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电子政务的运用理念范文(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4:53:48 页码:12
电子政务的运用理念范文(大全10篇)
2023-11-21 04:53:48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的一次盘点,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总结中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数据和事实。不断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总结经验,找到提高的方法。

电子政务的运用理念篇一

室内设计的横向系统强调设计因子的相关性。室内设计是一门多种因素综合交叉的学科,正是由于这一点才使得室内设计包含诸多相互制约的因素。一般而言,对于室内设计系统,其横向系统要考虑的系统因子主要牵涉到环境系统、建筑系统、结构系统、照明系统、hvac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交通系统、标志系统和陈设艺术系统等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要对于这个横向系统中的各个因子加以统筹考虑,关注其间的相互冲突和影响,以及各子系统相互间的合作与配合,在室内设计效果得到保障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问题。

室内设计的纵向系统强调设计系统的过程性。室内设计的目的是在各种条件的限制下,通过协调各横向系统间的关系来创造适合生存并促进人类自身发展的生活环境和空间。这就要求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必须适应甲方的要求,并且能够解决设计方案实现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整个设计方案的实现过程就是室内设计的纵向系统。简单地说,这个系统的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项目确定阶段

一个设计系统的开展是从设计方确定设计项目开始的,通俗地说,设计方确定室内设计项目必定是在甲方对其信任的基础上委托或进行招投标的结果,设计方往往会根据业主的委托书和任务书开始考虑方案。在大体确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设计单位所要做的首先就是明确设计项目的相关内容、范围、投资额度、空间要求等重要问题。这个环节是任何一个室内设计系统成立的基础。

2.项目分析阶段

此阶段需要对项目内容作深入的考察,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并对空间不足之处加以分析,使设计在模糊和无从下手当中渐渐清晰起来。任何一个室内设计师都不可能对所有的室内空间类型中出现的问题了如指掌,在一个项目开始时,必要的项目分析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是需要的。只有在对项目进行完善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基础上,设计才能逐渐有一个明确的定位。3.概念构思阶段概念构思实际上就是运用图形思维的方式,对设计项目、社会调研资料,从环境、功能、材料、风格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所做的总体艺术形象构思。设计师常常是在占有了各种不同的设计信息资源之后,从空间形式、构图法则、流行趋势、艺术风格、建筑构件、材料构成、装饰手法等方面拓展思维,寻求理想的设计构思。此阶段室内设计师还需要与采暖与空调系统、给排水与照明系统、电气(强电、弱电)控制系统、声学系统等专业设计人员进行交流与探讨,通过这种专业间的协调配合对设计项目进行不断地推敲,从而提高概念设计的可行性。

4.设计方案阶段

设计方案阶段实际上是在明确的概念基础上,将已形成的设计概念通过图形、文字、实物资料包括口头的语言综合地传达给甲方。同时,在与甲方的沟通中,需要反复对设计方案进行校正和优化,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所以说一个具体的项目工程,其方案确定必是各种因素高度统一的结果。这就需要把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重视室内设计系统中的各因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5.设计施工阶段

设计施工阶段是室内设计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阶段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设计方案的实现程度。此阶段是在施工图精确绘制完成的情况下,开始进行室内设计具体项目的实施,对于设计者而言,与业主、工程施工方的具体协调与指导管理,材料选择与施工监理是设计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这一阶段关键是处理好装饰与水、电、风、音响的终端和设备管线的协调,处理好各相关单位的矛盾与冲突,在最低的成本内创造出最好的效果。

6.设计优化阶段

任何一个室内设计项目,无论前期工作做得有多具体、多完善,设计图纸多完整,所表达的设计多细致,到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设计师,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出最佳的改进方法和方式。此外,随着工程的不断进行,设计师的更好、更新的想法可能会不断涌现,出于要创造更为理想的室内环境的目的,在不会超出过多预算的前提下作适当的设计变更是必要的。

7.后期配置阶段

由于受“轻装修,重装饰”的设计理念的影响,室内设计实际上关键不在于界面的装饰,而是在于后期的陈设配置,在于家具、灯具、装饰、陈设、绿化甚至人的不同。室内空间的性质、功能以及环境氛围的差异在于布置于其中的陈设物的不同。当所有的室内空间、界面装饰工作完成之后,后期配置的家具、灯具、装饰、绿化等陈设物的合理搭配就成为室内设计中重要的环节。

8.设计评价阶段

一个完整的室内设计项目应包括在所有设计项目完成后,继续进行跟踪调查,核实设计方案取得的实际效果,业主在使用过程中所提出的意见和要求。这种对用户满意度和用户环境适合度的测定,给了设计师弥补设计不足之处和优化设计的机会,并为接纳新的设计项目增加和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经验。

电子政务的运用理念篇二

(1)充分发挥水文工作的作用。水文工作能够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可靠、有效的水文资料,通过有效的水文工作,能够充分的发挥水文工作的支撑作用,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可靠的保证。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的目的在于保护水资源,想要将生态理念更好的应用在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以全面、准确以及真实的`资料为支撑,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必须和水文工作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水利主管部门的协调下,保证两个部门能够有效的合作。现阶段,各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水文工作为了发挥最大的作用,就必须不断的完善软件和硬件设施,充分的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对水利工程所有资料的自动化、全面化采集,进而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更加全面、详细以及准确的信息资料,更好的将生态理念应用在水利工程设计中。

(2)加强培训,提高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利工程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环节众多,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安全、高效的运行,需要以高素质的设计人员为基础,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充分的应用生态理念,不断的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因此,水利设计部门必须充分的认识到设计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进行培训和再教育,重点对设计人员的环境保护、生态意识等进行培训,保证所有的水利设计人员都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同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尽可能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的各个环节,保证水利工程能够生态、高效的运行。

(3)应用新型生态技术和材料。现阶段,各个行业逐渐的开始推广和应用生态理念,各种生态化技术、生态材料应运而生,并且许多生态材料和技术被应用在水利领域,例如,水闸技术,包括翻板闸(图1)、钢坝闸(图2)等,上述水闸技术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以及效果显着等优点,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现代水利工程;护岸材料,包括植草专用砖、石笼以及膜袋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述技术和材料是实现生态理念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并准确、全面的掌握各种生态技术、材料的特性,然后结合实践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和指导,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生态材料和技术的作用,为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强生态理念在堤岸设计中的应用。堤岸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环节,做好堤岸设计生态理念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设计与建设。因此,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堤岸设计时,必须摒弃传统的设计理念和知识,根据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创建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对堤岸建设中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基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背景,为生态理念在堤岸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便利,在进行堤岸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堤岸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详细、全面的调查,充分的考虑自然环境因素,科学把握堤岸设计的安全系数,防止出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的不良现象,真正的利国利民的生态、优质水利工程。

(5)加强生态理念在河道改造中的应用。河道改造工程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河道改造工作时,必须充分的考虑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基于国家发展生态的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改造方案,保证河道安全、长效运行的同时,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因此,在进行河道改造设计时,需要基于生态平衡理念,对周围绿化、河道清淤、堤岸保护等众多方面进行针对性、有计划的改造,这样既能够保证河道安全、高效的运行,又能够实现河道工程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生态、环保的时代背景下,生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通过加强生态建设,能够实现人类社会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作为一项造福人类的系统性工程,由于受到传统设计理念的影响,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不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导致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必须摒弃传统设计理念,树立正确的生态设计理念,充分的利用生态理论、生态技术和生态材料对水利工程进行设计和优化,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存。

参考文献。

[1]孙翠英。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北京农业,2014(12):209.

