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2-12-22 21:16:51
- 小编:ZTFB
- 文件格式 DOC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报告一
代表人:
电话:
乙方:
代表人:
电话:
为了共同拓展旅游市场,挖掘潜在市场客源,促进景区与各旅行社之间的良好合作。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双方协商同意,达成以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
1、甲方积极组织客源到景区参观游览,并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推介乙方,将乙方纳入甲方给游客推介的旅游线路内进行推介。
2、甲方与游客签订旅_____业标准组团合同,须为每位游客办理旅行社责任险;在乙方危险路段及景点,甲方导游应提醒游客注意安全,保护景区的环境卫生,并遵守景区游览秩序。
3、甲方组织客源到景区,导游须出具接团计划单,并加盖公章,以便乙方确认是否为甲方所组团队,否则,乙方不予打折优惠。同时导游须填写登记单,以作为年终核对旅行社送团人数的依据,否则所组团队人数不计入年度输送游客数量。
4、甲方所组团队须由导游或领队带队,导游和领队须持有效证件方可免票。_____进入景区,经乙方同意司机方可免票。
二、乙方对甲方的奖励措施
1、乙方现行门票价格______元/人次。
2、乙方给予甲方的优惠措施为:门票______折优惠。
3、实际购买门票人数______人(含)以上成团,______人以下按全额购票。1.4米以下儿童免票,1.4米以上儿童购全票。索道、滑道______人(含)以上成团。
5、乙方根据甲方协议期内输送游客量给予奖励︰
(1)输送游客量在______人(含)以上,每人奖励______元。
(2)输送游客量在______人(含)以上,每人奖励______元。
(3)输送游客量在______人(含)以上,每人奖励______元。
(4)输送游客量在______人(含)以上,每人奖励______元。
(5)年终根据每次登记单统计人数折合成门票进行奖励。
(6)年终返票时按照景区门票______元/张计算。
注:①持“年度返票”的组团人数不计入年度组团人数。
②已享受半价和其它优惠的人数不计入年度组团人数。
三、结算方式
按照打折后价格以现金结算,一团一清。
四、兑票单核对时间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甲方应在兑票单核对期间将其统计人数上报乙方,双方在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之前核对完毕。没有上报统计人数的旅行社,乙方将以自己统计的人数为准,并作为甲方年送团人数。
五、违约责任
合作期间,如有任何一方不履行协议,应向守约方______%违约金。
六、其他
1、本协议一式______份,甲乙双方各持_____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协议期限︰本协议自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有效。
3、双方须严格履行以上条款,如一方违约,另一方可终止协议。
代表签字:
电话:
传真:
乙方:
代表签字:
电话:
传真:
关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报告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
天一阁坐落在浙江省宁波市月湖之西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人藏书楼之一。始建于公元1561年(明嘉靖四十),建成于1566年(明嘉靖四十五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1982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麻起源地陈列馆等处。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6730多册,获20__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20__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在20__年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
天一阁占地面积有2.6公顷,是一个以藏书文化为核心,集藏书的研究、保护、管理、陈列、社会教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现藏古籍达30余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余卷,除此,还收藏大量的字画、碑帖以及精美的地方工艺品。设有《天一阁发展史陈列》、《中国地方志珍藏馆》、《中国现存藏书楼陈列》、《明清法帖陈列》等陈列厅,书画馆常年开展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天一阁分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和新建藏书库。以东园为中心的园林休闲区有明池、假山、长廊、碑林、百鹅亭、凝晖堂等景点。以近代民居建筑秦氏支祠为中心的陈列展览区,包括芙蓉洲、闻氏宗祠和新建的书画馆。书画馆在秦祠西侧,粉墙黛瓦、黑柱褐梁,有宅六栋,曰:“云在楼,博雅堂,昼锦堂,画帘堂,状元厅,南轩。”与金碧辉煌的秦祠相映照。
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秦氏支祠、白云庄相继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宁波市城市口号中的“书藏古今”便指天一阁的藏书文化。
天一阁博物馆宣传语:“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
各位游客,俗话说的好:“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相信今天天一阁之游肯定不虚此行,谢谢大家来天一阁参观游览!
