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13 02:04:40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为个人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写总结时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感悟和体会。以下是一些优秀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一
《丑小鸭》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一篇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被称为“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自传”。课文给人们启示:丑小鸭的成长虽然艰辛,但他在困难面前从未轻言放弃,它让我们明白,生活是一个不断追求美的过程。课文符合儿童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学生对这篇童话很感兴趣,引发了他们很多方面的思考。在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和表现,远远超出了我预想的范围。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应对教学中的“变”。
以生为本的生本课堂,不应该一个教案走天下。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我们的教学环节应该时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变。学生要“先学”,教师应“以学定教”,对教学内容胸有成竹,为课堂资源的生成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教学过程如何变,我们的课堂依然精彩。
《丑小鸭》第一课时的学习,我将新课的切入点直接放在学生对丑小鸭“丑”的认识,让学生深刻地了解因为丑小鸭长得丑,他的生活变得很悲惨,运用电脑课件展示小鸭子孤苦伶仃地生活、被身边的各种人欺负的片段.孩子的心是纯真而善良的,课件的展示直观、生动而且深刻,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同声情并貌地反复朗读,在朗读中识字,学生很快便走进童话宫殿,与主人公“丑小鸭”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第二课时,我打算以“他是一个()的丑小鸭”为关键问题,引导孩子们深入体会课文,进而拓展阅读。所以,我让孩子们根据问题补充词语,并板书在黑板上。孩子们可积极了,“可怜、悲惨、孤单、坚强、善良……”黑板上满是他们点点滴滴的感受,真挚而诚恳。我很满意,一切都按照我的预设在进行。
我接着提问:“你从哪儿感受到他的可怜……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6自然段,联系原文资料,找到相关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本以为我的课堂即将一帆风顺,可学生的回答和我原来设想的完全不同。他们的句子丰富而繁杂,课文、课外拓展的原文资料一起上,毫无条理可言,原本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时间被分析得支离破碎。一方面优秀的孩子滔滔不绝,而另一面,后进的孩子却只剩下了听的份,有的甚至开始走神。我意识到是自己的教学设计需要变化了,如果再这样继续,许多孩子便失去了感悟这篇童话完整的语言美感的机会,课堂会变成我和几个尖子生的表演场。
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应该重在感知语言,感知的重要途径就是朗读课文,复述故事,为讲话、写话做准备。班上的同学平时就最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我当下改变思路“这个丑小鸭如此可怜,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逐渐变成了天鹅,变得坚强?”后进的孩子眼睛亮了,语言虽然简单,但也能完整地把故事复述出来。优秀的孩子手舞足蹈,边读边演,把故事读得声情并茂,还加上了自己丰富的想象。
如果不理会学生的思考,依旧按照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走,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也会使提问环节形同虚设,肯定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适时的改变教学思路,让我们的课堂重新焕发生机,这个“生本之变”,“变”得有价值。
由于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开阔,产生了许多新的教学资源。比如,当讲到离家出走后的丑小鸭,仍然受欺负,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时,一个孩子兴奋地打断我,因为他想为为我们介绍这只猎狗的样子,那是他在原文看到的。这本来是我拓展阅读时打算讲的内容,现在孩子主动提出来我,我何乐而不为?我大力表扬了他的好学,还奖励他大声地为大家朗读了这句描写猎狗的句子。孩子们激动不已,纷纷举起小手。我趁热打铁:“好啊,你们就看看原文,哪些内容跟我们课文是故乡补充的?”有的孩子读到“天越来越冷,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丑小鸭趴在冰上冻僵了。”还找到了在丑小鸭冻僵前,他也曾经勇敢地奋斗过的句子,全班同学激情朗读,深切体会到丑小鸭的坚强。有的同学读到了安徒生原作中的最后一段话:“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感受到了丑小鸭的善良和高贵。课堂上一个小小的变奏,成就了宝贵的教学资源,为我们的课堂打开了另一片天地。
在《丑小鸭》的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个扩展的环节。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我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学生回味全文,然后谈谈生活中,阅读经验中和“丑小鸭”有相同经历的人。孩子们由于之前做了练习册,查了资料,掌握了不少课外资料。如果就此下课,应该是很愉快的,我们的教学任务也已经完成了,但是,怎么样能让学生的心灵更贴近安徒生?亲近安徒生的经典呢?我为孩子们深情朗读了了安徒生十年创作,从“丑小鸭”变成“天鹅”的艰苦经历,这深深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对爱迪生充满崇敬,迫不及待要走进安徒生的童话王国!
