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秋游雪野湖散文(大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06:02:34 页码:13
秋游雪野湖散文(大全15篇)
2023-11-18 06:02:34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和反思,为未来的规划提供依据。要写一篇好的总结,需要事前事后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收集相关的信息。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写作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一

我对你台山赞美的心情与情怀决不亚于当年徐志摩先生对于康桥的心情。只是我太过浅陋,描不出那般优雅的诗句。姑且借几言来赠与你了!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

数一数螺钿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阑的青苔。

难忘七月的黄昏,远树凝寂。

像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瞑色。

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橘绿。

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

你可以慢走或是快行,穿过片片小树林,见到小丛植株上那丝丝略潮的白色蛛网,整齐有序地缔结在植株表面上,一种欣喜和感动霎时从心头掠过!网丝恰到好处依附在植被上呈三角状,每个蛛网大小一般,在晓风下在晨曦中稍稍颤动,不由得令人驻足观赏并滋生出些许遐想,是哪一蜘蛛结的网?是一群蜘蛛共同的杰作么?是蜘蛛王统领吩咐下同时完成的么?它们在什么时候行动的呢?它们结网于此除了猎捕还有其它用意么?想到了为游人带来愉悦么?它们缔造时心情当是愉悦吧?它们至少是勤奋的哩!驻足静赏间些许童稚涌上心头!丽在前头呼唤:快过来,池塘小桥底下好多女子在捣衣!我于是收回目光,收回思绪向远方探去,果然,桥底下,石墩上依次排开阵势七八年龄不等妇人在捣衣唠嗑,她们个个手中抡起捣衣锤,一下下捶在湿衣上,间或翻衣换面捶,洒上洗衣粉,一锤一锤捶下去,细细污水自衣间石头上流淌成小溪,小溪于是一路欢腾入池塘,融入池水刹那间不见了污源,女人们东家长李家短地在聊着天,柔柔音质听不明,当地语言语调甚婉转,真真令我听怔了!

丽可不闲速拍照,几帧图幅入相册。折身起步入亭台,目光之处盈欣喜:

小小红枫叶不稀。

依然晨曦绽华彩。

木槿植株叶茂盛。

紫色花间蝶蜂忙。

阶梯小台游人舞。

欢快旋律漾山谷。

时虽已是霜降至。

台山此时仍盈春。

微风晓露湿径鞋。

自在恬然留连返。

台山,晨练好所在,游人好去处,上山巅,处处有径通,有扶栏阶梯,有石径小阶,有泥土山路,自行选择,半山小亭坐坐,可见到音乐发烧友或竹笛,或二胡音韵者自演奏,再拾级而上吧!又有新吸眼球处,在此地任职做官或留墨此地先贤石雕像凛然而立!细看或与之留影吧!留在相册中作个念吧!

再前行,各支路在眼前,小台山小平顶过一马路距上面是台山引力高峰,顶峰有宏伟观寺,去占卦或拜拜吧!观后小径直通巅峰,站在那俯瞰可见整个湖口全貌,远山迷茫,远处水天一色,游轮汽笛烟袅袅,长江岸桥上汽车跑,湖口县城建筑群,近处山下居民宅,纵横交错街如流,玉带盘山眼底收!大声吆喝:台山,我被你征服!台山回应:我被你征服!征服!征——服!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二

仁心妙手,扁鹊施针灸。

视治苍生铜亦臭,岂辨僧俗嫩朽。

携医走进佛门,望闻问切情真。

莫道身来海外,中华史有乾坤。

――《清平乐・华坤医生》。

在我同行的旅伴中,华坤医生的行李是最多、最重的。除了背包,他还有两个箱子:一个拉箱,一个提箱。那个提箱呈四方立体,有三重拉链,鼓囊囊、沉甸甸的,叫你猜不透里边装着什么东东――这个提箱,显然是他的宝贝,他几乎走到哪里就拎到哪里。

告辞宏学大师后,我和华坤穿过万佛殿,走向天井旁边的僧房,此时华坤的手里就拎着那只黑色提箱。

眼前这个天井约20平米大小,两侧各有三个僧房;在天井的那头,与大殿后门相对的就是观音阁。

僧房北侧的一间,住的是开安和尚。我们走进房内,躺在床上的开安连忙起身见礼。华坤却让他趴回床上,问询病情――开安患有积年的风湿病,肩、腰疼痛得难以入眠,华坤与他约好了就上门治疗。

这时,只见华坤利索地打开拉链,从提箱里拿出排针,撕开封口,挑出细小的几根银针,用手按按开安肩腰的穴位,熟练地扎针;接着,他又从提箱里拿出一只热水袋,灌进清水,插上电源,不一会儿水袋发烫了,就将它敷在开安的肩背处。他一边进行着操作,一边对开安讲述热水袋的疗效和用法。

在华坤忙碌之际,我环视着屋里的陈设。我感到很意外,僧房用具相当新潮齐备,除了方桌、圆台、圈椅之外,有电视机、电风扇、取暖管、电热炉诸物,床后、桌旁堆满了各种袋装食品、灌装饮料以及水果――据说此寺的香火甚盛,香客捐物甚多,由此可证。不过,住室到底简陋,墙壁一角显现漫漶的水渍,寒气很重。开安是宏学大师的大徒弟,出家已经,长期住在这样的环境里,风湿骨痛就成了职业病。其他和尚多是如此。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华坤来到寺院以后,时常进出于僧房,为僧人义务治疗。

在我的眼中,华坤医生是一部传奇小说。他本姓陈,是我的同乡和曾经的学生,在国内中医学院毕业后,去了香港,自强打拼,开设医馆,又赴美报考中医,当时两万个考生仅仅录取2人,他成为其中之一,因而移民美国,已经多年。去年他回祖国发展,曾到九华山半月,给天台、下院的诸多和尚免费施以针灸,治好了多个和尚的风湿痼疾,因此宏学住持感慨地赞誉说:“这是贫僧50年来所见到的最好的医生!”那时大师还赠送了一幅自己的书画给华坤(此幅书画据书画专卖店估价,最少价值50万元人民币呢)。

华佗技妙罕银杏,

坤灸出手传丛林。

医德施仁疗术高,

生就慈心博爱人。

此时,治疗过程结束,华坤起针,问:“感觉怎样?”“舒服多了!”开安腾身而起。

华坤收拾热水袋,忽问起:“师兄,你没领到热水袋么?”开安有些愕然:“没有哇!”华坤沉吟嘀咕着:“哦。按时间应该到了。”

我问究是何事,这才知道:原来,早在十多天前,华坤将从美国购买的一些药品、从香港购买的100个热水袋,自广州邮往九华山,供给僧人们使用。由于天台不通邮,就只能寄到下院。下院距离天台有老远的路,看来是耽搁了。

这批药物用品,是华坤捐赠给寺院的。开安听到此话,感动得声音颤抖:“陈医生功德无量!功德无量!”

