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失败,我们应该总结教训并从中吸取经验,以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一个较为完美的总结应该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引发后续的思考和讨论。以下总结范文来自各个领域,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厌学驳论文的篇一
近年来,由于职校生源素质下降,职校生越来越难教育、难管理,最为突出的是对学习不感兴趣,厌学情绪严重.主要表现为:学生上课分心、不求上进、消极应付、无故旷课、对学习成绩的'好坏满不在乎等.
作者:周凤至吴斌邓博作者单位:周凤至,吴斌(吉林省通化师院分院)。
邓博(空军指挥学院研究生大队)。
刊名:现代农业英文刊名:modernagriculture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71关键词:
厌学驳论文的篇二
本报讯(记者宋全政通讯员韩秀林)中小学校目前已经开学。记者近日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采访时却吃惊地了解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接受心理咨询时表现出厌学情绪。
山东精神卫生中心的翟静教授是专门负责青少年心理咨询的。她告诉记者,临近开学前后,中小学生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异常情绪,其中厌学情绪表现得最为明显。据她介绍,有时一天有20多个学生来心理咨询,其中竟有一半多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有的甚至相当严重,出现了精神分裂的症状。
一对夫妻带着读初中的儿子来做心理咨询。据这对夫妻介绍,他们家里经济条件相当困难,可是从小就对孩子有求必应,要鸡腿给他买烧鸡都不愿意。上了初中后,家里经济条件越来越不能达到孩子的要求,孩子在寒假中与一帮同学玩了一通后,坚决表示不再回学校,因为他嫌家长不能给他经济上的满足,与同学有差距,经常受同学欺负,在学校不如在家里舒服。
翟教授认为,现代城市孩子的“性格矛盾性”导致了他们的厌学情绪;另外,孩子性格的“成人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据了解,现在的`孩子成人化性格越来越提前,越来越严重,而这种性格主要在离开家人与同龄人在一起时表现突出,因此一些社会上成人的不好风气逐渐进入学校。比如,学生中“等级现象”、“官僚作风”越来越严重,有的学生欺负差生,一般学生还要给班干部送礼等。
翟教授分析,这些东西让孩子过早形成了“成人性格”。而学生在家里娇弱的性格与在外面成人化性格形成冲突,导致了部分孩子无所适从,产生逃避情绪。越是在家里娇纵的孩子,在外面表现越相对懦弱,经常被人压制。这种在家里与外面不同的“待遇”就使得他们产生了厌学的情绪。专家认为,现在城市孩子越来越严重的矛盾性格,使得他们无法独立搞好人际关系,会产生心理问题。
厌学驳论文的篇三
大学生厌学问题已经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综合现有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对吉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的`访谈,从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方面探讨大学生厌学的成因,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刘鑫馨邢乃愈杜艳飞作者单位: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吉林,长春,130117刊名:华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23)分类号:g441关键词:大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厌学驳论文的篇四
亲子关系问题的普遍存在。在这些寻求帮助的家庭里,其中半数以上存在着这些共性:3口之家,有1个上中学的、成绩下滑或厌学的男孩,母亲特别焦虑,父亲在孩子年幼时较少参与教育孩子,家庭关系的现状是孩子和父母疏离,父母1致认为孩子需要改变。
尽管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很复杂,简单地进行“分类”容易产生误解和偏差,但我接触到的这些家庭走入同样的困境,从某些角度看确实存在相当类似的轨迹。基于咨询中得到的信息,这些家庭的内在动力过程,在我头脑中是这样建构的:。
年轻的夫妻还未完成共同生活的磨合,新家庭的新成员就降生了。母亲尤其担心自己能否称职、能否给儿子足够的关心和照顾,这是1个足够分量的、合理的理由,将夫妻磨合中不和谐的内容隔离起来;与此同时年轻的父亲可能以努力工作(或其它形式)为关注对象,也许也是在回避自己建立的家庭带来的压力,于是年轻的妈妈把大部分关注都留给孩子,爸爸责埋头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夫妻间原本需要足够的时间学习相互适应,慢慢地变得不重要了。
几年过去,这个家庭的状态是:母子之间联系紧密,双方都有离不开对方的感觉(像不像热恋?);父亲比较沉默,他感觉很难插入难分难舍的母子俩,于是继续埋头为家庭创造生活条件;夫妻间的滋味有点淡。
渐渐地,家庭内部的暗涌越来越浮出水面,家庭的中心、最受关注的孩子,自然而然地成了触发点,触发的事件则是整个社会普遍关注、这个家庭尤其重视的――学习。父母对孩子1直寄予的希望:学习好、走上1条顺利的人生路,成了父母最大的焦虑来源,而儿子内心中渴望被尊重、向往独立的客观需要,和父母的“底线”强烈冲突。夫妻俩10几年来压抑的委屈、不满和希望,化作焦虑扑向孩子的学习问题,无所不用其极地试图扭转乾坤。但儿子只是轻描淡写地1招回避,就让爹娘束手无策,这招他看父母之间用了10几年,果然是很管用的。
当年充满希望的小夫妻,此时变成1对几乎绝望的父母,期待我们这样的咨询师给个妙招,让他们能势如破竹地冲出黑暗。不是我不明白,这事情急不来啊!
就像前面所说,上面的家庭动力过程是由我建构的,而不是真实本身。从我的视角看到这样1个家庭史,本质上是我选择了其中的关键信息、组成了1个故事。比如母亲的焦虑、父亲的压抑以及孩子的矛盾等等,都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不及细说。1个家庭10几年所经历的,可以理出很多条合乎逻辑的发展线。希望以上我观察所得的东西,能对部分家庭有所启发,为生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另外,这样1个家庭中的每1位成员,他们经历和体验的感受会千万倍多于我所描述的,我的概括会削弱或扭曲他们实际体验的痛苦,这不是因为我主观忽视他们的感受,语言总是局限的。
最后说1句对类似家庭寻求改变的建议:如果能意识到家庭需要处理的不是孩子的学习、而是1个关系问题,着眼如何改善关系,每1位家庭成员的感受都会越来越好,问题终将不再是问题,好的关系胜过好的教育。
厌学驳论文的篇五
飞行活动是现代社会中最复杂的劳动类型之一.在飞行过程中,飞行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1].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机舱的噪声和振动、气压变化、长时间飞行、无规律工作、高应激状态、似昼夜节律的扰乱以及睡眠不足等,致使飞行人员经常处于疲劳和半疲劳状态,导致飞行员的能力下降,易引起判断失误,出现飞行错觉,甚至导致严重的飞行事故[2].