其实,对学生多一些信任,用好学生这个我们课堂最生动的资源,学中求“变”,教中求“变”,将是教育莫大的快乐。只要把“以生为本”的理念放在心间,这将是我们以不变应万变的常胜法宝。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二
本学期是小学学习的最后阶段,而且教学时间紧,所以,总复习要体现省时高效的特点,一方面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平时的教学工作争取做到“堂堂清,课课清”;另一方面要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本着“突出重点,简化头绪”的指导思想,有的放矢地作好知识的归类、整理工作,减轻师生负担,提高复习效率。主要做到以下三点:
1、找准薄弱。
复习过程一方面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知识更加有连贯性,系统性和规律性,另一方面也是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查漏补缺。所以,我们教师在复习之前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既要找到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足,又要发现个别的不足,针对这些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这样的复习才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如,可以设计一个表格来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各个知识点的薄弱环节,把它作为复习重点,与教材重难点结合起来复习,既避免了撒网式的题海战术,又提高了复习效率。
2、善于归类。
通过六年的学习,学生在基础知识、阅读方法、习作方法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复习阶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积累进行归类整理,提炼方法,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体系。呈现给学生的练习要有代表性,内容要“精”,形式要“全”,方法要“活”,切实做到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以获取“省时高效”的复习效果。
3、注重运用。
知识的积累最终是为了运用,因此,复习中要创设各种语言情境和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去运用,真正体现学以致用。
复习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必要环节,学生通过复习,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归纳、总结,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
复习课,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学习不是特别好的学生,学习主动积极的学生平常的知识学习和积累都很扎实,更甚者他们自己就会找机会请教老师,解决自己的学习疑问。但是学困生,他们基本不会理会自己的知识学习和积累,所以我在想,复习都要分层次,“培优扶差”两手都要抓。复习课,内容安排和时间安排都有待加强,学生反应不积极,这都是我在往后复习课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学生马上就面临小学毕业考试了,我发现他们心都散了,学习欠缺主动性,这种情况蔓延得很快,究竟如何有效地上好这两周的总复习课呢?老实说,我自己都很疑惑!这次的毕业班复习课,我只想实实在在把自己平常上的模式和想法,都展示孩子们的面前。通过复习整理,让孩子们的知识更系统,还有几周的复习时间,我要好好备课,好好引导学生,真正地针对学生的薄弱处入手,尽量做到每一节的复习课,学生们都各自有所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三
《对花》是一首河北民歌,对唱形式。这课我从学生进入音乐教室开始,学生就感受着民族音乐的韵律,从体验对唱入手,再欣赏河北民歌《对花》,引入新授。在了解把握音乐的同时,教师始终把审美放在核心位置,根据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表现,来把握音乐整体形象。
歌曲教学环节,教师从对唱入手,教师以演唱示范的方法引导学生自然解决“前倚音和上滑音”的教学。在演唱实践活动中学生了解“对唱”“表演唱”这两种声乐演唱形式并积极大胆的表演,教师大力提倡个性化的表演。在歌曲《对花》的学习时结合使学生充分体会河北民歌的特色,在欢快,热闹的气氛中完成歌曲的学习。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谈一谈,唱一唱,演一演,从而引导挖掘学生的创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面向全体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我始终坚持对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在评价中体现爱护和尊重,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客观、公正、鼓励为主的方式开展师生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进行生生互评,使教学在评价中提高和升华。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的寒假变得无比漫长,疫情阻隔了师生出行的脚步,却阻隔不了师生那颗向上向善的心!一节网课代表着教师的一份爱和责任,也寄托着孩子的一份希望。作为普通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更要在特殊时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用爱和责任上好每一节网络直播课。
网上直播教学,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一项新的挑战。网络技术问题,不是我们所考虑的重点问题,如何在网络直播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x月x日,我上第一节网络直播课,教学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第二框题《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教学内容是我所熟悉的、简单知识点。但是如何开始我的'课程却让我有些紧张。带着这份莫名的紧张,我开始了我的课前准备工作。