关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报告三
红石峡是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胜景,不仅有着优美的边塞风光,更因它是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塞上碑林”。它同时又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3月27日,饶有兴趣地游览了红石峡。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 “红石峡”三个字,它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岁时的墨宝。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是刘志丹烈士的导师。此门楼是红荷峡的入口处,请大家随我进去。
站在这里,方圆不是很大的峡谷内,亭台楼谢,叠石悬崖,石室古桥,洞壑清泉,尽收眼底,我们也已置身于绝妙的艺术画廊了。这边东崖高12米,长250米;对面西崖高18米,长248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史载有明代所创石窟叫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等,“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现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连通。
红石峡东西两壁除石窟外,还在石窟间、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题匾相连,布满东西两壁,琳琅满目,几无空隙。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由于自然风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存大小题刻120余幅,其中东崖85幅,多为明清以来官吏儒士文人所题。题刻笔力雄健遒劲,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还有难得的满文题刻,笔法各异,镶刻有别。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横幅为主,兼有楹联、条屏。石刻有题诗、纪功、纪游、题咏等,内容多抒发爱国豪情,赞誉秀美山川。红石峡实为一大书法艺术宝库,历来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
我们沿东壁坡路下行。东壁原建有红山寺,寺内有隧道可通“天门”、 “地门”。从“天门”
登峡顶,中有翠然阁,“地门”即临榆溪河谷。据石窟内1487年碑刻 《创建石佛殿记》记载,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维修后,改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间又重修,更名镇远寺。现在寺庙石窟大多为明成化年间至嘉靖间开凿修建的。1673年,因洪水冲毁翠然阁而重建,复称“雄山寺”。后经多次维修。解放后,红石峡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视和关心,曾多次加固修复。
经过我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红石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识,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石窟风我会将其中的重点向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河山千古”为田玉广、王守基在游览雄山寺时所题。玉厂为贵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 (1920xx年)任延绥镇总兵。王守基为山东人,任延绥镇守营郡司,后成为田玉广的副将该题刻赞美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联防守边、精诚团结之情永垂青史。
“功在名山”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书。李棠,14岁时在榆林考中秀才,18岁赴长安中了举人。民国年,出任陕西靖边县县长,在执事三年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称颂其 “两袖清风,廉洁奉公”。1899年,书写 “功在名山”,赞誉刘宗周、高折五两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业绩昭著。
“大漠金汤”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延绥总兵龙得胜所题。题词寓意红石峡关雄地险,坚不可摧。
“力挽狂澜”,这块石刻为1920xx年4月榆林中学丁级班学生毕业题刻纪念。当时正处于大革命时期,李子洲同志担负着在陕北点燃革命火种的重任来到榆林中学执教,他提议题刻“力揽狂澜”于红石峡,全班同学通过后,校长杜斌丞推荐教务主任崔焕九书写。题词显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凌云壮志。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壁上的第一个石窟——圣母殿,它的门楣上刻有 “地祗”二字,窟顶刻八卦图。传说故事中,把天比做父亲,把地比做母亲,殿内供奉的三尊神像被称做三霄圣母,她们是由中国上古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女姆娲娘娘演变成的。此神可以保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传明成化年间,延绥总兵陈辉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有一年三月十六 日,他携妻来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捐资金装圣母,粉饰庙殿,大兴土