电子政务的运用理念篇三

3.1用户策略模式用户策略主要表现在用户体验,即用户在操作或使用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的时候的所做、所想、所感,涉及到通过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用户的理性价值和感性体验。而用户体验主要是基于对用户的理解,围绕用户展开的,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了解用户如何行事,二是如何将用户行事的情况反映到系统之中。这就需要图书馆充分了解用户情况,并将这些情况反映到系统或产品之中。需要掌握的用户情况主要包括用户特征、用户需求、用户行为和用户认知四个方面的信息。只有充分掌握用户的特征,尤其是与信息利用有关的特征,才能有针对性地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图书馆不仅需要掌握用户的性别、年龄、教育背景、职业、职位等公共特征,还要了解他们不同于其他人的个性化特征,比如是否带有某种残疾、是否色盲等。图书馆在推行信息营销项目前,首先应该通过市场调查收集用户的背景资料,并依据公共特征对用户进行细分,以确定目标用户群。但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这只是满足了用户的一般需求。同时还应该将用户的个性化特征反映到系统之中,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利用与用户的交互信息建立数据库,记录用户的相关信息,包括用户的网络地址、信息的实际需求和需求意向、建议等。这样既可以在用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服务时提供有效的帮助,又可为图书馆运用“推送”技术向特定用户发送特定信息打下基础,实际上节省了用户购买的时间。同时与用户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图书馆提高信息服务目的性和信息产品质量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包括:a.营造环境。只有通过对图书馆网站和网页的精心设计,营造出良好的服务环境,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用户才会乐意与图书馆进行有效的沟通,图书馆也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b.售后服务。其外延可进行扩展,将用户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视为服务过程的一部分,将提供与用户需求相关的其他信息,实行跟踪服务直到用户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作为服务的另一部分。c.反馈改进。通过分析用户对信息产品(服务)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对其作出形式、内容等方面的适当调整与改进。

3.2产品整合模式产品整合表现在信息资源整合方面。当前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整合服务与个性化定制服务相结合的服务业务发展,要求充分考虑到用户利用信息服务的便利性,实现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内容的集成,力求整合界面简单、友好和易于操作,从而使用户能利用同一检索人口对信息资源进行同步检索。也根据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定制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用户界面,提供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信息服务。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资源整合中,一方面信息资源整合的深度,信息资源整合的难点不是技术,而是服务集成,要求对服务流程进行简化、规范和优化,以便为用户提供最简单、方便、快捷的服务;另一方面信息资源整合的广度,整合的基点在于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整体融合,以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产品整合是一项复杂、细致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自顶而下的规划和自底向上的设计来完成。具体分为以下步骤:a.制定信息资源整合的战略。b.明确机构内外部信息环境与信息需求。c.进行信息资源整合设计。d配置相应的人力、技术、设备资源。e.搭建信息资源整合系统平台。

3.3定制营销模式定制营销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基于网络的市场营销是各参与者充分协作的过程。定制营销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各种有形产品,也可以用于无形产品的定制。a用户关系管理。定制营销的核心是读者关系管理,定制营销模式的运行必须体现合作的精神,合作首先是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全方位的交流互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为读者创造最大满意度。因此,用户关系管理的任务就是确立用户的中心地位。用户关系管理的另一重要内容是正确识别用户的满意度。图书馆为用户创造的满意度应该是用户所认可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图书馆的各种主观臆断。因此,图书馆要建立用户识别系统,注重用户心理需求分析和服务心理属性的开发,量身定制图书馆的产品和服务。馆员要及时、深人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及其发展动态,并将收集的用户资料分析整理后,在图书馆内部实现共享,以便正确把握用户满意度的实质。b.信息共享。信息共享本身也是一个相互协作的过程,涉及in-tranet,ex-tranet,数据挖掘、智能代理等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的运用,需要在不同层面、从多个维度予以贯彻实施。在用户层面,图书馆应构建“一对一”的信息分享机制,及时追踪和响应用户需求,在图书馆内部,倡导充分合作、重视学习的图书馆文化,图书馆的营销平台应具备足够的.适应性和可用性,以便在馆际交流互动中达成信息的充分共享。c.反馈机制。用户反馈功能可以使图书馆从用户的角度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改善自己。咨询网站都有反馈功能,在用户提交咨询表单后,就会出现填写反馈表的对话框,由用户选择填写与否即使不进行咨询只进行浏览,也可以通过网站上设置的反馈表来进行意见反馈。设立专门的数据库和管理人员,对用户的反馈意见进行收集和分析整理,组织专家对问题进行分析,寻求解决的方法,有效排除影响咨询质量的障碍,以进一步改进服务质量;建立一个服务跟踪机制,以便对问题解答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且可及时向图书馆提供反馈信息,提醒其工作中的不足,以保证整个图书馆信息营销项目的高质量运行。d信任机制。信任的确立需要付诸长期的投入,要求图书馆充分关注与用户的每一次交流互动,通过实施个性化营销方案,着意增强用户的满足感。图书馆还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馆员的忠诚度,改善馆员的服务产出水平,重视图书馆形象建设。用户也要坚持诚信的准则,因为消费者主权并不包含对失信行为的宽容。e.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在信息系统与因特网上已经不算是新的概念了,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很早就有所谓的我的最爱、我的文件的用语;yahoos有myyhoos;google有personalizedi-lomepageo数字图书馆为了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也有许多类似的服务,}corne;mylibrary)lehig。已有为数不少的图书馆提供个性化图书馆服务[m),包括信息分类定制服务方式、信息推送服务方式、信息智能代理服务方式、信息垂直门户服务方式、信息帮助检索服务方式、数据挖掘服务方式、信息呼叫中心服务方式等。这样,根据用户的设定,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向用户提供和推荐相关信息,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3.4整合营销传播模式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market-ingcommunication,缩写为imc)01993年美国学者唐·e·舒尔茨等在《整合营销传播》一书中将imc定义为:“整合营销传播是业务的战略过程,可以利用此过程设计、发展、执行以及评估品牌传播方案。此方案对于消费者、客户和其目标中的或有关的内部及外部观众来说,通常应该是可以协调权衡的,且具有说服力。”图书馆信息整合营销传播主要包括:a.用户导向。图书馆信息营销面对的用户群体依其职业的特征与属性不同,可分为科研用户群、教学用户群、决策管理用户群、文化艺术用户群等。这些用户的需求形式多样,对文献资源及服务的需求层次不尽相同。用户注重的已不是信息载体的差别而是信息的效用。他们一方面要求尽可能查找与自己需求相关的丰富的纸质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馆藏或某一种文献类型;另一方面也希望参考咨询人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虚拟信息服务,以便进行较复杂的网上检索或数据库查询。一些用户也不再仅仅满足于检索出来的专业文献或大量的原始文献,而是希望得到经过分析加工后的深层次的、综合性的,甚至包含系统知识内容的增值信息产品。因而用户的信息需求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成本、定价及品牌。图书馆信息营销项目要明确自己的产品定位,保证服务质量,如用户成本,既关注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生产成本,又重视用户的交易成本。关于定价策略。图书馆信息营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服务对象,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划定出营销范围和营销重点,要根据用户的需求及时进行信息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图书馆只有及时把握住市场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组织生产出适合的信息产品,提供更高质和符合客户需要的服务。关于品牌服务。品牌服务就是要把用户的需求置于最高境地,根据用户的需求对文献信息进行进一步深人加工,充分揭示其隐含、分散、动态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增值,提高产品质量,然后再为用户提供如个性化咨询服务,开展特定选题服务、学术资料专指服务和学术资料咨询服务等,建立区别于其他竞争品牌的品牌个性。c.促销整合。图书馆除了开展传统的促销(宣传、讲座等),也要重视网上项目的设计。如服务项目人性化。任何站点首先以视觉的方式直观、直接地面对用户,并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博得用户的青睐。界面是沟通用户与系统唯一的桥梁,因此,用户界面的设计质量与水平直接关系到用户对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友好的、制作精美界面能够实现与用户之间的情感交流。d.关系营销[is]。存储用户反馈信息对于图书馆信息服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用户的反应信息做出应答双向信息交流。通过应答,可以解决用户存在的疑虑,引导用户做出积极思考,让用户关心和参与到图书馆的服务中来。鼓励的形式和方法也是用户做出反应的重要环节。因此,鼓励的形式应多样,方法应创新,这样图书馆信息服务与用户之间就形成了应答一反应一再应答一再反应的良性循环的信息交流模式,有利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长远发展。图书馆可以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与用户的接触,如书信、电话、e-mail、在线联系等。

