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哲学学院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 哲学学院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啊(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02 03:45:07 页码:13
哲学学院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 哲学学院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啊(4篇)
2023-01-02 03:45:07    小编:ZT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哲学学院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下面举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第一:虚荣心带来的痛苦

如果以品牌,炒作,证书来证明一个人或某件物的价值。人们往往会被蒙骗。人们应该去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真正价值所在。因为虚荣心的关系,人们往往会花大价钱买性价比超低的东西。好比一个人买了一件名牌花了两千,而他去在别人面前炫耀时,别人却会认为这件衣服值两佰元。这是因为别人是以这个人的水准来横量这件衣服的。这样花大价钱不仅没得到快乐反而得到痛苦。有的人去有名的大学校花几万学知识,只是为了证书。而在名气小的学习班可能只要几千就能够学到同样多的知识。往往学习班的老师在教授时会更用心。等毕业大学校当然有证书,可是应聘去,老板要的却是实力,那个证书就没有用了。而且如果以证书来评价一个人的水平时,往往会有一些人花钱买来假证书,滥竽充数。使很多真正有才华的人不能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只有去掉虚荣心才能远离这些痛苦。

第二:无私的人才能成就自己

老子用天地做比喻,天地因为无私所以才长久。这个道理其实以经证实了,很多伟人就是以群众的利义为第一,所以他就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而且会名垂千史。就算老百姓,一个尊重别人,能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事情的人,人际关系就不会变坏。一个喜欢帮助人的人,自然也是受人喜爱的。

第三:去掉对物质过份追求,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一个人的成就和人生观,如果建立在以金钱数量衡量和物质享受上。就不容易树立自己发展的目标。很容易变成那种如同无头苍蝇一样乱窜没有目标的人。还会因为自己的欲望,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很多的不和谐。这样就容易危及到自身的安危了。一个人的人生观应该建立在个人价值体现与社会贡献上面。有很多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追求是建立在发挥自己的专业领域上面。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价值与人类发展这样的事情上面。这样的人,对于物质享受非常淡泊。他们创造了巨大的成就,也因此而名利双收。不仅仅科学家,就是一个职位不是很其眼的人,做好自身的本质工作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快乐的。物质享受这种东西是未不是本,不应本末倒置。

第四:不要从外表去衡量

被揭怀玉这一章里老子用圣人外面穿着粗布的衣服里面揣着宝玉这个比喻。 表达了人的行为和外表某些时候与内在本质不一样。好比一个在人群中喜欢哗众取宠的人,这样的人比较不可靠。一个太容易打动女人的男人,在感情方面往往是随便和不付责任的。一个太注重外表着装体面的人,内在有可能是空虚的。某些时候这样的人因为要掩饰内在的空虚和迂腐。所以说人不能看外表。现在人们往往会注重一个商品的包装,可是包装越好,性价比越低。

第五:稳重很重要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这是说重是根本,静是主宰。一个人的言行举指。太过于轻浮,很容易丧失人格。没有人格的人对他人而言是没有威信的。如果一件事的大原则轻易改变,对这件事而言是不稳定的。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会失去信誉。失去信誉,就容易失去了做事的根本。

第六:懂得考虑全盘

道的思想其实很多就是从全盘来考虑事情。人们往往会过于重视一时的情况而忽略整体。有句话常说,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越容易得到的利益带来的弊端就越大。进展的太快,就容易出不稳定。正所谓物极必反。图一时享乐而做出不道德的事,往往会很痛苦。第二层意思,是指事物的发展是循环式上升的。就是每件事都有上升期和下降期。周而复始,从整体上看是上升的。有时候人们会受到感情和事业的挫折,却不知道这些挫折是为了上升又一个高度而存在的。好比夫妻吵架,从整体上看是增进感情,增加了解。事业不顺是为了让自己的能力有所提升。正所谓一阴一阳为之道。

对于哲学学院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人都有迷惘、不知所措的时候,而且常常会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为什么活着,我的人生有什么价值?最近读了《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感觉它就能解读我们心中的这些疑问,作者傅佩荣先生在自序中写道:

学生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老师答:“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这是一段真实的对话。人生无异于询问的过程,因为人有理性,所以要求解释,于是每一个人的生命的某一阶段,总会浮现一种深刻的愿望,想要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

书中,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精髓提炼了出来,并融入自己的思想,教授给我们,我们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哲学的精华,更重要的是知道了生命的本质和价值,我看过了这本书,更能看透人生许多事情,知道了自己生命价值的真正所在。

以下是我看过很有感触的一些句子,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找到共鸣。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只有活着,而是要了解自己为什么活着——人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就算生活得很好,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他连活下去的理由都没有。” 我也问自己“我为什么要活着?”这是我第一次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思考了很久。最终找到了答案,我认为活着是为了爱,为了亲人、爱人、朋友等这些我们深爱并深深爱着我的人,他们都是我活着的意义和动力,我可以让他们感到幸福快乐。他们每个人都是我的牵挂,所以我要好好活着。 “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带走,故要与人分享。这种分享不单指财务,还应包括关怀,信念,尊重等。”

人本是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去,为什么一定要独守自己的东西不与别人分享,关闭自己的心灵不与别人沟通呢?这样会错失了许多得到快乐的机会。分享不会使你失去什么,而会让你得到更多。与人分享之后,快乐就会加倍,而悲伤就会减半,何乐而不为呢?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检查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在现今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竞争愈加激剧,人们都在为了生活忙碌奔波,为了利益而勾心斗角。已经没有时间停下来来反思检查自己:“我这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是谁?

我的人生的价值何在?”而在苏格拉底看来,人的一生中如果没有对这些问题反思过,那么,你这一生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的,相当于到世上白走了一遭。哲学让我们去思考这些人生问题,其意义是促使我们去反思、去认识自己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真正能寻找到一个标准答案。通过读这本书,让我突然明白:学习哲学很重要,哲学会教我们如何思考人生,如何得到心灵的自由。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愚人尽量想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

认识自我是一件难事,但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应该开始尝试自我认识,用各种价值观来测试自己,看看自己最珍惜哪些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生命重要的不是存活时间的长短,而是活得有没有意义。意义是指‘理解的可能性’” 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人的寿命可以延长。但有一个问题却不能忽视,这样长寿的活着有没有意义?如果仅是生命的延长,又有什么意义呢?然而意义不在于意义本身,也就是意义的结果,而在于创造意义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意义就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有意义的活着,创造最大的生命价值。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我在未来的人生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

对于哲学学院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这些年轻人不禁想起在校时枯燥的政治课:老师在前面高谈阔论,我们就趴在桌子上睡觉,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数还高,数学题至少还有几个“书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马列主义no way,no one!

当然,在校园的中惬意、浪漫了几年的我们,终究会走出象牙塔,跌进这个复杂、快节奏的社会,每天在这个充满金钱、利益的“江湖”中面对各种矛盾、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接踵而至,疲于应付的大脑如果不能将它们完全搞定,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出现,于是,恶性循环产生了。此时,我们是多么希望有一双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过虚假的外在现象直见本质,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剑,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其实,我们最最需要的那双慧眼、那柄利剑就在我们身边——那就是哲学——确切的说就是我们一直认为最没实际应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面我就将自己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体会的几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以简单论述: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

有人说哲学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是的,哲学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向哪个方向拐,却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权衡得失,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方式。在你选择了任意一个方向后,如果特别顺利,你就应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阳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较泥泞,就要相信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自己得到的锻炼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边的风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没有哲学的全面分析,我们这些急功近利的年轻人很可能会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顺利也罢,如果前途还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这些或多或少的反复磨去了不少;而且,我们在选择了一条路后,往往会怀着“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们绕过的坑洼、砖头绊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响了我们前进的速度。

