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有助于实现自己的梦想。总结应注重逻辑性和连贯性,要有明确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通过范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总结的写作风格和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灵活运用。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论文篇一
方继平(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石家庄050000)。
摘要:由于近年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推动,全球化迅猛发展。随着全球化的纵深拓展导致全球不平等、不公正现象越来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反全球化运动悄然生成并迅速发展成为席卷全球的新浪潮。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反全球化也在不断地扩展。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同时存在似乎成了全球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因此,只有正确对待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思潮的互动与博弈,客观地确定我国对于参与全球化的谋略,才能把握全球化的机遇,在发展中巩固全球化的正面效应,规避全球化的负面影响,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论文篇二
摘要:全球化是对今天国际体系的写照,以全球生产体系、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为依托的经济全球化将世界紧紧的联系为一个整体。本文的思维将集中于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应对战略,以对社会思维形成共鸣。
关键词:全球化生产体系贸易体系金融体系。
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仍然盛行现实主义的逻辑,各个国家行为体要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自然亦当如此。
一、政治战略。
如此重要的政治大国,其所采取的政治战略要十分慎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政治战略要着眼于时代背景,要着眼于中国实际,要即顾及世界稳定与繁荣又关切中国主权。“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扩张并处于主导地位,并且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以及自由化将世界牢牢地整合为一个整体。各个类型和层次的行为体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利益合成为一体。这样,用战争与革命的思维来看待今天相互依存的世界已经不符合时宜。经济的相互依存要求世界的和平。只有和平的处理各类事务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世界各个类型和层次的行为体谋得共同的福利。着眼于“和平”这个时代的主题,中国的对外政治战略要以维护世界局势的和解和世界的平等互利,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自身的立足点。这也是今天我们一些对外实践理论依据。对外“和平”的政治战略集中表现在我们的“和平崛起”战略上来。我国对国外经济技术援助不掺加任何别的特殊条件也是推动和平外交战略的重要表现。“发展”是另一个时代主题。发展不仅涉及发达国家而且涉及发展中国家,并即有自身的发展也有国际社会共同的发展。中国的发展战略即要能够促进中国的发展也要有利于世界的共同进步。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能够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维持经济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从而解决13亿人口的吃饭就业以及生产生活问题本身就是对世界发展的一大贡献。中国在保持自身发展的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世界其他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繁荣与稳定带来帮助是对世界大发展的贡献。
二、经济战略。
经济因素处于社会各个因素的基础地位,一切政治、人文等因素都是建立在经济因素之上的上层建筑。正是经济因素的重要地位,制定好一个国际的经济战略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的经济战略要从国内国外两个层面考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辽阔疆土和丰富的资源以及最大的内部市场。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底子薄负担重。考虑中国的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经济战略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
首先,要继续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创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步伐,成功的自计划经济体制向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价格机制的主导性机制地位显著;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局面;宏观调控体制初步建成,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实践证明,中国至今所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及社会发展所处于的状态是与中国所采取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分不开的,而这些体制的改革是与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分不开的;伴随着中国今后更加深入的参与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必将得到完善和发展,更加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战略和途径,也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创造更为重要的制度基础和保证。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与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参与程度相辅相成发展。中国要想进一步的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并在新的国际机制中把握好方向就要积极推进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
其次,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参与者,制度的制定者,而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反叛者。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世界发展的总的趋势,是国家行为体无法拒之门外的客观潮流。经济全球化得主要表现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市场化、自由化是全球经济的集中写照。科技革命特别是近些年来的信息革命极大的加快了全球信息的整合,世界真的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信息技术加快了知识经济资源在全球的快速传播;世界经济的市场化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市场的一体化将“市场”这一个无形的手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应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正是世界经济的信息化和市场化令世界经济自由化成为现实。实践证明,谁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赢得先机,率先在科技革命以及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刻把握好了自身命运,推动了自身的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市场化,谁就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为自身赢得主动,令自身收益。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论文篇三
尽管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时间较晚,但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机遇却是前所未有的,国内资金的缺乏、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落后、基础建设薄弱、经济体制僵化、经济结构失衡等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这些不能说不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加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后的中国,在这二三十年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仅以贸易发展和引进外资两项为例,一,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迅速从206.4亿美元增长3239.3亿美元,其中贸易出口总额从97.5亿美元增长到1837.6亿美元,进口贸易总额从108.9亿美元增长到1401.7亿美元。1978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为9.7%,而对外贸易的年均增长率则达到15.0%,后者高于前者5.3个百分点。中国贸易增长达到了17.7%,总额超过6200亿美元。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在世界各国和地区中的排名为第32位。,中国对外贸易额(不包括香港)的排名就跃居第10位。到20,更是上升到第6位。创根据经济学家的预测,一,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可达8一10%。在过去间,中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原来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这反映了工业生产的变革。而且,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机械和电子产品成为最大宗的出口品,超过了纺织品和服装,占整个出口总额的l/3以上。与此同时,中国在利用外资和引进外资项目方面也取得了很大发展。
作为全球化的后来者,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既会给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同时也会构成某些现实和潜在的威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国际竞争力尚弱,但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却相对较高,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国民经济对国际资本、技术、资源和市场的依存度逐步上升。其结果必然是,对外开放的某种超前发展的同时,国际竞争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还不十分强,这就使得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同样会面临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问题。
1.尽快熟悉经济全球化的规则,找到坚持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遵守经济全球化规则的最佳结合点。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开放,意味着要搞市场经济体制,但这也不等于盲目的开放,盲目的搞市场。邓小平同志关于市场建设的一整套理论就是最好的指导原则。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把握“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要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色彩。一谈到有中国特色,很多人就容易从意识形态出发,这一点是不利于搞市场经济建设的'。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要尽快熟悉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同时,根据相关规则加大本国经济改革和调整的力度。“慢慢吞吞”会白白丧失机会,“操之过急”又等于“过犹不及”。中国应该从亚洲和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吸取经验和教训。
2.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将中国经济主权受到冲击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主要措施包括: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防止出现货币危机;保持汇率稳定,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弹性汇率制度;保持进出口的平衡,避免出现国际收支危机:控制外债规模、期限和结构,等等。
3.从战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全面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通过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制度和科研机构的企业化改制,建立完整的科技人才一创新机制。科技创新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新兴市场的形成,从而又进一步推动新型人才的培育和发展,形成“研”一“产”—“学”的良性循环。