电子政务的运用理念篇四

**市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紧扣执行机制建设、执行专项活动具有重要、执行规范运行以及两权改革的工作重心,内强管理、外求联动,不断加大执行力度,提升执行效率和效果,更加注重化解执行积案、加强执行和解工作,使执行工作整体水平得到一定提升。至今,**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523件,已执结1461件,执结率达95.9%,实际执行率达71%,执行到位率仅55.8%。

执行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是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的问题突出。由于**地广人多、山区与平原并存,地处偏远山区的镇较多的特殊性,**市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全国各地区间就业、生活壁垒日益减少的大环境下,造成人员流动性较大,当地人到异地务工的现象较普遍。但相应的流动人口登记信息管理方面的配套措施尚不健全,造成在人员户籍登记住所所在地根本无法查找到当事人。另一方面,由社会诚信观念的缺失,被执行人因为欠债,更是想方设法的外出躲债,转移、隐匿财产。因此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寻成为开展执行工作的较大阻碍。

二是申请执行人在财产调查中积极性不高,被执行人报告其财产状况的主动性较差,使法院财产调查任务繁重。财产调查一直是发现债务人财产的主要途径,由于在民诉法中,关于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财产或财产线索义务的条文和被执行报告其财产状况的规定都过于笼统,且并未规定违反义务所应承担的后果,造成可操作性不强。同时,未建立严格的财产申报制度,未赋予申请执行人提供执行财产及线索的义务,使申请执行人在财产调查中积极性不高,把所有的财产调查任务推给法院。但仅仅依靠法院执行人员的力量根本无法满足执行财产调查的实际需要,使得财产调查任务繁重,执行案件也因此而不能得到解决,其结果反而使许多案件不能及时执结,影响执行效率和效果。

三是执行手段的缺乏,当事人对执行工作不理解,使执行信访问题仍然存在。执行程序中是否能够找到债务人的财产,直接影响到执行的实际效果,影响到债权人的债权最终是否能够得到实现。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和法院执行手段的反差,使得在被执行人无履行能力而人民法院又穷尽各种执行手段后,仍无法执行到位。由于当事人对法院执行工作的不理解,以及对法院工作的很多申请人仍持有法院应当对案件绝对包干的态度,不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只管一纸申请书送到法院,就要求拿钱,不问造成案件无力执行的原因,全把责任推到法院,因此而所产生的涉执信访情况也较多。截止今年6月,在**市人大法工委反映执行信访达5件次。

一是执行联动威慑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法院与工商、国土、房管、公安、税务、金融等部门执行联动,使该项机制制度化。执行联动机制的良性运行和切实发挥作用,不仅需要法院发挥主力军作用,创新执行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自身执行水平和能力。还需要在如何让联动机制“动”起来上下功夫,需要各协作单位切实增强协助执行意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积极协助法院解决具体问题,积极参与、密切协作、排除阻力、形成合力。与法院一道营造齐抓共管的执行工作局面,真正实现信息共享,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执行联动机制切实发挥作用,促进执行工作向前发展。

二是执行工作管理机制上仍需加强。法院在提升执行案件质量、效率和效果问题上,立、审、执兼顾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控制和监督力度还不够。个别承办人拖延办案、消极办案的现象仍存在。尤其是在财产评估和拍卖过程中,涉及委托、公告等程序时,呈现出办案周期长、工作效率低的特点。目前,对执行工作和执行人员的工作成效评价和奖惩机制未真正形成,没有全面反映出执行工作的内在特点,在鼓励先进,鼓励多办案、办好案方面,效果不明显,造成有个别承办人办案消极,不注重办案均衡度,出现长时间不结案和突击结案现象。

三是执行救助有待落实。**地域的特殊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受地震影响等现实状况,以及执行案款因多种原因无法到位等原因,导致一部分申请人生活相当困难,因此成立并落实执行救助基金,解决申请人的实际困难具有现实意义。此类情况,在无任何保险保障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尤为突出。虽然,目前已经基本建立执行救助金制度,但是因各方面原因使该项制度的落实情况还不够理想,尚有符合救助条件而未得到救助的情况存在。

电子政务的运用理念篇五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保早就成为了我们国家的重中之重,并且在我国多个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应用,房屋建筑是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尽管这样,房屋建筑业也同时是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的一大主要原因,如果想要从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参与建筑与设计的人们及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建筑设计中做出改变,使用节能环保的材料。不仅从人力以及脑力上做出改变,国家也要大力发展环保事业,对节约环保的建筑企业做到鼓励与扶持,环保不仅仅是建筑业需要努力的事情,更是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的事情。

关键词:房屋建筑;环保节能;创新设计。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要求也越来越多,对住房地址,绿植面积,周边设施,采光度等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这样往往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及时更新观念,在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下,将节能环保彻底融入到建筑业,推动社会的进步,满足国人的要求,所以说节能环保成为了我国各方面发展的重中之重。

1环保节能在房屋建筑中的意义所在。

单单从房屋建筑业来说,其实房屋建筑的要求涉及到很多方面,不仅仅是采光、绿植、通风等方面,从环保方面来说,还要考虑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重力,由于我们国家处于人多地稀的一种局面,人们居住的环境也遭受到一定的威胁,导致一些城市对房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在地基所能承受的最大重力范围之内且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最大化的节约土地资源,避免产生土地浪费,而且要将环保节能融入到房屋建筑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不浪费一丝一毫。

2节能环保与房屋建筑设计是以怎样的一种关系存在。

房屋建设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节能环保与房屋建筑设计一直以来都不是单一存在的,他们以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存在于当今社会,节能环保的房屋建筑设计是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因素,使房屋建筑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实现了建筑材料优良的循环利用,将环保节能的宗旨落实到每个方面,争取将环保节能与房屋建设做到彻底融合。在房屋建筑中,房屋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要将房屋的外观做到美观,具有欣赏性,还要将房屋的设计达到各方面的要求,更要避免环境的污染,以及资源的浪费。而且设计人员要对地基,地质进行严格的考察,认真研究计算地基所能成熟的最大质量,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土地资源,更要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了解自然,了解资源,学会利用与自然的结合,充分体现环保节能,这样才能将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环保节能设计理念展现的更加充分,将环保节约细致入微的房屋建设当中的各个角落,对房屋的采光,周边绿植等等提高重视,合理利用周边条件,提倡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

3节能环保在房屋建筑中如何应用。

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例如门窗等等问题,在我国较为寒冷的`地区,他们的冬季不仅寒冷而且漫长,门窗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做到深度解决,将会造成我国资源的一大浪费,居民利用暖气或者地热在寒冷的冬季进行供暖,而门窗不能做到十分紧闭,保暖一问题日益明显,随着不断加热,热量也不断流失,造成了我国能源的一大浪费,这时候如果能在门窗的制作当中,加入一些保温材料,不仅可以避免资源的减少浪费,还能保障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这也充分的展现了环保节能在房屋建筑设计当中的合理利用。国家也可以提倡居民自行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对这样的居民做到大力支持,并给予相对的帮助在实现自给自足的方面,还能给国家提供一定的能量,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还实现了资源的自给自足。充分的提现了环保节能在房屋建筑建设当中的应用,但电池板的应用不仅费用高而且安装会影响到房屋建筑设计的整体美观,所以这就要通过设计师来进行合理设计,合理设计安装位置,避免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国家也可以实验安装雨水收集,雨水净化等装置,满足人们直接饮用的条件,就可以投入生产,普遍安装,对安装费用采取一定的扶持,做到最大限度的节水节电。在现在的房屋建设当中,会存在一些拆迁的行为,这些破拆的建筑物,很多的建筑材料可以实现再利用,经济而且实用,回收利用价值较高,避免资源的浪费,并且会减少二次污染的产生,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这样则可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设计师也可以尝试在房屋建筑设计当中植入一些新技术与新型材料,有效的提升节能技术,争取早日实现对房屋保温,采光等等方面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建筑工人方面,可以采取一定的制度,通过制度,赏罚分明,让建筑工人避免建筑材料的浪费。

