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实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8:44:14 页码:13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实用18篇)
2023-11-20 08:44:14    小编:ZTFB

人生就像一本书,每个阶段都需要总结和回顾。总结也可以通过和他人的交流和讨论来得到更多的启发和反思。小编精选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启发。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一

国务院刚成立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这些都说明了党和政府加快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信心和决心。而档案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信息化也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电子政务是社会不断发展、网络逐渐普遍的直接需求,其产生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知识和信息是其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不断深化的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是其外部的推动力。电子政务一般指政府机构为优化工作流程和重组政府组织结构,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建成的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简单来说,电子政务模型可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部门内部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兑现信息化管理、自动化办公、科学化决策;一种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运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增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增强服务职能及促进政务公开等。

2.1b/s技术。

b/s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结构基于“网站”的形式。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如internet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或sql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互换。

b/s结构具有如下的特点:

b/s建立在浏览器上,能更加丰富与生动的表现方式和用户交流;。

b/s建立在广域网之上,对安全的控制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面向的是不可知的用户群;。

2.2关系数据库技术。

2.2.1一个关系数据库包含了进入预先定义的各类之内的一组表格。每组表格(有时被称为一个关系)包括用列表示的一个或者更多的数据种类。每行包罗唯一的一个数据实体,这些数据是要被列定义的种类。还有的一个表格会描述一个订单:产品、客户、日期、销售价格等等。数据库的一个使用者可以获得适应了该使用者的需要的数据库的观点。

2.2.2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database)的定义造成元数据的一张表格或者造成表格、列、范围与约束的正式描述。重要的关系数据库:oracle是oracle公司的,中文名称是甲骨文公司,还有sql,access;db2是ibm的,中文名称叫国际商务机器公司。现在主流的关系数据库还有微软的sqlserver,sybase公司的sybase,(英孚美)软件公司的informix和免费的mysql等。

2.3工作流技术。

2.3.1工作流程的计算模型、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进行表示并对其实施计算的就叫工作流(workflow)。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去定义、执行与管理工作流,协调工作流执行过程中工作之间和群体成员之间的信息交互的就是工作流管理系统(workflowmanagementsystem,wfms)的主要功能。在最顶层上,wfms应能提供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支持:

(1)模板定义功能。

对工作流过程及其组成活动定义和建模;。

(2)实例驱动功能。

在运行环境中管理工作流过程,对工作流过程中的活动进行调度;。

(3)运行交互功能。

指在工作流运行中,wfms与用户(业务工作的参与者或控制者)及外部应用程序工具交互的功能。

2.3.2工作流引擎是适应现代办公多样化的一个核心模块,通过它可以满足日常业务办公的流程变化、人员变化和业务变化的需求,满足业务重组和快速定制的需求。其主要功能包括:

(1)流程模板定制,包括流程的期限控制、人员控制、要件控制、步骤定义、线索控制、事件控制、表单控制等定义。

(2)流程实例驱动,包括流程实例化、流程运转、条件分支驱动等。

(3)流程实例监控,包括流转状态监控、流转人工干预、统计分析等。

3.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3.1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的现状分析。

3.1.1我国电子政务的主体是各级政府机关,如党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广义上的政府机关。因此,广义的电子政务既包括政府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能,也包括国家立法、司法机关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管理活动的开展和事务的处理。狭义的政府机关通常专指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这也是我国目前电子政务的主要实施机关。

3.1.2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需要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传输技术结合起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这就需要一个对专门对系统进行开发和维护的队伍,但政府部门不管是从自身职能上还是有关编制、体制上,都不可能供养这样一个队伍,一些负责技术开发和网络维护的公司应运而生,这些公司开发出相应的信息安全系统后,通过有关部门的鉴定和评估后,形成这一类系统解决方案的国家标准和范本。

3.2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存在的问题。

3.2.1由于没有统一的电子政务管理机构,使得同级部门间横向交流难、沟通难,下级部门间纵向政令不畅通,要想实施涉及跨级别、跨行业、跨部门的项目更是困难。二是缺乏规范化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配备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和认证机制等,是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要求。但各级政府一般只从技术层面上采取措施,去保障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却忽略了建设规范的管理体制。

3.2.2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没有统一的信息安全标准与协议,而这些系统存在的漏洞往往为黑客和病毒入侵提供平台,使得在安全性与网络性能之间难以兼顾。由于网络建设规划缺少安全设计以及前瞻性的系统规划,再加上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资金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使得电子政务在具体运行中,由于多个瓶颈限制网络流量,缺乏统一规划的ip地址。

3.2.3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使用范围涉及面广,环节多,涉及人员多,流程复杂,有的系统内有上千台计算机终端。由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起点不高,许多政府工作人员没有受到过有关电子政务方面的教育培训,对电子政务缺乏科学、正确的认识,信息素养总体水平不高,不适应信息化办公的要求。很多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希望管理和服务更加专业化、网络化,追求办公手段的现代化和自动化、办公效率的提高,却不重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问题,交叉使用移动存储介质等安全保密意识不强的行为常常为电子政务系统带来安全隐患。

4.结语。

电子政务,实质上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网络上实现政论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保密局教材编写组.保密工作概论[m].北京:金城出版社,20xx.

[2]张振,王惠芳.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与设计[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xx(11).

[3]赵衍.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安全保障策略[j].上海管理科学,20xx(4).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二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各个行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就政务服务领域而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电子政务信息的建设和发展。但就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来看,受传统“条块分割”的理念和管理体制影响,其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信息资源间的流动性较差,严重阻碍着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笔者即从当前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就云计算环境背景下的信息资源整合措施,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促使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更加广泛应用的同时,带动了我国电子政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就目前国内电子政务的建设发展现状而言,其仍处于起步发展的阶段,并且受传统的“条块分割”理念和管理体制影响,在电子政务建设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阻碍者电子政务进一步的良性发展。云计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可实现高度虚拟化的资源创建,同时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可有效解决现阶段信息资源整合面临的信息孤岛问题,提高信息整合科学性和工作效率。

1云计算技术概述。

云计算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其本质是一种新型的交付模式和it部署模式,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云计算可实现计算任务的分散处理,在不同的系统中进行计算,从而打破固有计算模式存储能力、运算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获得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云计算技术的提出,开创了“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软件即服务”等全新的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共享效率和综合利用率,同时具有成本低廉、高运行效率等优点。针对当前电子政务建设发展面临的用户群体分散、信息孤岛等问题,应用云计算技术都可以更好地解决,并借助云计算的先进技术优势,提高信息资源的交流和联系,优化电子政务信息整合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现阶段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2.1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随着电子政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多数省级政府机关和中央政府机关,都成功建立了其相应的信息系统,有效促进了我国电子政务体系的建设发展。但这些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普遍是以当地政府的政务需求进行设计和建设的,系统较为独立和封闭,较难实现不同地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2.2信息资源共享效率低下。

就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相关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来看,受复杂的利益分配关系影响,其内部的电子政务信息网络结构较为复杂,部门之间的信息流动性差,普遍不具备良好的信息共享功能。此外,多数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意识薄弱,主观上不愿意进行信息共享,同时不同部门间的.信息系统使用的标准也不尽相同,进一步增大了信息共享的实施难度,从而造成了巨大的信息资源浪费。

2.3信息资源综合利用率偏低。

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在现代社会建设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愈发突出。但就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利用现状来看,其普遍不具备现代化的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和信息价值挖掘能力,多数信息资源处于封闭和垄断状态,即使建立有政府部门的数据库,数据库的分类和组织结构也往往不够科学和合理,不便于信息的查询和使用,从而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加工和利用,无法发挥数据库的实际效用和价值。

3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措施分析。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只有在现代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发展实际要求基础上,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才能切实提高信息资源间的流动性,提高信息资源的科学性和工作效率。

3.1数据整合分析。

对于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工作而言,数据整合是其整个工作的基础。电子政务具有典型的分布式应用特征,其数据资源分布在不同的部门和地区,并且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以非结构化信息和半结构化信息为主,在信息资源整合阶段,较难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针对这一问题,相关工作过人员可借助云计算技术,通过构建业务云、公共云和支撑云的方式,针对分散在不同部门地区的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筛选和整合,进而提高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2业务流程整合分析。

政务流程具体是指一组为公众提供对应产品或服务的结构化的活动集合,是政府部门行使自身职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行政活动的综合。传统模式下,政务流程极为分散且复杂,不同的业务流程根据人力分配、地理位置等标准,分割在不同的部门,从而给业务流程整合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云计算背景下,相关工作人员可借助云计算技术,以政务流为整合主线,根据工作流建模工具对业务流程进行划分,在云內完成相应的业务流整合,以避免信息重复收集、加工、存储等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背景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就电子政务体系建设发展而言,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进一步提高对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视,通过云计算技术的科学运用,解决传统信息资源整合工作中存在的数据整合和业务整合问题,提高信息资源整合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冰洁,罗贤春,李伶思等.我国政务信息资源研究热点主题领域与趋势[j].现代情报,20xx(12).

[2]马轩,李建清.云计算在政府服务平台中的应用[j].科技风,20xx(24).

[3]雷东.刍议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j].新西部(下旬刊),20xx(12).

[4]刘超慧,王艳杰,周九常等.我国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xx(08).

[5]牛力,李月,韩小汀等.我国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研究综述[j].情报杂志,20xx(05).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三

根据市场续期和产品发展的趋势,设计开发一套符合重庆市各区(县)党政机关要求的应用集中模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

应用集中式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在现有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基础上的一种必然需求,主要特征如下:

其核心任务是:为重庆市各区县的党政机关建立一个统一的办公自动化平台,实现办公业务集中,办公数据集中。它不是一个简单的通用办公,它能够作为各使用单位的业务数据交换平台,从中获得授权的信息支持。把“办公”的概念推广到“管理”、“服务”、“决策”等多个方面。

其应用模式是:各区(县)统一建立一套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统一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区(县)各党政机关、下属各部门、委办局、街道办事处、乡镇的工作人员、作为系统的用户,在同一个办公平台下进行办公事务的处理。各单位的办公事务、系统管理、资源分配、权限控制等业务相对独立,单位直之间又可以进行协同办公和公文流转。

技术先进性。

技术的先进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化阶段:从电脑打字到oa的推广。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四

软件系统的名称:oa系统。

项目开发者:常州伍杰科技软件有限公司。

以后遇到再补充。

软件工程导论(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海藩.

