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本大计,离开了发展,一切都将无从谈起。总结不仅是一个闭环,也是另一个开始,我们需要在总结中学习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说片段,可以让您感受到不同世界的故事情节。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一
在提“学术道德”之前,我想先说说,我对“道德”的理解。人们常说,“你这个人有道德”和“你这个人没有道德”。那么道德是什么呢?道德是自从进入人类社会以后,人类自身积累和总结出来的规矩,或者说是标准。为什么要有这些规矩或标准呢?那是因为人类发现,如果有人做了违反或破坏这些规矩或标准的事情,会给他人带来危害或痛苦。如果没有人做破坏规矩的事情,就不会有这些危害或痛苦,那么整个人类生活的氛围就会越来越好。当今道德的丰满,应该不仅仅是人类心灵的追求,最大的功臣应当属于政治。当然道德服务的对象,不仅仅是个人,还有集体和国家,甚至是世界。需要知道的是:道德的反面,不意味着是犯罪;道德的正面,也不完全属于善良。
“学术道德”是不同于“道德”中其他任何一种组成的,就如同“做学问”是不同于这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当然,这或许只是文人对自我的一种标榜或者是清高,因此,对于古人,一个自诩为知识分子的人来说,犯了“学术道德”问题,那是了不得的错误,这是原则问题,虽说不会有性命之危,但至少也会臭名昭著,童叟鄙视。可是现在呢?xx院士学术造假,人们心里会想,院士也会造假呀,原来大家都差不过呀!然后不了了之,对地沟油的关注度都比学术造假的关注度高。
在前面浓妆艳抹(应该是胡言乱语)的说了那么两段话,是想说,
为什么现在社会上的道德约束感那么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道德界限正日益模糊。而让道德界限模糊的罪魁祸首就是欺骗,正如现在存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欺骗”。对于“伪造实验数据”、“抄袭他人学术成果”、“充当枪手”、“随意复制粘贴文章”,这些行径我们难道不知道是违反学术道德吗?我想每个人都知道,但是我们还是做了,心中想着那么多人都这么做,当然我也可以。甚至有些人从来没有意识到“杜撰参考文献”、“一稿多投”、“论文署名交换”等行径,也是违反学术道德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学术道德该有多么模糊呀!我们漠视这一切,投机取巧的做些我们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突然想到了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一段剧情,谢尔顿(男主角)意外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物质,后来发现是自己看错了某个元素的分子式,所以这种化学物质是不存在的。可是随后有中国某研究所人员声称,已经合成了这种新化学物质。对于一种不存在的物质,那么是怎么合成的呢,答案就是那个人员伪造了数据。虽然不知道,编剧为什么要映射中国学术造假的问题,但是作为中国人,这种感觉糟糕透了。正是因为存在,所以羞耻。甚至现在我都在为自己感到羞耻,对于这种境况,我没有力量改变,我只能要求我自己做到,要求正在上学弟弟妹妹做到,或许将来能要求我的孩子做到。正是因为我相信只有你自己以身作则做到这些,你才能正大光明的要求身边的人做到这些。物有千变,唯留本心。愿每个读书研究的学子,重拾学术道德责任感,不要辜负了千年文人留下来的清高。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二
“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techne,意指“技能、技艺”等。技术与科学(scientia)都是人类在实践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但techne指的是主观性因素,是人们主观推断和推理等的思维方法,而scientia指的则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理性知识,是人们发现、挖掘的客观存在的但还没有被人类加以利用的知识。在我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技术不断应用自然科学理论,使得技术本身成为一个理论系统,成为一门科学。所以技术不再是零散的、不连续的生活经验的总结,而变成了有内在联系的、相互融会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从人类最基本的实际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把握技术的本质,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而人的劳动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因此,可以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和自身发展,把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实践经验、工作原理汇总而成的理论体系,它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在技术和理论上阐述了人对自然的积极能动行为,及日常生产过程中展示出来的精神观念,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认识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技术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同时,技术还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外界条件。
但技术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就需要人类在利用技术的同时,用科学道德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科技的`进步直接依赖于科学家们的科学劳动,科学劳动塑造人们勇于追求真理、注重实践、崇尚科学、遵循客观规律、直面困难、乐于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和态度。科学家们在长期的科学劳动中还形成了一套与科学本身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这种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推动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在科学精神构成道德观念重要内容的同时,科技知识也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自身认识,人们道德视野的扩大,又为新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课题,并推动了科学道德观念的更新与发展。
二、科技工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知识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但在创新的过程中,现有的科学伦理、道德会阻碍科技的进步。例如:在古代,我国的解剖学就已经萌芽了,但是由于封建礼教、道德思想观念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我国古代有这样的认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孝之始也。”这种落后的道德理念阻碍了解剖学的进步。清朝的王清任在舆论的压力下,对解剖学的探索异常艰难。当时的封建礼教维护者辱骂其为“教人于胳堆中杀人场上学医道”。而科学道德的建设没有和科技发展同步,也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例如:,hacker入侵花旗计算机系统,向多台遭感染的电脑下达指令并攫取资料,窃取银行账户登录信息,造成花旗银行损失千万美元。这反映了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网络道德建设相对落后,没有对人们使用网络的行为及时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致使人们在利益的诱导下,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损害他人利益,置自己于法律禁地而不顾。所以,我们在分享科学技术带来益处的同时,要关注科技的负面作用,及时完善道德建设,解决社会问题,使科学技术能更好地造福人类。
在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中,新的科学分支和前沿领域不断出现,对现有的科学伦理、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强上层建筑才能有力地统筹管理社会的正常运行。科学道德和科学技术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科学技术要向前发展,在某些方面就要打破现有的落后的科学道德,从而建立新的科学道德体系。新的科学道德体系在形成的过程中,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对现实情况的否定和对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的否定后,形成一套符合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对先进的道德规范,从而更好地指导科学技术的运用和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两者是在运动中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的。
首先,恪守科学道德有利于提高科学工作者的自律。道德自律是科技工作者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素质,也是在科学研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科学工作者自律性的提高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发扬光大。科学精神激励科学工作者发扬求真务实,做人与做学问杜绝弄虚作假的科学工作作风。其次,恪守科学道德有利于科学工作者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地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坚决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
再次,恪守科学道德建设,有利于科学工作者遵守职业道德,坚持严谨、严肃、严格的科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觉纠正科研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和不良行为,有利于维护科技工作的神圣性与崇高性。
最后,恪守科学道德有利于科学技术工作者树立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信念,这是对科学工作者的最高伦理道德要求。这种高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敦促科学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防止科技成果的滥用、误用和恶用,从而避免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协调发展机制的不平衡性,有利于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等。同时,恪守科学道德有利于科学技术工作者树立生态伦理观念,有利于科学工作者按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总规律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的和谐快速发展。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三
[1]韩长尚.高校研究生学风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0.
论从众效应对大学生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意识水平的影响摘要:笔者从群体环境影响的角度对182份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从众效应对大学生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意识水平有显著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对学术不端行为的。
弘扬学术道德树立学术规范[摘要]该次师德师风建设项目的研究重心在于弘扬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之风,旨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营造出宽松舒适但严谨务实的学术风气。但是在校园外需。
工程经济分析在公路建设中重要性摘要:工程经济分析对于公路工程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也可合理预测项目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公路建设全过程中始终。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四
“技术”一词源于古希腊语techne,意指“技能、技艺”等。技术与科学(scientia)都是人类在实践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但techne指的是主观性因素,是人们主观推断和推理等的思维方法,而scientia指的则是反映客观事物的理性知识,是人们发现、挖掘的客观存在的但还没有被人类加以利用的知识。在我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技术不断应用自然科学理论,使得技术本身成为一个理论系统,成为一门科学。所以技术不再是零散的、不连续的生活经验的总结,而变成了有内在联系的、相互融会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首先从人类最基本的实际活动即物质生产劳动出发把握技术的本质,认为技术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劳动的进化史就是技术的进化史。而人的劳动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因此,可以把技术定义为人类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和自身发展,把社会生产实践中的实践经验、工作原理汇总而成的理论体系,它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在技术和理论上阐述了人对自然的积极能动行为,及日常生产过程中展示出来的精神观念,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认识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技术可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同时,技术还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外界条件。
但技术运用不当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就需要人类在利用技术的同时,用科学道德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科技的`进步直接依赖于科学家们的科学劳动,科学劳动塑造人们勇于追求真理、注重实践、崇尚科学、遵循客观规律、直面困难、乐于开拓创新、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和态度。科学家们在长期的科学劳动中还形成了一套与科学本身的要求相一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这种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推动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高。在科学精神构成道德观念重要内容的同时,科技知识也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自身认识,人们道德视野的扩大,又为新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建立提出了新的课题,并推动了科学道德观念的更新与发展。
二、科技工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三、科学道德和科学工作的辩证关系。
在快速发展、变化的世界中,新的科学分支和前沿领域不断出现,对现有的科学伦理、道德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强上层建筑才能有力地统筹管理社会的正常运行。科学道德和科学技术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科学技术要向前发展,在某些方面就要打破现有的落后的科学道德,从而建立新的科学道德体系。新的科学道德体系在形成的过程中,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对现实情况的否定和对自身发展中的问题的否定后,形成一套符合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相对先进的道德规范,从而更好地指导科学技术的运用和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两者是在运动中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的。
四、恪守科学道德对科技工作的意义。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五
为了缓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紧张和矛盾,将科学与人文沟通起来,必须先把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说清楚。借着这个区别,我们理解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之所在;借着这个联系,我们寻找沟通它们的可能性。
通过考察科学与人文的二分对立,我们进入对更基本问题的分析,即重审由技术理性和唯人主义结成的现代性。
一、人文与人文精神。
英文的humanities直接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而拉丁文humanitas继承了希腊文paideia的意思,即对理想人性的培育、优雅艺术的教育和训练。公元2世纪罗马作家格利乌斯(aulusgellius)的一段话成了humanitas的经典定义:
按照希腊人的想法,理想的人、真正的人,就是自由的人。所以,整个西方的人文传统自始至终贯穿着“自由”的理念,一些与“人文”相关的词组就是由“自由”的词根组成的,比如“人文教育”(liberaleducation)、文科(liberalart)等。
汉语的“人文”一词同样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经·贲》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教化的意思。中国的人文教化同样一方面是强调人之为人的内修,另一方面是强调礼乐仪文等文化形式。那么人之为人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一般认为,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思想把理想人性规定为“仁”,在孔子那里,仁者人也,人者仁也,两者互训互通。仁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获得呢?克已复礼为仁!礼是实现仁的教化方式。
“人文”中“人”的方面和“文”的方面有可能得到不同的强调,其作为“文”的方面、文科课程的方面得到更多的强调的时候,人文被等同于人文学科和人文教育,特别是文史哲教育、文科教育。但是,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人文的第一方面的“人”的理念向来是更重要的、更基本的方面。
正是为了强调这个更重要的方面,才出现了“人文精神”的说法。人文精神这个词是个地道的中文词,很难有对应的西文词,它与当代中国特定的语境相关。它既不是指人文教育(humanities),也不是指西方的人文主义(humanism),虽然与它们相关。我的理解,当人们使用“人文精神”这个词的时候,或多或少是在诉求一种人的理念,特别是“自由”这个西方人文的核心理念。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实际上针对的是市场经济大潮下实利主义的泛滥、理想的泯灭而开展的,这里要求弘扬的并不单纯是文科教育,而是对人之为人的重新反思,其批判的矛头所指往往更多的是人文学者和文学艺术家,所抨击的往往是中国的人文学界和人文领域里人文精神的失落。所以,人文精神应该看成是一种建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简而言之,人文精神就是一种自由的精神。
二、科学作为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自由的学问。
人文是个本地词,而科学却是个外来词。毫无疑问中国人有自己的人文,但要说有自己的科学就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费半天口舌才行。
英文的science一词基本上指naturalscience(自然科学),但science来自拉丁文scientia,而后者涵义更广泛,是一般意义上的“知识”。德文的wissenschaft(科学)与拉丁文的scientia类似,涵义较广,不仅指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我们知道德国人喜欢在非常广泛的意义上使用“科学”这个词,比如黑格尔讲哲学科学、狄尔泰讲精神科学、李凯尔特讲文化科学等。这些词的历史性关联暗示了一个更深层更广泛的思想传统,狭义的自然“科学”只有在这个深广的思想传统之下才有可能出现和发展。
今天我们讲科学,首先当然是指近代科学,而近代科学首先又是指近代自然科学。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近代科学并不是凭空生长出来的,而且诞生之后又处在发展之中。因此值得追问的是,它何以能够由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扩展?它又是如何植根于希腊和中世纪的“学问”和“知识”传统的?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有着内在的联系,那就是,近代科学的母体不仅孕育了近代科学,而且也保证了近代科学能够由自然领域向社会和人文领域延伸,这个母体就是希腊人所开创的“求知”的精神、“理论”的理性、“对象化-主体性”的思想方式,一句话,是科学(哲学)的传统。
这里所谓的科学传统就不是特别针对近代科学而言,而是用来刻划希腊-欧洲人的一般存在方式的。这个传统,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哲学-形而上学”传统,也是胡塞尔要着力弘扬和重建的理性传统。哲学和科学在希腊时代是合二为一的,就是到了今天,西方哲学依然是广义西方科学的某种特定形态(胡塞尔的理想是把哲学建设成最严格的科学)。黑格尔之所以能够称哲学为哲学科学,是因为西方哲学本来就属于西方的科学传统。为了理解这个传统,我们需要从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谈起。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希腊-欧洲人的人文理想是“自由”,自由被他们看成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我们从希腊的哲学和文学戏剧华章中,到处可以见到对“自由”理想的赞颂和追求之情。欧里庇得斯说:“所谓奴隶,就是一个不能发表自己思想观点的人。”自由的人是能够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的人,如何才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呢?希腊哲学家发现,只有理性才能够保证达成这样的“自由”。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使自己升华到永生的境界,使自己无愧于我们身上所存在的最优秀的品质而生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这里所说的当然是哲学,亚里士多德也把它看成是一切科学(知识)中最高级的,是最理想的科学形态。这种科学理想,不只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能够找到,在他以前的柏拉图、苏格拉底那里同样能够找到。这种科学理想,既体现在亚里士多德开创的第一哲学(形而上学)那里,也体现在希腊人特有的科学――数学那里。在《理想国》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特别强调了数学的非功利性、它的纯粹性、它对于追求真理的必要性,因为算术和几何的学习不是为做买卖,而是“迫使灵魂使用纯粹理性通向真理本身”(526b),这门科学的真正目的是纯粹为了知识。希腊人开辟了演绎和推理的数学传统,这首先是由于他们把数学这门科学看成是培养“自由民”所必须的“自由”的学问,自由的学问是纯粹的学问,不受实利所制约,而演绎科学正好符合这一“自由”的原则。
哪些科目被古典希腊人认定为人文教育的必修科目呢?苏格拉底以来的雅典教育四大学科:算术、几何、音乐(和声学)、天文,均是广义的数学学科。对柏拉图而言,还有更高级的学科是辩证法(不只是辩论术,主要是善的科学)。此前,智者学派曾把“辩论术”做为一门重要的教育课程。
