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2 12:25:48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随着时光的流转,总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关注事实和数据,尽量客观地进行分析和评价,避免主观臆断。请大家参考以下范文,了解总结的写作风格。
标准课程论文篇一
中学是学生成长和成熟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使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显得十分迫切。体育教学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其根本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然而,在施教和培养兴趣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出现片面的或倾向性的误差,使其成效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如何正确有效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加深对体育锻炼的理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中学生体育兴趣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1、中学生的体育兴趣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成效。教育实践证明,使学生感到有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只有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才能充分发挥体育训练的整体作用,实现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2、中学生体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当前,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足,主要原因是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够,或是由于基础较差对体育锻炼缺乏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关键在于如何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对待体育的兴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中学生体育教学应紧密围绕学生兴趣开展,体育兴趣是体育教学展开的核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体育锻炼需长久坚持,只靠区区几个课时无法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体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和锻炼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养成健康的生活锻炼习惯。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要求学生达到无限的时间所能达到的成果是不可能的.,但使学生获得使之不断锻炼的内在动力(即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和兴趣)是可能的。要达到如此的效果,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切实围绕学生兴趣将体育教学推向新的局面。
二、评价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四个标准。
1、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体育成绩是体现身体素质好坏最直接的指标,我们所普及的体育教学,其根本目的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达到体育健儿或运动员的标准,而是通过体育训练,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在锻炼和竞技的过程中感悟体育本身所带来的精神意志品质,从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因此,单凭体育成绩的好坏来判断学生对待体育教学的热衷程度,即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兴趣是片面的。
我们在评价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兴趣时,应该注重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认识,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待体育训练的兴趣。通过积极、适当的参与并取得综合的成长效益,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以加强和锻炼,学习效率明显提高,精神状态日趋好转,各科成绩协调提高。使学生在感受通过体育锻炼带来的综合效益的同时,更进一步地加深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加深体育锻炼的认识,这是检验学生体育兴趣科学提高的自身素质标准。
2、学生们更为广泛的参与和组织体育活动。体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人们的广泛参与,我们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这一重要的原则。应该说体育活动以它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大多数学生都愿意参加积极健康的体育活动,并适当地坚持体育锻炼,以此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加强心理素质。但也有个别学生,因为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对待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有恐惧、厌烦和逃避的现象。如何想方设法,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这部分学生渐渐扫除心理的障碍,在体育锻炼中逐渐树立自信和兴趣,是我们体育教学的关键,也是考察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的重点。此外,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十分重要,就是说离开教师的硬性规定要求,学生们能否自发组织和开展广泛、健康、安全、合理的体育锻炼与活动,这是衡量学生体育兴趣是否广泛与积极的参与标准。
3、中学生的体育发展引起来自家庭、社会更为广泛、切实的关注。以往在谈到体育兴趣时,通常是指学生与体育教师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学生对待体育锻炼的兴趣除了自己对体育的喜爱程度外,主要靠体育教学让学生不断加深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但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的逐步重视,体育带给社会的效益也在不断提高。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兴趣单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是远远不够的,它应该是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立体式的互动。此外,社会能否对学校在组织学生体育活动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提供一定的便利,这些必不可少的社会条件对全面快速提高中学生体育素质同样起着巨大的作用,是衡量中学生体育兴趣的社会关注标准。
4、拥有一支综合素质强、教学方法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师队伍。去的体育教学更多的侧重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技巧,随着人们对体育事业的不断认识以及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当前的体育教学应更加注重如何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理解,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提高改进自我健康的能力,加强理论基础并通过体育强化中学生的精神品质,充分发挥体育锻炼在青少年成长发育期的巨大作用,取得明显的体育效益。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由以往单一的“技术型”向“智能型”过渡。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掌握普通的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的理论以及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的手段;在能力素质方面,要求教师具备体育教学、训练指导、思想教育、教学科研、生理保健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师们应在转变更新教学观念的同时,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的知识面,将其融会贯通并获得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以适应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更高需求。
标准课程论文篇二
东方文化领域内的大多数民族注重在运动中修身养性,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往往将伦理道德视为重点,强调人文精神和人本思想,重文轻武,崇尚中庸之道。其中,尤以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为典型代表,它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发展出以宗法体制为背景,以儒、道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精神。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提倡人与自然应该处于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之中,因此提出“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哲学观,指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力图达到身心兼修,阴阳平衡,个人内外的协调统一。这种哲学观一旦与体育活动相结合,就形成了以提高个体内在修养和塑造个体人格为目的的体育文化精神。由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的根本要求是通过锻炼身体以达到心灵的升华,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体育是一种“以心为本”的体育。既然古人从事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修身养性、益寿延年,那么就会倾向于选择直观领悟和内在意念修炼的方式而不是诉诸于求助外部力量,更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身体对抗与较量来实现。所以,中国传统体育活动方式表现出鲜明的“自娱性”特点,讲求的是个体通过身心双修,达到内在与外在、形与神的和谐统一,即在体育活动中,不仅要注重养身,而且还要自外而内地养性、养志、养气、养心,强调运动中的身体最终能够达到“精、气、神”浑然一体的境界。即使是要进行体育竞技活动,古人也认为那些体能、速度、技巧等身体机能的较量太浮于表面,高手之间较量的应该是精神境界的高下,包括心智、人格、修养。因此,在中国体育史上,鲜少发展出像西方体育那样竞争性强、对抗激烈的比赛项目,这与西方自古以来崇尚挑战和冒险,追求不断超越人类运动能力极限的体育理念是截然相反的,热爱竞争运动的西方人则在现代社会将这一体育理念明确表述为“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西方传统文化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哲学精神基础之上的,其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肯定个人自由,支持平等竞争,鼓励个人不断超越自我,突破生理与心理的极限。西方的哲学思想又助长了这种体育竞争意识,激励着他们积极投入到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之中。长此以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激烈竞争机制,使西方人逐渐形成意志顽强、个性独立、思想解放、富于进取精神的民族性格。因而他们相信只要经过严格的体育训练,不断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就能在竞争比赛中赢得胜利。与注重身体的内在道德心性修炼,内敛型的东方传统体育不同,西方的哲学传统、民族性格和社会历史进程所孕育的体育文化,是一种注重身体外在能力提高,超越型的体育。这种体育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在一定规则范围内展开的竞争运动,简言之就是“竞技型体育”,“公平竞争”是其核心要素。体育运动的“竞争”是参与者们凭借自身的体能、速度、灵敏度和柔韧性等素质,以及专门的运动技术技巧和心理能力,在完全发挥的状态下所进行的激烈对抗与冲突。只要双方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竞争对抗愈激烈,比赛的精彩程度就愈高,个体的身体潜能就愈被开发,参与者的精神追求也就能够得到越大程度的满足。因此,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总是竭尽所能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西方以“竞争”为核心的体育运动是一种展现机体能力、意志品质、荣誉感、勇气和斗志的活动,在此过程中个体人格精神亦得到完善与提升。但是,体育竞争的目的毕竟是为了最终的输赢结果,其价值取向是线性的、单向的。现代体育的赛场上,绝大部分项目都是源自西方传统体育系统,例如田径、球类、拳击等无不具有高强度对抗的特征。
