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6:30:07 页码:11
2023年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精选8篇)
2023-11-24 06:30:07    小编:ZTFB

总结是我们内心成长和进步的见证,也是对过去时光的珍视和纪念。在总结中可以适当引用统计数据、案例和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一

学习目标:

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加深对除法应用题的认识。

学习重、难点: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学生说出得数)。

4×8。

37+5。

5×8。

72÷8。

24–6。

7×9。

56÷7。

49÷7。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跟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

(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

二、新知探究。

1、动手操作,提高能力。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剩几枝?(自己先分分看)。

师: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按题意分一分,然后上台表演。

2、教学教材p55例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观察例4图1,从中你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条件)。

(3)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汇报。

学生1,口算:

学生2,笔算。

(4)师:谁能说一说这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5)式子中的32、6、5、2各表示什么意思?

(6)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7)师:对上述解决问题,谁还有疑问的举手说。

三、巩固练习。

做教材p55“做一做”。

四、本课小结。

五、练习作业。

教材p56第2、3题。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二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主要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表内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这个单元中共有4个例题,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这也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例2是对有余数除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的学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我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思维规律,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分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我们知道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而表内除法应是学生们已熟练掌握的,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除法竖式计算和“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这个知识点来进行教学,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的。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横式、竖式写法和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1、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弄懂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学会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教学准备:准备小棒卡片火车头图片。

一、创设情境。

1、发小棒,用小棒摆喜欢的图形。

2、引导用小棒摆一个一个独立的三角形。

二、探讨新知。

1、小组交流摆的情况:最多摆几个,怎样列式,为什么?

2、汇报:用12根小棒摆4个。

3、讲解竖式写法。思考:余数表示什么?

4、观察比较:观察这两题,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新知。

1、用13、47根小棒摆三角形,怎么摆?列式计算(做一做)。

2、坐车去旅游。看你桌上的题卡,请你认真做对题,可别上错车。(贴火车图)。

3、咱班共有多少人?下火车需要租车,如果一辆车可以坐8人,需要租几辆车?剩下几个人怎么办?(列式计算)。

4、老师还要再考考你们,看谁最快,最先到达目的地。(卡片)这个大红苹果就送给你。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上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三

今天听了施老师的《除数和余数的关系》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谈谈对这节课的一点看法。

一、本节课注重旧知的复习铺垫。教师在讲新课前,对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进行了系统复习,复习很全面。在复习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了除法的意义和余数的意义。教师在复习中强调有余数除法算式中的单位,并让学生说明算式的含义,还让学生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为后面探索除数和余数的关系做好了铺垫。

二、本节课采用小组活动探究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教师在给出小棒数是4和5的两种情况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小棒数是6、7、8……,学生通过自己猜想和计算得出了余数比除数小的关系。

三、教师准备很充分。小黑板和制作的表格都很精致,教学很新颖和独特,这样可以节约板面,而且学生可以亲手在纸上记录自己的结果,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其次利用小黑板还可以板书的设计。以后我也要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在探索中领悟知识。

五、教师重点突出,难点点拨细致到位。本节课的重点就是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的整个教学环节都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有了前面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的复习,学生很容易的找到了除数和余数,再根据计算结果,很容易的比较出了除数和余数的大小关系。

六、题型设计多样有梯度性。教师设计的题目有填空题、判断题、挑战题等,题目由简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判断题中教师还用手势的方法判断正误,避免了练习的枯燥性。在找出余数是7的算式中,教师还渗透了排除法这一数学常用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快速灵活的解题。

七、教师注重学生习惯的培养,在复习中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并用语言描述算式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并在列式和描述中让学生体会单位的不同。其次教师还渗透了除法检验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建议:

1.设计的练习中应出现有单位的题目,便于学生区分商和余数单位不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真正的含义。

2.在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填写表格时,应先让学生编题,然后再让学生列算式,这样学生就能明确列出的算式表示的含义,不至于学生含糊不清。其次,列出的算式中也应该填写单位,明确商和余数的不同意义。

3.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应给出两个,一个是除数大于余数,一个是余数小宇除数,虽然意思是一样的,但在联系中学生往往会记混出错,所以在给出关系时,应一并列出。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能够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常规练习。

)里最大能填几。

题略。

2、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探索有余数除法中的一个规律。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景。

1、小黑板出示:用15盆花布置会场,如果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如果用16盆花布置会场,还是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如果有17盆、18盆、19盆呢?