it项目开发与管理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苏宝莉。

《软件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齐治昌谭庆平宁洪。

《实用软件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二版郑人杰殷人昆陶永雷。

a.功能: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管理,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内部邮件系统,工作流程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绩效考核管理系统,新闻管理系统。内部邮件主要用户公司内部员工及领导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工作流程主要用户员工及领导处理日常工作提供系统化管理,从有纸化向无纸化的转变;档案管理主要对公司重要的档案,或者其他重要文档进行管理,可以把某个文档进行共享,这样方便员工及领导的查阅,提高工作效率;绩效考核主要对公司中上层领导进行工作情况的考核;新闻管理系统主要对公司内部的通知、重要实事等信息向所有员工进行通报。

b.性能:该系统主要是提高用户办公的工作效率,同时节约公司的资源。系统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接口的开发和设计是建设的重点,应保证系统符合用户的需求,用户操作简单,接口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

c.输入:用户的账号,密码以及相应数据操作。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五

第二,以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运作高效化。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核心问题,它是衡量行政活动是否成功,行政管理是否现代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影响行政效率的诸多因素中,科学技术是重要因素之一。能否大幅度提高行政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把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地运用于行政管理。

二是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完备信息进行科学决策,降低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行政决策是行政活动的先导,是政府管理成败的关键,而成功决策的关键在于信息占有量的完备。信息技术使得公共行政的决策可以在广泛了解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实现行政决策的理性化、科学化,避免了靠经验决策和决策信息不完备导致的盲目决策所带来的损失,从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三是运用信息技术重塑行政服务流程。随着电子政务的广泛实施,政府行政的时间、空间、部门限制被打破,政府各部门可以通过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向社会、企业、公民提供快速、便捷、高效、双向互动、远程虚拟、零时间零距离的一站式服务,从体制上杜绝公文旅行现象。在我国目前较为成功的试点是上海的社会保障“一卡通”,它是由政府发放、通过市社会保障和市民服务信息系统方便市民办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优待抚恤、公积金贷款申请等个人相关社会事务的集成卡,它基本实现了在就医、劳保、公安、民政、公积金等领域的一站式服务,同时还正在积极开发新的功能。

织结构扁平化,减少由中间环节层层过滤造成的信息失真与丢失以及高额的行政成本;其次,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政府对社会的回应力,根据决策的性质把相关的决策权交给最适宜的工作层次,提高决策的速度和有效性。

第四,以电子政务促进公务人员素质的提高。建立现代政府,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电子政府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处理过去需要大量人员处理的行政业务,改变了传统政府管理高度依赖行政人员的现象,从而使政府减员成为必然。与此同时,电子政务对行政人员在知识、技能、观念和认知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行政人员不断地学习和培训,以适应现代政府管理的需求。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远程教育、网络学校等教育方式出现,为公务人员的学习培训提供了便利,促进行政人员学习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掌握和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工具。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六

摘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各种软件、app开始在我国出现并投入使用,这些软件、app优越的性能以及快捷的使用方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青睐。我国政府部门开始使用电子政务系统软件进行办公,通过这一新方式对部分事务进行处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目前复杂的网络环境会给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应用带来众多不良影响,政府部门应该注重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安全,并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保证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在安全的条件下应用。更多微电子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电子政务系统软件是我国政府部门构建的一个可以进行实践工作、实际管理的工作软件,它以网络平台作为自身依托,通过网络平台发挥出功能,可以对众多事务进行处理,让各个政府部分的服务水平与工作水平获得提升。但是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应用需要借助网络,目前网络环境较为复杂,有众多隐患对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产生威胁,而且电子政务系统软件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漏洞,这也容易让网络病毒拥有可乘之机,因此,政府部门需要重视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在应用中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制定防范措施为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安全应用提供保障。

1.1信息安全方面。

非授权访问是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在信息安全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很多用户在没有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就进入网站,对网站内容进行访问,这些用户的行为存在着一定非法的性质,因为他们避开了系统中所拥有的访问控制机制,这些没有得到授权的用户对网络、网站进行访问是时会进行各类破坏活动,例如非法操作、网络攻击等,给电子政府系统软件的使用造成影响,对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生存环境造成威胁。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信息泄露与信息丢失的情况,这些信息包括可以对电子政务系统软件进行使用的账号、密码,一旦有人掌握了这些账号、密码,他们就有了对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以及电子政务系统软件所使用网络进行攻击的条件,造成网络内部攻击。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70%以上关于电子政务统以及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攻击来自内部,这充分说明了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在应用上存在着信息安全问题。

1.2网络安全方面。

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应用的前提条件是电子政务网络性能的优越以及规模的扩大,但是这样的结果是增加了原有的通讯线路,通讯线路增加的直接结果就是改变了网络原有的'环境,提高了安全问题出现的几率。电子政务网络自身抵抗网络风险的能力较差,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应用很容易受到网络安全问题的威胁。网络在逐渐普及,每个人都有上网的权力,网络环境也因此而变得复杂,这增加了网络安全对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以及电子政务网络的威胁。在网络安全上,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应用面临的安全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的网络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网络结构会因此而出现不同的变化,导致网络性能出现问题,给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应用带来众多安全问题;其次,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存在着众多的工作模块,这些工作模块负责不同事务的管理,例如财务、人事,是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不可缺少的,但正是这些工作模块降低了网络稳定性,很容易导致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问题。

1.3数据安全方面。

在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应用过程中,会出现与其他软件、其他网络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情况,很多进入到电子政务网络内部,被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使用的数据安全性难以确定,由于电子政务网络的不稳定,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很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漏洞,如果电子政务软件使用的数据中含有*客攻击或木马病毒,那么对于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会造成严重影响,很多重要信息会因此而流失,部分机密文件也也会因此而泄露。数据安全是电子政务系统软件面临的重大问题,导致这一方面问题出现的因素较多,所造成的影响与后果较为严重,在对电子政务系统软件进行使用时应该注意这一方面的问题,提升自身安全防范意识。

2.1控制用户访问。

政府部门应该对于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信息安全问题加以重视,对各类用户访问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行为加以控制,对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访问以及使用设置权限。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对访问规范、使用规范进行编制,外来用户在对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访问行为以及操作都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减少外部存在的安全隐患。在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内部应设置防火墙,通过防火墙对一些不良信息、有害信息进行过滤,保证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内部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减少因信息传输产生的安全问题。如果存在网络入侵问题,应及时警告入侵者并高职管理员,降低这些非法行为对电子政务系统软件造成的危害,保证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信息安全。

2.2建设安全网络。

有些政府部门过于注重电子政务网络以及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的安全,他们会选择建设独立系统的网络,这样的结果是网络安全得到了保证,但是无法实现与其他方面的信息共享。因此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建设安全网络,让电子政务网络以及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运行是最为重要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网关的建设,减少其他类型信息的进入,将自身的信息中心与电子政务网络进行合并,电子政务网络可以对信息以及电子政务软件进行统一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也能够因此对网络的整体情况进行掌握,如果存在安全隐患可以及时的排除,对安全网络进行建设。

2.3保护数据信息。

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中的数据信息与政府工作有着直接关联,如果出现问题会对政府工作以及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电子政务软件的应用过程中,应该注重安全防范,加强对自身数据信息的保护。首先需要对软件内部文件进行加密处理,保证内部信息的完整性;其次,在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内部建设数据库,对部分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再次,对数据传输通道进行管理,减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篡改、假冒等情况,让数据信息的安全得到保障,让数据信息能够在电子政务系统软件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七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根据联合国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

电子政务的发展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政治家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的用户,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各项决策活动的政府,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现有的政府组织形态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已经存在了2以上。随着网络时代和网络经济的来临,管理正由传统的金字塔模式走向网络模式。政府的组织形态也有可能由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向错综复杂的、水平的网状结构转变,减少管理的层次,以各种形式通过网络与企业和民众建立直接的联系。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学者将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看作是对原有的政府形态进行改造的过程,希望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最终构造出一个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形态。

电子政务的发展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机遇。我国政府的现代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在信息时代,就像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企业必备的手段一样,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治国不可或缺的工具。

1.电子商务:在以认证中心ca以及公开密钥加密体系pki等技术构建的信息安全环境,推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以电子化的信息交换方式进行通讯和信息交换处理。

2.电子采购和招投标:在电子商务的安全环境下,推动政府部门以电子化的方式与供应商在线进行采购,交易和支付处理作业。

3.电子福利支付:运用电子资料交换,智能卡等方式,处理政府各种社会福利作业,直接将政府各种社会福利直接支付给受益人。

4.电子邮递:建立政府整体性的电子邮递系统,并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

5.电子资料库:建立各种资料库,并给人们方便的方法获得资料。

6.电子化公文流转:公文制作和管理电脑化作业,并通过网络进行公文交换,随时随地的获得政府资料。

7.电子税务:在网络上或其他渠道上提供电子化表格,使人们通过网络足不出户进行保税。

8.电子身份认证:以一张智能卡集合个人的医疗资料、个人身份证、工作状况、个人信用、个人经历、收入和缴税情况、公积金、养老保险、房产资料、指纹等身份识别信息,通过网络实现政府部门的各项便民服务程序。

我们的信息平台提供强大的公文和工作流处理功能,可以圆满完成政府公文流转和文件报送的全部流程。同时,还提供了政府部门考勤、档案、物资等日常管理的专属功能模块,有效地实现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建设工作,并可以同政府网站、其它信息化系统建立连接,实现信息流的集中存储和全局共享。

在初始阶段,我们为您提供一个通用的商品化的该平台系统平台,它集中了一般政府办公系统大部分的功能,如收发文管理、信息存放整理、办公工具、交流论坛等,协助用户在短期内迅速实现日常办公中的常见流程。

同时,系统提供了通用的开发平台和工具,在此基础上根据客户的业务情况和特殊需求,制定相应的业务处理模块。这样从最普遍工作的网络办公开始,分步骤的实施整个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功能,使机关的信息化程度和办公效率平稳提升到一个更高、更深入的层次。

系统这种特点使国家的投资见效快,不必经历系统开通前长时期的工作延误,不必担心传统办公向网络办公方式变革中的“阵痛”,易于为管理层接受,也有利于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我们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开发接口,便于各个机关根据自身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专项业务处理模块,如环保部门的环保监察系统、教育部门的校长办公系统和教务系统等。同时,利用统一化的界面控制接口,使后续的开发模块能够让已经熟悉本系统的人员轻松上手,而不需要太多的附加培训。节省培训时间,加大推广力度,提高了办公效率.