罗马上流社会只关心军事和政治,只关心有实用目的的知识。罗马政治家老加图(catorelder,前234-前149)在论儿童教育时,只提到了讲演、医学、农业、军事、法律等实用技术,而对希腊式的纯科学教育持反对态度,很类似斯巴达人。此后,罗马人逐渐把文法和修辞做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学科。与老加图略晚的罗马人法罗(varro,前116-前27)在其《教育九卷》(disciplinarumlibrinovem)中讨论了文法、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音乐、医学和建筑九大学科。从公元四世纪起,前七门学科被称作“七艺”,成了欧洲高等教育的标准课程。[8]七艺中的四艺是数学学科,其中的辩证法则越来越多的指逻辑。所以七艺中的五艺应属科学学科。
三、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人文主义与人道主义。
今天我们使用“人文”一词更多的与“近代”西方特有的人文传统相关联,这就是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中出现并在日后发展起来的humanism(德文humanismus)传统。这个词有两个相互联系但又有区别的所指,中文分别译成“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
humanism这个词虽然直到19世纪早期才出现[12],但主要用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humanista)的一般思想倾向,因而直接来源于它。15世纪后期使用的humanista(人文主义者)一词又来源于更古老的“人文学习与课程”(studiahumanitatis)。[13]中世纪后期,随着大翻译运动出现了不少远远超出传统七艺的学科,如神学、罗马法和教会法、医学、天文学与占星术、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等。早期的人文主义者强调通才教育,尽管他们的“人文学习与课程”着力于语法、修辞、诗歌、历史和道德哲学五科(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习称的文史哲),有些人文主义者可能还对五科之外的学问持抵制态度(如彼特拉克),但总的来说人文主义者带来了新的知识(通过翻译希腊和拉丁古典)和新的眼光(人文主义),促进了新兴学问与传统学问之间的融合。[14]我们完全可以说,人文主义者深化了得自希腊而被中世纪马虎对待的传统四艺(算术、几何、音乐、天文)。除了强调通才教育外,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美德和教育青年热爱生活,所以把伦理学(道德哲学)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他各科都服务于美德的增进。人的修养、人的自我培育、自我丰富和全面发展,是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
鉴于humanism的文艺复兴来源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教养的强调,汉语将之译成“人文主义”,与中文的“人文教化”相衔接。
人文主义运动至少有两个后果。第一是确立了既有别于传统的神学又有别于新兴的自然哲学(自然科学)的学科体系,导致了今天人们所说的人文学科(humanities);第二,铸成了一个新的信念体系,即认为人本身是最高的价值,是一切事物的价值尺度,把人确立为价值原点。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复兴的是一种与宗教神学不同的世俗的知识(希腊、拉丁学术),但同时包含着对“人”之地位的一种重新的审视和思考。米兰多拉(picodellamirandola,1463-1494)在《论人的高贵的演说》(orationonthedignityofman)中借神圣的创造者的嘴对人类说:“其他一切生物受制于我们为它们立的法,但是,你不受任何约束,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置它们。我们已经把你置于世界的中心,因此从那里你可以轻而易举地环视其中的一切。”[15]这里,人开始被置于世界的中心。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进一步道出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主题:“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16]当然,把人确立为世界的中心的思想也有其希腊来源。智者普罗泰哥拉曾有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如何不存在的尺度”。但是总的看来,人的地位问题在希腊时代还没有以这种方式、摆到这样的高度来对待,因为从根本上说,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古典思想是与智者的人类中心主义相对立的。苏格拉底强调,只有神而不是人才是万物的尺度,因为只有神才是最完美的,而任何不完美的东西都不能成为万物的尺度。“善而非“人”才是他们关注的中心问题。
原初复兴古典文化意义上的“人文主义”似乎不足以表达这个意思,于是humanism又被译成“人道主义”。但这个译法也有问题,因为中文的人道主义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流行的解释,即主张对一切人都要仁慈都要讲爱,因此也被称为博爱的人道主义,实际上是humanitarianism的中译(来源于希腊文的philanthropia)。所以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的humanism译成“人道主义”极易招误解,极易看成一个道德规范,而忽视它的形而上学意义。有人译成“人类中心主义”[17],这是对humanism的学理上的解释,是把humanism解释成anthropocentrism,但它字面上并没有“中心”的意思。最准确的似应译成“人的主义”,但汉语不太顺。王若水先生仿照唯物主义(materialism)的译法译成“唯人主义”[18],是很不错的译法,但可惜没有流传开来。本文有时从俗译成人道主义,但更多的采用“唯人主义”的译法。
这样,humanism一词就有三种意思:复兴古典学术和强调人的全面教养的人文主义;作为仁慈博爱伦理的人道主义;作为以人为价值中心价值原点最高价值的唯人主义(人道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唯人主义与欧洲人文理想的关系:唯人主义符合从而实现了欧洲自由人的理想吗?这是一个极富有挑战的问题。在当代中国特定的语境中,“人”的问题就如同“科学”的问题一样,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局面。作为一个正在渴望现代化的弱势民族,中国人渴望弘扬唯“人”的精神和唯“科学”的精神,因为“唯人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恰恰就是“现代性”的基本组成部分。我们还清楚的记得80年代唯人主义和唯科学主义是如何作为当时思想启蒙运动的主旋律,而且这场启蒙运动到了今天依然在许多方面保有它的意义。但是,我们对唯人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检讨,与启蒙精神本身拥有相同的思想来源从而享有同样的正当性,那是因为在这一切的背后是自由的精神。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启蒙是开启一个明亮的场地,是去蔽,但任何去蔽都同时带来新的遮蔽,对启蒙的批判就是去掉这新的遮蔽,同样是去蔽。
人是一种自由的存在者,意思是说它“让”一切存在者成其所是。当然,首先,人们把这种自由理解成“让”人这种存在者成其所是,即人是人自身的创造者。它强调人的本质是由人自己塑造、培育和发展的,强调这种自我塑造的无限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的理念引导了近代唯人主义的人文传统,因为这个传统抓住了“人的自我创造”这个主题。但是,人的自我塑造、人的本质化即获得其规定性的过程,本身也是人对自由的背离的过程:人的本质化是对人的无本质即无固定的规定性的背离。[19]人的本质化,必损害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的关系,因为这种自由的关系只有在人持守他的无本质时才有可能。
人与世界的关系根本上是一种自由的关系。自由的人既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也不是世界的利用者和消费者,而是一个听之任之的“看护者”和欣赏者,所以也有人把这种自由的关系说成是审美的关系。但是,近代唯人主义在将人本质化的过程中破坏了人与世界之间这种自由的关系。唯人主义首先把世界置于一个以人为原点的坐标系之中,把一切存在者都置于以人为阿基米德点的价值天平中,从而最终把世界变成利用和消费的对象。世界的对象化的结果是人同时被对象化即本质化,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了一种既定的、给定的、固定的关系。
唯人主义把人置于某种中心的位置,按照人的要求来安排世界,表面上看是最大程度的实现了人的自由。但事实上,人与世界之自由关系的损害最终必然反过来损害人对自身的自由发展,因为自我创造的过程总是受制于人与世界的关系。消费和利用的关系一旦成型也就是本质化,无论以理性的名义还是以科学技术的名义来规定这种本质,人都会沦落为一个被动的角色,他只须按照所谓理性或科学的方式去反应。他在近代极度“自由地”展开的世界几乎遮蔽了所有其余的可能性。这是当代思想家纷纷质疑“现代性”的根本原因:唯人主义可能从根本上损害了自由。
四、近代西方的科学概念:笛卡尔形象与培根形象。
我们在第二节指出广义的科学指的是希腊文明传给欧洲的一份精神遗产,即把理性和知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也是习得理想人性的基本方式。这种意义上的科学是服务于自由理想的。但是,我们今天使用“科学”一词更多指的是近代科学所造就的科学概念。所以我们还要搞清楚,近代科学在何种意义上继续保持其为“科学”,同时,它作为“近代”科学有哪些新的特征。
近代科学有两种形象:笛卡尔形象和培根形象。它们分别代表了古典的理性传统和新兴的功利传统,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分别是这两种传统的宣言。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这两种科学的形象是恰当的。
近代科学是希腊科学传统的直接继承者,这种继承性体现在近代科学的理性形式和自由精神上。笛卡尔的“我思”突现的是那种理性奠基的精神,而作为近代科学之肇始的自然数学化运动应该正确的看成是理性奠基运动,即把作为自然科学之对象的自然界彻底理性化的运动。与16、17世纪自然的数学化同时的其他重要的理性化工作还有:培根归纳法和笛卡尔演绎法等方法论问题的提出以及被科学家群体的消化,从此科学以其方法论而区别于其他知识形式;科学社团和研究机构的建立和有序化以及研究范围的分门别类,从此专业化、分科化成了科学事业扩张的基本线索。
随着自然的数学化、研究的方法论化、科学建制的分科分层化,近代科学完成了其理性化过程,并构成日后科学发展的基本精神气质。著名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其经典之作《科学社会学》(thesociologyofscience)中将之概括为四个:普遍性(universalism)、公有性(communism)、无私利性(disinterestedness)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organizedscepticism)。这四条精神气质(ethos)是对希腊所倡导的科学理性精神的一个很好的注解: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是自由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公有性是自由发表和自由的探索精神;无私利性是不计利害只求真理的精神;普遍性也就是普遍理性精神,把理性的能力和可能性做了最大限度的扩展,发挥到了希腊人远未达到的地步。
近代科学不光是希腊理性精神的正宗传人和光大者,作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奠基者,科学还以其“效用”服务于意欲“控制”的人类权力意志(willtopower)。这是近代科学的一个暂新的维度:力量化、控制化、预测化。美国著名科学史家科恩说:“新科学的一个革命性的特点是增加了一个实用的目的,即通过科学改善当时的日常生活。寻求科学真理的一个真正目的必然对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起作用。这种信念在16世纪和17世纪一直在发展,以后越来越强烈而广泛地传播,构成了新科学本身及其特点。”[20]弗兰西斯·培根是这一科学形象的代言人,他强烈的主张科学应该增进人类的物质福利,否则就是些空洞的论证和言词游戏。他因此批评希腊人的科学大部分只是些“无聊老人对无知青年的谈话”,“他们真是具有孩子的特征,敏于喋喋多言,不能有所制作;因为他们的智慧是丰足于文字而贫瘠于动作。这样看来,从现行哲学的源头和产地看到的一些迹象是并不好的。”[21]培根倡导经验论、归纳法,尽管并未为同时代的科学家们所运用。但他在《新大西岛》中设想的科学研究机构所罗门宫,成了后来英国皇家学会的建设兰图。
意欲对自然有所图谋的培根纲领之重视外在经验是顺理成章的,但这里的经验也应该是完全新型的经验,它是对自然有所行动之后看看自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而不是被动的观看。在这一点上,培根本人提出的比较被动和静止观照的经验论并不能真正实现他的纲领。近代科学延着他的思路发展出来的经验论是操作主义的实验经验论。可严格控制可重复操作的实验,是近代科学理论得以发展的外部制约条件和启发性因素。
笛卡尔形象和培根形象有时也被概括成数学传统和实验传统[22]。不同的历史时期,科学发展的主流可以侧重不同的传统。但是总的看来,近代科学的形象是由这两种科学形象合成而来的。经验加理性、实验加数学,通常就被认为是近代科学的两大要素。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科学形象之间并非没有矛盾和冲突,相反,也许正是它们之间的对立构成了近代科学发展的一种基本的张力。它们相互制约,维持微妙的平衡。
这个故事显示了笛卡尔科学理想的顽固性。如果说“外部的证实”应该屈从于“内在的完备”,那么在一颗古典的科学心灵看来,科学真理本质也应该是超越功利的。但是这样的古典理想并不总是能够得到实现,特别在今天,由于越来越深地卷入工业和军事政治,科学家们不得不屈从于商业秘密和军事秘密的要求,而破坏自由探索和自由发表的公有原则;由于耗资越来越大,他们也不得不越来越取悦于拨款人的功利好恶,而破坏无私利性原则。当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在这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
在笛卡尔形象与培根形象之间非常明显的冲突,往往使人产生如下的疑问:近代科学究竟是怎样协调这两大传统的?它们是如何并行不悖的引导近代科学的发展的?我的看法是,在某种更深的意义上,两大传统事实上合流了。它们共同的受着一种新的理性形式――我愿称之为“技术理性”――的支配和控制,而这种新的技术理性与希腊的理性已不可同日而语,尽管前者确实来源于后者,但已经渐行渐远。
技术理性来源于人的“权力意志”,是对希腊理性的一种无限扩张。服务于“力量”(power)的要求,允诺“无限”(infinite)的可能性,是技术理性的两大要素。希腊的理性服务于“善”的要求,而且只允诺有限的可能性。人因为有理性而趋向善、热爱神,人在这种追求善的过程中领悟到自己的有限性。在希腊理性中不包含“控制”和“统治”的内在要求,恰如其份的理解人与上帝、人与世界的关系,被认为是真正的理性行为,所以,“理解”(comprehension)而非“力量”(power)是希腊理性的要义。值得指出的是,许多近代科学的创建者们并没有一开始就接受培根的“力量”纲领,相反还是坚持古老的理想,即把科学的主要目的看成是理解人类的处境,特别是为理解人与上帝的关系服务。例如牛顿,他多次表白,他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教人相信上帝的存在。
由于服务于力量的控制和运用,近代科学必然要求预测的有效性,并把它作为一个根本的边界条件。培根本人也曾说过:“欲征服自然,必先服从自然”[26]服从自然现在被认为是服从自然的规律,而自然的规律不是别的,也就是自然界的可预测性。
对自然可预测性的要求最终是通过自然的数学化来实现的。希腊的演绎科学――数学是可预测性的典范,有着勿庸置疑的可靠性,但那时数学被认为是通往善的一个必经阶梯。[27]自然的数学化以及近代数学本身的迅速发展,事实上均来源于对有效预测的要求。这种要求使得近代科学创造了一个纯粹“量”的世界,发展出了一套“计算”的方法论。因此,尽管近代科学和希腊科学都使用数学,但数学对他们而言已经不具相同的意义了。近代数学已经受雇于预测和控制的要求,服务于“力量”的意志。
不仅如此,近代以数学化为核心的科学理性还因其对“无限”性的允诺,而区别于希腊科学。希腊数学基本上限定在有限性的范围之内,对无限“敬而远之”。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并未给出一个均匀平直无限的三维欧氏空间:这个空间恰恰是19世纪才被最后规定出来的。[28]近代的无限性首先发端于哥白尼革命,起始于一个谨小慎微的天文学改革,结果却导致了“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29]的革命性变革。与宇宙论的无限化相伴随的是无限数学的出现。牛顿微积分的发明是一个极具象征性的事件,它是无限数学第一次服务于近代科学,并帮助安排了一个无限的宇宙模型。
近代无限理性最终表现在对理性之无限“力量”的肯定。技术理性使人们相信,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因为科学技术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如果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那是科技还不够发达;如果出现了不良的结局和负面的影响,那消除这种结局和影响也还是得靠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科学发展的无限能力的信念首先表现为科学家的“无禁区”的自由探索。由于近代科学事实上的深刻的“功利化”“权力化”,任何超越功利的不计后果的“无禁区”探索,都可能事实上造成恶劣的后果。核物理学发展初期,匈牙利物理学家西拉德因为忧虑核能量会被纳粹所掌控,曾建议各国的核物理学家暂缓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个所谓的“自我出版检查制度”是空前的,“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都是为自由交流思想而斗争,所以任何时候也不应该持有与此相反的原则。他们自己就是极端自由的忠实信徒,并且是军国主义的不妥协的敌人。但是,现在他们感觉到,国际舞台的形势是十分复杂的。”从西拉德的信中可以看出,“当时科学家们对科学进步所寄托的希望,竟然由于可能产生可怕的后果而变得害怕科学向前发展了。写信的人好象竟希望实验失败。”[30]这个案例充分显示了,由于科学成为一种力量(权力、能量)的象征,自由探索的精神遭受了怎样深刻的挑战,科学家们面临着一种怎样的二难处境。
五、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关系:分裂与合流。
在回顾了近代西方的人文传统和科学传统之后,我们可以发现,近代科学与人文事实上存在着双重的关系:一方面随着专业化和学科分化愈演愈烈,人文学科的阵地激剧萎缩,在教育体制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互相隔绝;另一方面,以唯人主义为标志的近代人文传统和以技术理性为标志的近代科学传统事实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现代性”的基础。正是现代性所要求的专业分工和力量意志,导致了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分裂,以及人文学科的严重危机。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表现在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
第一,自然科学和技术愈演愈烈的学科分化和扩张,使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近代并不是两个旗鼓相当的阵营之间的分裂,而是作为传统知识主体的人文学科日渐缩小成一个小的学问分支。文理科的发展极度不对称,理工农医科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人文学科越来越小。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思想方面,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教育压倒了人文教育。
第二,学问普遍的科学化倾向和功利化,导致了社会科学的兴起,也使人文学科的地位进一步下降。近代以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即社会科学日渐兴起,它们进一步挤占了传统人文学科的地盘。人文学科甚至到了只有栖身在社会科学这个牌子才有生存机会的地步。社会“科学”的概念取代了“人文”的概念,“功利”的概念取代了“理想”的概念。在一个科学化的时代,为了争得在学术殿堂中的位置,人文学界也出现了“人文科学”的说法。这个词组的用意并不是想阐明科学本质上就是人文――就象我们在第一二节所阐明的那样――而是说,人文也是一种象近代科学那样的“力量型”的学问,借以在科学时代合法地谋得一席之地。
第四,自然科学自许的道德中立,使得科学家们心安理得的拒绝人文关怀。与之相关的是近代哲学对事实与价值的二分,这种二分将科学置于澄清事实的范围,而不涉及价值问题。皇家学会的干事长胡克为学会草拟的章程时写道:“皇家学会的职责是:通过实验改进自然事物的知识,以及所有有用的技艺、制造业、实用机械、工程和发明的知识,同时不干预神学、形而上学、道德、政治、文法、修辞学或逻辑。”[32]科学家们也许并不反对博爱善行的人道主义,而且更深的认同唯人主义的“力量原则”,但当这种力量原则与特定的历史文化经验发生冲突时,他们有可能毫无犹豫的牺牲后者。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体现在科学对人文传统的轻视,特别是当这种人文传统不合技术理性的逻辑时。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根源于知识体系的分科化、专业化,而知识的专科化又源于什么?这个问题把我们引向近代科学与人文合流的方面:技术理性与唯人主义的合流。很明显,知识的专科化来自技术理性,来自那种诉求“效率”和“力量”的科学的本质。所以,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是技术筹划的必然结果。力量型科学要求一种分工型的科学和教育体制,只有理解型的科学才要求一种综合的领悟力。今天对科学与人文之分裂的反省,最终应该导向对力量型本身的反省。
技术理性就在这个意义上与唯人主义合流。它们都是相信“力量”(power)的乐观主义。在唯人主义看来,一切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因为人有理性这种无限的能力。为了解决人所面临的一切问题,技术理性广泛地行使它的威力。唯人主义得到弘扬的地方,也就是技术理性大展宏图的地方,因为它们相互确认。这种相互确认并不简单是人作为目的,技术作为手段,相反,手段和目的在这里混成一体,因为技术理性正是人之所以能把自己确立为价值中心的唯一根据和保证。许多技术批判主义者批评技术的发展违背了人性的目标,是对唯人主义的背离。其实,“技术违背了人性”,却不见得是对唯人主义的背离,因为正是唯人主义本身推动了技术的这种违背人性的倾向。唯人主义陷入一个自我拆台的怪圈之中。
这里的逻辑并不难理解。唯人主义因着技术理性而自命不凡,而把自己确立为价值原点和世界的中心,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可以对自然界为所欲为。这里,对人的自我崇拜就自然而然的转化为对技术的崇拜。如果我们要求自然屈从于技术,那么我们也在要求作为自然一部分的我们自己屈从于技术;如果我们认为技术产品优于自然的产品,那么同样,我们的创造物就会被认为优于作为自然产品的我们自身。由于我们人类注定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唯人主义注定要遭受技术的异化:本来是用以确立人之地位的,最终却被用来贬低人类自己。技术发达了,人类却丧失了劳动的乐趣,甚至劳动的权利(所谓技术失业);科学发展了,人类却越来越不知道生命和存在的意义。这是唯人主义深刻的困境。
六、弘扬科学精神:两种思路。
今天到处都能听到弘扬科学精神的呼声。但这个有待弘扬的东西究竟指的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问题在于,为什么会有弘扬科学精神的要求,其背后的动机是什么。不同的动机和要求,想弘扬的东西就不会是一样的。
总的来看有两种思路。一个广泛持有的思路是,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意义上,特别的张扬科学的优越性。这种思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基本上把科学精神等同于科学方法,因为科学之区别于非科学、科学之特别的有效用,就在于科学方法;第二部分,主张把在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有效用的科学方法,不仅不折不扣的运用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而且要运用到更广泛的日常社会生活领域中去。我把这样的主张定义成科学主义:主张在科学领域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可以而且应当在非科学领域普遍使用[33]。科学主义自然有强有弱,但科学方法的超(科学)范围运用是它的基本主张。按照这种定义,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一种思路就可以概括成:科学精神就是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就是弘扬科学主义。
在这种思路下人们对“什么是科学精神”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关于“什么是科学方法”的总结概括。由于都是从各人的私人经验出发,得出的结论各各不同。但问题在于,有没有一个普遍适应的科学方法。“历史学派的科学哲学家都承认,像逻辑主义那样建立一个严格的超历史的形式方法论以符合科学发展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任何方法都是具体的、历史的。”[34]因此,一般的谈论科学方法可能是舍本逐木。对一个想尽快进入研究前沿尽快出产研究成果的科学研究者而言,多多浸淫于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氛围之中,比到处打听科学方法论更有益处。熟能生巧,习惯成自然,科学方法的习得是一个实践问题而非理论问题。
