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山西民歌选修心得体会如何写 山西民歌教案(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08:34:41 页码:8
山西民歌选修心得体会如何写 山西民歌教案(七篇)
2022-12-21 08:34:41    小编:ZT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山西民歌选修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黄河滩岸有约6700公顷绿色林海,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湮没一千多年的古蒲津桥畔的4尊铁牛和4尊铁人已于1988年8月重现于世。铁牛各重3万公斤,铁人各重2吨,铁人代表维吾尔、蒙古、藏、汉上个民族、象征民族团结,蒲津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大桥,也是黄河上最早的大桥,公元720_年,唐玄宗李隆基降旨,在今永济县境内将原有的竹索浮桥改为铁索链浮桥,并铸4尊大铁牛和4尊大铁人,分置黄河两岸。后因洪水泛滥,黄河改道,桥毁船腐,铁牛和铁人却抵挡了洪水冲击等灾难。不锈不腐,光洁完整。

《虞乡县志》记载:“王官峪,地名。在王官古城之侧,因以为名。”

《虞乡县志》载:王官谷有十大奇景:“天柱擎天、东瀑飞泻、石岩喷雪、奇石珠帘、百二盘旋、明镜映天、休休古亭、贻溪映绿、点石成金、恐龙化石”。登上西瀑巅顶可探幽深莫测,捕捉迷离的地下迷宫大世界----黄沙溶岩洞群。景区内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石佛坐岭、金龟望月、双人施礼、雄狮观瀑、石抱翠柏、人面石侣、关公刀痕……”

它为历代游人所瞩目,主要还因为唐末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曾隐居于此,才使王官谷地以人传,名震河东,吸引着各方游客。《虞乡县志》记载,谷傍有其先人别墅一座,依山傍水,泉石林亭,绿树合围,风景独秀。当我们按照志书上的记载,寻找它的遗存时,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变迁之中而沓无踪迹了。入谷有一石径小道,盘山而进,曲折回环,似有“曲径通幽”之感。谷内有天柱峰、东西瀑布、贻溪清流、奇峰珠帘、明镜映天、百二盘山、休休亭、三诏堂等自然胜景和古建遗存。

五老峰风景秀丽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种类繁多。奇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造就了许多罕见奇观,具有雄、险、奇、秀、仙之特点。《水经注》称:“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山中有9泉、12洞、362擎,盛时曾有64观庵庙宇,嶙峋翠巍,秀甲三晋。目前,景区内配套设施完善,有可容纳百余人住宿、餐饮、会议的三星级宾馆——云峰阁;有惊险刺激的滑道、滑索和铁索天桥;有轻松便捷的登山观光索道;有集消暑纳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秀丽景点“北方水乡”——锦绣谷.

五老峰由玉柱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棋盘山和太乙峰组成,高海拔1993.8米。主峰玉柱峰又名云峰、灵峰,恰似一根立地的玉柱直插云霄,又如亭亭玉立的天官玉女下凡,在全国的名山大川中,玉柱峰绝无仅有,称为天下奇峰。其它四峰罗列四隅,远望犹如五位彬彬有礼的老人,列座厅堂,侃侃而谈,故称“五老峰”。这里层层峰峦,森森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庙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

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灵峰”,游人需攀链而上。峰顶上有3000平方米的坦地,北高南抵,有七大人文景点:南天门、灵宫庙、菩萨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师庙等建筑遗址。

以玉柱峰为中心,左有东锦屏峰,峰腰建药师洞;右有西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为棋盘峰。还有五指峰、笔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仰视,或如椽笔耸天,或若笔架横列,珠辉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平方公里。

其间寺庙观宫分布其间有64座,洞穴有12个,源泉有9处。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马蹄印的张果老洞等洞穴深造幽静,形状各异,对地质学、成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分支学科和考古学都很有研究价值。泉水清纯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玛瑙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却舀之不尽,涌而不溢。这里的山奇水秀,无处不绿,还有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飞瀑等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图画之中。

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峰山早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

龙头山有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还有唐代柳宗元的故里,均较闻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其故址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气势宏伟,风景秀丽,唐人留诗者甚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留下得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72年)毁于战火。

1997年12月,鹳雀楼复建工程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该工程历经几年建设,于220_年9月26日主楼竣工,对游人开放,新建鹳雀楼系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充分体现了唐代风韵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

鹳雀楼景区位于永济市西南20公里处,景区规划面积3300亩,现有面积1640亩,景区内以鹳雀楼为中心,四周以古典园林式分布,形成“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式一个国家级旅游景区。