2.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
不同文化领域中哲学思想的比较差异往往导致了体育价值取向的千差万别。如前文所述,中国哲学崇仰“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天地之间,包括人与自然都是由“气”而成,由“气”而生,因此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中国人追求阴阳调和,中庸节制的养生之道。而西方哲学讲究的是主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注重对客观对象的征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处理与客体的关系上,中国人注重物我合一,西方人注重以科学的方法认知对象;在思维模式上,东方人重直觉顿悟,西方人重抽象思辨;在生活观上,东方人安于现状,知足常乐,西方人富于创新,不惧冒险。以上因素都影响了中国和西方体育文化观中价值取向的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视气质、品德、精神的内在修养的体育价值观,而把人的身体视作是三者的载体。道家主张顺应天道、无为而无不为,追求道法自然的人格养成;儒家重视道德伦理和宗法体制,着力于塑造遵从礼法、积极有为的“君子”人格;佛家则主张超凡脱俗,六大皆空,追求心无一物的超脱人格的锤炼。儒、道、释三者可以说都对中国传统体育价值取向产生过重大影响,这也造成了中国传统体育多重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体育发展历程中,显而易见的一个特征就是人们往往按照由表及里、由外至内,由形而下的身体活动到形而上的精神修炼这样的运动顺序,实现伦理、自由、超脱等多重人格的造就。因此,中国体育文化并不一味追求身体运动能力的提高,而是以运动的方式达到养“气”的目的,它不仅意味着对身体的养护,更主要体现为心性、人格、道德修为、乃至精神境界的滋养。西方在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上与中国完全不同。以西方传统体育的代表古希腊为例,它重视外在的身体更胜于内在的精神。尽管古希腊的运动者也强调身体应与精神相一致,但是他们更认同的是在身体美的基础上实现二者统一。与东方体育的代表中国相比,古希腊人更看重由身体的力量所展现出来的美感,他们的体育理想并不是身体内部无形的道德人格或精神境界,而是血统纯正、体格强壮、身形健美、擅长各种体育运动的身体本身。古希腊人对理想身体的崇拜,无疑对其绘画、雕塑艺术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而这种注重身体之美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希腊体育观念的形成。他们以培育理想的身体为目标,创造出许多独特的运动锻炼方式和技巧。可以说,古希腊体育为推动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与成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3.中西方体育文化方法论的差异。
中国传统体育注重养生,主张寓“养”于“动”。这是因为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人们进行身体锻炼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与自然相互交换的过程,从而排除浊气,汲取真气,最终达到五脏六腑通达顺畅的目的。中国传统体育一直坚持的信念是,人体健康和寿命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内而不在于外,因此更注重意念的修炼,即使有身体动作,也是简单而徐缓的,人们在掌握这些动作时,往往诉诸于直观顿悟,追求动作的整体效果和内在神韵。概括地说,以静养生,寓“养”于“动”,是东方体育运动的重要特征。由于它以身体的内部活动为主,辅之以外部运动,所以带有肌肉剧烈收缩的动作并不太多,而且在具体的动作设计上讲究缓慢、动静结合,强调“形随神游”、“澄心如镜”、“静悟天机”。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本民族的体育文化之中几乎没有产生像西方那样纯粹追求外在身体理想美的运动方法,也没有发展出职业性的比赛,即使有对身体的关注,往往也是为了借此称赞它所体现的内在气质精神。还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体育活动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它们主要依附于其他社会活动之中,相互之间未形成紧密的联系,因此也就没有发展出一个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与之相应的方法论。西方人渴望通过体育运动修饰外形,获得强壮的体格和健美的肌肉线条,因而在西方体育文化中,大多数运动项目都需要人体大肌肉群的参与,而且程度非常剧烈。西方体育热衷于通过不同的体育项目对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方面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获得人体各部位机能的全面提高。比如在跑步、跳跃、投掷、摔跤、体操等项目的运动中,人们分别锻炼了身体的头颈、手臂、肩胸、腿等部位,进而改善人体的运动水平。同时,西方体育重视对身体结构、运动方法的科学探索,注重对人体解剖和生理机能的研究,在运动方法上遵循力学原理,追求符合人体科学和比赛规范的对抗与竞争。因此,西方体育文化体系有严密的科学理论研究作为基础,有严格的体育运动竞赛规则作为规范,还有运动场地器材设施的精密设计作为支撑,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与其无法相媲美的。
中西方体育文化虽然存在极大的差异,但是也有不少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1.共同的体育文化基础。
西方的体育自古希腊以来,就把追求和平、公正的运动精神作为根本目标。比如古希腊的伊斯利城邦与斯巴达人共同签订的“神圣休战条约”,条约规定处于战争中的各城邦在奥运会举行期间暂时停战,共同参加神圣的奥林匹亚运动会,保证运动会在和平的环境下顺利进行。奥运会的参与者们包括运动员和裁判员在内,比赛前必须到宙斯的神像前宣誓,保证遵守比赛规则,公平地参加各项比赛。古代奥运会所标举的“和平”、“公正”的体育精神,为近现代西方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近代顾拜旦在古希腊奥运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奥林匹克主义”,其核心原则是力求使体育运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强有力因素”。“奥林匹克主义”的提出将西方体育引向了维护和平与公正的发展轨道,现代社会这一体育精神在各项赛事和运动会中得到继承与发扬,和平的比赛环境与严格的规则规范确保了每一位选手在平等的条件下展开对决较量。中国本土的传统体育虽然没有像西方体育那样经历由古代奥林匹克向现代奥运会转型的过程,也没有明确将和平、公正作为运动的宗旨,但是在儒、道、释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体育无时无处不表现出贵“和”与尚“礼”的特点。比如规范武术行为的武德便是源自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武林的众多流派无不以武德为其宗旨。这种遵守礼法规范/以“和”为贵的原则,实质上与西方体育一直贯彻的“公正”与“和平”原则在精神上颇为契合,所以就像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铸就了西方体育精神一样,东方的伦理思想也构成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髓。
2.共同的体育文化理想。
现代社会一般是以真、善、美三个方面来评论人格价值的。真、善、美的统一,是最高的人格境界。现代体育以其变化莫测的结局、恢宏的气势、优美的艺术性塑造着人们理想的人格。现代体育的竞技性决定了“公平竞争”是它的灵魂,人们在相同规则的制约下,必须通过自己真实的技艺,才能取得胜利,赢得观众的认可和赞美。现代体育把人生过程常遇到的成功、失败、挫折、艰辛、泪水和欢笑等悲欢离合,融注于短短的瞬间,使人们一次次去经受各种意志的考验、心理的冲击,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它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人们追求新的希望、新的理想和新的人生。体育还为人类塑造着美,它不仅有像艺术体操、花样游泳、健美操等审美特征很强的项目,而且任何体育项目都蕴含着动作、形体、姿态等美感因素。无论是直接投身于运动过程或是观赏一场体育比赛,人们都会感受到生命跃动的活力,领悟到人生奋斗的快乐,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现代体育以其特殊的方式,使人们在运动中得到真、善、美的熏陶,不仅使人们身体健康、充满活力,而且使人善于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培养出美的情操,塑造出美的心灵,使生活充满情趣,在促进人们身体和精神完美的同时,使人格得到完善。理想人格的塑造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建构中居于首要地位。因此,对于在儒、道、释思想互渗互融的文化氛围中逐渐成熟完善的传统体育来说,如何在体育活动中锤炼个体的人格精神,提升内在的道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传统体育的特点就是通过体育活动来启迪心智,教化情操,使身体修养和道德修养二者兼备,共同塑造理想的综合性人格。显然,其塑造方式主要是通过个体的修炼来完成对道德品格的培养,精神境界的升华。在中国传统的体育活动中,无论是武术还是太极,乃至各类养生方式,都是在活动过程中极力实现内与外、德与体的协调与统一,简言之就是既要体现“仁”之精神,又要谨守“德”之原则,还要追求“勇”之品格。因此,中国传统体育的终极理想目标就是通过德体合一、身心兼修的体育活动,塑造融合了儒、道、释理想的综合性人格。
3.共同的体育文化目标。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类获得各种高科技带来的身体享受,由此也导致身体能力的下降,日益发达的头脑和日渐柔弱的身体形成强烈反差。现代体育以促进人的健康与发展为己任,它以追求身心和谐发展为号召,将人们引向了朝气蓬勃的运动场、健身馆和赛道,引向了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人们在运动中增进彼此交流,与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等生命融洽相处。在运动活动中,人们可以充分的放松精神、锻炼肌肉,使身体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体育既使人们得到现代科技所带来的各种享受,又使人们保持了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身体与精神的和谐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体育日益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必要内容。据现代研究表明,人类的身体与大脑都蕴藏着丰富的潜力而不为人知,目前已开发的只是非常少一部分。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中预言,技术与人类潜能是今日人类面临的两大挑战和机遇。所以,尽可能地挖掘和发挥人的运动潜能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来说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奥运会赛场上,体育纪录一再被刷新,极限也屡屡被突破,这恰恰证明了借助于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人们能够不断提高身体机能,甚至创造出人类历史的奇迹,“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始终引导着人类在探知身体潜力的道路上持续前进。与西方体育一样,中国体育也是明确将不懈追求人的发展与完善作为终极目标。中国传统体育中就已提出德体合一、身心兼修的原则,它要求人们通过由外在身体的锻炼到内在精神的修炼这一过程达到修身养性,领悟生命之道的目标,从而真正实现身体与精神上的成熟和完善,即所谓的“成人”。这就决定了中国体育活动必然是一个自我求索和自我领悟的过程。所以人们往往发现,真正武艺和武德兼备的武者,并不急于凭借他的武艺高超胜人一筹,而是以其深厚的修为和高尚的人格令众人诚服。中国的武术精神中自始至终贯穿着德艺兼备的观念,认为只有外在的身体与内在的心、意、神完全统一,才能达到武术的至高境界。中国的太极拳素来就有“拳打千遍,神理自然”的俗语,所要求的就是习拳者应在实践中去揣摩拳法之精妙,去领会太极之玄奥,甚至从中参悟出“天人合一”的终极之道。
标准课程论文篇三
1.学情分析.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都是学生.学情分析有助于教师把握班级学生的总体情况,做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高职院校的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与本科生在学习动机,自学能力,学习习惯,英语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不必拔高要求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活动.