对于一个非科学家,或者对于一个正处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家来说,有没有必要把科学的方法也同时运用起来呢?弘扬科学主义的人所希望的正是这个。“让科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这句广告词彰显的就是这种科学主义的理想。然而,科学主义的实施是有条件的、有限度的,无条件的强的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就算想取也是不可能的。
我可以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为什么科学主义是不可取的。对所有的对象一视同仁,忽略掉它们的特质,从而用数学的方法对它们进行处理,这是典型的科学方法。但是,忽略掉个体的特质,肯定不是没有缺陷的,特别用在人与人交往的领域。教育学里有一个原则叫“因材施教”,如果培养学生像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一样,那肯定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
还有,对所有的对象,只注意它表现出来的东西,不关注它表现不出来的东西,这也是典型的科学方法,或称黑箱方法,因为科学要求一种可操作性,追求一种有效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的话,那人际之间的许多问题就不是能够用黑箱方法解决的。
还可以提出一种人们可能最不赞同的科学方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从效率的观点、从目标管理的观点、从操作的观点看,这确实是可接受的。而这些观点,又恰恰是科学方法所必须采纳的。但是,离开科学研究的比较单纯的境域(context)进入一个比较复杂的境域中,某种科学方法就变得太荒谬而不可取了。胡适当年评论科玄论战的“科”字方时一针见血的指出,他们都没有端出一个“科学的人生观”来,原因是,他们虽然抽象的承认科学可以解决人生问题,却不愿公然认同那具体的“纯物质、纯机械的人生观”。显然,没有人会认同“为了解决人口问题在人口稠密的地区放原子弹、做核试验”,虽然其方法是高效的。希特勒手下的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如何高效的毒死犹太人和高效的焚化犹太人的尸体,他们确实很讲科学方法的。
科学的方法由于服务于对自然的支配和控制,所以其基本的逻辑是强权的逻辑、力量的逻辑。这种逻辑用于社会问题上,给出的必定是一个严密控制和高效统治的社会方案,它最好的使用对象是一个奴役的社会。这正是我们要对科学方法在社会领域的运用保持警惕的地方:科学主义的社会理论充分运用的地方有可能是一个极权社会。
无限扩张的动机实际上是一种无根据的动机,是虚无主义的意志。怀特海说得好,“科学从来不为自己的信念找根据,或解释自身的意义”[39],它的根据和意义必得从更一般的人类思想中找寻。科学主义不是科学的一个必然产物,而是技术理性支配下的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伟大的科学家们都不是科学主义者,他们深知科学的限度。
我已经指出了弘扬科学精神的第一种思路的种种缺陷,但我还是赞成弘扬科学精神的提法,因为还有第二种思路。
第二种思路是科学与人文相统一的思路。这里弘扬的不是与人文相对立的意义上、更具优越性的科学的方法,而是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也就是我们在前面反复讨论过的“自由”精神。它与第一种思路的效用的精神、权力意志的精神、科学至上的精神相对立。在中国,有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充分意识到了,科学的“精神”之高出具体“科学”的地方就在于“追求真理”。竺可桢说:“提倡科学,不但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这科学目标,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40]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
“不计利害”对于一个崇尚实用理性的民族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这正是我们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包含着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所有这一切,实际上都是自由的精神。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弘扬自由的精神。
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因为在这个科技昌明的时代,自由的精神反而面临着威胁和危险。“算计利害”而非“不计利害”成了压倒性的时代精神,令自由的心灵感到窒息,这是90年代的有识之士发起人文精神大讨论的真正动机。弘扬科学精神轻而易举地走上了第一种思路,更表明“不计利害、但求是非”的自由精神已处在遗忘的边缘。
[1]参见c.p.斯诺《两种文化》,纪树立译,三联书店1994年版。
[2]拙著“技术与人文”,《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4]参见樊洪业:“从格致到科学”,《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年第3期。
[5]类似的学问由于服务于不同的人性理想,在西方为“科学”,在中国则为“礼”。以关于天象的学问为例,希腊人发展出了数理天文学(mathematicalastronomy),中国人则发展出了以占星为主题的天学(astrology)。中国天学并非对天象本身而是对天象所象征的东西感兴趣,它的基本功能是为制定“礼”服务。参见江晓原《天学真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之论述。
[6]近代以来很长时间,基础科学、理论科学还被称做自然哲学,比如牛顿的名著称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687),光之波动说的复兴者托马斯·杨的名著称为《自然哲学讲义》(1807),拉马克的进化论的代表作是《动物哲学》(1809)。
[7]参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8]参见博伊德《西方教育史》,任宝祥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69页。
[9]参见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19页。
[10]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页。
[11]同上,第12页。
[12]德国人j.t.miethammer于1808年在辩论古典文化的重要性时第一次使用这个词,1859年,georgevoigt在《古典文化的复兴或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therevivalofclassicalantiquityorthefirstcenturyofhumanism)一书中,将这个词用于文艺复兴。参见thequestionofhumanism,p.94-95。
[13]按照克利斯特勒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姚鹏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中的说法,studiahumanitatis是一个可以追溯到罗马作家的古老用词,而humanista可以追溯到15世纪后期,16世纪开始通用。(第182-183页)。
[14]参见克利斯特勒《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八个哲学家》,第27页。
[15]转引自thequestionofhumanism,p.27。
[16]《莎士比亚全集》,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卷第327页。
[17]宋祖良在其《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把海德格尔的《关于人道主义的信》译成《论人类中心主义的信》。
[18]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42页。
[19]参见拙文“技术与人文”
[20]科恩:《牛顿革命》,颜锋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21]培根:《新工具》第一卷第七十一节,许宝騤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8、49页。
[22]库恩就曾提出物理学发展中的数学传统与实验传统的对立,参见《必要的张力》,纪树立等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页。
[23]爱因斯坦:“自述”,载《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0-11页。
[24]爱因斯坦:“理论物理学的方法”,载《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第314页。
[25]参见科恩:《牛顿革命》,第168页。
[26]《新工具》第一卷第三节。
[27]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的大数学家大哲学家怀特海视为自己最终哲学观点的讲演正是《数学与善》。
[28]参见拙著《希腊空间概念的发展》第八章,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9]著名科学史家亚历山大·柯瓦雷(alexanderkoyre)的名著《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fromtheclosedworldtotheinfiniteuniverse)极好的描述了这场革命的实质。
[30]罗伯特·容克:《比一千个太阳还亮》,何纬译,原子能出版社1966年版,第48页、第50页。
[31]ronaldbarnett,theideaofhighereducation,openuniversitypress,1990,p.165.
[32]转引自汉伯里·布朗:《科学的智慧》,李醒民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页。
[33]这其实正是《韦伯斯特新世界词典》里关于“科学主义”(scientism)的定义:theprinciplethatscientificmethodscanandshouldbeappliedinallfieldsofinvestigation。
[34]拙著《追思自然》,辽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398页。
[35]《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73页。
[36]杜卡斯编:《爱因斯坦谈人生》,高志凯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37]《爱因斯坦谈人生》,第75页。
[38]《爱因斯坦谈人生》,第61-62页。
[39]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第16-17页。
[40]竺可桢:《看风云舒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六
面对科技发展的二难窘境,我们该如何进行抉择?还要不要发展科技?如何发展科技?无论是科技的悲观主义者,还是乐观主义者,他们把一切都归于科学技术本身,从而走向了两个极端。
然而,事实上,科技的悲观主义阻挡不了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前进的步伐,科技的乐观主义也不能使人类摆脱二难的困境。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因此,遏制、取消科技的发展是不可能的,而放任科技的无度发展,听凭人类危机的加剧,同样也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我们必须走一条新路,这就是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之路。所谓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把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人类的内在尺度与客观世界的外在尺度、以及人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推进人类文化的整合,一方面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增进人类的福利;另一方面,合理利用科技成果,减少、避免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2、文化的整合: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
既然科技发展的二难困境的根由深藏于社会文化之中,根源于文化的破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失衡,那么,走出二难困境,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就在于文化的整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这是因为: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撑,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失却前进的动力,而没有人文精神的引导,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会迷失方向,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首先,科学精神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力。
科学精神弘扬人的理性,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理性是人类科学认识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知和行的指南,是确定已知与未知、可知与不可知,判断正确与错误的基本思维依据,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本质、规律的永无止境的追索。没有创新,就没有科技的任何进步,没有创新,就不会有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革命的发生。其次,人文精神是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导航仪或保证。这是因为:人文精神为科技发展、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精神氛围和思想自由的环境,开阔人的胸襟,拓展人的视野。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反对中世纪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弘扬理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从而为自然科学从神学统治下解脱出来开辟了道路。可以说,没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就不可能有近现代西方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需要人文精神来支撑。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引发的诸多争论,诸如:未来的机器人是否会统治人的争论、有关克隆人的争论,甚至媒体有关“”的争议等等,其实,不过是人对高科技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或情感反应罢了。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七
论文摘要:rtk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中的一个重大突破。本文阐述了rtk的原理、系统的组成以及应用范围特点,并对应问题分析。
关键词:gps、rtk、城镇测量、控制。
一、引言。
rtk(realtime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无线电技术和gps测量定位技术为一体的组合系统。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新突破。rtk定位精度高,它可以全天侯作业,每个点的误差均为不累积的随机偶然误差。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快速发展,rtk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逐步在测绘中得到应用。rtk测量技术因其精度高、实时性和高效性,使其在城镇测绘中应用愈来愈广泛。
二、rtk技术原理。
rtk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测量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定位技术。原理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解算整周模糊度未知数并计算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用户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是否成功,从而减少冗余观测量,缩短观测时间。rtk测量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gps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软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由基准站的发射电台与流动站的接收电台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软件系统具有能够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的功能。rtk测量技术除具有gps测量的优点外,同时具有观测时间短,能实现坐标实时解算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的优点,因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rtk技术的应用范围。
1、城镇地籍测量。
采用gpsrtk测量技术在地籍测量中测量界址点坐标,以gps基准框架网点为基础,架设gps基准站,可以同时使用1+2工作模式,用两套rtk流动站进行测量。流动站在第1次测量时,在一已知点上作rtk测量,其测量结果与已知点进行比较,从而检查rtk系统是否工作正常及基准站坐标输入是否正确,将rtk获得的所有界址点数据处理后直接录入计算机,可及时地精确地获得界址点图形信息,准确地制作宗地图、地籍图,计算宗地面积等,建立地籍数据库。
2、城镇土地勘测定界测量。
在建设用地勘测定界测量中,rtk技术可实时地测定界址坐标,确定土地使用界限范围,计算用地面积,在土地分类及权属调查时,应用rtk技术可实时测量权属界限、土地分类补测,提高了测量速度和精度。并且可以与电脑软件连结,金融学论文建立数据库,随时调整用地面积。
3、市政线路工程放样。
rtk测量技术用于市政道路工程中线或电力线路中线放样,放样工作只需把基准站架好,移动站一人就可操作完成。将线路参数如线路中线起终点坐标、曲线转角、半径等输入无线电蓝牙手薄中即可放样。放样方法灵活,也可按中桩号进行坐标放样,并可以随时互换。放样时按屏幕上箭头指示偏移量和偏移方位,便于前后左右移动,直到误差达到要求为止。
4、航测外业中的像控点测量。
像控点测量是航空摄影测量外业主要工作之一,传统的方法要布设大量的导线来测量部分平高点,内业再进行空三加密。采用rtk技术测量,只需在测区内或测区附近的高等级控制点架设基准站,(若测区内或测区附近无高等级控制点,可先加密),流动站直接测量各像控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对不易设站的像控点,可采用手簿提供的交会法等间接的方法测量。像控点的精度要求对于rtk测量来说是不难达到的。与传统作业相比较,它不需要逐级布设控制点,缩短了作业时间,因而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5、城镇建筑规划红线放样。
建筑物规划放线,放线点既要满足城市规划条件的要求,又要满足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关系,放样精度要求较高。使用rtk进行建筑物放样时需要注意检查建筑物本身的几何关系,对于短边,其相对关系较难满足。
在放样的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测量点位的pdop值,如果pdop值大于1.5的情况下,强制测量则有可能带来较大的点位误差。在pdop值小于1.5情况下,用rtk进行规划放线一般能满足要求。必要时,用rtk在建筑周围放适当的控制点,配合全站仪和钢尺来完成。
6、城镇控制测量。
为满足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测绘的需要,城镇控制网需要控制面积大、精度高、点位多。城镇中的等级导线网控制点大多设立于地面,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这些点常被破坏,影响了工程测量的进度,如何快速精确地提供控制点,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效率。常规控制测量如用全站仪布设的导线测量,要求点与点间必须通视,大致等距,费工费时,且精度不均匀。gps静态测量,点间不需通视且精度高,但需观测结束后进行内业数据处理,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结果,如内业发现精度不符合要求则必须重测。应用rtk技术无论是在作业精度,还是作业效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随时知道测量成果是否符合要求。
7、其它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
rtk技术还可用于大比例尺地形测量、水域测量、城镇管线测量、地籍测量、矿山测量等方面。用rtk测地形时可不用布设图根控制,仅依据少量的基准点,即可直接测定地形地物点坐标,用专业测图软件,通过电子手簿记录和现场草图绘制,由电子机算机即可实现数字化测图。在矿山测量中可进行勘探线剖面测量,地质工程放样与联测,为地质普查和详查矿区提供及时可靠的资料,避免以往因视线不通影响的大面积砍树带来的工作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的麻烦。
四、rtk的精度分析。
rtk技术是采用求差法降低了载波相位测量改正后的残余误差及接收机钟差和卫星改正后的残差的影响,使测量精度达到厘米级,一般rtk标准精度为:平面位置10mm+2ppm,高程为20mm+2ppm,通过对此仪器的实践和应用,完全能达到此精度。
1、平面精度:在5半径公里的范围内,观测结果能达到较高精度,(用全站仪检查其中误差在5厘米之内),只要接收的卫星达5颗以上,获得固定解就能达到标准精度。
2、高程精度:当卫星个数超过5颗,精度因子在2以下时,观测精度最好,在2与4之间时,略有误差,但能达到标准精度。
五、rtk测量中应注意的几点。
rtk在控制测量以及施工放样中有着广泛的运用,比传统的测量仪器的相比,它有着省时省工且精度高等特点,但其在碎部测量中的还有一定的限制。应注意:
1、作业过程中,基准站选择要在比较中心、位置空旷开阔的至高点上,且周围无磁场的影响。
2、对于一些要求高精度的点位,必须使用三脚架或快速对中支架,提高对中点精度。
3、为确保精度的可靠性,移动站和基准站距离不能太远,应控制在2公里之内。
4、在作业区应避开建筑物密集,大面积水面、高压线等观测信号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严小平,gpsrtk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勘测,,3。
[2]王国祥,梅熙,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四川测绘,.5。
[3]闫志刚,张兆龙,gps-rtk作业模式原理及其实用技术,2001。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八
没有学术规范,就很难有学术的发展。学术规范不是指学者不能抄袭、剽窃,也不是指学者写作论文的语法规范。抄袭剽窃是不法行为,语法规范则是基本要求。学术规范应该是指学术研究形成知识传递和积累的制度,这种制度的核心是将现在的研究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不做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且形成学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的机制,其表现形式是学术论文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及较为健全的引文注释工作。
从表现形式上看,学术规范与中国传统学术注经制度,教条主义引用马列著作的作法,西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有相似之处。不过,真正学术规范的核心是形成对话,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并形成自己的创新,而不是用规范的引文去骗人,更不是用有名人士的话去唬人。
观察国内学术界近年的规范化,做参考文献和引文的工作较前要好得多了。问题是,大多数引文并不是对前人研究的综述,而只是引用一些人的语录来证明自己,很有些骗人与唬人的嫌疑。以前是引马列,现在引西方的流行学者。这种只言片语的引用,大多不是为了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而是用流行学者的话来证明自己的学术正确(有时是政治正确,现在学术界一些人的新的政治正确)。这种规范化不是我们所期待的规范化。