4.缩小地区差距,保持地区间的平衡,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融入全球化经济的速度加快,中国的经济也出现高速发展,政府已经制定了西部开发战略,将发展战略的侧重点转移到中西部落后地区,并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大力开发中西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注重鼓励和引进其它地区的高新人才加入到西部大开发的队伍中来。总之,中国作为当今国际社会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在抓住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只要政策得当,应对从容,就一定能化解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带来的各种冲击,一定能有效维护中国的经济主权,确保中国的经济安全。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论文篇四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利弊两方面影响,而发展中国家在这个进程中则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这意味着在以融入经济全球化为战略核心的实践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能够实现多大的利益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途径包含两个密切相关的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融入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升级。由于信息产业是新科技革命成果产业化的重要体现,发展信息产业成为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新兴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内容,这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产业升级的突破点。第二个层面是融入一体化的国际生产体系。发展中国家通过接受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在产业国际化发展框架中获得自身的分工位置。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或者说是产业价值增值链中部分环节的发展,是以跨国公司全球经营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获得联动性的发展。由于信息产业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成果,也是目前新兴产业中发展最成熟的产业,在发展模式上不同于传统工业,从产业的初始发展阶段就体现出非常强的国际性。它的发展特性更加符合跨国公司的复合一体化战略和网络性结构,价值增值链的全球性布局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在短期内,这种利益上的不确定性不仅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华进程中有关措施的推行所遇到的障碍,还来自于它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获利前景中所面临的不利因素。
二、发展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
信息产业以其特有的国际化发展特征为发展中国家缩短与发达国家在新兴产业发展上的差距提供了机会。发展中国家能够利用发达国家已经取得的成果,借助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体系中的贸易、投资渠道使本国的信息产业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其不同于一般发展顺序的“跳跃式”发展以及“后发优势”向现实利益的转换。
印度的软件业发展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进程“跳跃式”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印度从原先的工业水平落后的内向型发展模式转向以软件业出口为增长点的外向型发展模式,成为发展中国家成功发展信息产业的表率。但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发展中国家在新兴产业中的地位做一个具体的分析。
在出口导向战略的模式下,一些发展中经济体通过模仿技术获得了部分中、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制造优势,在当时的世界市场中获得了巨大的出口利益。但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因为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而在新兴产业的发展潮流中处于一定程度的被动境地,在产业细分中处在较低的等级。我们从广义的信息产业分类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具体阐述。
信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基于产业宽泛的外延,其中的`产品和服务活动的增值程度相差很大。从增值对象上可将其分为六类(见图1)。前三类为研究与开发、操作系统与核心零部件、品牌与系统集成。其特点是增值程度较高,在制造技术和品牌所需要的营销技术上都有较高的要求,相应的资金投入巨大,“进入门槛”相当高,因此是发达国家占有优势地位的环节。后三类为一般软件和信息内容、一般零部件,一般销售渠道、一般信息服务,以及加工装配。这些活动在总体上初始投入低,产业“进入门槛”较低,与原有的工业化相关程度不高,在劳动要素结构上主要是中等技术程度的技术人员,这对于教育程度较高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和少数发展中大国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产业不同增值环节中的专业化分工以及相应的贸易格局形成信息产业的“次级分工”。在这个大分工体系中,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到自身要素和制度上的约束,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还将位于产业增值链的低端位置,所以在产业的利益分配格局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附图。
图1信息产业增值链环节与不同国家群的对应关系。
[1][2][3][4][5]。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论文篇五
如今,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特征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全球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正改变着世界,将庞大的地球变成一个“地球村”,并深深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社会,以及其中的个人。在这样的大浪潮面前,全球化以势不可挡的力量把几乎所有的民族和国家都卷入其中,成为全球化中的一员。然而,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也日益引起后人们的关注。反全球化的声音和运动也不断涌起,全球化和反全球化并存并且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使全球化在充满复杂性中发展。因此,正是反全球化的存在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一、全球化概论。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全球化长生和发展的根源,正是资本主义的推动和主导产生了全球化。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它首先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各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式的闭关自守的状态”。资本的扩张把民族和国家联系起来,全世界统一于一个资本市场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统治这个市场,此时全球化开始发展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生产和资源的国际化流动使各个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随着这个过程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发展趋向一体化。经济和生产力随之趋向国际化,在这种条件下,生产发展和资源配置在一个国家内已经不能满足它的发展需求,只有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使经济和生产力不再局限于一定的地域和国家,成为了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同时,这一过程也导致了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科学和技术革命的发展又推动了全球化发展的步伐。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其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全球配置,因而突破了自然经济的世界市场,形成了世界的开放性和竞争性,使世界充满活力。同时世界市场促使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和配置,增进了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往来。由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国相互之间发展的影响性和依赖性逐渐增强,某个国家回到“闭关锁国”时期几乎是不可能的,每一个民族都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全球化过程中。
全球主义者认为全球化意味着会给全人类带来福音:“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世界资源的最优配置。一国经济运行的效率无论多高,总要受到本国资源和市场的限制。只有全球资源和市场的一体化才能使一国经济发展在目前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摆脱资源和市场的束缚。所以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实现了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这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优状态。全球化使企业家能够利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在他希望的任何地方进行生产,然后把产品销往任何有需求的地方。全球化意味着许多好处:人们享用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的新颖而便宜的商品和服务;控制经济信息的、受过高度训练的工作人员能得到王公俸禄般的薪水;特别是贫穷国家成千上万的工人有机会过上体面的生活。”
另外,在一些全球化者看来,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文化的全球交流和发展。“我所说的人的社会化过程全球化了,正是意味着形成了一种‘地球文化’。人的社会化过程总是在某种文化环境中形成的,今天,人们赖以成长的文化环境已经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一个地球人处于全球的文化信息的包围之中,在享受同时也接受着属于整个地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使得他首先成为一个地球人,然后才是中国人、美国人、法国人、巴西人等等。”全球化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都必须改变原有的思想方式,融入并接受新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反全球化概论。
相对于全球化,反全球化者认为全球化带来了不公正,因为它导致“资本流向世界,利润流向西方”的现象。到目前为止全球化的主流仍然是经济全球化,西方国家资本的跨国流动将世界的市场连为一体,然而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并没有在全球中均衡分配。西方国家是全球化的最大的获益者,第三世界却在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资本主义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促使全球化迅速地发展起来。冷战后,新自由主义政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推动了这一政策的发展。因此,令发展中国家担忧的是,这一政策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冲击和摧毁了他们以往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正如人们已经关注到的,这种反抗是“从捍卫权利和利益的'保守防御运动”开始的。发达国家的反全球化者也认为,资本的全球化正在损害他们的利益。首先,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提高,使得发达国家有些部门的竞争力下降。跨国公司逐渐转向劳动力廉价、工会组织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导致发达国家失业人数增加。其次,另一部分人认为这个过程只是对大型跨国公司有利。资本在全球流动使得他们逃避监督、税收等社会义务和责任,从而导致工人的社会福利减少,加重了普通工人阶层的税收。在这种情况下,无医疗保险工人、无工会工人、无社会福利的临时工的数量增加,低收入家庭、退休人员及其他弱势人群的处境更加不利。大多数反全球化者是对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财富配置不均衡不满,他们希望能有政策和措施来争取自己的利益。
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反全球化者主要是将全球化与“西方化”、“美国化”、“殖民化”联系起来,认为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的消极接受者,在全球化的秩序中处于受剥削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反而面对更多的问题。他们认为本国的环境和资源耗费过大,破坏严重,民族经济也受到很大程度的冲击,担心失业和失去机会使生活无望,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他们无所适从等等。
从体制和机制方面来看,全球化没有规制和管理。如果有统一公正的制度规制全球化的发展深化,它可能成为人类共同发展的福音。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能够为全世界所接受的有效的全球治理。尤其是近年来,金融全球化给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系列难题,金融开放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受到挑战。稳定金融市场,改善全球治理和尊重各国自主都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规制的重要环节。
总之,反全球化者并不是全盘否定全球化,主要是反对垄断资本、国际金融资本扩张和剥削的全球化,“反对不公正、不平等的经济全球化,反对那种只给资本家和跨国公司带来超额利润、给富国带来福音,而给劳动者阶层和发展中国家带来剥削、贫穷甚至灾难的全球化”。
在当今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世界,故步自封,靠自身的资源和市场自我发展不可能跟上世界的步伐。“全球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但是它不可能尽善尽美,它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种政府和人民既要有机遇感,更要有危机感”。我们要做的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要领导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必须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妥善处理国家事务和国际事务,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面对全球化的发展和挑战,我们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在世界舞台上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没有完全打破,全球化的推动和发展仍是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不公正的“游戏规则”,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在建立的过程中受到强权政治,强势经济的各种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树立全球参与意识,积极参加国际事务的管理和世界法规的制定,为公正、合理的新秩序建立贡献力量。
第二,关注全球化发展动态,深入研究全球化理论,努力规避消极理论对我国的影响,把握主流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全球化和反全球化不能一味的加以肯定或否定,科学对待我国在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运动中的位置。广大发展中国家只有对自身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进行改革,才能跟上世界步伐,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除此,没有其他捷径可走。