学生分工合作,每小队完成一道。

4、如果把花再加点,变成20盆、21盆、22盆……25盆,你会不会计算呢?

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计算,然后把结果填在书上。

小组完成后教师选一个小组进行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2)探索发现规律。

1、提出问题。

看看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看课本上的问题。

2、学生发现规律。

3、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4、教师总结发现规律的方法。

(观察法和比较法)。

教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

5、揭示课题。

6、学习研究;余数为什么总比除数小,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题组训练。

(一)、基本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一个数除以7,余数可能是(。

)。

(2)、一个数除以9,余数最大是(。

)。

(3)、在一道除法算式中,余数是2,除数最小是(。

)。

2、啄木鸟捉害虫。(判断题)。

见课本52页“做一做”。

(二)、综合练习。

解决问题:面包包装。

见课本53页第二题。

(三)、拓展延伸:报数游戏。

游戏方法:请3名同学上台轮流报数,从1依次报到9。

猜一猜:如果照这样报下去,请同学们猜一猜15是谁报的?你是怎么猜到的?那么28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四、课堂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五

有余数除法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学习有余数除法,一方面可以为以后学习除法的运算打下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可以拓展除法的应用范围,解决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剩余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重点是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中怎样突破难点,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呢?第一课时我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一、通过平均分的操作探索出有余数的除法。

自主探索例1:

学生先动手摆小棒,在分小棒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

每人分几支分给几人还剩几支。

25。

331。

422。

52。

学生在小组里边操作边完成表格。

仔细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1:10支铅笔每人分2支、5支时,没有剩余的铅笔。

生2:10支铅笔每人分3支、4支时没有分完,有剩余的铅笔。

教师板书:

10支铅笔,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2人,还剩2支。你会写除法算式吗?自己在作业纸上写一写,并在小组里读一读。

二、深刻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

再观察例1:这儿的除数3表示什么意思?余下来的1根为什么不能继续往下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因为除数3表示每人分3根,余数1比除数3小,所以不能继续往下分。从而渗透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自主探索例2:引导学生发现“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

自己摆一摆,并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在作业纸上写出除法算式。

12÷4=3(个)。

13÷4=3(个)……1(根)。

14÷4=3(个)……2(根)。

15÷4=3(个)……3(根)。

生1:13根小棒可以摆3个正方形,剩下的1根不能往下摆,因为除数4告诉我们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余数1比除数4小,所以不能再往下摆了。

生2:14根小棒可以摆3个正方形,剩下的2根不能往下摆,因为除数4告诉我们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余数2比除数4小,所以也不能再往下摆了。

生3:15根小棒也只能摆3个正方形,剩下的2根不能往下摆,因为余数3还是比除数4小,所以不能再往下摆了。

师:16÷4=3(个)……4(根)余数是4行吗?为什么?

生4:余数是4肯定不行,因为除数4表示每4根棒摆一个正方形,剩下的4根还能摆一个,因此16根小棒正好能摆4个正方形。

算式是:16÷4=4(个)。

17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18根小棒呢?

生1:17÷4=4(个)……1(根)。

生2:18÷4=4(个)……2(根)。

……。

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一般分到不够时才算结束。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发现了余数的变化规律。师紧接着追问“一个数除以4,余数可能是哪些数?最大是几?最小是几?为什么不能是4?,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学生感受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深刻地理解了“余数为什么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反思:

1、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整堂课从“创设情境--动手操作--数形结合--发现归纳几个环节,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余数的概念及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从而达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目标。

2、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在本节课中,章老师安排了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是让学生尝试分铅笔,可以怎么分?在反馈时就可以呈现出5钟不同的情况,再通过让学生分类,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刚好分完,一类是有多余的。这时同学就发生了认知抵触,萌发学习需要,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教学活动水到渠成。这个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再通过让学生介绍她摆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到活动本身蕴涵的数学内容,明确余下的不能再分的道理,从而引出余数的意义。第二次操作是老师在黑板上先摆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呢?小棒的根数在不断增加,从而得数了不同的算式。数形结合,使学生在摆和讲的过程中,真正明白了算式的含义。17根,1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又出现了相同的规律。最后让学生来观察黑板上的所有算式,让学生找找有什么发现。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在本次操作中,学生学生在经历、体验、获得的过程中,深刻体会了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3、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只有和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才有可能被真正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个教学例题的设计和练习的设计,都是密切联系了学生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发生的事例,不仅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让学生很好的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六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例1,例2。

1、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掌握除法竖式中的各部分含义。

2、认识余数,知道余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4、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学具:小方块。

1、老师说算式,学生抢答。

54÷6=42÷6=72÷9=。

2、最大能填几?