随着各个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发展,我们逐步把单一服务器的网络结构过渡到多个服务器分布式信息处理的.网络结构,由点及面的推广整个办公自动化应用。这样,在整个网络上各服务器各司其职,不仅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响应速度,还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为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利用各个该平台系统无缝嵌接的特点,可以实现各级机关之间的统一协调,使办公自动化能够实现更广意义上的协作。

严格的人员和权限管理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基础和成功使用的保障,结合各级政府机关的人员管理和公文的行文关系,我们可以对机关内所有的上网人员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我们可以将所有的人员按照部门分为几个等级,比如一般的从局、司、处、科到一般工作人员,并对每名人员确定了其上下级、伙伴及邻居关系,形成了一个“人员管理树”,构成了整个信息系统应用的基础。

该平台的用户使用平台是开放的,但是系统的使用界面是统一的。统一在一个左右分割的标准工作区里。左侧是所有功能的菜单式列表,右侧则是相应的操作处理区。在这个工作区里,每一位工作人员可以安排自己的工作,亦可以实现发文、收文和签报等公文处理,查看各类政务信息,并实现机关内部的一些事务管理。该平台还提供了丰富的人员交流、资料查询、个人管理等功能,极大的突破了传统oa系统仅提供公文流转功能的思想限制。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八

电子政务,顾名思义,它包括了电子和政务两方面内容,一味地强调电子和一味地强调政务都是不足取的。前者只是政府信息化建设的一次“改动”,简而言之就是“以前用墨水,现在用键盘”;后者则仅仅是意识形态上的一次“假革命”,并没有根本意义上的变革。电子政务,应该是一项以政府行政管理为主,信息化产业建设为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既要电子,又要政务”。

要电子,不是简简单单地将政府办公的流程计算机化,它是以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为目的的,因此,这里所说的“电子”,是要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更新、共享与维护。针对“孤岛型”电子政务的产生,在设计之初,电子政务的整体构架就要将信息资源的上述四个环节全部考虑进去,其中数据开发由信息资源开发商完成,管理和集成则依赖于平台集成商,从而终结信息孤岛。

要政务,就是要以政务流为主线,逐个环节地实现政府业务流的信息化,以避免固化或强化现有的政府结构和通过信息化实现政府重构的不良后果。这很象“筛沙子”的感觉,首先筛细沙,就是将最急需的政府业务流筛选出来,然后换筛网再筛粗沙,反复几次后,将粗细有秩的沙料逐一加工,即逐个环节地实现业务流的信息化,而那些最后剩下的“砾石”部门就是最后要调整的政府机构了。这样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既可以防止“一刀切”、“一次性否定”的恶果,又可以避免全盘并构的不良影响,从而抵制“克隆型”和“冒进型”电子政务的滋生。

电子政务给政府体制与职能带来的转变。

所谓电子政务的体制条件,是指我们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切不可将现有的政府管理、运作的框架简单地搬到网络上,或者按照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将电子手段加入其中。而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对现行的政府管理职能、组织以及行政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革,从而为电子政务的推进创造好的体制条件。特别在加入wto后,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在这方面,关键要解决好职能的科学配置、组织机构的整合以及行政流程的重组等三个问题。

从政府职能的科学配置来看,核心是要按照市场经济和发展电子政务的要求,以及我国加入wto面临的客观环境,重新定位政府的角色,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要实现这一目标,至少有三个问题急需解决:首先,要树立“科学管理、优质服务”的职能意识。其次,在行政体系内部,要合理界定和划分政府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加强管理与服务的有效性。再次,在重新界定政府职能中,要把政府职能的转变放在关键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上述三个问题解决的程度,将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从政府组织机构的整合来看,关键要按照电子政务的要求,深化政府机构改革,通过组织整合,使政府机构的运行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的需要。

从行政流程的重组来看。电子政务不是单纯地将原来手工完成的任务交给计算机系统自动完成,电子政务的核心是“政务”,“电子”只是系统的基础和使能条件。应该利用电子政务实施的时机对政务流程进行重新的审视、思考和再设计。从而带来政府运作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指标上的提高。这方面可以借鉴的理论有bpr(经营过程重组),bpi(经营过程改进)等管理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在电子政务的实践中,要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传统行政流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使政府管理和服务更加符合电子政务“简便、透明和高效”客观要求。在这方面关键要解决好以下四个问题: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政府部门工作规范;其次,对现行的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再次,要制定有关政务公开的具体实施办法,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最后,要认真清理收费项目,改革收费管理制度。只有在上述四个领域的改革取得显着成效,行政流程的改革才有可能真正深入下去。

电子政务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在充分肯定我国电子政务取得重要进展,给政府体制与职能带来改变的同时,其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

(1)建立统一的政府信息网问题。美国政府信息网络基本上都是在公共电信网络上建立虚拟专网。联邦政府机构正着手建立统一的联邦政府信息网络。在州政府一级已规划或实施了统一的连接州政府各个机构以及各大学和图书馆的网络。目前我国统一的政府信息网络还未形成,以此为目标的金桥工程进展并不理想。要实现电子政务须首先建立各级政府的信息网络。虽然一些部门如广播电视、铁路、航运、民航、公安等已建立一定规模的网络,但距统一的政府信息网络还有相当距离。

(2)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可靠性问题。美国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非常完善,星级宾馆和饭店都有专门的上网接口,就连机场的公用电话也有上网接口,只要你手中有台电脑,就可随时上网。这是美国建立电子政务不可缺少的硬件设施。而我国远达不到这一水平。因此,必须先发展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县镇一级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并提高其质量和可靠性。

(3)安全与保密问题。网络的安全对于政府和用户都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应仿照发达国家的做法,从技术和立法两个方面提高网络的安全与保密性,以使政府和用户对电子政务充满信心,并保证网络的安全运行。

(4)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是电子政务网络互联互通、安全可靠及网络互操作性的保证。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应在有关部门的统一指导下规范有序地进行。

(5)电子政务网络的管理与电子政务法规问题。美国政府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政府信息化组织与管理体系。所有联邦政府部门均设有直接面向部门主要领导的信息主管和办事机构。我国政府各个部门也应制定本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战略”,在电子政务网络的管理方面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并制定相应的法规。

针对问题,必须有效的解决办法:

1)加强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考虑到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特点,同时借鉴美国在电子政务上成功的经验,我国的电子政务应由政府统一组织领导。

2)构建统一的网络平台。在我国应逐级建立政府部门网站和网络平台,从国家一级一直到省、地、市、县级。

3)实现互联网产业化运作。美国信息产业兴旺发达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以市场为杠杆进行驱动。互联网的产业化是加快我国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子政务工作效率、减少政府开支的必由之路。同时,产业化也提高了信息技术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成本。

4)制订相关标准。为了确保电子政务网络的无缝连接及电子政务的互操作性、有序性,应在我国标准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组织下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标准化活动,并尽快制定有关标准。

5)建立和完善我国电子政务的法律和法规体系,尽可能地与国际相关法律和惯例接轨。同时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应通过各种方式加强法制教育。

6)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应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和公民的计算机培训,提高计算机的普及率,使公民能通过网络与政府部门互动。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九

中办发[2002]17号文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

一、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统一规划,加强领导。电子政务建设必须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制定总体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需求主导,突出重点。电子政务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政府业务的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要求,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电子政务建设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基础、业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加强整合,促进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统一标准,保障安全。加快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标准规范,大力推进统一标准的贯彻落实。

二、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网络平台发挥支持作用;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性、战略性政务信息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明显提高;初步形成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和标准逐步完善,这些工作完成后,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将得到较大改善和加强,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将初步形成。为下一个五年计划期的电子政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十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为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保密的要求,有效遏制重复建设,要加快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网络平台。电子政务网络由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构成、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副省级以下政务部门的办公网物理隔离。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要统一标准,利用统一网络平台,促进各个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统一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络平台。在运行中逐步完善。

(二)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为了提高决策、监管和服务水平,逐步规范政府业务流程,维护社会稳定,要加快12个重要业务系统建设:继续完善已取得初步成效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关、金税和金融监管(含金卡)4个工程,促进业务协同、资源整合;启动和加快建设宏观经济管理、金财、金盾、金审、社会保障、金农、金质、金水等8个业务系统工程建设。业务系统建设要统一规划,分工负责,分阶段推进。党的工作业务系统建设方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提出。

2013-6-19。

第1页,共5页。

(三)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为了满足社会对政务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国家要组织编制政务信息资源建设专项规划,设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启动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的建设。

(四)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各级政务部门要加快政务信息公开的步伐。在内部业务网络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动各级政府开展对企业和公众的服务,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近两年重点建设并整合中央和地方的综合门户网站,促进政务公开、行政审批、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环境保护、“防伪打假”、“扫黄打非”等服务。

(五)基本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要组织建立我国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逐步完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电子政务信任体系,加强关键性安全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建立应急支援中心和数据灾难备份基础设施。

(六)完善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逐步制定电子政务建设所需的标准和规范。今年要优先制定业务协同、信息共享和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标准,加快建立健全电子政务标准实施机制。

(七)加强公务员信息化培训和考核。要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开展公务员的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定考核标准和制度。今年要制定公务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标准和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教材,落实培训机构。

(八)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法制建设。适时提出比较成熟的立法建议,推动相关配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加快研究和制定电子签章、政府信息公开及网络与信息安全、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基本形成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提出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网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健康发展,现就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主要原则。

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要坚持以下原则:。

——需求主导,统筹规划。根据中央和地方开展电子政务建设对网络的需求,按照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整合资源,服务应用。充分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加强已有网络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形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为各地区各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网络服务。

——着眼发展,注重安全。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安全,综合采取技术和管理等措施,确保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和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

二、建设目标。

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由基于国家电子政务传输网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组成。政务内网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业务网络互联互通形成,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的需要,同时满足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特殊办公需要;政务外网主要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

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目标是:用3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建成基本满足各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需要的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健全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完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管理体制,为电子政务发展提供网络支持。

四、工作部署。

(一)统一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国家电子政务管理机构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利用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形成中央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并负责协调各级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的互联互通,形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中央和地方要结合实际,逐步整合业已存在的专用传输骨干网;确有需要的,经审批后允许继续存在。各地区各部门不得自己重新铺设独立线路和组成传输骨干网。

(二)推进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会同国务院办公厅统筹协调政务内网建设,分别向党中央、国务院各所属部门提供网络支持,确保己有业务网络间互联互通。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统筹协调政务外网管理,为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建设提供网络支持。中共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统一规划的网络地址和域名,分别建设和管理各自的业务网络。各地区要基于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传输骨干网,推进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建设。

(三)保障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的建设要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要求,分别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要通过建立统一的密码和密钥管理体系、网络信任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分级、分层、分域保障信息安全。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要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保密规定执行。

(四)推进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分别组织协调党中央、国务院各所属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部署,并抓好督促指导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统一要求和相关标准,根据各自职能和工作实际,明确本地区本部门业务应用系统的部署范围,加强信息资源开发,推动相关业务应用。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国家信息中心:

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02〕17号)和《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18号)的要求,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以下简称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目前取得显著进展,已经初步具备承载中央政务部门主要业务的能力。为进一步加快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维护国家政务外网的统一、完整和有效运营,推动各级政务部门利用国家政务外网开展各类业务应用,充分发挥国家电子政务公共设施的作用和效能,现就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国家政务外网由中央政务外网和地方政务外网组成,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建设。各部门、各地方要充分认识加快国家政务外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按照中办发[2006]18号文件提出的建设目标,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国家政务外网建设。国家政务外网的建设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底前,基本建成从中央到地方统一的国家政务外网,横向要连接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各级政务部门,纵向要覆盖中央、省、地(市)、县,满足各级政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要。