2.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是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根据课程标准,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而制定的标准和境界.
高职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虽然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但其设立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服务,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专业教学服务.在课程标准的界定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具体制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根据教学内容,分析重难点,确定合理可行的教学目标.以英语阅读课为例,根据构建的课程标准其教学目标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相关语言点;(2)能力目标: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和结构,训练阅读技能;(3)批判性思维:让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其思辨能力.
3.教材分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在课程标准规定的范畴内教师不但要科学地利用教材的内容,更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补充教材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也应基于英语学科的内在逻辑并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匹配,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应.
4.教学方法选择.科学而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交际教学或任务型教学以顺应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课程标准,灵活运用六步教学法、四阶段教学法、实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教学效果.
5.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在教学材料难度不大,学生已有足够输入的前提下,授课中可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思路来设计教学环节.否则学生会因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参与课堂活动而焦虑,形成负抑制.阅读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型,下文以此为例进行说明.(1)lead-in:课文导入环节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好导入环节能有效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头脑风暴,背景式介绍,故事导入,提问式,讨论式和复习导入等.(2)readingcomprehension:首先进行globalreading,通过快速阅读让学生了解段落内容,可设计ppt展示填空练习,使学生关注文中故事发展的关键词,通过填写关键词使学生了解文章大意及发展脉络.然后detailreading,重点讲解语言点,列举出重难点词汇和句子.(3)roleplay: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4)criticalthinking:这是教学实践环节,可分组辩论,或课后讨论.
6.考核评价.课程标准决定了大学英语的考核评价应是多元化的,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1)多维度考核指标.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着眼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学生的专业面向来选用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等多维度考核指标,具体包括英语阅读能力、英文写作能力、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职场英语业务能力、英语听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英语终身学习能力等.(2)多样化考核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采用提问、表演、讨论、辩论、演讲、论文、测验、证书等多样化考核方式.(3)多元化考核主体.由学生、专任教师、教师及企业导师实施多元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更全面、科学的评估.(4)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关注学生语言运用技能的形成过程,积极推行形成性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为辅的考核模式改革,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职业素质.
标准课程论文篇四
《课程标准》在我们实验区正式实施,对实验区教师提出了严峻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我们要把握机遇,充分认识这次课改的重要性,以全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对待新教材,对待课改。《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学内容,便于教师更好地发挥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课程标准》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及课程评价上与传统教学都有很大的差异,这就从多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转变教学理念。
1.《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求教师掌握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
体育教育本身是一种鲜活的创造性劳动,体育教师不应因循守旧,而应不断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信息,不断改善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体现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2.《课程标准》设计和评价的各个环节,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对学生发号施令或对学生施以机械的灌输,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和活动的知识容器。而课改新思想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核心问题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其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只注重教师主导,忽视学生需要和情感体验的现状。例如在《开火车》游戏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告诉学生怎样做,而新的课改思想只给学生条件:用单脚跳的形式自由组合到达终点。让学生自己去发挥创造,通过实践,体验失败,体会成功,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由2~3人的组合过渡到多人组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3.《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学生在身体机能、先天素质、个人爱好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我们不能要求每个学生篮球、排球、足球样样精通,跑、跳、投成绩均优秀,这是不现实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注重促进学牛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所以教师就得下功夫去研究学生,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运动技能了如指掌,才能对症下药。全面了解了学生个性和兴趣,才能去发展个性,培养兴趣。同时,教育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与关爱运动能力弱的同伴。
二、搞好课堂教学改革。
1.制定好教学文件,是搞好课堂教学改革的依据。
《课程标准》根据健康三维观,体育自身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趋势,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教师不要把运动技能教学作为唯一目标,而应结合实际,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一项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多元目标来完成,教师在制定各个年级的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2.根据新的评价思想,搞好课堂教学评价,是搞好课改的关键。
课堂教学更注重口头评价,教师要随时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纠正,对学生的活动要加以评价鼓励,对有关的知识要加以渗透,教师的评价是全方位的,不能局限于技能评价的圈子里,这些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口头评价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课程标准》把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把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把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把学生个人评价与学生间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扬合作精神,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做好及时性自我评价,每堂课后坚持写教学日志或教案评述,我们体育教师除了上课外,还有两操、运动队训练等诸如此类的工作要做,所以很少有在课后写教学体会的。按课程标准思想,若想达到五个领域目标,教师必须学会及时总结,找出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哪些是值得发扬的,哪些是应该弥补的,教师在课后能坐下来认真思考,对以后的系统上课是大有益处的。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思想理念上要重视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兴趣和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初步掌握运动技能技术,了解一般体育卫生常识,在活动中发展兴趣和能力,学会尊重关爱他人,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态度。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跳跃性游戏和体操跳跃中纠正学生的不正确落地姿势:帮助学生了解勇敢与蛮干的区别,帮助学生完成动作等,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加强实验工作做好科学研究。
《课程标准》要求实验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极大限度地开发和调动教师创造积极性,在全新的环境中发挥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发展学生各项能力,认真严谨地做好实验笔记,将第一手材料准备好,为将来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的检查分析做准备。
总之,《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在改革的新环境中要提高认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探究创新,强化体育教学质量意识,勤奋努力,开拓创新,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标准课程论文篇五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新的误区。
1、新课程的“新”不是教学仪器上的“新”。
在所上的课中,许多教师都使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却不应成为评价好、差课的唯一标准,同时教学课件的制作很费时间,又不是一般教师所能胜任的。有一节二年级的《品德与社会》是这样的:课题是《家庭树》,一共用了十几次电脑,但是可以看出教师并不是很熟练的,同时,给人感觉就是多媒体只是传统的小黑板的替代品,没有什么真正的价值。我想,教师的基本功是很扎实的,如果用录音机和小黑板可能会节约许多时间,同时教学的效果可能会更好。有许多节课,我觉得就是教学课件的展示课,却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人文性,教学的主体是人,而不是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有它形象直观的长处,但是课堂上的是活生生的人,课件不能充分考虑到许多突发事件,而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靠教师的教学机智来解决。我们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被课件“牵”着走,给人感觉不是人在使用课件,而是课件在左右人。事实上,要不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我想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而不是仅仅为了体现新课程思想。
2、新课程的“新”也不是要教师少说话或不说话。
3、新课程的“新”不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绝对自由。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许多课堂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主体地位的体现却不是只让学生做,教师看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说话,却被看作是课堂教学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观点我想绝对不是正确的。给学生自主,但却绝不是给他们绝对的自由。有这样一节语文课,是《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师让学生模拟彭大将军和其他同志为杀不杀大黑骡子这件事争论的情景。学生自由组合,课堂上好不热闹。一些学生一时和这两个学生为一组,一时和那两个同学一组,结果是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完成了任务。我想教师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应该有具体的规则,毕竟没有绝对的自由!