第三,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全球化中的问题要靠进一步全球化才能解决”,在全球发展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将自身危机转嫁于其他国家,趁机攫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成果。只有牢固地构筑起中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与文化安全体系网,才能从容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实施避险求强的对策,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面对全球化,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出发,从国家和民族的最大利益出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有步骤,有计划的把握参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机制和经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和腐朽理念和生活方式,要坚决摒弃。
总之,全球化是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反全球化是全球化发展过程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化与反全球化博弈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熟悉全球化理论和实践的各方面人才,继续鼓励创新。针对资本在国际间的迅速流动、金融不稳定等特点,加强金融监管,保障国家的独立主权。加大整治、文化和科技创新,全方位应对全球化的挑战,抓住其中的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论文篇六
经济全球化不断推动市场一体化进程,各国在得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益处的同时,也在承受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趋势的加快,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各种利益与矛盾交集,作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要随之加以调整。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法原则的影响(1)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经济法原则日趋统一。
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跨国经济交易大量增加。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能被交易各方普遍接受的规则。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市场一体化必然要求市场规则的统一;市场规则的统一又使市场的统一成为可能。国际经济法原则统一主要通过四种方式进行:一是国际公约,二是国际惯例,三是各国法律,主要是各国经济法、商法方面的趋同化,四是通过各种跨国交流平台,如国际会议等开展学术交流,通过教学等方式来促进各国法学界观念的逐渐接近。其中,世界贸易组织的34个协议则是最具影响力、成员最多的国际公约,而且其基本原则都是为了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因此,人们常说世界贸易组织(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进器和象征。
国际经济法原则统一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处理各种国际经贸关系的国际公约的数量日益增多、作用不断增强。在这方面,以wto为代表的各类经贸国际公约和国际协定是效果最为显著的实体法统一化的突出范例。二是作为相关国际经济法(特别是国际商法)主要法律渊源的现存条约或公约的参加国的数目大幅增加。三是商法惯例日趋统一。近几十年来,国际商会主持修订了各种商事惯例,它们将商业实践中形成的习惯做法确定为统一的商事惯例,以便利跨国交易的开展。四是各国规制市场的经济立法、商事立法出现趋同现象。五是调整跨国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迅速发展。最初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涉及国际货物贸易的政府管理问题,而且主要是规定关税问题。但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总协定条约体系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至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已从国际货物贸易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在贸易管理措施方面已具体到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海关估价等各个领域。同时,wto新一轮多边谈判还将更多地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
(二)对各国国内法影响日益加深。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经济对外开放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进行了市场化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从而推动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律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缩小。随着wto、欧盟等国际公约或组织的影响越来越大,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加入或准备加入的国家或地区越来越多,各缔约方及申请加入方必然要依据有关公约或协定等对国内法做出相应的调整。例如,我国在加入wto前后对国内经济法做了大量修订及完善工作,以便同wto规则相一致。又如,包括经济法在内的欧盟各成员国的法律制度必须与欧委会确立的相关法律原则一致,各成员国应将欧委会立法贯彻到其国内法之中。因此,国际经济法律规则也就越来越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权威性。
(三)非政府组织对国际经济立法作用加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国际经济立法的主体日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主权国家、国际组织之外,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经济法制定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著名欧盟法专家施奈德教授将这一趋势视为国际经济法等国际立法的一个新动向。施耐德等专家学者认为,至少有三类非政府组织对国际经济立法的影响值得关注。一是跨国公司。为实施全球经济扩张战略,跨国公司为其全球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制定了统一的内部规则和标准,这些规则和标准包括产品质量标准、操作流程、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员工守则以及标准合同等,这些统一的规则和标准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国际经济法的立法及其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如1980年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1994年的《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等。二是在跨国公司推动下成立的非政府组织。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会计标准化委员会(iaso)等。其中,iaso目前已在世界11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53个专业会计机构,其主要工作就是制定国际会计标准和准则。尽管iaso标准在法律上并不具有约束力和强制执行力,但实际上已成为所谓的国际“公认会计原则”(gaap),如果公司财务报表与之不符,那么其在全球的股票发行和筹资行为就会遇到困难。三是一些公益性的非政府组织。在国际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的有力推动下,多国公司迅速行动,建立了为保护国际生态环境服务的网络组织。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国际社会环保鉴定和标签联盟,它包含了七个国际环境网络,其制定的认证和签证规则已成为被广泛接受的国际标准。虽然上述非政府组织制定的行业标准和行为准则原则上不应具有法律约束力,但由于被许多国家的企业和律师所熟悉并广泛采用,因此事实上在全球通行,对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
(四)贸易方式及经营业态创新带来新挑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推动了生产、经营和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创新,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基础和手段。电子商务、互联网等新交易方式和手段不断涌现并快速发展,这些从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等各环节均依托电信网络进行的无纸贸易方式是对传统贸易方式的一场革命,必然会带来新的法律问题。对于涉及电子合同的订立与履行、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税收征管、知识产权保护等环节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各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条约均缺乏相应的调整手段和规范措施。因此这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在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对现行的适应于传统商业交易活动方式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
(五)与其他领域立法互动趋势加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在国际经济法律制度逐步整合的同时,与经济活动相关的环境、外交、卫生、社会等领域的法律制度同国际经济法律制度的联系也日趋紧密,互动影响不断加深。从当前我国立法的情况看,涉及环保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涉及医药卫生的《食品安全法》和《药品管理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保护知识产权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立法及修订完善过程中,国务院都要求这些法律法规必须同我国《外贸法》及wto规则相衔接。从国际经济立法的情况看,虽然反倾销、补贴和反补贴、保障措施、原产地规则、技术壁垒、检验和检疫措施、海关估价、知识产权保护等协定本身所调整的对象各不相同,但由于它们都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所以均被纳入wto多边贸易法律规则,它们互相影响和联系,成为一个国际贸易法整体,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二、高起点构建我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际经济法原则日趋统一,出现大量的统一规则,且其调整的力度和范围不断增强和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国家主权。同时,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完全适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因此,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立法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也为国际经济法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空间,有利于我国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制度安排,高起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一)高度重视构建系统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领域中的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这就要求中国法律的发展也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更好地应对人世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我国应加强对国际经济法的研究,从国情出发,加强国际经济法与国内经济法、民商法的相互贯通和联结,使我国的法制建设与国际法紧密结合,真正建立起全球意识和国际化观念,为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社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支撑。人世以来,我国已先后完成了《商业银行法》、《外贸法》、《证券法》、《公司法》、《个人所得税法》等法律的修订,制订并公布了《企业所得税法》、《物权法》、《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保险法》等法律,《电信法》正在加紧制订过程中。此外,对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方面的《著作权法》、《商标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商标法实施细则》、《专利法》等法律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并将原《专利法实施细则》修订为《专利法实施条例》。在看到立法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尤其是服务贸易领域的立法比较薄弱和滞后。既没有专门的服务贸易法,而且服务领域的单行法规也不完善。随着服务贸易国际化不断深入,加快服务贸易领域的立法工作,建立健全服务贸易法律体系是我国经济法制建设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同时,为维护国内经济和产业安全及可持续发展,应进一步完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法律体系,并尽快制订规范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方式及业态的法律法规。
(二)灵活衔接、遵守、运用国际惯例及国际法原则。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履行人世承诺以及其他加入的国际公约、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或自贸协定,遵守有关国际惯例和国际法原则。另一方面,应顺应全球化推动的国际法原则趋同的潮流,按照wto规则和我国参加的其他国际公约或协定的要求,继续梳理我国现行的有关经济法律制度,在国内立法、司法、执法过程中注重司法公正、透明度、国民待遇、非歧视、市场准入等原则的适用,使国内立法、司法及执法制度与有关国际规则相衔接。同时,要积极研究和运用国际规则,把履行国际义务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利用多边规则维护我国的经济权益,包括注重对其中例外原则的运用等,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我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等经济活动保驾护航。
(三)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法规则制订。