陈医生谦逊地说:“你们出家人普渡众生,那才真是功德无量呀!”说着,他将热水袋塞进提箱,说:“师兄原谅。这个热水袋不能给你,我要留着给别人使用。我告诉大师,让人下山取来邮件,就可以分给你们了。”

开安又是合十,连声道谢。

华坤在前我随后,走出寮门。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他还要去别的僧舍。回头时,他将此事告知了宏学大师。

次日,大师立即派人下山取来部分热水袋,发给了急需使用的僧徒。

二、夜取斋食。

知禅趣,有禅趣,禅趣夕私语。

寮舍坐多时,肚庙哼梵曲。

斋堂一觑去,供果由轻取。

应知弟子乖,菩萨情宽许。

――《醉花间・夜进斋堂》。

寺里一天三顿,吃的是自助餐。

饭菜当然全是素的,但品种相当丰富。主食有米饭、稀饭、馒头等。菜色一般近十种,分别搁在不锈钢大盘里,有冬瓜、丝瓜、茄子、白菜、青菜、菜花、薯仔、豆腐、酸辣豆角……还有汤水,或是稠稠的红豆汤,或是鲜鲜的海带汤。

僧寮二楼有储物库,分别堆放粮食和干柴。走廊、过道上,放满硕大的冬瓜,成捆的.蔬菜。做厨房活儿的,几个都是义工,多为阿姨。她们整天很忙碌,保证了准时开饭。

僧众与居士同在一个斋堂进餐。就连住持大师也是同样的饭菜,并无什么“领导餐”,没见过“开小灶”的。只不过,大师的饭菜有人送到观音阁;大多和尚习惯在斋堂侧旁一个单间围桌共餐,有的则喜欢装好一大碗,端到寮外露天,坐到石阶上去吃。

不时还会有挂单的客僧、上山的香客,也进入斋堂就餐。

开饭的时候,斋堂真是热闹。“下课”的僧俗鱼贯而进,偌大的斋堂里,十几张餐桌坐满了人。饭锅、菜盘前面,大家轮流盛饭夹菜,涌现“大食堂”的盛况。

这里的素菜,与以前我尝过的“和尚菜”不同。记得多年前我到厦门的南普陀寺,吃过很精美的斋菜,是寺院招待一批学者特制的佳肴,根据每道菜色、形状还冠以好听的名号,如水煮蛋黄叫“水漫金山”,汤漂青菜叫“一苇渡海”之类。

哦!同是斋菜,以前那尝的是精品,而这里吃的叫“对味”。不知何故,平时我的饭量并不算大,可在这里却胃口大开。直径足有5寸的海碗,装上堆满的饭菜,吃了一碗不够,再添一碗。自助餐不兴吃剩造成浪费的,扒得干净,末了还要喝些汤。

咱这不成了饕餮之徒了么?四周望望,嘿,不光洒家,他人几乎莫不如此,一个个兴头吃饭,滋味嚼菜哩!看去多是城里人,就连衣着时髦的女居士,似乎也忘了平时有过“减肥”那一说。如此一来,我大为释然,心安理得。

这天吃过晚饭后,我与华坤到大殿、观音阁转了一圈。从开安和尚那里出来,华坤让我先回,他还要到别的僧舍去。

我回到寮房,已是入夜,亮着日光管。没什么事干,也没什么地方去。没有电视,更上不了网。我与几个室友百无聊赖,就只能呆在房里侃大山。

我住的这个寮房,5张架床10个人。大家虽然来自不同地方,身份各异,但一见如故,聊得甚欢。对床的那位悉尼梁“师兄”,聊起周游世界的见闻,还打开笔记本电脑中马尔代夫的风光录像给我们浏览。上架床那位老兄,操着东莞的方言,叽里咕噜的叫人听不懂,可他也兴致勃勃地参加我们的话团。

夜渐深。我坐得久了,感到肚子空空。4点半吃的晚餐,又出外转了一圈,早就饿了。可没什么干粮小食品,水果也吃光了。

白雾飘飞在房内,寒气侵人。我忽然有些明白,“饥寒交迫”这个词的含义――饥饿会增加寒冷,寒冷会促进饥饿的喔!

肚庙给我提出了强烈的抗议。我再也招架不住,想起那个斋堂。哈,有两个“师兄”也同感附议。于是,我们仨走上顶楼,只见斋堂开着大门――想来寺里考虑有人可能错过饭餐的,所以斋堂全天候开放哩。

里头没开灯,黑乎乎的。摸索了好一会儿,我在门旁墙壁摸到了开关。

灯光照见,斋堂里空落落的,桌上并无东西。如此夜深,阿姨们还不将饭菜都收起来养野猫呀?有个“师兄”不甘心,走入厨房里面,发出一声欢呼。我跟进去一看,啊哈,桌上一大盆白生生的馒头。想来,应是为次日早餐准备的。三人也不客气,就此开斋。

本来我心里还有些嘀咕,这些馒头也许是供品?不过转念一想,“供果”哪用得许多,何况不也可以供在咱的“肚庙”么?权当“预领”,明早我不吃早餐就是。

馒头饱满,吃了两个就饱了。我又多拿了4个,带回寮房留给华坤。

已是午夜了,华坤还没回到寮房。想到华坤医生,他前两天长途开车的疲劳还没恢复过来,到寺院后又没个空闲,给人针灸、治疗,每天都是直到深夜才得以淋浴、上床睡觉的,他的肚子肯定更饿了呢!给他留些吃的,菩萨也会宽谅吧。阿弥陀佛。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三

