。
20xx年我从山东农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来到公司工作。
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入岗培训后我开始了一年的实习。第一站是瑞科公司,主要从事质量检验的工作。刚进瑞科时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书本知识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书本上一个个小小的符号在现实中却是一台台从没见过的设备。在第一个月里我积极地向老师傅请教,及时对照专业书籍进行总结巩固。欣喜的是,第二个月就可以独立的进行质量检验的工作了。冬天的厂房四面漏风,为了赶工期,我们跟着老员工们,晚上加班加点、再冷再累也要保证质量合格。在瑞科工作的近四个月时间里,我学到的是不光是技术知识,更是扎实肯干、认认真真的工作作风。
第二站是王瓜店供电所。四个月的时间里,我跟着前辈巡线、收电费、整理资料等,大致了解了供电所的工作,带给了我很多新的经历。随后,我来到了博科设计室直至定岗。在设计室,我经常和领导、同事交流,初步学习了电力设计,理解了设计工作离不开一线工作的积累,只有在一线多看多听多干多了解在能把工作做扎实做好。
不久正赶上农网办成立,开始了干农网的日子。在农网办配电组工作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新。在前辈的指导帮助下,我学到了丰富的配电线路知识和经验,初步接触了预决算知识,并且得到专门去济南学习培训预决算的宝贵机会。在农网办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了“电力铁军都是干出来的”,学习更是永无止境的。
20xx年x月县公司erp工作正式开展,我借调到生技部主要从事erp上线的前各项工作。由于县公司erp工作是第一次开展,千头万绪,没有经验可以借鉴,我开始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在领导、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我坚定了“不干则已,干就干好”的信念。“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这是erp建设的一大特色。数据清理是erp建设工作的重点,也是需要付出耐心和细心的难点。所有参与erp工作的同事起早贪黑,全力奋战,圆满完成了erp的成功上线。erp工作是我人生的一大精神财富。在这项工作中我锻炼了沟通协同的能力、激发了干事创造的热情、学会了勇于承担的胆识。
erp工作结束后,我在生技部主要从事“两率”、业扩、配网管理工作。3、4月份,在泰安公司智能办学习了智能配网,对配网技术的前沿有了更深刻的掌握和了解。
工作以来,我很幸运地得到了多位领导、前辈、同事的宽容和无私指导,得到了多次学习培训的宝贵机会,汲取了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经验,更收获了感恩、勤恳、团结、奋发的精彩!
我会更加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不断努力,超越自我!
谢谢大家!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市“两会”和全省人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xx年全市人社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xx年任务。市委、市政府对人社工作非常重视,会前,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胡功民同志听取人社工作汇报,会上,又印发了胡书记书面讲话材料,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狠抓落实。
20xx年是全市人社系统“创新提升年”,我们坚持目标导向、创新导向、问题导向和激励导向,抓重点、推改革,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在多个领域实现新突破、新提升,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服务发展更有作为。实现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2万人,组织59名海归专家来荆考察,选拔“中国农谷好手艺”技能精英60人,新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引进产业高端人才31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突破3.8亿元,为全市创新创业注入了新活力。二是保障民生更有起色。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机制,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试点,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形成“四制一评”工资保障新机制,社会保障卡发行达到180万张,全市参保人员突破200万人次,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金标准双双提高,为全市民生改善提供了新保障。三是规范管理更有力度。开展公务员法执行情况检查,大规模组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集中整治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统一全市津贴补贴范围和标准,完成军转干部安置和解困工作,为全市人事改革书写了新篇章。四是创先争优更有成效。荣获国家级表彰奖励3个,纳入国家、省试点工作3项,在全国性会议上交流经验3次,承办全省现场会3次,对上争取资金近15亿元,评选出年度十大创新项目,传播了人社好声音,展现了人社好面貌。
成绩来之不易,凝聚各方智慧,浸润无数汗水。在此,我代表局党组,向各位领导、各有关部门和全体人社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旧岁已展千重锦,来日更须百尺竿。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我们在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的基础上,研究确立了今年全市人社工作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主线,继续坚持“创新提升”总基调,深入实施“七大工程”,着力打造就业创业领地、全民社保福地、人才工作高地、规范管理阵地、和谐劳动关系家园,为我市建设江汉平原中心城市、湖北新兴增长极、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围绕实施“创新提升工程”这个主题,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适应经济新常态,加速转型发展,人社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以“创新”作为第一发展理念,推动各项工作提升。
(一)“供给侧改革”催生工作思路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需求不足仅是表象,供需错配才是实质,因此需要从供给端着手改革,国务院已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了布置。我们通过对就业市场和企业改革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劳动力供给要素存在两大问题:一方面,从全国就业市场供求看,许多高级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岗位虚位以待,而又有许多缺少技能、年龄偏大的求职者找不到合适岗位,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另一方面,在去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和处置“僵尸企业”后,又将面临岗位供给不足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调整人才供给结构,如何解决岗位不足问题,从根本上缓解就业压力,需要我们谋划新的思路,找到新的出路。
(二)“互联网+”驱动服务手段创新。20年前,我们在阅报找工作;15年前,在手工记账缴社保;10年前,医保卡只能本地住院使用;5年前,只有1/4城乡居民参保。如今,互联网+迅猛发展,从p2p到o2o,从无纸化到云计算,从网盘到云端,几乎完全颠覆了过去的工作模式,传统服务相形见绌,失去了亲民指数,迫使我们不得不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改进服务方式。如何实现数据大协同、大共享,如何变传统的一厅、一窗为一网、一号(账号),如何足不出户实现信息即时查询,如何用手机完成微就业、微招工等等,是互联网+赋予我们的新任务,也是服务对象的新期待。
(三)群众“获得感”倒逼人社改革创新。“获得感”是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衡量指标。近年来,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大病医疗费二次报销,慢性病门诊统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连续11年上调,机关事业单位职工收入接连增长等,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公平享有改革成果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天差地远,公务员与工人、企业管理人员与职工的收入差距较大,城乡之间资源分配不合理、服务不均等的问题比较突出,让部分群众产生了实在的“落差感”。“落差感”与“获得感”的较量,迫使我们必须加快改革进程,提供更加公平的制度、更加健全的机制、更加均等的服务。
(四)“法治”建设要求管理效能创新。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行政是工作的基本要求。在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如何确保选人用人公平公正,如何提升干部履职尽责效能;在劳动关系调和中,如何公正判定工伤赔偿,如何治理拖欠工资行为,如何在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处置“僵尸企业”中平稳处理劳动关系,既需要精确、合理的法律法规知识支撑,更需要严谨、高效的综合施治措施,才能将变异的管理规范化,将复杂的方式简单化,才能真正做到公正执法、高效管理。
新形势提出新要求,新挑战充满新期待。正是基于对新形势的分析,对新要求的把握,我们决定在去年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创新提升工程”,持续打造荆门人社升级版。全市上下必须朝着一个目标,坚定一个信念,凝聚一股韧劲,共同把人民幸福的事业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
今年的工作要点已在会上印发,希望大家认真研究落实。这里,我重点强调七个方面工作:
(一)精准实施就业创业促进工程。坚持少一点传统、多一点创新,从四个方面主动应对就业创业新形态。一是开发应用“就业o2o”产品。要解放思想、加强学习,借力“互联网+”新技术,打造“掌上就业荆门”品牌,年内要开发荆门就业网手机版、“荆门就业创业”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平台三个产品,并在全市推广应用。二是探索实施就业创业扶贫。与精准扶贫对接,启动“就业创业扶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四个一批”,即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联络企业对接一批、自主创业扶持一批、技能培训转移一批等手段,帮助农村困难家庭实现就业创业脱贫。三是积极应对用工新变化。要充分利用好失业保险结余基金,增加“稳就业”资金规模,做好去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和处置“僵尸企业”中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提供托底帮扶。四是全力扶助大众创业。在全市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创业平台,通过政策扶持孵化一批创业典型。探索“互联网+”创业培训新模式,建立面向各类群体的创业培训机制,通过培训催生一批创客。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机制,探索改进反担保方式。
