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人生清单(通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7:33:26 页码:8
2023年人生清单(通用14篇)
2023-11-12 07:33:26    小编:ZTFB

全面回顾写总结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大家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总结范文,相信会给我们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人生清单篇一

(本书结尾,就是全书概述了,博格,本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只是人们自己,把它破坏的不堪。最后还是人们自己,冻手修复这个地方,但无论怎么坏,无论怎么好,有些东西不会改变,有些人不会改变。)。

无论多晚,只要想改变都不算晚。因为有人从前多爱你,现在也会多爱你。

当你开车经过博格,也许首先注意到的是那些已经关闭的地方。然而你必须放慢车速,看看还有什么留了下来。因为博格还有人。还有老鼠、路人、花园和温室。还有木篱笆、白球衣和点燃的蜡烛。有新铺的草皮和阳光灿烂的故事。有一家花店,在那里你只能买到红色的花。有一个小超市兼修车铺兼邮局兼披萨店,播出球赛的时候,店里的电视机总是开着,而且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在那儿赊账买东西。博格原来还有一座娱乐中心,现在没有了,但孩子们可以在他们的新教练家里吃培根和煎蛋。教练和她的狗住在一座带阳台的房子里,起居室的墙上挂着新照片。沿路的售房木牌一天比一天少。留络腮胡、戴帽子的成年男人在老旧卡车的头灯照明下踢足球。

博格还有一个足球场,一个足球俱乐部。

而且,不管发生什么,无论她在哪里,每个人都知道布里特—玛丽来过这里。

人生清单篇二

她去了巴黎,有时候做选择时,不要考虑往左还是往右,等人或是找人,直走就好。这是我看过的一本结局挺让人意外和开放的小说。你以为一帆风顺的人生,或者一丝不苟的人生是别扭的.、无趣的,甚至让你不屑的人生,正意外地成为某些人生命里灿烂的故事,她也正在被意外的人所指引,一路向前。只要清单里有的,只要是心里一直念念不忘的,是一定要做到的!

听说经济危机背景下的人们精神上更丰富,根据需求理论,这倒不合常理,也许“危机”其实是“生机”。没有了就会发现本可以有的。

人生清单篇三

开始以为是一个无趣的老太太的无趣故事,到中间觉得是个一般救赎套路的故事,最后,我都猜错了,故事越看越有趣,每当你觉得就是这样了,它又会来个合理或揪心的转折,故事里的人物都可爱又温柔,哪一个都讨厌不起来。

读书时主角布里特玛丽在我脑海里代入的形象是水形物语里莎莉霍金斯扮演的哑女的形象,可能比她再老一点,严肃一点,她的性格有点像一个女版的谢耳朵,一丝不苟,严谨,整洁,照着清单办事,仿佛不懂变通。

想到哪写到哪,写了一段不知所云的所谓书评……看来我得好好练写作了。

人生清单篇四

“如果一个人闭上眼睛,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就能想起她为了自己做出选择的所有时刻,抑或是意识到她从来没有为了自己做出过任何选择。”《清单人生》讲述了《外婆的道歉信》中那个讨人厌的老太太布里特-玛丽人生故事。

布里特-玛丽,一个有洁癖和焦虑症的老太太。她严格遵守社会秩序,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生活中出现任何细微变化都会令她焦躁不安。在上一个故事描述中不讨喜的玛丽,无趣,偏执,一成不变,跟个护卫士一样要维护公寓的秩序。而在她自己的故事中,我被拥有这么多缺点的玛丽所打动。成年人的真实世界,褪去了天真烂漫,剩下艰辛无奈,面对生活的妥协。一成不变没什么不好,玛丽想要的就是规律生活。

《谁的青春不迷茫》中,有一个片段:老师问学生的高考后理想是什么。有一个女生回答大意是:做妻子。大家哄堂大笑。后来恋爱被发现,男生女生剃了一个情侣光头来默默反抗。看到女生背着双肩包走在校园光头微笑,真心漂亮的人生不一定要特别宏达的梦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最酷了。

出现在玛丽生命中的三个男人:阿尔夫,肯特和斯文。第一个欺骗了她,抛弃了她。第二个欺骗了她,被她抛弃。至于第三个,斯文,没有欺骗,没有抛弃。渴望家庭主妇生活的玛丽,在丈夫的不忠再也无法忍受,打破生活规律,开始一个人生活。原来呆板的老太太散发出的光芒也足以照亮别人的生活。

看完小说,立马买了两袋食用苏打备在家里面。我认同玛丽的观点:一袋苏打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如果不能,就用两袋。一个按时按点按计划照着清单办事的老太太说“睡到别人随时可以理直气壮地敲响你家门的时候才起,简直太可怕了。”

玛丽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自我肯定的感觉很棒,她不再失眠,也不会过分谨慎,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我偏爱斯文,作为小镇上的警察。宁静祥和的小镇没有过多的事,他报了很多培训班。每天都有事情做,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最重要的是热爱生活。警察大叔很厉害,一定是个有趣的人。

憎恶分明的我认为女性既然选择了重新开始就会选择另一个人,另一种生活。所以自以为小说的最后玛丽会跟着斯文去巴黎。放弃以前的舒适的生活,改变一眼望到头的平凡卑微。不再一心一意伺候一个人。万万没想到,最后玛丽选择了自由。出乎意料,又合情合理的安排。很棒的一本书!