1飞行疲劳及主要特点。
飞行员产生飞行疲劳,最初感觉全身乏力、倦怠、萎靡不振、精力分散,飞行能力明显降低.据调查,连续飞行10h后,有70%的飞行员头晕头痛,70%~80%的人全身酸痛、倦怠无力.
飞行疲劳与日常中的疲劳,既相似又有其特点.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劳累感似乎成了现代人的普遍感觉,保健专家将这些劳累感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体力性疲劳:这种疲劳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过强的体育运动造成的.表现为手脚酸软无力,体能下降明显.二是脑力性疲劳:由于长期进行复杂的脑力劳动,大量消耗大脑内的血氧,从而削弱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此类人群常表现为头昏脑胀,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涣散,失眠多梦等症状.三是心理性疲劳:是由现代生活中高强度的压力与紧张感造成的.超负荷的精神负担可使心理处于一种混乱不安的状态,从而导致人情绪沮丧、抑郁或焦虑.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在不断地增加人们的精神负荷,故心理性疲劳的人越来越多,此种疲劳比体力和脑力疲劳的危害更大[3].
飞行疲劳的主要特点是:反应迟钝,思路单一,思想麻木,记忆力下降,判断失误,条理性差,视力下降,个性变为冷漠或易激惹[4].有研究表明飞行事故的1/5直接或间接地与疲劳相关.因医学原因停飞的前5位或多或少与疲劳产生的后遗症停飞[5]相关.
2引发飞行疲劳的因素。
为了飞行安全和飞行人员的`身心健康,飞行管理部门对飞行人员疲劳问题非常重视,各国军航或民航都在进行有关疲劳方面的教育,分析成因和研究对抗措施,尽可能减少或缓解飞行疲劳,提高飞行质量,消除飞行事故隐患.在引发飞行疲劳的逐多因素中,工作负荷、睡眠、情绪等是常见因素.
2.1飞行负荷过重飞行负荷,通俗地讲就是飞行工作量.它决定于飞行时间、飞行任务的难易、技术是否熟练、情绪是否紧张、航线上的气象条件、跨越时区多少和座舱的环境条件等.如飞行时间相对过长,部分耐力差的飞行人员就可产生明显的或过度的疲劳感[6].
2.2睡眠和休息不足睡眠和休息不足,容易产生飞行疲劳.如长途飞行,跨越时区较多,飞行时间长,作息制度也受到较大的影响,干扰正常的睡眠过程,这样就容易产生飞行疲劳.如飞行前睡眠不好,起飞时就有疲劳感的飞行员,在空中对缺氧、加速度、颠簸等的耐力低于正常水平,容易产生错觉.
2.3不良情绪情绪稳定的飞行员,在飞行中能较好地控制自己不受外界各种刺激因素的干扰,能根据任务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以便在紧张飞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体能和技能.反之,就会因情绪波动而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致使动作忙乱,导致不能发挥正常的飞行技术水平.而起飞、着陆时的紧张情绪则可能增加飞行负荷,导致飞行疲劳.
在众多损害飞行人员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因素之中,睡眠不足是最普遍、影响最严重的因素之一.航空环境中导致睡眠不足的几种最主要的原因,即工作的需要对睡眠的限制,不良的睡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精神紧张和似昼夜节律的扰乱.
3疲劳监测的研究进展。
疲劳的监测主要从睡眠状态、生物节律、脑电图、心电图、体温、脉搏和血压几个方面进行监测.关于疲劳的评价主要从主诉、量表和飞行日志等进行分析评价.
1992年,澳大利亚snell等[7]人对优秀中长跑运动员进行了生理学测试,试图从血液测试中判断血液运输氧的能力和身体中铁的代谢状况,以此监测慢性疲劳的程度.1991年美国coen等根据个体无氧阈来控制长跑训练,以利于更好地消除疲劳.同年,意大利的french等[8]对优秀长跑运动员运动至疲劳时通过摄入咖啡因来缓解和消除疲劳.有研究表明由于长途飞行疲劳的飞行员的警觉性时常减低,甚至在应急状态下也是如此,因此,cabon等[9]应用飞行员活动电子监测仪(theelectronicpilot瞐ctivitymonitor,epam)对飞行员的警觉状态进行连续监测,并限制困乏状态如打盹以预防睡眠惯性,并用脑电图、心电图和心率等生理参数进行监测,以证明epam监测飞行员低警觉期的能力,结果表明是可行的.
1987年最早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订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诊断标准,并于1994年加以修订完善[10].该标准被国际医学界公认为金标准.
用瞳孔的遮闭状态来判断疲劳.通过对眼动仪瞳孔模块输出视频的图像处理,由此推断瞳孔的遮闭状态,计算出用于疲劳判定的眼睑闭合度值.主要观察指标:从图像采集卡中采集的图像反应了被试者瞳孔的开闭状态.计算出用于制定疲劳的眼睑闭合度值,推断被试者的疲劳程度[11].
运动性心理疲劳概念模型的提出.分析阐述了用生理生化指标检测评价心理疲劳的可行性以及心理疲劳、生理疲劳与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提出了采用不同生理生化指标检测不同层次与性质的心理疲劳的研究设想与思路,如用内分泌激素等生化指标检测评价负性情绪性心理疲劳,用erp等生理指标检测评价认知性心理疲劳等;提出进行相关研究时应特别注意检测手段与指标的检测效度、敏感性、适用条件、综合评价、个体差异等,以避免研究工作走向歧途[12].
表面肌电信号的特征改变.通过设计一种高输入阻抗,低噪,抗干扰性强的前端表面肌电信号(semg)采集器将驾驶员的腰部肌肉疲劳信号采集到dsp处理器上.实现疲劳状态在dsp处理器上的定量描述.从而实现疲劳驾驶检测[13].
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hrv).徐先慧等[14]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方法检测16名北京—美洲、北京—澳洲和北京—欧洲航线飞行的飞行员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hrv);另外检测10名国内昼间飞行的飞行员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hrv)作对照组.结果发现跨时区飞行使飞行员hrv谱成份的昼夜周期节律显著降低.
肌电皮温生物反馈仪.飞行疲劳可以使飞行人员操纵能力下降,造成错、忘、漏,是导致飞行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王开辉等[15]应用jd/pw25型高级肌电皮温生物反馈仪对49例飞行疲劳的空军飞行员进行肌肉放松训练,达到了消除飞行疲劳的目的,收到较好疗效.
付兆君等[16]探讨睡眠剥夺条件下服用咖啡因对情绪情感状态的影响.实验中服用咖啡因后,poms量表(取自who“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中的指标有力-好动高于安慰剂组,疲惫-惰性、困惑-迷茫得分低于安慰剂组,表明服用咖啡因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剥夺引起的不良情绪,提高积极的情绪要素水平,降低主观疲劳程度,使人充满自信.