(二)加快实施全民社保覆盖工程。社保改革事关民生福祉,社会关注度高,今年要加快推进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按照全省统一安排,稳步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工作,力争年底全面完成。各地一定要把准备工作做好,把实施工作做细,注重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确保顺利实施。同时,继续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二是推进“荆门医保模式”建设。争取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国家试点,推进大病保险全覆盖,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异地就医结算,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资源,将居民医保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推进惠民医保建设。三是深化电子社保建设。运用“互联网+”开发网上服务,推进网上申报、网上异地转移、网上资格认证、网上属地化管理和网上支付等,将社保卡功能应用拓展到目录中80%以上项目,打造名副其实的电子社保示范城市。四是加强基金安全保障。综合运用预防、监督和查处手段,开展社保基金安全专项检查和安全评估,推进非现场监督体系建设,拓展阳光医保智能监控,加强医保定点服务协议管理,开展社保“反欺诈”专项行动,确保基金安全。
(三)着力实施精英人才引领工程。人才培养要更多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才供给结构是关键。为此,我们将今年的人才工作重心调整到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上来,在全市实施“113”高端人才计划。一是引进100名产业高端人才。围绕全市七大支柱产业发展,编制紧缺人才目录,通过线上与线下结合,引进企业急需的技术、管理和经营人才,提高引才质量。二是引进100名硕士学历企业人才。积极参与全国大中城市联合招聘,开展招硕引博和急需紧缺人才招聘,为具有研发能力的企业,引进一批专业对口的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三是培育3000名以上高技能人才。技工院校要根据七大支柱产业发展,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招生与招工对接。各培训机构要建立定向培养机制,主动围绕支柱产业抓培训,做到“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就开展什么技术培训”。企业要为高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用待遇留人、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
(四)综合实施公务员培优工程。公务员能力素质高低,影响行政效率,事关政府形象。加强公务员队伍管理,必须综合实施能力建设工程。一是推进分类改革。今年中央要出台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我们要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研究,有序推进。二是推进双职并行。实施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是一项从下至上推行、普惠公务员的德政工程,今年要在县以下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地要加强宣传引导,切实破难攻坚,力争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三是推进教育培训。贯彻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研究制定《20xx-2020年荆门市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规划》,扩大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和人事干部能力提升培训范围,将公务员培训与年度考核挂钩,未按规定参加培训的年度考核不能评优。四是推进考录遴选。精心组织好20xx年行政机关公务员考录和遴选工作,实施综合素质考察,切实将优秀人才选拔进公务员队伍。
(五)深入实施规范管理升级工程。健全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一是完善事业岗位管理办法。充分考虑事业单位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管理及人员聘用制度,适应调整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修订完善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三级岗位人员聘岗条件,尽快出台《荆门市事业单位特设岗位实施意见》。二是组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全面推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积极运用省级考务平台,规避命题、制卷、阅卷风险,制定公开招聘工作流程,及时回应招聘环节各方舆论,确保招聘公开、公平、公正,提升公开招聘的社会公信力。三是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标准。要按照全省、全市统一部署,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发放办法,建立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
(六)全面实施和谐家园创建工程。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建设,积极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家园。一是探索工资支付失信惩戒制度。进一步巩固完善“四制一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借助互联网+技术,与金融、公共资源监管、住建等部门,建立劳动保障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更好地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侵权问题。二是加强劳动保障日常监察。贯彻新修订的劳务派遣规定,以社会保险扩面稽核为重点,广泛开展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规专项检查,集中整治行业用工突出问题。三是推进劳动仲裁标准化建设。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下劳资矛盾激增局面,加强仲裁院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调解仲裁办案系统,扩大基层调解组织覆盖面,探索法律援助工作站有效运行模式,畅通弱势群体维权绿色通道。
(七)坚定实施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服务能力彰显部门形象。20xx年,全市人社部门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抓好三大基础建设,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能力。一是推进项目建设。“十三五”时期,国家、省安排了一些事业发展项目,如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劳务品牌大师工作室、信息化建设等,各地各单位要主动与相关部门对接,争取一批国家、省和本地政府投资的项目,用项目建设改善服务环境,增强服务功能。二是推进信息化建设。推进就业创业、社保经办、人才服务等业务与互联网+广泛融合,不仅要实现“一卡通行、一库尽收、一网到底”,还要实现在掌中了解信息,在家中办理业务,在圈中实现就业,在卡中实行通行,切实发挥信息化在提升人社公共服务水平中的作用。三是推进窗口建设。按照硬件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制度化、队伍专业化要求,建设市、县两级人社服务窗口。加快推进国家级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试点,力争为全市作示范,在业内有影响。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面对繁重的改革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必须谋划科学的管理办法,激活人社干部“勇担当、敢作为”的精神状态,提升“善担当、会作为”的能力本领。
(一)完善考评制,抓履责提效。职责就是使命,在职必要担责。要运用积分制理念和方法,强化对履职尽责的考评。一要精准确责。三定方案赋予什么职责,上级部门布置什么任务,今年重点落实什么工作,必须心中有杆秤,责任划到人,做到事有专管之人、人有明确之责。二要精干履责。责任部门要对照任务清单,画出路线图,列出时间表,积极开展“四争”活动,通过争办现场会、争创试验区、争抢发言席、争上主媒体,促进工作落到实处,持续提升工作质效。三要精细考责。要加强工作目标实施的过程管理,年底进行量化考评,对考评结果充分运用。
(二)勤练基本功,抓学习提能。履职担当,能力为基。提升能力,关键在学。要坚持做到“三勤”:一是思想要勤解放。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要按照市委要求,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牢固树立“十破十立”新理念,以开阔的视野、超前的见识、前瞻的思维,推进思想大解放、工作大发展。二是知识要勤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学以致用,努力做到笃学、慎思、明辩、敏行,努力把自己磨炼成政策高手、技术能手、服务好手。三是工作要勤历练。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引导年轻干部到基层单位、关键岗位锻炼,注重在窗口一线、经济一线、农村一线培养干部。
(三)持续在路上,抓作风提神。好作风能塑造好形象,创造好效益。要紧跟中央、省、市对作风建设的新要求,守住思想底线,敬畏纪律红线。一要把铁一般的信仰作为人生的指南针。信仰是精神之“钙”,要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之深入骨髓、融入血脉、铭刻于心。二是要把铁一般的信念作为思想的总开关。永远坚定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增强政治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大局意识,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三要把铁一般的纪律作为前行的红绿灯。要始终将纪律挺在前,自觉遵守《准则》和《条例》,在作风建设上绝不松劲,在遵守纪律上绝不含糊,在律己用权上绝不任性。四要把铁一般的担当作为工作的动力。“为官避事平生耻”。要以“三严三实”要求谋事创业,在改革发展面前履职担责、敢作敢为,在急难险重面前克难攻坚、冲锋陷阵,坚决做到“清廉为官、事业有为”。
(四)念好四字诀,抓文化提质。好的文化如沐春风,能沁人心脾。我们要以“四在人社”为载体,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四在人社”要产生“聚光”效应,必须在培育内涵上下功夫。一要培育“爱”的文化。爱在人社勤奉献,一声问候,一杯暖茶,为农民工讨回一笔工资,为服务对象加一回班,这些“爱”是一股暖流,需要我们用真心传导。二要培育“实”的文化。实在人社转作风,任务执行彻底,为基层办实事,工作埋头苦干,这种“实”是一种品格,需要我们用行动阐释。三要培育“严”的文化。严在人社树形象,依法决策,照章办事,遵规守纪,这种“严”是一种境界,需要我们用意志坚守。四要培育“优”的文化。优在人社创佳绩,创新特色,破解难题,赢得认可,这些“优”是一种果实,需要我们用双手栽培。
同志们,万事之要,贵在实干。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奋力拼搏,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为实现人社事业“十三五”良好开局,为全市建成江汉平原中心城市、湖北新兴增长极、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再作新贡献!