鹳雀楼内部陈设于20_年7月底完成,陈设内容以黄河文化和河东文化为主题,时代跨越中华上下五千年,采用各种形式说明黄河式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体会到登高望远的最高境界,也可以感悟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不久的将来,鹳雀楼将会成为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典范。

普救寺坐落在永济县城西12.5公里处,始建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因我国古典戏剧《西厢记》而闻名遐迩。寺内的舍利塔,创建于隋唐迄今1300多年。明喜靖三十四年毁于地震。七年后,明世宗诏令重建寺院,重建寺塔。到了1920_年,寺院又不幸遭到一场大火。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开始拨专款修复普济寺。莺莺塔在原基础上重修13层,高50米,时人有诗赞云“缤纷五彩似飞虹,八面凌空八面风。一十三层冲霄汉,琉璃宝塔冠寰中。由于人们对莺莺的爱情悲剧的同情,便顾不得佛门的规矩,口碑相传把它改称做了“莺莺塔”。舍利塔原名反不为后人所知了。

莺莺塔为世界奇塔之一。她和我国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石琴、 河南蛤蟆塔同属四大回音建筑,以莺莺塔声学效应最为显著,其回声 机制主要在三方面:

1、 塔内是中空的,站在塔的中层听上面人说话,由于声学反射 效应,声音好像从下面传来;

2、 塔檐上的复杂结构有反射作用;

3、 墙壁反射。而天坛回音壁主要是通过墙壁反射。所以在塔的 四周击石拍手,均可听到清晰的旺音回声;随着位置的变换,这蛙音回声也可以发生从空中或地面传来的变化。

主题山西民歌选修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永济县,以五老峰、古蒲州为中心,包括黄河滩岸,王官峪、龙头山、云仙阁等6个景区,总面积300平方公里。五老峰在中条山上,因五峰相倚,形同五位老人而得名。五老峰史称东华山,历史上为北方道教名山,海拔1809.3米,奇峰险峻,需攀链而上,属丹霞地貌。山上岩洞幽深,庙宇甚多,双瀑飞流,昔为旅游胜地。

黄河滩岸有约6700公顷绿色林海,自然风光独具特色。湮没一千多年的古蒲津桥畔的4尊铁牛 和4尊铁人已于1988年8月重现于世。铁牛各重3万公斤,铁人各重2吨,铁人代表维吾尔、蒙古、藏、汉上个民族、象征民族团结,蒲津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大桥,也是黄河上最早的大桥,公元720xx年,唐玄宗李隆基降旨,在今永济县境内将原有的竹索浮桥改为铁索链浮桥,并铸4尊大铁牛和4尊大铁人,分置黄河两岸。后因洪水泛滥,黄河改道,桥毁船腐,铁牛和铁人却抵挡了洪水冲击等灾难。不锈不腐,光洁完整。

《虞乡县志》记载:“王官峪,地名。在王官古城之侧,因以为名。”

《虞乡县志》载:王官谷有十大奇景:“天柱擎天、东瀑飞泻、石岩喷雪、奇石珠帘、百二盘旋、明镜映天、休休古亭、贻溪映绿、点石成金、恐龙化石”。登上西瀑巅顶可探幽深莫测,捕捉迷离的地下迷宫大世界----黄沙溶岩洞群。景区内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石佛坐岭、金龟望月、双人施礼、雄狮观瀑、石抱翠柏、人面石侣、关公刀痕……”

它为历代游人所瞩目,主要还因为唐末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曾隐居于此,才使王官谷地以人传,名震河东,吸引着各方游客。《虞乡县志》记载,谷傍有其先人别墅一座,依山傍水,泉石林亭,绿树合围,风景独秀。当我们按照志书上的记载,寻找它的遗存时,却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变迁之中而沓无踪迹了。入谷有一石径小道,盘山而进,曲折回环,似有“曲径通幽”之感。谷内有天柱峰、东西瀑布、贻溪清流、奇峰珠帘、明镜映天、百二盘山、休休亭、三诏堂等自然胜景和古建遗存。

五老峰 风景秀丽宜人,生态环境优美,动植物种类繁多。奇特的喀斯特地质地貌造就了许多罕见奇观,具有雄、险、奇、秀、仙之特点。《水经注》称:“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翠柏荫峰,清泉灌顶”。山中有9泉、12洞、362擎,盛时曾有64观庵庙宇,嶙峋翠巍,秀甲三晋。目前,景区内配套设施完善,有可容纳百余人住宿、餐饮、会议的三星级宾馆——云峰阁;有惊险刺激的滑道、滑索和铁索天桥;有轻松便捷的登山观光索道;有集消暑纳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秀丽景点“北方水乡”——锦绣谷.