秋天,夏尽头。凉爽伴随着秋天的来临,又走过了一季。夏天的多姿多彩,在秋天季里沉淀出了金黄色的样子。秋天天来了,再也没有懒惰的理由。夏天因为炎热可以放任自流,可是这注定收获的秋天天里,勤劳依然是最美丽的身姿。那就用我们的满腔热情,付出,收获,去拥抱秋天天。

秋天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天的开始。到了立秋天,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天'的成语。'秋天'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天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天是秋天季的第一个节气。一叶知秋天,沉甸甸的季节里,唯有懂得,落地生根。

秋天天里,写满了童话。七夕在立秋天之后来临,有情的人们,在这个季节里播种爱情。奥运会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体育健儿们在这个秋天季,挥汗如雨,为梦想拼搏。秋天天里,到处都有情怀。落叶,稻香。秋天天里,不再张望,而是扎扎实实的,在秋天季里认真对待。

我们总是不断的奔跑不断的跌倒,却依然没有放弃心中执着的梦。用爱去涂抹着梦想的颜色,用执着去兑现梦想的谜底。受伤过,也想放弃过。回到最初的地方,才发现,再也回不去的是这一路走过的四季风情。只有,向前。

人生之秋天,格外沉重。肩上扛着世界的希望,心里装着家人的期望。不能停留,不能闪失。累了,就站在山顶,或凝眸远眺,或放声嘹亮。苦了,就默默的在安静的地方,不想被人安慰,自己一个人疗养。就连笑容,也少了张狂,更多的'是稳妥的,走着余生。

我热爱着每一个现在,过去的也许很值得留恋。可是,每一个现在,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前方,才是我们追寻的方向。点亮,心中的灯塔,在汪洋中,一如既往。等到了生命的彼岸,回首处,但愿我们还会热泪盈眶。

秋天,内敛也。当我们经历了年少轻狂,青春躁动,壮年索求,来到中年之秋天。学会了藏起尖锐,学会了圆通温润,学会了不去斤斤计较,学会了包容生活。于是,云淡风轻,月白清明。正如这秋天天的来临,秋天高气爽,月明星朗。在饱满中,执着而勇敢,安静而内涵的,绽放。俯首拾得,满地金黄。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四

对于家乡,我始终怀有深切的情感、眷恋着它的美景。且不说庄严肃穆的伏羲画卦亭、大树参天,典雅古朴的奎星楼、蔡侯观灯的玩河楼、看花楼、神奇的白龟、珍贵的蓍草、郭庄楚墓、蔡国故城、以及新建的“李斯公园”、古式建筑“白云观商业大楼”、蔡明园门楼等等,光是家乡的秋色就足以使我流连忘返了。

不过今秋回到家乡,我终于有兴致到野地里一游了,也许是心境的变化或者离家已久的缘故吧。于是,重阳节一大早,我就悄悄起床,未及洗漱,便信步走出了村口,沿着村北那条水沟款款东行,新鲜的空气真是爽口,我贪婪地呼吸着。顺着沟岸,我钻进那片茂密的树林,新奇的观看鸟儿唧唧喳喳地飞出巢穴,禁不住惊叹起大自然的神奇来……鸟儿也眷恋自己的家啊!我透过树叶的缝隙回望村头,晨雾袅袅、村庄既像一座时隐时现的低山,又像仙女飘逸的仙宫,更像微波起伏的湖面,我忘却了自己。直到什么东西碰到脑勺时,我才回过神来,哦,原来是柿子,橙的、黄的、红的,它们就像一盏盏小彩灯挂在枝上,树叶绛红绛红的',像初恋少女羞涩的面颊。不觉间已穿过了树林,来到了堤岸之上,远处眺望,堤下面除了棉花,还有花生和红薯,花生叶和红薯叶上滚满了露珠,早播的麦子也钻出了地面,显得稚嫩而羞涩,我由衷地感叹:农民们那双巧手竟能把大地装扮得如此多彩。

我怅惘许久,终于抬起头来,环视一周,金色依然,我忽然明白了……秋天你美在丰收。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五

秋风扫落叶时节,容易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特别是我在闲暇之余,很自然地想起很多,想起和她一起十几年的缘份如同这秋冬来临,无情飘散,忧伤的思念随风随景游荡在视觉的尽头……忧郁的时候出去走走,换一种风景也就换一种心情了吧,选择深秋时节外出,真能够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风景。

南漳三道河,那里留下了我们曾经的美好记忆,那如潮的人流,那喧闹的场景,那江心岛上孩子们快乐的笑脸……。再度重现此地时,那场景已过去几年了,可能是季节的原因,这里更多的是几分宁静,几分清新,几多云雾朦朦。季节的错换不觉已是感觉上的两重天呀。

乘着暖秋的阳光,我们一路快奔,转眼来到钟祥。

钟祥明显陵与武当山并列世界文化遗产,文明遐迩。新红门、御碑楼、石像生、棂星门,内明塘、陵恩门,、陵恩殿、陵寝门、新旧地宫、瑶台等一处处景点一个个历史故事,明显陵是由藩王园寝改建为帝陵的。双重宝顶、明堂水、九曲河、五道桥是她的精华。其中九曲河、五道桥,附会“九五至尊”的含义,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九曲河的营建使周围的环境顾盼生辉,她就像一条弯曲腾挪的水龙与龙鳞神道所形成的陆龙游弋在青山绿水的陵区,给陵寝增添了鲜活的灵气。显陵中的木制结构因战火纷飞无一保存,但正是所剩下的砖石残垣,给你带来的历史沧桑感的冲击是巨大的。我想这也许是显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之一吧!