人生清单篇五

60多岁的老奶奶上辈子的日子,一成不变,单一无趣,她每天准时起床,准时用餐,用特定的清洁剂清洗家里,保证家里的一切整理一尘不染,厨房的工具要按顺序摆好,水杯要用杯垫等等,甚至她按照记录好清单一一干活,以保证她的日子万无一失。因为她相信,只要什么都不变,生活就能永远持续下去。

慢慢地看下去,逐渐了解到老奶奶的过去,原来她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她,是因为在她童年时候姐姐早逝,被一场车祸带走了生命,父母心痛为什么活下来不是姐姐而是她,一个家庭开始破碎了,从小面对着冷漠的父母,孤零零一个的人,长大后嫁给一个大男人主义的丈夫……所有的因素的叠加,造就如今的她,她是多么需要安全感,是多么渴望被爱和被需要的感觉。

老奶奶离开她熟悉的生活,第一次为自己而活,来到博格小镇,生活就像那个突如其来的足球一样,当头棒喝之后就强迫她去面对眼前的一切。从此,生活再也不是只有丈夫,面对一群孩子、一个坐着轮椅的女人、一个瞎子又懂足球的女人、一只老鼠走进了她的世界。这一切充满未知的挑战,一切充满不可思议,一切就这么发生了,生活就在她不愿意改变的情况彻底改变了,在失控中获得了新的选择和新的期待。

老奶奶面对过去的生活和新的感情,做了一次自己的选择,一种不受过去束缚也不再与另一个男人捆绑的自由生活。

到了一定的年龄,人生的所以疑惑几乎可以全部浓缩成一个问题:应该如何生活?

你知道吗?你想要生活是什么?你有勇气改变吗?

人生清单篇六

睡到别人随时可以理直气壮地敲响你家门的时候才起,简直太可怕了。

“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只是布里特-玛丽的人生信条之一。

成年可以后在公众场所大笑有心理负担?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必须毫无差错?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早上睡到了十点钟?不存在的,布里特·玛丽用一本书的人生讲述了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有些时候,继续生活下去还是比较容易的,你甚至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只要你明白自己究竟在哪里,根本不用知道自己是谁。

她坐在黑暗中的木凳上,凝视着海报上那个让她一见钟情的红点,那正是她热爱地图的原因。因为年代久远,红点已经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也已经发白,但它还在那里,嵌在地图左下角和中心点之间,旁边写着“你在这里”。

是的,“你在这里”。

从最初,母亲一直很失望,活下来的是布里特·玛丽,而不是比她更优秀的姐姐。接下来,肯特总是说她没有幽默感没有想象力,连有香水味的衬衫也不愿自己丢进洗衣机,即使她所有的生活都以肯特为主。后来,在博格,她当了孩子们的足球教练,哪怕她不怎么懂足球,但她是被需要的。在博格,她第一次有了想讲笑话的冲动,在博格,她交到了第一个朋友,在博格,她第一次喜欢上了足球,在博格,每个人都会记住,她曾经来过这里。

按清单做事情的布里特·玛丽,发动了汽车,带着充足的汽油,驶向巴黎――她一直想去却从未去过的地方,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布里特-玛丽不知道太阳是什么时候冲破天空永恒的灰色阴霾升上地平线的,但它好像已经开始憧憬下一个季节的到来。

人生是一种冒险,冒险就应该是冒险的样子,不是吗

人生清单篇七

这是一个63岁的老奶奶(名叫玛丽),有各种各样的清单,甚至还有一个总结所有清单的清单;有洁癖加强迫症,不准眼泪滴在地板上,因为会留下印;在意别的想法,早上六点才打开厨房灯的话,她会认为别就此认为她会睡懒觉;因为时候印象深的广告告就只用菲克新种洗涤剂,所有污渍都交给苏打;过分依赖丈夫,离开丈夫前没有自己开车出过门,没有用过电话,没有任何外交活动……直到到了博格(个经历惨重经济危机的镇),有群近似野蛮的,个酒熏天的残疾,一群脏兮兮的足球迷,玛丽开始找到自己,有种被需要感,有种爱和归属的感觉。她终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到了一定年纪,所有疑问都可以浓缩成个问题:应该如何生活?这似乎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它关乎时间,关乎每个对它的不同理解。但我说:要为自己而活,有勇气重新开始。