在国际法、国际条约及国际惯例的制订过程中,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政治经济实力存在较大差异,在国际条约的谈判及规则制订过程中拥有不同的话语权,往往出现大国、强国利益优先的现象。当今世界南北冲突日趋激烈、贫富差距不断加剧,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重视国际规则的制订,增强各类国际经济组织的参与权和话语权,使国际法最大限度地反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更有效地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要更加重视对现行国际经济法规则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相关人力资源建设,培养一大批精通国际法和国际谈判的高素质人才。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要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合作,在国际规则的制订和完善中发挥更具建设性的作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使国际规则能更好地为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论文篇七
摘要:随着国际分工深化,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解应当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角度,综合考虑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作用,将经济全球化看做客观发展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应当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加速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资源;发挥企业力量,提高企业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国家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国家的经济发展早已不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而是各国间形成荣损相依的经济网络。一个国家不了解经济全球化、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就意味着经济上的出局,甚至政治上的淘汰。对于中国来说,应当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这主要是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阶级立场等差异造成的。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应掌握以下几点:
1、应当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结合的方式定义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的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谈及经济全球化时,如果只强调生产力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就只呈现出客观发展的趋势,只是标记着贸易额、外汇储备量、gdp等数字化的全球化。但事实上,经济全球化也同时受到各国意志的影响,是各国家根据自身利益相互博弈的结果。忽略了生产关系对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就只会看到经济全球化的一片繁荣,看不到强国对弱国的不公待遇。相反,如果只强调生产关系的作用,将全球化等同于西方化或美国化,就会忽视了经济全球化的客观性,导致对经济全球化的排斥和抵触。因此,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起来正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不是自始就存在,而是伴随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而兴起。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在普遍交往、相互依赖的基础上,世界性的交往代替了国家内部的交往,世界相互依存的经济状态代替了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自然经济状态。
3、应当注意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关系。
在谈及经济全球化时,时常将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等同,甚至将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类推到政治和文化方面,但各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以及政治主权等因素的制约,是不可能形成政治一体化或文化一体化。所以,经济全球化的定义不可能取代全球化,也不能强硬涵盖到政治和文化上,但要承认经济、政治和文化几个要素间的相互影响。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是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在国家间政治、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体现的各国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
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国际贸易,各国间的商品、技术、服务等得以交换和交流。国际贸易是各国间实现经济交往、经济分工和经济合作的基本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势头强劲,贸易全进程获得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贸易依存度超过了20%,21世纪以来更是接近25%。对外贸易已经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和运行的重要因素。
除了世界贸易额增长、各国贸易依存度增强外,当今的国际贸易的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电子商务及网络采购在国际贸易中成为主要方式,非实物的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日益增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全球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形态。生产全球化包括直接生产过程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全球化。直接生产过程全球化是衡量生产全球化深度的重要指标,它不仅使世界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真正成为全球性的,而且使各国的直接生产过程成为世界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形成统一的全球生产组织体系和一体化的再生产循环系统。正是以直接生产过程全球化为中心的全球生产组织体系和再生产循环体系的形成,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市场经济、资本经济、知识经济三位一体的全球综合集成经济系统[2]。
在国际贸易大发展、国际生产广泛推行的同时,金融全球化的势头更加迅猛。国际金融流量巨大,远远超过国际贸易额。据统计,现在国际金融市场一天的流量是6万亿美元,每天仅外汇市场的平均交易额就达2万亿美元。如果说生产和贸易是建立在有形资产和现实价值基础上,国际金融则更像是在虚拟世界里所进行的数字游戏,在伴有巨大诱惑力的同时也带有风险性和投机性。
随着各国放松金融机制监管,“国内金融”和“国际金融”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各国的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我国融入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与我国改革开放进程是一致的,是逐步开放、逐步走出国门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许多发展机遇。
(1)大量外资的注入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随着中国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登陆中国,国际品牌的连锁经营店随处可见。外资的注入不仅解决了国内资金短缺的问题,也给中国营造了一个竞争市场;不仅繁荣了国内经济,同时也给中国的百姓带来了实惠。
(2)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奠定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中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而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还不能很好解决就业问题。通过外商在中国建厂以及国外招工,有效解决了我国就业问题,缓解人口众多带来的社会问题,把中国也打造了一个面向国际的世界工厂。
(3)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帮助提升国内整体生产力水平。通过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缩短了国内研发时间,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实现技术领先,从而整体提升国内生产力水平。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开始不再将中国定位于生产基地,而是定位为技术研发基地。我国也有许多自主研发的品牌在国际领域享有知名度。
(4)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企业创新战略的推行。由于我国将外资主要集中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特别是外资把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贸易企业当作投资获利的“领头羊”,因而缩短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时间,降低了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成本,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携先进技术、雄厚资金、管理经验和高级人才落户中国,也有助于中国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并提升自身的国际竟争力[3]。
(1)因服从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的规则,导致部分经济主权让渡。中国加入wto后,必须遵从统一的国际贸易规则,履行双边或多边条约的规定,这就意味着国家经济主权的部分让渡。
(2)跨国公司的强势导致民族经济受到威胁。融入经济全球化就意味着消除贸易壁垒,允许国外企业在本土经营,这带来的后果就是掌握雄厚资金和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将构成民族企业的有力竞争对手,一大部分民族企业一旦失去竞争力将面临被兼并或破产。
(3)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导致发展中国家边缘化。目前的经济全球化还主要是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导,他们不但形成经济集团,还控制许多国际经济组织,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以及经济摩擦的裁决上都有严重利益倾向,这就导致国际社会两级分化趋势日趋严重、发展中国家面临边缘化等问题。
(4)经济全球化导致国内政治主权受到干涉,价值文化受到冲击。经济全球化提倡经济自由化、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妄图将经济上的自由化和一体化思想也贯彻到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常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干涉我国内政,影响我国政治稳定。同时,西方国家也寄希望以西方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念冲击我国传统文化,达到扰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
经济全球化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有利有弊,关键在于要认清利弊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趋利避害,从而有效推动本国的现代化建设。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尽管还会受到许多不公正待遇,贸易条件也时常显失公平,但仍然要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是客观的历史过程,融入经济全球化是必然的历史选择。经济全球化本身是中性的,是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造成两级分化,发展中国家边缘化,因此,必须始终坚定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只有融入其中才有可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起形成经济联盟,共同抵抗发达国家的经济霸权。我国应当积极加入区域性经济组织,尤其是要与亚洲国家建立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其次应当充分发挥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充分行使权利,敢于提倡自己的主张,对于不公正的待遇应当充分利用国际组织以及国际条约,通过协商、调节乃至法律诉讼解决问题。
(2)加速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资源。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兼容的问题。尽管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已经促使政府逐步放宽经济管制,但与国际市场的统一要求还有差距。我国应当加速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营造健康有序的投资环境和竞争环境,在扶持民族产业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无形作用,有效协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融合的过程中,应当发挥两个市场的优势,合理调配市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能力,以建立充满活力的国内市场为主,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市场对我国经济的依存度。
(3)发挥企业力量,提高企业法律意识。应努力提高国有及民营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改进技术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不断树立打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名牌。融入经济全球化不但意味着要引进国外投资,吸引国外企业到中国建厂,而且意味着中国也应努力走出去,发展更多数量的跨国公司,从劳务输出转向产品输出,让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借助当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努力摆脱加工初级产品的市场定位,转向技术研发、开创自主品牌。除了提高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外,政府也应加强宣传,帮助企业熟悉国际规则及法律救济措施,提高国内企业整体的法律意识。在面对反倾销及反补贴案件时,政府能够为企业提供必要的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联合起来共同主张权利。