我是做农村研究的,具体是做农村实证研究中的政策基础研究的,这种研究试图将社会科学一般理论与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结合起来,形成理解中国农村的本土化的社会科学理论。这种研究需不需要规范化?如何规范化,的确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以下谈些个人想法。
首先,因为这类农村研究不是为了挑战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不是为了与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话语对话,也不是为了积累社会科学一般理论知识,因此,这种研究不需要引述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来形成一个似乎是与之对话的规范的假象。
第二,做农村政策基础理论研究,需要有社会科学一般理论的方法和知识背景,在知识背景和方法上作些交代,对于研究的展开会有好处。不过,因为这些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应是所有进入学术的人的.基本功,交代太多不免有画蛇添足之嫌。
第三,当前国外对中国农村的研究虽然有不少具启发性的成果,但总体来讲,因为对中国农村调查不深,了解不多,且过于细碎,研究水平相当有限,并没有形成关于中国农村研究的系统知识积累。况且国外的中国农村研究大多数是服从于学者各自学科背景即社会科学一般理论的知识背景的,他们不过是希望以中国农村的材料去验证或修正西方某个一般理论,这种研究就更加脱离了关于中国农村研究的知识积累,可供借鉴的东西不是很多。
第四,当前国内学术界的农村研究,缺少具有全国影响的研究成果。一些海外留学回来的学者到农村做了些调查,但他们基本上也是以中国农村的材料去验证西方某个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缺乏以中国农村作为中心展开的研究成果,更缺乏具有全国公认影响力的作品。倒是费孝通教授在1947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仍然具有较强的学术生命力。全国没有形成农村研究具全国影响力的学者,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村研究刚刚起步,学术积累本来就少,而学者们已有研究的水平又低;二是农村研究仍然没有形成成熟的知识体制,不同学科、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的农村研究被分割在各处。较低的研究水平使学术成果缺乏突破学科、地区、部门界限的能力,分割的学科、地区和部门妨碍了农村研究知识积累体制的形成。
如此一来,在当前中国农村政策基础研究领域,学术规范化实在乏善可陈。因为引用社会科学一般理论(现在学术界似乎一般将之等同于西方社会科学),不是为了与之对话,而是期望借以证明自己研究的正确或借鉴一般理论的方法,而构不成知识和学术积累。西方的中国农村研究水平总体很少,值得引用的文献太少,少数几篇文献被国内学者引来引去,实在太是枯燥。国内的农村研究则因为缺乏有影响力的作品,而较少形成对话的基础,从而难以形成不同学科、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农村研究的对话与积累。
说国内的农村研究不引用国内文献,是不真实的,但这种引用或积累,基本上是建立在圈子之内的。圈子,也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同一个学术共同体内,相互之间研究内容相同,研究方法相近,交流又很充分,就造成这个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的每一步研究都建立在其他圈子成员研究基础之上的结果,这样的研究不仅在形式上有对已有研究的综述和引文,而且是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知识积累。就当前国内农村实证研究来讲,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为中心,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农村社会学研究的小圈子,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农村政治学研究的小圈子。农业经济研究的圈子相对较大,但也大多没有能越出经济学的边界。当然还有其他的圈子,如研究宗族的、文化的、教育的圈子等等。
问题是,目前这些圈子都还太小,没有形成成熟的相互借鉴、共同研究,以在已有研究积累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研究的体制。当前农村研究并没有形成为一个学术共同体。学术规范因此就缺乏基础。
如何在现有研究圈子的基础上,增加农村研究的知识积累,打通农村研究的学科、地区和部门界限,扩大圈子范围,形成学术共同体,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九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所以掌握科学技术的`科技人员必须弘扬科学道德,坚决反对任何违反科学道德规范的行为,以便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科学道德是科技人员通过其职业行为表现出的道德人格,这种道德人格取决于科技人员自身的自我修养及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作者:陈亚南作者单位:福建省行政学院漳州分院,福建,漳州,363000刊名:学会英文刊名:xuehui年,卷(期):“”(2)分类号:b82关键词:科学道德内养社会实践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十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获得了解放与自由。第一次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力,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技术革命促使人类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过渡,使之获得了更大的解放,可以说科学技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现代科技使人类的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化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同时对传统的伦理观念发出了挑战,因此激化了人类的自由意志与必然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的现代科技伦理问题开始出现,等待着人类去思考解决。因此,人们要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价值,并对其进行重新审视,对其正、负两面所带来的效应进行合理分析、评价。
科学技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早在20世纪代,西方科学哲学已经在中国有了介绍,具有深远影响“科玄论战”就是在那时候进行展开的,但是自那之后,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便毫无起色,而直到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自然辩证法开始走上发展之路,并且不断取得了成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后来自然辩证法正式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其归为国家哲学二级学科,并对其建设与研究投入了极大的支持。科学技术哲学在之后的发展中经历了几个比较大的阶段,在80年代科学技术哲学在研究重点上侧重于自然观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与涉及到科技与社会,领域的科学方法论,当时间推进到90年代,科学技术哲学在原研究的基础上更加升华,并吸取了国外的科学技术学与技术哲学知识,以此为基础衍生出了信息哲学、生态哲学、系统哲学、女性哲学等多方面的哲学知识,为我国的科技哲学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而在进入21世纪开始,科学技术哲学在原有领域的研究取了较多的优秀成果,也正是科学哲学的巨大包容能力,使其逐渐形成了赋予中国特色的学术风范。
近几年间,我国在科学哲学研究方面,译介了西方研究的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而国内学者在研究传统科学哲学中,不断取得了优秀的成果,同时学者们开始在进军后现代科学哲学的领域,并对其加强了译介和研究,探索研究出大量具有自身特色的哲学,开启了科学哲学的未来新走向。
(一)传统科学哲学问题。严格来说,传统的科学哲学实际就是西方较为正统的科学哲学,这一类学科在发展中较为波折,一直处于建构、批判然后转向,所提出的问题得不到确切的回答。
1、科学哲学研究的最基本问题是科学划界,而对科学划界的诠释的成功与否关系着科学哲学理论是否可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科学实际氛围广义和狭义,其中广义所涉及的领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而狭义的科学则仅仅只是自然科学。一直以来我们对科学存在较大的误区,认为“科学的东西便是正确的东西。不科学的东西便是不正确的东西”。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非科学的东西其实无所谓对错,二是区分于它的好与坏,区分于功效、作用,而这些东西用科学是无法进行衡量的,因此,科学的划界标准一直以来都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时间与语境所确定的。
2、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发展模式,我国学者在科学哲学发展中,以我国当代科学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了科学发展模式的尝试,比如基于科学异化所造成的恶果和人类主体价值丧失等问题,搜索出的人类的终极价值为目标的科学价值模式,从而推断出科学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终极关怀的发展方向。
3、科学实在论与科学反实在论。科学实在论与科学反实在论之间存在较大的竞争,其争论之因是对于科学理论的真值性与科学术语是否有所实指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根据统计所得,我国的大部分学者较为支持科学实在论,并针对其问题多科学实在论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护,同时也为其发展找寻到了出路。比如:郭国春学者在进行科学实在论时,便提出了其摆脱困境的出路。
(二)科学哲学的研究方向。针对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我们更应该审视科学哲学的重点研究与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科学哲学的研究方向应该是趋向于另类科学哲学的研究,在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于演化中将对科学批判性立场的学者及流派划分到另类科学哲学中,大致将另类科学哲学划分为反科学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流派的科学哲学思想等;以罗蒂等为代表的正统科学哲学反面叛逆。基于另类思想的反叛科学等。
四、科学技术哲学的伦理诉求与现代生机。
科学技术哲学的现代生机实现之路径为协调与重构。首先对现代技术认可的同时,对其带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从辩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寻找一条协调与重构的发展道路。
(一)规范技术。首先要对技术做出一定的限定,对其进行规范指导,有意识的在社会精神中寻找技术的指导模式;其次要将技术逐渐变成机械论,并且将技术产品定义为机械物,并且将其提高到准确的可靠高度;再者要对特定时刻的技术进行物质和动力的束缚。
(二)用“思”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艺术的沉思,并正确的认识现代技术的本质,进而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实现拯救人与自然的美好愿望。然而现代技术的渊源实际是从古希腊哲学所衍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人类的精神追求逐渐丧失,心中对神和上帝的信仰也渐渐消失,单纯的技术成为人类所追崇与信仰的对象。因此想要解决现代技术多带来的困境,首先要从思的角度出发,解决人类思想日益贫乏的困境。
(三)完善社会制度。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削弱了人类社会道德,仅仅依靠“思”的方式呼吁大家的道德回归已经不可能实现的问题,因此必须要通过完善社会制度来消除技术的异化问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代技术的意识形态是需要从其思想进行扭转,但是这样的方式在针对目前的现代技术所面临的困境显得软绵无力,而追根溯源,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的不合理性,因此我们的前辈希望通过道德正义去破除资本主义,然而却发现这样的方式根本无济于事,最终通过努力与尝试,得出了制约改革和完善社会制度的方式建立较为健全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人类与人类之间,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最终消除现代技术带给人类与社会的负面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哲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并取得了优秀的成功,给人类带来了较多的福祉,但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新的伦理诉求。传统科学哲学在发展中较为波折,一直处于建构、批判然后转向,所提出的问题得不到确切的回答,因此科学技术哲学的现代生机实现之路径为协调与重构,在对现代技术认可的同时,对其带来的问题进行深入反思,从辩证分析的角度出发,寻找一条协调与重构的发展道路。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十一
一、科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科学理念是人们特别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看法和观念,它们体现和渗透在科学活动之中,不仅决定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而且通过创新和科技日益广泛的应用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科学理念随科学发展而变迁,其中最具影响的是科学的真理性和客观性――认为科学具有真理性和客观性。
一、真善一体;柏拉图认为爱善、爱美与爱智慧是同一活动,主张真善美统一。直到今天,一些科学家依然认为,纯粹的科学旨在对世界进行终极的理论描述,获得关于世界的绝对真理。在他们看来,追求终极真理的科学具有最高的认知、伦理乃至审美价值(这种价值不一定与实际应用相关),因而主张知识至上、为科学而科学。
现代科学理念的基本内涵从科学的真理性转向了科学的客观性。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推动的科学革命用机械论的世界图景取代了形而上学目的论的世界图景,科学逐渐从追寻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真理转向寻求具有客观性的自然规律,并以此实现对自然和人工物的控制。科学革命特别是20世纪的科学革命对经典物理学等传统科学的冲击使人们意识到,人们无法获得关于世界的终极真理,科学理论本质上都是假说,科学的基本框架是可错的,不能将科学简单地等同为绝对的终极真理,因而最基本的科学理念从强调科学知识的真理性转向强调科学方法的客观性。因此,坚持客观性成为科学的首要方法论原则,也成为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相信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将科学视为一项追求客观知识的事业。
客观性原则要求科学研究建立在客观的经验证据和具有普遍性的逻辑推理之上,并尽可能地克服研究中的偏见乃至权威的不当干预,以获得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在近现代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对客观性、无偏见性和普遍主义的寻求,为科学摆脱神权和王权而自治提供了伦理价值上的正当性,也为人类发现主体性、坚持理性、争取自由和追求精神上的尊严提供了价值依据。
体执行研究,科学研究中具有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在参与公共事务时他们既是科学家也是公民。[1]在科技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还应承担环境责任等相应的伦理责任,各种科研资源应该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在进行有潜在风险的科技活动中引入公众参与和对话机制。
中国的现代科学是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建立起了包括科研和教育体系等在内的建制化的现代科学体制,基本实现与国际科技界的接轨,科技实力不断提高,很多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走自主创新之路的今天,把握科学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无疑是一个重要而有价值的尝试。宣言开篇指出:科学及以其为基础的技术,在不断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规律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发掘了人类的理性力量,带来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变革,形成了科学世界观,创造了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与科学伦理等丰富的先进文化,不断升华人类的精神境界。宣言从科学的价值、科学的精神、科学的道德原则和科学的社会责任等方面对科学理念进行了全面阐述:
(1)科学的价值。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科学服务于人类福社。科学共同体把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科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这不仅为科学赢得了社会声誉,而且也促进了科学自身的进步。在科学研究职业化、社会化的今天,更应该严格恪守与忠实奉行这种科学的价值观。20世纪以来,科学研究与国家目标紧密联系,已经成为保证国家根本利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要求。以创新为民为宗旨,以科教兴国为己任,是中国科技界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2)科学的精神。科学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科学因其精神而更加强大。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部分之一,源于人类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实证的传统,并随着科学实践不断发展,内涵也更加丰富。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追求、对创新的尊重,体现为严谨填密的方法和一种普遍性原则。
(3)科学的道德准则。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只有建立在严格道德标准之上,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发展。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科学所拥有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制度传统,形成了科学的自我净化机制和道德准则。科学道德准则包括:诚实守信、信任与质疑、相互尊重和公开性。
(4)科学的社会责任。当代科学技术渗透并影响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人们对科学寄予更大期望时,也就意味着科学家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科学工作者必须更加自觉地遵守人类社会和生态的基本伦理,珍惜与尊重自然和生命,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同时为构建和发展适应时代特征的科学伦理作出贡献;科学工作者要更加自觉地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承担起对科学技术后果评估的责任;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珍惜自己的职业荣誉,避免盲目地把科学知识凌驾其他知识之上,避免科学知识的不恰当运用,避免科技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最后,宣言强调,在变革、创新与发展的时代,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科学的力量。这种力量,既来自科学和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物质力量,也来自科学理念作为先进文化的精神力量。
二、科学精神的内涵。
伟大的科学家牛顿的墓碑上有一段盛赞他的诗句:
大自然与它的规律为夜色所掩盖,
上帝说,让牛顿去吧,
于是一切现出光明!
这是人类对科学伟人的由衷景仰。而牛顿生前却十分谦虚地自称是一个倘佯在知识海岸的拾贝少年,他将自己伟大的科学发现比作几片色彩艳丽的贝壳。
牛顿的自喻是不无道理的,科学是一项没有止境的探索事业。牛顿之后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曾形象地将已知的知识比作浸没于知识海洋中的一个球,已知的东西越多,未知的知识也会随之增多。那么,又是什么促使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顽强地探索着这永无止境的自然奥秘呢?是科学精神,科学家们是在科学精神的引导下不断地为科学大厦添砖加瓦。
科学精神是人类在长期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一种主观精神状态。由于科学首先是一种认知活动,科学精神首先表现为一种理性的认知态度即理性精神,在科学成为一种建制化的社会活动之后,科学精神发展为科学共同体的理想化的精神气质与社会关系规范,并进而随着科学与社会的互动汇入文化价值领域,成为科技时代一种重要的人类价值观。
科学精神核心内涵就是理性精神,这种精神促使科学家相信,自然界存在一种内在的法则,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努力寻找反映自然法则的自然规律。换言之,科学的理性精神首先是一种相信客观规律的存在,坚持追求客观知识的态度。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新的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渐次引入,一些缺乏客观实在性的概念被剔除,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从不断的试错中建构起了今天的科学大厦。
加有条理、更精确、更可靠。尤其是融定量与定性、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为一体的数理研究方法等现代科学方法的使用,使科学的理性精神得以渗透在科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之中。
三、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规范。
现代科学日益发展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在科学的社会建制层面,科学精神首先体现为科学共同体的理想化精神气质和社会规范。科学的社会建制化始于17世纪。1645年,英国产生了“无形学院”,学院的成员通过通信和研讨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共同体随之诞生。后来,英国就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皇家学会。在著名科学家胡克为学会起草的章程中指出,皇家学会的任务是靠实验来改进有关自然界诸事物的知识,以及一切有用的艺术、制造、机械实践、发动机和新发明。自此,科学成为一种有明确目标的社会建制。胡克为科学建制所设立的目标有两层含义:其一,科学应致力于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其二,科学应为生产实践服务。显然,前者是后者得以实现的前提,因此,科学建制的核心任务是扩展确证无误的知识。
随着科学建制化的发展,科学研究逐渐职业化和组织化,科学家和科学工作者也随之从其他社会角色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特定的社会角色,集合为有形的或无形的自治群体――科学共同体。为了使科学共同体更有效地探求客观知识,科学共同体内需要一种自觉遵守的价值规范。科学社会学的创始人默顿将其称为科学的精神气质,它们是一种来自经验,又高于经验的理想化价值规范,是从事科学事业的人所特有的精神状态。正是这一使命决定了科学共同体内部理想化的精神气质(ethos)和社会规范。