4预防飞行疲劳的措施。
如何消除疲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方位、多指标的问题.研究缓解飞行疲劳是一项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目前试图在评价飞行疲劳指标上找到突破口尚存诸多困难,但采取综合应对措施,可以把飞行疲劳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4.1充足的休息睡眠高质量的睡眠是保持充沛体力和精力所必需的,对军人来说,则与战斗力密切相关.休息环境要安静,无喧闹、无吸烟等不良影响;室温不宜过高或过低;飞行紧张阶段要安排好午睡;应制定适时打盹、强制睡眠训练计划.如有的国家对承担离开基地数日或更长时间飞行任务的人员作出规定:出航天数越多,每天值班的时间应越短,以保证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4.2良好的飞行环境消除或减少飞机座舱中的不良因素如缺氧、过冷过热、噪声、振动等.
4.3合理的营养饮食营养学研究表明,含糖丰富的食物容易使人困倦,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可以使人清醒.如果饮食搭配合理,并在开饭的时间、菜谱安排上与要求的节律相适应,就有助于调整节律到某一状态.为了效果更好,最好在出发展开地点以前就开始调整饮食的时间、成分等.保证每餐有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禁止空腹飞行,以防发生空中晕厥.在夜间执行任务前给予高蛋白饮食,将有利于飞行员保持觉醒,提高其脑力工作能力.
4.4积极的情绪情感飞行人员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耐力,减少疲劳.睡眠剥夺不仅可以导致认知功能的下降,同时还可以对情绪状态产生明显的影响.改善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使飞行员身心俱佳,从而减少疲劳的发生.
4.5适量的体育锻炼研究表明,平时经常进行适当体育锻炼的人,其身体耐力较好,除了不容易患病外,其适应时差变化和调整节律的能力较强,同时也能较好地适应轮班工作.适当锻炼可以降低夜间血浆褪黑素水平,安排适当时间进行适中锻炼可以调节人的节律.在生理节律的最低点前进行适度体力活动还可以提高人的觉醒水平.
4.6合理的规章制度合理控制飞行量,为了防止飞行疲劳,有关部门规定了一段时期内的“最多飞行时间”.如民航飞行员每年飞行时间不得超过1000h,以防过度疲劳.飞行训练中应吃间餐,长途飞行应隔4h进餐一次.平时应加强飞行员的日常保障和身体锻炼,严格体检标准,进行疲劳意识教育,提高飞行员的身体素质和健康鉴定质量,防止飞行员带病飞行.
飞行疲劳是航空航天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不仅关系到飞行员身体健康与工作绩效,而且直接威胁到飞行安全.引进和发展飞行疲劳处理系统模型和睡眠训练系统,增强飞行人员自身处理疲劳的能力.通过模拟训练,提高操作熟练度,降低疲劳发生率[17].建立飞行疲劳的动态监测系统,对军航、民航飞行人员进行有关飞行疲劳教育,使他们学会预防和消除飞行疲劳的措施和方法,对保障飞行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2]曹雪亮,孙云峰.航空环境中睡眠不足的原因及其对抗措施[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3(2):132.
[3]林俞欣.现代人劳累感的自我检测[j].求医问药,,9:49.
[6]薛雁歌.飞行疲劳与飞行事故[j].解放军健康,,66(4):9.
[7]snellp,vaughanr.physiobogicaltestingofhighperformancedistancerunners[j].modathlcoach,1992,30(1):24-25.
[8]coenb,schwarzl,urhausena.contraloftraininginmiddleandlongdistancerunningbymeansoftheinpidualanaerobicthreshelol[j].intjsportsmed,1991,12(6):519-524.
[9]cabonp,bourgeois睟ougrines,mollardr,etal.electronicpilot瞐ctivitymonitor:acountermeasureagainstfatigueonlong睭aulflights[j].aviatspaceenvironmed,,74(6):679-682.
[11]耿磊,吴晓娟,彭彰.改进的基于tms320dm642的疲劳检测系统[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5,8:4-7.
[13]王峰,孟哲,易威.基于dsp的疲劳驾驶检测仪研制[j].医疗装备,2005,10:9-11.
[14]徐先慧,葛盛秋,张宏金,等.跨时区飞行飞行员生理负荷评价方法的研究[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0(2):120.
[15]王开辉,姚力萍,王金法.生物反馈放松疗法消除飞行疲劳49例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5,33(2):211.
[16]付兆君,马瑞山,程宏伟,等.睡眠剥夺条件下服用咖啡因对情绪情感状态的影响[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10(3):142-145.
[17]魏红漫,张建军.飞行疲劳及其研究进展[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1(4):259.
厌学驳论文的篇六
大学生厌学问题已经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综合现有研究成果,结合笔者对吉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的`访谈,从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方面探讨大学生厌学的成因,提出解决对策.