木,扩建雄山寺。次年,陈总兵果然喜得贵子。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便成为雄山寺的庙会期,其间香火不断。
第二个石窟是 “三教殿”,供奉的是佛、道、儒的三位始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有人会纳闷,这三人怎公会和平共处呢?因为谁都知道,儒、道两教历来水火不容。但在繁荣昌盛的唐代,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很适合于历代的拨乱反正,儒教的“仁”、“礼”之风及 “君子”之态有利于和平年代 的发展,佛教的轮回说、因果说则又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心态。唐太宗时期,为了扼制外来宗教产生的巨大影响,把道教定为国教。尊奉李聘为教主。可是唐代君臣醉心佛学,尊的虽然是道教,实际上却心向佛教,于是献出现了佛、道、儒三教鼎立的局面。宋元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国家四分五裂,理学家认为各民族应该和谐统一,不分彼此。一些人主张将佛、道、儒三教合一,以示宗教信仰大融合,从此以后,中华大地上才出现了三教殿。
这是一座石牌楼,其上书 “榆阳胜景”四个字,为20xx年依照原样修复而成。1872年,榆林总兵刘厚基出边征伐途经雄山寺,见其破败不堪,人难行走,为使胜境重现昔日光辉,便捐资修葺,拓宽道路,筑堤植柳。岂料第二年夏,洪水泛滥,石岩崩塌,道路坠毁。刘公又捐资开山凿道,直达洞门,游人探幽寻胜始能自由徘徊,并在河滩栽种杨柳,在此处建造牌楼一座,并刻书以壮观瞻。同年秋,寺下堤防又为洪水所淹,树木无存。刘公再消岩筑堤,并请陕甘总督左宗棠邮寄“榆溪胜境”四字和“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楹联,嵌刻于崖壁。经刘公三次修筑,雄石峡这一名冠塞上的风景名胜才得以保存。
“威震九边”为一品顶戴抚陕使者叶伯英巡视榆林时所题。1888年,英军冲破清廷边防侵人西藏,朝野上下一片恐慌。第二年,朝廷派出多名官员巡视各边,叶伯英奉命巡视的就是九边 (辽东、宣化、大同、宁夏、甘肃、蓟镇、太原、固原、延绥)重镇之一的延绥 (即榆林)。当看到榆林军事力量雄厚,戒备森严时,挥笔书写 “威震九边”赞誉红石峡关隘险要,军事威严,声名震撼北域边疆全线。
“汉蒙一家”是1920xx年10月陕西观察使者崔云松等游红石峡时所题。蒙汉民族在历史上长期纷争不休,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民国初年,民族统一,题词意指蒙汉人民和睦共处,
情同一家。
“还我河山”,这两幅百刻均出自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之手。马占山,吉林怀德县人,原任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和黑河警备司令。1937年,在他驻防府谷时,曾在榆林设东北挺进军驻榆办事处,其间常来榆小住。1941年冬,马占山将军陪同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将军来红石峡赴朱绥光宴请,看到祖国山河破碎,不禁感慨万千,遂题写 “还我河山”,表达了他驱逐日寇、统一祖国的宏伟大志。
在我们抬眼看到的那个凌空修建的阁楼便是翠然阁,晚清时又称 “凌云阁”。历代文人雅士在这里把酒临风,品茗赏酒,即席赋诗,别有情趣。经翠然阁出天门达崖顶,崖顶原建有罗汉殿,清末时坍毁。翠然阁曾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20xx年5月,中共榆林县委在此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次年8月,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又在此召 开,白明善、刘澜涛、贾拓夫、刘志丹等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陕北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石窟叫慈仁殿,窟顶浮雕八卦及龙、风、牛、马、羊、鹿、狗、鸡、花草等藻井,图案清晰,充分显示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交融的特色。
我们将要经过的这几个石窟有通道相连,其下有一条涓涓流淌的渠水,它叫 “广泽渠”,出 “地门”就会看到。1473 年,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巡抚余子俊为改善百姓生活,安定驻边军心,亲率将士在红石峡半山腰开凿渠水以利灌溉。明万历年间重修,清时扩修。清光绪六年 (1880年),开凿普渡桥涵洞石壕建成东西二渠,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改建。渠全长1000 余米,其中五分之一于石壁中穿凿而过,其工程之浩大,修建之艰辛,在榆林水利工程史上实属罕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到现在,它依然灌溉着城郊16个行政村的一万亩出地。20xx年,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组来此拍摄 《大漠红峡》,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介绍了广泽渠。