4、新课程的“新”也不是教学环节的多样化。
在教学中,我们一贯提倡要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我觉得有许多教师为了展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又是为了课堂目标的'完成,就设计了许多教学环节。有一节语文课,一共有十三个教学环节,使我们这些听课的教师都累得够呛,可以想象我们的学生是什么样的感受。教师最后问:“今天大家学得开心吗?”学生答:“开心!”“老师也很开心和大家一起学了这节课!”真是一堂“完美”的课。但是我觉得有许多环节是可有可无的,为什么不把它们去掉呢?我想:要想真正地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学的环节就不宜过多,应该突出重点。
二、新课程的“新”如何真正地体现出来。
1、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知道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区别。
以往教学大纲突出了知识的主体地位,它主要是对教师如何教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在以往教学法大纲的基础了,突出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课程学习中“人”的作用,尤其上学生的作用,还注重教学法的指导。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地研究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白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才能体现“新”字。
2、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真正的体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现代教师的共识。如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呢?这里应该注意不要走入两个极端,一个不敢放手,一个是完全放手。我想在课堂上要注意这样几点:(1)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3)要注重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4)要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夸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班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的发展层次,以便自己灵活地制定教学计划。有一个数学教师做得很好,他在教学五年级数学《带有中括号的计算式题》时,学生的计算能力是没有问题的,他就让学生自己看书,总结计算的法则。学生也是很快就总结出来了,做得也很好,他又讲了一些注意点,完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评课时,有一些教师说:“他这样上课太简单了,怎么不让学生多做一些题目。学生已经会做了,还多话做什么?”乍听,真有道理,教师做了什么,就是让学生看书总结。可是,你想一想,教师如果告诉学生法则,那学生就会立刻会做这样的题目,但是绝不会有成功的体验,自信心也得不到培养;教师如果不加以点拨,那学生就只能在表面上对知识会应用,那就只能说是模仿,还称不上是真正地掌握知识。
3、教学中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要重视人的作用。
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是现代教学的一个趋势,但永远不会成为唯一的手段,永远不会替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设计的教学课件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但课件却不应成为左右课堂进程的主要因素,人才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就会造成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模式化,不利于不同的学生的不同发展。社会的进步在于它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果都是一个模具“造”出来的,那还有什么矛盾,还怎么促进学生进步?教学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应该是多变的,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情境而设计的。因此,我想在一节课中,如果自始至终都采用多媒体,那就不能称是一节好课,至少说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忽视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是多变的。在叶圣陶、斯霞老师搞教育事业的年代,没有什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他们不也成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了吗?于永正老师在他的教学中有时使用的教学辅助工具很少,但是却总能在教学上取得巨大成功。所以,教学上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我们用什么合适的方法,而不是我们用了多少方法。
4、教学不要过于形式化,要注意教学的内容。
在教学中,有时我们老是想着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用什么手段去体现,往往就没有注意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使我们学生能全面发展。只要能让我们的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就是好课。
在许多课上,正是由于我们教师想得太多,因此使教学活动变得只有形式而没有了真正的内容,就像是一套好看的衣服,却没有一个相称的身材人去穿它,那么衣服的美又如何体现呢?衣服,我们知道只要穿得得体就会很好看。同样,我们教学模式不管是什么样子的,只要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就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想的是如何使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或进步,而不是去考虑用什么方法去体现新课程标准。好课说是充满人性的课,说是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课。
总之,一句话,只有在教学中体现“人”的主体地位,才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的真正内涵。学生是多变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不断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新”。
标准课程论文篇六
论文选题:25%(范围、学术性、切题性)。
正文:50%(逻辑性、论证方法、条理性)。
论文格式:25%(规范性)。
为科学、客观、公平、公正评价学生的课程论文成绩,对课程论文实行百分制计分,其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90——100)。
1、选题正确,紧扣主题(与所给题目或所学课程相关),能很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本课程的有关知识。
2、课程论文格式符合要求(如具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能够利用检索工具检索相关的信息与内容。
3、论文中心突出,论据充足,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表达能力较强,分析问题正确、全面,具有一定的深度或有所创见,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4、材料丰富,字迹工整、清晰,无剽窃抄袭现象等。
二良好(80——90)。
1、选题正确,能够与主题联系(与所给题目或所学课程相关),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的理论与本课程的有关知识。
2、课程论文格式符合要求(如具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能较好的联系工作实际,分析问题比较正确、全面,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论文中心明确,论据较充足,层次较分明,文句通顺,有较好的表达能力。
4、材料比较丰富,数据基本可靠,能较好地进行加工整理。
5、语言较流畅,字迹工整、清晰,无剽窃抄袭现象等。
三及格(60——80)。
1、选题与课程或所给题目有一定联系,在理论上没有原则性的错误,能基本掌握和运用本课程医学的有关知识。
2、课程论文格式不很规范,如不完全具备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但尚能能联系工作实际,基本上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分析问题比较肤浅、不全面,或只罗列现象,中心不够突出。
3、有一定的论据,主要数据基本可靠,文句通顺。
4、有一定的原始材料,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工整理。
5、语言较流畅,字迹叫工整、清晰,引用他人的观点普遍等。
四、不及格(60分以下)。
1、选题脱离主题,论文格式不规范。
2、在理论上有原则性错误,掌握已学有关知识很差。
3、文章无中心,层次不清,逻辑混乱,数据不可靠,文句不通顺。
4、材料零乱不全或主要数据失真,加工整理差。
5、主要内容基本抄袭他人的成果等。
标准课程论文篇七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基础建设的大规模开展,建设人才市场持续升温,建筑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适应市场和岗位的需求有了较大调整。现在的土木工程专业涵盖了建筑工程、基础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及地下工程、给排水工程、港口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等多个专业[1]。高等学校按照统一的人才标准进行培养,已不能够完全适应社会和不同用人单位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人才的需求。基于此,20xx年9月,新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颁布实施。新规范以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核心知识为载体,以推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切入点,提出本科教学质量的最低要求,为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和办学基本条件提供了指导意见。新规范执行以后,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变得更加重要,各高校应该根据具体的生源、师资和毕业生就业方向等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
1课程定位与特点。
1.1课程定位。
《土木工程材料》是在第3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新规范规定总学时为48,其中包括36个理论学时、12个实验学时。该课堂的先修课程为《大学物理学》、《理论力学》、《普通化学》,后续课程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施工》等。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主要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使用方法、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并获得主要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方法的基本技能,为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合理选择正确的使用材料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提供必要的土木工程材料基本知识。
1.2课程特点。
《土木工程材料》的特点是: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各章基本没有联系,缺乏系统性;工程应用性强,经验性内容多,概念多,专业术语多,逻辑性较差,看似简单易懂,实则不宜把握[2]。上述特点使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枯燥,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差,学生对课程往往理解不深,应用不灵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欠缺,影响了教学效果。该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改善教学方法,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高能力、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是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1.3教学目标与内容根据新规范的要求,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新规范规定了该课程必修的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与砂浆、钢材、砌筑材料、木材、沥青及沥青混合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其他工程材料共9个核心知识单元,每个知识单元又包括若干个知识点,并规定了需要“掌握”、“熟悉”和“了解”的.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2)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方法的基本技能。强化实践是新规范要求的重点,新规范明确规定了6个必须掌握的实验知识点和技能点。