作者:刘鑫馨邢乃愈杜艳飞作者单位:长春大学,光华学院,吉林,长春,130117刊名:华章英文刊名:huazhang年,卷(期):2009“”(23)分类号:g441关键词:大学生厌学原因对策
厌学驳论文的篇七
安全缺乏型厌学者的学习动力是对安全感的神经质追求。这类学生对自己的生存能力非常缺乏自信,对未来充满了焦虑。他们经常把自己的学业成绩和其他能力与他人相比较,一旦发现有不足之处就会非常自责和恐慌。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感到自己是完美无缺的,才能对自己的生存能力有信心,否则就会担心、焦虑。即使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也无法看到自己的优势。无休止的自我否认和绝望感最终使他们放弃学业。
这类学生的人格特点是有很强的生存不安全感,这可能与他们的敏感气质和家庭教育相关,在对这类学生的访谈调查中发现,他们的父母也是容易焦虑担忧的人,父母的不安全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孩子的学业也变成了对不安全的防御。既然是防御,当然也就会恐惧失败,一旦焦虑太重便会导致对未来产生绝望,就会放弃用于防御的学业。
2.尊严维护型厌学。
尊严维护型厌学者的学习动力是对自尊感的维护。尊严感是一个人体验自我价值的重要感受。尊严感由两种渠道提供:自尊和他尊。自尊是指一个人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他尊是指通过他人的肯定来获得价值感。这类学生由于缺乏无条件肯定自己的能力,于是就会过分依赖他人的肯定来获得尊严感,所以非常在意学习成绩,试图通过分数来获得别人的好评,以维护自我的尊严。同时,在人际关系上也非常敏感,很容易因为老师、同学的态度、言语而受伤,经常体验到被误解、羞辱感等。他们要么因为人际矛盾不愿去学校,要么因为无法考到理想的成绩而拒绝学习、考试,以此来躲避尊严受伤的感觉。在对厌学中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发现,有不少平时成绩不错的高三学生会因为害怕自己考不好而装病逃避高考。然后用“别人会觉得如果我参加考试,一定也不会比别人差”的想法来安慰自己。这类学生的人格特点是太在乎别人的评价,这主要与家庭和学校教育相关。在对该类学生的访谈中发现,他们的家长对孩子容易做负面评价,经常关注孩子的弱点、缺点,贬低孩子,即使肯定也是有条件的。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也就内化了家长的方式,缺乏无条件肯定自我的能力,自尊感低,只能依赖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才能体验价值感,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也固定在对理想化自我的追求上,所以一旦觉得学业无法达到内心的目标,就会选择放弃。
3.情感依赖型厌学。
情感依赖型厌学者到学校学习的动力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喜爱,获得与他人的.亲密感。这类学生最大的缺点是无法承受孤立,恐惧被抛弃。无论他们的成绩多么优异,一旦在人际关系中感觉自己不被理解、重视、关爱等,就会影响到学习情绪。因为他们觉得失去陪伴、关爱的日子是无法度过的,就像天堂到地狱,其他东西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当然也包括学业。在学校的咨询个案中,因为无法承受孤独感而辍学的屡见不鲜,有的是因为离家太远,无法忍受与父母分离;有的是无法接受与以前好朋友分开而不愿去现在的学校;还有的是与同学难以相处而纠结痛苦,不愿再学了。这类孩子很难有自我的远大理想,他们过度关注和依赖与他人的关系。从自我存在的角度来说,他们只在关系中体验自我的存在,而缺乏独立的自我存在感。这类学生在情感上的依赖性如此强烈,与家庭教育方式不无关系。过度保护和漠不关心的家庭氛围都可能导致孩子的情感依赖。如果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会因为缺乏自主能力的锻炼,对自己缺乏信心而只能生活在依赖他人的情感模式中。而漠不关心的家庭,孩子又会因为缺失关爱,而变得对亲密感十分饥渴。他们一旦在学校里找不到可以依赖的亲密关系,就会痛苦不堪,完全无心学习。这类学生发生早恋的可能性也很大,如果一旦早恋,就会把注意力都放在恋爱上,对学业漠不关心。
4.意志缺乏型厌学。
意志缺乏型厌学者追求自由轻松的生活。这是一种退行的动力,是通过想象来构筑一种婴儿般的无所不能感,这种感觉的维持,就需要逃避现实的挑战。因此,他们会无意识降低自己各种成长需求,表现为对什么事都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凡是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持之以恒的事都会被他们厌弃。学习这件需要吃苦才能完成的任务自然就成了他们厌恶的对象。这类学生的家庭教育一般都十分溺爱,家长以孩子为中心,处处迁就,使孩子始终处于虚假的自我全能状态,他们只动口不动手的行为模式,铸就了懒惰的个性品质。他们永远都不想从自由自在、轻松愉快的童话中醒来,虽然他们也有关于未来的许多幻想,但却无法真正付诸行动,因为任何任务都会被视为不愿承受的压力,现在是学习,将来就是工作,只要是需要劳心劳力的,都必然会成为他们的逃避对象。
孩子厌学,很可能是一种或几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需要找到其厌学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培养。人格品质往往跟成长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教养者需要在探索孩子厌学原因的基础上,反省自己的教养方式,在重塑孩子健康人格的道路上下功夫。因为这些人格因素的存在,现在表现为逃避学习,以后就可能表现为逃避工作、逃避生活的各种责任,出现人际障碍、情感障碍,以及各种神经症等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讲,厌学只是这些病态人格在青春期的表现。如果能够通过厌学问题,及时地发现孩子的人格问题,有针对性地改变教育策略,培养孩子真正的安全感、自尊感、自主能力和意志品质,不仅能帮助孩子解决现在的厌学问题,而且还能使孩子们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陈新颖、花蓉.中学生厌学心理的研究与展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6)。
[3]亚伯拉罕.马斯洛.人类激励理论[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
厌学驳论文的篇八
体育活动与劳动的区别就是体育运动的娱乐性与让人心情愉快的特点。这容易使得学生把体育理解成为一种欢乐的“玩”,这是他们头脑中的“想象”,现实的体育课是教育,会有一些比较规范的内容,如队列和一些较正规的技术学习。如果此时教学勉强生硬就会使这种落差突然加大,使学生一开始就会感到生疏和失望,从而播下“厌学”的种子。
2.灰心自卑、腼腆。
中专学生的体育素质普遍较差,有极少数学生甚至连一些体育器材都不认识。因此,在练习信心不足,灰心自卑,怕丑退缩,这是体育教学中造成一些“笨”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体育运动还与学生的身体形态有密切关系也会造成―些学生因身体形态的不适而产生的一些尴尬。
3.怕苦、怕累、怕脏、意志薄弱。
体育运动却需要有一定的运动量,有不少的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上课时怕苦怕累。体育教学目的最重要一条就是锻炼学生坚强意志品质,勇于拚搏的精神,一个动作的掌握往往要通过无数次的练习。这样就需要有坚强的毅力,不厌其烦的精神,但在体育课练习中,有些学生意志薄弱,敷衍了事。
1.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的原因。
由于教学条件所限和某些教学理论的偏差,在体育教学中的确存在着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反复重复的现象,这和其它学科形成比较明显的反差,也和学生对不断提高技能的要求不吻合。因此,“低水平重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各年级所教的内容重复太多,水平相似:只教单个技术没有实战自主权:只教技术不教给学生相关的理论。
2.教学缺乏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的原因。
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最明显区别是:学校体育课是教育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因此学生会感到和课外体育很不一样,即感到缺乏可选择性、探究性和自主性。如果在体育教学中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对本来不多的可供学生自主性学习,有选择地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空间再抹杀掉的话,那么学生就会更加感到体育教学的强制,则逐渐产生厌倦。
3.学校体育设施严重不足。
目前,中专学校还存在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的严重不足。体育场地设施太差,器材器具太少,造成体育教材选择方面缺乏多样化,而使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
学生厌学体育的现象直接影响和削弱教学效果。但厌学的心理并非不可改变,只要教师耐心指导,采用诱导性的教学手段与方法,运用亲切、鼓励的语言,形象、生动的讲解以及优美、准确的示范,就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1.拓宽教材,激发兴趣要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到兴趣,必须要有好的教材。
若教材难度大,容易造成学生可望不可及,失去学习信心;若教材太容易,容易造成学生举于可得、不求上进的心理。所以教材安排上要循序渐进,因人施教;对于难度大的教材,重新组合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并感到兴趣的项目;对素质较好和掌握动作快的`学生,可有意提高部分学生的学习难度和热情,激发和带动其他学生学习兴趣。