一、课前准备。
和日常教学不同,为了更好的保证教学效果,线上教学就要更多一些思考和准备,集初二道法备课组的集体智慧,我的做法如下:
1、熟悉教学平台,保证教学正常进行。
为了保证直播教学的正常进行,得到通知后,第一时间下载云视讯同步课堂软件,认真学习直播课堂使用说明。利用周末时间和琳姐一起进入直播课堂,探讨软件软件的使用和在直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反复多次约课练习,预想可能出现的状况,以免直播中出现问题。
1、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保证良好教学效果。
考虑到线上教学特殊性,可能由于网速原因出现的各种问题,如出现时空分离的状况,师生互动不及时,不能全面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等等。为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更应该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1)资源选择方面:为充实教学设计,体现道法教学的时效性,搜集有关疫情的最新资源,加入到课堂。由于互动的局限性,多采用图片资源、最新案例资源和教材资源相结合。
(2)知识逻辑方面。由于八下的知识难度提升,理解更为抽象。对于难点知识,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和记忆。
思维提升方面。对于探究活动方面,多注重思维的引导环节设计,启发学生思考探究。
2、做好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如过教学进行中学生进不了课堂,或部分内容没有听见,或没有听明白,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挽救呢。微课制作,是很好的解决办法。直播课前,我提前按照设计流程制作微课,为学生课下学习做好准备。
二、课上直播。
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周五下午,提前调试好设备,进入直播课堂等待学生。学生如约而至,网络直播顺利进行。课堂中学生互动良好,很多学生都能积极融入课堂。直播后,反复听课堂实录,我反思如下:
1、重点知识明确。网络直播中,要尽可能细化各知识点,短小精悍,讲解清楚,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每个知识点。
2、语言要生动、有亲和力,语速要适中,太快学生思路跟不上。
3、要留有余地的原则。要给学生的思考留有余地,要给自己在课堂讨论上留有余地。
4、要知识逻辑清晰,最好体现在幻灯片上,让学生能直观看到。知识讲解要和实例相结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五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节小学英语课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英语学习、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英语犹 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可以这样说,学会英语,不但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是多了一个头脑!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
高我国英语水平。小学生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具有许多成年人甚至中学生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小学开设英语可以发挥他们学习语言的潜力。小学开设英语课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开阔眼界,扩展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国际意识。因此,我市已经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采用的是pep教材。这套教材把语言功能、结构、话题、任务有机结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并注意利用多种媒体。此外,它有助于思想情感教育,注意中外文化交流,既有国际性也有民族性,并注意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和渗透。
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
反思一、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则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而目前小学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钟的英语课,单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包天仁语)俄罗斯通常在初中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相当于我国的小学5年级),每周3节课,第一学年即要求掌握约1300个英语词汇,学生到高中毕业时要掌握1万以上词汇,基本可以读懂英文原著。而我国现在对高中毕业生的要求是掌握20xx词汇(包括词组),新研制的’课程标准’要求掌握4000个左右的词汇。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解决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
而目前在小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瓶颈。