五老峰由玉柱峰、东锦屏峰、西锦屏峰、棋盘山和太乙峰组成,高海拔1993.8米。主峰玉柱峰又名云峰、灵峰,恰似一根 立地的玉柱直插云霄,又如亭亭玉立的天官玉女下凡,在全国的名山大川中,玉柱峰绝无仅有,称为天下奇峰。其它四峰罗 列四隅,远望犹如五位彬彬有礼的老人,列座厅堂,侃侃而谈,故 称“五老峰”。这里层层峰峦,森森古木,各种生物覆盖着整个山野。花红草绿,山光水色,风光旖旎非凡,故有“北有五台观庙宇,南在五老看风光”之说。

主峰玉柱峰,石壁如削,形同玉柱,直插云霄,又名“云峰”、“灵峰”,游人需攀链而上。峰顶上有3000平方米的坦地,北高南抵,有七大人文景点:南天门、灵宫庙、菩萨殿、秀士殿、千子堂、祖师庙等建筑遗址。

以玉柱峰为中心,左有东锦屏峰,峰腰建药师洞;右有西锦屏峰,峰下有雷公洞;北为太乙峰,有五老殿、玉皇殿;南为棋盘峰。还有五指峰、笔架峰等大小山峰31座,或作仙女弄姿,或像猿猴仰视,或如椽笔耸天,或若笔架横列,珠辉玉映,惟妙惟肖,共占地有50平方公里。

其间寺庙观宫分布其间有64座,洞穴有12个,源泉有9处。仙人洞、雷公洞、水源洞、留有马蹄印的张果老洞等洞穴深造幽静,形状各异,对地质学、成因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学等分支学科和考古学都很有研究价值。泉水清纯甘甜,川流不息。有明眼泉、玛瑙泉、芙蓉泉等,又有神奇的一碗泉,只有一碗大小,却舀之不尽,涌而不溢。这里的山奇水秀,无处不绿,还有松涛、云海、奇石、怪崖、松翠、流泉、飞瀑等景观,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游人到此,恰似在神奇的图画之中。

山上的古建筑遗址中,有南北朝的石雕佛像,有唐代的细绳纹砖,宋代的方形花砖,明代的彩塑人像,以及大量的碑竭石刻,说明古代五峰山早为游客的留连忘返之所,更是佛道之士修炼、禅坐、栖居之地。

龙头山有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还有唐代柳宗元的故里,均较闻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 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其故址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郊的黄河岸畔,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 (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由北周大将军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由于楼体壮观,结气势宏伟,风景秀丽,唐人留诗者甚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登楼赏景留下得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72年)毁于战火。

1997年12月,鹳雀楼复建工程在黄河岸畔破土动工,该工程历经几年建设,于220xx年9月26日主楼竣工,对游人开放,新建鹳雀楼系仿唐形制,四檐三层,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充分体现了唐代风韵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

鹳雀楼景区位于永济市西南20公里处,景区规划面积3300亩,现有面积1640亩,景区内以鹳雀楼为中心,四周以古典园林式分布,形成“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式一个国家级旅游景区。

鹳雀楼内部陈设于20xx年7月底完成,陈设内容以黄河文化和河东文化为主题,时代跨越中华上下五千年,采用各种形式说明黄河式人类文明最早的发祥地。在这里您不仅可以体会到登高望远的最高境界,也可以感悟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在不久的将来,鹳雀楼将会成为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典范。

普救寺 坐落在永济县城西12.5公里处,始建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因我国古典戏剧《西厢记》而闻名遐迩。寺内的舍利塔,创建于隋唐迄今1300多年。明喜靖三十四年毁于地震。七年后,明世宗诏令重建寺院,重建寺塔。到了1920xx年,寺院又不幸遭到一场大火。198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开始拨专款修复普济寺。莺莺塔在原基础上重修13层,高50米,时人有诗赞云“缤纷五彩似飞虹,八面凌空八面风。一十三层冲霄汉,琉璃宝塔冠寰中。由于人们对莺莺的爱情悲剧的同情,便顾不得佛门的规矩,口碑相传把它改称做了“莺莺塔”。舍利塔原名反不为后人所知了。

莺莺塔为世界奇塔之一。她和我国北京天坛回音壁、四川石琴、 河南蛤蟆塔同属四大回音建筑,以莺莺塔声学效应最为显著,其回声 机制主要在三方面:

1、 塔内是中空的,站在塔的中层听上面人说话,由于声学反射 效应,声音好像从下面传来;

2、 塔檐上的复杂结构有反射作用;