()×4<25()×7<60()×4<10。

1、教学例题1。

(1)利用课件演示例1:提出问题,引出笔算。

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就要举行了,需要布置会场。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

(2)动手操作:请同学上讲台进行分一分。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加法和减法中,我们都能用竖式来计算,那么除法如何列竖式来计算呢?

(6)(课件出示:竖式)仔细阅读课本p50页,看看这个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7)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27÷3=。

2、教学例题2。

(2)23盆花平均每组摆5盆,用什么方法来计算?(除法);如何列算式?(23÷5)。

(4)尝试列式:23÷5=4(组)……3(盆)。

(5)认识余数:余下的3盆不够再分一组,我们就把这3盆叫做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6)观察比较:看看例1和例2的竖式,比一比,从这两道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余数的含义。

余数就是不够再分而剩余下来的数,就像分5盆一组,3盆因为不够分成一组,而是剩余下来的,所以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

1、完成51页做一做。

2、现在从小袋子中拿出50个小方块,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剩余几个?你会列算式和列竖式吗?(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1、余数表示剩下的不能分的部分。

2、余数要比除数小。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七

一、直面矛盾,引发冲突。

在教学前,学生只是刚刚学会怎样列竖式计算除法、余数的意义,至于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我发现班上没有一个同学意识到,课前,我估计学生可能要从口算的角度来判断复习题的正误(通过前面两节课的教学,发现本班有部分同学的口算能力特别强,我随手写几道算式,他们都能口算),然后引出新课,除此之外,还有更简便的方法。可课堂上却出现了无法确定的结果,这样也不错,很自然地就引出了新的学习内容。这样设计教学,我感到,后面的研究不是独零零地存在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出现的,孩子们意识到为了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必须要努力去发现除法算式中的秘密。

二、尊重主体,但不放弃主导。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等途径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这不仅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有余数除法教学的一个重点。如果只是简单的告诉,可能教学时间很短,练习很到位,但这样的话,学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结果就会变成的个容器,不会思考,不善于发现,最终结果也就是不会学习。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自我发现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充分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为了让学生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活动,逐渐发现这一点,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同时也是艰辛的,课堂上我没有因为学生发现不了而急燥,而是不失时机的进行点拨,学生们最后终于发现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可能正是由于我的宽容,使这节课有两大收获:一是本节课的内容,另外就是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等于被除数。在教学中,一方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放弃,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通常让他们观察,总是有学生把重心落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地方,如每个算式都有5,为了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课堂上我始终没有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如特别强调:看谁的发现最有价值,为了能落实这一点,针对学生的发现,还做出了评价,我认为本节课最有价值的发现有三个:1、余数的出现是有规律的;2、除法算式各部分间的关系;3、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正是由于尊重主体与发挥主导相结合,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火花才能被一次次的激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二年级数学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设计范文简短篇八

1、知识目标:通过具体操作,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试商能力。

一、准备练习。

用竖式计算(多媒体出示)。

25÷4=。

15÷7=。

()里最大能填几?(多媒体出示)。

3×()24。

5×()37。

()×636。

()×938。

多媒体出示第52页的例题。

二、学习新知。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出示例3的情景图。

如果只有16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多几盆?

(学生用圆卡片代替花,摆一摆,然后互相交流)。

师:剩下的1盆还够再分吗?为什么?那么“1”就是什么数?谁能列出除法算式?

学生试着列出这道题的横式。

(添加一盆花后)现在可以摆几组?还剩几盆?

学生摆一摆,得出结果。

师:如果是17盆,18盆,…,24盆,25盆呢?

学生用卡片摆一摆,然后说出各道题的算式。

15÷5=3(组)。

16÷5=3(组)……1(盆)。

17÷5=3(组)……2(盆)。

18÷5=3(组)……3(盆)。

19÷5=3(组)……4(盆)。

20÷5=4(组)。

21÷5=4(组)……1(盆)。

22÷5=4(组)……2(盆)。

23÷5=4(组)……3(盆)。

24÷5=4(组)……4(盆)。

25÷5=5(组)。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汇报。归纳出: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为什么呢?(生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多媒体出示52页的“做一做”

(2)多媒体出示有关练习题。

(3)直接说出下列各题的商和余数。

21÷4=。

26÷6=。

17÷5=。

40÷7=。

32÷8=。

80÷9=。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