(4)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建设。鉴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兼顾政治稳定和文化传承。中国的最高利益是稳定,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是改革的目标,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始终维护政治主权,强调全球政治的开放性、平等性和民主性,反对自我中心的封闭保守性,反对借全球化之名的沙文主义政治侵略,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在文化上要构建以民族凝聚力为核心的现代文化体系,构建一个兼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体系,确立共性和个性兼容的文化发展方向,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创新机制。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论文篇八
前言: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多元概念;这个词语——实际上主语是多元的;在经济发展的层面上,全球化存在着极限;在谈论经济全球化时,我们正面对一个全球化资本主义;在政治上,远没有实现全球化,相反,民族利己主义、民族霸权主义等等日益升级。全世界的物质、思想、机构以及人员的交流在成指数增长,这个现象只是一个长期历史趋势的一部分。如果“全球化”这个词语能够得到适当的定义和应用,人们会发现它很具有实用性。我们完全可以将全球化阐释为人类历史的主旋律。在最近的几十年当中,全球化趋势已不断增强,速度也进一步加快,但随之而来的优势与弊端也逐渐明朗化。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势头愈加猛烈。从根本上讲,经济的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一次产业调整不但反映到一些产业的整体转移.更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过去,产业调整大多是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的,在一国内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代价比起通过经济全球化进程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更高。所以,西方国家,特别是在投资和贸易比较开放的国家,比如美国和英国。由于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了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过度。从而给经济带来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这次世界范围内的产业调整.大体上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发达国家之间。通过跨国公司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企业兼并,在更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从而实现了发达国家之家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升级。这一过程主要开始于80年代,那时外国投资的95%都是从发达国家流出,然后又由他们吸收整个75%的投资。交叉投资和兼并的结果,形成了许多诸如电讯,汽车等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第二种形式是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转移始于80年代,90年代愈演愈烈.促使了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急剧攀升。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主要参与的市第二种形式的全球化。
一、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
1.比较优势原则下中国的收益。按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不仅拥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是有利的,而且在所有产品上都处于绝对劣势的国家通过国际贸易也能获利。对于我国来说。主要优势在于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区位要素和其他基本的要素优势产业,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中国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但是从动态来看。随着时间的移动.中国的要素禀赋会发生变化,劳动这一生产要素由于不断得到充分利用而变得短缺起来。相应的。资本和技术由于不断积累而变得丰裕起来。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中国可以利用这个契机,遵循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主动协调好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2.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中国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家来说,外资滞留过多都将会对国家的金融安全带来隐患,如果外资大量流出,或出现集中挤兑的现象,我国很可能出现外汇危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跨国公司造成一国出现金融危机的教训。在世界上屡见不鲜。
4.贫富差距引起的国内社会安全问题。由于我国东部沿海较大程度上参与全球化。接受较多的外资。发展比较快。而西部仍然处于较慢的发展阶段。两地的gdp差距很大。贫困阶层对社会分配不均。不公有强烈的反响,其中一部分人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产生逆反心理,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刑事案件的增多其中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国际上有一个反映一个国家社会分配情况的指标。叫。基尼系数。基尼系数为0,反映社会分配。完全平等。实际上没有一个国家能达到。基尼系数为1。反映社会分配。极端不平衡。目前,国际的标准是。。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好,0.3-0.4之间为正常.超过0.4为警戒。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6,则表示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危险的状态。我国的专家估计我国为0.45。有人认为实际比这个比例要高。政府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三、中国的对策。
1.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在规则下,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单个发展中国家力量单薄,声音徽弱,实力根本不足以推动不利于自身的全球化规则的制定。为了有效维护自身利益,发展中国家要敢于、善于对现存的不合理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有理、有利和有力的斗争,迫使发达国家在制定全球化规则时更多地考虑发展中国家利益,削减发展中国家债务,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和技术。
对于中国而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之前,首先着眼于参与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是较为实际、较为稳妥的做法。由于地区经济一体化到目前为止还是以民族国家为核心,因而具备包括利益分配在内的明确的游戏规则,有较完善的监督和协调机制,因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能得到相对较好的保证。同时,地区经济一体化也为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有利条件,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巩固的大后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并造成了诸如贫富悬殊,南北差距等一些列问题,迫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在新的环境下应如何对全球化带来的巨大挑战。
第一,必须搞活市场经济,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中一个组成部分。第二,必须开放市场。只有开放市场,才能成为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但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市场不能马上无条件地全面开放,而是要有条件、有步骤地,在适应自身发展水平的情况下开放,这样才能产生对贸易双方都有利的效益。第三,必须遵守国际贸易规则。因为市场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法制经济,所以中国必须遵守规则并参与规则的制定。
第四,必须发展资本市场。任何一个想要让企业家大展宏图的国家,都必须发展其资本市场。但中国虽然拥有高储蓄率,却只有很小一部分流进了私人企业,流入高科技公司的储蓄更是少之又少。
4.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组关系第一是实行对外开放与参与全球化的关系。
我们必须按国际上共同的规则来办事,不能总把希望寄托在国家的保护措施上,尽早参与全球化贸易,就是要逼着我们的企业改革进取,只有这样才能使其竞争力真正得到提高。
第二是缩小国内地区间差距与缩小国际间差距的关系。
第三是扩大内需与增加外贸出口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大国,国内市场很大,要将扩大内需作为根本,但不能因此而忽视外贸的重要性。
综述:总之,全球化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必须以发展本国的经济为基础。作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贸易大国,中国理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组织的活动和国际多边经济规则的制定,加强多双边经贸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稳定和建设性的作用。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倡和遵循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承认不同国家间的差异,注意处理好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利益关系。
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和条件。中国将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技兴贸,不断提高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只有加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业技术含量,才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中国技术发展的跨越。
只有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不断从生产关系方面为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论文篇九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占全球1/5的人口生活在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他们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全球出口市场的82%,外国直接投资的68%,全球电话总数的74%;而占全球人口总数1/5的贫困人口在上述几项上的占有率仅约1%。在平均收入方面,贫富国家之间相差74倍,而在1960年,这种差距还仅为30倍。(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从贫困国家的个数来看,全世界最不发达国家,1971年为25个,1981年为39个,1990年增加至42个,现在为48个。这48个最不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在前仅为0.8%,现在更降至0.4%。(注:胡元樟、薛晓源:《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中央编译出版社19版,第34-35页。)从地区来看,以非洲和拉丁美洲为例,尽管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0%,但非洲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由1980年的2.3%下降到目前的1%。另据世界银行统计:1993年,全世界每日生活费不足1美元的贫困人口为13亿人;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5亿人,其中大多数分布在非洲地区,许多非洲国家目前的生活水平甚至比1960年还低。(注:参见《科技日报》,9月6日。)拉美的情况也不宜乐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大部分拉美国家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企业倒闭,失业增加。目前,拉美城市地区人口的失业率达9.1%,比前上升了2个百分点。受冲击最大的阿根廷的失业率高达18.3%。在这种情况下,拉美贫困化问题加剧,贫困人口逐年增加。据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统计,目前拉美贫困人口达2.4亿,已超过该地区总人口的1/3。(注:殷永建:《拉美国家跟不上经济全球化步伐》,新华网。)。
面对这样一种富国越富,穷国越穷的局面,发展中国家若不能迎头赶上,就只能被时代所抛弃。因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是不会停止的,不论强国还是弱国,都必将卷入其中。正如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约翰・h・邓宁所言:“除非有天灾人祸,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不可逆转。这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而技术进步的趋势不可逆转”。(注:翟芳玲:《论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的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f8,20第2期。)而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联系。(注:世界银行:《世界经济前景和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看,迅速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不仅经济增长速度快,而且比较稳定。相反,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或者对全球化的趋势无动于衷的国家则处于劣势和不利地位。在1985-1995年的10年间,积极参与全球化的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要比不参与全球化的国家快50%以上。(注:杨来科、廖春、刘晓潮:《地域的陷落――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版第14页。)因此,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参与,才能充分分享全球化带来的好处。但在经济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如果按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按部就班地发展,那只可能永远落后。这是因为,一方面,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较低的经济增长率也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总量增长。