同志们:
今年是我国人才发展工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4月份,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5月份,又专题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这标志我国人才工作即将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今年7月12日和8月19日,省、市也分别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强省、人才强市工作专题进行了研究部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根据国家和省市的部署要求,今年,县委组织部、人事局等单位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意见征求、分析论证等工作,并编制形成了今后五年我县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今天,我们在这里专门召开全县人才工作会议,主要目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我县人才发展现状,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全县人才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和举措,进一步统一思想,提升认识,造浓氛围,创新机制,努力实现我县人才工作新突破。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产业发展的方向明确以后能否实现,关键在于人才。所以历届县委县政府对人才工作都高度重视并力求突破。多年来,特别是20**年我县部署实施第一个人才工作规划以来,依托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人才资源开发取得了较好成效,人才对各项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一是人才总量稳步增加。20**年以来,我县人才总量年均增长8%以上,目前全县各类人才总量已达到33600余人,超额完成了“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二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所突破。几年来,通过实施高层次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百名拔尖人才”评选活动,先后选拔76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24名高技能拔尖人才,尤其是近年来开展的“百项国内外引智计划”成效明显,共引进106名国内外专家教授领衔72个引智项目,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逐步显现。三是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注重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相继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一线实践锻炼、职工技能比武等活动,探索创新“校企合作”等办学模式,积极搭建平台促进人才交流,有效促进了人才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四是人才工作环境日益优化。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人才工作联系会议、重大事项通报、督促检查等制度,制订出台了《淳安县20**-20**年人才工作规划》、《关于引进培养使用人才的若干意见》等16个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落实人才培养、引进、激励、创业、生活、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为集聚人才优势、激发人才干劲、扶持人才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淳安经济总量较小,综合实力偏弱,区位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几年来人才工作能取得上述成绩实属不易、难能可贵,需要我们倍加珍惜,进一步巩固、完善和提升。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县四套班子,向奋战在经济社会各条战线上、为淳安发展付出辛勤努力的各类人才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广大人才工作者和所有关心支持我县人才事业发展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再简要强调三点意见: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百舸争流、万帆竞发的年代,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即将踏上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十二五”征程。面对激烈的竞争、光荣的使命、艰巨的任务,需要全县各级各部门从更高的层次认识人才、培育人才,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吸纳人才、集聚人才,以更务实的作风管理人才、使用人才,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厚待人才的浓厚氛围,创造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建设事业快速推进的生动局面。
1、充分认识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关键作用,切实增强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是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就经济尚欠发达但极具优势和潜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势头强劲的淳安来说,抓好人才工作,尤为重要。首先,人才资源是吸引资本、带来项目、激发活力的关键因素。从国内外发展经验看,二战后美国、日本之所以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吸纳、集聚了大批精英人才,从而为不断创新、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台湾上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成功转型,也主要依靠于海外留学人才的回归和国际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像我们国内江苏省的苏州工业园区,自1994年设立以来,各项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年均30%的增速,关键也在于吸纳和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并由此引进了一大批高科技产业项目。可以说,过去是人才跟着企业跑,现在是企业跟着人才走。我县提出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多年,但是成效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受制于人才的因素。所以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首先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发展。从县内发展历程也可以看出,我县之所以能从建库时百废待兴、一穷二白起步,到今天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群众安居乐业的局面,并正大跨步向国际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迈进,最根本的在于淳安有一支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人才队伍,有一支勇于开拓、敢于拼搏的创业团体。目前,我县正在编制“十二五”规划建议和规划纲要,发展服务经济、加快城乡统筹、建设生态文明、强化民生保障是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任务。要顺利实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吸纳资本、引进项目、激发活力,实现科学发展、统筹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环节来抓,不断构建人才集聚新高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其次,人才资源是彰显优势、特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人才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新产业的开拓者、新途径的引领者,谁能够培养、集聚、用好人才,谁就能抓住竞争的主动权、发展的制高点。我县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最核心就是拥有生态、环境、资源、品牌优势,但是只有形成与这些优势相得益彰的人才优势,培养一大批善于将我县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的人才队伍,充分激发全县上下的创业创新活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差异发展、跨越发展。第三,人才资源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先进性的必然要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和其他各方面人才。我们不仅要大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不断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而且要大力开发人才,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党的组织,更加紧密地凝聚各类人才,不断夯实党的人才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推动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2、充分认识我县人才工作面临的不足与挑战,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近几年尽管我县人才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人才发展总体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优先理念尚未得到完全确立。一些单位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意识不强,存在“重物轻人”、“急功近利”等思想误区,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上不愿下功夫、花力气,缺乏足够的热情,没能够深入思考、研究、探索;全县尊重人才、爱惜人才、包容人才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人才环境需进一步优化。二是人才数量质量、结构布局仍不尽合理。一方面,人才总量偏少、增长速度不快。20**年以来,我县人才总量年平均增长率虽然达到8.1%,但仍低于杭州市11.21%的平均水平;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较小,今年我县仅为13.74%,而全市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17.68%。另一方面,人才分布不合理、高层次人才紧缺,全县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卫生系统,而产业发展方面的人才明显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缺乏,高技能人才全县仅有1788人,占人才总量比重仅为5.1%,远低于杭州市11.34%的平均水平。三是面临区域人才竞争的严峻挑战。越是发展快的地方,对人才的需求量和吸引力越大;越是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更加尖锐。现在,周边地区都在努力营造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体制和政策环境,而我县在产业层次、区位条件、经济待遇、政策环境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对人才吸引力还不够强,县内高层次人才外流现象仍比较严重。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正确对待、明确思路、落实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重点关注和突破。