在当今社会,房屋建筑与环保节能就是以中相互依存的方式存在,我国资源短缺,人广地稀,能源过度消耗的问题也日益明显,所以说环保工作一点都不可以怠慢,尽快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推动着人们的生活以及审美观的不断提高,房屋则早已是人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由于人们审美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建筑设计基本上遭到了当代人的摒弃,所以说在当代建筑设计的条件下,将节能节能环保融入其中,要将环保节能做到极致,并且房屋质量也是不能轻视的一部分,在提倡节能环保材料的使用的时候,更要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2]巫汉立。探究房屋建筑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j]。建材与装饰,2017(49):60~61。

[3]林宏邦。房屋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7(18):135~136。

[4]董杰。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节能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17):108~110。

电子政务的运用理念篇六

摘要:绿色化学理念是一种孕育在现阶段社会大背景下的理念。高职院校在开展化学教育的过程中理论与实验尤为重要,积极采用绿色化学理念,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促进学生化学能力水平提升的同时,培养与增强绿色化学意识,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绿色化学;化学教育。

高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如果要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在理论教学工作之中,那么第一步就是对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想要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则需教师先具备强烈的绿色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产生更为积极的教学效果,更好的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指导,并能通过各种方式将绿色化学理念逐步渗入到学生心中。学会用绿色化学理念去思考所遇到的问题,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们应充分了解有关绿色化学的各种知识,建立健全完善的知识系统,能将存储的知识运用到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来,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绿色观念与意识,通过授课方式的选择与教师个人魅力的影响,让学生更容易接纳绿色化学知识,这也正符合绿色化学对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需要。

1绿色化学理念在理论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1.1通过微量化学实验达到资源节约、有效利用的目的。

近些年,随着我国各行各业在资源利用效率等诸多方面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微型化学实验也孕育而出,成为近些年一种新兴的化学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法主要讲求化学实验装置的微型化,由此尽可能的避免化学试剂的浪费,从而通过这种实验方法所产生的中间生产物的转移过程中也得到大幅降低。微型化学实验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效降低实验材料的使用量,并且反应效果明显,其实验效果相比之下更为优异,就时间与空间而言也有则会节约实验时间与方便携带等诸多优势。通常情况下,微型实验的试剂用量一般只有普通实验的0.1%~10%,这与绿色化学的宗旨不谋而合,所以将其运用在高职院校的化学实践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高职院校在运用微量化学实验方法之前,首先还是应在实验效果好、现象明显的前提下开展各项工作,在实验中虽然采用单常量试验仪器,但可以通过调整试剂用量以及降低试剂质量分数等方式达到节约效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微量化学实验不仅仅能够降低材料用量,把控经济成本,更能起到相应的环保价值[1]。

1.2充分发挥串联实验、系列化实验以及组合实验的效果。

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采用串联实验、系列化实验以及组合实验能够通过有序的实验组织安排,将实验中间物或产物进行有效利用与循环利用。我们可将前一个反应生产的产物当作后一项十余年的反应物,不仅能够起到减少试剂用量的效果,更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在硅钨酸催化合成实验中,学生所合成的产品粗品能够当作基本操作实验中的重结晶,之后学生可将乙酰水杨酸精制后纯品用在熔点测定的基本操作实验之中,并且还能为薄层层析实验提供材料的,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通将符合条件的样品用于红外吸收光谱测定实验之中。

1.3重视三废处理,尽全力降低污染。

绿色化学的宗旨就在于对污染的源头治理,在污染源头对其进行把控,从而起到环保效果,这就要求有关工作者利用化学方法处理三废问题,通过合理科学的回收利用措施达到降低污染的效果。一方面我们绿色化学理念真正运用到实践之中,发挥其实际效果,另一放卖弄还应尽量降低实验开支,从学校的长远发展角度来思考问题。在高职院校绿色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三废处理问题,有关人员应将废物处理与污染最低当作绿色化学工作的重要前提,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当然不排除中学阶段偏科的问题,很可能导致学生的化学能力水平与素养上的差异,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刚接触化学实验室时,因为缺乏经验,并且教师不对三废问题进行着重讲述,所以常常会出现直接将不经处理的三废进行排放,这样做所造成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绿色观念的同时,着重树立危害防范意识,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实验习惯。如学生在对一些经常会用到的有机溶液进行回收利用、对校园内部雨水的酸碱程度进行确定并采用合理方式净化水质、废气的吸附以及对含重金属的实验废液进行分类处理等操作步骤等等。在试验选择的过程中,应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需要,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元素加入到化学课程之中,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发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在,提升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2]。

1.4积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推进化学实验绿色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多媒体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汇,诸多高职院校在多媒体硬件方面已经能够满足相应的授课要求,但是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很多院校依旧不能摆脱传统授课观念的束缚与困扰,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甚至一些教师非常机械的将书本内容防放置在投影仪上,依旧不顾学生感受,在讲台上自说自话,从而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多媒体技术所采用的设备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可通过视频等方式进行呈现,不论反应速度的快慢或是操作条件的特殊性要求因素都不能阻止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内容与过程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更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另外针对一些易燃易爆的实验或是实验物不易操作与控制的实验亦或是一些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实验,教师可不用让学生亲操作,而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对实验进行模拟演示,这样不仅仅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也能将绿色化学的教学理论运用到实验课程中来,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授课,实验现象明显、零污染、且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化学教学工作中运用绿色化学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作用,这是素质教育的选择,更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还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高职教育不仅仅要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自豪感与使命感等等,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环保能力的提升,借助绿色化学理念与知识从污染源下手阻止污染问题的发生,让学生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之中,在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人类文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静.绿色化学在高职化学教育中的教学探讨[j].读书文摘,,14:55.

[2]祝昌翠.绿色化学在高职化学教育中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32:71.

作者:符晓曼单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政务的运用理念篇七

“执行难”问题一直是司法界一个热点话题,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多。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涉及执行方法层面的解读。然而,这些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部门难求、被执行财产难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制度层面的顶层设计,需要相关部门统筹协调,共同发力,才能解决问题。本文结合审判实践中的执行工作现状,查找出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待能够更好的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执行难题。

当前,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具备了坚实基础。然而,民事案件执行工作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做好法院执行工作却并非法院一家之力所能完成。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如何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的实现?如何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以最有效的方式和最高的效率来实现?如何通过法律监督的形式减少“执行难”的障碍?如何确保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既是人民法院改革的重点、难点问题,也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对法院执行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基层法院民事执行案件现状。

1、案件不断上升趋势明显。2013年某基层法院共新收执行案件2542件,结案1434件;2014年共新收执行案件3620件,结案2283件;2015年上半年,共新收执行案件2443件,结案1606件;案件不断上升趋势明显。

2、案件标的不断增大。2013年某基层法院执结案件标的额4650.75万元;2014年执结案件标的额8542.63万元,2015年上半年执结案件标的额6846.50万元。

3、关键指标全市呈现不均衡状态。以实际执行案件数和实际执行率为准,全市法院实际执行率在60%以上的有两家[?]。实际执行案件执行率大多在30%左右徘徊。

5、信息化建设标准利用率有待提升。自省高院下文要求全省法院建设执行信息查控系统以来,各基层法院利用高科技建设平台,分别配置了执行服务中心和查控中心。但是高科技的利用率值得商榷,全市法院依照“人海战术”打击老赖的方式还占很大比重。

6、执行信访案件不断增多。当前民事案件执行难是一方面,但是执行信访问题也在不断突出,以某基层法院为例,执行信访案件占到全院信访案件的60%以上,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是执行方式有待提高,还是当事人缠访、闹访较多。

7、执行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由于大部分基层法院执行依靠的是人海战术的“凌晨执行”和“集中执行常态化”,在现有的高科技技术条件下,部分被申请人不是积极寻求履行义务,而是故意制造网络舆情,压制法院打击老赖的积极性。部分老赖利用手机和电脑,制造法院执行混乱的假象,暴力抗拒的局面时有发生。