在同等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只有实行赶超战略,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传统行业都已形成较大的规模和较全的门类,技术也较为成熟,其地位难以撼动,发展中国家很难在这些行业内超越发达国家,而只有在新兴的行业中分得一杯羹、取得一席之地,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努力吸收发达国家已有的成功经验,尽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利用后发优势自然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下发展本国经济的首选战略。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经济发展落后国家,通过利用先进国家的技术、经验,从而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的目的。首先,后发优势承认不同国家间经济差距的存在。当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竞赛并非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虽然这存在着历史的原因,但发展中国家只有正视这种差距的存在,才有发展的动力。其次,发展中国家尽管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存在着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的流动,这使得发展中国家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容易学习和借鉴到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从而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机率大大增加。再次,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确有不少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了经济发展。较典型的是日本,日本战后能从一片废墟中发展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获益于大量引用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从而创造了一个时代的经济奇迹。所以,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只有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才有可能在新的竞争中不再落后。
二、经济全球化对利用后发优势的影响与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的可能性。
经济全球化无疑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背景,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无法摆脱它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也不例外。这主要表现在:
首先,经济全球化时代,利用后发优势受到已有的全球化规则的影响。由于制定全球化规则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世界性组织大都为富国所控制,这就使当前的全球化规则侧重于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维护其利益的工具。发展中国家虽然也能利用已有规则,但无论在自身经济实力上,还是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上,都只能成为已有规则的遵守者,而非制定者。一方面,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全球化竞争、引进外资,能够获得外部力量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已有全球化规则又要求发展中国家最大限度地打开国门,为发达国家商品和资本自由进入本国市场广开绿灯。对此,发展中国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现有的全球化规则是利用后发优势的外部环境边界。
其次,经济全球化时代,利用后发优势受到人力资本的储备的影响。知识的传播与使用离不开人的作用,随着人才流动日益加快,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更趋激烈。全球化使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配置,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率的目标,但效率的提高往往意味着公平目标的偏离。发展中国家花费了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全球化自由流动的旗帜下纷纷流向发达国家,而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却少之又少。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外工作的专业人才已达50万人,并以每年10万人的数字递增,其中亚太地区人才流失最为严重。(注:李志军:《当代国际技术转移与对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版,第252页。)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无疑是最大受害者,人才流失现象已严重危及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发展中国家陷入了贫困恶性循环的怪圈。过去数百年来,发达国家利用殖民掠夺造就了今天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的现状,而如今又通过发动人才争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夺走发展中国家明天发展的希望。在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的过程中,知识资本的作用显然应大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的作用,没有掌握知识资本的人才,什么发展都不可能。
再次,经济全球化时代,后发优势的发挥受到技术扩散速度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下,发达国家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利用全球化自由开放的口号,利用已有的全球化规则,达到向发展中国家推销过。
剩产品、打开发展中国家这片广阔市场的目的。无疑,他们推销的仅仅是他们的产品,附带着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能力。因此,技术是排除在外的。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要千方百计地垄断其先进技术,以达到其垄断市场的目的。尽管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贸易的领域也不断扩大,由一般商品贸易发展到劳务技术贸易,但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消亡。国际技术保护主义正是在劳务技术贸易的发展下应运而生的。以最大的技术输出国美国为例,虽然政府标榜自己对技术转移持中立态度,但它对东西方之间、南北方之间以及西方与西方之间所采取的政策是不同的,美国政府经常援引《国家安全法》和《出口管制法》,对外国企业进行干预。所以经济全球化下所谓技术的自由流动还远未达到。所谓发展中国家能够享受到全球化下新技术的好处也仅仅只是享受到这些技术生产出的商品而已。而一旦发展中国家想获得这些技术,即使是对发达国家而言早已不是先进的技术,也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如同因特网和信息技术,尽管发展中国家也能对之利用或享受到其带来的便利,但核心技术仍牢牢地控制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相反,由于发达国家最先发展了这些技术,他们已从因特网和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运用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
最后,经济全球化时代,后发优势的发挥受到已有制度框架的影响。有学者认为,经济改革只是宪政改革的一部分,如果忽略或回避经济改革与宪政改革之间的关系,落后国家期望经济改革得到的“后发优势”最终将成为“后发劣势”。因为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此,落后国家一般倾向于技术模仿。尽管后发展的国家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可以在短期内取得令人惊叹的增长绩效,但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支撑,当模仿的潜力耗尽时,它们在长期中所付出的代价会大大超过它们在短期内所获得的收益,因为这种体制没有自我制度创新能力及相关的制度基础设施。(注:参见12月1日,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第181次双周学术讨论会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杨小凯关于“后发劣势”的主题演讲。)虽然这一观点目前仍存在着争议,但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是无法否定的。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但事实上,制度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好坏标准,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可以根据本国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制度,经济全球化使制度变迁更容易发生。当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时,已有的制度框架就构成制度变迁的基础,这会阻碍或促进后发优势发挥作用的程度。
第一,发展中国家存在着技术变迁的潜力,经济全球化使这种潜力变为现实的可能性加大。按照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内生的技术进步之所以能够保证经济的长期增长,是因为技术进步自身不仅可以带来产出的增加,而且可以通过外部效应使其他要素的收益呈现递增的趋势。但技术的取得无非是两种途径:自行发明和引进技术,其中引进技术包括摹仿和购买专利。从自行发明来看,由于需要较大的投入和较高的科研水平,因而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据统计,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公司每年用于研究和发展的投入占到其毛收入的10-15%,但这种研发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着因试验失败而造成的费用风险。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在人均收入、科技水平上远低于发达国家,因而大多采用引进技术方式获得新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差距使其具备了较大的技术变迁潜力,尽管引进的技术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较小的技术变迁也能带来较大的边际收益。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技术变迁的边际收益较小,因为一般情况下发达国家所用的技术已是最先进的,要发生技术变迁只能通过自行开发来实现,而这是需要付出较大代价的。在经济全球化下,尽管仍然存在着技术壁垒,但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跨国公司的投资等因素使技术的传播扩散比以前更快,因而发展中国家更容易通过引进、学习和摹仿来改进已有技术,将技术变迁的潜力变为现实。
第二,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在国际分工中存在着较大的比较优势。尽管发展中国家过多的人口使其经济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但在经济全球化下,这种不利条件也可以转化为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工更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发达国家主要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而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越来越多地依靠进口来满足,这是符合国际贸易比较利益原则的。随着现代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向越来越多的产业渗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也会大大提高。因此,我们要破除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一定是技术落后产业,以及认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就不能利用我们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旧观念。发展出口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不需要太多的资本投入,而且有利于解决国内隐蔽性失业问题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加速资本积累速度,为经济的起飞做准备。许多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选择的正是这条道路,如亚洲四小龙。当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要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一旦积累了起飞所必需的资金,就应及时进行产业的升级,避免陷入低水平恶性竞争的怪圈中。
第三,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巨大的国内市场,是吸引外国投资的有利条件。经济全球化下,跨国公司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它们着眼于全球,寻找着各种投资机会。由于在发达国家内部,各种行业发展得较成熟,产品市场也逐渐趋于饱和,因而投资回报率呈现递减的趋势。相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较低,各种档次的产品都能找到市场,而且存在着许多未开发的新行业、新领域,投资回报率较高。那些政局稳定、资源丰富、政策优惠的发展中国家历来都是跨国公司追逐的对象。
第四,发展中国家的人才流失在经济全球化下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人才流失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使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缺乏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一旦发展中国家实行宽松的人才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人才回流又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好处。印度软件产业的兴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目前,全印度仅班加罗尔的软件业年产值就达20亿美元左右,约占全印度软件业总产值的1/3,其软件出口达8.4亿美元,占全印度软件出口的近1/3,(注:林元旦:《印度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经验及启示》,《经济纵横》,20第7期。)被誉为世界著名十大硅谷之一,以软件业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印度经济的新增长点。尽管印度也面临着人才流失,但印度充分利用了归国留学人员这一巨大的知识储备仓库,创造各种条件吸引他们回国,这些人才作为技术的载体,不仅通过回国创业使印度的信息技术不断升级,而且也有利于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
的发展对策来利用后发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呢?