深秋的大洪山层林尽染,枫树披“红装”,栎树、银杏换“黄衣”。野菊一丛丛、一簇簇、黄橙橙、金灿灿的散满山坡崖畔。到处野果累累,取之不尽。不愧为休闲胜地,身心疲惫的时候,在千年古寨访古,在温泉中浸泡,在鸳鸯溪漂流……大自然赐予你无尽的享受。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六

立秋过后,天气渐渐转凉。清晨,微凉的风轻轻拂过脸庞,感觉很惬意,再也没有伏天那种闷热潮湿的感觉;天空也变得明净高远起来。我抬头眺望蓝天白云,身上沐浴着丝丝凉风,一时心血来潮、游兴顿起,决定到东湖一游。

车出城往东行驶,十几分钟就到了目的地,步行入景区,先是经过一处小园林,过揽月桥,即入陶社。陶社南向,屋面青山,门临碧水。堂上“气壮山河”四字为孙文亲题。室内陈列陶成章事迹,是绍兴著名的德育教育基地。仰视先生塑像,肃立片刻以表敬意。

出陶社前行,脚下是条沿着湖岸延伸的石板小路,沿着白墙黑瓦的围墙向前行走,只见岸边树荫掩映。湖面水波不兴,清澈的湖水被对岸峭壁间、岩石顶上苍翠的树木倒影映成墨绿色,像一块碧玉。低头仔观察发现湖底有几条红色的鲤鱼在岸边水草旁来回游弋,看到游人过来,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人逗乐。

继续往前走,一座叫秦桥的古式小石桥横跨在湖上,巧妙地把湖面隔开,让人不能对湖景一览无遗,而桥墩下圆圆的桥孔与湖水连成一片,又使人隔景相望。过了小桥,湖面渐渐开阔起来,近在咫尺的峻峭挺拔的的岩石矗立湖边一侧,抬头望去对岸岩顶是一片苍翠碧绿,岩面如皴裂斧劈,纹理清晰可见,有些岩缝中还盘根长出绿树植草,湖岸边的岩土中也是翠绿成荫。这连绵一片绿褐色岩石壁立千仞、气魄雄伟,与这宽阔平静的湖面相映成趣,犹如一个浓缩了的气势不凡的巨型山水盆景,亦如一幅泼墨淡涂的立体山水画卷展现眼前,看到这大自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杰作,不由得令人惊叹巧夺天工之妙。我触景生情,眼前仿佛浮现出先民们凿穿斧削、手拉肩抗深入到地下取石的场景,被先民们勤劳智慧创造的奇迹所折服。

沿湖堤继续边走边欣赏二岸湖光山色,亭台楼阁,不知不觉中步行到一处叫稷寿楼的阁楼,进门挑一处幽静的桌旁坐下,泡上一杯平水珠茶,一股淡淡的清香吸入鼻中,沁人心脾。点一碟回香豆,一碟盐水花生,边喝茶边吃点心。忽然附近扬帆舫戏台上宛转悠扬的越剧传来,我被乐曲感染,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颇有“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雅趣。

出稷寿楼,附近有座霞川桥,过桥走到湖的对岸,湖水山石中的岸边又是一处乘乌蓬船的码头。乘舟泛湖又是别有一番乐趣。

我小心奕奕地上船,在船仓中的木头隔板上刚坐下,小船便慢慢地离岸向湖中荡去,划船的船头脑坐在船尾,看上去年纪大约六十岁左右,精神矍烁,穿一件白布衬衫,黝黑的脸上戴了一顶草帽,我见他一手扶着夹在腋下的划楫控制方向,两脚踏在桨柄末端,两腿一伸一缩,桨就一上一下地击水推进小船前行。刚才走在堤岸上看湖景是静景,现在泛舟湖中看到的是动景。船在湖中前行,二岸的景物慢慢后退,很快小船来到一处洞口,船头脑告诉我,小船已经驶到陶公洞了。只见陶公洞洞门很窄,只可容一只小船进去,进入洞内才发现别有洞天,人坐在船上仰望上面洞口高数十丈,整个岩洞好似一口竖井,上面一束阳光射进来,有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船在洞中穿行,越行越窄,人身上感觉冷嗖嗖的,仿佛已是无路可走,正踌躇之际,忽见船身一转,眼前已是豁然开朗,令人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出洞后继续前行,我被一声声呼喊声吸引住了,正在疑惑间,船头脑告诉我喇叭洞到了。仰望喇叭洞下大上小,形状象个倒放的喇叭,船一进洞,我就试着大喊一声,固然是空谷传声,回响不绝。出洞继续前行数十米,小船又把我带到了仙桃洞口,仰视洞口石壁上刻着一副对联,字苍劲有力,左边上联“水深三千尺不见底”,右边下联“桃树三千年一开花”。刚才站在岸上看仙桃洞,只是一座简单的石框门,而现在人在洞口和仙桃洞零距离接触之时,才发现石框门与倒影组合在一起确实像一只巨大仙桃映立在湖中,堪称仙境。

船出洞后不久,又回到了入口处的寒碧亭码头,船头脑把我送回岸边,才恋恋不舍地离船上岸回家。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七

从观音山回来,将拍好的图上传到相册,三妹看到后说:你这是要踏遍观音吗?我嘿嘿一笑,回曰:拍遍观音山。

观音山就坐落在本溪县西边,俗称西山,据说还有一个名字叫老蹲台,因为观音山形似一只老龟趴在那里,迎日而出,驮日而沉,故有此名。

纵观本溪县的山山水水,有名有姓者甚多,到是观音山的从前最是普通不过。后来,为了适应旅游而开发,集众人之资,在龟背之上建山寺一座,又因一座大玉佛而得名:观音山寺。遂又得以扩建,依山势而延续下来,成今日之规模。山寺现今还在建设中,正门及二寺还在规整之中,此处且不多表,单讲一座山,一些风景。

山下小镇人口并不是很多,出门游玩远达欧美,近去日韩,略近些多半是铁刹山、关门山、本溪水洞等以国家级风景命名的旅游区,观音山最近,则多半为茶余饭后,健步消食之用。

从观音山脚下抬级而上,有数条路可供选择,有石梯直达山顶,亦有盘山而行的步道,如今还在建的还有直对山门的朝圣道,另一条为车道,从步道接至车道,便可援路登至山顶。石梯道多伙年轻人三五成伙,结伴之游;盘山步道则多为强身健体的中老人所爱,花上个把小时,转了一个大圈,达成所愿;朝圣的路尚未开通,只可遥看观瞻,且作遐想;车道需要拐到岭外,笔者则爱这条步道,只缘秋日高阳常常眷顾这条路,给秋寒的人们带来些许暖意。