二、中央各部门要抓紧制定本部门利用国家政务外网开展业务应用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尚未实现与国家政务外网连接的部门,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于2010年初完成接入国家政务外网的工作;已实现与国家政务外网连接的部门,要尽快将各类可在国家政务外网上运行的业务系统向国家政务外网上迁移;已利用国家政务外网开展业务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应用,扩大范围。今后凡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范畴及不需在国家电子政务内网上部署的业务应用,原则上应纳入国家政务外网运行。

三、各省区市要认真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大力推进本地政务外网建设,在2010年底前基本实现对省、地(市)、县政务部门的网络覆盖,确保国家政务外网的统一性和完整性。已建或在建地方政务外网的省区市,要按照国家政务外网的统一规划和标准规范,进一步拓展、改造和完善本地政务外网,实现与中央政务外网的有效对接和畅通运行;尚未建设地方政务外网的省区市,要抓紧确定本地政务外网的建设和运维单位,充分利用现有政务网络、技术队伍和资金渠道,加快整合构建,尽快完成本地政务外网建设工作。各地方已建且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务网络,应纳入国家政务外网体系,实现与中央政务外网的互联互通。鼓励地(市)以下政务部门利用多种接入方式(如互联网安全接入等)构建本地政务外网。

四、国家信息中心要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承担国家政务外网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国家政务外网的统一规划,制订相关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安全策略和管理办法,规划和管理国家政务外网ip地址和域名,承担中央政务外网的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等工作,对地方政务外网建设和运行进行业务指导。国家信息中心要为中央各部门在政务外网上开展业务和实现数据共享提供技术支持,为中央和地方政务外网的协调、衔接做好服务。国家信息中心要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保障国家政务外网的畅通、安全和可靠运行。

五、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国家政务外网协同工作机制。国家信息中心统一受理中央政务部门利用国家政务外网的业务,并协调地方做好网络开通、业务承载、故障处理和客户服务等工作。各地方政务外网的建设和运维单位,要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和管理规范,在国家信息中心的协调、指导下,做好本地区政务外网的规划、建设和运行、服务工作,保障本地各级政务部门业务应用的顺利开展和安全可靠运行。

六、要加强国家政务外网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央和地方政务外网的建设和运维单位,要切实落实网络安全保障责任制,明确国家政务外网信息安全主管领导和工作部门,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要按照国家政务外网统一规划,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和统一的网络信任体系。要定期对中央和地方政务外网进行安全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国家政务外网的安全可靠。

七、各级政务部门要根据国家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规定,确定国家政务外网上运行的业务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采取相应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措施,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保障各自业务系统的信息安全。

八、要不断提高国家政务外网的服务水平。中央和地方政务外网的建设和运维单位,要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体系。要注重抓好管理标准、安全保障、响应能力和人才队伍等基础能力建设,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紧密跟踪研究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模式的新问题、新动向,不断改善服务质量,切实提高国家政务外网整体服务水平。

九、为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充分利用好国家已建电子政务公共设施,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后原则上不再批准建设新的部门专用业务网络。财政部门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部门专用业务网络运行维护经费,并将根据各政务部门业务系统在国家政务外网上部署的进展情况,相应调整业务系统的运行维护费用,同时合理安排国家政务外网运行维护费用。

十、各省区市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门要相互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国家政务外网项目的组织、协调、审批和相关经费的落实工作。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项目建设进度、建设内容、概预算执行情况的检查或稽查。

十一、国家对地方政务外网建设确有经费困难的西部省区和享受西部政策的部分中部地区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请相关省区市发展改革委按照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在项目可研报告批复后,将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十

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是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系统分析方法。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成果的体现,是投资者进行项目最终决策的重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第一,总论。总论即项目的基本情况。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中,这一部分特别重要,项目的报批、贷款的申请、合作对象的吸引主要靠这一部分。总论的内容一般包括项目的背景、项目的历史、项目概要以及项目承办人四个方面。

第二,基本问题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本问题研究,是对各个专题研究报告进行汇总统一、平衡后所作的较原则、较系统的概述。主要内容为:市场情况与企业规模;资源与原料及协作条件;厂址选择方案;项目技术方案;环保、节能方案;工厂管理机构和员工方案;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方案;资金筹措;经济评价;结论等。

(1)设计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对预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论证,所以必须设计研究方案,才能明确研究对象。

(2)内容真实。

可行性研究报告涉及的内容以及反映情况的数据,必须绝对真实可靠,不允许有任何偏差及失误。其中所运用的资料、数据,都要经过反复核实,以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3)预测准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决策前的活动。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4)论证严密。

论证性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一个显著特点。要使其有论证性,必须做到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既要做宏观的分析,又要做微观的分析。

第一阶段:初期工作。

(1)收集资料。包括业主的要求,业主已经完成的研究成果,市场、厂址、原料、能源、运输、维修、共用设施、环境、劳动力来源、资金来源、税务、设备材料价格、物价上涨率等有关资料。

(2)现场考察。考察所有可利用的厂址、废料堆场和水源状况,与业主方技术人员初步商讨设计资料、设计原则和工艺技术方案。

(3)数据评估。认真检查所有数据及其来源,分析项目潜在的致命缺陷和设计难点,审查并确认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技术方案。

(4)初步报告。扼要总结初期工作,列出所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分析项目潜在的致命缺陷,确定参与方案比较的工艺方案。

初步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方可进行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如业主认为项目确实存在不可逆转的致命缺陷,则可及时终止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可选方案评价。

(1)制定设计原则。以现有资料为基础来确定设计原则,该原则必须满足技术方案和产量的要求,当进一步获得资料后,可对原则进行补充和修订。

(2)技术方案比较。对选择的各专业工艺技术方案从技术上和经济上进行比较,提出最后的入选方案。

(3)初步估算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为确定初步的工程现金流量,将对基建投资和生产成本进行初步估算,通过比较,可以判定规模经济及分段生产效果。

(4)中期报告。确定项目的组成,对可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中期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方可进行第三阶段的研究工作。如业主对推荐方案有疑义,则可对方案比较进行补充和修改;如业主认为项目规模经济确实较差,则可及时终止研究工作。

第三阶段:推荐方案研究。

(1)具体问题研究。对推荐方案的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包括工艺流程、物料平衡、生产进度计划、设备选型等。

(2)基建投资及生产成本估算。估算项目所需的总投资,确定投资逐年分配计划,合理确定筹资方案;确定成本估算的原则和计算条件,进行成本计算和分析。

(3)技术经济评价。分析确定产品售价,进行财务评价,包括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清偿能力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进而进行国家收益分析和社会效益评价。

(4)最终报告。根据本阶段研究结论,按照可行性研究内容和深度的规定编制可行性研究最终报告。最终报告提交业主,在得到业主的确认后,研究工作即告结束。如业主对最终报告有疑义,则可进一步对最终报告进行补充和修改。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十一

新加坡1965年8月9日独立从一个一穷二白2.0文明(工业文明)的南洋岛国到现在成为3.0文明(信息文明)大国,其成就堪称奇迹,令世界震惊。新加坡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发展电子政务,现在已成为世界上电子政务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目前,普通公民在家里通过政府的“电子公民中心”网站即可完成各种日常事务,例如查询自己的社会保险账号余额、申请报税、为新买的摩托车上牌照、登记义务兵役等。2000年新加坡政府借助互联网完成了第四次人口普查,普查的速度和效率都比以前大大提高。

新加坡这个只有400万人口的小国,电子政务的发达程度举世瞩目。新加坡从1981年开始发展电子政务,如今已是成绩斐然。现在,甚至连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加拿大的一些省都以新加坡为样板来建设自己的电子政府。

“一站式”网上办公。1999年,新加坡的电子政府开始出现整合趋势,一些业务不再按照部门来设置,而是按照流程做打包处理,也就是说,公民或企业在办理网上业务时,不必再考虑要登陆各个政府站点,分别办完各种相关手续,而是按照业务流程,一步步地在一个单一的网站上完成所有这些相关业务手续,实现了“一站式”网上办公。所有这些打包服务都可通过新加坡的政府门户网站(http://)找到。该政府站点就像一本政府白皮书,完全代表政府,而不是政府的某一个方面。将电子政府划分为g2g、g2b、g2c三大部分不同,该中心站点将政府服务划分为政府信息与电子服务、新闻公告、为企业的信息与电子服务、为非新加坡公民的信息与电子服务以及电子公民服务等几大块,从逻辑上看仍然清晰明了,栏目的设置让人一目了然。

“以公民为中心”。新加坡政府的“首席信息官”是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简称新加坡资信局)。新加坡资信局的宗旨是“以公民为中心”,让各个政府部门的服务无缝、集成地结合起来,为公民提供服务。新加坡资信局利用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来提升内部流程和内外互动的效率来实现电子政府。在现实中,根据公民的需要调整流程,而不是让公民围着政府的流程转。电子政府门户前台的业务流程设置与后台不同政府机构之间的业务协调处理很成功。而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新加坡的电子政府建设别具一格,深受人们的称赞。

三维虚拟社区。新加坡电子政务系统中的电子公民中心是一个三维虚拟社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电子公民中心”()。“电子公民中心”始建于1999年4月,其目的是将政府机构所有能以电子方式提供的服务整合在一起,并以一揽子的方式轻松便捷的提供给全体新加坡公民。“电子公民中心”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过程划分为诸多阶段,在每一个阶段里,你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政府服务,政府部门就是你人生旅途中的一个个“驿站”。目前“电子公民”网站里共有九个驿站,这些驿站把不同政府部门的不同服务职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在2001年7月,新加坡政府可为公民提供200项以上的电子服务,60个“套装”的居民服务项目实现电子化,到2002年,政府在线服务激增至600多项,电子政府服务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日趋完善。

苏州的自然条件总体上说不会次于新加坡的,苏州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位于长江入海口,东接上海。

据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总经理李利介绍,目前苏州的宽带用户达200万,比去年。

增长了25万,城市20m覆盖率达95.07%,乡镇12m覆盖率达95.92%,农村8m覆盖率达95.15%。在此基础上,苏州宽带要进一步进行提速步伐,提速的覆盖面达90%,目前宽带用户平均速率是5.7m,而今年年底将达到7.7m。宽带新老用户都可以通过办3g套餐,让家中宽带提速到20兆、50兆、100兆。而在费用方面,李利说,各种套餐价格均没有变化,没有额外的去增收提速的费用。

目前,苏州按常住人口家庭计算的宽带普及率为90%,按常住人口加暂住人口家庭计算的宽带普及率为46%,与宽带最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发展空间。该《规划》提出,“十二五”末,苏州按常住人口加暂住人口家庭计算的宽带普及率要达到68%。苏州市区及农村将全面实现光纤化,城市家庭可普遍提供100m接入宽带,农村乡镇家庭可普遍提供20m以上接入带宽。在新加坡中央商圈、乌节路等市区购物带和中心住宅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内,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接入wi-fi网络进行免费无线上网。