3)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新规范对创新提出了明确的原则要求,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课程建设。
2.1师资建设。
较强的师资力量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理想的课程师资队伍应该在职称、学历方面满足合理的比例,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是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对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合理的梯队建设对保证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面,我校构建了合理的教学团队,11人均具有该课程的教学经历和经验,其中包括教授5人(其中1人为黄河学者),副教授2人,讲师2人,实验师2人。学历结构:博士5人,硕士6人。我校还积极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和工程实践培训,提供国内外交流学习的机会,不断创造条件提升教师素质,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学术及教学水平都比较高的优秀的师资队伍。
2.2教学资源建设。
2.2.1教学文件的修订与完善新规范颁布后,相应的教学文件,例如教学大纲、实验大纲、授课教案、实验指导、习题库及试卷库等均应根据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等作相应调整。应该根据新规范修订教学大纲,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有科学的学时分配和进度安排,有明确的能力培养要求及培养措施。教案编写要依据大纲要求,遵守教学基本规范和程序。课堂教学内容要系统、完整、不断更新,及时反映本学科的学术进展,并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紧密联系,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根据新规范中规定的核心知识单元和核心实践单元建立配套习题库和试卷库,实现教考分离机制,以形成教学质量的可持续提高。
2.2.2教材建设教材的编排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与专业方向对口,是否符合最新相关规范,能否反映行业前沿与动态等,都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我校一直重视教材和相关教辅材料的建设,一线教师积极积累教学素材和资料,积极参与各类统编、自编教材的编写工作。例如,由白宪臣教授主编的《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已分别被列为住建部和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张承志教授编著的《商品混凝土》、《建筑混凝土》等专著也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已经根据新规范完成了再版的统稿工作。
2.2.3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可以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土木工程材料》为我校校级精品课程,配有丰富和完善的课程资料,比如课程概况、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习题库等,便于学生课下查阅,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2.2.4实验、实习和实践条件建设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重理论,实验、实习和实践环节的仪器、设备和场地等硬件设施欠缺较多,不能满足新规范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依据新规范我校积极加强实验、实习和实践条件建设,2014年共完成总价值300余万元的相关设备的购置工作,新增河南三建、河南省祁湾建筑公司两个教学实践基地,“混凝土工程生产实训基地”也已顺利投入使用。
2.3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
根据新规范规定的核心知识单元、知识点及要求学习深度和推荐学时,结合国内外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并及时调整部分教学内容,构建以知识单元为主的新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体现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使学生掌握工程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1)教学内容应贴合当前工程应用实际和需求。比如,关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教学内容,目前绝大多数教材仅介绍以砂、石、胶凝材料与水为组分的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基本理论,但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调节混凝土的性能、降低造价以及适应不同工程要求和环境等,除上述四组分之外,一般都要添加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等其他组分。另外,工程中应用的混凝土早已实现了泵送化,因此,完全按照传统教材教学内容讲授必然导致与工程实际脱节。鉴于此,教学内容应增加反应工程实际应用的信息。比如增加泵送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内容,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设计的同时重点介绍耐久性设计的指标和方法等。
2)教学内容应能反映土木工程材料发展动态。比如,在教学中介绍目前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热点及轻质高强材料、保温隔热墙体材料、储热材料、绿色建筑材料等。让学生了解当前土木工程材料发展的瓶颈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3)教学内容应涵盖新规范规定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并力求覆盖面广、重点突出,并兼顾与不同专业其他主干课程的内容衔接。教学方法。进一步推进创新课堂建设,强化教学方法改革,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问题式以及协作互动式教学方法。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比如,积极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研制与新规范规定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相配套的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课件、录像等手段,引入flash动画讲解相关试验,将教学内容立体化,表现形式多样化,加强学生感性认知,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加大教学信息量的同时增加了材料图片和实验视频,有利于学生对理论和实验方法、实验内容的掌握。结合建筑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案例讲解引出理论知识,易于学生理解。
2.4强化实践教学、学科竞赛与科研活动。
土木工程材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实验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实践性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实践教学体系由课内实验、创新性实验等环节组成,将传统验证性实验与发展创新性实验有机结合,并对实践和实验教学模式进行“角色”转变,使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信息提供者变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即由“教”师变为“导”师,在“教”与“学”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实现了个别化交互与协作学习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
1)课内基础实验教学方面。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为教师指导,预习、实验方案制订,实验材料和仪器准备,实验过程完成,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实验报告撰写等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与教师交流,分析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2)创新性实验方面。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研究,结合本专业研究动态与教师的研究方向,选择内容新、难度适中和可操作性强的实验题目,指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材料竞赛活动。经过积极组织和指导,20xx年度我校有5项创新性实验项目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立项。
3)学科竞赛方面。每年组织“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参加两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为培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搭建平台。20xx年度我校代表队分获第二届和第三届“苏博特”杯全国大学生混凝土材料设计大赛“实践技能奖”和“团体三等奖”。
3结论。
土木工程材料是一门理论与实验、实践并重的课程,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工作。基于土木工程专业新规范的课程建设,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应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优化知识结构、重视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主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逐步实现课程建设的系统化、立体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培养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标准课程论文篇八
图书馆在社会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服务过程的社会性,而其服务目标也使得图书馆在提供服务时必须是面向大众的群体行为。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标准一般以办馆条件为重点评估内容,而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评价标准的重点逐步从重视图书馆本身条件而向读者的满意程度转变。图书馆的服务大部分是无形的,涉及的因素是复杂的。服务的效果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有些是明显的,有些是潜在的。因此,服务评估的标准应该有多种,既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如果以满足读者需求为重要依据,主要包括四i方面:
3.1读者满意率。
我们知道,读者来到图书馆,总是带着一定的期望而来接受图书馆的服务的,那么,读者对图书馆的评价就会根据自己的期望,评估服务的绩效:即绩效大于期望,就会很满意;绩效符合期望,就会满意;绩效小于期望,就会不满意。也就是说,图书馆服务越能满足读者需要,读者就越满意;否则,就不满意。
读者进图书馆的目的就是从中获得他所需要的资料,那么,图书馆的图书、期刊、电子信息或其它资料能否满足读者的需求,便是读者对图书馆进行评价的一个方面。
图书馆的图书、期刊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是图书馆服务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尽管图书馆资源逐渐趋于数字化,但短期内,丰富的馆藏资源仍是我们服务和实力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在还没有完全实现出版物数据化的近50年内,我们仍然要不断地丰富馆藏,扩大读者范围,尽量使每一个到馆或者不到馆的读者都能查到他所需要的资料。