首先,重视新技术的运用,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经济全球化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发展中国家在前三次科技革命中都落后了,面对第四次科技革命浪潮,只有奋起直追,才有可能后来居上。尽管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工业化的进程,但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和信息的传播与扩散加速,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发展中国家在对信息的占有方面却不容乐观。据1999年1月6日联合国技经贸易信息新闻提供的信息:到底,全世界因特网用户有1.3亿人,其中发展中国家只有1000多万户,仅占全部用户的7.8%,而发达国家的用户却有1.2亿,占92.2%。在发达国家,每6.8人就有一名因特网用户,而发展中国家每440人中才有一名用户。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定本国的发展战略时,应重视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对传统产业,如纺织业和钢铁业,通过引进和运用新技术给它们注入新的活力,如广泛运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提高其竞争力;对新技术革命下诞生的新兴产业,如互联网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由于发达国家也刚刚起步,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吸收和联合攻关,争取在一两个领域获得突破,发展成适合本国国情的主导产业,并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其次,重视制度因素,为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本国经济的腾飞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如前所述,制度因素在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过程中的作用非同小可,它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后进国家的后发优势变为“后发劣势”。但同样,一个良好的制度,又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腾飞的“助推剂”。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除存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缺口之外,政治体制僵化,市场秩序混乱等这些制度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没有一个良好的制度支撑,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怎样为本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呢?由于各国的情况各异,因而并不存在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解决办法,但各国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逐步推行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可以采取“做中学”的办法,在改革中摸索适应本国发展的道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应加强立法,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技术的引进和开发保驾护航。
再次,重视适用技术的引进,通过引进而带动国内的技术开发与创新,实现引进、吸收、开发的良性循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主要体现在对世界知识和技术存量的开发利用上,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就在于能够利用前人的知识和技术存量,引进适用于本国发展的技术,实现赶超战略。1975年印度提出“适用技术”引人注目。“适用技术”指既满足引进国为了经济发展的技术需要,又考虑引进国生产要素的现状、市场规模、文化社会环境、目前技术状态等因素,而使引进技术的最终效果最大的那类技术。一般来说,引进技术的选择应考虑经济原则、技术进步关联作用和技术推广可能性标准等。当然,引进的目的还在于最终能自主开发,正如“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所揭示的道理一样,通过引进带动国内的技术的模仿与创新,从而促进国内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最后,重视人才的作用,实现由引进技术到自主开发的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世界各国对人才的争夺也将越来越激烈。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人的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国与国的竞争最终将体现于人与人的竞争。马克思提出的生产力三要素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排在首位的。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能否发挥出来,还在于能否有效地利用世界已有的知识和技术存量,而能否有效利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则取决于高素质的决策者、技术人才和劳动者。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日本、德国之所以能够在二战后迅速崛起,还在于它们对国民教育的重视。尽管发展中国家面临方方面面的资金需求,面临投资“饥渴症”,但一定要对教育投入实行优先,因为对教育的投资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一定是回报率最高的。当然,面对全球化对人才的争夺,发展中国家或许会有所顾虑:本国的教育机构会不会成为发达国家的人才输出工厂,对本国教育投入的最终获益者会不会是拥有先进实验室和能提供优越生活环境的发达国家?的确,人才的流动是无法限制的,但印度的经验给出了很好的回答,作为技术的载体,人才外流是一种损失,但一旦人才回流则能获得额外的收益。发展中国家所要做的,不是如何想方设法限制人才流动,而是怎样才能吸引人才留在国内或回国创业。这就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政府实施各种优惠政策的支持。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论文篇十
首先,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加快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在全球化竞争中,体制竞争是第一位的。要建立有利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体制软环境,政府职能转变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这就要求我们以加入wto为契机,把企业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尽快地归还企业;把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到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上来,加快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范和完善。目前,中国现行的政府管理方式和政策手段,在许多方面还不适应这个要求。包括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没有完全确立起来,一些地方、部门保护主义比较严重;政府职能定位不够清晰,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行政管理体制、方式在许多方面不符合应对全球化的基本要求;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法律规范和保障,经济运行和管理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调整、清理和解决,将严重制约中国企业应对外部竞争压力的能力。因此,加快政府职能和管理体制的转变,建立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经济新体制,在未来5-8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其次,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建立新的产权结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要求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就是要有助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现阶段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又要求所有制结构是开放的,在保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坚持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到国内来投资办厂,并且会同更多的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组成各种形式的合资企业。因此,只有不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保持所有制结构的开放性,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外国企业到国内投资的需要。实际上,包括外资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有利于加快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也要有利于支持、鼓励和引导民营、个体以及外资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为各类企业的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环境。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企业要由国家控股外,鼓励非国有制企业、个人和境外投资者以适当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再次,经济全球化要求我们建立新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全球化环境中,进一步加强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及相关立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避免无序恶性竞争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防范经济、金融风险。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难度更大、范围更广、任务更加艰巨,不仅要考虑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更要考虑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确定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进一步完善和增强宏观调控手段,防范和化解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对国内经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保持宏观经济的对内均衡与对外均衡,促进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最后,参与经济全球化还要求建立和完善同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体制,使之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又有利于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的差别,主要在于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除了基本经济制度的不同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其他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机制以及宏观调控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进一步开放市场,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而且要按照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建立同国际接轨的市场经济规则,便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全球化如今又成热门话题。英国“脱欧”、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数度发表反全球化言论,令全球化这个曾经的发展潮流,引来诸多讨论。随着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世界也关注中国声音。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召开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对全球化推动中国开放作出积极评价,同时呼吁让所有民众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并直言当下全球化遇到的问题和困境,希望为解决全球经济问题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全球化的讨论之所以又成为热点,乃因近期逆全球化趋势抬头。即便美国这个曾经主导全球化的国家,其当选总统特朗普未上任即大打贸易保护牌,一方面声称要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以此为理由征收45%的防御性关税。他还痛批德国难民政策,并扬言要对德企宝马施加惩罚关税。另一方面,特朗普重新审视美国既定的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包括退出tpp(跨太平洋(5.06+0.40%,买入)伙伴关系协定)、重新谈判或退出naft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认为北约已过时。不论这些言论能否付诸实施,未来一段时期内美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拥趸毋庸置疑。
的确,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渐大,“蛋糕”不容易做大,导致增长和(91.40-0.33%)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突出。不过,全球一旦回到贸易保护主义,国家之间大打贸易战,无疑会将世界经济拖入进一步下滑的泥潭,绝非明智之选。同时,反全球化的呼声也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不足,值得重视和深思。
此时,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在推动世界经济步入发展正轨上,理应有所担当。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的最新预测,中国20xx年经济增速预期为6.5%(+0.3%),预测中国20xx、20xx、20xx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3.1%、3.4%和3.6%。习近平亦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
中国无疑也是经济全球化受益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对世界出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5%(美国为6.63%),对世界进口额增量的贡献率为11.86%(美国为8.53%),出口一度为中国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力。同时中国更是全球化的贡献者,除了大量进口外,中国居民境外消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在近年发展均十分迅速。
因此,中国要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并利用自身优势与力量,积极推动全球化和带动其他国家一同发展。