新加坡免费wi-fi服务将延长至2013年。

新加坡官方报道称从2006年12月启动到2010年10月,已有170万名用户使用该项服务,远远超过了原先设定的目标。同时,无线新加坡项目的用户使用频率也日益增加,每人每月的使用时间从2006年12月时的2.1小时提高至目前平均约13.5小时。“为此,新加坡政府决定再一次将免费wi-fi网络项目延期并提高网络速度。无线@新加坡项目自2009年9月1日起访问速度提高一倍至1兆,并将免费服务时间延长至2013年3月31日。”wi-fi网络现在已经在新加坡全岛部署了7500多个热点,相当于每平方公里有10个公共热点。“这明显提高了国民上网的习惯,提升了国家的信息化水平。”

不仅如此,“免费wi-fi的用户体验也在不断改善之中”,李司长介绍道。“为了方便用户登录,我们从2010年2月10日启动了一种新的技术,用户接入免费网络无需每次登录时重复输入密码,只要手机开机即可自动联网。”

政府按季支付费用新加坡政府并没有抽身退出,而是采用公私合营的方式,为建设注资。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向三家运营商支付3000万新币(约合20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这在新加坡无线城市的初期建设费用中占了近四分之一的比例,三家运营商在最初两年内的投入共约1亿新币(约合6600万美元)。新加坡政府按每间公司所付出的基建开支,以及实际用户使用量,向他们按季度支付费用,从而资助提供免费wi-fi无线上网。“帮助支付初期费用的资金可能对一些公司很重要。不过,真正重要的是政府推动这一过程和提供其他帮助。对于他们说,这比金钱更重要。”

据了解,新加坡政府选择新加坡电信、m1以及icell网络三家公司提供wi-fi服务。消费者只要选择其中一家运营商进行注册,就可以在三个网络之间随意漫游。

此外,新加坡政府还充分考虑到市场竞争的因素,将全国划分为3个面积相当的区域,每家运营商负责其中的一个区域的基础设施。新加坡政府要求三家运营商自2006年12月起为用户提供免费无线网络服务。

增值服务作为补充。

“一方面政府出资补贴。另一方面运营商对增值服务收费,比如有的用户要求通过网络收看视频,那么1兆的流量对他来说就不够用了,如果需要更加快的速度,运营商会收取一定的费用。此外,随着用户群的扩大和使用习惯的培养,很多新的增值服务开始为人们所接受。比如无线视频保安、无线pos机、无线互动广告、无线互联网电话等项目,运营商可以从中获利。”李司长还举了一个例子,“在中央商圈等商业区,运营商可以和周边的商户联合起来,通过发送手机广告来收费。也可以在上网的入口屏幕上设置广告,以此来盈利。”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十二

电子政务的运行模式:gtog政府对政府,gtob政府对企业,gtoc政府对公众,gtoe政府对公务员。

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1技术的革命性进步构成电子政务形成、发展的技术背景,2政府改革运动是电子政务的政府发展背景,3社会信息化是电子政务最重要的社会环境背景。

影响形成电子政务模式的地方:电子政务模式的形成与两个方面的结构和需要有直接的关系。其一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业务结构和性质,其二是信息化的发展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了新型的、更加有利的方式。

电子政务的基本发展路径: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过程划分为孕育期,导入期,发展期,成型期,拓展应用期等五个基本发展阶段。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出要使“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密切结合,网络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作用,更加注重对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坚持深化应用与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相结合,坚持促进发展与保障信息安全相结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统筹兼顾中央与地方需求,以提高应用水平为重点,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更好地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带动信息化发展,走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发展道路。

门户网站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板块:1.向民众提供信息的板块2.为公众企业或机关。

提供服务的板块3.为公众提供参与政府事务的通道。

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政府管理的挑战:1.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环境的挑战行政环境是政府部门开展行政管理工作时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总称。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活动产生着制约作用,而行政管理活动的结果又反作用于行政环境。2.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职能的挑战:行政职能是指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不同时代的政府,其行政职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电子政务的全新运营理念对于传统行政职能提出了挑战,并为行政职能转变提供了条件。3.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组织的挑战:电子政务是对传统行政组织结构的否定。信息化的发展对旧的政府模式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因为科层制的行政组织结构是适应大工业生产的需要而出现的,毫无疑问,它在过去对经济发展和行政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功效,但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为此,建立与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电子政务的出现,实际上就是这种要求的反映。4.电子政务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人员的挑战:电子政务的全新运营理念对传统行政管理下的行政人员提出了挑战,这一全新理念要求作为行政管理主体的行政人员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当今信息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极为迅速,行政人员作为政府形象的代表者、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要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必须适应变化中的行政环境,这就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

现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目标主要就是要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让各级各类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协同工作,共享知识和信息。

我国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政府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和应用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取得了不少值得推广的经验。但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原本存在地区差异的影响,它的发展很不平衡,在应用层次和应用水平方面更是存在明显的不足。

1.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理论、轻应用,重技术、轻管理等认识上的误区。2.部分政府部门往往将建设重点放在系统的搭建方面,而忽略了系统搭建后的应用,以致应用系统难以达到最佳的应用水平,发挥不出应有的实际应用效果。3.建立系统时贪大求全,把大量的资金盲目投到购置一流的设备上,从而使软件系统的应用开发往往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而更多的应用软件系统虽然建立了,却又不重视对它们的应用和推广。4.缺乏交流的氛围和环境,全国缺乏统一的协调机构,指导力量和力度不足,使有些部门处于半自流的状态。由于交流不足,低水平的重复设计、重复开发普遍化,许多部门都在不断地重复这样的过程,做同样的事,走同样的路,犯同样的错误。5.在文档、流程、管理、监督等方面尚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单一的信息转变为共享的知识。未来的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是知识化的社会。未来的政府,无论其组织结构还是其管理职能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知识管理将成为政府管理的重要职能甚至是主要职能。

电子政务最终的目标即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特别是提供电子化的服务,也就是电子化公共服务。

传统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与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异同:相同点:第一,它是大众化的服务。第二,它是基本服务,也就是满足人们日常社会生活中基本需求的服务。第三,它是内容广泛的服务。第四,它是非营利性服务。

区别:

一、传统政府服务的服务理念是管理、监督、管制,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服务理念是以公众满意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

二、传统政府服务的服务平台是办公室、窗口、柜台,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服务平台是一站式、一网式、一表式平台。

三、传统政府服务的服务时间是传统八小时工作制,政府电子化工作服务的服务时间是无时间限制。

四、传统政府服务的服务地点是有专门的服务地点,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是无地点限制。

五、传统政府服务的服务态度是“严父式”,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是“慈母式”。

六、传统政府服务的服务效率低,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服务效率高。

七、传统政府服务的服务成本高,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服务成本低。

八、传统政府服务的服务区域有区域性,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服务区域则无限制。

政府门户网站的作用:1.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是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条件。2.政府门户网站可以成为全社会理解、支持政府工作的窗口,进一步密切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联系。3.政府门户网站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对整个电子政务建设与运作水平的提升具有促进和拉动的作用。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和电子政务的关系:1.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是电子政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2.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和电子政务之间相互促进、互为支持。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以民为本的原则,平等原则,效能原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需求相适合的原则。

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1.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维护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宪法规定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监督国家机关行使职权。2.全面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有效预防和治理腐败现象。政府信息公开使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大白于天下,有力地防止了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使各种有悖于廉洁从政的腐败行为得到及时的治理。3.有力地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政府信息公开表明了我国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不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步的决心,也非常有力地从实质上促进了政府依法行政的发展。4.充分实现政府的服务职能。政府信息公开使这些取之于民的信息资源用之于民,体现了实现服务型政府职能的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可以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人民政府给人民服务提供的服务。

电子政务环境中的安全威胁包括以下几方面:人为因素,技术系统因素,安全管理因素,自然因素。

电子政务的安全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1.通过技术自主化保障安全。2.保护信息。

资源3.持续安全保障4.电子政务功能指示。

电子政务安全的总体策略是:国家主导,社会参与,全局治理,积极防御,等级保护,保障发展。

电子政务是指各种公务机构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政务活动方式的变革,提高行政效率,发展民主决策进程,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的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与结果。

三网一库:三网:1.政务内网,即政府机关内部的“办公业务网”。2.政务专网,即“办公业务资源网”是政府涉密网络,可以实现地区级政府共享,并可以与内网有条件互联。3.政务外网,即以internet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一库:政府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则是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例如1.是对加强监管,提高效率和推进公共服务起到核心作用的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宏观经济管理系统建设。2.增强政府收入能力保证公共支出合理性的金税金关金财金融监管(含金卡)金审等五个业务系统建设。

政府形象就是政府与群众在互动过程中群众对于政府的综合印象。

数字城市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

办公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办公人员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化办公用品等先进设备结合起来,构成人机信息处理系统。

电子化公共服务,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等电子化手段,使政府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得以充分实现的过程与结果。

信息资源是指信息内容的总体,也就是可以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而利用的信息集合,包括各种来源,各种载体,各种表示形式的信息内容。

政府信息资源则是指政府部门在履行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获取的信息资源。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领域的一场革命,要顺应这场革命,完成这场革命,首先需要我们完成一次政府管理理念的革命,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政府管理新理念。电子政务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管理思想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更新。

gtob:政府采购与招标,税务服务系统,工商审批和证照办理,咨询服务。一站服务是指居民或企业只要去一个政府综合办公点,即可解决需要办理的所有的有关事项。

无站服务是指居民或企业只要进入一个政府网站,即可解决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可以做到每周七天每天二十四小时全天不间断地向居民或企业提供政府服务。一站服务是实体环境下的服务,无站服务是电子环境下的服务。很多时候把实体环境和电子环境下的一条龙服务统一叫做“一站服务”

web服务器也称www服务器主要功能是提供网上信息浏览服务,可以看做是运行在一台计算机上的程序,用以管理网页组件和回应网页浏览器的请求。www是环球信息网的缩写,也可简称为web中文名字为万维网。

浏览器是安装在客户端的一个软件,作用是解释网页中的内容如何展现。

网页的类型:静态网页:纯粹html格式的网页。动态网页:采用动态网站技术。

生成的网页。

超文本链接可以链接不限于文本文件也不限于本文件的对象。

超文本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这个目标可以是另外一个网页。

超文本标记语言简称html。网页是采用一种特殊的语言html书写的。html是由若干标记所组成的。

网页地址网页一般用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独立主机就是某个单位自己投资购买、配置并管理自己的服务器主机。

虚拟主机就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把一台真正的主机分成许多的虚拟的主机,每一个虚拟主机都具有独立的域名,具有完整的internet服务器功能。

服务器托管也叫主机托管:用户自行购买服务器,并将自己的服务器主机委托给大型网站机房管理,不需要租用接入线路。

中继器hub。

两网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

一站是政府门户网站。

税收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社会保险:由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在全社会强制推行,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互继性,补偿性。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传染性和自我复制能力并寄生于其他程序存在的恶意程序。