在20世纪,科学的社会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科学从“小科学,(littlescience)和“学院科学”(academicscience)擅变为“大科学”(bigscience)和“后学院科学”(pos-academicscience)。大多数科学活动不再是少数人基于兴趣的自由探索,而是社会建制化的研究与开发(r&d),科研职位、学术地位、论文发表、奖励以及科研经费与资源的获取都充满了竞争性,政府、企业、大学、基金会等科学共同体外部的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对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由此,科学研究不再完全是学院化的或与利益无关的,这使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进一步拓展到科学研究的社会伦理规范等更为复杂的层面。
注[4]:j・齐曼.真科学.曾国屏,匡辉,张成岗,译.上海:上海科技。
第二节坚持客观性与克服偏见。
一、科学共同体对客观性的坚持。
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建制。在科学的社会建制的形成过程中,科学研究的参与者为了共同的研究兴趣和目标而相互协作与交流,形成了各种有形或无形的科学共同体。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学共同体在全球范围内发展为“在大社会底下进行运作的小社会”。不论是由产业、政府和基金会主导的研究资助渠道,由《科学》、《自然》及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等构成的权威性的论文发表与索引体系,还是诺贝尔奖等国际性专业奖励机制,均建立在同行交流与评议之上。在这一进程中,科学共同体明确意识到,科学研究必须尽可能地坚持客观性和克服偏见,才可能获得较为可靠的知识,使科学共同体通过共享可以信赖的知识,进一步有序地展开新知识的生产,使整个科学知识体系和科研活动建立在较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科学研究是由科学共同体执行的,科学共同体所能寻求的是科学研究中受到现实条件制约的相对的客观性,而非与具体条件无关的绝对的客观性。不应该简单地将某种科学理论上升为终极或绝对真理,再以此裁判其他科学理论乃至非科学文化和知识。在科学的广泛有效性得到公认的今天,应该超越这种可能导致唯科学主义的观念。
应该宽容错误和失败,但其前提是科学家与工程师必须担负尽量避免错误和减少偏见的专业责任,这是维护科学研究中的客观性的基本保证。
科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建立在保持研究对象的客观性之上。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究世界奥秘和解决现实难题的过程。在科学研究中,研究对象不可能绝对保持客观性,很多科学研究必然涉及到对研究对象的干预,科学观察往往建立在理论假设之上,还可能受到某些潜在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因此,科学共同体在对研究对象的描述、分析、解释、操作和控制中应尽可能减少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力图将不同研究者的主观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使科学共同体乃至整个社会相信科学研究过程和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及有效性。
二、科学研究中的错误与偏见。
一般认为,科学共同体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方法,科学方法的运用成为其研究范式的一部分;若遵循科学方法,虽未必能达到绝对的客观性,却可以通过同行评议、重复实验等途径,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研究中的错误与偏见。但在科学研究中,依然存在各种错误和偏见。
研究中的错误是指那些非系统性的孤立的差错,大致可分为故意的错误和无意的错误两类。故意的错误包括伪造、篡改、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无意的错误又可分为疏忽大意和诚实的错误。诚实的错误是指研究者即便认真行事也可能出现的错误。如果研究者态度认真,一些疏忽大意和诚实的错误本可克服,很多现实发生的错误往往与科研不端行为和不当行为相关。由于科学研究是群体性的事业,一个故意的错误或由疏忽造成的错误很容易导致另一个诚实的错误。所以,有些诚实的错误源于理论或实验上认知的局限性,另一些则因接受他人的错误所致。研究中的错误虽然在原则上最终可以运用科学方法加以剔除,但也可能在被揭示之前或在对其危害认识不足的情况下,造成研究秩序的混乱,甚至导致灾难性后果。可见,对科学研究来说,严谨和审慎的科学态度尤其必要。
本身不客观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如果研究者对其偏见过于执迷不悟,有可能导致选择性观察等自我欺骗的情形(参见下文有关病态科学的讨论)。
较容易产生偏见的情况包括:在数据采集(如社会调查)中问卷本身可能具有暗示或预设;在观察现象时对观察结果有所预期;在进行统计相关分析时不加说明地忽略那些偏离相关曲线的数据;在因果推理中错将先后关系当作因果关系,等等。还有些偏见来自理论假说本身,如19世纪曾经盛行一时的颅相学,错误地假定头盖骨较小的人的智力和才能低下。克服研究中的偏见要从研究设计着手,一般可以采取加强研究样品或样本的代表性或随机性、引入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双盲法试验等方法。在科学共同体层面,克服偏见的重要途径是坚持研究的开放性并倡导批判性的讨论。
三、知识上的客观性与伦理上的客观性。
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兼具知识上的客观性和伦理上的客观性双重内涵。知识上的客观性要求从研究设计到成果发表的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尽可能地坚持客观性、避免偏见,准确地传播研究成果并承认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伦理上的客观性则进一步要求,研究者应该主动地反思、揭示、预防和阻止其个人和同行的研究在传播和应用中可能带来的误解、偏见和滥用。研究的应用性越强,伦理上的客观性越重要。
四、病态科学。
病态科学(pathologicalscience),又称主观期望的科学(wishfulscience),是科学研究者被其主观性错误所自我欺骗而导致的“科学式”的研究。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朗缪(irvinglangmuir)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指出这类现象的存在并曾加以研究。[1]鉴于包括著名科学家在内的任何人都可能犯主观自欺的错误,从这个角度来说,病态科学是科学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现象。
在科技史中,出现过不少病态科学的案例,如天文学中对火星运河的观测、物理学中的n射线和近年来受到质疑的“冷核聚变”。在有关事件中,研究者完全是诚实的,但他们未意识到科学观察、因果推理和理论建构的复杂性和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没有看到一个人完全可以被主观因素、一厢情愿的想象、仓促的推理、观察中的背景干扰、小概率事件的偶然性累积等引人歧途,进而产生了“观察者效应”――想要观察到某个结果的愿望令人“观察到”并非真实存在的事物,最后陷入错误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病态科学有一些具有共性的症状,如理论新奇、应用前景超乎寻常、难以重复实验、高度排斥批评、研究群体相对封闭等。但一项科学研究究竟是自欺造成的假象还是蓄意的欺人值得进一步探索,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并充满争议,而且相关的讨论主要应该在科学共同体内部进行。一些研究(如所谓的“冷核聚变”)之所以被称为病态科学,是因为其研究者以保密为借口,通过媒体而不是同行评议发布其成果。
有些病态科学昙花一现,有的则在销声匿迹前盛极一时,持续十余年,产生几十篇甚至数百篇论文(包括发表于一流专业杂志的)。耐人寻味的是,反驳错误自欺的策略之一竟是“欺瞒”。例如,为了表明一些科学家声称在气体、磁场、人脑等事物中可观察到的n射线只不过是主观幻象,美国科学家伍德()在他们进行n射线光谱实验时偷偷地移走了分光计,观察者却依然声称观察到了谱线,n射线的幻象顿时破灭。
五、伪科学。
伪科学(pseudoscience)一般指违背科学方法和通常程序,将非科学的理论当作科学传播推广并以此追逐名利的活动。科学划界曾经是20世纪的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早期的划界标准因为受到唯科学主义的影响较为绝对,如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标准和波普尔(karlpopper)的批判理性主义的可证伪标准(即用一个理论是否可能被证伪来划分科学与伪科学),在受到库恩(thomass.kuhn)的历史主义和费耶阿本德(paulk.feyerabend)的相对主义及强调科学知识受社会因素影响的科学知识社会学洗礼之后,划界标准逐渐走向多元化,并注重对理论、共同体、历史情境和社会因素的综合考察。
理论、理论过于简单且多特设性假设、保守且在应用上停滞不前。另一位加拿大科学哲学家邦格(mariobunge)的十要素标准指出,伪科学有喜欢诉诸权威、不承认自身的无知和缺陷、不愿意寻找反面例证、不用实验等客观检验方法、不自我更新与发展等特点。
伪科学大致可分为文化类伪科学、迷信类伪科学、未知领域的伪科学和江湖骗术类伪科学4类。在科技文化较不发达的国家,伪科学现象较为多见。即便在科技发达的社会,伪科学或非科学也有其存在的土壤。其存在的原因是科学并非万能,而人们对科学不能解答的问题依然好奇,由于科学难以满足人们的某些需求(特别是一些非理性需求),有些人因此会转而求诸非科学和伪科学。在科技发达、科技传播有力和法律制度较为健全的社会中,伪科学不可能进人科学和社会文化的主流:一方面,法律上的制约使其虽能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如前两类可进人文化休闲产业),但难以非法敛财;另一方面,正面的科技传播有力地抑制了它们的蔓延。在科学的普遍性和科学共同体的自治受到外在因素不当干扰的环境中,伪科学往往容易滋生蔓延甚至名噪一时。
它们干扰到正常的社会秩序(如已涉及宗教式洗脑)就会受到法律的有效制约。至于江湖骗术类伪科学,科技发达国家大多通过相关法律加以严厉的制约与打击。在我国,鉴于公众的批判思考能力与科学素养相对不足、相关法律不甚健全,科学家和科技界主流不仅应该避免参与伪科学或为其所利用,还有责任指出各类伪科学的非科学性,并努力致力于正面的科技传播以抗衡伪科学传播。在伪科学(特别是江湖骗术类伪科学)大量浪费科研资源、招摇撞骗和危害公众时,科学共同体则要担负起揭露、批判和制止伪科学的责任。显然,抑制伪科学最终有赖于公众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科学素养的提升。
然而,恰如邦格所言“伪科学中也有金子”,在科技史中,不乏曾被界定为伪科学的假说最终却获得科学共同体的认可的例证,如生态学中的“盖娅假说”。值得指出的是,其一,伪科学不等于反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必将反对和抑制伪科学政治化。将伪科学一概斥为反科学甚至反动,既在方法上不可取也鲜见收效;其二,在反对和抑制伪科学时应避免唯科学主义(如轻率地断言“中医是伪科学”),要处理好科学文化与其他文化、西方科学与东方科学、学院科学与地方性知识的关系,促进不同知识之间的对话和协同进步。
第三节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
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人类实践,必须与人的目的相一致,与人类文明的核心价值和发展目标相契合,并应该受到一些基本伦理原则的制约和引导。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是指那些能直接显示科技活动应有的基本价值取向的伦理原则,主要包括尊重与无害原则、客观性与公益性原则。
1.尊重与无害原则。
尊重原则指科学研究必须尊重人的尊严、自由意志和隐私等基本权利。无害原则指科学研究不得对个人、社会、环境和未来世代造成严重和不可逆的伤害。尊重与无害是内在统一的。尊重与无害,既涉及到对主体的尊重与保护,也涉及到主体间的相互尊重。强的尊重与无害原则认为,在没有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此原则首先无条件地适用于个体。同时,对主体的尊重与无害也可能在不同程度上拓展到动物、生命与生态。尊重原则与无害原则是预防性的基本伦理原则,一旦科学研究严重违反了这两个原则,就有可能闯入伦理禁区。纵观原子武器、人体试验、克隆技术、纳米技术和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尊重与无害既是科学家与伦理学家反思的焦点,也为整个社会广泛关注。
2.客观性与公益性原则。
客观性与公益性原则强调,科研应坚持客观性原则、优先增进公共福社。客观性原则指科学研究的成果的取得、发布和运用都应该是客观的和无偏见的。客观性不仅涉及知识上的客观性,还意味着伦理上的客观性。不论是在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意义上诠释客观性,还是在科学共同体的社会性共识的意义上寻求客观性,最终目的不仅在于以科技增进知识,更在于以知识和行动增进公共福社,乃至推动人类社会的和平、进步与发展。客观性与公益性原则是倡导性的基本伦理原则,是科学研究活动在现代社会的获得合法性的现实依据。
二、科学研究的若干实践性伦理原则。
科学研究的实践性伦理原则,是指从上述科学研究的基本伦理原则出发,在研究、开发和科技应用等科技实践中应该遵守的具有规范性的伦理原则。它们包括:诚实与守信、责任与审慎、公正与关怀、自由与机会、共享与传播、自主与授权等。
1.诚实原则与守信原则。
间的考验。在科技实践中诚实与不诚实、信用与背信往往涉及复杂的情境,还涉及到良知等难以确证的因素。
2.责任原则与审慎原则。
[1]长期的无限责任之间寻求现实的平衡点。因此,科技工作者应该进一步遵循审。
慎原则,即致力于克服偏见、自欺、浮躁(如过早地发布成果)、疏忽与鲁莽,尽量减少科技的误用与滥用,以规避风险与寻求更大的安全性。
科技与工程上的失败与灾难是反思责任原则与审慎原则的经验性切人点。必须对失败和灾难做公开和深人的检讨,从案例中体会责任与审慎的深刻内涵:一方面,促进对研究方案和技术设计的精细改进和流程再造,另一方面,从各个层面重新审视所有可能的危害与福社。在此过程中,民主程序和公共参与都必不可少。
3.公正原则与关怀原则。
公正原则主张科技工作者、科研机构和政府应该致力于知识的公平生产、传播和使用。关怀原则主张在科技发展中,应该对处于相对不利地位者予以补偿性的关照。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把公正狭义地理解为分配公正,它的含义是指社会利益和社会负担的合理分配。对于科技发展来讲,成本、风险与效益的合理分配日益成为科技伦理抉择的重要方面。同时,由于知识与信息是理解科技过程的关键性因素,不同阶层在知识素养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方面的差异、知识与信息传播中的不均衡等问题,如“知识鸿沟”、“数字鸿沟”等,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世界科学大会所发布的《科学和利用科学知识宣言》指出,国家、地区、社会群体以及男女之间结构上的不平衡,导致其受惠于科学的情况的不均衡,科学知识已经成为生产财富的关键因素,其分布变得越来越不公平,贫者与富者的差别不仅在于财富差异,还在于他们大多被排斥在科学知识的创造和分享之外。
[2]为此,应该强调两个方面,其一是科学研究中利益分配的公正;其二是知识和信息分配的公正,前者是显见的,后者则是实现实质性公正的保障。
4.自由原则与机会原则。
提,也是科学能够发展的保障。在现实中,它们可能受到利益和权力的干扰与扭曲,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急功近利,产生学风浮躁、不端行为乃至学术腐败,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还必然加大科学研究的风险,甚至酿成不可逆的重大灾难。自由原则与机会原则的落实取决于科学共同体内外的信息公开与透明,更有赖于学术讨论和民主对话机制的建立健全。
5.共享原则与传播原则。
共享原则主张在公有主义和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寻找中间道路。其基本理念是:一则科技应该是一种在所有人相互合作的基础上使人类共同受益的事业;二则需要通过信息的分享以共同面对科技潜在的巨大风险。
由此可推出传播原则:一方面,应该根据知识的公平生产、传播和使用重新考虑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程度和行使;另一方面,尽可能地促使有关新发明和新技术的所有潜在用途和后果的信息能够自由地传播,以便用适当的方式就伦理问题展开讨论,并以公正的程序处理不同意见和对待持不同意见者。有一种模糊认识是,公众缺乏理解信息的能力,负面信息的传播会带来公众的非理性反应,掌控信息并建立信息壁垒有利于把握局势。但事实表明,过高的信息壁垒不仅无助于应对当代科技风险,还可能付出极高的社会代价。
6.自主原则与授权原则。
(empowerment)。授权原则主张,随着科技的发展,每个人都有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社的权利。这就要求科技活动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并不断赋予公众更多参与、监督和受益的权利。由此,一些消极权利随着科技进步而可能演变为积极权利,如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公众的信息权利(informationrights)从消极权利上升为积极权利。
第四节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良知与责任。
一、科技活动的不确定性。
识到这一点,他们才能够更客观地评价其所从事的科研工作的利弊,超越个人、科学共同体和某些特定的利益,担当起科技工作者应有的社会良知与责任。
科技活动固有的不确定性表现在诸多层面。首先,科学理论是关于世界的简化模型,即便为经验所证实的理论也只是对所研究实体或过程的抽象与近似的描述,这些描述大多以线性函数与方程的形式出现,但现实世界往往受到非线性因素的影响,科学理论难以把握由此导致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其次,技术与工程一般是在科技发展水平、投入、成本、时限等特定条件下的目标性活动,在相关的设计与操作中,往往由于缺乏对自然的充分认识或者受功能、成本和效益的制约,需要对各类影响因素和具体参数进行选择与简化,从而将对技术与工程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的防范置于次要地位。此外,专业局限性和后文将介绍的利益冲突也是导致不确定性的重要因素。
[1]一为过度型差错(afalsepositive,又称1型错误),即评估表明科技活动的产出有害但实际上无害;二为不足型差错(afalsenegative,又称ii型错误),即评估表明科技活动的产出无害但实际上有害;那么,对这两类差错的可接受标准是什么?(4)评估的成本与效益问题。对此类问题的恰当处理,需要科学共同体展现良知、承担责任。推动信息相对公开透明,营造相对民主的社会环境以及提高公众权利意识,将有助于促进科学共同体在伦理责任上的敏感性。
二、科技活动中的利益相关性与利益冲突。
科技活动,尤其是大科学时代的科技活动,具有利益相关性,各种利益冲突在所难免,对这一点的认识,是科技工作者担当其社会良知和责任的另一个必要条件。
这两个问题就涉及到了利益冲突,即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利益与由科技专业及科技的社会建制确立的义务之间的冲突。无疑,科技人员可以回避某些利益冲突,但不可能避免所有的利益冲突。不论是何种利益冲突,当事人首先有义务向利益相关者,包括受到专业活动影响的第三方乃至全体公众宣告或公布其所涉及的利益冲突,如评议人与评议对象之间的特殊关系、研究经费的来源、专利申请的获利情况等,然后要求回避,特别是在存在严重利益冲突时更应如此。在不能回避的情况下,应接受公开的监督。
三、科学共同体的专业责任与社会良知。
1.科学共同体的专业责任。
现代科技已经成为改变自然、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巨大力量。因此,科学共同体的专业责任不仅是遵循科学程序以寻求客观的实证知识,更意味着渗透于科技活动全过程的责任――从事前对后果的考虑、研究与创新中的严谨到对长远后果负责。科学共同体的专业责任是对强大的科技理性和复杂的科技实践对人类文明的挑战的反思性回应,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对故意行为后果的责任追究。
面对科技的巨大力量和高度不确定性,这种责任突出体现为力量运用者和人工创造者的反思性责任,而这与科学共同体原有的理想化的学术性责任并不矛盾,两者皆依赖于现代文明的精神基础,即批判的和自由的思考。科技活动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高度的专业分工,使很多科技活动是在难以准确预计后果和加以总体理解的情况下展开的,一旦发生事故很难追溯原因与界定责任。由此导致了个体责任与团体责任的交缠,并可能产生“个体在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的集体行动中如何负责”、“在不能获取全部信息或理解困难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合理的质疑”等实际问题。
2.科学家的良心。
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表明,科学家的科学良心,不仅是理想主义的追求,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甚至关系到人类的未来。科学家不仅仅是与价值无关的知识的生产者,而应该意识到作为研究活动和社会建制的科学必然与追求行为的善、对后果承担责任等价值伦理问题相关。
3.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良知。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良知是科学家的科学良心的具体体现,是科学共同体在对科技专业的伦理反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道德自觉,也是科学共同体承担各种责任的内在动力。其基本内涵包括:(1)科学共同体及其成员认识到科学知识、技术手段乃至工具理性的内在局限性,放弃“科学万能”的唯科学主义思想,以更为审慎的态度开展科技活动;(2)科学共同体及其成员认识到科技活动的不确定性,意识到某些科技活动可能危及人的尊严、个人与社会的健康、安全与福社、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的生存,从而承担起防止任何违反人道、危害人类和影响全球安全及生态可持续的科技活动的责任;(3)科学共同体及其成员承认并愿意公开揭示科技活动中涉及的利益因素和利益冲突,对可能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或资源不当使用的科技活动提出异议甚至予以揭发;(4)在科技活动中以较高的伦理标准,更为主动地追求公众和社会的长远利益,如为增进公共知识主动放弃知识产权、推行更为严格的无害标准等。
4.科学共同体对公众、环境和未来的责任。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良知,促使其将专业责任延伸至对公众、环境和未来的责任,即在尽力维护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克服偏见的基础上,科学共同体及其成员应该致力于增进当前与未来人类(可以有条件地外推至地球上的其他生命)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这一责任又可分为不得故意危害、努力防止危害和积极增进福祉等从消极到积极的责任。这些责任的具体履行程度往往取决于复杂的价值判断与利益权衡。
科学共同体之所以应该担负起对公众、环境和未来的责任,是由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和科技作为现代社会特定的专业建制所共同决定的。一方面,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现代社会至少在表面上认同民主制度下民有、民治及民享的价值理念,这一基本理念有利于真正赋予社会和公众普遍的知情同意权和以此为前提的公共决策参与权,同时,对某些群体与个人以危害社会和公众为代价谋取一己私利的行为形成了有力的制约。
另一方面,科学共同体是现代社会中具有特殊地位和相对自主性的小社会,其专业角色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契约式”的制度安排。以公共资源为主的大量教育和研发投入,使得科学共同体在理解、控制和改变世界方面成为权威和“垄断性”力量。科学共同体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开展科技活动时,必须超越群体与个人利益,以尽可能高的专业的水准担负起对公众、环境和未来的责任。
其研究的进展与经费使用效率;在公开信息时,应不断改进传播方式以增进公众的有效理解,而不应以公众理解能力等现实问题为由使信息公开流于形式。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十二
论文关键词:。
瓦托夫斯基科学道德规范。
论文摘要:。
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是一位科学的实在论者,他不仅精通马克思、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学说,也熟悉亨普尔、波普尔、拉卡托斯基等人的工作,他与著名哲学家r.s.科恩合编的、收集了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重要论著的数十卷《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文集,在国际哲学界有重大影响。瓦托夫斯基把科学哲学描绘成是一种理解科学理解的事业。重点通过对概念和概念框架的阐释和发挥,对科学道德作理论上的研究。这是将科学道德作为科学哲学的内容进行研究的尝试。
跨人21世纪,科学道德的议题愈来愈受人们关注。科学道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其现实情况和意义,人们已有浓厚的感受和切身体会。本文首先从瓦托夫斯基的科学哲学思想谈起,从理论研究的角度上,作一番探讨。