有这么多繁琐的问题积压,我们直在为生活所困。有没有时间稍稍停下脚步,看看自己,你有多久没有为做点什么了,有多久没有为自己做一个决定?你或许会说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是不得不考虑的,你或许会讲我也想为自己干点什么呀,但事情多,耽搁就没时间了。其实它并么有想象的那么困难,有时候给自己个微笑,给自己份甜点,给自己放个假,去看看生活,看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是不是还想在做一些其实并不感兴趣的事?是不是有更适合自己的去探索?像电影《心灵捕手》中那个天才男孩,他会对放弃了那份国家机构的工作而去找那个女孩而抱歉,但他绝对不会后悔,向那位心理老师一样,他做了自己真正想做的,可以想象他在找到女孩后会对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其实有时候有没有时间,有没有机会只取决于你想不想。生活中有时会觉得有很多事要做,但真的时间不够时,是不是就会发现有很多事是可以放放的,甚至有很多事是可以舍弃的。像法国人就有一个让人羡慕的习惯,他会在一年中抽时间去度假,他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审视自己的机会。有没有从就想做的事还没有做的?有没有梦想成为什么但还没有开始的?有没有在晚年想起会遗憾我曾没有做过什么?肯德基爷爷哈兰・山德士40岁才开始自己的事业,著名模特被誉为中国最励志的老人王德顺50岁才开始走上t台,凭什么他们可以活出,他们可以重新开始,而你不行?有多少次说,本来我肯定会去学书法的,我本来是要去做瑜伽的,本来我会成为芭蕾舞演员的……为什么让这些事情只停留在“本来”呢?去做啊,去努力,去拼命。鼓起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成为真正的自己。

“我年纪了,不适合去巴黎了。”

“巴黎年纪多?”

最后63岁的玛丽终于了解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什么是不做会留有遗憾的,她并没有选择回到丈夫身边回归她熟悉的生活,她没有选择留在博格和日久生情的警察斯文在起,她为自己活了次,她舍弃了自己习惯的生活,踏上了念念的巴黎之旅。

泰尔在《爱者之贻》中说:世界对你,就好似老奶奶摇动纺车时低声吟唱的曲,无意义无目的,又充满随所欲的想象。但是,有谁知道,也许就在这闷热倦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蓝奇特的货物,已经上路?他响亮地呼唤着路过你的前时,你便会从依稀的梦中惊醒,将窗洞开,抛下面纱,走出家门,去迎接命运的挑战。

有生之年,有勇抛开世俗的眼光,能够努力去做你想做的事,那真是件幸运的事。中最艰难的事,恐怕就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然而,那又如何?在这个世界上梦想越的越会是赢家。

人生清单篇八

(本书结尾,就是全书概述了,博格,本来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只是人们自己,把它破坏的不堪。最后还是人们自己,冻手修复这个地方,但无论怎么坏,无论怎么好,有些东西不会改变,有些人不会改变。)

无论多晚,只要想改变都不算晚。因为有人从前多爱你,现在也会多爱你。

当你开车经过博格,也许首先注意到的是那些已经关闭的地方。然而你必须放慢车速,看看还有什么留了下来。因为博格还有人。还有老鼠、路人、花园和温室。还有木篱笆、白球衣和点燃的蜡烛。有新铺的草皮和阳光灿烂的故事。有一家花店,在那里你只能买到红色的花。有一个小超市兼修车铺兼邮局兼披萨店,播出球赛的时候,店里的电视机总是开着,而且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在那儿赊账买东西。博格原来还有一座娱乐中心,现在没有了,但孩子们可以在他们的新教练家里吃培根和煎蛋。教练和她的狗住在一座带阳台的房子里,起居室的墙上挂着新照片。沿路的售房木牌一天比一天少。留络腮胡、戴帽子的成年男人在老旧卡车的头灯照明下踢足球。

博格还有一个足球场,一个足球俱乐部。

而且,不管发生什么,无论她在哪里,每个人都知道布里特-玛丽来过这里。

人生清单篇九

我是喜欢弗雷德里克的文字的。

在阴冷黑暗的背景上用诙谐幽默写出阳光灿烂的故事。

都说格丽特是个古怪的老太婆,就像欧维那个古怪的老头子一样。古怪而又真的可爱。

在他走进肯特人生之前,一直活在姐姐的阴影之下,她是哪个不敢从礁石跳到海里的人,是哪个如果失去了她,父母就不不会那么难过的人。

他走进肯特的生活以后,他的生活就是她的.生活,他的梦就是她的梦。

为了做肯特希望的样子,她没有去工作,在家里照顾自己的母亲,照顾肯特的孩子,照顾肯特的母亲,一年变成了几年,几年变成了一辈子,直到某日醒来才发觉,光阴虚掷,来日无多却不明白为何会这样。

