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比的化简的说课稿范文通用(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7:31:51 页码:11
比的化简的说课稿范文通用(实用8篇)
2023-11-11 17:31:51    小编:ZTFB

共鸣是一种情感体验,它可以使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和理解彼此的感受。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准确把握总结的目的和对象。培养有效的阅读习惯,对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大有裨益。

比的化简的说课稿范文通用篇一

《比的化简》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目的。我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比可以化简,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相关比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复习商不变性质与分数基本性质,再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比的化简,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进行化简。

(在这里,教材并没有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讲解)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发现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要比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学生更能接受。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生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对比和比值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比的化简的说课稿范文通用篇二

《比的化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4。教学关键:理解化简比。

5。教学准备:两杯蜂蜜水,多媒体课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学实际,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化简比的意义和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根据以上的教学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以下五个层次进行教学:

1。情境引入,蕴伏铺垫。

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具体含量,是不容易判断的。而后又引导学生联系最近所学,想到用比来表示每个杯子中蜂蜜与水的关系。借此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观察、比较:原来的比与后来得出的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得出什么是最简整数比。

小结: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约分,比也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或商不变的性质化简。

通过观察、比较,以最简单的整数比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理解化简比就是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过程。并初步感知化简比的方法,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验到知识的联系性。然后通过自学课本例题,自己探索化简比的方法,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化简比的理解,一方面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方面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从试一试到练一练,从模仿练习到变化练习,从独立尝试到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既让学生感受到化简比的三种类型:整数与整数的比;小数与小数的比;分数与分数的比,又让学生在寻求不同题目的解决方法中巩固化简比的方法,还发挥小组骨干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最后鼓励学生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归纳化简比的方法,力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相通性。

4。灵活机动,拓展延伸:

让学生讨论: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设计了一组对比练习,自己得出两者的区别,进一步理解化简比的意义。

5。全课小结:先让学生说收获,老师再作总结。

化简。

比最简单的整数比。

(1)号杯2:18=218=2/18=1/9=1:9。

蜂蜜与水的比一样甜。

(2)号杯30:270=30270=30/270=1/9=1:9。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设计集条理性、科学性、整体性和概括性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能够体现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点。

教后反思:

本节课学生基本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的设计,采用创设情境发现比可以化简,就让学生尝试解决,在学生尝试解决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利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从而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的不变性,进行化简。在尝试练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自然而然的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自己得出比的基本性质。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不是批评,而是抓住这个宝贵的时机,,对化简比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一些强调,适当的区分求比值与化简比。整节课学生的配合比较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得出新知,反而使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节课过后,我感觉只要充分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内容,多注意教学策略,计算教学也能教出:甜来。

比的化简的说课稿范文通用篇三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比的化简》,下面我对这一节课作一个简要的概述。

1、教材分析。

《比的化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72——73页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2、重点难点分析。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会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是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所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我综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拟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学实际,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化简比的意义和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只是组织者,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加强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学会化简比的方法。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借助“哪杯蜂蜜水更甜”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以“新课程标准理念”为指导,以“情境”和“探索活动”两条线索贯穿于课堂。结合本课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我安排了五个环节。

1.情境引入,作好铺垫。

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具体含量,是不容易判断的。而后又引导学生联系最近所学,想到用“比”来表示每个杯子中蜂蜜与水的关系。借此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观察、比较:原来的比与后来得出的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得出什么是“最简整数比”。

小结: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约分,比也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或商不变的性质化简。

通过观察、比较,以“最简单的整数比”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理解“化简比”就是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过程。并初步感知化简比的方法,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验到知识的联系性。然后通过自学课本例题,自己探索化简比的方法,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化简比的理解,一方面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方面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3.尝试练习,总结方法。

从“试一试”到“练一练”,从模仿练习到变化练习,从独立尝试到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既让学生感受到化简比的三种类型:整数与整数的比;小数与小数的比;分数与分数的比,又让学生在寻求不同题目的解决方法中巩固化简比的方法,还发挥小组骨干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最后鼓励学生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归纳化简比的方法,力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相通性。

4.灵活机动,拓展延伸。

让学生讨论:化简比和求比值有什么区别?设计了一组对比练习,自己得出两者的区别,进一步理解化简比的意义。

5.全课小结。

先让学生说收获,老师再作总结。

在板书设计上,我力求简洁,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

总之,本节课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导。

比的化简的说课稿范文通用篇四

一、说说教材情况:

1.教材分析《比的化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4.教学关键:理解“化简比”。

5.教学准备:两杯蜂蜜水,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学实际,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化简比的意义和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的教学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以下五个层次进行教学:

1.情境引入,蕴伏铺垫。

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具体含量,是不容易判断的。而后又引导学生联系最近所学,想到用“比”来表示每个杯子中蜂蜜与水的关系。借此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观察、比较:原来的比与后来得出的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得出什么是“最简整数比”。

小结: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约分,比也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或商不变的性质化简。

通过观察、比较,以“最简单的整数比”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理解“化简比”就是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过程。并初步感知化简比的方法,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验到知识的联系性。然后通过自学课本例题,自己探索化简比的方法,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化简比的理解,一方面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方面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比的化简的说课稿范文通用篇五

《比的化简》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比的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比的化简部分,因此,在本章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比的化简》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内容。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含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合理运用归纳思想、整体思想,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渗透探索问题的思想与方法。

2、在形成猜想与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本节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从发祥地中寻找快乐。

2、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由旧到新、由新到旧的训练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比的化简的方法。通过同学们自主探究,突出重点。

难点:运用比的化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为基础,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的知识建构。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争议,有所创新,互助互学,构建活动化教学过程。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鉴于这样的认识,在强调教法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主要采用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也是当今数学教学提倡的学习方向。通过学生的团结协作,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通过猜想——合作交流验证——发现;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景,注重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情境图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铺垫,激趣引新。

设计意图:比的化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复习这部分知识有利于新课的认知。

(二)激趣,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激趣、让学生猜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主动探究加点动力。

(三)猜想:如何化简比有谁知道?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学一学。

课件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的对话。

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让学生带着思考题自学看书,学习有目的性、针对性,提高学生自学的质量。

活动二:说一说。(反馈看书、自学情况)。

1、学生汇报比较方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时教学比的化简的方法。

师小结:通过化简我们知道:淘气和笑笑两人调制的蜂蜜水一样甜。把40:360化成1:9这个过程就叫比的化简。下面哪个同学能把刚才化简比的过程说一遍。

生说,师再课件出示比的化简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句,分析什么叫“最简整数比”。

2、比的化简与分数的约分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说出:比的前项是分子,后项是分母,约分是写成最简分数,化简比到最后应化成最简整数比。

设计意图:根据思考题中的3个问题展开,让学生逐一说一说,任务明确、思路清晰,学生忙而有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师过渡:关于化简比,同学们是不是掌握了呢?我们进行几道练习。

活动三:练一练。

课件出示思考讨论题:

a、3道题有什么不同点,它们各用什么方法进行化简的?

b、1、2题化简比的过程中,比的前项和后项如何变化的?。

c、比的化简与求比值有什么区别?

(1)生:练习,讨论。

(2)反馈,集体订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

整数比:可以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或像分数约分那样进行化简。

小数比:可以先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其转化为整数比,然后再化简。

分数比:可以前项除以后项,再根据比值写出最简单的整数比。;

生3:回答讨论题第2、3题。

(3)回顾:关于比的化简的方法,哪位同学能完整地告诉大家?[生说师课件出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比值不变。]并验证新课开始前那位同学的猜想。

(4)质疑问难:学了今天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求比值与化简比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比的化简的方法基础上让学生练习三种不同情况的化简比,加深学生对比的化简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四、分层练习。

1、化简比。15:210.12:0.40.7:0.081:

2、连一连,完成p53的第1题。

3、联系实际:数数我们班的人数,你能发现有关比的哪些知识?

4、请选择!

(1)0.75:0.1化简后的最简整数比是()。

a、7.5:1b、75:10c、15:2。

(2)比的前项是8,后项是2,比值是()。

a、4:1b、4c、1:4。

(3)4和它的倒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a、4:1b、1:4c、16:1。

5、(灵活题)大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小正方形边长是3厘米。

大、小正方形边长的比是(),比值是();大、小正方形周长的比是(),比值是();大、小正方形面积的比是(),比值是()。

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比的化简的说课稿范文通用篇六

通过教学我的几点思考:

(1)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多种解题思路为突破口,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比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到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比的化简的层层练习,能增加学生解题的能力,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题。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少数学生对比和比值区分不清)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对比练习,让学生自己得出两者的区别,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对比和比值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寻求不同题目的解决方法中巩固化简比的方法。

比的化简的说课稿范文通用篇七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式》,我们知道,分式是表示数量关系的工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型。本节课的内容是分式的起始课。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分式》是北师大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所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分式概念、意义和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分式是继整式之后,又一代数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小学所学分数的延伸和扩展,学好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分式的性质、运算以及解分式方程的前提。