然而,在电子时代,我们除了要保持完善的传统资源外,还要应用新技术,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创立电子时代全新的、多元化和超越时空障碍的现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对于任何信息资源,我们都要将其视为馆藏。我们的在线目录不仅包括书籍、期刊、缩微资料和音像资料,还包括电子书、网络资源,这些资料能否满足读者需求,对开拓服务空间,扩大读者市场占有率将有重大意义。而读者可以通过使用这些资料的满意程度对图书馆服务做出公正评价。可以根据图书馆的性质,分为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等5个等级,可向读者发出调查表,让读者做出评价。
3.2吸引读者率。
图书馆是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精神产品和知识产品的知识宫殿。其内外环境都应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和文化气息,充分满足图书馆职能和性质的需要。因为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已不再是读者获取信息、查阅资料的惟一去处。面对竞争和挑战,改善馆舍条件,合理进行馆舍布局,增大有限的阅览座位,提供各种特色文献品种,高质量、多数量地满足读者需求。社会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较高的创新要求,图书馆必须注重服务的智力参入,增加服务中的智力因素,如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增加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开发有特色的服务项目和服务形式,改变传统图书馆大同小异的服务模式和功能,像日本图书馆提供的无微不至的方便服务-美国图书馆提供的全面开放服务’可称之为具有品牌效应的服务。我国深圳图书馆的剪报服务,上海图书馆的导入c为读者提供定题服务,利用网络开展最新期刊目次通告服务,并根据读者专题研究的需要,通过e-mail方式将信息直接送至读者邮箱内。
通过建立声像资料自动点播系统,满足读者利用声像资料和休闲娱乐的需要,等等。
节约读者时间是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图书馆不仅向读者提供所需要的文献,还要使读者尽可能快地得到,这就要求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也必须具备相应的自动化管理设备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服务,使图书馆服务工作现代化,为读者节省时间,满足图书馆的各种功能需要。
可以根据每个服务项目的性质和难易程度,通过信息反馈方式,分为高、较高、一般、差等四个等级,让读者对其服务效率做出评价。
3.4情感投入率。
图书馆硬件条件有好有差,但在同等条件下,服务工作也有干得好,干得差的。这与发挥主观努力程度是密不可分的。图书馆的管理思想是“一切为了读者”。图书馆在开展服务工作时,一定要树立“读者第一”的观念。我们的服务工作应更加贴近读者,更加主动地去了解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关心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重视读者对本馆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职责范围内难以克服的困难,使读者感到图书馆的吸引力越来越强,对图书馆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从而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重视度。让读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图书馆倾注的情感。
这方面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使读者根据服务性质和类型,分为很多、多、较多、一般、差等几个等级对图书馆投入的情感进行评价。
总之,图书馆服务评价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评估而提供一个依据,评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是要使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更上一层楼,更好地服务于读者。所以,在对图书馆服务工作进行综合评价时,应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评价结果综合分析,找出薄弱环节,按照特定时期的要求,以点带面,加大改进力度,提高综合服务质量。
标准课程论文篇九
(一)优秀(90~100分)。
观点鲜明正确,能理论联系实际,论证充分,层次清晰,语言通畅,能准确、合理地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对所选论题进行分析;独立完成,格式规范。
(二)良好(80~89分)。
选题比较新颖,观点正确,分析较全面,思路基本清晰,独立完成,能较好地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对所选论题进行分析,格式规范,引用他人材料稍多。
(三)中等(70~79分)。
选题明确,有一定的实践价值;能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对所选论题进行分析;资料掌握能够满足论文需要;论点明确,论据基本充分,论证思路基本清晰,论证思路合乎逻辑;文笔基本流畅,基本合乎写作规范。
(四)及格(60~69分)。
选题一般,实践价值一般;能基本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对所选论题进行分析;资料掌握基本满足论文需要;论点清楚,论据尚可,论证思路尚能合乎逻辑;文笔一般,个别格式不合乎写作规范。
(五)不及格(59分以下)。
内容东拼西凑,逻辑混乱,文句不通,格式不规范,或全盘抄袭。不按时交作业,每迟交一周扣5分;不按格式要求,例如字数不够、不用方格纸誊写、不写姓名学号等,每项扣5分。
标准课程论文篇十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社会对高层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从分析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设计入手,然后着重分析高层建筑中的总体设计,然后再对高层建筑分类设计进行分析,同时在表述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要点;总体设计;分析设计;安全设计。
一、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中的整体设计。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的结构和建筑技术不断地在提高,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发展,当然在发展的过程中,高层建筑的结构或者说是外部及内部设计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高层建筑是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高层建筑的优良的建筑设计可以体现城市的物质发展,而高层建筑美轮美奂的建筑设计又代表着城市的精神文明的发展,所以在高层建筑中,重视其建筑设计已经摆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首先体现在它的整体设计中。
1.下部分裙房的多样化设计。
在高层建筑中,底部的公共用房或者说是附属用房的占地面积往往超出了高层建筑的上部楼房,底部的这种设计,在建筑学上被称作裙房设计。在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中,下部分裙房设计虽然对整个城市建筑的影响并不大,但裙房设计对街道的宽敞度及人性化空间的创设影响比较大。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裙房的设计与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风格并不相同,在立面设计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说裙房的设计比较细致,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体现出多样化来,以免显得过于苍白。
下部分裙房的分类主要为基座式裙房和分离式裙房。基座式裙房的设计主要是通过框架、框筒等,使得高层建筑的公共用房集中在底部,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三点,既可以保障裙房有更多的建筑面积,又可以保障高层建筑与毗邻的建筑有一定的防火或者防遮阳等安全距离,还可以使得高层建筑的设计与临街的风景产生和谐统一的效果。
分离式裙房主要是在地基面积比较大的情况下才会选用的一种裙房设计,所谓分离式裙房主要是将高层建筑的主体建筑群与裙房实现完全分离,主体建筑与裙房之间通过连接体来实现相联系,形式分离式的组合。分离式裙房的设计,可以有效地丰富主体建筑与裙房之间的搭配,还可以保障主体建筑与裙房之间不比发生某种必须的关联,保障各自功能的实现。
2.下部分裙房的人性化设计。
裙房是高层建筑中与城市环境结合最紧密部分,对高层建筑的下部分裙房设计,还应该体现人性化的处理。因为下部分裙房设计对于市民来说,是最直观的视觉内容,也是市民视线可及的范围,裙房的人性化的设计可以让市民感觉到城市化气息,同时下部分裙房设计的人性化,可以让市民感受到街道的布局。虽然下部分裙房设计的人性化对于高层建筑的生态节能,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但却可以反映出高层建筑的设计风格,也是比较重要的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另外,裙房的人性化设计,可以丰富高层建筑中居民的情绪,消除高层住户的高空紧张感,高层居民在俯瞰楼下街道时,可通过丰富的裙房设计来提升环境的亲切感。
3.巧妙处理搭楼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过程中,还应该着重地巧妙地处理好搭楼设计,这样通过巧妙的处理,可以使林立的高层建筑体现出层次感和丰富的空间感来。一般的搭楼设计,往往在比邻高层建筑物的设计上,让多个建筑物合作呈现出一个画面来,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一般都是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处理方法。
二、高层建筑中的分类建筑设计。
在高层建筑的整体设计结束后,还可以通过对高层建筑分类设计的一些处理,来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完美结合。高层建筑的分类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底层入口设计、建筑围护设计、服务设施设计等。
1.高层建筑的底层入口。
高层建筑的底层入口设计是分类设计中比较重要的,在设计中也是要求比较多的建筑分类设计。底层入口的方向要避免处在当地冬季风向的迎风面上;底层入口设计还应该适当的架空处理,因为南方气温炎热,雨水较多,适当架空有助于通风和防潮;底层入口设计在门帘上,可以设置一定的防雨防雪装置,同时保障雨水下流或者雪水融化的时候,能够顺利地留到地面上,而不会影响居民的正常出入。
2.高层建筑的建筑围护。
高层建筑因建筑物多高,在高层建筑上居住或者办公的人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所以在高层建筑中要尤其注意建筑围护的安装与设计,在高层公共平台或者阳台的设计上,要加强安全防护工作,阳台的设计要采用闭合的方式,减少居民与户外环境的接触面积,在阳台上增加一定的回笼装置。同时高层的窗户,由于越往高风越大,因此在外窗的设计上,要避免采用开合式的窗户,而应该采用推拉方式的,这样既可以方便居民擦拭玻璃,还可以减少高空坠物的风险。
3.高层服务设施的设计。
高层建筑因为居住或者办公的人员比较多,因此应该充分考虑构建合适的服务设施。在高层建筑物的大厅入口处,设置值班室,在值班室中配置夜间电梯紧急呼叫装置、公用电话。在高层建筑的大厅里还应该设计一些便民措施,天气预报屏幕、收发信件的邮箱、公共雨伞、休息的座位等。在高层建筑物外,还应该根据小区的布局,合理设置停车场、自行车停放处等。
三、总结。
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首先应该分析建筑物的施工设计方案,然后再进行整体设计,同时注重分类建筑设计,最后处理好一些安全防护设施的设计。在进行整体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裙房的多样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同时巧妙处理搭楼设计,在多样化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建筑物的整体设计、建筑物的布局、裙房相邻街道等综合考量,然后根据设计方案选择不同的设计,比如基座式裙房和分离式裙房等,然后再根据这些条件和情形,选择不同的设计,以保证多样化设计不突兀,又能与整体的布局搭配和谐,而在人性化设计层面上,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和居住功能,尤其对于裙房来说,这些底层建筑是与居民直接接触的建筑物,也是居民视线范围内的建筑物,因此裙房的设计要体现人性化,既能够方便陈设一些便民措施,又能从精神层面让居民感受到城市的生活气息。在分类设计的过程中,则需要分布来考量高层建筑的局部设计。主要的局部设计主要集中在底层入口、建筑围护和服务设施的设计上。对于底层入口的设计,要考虑到地形、气候与环境等因素,在满足自然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体现出服务的意识。而在建筑围护的设计上,主要考虑到高层建筑给居民带来的恐惧感,因此在设计中要尽可能消除居民的高空恐惧感,而在服务设施的设计上,当然需要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的居住或者办公人员的日常生活工作的需求,给他们提供丰富性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李世权,高层建筑设计的可持续性理念[j],山西建筑,2009,(01);。
[2]李峰,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2009,(23);。
[4]刘勇,马腾飞,宓学民,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j].科技致富向导,2009,(10).