我是感谢肯特出轨了的,不是因为习惯的想看着别人不圆满或者证明婚姻不可靠,只是这样,格里特就可以做一个只为自己的选择。

说实话看到后面的时候我有点担心,我担心格里特就那么跟随肯特回去,回去他们所谓的家,去过往常一样的日子,去在习惯里面生活,继续过那种只有在阳台才会有归属感,每天睡不着等着肯特钥匙拧进门锁的时刻,继续被他的孩子称为那个女人,继续被排到不知道第几号。

肯特从来没有想过要去理解格里特吧,虽然最后他是有一点点不一样,但,他不想想要格里特生活在自己身边,他只是想要那种衬衫不会脏,准确无误找得到领带的日子,一个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的房子。

我不是一个喜欢看运动比赛的人,不熟悉那些运动的规则,足球就更不用说了,但是我可以真真实实的理解那种因为热爱某个事物,热爱某项活动而忘记任何痛苦的感觉。

她终于有自己支持的球队,终于理解了足球为什么对他们那什么重要,不再像以前害怕自己有一天会死在房子里腐臭都没人发现那样缺乏安全感,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她也可以接受自己有一天会不被需要但也要力所能及的为人们做点什么,比如为博格争取一个足球场。

或许她最后开车去了巴黎,或许她有一天还会返回这个小镇,这一次,人们都记得她。

她,来过。

列了一辈子清单的她,在没列清单的情况下走向了充满魔力的巴黎或者去敲响下一扇门,都是新的开始。

她这次的选择,应该只和自己有关系。

因为选择一种生活和买鞋不一样,甚至跟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关系也不大。

我们了解一个人需要花上好几年甚至一辈子,这可能就是家庭存在的意义。

有一个年轻的生命永永远远的躺在妈妈墓地的旁边,小伙伴们给他的墓围上了很多围巾,还有球衣。

阳光温柔的叫醒了博格小镇,微风柔和……

人生清单篇十

前两天,我用樊登读书app听了一本书《清单人生》,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阿图·葛文德,在听完之后有诸多感想。

也许每个人都有用清单来记录一些琐碎事情的习惯,比如考试的复习计划,安装模型的步骤,日常记账等等。

前期,当清单没有成型时,你可能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只是觉得这张小纸片能够帮你整理思路,提高办事效率。

也就是说,清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者说清单是不拘泥于形式的。

但是清单又有什么作用和共性呢?在本书中,作者阿图会告诉你。

清单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观念的变革。

阿图说,用清单,能够持续、正确、安全地把事情做好,摆脱告诉生活中的混乱、无序和迷茫。清单能够为我们提供“认知防护网”,便于抓住每个人生来就有的认知缺陷。

大到飞机飞行、养育儿女,小到做算术题、烤蛋糕,都可以用清单来解决。

人生清单篇十一

在我还没有活了太久的人生里,经常听到有人这么说。年纪大了,不适合做某某事了;年纪大了,学不了某某东西了;年纪大了,已经没办法再做出改变了。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说法,仿佛一个人过早地给自己的人生下了一个结论,仿佛一个人要做什么不是自己决定的,仿佛一句“年纪大了”,就可以解答漫长人生里的种.种不安、躁动和困惑。

我们常以为,随着年纪变大,许许多多问题就可以自然解决。一句常见鸡汤说,生活总会越来越好。的确,大部分情况下,生活确实是会变得越来越好。然而不是生活本身自动变好的,而是因为人有了想要变好的强烈愿望,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做出了推动生活变好的选择和行动。

基于以上想法和心情,我拿起了这本书。吸引我的是腰封上的一句话:人生有一种艰难,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我的朋友在旁边看到,嘲笑起来,她觉得这种话太鸡汤了,她一点也不喜欢。我也不喜欢鸡汤,但是我喜欢这句话。因为我发自内心的相信,只要努力、勇敢和坚持,我的生活都可以重新开始,改变可以发生在许多许多年后的遥远将来,也可以发生在我拿起这本书的当下。

布里特-玛丽,本书的女主人公,在故事读了还不到三个章节的时候,就让我发出了一声深深的叹息。这位主角的形象鲜明和极端到有点夸张:清单达人、清洁狂魔、循规蹈矩、死板固执、情商感人、对话终结者……你可能会觉得真实的生活里不会有这样的人,但是仔细一想,这样的人却又充满了我们的生活。布里特-玛丽,六十三岁,没有自己的生活。

“为别人而活的人迟早都会习惯。”

“从那一刻开始,她就把他的梦当成了自己的梦,把他的人生视作她自己的人生。”

布里特-玛丽的人生充满了各种清单,看似井井有条,但这一条条要做的事情,却不能拼凑成布里特-玛丽的自我。等到她不为别人而活了,才发现自己的清单人生是如此地空空荡荡。

寻找自我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人生就是一个带着困惑去生活、去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