高,认为小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六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节失败的美术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们都知道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材就要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备学生则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齡、现有知识储备及兴趣点、理解能力等等很多方面;备教法则需要结合前两点制定适合学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我个人认为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备学生是最难的。不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及接受能力,以一个成人化的眼光来完成一堂课,其教学效果和“填鸭式”差别不大。有时花再多的时间去备教案不如利用一个课间的时间来了解学生。这个观点是在前几天学校教学评比中经历惨痛失败得来的。
那是一次学校的教学评比活动,我们美术教研组推选我上课。由于我自己是上五六年级的美术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的限制让我感到很难上得生动活泼。于是我就借了一个二年级的班级来上《神奇的色彩》。事先这个班的学生我并没有接触过,只是讲了课前准备工作。
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一、让学生了解三原色、三间色的知识,并能用其中的两种原色调出三间色。
二、让学生对色彩感兴趣,乐于运用丰富的色彩和不同的材质作画。三、善于寻找生活中的美丽色彩,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创美的愿望。
在教学设计中,我先是准备了一个小魔术,希望学生能从魔术中发现三原色相融、变化的效果,产生对色彩的好奇,激发兴趣、引出课题。然后再和学生一起做实验来了解三间色是怎样调出来的,继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用牙刷、海绵、小梳子、水粉笔等等材料来做调色练习,掌握调色知识。然后添添画画,一起合作将刚才“试笔”的纸添画几笔变成一幅较完整的作品,让学生从意外中体会创作的快乐。最后说一说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美丽色彩,将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欣赏美丽的动物、装饰物的图片及风景图片。
在我的设计中自认为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地体验色彩、感受色彩的美。可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让我这个不了解学生的美术教师着实地意外了几回。
意外一:
在第一个环节变魔术时,我事先准备了三个鸡蛋,将里面的蛋黄抽掉换成了三原色。表演时煞有介事,还让两个学生一齐参与,将三个蛋打到同一张铅画纸上,让学生们来观察三原色交融的变化。这个戏法倒是引起了所有学生的极大兴趣,此时的我暗自得意。
“看来大家对这个魔术很感兴趣,你能说说你的发现吗?”一个学生马上问:“老师,我发现鸡蛋里会跑出颜色。” 又一个学生:“老师,鸡蛋里是怎么跑出颜色的?”这是我意料中的问题。我说:“你是一个善于提问的同学,这是魔术的秘密,一会下课我偷偷的告诉你,好不好?” “鸡蛋不会破吗?老师,你是怎么让鸡蛋不破的?”接连几个学生都绕着问题问啊问,始终回不到色彩变化的问题上。显然我的确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可是却不是那个我想要的“点”。如果一直这样问下去,是永远也无法导入正题了。
解决:
情急之下,我只要把下一个实验的环节提上来。“刚才很多同学都发现了这个魔术的神奇之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观察到颜色到纸上的变化呢?没看清也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好——”
我取出调好三原色的透明纸杯,把其中两种原色加入一只空杯中,让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当学生清楚地看到颜色在杯中慢慢变化,形成间色时,不约而同地发出啧啧地惊奇之声。“终于感受到色彩的神奇了。”我长吁一口气。虽然让之前的导入变得冗长,但总算是引回了课题。
反思:
究其原因,我想是过于想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求教学设计的新与异,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注意力的问题。究竟是鸡蛋创造的神奇吸引人还是色彩本身的变化吸引人呢?作为成人,一定是前者。对于孩子,其实也是。教学环节的设计如果达到的效应不能紧紧扣住教学内容,那么此设计是无效的,甚至是损伤学科教学的。所谓的求新求异也是无用的。这个意外给我一个不小的启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教学设计时如果多考虑:学生可能会想……这个意外就可以避免,可以为学生的创作环节提供更充裕的时间。
课总算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了,可是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
意外二:
提出问题后,每个小组都经过了小声讨论,然后动手去试验。可是出我意料的:当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很多孩子拿着海绵不知如何是好,讨论的结果竟然是用笔将颜色涂在海绵上变成橙色。那张为每一组准备的四开大的纸只好静静地躺在一边了。
于是,我只好一组组地指导。当然,那张纸是涂不满了,我的设计又失败了。
接下来添添画画的环节也只能以草草以“我的添画”而告终。
反思:
追其根本问题,我想应该是高估了二年级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是八、九岁的儿童。在这个年龄段,形象思维是他们思维的主要形式,这些零散的事物:颜料、海绵、梳子、牙刷……在思维中还是互相孤立的,还没有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一个系统内综合起来的能力。如果完全是通过自己或小组讨论将这些零散的材料“变”成绘画的工具似乎太困难了。
如果事前能考虑到这些,也许可以采取先进行示范、大家一起练习、再小组合作运用多种材料将三原色和三间色涂在纸上的'办法,既可以达到认识材质的目的,又可以增强师生互动与合作的效果。
而最让我意外的事还在后面。
意外三:
在“找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美丽的色彩”这一环节中,我先提出了问题:“色彩是神奇而美丽的,你在生活中或是大自然中找到美丽的色彩了吗?”
教室里鸦雀无声。
我再问:“你们平时会觉得哪些地方很美?”