一、瓦托夫斯基的科学哲学思想。
m.w.瓦托夫斯基是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在科学哲学领域造诣极深。他对18世纪的法国哲学、19世纪的德国哲学和当代的科学哲学,都有很深人的研究。他的关于知觉、美学和创造性艺术的哲学、医学方法与伦理的哲学、政治与道德哲学等研究成果,闻名于世。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瓦托夫斯基是一位科学的实在论者,他不仅精通马克思、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学说,也熟悉亨普尔、波普尔、拉卡托斯基等人的工作,他与著名哲学家r.s.科恩合编的、收集了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重要论著的数十卷《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文集,在国际哲学界有重大影响。他的《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伦敦),是科学哲学的重要名著。这部著作和他的论文集《模型―表象与科学的理解》(波士顿)充分阐述了他的科学哲学思想和观点。围绕这篇文章所讨论的议题,这里首先引录他的一段论述:。
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结尾处,康德总结道:“人类理性的法则……具有两个对象,即自然和自由,因此人类理性的法则不仅包括自然法则,而且包括道德法则。这两种法则最初表现为两个不同的体系,但最终却归结为一个哲学体系。自然哲学探讨的全是是什么的问题,而道德哲学则探讨的是应该怎样的问题。”关于科学知识与道德知识之间的关系的这种经典表述立即就显示出对事实和价值标准的区分,而使这两者统一起来的计划方案便构成了科学思想史的基础。
在今天人们的心目中,“科学道德”本身就是一个概念―一个并不需要加以“解构”就可爽快地理解和接受的概念。但在这些哲学大师的笔下,却有很明显的“科学知识”和“道德知识”的不同提法;并且各有法则、体系;有两者的统一和最终归结。这并不是没有道理,而是有道理且十分重要。瓦托夫斯基将此看成是“经典表述”,他说,康德把它们当做两样是“实在”的或客观的世界而对立起来,并用他严格的理性主义的全部力量去分析这两种知识的状况以及可以把这两种知识结合起来的观念。为什么康德要把这两种知识“对立起来”又“结合起来”呢?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实际上,这也是康德所要做的事,并且是用他严格的理性主义的全部力量去做的事。康德的这种哲学分析方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迪,拿瓦托夫斯基本人来说,就上述之题他的展开论述也是先作区分后作统一,不过他把那两个概念转换为“事实”和“价值标准”了。他说:事实与价值标准这两个“世界”的分离提出了诸如科学在道德方面的中立性、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对价值标准的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这样一些问题;事实和价值这两者的综合则提出有关“是”和“应该”的关系以及我们所说的价值的确切含义等更尖锐的问题。
把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作为科学哲学导论进行阐述,可以清晰地表明瓦托夫斯基的哲学倾向。瓦托夫斯基把哲学看做是“表述和分析各种概念,对存在的原理及存在物的起源和结构进行批判性、系统性探究的事业”,是“对科学的概念和概念框架进行系统研究的事业”。瓦托夫斯基的哲学思想特别注重概念和概念框架,他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方法,基本上都是从最根本的概念谈起的,深人浅出,逐级展开,论证严密,其论述风格在哲学名著中是独树一格的。同样地,这位哲学家在阐述他的科学、科学哲学思想时,也是从概念和概念框架人手的。瓦托夫斯基说:“需要理解科学,这种需要就存在于我们希望有一种人道主义的文化,有一个自由和文明的社会的心愿之中。这对于科学家和非科学家都是一种同样重大的需要。”并且,他还指出,理解科学有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对科学本身的研究所达到的理解;另一种则是从科学与常识的联系中理解科学。瓦托夫斯基把这后一种理解当做科学哲学的对象,把科学哲学事业的任务规定为科学概念和科学的概念框架的系统研究。主张将概念和概念框架作为科学理解的工具,是科学家用以对他所探索的世界做出理解的方法,所以可以把科学哲学描绘成是一种“理解科学理解的事业”。这种从科学与常识的联系中理解科学的方式,导致了发现科学与人文学的共同根源,并且体验到科学哲学是科学和人文学之间的桥梁。这样的科学哲学思想,的确别出心裁,独具慧眼。
二、科学道德与价值标准及规范。
毋庸置疑,科学成果的获得,有由规范所致的,也有由非规范所致的。规范之所以成为规范,在于它有效力。对于科学来说,科学活动本身向来就存在着有序与无序、正常与反常、偶然与必然、遵循逻辑规则与另辟新径等等不同的进行方式,但只要科学活动向更深人的程度进行,它就会有运转的轨迹,这道理如同有存在就会有存在的方式一样,于是本身就有适应自身存在和运转的规范的要求。这种规范的出现和遵循有关的规范是件好事,它的效力是保障和促使科学活动的健康发展,打破模式创立模式,增强整合、调节、转换的功能,规范所具有的活力得到激发,更有利于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因此,科学需要规范;规范也是科学活动深人进行的产物。科学伦理学和科学美学就是要考虑科学活动是怎样产生出行为规范和价值规范的。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的形成是与科学实践的本质相联系的,而它又成为科学实践能得到健康发展的保证,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活动的行为规范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理性活动的指导,科学与伦理学具有共同的渊源和共同的利益。科学本身的发展和伦理学的迫求,殊途同归地引出了科学道德。科学作为一项人类活动倡导科学道德,实际上就是科学的最高成就之一。对科学道德的这种理解,就是达到对科学的人文理解,也是对科学的哲学理解。
综上所述,瓦托夫斯基用科学、事实、价值、价值标准、系统感和、规范、理解等一系列概念和概念框架,系统深刻地将科学知识和道德知识统一起来,科学道德成了科学思想的重要概念,并且也是科学哲学的一种概念基础。规范概念一旦介人科学领域,必然导致科学道德概念的出现,科学道德是科学规范的应有之义。再从社会效益来看,倡导科学道德,不仅“在提高全世界科学家的社会良心方面”,而且在运用科学为人类创造财富、谋利益方面,都十分重要。科学在社会中存在,科学在社会中发展,科学又要应用于社会,科学与社会关系密切。倡导科学道德可净化科学环境,使科学得到健康地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道德亦是科学本身发展的必须。此外,如果把科学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看的话,我们知道,文化的核心是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在文化中,科学(包括科学道德)的含量愈高,文化的先进性就愈显著,所以,在中国,沿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迈进也应大力倡导科学道德。
科学道德既是科学价值的美学追求,又是与人的社会活动密切相连。人生活在社会中,人的科学活动也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因而科学道德的理论探讨与科学道德在社会中的实施,相辅相成,高度统一。举个例子,福建科技界人士在福州召开“科学道德学术研讨会”,会后发出一份倡议书,向科技界提出倡议:(1)用诚实的劳动去创造世界,开拓未来。人类曾经用汗水和机器创造了新文明;今天又用信息和创意使文明再上一个新台阶。这里面都需要劳动,并且我们提倡的是诚实的劳动。不管是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诚实的劳动才是光荣的。我们坚决反对弄虚作假,反对胡编乱造,反对瞒天过海,反对剿窃抄袭。学问高低各不一,品行端正是真人。(2)用敬业奉献的精神,辛勤地耕耘华夏文化这块肥田沃土。作为21世纪的中国科技界学人,我们愿为继承和发扬这种敬业的精神而感到骄傲并作出努力。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坚强脊梁,在这根脊梁中,有着敬业奉献的健康精髓,它是民族精神不朽的底气。今天,立志于向科学进军的中华学人要修炼出这种底气,这也是我们的志气。(3)遵纪和守信。跨人21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我们必须遵照国际制定的游戏规则办事。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在科技界学人身上,是统一的。任何的学术失正、科学上的不道德,其所带来的祸害绝不单单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关系到科学共同体的存亡。我们要以高尚的学术风范和行为,维护我们学术共同体的声誉,促进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4)用真功夫,做真学问,摈弃浮躁,匡正学风,脚踏实地搞事业。齐心协力营造和珍惜学术自由的氛围,加强学术批评,反对wuxian谩骂。坚定学术界自己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坚持科学道德标准,深化体制改革,极大地繁荣中国的学术事业。(5)求真务实,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科学以探求真理为目的,以探求真理为己任,科学工作者最重要的品格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本性在于创新。我们倡导用宽广、宽容的胸怀,努力培养和提携青年一代,鼓励、支持和勇于进行创新,将求真、务实、创新、协作的职业道德,将严格、严密、严肃的作风发扬光大。
虽是短短的五条,但仔细地琢磨它,显然会体会到:科学道德是科学活动本身最高成就的一种,它的产生和存在是科学活动的必然;在一个需要规范的世界里,科学同样需要科学规范;倡导科学道德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它的科学自身的结构美和人的心灵美高度统一,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力量;具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由于它受到评价,有些东西是只要它存在就有价值,有些东西只有它受到评价时才显现出价值,科学道德是到了它只要存在、或它存在了又受到评价,都有价值的时候了,人们的确要万分珍惜它。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十三
科技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又需要科技人才。试分析、归纳社会发展对科技人才在成长过程中的影响。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每项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在推动着人类进步。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又促进了人在智力与体能上的进步。其中,科技人才与群体是最关键因素,他们肩负着承前启后、引领向前的责任。一直以来,科技人才与社会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着。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包括从政治、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主要体现在机制、制度、政策、规范层面。人不可能离开社会,人的言行受社会规范、制约。现代社会有一套人才标准、选拔机制,对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提供了进入、退出机制和向前、向上流动的方式与标准。这种政策、机制的制定是相对固定、公平公开、一视同仁的,适用每个人。但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反应较为迟缓,多年不变,在社会发展急剧变化的时代,对科技人才的成长造成制约、束缚,阻碍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或使真正的人才流失。在当今社会,个体与社会互动主要表现在人才的流动上。在我国科技人员流动有以下特点:一是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流,而流向企业少;二是流向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中国已成为美国的人才库;三是人才流动的速度和频度加快,五六十年代个人一生工作单位基本不变,而现在为1-3个单位,甚至更多。科学技术进步为人才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条件,包括影响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促使着人的道德情感的升华。社会对个人的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个人对社会的影响则相对较小。人的能力和水平制约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速度,个人发展也保证科学技术作用的正当发挥。这就是科技领域的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中的双向影响。
二、个人因素对科技人才成长的影响。
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其个人动机、能力、情绪与情感体现了社会诸多影响。
1.个人动机影响。
动机是指由特定需要引起的,欲满足各种需要的特殊心理状态和意愿,指一个人想要干某事情而在心里上形成的思维途径,同时也是一个人在做某种决定时所产生的念头。动机还是一个人心里和行动一致的一大倾向,理念实施的组织源头。其中成就动机是人类的最基本动机之一,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麦克莱伦认为,各人的.成就动机都是不相同的,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成就动机水平。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追求成就的动机和回避失败的动机。有数据表明,追求成就动机越高者往往取得的成就也高。所以科技人才一定要有高度的成就动机。
2.个人能力影响。
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种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性心理素质的总和。它表现在人们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难易、快慢、深浅、巩固程度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不同的人掌握知识可能是相等的,但能力水平不可能是一样的。能力也是多方面的,是综合素质的体现。个人能力差异也就形成每个人处理事情、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的不同。因此,科技人才对自身能力有着准确认识,扬长避短,在选择研究方式与方向上要寻找与之匹配的,再采用正确的方法,为顺利获得科技成果奠定牢固的基础。
3.个人情绪影响。
现代人讲究情商,所谓情商就是人控制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能够将情绪、情感调节到最佳状态的人往往无往不利。情绪控制不好的人,会影响他的工作、生活,同时还会影响到周围的人。所以科技人才成长过程中也要重视情绪、情感的控制、调节,做一个高情商的人。将不好的情绪影响降到最低,保持一个相对平稳、坚定、对事业热忱的状态。对科学研究有持久性投入,才能产出成果。
三、科技人才的培养。
如何培养造就科技人才?我们试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营造适宜的社会环境。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的成长都离不开适宜的环境,都要一个相对宽松、宽容、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建设鼓励学科融合,多学科交流,加强人才交流、科研机构多方面改革的社会环境。消除学科之间的壁垒,加强合作,优化优势资源建立有特色学科,学者间相互学习,促进个人的能力提升。科研机构在选拔人才方面更加不拘一格,让不同方面的人才能进来,让优秀人才敢于冒尖,让年轻的人才有更多机会挑大梁。其次加大经费投入,包括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各学术交流互动、合作、竞争相结合的新氛围,还要形成高效资源共享、科研重点建设的动态机制。国内外学术相互交流、融通,实现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强化培养力度,将分配制度、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体现在工作、生活、培训等方面,使年轻的科技人才生活无忧,将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并参与国际间的技术交往和培训、学习,开阔视野,启发创新,方能产出创新性、前沿性成果。
(二)发展现代教育、创造性教育。
现代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而是挖掘出人的创新性、创造性,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通,从而推进人类进步。因此,发展现代教育,进行创造性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1.对高校学科进行交叉调整和重组专业,文理交叉并开设创造学学科。许多理工科高校,开设了绘画、音乐、文学等基础课,加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提供各类实验室进行实验,鼓励学生进行发明、创意、创作,在校内就开始自己的科研之路。并设立专门基金和专业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大赛,在实验室里、大赛中培养、锻炼优秀的科研苗子。
2.改革传统应试教育模式,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特长,形成多样教育,为学生未来走上多种道路奠定基础。应试教育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培养科技人才,就要改革教育模式,从娃娃抓起,真正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重新定位,授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建立全面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证基础教育质量,才能保证培养出有创新力的科技人才。
3.形成终身教育体系。学习无止境,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人随时随地受教育,活到老学到老。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要想跟上时代的脚步,就要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向前人学、向最新知识学、向国外同行学,通过教育使人的价值观得到更新,知识结构得到拓展,认知能力得到提高。
(三)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培养。
科技发展单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依靠高层次、高科技的科研机构,依靠国家对科技的重视与投入的增加,依靠群体合作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式。科研主体为有相对稳定联系的科研群体。要建立和强化科技人才队伍,让人才们在特定环境中、实践中共同成长,在科研大平台上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竞争,才是今后科技发展之路。
1.构建学术带头人制度,带领不同科学学派团队共同研究,在实践中加强人才的培养。在不同学派内部相互交流、碰撞、互补与竞争促使人才成长。
2.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强化实践培养。通过参加国家和国际的重大科研项目进行历练,在项目中学习、实践、提升,效果是最好的,进步也是最快的。
3.构筑国际性一流科技中心,强化科研机构的名牌效应。有一流的科技中心,有充裕的经费、宽松的环境方能引进、培养和造就卓越科技新领导者,汇集人才。吸引并引进世界级的科学精英来我国工作,或开展国际间科技合作,才能产出最先进的成果,也促进人才的成长。
4.建立科技园、国家重点科技基地,鼓励引入最新技术、设备进行自主创新,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形成自主科技技术和产品。
四、小结。
总之,科技人才的培养之路任重道远,要从小抓起,要从小到大去培养,全社会自上而下去重视,相信这支队伍会越来越庞大,中国科技之光将越来越闪亮。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十四
摘要:线索与证据是对违法犯罪活动进行侦查破案与起诉定罪的关键所在,而痕迹检验技术则是获取线索证据的核心手段。本文认为深入研究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学习和掌握手印痕迹检验的精髓和核心关键方法,有利于办案人员获得更多的案情线索,掌握犯罪嫌疑人的作案证据,加速案件侦破与诉讼活动。
关键词:手印痕迹;检验方法;刑事;科学技术。
但凡存在过的,都会留下痕迹。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犯罪现场的侦查工作。随着科学的发展,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也呈现科技化,这给公安机关侦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无论犯罪分子使用何种手段,都一定会留下痕迹,例如手印指纹、脚印、发丝、工具使用痕迹等,而其中手印痕迹是出现频率最高的痕迹。因此,通过深入研究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可以帮助技术员更快速、更准确地发现、显现、提取手印痕迹,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
一、手印痕迹简介。
人类对无色手印显现技术的研究可追溯至19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在同违法犯罪斗争的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项技术极大提高了案件侦查破案成功率,并为揭露犯罪嫌疑人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铁一般的证据。手印痕迹,泛指手指和手掌皮肤纹路在接触其他物质时留下的独特纹路痕迹,即指纹和掌印。人的手指和手掌具有凹凸皮肤所形成的纹路,这些突起的皮肤组织称为乳突线,乳突线上有汗孔分泌汗液附在皮肤花纹表面。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留下无色汗液的手印,一般不易为肉眼看出。而其中,指纹是最独一无二的痕迹。
人的手指第一指节骨的皮肤表层乳突线有小桥、小眼、小钩、小点、分叉、结合、短线、起点、终点等细节特征,并且乳突线按一定规律构成弓型纹、箕型纹、斗型纹3大类型的花纹。这繁杂的组合构成了几乎无限的指纹可能性,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指纹都互相区别,不可能存在相同的指纹。而且,指纹在胎儿发育三至四个月时已经形成,虽然在儿童成长期间可能会略有改变,但是14岁左右定型后,指纹的类型和细节特征将维持终生不变。正是因为指纹的特定性与终身一致性,指纹被称为“人体身份证”,并且其两个特征已在上百年的指纹工作实践中得到证实。
二、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作用。
实践中,手印痕迹检验一般是指指纹检验,即技术员对案发现场出现的指纹痕迹进行显现、固定提取以及对比分析。如前文所述,指纹的特定性与终身一致性使得办案人员可以从案发现场留下的指纹痕迹入手,运用痕迹检验技术,获得大量线索信息,加速案件侦破速度,并为诉讼活动提供有力证据。具体来说,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具有以下两个作用:第一,手印痕迹检验技术能够发现案发现场留下的手印痕迹,并将痕迹经过一系列技术处理转换成线索与信息。人的双手是最重要的人体器官,几乎所有活动都会用上双手,因此在犯罪嫌疑人无故意掩盖的情况下,案发现场必定存在犯罪嫌疑人使用双手的痕迹,即手印痕迹。利用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可以在犯罪嫌疑人可能接触的物质上提取的手印痕迹,然后对手印痕迹进行检验和对比分析,就可以较为准确的锁定手印主人身份,从而为案件侦破提供重大线索与信息。
不过,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并不是万能的。随着科技发展与侦查手段的曝光,部分犯罪者学会用各种手段掩盖手印痕迹,甚至伪造手印痕迹以扰乱案件侦查。因此利用手印痕迹检验技术时应更加仔细谨慎。第二,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可以为刑事案件提供证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证据中包含物证。物证,是指以物品或者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是能够证明犯罪行为和有关犯罪情节的物品或痕迹,如作案工具、赃款赃物、血迹、指纹、脚印等。