所以看到故事最后,布里特-玛丽失控的生活透出了一丝回归“正常”的曙光,我开始担心,她要和曾经出轨的丈夫重修旧好,还是接受另一个朴实的男人;是要回归以往一成不变的日子,还是要在鸡犬不宁的新环境里开始新生活。布里特-玛丽第一次为自己做出了选择,她没有选择以上生活的任何一种。

任何改变和选择都是艰难的,但是正因为这种艰难,“重新开始”才如此的值得庆祝。

布里特-玛丽,六十三岁,带着一堆汽油桶,出发去巴黎。

人生清单篇十二

这是作作上了高中后的第一篇作文,作妈比较喜欢这篇文章的视角,没有常规地去谈梦想,而是脱离了大多数人的观点,从夹在书里的杯垫式的书签开始,透过玛丽的执拗,发现她的真诚善良,最终回到圆圆的杯垫。作妈跟着小妞看了这本书《清单人生》,的确写得很暖心,推荐给大家。

“人生有一种艰难,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清单人生》。

一翻开书,掉下一个硬硬的圆形纸垫子,像平常在咖啡馆里常见到的杯垫。浆黄色的外圈上面印着一行话:

“人生有一种艰难,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

而橙黄色的内圈,什么也没写。

为什么书里放着的不是传统的书签,而是一个小杯垫呢?我举起垫子,手指轻轻划过弯弯地排成一条弧线的这一行话,“舍弃-开始”,慢慢地绕一圈,又是“舍弃-开始”,犹如人生的轮回,起点就是终点,终点也是另外一个起点。

我的阅读,从这个咖啡杯垫开始。

“我得把咱们今天会面的要点全部都记下来,列个清单。”

书里的布里特—玛丽,把每天每次要做的事情都会列一个清单,然后一件件做完。看到玛丽的固执与较真,我常常会找到自己内心深处向往的那个自己,真诚、善良、做事完美无缺。

因为自己一个随性的人,从小就很不喜欢列清单,想到那儿做到那儿,一阵风一阵雨的,也因此常常丢三拉四,忘东忘西,妈妈最是讨厌我的散漫,一天到晚地数落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天要做的事列个清单,多清楚省力啊!”暑假军训前,她追在我后面,逼着我用纸列了要带的东西清单,然后强迫我按照清单一条条地准备。别说,这招还真是特别管用,当用笔一条条地把完成的事情打上勾时,很有成就感。

可能正因为自己总做不到这样清晰地列清单,所以清单于我来说,是一种有逻辑的象征,每天清晰地知道要做什么,可以不让时间白白流失,每天不会浑浑噩噩地过。清单式的人生,或许就是为了不错过生命的每一天而做的坚持吧。

叉子、刀子、勺子。

就得按照这个顺序来。

63岁的玛丽,她总是做着我想做却一直无法做到的事,或许在大多数人眼里,固执刻板的玛丽,可笑而又不讨人喜欢,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如劳动就业办公室的那个女孩一样,不明白杯垫、合适的杯子以及镜子有着怎样的价值。井然有序的生活,慎重体贴地待人,是一种教养,更是一种善良。

杯垫是一个圆,没有上下左右之分,有时,生活亦是。玛丽的固执而有秩序的生活,是一种可贵的品格,也是一剂生活的毒药,她天真地相信,只要什么都不变,生活就能永远持续下去。但是,她没变,周遭的一切却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她明知肯特外面有了女人,却选择自我欺骗,直到接到那个女人的电话,打破了她的幻想,她执拗而又懦弱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婚姻的不幸。

玛丽来到了来到小镇博格,看管废弃娱乐中心,可迎接她的却是一只砸向脑门的足球……从此,一群野孩子、小混混、酒鬼和一只老鼠将她的生活搅得鸡犬不宁,她的执拗同时也改变了小镇里的人,她勇敢的面对劫匪,她清洗整理每一个有污渍的地方,诚实、善良的她找回了博格人的希望,人们接纳了她。在这里,她找到了被人需要的感觉,她眼里不仅仅只有肯特,有了别人,同时也让别人,看见了自己。

或许,很多人在书里读到的是勇敢、梦想、追求自我等等,但是,我却常常感动于玛丽的固执、真诚、善良。她会告诉老鼠,希望它能找到可以共进晚餐的同类;她会在破旧的娱乐中心门口,放上系了蝴蝶结的啤酒瓶,体贴地写上:吃完以后无需把碟子放回去,这不会给我添麻烦;她会为找到一个安置阳台植物的地方而热情洋溢,勇不可当;她会固执地走进坐轮椅女人的厨房,拉开餐具,按照正确的顺序整理里面的餐具。我想,博格的改变,正是因为她的这份坚持,最终,玛丽的真诚善良接纳了生活的改变,她改变了博格,改变了博格的人们,更改变了自己。

玛丽学会了从容地细数自己的心跳,开上了足球队孩子们帮她加满汽油的车子,开向了那个她一直想去,却从未去过的地方——巴黎。

合上书,固执的玛丽一直在脑海里转着,她再也不用担心没人知道她在这里了,在博格,在我们心里:

“不管发生什么,

无论她在哪里,

每个人都知道布里特-玛丽来过这里。”

拿起夹在书里的杯垫,在什么字也没有的橙黄色的内圈,我提笔写下:

“人生最艰难的不是重新开始,而是自始至终都坚持着真诚善良。

如果,不坚持,那么,你连重新开始的机会都没有。”

玛丽的杯垫,垫的不仅仅是一只咖啡杯,而是此时此刻正在喝咖啡的我们。

人生清单篇十三

《清单人生》这本书对于每个人来讲。初读时,琐碎无奇;再阅时,却已于其中。人生从没有太晚的开始,要让独立和行动成为你最引以为傲的资本。

《清单人生》是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暖心三部曲之一。它讲述的是一个喜欢按照清单生活的老妇人玛丽为婚姻付出了40年,却在花甲之年遭遇危机,最终她决定离开熟悉的地方重新开始的故事。虽然书是以情感生活为主题,却映射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人生有一种艰难,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我们生活中的自己,是不是已经被禁锢在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婚姻,和工作中。就像书中最初的玛丽,当爱情已经散去,亲情也已成为了习惯,却始终只能承受,无法逃离。当你无法忍受,当你想要改变的时候,不要想了,就出发吧。愿你有盔甲也有软肋,能抵挡酸甜苦辣,也感受这美好温暖。书中的玛丽虽然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危机,却在博格小镇收获了温暖与尊重。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朋友,也遇到了互生情愫的斯文。

生活也许没有奇迹,但却不乏惊喜。生活中的得与失,我们无需太计较,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不是这场中年危机,也许玛丽还陷在日复一日的清单生活中,洗衣做饭,等着一个晚归的人。如果不是生活踹了她一脚,她可能永远无法体会失控带来的惊喜,无法与儿时那个消极自卑的自己和解,也无法从姐姐的阴影中脱离出来。这一路,更像是自我救赎。这一路,她收获了一份纯粹的爱情,即使没有开花结果,但被人爱着,被人欣赏的感觉远比在婚姻里默默地付出却被忽略来得舒心。我们的生活从不会一帆风顺。忍受和勇往直前都是我们的选择。何不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让泥活开出灿烂的花来。尽管眼下十分艰难,可日后这段经历说不定就会开花结果。

愿你的生活,勇往直前,开枝散叶,灿烂而美好。

人生清单篇十四

看过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朋友都知道,剧中的人物之一监狱的图书管理员——老布,他一生平凡,碌碌无为,在肖申克监狱待了一辈子,已经习惯了监狱过于单调乏味的生活,流水线般的日子,机械式的工作使得他对周围事物早已没有了期待和新鲜感。

老布没见过什么世面,可以说把一生都交付在这监狱里了。对于未来要做的事,老布死守现状,服从既定的监狱规则,无法生出改变的念头。老布无法接受自己被保释,竟然想通过劫持自己的狱友伤害他从而获得罪名继续留在狱中,凸显了老布对未知生活的恐惧与绝望。外面的世界他没有家,这个稍微有点像家的监狱现在却要把他放逐,老布的精神世界崩塌了,走出监狱,他也走向了死亡,在旅馆里写下“老布到此一游”之后自杀了。

瑞德也说:“这里的高墙很奇怪,刚开始你讨厌它,慢慢地你适应了它,再后来你就离不开它了。这就是制度化。”

很多时候,我们都像瑞德和老布一样,生活在一个一成不变的笼子里,日复一日地重复一种工作,年复一年地生活在一个环境中,而你早已觉得它沉闷不堪,却又一次次妥协,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一边厌烦现状,一边又恐惧改变。

说了这么多,怎样才能打破心中的牢笼,去过一种全新的人生呢?下面这本书可能会让我们从中找到答案,那就是瑞典当代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的《清单人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书的女主人公布里特玛丽如何打破心中的牢笼奔向新生活的。

01“杠精”老太太布里特玛丽,习惯了清单化的人生,惧怕改变。

《清单人生》的主人公叫布里特玛丽,一个古怪又可爱的63岁“杠精”老太太。她古怪、内向、胆怯,掩耳盗铃,不敢认清生活的真相。她的生活严格遵循一张张事先制定的清单有条不紊地进行,她甚至有一张记录所有清单的清单,以保证她和丈夫的太平日子万无一失。

她6点准时起床,12点必须用餐,必须买到小苏打和“菲克新”牌窗户清洁剂,并将家里的一切整理得一尘不染,否则就不是“文明人的做法”。如果是打发时间她就玩填字游戏,最爱站在阳台上俯视街上人流,不想接触任何人。