2.正面宣传,提高认识,培养学习动机。
体育教学中,体育锻炼对人身体、心理利智力的良好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促进人体全面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不只是个人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把个人与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统一起来,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良好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3.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上,首先要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一个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环境,需要老师发挥其主导作用,老师要了解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善于从心理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成不变的命令式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课堂气氛缺乏活力,这种教学环境会让学生望而生“厌”。其次,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下段。适当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所谓“放羊”式教学,就是体育课上让学生想“选”什么项目就“选”什么,这种“选”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选”,是有调控的“选”.调查结果表明喜欢“放羊”式体育课的学生占90%。实践表明,“放羊”式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运动习惯,是培养学牛的终身体育的有效方法。
4.还要掌握合理的运动负荷。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安排运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牛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生理特点;合理地安排每堂课的练习次数、时间、距离、速度和重量等,把难度大的与难度小的、熟悉的与生疏的身体练习方法交替进行:
5.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
要建设―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巧和心理训练的教师。因为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如果教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和修养,就会导致学生对体育厌学。因此,教师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优秀的心理品质是获得威信,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于厌学体育的学生转变学习态度,改消极应付为积极参与。
总之,消除普通中学生厌学体育的心理以及如何培养和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是体育教师的一项费时、费力的艰巨工作,特别是在新的体育教改模式下,更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立:论体育厌学与素质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5(4)。
[2]夏峰: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j],中国学校体育,.5。
[3]李世荣、马莉、赵金林:体育厌学学生的成因与矫正策略[j],教学与管理,.3。
[5]史克才:浅析农村高中女生体育厌学的原因及辅导策略[j],新课程研究,.1。
厌学驳论文的篇九
所谓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从而讨厌学习、不愿学习、不愿主动求学的现象,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厌学现象是当今中学教育中存在的一种顽症,直接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由于学生“厌学”现象而导致中学生“失学”现象,是“普高”的难点所在。为此,我们有必要去认真剖析一下当今中学生厌学的现象、成因,从而对症下药,去加以克服,从而在根本上杜绝由厌学而导致的“失学”现象,真正将“普高”工作落到实处。
一、学生“厌学”的几种表现:
首先表现在听课过程中。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注意力始终不集中,打哈欠,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第二,表现在作业不能顺利完成,抄袭他人,甚至不做作业,不交作业。第三,表现在自理能力差,不会自学离开老师管制就不学习,考试时投机取巧,故意作弊。第四,表现在小病大养,无病呻吟,千方百计找理由,不上学甚至逃学等。
二、学生产生“厌学”现象的原因。
综上分析,中学生厌学的表现和成因,我们如果不克服和杜绝学生厌学现象,将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代素质教育的推进,我们有必要认真去研究和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具体途径有:
(1)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与学生特长结合起来。其实特长与学习并不矛盾,众多事实表明,有特长的学生,他的学习一般也不错,因为它们可以相互影响,由于有特长、有兴趣,他们会经常受到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的兴趣劲头也会潜移默化地移到学习方面来,从而相得益彰。让厌学学生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这是变厌学为乐学的重要一环。
(2)矫正学习心理。帮助厌学学生矫正厌学症,首先要矫治其厌学心理。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用爱这把钥匙开启僵化的心灵,要爱得真,爱得持久,多关心了解。
(3)辅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营造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做到五优先,即优先提问,优先答问,优先演算,优先批改,优先辅导。四经常,即经常考察,经常指导,经常鼓励,经常强化。很多厌学的学生一般都是由于学习跟不上,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怪以及同学们的轻视。索性破罐子破摔,经常逃学,在外“鬼混”。因此,老师要及时想办法,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学生学习提高了,他们才会变得自信起来,那么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产生。
(4)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当孩子的心理和能力达不到和承受不了时,就会厌学。因此,老师要尽量减轻厌学学生学业负担,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施教,做到寓教于乐,劳逸结合。
(5)辅导学生的人际关系。由于学生来自不同文化、经济和涵养的家庭,他们的性格个性亦有很大差异,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际关系自然就差。如果老师和同学再对他们冷漠,他们就会更感孤独和不安,不良情绪,甚至厌世情绪就会产生。因此,对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学,要伸出友爱之手,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教师的重视、同学的友好都有利于营造一个重学、乐学的氛围,消除厌学学生被抛弃、被歧视的感觉,对学习由厌恶感、恐惧感变为愉悦感、舒适感,从而积极、主动、愉快地开始新环境中的生活、学习。
(6)老师要注意批评的尺度,成功时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悦。中学生的承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但作为成年人的老师,在批评学生时,就要注意场合和尺度,以激励为主,少用批评、责怪为妙。对学生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能克服学生的厌学心理。
(7)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注意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做学生的“好朋友”、“知心人”。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厌学驳论文的篇十