(2)重点:分式的概念。

(3)难点:识别分式有无意义;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

分式概念是《分式》这一章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分式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又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这样的障碍:不善于概括数学材料、缺乏对字母及其他数学符号用于运算的能力,所以判定分母中整式的值何时不为零、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自主探究意识。一方面,在七年级下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分式与整式一样也是代数式,因此研究与学习的方法与整式相类似;另一方面,“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学生可以通过类比进行分式的学习。所以我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确定以上3个方面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法与学法。

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借助于计算机课件,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三、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设为以下五个环节:发现新知—再探新知—应用拓展—小结巩固—布置作业,以期在多样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一)发现新知(10分钟)。

在这儿我对教材进行了处理,课本引例是“土地沙化、固沙造林”问题,设问是“这一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我将引课方式改为通过学生自己构造代数式去发现分式,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1、创设情境:

师生共同欣赏画面,教师给出探究要求:

“代数式”庄园的果树上挂满了“整式”的果子:x,2400,30,n,a-x,b,180,(n-2),请你任选其中的几个,分别运用整式的四则运算,合成四个代数式;并与同组的伙伴交流你的成果。其中有新的一类代数式吗?请说一说。从学生熟悉的整式及其运算入手,引导学生从旧知中发现新知,与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更相吻合,有利于探索活动的展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用已给的8个整式进行代数式的构造时,学生可以写出多种多样的式子,里面既有单项式,也有多项式,还有分式。通过学生对自己所构造的代数式进行观察,创设发现情境,学会把自己的活动作为思考的对象,更好地进行分式概念的建构活动。

2、探索交流:

(1)议一议:你们所发现的这一类新代数式:

征?它们与整式有什么不同?

(2)类比分数,概括分式的概念及表达形式。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

(二)讲解新课(20分钟)。

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探究分式的概念、意义以及简单应用,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为此,我将新课的讲解过程细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为了使学生能够准确区分“分式”与“整式”,加深他们对分式的理解,我打破了在传统教学中直接给出定义的常规,设计了想一想,引导学生在上一环节对所列代数式与分数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再将其与整式相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从而类比整式归纳总结出分式的定义: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a/b,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a/b的式子就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2、分式的意义。

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即只有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时,该分式才有意义。对于这一问题的讲解,我将让学生类比分数以及结合前边的实际问题加以理解。

3.例题讲解。

(2)当分母的值等于零时,分式没有意义,除此之外分式都有意义。

由分母2a=0,得a=0,。

所以,当a取零以外的任何实数时,分式。

(三)课堂练习(10分钟)。

众所周知,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的应用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要求学生在本节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题目亲自动手练一练,以便在检验本节课教学效果的同时,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查漏补缺。

1、当x取什么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2、把甲、乙两种饮料按质量比x:y混合在一起,可以调制成一种混合饮料。调制1kg这种混合饮料需多少甲种饮料?都有意义。通过具体的例题,给学生演示本节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讲解完毕后,挑选学生上台演板,在规范学生讲解步骤的同时,加深他们对本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课堂小结(3分钟)。

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最后给出规范总结,以重申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及难点。

(五)布置作业(2分钟)。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将本节课的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必做题:第67页,习题3.1第1、2题。

选做题:第67页,习题3.1第3、4题。

四、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的过程中,我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使得版面结构合理,简明扼要,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抓住重点。

比的化简的说课稿范文通用篇八

1.教材分析《比的化简》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52——53页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化简比的方法。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的关系,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在这之前,学生早已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最近又认识了比,初步理解了比的意义,以及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较为熟练地求比值。比较而言,实际上化简比与求比值的方法有相通之处,那么借助知识的迁移能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新知识。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在观察、比较中理解什么是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体验知识的相通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比。

4.教学关键:理解“化简比”。

5.教学准备:两杯蜂蜜水,多媒体课件。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学实际,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化简比的意义和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领路人,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分层练习、注重发展。

练习有层次,由尝试练习到综合练习到发展练习,层层深入。

根据以上的教学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以下五个层次进行教学:

1.情境引入,蕴伏铺垫。

先是直接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哪杯蜂蜜水更甜”,意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自己意识到,不知道两杯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具体含量,是不容易判断的。而后又引导学生联系最近所学,想到用“比”来表示每个杯子中蜂蜜与水的关系。借此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观察、比较:原来的比与后来得出的比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得出什么是“最简整数比”。

分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约分,比也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或商不变的性质化简。

通过观察、比较,以“最简单的整数比”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理解“化简比”就是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过程。并初步感知化简比的方法,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体验到知识的联系性。然后通过自学课本例题,自己探索化简比的方法,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化简比的理解,一方面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一方面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