过普渡桥,来到西崖下。西崖石窟毁坏严重,摩崖题刻幅面较大,剥蚀较重。
“中外一统”是康熙年间御史三朝林天擎所题。题词慨叹汉族与少数民族同为华夏民族,理当和平共处、一统河山。
“天成雄秀”,是红石峡唯一的一块满文题刻,清乾隆年间由榆林知府白德明题写。题词赞美红石峡两岸风光绮丽,景色宜人。
通过以上参观,我们看到,红石峡确为一处集摩崖题刻、石窟古刹、水利枢纽、军事要塞为一体的游览胜地。随着榆林文化大市的建设、榆林旅游业的发展,红石峡将以更美的面貌、更优质的服务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
关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报告四
红石峡是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胜景,不仅有着优美的边塞风光,更因它是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塞上碑林”。它同时又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3月27日,饶有兴趣地游览了红石峡。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 “红石峡”三个字,它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岁时的墨宝。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是刘志丹烈士的导师。此门楼是红荷峡的入口处,请大家随我进去。
站在这里,方圆不是很大的峡谷内,亭台楼谢,叠石悬崖,石室古桥,洞壑清泉,尽收眼底,我们也已置身于绝妙的艺术画廊了。这边东崖高12米,长250米;对面西崖高18米,长248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史载有明代所创石窟叫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等,“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现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连通。
红石峡东西两壁除石窟外,还在石窟间、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题匾相连,布满东西两壁,琳琅满目,几无空隙。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由于自然风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存大小题刻120余幅,其中东崖85幅,多为明清以来官吏儒士文人所题。题刻笔力雄健遒劲,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还有难得的满文题刻,笔法各异,镶刻有别。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横幅为主,兼有楹联、条屏。石刻有题诗、纪功、纪游、题咏等,内容多抒发爱国豪情,赞誉秀美山川。红石峡实为一大书法艺术宝库,历来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
我们沿东壁坡路下行。东壁原建有红山寺,寺内有隧道可通“天门”、 “地门”。从“天门”登峡顶,中有翠然阁,“地门”即临榆溪河谷。据石窟内1487年碑刻 《创建石佛殿记》记载,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维修后,改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间又重修,更名镇远寺。现在寺庙石窟大多为明成化年间至嘉靖间开凿修建的。1673年,因洪水冲毁翠然阁而重建,复称“雄山寺”。后经多次维修。解放后,红石峡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视和关心,曾多次加固修复。
经过我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红石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识,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石窟风我会将其中的重点向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河山千古”为田玉广、王守基在游览雄山寺时所题。玉厂为贵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 (1920xx年)任延绥镇总兵。王守基为山东人,任延绥镇守营郡司,后成为田玉广的副将该题刻赞美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联防守边、精诚团结之情永垂青史。
“功在名山”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书。李棠,14岁时在榆林考中秀才,18岁赴长安中了举人。民国年,出任陕西靖边县县长,在执事三年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称颂其 “两袖清风,廉洁奉公”。1899年,书写 “功在名山”,赞誉刘宗周、高折五两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业绩昭著。
“大漠金汤”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延绥总兵龙得胜所题。题词寓意红石峡关雄地险,坚不可摧。