……
等了很久。终于,一个男生慢慢举起手。我用鼓励地眼光示意他大胆回答。他站了起来,顿了顿,说:“垃圾筒。”
那一瞬间我真的呆住了。
解决:
过了一会,我只好艰难地说:“是垃圾美吗?你是不是认为垃圾筒里的包装纸花花绿绿的很美吧,那就是说我们的食品的包装袋上的颜色很漂亮。”
“其实像这种美丽的色彩在生活中有很多,老师在大自然中和生活中找到了许许多多美丽的色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话题再谈下去也无益,只能通过看图片让学生来感受色彩的美了。
课结束之前,我额外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小朋友们回去找找身边有哪些美丽的色彩,来告诉我。
反思:
提到这个意外,只能是一声叹息。
一年级的孩子看到日落、花开、新叶、霓虹……都会发出啧啧之声,可是二年级的学生却说不出来,不能不感到遗憾。也许班级间也有差异,同一个问题在其它班级中提出也许就不会这样。不过这个现象却是现在孩子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其实留意生活中的美并不是仅仅在美术教学中的任务,寻找与发现美、用语言表达美是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的。一个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家庭教育的责任均有。我们现在常强调学科综合,在美术学科中让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每周仅仅一两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这些能力的培养更多是延伸到课外、家庭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善于观察、乐于表达的习惯,才能让孩子的生活更丰富起来。
这节课的意外太多了,有些是我事先的准备不够,有的是教学环节设计的问题,但我认为根本是出在备学生上。对学生太不了解了。
从心理学角度讲,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理解能力、知识水平、分析概括能力是不一样的,而这些只有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接触才能比较出来。如果一个教师不了解这些就不可能把握好教学的难度,更不能设计出与之相应的教学环节,何谈教法了。
其实不要说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差异,就算是相同年龄的学生不同的班级上课的效果也会不同。我的确不了解这一班的学生。在上课之前我还自认为自己周六在上一二年级的兴趣课,对于学生应该比较了解,而且用魔术、多种材料也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如期达到教学效果。可是就这堂课来看,有的在意料之外,有的甚至在情理之外。这不得不让我好好反思了。
一个教育者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上好课,所需的时间是课堂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对于我来说,比起备好教学内容,更需要关注的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这是一个时时变化着的对象。这一点是我从这一节课中最深刻的体会。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七
教无定法,一节好课也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师,他都在努力追求上好每一节课。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算是一节好课呢?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浅谈如下:。
2、一节好课要有真正的实效性。
3、一节好课要有适当的拓展。
4、一节好课要有一定的生成性。
5、一节好课要有恰当的展现形式。
当然,一节好课还有许多标准,它需要适度的评价,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完善……一节好课,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同时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八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创造有利于数学思维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情绪,心理,思维很大程度上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在短短的一节课里如何“拨响思维的琴弦,激起思维的浪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的素质,课前的精心准备和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数学复习课(毕业班)的教学是很难把握的,在紧张的升学备考阶段,接受了这样的一节公开课,课前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数学就是解决问题,而在这一阶段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就尤为重要,然而要想在四十五分钟内把初中数学的这些规律全部的加以总结和归纳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为了让学生由于紧张的备考而绷紧的思维之弦得以放松缓解,我特意安排了一节学生能感到轻松而新鲜的内容,题目就定为“规律与问题”。
思维始于问题和惊异,从心理学观点来说,好奇是中学生的特点,如何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全在于教师的巧妙构思。
题目的新颖吸引了所有学生的好奇心,他拉渴望尽快的知道这节课的具体内容(从每一张由于复习备考而紧绷的脸上透出的一丝异样的喜悦可以看到他们此刻的放松的心情)。
下面便是这节公开课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的简记:
我们这节数学课也搞一个“命题作文”,我准备了以下“四个子命题”共同学们参考完成。
我随手在黑板上写出了这样一串数:916449362516941“哪位同学能在了短的时间内记信它并说出这串数的规律?”
问题的提出简练明了,记住,并总结规律紧凑,启人以思,导而引牵,调动了全体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起到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作用。
“谁能说出下面一个无限小数的第200504位上的数学是几?”