特洛伊木马是计算机网络中一种包含有害代码的有用或者表面上有用的程序或过程激活时产生有害行为,不具备自我复制能力。

蠕虫是一种具有独立性可以通过网络自我复制,自身不改变其他任何程序,但可以携带具有改变其他程序的恶意代码。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十三

电子政务系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问题的确立,即政府对全球信息化建立目标的确立、资源策划问题的确立和发展实施战略问题的确立。政府在分析自身状况和社会状况的同时,还应该结合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确保电子政务系统可以与政府各个部门顺利的沟通和交流。在电子政务系统规划之前,必须要做相关的调查和研究。第一调查研究国家相关信息化政策,明白电子政务主导的中心思想,了解国家有关电子政务发展的策划方案,掌握国家某些电子政务示范单位的信息。向他们学习丰富的经验,为将来规划电子政务系统做准备。

第二,把调查好的结果作为依据,开始制定实施策略,把好基础关。制定实施方案必须要考虑到信息技术、信息应用以及各个机制等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我国为了更快速的实行网络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推出了电子政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的中心环节在于电子政务系统的策划、制作和管理。本文就针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并且提出了应对每个环节的'主要方法和建议。摘要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本着统一策划、统一达标、统筹合作的原则,把各要素之间的层次缕清、突出中心、有条理的实施方案。依据各地方现实中的调查结果,设计出实施方案,并作出统筹计划。

第三,聘请专家组来验证结果。政府部门可以聘请有关信息技术的专家或者有关的资深人士组成专家组,对结果进行充分的论证,保障最终规划方案是最合理、最科学、最切合实际的。

2.1应用原则电子政务系统的设立是为了政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所以,电子政务的主要指引方向是需求。在实践活动中,广泛的应用电子政务系统,就越能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应用的过程是优化电子政务系统最佳的方案,也是设计电子政务的基本前提。我们必须坚持应用的原则,落实相关部门管理、使用以及问题反馈等综合业务与职能。

2.2发展方向每个国家和地区在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现代化的同时,都会决定建立电子政务系统。从宏观角度来说,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具有指引未来政治发展方向的作用;从微观角度来说,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关系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2.3效益原则目前国内和国际上都开启了电子政务评价系统,评价系统中最重要的三大指标就是关于电子政务的建立、运行以及成本费用,关于电子政务带来的经济成效和社会利益,社会大众对电子政务服务的满意度。电子政务是不是建立的成功,主要看电子政务的效益,电子政务的社会经济效益好,证明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所以在建设电子政务的同时,应该把效益作为基本原则,把最大化实现电子政务系统价值作为终极目标。

2.4规划、实施、监理相结合原则电子政务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并且具有一定的战略性。电子政务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子政务系统的建立和维护。所以,我们必须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好、监管好、运行好,保证电子政务系统迅速的持续下去。电子政务最基本的工作就是规划,规划好才能指引电子政务向快速的发展方向前进,才能具体的实施规划战略,电子政务的建立是否成功,直接由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决定着。建立了电子政务系统,需要顺利的实施和长期的维护,那么,具体如何使之持续发展下去呢?据研究证明,电子政务具有可行性,其可行性不但包括系统本身具有可行性,而且包括业务也具有可行性,两者是相互依赖相互生存的。电子政务的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赋予系统生命力、促使健康快速发展、完成基本功能。很多因素都决定了电子政务未来的发展状况。稳健的组织,系统需要人来操作管理,需要更多的人组织成团队来进行管理;建立激励的制度,通常情况下,采取激励的措施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运转的更好,可是在政府部门工作中,有时候付出加倍的努力也换不来成果,这样直接打消了政府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热忱度,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必须要建立激励机制,带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保障电子政务工作顺利的实施。

3结束语。

目前,电子政务管理中面临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员管理问题。把各个方面的用户、参与者都团结起来,多一个人多一份力,大家拧成一股绳积极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系统。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信息化发展的当代,各个国家的政府积极的构建电子政务系统是必然的趋势。而且,电子政务不仅可以让政府更快捷的为人民服务,同时也是对信息资源的调节和整理。构建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大家组合成一个大家庭各抒己见,充分发挥自己的意见和才能,为构建良好的电子政务系统共同努力,使电子政务系统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服务于社会。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十四

采纳javascript必备的这类脚本,在用户端衔接着的端口之处,能够直接控制。由此可以知道,本篇电子政务论文技术进展之中,电子政务特有的多样网站建构都适合采纳这一脚本语言,便利各时段的网站编程。

1简要概括网站的特性。

设定区域以内的政务网站,应当辨识网站的特性。通常情形下,电子政务的这类网站,含有如下的特性:

1.1网站凸显了地区范畴内的政务形象,带有社会性。

电子政务特有的平日工作,是全面宣传多重的政务信息,包含专门项目、常规特性的平日服务、其他关联资讯。民众应能随时接纳新政策,接纳这一时段的新法规。网站原有的内涵,应被随时更新。

1.2明确各类服务,针对多层级的民众群体,拟定多重业务,以便分类管理。

采纳便民准则,让区域之中的群众体悟出电子网站独有的便利。各层级架构内的政府部门,应能协同监管,及时协调沟通。

1.3建构最佳平台。

建构最佳平台,不断接纳反馈得来的民众建议,随时解惑答疑。增添在线沟通,布设专用特性的留言板。

2java架构下的新式网站。

电子政务建设,应能筛选专用情形下的脚本语言。除此以外,还应考量多层级的侧重点。设定网站架构、设定细化模块,是应被考量的。具体而言,设定总体架构之时的考量要点,涵盖总体范畴的体系分层、物理架构及关联的开发框架、给定拓扑结构。网站必备性能涵盖双重模块:本源的功能模块、带有交互特性的新式模块。

根本功能模块,显示着本地范畴的实时新闻、多层级业务、科教类别信息。在这之中,基础框架内的根本性能,整合了平日内的发布新闻、经济进展指引、法规及政务、社会热点衔接、本站之内搜索、投资必备热线等。着手设计时,应考量真实情形下的政府功能。

带有交互特性的新模块,侧重沟通互动。采纳在线路径来接纳留言,搜集更广范畴的建议,同时予以作答。多重性能整合了在线情形下的事务办理、举报及投诉、下载必备文件、在线解答困惑、调研得来的建议反馈。

3分析应用细节。

3.1拟定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也称ui,它被涵盖在宏观架构内的网站之中。电子政务特有的常见网站,后台常常采纳asp,或者惯用的j2ee等。但展露给区域以内的用户的,只有用户界面。设定最优的ui,可以吸引网民,让群众乐于去接纳随时变更着的政务信息。常常见到的这类ui有着扁平化的表征,例如折叠菜单、带有滑动特性的下拉菜单、某一焦点图。脚本语言关联的某一属性,可以凸显某一元素,也可以隐去它。

3.2信息提交反馈。

电子政务特有的若干网站,常会采纳表单。这类页面用在常规情形下的用户登录、填写提交建议、反馈各类留言。网站经由衔接着的客户端,应能获取信息。这种状态之下,随时判别数值的合法特性,就显得很必要。这是因为,非法范畴的若干信息,会添加额外耗费;电子政务特性的网站也很易被攻击。为了辨识信息特有的合法属性,常会采纳设定好的服务器端、配套客户端。

例如:拟定好的某一代码,含有用户名、初始设定密码。对于数值原有的长度,应当予以查验。具体而言,脚本之中的某一文件辨识途径,获取了对应情形下的元素数值。在这之后,脚本可以判别初始的长度。唯有合法数据,才可予以提交。

3.3新式交互途径。

伴随不断摸索,政务网站关联的多重体验也渐渐拓展。用户在拟定出来的网页之中,实现某一功能。例如:搜集所需信息,把它存留在网页架构内的某一部分;增添关注信息,弹出带有提示特性的某对话框。从原理上看,java特有的脚本语言,考量了惯用的上网步骤,例如双击及拖拽,凸显了技术进展。

添加新式交互,包含数据交互。网站框架以内的政务信息,可被随时评价,分页予以显示。带有政务特性的多重服务介绍、某规格特有的异步参数,都能够被运用。这些成套技术,变更了传统情形下的同步交互,增添异步互动。这种路径下的数据加载,提快了原有的速率,缩减服务器范畴的偏重负担。

3.4精确书写代码。

代码书写依托的途径,密切关联着筛选出来的脚本语言。建构在技术根基之上的这种类库,便于常规书写,兼容了多重浏览器。这就提升原有的成效性,只要拟定某一方法,即可传递数值,同时获取信息,凸显了便捷性。网站增删设定好的某一信息,无需刷新界面。这种新颖网站带有人性化的凸显优势,侧重特色服务。设定必备后台。随时查验网站特有的健康状态,维持平日之中的网站稳健运转。

4结语。

javascript特有的运用水准被提升,在这种技术根基之上的政务网站带有扁平化的优势,正被用户接纳。伴随技术进展,电子政务范畴内的网站平日之中的访问也递增。应被注重的是,这类技术潜藏着某些弊病,例如它把某一代码拟定在客户端,这就添加了宏观架构内的体系负担。某些恶意代码,辨识了客户端架构之中的信息,侵犯用户隐私。未来进展中,还应接着去完善,提升网站原有的技术水准。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十五

1.三网一库:指的是机关内部办公网络(即政务内网)、办公业务资源网络(即政务专网)、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即政务外网)和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库组成的政务系统框架。

2.两网一站四库:指的是政务外网、政务内网、政府门户网站和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组成的政务系统框架。3.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重组行政组织结构,改善公共管理模式,实现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业务流程信息化,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广泛、高效和个性化服务的一个过程。4.电子政务的工作模式: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政府对公务员的电子政务(g2e)、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2c)。

5.办公自动化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使人们的一部分办公业务活动物化于人以外的各种设备中,并由这些设备与办公室工作人员构成服务于某种目标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

6.政务内网:指的是副省级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

7.政务内网的主要功能:个人电子办公、电子公文管理、电子事务管理、网上协同办公。

(2)中央城域网:实现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互联,支持相关政府部门的专网接入;(3)省市政务外网:按照统一标准规范进行建设,将已有的公用专网改造形成本地政务外网,与国家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

10.十二金工程:办公业务资源系统、金宏工程、金税工程、金财工程、金审工程、金盾工程、金保工程、金农工程、金水工程、金质工程。

(5)其它服务(如个性化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数据交换、信息报送等)。

13.工作流程:是指一个有始有终,工作状态存在多个环节,各环节可来回往复进行的全部过程。

14.发文与收文流程有哪些节点。

15.起草发文与收文有哪些操作步骤?