结婚40年来,她从未出过远门。她坚信,只要什么都不变,生活就能永远持续下去。

因为不常接触人,她的情商让人堪忧,几乎为零。她夸奖别人的新发型:“您的额头非常宽,剪这么短的发型需要很大的勇气”,她管别人要一杯咖啡时,会责怪对方竟然不给她杯垫。

《我们俩》中的老太太,跟布里特玛丽一样是“杠精”。用煤气做饭不让用、打个电话三毛钱也得要、接分机话费平分不同意、想用冰箱先得买鲤鱼、天冷不给想辙。越老越固执,困在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小院里,起初很不情愿地跟年轻的女大学生小马的新思想发生碰撞。

02“不被需要”是对布里特玛丽最大的打击。

布里特玛丽想要一个家,她想要井井有条的餐具抽屉,想要能看到外面世界的干净窗户,希望丈夫肯特会注意到她精心打理的发型。她希望肯特每天回家之后,走在拖干净的地板上,享用热腾腾的晚餐时,偶尔能发觉她的努力付出。

肯特心脏病突发,让布里特玛丽不得不正视早已知道丈夫出轨的事实。接到丈夫情人的电话成为压倒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些每天保持的窗明几净、井井有条的餐具抽屉、为丈夫精心打理的发型,在她看来统统已不再被丈夫所需要。但是除了这些,她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优点。看清了这一点后,她不得不离家出走,以求解脱。

为了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四十年来从未工作过的布里特玛丽在劳动就业办公室勉强自己填表格,锲而不舍地用一顿晚餐让女孩给了她一份临时性的工作——看管一所废弃的娱乐中心。

来到几乎被世人遗忘的破落小镇博格,可迎接她的却是一只砸向脑门的足球,汽车坏了,一间集邮局、银行、修理厂、服务中心于一体的小屋和一个坐轮椅的脾气暴躁的女人……从此,一群野孩子、小混混、酒鬼和一只老鼠将她的生活搅得鸡犬不宁,然而人生却在失控中获得了新的选择和新的期待。

03改变是和自己较量,尝试打破现在的局面。

刘轩说:“改变,是和自己较量。”

我们要为自己负责,你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这个环境中,任何人不会为你的将来负责。

试着打破现在的局面,让自己“感觉好起来”。

最近热播的综艺《演员请就位》,吸引了50多位影视圈二三线演员扎堆来袭,连备受争议的郭敬明也来当导师。

戏龄超过10年的明道、阿娇等,超过5年的张云龙、陈瑶等,大概总结一下这些人无非是:红过的、非当红的和想要再次爆红和转型的。演员有演员想要打破的困境的迫切渴求,导演亦是。

郭敬明以导演身份参加节目,自从《小时代》三部曲之后,《爵迹1》票房口碑双输,《爵迹2》被迫改档,他担任法人的几家公司被注销,旗下多位金牌艺人相继跳槽,郭敬明的商业号召力明显不及以前。事业遭遇滑铁卢,36岁的郭敬明慌了,他不得不做出改变。

抛开明星,再看一下普通人的踟蹰与改变。

多年前看过杂志上一篇文章,一对刚刚大学毕业的恋人,在南京开启了同居生活。男孩依托亲戚找到一份刚够温饱的工作,女孩则干着一份随时可能被替代的文秘工作。两人每天早上一同出门上班,晚上下班回到家经常随便吃点泡面或者外卖,然后两个人依偎着坐在旧货市场淘来的旧沙发上看着二手的电视机里,一遍遍地刷肥皂剧,直到都哈欠连天了才不情愿地去睡觉。然后第二天再重复这样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正当他们看得起劲的时候,电视机突然刺啦一下,黑屏了。然后两个人不知所措地面面相觑,为避免尴尬,女孩起身拿了一本书看了起来,男孩则打开电脑,搜索最新的招聘信息。

谁也没有提出去修电视机。从那以后,每天晚上两个人都心照不宣,女孩读书写东西,男孩也开始重新钻研自己的业务。男孩买了辆电动车兼职跑业务,告别肥皂剧,生活变得充实起来。

当女孩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男孩拿到了跑业务赚的第一笔提成,两人相视一笑,感觉生活有了盼头。三年后两人手握钥匙,站着新房的门口感慨,多亏了那台突然坏掉的电视机。

工作中也常常有人说,我不会开车,我不会演讲,我不会……,当有晋升机会降临的时候就抓瞎了,不会的东西成为阻碍,这才后悔没有早做准备。更有甚者,职场上过了30岁,就觉得工作中自己样样不如别人,没有那些年轻大学生的学习力,也没有一些老员工那么善于交际、左右逢源。明明自己已经在公司呆了很多年了,按部就班地拿着5000块的工资,却一直不敢提升职加薪,更不敢换工作。