8、执行联动机制缺乏强有力的惩戒措施。虽然全市法院与工商、税务、民政等十多家单位建立了执行联动机制,但是仅仅依靠法院一家主动作为很难达到完全的合力。与基层派出所的联动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打击老赖的嚣张趋势,对于部分单位人员不配合或延误配合的情形缺乏典型案件的打击报道,进而放纵了对老赖的打击。

二、民事执行难的成因分析。

1、被执行人无执行能力是最大的困扰。在当前的社会矛盾突发时期,特别是一些民间借贷案件,如果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这些建立在人情、亲情、友情基础上的案件就不会到法院解决。部分被申请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通过查控等手段仍找不到可供执行的财产,这些案件只有常年累积在法院,成为鸡肋,群众不满意,法院无能为力。

2、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造成人心不古。由于我国法律打击“老赖”缺乏强有力的惩戒措施,造成部分老赖转移财产,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部分群众缺乏事前的法律意识,事后想到用法,但是法律解决不了时,往往抱怨法院的工作不作为,没有想到法不是万能的。

3、案多人少的压力在不断制造矛盾。当前司法改革的情形下,部分基层法院执行人员长期面临未结案件在100件以上运转,执行力量有限,物力、财力跟不上,案件在不断增多,矛盾越来越突出,群众的不满意不是针对老赖,而是转向法院的执行人员,问题导向明显存在错误。

4、错误的执行依据造成信访的恶果。“有的据以执行依据的裁判不公、仲裁裁决错误、行政决定失准,给执行工作增加难度。”[?]部分案件的执行依据是公证债权文书或者是法院的判决有失误,造成执行回转或者是案件进入再审程序,当事人抓住法院的问题不放,成为信访案件的突出集合点。

5、执行工作法治理念缺乏实体性的规则。当前执行工作仅仅依靠执行程序,简单说就是为了执结案件,在案件执行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法治理念,仅仅是为了申请人的利益为动力,没有上升到法治社会治理国家的管理模式之中,造成部分案件为结案而结案,不能将案件可能引发的社会矛盾囊括其中,问题不断显现。

6、信息化时代信息共享机制不顺畅。由于当前的执行信息不对称、造成群众和法官的信息不流通,群众查找到的房产或者财产,早已转移他人或者不在申请人名下。部分单位不能及时提供被申请人的有利信息,造成法院的执行工作被动而为,始终存在某种障碍。

7、执行监督机制不健全引发执行乱世之局面。由于当前的执行模式是简单的依靠人海战术,依靠执行法官个人力量去执行,我们不是贬低这种执行方式,更是一种深深的思考,如何减少用人去执行的方式才是解决问题的妙招。人海战术的执行方式存在办案法官思维受限,我认为这个案件重要我就快速办理;我认为这个案件申请人比较烦,我就是不理,案件久拖不执。检察机关不能及时介入,造成部分案件长达几年、十几年执结不了的问题仍然存在。

8、执行工作保障机制不完善,法官人身安全难以保障。在当前的矛盾多发时期,部分极端群众不思考问题出在哪里,老想着法官有问题,造成法官办理案件越多、矛盾越多、投诉越多,部分法官不想办案、不愿办案、不敢办案的局面时有发生。对于执行突发事件,基层法院给予法官的保障难以让执行法官为其自愿奉献一切去工作。

9、部分行为难以执行,绝非法院本身所能为。现实中部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在执行阶段,被执行人长期服刑无能力来履行民事义务;部分案件如探望权案件,对孩子的人身是很难依靠法院的强制执行来完成的,这些社会问题不能完全归纳到法院的执行之中。

10、执行权缺乏必要强有力的保障手段。曾经和很多执行人员聊过,如果法院执行权有基层派出所那么大的权力,我们还愁案件办不下去吗?实际中,执行权无法媲美公安机关的行政权力,甚至是刑事权力,在此情形下,老赖很难心肝情愿自动去履行义务。

三、破解执行难的对策建议。

1、构建一个统一的社会各职能部门参与案件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参照宿迁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通过《宿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健全和完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的决定》,其具体内容为:“《决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明确执行联动部门。公安、财政、卫生计生、民政、住房城乡建设、税务、新闻媒体、人行、银行监管、企业注册登记管理、投资项目管理、招投标管理、不动产登记管理、规划管理、住房公积金管理、社会保险或养老保险经办、房屋征收、金融等部门、机构,应配合法院健全和完善执行联动工作机制。细化执行联动措施。政府及有关联动部门、机构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惩戒;公安机关协助查找被执行人或被执行财产、对被执行人采取强制措施;不动产登记管理部门协助办理不动产的查询、查封、过户登记等事项;规划管理部门协助查询有关项目的规划审批情况;企业注册登记管理部门协助查询有关企业的注册登记情况或冻结、变更股权等事项;银行等金融机构协助办理查询、冻结、扣划,为拍卖资产的买受人提供相应的贷款服务;财政部门、民政部门做好执行救助。落实执行联动责任。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应当依法督促相关单位在法定职责范围内配合人民法院健全和落实执行联动机制。协助执行单位如对人民法院采取的执行措施有异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核查建议,但不应当拒绝或者拖延采取相应措施。对协助单位拒不履行法定协助义务的行为,或者为被执行人转移财产提供方便或者转移财产的,人民法院将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其实徐州法院系统早就出台《关于集中执行常态化实施意见》、《全市法院执行局互相委托拘留、拘传被执行人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实践中也都在运用这些文件,也曾和市政法委、市公安局联系下发《关于建立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拘留被执行人、扣押机动车辆相关联动机制的意见》,但是我们还缺少法院为主的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各单位、各部门全力协助执行,信息畅通有无,执行工作才能将老赖无处可藏。

2、构建一个统一的社会诚信体系。执行难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不是法院一家单位所能解决的,早在2012年5月1日,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关于加强人民法院执行联动工作的决定》,每年人大常委会主任也到各个基层法院检查执行联动机制实施状况,但是我们更希望全社会能够尽快建立社会诚信体系,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这方面,徐州睢宁法院走在了全市法院的前列,值得我们去学习,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这个诚信体系的牵头羊是谁更合适一些,只有如此,我们执行难问题才能早日解决。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要做好这一工作仅有法院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如果没有司法体制上的顶层设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执行难”恐怕只能是一个梦想。在实际执行工作中,被执行人逃避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千方百计躲避执行,就其深层次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反映了市场主体信用观念和信用制度的相对缺失,现阶段,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诚信体系建设,然而,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涵盖社会各行业、各层面的诚信平台建设,导致各种信息不能有效共享,从而使得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不能采取有效的执行措施,无形中纵容甚至助长了这种失衡观念和行为的滋长和蔓延。