哈哈。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也可以说它的整体优化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但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上,而且还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这观点正被越来越多人所认识、所接受。
但在中小学中,却有不少学生存在心理上的偏常,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用学生自己的话说,终日过着“单调而紧张”、“烦躁抑郁”的生活。多达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危害了社会。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
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教育不当。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事。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是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西方一些不健康的.色情暴力影视内容流入,都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由于缺少辩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
此外,青少年时期,尤其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这时期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我们的一些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有关,中学生心理疾病的根源多在于教师。这应当引起家长和老师足够的重视。
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一、加强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化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牲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
同时应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据调查,目前上中小学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尤其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据《中国青年报》5月17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留总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引起的心理问题。
三、在中小学开设有关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中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其中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缺少专业人员是一大问题。在近期内还很难配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和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在上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学生思想修养水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是一个同步实施的过程。它对学生高尚品质、人格和情操的形成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智力发展。各校都应把它列入教育教学的目标和计划中去。
作者邮箱:
厌学驳论文的篇十一
厌学是一种心理现象,而心理具有结构性。不过,即便是把厌学心理视为包含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反应的心理结构,傅安球与高利兵二人的厌学心理结构内容也不尽一致。比如,傅安球认为厌学心理包括情绪、态度和行为,而高利兵则认为厌学包括兴趣、情绪、态度和行为。而且,傅、高二人对厌学心理结构的内容表述也不尽完善。比如态度这一心理学术语,其本身就是一个包含认知评价、情绪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的心理结构,因此二人对厌学心理结构的表述不免给人以重复之感。对一个概念存有争议,会对科学研究产生困扰。比如,对同一现象的界定如果不一致,那么作为研究变量,在测量或操作它时也就不同,研究者也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研究的是同一个现象吗?此外,对一个概念的界定如果不清晰,那么研究者会基于自己的主观判断,在测量、操作或解释时对它进行不同的解读,研究的客观性就难以保证。
依据所收集到的信息,我们对个体厌学心理做了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目前,厌学心理评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缺乏有效、可信的测量厌学心理结构的工具。
对现象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也是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之一。不过,在目前的研究文献里,研究者为测量厌学心理结构而编制的厌学心理问卷其有效性和可信性是有问题的。首先,在一些文献中,研究者[5-7]使用自编的厌学问卷,这些问卷既未报告厌学心理结构的维度,也未报告其心理测量学特性;其次,一些研究者编制的厌学问卷虽然进行了心理测量学特性的检验,但由于对厌学行为的取样缺乏共性,以致不同研究者抽取的厌学心理结构的因子各不相同,比如,傅安球等[2]编制的厌学问卷有15个条目,内含课堂、课后和考试3个维度;孟四清等[8]编制的厌学问卷有35个条目,内含缺乏学习动力、厌倦、冷漠、逃避、违抗等五个厌学因子;而洪明等[9]编制的问卷有10个条目,采用行为判断标准,未见其因子维度的报告。
2.厌学的判断标准片面、角度不一。
从目前研究者对厌学现象的认识共性来看,我们认为,判断某一个体是否厌学以及厌学的程度至少需要满足以下4个条件:首先是厌学心理结构是否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稳定性;其次是厌学心理结构在学习活动上持续的时间;再次是厌学心理结构指向的学习活动范围;最后是厌学心理结构在多大程度上危及该个体的身心发展。而在既有研究文献中,判断某一学生个体是否厌学的标准既主观武断又不一致。首先,在一些文献中,仅仅是根据样本对“你是否喜欢或害怕上学、学习”[10-12]这类主观而又模糊的描述性回答来做出是否属于厌学的判断;其次,一些文献仅以厌学心理结构的某一成分作为判断标准,通过学生的主观报告来做出判断,比如,聂金菊[13]将学习情感分为四级,分别是来到学校就感到身体不舒服(3级)、谈到学习就烦(2级)、想到学习就紧张(1级)、觉得学习很快乐(零级),其中l至3级被视为厌学;最后,一些文献在判断是否厌学时,其标准虽考虑到厌学心理结构,也考虑到厌学范围,但做出的判断往往是基于个人的主观经验,比如,在关明杰[14]、刘明涛[15]两个研究文献中,厌学标准是同样的四条,分别是:对学习失去兴趣而不愿意继续学习;目前在学校完全是被动混日子;因不努力而导致学习成绩差又毫不在乎;厌恶学习3科及3科以上者。但在前者的研究中,是根据4条标准设置6个条目,以符合其中3条或3条以上者判定为厌学,而在后者的研究中,凡具备以上4条中的1条即判为厌学。如果不能有效和可靠地对厌学心理现象进行客观测量,那么我们就无法确定厌学心理与其相关变量之间的精确关系。如果厌学的判断标准主观不一,那么在不同研究中,基于其厌学标准而筛选出的厌学群体缺乏同质性,这样不仅会导致一个研究得到的结果与另一个研究所得到的结果之间缺乏可比性,而且会混淆变量之间真实的关系。
科学研究的核心任务是寻求事物或现象间明确的因果关系,因此,一种明晰的厌学机制需提供这样的解释,即是哪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厌学心理结构的产生、发展和转变。综观目前厌学机制的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其研究结果是难以令人满意的,这表现在:
1.多经验思辨,少实证研究。
经验思辨这类研究通常采用设计好的厌学原因问卷来对某一学生样本进行调查,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选择,研究者则根据被试者的选择比例做思辨式的推论。而实证研究强调客观的方法、数量分析、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目前的研究文献中,研究者对厌学原因的调查多采用经验思辨式的探讨而少有客观的实证分析。实际上,不仅是厌学心理产生与发展变化机制方面,在厌学研究的其他领域都存在这一问题。比如,在我们检索到的所有211篇文献中,实证研究文献约40篇,仅占19%,其余多数为思辨性的。尽管经验思辨这类研究对厌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有益的归类(如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大类因素),但基于经验推论的思辨只能产生假设而不能检验假设,因而不能获得明确的因果关系。
2.实证研究的方法学简单、单一。