“力挽狂澜”,这块石刻为1920xx年4月榆林中学丁级班学生毕业题刻纪念。当时正处于大革命时期,李子洲同志担负着在陕北点燃革命火种的重任来到榆林中学执教,他提议题刻“力揽狂澜”于红石峡,全班同学通过后,校长杜斌丞推荐教务主任崔焕九书写。题词显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凌云壮志。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壁上的第一个石窟——圣母殿,它的门楣上刻有 “地祗”二字,窟顶刻八卦图。传说故事中,把天比做父亲,把地比做母亲,殿内供奉的三尊神像被称做三霄圣母,她们是由中国上古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女姆娲娘娘演变成的。此神可以保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传明成化年间,延绥总兵陈辉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有一年三月十六 日,他携妻来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捐资金装圣母,粉饰庙殿,大兴土木,扩建雄山寺。次年,陈总兵果然喜得贵子。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便成为雄山寺的庙会期,其间香火不断。
关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报告五
红石峡是云台山景色的精华所在,就行去北京必爬长城一样,来云台山必游红石峡。
我们现在进入了红石峡景区,它是由于地壳断裂运动遗留下来的断裂构造痕迹,看上去是很狭窄的线状峡谷,这就是“一线天”。我们要沿崖壁栈道进行游览,所以大家在欣赏景色的同时还要注意安全。
进入红石峡内,各位是不是感觉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请看,两测试悬崖绝壁,四周群山环抱,这样就使峪内外空气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内独特的气候特点,就是冬暖夏凉,全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因此被称为“温盘峪”
在没有下到红石峡之前,我先介绍一下红石峡的概况。
红石峡是14亿年前震旦纪地壳运动所造成的地质遗迹,这 里悬崖陡峭,红岩绝壁,是我国北方少有的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她兼容江南秀之美,丹崖碧水、奇峰幽谷和数不清的溪泉瀑交相辉映。构成了这里独特的山岳景观,不愧为“缩小的山水世界,扩大的艺术盆景”在这里你可以尽 情领略到碧水、丹崖、蓝天的精妙组合。谨记走路不看录,看景不走路。再次提醒大家走路时注意安全。
沿着石阶缓行到谷底,发现红石峡是一个精巧婉约的峡谷深涧。从地面上看,红色的峡谷在绿色植被的映衬下,犹如万绿丛中一线红,下地下则是内藏锦绣,历来以三奇著称于世。
第一,其在小中见大,红石峡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2米到30米不等,在这紧凑的空间里集泉、瀑、溪、潭、 峻峰、怪石等景观于一峡,融奇、雄、秀、险、幽、奥于 —涧,巧妙地将大自然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融为一体。 江山川精华荟萃于方寸之中,不可谓不奇。
第二,奇在深 藏于地下,山为地下之山,水为地下之水。千般美录和万 般风情皆深藏在地面之下。
第三,奇在四季如春,这里群山环抱,峡内空气不能与外界空气进行充分交流,盛夏时 节,峡外酷热难耐,峡内却凉爽宜人。隆冬季节,峡外天 寒地冻,峡内却花红柳绿,温润如春,引起冬暖夏凉、温 度适中,所以又名长春谷。
红石峡是单方向通行的道路,现在让我们顺着路一起来游览红石峡吧。
关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报告六
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现在扬州境内的运河与20xx多年前的古邗沟路线大部分吻合,与隋炀帝开凿的运河则完全契合,从瓜洲至宝应全长125公里。其中,古运河扬州城区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约30公里,构成著名的“扬州三湾”。这一段运河最为古老,可谓历史遗迹星列、人文景观众多。
作为“运河城”的扬州,在新的世纪,应对运河文化资源加以大力开发和利用,通过旅游让古老的运河文化为扬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积极的贡献。扬州三湾,河道曲折,当初运河的开挖者为了消除地面高度差,使运河的水面保持平缓,便采取了延长河道以降低坡度的办法,所以就把这段运河开挖得弯弯曲曲。这个方法是我国古代河工们的杰出创造。以前所流传的弯弯曲曲是为了不破坏扬州风水的说法是不对的。从旅游美学的角度来看,古运河的三湾段因其弯道给人们以特殊的变化莫测的忽远忽近的视角空间,将是古运河旅游线上的一大卖点。
古运河扬州段从瓜洲至湾头全长30公里,沿岸有几十个景点,其旅游价值极高,它集长江和运河、天然和人工、历史和现实、经济和文化、新线和老线、城市和乡村于一体,构成一条色彩斑斓、风情万种、景色各异、内涵丰富的旅游线路。更为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一条新开发的旅游线,与长江风情旅游线相呼应、相连接,从长江与运河交界的古镇瓜洲上船,经过古运河到东关古渡换船,就能非常自然地与我市已经形成多年的乾隆水上游览线自然连接,这就完全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古城扬州历史上“车马少于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2:扬州古运河游览导游词
“去古运河玩喽!去古运河玩喽!”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听说古运河畔已被整治成优美的风景区,我早就想去看看了,今天终于如愿以偿。不一会儿,我们就整装出发了。