发文:起草、审核、签发、校对、套文、分发、存档。

收文:收文登记、拟办、领导批示、承办、收文分发、存档。16.电子政务的主要特点:(1)优化政府工作流程(2)使政府运作公开透明(3)政府信息资源利用更充分、更合理(4)有效地提升政府监管能力(5)使政府服务能力增强(6)政府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17.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1,办公手段不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与信息交换的网络化)2,行政业务流程不同(流程的集约化,标准化和高效化)3,与公众沟通方式不同(直接与公众沟通)18.电子政务的功能:(1),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2),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决策能力;(3).节约社会资源,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4),促进政府政务公开与廉政建设;(5),密切联系群众,构建和谐社会。19.我国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的意义:转变政府职能的重大举错,利于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利于政府体制改革,有效带动企业信息化以推动社会信息化,利于开启与国际合作的新领域。

20.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模式的影响:1,电子政务对行政组织结构的影响;(纵向扁平化横向整合化)2,电子政务对行政方法手段的影响(工作方式由体力型转向智力型,工作方法由分工型转向综合性)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3,电子政务对行政管理职能的影响(实现形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重心由管制型转向服务型,定位由全能转向有限型);4,电子政务对行政工作人员的影响(对公务人员技术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21.传统行政审批的主要弊端:(1),审批过程出现暗箱操作,政务难以公开;(2),手段落后,效率低下;(3),互相推诿,难以沟通;(4),缺乏监督,损害形象;(5),制度软化,容易出错。22.网上行政审批的意义:(1)从政府管理职能上看,在网络环境下,审批的项目过程通过网络面向监督部门,管理部门,提高了政府公开度,使得监控随时成为可能,有效防范暗箱操作,提升政府的公众形象。

(2)从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看:网上审批可以实现政府部门间的审批项目信息共享,联合审批,提高办事效率,节约办公成本,充分发挥出政府职能和社会服务效应。(3)公众角度看:可以方便公众的申报,不需多次向多个部门申请,可以及时省力,同时可以准确了解项目的审批进度,使用户放心满意。

政务绩效观;(2),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在绩效指标的设定方面必须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在指标体系中体现不同阶段的程度矛盾所构成的现状差异,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与机构的业务性质相结合,注意指标的可行性)(3),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制(建立与完善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法规和制度,强化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估)。

25.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模式:(1)以政府网站为主模式(优点:运用黑箱原理,将政府网站的绩效近似为电子政务整体绩效,便于测评和量化分析;缺点:测评针对的事网站的外在表现,而非全程管理实况有出现误判的可能);(2)以基础设施为主模式;(优点:有利于政府在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的绩效提升,利于政府在长期建设过程中资源节省和硬件的可持续发展;缺点:“技术决定论”的理念,有重电子轻政务的倾向,容易忽略公民对电子政务的期望)(3)兼顾软硬的指标体系模式;(优点:利于全面考评绩效,得出总体上的结论;缺点:在原有指标基础上二次加工,在汇总加权时存在人为增加误差的因素)(4)以全社会的网络绩效为主模式;(优点:关注全社会的网络绩效优势,能够将评估进行全面的社会整合,得出更加全面综合的结论;缺点:评估的面广类多,面临数据来源困难,数据精确性,相关性和整合问题)(5)提出基本评估准则模式。(优点:强调公共行政精神,凸现公共行政理想有助于强化政务建设思路;缺点:较笼统广泛,不易进行定量分析,操作难以落到实处)。

26..电子公文:电子化的正式公文。

20.公文管理包括哪几个阶段:发文管理收文管理文档管理。27..电子事务管理:行政事务管理的电子化。

28..会议管理包括哪几个主要流程:会议室预约会议安排会议通知会议纪要。

31.政务信息共享的原则: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需求导向,分工采集。及时响应,统筹协调。统一标准,统一平台。

32..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包括哪些内容:民主理念、法治理念、公平理念、科学理念、责任理念、服务理念、效能理念、系统理念、创新理念、安全理念、文化理念、形象理念。

33.网上行政审批:是指政府主管部门对个人或企业提交的事项申请在网上直接进行审批、审核,并将结果在网上公示。34.电子政务的发展基础包括哪些内容:(1)法律政策基础(2)管理基础(3)信息资源基础(4)信息基础设施(5)技术基础。

35.政府流程:是指政府在实施管理和提供服务时,为实现行政目标,履行行政职能所进行的体现政务活动规律的一系列稳定的活动步骤的集合。

36.政府业务流程的特性:(1),约束性;(2),确定性;(3),稳定性;(4),可操作性;(5),便利性。37.一站式办公:通过部门精简和数据整合,将分属政府不同部门的业务受理网点集成到一个统一的政务平台上,向企业和个人提供包括咨询、申报、交费、注册、审批、报关、投诉在内的一整套服务项目。38.数字鸿沟:指的是由于以因特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普及和应用方面的不平衡导致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产业之间、企业之间和个人之间业已存在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差距。39.怎样缩小数字鸿沟:(1)努力促进信息技术市场的发育与成熟,使之有利于提供价格合理的设备与服务;(2)政府通过提供公共电脑等方式为公共提供便捷、多渠道的通信服务(3)积极改善网络接入方式,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地区提供经济可行的接入途径;(4)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和老年人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为他们开发简便、易用、有针对性的信息产品和服务。

40.电子政务绩效:是指政府在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和成效。41.电子政务安全:电子政务各种应用得以正常运行。42.简述内网安全与外网安全的主要内容:内网要实现物理隔离保证内网安全;外网要实现逻辑隔离保证外网安全。

43.简述一般安全隐患与高级安全隐患的主要内容。

主要有:拒绝服务攻击非法篡改政府站点的主页恶意更改有关信息和资料的内容。

主要有:对网络办公自动化进行攻击,非法获取重要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信息,非法伪造公文等;对电子商务和电子支付记性攻击,获取有关密码信息,进行经济欺骗。4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出台的意义是什么。

•有利于规范行政权力的正确行使,确保行政权力不被滥用,实现依法行政•。

45.依据《条例》第9条规定,符合哪些条件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1)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2)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3)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4)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

4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哪天起施行,条例中提出了哪两种信息公开方式?

统一规划,加强领导。需求主导,突出重点。统一标准,保障安全。三)主要任务:

(1)建设和整合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2)建设和完善重点业务系统。

(3)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2)明确分工,各司其职。(3)稳步推进,严禁重复建设。

(4)利用统一网络平台。(5)规范试点。(6)保障建设和运行资金。

(7)创造有利电子政务发展的外部环境。

48.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电子政务是对外服务的,办公自动化是对部门内服务的,电子政务主要是受理行政事项的申请和反馈结果,办公自动化主要是部门内部的办公流程。一般来讲,由电子政务作为对外的门户,受理行政申请,转到办公自动化系统上走办公流程,审批的最后结果再返回到电子政务系统反馈给申请人。

1、影响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状况;(2)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程度;(3)政府人力资源状况;(4)电子政务相关法律;(5)电子政务组织与管理。

2、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一般有哪些步骤?

(1)实现政府内部管理电子化;(2)推进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管理;(3)建立电子化的政府管理系统;(4)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推行电子政务的实施。

3、电子政务规划应该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1)背景分析;(2)目标和任务分析;(3)实施方案分析;(4)实施保障分析;(5)评估与改进分析。

7、简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原则。

答:统一规划,加强领导、需求主导,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拉动产业、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8、电子政务的主要特点?(1)优化政府工作流程(2)使政府运作公开透明(3)政府信息资源利用更充分、更合理(4)有效地提升政府监管能力(5)使政府服务能力增强(6)政府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十六

姓名:

(06汉语言文学师范学号:0642306141)。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有了较大的发展,总的来说,从政府信息化提出、推进、发展到现在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目前,国家级重大电子政务工程继续部署,并加大投入,加快进度,而关于电子政务的研究与探讨也不断地深入。下面就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发展状况进行简要的阐述。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一样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政府与市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一起,成为政府与企业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工具。自电子政务发展以来,作为国家管理部门的政府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和对电子商务的管理,不得不加快电子政务的建设,电子商务促进了电子政务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下面从几个方面对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说明。

1.1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实施主体和其服务用户的不同。

开展电子政务的前提是政府实现信息化;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提是企业实现信息化。电子政务的实施主体是政府机构,而电子商务的实施主体是发起交易的经济实体。

1.2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建设思想和应用目的不同。

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信息化的产物,它主要强调信息技术和政府管理体制变革的有机结合,意在借助信息技术对传统模式进行根本性变革,改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提高政府管理效率;电子商务是企业等经济实体信息化的产物,它前调信息技术和企业经营模式的有机结合,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拉近交易双方的距离,拓展买卖双方的交易通道,创造良好的经营交易环境。

1.3电子商务的结构模式引导电子政务结构模式的划分。

从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组成结构来看,按照活动双方的主体对象来划分,电子商务包括四种类型:一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交易;二是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交易;三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交易;四是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交易。按照类似的划分原则,电子政务包括三种类型: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

1.4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概念与技术可以为电子政务的建设所鉴戒。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交集是政府与企业的信息接口。电子政务的开展离不开电子商务的支持,反过来,电子商务的开展也离不开电子政务的支持,因此,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是相辅相成的。

电子政务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其定义尚未获得统一的认识。当前对电子政务的定义存在不同的方式。

2.1狭义的电子政务专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运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进行行政事物管理和服务的活动。

2.2广义的电子政务泛指各类行政机关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活动。

2.3从政府的角度来定义,电子政务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已次信息技术为手段,将传统的管理工作移植到网络化、数字化的环境中的一种政府工作方式。

2.4电子政务开创者对电子政务的定义:电子政务是政府利用技术手段更有效地为市民、企业、政府职员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和服务。

2.5根据我国国情,我对电子政务概念的理解是:

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以提高政府办公效率,改善决策和投资环境为目标,将政府的信息发布、管理、服务、沟通功能向互联网上迁移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也提供了结合政府管理流程再造,构建和优化政府内部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为政府信息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咨询支持。

随着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发展,电子政务对我国政府的工作和管理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

3.1推行电子政务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要素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流动和配置,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经济社会活动不断加快,迫切要求提高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应用,将有力地促进行政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增强政府行政管理能力。

3.2推行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的有力措施。

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依法行政,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增加透明度,加强社会监督和防治腐败;有利于规范部门职能、协同部门业务,提高工作效率。

3.3推行电子政务是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能够为社会提供一个高效率的信息平台,将政府掌握的大量信息与公众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将政府的活动与企业、居民个人的活动联系起来,实现社会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

3.4推行电子政务,是扩大对外宣传,促进对外开放的有效手段。

加入世贸组织后,要求政府政策制定过程更加透明、公开和规范,要求政府的公共服务更加及时、便捷和有效。推行电子政务,是改善投资贸易环境、扩大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

电子政务系统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经过筛选、分类、整理和归纳,可转换成为政府工作的参考依据。经过整合的信息,有助于资源共享,便于社会和企业利用,增强政府的指导和服务功能,发挥信息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1电子政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牛鼻子”

由于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和应用者,因此电子政务也就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中心环节,发展电子政务可有力地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进程。

4.2电子政务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助推器”

政府工作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有两项:一是推行政令,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但是,长期以来,我们过多地偏重第一项职能,而忽视了第二项职能,使服务变成了口号。发展电子政务,可有效地增强政府的公仆意识,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4.3电子政务是传递政令的“千里马”