笔者于饭后约上二友人,缓缓步行至山上,只见高大的牌楼,极尽巍峨,有联曰:白云来去处,松风微动多清韵;鸟语有无间,钟磬遥闻书妙法。走过去,再回头看,亦有一对:座上莲花,观看北国四时景;瓶中杨柳,拈来南海一枝春。牌两侧植有松柏、梨树等树,笔者最喜欢牌楼左边的白桦树,秋日的天空下,黄灿灿,充满另一种情趣。偶有几辆自行车搁置其中,文艺范呼之欲出。人到中年,石梯道多半不在选择之中,缘步道而上,高大的火炬树红灿灿,低处的槐树黄澄澄,伏地的三叶草还是湛青的,间杂着白色的小花,偶露温柔。人们怡然自得地行走,像缓缓流动的水,感受秋日的.太平气像,一颗心少了黑夜的惊惧、炎夏的炙感以及工作和生活的负累,将所有的不适抛开,在这秋日的观音山将一颗心缓缓松开,哪怕不参禅,不悟道,只是感受生命的一时惬意也好。

石道有新铺就也有旧日铺的,棱角分明的石块,被切割成不等形状被镶嵌在地上,石头们乖乖的,让你的行走更事平坦更安全。当然,你能看得清石们的纹理,亦可遥想它的形成过程,也可能会想起,你这半辈子可曾也这般为他人贡献过。

走在石铺的坦路上,越走越高,在高处,你可以回望一下小镇,烟火人间,如花生命,大抵每日都是如此,右手边的格桑花虽大已凋谢,但也不排除偶有几朵笑脸,扑入你的眼帘,粉的,白的,开着的,落下的,结籽的,各具姿态。格桑花的背后,是依山的而生的树木们,柞树高,松树挺、槐叶黄、榛叶落,还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们,最喜欢那十余株枫树,在秋日阳光的映照下,赤红夹杂着橙黄。原以为观音山没有枫的,这偶一相逢,倒觉得此身已在关门山,或是老边沟的枫儿挪了地儿。谁说观音山没有好风景,原来只欠了一个发现风景的眼睛。

且行且观,一片屋檐画角串起长廊通道,将观音山点缀的有了几分古意。旁立‘吉祥’二字的风景石,拍照留影者甚多,似乎归去,也将这充满祥和的字意带在身上,从此有了个好兆头。且容我放下自己,单单的留下两个字,给风景一点留白,给自己一个自然。

友人未能驻足,我已落了一程,便三步作两步,匆匆收下洋溢的诗情,有黄色间隔着红色的草叶将我的目光吸引。“这是什么草,这么可爱,且颜色不一。”正自傻傻观想,友人呼我,一个傻女子便急急撵了上去,她二人低语,我便未及细听,已见眼前又一座大牌楼拔地而起,与山下成呼应之势。

再往上,石路消失了,土质的车道倒也平整,本是休息的午间,也有车子呼弛上山,或观山阅景,或求签拜佛,各有来意。当然,也有善男信女虔诚的一步一步上得山去,求个诚意,得个心安。山势渐急,步子之间已觉微喘,看来是素日少锻炼之故,到是两友人安然阔步,边行边聊,聊风景,感生活,自得其乐。

我独对路边的小黄花有了兴致,秋阳下,她自微微地露着些脸庞,几片叶子绿着,宠儿似地捧着花朵,将人的一颗心惹得软软的。到是那落了花、生了白针的菊科植物,让我知道,花儿再好,终是个秋啊。

因工作时间已到,乃回程,从半山往回返。记得从前登顶时,也曾将寺檐角、燃香炉、功德碑细看过,到底是这寺佛佑着人,还是人佑着寺呢?在寺的居士告诉我,那佛是拍不得的。至于为什么,并没有告诉。后来我自己静时想,佛大概只能是庄重地供奉和信仰着,却不能亵玩吧。袅袅的香火和缭绕的禅音,感受到一颗安宁的心。寺角的铃铛被风一吹,叮当做响,一枝老柏将枝桠伸出来,既活泼又严肃,宝刹的慈祥和庄严,呼之欲出。纵隔时日久,亦觉弥来新。

山上俯看人间,山下仰看山寺,人生一世,是行走,也是修行。遑论是行走,还是修行,亦不过只是看一场风景。好吧,只当是看一场人世的风景吧,还记得那联中言:座上莲花,观看北国四时景;瓶中杨柳,拈来南海一枝春。

看风景的人知道,情不在身外,景当在意中。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八

在鹿鸣谷,大自然把清幽,深邃以及生命的顽强体现在空气里,绝壁上,树枝间。一条溪流缓缓地流淌着,时而绕石成潭,时而挂崖成线,时而溅落成珠,时间在此像生了藓苔的朽木搭建的梯子,只有天光的影子,鲜嫩地从高处洒下来,抑或悬挂在树梢上。走在峡谷巨大的暗影里,人就像深陷进大地的裂缝,费力的攀爬中,你会想到一条虫子,一只飞鸟。举目是刀劈剑削的悬崖峭壁,是一簇簇或黄或绿的灌木丛,朽木横七竖八地枕在峡谷乱石上,散发着阵阵菌类的清香。偶见一缕袅袅娜娜的细藤,攀着崖壁,孱弱地再现顽强。天空一会是一片蓝,一会是一线蓝。巨大的石块上,水的留痕温柔而优美,一只山雀正在上面啄食一粒橡子。

从谷底爬到沟垴,也许只有一百到两百米左右的落差,终于有了一片开阔的视野,抖抖身上的落叶草屑,仿佛是迷路者走了三天三夜,深谷犹如太空,时间实在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走出荆棘密布的山林,就像从新返回了世界,对着谷底狂吼一嗓子,山谷迅速有了回音。假如那是一声鹿鸣,我想那一定很远古,很清脆,很空旷。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九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这是伟人描写秋景的诗句。秋天不同于春天,春天烂漫而秋天沉稳。特别是驱车驰骋于乡间小路,那笔直的泛黄的阡陌或者仍然深绿的田垄配上蓝天白云,一副秋天的水彩画便映然于眼帘,勾勒于脑海,再深吸一口秋天带着果香的空气,便浑然忘我了。

九月中旬,周末,一家人一行6人,驱车前往百公里之外的乡下亲戚家,体会秋天和人间天伦。

出了市区,越是接近农村,越有秋高气爽的感觉,公路两侧和围拢农田的白杨虽然给人以暮秋的感觉,但是依然绿意正浓;绿色的花生、金黄的谷地,低垂的依然花色招摇的向日葵和远处蓝色天空上的几抹白色的云朵,让人心神摇曳。虽然生于农村长于田野,却依然未改对农田的痴情,想起小时候偷秋、拔萝卜等种种肆无忌惮的疯狂,如今却成为一种极为幸福的回忆,心驰神往中,却感怀于岁月的蹉跎。