刚到渡江桥,就发现桥上已经建起了仿古楼阁,楼阁在灯光的照射下,让人感受到了咱们扬州古代文化的意蕴。桥下古运河碧波荡漾,两岸灯光自上而下,层次感很强,灯光五颜六色,河面波光粼粼,古运河被映照得更加妩媚迷人。远远望去,古运河在两岸灯光的衬托下真像一条玉带。河边游人如织,很多人拿出照相机不时按着快门。我也按捺不住自己,向爸爸要了照相机,解放桥、跃进桥、康山园、东关炮台、“扬州园林甲天下”横幅……我一连拍了好多张风景照。
听说,这条长1746米、贯通南北的运河是一条人工河,是隋炀帝为了能到咱们扬州看琼花,让老百姓开凿的。古运河流淌了一千多年,孕育了扬州千余年文化,哺育了扬州几十代子孙。天长日久,市区古运河两岸挤满了低矮的住房,显得凌乱不堪。前两年,扬州市政府决定花大力气整治运河周边环境,建设古运河风光带。如今古运河旧貌换新颜,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在霓虹灯的照射下,古运河重新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如果你和我一样,晚上去游玩,保证你会流连忘返!
我走在古运河岸边,古运河已流淌在我的心头。
美丽的古运河,我要回家了,但我真的舍不得离开你!
关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报告七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红石峡.
红石峡是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第一胜景,不仅有着优美的边塞风光,更因它是一处大型摩崖石刻群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塞上碑林”。它同时又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92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3月27日,饶有兴趣地游览了红石峡。
红石峡东西两壁对峙,鬼斧神工,峭拔如削,榆溪河水势湍急,穿峡直达榆林城西。因为此地山皆红石,故而得名红石峡。又因山势雄伟,峡峰高耸,亦被称为雄石峡。大家面前的这个俊秀的门楼,其门洞上额镌刻着 “红石峡”三个字,它是我国著名美术家、教育家王森然先生89岁时的墨宝。王森然先生早年曾在榆林中学执教,是刘志丹烈士的导师。此门楼是红荷峡的入口处,请大家随我进去。
站在这里,方圆不是很大的峡谷内,亭台楼谢,叠石悬崖,石室古桥,洞壑清泉,尽收眼底,我们也已置身于绝妙的艺术画廊了。这边东崖高12米,长250米;对面西崖高18米,长248米。两壁双峰对峙,依壁凿石成窟,史载有明代所创石窟叫窟,窟内原有石造像、泥塑像、浮雕石刻、碑刻题记等,“文革”中遭受严重破坏。现存大小石窟33处,大多分布在东崖,西崖仅有5窟,部分窟以隧道连通。
[chaad]红石峡东西两壁除石窟外,还在石窟间、殿壁、石崖上就石摹刻,题匾相连,布满东西两壁,琳琅满目,几无空隙。原有摩崖石刻160多幅,由于自然风蚀及人为破坏,现仅存大小题刻120余幅,其中东崖85幅,多为明清以来官吏儒士文人所题。题刻笔力雄健遒劲,诸家书法并存,真、草、隶、篆俱全,还有难得的满文题刻,笔法各异,镶刻有别。字大者丈余,小者不及寸。形制以横幅为主,兼有楹联、条屏。石刻有题诗、纪功、纪游、题咏等,内容多抒发爱国豪情,赞誉秀美山川。红石峡实为一大书法艺术宝库,历来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叹为观止。
我们沿东壁坡路下行。东壁原建有红山寺,寺内有隧道可通“天门”、 “地门”。从“天门”登峡顶,中有翠然阁,“地门”即临榆溪河谷。据石窟内1487年碑刻 《创建石佛殿记》记载,红石峡最早开凿至少可追溯到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明成化年间维修后,改为雄山寺。到清康熙年间又重修,更名镇远寺。现在寺庙石窟大多为明成化年间至嘉靖间开凿修建的。1673年,因洪水冲毁翠然阁而重建,复称“雄山寺”。后经多次维修。解放后,红石峡得到人民政府的度重视和关心,曾多次加固修复。
经过我的介绍,想必大家对红石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识,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欣赏红石峡的书法艺术和石窟风我会将其中的重点向大家作详细的讲解。
“河山千古”为田玉广、王守基在游览雄山寺时所题。玉厂为贵州人,清光绪二十八年 (1920xx年)任延绥镇总兵。王守基为山东人,任延绥镇守营郡司,后成为田玉广的副将该题刻赞美雄秀山河永存,寓意联防守边、精诚团结之情永垂青史。
“功在名山”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李棠所书。李棠,14岁时在榆林考中秀才,18岁赴长安中了举人。民国年,出任陕西靖边县县长,在执事三年期间,深受百姓爱戴,百姓称颂其 “两袖清风,廉洁奉公”。1899年,书写 “功在名山”,赞誉刘宗周、高折五两位老先生德高望重、业绩昭著。
“大漠金汤”为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延绥总兵龙得胜所题。题词寓意红石峡关雄地险,坚不可摧。
“力挽狂澜”,这块石刻为1920xx年4月榆林中学丁级班学生毕业题刻纪念。当时正处于大革命时期,李子洲同志担负着在陕北点燃革命火种的重任来到榆林中学执教,他提议题刻“力揽狂澜”于红石峡,全班同学通过后,校长杜斌丞推荐教务主任崔焕九书写。题词显示了革命青年立志挽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凌云壮志。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壁上的第一个石窟——圣母殿,它的门楣上刻有 “地祗”二字,窟顶刻八卦图。传说故事中,把天比做父亲,把地比做母亲,殿内供奉的三尊神像被称做三霄圣母,她们是由中国上古传说中创造了人类的女姆娲娘娘演变成的。此神可以保平安、吉祥,并主管婚姻、子嗣。相传明成化年间,延绥总兵陈辉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有一年三月十六 日,他携妻来到圣母殿跪拜求子,并立 “子嗣牌”,捐资金装圣母,粉饰庙殿,大兴土木,扩建雄山寺。次年,陈总兵果然喜得贵子。从此以后,每年的三月十六日便成为雄山寺的庙会期,其间香火不断。