目前可见于实证研究文献的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类变量,如性别、年级[5,7-9,15,16];个体差异类变量,如人格[17-18]、视听整合功能[19]等心理特性;精神病理类变量,如抑郁[20]、学习障碍[21];家庭环境类变量,如父母的要求与期望[7,9,16]、教养方式[7,9,14,16]、家庭结构[9,14]、家庭经济条件[5,7,9];学校环境类变量,如教学方法[7,9,14,16]、教学评价手段[7,16]、教师态度[14]、考试频率[9,14]、学校吸引力等[14]。研究者一般通过统计分析去证明厌学心理在这些变量方面或者具有差异显著性或者具有相关显著性。不过,上述实证研究在方法学上存在诸多不足。比如,现有研究多采用横断设计的组对照比较或相关分析,未见纵向研究设计和对变量的因果操作。众所周知,横断设计所观察和测量的是静态的变量间的关系,而厌学心理结构的发展是动态的。此外,组对照研究存在等组控制问题,即研究对象除厌学与非厌学的差异性之外,在其他方面应具有同质性,实际上,我们所检索到的多数研究文献并没有报告其等组控制手段。再有,相关研究获得的仅是变量间的共变关系,并不能做因果推断。
3.厌学机制尚不明晰。
鉴于研究方法的简单,因而各种影响因素在厌学心理结构的产生、发展、转变中所扮演的具体角色尚不明晰。首先,影响厌学心理结构发生与发展变化的4大类因素群(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体自身)中,哪些因素是保护性因素,哪些是风险因素,哪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哪些因素起次要作用,以及哪些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各种因素的.作用效力大小如何等,目前的研究尚未给出明确的回答;其次,厌学机制的分类学也未见有相关研究文献。比如,是否存在不同的厌学机制,即同样表现为厌学,但引起厌学的原因可能是独特的,或者是某种因素单独引起,或者几种因素共同引起。再如,一些个体对所有的学习都表现出厌学,而一些个体仅对一门或几门课程表现出厌学,那么这两者的发生机制有何差异?如果对某一厌学个体无法提供是哪些因素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其厌学心理结构的产生和发展变化,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去改变其厌学心理结构。也就是说,不能对厌学心理进行有效的干预。
厌学的危害与干预方面。
1.缺少对厌学个体不利结局的追踪研究。
厌学最直接的损害表现在学校评价方面,特别是学习成绩。但厌学的长期损害是什么,比如,与乐学或无厌学的个体相比,厌学者未来是否有更为糟糕的社会结局?或者厌学是否导致个体在身心发展方面表现出进行性的损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那些将厌学视为原因变量的研究文献中去查找。令人遗憾和费解的是,与厌学研究的其他几个方面相比,我们尚未发现关于厌学中小学生不利社会结局的追踪研究报告。
2.干预方式单一。
在研究文献中,研究者探讨、实践的干预模式可归纳为三种:一是教育学模式,其目标是针对引起厌学的学校环境各因素,如教学方法[11,22]、教学内容[22]、教育目标[23]等,以消除或减少这些因素对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影响;二是心理学模式,其目标是厌学心理结构中存在的错误学习观念、负性学习情绪和适应不良的学习行为[2,24-27];三是医学模式,其目标是厌学情绪及伴发的躯体症状[28]。目前,干预的个案研究与大样本研究文献多为心理学模式(除两个为医学模式外),教育学干预模式的研究文献尚限于经验思辨。心理干预的目标针对的是厌学心理结构而非厌学产生的原因,这种干预仅属于一种救治性干预。也就是说,从干预的方式来讲,我们缺少预防性干预这一环节。当然,也缺乏综合性干预的研究文献。
3.干预评估存有争议。
心理干预和医学干预都有实证研究文献,且研究结果都显示相关干预程序的有效性,但文献中针对干预效果的评估是有局限的。表现为:其一,干预研究设计存在缺陷,比如,一些研究未设立对照组,只是通过前测、后测来评估干预效果,这种设计无法控制时间历程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干预效果是否完全是干预本身所产生值得怀疑;其二,干预效果评估的标准是有争议的,比如,一些研究者将心理健康、自尊水平作为评估标准,而未以厌学心理结构的改变或变化为标准[25-27],一些研究者虽以厌学心理结构的改变或变化为标准,但对其测量未予标准化和客观化[28]。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描述、解释、预测与控制某一现象。目前,在描述和解释层面上,国内对厌学现象的研究还未积累足够的、令人信服的客观证据,因此,要达到对厌学现象进行预测和控制,我们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厌学驳论文的篇十二
摘要:对学生厌学问题要高度重视。观察现象、深究原因、找出对策、采取课堂观察、个性分析等教育研究方法,力争找出满意的答案。
关键词:厌学;原因;对策;个案分析。
学生厌学是当今中小学学生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小学高年级就已有所显现,到初中阶段,特别是中三表现尤其明显。《xxx济南9月9日电》:开学已经一周了,但是山东临清市的一名初三学生还是不原到学校上课,没办法,家长领他找到心理医生进行咨询。据一项抽样调查表明,目前有不少学生存在厌学情绪。许多教师十分忧虑,常听教师抱怨,不是我们不愿意教、不想把学生教好。学生不想学,教学效果将会很不理想,情况严重时,特别不想学的人会站到学生的三分之一。可见,这个问题已该我们大家深思熟虑了。若不想出办法尽快解决,将会对基础教育造成非常不良的影响。
1、学生在校时间长。以小学为例,学生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六点半前得吃好饭,外村的学生还要跑四五里路来学,起的甚至还要早。七点半上到下午七点,在校时间长达十一个小时。正课八节,其它时间学生还得做作业。有些学生上午还要留下,这对于小学生来说那能受的了。
2、学习任务重。要学的内容越来越多出的考题越来越难考试结果高分少低分多,大大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3、教师的业务繁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忙的团团转,看到学生不学就生气,一气之下就会批评学生甚至会动手打他们。学生的逆返心理特别强,这样一来,他们就会不想上你的课,造成旷课、逃学等不良现象。说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是不够。
4、学生的家长对学生娇生惯养,要求不严。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累着,总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多吃点多玩会儿,更有家长帮助学生欺骗老师。使学生不自然的养成了学习涣散、怕吃苦、不求上进的生活方式。
5、对教师所讲内容不感兴趣。一个好教师是让学生在乐中求学,不称职的教师会让学生死记,逼他们记,是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
二、学生厌学的表现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是睡懒觉,小声说话,做小动作,看课外书,戴耳机偷偷听音乐,不听讲,不记要点,不完成课堂作业。
迟到、旷课、早退、不完成课外作业。遇到这种情况任何负责任的老师都不会放任不管。批得轻了不起作用,批评的重了学生会与教师顶撞。课堂时间有限,每节课都有特定的任务,这样一来课堂上的任务完不成,教师就会补课,而学生就会觉得作业多任务重。为了保质量,有的学校把优差生分成不同的班级,最终的结果是优生之间竞争激烈,差生之间风气不良。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以语文教学为例,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认字,会用字组词,会用词写句子,并且会分析句子。使学生能够掌握听、说、读、写的技巧,形成一定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了解教材,弄清这节课要讲那些内容,有那些美学教。其次要了解学生,他们对那些内容有过接触,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在原有的基础上想使他们加深那些印象。
〈二〉在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办法1、变大班为标准班。一个班的人数过多,教师很难兼顾每个班的人数控制在30-40人之间,便于教师辅导管理。
2、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尽职尽责,严防学生掉队。现在农村小学班级人数不是很多,教师要利用好这个条件,层层把关,如果学生在某一级或某一学科知识、技能欠缺太多,以后再赶上来就会十分困难。
3、学生家长要及时与学校沟通,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要及时了解。还要对学生进行访谈,访谈是一中人际沟通的行为,是一中社会交往的过程,访谈时要互相信任,平等合作。按照美国学者塞德曼的观点,深度访谈至少应进行3次以上。[2](p173)。
4、采取务实的态度。如果学生确实没学好,又具备学习潜力,该留级的就不要勉强升级。农村的家长多数不想让孩子留级,他们怕负担过重,又认为学习又没有多大作用,干脆就让学生早点毕业好帮助家里干点农活。由于上述原因,他们就会想方设法找校长说情,有的家长说不通就算了,但有个别家长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就会与教师或校长吵架,说脏话就更不用说是什么奇怪的事了。所以,我们教师就要不怕麻烦地给家长做工作,耐心细致地去说服他们。
5、千万不要让孩子们去看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图书、报刊、录像等,更不能让他们上网打游戏。从理论上讲,学生上网可以查资料,学知识。但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自控能力、抗诱惑能力十分有限,时间长了,他们就会上瘾,学习成绩就会一落千丈6、各学科之间要相互配合,防止学生偏课,对已经有偏课现象的学生要个别辅导,查找其原因,寻找出路,让其悬崖勒马,及早回头。
7、善待差生。差生也有自尊心,我们要保护他们,给他们表现自我的机会,我们要善于利用两良机,把握机会,不失时机的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儿。错了给他们纠正,对了给他们表扬,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厌学问题,教师要研究教育方法。