一行六人,皆是血浓于水的亲人,平时虽不忘彼此,但是毕竟各有各的生活,同时做一件赏心悦目的事,不消说快乐自然而然。果树下,林荫路里,广袤的田野间甚至打闹的餐桌上用手机彼此拍照便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

亲属是老婆的表妹,人极朴实。春天来过一次,叮嘱她在院里种一些地瓜、大葱、豆角、茄子、辣椒等农作物,等到秋天来采摘。那人也是实在,满园的农作物一直留着,豆角泛黄,大葱萎蔫,甚至仅有的两个果树果落满地,也未舍得独享,等着招呼她的亲人共享农家美味。她还告诉我们,这所有的农作物都是天然生长,未进行任何打理,是绿色中的绿色。既然是实在亲戚,我们也未客气,酒足饭饱后将院子一扫而空,满载而归。

从现在开始,趁我们还有精力,多做一些有益于亲人的事,莫把后悔留在捶胸顿足之后。我还想告诉我儿子,要尽孝,就快点!快成熟,快长大!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十

八月初四这天,风和日丽,我乘车前往响铃公园,来欣赏久违的故乡乐园。

由于家庭动迁,去长一年多,俗事所累,难得闲身,故乡的公园很久未去。听说已大改观,很受游人欣赏。

几年前由于错误政策,响铃公园被扒,树木被破坏,设施拆除,残垣断壁,路不成形,行走不便。人工湖已成烂泥塘,臭味儿难闻。园内已无任何美景可赏。每逢节日,老人儿童休闲娱乐无处可去,过往行人一片叹息声。

今日到此,眼界大开,往日的萧条冷落,早已不见。一入西门,玉石雕刻的响铃公园四字似金子闪闪发光,鲜艳醒目。一改旧日字迹模糊,形象不明的名讳。众多游客争相在门前拍照,情景非常壮观。

沿着新修的砖石路进园,可看到路面两侧树木增多,品种多样,花色纷繁,红蓝白黄紫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

草坪又增加啦很多地面,清新雅致。间隔不远就能看到一座凉亭。重修后的凉亭新颖别致,每每都有游人在此歇息。

健身广场又增加啦几处,篮球场,轮滑场,练拳场,游戏场,每个场都有人在锻炼,健身,其乐融融。

游乐场更是新奇夺目,儿童乐园,动画影城,高空游戏,自动电车不一而足。许多妇女儿童,流连忘返,乐此不疲。

拓宽的湖泊水面加深啦,堤坝加宽啦,水质清净啦,几只小船在湖面穿行,湖面上许多水鸟飞来飞去。

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妙音寺正在扩建,园中更充满生气。佛教信仰,香客迷恋,每到法会,纪念佛主圣诞日,拜佛,敬祖,消灾,求签,还愿的.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使院中充满啦无限生机。

响铃公园变啦,真的变成公主家乡的乐园,随着改革开饭步伐的加快,“五乡”建设的加快,公园的前景会更美,成为岭城人们的桃源。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十一

秋分时节,碧空如洗,云淡风轻,正是登高赏秋好时节。恰值周末,携家人一起前往黛眉山感受秋韵美景,观赏黛眉秋容芳姿。

去过黛眉山多次,但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体验,从最早没有开发的原生态景区到如今的盘山公路、观光车、栈道等基础设施完善的4a级景区。黛眉山从一个未施粉黛的小家碧玉到如今的傅粉施朱、风吹仙袂飘飘的绝世佳人,经历的不仅是容貌的变化,更是气质的提升。

景区各项设施的完善减轻了爬山的劳累,从而使我节省了更多精力去体会黛眉山的美。走进山门,坐上观光车,眼就不受控制地搜索着窗外的景色,生怕漏下一点,望着车窗外的青山绿水竟感受不到一点秋天的肃杀之气,代之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勃然生机。车一驶入隧道,眼睛就被黑暗所迷蒙,听着车上播放的黛眉娘娘的故事,心渐被黛眉娘娘的大仁、大爱、大义所感动,待车一出隧道重见光明后,心里竟感激起黛眉娘娘来了,似曾她像拯救万民一样把我从黑暗中解救出来一样。

走进面积达200多亩的高山花园,杜鹃、桂花、菊花、玫瑰等各种花卉在争奇斗艳,仿佛置身春天的花海。看这些花儿枝叶相连,熙熙攘攘,红的、黄的、紫的井然有序共享这方沃土,互不侵扰彼此的空间,在凛冽到来之季,正抓住最后的机会共同装扮黛眉娘娘的花篮。

踏着栈道,移步换景,不知不觉中已来到好运峡,很多人说踏进好运峡就会时来运转。在这条因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峡谷中,不时能看到一些年轻人或者是白发苍苍的外地游客,或驻足沉思凝望、或面壁轻声呢喃,没有喧哗,有的只是心灵的祈祷,他们希望借助这条峡谷来摆脱厄运,迎来福分。置身峡谷,秋风习习,望着被水冲刷而形成的岩壁波痕,像沧桑的老人的皱纹,皱纹里浸满了从顶部流下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五彩的光斑,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漫步在曲折逶迤的峡谷中,你需用眼去仔细的分辨察看,惟有如此方能看懂沧海桑田留下的痕迹;你需要用耳去细细聆听,听那裹卷风雨世代更迭的声音;你需要用鼻去仔细的闻,闻那空气中还弥漫着黛眉娘娘救人采药时的百花香;你更需用心去感受,感受六月六黛眉娘娘寿辰吉日,方圆数百里的人们前来进香的虔诚,感受到了,你的好运就来了。