3、形成一个依法、守法的社会环境。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查封、扣押、扣划、冻结、搜查、拍卖、司法拘留以及追究刑事责任等法律手段,与法律制度完善的国家在执行手段上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但是我国执行却非常难,究其原因是我国社会发展程度不高,守法环境不畅,法治的权威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当事人自动履行率低,在利益博弈中,被执行人选择了对法律权威的漠视,把生效的法律文书不当一回事,失信成本低甚至无成本可言。法律没有让不讲信用的人,付出相应的代价。只有形成人人遵守法律,人人依法办事的局面,让失信行为的企业和个人,在市场准入、招投标、承揽工程、信贷、住房贷款、子女就学、就医、公司注册登记等方面难以生存,形成威慑力,才能为解决执行难问题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4、构建完善的司法监督体系。解决“执行难”问题,需要法院自身加强建设,规范执行行为,加强监督,与此同时深化检察机关监督制约机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是执行工作长效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执行工作监督制约不力的问题仍然突出”[**]。执行中存在消极执行、拖延执行、办关系案、人情案等现象不时出现,甚至由于极个别执行人员不廉洁行为,损害了法院公正的形象,使得案件执行更难。这就需要加大廉政制度建设,同时也需要各种监督,让执行工作更加透明、阳光。法院执行工作要做到强化执行质效。(1)限时执行。从立案移送执行到送达文书、作出裁决、采取强制措施等实行备案登记,层层把关与指导。(2)节点防范。对于财产查控及处置等关键环节,实行节点控制,促进执行公开,提高执行效率,防范违法违纪执行风险。(3)挂牌督办。对于重大及疑难案件,改变过去那种案件承办人自行作主、被动作战的做法,实行局长办公会析疑解难、挂牌督办制度。并适时组织小型执行会战,把一定时期内的钉子案件进行清除。(4)专项执行。积极抓好各种专项执行活动的开展,在徐州市范围内横向比较,确保不拖法院的后腿,同时促进其他执行工作的开展。检察机关在行使检察监督权时,对执行依据有违法行为的判决裁定可以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如果执行过程中法院的法律文书或执行措施违法,检察机关可以对该行为提出检察建议或抗诉。如果发现法院相关的执法人员涉嫌职务性犯罪时,就应该将该线索移交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5、大力突出信息化建设破解人海战术。让执行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社会各界的有效监督下公开、公平、公正地行使,才能更好的避免执行中的不理解、不作为。扩大执行公开的事项和内容,将执行公开延伸到执行立案、执行裁决、执行听证、执行文书公布等各个方面。丰富信息化建设的形式和载体,从传统的公示栏、报刊、宣传册等,拓展到法院网站、博客、手机短信等网络新兴媒介。力求做到所有执行案件信息从立案到执行程序与环节都上网录入,执行裁判文书全部按规定上内外网,面向社会公开查阅,接受监督。执行信息通过宣传报导、内外网站、微信微博、手机短信方式以“案件快报”、“疑问回复”等模式及时发送相关人员。积极利用人流量集中的广场、商厦、公交地铁等大型显示屏上发布“老赖”人员信息,排查上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人员名单,在电视台和报纸设立“曝光台”,发动全社会力量查找人和财产,努力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电子政务的运用理念篇八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绿色理念作为新时代最为热门的理念已经被广泛应用在众多的领域中。绿色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成为了当下十分值得探讨的话题。那么如何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合理利用绿色建筑设计则成为了重要的问题。此外,随着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国家对环保问题也愈加重视。建筑工程作为国家中的重要产业对生态环境保护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文章将要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作为基础,将其积极引进到高层民用建筑中。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绿色建筑设计;应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因此将绿色建筑理念应用到高层民用建筑中是十分有必要的。虽然我国不是发达国家,但是应该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已经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而且对环境已经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相结合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是十分值得探究的,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也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概念阐述。

所谓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主要指的就是在整个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所要遵循的原则:第一,尽量减少资源消耗。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众多的环节与流程,那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就很容易浪费资源,想要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尽量减少资源的利用;第二,以人为本。对于任何行业来说,人都是十分关键的主体,只有满足了人的需要,那么才能够在接下来的生产生活中更加顺畅;第三,做好调研工作。想要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考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充分考虑到选址的情况,同时也要对自然条件、光照、风向等等进行考察,进而来保证建筑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近年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愈来愈严重,已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为此,彻底改善生态环境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不仅仅每一个人要将环保理念植入自己的内心,而且各行各业也要有将环保理念贯彻到底的决心,对于建筑行业来说也是如此,所以绿色建筑企业应运而生。绿色建筑设计就是指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开发,尽量减少资源的浪费。

2.1减少成本。

绿色建筑设计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其经济性,也就是能够减少建筑成本。之所以说能够减少成本,主要指的就是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可以减少建筑成本的。此外,对于一些使用过的资源可进行二次利用的,可选择进行二次利用,对于不能进行二次利用的可尽快处理掉。

2.2增强实用性。

之所以要将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增强了实用性。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看:首先,在建筑施工前期,可以对建筑施工中所利用的技术、设备等进行分析,进而来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其次,在建筑施工中,要对施工中所涉及到的一切资源设备进行检测,有利于对对建筑工程进行更好的管控。所以说,将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在高层民用建筑中是非常实用的。

3.1从选址的`角度来看。

想要在高层民用建筑中更好的应用绿色建造设计,选址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所以在进行建筑之前,要提前进行勘查,对选址周围的环境、自然气候进行了解,进而分析出周围环境对高层民用建筑的影响。要求在实际的选址过程中更加注重居民的舒适度,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将绿色元素更好的应用在高层民用建筑中。此外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建筑施工方案。

3.2从节能方法的角度来看。

朝阳角度设计是绿色建筑设计中十分重要的节能方法。众所周知,人们在选择房屋时主要就会考虑光照问题,阳光充足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注意朝阳角度问题,合理地设计房屋的朝向。由于目前高层建筑之间的距离较近,所以导致了不同户型所能够接收到的阳光照射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的控制高楼之间的间距,进而使得阳光照进每一户人家。由于建筑物的光照长短受太阳方位角与不同纬度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朝阳角度设计时,要尽量的保持朝阳角度的科学化与合理化。此外还要合理的设置遮阳设施,选择节能窗,注意窗户的透明度与可见度,将其控制到可以控制的范围内。

注重屋顶隔热设计也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的措施之一。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建筑楼顶很容易受太阳辐射,会增加建筑物的温度,此外屋内的温度也有所提高,会让人感觉到非常不舒服。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可以采用空气隔热技术,避免太阳对高层建筑直接造成辐射,进而保持室内的温度正常。此外,屋顶隔热技术还具有保温的作用,可以采用这种技术使得室内的温度变化尽量减少。

3.3从利用水资源的角度来看。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水资源的成本是不小的一部分开销,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一方面可以为国家水利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约用水成本,提高了自身项目工程的经济效益。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在绿色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1)合理规划生活用水;(2)严格控制用水量,在使用水时要保证在一定的范围内;(3)在施工过程中要提高安全用水的管理,保证地下的水不被污染。除此之外,要充分利用水体自身的特点,在建筑挑台、架空层等关键的部位可以对水体进行相应的设置,进而达到为建筑保湿的目的。

4结束语。

综上,目前将绿色建筑理念贯彻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中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文章的阐述可以对绿色施工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2]潘正仙.绿色建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6(07):256.

电子政务的运用理念篇九

电子政务系统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为政府机关和其他政府机构提供信息服务和信息处理的系统。该系统利用现代高科技改造政府,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电子政务即政务信息化,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办公和管理,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现有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得人们从各种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和服务。

电子政务既是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通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转变职能、改革政府体制机制形成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形态,这就是电子政务的实质。

电子政务覆盖政务活动的全过程;电子政务市政务活动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务方式变革的信息化过程。

(一)分组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解决电子政务基本关系中的政务活动及其相关性问题,解决不同性质和价值的政务活动的领域区分问题的模式。

(二)集成(整合)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解决电子政务基本关系中的政务活动及其信息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共享性等主要矛盾和问题,以获得信息技术基础提供的更高社会效率的基本手段。它是电子政务基本模式的最为基本的手段。

(三)知识应用模式:是电子政务对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基本要求。

(1)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

信息技术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就是缩短了服务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未来的政府更加强调是民众的政府,各国政府将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民众对政府政务的参与程度,及时获悉民众所需,以民众需求为导向,把未来的政府建设成以民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

(2)促进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提高服务质量。

电子政务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给公众和社会提供政府服务。世界各国政府正积极应用互联网为民众提供在线服务,政府也将广为运用"公共信息站"及自动柜员机等自动化服务设施,为民众提供获取政府服务的多元化渠道。

(3)整合服务,实现"单一窗口"和"一站到底"。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民众对未来政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不仅仅是要求服务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要求获得服务的方式和程序也要不断改善。民众期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期望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为满足民众需求,世界各国政府将不断自我创新和调整,整合传统公共服务,建立"单一窗口",给民众提供"一站到底"的公共服务。