3、充分认识我县自身优势和现实条件,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坚定性和自信心。立足实际,纵横对比,淳安在人才工作方面也有一些特殊的优势:一是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人才不仅重视发展环境,也重视生活品质环境。千岛湖有一流的生态、绝佳的景观,不仅是宜居宜游的福地,也是适宜各类人才就业创业的宝地。二是具有日趋改善的区位条件。随着杭千高速的开通,特别是杭黄高铁即将动工和千黄高速规划建设,淳安与杭州等大都市的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作为大都市的特色功能区,接受产业、资本、人才转移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具有特色差异化的产业结构。依托千岛湖,我县在长三角区域有着差别化、特色化的城市定位和产业分工,加快发展以大旅游为龙头的服务经济,将为旅游、商贸、物流、中介、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四是淳安具有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历史传统。淳安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就是人才辈出之地,全县上下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浓厚,“水秀天下、追求卓越”的新时期淳安精神更造就了创业创新、包容大气的社会氛围,这些都为吸引人才、集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五是淳安人才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近年来,我县在完善育人引人用人政策机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特别是在全市率先提出人才专用房政策,率先开展拔尖人才、首席农技推广专家选拔评选,率先在县管领导干部中推行量化考核,率先实行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等举措,为我县做好今后的人才工作打实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坚定了信心。我们相信,只要充分发挥和提升淳安的比较优势,就能形成集聚人才的强大合力,推动淳安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根据《淳安县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我县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和“四个尊重”方针,加快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以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人才激励政策,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新格局,努力实现建设人才强县的战略目标。我们总体目标是:到20**年,全县人才总量要达到5.2万人,年均递增9.1%,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23%,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6%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10%以上;同时,人才结构明显改善,人才布局更趋合理,现代服务业人才占人才总量的60%左右,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人才明显增长。具体来说,重点是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指导方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是全国和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的核心精神,是人才发展思想的重大创新。深入贯彻这一战略思想,必须始终坚持四条指导方针。一是要坚持人才优先、服务发展。把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体现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部署中,把服务发展作为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注重人才资源优先开发,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环境、资金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培养重点,提高培养质量,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实现人才资源持续开发。要注重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改善人才发展的宏观调控,以人才结构、布局的不断优化加快服务经济发展、三次产业优化升级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要注重人才投资优先保证,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理念,进一步加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提高资金投入使用效益,注重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使用中的主体作用,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工作投入格局。要注重人才制度优先创新,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人才制度设计,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业创新活力。二是要坚持以用为本、量质并举。我们要牢牢把握用好、用活人才这一关键,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淳安县情的实际,既重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尽量扩大我县人才的总量,又要注重突出重点、因时而异,着力提升人才的质量,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三要坚持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坚持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真正用好用活各类人才。特别是针对我县高层次人才缺乏的实际,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使用观,善于引智借脑来助推我县一些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督促落实机制,健全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制度,以机制创新来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四是要坚持整体开发、高端引领。要充分发挥高端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高技能、创新型人才为重点,着力培育引进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重点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并统筹抓好城乡、产业、行业等各类人才开发,整体推进各类人才的建设。我们要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注重人才的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使各类人才自觉把自我成长与淳安发展、群众的期盼联系起来,争创一流业绩,积极建功立业。五要坚持优化环境、开放聚才。要以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努力营造待遇适当、无后顾之忧的生活环境,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促使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轻装上阵,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人才来淳创业、来淳发展。
2、突出工作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工作的中心任务。要按照服务科学发展的要求,根据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坚持自主培养与开发引才相结合,以培养引进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开发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引进开发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的六类人才。一是现代服务经济的创新人才。围绕把服务经济打造成“首位经济”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培养和引进大旅游、商贸物流、旅游地产、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社区服务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为我县加快服务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二是生态工业的创业人才。要主动对接省“___”和市“钱江特聘专家计划”,加强企业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深化“百项国内外引智计划”,重点引进和培养食品饮料、丝绸纺织、机械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的经营管理、研发设计人才,引领推动我县生态工业快速健康发展。三是助推跨越发展的领军人才。11月4日,我县举行了首届海外高层次人才投资环境推介活动,70多名来自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减排、新能源、物联网等行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齐聚千岛湖,对千岛湖的投资环境进行考察,并商洽了一些预期合作项目。这是我县在领军人才引进方面的一次大胆尝试,今后,要继续创新思路、搭建平台、加大力度,积极引进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的高层次创业人才和海外留学人员来我县投资兴业,真正发挥人才对我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引领作用。四是生态农业的高层次人才。加快农业优势产业领军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十佳农业龙头企业”、“十佳农产品销售大户”、“十佳农村实用人才”等评选活动,培养更多的农作制度创新、农产品深加工、市场经营销售等方面的人才,促进生态农业扩规提质。五是社会公共事业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发教育、卫生、宣传思想文化、人文社会科学、社区建设等社会事业领域的人才,重点是实施“名师名医名校长”工程,造就一支专业水平高、职业道德好、服务能力强的社会建设人才队伍。六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级人才。抓紧研究我县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文化创意产业园为载体,以秀水节和各类推介会为平台,着力培养和引进一批前沿文创人才。另一方面,要统筹抓好六方面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党政人才。要继续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以一线实践锻炼等方式强化教育培训实效,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力度,加强中青年后备干部、女干部、非党干部的培养,强化公务员队伍管理,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引领发展的能力。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大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以及重点发展领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积极开展与大专院校的合作培训,主动对接杭州市“356”培养工程,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创新人才培训工程,加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努力打造一支覆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艺术、社会工作等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是高技能人才。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着力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一批优秀技术人才。鼓励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岗位练兵活动,深化县首席技师评选和高技能拔尖人才选拔制度,加强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五是农村实用人才。致力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科技服务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积极引导县城人才、技术向农村流动,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强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经济实体,不断扩大农村实用人才总量,提升整体素质。六是社会工作人才。大力开发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探索建立专职制、聘用制、派遣制、项目制、委托制等多种用人机制,完善社会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不断吸引和聚集社会工作人才,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总之,要通过这六支人才队伍的开发,进一步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盘活人才存量,使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都能各得其所、各展其才、建功立业。