出了好运峡,转过几个回旋廊道,不觉间已行走在半空,脚底生岚,头顶飘云,傲立半山中,凭栏远眺,群山如卵,缈雾翠烟,似入仙境,心旷神怡。再往前走,一块巨石矗立前方,初看巨石,不以为然,只以为大,待走近,方觉奇,再走近,就是惊了!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石头啊!严格来说,是两块石头,摩天巨石下面还有一块小石头,两者之间只有很少一点接触,下面的石头擎着上面的大石头,保持着独特的姿势,仿佛一个舞者用手托举另一舞伴,而舞者只是一瞬,而这两块巨石已不知保持姿势了多久。两块巨石,让人看着心惊,仿佛呵一口气就能吹落而下,很多游客都是远观照相,待走近时都匆匆而过,生怕上面的巨石不小心滚落下来。我却不然,存在即合理,既然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化如此,就不应该浪费其千锤百炼的杰出作品。走近抬头看着石头上面的凸凸凹凹,像一些象形文字,难道是黛眉娘娘刻在上面的石头记?告诉我们巨石成型的秘密?不得而知。

走过摩天巨石,不远处又有两块奇特的石头在等着我们,其名字蕴涵浪漫爱情色彩,叫做天使之吻,远处看去如一名魁梧男子和一名曼妙的女子的倾世一吻。相传,商汤王后黛眉娘娘在山上为民祈福,汤王见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思念娘娘,就带领文物百官迎凤回宫。然而黛眉娘娘心怀苍生社稷执意修行不愿回宫,就这样在青山绿水间,伟岸霸气的君王与欲说还休羞涩的娘娘轻轻吻别,留下了一段山无棱乃敢与君绝的伟大爱情。汝救民于水火,解苍生倒悬之苦,挽社稷于危卵,扶将倾之大厦......寡人纵有万千佳丽怎及你一身,跟寡人回宫吧!望着依偎在一起的两块石头,仿佛还能听到君王的哀求声在山谷飘荡。

黛眉山景点之多让人一天时间难以详细览毕,它犹如一桌珍馐佳肴,天路奇观、云顶草原、黄河大观等每个景点都是一盘好菜,纵使胃口大开然肚皮有限,只能浅尝辄止。在家人催促下,对于各景点只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的看看,就这样天色也逐渐暗淡了下来,心里想着家乡的景区随时都可以再来游玩,心情就好了很多,踏着暮色朝山下走去......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十二

寇家坪是一个老地名,老得一如它原始的风貌。在海拔1700米的高度上,山突然后退,岭突然降低,背靠仙鹿山,东面可鸟瞰层林尽染的群山,南面、西面均以三四十度的斜面缓缓后撤。真佩服那个姓寇的先人,选择了这么一个地方做福祉,真乃风水宝地啊!坐在废弃的石墩上,犹如坐在一个巨大的画廊里,面前的山坡上,三丈多高的桦树、栎树紧密相拥,在山下整整齐齐站成一排,由低到高,一层一层地铺排到山顶,因浓密疏淡不同,呈现的色彩五彩缤纷,黄红绿黑白,互为侵溢,互为映衬,有时像凝固在一起,有时却像涌动的湖泊,这是一幅巨大的天然油画,它在巡检展出,在中国展出,而不在俄罗斯,也不在欧洲。沿着画边把目光西移,一个山凹,凹出一片蓝天,那种蓝,像梦中丢失的蓝,是幻化的蓝,清澈的蓝,太阳像是从低处往上照,满满的光晕,是白,是黄,是紫,在蓝天的大幕下,很难说清是什么颜色了,只觉得身心俱静,心旷神怡,任微风拂面,秋阳暖人。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十三

今天,我们和妈妈同学梁桂涓阿姨和她的儿子来到了没有海鸥飞的海鸥岛。

海鸥岛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岛,地势平缓,连一个小山丘都没有,要是海啸来了,不就全军覆没了?刚开始来到海鸥岛的时候,我还以为它是一个半岛,后来听爸爸说这就是一个岛,由一个大桥连着,哦,我还没有见到过那么大的岛呢。

到了岸上,我们第一个目标是去吃饭。这里的鱼非常鲜美,咬一口,肥的流油,然而最出名的还是属于它的名牌烧鹅了。爸爸最喜欢吃鹅肝,从鹅的肚子里夹出一块吃。我不喜欢吃鹅肝,我最喜欢吃鹅腿,鹅腿很肥美,我和弟弟都吃了一份,非常好吃,阿姨喜欢吃鹅肉,而不是鹅腿。妈妈的爱好则和阿姨,喜欢吃鹅身上的肉。

吃完中餐,我们都已经很饱了,我们出了餐厅,打算骑自行车。海鸥岛有一个环岛绿岛,风景非常的美丽,对面的海岸,便就是东莞的'码头,东莞和海鸥岛只有一海之隔,这我还是第一次知道。我们来到租单车的地方,买了一个风筝,打算和弟弟一起放起来。爸爸和弟弟合租一个单车,我就自己租一个单人单车即可。我们骑上了绿道,绿岛上几乎没有车,所以乱骑乱摆都可以,反正没有人,没有人煞风景。太阳暴晒,给力跑步,我们骑车,听起来有点违法日内瓦条约,但我们很乐意。后来看见给力就干脆趴在地上不走了,我们也知道它是渴了,不是累了。给力和我们跑上三四个小时都可以,爸爸给了一个小杯子,往里面倒水,倒满了,让给力喝。给力咕噜咕噜就喝完了,还是渴,后来给力还是在那里喘,爸爸只好把它抱起来,边抱边骑车。爸爸是在太强了,我边骑车,边给爸爸和弟弟拍了一张照片,给力在照片里吐着舌头,好可爱哟!

来到一个拐弯处,爸爸认为这是一个天然的放风筝的地方。我不觉得,一点风都没有,等了15分钟,像遭遇风暴似的,风呼呼刮过来,我向爸爸喊,起风了!起风了!可爸爸又说风太大了,真是受不了。

风筝终于飞起来了,我和弟弟拍手叫好,我发现给力不见了,后来发现它在一个树荫底下再挖一个坑,它似乎是想把它自己埋起来。我不理它,继续放我们三个的风筝。后来回头一看,风筝差点飞出去,给力真挖了一个坑把自己埋了起来,它现在才终于不喘了。

回去了,爸爸抱着给力,给力的脚很脏,踩在爸爸干净的白衬衫上,染得爸爸衣服一身土,给力太不给面子了。

这次海鸥岛之旅真够温馨的!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十四

1、这首诗作于天宝九至十载(750—751)北使青夷军送兵期间。贺兰判官:当即贺兰进明。此时贺兰当在范阳、平卢节度使安禄山幕下任判官。判官,节度、团练、防御等使的僚属。北海:即渤海。