(4)加强组织管理,迈向知识管理。

"电子政务"的建设不仅仅是传统柜台服务向网络的简单移植,其涉及信息技术对政府机构的重组和对政府服务的整合,涉及政府再造,触及政府上上下下各个层面。为保障"电子政务"的顺利开展,世界各国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并授予相应权利,作为执行部门来负责"电子政务"的开展。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发展,"电子政务"也将由信息管理迈向知识管理,成为知识型、智能型政府。

(5)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

在未来"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各国政府将会积极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问题,努力缩小"信息富人"和"信息穷人"之间的差距,使得每一个人都具有获得政府电子服务的权利,尤其是那些非常关键的服务,避免新的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新障碍。因此各国在"电子政务"的开展过程中将注重普及城乡宽带网络建设与信息教育,使信息应用普及社会每个阶层和每个地理区域,照顾信息弱势群体,缩小信息差距。

(6)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发展电子民主。

电子民主是未来世界各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一个焦点。所谓电子民主,就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民主过程中价值理念、政治观点或其他个人意见等的交流和反映。电子民主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在线选举、民意调查、选举人与被选举人的电子交流、在线政务公开、在线立法、公众参与等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同时也对传统政府理念和制度产生巨大的冲击。电子民主的发展不仅仅能使民众有效监督政府决策,促进政府勤政廉政,提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而且也能反映"电子政务"的公众需求导向。当然,要把这种"民主"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之内。

(1)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

(2)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增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3)强化综合监管:满足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规范监管行为的需求,深化相应业务系统建设。

(4)完善宏观调控: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事实上,一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密切关注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动向。“十二五”期间,政府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规划,作为鞭策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此期间,我国的电子政务取得了光辉的发展历程,地方各部门普遍开展电子政务的建设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组织体系,中央和省级政务部门主要电子政务营业的覆盖率达到70%。

2016年,《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提出为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新闻媒体为载体,推行“互联网+政务”,提升公众的参与度,督促政府有效施政做出了良好的政策引导。进入“十三五”阶段,电子政务的战略地位获得进一步提升。从宏观层面看,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阻且长。如何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相适应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和如何构建与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兼容的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成为“十三五”我国电子政务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大数据环境下,智慧政府,服务型政府等政府发展理念成为推崇的热点。智慧政府主张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为公民提供方便、个性化的服务。而服务型政府主张政府以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利益为重的服务理念。推行电子政务,实际上是政府管理方式的一场变革,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为电子政务提供新的广阔的成长空间。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十三五”时期的末期阶段,在“十三五”规划中,电子政务是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方向,现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已经有广泛应用,政府也在进行“放管服”改革和集中审批流程再造等创新,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速度定会越来越快。2018年我国的国家门户网站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6811,位列第65名,相比四年前的第70名(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为0.5450)提升了五个名次,充分表明我国电子政务综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尤其是西部和东部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异最终也表现在了信息化发展指数上,且沿海和内地、地区内部城乡之间的差距也在逐渐扩大。信息化发展指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权威指标,以此为衡量依据。

按照《数字化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显示,我国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天津、重庆、四川、湖北等10个地方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以北京为例,其城市信息化指数综合评分高达82.97,而排名第九的湖北四川仅66.60,与北京相差近16分。总体来看,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换言之侧面反映了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水平,呈现着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西南、东北三个方向递减的态势。所以,如何缩小东西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差距,是未来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必须重视的一环。

(二)电子政务环境尚未完善。

信用体系对于任何行业的运营都十分重要,它关系到行业的成长运营情况。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环境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没有信用体系,或者说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引导,当出现问题时没有相应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就会引发社会舆论动乱。目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处在前列的部分省市已经出台了一些规定,旨在重点且针对性地解决电子政务法律效力层面的问题,为网上政务提供制度保障。但其他省市还未出台相应法律进行规范,所以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改革切入点之一便是法律制度的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三)政务资源共享不足及部门协同不畅。

目前,我国各地区电子政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已经健全,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运行也较为流畅。存在的问题时各地区、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未达到共享状态,因为系统一开始采用的独立模式进行建设,公民户籍、就业、社保等方面的信息還处于分散状态。同时,政务服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尚未完善,未达到各部门高效协调和协同的机制。而且各部门网上政务平台的运行速度较为缓慢,减慢了信息共享效率,最终造成部门层级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和政务办公效率低下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政务向“高速、高效”的目标发展。

(四)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电子政务是建立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所以传统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模式会将关注点大量投入到硬件、软件的建设而忽略了建设后政务平台的运行和管理。其实,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职能不仅对于企业的管理运作至关重要,同样也适用于电子政务领域。由于对管理的不重视,不注重服务系统和数据的维护,才会导致一些网上政务平台出现崩溃,卡顿,甚至信息泄露等安全隐患。

(五)缺乏电子政务领域的高精尖人才人才的缺失是我国电子政府发展至今一直面临的瓶頸。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短,所以国内很多高校还未开设关于电子政务的专业培养和人才开发,缺乏一定的教育前瞻性。亦或是说部分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由于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导致最终培育的学生知识面不够开阔,适应性较差,应用能力不足,无法与我国目前电子政务发展要求相兼容。另外,关于我国电子政务的课程体系不健全,无法培育出电子政务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精尖人才。

(一)注重构建良好的电子政务政策和法律环境。

事实上,我国已经颁布了百个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法规和条例。2016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出台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将国家信息化建设摆在国家战略层面;同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结合大数据背景对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在“互联网+政务服务”领域,2016到2017年,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等政策,注重全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这种适应大数据背景的新型政务模式。美中不足的是,目前我国电子公文尚不具备与纸质公文的同等法律效力,若不及时解决,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数字证书已具有法律效力。这也是我国将来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待改进的方向。

(二)加强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和相关人才的培养。

信息安全一直是电子政务领域一大关键环节,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带来难以计量的损失。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设备中大量来自于国外进口,设备使用的系统、数据库、cpu等也多数是由国外厂商生产。所以关于政府部门在该系统保存的大量信息的安全保障关系到接受政府服务的公众、企业乃至第三部门社会组织的切身利益。在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中,切勿轻视对移动互联网网络病毒和黑客的预防,而这方面的保障也需要相关领域的人才作为智力支持,加强人才的培养也是未来我国电子政务需要投入的领域。

(三)追求服务型政府的创建。

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应体现以公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电子政务“为民利民”,全面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全面建立服务型政府。同时,未来我国应将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为重点,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提供网上服务、公民享用电子政务的基础平台,提高其便利程度和办事效率对于电子政务水平的提升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理想化的政府门户网站不仅要能提供信息这种单向功能,还应实现政府和公民办事咨询的双向互动,政府实现信息的共享公开,也有利于公民对于政府工作的实施监督。这样也能拉近政府和公民的距离,体现政务的服务理念,最终形成公开、透明的民主监督机制。

(四)重视“一站式”服务平台的构建。

“一站式服务”经由过程部分精简与数据整合,将分属于不同部门的办事网点会合到一个平台上,向企业、个人、社会组织等供给一系列成套的办事项目。这种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例如新加坡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他们的“一站式”服务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笔者看来,要将“一站式”服务理念引进到中国的政府部门,首先要做的是转变政府的服务理念。政府要以社会发展和公民普遍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积极回应社会和民众的基本需求并加以满足。只有在观念上实现了服务,才能在电子政务平台的建设上拥有思想动力。具体做法是,政府部门尝试把与企业、公众和社会组织相关的职能部门的办事窗口设计在同一个场所,给予一定的行政决策权和审批权。这种“一站式”服务也是我国电子政府发展现实情况下有利于调整政府与公民关系的一种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了管理的成本。

当今,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大环境也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电子政务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可以更加直观的预测我国电子政务未来发展的关注点。总言之,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服务,保障信息安全和“一站化”服务理念,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迈向国际前沿,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个国家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其城市发展的进程中。21世纪,中国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和中国城市的迅速崛起,使中国城市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陷入全方位的竞争。全球性电子政府的发展,使得中国城市电子政府不仅面临着国内的相互竞争,同样面临着国际性的竞争。考察中国城市政网的建设,不仅对于提升国内城市间电子政府进程中的相互竞争有很大作用,同时有利于提高中国电子政府建设在世界上的总体水平。