第二个石窟是 “三教殿”,供奉的是佛、道、儒的三位始祖释迦牟尼、老子、孔子。有人会纳闷,这三人怎公会和平共处呢?因为谁都知道,儒、道两教历来水火不容。但在繁荣昌盛的唐代,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很适合于历代的拨乱反正,儒教的“仁”、“礼”之风及 “君子”之态有利于和平年代 的发展,佛教的轮回说、因果说则又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心态。唐太宗时期,为了扼制外来宗教产生的巨大影响,把道教定为国教。尊奉李聘为教主。可是唐代君臣醉心佛学,尊的虽然是道教,实际上却心向佛教,于是献出现了佛、道、儒三教鼎立的局面。宋元时期,由于连年战乱,国家四分五裂,理学家认为各民族应该和谐统一,不分彼此。一些人主张将佛、道、儒三教合一,以示宗教信仰大融合,从此以后,中华大地上才出现了三教殿。
这是一座石牌楼,其上书 “榆阳胜景”四个字,为20xx年依照原样修复而成。1872年,榆林总兵刘厚基出边征伐途经雄山寺,见其破败不堪,人难行走,为使胜境重现昔日光辉,便捐资修葺,拓宽道路,筑堤植柳。岂料第二年夏,洪水泛滥,石岩崩塌,道路坠毁。刘公又捐资开山凿道,直达洞门,游人探幽寻胜始能自由徘徊,并在河滩栽种杨柳,在此处建造牌楼一座,并刻书以壮观瞻。同年秋,寺下堤防又为洪水所淹,树木无存。刘公再消岩筑堤,并请陕甘总督左宗棠邮寄“榆溪胜境”四字和“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楹联,嵌刻于崖壁。经刘公三次修筑,雄石峡这一名冠塞上的风景名胜才得以保存。
“威震九边”为一品顶戴抚陕使者叶伯英巡视榆林时所题。1888年,英军冲破清廷边防侵人西藏,朝野上下一片恐慌。第二年,朝廷派出多名官员巡视各边,叶伯英奉命巡视的就是九边 (辽东、宣化、大同、宁夏、甘肃、蓟镇、太原、固原、延绥)重镇之一的延绥 (即榆林)。当看到榆林军事力量雄厚,戒备森严时,挥笔书写 “威震九边”赞誉红石峡关隘险要,军事威严,声名震撼北域边疆全线。
“汉蒙一家”是1920xx年10月陕西观察使者崔云松等游红石峡时所题。蒙汉民族在历史上长期纷争不休,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民国初年,民族统一,题词意指蒙汉人民和睦共处,情同一家。
“还我河山”,这两幅百刻均出自抗日爱国将领马占山之手。马占山,吉林怀德县人,原任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和黑河警备司令。1937年,在他驻防府谷时,曾在榆林设东北挺进军驻榆办事处,其间常来榆小住。1941年冬,马占山将军陪同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邓宝珊将军来红石峡赴朱绥光宴请,看到祖国山河破碎,不禁感慨万千,遂题写 “还我河山”,表达了他驱逐日寇、统一祖国的宏伟大志。
在我们抬眼看到的那个凌空修建的阁楼便是翠然阁,晚清时又称 “凌云阁”。历代文人雅士在这里把酒临风,品茗赏酒,即席赋诗,别有情趣。经翠然阁出天门达崖顶,崖顶原建有罗汉殿,清末时坍毁。翠然阁曾是中共陕北党的重要革命活动地点之一。1920xx年5月,中共榆林县委在此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次年8月,中共陕北特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又在此召 开,白明善、刘澜涛、贾拓夫、刘志丹等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陕北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石窟叫慈仁殿,窟顶浮雕八卦及龙、风、牛、马、羊、鹿、狗、鸡、花草等藻井,图案清晰,充分显示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交融的特色。
我们将要经过的这几个石窟有通道相连,其下有一条涓涓流淌的渠水,它叫 “广泽渠”,出 “地门”就会看到。1473 年,延绥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巡抚余子俊为改善百姓生活,安定驻边军心,亲率将士在红石峡半山腰开凿渠水以利灌溉。明万历年间重修,清时扩修。清光绪六年 (1880年),开凿普渡桥涵洞石壕建成东西二渠,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改建。渠全长1000 余米,其中五分之一于石壁中穿凿而过,其工程之浩大,修建之艰辛,在榆林水利工程史上实属罕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到现在,它依然灌溉着城郊16个行政村的一万亩出地。20xx年,央视《东方时空》栏目组来此拍摄 《大漠红峡》,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介绍了广泽渠。
过普渡桥,来到西崖下。西崖石窟毁坏严重,摩崖题刻幅面较大,剥蚀较重。
“中外一统”是康熙年间御史三朝林天擎所题。题词慨叹汉族与少数民族同为华夏民族,理当和平共处、一统河山。
“天成雄秀”,是红石峡唯一的一块满文题刻,清乾隆年间由榆林知府白德明题写。题词赞美红石峡两岸风光绮丽,景色宜人。
通过以上参观,我们看到,红石峡确为一处集摩崖题刻、石窟古刹、水利枢纽、军事要塞为一体的游览胜地。随着榆林文化大市的建设、榆林旅游业的发展,红石峡将以更美的面貌、更优质的服务迎接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
关于游览红石林心得体会报告八
好,朋友们,我们现在进入了红石峡景区,它是由于地壳断裂运动遗留下来的断裂构造痕迹,看上去是很狭窄的线状峡谷,这就是“一线天”。我们要沿崖壁栈道进行游览,所以大家在欣赏景色的同时还要注意安全。