2、平典:犹中典。《周礼·大司寇》:“掌建邦之三典,以佐王刑邦国,诘四方。一曰刑新国用轻典,二曰刑平国用中典,三曰刑乱国用重典。”郑玄注:“平国,承平守成之国也。用中典者,常刑之法。”此句谓贺兰进明任御史时用法得当。

3、輶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借指使臣。

4、遥:全诗校:“一作亭。”按敦煌残卷、清影宋抄本均作“亭”。迢亭为双声联绵词,犹迢递(“亭”,一“递”一声之转)。

5、朝:会。《老子》谓江海‘能为百谷王”。

6、九垓:九天。

7、挹:引。

8、见鱼目:辨明鱼目,以免混珠。

9、虚声:本指山谷之回声,此谓海浪呼啸之声。涵:包涵。殷雷:殷殷响雷。殷,雷声。见《诗·召南·殷其雷》。

10、遗:弃。尘埃:喻世俗。

11、殊:全诗校:“一作吾。”按《文苑英华》作“吾”。殊用,别用。指乘为吏行役送兵之机以作游赏之用。

12、翰林:文翰之林,文苑。忝陪:自谦之词,谓自己高攀以陪贺兰进明作诗。

秋游雪野湖散文篇十五

秋天来了,我常去的海鸥岛,别有一番景色。

海鸥岛位于广州之南,与莲花山风景区隔江相望、是珠江出海口狮子洋上的一个面积约三十五平方公里的海岛。岛上地势平坦,不见高山,粮田多由滩涂改造,所以称为“沙田”,适宜种植各种南方农作物。它的形状好像一块番薯,注定了它的美丽和丰饶。

重阳节后的一个晌午,我再次踏上岛屿。车过海鸥大桥,一条全长十三公里,贯通小岛南北的区级公路展现在眼前。岛上共有四个村子,登上岛屿的首个村子叫海心村,再往南走,依次为沙北、江鸥、沙南三个小村子。公路不宽,但车辆不多,因而还好走,两旁笔直而整齐的路树――水杉树,翠绿的叶子染上了红褐的色泽,极像俄罗斯妇女的头发,在翠绿的玉米、番薯、木瓜及花木种植场各种花木的衬托之下,显得韵味无穷。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正是各种瓜果飘香的时候,道路两边,不时有当地农民摆卖土特产的摊位出现,摆卖的品种有当地出产的红心番薯、木瓜、新近引进的泰国番石榴、蔬菜、香蕉等等,农作物色泽漂亮、个头硕大、价钱低廉,很是诱人。真想停车下去扫它一大堆,可是肚子叽咕作响,只好决定先享受一番海鲜美食再说了。

在一间用杉皮竹木搭建的简易农家餐厅,我们吃到了鲚鱼、麻虾、肉蟹等生猛河鲜,据说都是店家利用江水自己放养的,味道特别鲜甜。我们还叫称了一斤白鸽鱼煲豆腐芫荽汤,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结账才一百多块钱,个个都说不贵。饭后,我特地跑到外面观看碧波荡漾的江水,清爽的秋风迎面吹来,心旷神怡!举目远望,湖面上一只小艇在江面上摇摇晃晃地撒网捕鱼,波光云影,天凉好个秋也!

在岛上,只要稍为注意一下,发觉村民的房子多数傍河而建,家家户户门口停有摩托车,在屋后的河道边,却缠着小木舟。农民的`耕作因岛上水道纵横显得十分方便,小木艇所到之处,就是田基,农民施肥播种、收割庄稼等要靠小艇运输。据说岛上农民从前大部分过着农忙时耕作、农闲时捕鱼的习惯,后来河里的鱼儿不多了,他们才转变生产方式,在岸上挖掘稻田,放养价值较高的鱼虾等水产品,生活自然比从前滋润了许多。时下正值秋收时节,风吹稻海金黄一片,农民们正在收割粮食,鸟儿在天空飞翔,一派勃勃生机。

在一口口清碧的鱼塘畔,我看到了不少专程从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地专门前来垂钓的“钓友”。他们悠然自得的样子令人羡慕。这些外地钓友能够得知海鸥岛这个“世外桃源”,归功于发达的互联网信息,大家从帖子里看到了,就不辞路远,以一过“钓趣”为乐,据说,每当日头西落,这些姜太公的徒子徒孙收获颇丰呢!

不会钓鱼,到田野上逛一逛的兴致却是浓郁的。我们站在河畔的蕉林之下,观看粉红色的野菊沿河而开,热烈而奔放;白色的通菜花像一个个五角星形状的小喇叭,密密麻麻地挤满河涌。水底,鲫鱼、鲤鱼游来游去,仿佛,近在咫尺的城市,所有的烟霾、灰尘、喧嚣、疯子、神经衰弱、自杀、交通事故与它们无关!

也不知过了多久时间,我们才恋恋不舍地从香蕉田里转出来,满目的野花必定成今晚梦里最美丽的装饰了。我们当然知道此地风景不算是最美的,世上有很多比这儿美丽的山水或文化荟萃的景点,但是它们距离我们自身的生活太过遥远,不及现在可以随时登上的小岛更令我们感到实惠。在这里,天空依然蔚蓝,植物和泥土的香气直接呼入鼻息里,清碧的河水像我们无法带走的碧玉带。

我们毫不掩饰对小岛的喜爱。海鸥岛,顾名思义是海鸥聚集的地方,可是在岛上,我从未见过一只海鸥。也许,可能在久远的年代这儿真的有过海鸥栖息的历史,不过今天看不到了未免令人遗憾!

小岛在一九九六年大桥建成之前,一直是个交通不便的孤岛,村民要到附近的莲花山镇和石楼镇做买卖,非得用上大半天时间渡船过海不可。因其独特的环境,封建时代曾是海盗和土匪盘踞之地,他们这些“海大王”和“山大王”,危害乡里,令人绝齿。解放前,也是游击队活动的好地方。现在,它成了广州市属最大的一个岛屿,是一个原生态不曾被开发的地方。在我的内心,我希望它永远保持着现状不变,毕竟,在都市之侧,可以供我们呼吸新鲜空气的地方已经不多了。然而,这仅是奢望而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