猜你喜欢:
标准课程论文篇十一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目标,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帮助大学生培养爱国精神、增强社会责任心、激发历史使命感等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v^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佼佼者,是大学生的楷模和榜样。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和素质决定了大学生党员的觉悟和先进性,决定了他们能否真正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能否真正贯彻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并且要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党员数量的增长,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受到国外社会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党员的爱国意识淡漠,爱国行为、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为体现不充分,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榜样和先锋模范作用。另外,随着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新媒体不断涌现,大学生党员接受教育的载体和方式不断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党员通过新媒体不断接受各种新思想、新知识、新观点。在多种思潮的冲击下,有可能会出现淡化爱国主义意识,模糊国家观念、民族意识、社会主义意识,极易受到意识形态的攻击。因此,做好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是大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当前高校大学生党员思想建设的头等大事,是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内容。
(一)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是几千年华夏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性范畴,在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主题与内涵。^v^强调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各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从我们身边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把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与社会需求,以及如何把大学生的思想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把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到社会共鸣的高度。现如今,我们国家正处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就是在中国^v^的领导下,万众一心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步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加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明确自己肩上所负的历史重任,从而更加坚定努力学习早日成才的决心,牢固树立服务大众、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因此,做好大学生党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加深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怀,真正体现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二)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党员政治素质。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加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他们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知识、思想和行为统一起来,继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传统,不断加强自我教育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有助于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作用。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人,应该成为什么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社会,依赖于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祖国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对个人创造的成果作出评价,为个人实现人生价值提供舞台、指明方向。大学生党员是我党的新生力量,是大学生群体先进性的集中代表。加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强化他们的党员意识,磨练他们的党性意志,进一步明确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从而更加自觉努力地发挥表率带头作用。
然而,面对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的党员思政教育工作未能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无论在教育的方式还是内容方面,仍然还是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即满足不了学生的认知需求,也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其教育功能呈现弱化的趋势。
(一)教育方式老套,缺乏灵活性。
目前,我国高校并没有专门配备针对大学生党员的思政教育机构以及人员,这项工作主要在“三会一课”时进行,还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共理论课。所谓高校“三会一课”制度,是指高校基层党组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高校“三会一课”制度是高校基层党支部对大学生加强党性教育和保持大学生党员先进性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大学生党员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大学生党员管理,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根据调查的结果,绝大部分时间里“三会一课”基本都以政治理论学习为主,而且大多是走走过场应应景,并不讲求实质性的效果;学校的公共理论课,也多是道理连篇灌输说教式教学,方式单调内容传统,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更缺少比如像爱国主义、人文主义等主题类的典型教学,不仅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见不到实质性的效果。
(二)教育内容固定,缺乏感召力。
现在,无论是大学生党员的党课、讲座,还是整合后的四门公共理论课,讲授的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史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等基础知识,这些课程内容固定政治理论性强,但也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缺乏感召力、缺乏与现实存在的联系呼应,更缺少鲜明的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无法满足青年学生高涨的认知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三)理论教育过多,缺乏实践性。
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没有单独的形式,往往贯穿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其主要的形式,社会实践是重要形式。但不管是哪种形式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上都存在重理论轻实践、轻现场的问题。纯粹的理论说教能让大学生党员增加爱国主义的知识,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但千篇一律的说教,会让人觉得空洞、乏味。尤其在爱国主义教育的问题上,如果只凭理论说教而不结合其他的方式,激发不了大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也起不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如果长此下去,学生们的热情将会消耗殆尽。
(四)侧重入党前教育,轻视入党后教育,缺乏连贯性。
大学生在入党前,各级党组织对大学生的教育非常重视,不定期写思想汇报,党课知识讲座、写学习心得以及上党课等等。在发展党员的过程中要进行一系列的考察,比如团员推优、群众评议、政治审查等等。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的前期工作十分重视,但是发展结束后,就觉得任务完成了,党员的后续学习和教育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虽然是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是在思想上还是和党有一定的距离。缺乏入党后对党员的教育会导致大学生党员在入党前后产生巨大的反差。
标准课程论文篇十二
缜密,理论基础夯实任何研究如果离开理论的支撑,必将失去生命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信息质量基本内涵及其概念模型是信息质量研究、尤其是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与核心。而《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构建形成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概念模型,为该书构筑夯实了理论基础。作为具有多维属性的概念,信息质量概念界定及其内涵阐释依据学者研究视角、研究观点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特征[1],经历了由以数据生产开发者为主体、站在信息系统角度审视信息资源,到以用户为主体、站在用户角度审视信息资源的信息管理理念转变过程[2]。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信息用户地位日益凸显,能够伴随用户信息需求而持续不断改进的信息才是高质量信息[3],信息对信息消费者(用户)的适用性及满足程度成为衡量信息质量的重要标准[4]。在网络环境中,如何更为全面地界定与描述信息质量概念内涵成为信息质量理论研究的关键性问题。《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以信息质量内涵的演变与发展历程系统分析为基础,重新诠释了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内涵,即信息质量是对信息产品满足信息消费者需求程度的衡量,是信息用户对通过信息搜索与获取过程所获信息内容固有特性(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系统功能和服务性能的主观特性、信息需求或期望满足程度的一种全面、综合评价[4]。该概念站在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信息体验与感知视角,既包括用户对信息产品基本特征、功能和价值的客观评价,又包括用户对信息服务、系统交互效果的体验与感知与其期望值之间比较结果的主观评价,既关注到信息的使用价值,又体现信息的社会价值,是对网络环境信息质量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拓展性分析。由此可见,该书是从信息交互过程和信息用户相交融的角度对信息质量内涵所进行地全面、连续、系统、综合地分析,是网络环境信息质量认知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该书构建形成由信息内容质量、期望质量、交互质量和感知质量4个维度构成的信息质量概念立体模型。在该模型中,刘冰教授强调指出,信息内容质量和信息交互质量是基础,信息期望质量是关键影响变量,信息感知质量是核心构成要素[4]。4个维度彼此间密切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作用,构成概念整体。由此可见,该模型涵盖了从用户需求与期望到信息获取、再到最终获取信息价值收益全过程的信息客观价值属性和用户主观价值感知,更为全面地揭示了信息质量概念的基本内涵,更进一步反映出信息质量多维度、多层次特点,弥补与拓展了基于用户视角信息质量内涵的广度与深度。不但为该书的整体研究奠定并夯实了理论基础,也为信息质量领域的相关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将为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以信息质量概念模型为基础,运用规范实证研究方法,该书进一步剖析网络环境中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期望与信息质量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体验和感知与信息质量的内在关系,构建形成网络用户信息期望构成体系和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体系模型。以上诸方面研究既包括整体关系的宏观构建,又包括内在关系的微观探析,改变了已有研究中分段式、截面式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果,系该研究领域对网络环境中用户心理与行为和信息质量内在关系的最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由此可见,从概念模型到内在关系结构,再到影响因素模型,层层递进、逐层深入,彰显出该书坚实的理论基础,打造形成了该书的理论特色,也充分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思维逻辑和深厚的理论功底。
2内容观点新颖,逻辑结构缜密,打造形成完整的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