1、重视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有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景中收集的一种教学研究方法。
例如对学生不当行为的观察吵闹或说话不适宜的运动不当地用材料损坏设备乱拿别人东西防碍他人学习违抗老师拒绝参加活动观察者每1。5分钟对自己的学生做一次记录,上表每一列代表1。5分钟。除此之外,还要用其它部分继续对相关事件进行记录,比如教师如何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做出反应,是点名、训斥或是转移学生注意等,然后学生如何对教师的反应作出回应;是争辩、抗议还是安静下来,按着不当行为是终止、减少还是继续。这样几个时间段记录下来,观察者就可以掌握一节课内,教师课堂管理的大致情形。
2、如何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研究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通常个案研究是对特定的人、事、物所进行的描述和分析。
个案研究的任务是对个案研究的行为、特征提出描述性的报告,并为最终判断提供现实的证据。
个案研究的步骤:
(1)、确定问题的性质问题是什么?如:学生厌学必须加以确认及界定。有时候问题的性质并不如问题表面上所显示的那么明显易查,因此确认问题性质时,研究者不要“以偏概全”来界定问题性质。
(2)、把握问题关键“哎!学校/想忘掉/书包小小/人却欲将老/上课想着睡觉/却被老师话打扰/托书发呆冲着墙微笑/哈欠连连眼疲劳/心中风儿飘飘/幻水波涛/长叹暗笑/受不了/啥时/跑!”[1](p1)应试教育的沉重负担使很多学生“人却欲将老”,这是济南市一位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做的诗,表达了自己严重的厌学情绪。斯宾塞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论述,他认为,儿童厌恶学习的欲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不良教育的后果。有的都是运有惩罚的办法强迫儿童接受“一些复杂的无从了解的事实”,“不能消化的知识”,而很小顾及儿童已有的经验和接受能力,因而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厌恶感。斯宾塞认为,书本知识的'学习应建立在儿童已有的实际经验基础上。“因为书中字句只有根据对事物和过程的接触已经相当广泛的时候,才应该给他介绍书籍所共给的那些新知识的源泉。
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
如:学生为什么会厌学?必须通过资料的收集,从问题的性质中找出相关资料再加以核对、评估及分析,进而确定问题要解决的答案。
(3)、了解问题的背景个案问题发生有其独特的背景和原因,以学生厌学为例,背景就是应试教育。翟静说,近几年来,由于应试教育引发的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一方面,有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由于学习压力大心情压抑。另一方面有的孩子考分越来越高,但行为能力越来越差。原由就是学生的时间紧,任务重,实际问题不会这样简单,问题的状况与理论上或理论上的普遍情况不尽相同。因此研究者必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问题发生的过程、条件,了解个案的内在动机和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
(4)、提出解决方案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研究者要根据自己的研究、观察、思考提出自己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案。我认为还有遵循以下原则。
a、整体性原则我们要实施整体办学,整体育人,以发挥学校教育的整体功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虽然也可以“整体办学、整体育人、整体发展”来概括整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但也要明确,它的核心是整体育人。学校要通过整体办学,调动整体教育力量,把学生作为整体去培养。
b、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的实质,就是要确认和落实学生是学习认识和身心发展的地位,在学校教育的全部活动中,要大力弘扬学生的主题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在主动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要真正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儿童,就必须、把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培育和发展学生“乐学、勤学、会学,自主、自理、自强”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作为一项根本性的教育任务落到实处。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的成功体验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增强信心,提高报负,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c、愉悦性原则要实施愉悦性原则,我们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优化校园环境的建设,创设具有儿童乐趣,催人奋发向前,与愉快教育宗旨相吻合的美化、绿化、净化的学校教育环境。还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5)、付诸行动检验效果解决问题的办法会有很多,比如:解决学生厌学的问题,有教师方面的也有学生方面的;有家长方面的也有社会环境的。这些方法哪些会有实效要在行动过程中加以检验。当解决问题的方法无效或出现新问题时,可以回到前一步骤,重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断的循环重复,直至问题的最终解决。
(6)、形成最佳决策解决的决策会很多,研究者要在比较评价各种结果的基础上选择最佳的决策。
例如要在个案研究对象是具体某位学生时,可以按下列步骤进行:
a、确定研究对象,选择一个厌学的学生。
b、收集他的个人资料如:性别、年龄、籍贯、身高、体重、病史、性格、气质、完成作业情况、考试成绩等。
学校方面的资料如:历次考试成绩、兴趣、智商等。
c、诊断与假设d、个案分析与指导e、实施个案指导f、形成结论总之,作为一个人民教师,首先要教好学生,给学生以知识、技能。其次要善于观察学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动向,看他们有没有厌学的倾向,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去认真的说服他们。彻底把“厌学”这一教育现象扼杀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红色文化展厅策划方案范文如何写 红色展馆 布展方案(九篇)
- 协议书草案 协议书草稿(三篇)
- 停电理赔申请书范本(优质15篇)
- 最新担任会长申请书(汇总13篇)
- 精选统计部门汇报材料格式范文汇总(9篇)
- 线上会议召开致辞范文(汇总10篇)
- 最新寒假住校申请书(实用19篇)
- 2023年困难材料申请书(汇总10篇)
- 最新现金折扣协议书(模板8篇)
- 最新寒假住校申请书汇总(模板19篇)
- 探索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重要性(汇总14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体会与收获大全(20篇)
- 平面设计师工作总结的实用指南(热门18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模板(优秀12篇)
- 个人简历电子版免费模板推荐(通用20篇)
- 免费个人简历电子版制作教程(模板17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通用23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重要性范文(19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核心要点(专业16篇)
- 学校贫困补助申请书的申请流程(热门18篇)
- 法制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大全(17篇)
- 教育工作者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模板18篇)
- 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案例(专业13篇)
- 教师的超市工作总结与计划(精选18篇)
- 单位趣味运动会总结(模板21篇)
- 礼品店创业计划书的重要性(实用16篇)
- 消防队月度工作总结报告(热门18篇)
- 工艺技术员工作总结(专业18篇)
- 大学学生会秘书处工作总结(模板22篇)
- 医院科秘书工作总结(专业14篇)
相关文档
-
2023年
驳 论 文800字初三(模板18篇)44下载数 136阅读数 -
最新
厌 学 驳 论 文的范文(精选12篇)33下载数 386阅读数 -
最新
驳 论 文800字高中(精选10篇)12下载数 673阅读数 -
初中
驳 论 文(模板15篇)45下载数 585阅读数 -
新闻
驳 论 文范文(实用15篇)16下载数 435阅读数 -
高中语文
驳 斥论 点方式及要求如何写 有驳 斥的议论 文(九篇)45下载数 542阅读数 -
高中语文
驳 斥论 点方式及要求如何写 议论 文中反驳 的方法(八篇)45下载数 232阅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