因此,利用手印痕迹检验技术获得的手印痕迹,可以作为一种物证,以证明犯罪嫌疑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但值得注意的是,手印痕迹只能作为间接证据。手印痕迹虽然是法定的证据类型之一,是专业技术人员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及手段做出的权威性结论,但它对案件的定性,其作用和证明力不能是绝对的。必须要有相关佐证一同形成证据链条,排除手印痕迹存在的其他种种可能性,手印痕迹才能作为定罪的证据之一。因此,只有手印痕迹检验结论,没有其他证据相互佐证,是不能作为定罪依据的。
三、手印痕迹的显现、固定提取与检验方法。
(一)手印痕迹的显现方法。
1.碘熏法碘熏法是利用蒸发的气雾碘能被手印痕迹上的油脂汗液吸收的原理来使无色手印显现。碘熏法最早是由法国人皮埃尔阿尔伯特在1876年发明的。局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碘熏法使用的碘化汞试剂对人体刺激性强,且只能适用于纸张等吸水性物体,只能显现较短时间内的手印。后来经由以色列人j阿尔莫、德国人比杰尔和茨奥文等人的改进,碘熏法的试剂使用了二氯甲烷和氟里昂——113做溶剂,将碘和7.8——苯并黄铜溶解其中。这种试剂可以显现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不吸水物体上的手印,而且也能有效显现存在一百天以上的手印痕迹。如今,随着其他更方便快捷的手印痕迹显现方法出现,较为复杂的碘熏法已经很少被人采用。
2.粉末法粉末法是利用无色手印上的油脂汗液吸附附着力较强的粉末从而显现为有色手印痕迹的'显现方法。这种方法最早是由美国人斯托克斯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发明的。最早的时候,斯托克斯采用了滑石粉、木炭粉、染料等粉末进行实验,但效果不佳。而后,英国人g.l.托马斯对粉末法进行了大量原理研究,提出了静电势的理论,以指导粉末法的粉末筛选工作。但直至目前,包括青铜粉、硒静电粉在内的数十种被筛选出的附着力较强的粉末,也不能清楚显现陈旧的手印痕迹。
3.茚三酮法茚三酮法是指以茚三酮溶液作为显现试剂来显现无色手印的方法。茚三酮(c9h4o3),商品常作为水合茚三酮出售。别名苯并戊三酮等,音译宁西特林。白色到浅黄色结晶或粉末,能吸潮结块,溶于水和醇,微溶于醚和氯仿。茚三酮与汗液的化学反应复杂,主要是茚三酮与汗液中一氨基酸氧化脱羟产生二氧化碳、氨气和醛,同时茚三酮被还原,氨与还原的茚三酮及过量的茚三酮发生缩合生成蓝紫色化合物,从而显出手印纹线。这种方法最早由瑞典人奥登和霍夫在1954年发明。茚三酮法能够检测出吸水性物体上保存时间特别久的手印痕迹,1980年澳大利亚警方宣称,他们利用茚三酮法显现出课本上长达35年的手印,而后,以色列人j阿尔莫等人又提出了茚三酮法的两种辅助试剂,即以两种安息香茚三酮甲醇溶液作试剂。这样,完整的茚三酮法可以根据不同物体表面颜色调整试剂,分别显现出紫色、粉红色和蓝绿色三种颜色的手印痕迹。
4.荧光法荧光法是利用某些荧光物质可以与手印中的无机或有机物质发生作用,显出荧光的原理来显现手印。最早的荧光法使用的是固态荧光粉末,可视为上述粉末法的一种,主要用于显现彩色不吸水物体表面的手印痕迹,如油画、彩色瓷制品等。因为普通的粉末法显现出的手印痕迹容易与彩色物体的表面颜色相混淆,难以提取检验。固态荧光粉也具有普通粉末的缺陷,即附着力一般,只能显现存在时间很短的手印痕迹。随着研究和实验的发展,瑞典人奥基于1976年成功试验了液态荧光胺溶剂,用这种溶剂显现出陈旧的无色手印痕迹。但是,液态荧光试剂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小心,稍有不慎便会污染物体,改变手印痕迹。而后,英国人梅耶于1977年成功试用了邻苯二甲醛气态荧光试剂。气态荧光试剂可以十分均匀的附着在物体表面而不会污染、破坏物体和手印痕迹,并能显现出较为清晰的手印痕迹。目前,8—羧基喹啉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气态荧光试剂。
5.真空镀膜法真空镀膜法是由中国科学院沈阳金属研究所与辽宁省及沈阳市公安机关于1972年共同研究发明的。真空镀膜法是利用真空镀膜仪,在高真空条件下,将金属或非金属加热致其气态急剧蒸发喷射,从而在手印痕迹所在物体表面镀上一层薄膜以显现手印的一种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进完善,真空镀膜法已经可以清晰地显现出包括塑料、陶瓷制品、纸张等材料在内的各种物体表面的手印痕迹,其显现效果明显强于粉末法。
6.“502”法“502”是以-氰基丙烯酸乙酯为主,加入增粘剂、稳定剂、增韧剂、阻聚剂等,通过先进生产工艺合成的单组份瞬间固化粘合剂。“502”法就是利用气态“502”与无色手印接触,使其与手印上的油脂汗液发生化学作用从而显现手印痕迹的一种方法。“502”法操作简单,设备携带方便,1976年问世以来很快就得到各国刑侦部门的青睐。“502”法的缺点是手印痕迹显现时间较长,并且显现出的颜色一般为白色,有时会与物体表面颜色混淆,难以固定提取。对此,各国专家相继发明了加热法、添加抑制剂、添加龙胆紫和“香豆素540”等方法来改进和解决上述问题。
7.激光法激光法是加拿大研究人员于1976年发明的。手印痕迹中存在天然荧光物质,激光法则是利用激光器产生一定波长的激光,使这些天然荧光物质显现出来。早期激光法检验手印的效果并不稳定,因为手印痕迹中的天然荧光物质成分与含量因人体、时间、环境等条件不同而变化较大。后来,经过加拿大vr萨拉雷斯等专家的研究,使用nbd氯化物与手印汗液中的氨基酸结合生成荧光物,再用457.9毫微米波长的激光照射,大大地提高了显现无色手印的成功率。目前,激光法与上述粉末法、荧光法、“502”法等各种手印痕迹检验方法相结合是成功率极高的方法。但是激光法一般只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因为激光设备操作不易,又极其昂贵。
(二)手印痕迹的提取与检验。
利用上述方法显现手印痕迹之后,可以使用拍照、提取原物、胶带粘取、静电复印等方法将手印痕迹进行固定提取。其中,拍照时最简易有效的方法,也是刑侦人员现场固定提取手印痕迹的首要方法。最后,在固定提取手印痕迹之后,要将该手印痕迹送往公安机关等刑侦部门,将手印痕迹输入指纹库等数据库中,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手印痕迹的细节特征,并与数据库里的手印数据进行特征比对,从而找到相同的手印痕迹,确定留下该手印痕迹的具体自然人。
四、结语。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刑侦工作提供了巨大助力,是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技术。总之,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发展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熟练运用,并作出创新,为我国刑事科学事业的发展努力。
参考文献:
[1]林维业、戴勇敢.无色手印显现技术应用的发展历程.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2(2).
[2]郑标、赵俊峰.基于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法制博览.(32).
[3]张继业.浅谈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研究分析.法制博览.(9).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十五
摘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在古今中外的社会、道德、政治和法律思想中,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有的人认为法律即道德,违反道德的法律是“恶法”,不具备法的属性;有的人认为法律是法律,道德是道德,两者有严格的界限;另外的一些人则认为法律与道德有联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法律与道德有着密切的必然联系,两者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相互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新时期出现新的内容,两者的融合更加紧密,研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对于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德治与法治的统一,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法律道德统一法治。
一、法律与道德的辩证统一关系。
法律和道德都是人类社会特定经济关系的产物,法律属于社会制度范畴;道德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两者都是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实施的行为规范,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思想教育调整行为的规范。两者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两者并立互补,协调发展,才能使社会、国家得以有效的维系和保障。
(一)法律与道德的内涵。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一般来说,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_及其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广义的法律则是指一切有权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这里说的一切国家机关包括了各自、自治区、直辖市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法律有四个特征。一是法律是概括的、普遍的、严谨的社会规范。二是法律必须国家制定和认为的。三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是国家认可和保障的。四是法律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
道德是人和人关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行为规范。道德一般有四个特性。第一是规范性。它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人们行为的一种标准。第二是渗透性。道德规范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第三是稳定性。道德规范的稳定性比法律还要强。一种道德观念形成的道德规范上百年、上千年不会变的。最后它与法律的最大区别主要是自律叫自律性。道德按它调节的社会关系领域来分类,一般可分为三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婚姻与家庭道德。道德的本质是社会成员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最深刻的反映。它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现象,最能反映人的本质的就是人和人的关系,是人类诞生、进化和成长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一种尺度或一个标志。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道德与法律两者相辅相成,法律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法律的辅佐,但是两者也有区别:
一是两者调整的对象不同。道德和法律在调整对象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为:道德主要是通过对人们内心的信念和思想动机的调整来影响人们的外部行为;法律主要指向人们的外部行为,要求人们外部行为的合法性。具体来讲,道德命令是内在的、自觉的,法律史外在的、强制的。道德包含动机方面的考虑,要求人们根据伦理责任的意识行动,法律则不考虑潜在的动机,主要以行为的外在方面作为依据。
二是调整的手段不同。道德调整主要建立在社会主体的伦理认同和道德评价基础上,它通过社会舆论的批评与谴责及主体的自我反省促成主体遵守道德。法律调整主要通过有组织的国家强制力保证法律得到实施。法律对违法行为规定了强制制裁措施,在主体违法时国家机关就应当对违法者实施制裁。可见,道德的主要调整手段是社会舆论的压力,法律调整的主要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前者比较分散,后者则是有组织的。
三是调整的范围不同。道德调整的范围大于法律。许多行为受到道德的调整,但没有被纳入法律的调整范围,不为法律禁止也不为法律所保护。相反,违法行为基本上都是道德所谴责的行为。
四是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首先,法律主要是以宪法、法律等确定性和规范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则主要存在于人们的信念和社会舆论当中。其次,法律规范则是条文化的、比较具体,明确具体地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因此能够为主体提供明确性的指引。道德一般比较抽象、原则,没有具体规定行为模式及其法律后果。因此,法律体系的存在与范围可以通过权威性法律资料加以确定,可以为法律的实施提供明确而确定的依据,这是道德所不具备的品质。
(三)法律与道德的联系。
法律与道德具有紧密的联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者有共同的起源。无论是伦理学界还是法律史学界最终都找到了一个共同根源——禁忌。伦理学界根据人种志学的研究认为,道德形成的标志最初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关于禁止通婚的规则。在原始人那里,道德最初就是以各种生产的禁忌和_禁忌的形式出现的。同样是原始社会的禁忌,作为禁止性规范(勿为性规范),在法学家那里则被认为是“法律的源头”。如食物禁忌被看作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禁止性规范。
第二,两者的目的相通。法律与道德都包含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目的。义务的道德是对人类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的规定,愿望的道德表达了人类的道德理想,如善良、公正、诚实等。在法律发展史上,在法理学发展的各个时期,法律思想家们都强调良法与恶法之分,每个人都追求和向往良法治理环境下的国家,离开了道德,关于良法的`理论思考与立法实践就失去了依据。
第三,两者的内容有重合之处。道德一直是法律的重要来源,法律吸收了道德准则的内容,将许多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这就克服了道德规范的不确定性和道德制裁的相对无效性,使道德规范能够获得社会有组织的强制力的保障。将道德转化为法律的,即“道德的法律化”现象存在于任何国家的立法之中,这就使两者在许多行为要求上展现出一致性。
第四,两者在功能上互为补充。法律需要道德的支撑,道德需要法律的辅佐。由于法律的他律性和道德的自律性特点,法律所不能及的地方通常由道德进行调整,两者在功能上有不同的作用空间,因此两者相互补充,共同维护着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二、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新时期的特点。
法律与道德关系在不同时期显示不同的特点,在新的时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
(一)法律与道德是变化着的、发展着的。
法律与道德随着政治、经济的不断变化以及社会的巨大变迁而不断变化和发展,这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要求我们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要正确理解和适用。因为在一段时期内,也许某一行为是符合道德的,但是到另一段时期后就变成了不道德的了;同理,曾经合乎法律的行为换到了另一个时间空间也许就是不合乎法律的;甚至有的行为曾经不合乎法律,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成合乎法律的,如妇女的堕胎行为。
(二)法律与道德互相渗透,逐渐融合。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的思想素质也随之提高,道德与法律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即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的趋势愈发明显,法律与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转化,基本道德原则可转化为法律,长期存在的法律也可能成为社会道德的一部分。法律与道德的互相渗透,逐渐融合,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符合法律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规律。
(三)法律中越来越具备道德基础与人性内容。
法律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法律化使得两者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加上人权观念已深入人心,使得法律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广泛的道德基础,法律为了为了更好滴保护人权,在内容上也更加注重人性化的规定,以体现对人权、正义、效益与秩序等的追求,这是法制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表现,同时也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启示。
(一)法律与道德建设应同时进行。
由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渗透与融合已经越来越明显,必然要求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两者要同步进行,才能使得法律与道德之间不脱节。在法制的建设中要注重发掘法律中内含的道德情感因素以及情感成分,发挥法律的教育功能以实现综合治理;同时在道德的建设中要注重结合法律的教育功能,使得人们在内心更加富有理性,能控制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立法活动要更加体现法治与德治的融合。
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有效工具,而立法活动则是打造这一工具的重要前提。在法律道德化和道德法律化的今天,法律的制定更应该体现与道德的融合。一是立法活动要将一般道德规范转化为法律原则,使道德规范具有法律属性和法律效力。二是立法活动要将某种道德规范直接上升为法律规范,即通过义务性规范直接反映特定的道德规范,如《婚姻法》中关于子女赡养父母、父母抚养子女并不得遗弃的义务性规定就是如此。三是立法规定准用性道德规范,使其成为国家立法的有效补充。例如,我国民事司法实践中不乏依习惯或道德规范认定特定行为合法与否的做法。
(三)进一步提高司法人员思想道德素质。
“徒法不足以自行”。司法人员是实施法律的主体之一,其思想道德素质深刻影响到法律实施所取得的效果,因此,提高司法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法律的道德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强调的“司法人性化”是人文关怀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法律与道德逐步融合的结果。法律的实施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司法队伍践行法律的精神,即道德高尚的人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律,崇尚法律,尊敬法律。“道德平庸的审判人员是对一国法律的嘲笑,而道德败坏的审判人员就是对国家法治的公开的践踏,因为每一个不公正的判决就是对人们法律热情与信仰的最为深刻的伤害。”由此可见,司法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实现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息息相关,同时也对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法律与道德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当今的社会,法律与道德逐渐出现融合的趋势,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正是这种融合趋势最为明显的特征。研究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在各自的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共同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服务。同时,我国要注重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在立法、司法等方面要充分结合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在这些环节中注入更加人性化的内容,以更好地体现人文关怀,这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十六
1.代_文机构的出现。
2.一稿多投现象严重。
二、造成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
1.环境因素影响。
2.研究生自身素质的缺失。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本身就具有自觉的特点,真正的道德行为,必然建立在自觉性的基础上。学术研究的第一特征就是它的诚实性和严肃性。在学术活动中必须诚实严谨、尊重事实、独立思考,这是学术研究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术诚信的本质特征。研究生在进行学术创作时,很多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不是为了学术而进行学术研究,对其学术成果的认可程度也处于不关心的状态。这是研究生自身素质缺失的表现,也是影响研究生质量的最基本的因素。
3.社会、学校和导师教育的缺失。
在市场经济逐利原则和追求短期利益的价值取向下,导致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忽视知识积累,急于求成,从而采用非道德手段,来达到短期目标。其结果就是造成研究生学术作品粗制滥造、重复率高、创新不足、没有实际应用价值,造成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受到社会质疑。学校在研究生的培养上,往往实行“严进宽出”的政策。这使得研究生在进入研究生学习的期间,以毕业为目的,而不去关注学术,造成论文水平与质量不断下滑。另外,导师对研究生的监督松懈也是造成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严重的重要原因。由于研究生的大量扩招,导师要带好几个学生,导师的精力制约着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个研究生都严格要求,致使其对研究生的监管力不从心。
三、关于如何改善学术道德建设的“三个同步”
1.自我约束与导师监督同步。
在研究生学术研究过程中,要加强自我约束,并辅助导师监督同步进行。在创作过程中,研究生自身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杜绝出现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在学术创作之后,研究生导师要肩负起研究生学术监督人的作用,严格对研究生学术成果进行指导、修改,把好学术道德的关卡,使研究生的学术活动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创新。
2.道德约束与法律监督同步。
研究生学术规范不仅是道德层面上的约束,更是法律层面上的强制执行。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不仅窃取了他人的学术成果,对自己的学术研究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是学术道德所禁止的。更为严重的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以及版权,违反了相关法律条文,这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道德约束与法律监管同步进行,才能更好地减少学术道德失范行为。
3.校园学术环境与社会大环境同步。
对于学术道德失范行为,不仅需要学校为规范学术道德提供服务,更需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学术道德进行规范,得到政府、社会和学术界的一致支持。在学校学术环境的塑造中,学校严格要求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本人,定期对研究生进行学术规范教育,并加强研究生导师的教育和监管作用,对学术成果进行严格审查,严格打击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并适当进行惩处措施。全力在校园内塑造一种良好的学术环境,使研究生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形成导师监督、同学间监督、自我监督的学术氛围。学术道德不仅需要高校严格把握,更需要政府、社会的全力支持。政府要积极完善各种违背学术道德行为的法律、法规,打击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力争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出一种健康的学术环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在分析其原因后,需要我们社会各方面团结努力治理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塑造健康的学术氛围,为我国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外界环境。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十七