《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从网络环境中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概念模型构建与内涵阐释入手,在用户信息需求、信息期望与信息质量内在关系系统分析基础上,在对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全面揭示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构建形成由信息价值属性、系统技术功能、服务交互品质、感观心理体验等4个维度所构成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进一步提出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提升机制。从概念模型到内在机理,从评价模型到应用机制,构建形成完整、系统的网络环境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如前所述,信息质量概念模型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基石。《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从用户需求与期望的渐进满足过程、从过程中用户的心理与感知角度、从过程中用户对信息价值认知与判断的逐层深入,对信息质量概念的界定和内涵阐释。并强调指出,信息质量不仅取决于信息产品与信息系统的客观属性,还取决于用户交互的期望与主观体验感知[4]。该阐释突破了以往以数据和产品为中心的局限,突出了用户视角的连续性,既强调信息的使用价值,又强调信息的社会价值,是信息质量研究视角的重要转折与突破。信息质量评价模型及评价体系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也是该书的核心和精华所在。《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中,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网络环境中,虽然信息效用价值是信息质量的核心构成,但信息交互过程中用户的认知和动机、用户对网络系统的技术功能及界面设计、信息特征、服务水平等方面的情感和观感等心理因素对信息质量评价的影响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用户偏好、习惯、素养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信息质量评价。由此,该书提出网络用户对信息质量的评价不仅仅局限于理性层面,更多的感性因素也影响和制约着最终评价结果[4]。围绕此核心内容,该书所构建的由多维角度、多项指标因素构成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既包括基本的信息产品价值特征属性维度,又包括信息交互过程中从网站各项技术功能、交互过程和服务品质、交互界面和网站设计等方面反映用户体验与感知角度的评价维度。在此基础上,该书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从主观、客观和过程角度,将用户需求、用户情感、用户体验、用户认知等因素有机融入到以信息价值属性、信息服务品质为主体的评价体系之中,构建形成的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指标要素基本涵盖了量与质两个角度。这些指标彼此联系、有机融合,全面、透彻地揭示了用户心理、用户行为等主要因素与信息质量评价的有机联系与影响机理,既反映出信息质量评价中理性层面的考量,也反映出感性层面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较为全面、系统反映与涵盖了用户视角信息质量概念的基本内涵。较好地突出网络环境中用户视角信息质量评价的动态性和交互性特点。搭建形成的全新信息质量评价框架,是对网络环境信息质量现有评价体系的大胆突破和尝试。与信息质量评价领域视角全面、应用广泛的mit数据质量研究项目提出tiqm(totalinformationqualitymanagement)模型相比[5],该模型在其固有信息质量、可达性信息质量、环境信息质量、表象性信息质量等4个维度基础上[6],不但在主观标准中引入了用户角色、用户体验与感知等要素,更从主观、客观、过程3个角度突出体现出全方位、多层面、全流程等特点,主观与客观指标相结合、理性与感性因素相融合,同时兼具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并着眼于用户未来需求的变化和发展。由以上几个角度的评析可见,《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构建的信息质量评价体系,将用户信息心理、信息行为理论有机融入到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之中,标志着信息用户、信息产品、信息过程相融合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理论的确立形成,成为信息质量评价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拓宽了信息质量理论的研究内涵,拓展了信息质量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该书概念界定清晰,理论层次清晰,逻辑结构缜密,是国内该领域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信息质量评价的创新性之作。
3将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现实价值凸显。
随着信息质量评价研究的深入与发展,如何将理论研究与社会问题有机结合,解决社会各个领域中信息质量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成为信息质量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是该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成功之作。《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构建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一种具有较强可操作性与适用性的评价体系,极具实用价值。一方面,该书所构建评价体系各维度、各指标均来自于实证研究结果,是用户网络信息选择与评判实际行为的体现。与此同时,该书还对各维度指标释义及来源做了详细的阐释,为网络信息生产机构、网络信息服务机构站在用户角度,对其所生产或提供的信息的质量的客观评价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与工具,也为网络信息用户选择评判高品质的网络资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与方法。另一方面,该书中为评价体系构建所研究获得的网络环境中用户信息需求和期望、信息体验和感知、信息质量三者间内在关系,所揭示的交互过程中基于用户体验与感知视角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也为网络信息生产者与服务机构全面透彻地理解、有效把握信息用户情感认知与信息质量评价的有机联系和影响机理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构建的以提升信息用户满意度为目的的信息质量改善机制,提出的用户体验与感知优化途径、信息质量综合提升有效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一方面,该书在分析外动力与内动力在信息质量综合提升中不同作用与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形成的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综合提升动力模型,系统分析了信息质量提升动力建设结构、提升路径。另一方面,以动力模型为基础,通过对网络环境中用户体验与感知的优化、信息价值属性提升、网络系统功能提升的研究,根据网络环境的现实特点与用户需求未来发展变化趋势,阐明了基于交互视角的网站系统优化、基于用户信息体验与感知的信息质量综合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具体策略。以上模型与策略是以该书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为基础,结合用户信息需求与期望、信息体验与感知的实际情况和发展变化规律而提出的。该书所提出的信息质量改善机制和具体策略,全面系统地剖析了信息质量提升的内在机理,同时也全面、均衡地考虑到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直接和间接作用力,彼此协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推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并着眼于用户未来需求变化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网络信息生产者与服务者以用户为中心改进与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改善与优化系统设计和功能、制订提升信息质量策略措施提供可资借鉴、切实可行的路径与方法。由此可见,该书将研究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一脉相承,既凸显其学术贡献,更加突出了其实践价值与意义,这也是该书的难能可贵之处,对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导向作用。
4结语。
纵观刘冰教授的《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研究思路严谨,研究方法规范,既重视研究的规范化,又突出研究中思辨特色,以创新的视角、大胆的探索,围绕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展开研究,是信息质量管理领域的一部佳作。该书的出版,为我们深入透彻地了解与把握网络环境中信息质量本质提供了有力工具,为我们科学、全面地评价信息质量提供了有力利器,是我们在网络环境中从用户角度优化信息质量的重要参考和依据。当然,该书所构建完成的网络环境中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一种基于共性的研究。如果在研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取不同类型、不同用户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可以在本著作成果基础上做出更有力的推论,提高研究的外部效度,提升研究结果的实用价值与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如果能够在本书所获成果基础上,选取若干具体的、典型的不同类型网站,采用实证研究方法,获取真实的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评价结果,则可以对本研究成果的可行性、适用性做更一步验证,也可以通过对各类型网站信息质量所做出的总体性评价,发现所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该书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规范、多样的研究方法,保证了研究数据的科学、有效,提升了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但是,基于用户视角的信息质量研究,其核心对象是信息用户。因此,如果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进心理与行为研究中的更为先进的研究方法,如眼动实验法、行为实验方法、关键行为事件访谈法等,在现有研究发现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相信会有更新的研究结论。同时,如果能够采用从网络平台(网页)截取或抓取客观内容数据,再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则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全面地获取用户信息心理与信息行为特征,有效提升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有效性。瑕不掩瑜,相信《信息质量评价研究》一书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将大大推进信息质量评价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服务创新,为实现网络信息质量的优化与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毕强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标准课程论文篇十三
生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感、理解能力上它向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通过生字词的学习,学生还可积累词汇,为阅读、写作练就基本功。所以随着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实施,作为实施者的一员,我们很有必要在这一领域重新审视、探讨。基于此,笔者从教生涯虽短,才疏学浅,却也有一两点思考,愿与诸位同仁商榷。
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认识是学生的认识。教师传授的是间接经验,学生探究到的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优于间接经验。所以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学习中应体会到自己的主人地位。这种说法已经获得了广大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工作者的认同,在实践上,也卓有建树。那么如何在我们的生字词教学上也实践这一点呢?笔者就生字词的确定,生字词的解决,生字词的巩固做了一番尝试。
什么是生字词,一篇课文中哪些字词可以算作生字词?以往这些都是由教师决定的。而教师的依据不过是几本教学参考资料和自己的想当然。其实生字词应当是那些学生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大家都知道,人的认识是存在很大个体差异的。学生的认识不要说和编者教师有偏差,就是学生之间也有偏差。这个字、这个词对于这个学生来说不是生字词,但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就是生字词了。笔者就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很多字词在教师看来学生自然知道,甚至不可能不知道,而事实出乎意料,在课堂质疑时,很多学生就会提出这些字词来询问。所以确定生字词,应当是让学生在朗读或是默读的基础上自己确定。笔者就常指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随手记下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并养成习惯。最后综合大部分学生的认识,确定学生有普遍认识困难的几个字词,作为重点字词。笔者感到,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因体会到自己主人的身份而学习热情高涨。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确定了自己的生字词,如何解决呢?所谓解决生字词,就是学生能够脱离拼音读出生字并默写出来;能够在具体语境下理解、运用生词。传统上,教师习惯提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生字的注音,生词的字典解释义,然后叫学生在课堂笔记上如实抄录。大家可以看到,学生完全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的,他们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存在。这使他们学得很是乏味,事倍功半。当然教师逐个指导是很不现实的,怎么办?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鉴于此,只要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解决生字词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小组内的同学首先根据自己的认识分别确定生字词,然后回到学习小组互相“授长”“补短”。这样一来,通过小组内的请教、讨论、查工具书等方式,学生自己就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大部分生字词,效率、效果也大为提高。对于几个重点字词,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全班讲解。以这样的方式解决生字词,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至于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本文不再另作阐述。
学习生字词核心目的之一是运用。运用字词也是巩固字词最有效的方式。正如前文所述,生字词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实现在一点,仅靠传统的听写,板演,造句是不够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是关键。笔者就是用下面的方法尝试的。课堂上,指导学生自己提出一些已解决的生词,然后课外练习用这些词语写成一段语句通顺、意思完整的话。这既可在小组内实施,也可在全班范围内实施;练习结果既可由小组成员评价,也可由教师评价。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时,有位同学就用“绝伦、匀称、古朴、惟妙惟肖、推崇、胜景”写成了一个文质兼美的语言片断:
[1][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红军长征过草地汇总(通用10篇)
- 2023年爬泰山的感想心得范文简短(优质12篇)
- 车站计算机联锁论文简短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实训总结(8篇)
- 励志深度好文章经典励志深度好文(通用11篇)
- 最新追悼会仪式及主持词(模板20篇)
- 2023年议案议案范文(精选16篇)
- 知党爱党 知党爱党入党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5篇)
- 最新我爱教师演讲稿(精选13篇)
- 小型生活超市策划案 小超市策划方案(8篇)
- 淘宝试用成功报告范文淘宝试用报告 淘宝试用报告怎么写(八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