我随手写出了这个无限小数:0.12345678910111213……
从每个学生迷茫的脸上我感到了这个问题的提出缺少了前奏,于是我就“数字与数”“位数与位置”加以引导。这时学生的思维有活跃了起来。
“请根据你总结出来的规律,解决下面问题”
填空:
(1)2、5、10、17、26、
(2)0、2、8、24、36、160、
以往的教学很少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的思维呆滞,这节课通过妙思奇想,巧妙安排,充分调动了全体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谁能完成以下的填空”
这时学生的思维活动达到了最活跃,最积极时期,每个学生的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每一种运算都由运算符号构成,下面定义几种的运算:用“x、 、 ”构成
(1)若axb=(a+b)/ab求zx(-3)和1/3x(-5)的值
(2)7=0、 11=0、4=4、 12=5求3、98的值
(3)-1 3 5 3 求-2 3
3 1 -2- 2 -1 1
手指上的数学游戏
所谓教改,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要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是教改探索者的一个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巧妙安排,设置成功情境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第四个子命题又一次锻炼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但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了进一步的成功。
课后反思
1、从教者和学生的表现来看,达到了缓解学生紧绷的思维之法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大的提升(就这节课而言)
2、可以看到学生对数字的有关问题还是很感兴趣的,因此,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3、就作为一节公开课来说还有以下不足:
(1)内容显得单一,再加进与升学有关的几何性命题就更好了。
(2)课堂形式上,大胆地让学生参与进来,对每一个“子命题“让学生出题,再互答,这节课就更好了。
总之,作为一节初四复习阶段的公开课,思考的东西还很多。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九
教无定法,一节好课也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师,他都在努力追求上好每一节课。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课算是一节好课呢?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浅谈如下:。
当然,一节好课还有许多标准,它需要适度的评价,不断的反思,不断的.完善……一节好课,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同时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十
根据高一女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我安排了以上的学习内容。只有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你让学生在那里长时间集中练垫球,他也会觉得枯燥的,注意力也不会集中起来,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我让学生为主体,自由发挥去练习,同时我也参与到他们的练习中去,让学生注意模仿我的一些技术动作和示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这节课主要是围绕排球垫球练习,提高控球能力,在课的最后安排了垫球游戏比赛,目的是让学生在赛中练习,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上完课后学生的第一句话就是很快乐,很高兴,我觉得这是对一节好的体育课的最好的评价。原因是他们在这节课里通过学习有所收获,体验到排球运动的'乐趣,所以他们很快乐。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变换多样的组织形式,使得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对篮球运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不能很好的贯彻教师的意图。学生的基本功较差,有一小部分学生不想运动,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课堂气气氛不够活跃。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着眼学生,抓住教学的契机,以启智激励学生主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主动去寻觅、求索,这样才是一节好的体育课。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十一
周一的早晨,我站在校门口值勤,看到很多一年级的家长边送孩子边站在大门口给孩子拍照、录像,看着他们不舍又期盼的眼神,忽然觉得自己作为一名一年级科任老师的重大责任。是啊,这些孩子在这一星期里将面临人生许多的“第一次”,而往往“第一次”对人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比如:他将来是否喜爱校园生活?他将来最喜欢哪一门课?他会从老师的评价中感觉到自己将是什么样的人?等等。
上过很多学期的第一节课,但这次有点不同,因为我的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对于他们,是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第一节自然课。怎样让他们对这门课有初步的了解并产生兴趣,又能在将来的活动中做到规范有序,是我这节课要重点考虑的。为此,我在短短的三十五分钟内安排了两部分内容。
在以往的教学中,因为自然课很活跃,所以很多学生能做到认真听老师讲,但认真听同学说就做不太到。再比如发言时会不断重复别人的答案;不知道什么是讨论;做实验不能很好的合作;观察事物不仔细、不全面,很快得出结论;准备材料不充分;学期没结束课本已经弄丢了等等。这些问题事先都要对孩子有所说明,否则他们很难意识到。科任老师在教学中常常会为孩子不遵守纪律而烦恼,但实际上很多孩子并不是故意犯错,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做。或者老师说明过,但他们并不能理解。所以我觉得在能考虑到的范围内应该给孩子多一些说明和训练,看起来很嗦,象“婆婆嘴”,但很有必要。当然,常规训练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在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严格地执行,得以强化。
第二部分是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如果我问学生“自然是什么?”可能他们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如果问他们“大自然中有什么?”他们回答起来就十分活跃。先从大自然的事物入手,让学生觉得自然是亲切的,自然课上有许多熟悉的内容。然后再给学生展示不同的自然现象,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有许多的奥秘,自然课上将了解到许多有趣的事情。这时学生的兴趣基本上已经被调动起来了,有迫不及待想学的情绪,许多小朋友开始翻书。我便趁机将课件中本学期所要了解的内容目录展示给他们,并加以说明。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同时也教会学生阅读的一种方法——先看目录,先有全局。
一节课很快就结束了,有小朋友睁大眼睛问我:老师,这节课这么快就完了?我笑着点头,觉得目的已经达到了。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十二
反思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基础知识。
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自己有时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反思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弃主导性
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新的误解,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教师要具备在课堂上进行“二度备课”的能力。
反思三、鼓励合作学习,但不能忽视独立思考
提倡学生的合作学习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为重要,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只能是华而不实的泡沫语文课。
我们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反思四、倡导探究性学习,但要有的放矢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反思五、倡导对话,但不能远离“根本”
实践中,有的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课堂上貌似平等的对话,但实际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反思六:课堂是否是和-谐的、融洽的、民-主的、互动的、共享的、共进的?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教师的监控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与其平等对话。我曾对学校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敢于向教师提问的仅占20%,敢于当面指出教师错误的学生更是微乎其微。可见,不是我们的学生没有疑问,而是因为学生"太守纪律"根本就不敢问,也就根本谈不上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权利。对此,我们要呼吁,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讲课要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因此,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批判就是为了建设,反思就是为了超越。走进新课程,决不应该只是为应试教育披上一件漂亮的新外衣。新课程是理念、精神,更是实践和探索。我们应抛开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诱-惑,积极吸取先进的课改成果,投身新课程改革的浪潮,让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在反思中建设,在实践中成长,我们的课堂一定会焕发出生命活力。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反思。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十三
颇为得意的课前准备,明确而清晰的教学思路,成了我为《爬山虎》精心砌成的颇为美丽的墙,从而忽略了爬山虎这种绿色植物,只要气候、地理环境适宜,它都可以自己垂直地往上攀登!