同样一件事情,你可以从消极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从积极的方面去看,关键是怎样调整心态:例如,我们这些年轻人刚参加工作,不管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会多做一些工作,许多人便只是被动的抱怨,消极怠工;而另一些人则把它看作是一些学习的机会,主动积极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对单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试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机会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你的才华和能力恰恰是在这些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无处不在,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辨证法的分析对象、辩证思维方法应用对象。成语中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ike a coin !”(像个硬币,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都是这个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辩证的去看,这个道理谁都能理解,关键是自己身在其中时要清醒:顺境时要冷静、别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积极的等待(也就是一边充电一边等待),而且要从积极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矛盾”可以泛指为“问题”、“困难”。诗有云:“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可见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了,可正是这些坎坷让我们一天天长大、成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正确面对他们,承认“矛盾”的积极作用,既然“问题”在所难免,为什么我们不把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机会哪?反正我对电脑硬件的知识的了解,都是从解决家里电脑的问题学来的。

在与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样难免出现一些矛盾,我们也不要千方百计掩饰或一次次的仅仅通过自己的让步来避免矛盾的激化。我们应该明白,这些矛盾可能会反而促使我们彼此加深了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关系,“不打不相识”吗!实际上矛盾的发展只有三种结果:一方压倒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一种新的对立统一关系产生。所以我们既不能一再的谦让,也不要拼个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寻求建立一种新的平衡关系。

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处理各种问题要分清主次、考虑轻重缓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一大堆问题扑面而来,到底哪个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影响最大的,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集中起来,别的问题到要让路,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问题办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没什么大的原则性的错误就行了,完美主义者是最累的。

而一个问题、一个矛盾又有一方起着决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决问题的关键也会事倍功半。比如我们通常会遇到的“工作与学习的矛盾”,而且大家都觉得“越到考试工作越忙!”,分析起来,我们不可能从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时间,所以关键就是怎样在业余时间上做文章,少睡一会儿、少玩会儿、提高点效率、平时紧张点不就行了吗?关键之关键有成了平时要控制自己多学一点儿。另外,办事要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就能提高效率。

四、 矛盾的双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中;

这点大家很容易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理解,想想vcd刚出现时,“求”大于“供”,利润很大,大量厂家一窝蜂的生产之后,矛盾就转化了。而对于我们中有些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金子们”,很多情况下,是在抱怨中虚度了时光,等机会真正来临,又没有能力把握了,变成了“用武之地无英雄”了。所以正在郁闷的我们更要打牢基础,要知道“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五、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我对这点的认识是比较深刻的,这也是来自钢琴的学习,因为我这个人兴趣比较广泛,音乐、美术、英语、乒乓球、摄影样样喜欢,但因为小时候没有机会接触,总想找个什么机会弥补,后来终于知道了青年宫有这样的钢琴成人班,便欢天喜地的报了名,开始还挺新鲜,可每天最少得练一个小时,真是没办法坚持,而且老师说至少的弹两年才能像点样子——还得聪颖好学,后来没俩月我就退学了。之后我就琢磨:学点什么才能又省力见效又快哪?钢琴得弹两年;素描、色彩什么的没两年也差的多吧;英语就更别说了,这都学了十多年了不还那样吗?想来想去终于明白了:什么都得慢慢积累,别太急于求成,人的时间是很有限的,踏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做好一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如果想在“台上”风光十分钟,还就的能耐得住那十年的辛苦。

这其实也是我们为人处世种的“度”的道理。节俭是一种美德——过分了就是吝啬;忍让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软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别注意这个“度”:对人别太苛刻,那样会让人无法与你相处——也不能太软弱、没主见,这样大家总是充当保护的角色,在困难的时候又没法得到你应有的支持,当然也不愿和你呆在一起;对自己别太苛刻,那样活着会很累,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逼着自己比别人强,最后赢了别人输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纵,人都有惰性,谁都知道呆着轻松,可还得逼着自己尽量克服这种惰性,在年轻的时候多学一点东西。

六、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我们总是抱怨机会太偶然,再轮到自己头上可能性就更小了,却没有想到偶然中又蕴藏着必然。汪国真说过:“实力就是机会!”的确,只要你有实力,在你的言谈举止中,在你处理的任何小事中,群众雪亮的眼睛当然能够辨别出你的与众不同,领导自然也会将难度一件大于一件的事情交给你处理,机会自然多了,得到的锻炼也多了,成功的必然性也就大多了!