继续开发方面,要减少外资准入限制,坚持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国务院日前也印发了《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和开放型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创造更加开放、便利、透明的营商环境,积极吸引外商投资以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而与其他国家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无疑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提出至今三年多,已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今年5月,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解决当前世界和区域经济问题寻找方案,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
全球经济大潮滚滚向前,中国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当前逆全球化等民粹主义潮流有所抬头之际,中国理应发挥自身作用与影响力,推动全球化向前,不至于落入贸易保护主义悬崖。
经济全球化的利弊论文篇十一
摘要:全球化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必然发展方向,但如何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相适应却是困扰相关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在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中医药高等教育可以说正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殊阶段,如何实现与全球化的联系与协作是相关教育研究工作者必须引起重视的一项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机遇以及需要应对的挑战,进而探讨适宜全球化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策略,望能够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现状;策略。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现代化卫生保健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同时也是传统医学体系中的典型代表之一[1-2]。中医药教育走向世界是中医药全球化的重要基础,必须引起各方重视,但在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中仍然存在难以摆脱不合理管理体制机制束缚的问题,中医药人才严重匮乏。除此以外当前中医药院校教育中仍然无法摆脱“中医人才中不中、西不西”的问题,影响本专业人才的综合质量。在这一背景下,为面向中医药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人才支持,就必须积极探索将中医药引入医学全球化系统中的方法与路径。因此,在中医药全球化发展的浪潮影响下,高等教育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并走向全球化的发展道路,这一问题备受各方人员的关注与重视。
一、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机遇。
近年来,国家的政府以及相关机构逐步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加之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进而使得中医药领域逐步走入全球化发展的崭新层面,与西方医学理论的交流、协作也更加密切,这一点通过中医药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中可见一斑。有调查数据显示[3]:国际社会近年来针对中医药专业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医疗卫生舞台上的覆盖面不断扩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有大量的中医药专项合作协议,并将中医药技术快速推广至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各个领域中。除此以外,随着中医药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医药教育的社会需求也日益增加。有关报道中指出,近十余年以来,国际上的中医院校和培训机构逐步成立,不同规模的'中医药教育在世界各地相继开展,国际主流教育学界也开始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的全球化目标实现,大量国家与地区的正规大学中已经创办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本科教育专业,中医药对外教育也逐步自传统模式下的散、乱、小状态向着主流化、规范化、学历化、本土化的方向繁荣发展。正是由于中医药专业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提高,因此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中医药高等院校作为面向社会培养并输送专业性、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阵地,必须做好对全球化趋势的应对工作,将中医药专业的发展作为生命科学领域一个全新的增长点,从而为中医药专业的快速发展赢取更加广阔的前景与市场。
二、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挑战。
现阶段全球化的发展多局限于经济层面,东西方文化领域的融合程度仍然比较有限,各个国家与地区缺乏学术专业的交流沟通[4-5]。具体到中医药专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说,当前中医药专业所涉及到的国际性科研合作项目较少,所开设课程覆盖不够全面,从事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本专业现代化科学技术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进而导致国际舞台上对中医药重要医学价值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与全面,进而也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在全球化趋势下的培养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除此以外,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从业人员在外语水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的外语实力尚无法适应高等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导致中医药教育难以以多种形式、多种类型的渠道深入开展。特别是中医药教育事业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异常密切,在中医药领域中大量的中医专业术语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哲理,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存在比较大的难度,因此在展开全球一体化教育的过程中难以将这些关键词汇的渊源传播推广出去,由于难以秉其全意,从而导致中医药关键理念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更为关键的一点问题在于:在推进实现高等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医药教育全球化发展的需求,就必须重视解决中医药标准化方面的问题。但中医药理论客观上来说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因此即便近年来在中医标准化进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推进速度仍然比较迟缓,严重滞后于教育事业一体化的发展。中医药高等教育在理论以及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的标准化建设均存在一定的难度,从而对中医药教育国际化以及本土化进程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中医药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策略。
1.重视对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在积极应对教育教学体制全球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培养一批具有市场性发展眼光且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专业性、复合型人才[6]。为满足这一目标,从专业设置的角度上来说,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当瞄准多元化的发展诉求,促进专业结构的优化与调整,使专业设置与配置更好的为教学、研究、医学、社会服务。同时,教育教学的整体体制应当自应试模式逐步过渡至素质模式,以此为中医药高等院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动力,使其能够在国际化发展市场中赢得竞争实力。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中医药高等院校必须着眼于对师资力量的提升,稳定教师队伍水平,将外语语言、传统文化等内容纳入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对外语语言的应用能力以及对传统文化内涵的领域得到更深入的发展[7]。
2.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制定中体现主动权。在将中医药推向全球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中医药中传统文化理念与全球医学领域发展标准的结合,必须着眼于标准化机制的建设。统一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标准机制,才能够使本专业领域相关的人才流动更加通畅[8]。作为我国医学领域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精髓”,中医药教育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为积极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必须主动制定标准,规范市场,以促进教学质量以及办学水平的提升。同时,还应当重视对中医药专业相关理论的创新发展,将原本生僻枯燥的中医药理论应用现代化的语言进行阐释与融合,从而方便学生对中医药知识点的理解。此外,高等院校还应当结合全球化背景下中医药理论发展需求,展开标准化的教材编写工作,严格落实已制定标准,从而确保中医药高等教育以一种健康且规范的方式积极发展。
3.促进办学体制的开放化发展。在高校办学体制开放化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接受东方、西方文化的感染与熏陶,在校园中实现东西方不同科技、学术的交流与沟通。那么,如何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办学体制的开放化发展呢?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其一,将外资与外智引入教育教学体系中,形成多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达到所谓的不出国门留学的理想状态;其二,鼓励有条件与资质的中医药高等院校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方法,与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医学院校强强协作,展开科研、教学等方面融合策略的探究工作,以加速国际化进程。
4.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在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发展中,必须积极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对办学观念进行优化,拓展教育教学事业,以“三个面向”为基本原则,力求能够在办学思路、办学模式、发展定位等方面实现进步。在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方面,应当尝试对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相关专业设置范围进行拓展,以“大中医药”为基本范围,纳入包括药品、化妆品、保健用品、康复保健、临床医疗、预防医学、种植加工等在内的相关产业,着眼于培养可适宜于不同专业需求的中医药高等人才,更好地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市场多向性需求相契合。
5.从医疗体制改革入手培养所需人才。从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与具体实施方案上来看,中医与西医并重发展已成为非常重要的工作方针与基本指导思想之一,同时在有关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文件中明确指出并肯定了中医药专业在重大疾病防治、卫生服务、以及公共卫生领域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在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背景下,国家政策针对中医药专业的发展形势是非常光明的。在这一背景下,为深化对人才的培养,可关注如下几点措施:其一,深化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对“治未病”理论的认识,培养预防专业与中医药技术相结合的专业人才[9];其二,深化对中医药领域专科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凸显中医药在重大疾病防治中的意义与优势;其三,加强对专业交流型人才的培养,使中医药与西方医疗理念的进一步融合与协作[10]。
6.正确处理中医药教育全球化中现代与传统的对应关系。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千百年发展中所蕴含并积累起来的宝贵的医学财富,吸取了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的众多精华与精髓。中医药成果以及中医药传承与发展都深刻地体现了民族特色。但在将中医药教育与全球化发展趋势相结合的背景下,全球化、现代化的技术内容势必会对传统中医药文化产生一定的冲击与影响,尤其是对其成果与教育教学经验、内容所产生的震动及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医药教育事业为了谋求长期的发展,就必须在教育教学体系方面积极面向世界,应对全球一体化的挑战。但如何才能够在全新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背景中充分发挥中医文化科学技术的特长与优势,避免这些特长与优势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这一点必须引起中医药教育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中医药教育继承传统并传播文明的过程中,必须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创造全新的知识与文化,以创造并形成极富民族特色且有鲜活生命力的全新中医药科技文化,以实现对自身发展实力与竞争力的提升价值。本文系统分析了全球化发展视阈下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机遇,同时也客观阐述了在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挑战,进而结合全球化影响,对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策略进行论述,包括重视对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培养;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标准制定中体现主动权;促进办学体制的开放化发展;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从医疗体制改革入手培养所需人才这几个方面,望能够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作者:李欣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西双版纳解说词 西双版纳解说稿(八篇)
- 美国文化论文 美国文化论文选题(3篇)
- 最新辞退员工通知范文通用(精选11篇)
- 平凡铸就伟大范文汇总(优质20篇)
- 品牌广告方案范文范本(汇总11篇)
- 最新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2(汇总9篇)
- 最新善待生命敬畏生命如何写(模板8篇)
- 最新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汇总12篇)
- 2023年党组中心组学习总结党组中心组个人学习心得(大全16篇)
- 本科论文评审评语(优质10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