3、狠抓载体创新,组织实施人才工作十大计划。我们要把十大计划作为人才工作的主抓手和主载体,确保我县人才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是千名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计划。利用5年时间,对文创、旅游、金融、商贸、物流、软件、中介等现代服务业领域中的1000名管理干部、服务业高级管理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实施专门培训,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二是百项国内外引智计划。科学合理选定项目,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实施150个引智项目,柔性引进200名左右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我县开展技术服务和项目合作,破解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高层次人才紧缺难题。三是百名优秀年轻人才培养计划。争取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年轻人才到省市级机关、高等院校、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挂职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力争5年培育100名左右县内技术学术领军人才,并有部分要列入浙江省“151”工程和杭州市“131”工程培养人选。四是百名拔尖人才引才计划。要面向全国引进90名左右硕士以上学历的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其中力争有10名入选“钱江特聘专家”,若干名优秀中青年人才进入国家和浙江省海外高层次人才的“__”。五是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按照“分类培训、按岗施训、人岗相适”的原则,以高等院校、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和乡镇农培中心为依托,力争选派百名优秀拔尖人才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千名县管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轮训一遍,万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接受培训。六是“521”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以通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社会需求大的职业工种为重点,优先在旅游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培养2000名高技能人才、10000名技能人才。七是“186”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千岛湖艺术馆、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姜家产业区块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平台,每两年举办1次千岛湖文化创意论坛、文化创意产业展览研讨活动,每年培育8名文化创意产业优秀人才,每年培训60名文化创意产业专业人才。八是名师、名医培养计划。5年内,力争培养县级名校长10名、县级名师60名、县级学科带头人250名、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名医30名以上、县级重点专科专病专家10个以上、市级以上重点专科专病专家6个以上。九是“535”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每年培训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300名,农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种养致富带头人500名。十是“511”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计划。有计划、分层次地安排在职社会工作者培训,并选送一批重要社工岗位的优秀社会工作人才赴省内外学习培训,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统一考试,每年资助培养高级社会工作师5人、社会工作师100人、助理社会工作师100人以上。
4、优化人才环境,落实六项激励政策。对人才而言,发展环境的优劣非常关键,可以说,环境就是凝聚力、吸引力和竞争力。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等各项政策,以更加优越的综合环境优势推动人才发展、集聚各方英才。一是优化高层次人才政策。要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创业资助、财政扶持、再次创业、科研扶持、安家落户等政策,尤其是对高层次人才来淳创办企业要主动关心、加强扶持,对其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要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妥善予以解决,真正使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二是推进人才专用房政策。要坚持多措并举,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有序推进人才专项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努力让在淳安工作和创业的各类人才安居乐业。三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创业政策。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成长成才。今天会上已印发《淳安县高校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官”创业资助资金实施办法(试行)》,对工商注册优惠、税收优惠政策以及七项配套措施作了明确,县财政也将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资金,专项用于资助符合条件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官”在本县创业。各乡镇各部门要用足用好这一扶持政策,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和大学生“村官”转变观念、自主创业、成长成才。四是健全县校(院)合作政策。要深化拓展与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研究探索县校合作共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政策举措。按照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积极引导高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开展创新合作,通过项目合作开发、技术服务、人才交流、联合建立实验室或研发中心等多种方式,建立健全产学研良性合作机制,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五是探索城乡人才资源开发一体化政策。要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进一步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城乡人才合理流动,促进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六是探索人才发展公共服务政策。要进一步拓展人才公共服务的内容和项目,构建人才资源共享公共平台,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各类人才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抓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强化党管人才意识,积极探索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有效方式和实现途径,努力形成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
1、加强组织领导。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党管人才的责任,总结经验、把握方向、制定政策、创新举措,努力解决人才工作的突出问题,致力谋求我县人才工作的新突破。党政主要领导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县委组织部要重点抓好规划实施、政策统筹、载体策划等方面的工作,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县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是政府人才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要在人力资源开发、就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多想办法、多出主意、多谋良策,不断提升人才工作水平。同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在培养、吸引和使用人才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要积极发挥育人、引才、用才的牵线搭桥作用,努力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协调一致做好人才工作的良好格局。
2、狠抓工作落实。我县“十二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经过县委讨论研究,今天已经正式下发。规划纲要针对我县人才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明确了6类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和6类基础人才资源队伍建设的任务,提出了10项人才计划和6项人才政策,这些任务、计划和政策,是落实规划纲要的具体举措,也是党管人才的有力抓手。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抓紧做好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和实施推进工作,制定好具体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加强协调,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3、营造良好环境。全县上下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切实做好服务人才各项工作,努力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坚持用事业聚才育才,针对各类人才成长的特点,为他们提供干事创业、发挥作用的平台,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关心人才的学习与生活,努力改善各类人才在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居住、子女就学、文化需求等方面的条件,多为人才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加强宣传引导,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倡导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风尚。
同志们,人才是最具创造力的要素,也是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的保障,人才工作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解放思想,创新举措,锐意进取,努力把我县人才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开创“十二五”发展新局面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我呢,到单位已经一年有余,今天就借助这个机会来谈点自己在这一年中的认识与感想:
我分两部分来简单地谈:第一部分我从微观角度来谈点我们青年职工,特别是刚从学校出来,走入社会的年轻职工的一些工作态度或是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素质;第二部分我从宏观角度即好的企业文化对我们青年职工的影响。
第一部分:说真的,从学校刚出来到单位以后,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久旱逢雨的禾苗,嗷嗷待哺的牛犊。这一年在单位里我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但是,我不能满足于这一点点的成果而止步不前。那对于我们青年职工到底该怎么样做,才能在职场生涯中走的更好,更稳呢?我想,我们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做一个勤奋、坚韧的员工。蜘蛛不会飞翔,当它能够把网结在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结的精巧而规矩,八卦形的张开,仿佛得到了神助。这样的成绩,让我们不得不想到那些沉默寡言的人与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们就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就是执着者造成的。
3、要有很强的凝聚力。一个优秀的公司,一定要有一支与谐的团队,要想打造一个与谐的团队,就必须拥有一个充满凝聚力的员工队伍。如果我们可以成为一名充满团队合作精神的员工,那么,我们就会很轻松地融入到一个集体当中,进而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4、要严格要求自己的执行力,要有很强的战斗力,要有把事情做好的豪气。
5、必须具备积极的行动素质。心动不如行动,当我们拥有目标之后,应当马上采取行动,只有这样才会在第一时间取得胜利。
6、要做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员工。
7、做一个具有超强思想力的员工。思想力是智慧的源泉,是工作中创新的钥匙,是我们成功的引路明灯。工作中的思想力即我们的竞争力,作为一名青年员工,我们要时刻充实自己的头脑,让自己具备超强的思想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8、要做一个知道感恩的`员工。我们要对工作有一个感恩之心,岗位为我们展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工作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领导对我们的栽培之情、知遇之恩,对于这一切我们都要心存感激之情。当我们以一种感恩图报的心情工作时,我们才能认真履责,尽职尽责。才会工作的更出色,真正达到“工作快乐,快乐工作”的状态。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十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又是一年丰收时,依然含笑看粮仓”。在今年高考喜获丰收之际,县委、政府秉承重视教育与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在这里召开表彰大会,表彰我县20xx年高考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和教师。我们衷心感谢县委、政府对教育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高尚情怀。借此机会,我作三点汇报。
20xx年我县人才培养工作再次取得骄人成绩,教育质量在高位运行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突破。
一是高考综合成绩继续领跑娄底。在连续9年夺得全区第一的基础上,今年高考又获佳绩。据市教育考试院统计的数据,今年全区5055名纯文化考生(不含艺体专业生、职高对口升学考生)参加高考,一本上线737人,上线率14.58%;二本上线2162人,上线率42.77%;三本上线3039人,上线率60.12%。二本上线率连续20xx年居全区第一。600分以上高分考生102人,也是全区第一名。今年高考我县人均文化成绩分别为:文科类406.4分,理科类426.82分。与全区平均比较,文科高19.5分,理科高15.3分;与全区平均比较,文科高8.21分,理科高11.02分,本科上线率高于全区平均数12.8个百分比,实现了我县高中阶段教育质量从高位运行到高位突破的华丽转身。
二是优质生源培养效果显著。今年,我县多措并举狠抓优质生源培养,取得理想效果。全区共录取清华、北大学生5名,录取飞行员6名。其中,双峰一中理科考生吴冶君,674分,获全区理科总分第一名,考取北京大学;双峰一中理科考生江宇骄,总分674分,理科综合成绩300分,成为该科全区唯一的满分得主,考取清华大学;双峰一中理科考生向思鲁,674分,考取清华大学;双峰一中理科考生罗蓉672分,蔡婷663分,考取北京大学。双峰一中文科考生阳敏,607分,县文科总分第一名,考取中国政法大学。此外,双峰一中毛亚奇、阳星考取空军航空大学;双峰二中谭振宇考取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双峰二中尹忠杰、欧阳超挺,双峰七中曹兴茂等3人考取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实现了我县招飞工作新的突破。