长期以来,政府政令的传递速度慢,现实情况和问题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反馈回来,应变能力教差。电子政务可通过网络传递,提高政令推行的实效性,提高工作效率。

从国内、外电子政务的纵向发展情况来看,电子政务的发展一般按以下4个步骤实施:

5.1政府信息网上发布。

这个时期电子政务的建设简单地表现为政府部门门户网站的开放。政府部门网站发布政府的一些相关政策、办理政府相关事务的工作流程,等等。用户只能从政府门户网站获取一些静态性的说明文档,不能与政府进行双向互动。

5.2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

在这个发展阶段,政府在网上添加了与政府服务项目有关的动态信息,用户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如网络或电子邮件向政府发出反应,但政府不一定能以电子方式回答用户的各种询问。

5.3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

这时期用户与政府部门可以在网上进行“面对面”交流,政府可以随时征求用户关于事务处理或相关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使得居民参与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

5.4网上事务处理。

此阶段电子政务趋于成熟。一些事务工作以电子的方式就可以得到完成,原来政府的许多以纸张为基础的作业,现在都以电子方式进行。许多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都可以在网上辅助政府进行事务处理,那时,事务处理系统的改进成为电子政务功能增强的主要途径。

6.1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构建是政务系统内部信息共享与流转的基础。电子政务网络纵向要能互联,横向要能受控互联,要求电子政务信息网络必须是一个高可靠、高安全性网络。

6.1.1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础。

计算机网络是指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不同地理位置的机算机系统互联起来。计算机网络根据起连接的区域范围,可以划分为互连网、内部网、外部网。

网络的硬件是计算机的基础。网络硬件包括网络中的计算机、传输介质、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软件是整个网络运行的发动机。计算机网络中的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网络软。

6.1.2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以相互共享的资源连接起来,是多个互联节点的集合,计算机网络要履行其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等功能,要求各个节点之间要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和控制信息。世界上第一个网体系结构是ibm公司在1974年提出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即sna。

当今主要的开放系统模型是iso/osi参考模型以及tcp/ip协议。

电子政务的基础网络是有包括交换机、路由器、语音网关、视频设备等多种设备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综合网络平台。电子政务网络系统是由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及业务系统整合而成的。

6.2信息处理技术。

电子政务的实施推广,将使政府成为推动社会信息化的主导性力量,也必将加速中国社会信息化进程,而信息处理技术贯穿整个过程。

6.2.2基于数据仓库的信息处理技术。

数据仓库是面向主题的、完整的、与时间相关的、不可修改的、用于支持决策管理的数据集合。主题是数据规类的标准,每个主题对应一个客观分析领域,它可以辅助决策集成多个部门不同系统的大量数据。

6.2.3知识发现技术。

6.3数据库技术。

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主要形式和有效手段,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质量对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数据库结构形式和组织形式,从而使得整个政务信息体统得以迅速、准确、便捷地管理和利用,成为政务信息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

6.5政府信息的发布技术。

6.5.1政府信息发布系统。

在电子政务中,政府公众服务信息发布职能主要是通过公众服务信息发布系统来加以实现的,可以说,该系统的建设质量决定了政府在公众信息发布职能上的成功与否。

6.5.2政府网站建设。

政府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主要围绕政府网站的建设而进行,因为政府网站是政府专网、内网中各部门与用户连接点,是对外的窗口,是电子政务中最终用户的使用界面。

7.举例:东莞企石镇电子政务建设案例。

7.1项目背景:

进入二十世纪,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因特网日益普及,建设电子政务成为衡量区域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2001年,企石镇开通了镇信息网。网络通过传统的电话线路覆盖镇内90多个单位,初步形成一个区域性网络,在政务公开、对外宣传和密切政府与群众的关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2003年,企石镇镇政府召开了全镇电子政务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为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企石镇在政府网站的基础上,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全面启动信息网二期工程。

企石镇政府办公大楼集中了13个部门,办公房间400多间,300多台计算机。大楼在建设石没有考虑计算机布线问题,造成楼内个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之间的计算机设备完全处在孤立状态。随着镇区信息网的开通,上网用户不断增加,网络拥堵现象日益严重,网络管理任务更加艰巨。同时,由于一期建设没有对大楼进行现代化、智能化的布局,整个网络缺乏一个高效的局域网环境,这办公自动化的建设及相应业务系统的开发带来了很大困难。

因此,现有网络状况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局域网的改造工作。

7.3采用的技术手段:

企石镇信息网是一个具有核心级,楼层级的两级网络结构,根据功能和业务需求分为内部网区、外部网区和服务器区,三者通过防火墙联系,并接受防火墙上安全策略的控制。根据网络建设要求,镇政府最终选定了3com公司的千兆以太网解决方案和产品,网络中心设在政府大楼内,采用3com公司的核心交换机switch4007,楼层交换机选用有较高性能价格比的3comsuperstack3switch3300交换机,从而实现千兆主干交换,百兆交换到服务器或桌面的王咯交换速率。

此次工程的建设重点是实现信息网建设的统一规划,核心是推进局域网的建设、安全系统建设和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通过完善计费系统、增加宽带及相应的业务系统开发,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应用环境与更多的信息产品。

7.5开展的效果为:

企石镇政府办公大楼局域网二期工程已于去年完成并投入使用,网络节点数达到400个以上。整个系统实际运行以来,政府基于局域网开发了大量的应用系统,如:政务办公系统、视频点播系统。网络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在网络性能的多方面超出了原设计指标。

8.1政府信息的公开。

电子化政务的一个基本的前提在于政府信息的公开化。在现代社会中,不仅政府有获取信息的需求,人民也基于政治参与、经济活动和个人发展,强化了对政府信息的需求。

8.2发展公用电子资料库,推进其加值利用。

政府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政府所拥有的信息资源能够实现高度的共享,从而实现公共信息资源的加值利用。

8.3政府信息和通信网络的发展。

构成电子化政务最底层的是政府的信息和通讯的基础结构,也可以说是政府信息流通的“导管”,它包括电缆线、光纤以及其它传送信息的设施或工具,加上把信息从一方送到另一方的控制软体。

8.4政府业务的电子化。

电子化政务的基础之一在于政府业务的电子化,即改变传统的政府机关的办事方式和手段。传统的办事方法、公务处理及事务管理,皆可以用现代信息及通讯技术加以改变。

8.5政府服务的创新。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电子化政务的特质在于它是服务型政府,即透过电子媒体创新政府的服务。

电子政务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完整、统一的法律和制度框架。在国外,为保障政府信息化发展,许多国家均制定并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这些法律对政府信息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和规范的作用。

政府信息不仅是国家资产,而且是需要精心管理的重要资产。信息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是电子政务生命所在。信息安全涉及保密性(控制那些存取信息的人)、完整性(确保信息的更新与修改只能经由授权者进行)、可用性(确保信息授权用户总是能够存取信息)等问题。

9.当代大学生如何面对及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面对信息化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我认为大学生应从以下几方面去面对及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

(1)电子政务在我国来说是一个新兴事务,对此,大学生用用积极地眼光去看待它,了解它,进而掌握电子政务。

(2)电子政务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之上的。为了能够掌握及运用电子政务,大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熟悉计算机的各种基本操作。还应熟练地运用互联网,能够从网络中获取有效信息。

(3)近年来,我国对电子政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电子政务也作为一门课程走进大学课堂。大学生们应珍惜这学习的机会,抓紧时间认真学习好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4)大学生除了要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知识以外,还应有相应的实践,去深入了解电子政务的实际操作过程,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5)、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需要大量的电子政务专业人才,大学生除了掌握电子政务相关知识外,还应积极投身到电子政务的研究、开发及推广的领域当中去,使我国电子政务能够平稳、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作家作品出版社出版时间。

覃征《电子政务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十七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使电子政务的发展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根据联合国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

电子政务的发展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政治家的重视,一方面是因为政府是全社会中最大的信息拥有者、最大的信息技术的用户,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勤政、廉政、精简和有竞争力的政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各项决策活动的政府,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现有的`政府组织形态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已经存在了200年以上。随着网络时代和网络经济的来临,管理正由传统的金字塔模式走向网络模式。政府的组织形态也有可能由金字塔式的垂直结构向错综复杂的、水平的网状结构转变,减少管理的层次,以各种形式通过网络与企业和民众建立直接的联系。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学者将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看作是对原有的政府形态进行改造的过程,希望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最终构造出一个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政府形态。

电子政务的发展既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机遇。我国政府的现代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在信息时代,就像管理信息系统是管理企业必备的手段一样,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治国不可或缺的工具。

1.电子商务:在以认证中心ca以及公开密钥加密体系pki等技术构建的信息安全环境,推动政府机关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以电子化的信息交换方式进行通讯和信息交换处理。

2.电子采购和招投标:在电子商务的安全环境下,推动政府部门以电子化的方式与供应商在线进行采购,交易和支付处理作业。

3.电子福利支付:运用电子资料交换,智能卡等方式,处理政府各种社会福利作业,直接将政府各种社会福利直接支付给受益人。

4.电子邮递:建立政府整体性的电子邮递系统,并提供电子目录服务,以增进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社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

5.电子资料库:建立各种资料库,并给人们方便的方法获得资料。

6.电子化公文流转:公文制作和管理电脑化作业,并通过网络进行公文交换,随时随地的获得政府资料。

7.电子税务:在网络上或其他渠道上提供电子化表格,使人们通过网络足不出户进行保税。

8.电子身份认证:以一张智能卡集合个人的医疗资料、个人身份证、工作状况、个人信用、个人经历、收入和缴税情况、公积金、养老保险、房产资料、指纹等身份识别信息,通过网络实现政府部门的各项便民服务程序。

我们的信息平台提供强大的公文和工作流处理功能,可以圆满完成政府公文流转和文件报送的全部流程。同时,还提供了政府部门考勤、档案、物资等日常管理的专属功能模块,有效地实现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建设工作,并可以同政府网站、其它信息化系统建立连接,实现信息流的集中存储和全局共享。

[1][2][3]。

电子政务征稿范文汇总篇十八

本年度报告将着重从发展战略和思路层面,按照专题,对移动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要求稿件逻辑清晰、内容充实、表述生动,避免一般性的论述和工作汇报式的表述,最好辅以相关图表、案例说明。

(一)稿件内容特性。

原创性:皮书不同于年鉴和志书类产品,应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梳理和筛选已有资料,以调查研究得到的第一手资料作为立论分析的基础。

实证性:皮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产物,强调的是实证方法。

前沿性:皮书的前沿性不仅体现在理论探讨上反映当前前沿问题,更要对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预测。

(二)字数要求。

原则上不低于5000字,以7000字—8000字左右为宜。

(三)内容的编写格式。

1.摘要、关键词。

每篇报告应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报告摘要应在100~150字。关键词由3~5个词或者词组构成,放在单篇报告摘要之后,中间用空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