七、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则可以指导实践,这可以引申到我们面临的“学习”与“应用”的关系,通常我们在业余时间学习,都比较辛苦。也许是因为书本上学到的东西真的与实际相差太大,或认为有些科目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数”、“管理学”一类的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的用处,总之是没什么兴趣,我们基本上都是被逼学习,单单为了“考”而学。其实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辨证法的逻辑观点,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广度本来就是一对矛盾体,正因为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具有指导一切的普遍性,我们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个具体问题上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来没什么实际应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对于哲学学院讲座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精巧的《京瓷哲学》小书,终于有机会粗略地通阅了一遍,对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大概认识,受益匪浅。京瓷哲学78条,每一条背后都蕴含着丰厚精神实质,适用于我们的方方面面,我们能从内心里真正理解并在实践中践行,则一定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圆我们的初心。今后需细细逐条品味。

稻盛和夫提倡:与“宇宙的意志”相和谐的心性以爱意、真诚以及和谐的心性为本以纯洁的心灵来描绘愿望拥有纯朴的心性必须经常保持谦虚的姿态深怀感谢之心始终保持明朗之心等。我们要满足物质生活,可仰赖于外力,而要满足精神生活,则靠我们自己的内心。只有具有一定修养的人,才能不屑于荣辱得失,心态才能平和,做事工作才有源泉,这是其一。

其二,我们生活在万千世界,就像我们金石资源这么一个集团公司,员工与管理者均来自五湖四海,教育程度、文化背景、习惯等参差不齐,索取得目的也不一样,就像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又像一个扩充了的大家庭。要想这个小社会,大家庭正常运营,并不断的发展壮大,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有统一的理念来统一大家的价值观、人生观。换句话说,就是要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来规范、约束、统一每一个员工的行为,才能劲往一处使,这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这是稻盛和夫提出的著名公式。个人认为能力是与生俱来和后天培养的,需要一个过程时间和历练,短时间内很难有质的飞跃;热情是受个人控制的,一个人如果对每一件事保持高度的重视,认真对待,那工作的结果不言而喻。当然人都有惰性,热情会受其影响,特别是受到荣誉奖赏,不能膨胀,必须经常保持谦虚的姿态;受到批评甚至委曲时,不能丧失斗志,深怀感谢之心,保持一如既往的工作热情;思维是关键,她决定和影响我们的态度,“一个破公司,既然发牢骚也无济于事,我想不如将全部精力投入研究中去”,结果稻盛和夫成就了他的京瓷人生。我想假设我们也更换思维模式,让思维这项得满分,那必将也能成就我们的美好人生,这可能也是时下倡导“创新”的另种诠释。

将这个著名公式联系到我们日常管理工作中也是相同的,比如上级交代一件事,两个专业能力相同的人,虽然最终都能完成。但其中一人在接到任务后,主动思考,寻求资源,快速行动,过程当中的问题、异常、进度等第一时间反馈,最后快速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反之,其中另一人在接到任务后态度消极拖沓,事前没谋划,发生的问题没有应对措施也不反馈`,以致一再拖延,在再三催促下最后,总算完成了,但这仅是结果而不是我们所要的“效果”,企业追求的是效果而不是结果,就管理团队来说这反映了执行力问题。

因此在工作中:一要有“成为漩涡的中心”的态度,要主动当担,敢牵头、敢管事。要让自己成为漩涡的中心,要让自己成为下棋的人,而不是充当别人的棋子。二要“在相扑的中央发力”,很多时候,我们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有“拖延症”。总觉得时间还有很多,离期限还早的很,结果,中途被各种异常事件耽误而导致工作没完成。所以,提早行动,给自己预留足够多的时间,保证在期限内完成任务。三要不断创造性地工作。当工作有了枯燥乏味的感觉时,要对工作重新审视、反思,用“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这句话来诠释改善、创新的积累对一个人、一个公司是多么地重要。

看完这本书,使我认识到:作为管理者,如果我自己缺乏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人生观,就很难吸引大家,带动大家。要想管理好公司并出彩,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价值观,将思维方式、热情发挥到极致,这毋庸多笔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