科学理念是人们特别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对科学本质特征的看法和观念,它们体现和渗透在科学活动之中,不仅决定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而且通过创新和科技日益广泛的应用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科学理念随科学发展而变迁,其中最具影响的是科学的真理性和客观性――认为科学具有真理性和客观性。
一、真善一体;柏拉图认为爱善、爱美与爱智慧是同一活动,主张真善美统一。直到今天,一些科学家依然认为,纯粹的科学旨在对世界进行终极的理论描述,获得关于世界的绝对真理。在他们看来,追求终极真理的科学具有最高的认知、伦理乃至审美价值(这种价值不一定与实际应用相关),因而主张知识至上、为科学而科学。
现代科学理念的基本内涵从科学的真理性转向了科学的客观性。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推动的科学革命用机械论的世界图景取代了形而上学目的论的世界图景,科学逐渐从追寻形而上学意义上的真理转向寻求具有客观性的自然规律,并以此实现对自然和人工物的控制。科学革命特别是20世纪的科学革命对经典物理学等传统科学的冲击使人们意识到,人们无法获得关于世界的终极真理,科学理论本质上都是假说,科学的基本框架是可错的,不能将科学简单地等同为绝对的终极真理,因而最基本的科学理念从强调科学知识的真理性转向强调科学方法的客观性。因此,坚持客观性成为科学的首要方法论原则,也成为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研究中所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相信自然规律的客观存在,将科学视为一项追求客观知识的事业。
客观性原则要求科学研究建立在客观的经验证据和具有普遍性的逻辑推理之上,并尽可能地克服研究中的偏见乃至权威的不当干预,以获得具有普遍性的结论。在近现代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对客观性、无偏见性和普遍主义的寻求,为科学摆脱神权和王权而自治提供了伦理价值上的正当性,也为人类发现主体性、坚持理性、争取自由和追求精神上的尊严提供了价值依据。
体执行研究,科学研究中具有普遍接受的道德规范,在参与公共事务时他们既是科学家也是公民。[1]在科技时代,科学家和工程师还应承担环境责任等相应的伦理责任,各种科研资源应该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在进行有潜在风险的科技活动中引入公众参与和对话机制。
中国的现代科学是在过去一个多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通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建立起了包括科研和教育体系等在内的建制化的现代科学体制,基本实现与国际科技界的接轨,科技实力不断提高,很多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走自主创新之路的今天,把握科学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无疑是一个重要而有价值的尝试。宣言开篇指出:科学及以其为基础的技术,在不断揭示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规律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发掘了人类的理性力量,带来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变革,形成了科学世界观,创造了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与科学伦理等丰富的先进文化,不断升华人类的精神境界。宣言从科学的价值、科学的精神、科学的道德原则和科学的社会责任等方面对科学理念进行了全面阐述:
(1)科学的价值。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科学服务于人类福社。科学共同体把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科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这不仅为科学赢得了社会声誉,而且也促进了科学自身的进步。在科学研究职业化、社会化的今天,更应该严格恪守与忠实奉行这种科学的价值观。20世纪以来,科学研究与国家目标紧密联系,已经成为保证国家根本利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要求。以创新为民为宗旨,以科教兴国为己任,是中国科技界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2)科学的精神。科学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科学因其精神而更加强大。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部分之一,源于人类的求知、求真精神和理性、实证的传统,并随着科学实践不断发展,内涵也更加丰富。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追求、对创新的尊重,体现为严谨填密的方法和一种普遍性原则。
(3)科学的道德准则。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只有建立在严格道德标准之上,在一个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健康发展。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科学所拥有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制度传统,形成了科学的自我净化机制和道德准则。科学道德准则包括:诚实守信、信任与质疑、相互尊重和公开性。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十八
【论文摘要】一种能够提高使用者工作效率的多功能尺规,它是将教杆、圆规、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的功能集于一身,减少使用者在工作时对于各种尺规的替换,通过功能转换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1多功能尺规研制背景及意义。
在我们的课堂学习中,有时老师需要带着圆规、多个三角板等去上课,使用和存放十分不方便;圆规的定心针暴露在外,危险系数比较高;很多的时候老师基本不带教杆,会用很大的三角板或圆规来充当教杆,不仅长度不够,而且使用不方便;老师的一堆教课工具,对学生不具有吸引性,很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体积小巧、使用携带方便、安全系数高的多功能尺规。
2多功能尺规整体的结构和功能。
2.1多功能尺规的直尺和教杆功能。
如图1所示,多功能尺规包括相互铰接连接的第一尺板1和第二尺板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尺板1和第二尺板2的斜尺板3。在第一尺板1和第二尺板2的外边缘均设置有刻度,在斜尺板3上设置有角度刻度。第一尺板1和第二尺板2可以在铰接部位对齐,使第一尺板1和第二尺板2变成一根长的直尺或者教杆。为了在第一尺板和第二尺板2对接后能够固定,在第一尺板1的前端设置有连接插销13以及放置插销13的插销孔,插销可在插销孔内滑动,在第二尺板2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插销13对应的插销孔21。当第一尺板1和第二尺板2对接后插销13的前端插入插销孔21后将第一尺板1和第二尺板2固定连接。如果多功能尺规的第一尺板1和第二尺板2均设置为50cm,在测量50cm长度内的物体,可以直接测量,当物体大于50cm时,可以将第一尺板1和第二尺板2打开成一条直线,然后推动旁边的连接插销,就可以固定出一个长为100cm的长尺。作短教杆时,第一尺板1和第二尺板2叠在一起可直接使用,当需要指远处的物体时,可以用打开长尺相同的方式,把作品变成长教杆。
2.2多功能尺规的三角板功能。
为了能使斜尺板3能够滑动,在第一尺板1上设置有滑道11,在滑道11内设置有滑动块12。斜尺板3的一端铰接连接在所述滑动块12上。在斜尺板3的另一端设置有凸钮,在第二尺板2的中部设置有与凸钮对应的定位孔。在不使用斜尺板3组成三角板时,斜尺板3位于滑道11内,当需要组成三角板时,将斜尺板3的凸钮按入第二尺板2的中部设置有与凸钮对应的定位孔即可。凸钮和定位孔采用衣服上使用的字母按压扣结构。把多功能尺规的斜尺板推到不同的位置固定起来,不仅可以形成30°、45°、60°、90°的传统三角板,还可以形成部分整10°的角的三角板。会计毕业论文在斜尺板上我们每10°做了一个标志,也就是说可以形成30°到90°不同大小的三角板。然后就可以做出想要的图形。
2.3多功能尺规的圆规功能和隐藏式定心针的设计。
在第一尺板1的末端设置有定心装置4(图2)。定心装置4包括板体41、位于板体41侧面的方形凸钮42和位于板体41底部的定心针43。如图所示,在第一尺板1的底部为两个平行板,板体41位于两个平行板中间。在至少一个平行板上设置有条形通孔14,且在条形通孔14上设置有圆形通孔15,方形凸钮42穿过条形通孔14。当方形凸钮42位于圆形通孔15内时,板体41可以以方形凸钮为中心转动。平时定心装置的定心针43藏于第一尺板1内,当需要时,后拉板体41,当方形凸钮42位于圆形通孔15内后转动板体180°,使定心针43转向外侧,然后将方形凸钮42推向条形通孔14即可,其使用状态如图3所示。
在第二尺板2的末端设置有粉笔夹持装置(图3)。粉笔夹持装置包括两个半圆弧型弹性片51,且两个半圆弧型弹性片51组成一个前端张口大后端小的喇叭形,且在一个半圆弧型弹性片51的上方设置有一个顶紧螺栓52,在第二尺板2上设置有滑道22,顶紧螺栓52可以沿着滑道22滑动,顶紧螺栓52向前推,则顶紧螺栓的底部下压半圆弧型弹性片51,使其夹紧粉笔6。还可以在画圆时借助斜尺板的固定,防止画圆过程中圆规的两臂距离改变造成的半径变化。
2.4多功能尺规的量角器功能。
若把多功能尺规的第一尺板1和第二尺板2用斜尺板3垂直固定,就可以成为一个量角器,斜尺板上的角度刻度是在斜尺板相对于第一尺板和第二尺板铰接处为圆心每1°画一个点;每5°画一个中长线;每10°画一个长线;每20°标一个数字。这样小于90°的角可以一次性画出、读出。也可用测量余角的方法来测量钝角的角。
3结论。
本文设计的多功能尺规结构简单、便于操作,功能齐全集圆规、量角器、直尺、教杆多功能于一身,定心针回转到内部安全系数高、长方体结构外形美观,更有利于在全国各类院校的授课学习使用,既方便老师携带、使用、高效快速的教学,使课堂更加具有吸引力;又能提高同学们对科技的认识,以及他们对机械的向往,提高学习积极性。容易受到社会和学校的认可和重视,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福昌,张寒凝.折叠及折叠家具[j].科学技术,(04).
[2]孙成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山东人民出版社,,03.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十九
1.加强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建设,是增强药学研究生有效抵御各种错误、腐朽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必然要求。由于受到西方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功利化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得一部分药学研究生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科学研究过程中,为了走捷径、快速出成果或是其他特定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有时不惜铤而走险,违法犯罪。比如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使得他们一切以自身为目的,实用为原则,奉行无利不起早、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的腐朽价值观,为了实现个人利益,不惜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尤其在科研活动中,不讲诚信,抄袭、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药学研究生群体加强学术道德培养与教育。
2.加强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建设,是其不断完善自我,实现全面发展、立足社会的现实需要。学术道德也是每位药学研究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道德品质和素养,它在理论上应该从属于思想道德素养的范畴和领域。德才兼备,是衡量研究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其中,德就是重点指思想道德品质,包含着一个人做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在研究生实现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接受外在的、一般性的道德教育外,不能忽视或否认学术道德培养和教育。
3.加强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建设,是不断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这是__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提出来的。如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培养符合社会、国家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药学研究生作为药科大学培养的高层次人才,将会成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社会中坚力量。毋庸置疑,他们会在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医药卫生发展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发挥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的现状。
1.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建设与研究生日常教学培养工作相脱节。根据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0.5%的药学研究生认为学校能够有组织、常态化地开展学术道德规范教育,69.5%的药学研究生认为学校的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是通过相关讲座或是有关活动进行的,另有10%的药学研究生选择了“不太清楚”。在关于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环境的问卷调查中,有29.8%的药学研究生认为自己所在学校有着浓厚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环境,51.2%的药学研究生认为学校基本不具备这种环境,存在着大量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另有19%的研究生选择了“不太清楚”。
2.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建设不能与研究生教育的其他环节有效衔接。在调查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教育能否在教学实验、学年考评、校园文化建设等环节协同展开时,有16.8%的药学研究生认为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能够与研究生教育的其他环节相协调,71.7%的研究生认为不能协同开展,另有11.5%的药学研究生选择了“不太清楚”。
3.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不能满足学校培养和提高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水平的实际需要。在关于“捏造数据、图表,抄袭他人成果”、“学术造假和一稿多投”、“伪造和修改实验数据”、“论文署名混乱或请他人代写”的选项调查中,分别只有6.3%、23.5%、20.4%的药学研究生认为自己在上述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方面“好,没有再提高的必要”;而34.8%、59.7%、43.8%的药学研究生认为自己“一般,需要进一步提高”;49.9%、10.5%、35.8%的药学研究生认为“不太好,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三、构建药学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与保障体系的有效途径。
1.加快研究生学术治理的法律法规建设。目前,我国尚没有完善的、健全的学术法律体系,如果想彻底切除日益盛行的学术腐败的“毒瘤”,必须将学术治理的行政规章上升到法律效力的层次,将学术行政规章转变为学术法律。一方面,要强化学术道德对学术行为的约束,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学术道德,急需法律保证;另一方面,通过学术立法的形式对高校学术治理机制进行严格管控是最根本、最有效的现实保证。尽快将高校教师、学生的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纳入相关法律体系,配套相关政策法规,这样才能使得国内的学术活动有法可依,学术成果得到有力保障。
2.加强药学研究生诚信道德教育,发挥其诚信道德主体作用。_学位委员会在《关于在学位授予工作中加强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把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列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必修环节,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规范训练。诚信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而在高校道德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诚信道德主体作用。而加强诚信道德教育不能单纯地依靠外在的社会道德教育手段,要着重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自我修养、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学生应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加强诚信修养,提高诚信道德的认可度与践行度,不断提高诚信道德境界与水平,以诚信实现人生价值与立足社会。
科学道德论文范文怎么写篇二十
桥梁建设离不开桥梁技术的参与,要想促进桥梁建设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必须推动桥梁技术的不断创新,同时,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也可以促进桥梁技术的不断飞跃与进步,技术是在不断实践、不断应用中得以发展的,因此,桥梁技术与桥梁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怎样将桥梁构建的更完美,也是桥梁科学技术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具体的桥梁技术研究对象还包括:怎样使桥梁的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等各方面质量得以提高;怎样才能更大程度的降低桥梁建设成本;怎样使桥梁的寿命延长而整个的施工过程简短等。而提高桥梁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降低桥梁建设成本、延长桥梁使用寿命和简短施工工期也是桥梁建设的主要目标。面对桥梁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如复杂的地形、地势,多变的天气,巨大的交通流量、庞大的建设资金等,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在以往技术的基础上,对桥梁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从中我们可以明确看出,桥梁科学技术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多而又非常繁杂的,若不建立完善的桥梁技术体系结构,则很难推进桥梁建设的进步。桥梁科学技术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不同时期都形成了各种科学体系,例如,早在桥梁建设的萌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桥梁作品技术体系和构建工艺流程技术体系,桥梁作品技术体系主要是凝结在桥梁建筑的作品之中,并由独特的建筑结构和不同的功能要素组成的一种技术体系;而工艺流程技术体系则是由不同环节的施工工艺、桥梁设备和不同程序的操作要求组成的技术体系。桥梁中的作品技术体系在整个桥梁科学技术中处于主体地位,也是大多数建设桥梁目的的技术体现,相应的,桥梁工艺流程技术体系则是桥梁建设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的技术体现,这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建立完善的桥梁作品技术体系才能有效促进桥梁工艺流程技术体系。除此之外,创新桥梁作品技术和桥梁工艺流程技术也可以进一步提高桥梁建设的进程,加强桥梁建设施工的质量和设计质量,降低桥梁建设的成本和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二、桥梁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问题分析。
如今,桥梁科学技术发展中最令人关注的问题是桥梁技术发展趋向问题,只有确定了桥梁发展的趋向问题,才能保证桥梁建设的整体质量的.提高。
2.1桥梁技术发展中的高新技术趋向问题分析。
如今,随着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桥梁建设领域呈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这种全方位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桥梁技术体系朝着精致化、创新化的方向发展。桥梁技术发展在面临桥梁工程不断复杂化、桥梁建筑的功能多元化、桥梁布局的集约化、桥梁建设施工的机械化等发展趋势,其发展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进行桥梁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将桥梁的具体设计目标朝向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提高桥梁建筑使用寿命、加强机构设计的精细化、在进行技术设计时,将复杂的技术进行系统规划等方面发展,并且能够对桥梁整体的设计进行动态设计和优化设计,必要的时候利用相应的模型,对桥梁建筑的施工过程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和技术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除此之外,还应在桥梁建筑施工之前采用相应的高性能、高弹模和多功能的材料等。只有不断转变技术发展理念,不断朝向高新技术的方向发展,才能促进桥梁建设施工的安全进行,才能使桥梁建设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2.2桥梁技术发展中的生态化趋向问题分析。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环境污染问题、资源枯竭问题和生态危机问题越来越严重,桥梁建设受到的影响也较大。在桥梁建设中,施工使用的材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天然材料,其中很多建筑材料都涉及了较多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的存在必然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对于施工中用不完的原材料就当作废弃物扔掉,这不仅会导致建筑材料的浪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有些施工人员因没有上级领导的严格监督和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毫无限制的使用建筑材料,这也会导致建筑材料的严重浪费。
三、小结。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桥梁技术的不断创新,必须建设桥梁技术结构体系,只有不断完善桥梁技术的结构体系,才能不断推进桥梁建设的进步。同时,还应明确桥梁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并对这些突出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才能不断促进桥梁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债务分期还款协议书简短(实用13篇)
- 酒店奖金申请书范本(实用11篇)
- 2023年后勤员工申请书(汇总10篇)
- 最新法律设立申请书(实用8篇)
- 贷款学生申请书怎么写(精选10篇)
- 2023年车辆安全合同协议书简短(优秀13篇)
- 商家元旦放假通知文案范文(通用9篇)
- 国企单位副职述职报告范文(大全11篇)
- 初步核查处理建议范文 初核报告处理建议怎么写(四篇)
- 公司物品交接协议书简短 公司交接协议规范(六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