三是高中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今年全区各高中学校都脚踏实地、创新思路,不断挖潜扩能,办学水平普遍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一中以“文化引领,教师当家,法治护航,建设至美一中”为指针,坚持“严、实、细、亲、畅”五字原则,构建了年级组宏观管理、班主任具体管理、任课教师参与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的全员管理模式,营造了良好的复习氛围,既保证了一般生源稳中有升,又确保了优质生源脱颖而出。二中以落实备考计划为前提,以提升应试成绩为目标,以督导备考环节为手段,以凝聚合力为支撑,精诚合作,成绩突出。三中、四中着力落实培优、辅中、转差的备考策略,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五中所有行政人员率先垂范,到所蹲点的班级进行备考动员与指导,与帮扶对象进行思想交流,取得明显效果。七中紧紧抓住“管理、课堂、信息”三个关键因素,早作谋划,狠抓常规,着力构建高效课堂,效果显著。八中围绕“以人为本,激发潜能”的备考理念,坚持文理并重、艺体并举、全面备考、多元发展的策略,着重抓好艺术教育。在艺术类高考多次荣获娄底市第一、第二名的基础上,今年又喜获丰收。该校24名艺术类专业生参考,4人过重本线,19人过二本线,续写了农村高中学校艺术类专业生高考的新传奇。国藩学校弘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努力挖掘学生潜能,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文正学校实行“目标到人、高效到位”的备考策略,凸显人文关怀,以爱心感动和激励学生,成效明显。树人学校潜研考纲,聚焦课堂,因材施教,关注全体,补习教育在娄底市声名鹊起。职业中专狠抓职业技能教育,集中优秀教师负责高考班的教学管理,高考对口升学成绩实现了新突破。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人大、政府、政协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更是广大教师奋力拼搏、广大学子勤学苦练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教育局向在座的各位领导、校长、老师、家长,并通过你们向社会各界和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连续20xx年,我县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名次在全区处于绝对优势,在全区也处于领先位置,“双峰教育”品牌已声名远播。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我认为离不开以下三个因素。
一是县委政府搭建了人才成长“好平台”。历年来,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实施“教育强县”战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确保“教育经费优先投入,教育议题优先研究,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多次召开县委会、政府常务会和书记、县长现场办公会,研究解决办学条件改善、城区大班额化解、校车安全管理、教育基金筹集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县四大家领导多次深入基层学校调研指导,靠前指挥,有效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在全区财力匮乏的情况下加大教育投入,一中新校区全面建成只待年底使用;每年列支500万元用于落实偏远学校教师特岗津贴,列支80万元用于落实名师津贴;最近,每人200-500元的乡镇教师工作补贴也发放到位。这些举措,有效优化了教育发展环境,构建了人才成长的摇篮。
二是部门联动铺就了人才成长“快车道”。多年来,我县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各相关职能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县组织部、人社局、编委办等部门为特岗教师招聘、教师公开考录、教师队伍清理整顿等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财政局在教师工资、校舍改造建设及有关专项教育经费方面,尽最大努力多方筹集资金,确保了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师待遇逐年提高。国土局、住建局、规划局等部门在教育用地、危房改造等方面科学规划、认真审核、严格标准,保证了新建校舍安全适用。县综治办、公安局、文化局、信访局在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及维护教育系统大局稳定方面为教育排扰解难、积极作为,营造了安定和谐的教育环境。在高考、学考、中考期间,公安、交警、城管、电力等20多个部门全力以赴,营造了良好的考试环境,确保了考试万无一失。与此同时,社会各界爱心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助教,有力破解教育发展资金瓶颈,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凝聚了助推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全体教育人励精图治按下了人才成长“快进键”。为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县教育局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全力构建“五个教育”,即“平安教育、法治教育、和谐教育、应时教育、优质教育”,全区教育工作者围绕目标,倾力付出,教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近期来,全区各学校围绕“平安、法治、和谐”下功夫,全力优化教育环境,让教师能尽心育人,学生能安心学习,为人才培养奠定了一个好基础,营造了一个好氛围。全体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三教师紧扣“应时、优质”发力,精心钻研高考动态与规律,与时俱进科学备考,加上全体学子孜孜以求、顽强拼搏,确保了我县“三考”取得重大胜利。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最为关键。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下一个较长时期内,将继续按照“平安教育、法治教育、和谐教育、应时教育、优质教育”——五个教育的发展思路,励精图治,努力培养出更好更优的人才,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人才培养环境。县教育局全力协调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各县直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形成尊师重教良好氛围。抢抓标准化学校建设契机,千方百计争取教育项目,想方设法拓宽融资渠道,不断推进全区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今年,全区已新建、维修改造校舍5万平方米,改造学校77所;即将全面完成农村教师公租房项目10个,省级合格学校28所、农村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2所。同时,继续强力推进全面改薄,稳步推进化解城区大班额“四年行动计划”,力争完成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团队。切实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继续实施农村偏远山区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和乡镇工作补贴,充分发挥县教育基金会的作用,奖励优秀教师、扶助困难教师群体。继续推行教师补充长效机制,通过招聘考录等方式不断充实师资力量。进一步整合优化培训资源,抓实师训工作,充分发挥名师及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切实提高师资水平。
三是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工程,扎实抓好德育序列化教育、养成教育,艺体教育,培养品德高尚的新时代学生。坚持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增强各级各类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紧迫感、危机感和使命感。继续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探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坚定不移抓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确保高、中、学考成绩来年有新突破。
各位领导、各位学子、同志们,“今朝花开胜往昔,但愿明日花更红”,作为教育人,我们永远在路上,教育质量只能进不能退。因此,我们深感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我们将不断努力,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努力开创双峰教育事业新局面,为“五个率先”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为全面建设双峰教育品牌,实现教育强县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十四
近年来,我区以敢攀的“雄心”、坦实的“诚心”、坚毅的“恒心”,使人才愿意来、满意留、乐意干,营造“小县强磁场”的人才格局,真正让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以借梯登高的雄心使“外才”变“内智”。人才供给不“掉链子”,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不被“卡脖子”。我们克服区位优势不明显、县域经济不发达的短板,在“筑巢引凤”基础上,探索“邻凤筑巢”新路径,打造与外地人才对接的“桥头堡”。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闽三角和长江经济带,依托在外商会建立一批招才引智联络站,用好与深圳罗湖区战略合作契机,开展干部、人才“双向交流”,实现人才互动、产业对接、跨区交流,开辟招才引智新通道。同时,通过“人才+项目”“人才+基地”“人才+专业”带动,创新“校地合作”新模式,打造博士工作站、大师工作室、技能培训基地、新型研发中心、专业实验室等平台,引进一批“客座教授”“客座专家”,借院校、企业高层次人才之“梯”,登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之“高”。
二、以爱才如渴的诚心使“客才”变“主才”。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唯有让人才真切感受到求贤若渴的诚心,才能让在县人才有宾至如归之感。“真心实意”引才,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拓宽引进渠道,用好政策牵引功能,帮助各类人才搭建事业发展平台,打通人才科研、创业、居住、就医、出行、康养、休闲等绿色通道,以“暖巢”“引凤”。“真情实感”待才,健全“融合纵横”机制,着力构建县级领导带头联系、组织部门牵头联系、主管部门精准联系的服务人才体系,通过走访座谈、信息沟通、节日慰问等方式,加强联络联系和关心关爱,形成融合推进、纵横相通的人才服务机制。持续开展“名师”“名医”“石城工匠”“赣源英才”等人才评选,办好“红娘行动”联谊会等活动,浓厚尊才爱才的社会氛围。“真金白银”留才,深入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落实首套房不限购及人才住房八折购买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引进人才住房问题。全面落实高层次人才特殊津贴、石城人才伯乐奖和卫生、教育系统人才津贴。加大博士工作站、技能工作室和人才示范企业等平台资助力度,为各领域人才“量身定制”专项人才政策,确保人才落户有奖励、就业有补贴、创业有扶持、购房有实惠。
就业和企业用人“双赢”。围绕急需紧缺人才,大力开展“育百名精尖人才”行动,通过引进北大金秋办学、袁隆平“石城红米”科研示范基地、上海复旦大学国家新农村研究院赣南分院等“引凤筑巢”项目,助力培育。
教育。
卫生科技数字信息化等急需紧缺人才100名左右。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十五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是20xx年参加工作的,已经有19年工龄了,从参加工作起,先后从事过工人、质检员、销售员、劳资主管、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等工作,20xx年调入陈矿后,先后在办公室秘书、副主任等岗位工作。20xx年被评为政工师职称,当年考取了经济师职称,20xx年调入党群工作部担任部长职务,目前被聘任为党群工作部政工师。
根据这次会议安排,我作为一名政工专业人员的代表,在此发言,感到很荣幸。接到矿上安排后,我在广大政工人员当中作了一定调查,自己也有一定的思考,做了一定的准备,现在就结合我们政工工作性质,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在19年的工作经历中,我从一名普通工人干起,边工作边学习,先是自学取得了大专文凭,后来转了干,成为一名管理人员,调入陈矿后,通过自学煤炭开采工艺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积极借鉴学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各方面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兢兢业业,踏踏实实,靠坚强的毅力和好学的精神鞭策自己,不断适应工作需要,适应个人发展需要,在20xx年通过了经济系列人力资源专业中级职称考试,同一年还获得了政工师任职资格。在陈矿工作的9年间,我连续6年获得“双文明”先进个人,连续3年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5次被评为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先后有5篇论文获得全国性经济理论成果奖,有14篇论文获得各级思想政治优秀研究成果,有20多篇专业论文公开发表并获得科技创新方面的奖励,参与的3项党建研究成果获得上级奖励,在经济专业和政工专业两个方面都取得了大量的课题成果,用我自己的努力为总结和推广我矿建设、发展和管理创新经验,提高矿井社会知名度,为煤炭行业经济理论建设添砖加瓦。与此同时,我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在本职岗位上认真贯彻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体基层党群工作者,紧紧围绕矿井生产经营中心开展党建工作,不断加强职工政治理论教育,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不断完善党组织建设与党员管理工作,加强新闻宣传、普法统战等工作,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矿井管理创新,促进政工人员队伍和部门自身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群共建等各项活动,做出了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贡献。