3、 墙壁反射。而天坛回音壁主要是通过墙壁反射。所以在塔的 四周击石拍手,均可听到清晰的旺音回声;随着位置的变换, 这蛙音回声也可以发生从空中或地面传来的变化。

主题山西民歌选修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中华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旅游。我是北国旅行社的导游冷,大家可以叫我小冷或冷导都可以。古语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能够陪同大家一路同游我感到十分的容兴,并愿意竭诚为您服务。在这里还要预祝各位的长白山之行愉快顺利。

我们现在乘坐的旅游车只可以把我们送到景区的门口,我们就要下车换乘景区内的旅游大巴,请大家一会到景区山门换车时带好自已的食品,水,相机和防寒防雨或防晒的衣物我们大约在景区内游览五到六个小时。为了您和别的游客的安全。山上如果下雨是只能穿雨衣不能打雨伞的,长白山景区是五a级景区,在景区内是不允许吸烟的,更不能在景区的车内和景点乱扔垃圾长白山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一草一木一石都是受保护的,您可千万路边的野花不要采噢。当然我们的游客都是明白游客不用我提醒大家也做得到,我只是例行的说一下。但我要强调的一点是请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快乐出行安全相伴,在游览天池时我们要登上1442个台阶,原路上原路下,请大家在游览每一个景点时都一定按指定的路线行走,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并且在天池边拍照或观赏时不要靠近边缘,因为长白山是火山喷发后的火山地貌边缘土质苏松,并且天池是只可以俯瞰不可以到天池水边去的。有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等疾病的游客请量力而行。带好自已的药品。

我们现在出发的这个小镇是长白山下第一镇——松江河镇,松江河是分为三个区域管辖的,分别是松江河镇政府,松江河林业局,和长白山池西开发区政府。松江河林业局是1958年建局,1962年建镇,所以说我们这个地方是先有了企业,后有了这个小镇。总人口约十万,当地居民收入来源主要靠林业,木器加工,养殖业(梅花鹿,人参,蓝莓等)小水电业,和旅游业。现在我们左边的就是松江河林业局的储木厂,从各林场采伐的木材要在这存放分类然后发往全国各地。右边的这个云龙木业是个人投资的一个木材加工厂,生产地板百叶窗等木器产品。现在我们上了松江河的外环公路,从松江河镇到长白山西坡山门31公里,大约需要半个多小时的车程。现在我就先为大家介绍一下长白山的概况;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是保护以天池为中心的整个自然环境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性的自然保护区,南北长79,5公里,东西宽47公里,总面积196465公倾。长白山的自然景观与动植物区系是欧亚大陆北半部的自然综合体,是座天然的基因宝库。据统计,区内有野生植物2540种,动物1508种,其中有脊椎动物364种,昆虫780多种。1980年1月加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被列为世界自然保留地。20__年评为国家长白山西坡导游词长白山西坡导游词级景区,20__年晋升为五a级景区,在20__年吉林八景的评选长白山以116分的高分名列第一。

(地理位置) 长白山位于我国吉林省东南部,长白,抚松,安图三县境内,东南部与朝鲜毗邻,是中朝两国的界山,天池是中朝两国的界湖,长白山向下辐射四个坡,除东坡在朝鲜境内,北坡,西坡,南坡均在我国境内,不论从哪坡上到山顶都可以看到天池,可每坡看天池的角度和坡下的附属景观各不相同,如果从北坡登山,可以看到落差68米的长白瀑布,聚龙温泉群,小天池绿渊潭,地下森林等景观。如果从南坡上山可以看到鸭绿江大峡谷,高山湿地,岳桦双瀑和炭化木生成带等景观。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长白山的西景区。可以看到长白山天池,老虎背,中朝五号界碑,锦江大峡谷,松桦恋,梯子河,高山花园,王池等景点。还可车观四个垂直林带景观带。

(历史) 据地质学家考证,大约在六亿年前这里是一片汪洋,从洪荒的远古代到中生代,地球经历了加里东,海西,燕山,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后,海水终于从这几经沧桑的古陆上退去了。长白山地区的地壳发生了一系列的断裂抬升,地下流出玄武岩液,沿着地壳裂隙大量喷出地面,于是揭开了长白山火山喷发的序幕,据历史记载,长白山在长期休眠以后,从16世纪开始又活动起来,曾有过三次喷发,第一次是在1597年的8月,第二次喷发是在1688年4月,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702年的4月。现在长白山山体每年会升高四毫米,并且在长白山周边还有很多的温泉群,这些都证明长白山的地质仍在不断变化中,是座休眠的活火山。