张幼仪。

民国奇女子张幼仪,惨遭徐志摩抛弃,成为民国第一弃妇。但是她没有沉沦在苦难里,在国外的生活,文化的浸润,让她早已经脱胎换骨,蜕变成蝶。离婚、丧子让她练就了百毒不侵的本领。后来,她接管银行,凭借天赋异禀,经过努力,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张幼仪随后又创办了云裳时装公司。她终于活成了她自己,再也不依附于任何人,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回到《清单人生》,布里特玛丽之所以会成为今天的她,源于她的原生家庭和再生家庭。因车祸早逝的姐姐、冷漠的父母、大男子主义的丈夫、内心封闭的性格……所有因素的叠加,一起造成了她眼前的无所适从与悲伤绝望。

松浦弥太郎的一百条生活准则中,有一条是:面临选择的时候,去选更艰难的那条路。而这时候,也许我们除了勇气还需要最原始的激情。激情的价值不在于它给予我们什么,而是它要求我们如何冒险,有时候甚至需要放下尊严,忍受别人的不解、嘲笑和否定。

所幸的是,在博格,她开始试着接受生活中的不按计划、杂乱无章与无法改变,比如,她甚至会专门买士力架来“招待”与自己同住在娱乐中心里的老鼠,再比如,她终于能够接受别人在喝水时没有使用杯垫。她开始努力学着与她最不理解的生物打交道——一群热爱足球的野孩子,并从一开始的互相讨厌,一点点变得能够互相理解与照顾,成为他们的足球教练。甚至到了最后,她愿意用生命来保护这些孩子。还收到了警察斯文的爱慕和前夫肯特的回心转意。

04改变,必须行动起来,选对方法。

1、想要去改变,首先要淡化原生家庭及再生家庭的创伤。

你需要从以下3点做起:

(1)觉察。

首先你要察觉到“创伤”。当你总是被责备时,你要找到他们不满意的那个点,你要找到让你很容易感到受伤的那件事,然后想想对方戳痛你的点究竟是什么。比如,书中的布里特玛丽因为姐姐的意外早逝,导致父母迁怒于她,在以后的生活中处处小心翼翼,没有存在感。在后来的婚姻生活中以丈夫肯特为中心,对于他的出轨也假装不知道,生怕被抛弃。

(2)接纳。

接纳就是敢于正视并接受“创伤”的存在,接受自己是一个受伤的人,当你接受了自己的脆弱,你才能够变坚强,当你变坚强后你才能拥有面对创伤的能力。因为只有接纳了已受伤的事实,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治疗。

(3)面对。

当你觉察到创伤并且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自己时,问题就有解决的可能了,因为你已经找到了具体的问题。那接下来你就可以一步步地淡化问题甚至解决问题。具体方法如下:

a、当察觉到自己的情绪或行为是由“创伤”引发时,有意识地制止自己的情绪或行为,及时喊“停”,告诉自己如果继续下去很可能伤害自己或他人,并且给予自己心理暗示:我足够好,没那么容易被戳痛。

b、及时阻止情绪爆发,一定要将情绪释放出去。可以连续做几次深呼吸,让身体放松下来,这个时候情绪也会渐渐消失,或者找个空旷的地方大喊,把情绪发泄出去。

c、当成功制止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爆发后进行自我肯定,加强自信,告诉自己我可以做到,我可以变得更好,我正在慢慢变好。并且通过其他方式建立自信,增加自我价值感。一个人越自信,被中伤的可能性就越小。

2、人要有一个或多个可以支撑起自己的优点。

布里特玛丽的优点是打扫卫生,整理房间。

她总是将房间和工作场所打扫的一尘不染,并将她的这个优点发挥到足球训练和孩子们的相处上,影响到她周围的人。

3、心存希望,哪怕只有片刻美好,也要努力创造。

瑞德在监狱度过了四十年,他苦笑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安迪却说希望是美好的,兴许是世间至善,而美妙的事物永不消失。因为他的心始终充满希望和自由。终于在19年之后凿穿围墙,砸破下水管道,穿过5个足球场长度的肮脏下水道,奔向自由之地。

布里特玛丽最后没有接受前夫肯特的重新示好和警察斯文的追求,而是奔向她自幼的梦想之地——巴黎,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

结语。

就像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里所说:“每个人心中有多么长的一个清单,清单里写着多么美好的事。可它们总是被推迟被搁置,在时间的阁楼上腐烂。为什么勇气的问题总被误以为是时间的问题,而那些沉重抑郁的、不得已的,总被叫做生活本身。”

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实践心里的梦想清单,与年纪无关,永远都不算晚。

共读《清单人生》,治愈温暖你我。正如书中阐述的主题:人生有一种艰难,是舍弃无比熟悉的生活,重新开始。改变,希望我们随时都可以。

欢迎转发文章,阅读中我们共同成长。作者简介:蓝莲花,85后中年少女,喜欢文字,珍惜身边人,做好眼前事,与君共勉。欢迎关注今日头条:巍巍蓝莲花,给你不一样的观点,期待你的添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来电必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