学生,不也是这样吗?
市教育局举办实践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我将上一堂公开课,教学内容是小学语文第七册中叶圣陶先生的那篇《爬山虎的脚》。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先给这次公开教学定下一个指导思想: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在此思想指导下,我给这堂课定了一个课题:学习的迁移运用例说《爬山虎的脚》第一部分,让学生举一反三。围绕这一课题,我精心设计了如下教学步骤: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例学爬山虎的叶,让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自学,找出重点词句后讨论辨析,交流汇报;我还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哪一句、哪些字词都考虑全面,尽量不空漏多余,不旁逸斜出,并穿插了一些图片、录像;接着总结阅读短文的方法,让学生欣赏《爬山虎的脚》的录像;最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另一种植物。
有教师认为我讲的太琐碎,不能反映新课程理念,于是我又做了修改,尽量让学生多思、多讲。
经过如此准备之后,我信心十足地走进了课堂,但课后的感觉除了顺利二字以外,心中总有一份说不出的忐忑不安,经过几位导师的讲评,我的这份感觉变得清晰起来。
教研室主任:这堂课在教师冷冰冰的逻辑性很强的解读之下,学生生硬照办,仿佛死水一潭,忽视了课文最不该忽视的内容对科学的追求的主题,显得理多情少,重视了科学性,忽视了人文性。
我校校长:在教师严格的组织安排下,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显得讲多学少,好像教师设计了许多圈套,让学生一个个往里钻,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抑制,学生的学习也没有落到实处。
我的指导老师:这堂课没有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教师该讲的地方没有讲到位,没有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没有创导自主、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放不开手脚,时时被教师的教案、教师的严密组织牵绊着,教学效果显然不会有效。
三位导师的点评,使我一下豁然开朗:课文中最重要的东西,我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剥夺了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自责。经过对新课程的深入解读,与其他老师的多次研讨,我终于走进100多人听课的课堂。这次我没有向学生例说《爬山虎的脚》的第一部分,也没有使用那精心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只是摘取其中生动形象、辅助教学强的录像片段,我想尝试一种新的开放、自主教学,彻底去掉公开教学中那种别扭做法。在这堂公开课上,我体会到了崭新的令我激动的气息:
当学生学完《爬山虎的脚》,惊诧爬山虎的脚具有那么神奇的力量时,我又抛砖引玉,介绍了《丝瓜的脚》、《葡萄的茎》、《九死还魂草》、《会发光的树》等小资料,学生兴致大增,有的讲课外书上看到的《子弹树》;有的说网上下载的《吃人草》,有的带来黄瓜藤,介绍它的脚大自然真奇妙,学生怎不爱好?我又适时点拨:你想揭开大自然中这些植物的奥秘吗?那就下课后去看书、上网、问别人学生那一双双充满期盼的眼睛,让我深深地读懂了:这就是对知识的强烈追求!
最后,我给学生留下了作业:以植物的小秘密为题写一篇短文,时间为一个月,要求突出自己的发现。一个月之后,学生的习作又一次震撼了我:他们细致观察、翻阅资料、上网查询、不耻下问每篇文章都是那么妙趣横生!这种教学效果也许是课堂上无法立竿见影的,但课后的效果深深证明了这堂课的魅力!