从自身走过的路来看,我个人觉得,要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至少应当具备以下几点素质:
一要忠于企业,忠诚做人,忠诚做事。忠于企业,首先是要有主人翁意识,明白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明白个人利益和自身发展与企业命运息息相关,珍惜矿井的每一点发展成果,带着对矿井的感情去工作,一切工作、一切思维就能从矿井利益出发,做出对企业有利的贡献;其次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性,要从心眼里对我们的矿山、我们的职工抱着感情去工作,才能对工作始终充满热情,在工作中切实负起责任;第三就是要服从组织,服从工作需要,贯彻好上级工作部署,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见解与他人见解发生冲突时,少计较个人得失,多考虑全局利益,坚决执行上级决策和集体决定,这样才能行的端,走的正,才能得到最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帮助。
二要以高度的敬业精神迎接工作挑战。敬业就是尊重劳动,既尊重自己的劳动,又尊重他人的劳动。既尊重前人创下的基础,又尊重共同奋斗的同事。有了敬业精神,就能对自己所做的工作高度负责,一丝不苟,力求完善;有了敬业精神,就能积极迎接挑战性的工作,主动地承担起新的工作使命,为单位、为所在的集体做出应有的一份贡献,为协作的同事减轻一份负担、创造一份条件;有了敬业精神,就能把公家的事看得比个人的事重要,把自己最大的潜能发挥出来,使自己的工作尽可能达到最好最优、经得起广泛的考验。
三要把学习作为职业生涯的第一要务。学习就是充电,一个人就像一个积蓄能量的电池,充满电不放电,电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流失,不做功,这样的员工不能为企业提供劳动价值;而只放电不充电,就会很快失去后发动力,无法为企业提供创新价值和有效劳动,这就需要经常充电。学习就是充电,当前社会发展和企业进步日新月异,我们每天都在面临新的工作任务,接受新的事物,没有知识结构的更新换代,就无法完成企业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近年来我们开展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创新工程、党建创新工程,每一项工作都反映了这个道理。
四要立足现实,创先争优。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各项事业的中坚力量,是最可宝贵的人力资源,我们要打造“百亿华煤、百年基业”,这么宏伟的发展蓝图,仅仅靠几句口号是吹不出来的,如果没有创先争优、勇争第一的劲头,要在甘肃这片贫瘠落后的土地上创出百年基业,是难以想象的,仅仅依靠我们一两代企业员工要实现这一愿景,也是难以想象的。在煤炭行业、在华能系统,大家都在力争上游、加快发展,我们的企业发展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岗位,从事哪个专业,都要以创先争优的精神去对待每一项工作,要通过我们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辛勤、细致、力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在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形成我们陈矿的优良作风、华煤的优良作风,逐步逐步缩小我们在全国煤炭行业、整个华能系统中的差距,一步步去接近我们企业的宏伟愿景。
总之,以上几点其实都是围绕“德”来实现的。现在我党大力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说明干事业作贡献,德是第一位的,还有一句话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半成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所以我们要成为企业的人才,就必须从“德”出发,以德促学,以德修身,以德从业,以德养廉,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我是这样认识的,同时也在向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讲出来与大家共勉。
集团公司加入华能集团以来,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提出了“人才是先进生产力”、“企业发展、人才先行”、“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人人是才,培训育才,岗位成才,绩效论才”、“人才以用为本”等科学的人才理念,紧紧围绕建设华能煤炭和煤化工人才培养输出基地的要求,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出台了一系列选拔、培养和使用政策,在全集团营造了越来越浓厚的人才强企氛围,工作导向是十分正确的。我们陈家沟煤矿人才工作素来有着优良的传统和骄人的业绩,近几年,在集团公司的大力倡导下,矿党政更加重视人才工作,紧紧抓住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保持了专业队伍不断强化、职工素质整体提升、优秀人才不断涌现的可喜局面。
对于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我个人觉得还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予以改进。
第一,在矿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应该在矿一级建立班子成员轮流研修培训机制。领导班子是全矿工作的司令部,班子成员的学习提高、知识更新比任何员工都迫切和重要,目前集团公司对处级以上干部也在实行轮训,但300名处级干部,一年最多也就派出去10来人,轮到我们基层矿井的机会更是微乎其微,照这样计算,即使人人都能安排上,30年才能轮一圈,确实是杯水车薪。
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知名企业脱产学习培训,当一名真正的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系统性、开拓性、前沿性,绝对比在岗自学效果强上好多倍,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重视一个人的第一学历的根本原因。所以矿这一级应当建立轮训机制,为领导班子成员充电有一个机制保证,通过探索,逐步在科队这一级建立相应的较长期限轮训机制。
第二,在骨干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积极引进和培养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当前,陈矿比较缺乏的专业人才主要是矿压防治、原煤洗选、计划统计、项目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尽管有些方面我们开展某项工作还不是很急迫,但是应当未雨绸缪,对人才引进和培养有超前意识。即使是专业素质很强的人才,如果急用现招,一是引进的人才对矿井情况不熟悉,开展工作就难以得心应手;二是对企业的感情培育不足,责任感和事业感就比较薄弱,难当大任。所以应当制定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引进与就地培养相结合,按照固定程序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
第三,在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应当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矿党政十分重视选拔和起用年轻干部,保持了干部人才队伍的活力,广大职工十分拥护。随着加入华能集团,本职工作和外部环境都对干部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队长的也要学习班组核算知识,干政工的也要学习生产经营知识,搞经营的也应当深入了解生产工艺知识,等等,这就涉及到综合管理能力的问题。
将来的干部要面向华能、甚至面向全行业、全国,我们不仅要会干,而且也要会写、会说,干理工的不写文章不行,走出华煤不讲普通话不行,事业达到一定的高度不会面对记者的镜头也不行,这就涉及到交流沟通能力的问题。我想我们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应该做“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干部,可能这样我们干部的职业生涯才能走得更高更远。
第四,在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应当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促学制度。我们在工人技能培训方面,想了很多办法,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由于培训效果提高很慢,加上新工人不断增加,工人技术素质下降的危机并未消除,甚至还有倒退趋势。今年第七届技能大赛上,有一部分工种、很大一部分职工的考试成绩令人担忧。这种情况下,必须将技能成绩的提高直接与工资奖金挂钩,与招工、转正考核挂钩,实行严厉的奖惩措施,才能起到扭转作用。
以下几条问题,是我通过在专业人员中调查了解,需要向上级反映,由集团公司出面才能协调解决的问题。
第一,应当合理解决煤炭系统专业技术职称得不到政府认可的问题。目前,我们有很大一批老专业技术人员持有煤炭系统有效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这些同志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为企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煤炭局撤销,职称工作改革,这些同志的职称资格不能在全区乃至全国通用,导致了各种不合理现象发生。高级职称退休后不能享受职称津贴,中级以下职称人人面临重考重评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工作岗位变化,需要跨专业平职转评的人员更是遭到了不公正待遇。对此,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意见颇为强烈。煤炭局本身就是政府组成部门,煤炭局认定的专业职称就应该是政府认定的专业职称,况且当年煤炭系统职工取得专业职称只有这一条路子,不存在省内有效、全国有效等通道,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在省上,这一问题得不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全区煤炭企业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有人戏称“工作干得越久,职称的含金量越低”,严重侵害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切身利益,伤害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集团公司层面向省上为民请命、强力交涉,才有希望改变这一不合理状况。
第二,应当加强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产学研结合,分门类开展技术攻关,在煤炭行业创出自己的天地。多年前,集团公司成立过一个叫“职工科协”的机构,但当时仅仅是为了与政府机关的业务归口有一个对应机构,属于事实上的“虚拟机构”,没有发挥实际作用。纵观国内煤炭行业一些先进的大企业,大多建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十一五”期间,煤炭行业承担了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31项,重点科研课题336个,实施国家科技大型示范工程项目13个,建成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12个,全行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0项,获得专利授权182件,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性技术难题攻关获得了许多历史性成就。我们华煤集团在《人才工作规划》中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集团公司技术中心建设,到20xx年达到国家级技术中心标准,力争建立起博士后工作站,这个方向十分正确,我认为还应当依托技术中心这个管理平台,利用管理资源,加强职工科技协会建设,整合科技力量,广泛凝聚科技人才,立足高远,面向尖端技术,开展科研实践和协作开发,创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科技成果,使我们的科技成果不但能解决自己的生产经营问题,还能变成知识产品,换取转让交易成果,产生最大的效益。
第三,应当把政工专业人员纳入“星级员工”评选序列。政工人员的重要性近几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承认和重视,但在管理和激励机制上还比较缺乏,目前制定的一些政策,比如“拔尖人才”、“星级员工”、“技术能手”、“优秀华煤职工”等评选活动中,没有为政工专业人员设臵进入的渠道,只有从事高层管理岗位的政工人员才能进入“百千万”人才序列,这就大大挫伤了职工从事基层政工岗位的积极性,有人戏称:政工岗位是“下任务时重要,给待遇时次要,提拔时不要”,虽然有点偏颇,但确实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这种情况不符合我们的人才理念。希望集团公司从整体上进行政策调整和完善,给政工人员一片施展才干的天地。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十六
同志们:
刚才,市委组织部通报了年度人才工作、干教工作情况,对今年我区人才工作重点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计划进行了研究;各培训主管部门和施教机构分别介绍了本系统和本单位今年干部培训重点工作和主要措施。应当说,去年我区在人才和干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下面,我就今年的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讲几点意见:
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了总体部署。我们要高度重视和深刻理解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当前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人才工作是扩大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干部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因素,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措施。结合xx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当前,我们正需要大量各级各类人才,需要大批“靠得住、有本事、过得硬”的党政干部作为中坚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高素质的人才不行,没有高素质的党政人才更加不行。坚定不移的做好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源泉的可靠保证。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一年来,各地都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人才工作。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我区人才工作力度还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迈的步子不够大,人才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等;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培训教学质量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与会各位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
一是编制好“十一五”人才规划。结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科学编制“十一五”人才规划,市人才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责做好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经委、市劳动社保局、市农办等部门要抓紧制定各支人才队伍的子规划,确保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整个规划编制工作任务,为我区人才队伍中、远期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是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各部门要以市科技拔尖人才的奖励和宣传报道为契机,在本系统、本行业积极开展各级各类人才的评优推先和宣传报道活动,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努力为人才营造开放自由的工作环境、优惠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是重点把握人才工作的三个重要环节。要狠抓吸引,增加人才总量。要通过组团到高校直接选才、“项目引才”、“以校揽才”、“以商招才”等人才引进工程和技术招标、兼职、考察讲学等“柔性”引进方式,引进我区急需的紧缺专业人才,重点是引进中、高层次的拔尖人才及其年轻后备人才。要强化培养,提高人才素质。积极实施人才培训计划,鼓励人才参加学历教育,引导、选派人才外出学习考察交流,实施紧缺专业人才委托联系培养;通过选派挂职锻炼和抽调参加重点、中心工作加快对人才的培养。同时,要注意把人才工作和“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探索搞好“把党员培养成才、把人才发展入党”的工作。要稳定和用好现有各类人才。要协调发挥好各支人才队伍、各级各类人才的作用,适时为各类人才搭建创业发展平台,在政策、资金上适当向人才倾斜,探索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为人才安心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四是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市人才办要牵头落实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草拟好目标责任书,由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各成员单位签订责任书,将人才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底党建检查和考核内容。要建立人才工作的大事通报制,各成员单位在制定人才政策和实施人才培养、吸引、使用、奖励等重要工作措施前,要向领导小组书面报告;要建立联席会议制,人才办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席会,通报人才工作情况,收集人才工作信息,讨论重要的人才工作事项,研究具体工作措施,不定期对各单位开展的人才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等;要建立信息季报制,各成员单位每季度向市委人才办报送1篇以上的人才工作信息,同时,按要求填报人才工作信息季报表。各成员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人才工作制度,在“党管人才”的原则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一是强化对干训工作的管理。在宏观管理方面要加大力度。要继续坚持完善培训办班审批、联合发文、情况通报等制度,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日常工作管理工作要进一步规范。要建立培训跟踪管理制度,培训办班时培训主管部门要派人跟踪培训,全程参与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管理。完善培训教学评估制度,明确培训评估的时间、方式、程序及结果运用等内容。要做好干部市外培训的资料收集工作,加大干部市外培训的管理力度,市委干教办要对干部外出培训情况进行备案审查。要规范市内培训档案工作,严格按照档案工作的标准整理市内培训资料。要建立正科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培训情况简易数据库,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培训工作自动化管理水平。
二是切实提高培训教学质量。要逐步分类建立干部培训专题课程库,对公共理论课面向社会进行招标,选拔优秀授课教师,提高培训师资水平。对领导干部进修班和后备干部培训班等重点班次,要加大外聘知名专家学者的力度。实行集体备课和教案审查制度,提高施教机构专职教师授课质量。要积极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不断创新培训教学方式,深化培训教学改革,进一步增强教与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三是加大干训工作目标考核力度。要实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由市委干教工作领导小组分别与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经委、市商委、市教委、市人事局、市卫生局、市农办、市工商联等培训主管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部门综合目标考核。
四是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切实解决工学矛盾。将干部培训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原则上不安排外出培训。在培训对象上,上半年以各镇街干部为主,下半年以市级部门干部为主。在培训内容上,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主要学习内容作为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与“先进性教育活动”两促进,两不误。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十七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打造全国重要人才集聚中心”为目标任务,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基层组织部部长,必须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聚焦目标任务不动摇,通过“四个聚焦”,做好人才“引育用留”文章,以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赢得竞争、赢得未来。
一、聚焦“产业振兴”,千方百计引人才。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要坚持以产聚才,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千方百计盘活人才存量、扩大人才增量,努力引进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产业人才。要围绕产业升级抓引进。紧紧围绕**区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现代商贸、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引进一批产业发展所需的海内外战略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要围绕产才融合抓引进。要建立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人才需求菜单,绘制**区重点产业领军人才、顶尖团队“分布图”,让企业“按图索骥”招引人才,推动经济发展与“人才、智力、信息”等要素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人才紧跟产业走、产业依靠人才兴”的互融互促局面。要围绕特色阵地抓引进。结合**区实际,以打造现代服务业领域重要人才集聚阵地为目标,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教育、医疗健康、文化旅游、数字经济、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人才,全力将**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领域重要人才集聚阵地。
(工匠、职工)创新工作室。
三、聚焦“改革创新”,不拘一格用人才。用好用活人才,关键在体制机制。要大力推进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攻坚行动,下大力气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坚持“破四唯”与“立新标”并举,要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科学设置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开展差异化评价。要建立宽松的管理机制。加快推动政府简政放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努力实现用人单位“按需招人、自主进人”。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探索在**区建立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要建立灵活的使用机制。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观,采取项目合作、兼职、有偿咨询、参与技术诊断与设计、担任技术顾问等方式,加大柔性引才力度。要打造一批“人才引进、技术研发在外地,成果转化落地在**”的人才飞地。要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人员流动制度,突出市场主导和企业主体,保障和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打破人才工作的地域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畅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提高人才的流动效率,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
医疗交通环保等配套设施,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让各类人才舒心生活安心。
工作。
专心发展。
人才工作培训座谈发言篇十八
同志们:
目前,我院核定人员新编制500人,实有在岗188人,空编312人。现有研究生26人,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89人。不少科室缺少专业技术人员,影响工作开展。医院既需要引进高层次人才、实用性人才,也需要培养人才。对人才工作上,有以下建议:
采取外派学习、在职教育、师承帮带等方式,大规模培养人才队伍。一是送出去进修培训。注重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进修培训工作,组织各临床科室常年派出1—2名专业技术人员到上级业务单位轮流进修。二是加强在职学习教育。对在职人员学习教育制定培训计划和措施,积极培养医院现有人才。三是搞好名中医师承工作。搞好名中医师承工作,通过名中医带徒传承其经验,充分发挥名中医师的帮扶、指导作用,促进中青年医务工作者业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一是主动引进人才。20xx年市卫生局组织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等几家医院分别到山东大学、青岛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潍坊医学院等10余所高等院校招聘人才,20xx年我院成功引进高校毕业生17名,效果很好,希望能将此活动常态化。二是合理分配人才。医院各科室之间人才结构不均衡,每年将引进的人才按照所学专业合理分配,做到引进人才合理化使用,缓解科室人才不均问题。
一是提高待遇促创业。调整绩效考核办法,将奖金分配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与服务质量挂钩,增强医务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急需、紧缺人才,除发给工资、奖金外,每月增发一定数额的技术补贴。二是搞好安置暖人心。及时帮助引进人才解决生活、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如住房、家属安置等,做到感情留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义务兵退伍代表发言稿(汇总8篇)
- 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19篇)
- 最新家长进幼儿园活动方案(模板13篇)
- 家长会方案设计 家长会方案设计一等奖(八篇)
- 最新年底茶话会活动方案(通用19篇)
-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部编版(汇总15篇)
- 三好学生举荐信 省级三好学生推荐信(三篇)
- 小学语文(通用13篇)
- 2023年作文给妈妈的一封感谢信(汇总10篇)
- 2023年初一语文风雨教案部编版 2023年初一语文风雨教案部编版下册(5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
相关文档
-
名人小故事简短(模板13篇)
10下载数 270阅读数
-
2023年社区科普活动方案范文(模板9篇)
47下载数 443阅读数
-
2023年给母亲节送礼物的心得体会及收获(大全9篇)
20下载数 808阅读数
-
流水别墅心得体会范本(优质10篇)
19下载数 973阅读数
-
警察与医院共建协议书怎么写 警医合作协议书范本(三篇)
32下载数 129阅读数
-
我的幸运日英语myluckyday 我的幸运日英语作文80词(三篇)
50下载数 356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