传统的政府形态在以信息化为引领的二十一世纪发生着根本理念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以政府职能的变迁为主要标志。在全球化的影响下,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不可避免地遭遇这一浪潮。传统的政府职能在这场浪潮中得以扬弃,开始由统治和管制职能为主体逐渐向以管理和服务职能为主体的质的转变。而建立面向公众的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成为政府改革领域之中引领世界的潮流。

电子政府(e-government)概念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进步和政府职能改革的双重轨迹。信息技术进步是电子政府实现的技术依托,而政府职能改革则是电子政府实现的内在动力。尽管电子政府的建设往往以政府信息化或政府上网为先导,但其随后的发展,将逐渐超越这一技术层次的内容。

随着电子政府在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开展,人们对电子政府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逐渐清晰:

1.联合国组织。

由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公共经济与公共管理司(dpepa/undesa)与美国公共管理协会(asap)两大国际组织在2001年联合发起的对全球190个国家电子政府的调查中认为,广义上的电子政府包括所有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手段(从常见的传真机到先进的无线掌上设备等)来实现政府日常公共事务的处理,认为电子政府是“政府的一项永久性承诺,通过对服务、信息与知识的高效便捷、成本合算的传递,来增进公共部门与个人公民之间的关系。它是对政府所要提供服务的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实现。”

2.世界银行。

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机构运用信息技术...以此改变与居民、企业及其它政府内部之间的关系。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达到许多不同的目的:实现政府对居民服务更有效的传递;增进与企业、行业之间的交互性;居民对信息更广泛的获取;以及政府的更为有效管理。

3.美国政府。

作为电子政府的倡导者与领先者,美国白宫政府在推进电子政府的报告中这样提到:电子政府提供了更多机会以提升对公众信息传递的质量。电子政府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战略,可以实现联邦政府管理的巨大变化,包括:简化对公众服务传递;消除政府管理中的层次性;可以实现居民、企业以及其它级别的政府及政府雇员更为容易获取信息并得到联邦政府的服务;简化了各政府结构间的事务处理流程,通过整合集成、消除冗余系统达到了降低成本的运作;流程化了政府的运作体系,提升了对公民的回应力。

4.欧盟组织。

欧洲联盟组织在推进“电子欧洲”的部长级宣言中提到“信息与通信技术革新(ict)是实现政府优效管理强有力工具,包括五大核心大因素:开放性,参与性,责任性,有效性以及一致性。传统政府要实现到电子政府的转变必须要提升这五大因素”。

电子政务的运用理念篇十

摘要:绿色化学理念是一种孕育在现阶段社会大背景下的教学理念。高职院校在开展化学教育的过程中理论与实验尤为重要,积极采用绿色化学理念,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促进学生化学能力水平提升的同时,培养与增强绿色化学意识,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绿色化学;化学教育。

高职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都知道理论教学的重要作用。如果要将绿色化学理念运用在理论教学工作之中,那么第一步就是对学生绿色化学意识的培养。想要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则需教师先具备强烈的绿色意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产生更为积极的教学效果,更好的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指导,并能通过各种方式将绿色化学理念逐步渗入到学生心中。学会用绿色化学理念去思考所遇到的问题,促进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们应充分了解有关绿色化学的各种知识,建立健全完善的知识系统,能将存储的知识运用到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来,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绿色观念与意识,通过授课方式的选择与教师个人魅力的影响,让学生更容易接纳绿色化学知识,这也正符合绿色化学对于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需要。

1.1通过微量化学实验达到资源节约、有效利用的目的。

近些年,随着我国各行各业在资源利用效率等诸多方面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微型化学实验也孕育而出,成为近些年一种新兴的化学实验方法,这种实验方法主要讲求化学实验装置的微型化,由此尽可能的避免化学试剂的浪费,从而通过这种实验方法所产生的中间生产物的转移过程中也得到大幅降低。微型化学实验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效降低实验材料的使用量,并且反应效果明显,其实验效果相比之下更为优异,就时间与空间而言也有则会节约实验时间与方便携带等诸多优势。通常情况下,微型实验的试剂用量一般只有普通实验的0.1%~10%,这与绿色化学的宗旨不谋而合,所以将其运用在高职院校的化学实践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高职院校在运用微量化学实验方法之前,首先还是应在实验效果好、现象明显的前提下开展各项工作,在实验中虽然采用单常量试验仪器,但可以通过调整试剂用量以及降低试剂质量分数等方式达到节约效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微量化学实验不仅仅能够降低材料用量,把控经济成本,更能起到相应的环保价值[1]。

1.2充分发挥串联实验、系列化实验以及组合实验的效果。

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采用串联实验、系列化实验以及组合实验能够通过有序的实验组织安排,将实验中间物或产物进行有效利用与循环利用。我们可将前一个反应生产的产物当作后一项十余年的反应物,不仅能够起到减少试剂用量的效果,更能有效降低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在硅钨酸催化合成实验中,学生所合成的产品粗品能够当作基本操作实验中的重结晶,之后学生可将乙酰水杨酸精制后纯品用在熔点测定的基本操作实验之中,并且还能为薄层层析实验提供材料的,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通将符合条件的样品用于红外吸收光谱测定实验之中。

1.3重视三废处理,尽全力降低污染。

绿色化学的宗旨就在于对污染的源头治理,在污染源头对其进行把控,从而起到环保效果,这就要求有关工作者利用化学方法处理三废问题,通过合理科学的回收利用措施达到降低污染的效果。一方面我们绿色化学理念真正运用到实践之中,发挥其实际效果,另一放卖弄还应尽量降低实验开支,从学校的长远发展角度来思考问题。在高职院校绿色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三废处理问题,有关人员应将废物处理与污染最低当作绿色化学工作的重要前提,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较差,当然不排除中学阶段偏科的问题,很可能导致学生的化学能力水平与素养上的差异,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刚接触化学实验室时,因为缺乏经验,并且教师不对三废问题进行着重讲述,所以常常会出现直接将不经处理的三废进行排放,这样做所造成的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不断培养学生绿色观念的同时,着重树立危害防范意识,指引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实验习惯。如学生在对一些经常会用到的有机溶液进行回收利用、对校园内部雨水的酸碱程度进行确定并采用合理方式净化水质、废气的吸附以及对含重金属的实验废液进行分类处理等操作步骤等等。在试验选择的过程中,应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需要,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元素加入到化学课程之中,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试验的过程中发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在,提升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2]。

1.4积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推进化学实验绿色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多媒体教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汇,诸多高职院校在多媒体硬件方面已经能够满足相应的授课要求,但是在采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很多院校依旧不能摆脱传统授课观念的束缚与困扰,不能有效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甚至一些教师非常机械的将书本内容防放置在投影仪上,依旧不顾学生感受,在讲台上自说自话,从而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多媒体技术所采用的设备有着一定的复杂性,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不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可通过视频等方式进行呈现,不论反应速度的快慢或是操作条件的特殊性要求因素都不能阻止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内容与过程生动形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更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另外针对一些易燃易爆的实验或是实验物不易操作与控制的实验亦或是一些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实验,教师可不用让学生亲操作,而是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对实验进行模拟演示,这样不仅仅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也能将绿色化学的教学理论运用到实验课程中来,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授课,实验现象明显、零污染、且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化学教学工作中运用绿色化学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作用,这是素质教育的选择,更是高职院校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还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高职教育不仅仅要进行专业技能培养,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自豪感与使命感等等,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生环保能力的提升,借助绿色化学理念与知识从污染源下手阻止污染问题的发生,让学生抱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之中,在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人类文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静.绿色化学在高职化学教育中的教学探讨[j].读书文摘,2014,14:55.

[2]祝昌翠.绿色化学在高职化学教育中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32:71.

作者:符晓曼单位: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