强而勿抑,开而勿达,异而勿牵。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也属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的地位,但这个主体地位不是教师给的,而是教师应该尊重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这个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得到发展这个中心。国家新课程标准强调三个课程目标层次: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只要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的,就应该是我们教学需要努力的。只有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心中,这才是我们教学所要追求的。才能守住教学永远不应该改变的东西:把学生放在心中,让学生在教与学中得到充分主动发展。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十四
最近,在一次面向某县城镇和农村体育教师的教学规范达标活动中,我上了一节示范课,执教了八年级体育课的投掷。在这次活动结束后,我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首先,我根据上述现象并结合这节投掷课,我先在器材上做了新的尝试,放弃以往的铅球、实心球等重器材,将自制的纸球引入教学,这样既向学生灌输环保与节约意识,又给学生一种新鲜感,让学生在游戏形式的趣味教学中有所学,有所思,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转换教师角色,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这节课上,我大胆地做了师生角色的转换,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做课堂小主人的特点。教师则是指导者,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帮助者。整个40分钟,80%是由学生支配,学生去参与课堂上的问、谈、议、实践,通过从不同角度,不同的层面的动作创新、技能展示提升自己,也使教与学得以升华。这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寻求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体现了学生的价值取向,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这样做在某些人眼中,可能会觉得课堂上的基本技术教学太少,或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多,教学形式不切实际等等,但是我想说作为一位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观念的转变则更是至关重要的,如何真正使教师成为一个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是主体,更是需要我们去动脑筋的。一些教学形式与设计确实需要浪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但从长远的角度、发展的方向去看,这些都是值得的。
体育课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确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节课教学反思汇总篇十五
第五章人体废物的排出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学生能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初步的科学推测;认同排尿鲍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2.学生能从微观到宏观、从部分到整体、从数据到结果,推测尿液的形成过程,并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难点: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理解不够(因为这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
三、课前准备:
教师:泌尿系统模型、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投影练习题。
学生:教材、笔记本、了解有关肾脏方面的疾病及症状。
四、教学方法:运用启发、观察、对比和综合的方法,采用展开式网络知识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1课时)。
引入:同学们在每天的课间时不时地都要往一个地儿去。这地儿是哪里?去干什么?人为什么要排尿、排便?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引言。一个人只要是活着,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取什么,同时体内会产生什么?人体内会产生哪些废物呢?人体内废物过多会怎样?出示泌尿系统多媒体课件。
正课:指导学生看书80页观察与思考,提问:泌尿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各有什么功能?尿是在哪儿形成的?这个器官与血管相连吗?有哪些血管?你认为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给予评价,并鼓励其他学生回答。在总结后质疑:尿液在泌尿系统中是怎样形成的呢?再次提问肾脏的作用,引出尿的形成。
出示动态的从肾剖面到肾单位的放大的`课件,结合课件讲述,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认识肾和肾单位;提问:你能大致描述肾的内部结结构吗?采用竞赛方式,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并对学生的描述给予积极评价。质疑:血液流经一个肾单单位的过程中,血液会不会发生变化,血液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指导看书82页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推测。展示肾的内部结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肾小球、肾小囊壁和肾小管的功能。
引导学生:比较血桨和肾小囊中液体的成分有什么变化,这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有什么作用?在肾小囊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却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比较尿液和血浆的成分,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82页第一、二段,理解尿的形成过程,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对学生的质疑给予积极评价,并鼓励其他学生解答。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83页第二、三段内容,再次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尿排出的过程和意义。
当人们患病时,医生往往会检验病人的尿液。你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后,想一想这有什么道理?在某人的尿液中发现有较多的蛋白质,想想看这可能是肾的哪一结构发生了病变?如果发现有葡萄糖呢?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一、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产生尿液)、输尿管、膀胱(暂存尿液)、尿道。
二、尿的形成:肾小球(滤过作用)。
皮质肾小体肾小囊(重吸收作用)肾单位。
肾脏髓质肾小管。
肾盂。
二、尿的排出。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七、课后小结:
1、一个课时比较紧,可以增多半个课时。
教学教案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第五章人体废物的排出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人教版)搜集整理,,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青春永不褪色汇总(大全11篇)
- 冰雪节策划方案范文怎么写(通用9篇)
- 2023年网络营销促销方案(通用8篇)
- 最新发现自我(模板14篇)
- 最新精选校车突发交通事故的应急预案(实用13篇)
- 2023年暑假计划通用(优秀20篇)
- 2023年通信技术论文范文(汇总13篇)
- 消防安全检查报告(模板8篇)
- 最新未来能源范本(实用12篇)
- 2023年学校招生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简短(优秀13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