进入红石峡内,各位是不是感觉比外面要暖和一些呢?大家请看,两测试悬崖绝壁,四周群山环抱,这样就使峪内外空气不易流通,因而造成了峪内独特的气候特点,就是冬暖夏凉,全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因此被称为“温盘峪”。
红石峡全长近1300米,宽有3—10米,峪内溪流清澈见底,溪里面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两侧的丹崖长墙上,有一挂挂珠帘式的泉瀑,竞相倾泻,形成断崖飞瀑景观,再加上青苔、野菊花及其他植物的点缀,显得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因此被人们称为“盆景峡谷”,有中原第一景的美誉。
从红石峡出来就可以看到子房湖,又叫“平湖”。
子房湖是云台山景区最大的湖泊水体景观。因汉代张良(字子房)曾在沟谷西侧的山峰上,日夜操练兵马,帮助刘邦成就大业后隐退至此,因张良字子房而得名。大家看,这子房湖东西宽200米,南北长4000米,湖面积800亩,水深呈阶梯状分布,北浅南深,最深出约100米。两岸青山对峙,夹一带绿水。如诗如画,醉透游人心扉。苍翠的山,墨绿的水,相依相偎,展现出一幅壮阔波澜之景。早晨和下午湖面阴一半晴一半,一边金光闪烁,一边碧绿透明。
夏季还能在湖面上体验有水上法拉利之称的水上快艇,别样的刺激。
子房湖内的桃花水母是地球上最原始、最低等的无脊椎动物之一,最早诞生于5.5亿年前,还有专家认为是15亿年前,体型小,扇径仅10毫米左右,晶莹透明,古称 “桃花鱼”,是国家濒危野生动物。
好了,朋友们,我们启程继续参观游览吧。
好,游客们,我们继续向西前行,经过了子房湖和漫水桥,映入大家眼帘的有一座山门,上写“老潭沟”,三个大字,现在叫做泉瀑峡。相传有位天河龙王为解救民间干旱之苦,不顾玉皇的旨意,私自降雨,被贬下凡间,栖身在这里的一个深水潭中,人称“龙潭”,这道沟被称为“龙潭沟”,后有人为表示对龙的敬意,将“龙”字改为“老”字,就成了“老潭沟”。
由于地质,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剧烈的断裂构造,形成了东西走向的“u”形断崖,因而这里出现了东西走向的沟谷景观,还有又高又陡的崖墙地貌景观,大家请看,这里峰高瀑急,山雄水秀,可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么的巧妙。
在泉瀑峡(老潭沟)的尽头,就是著名的云台山天瀑,它落差达到314米,宽约5—7米,是亚洲目前发现的落差最大的瀑布,因此,又被称为“天瀑”,它也是云台山景观之最。大家请看,瀑布上端朵朵白云,又好像团团棉絮,悠悠飘落,连绵不绝,下端宛如飞花溅玉,溅起1米多高的水花,又化成一团水雾,把瀑布罩在蒙蒙的雾中。它既表现了力量,又体现了柔美,让人感觉充满了活力。
潭瀑峡地处云台山北部偏西, 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峡长1270米,峡谷东面,峭壁为耸,苍岩横卧;峡谷西面竞秀峰参差俏丽,争奇斗艳。
峡谷内景色一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来概括最好不过了。情人瀑,丫字瀑,丫字潭,水帘洞尽在眼前。更有唐王试剑石的历史传说,岸旁的云台山地质博物馆多形式的高科技全面展示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貌演变和地质特征,普及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科普知识。
茱萸峰是云台山主峰,海拔1304米,这里是历代文人墨客、僧侣修行的圣地。药王孙思邈也曾在此处采药炼丹,并留下药王洞等痕迹。这里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有千年名树红豆杉、五角枫树、太行花森林覆盖率高达93%,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唐代大诗人王维曾登临此峰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绝句…
云台山以山称奇。整个景区峰峰如画,岩岩皆景。踏千阶云梯,登上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顶,北望太行山群峰,层峦叠嶂;南眺怀川平原,沃野千里。
位于云台山茱萸峰凤凰岭的云台山玻璃栈道,总长400余米,宽约1.6米,在高达1080米的半山腰上依崖而建。玻璃栈道分为两段,其中一段沿崖壁呈u型,另一段悬于千米悬崖之上,与山谷底部垂直落差200多米。堪比美国大峡谷的“天空之路”,上下临空,视野开阔。哪怕在胆大的人也会拘泥不前,每一步都心惊胆战。整个人仿佛悬空而立,透过玻璃往下望去,不仅山间美景一览无余,还有一种紧张刺激的快感。
万善寺,坐落在形似奶头状的阎王鼻山峰下面,周围青山环抱,风景秀丽,因寺内供奉着一尊金佛,故又称“金佛寺”。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相传是朝廷为了镇治此处帝王风脉而建,寺名也属御赐。现在的寺院是九二年重建的。主持方丈为中国金刚法大师--释海空。寺内放置的2米高铜佛,价值60万元,系泰国华侨所赠。另外,还有一线泉、聚宝盆、枯井、仙家洞、敬德试鞭石、望亲台等诸多景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师爱校教育心得体会报告(通用8篇)
- 走进建兰中学心得体会及感悟 走进建兰中学心得体会及感悟怎么写(九篇)
- 最新片段教学心得体会怎么写(通用15篇)
- 最新中医馆的心得体会总结(模板10篇)
- 最新亲子游戏后心得体会范本(优秀18篇)
- 测量工实习心得体会总结(通用9篇)
- 浙江精神心得体会精选(模板10篇)
- 党史教育心得体会消防(模板20篇)
- 2023年对于溺水身亡的心得体会和感想(精选9篇)
- 最新社区人员每月心得体会(优秀8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