长白山是,清朝政府把长白山奉为神山圣山,是大清朝的龙脉。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三位仙女来长白山的圆池沐浴,一只神鹊口衔一枚朱果放在了三妹佛库伦的衣裙上,佛库伦穿衣时见朱果闪闪发光,心中十分喜爱,舍不得放在地上,便含在口中,不料将朱果刚放到中边,竟一骨碌滚入腹内,遂怀孕生一男婴。这孩子长的十分奇异,一生下来就能说话,佛库伦给他取名叫布库里雍顺姓爱新觉罗。相传这布库里雍顺就是清朝皇帝的祖先,清朝统治者便把长白山视为自已民族的发祥地。1677年,(康熙十六年)康熙皇帝将长白山封为“长白山之神”“应高与五岳同祭”乾隆皇帝曾经三次御驾亲躬来东北祭拜长白山,但是皇帝没有我们游客这样好的运气可以亲自登上长白山顶,当时因为交通不便受条件限制皇帝只能在船厂,也就是今天的吉林市的小白山建望祭殿对长白山遥拜。为保护清朝的龙兴之地,又对长白山下了二百年的封禁令,实行四禁制既禁渔,禁猎,禁砍伐,禁垦荒。这二百年的封禁延缓了对长白山的开发,但是对长白山原始的生态起到了很重要的保护作用。

(长白山名字) 长白山在春秋战国时期称为“不咸山”(意为有神之山)南北朝时称“徒太山”,隋唐时称为“白山”“太白山”,辽金时用汉语定名为长白山,延用至今。为什么叫长白山呢?因为长白山地处高寒地带,海拔高气温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山顶都是被积雪覆盖,远远望去白雪皑皑银光烁烁。就算冰雪消融后,长白山火山喷发后的灰白色火山灰布满山体,使山顶看上去还是白色的。所以有诗句“待到雪消冰逝后,群峰仍像白头翕”来形容她的长白。 来到长白山主要有两大看点——长白山独特的火山地貌,很原始完整的森林植被系统。

像天池,大峡谷梯子河等都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地貌。而原始完整的森林植被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长白山独具特色的四个垂直林带景观带。

长白山山势高耸,地形起伏变化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从山下到山顶垂直高度两千多米,却浓缩了欧亚大陆从温带到寒带高山亚寒带的气候特征和自然景色。游客可以在几个小时的时间内感受不同的季节变化,真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因为气候特征的变化长白山的植物也呈垂直分布。也就是刚提到的四个垂直林带景观带;从下至上依次为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苔原带。

长白林海之称。盛夏时节,山风吹拂,绿浪翻滚;仲秋霜降,五彩斑斓,层林尽染。树木以红松,落叶松,黄菠萝,胡桃秋等针阔树种为主。还有一些藤类植物,如山葡萄,五味子和多种弥猴桃等,在二道白河两岸还生长有长白山特有的植物——美人松,由于茂密的森林和丰富的植物,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长白山三百多种有脊椎动物大多数生活在这里,兽类有东北虎,梅花鹿,马鹿,黑熊。鸟类有鸳鸯榛鸡,大山雀等;爬行类的有蝮蛇草蜥,松花蛇等,两栖类有中国林蛙,花背蟾蜍等。

这里气温显著下降,空气湿度大,树木主要以耐寒的针叶树如红松云杉,冷杉,落叶松为主,树高林密。林下植物以苔藓和橛类植物为主,动物主要有紫貂,松鼠,棕熊;三齿啄木鸟,黑琴鸡,蝮蛇松花蛇,日本雨蛙和中国林蛙等。

件下岳桦失去了一般桦树那种清秀挺拔的风姿,而是树干扭曲弯折,满目疮痍老态龙钟。由其是在迎风坡上由于疾风劲吹岳桦的树干都整齐的向背风面倾斜,几乎匍匐在地。因为海拔高气候恶劣岳桦树每年的生长期只有三个月,所以它的密度是大与水的,像碗口粗的一棵岳桦树就要有二百年以上的树龄呢。这也是长白山一大怪,石头浮在水面上,木头沉到水底下。这里的动物有高山鼠兔,山雀,柳莺等。

高山苔原带 位于海拔20__米以上的长白山火上锥体的中上部,这里气候恶劣植物也是越往上越疏种类也是越往上越少,高大乔木已经绝迹,多年生的草本地衣,苔藓构成了开阔的地毯式的高山苔原。每年五月底六月初高山杜鹃在这里顶雪开放,这是长白山又一怪,高山杜鹃顶雪开。七月份时这里百花争艳,宛如美丽的天堂大花园。这里很少有动物长住,兽类有高山鼠兔和白腰雨燕。

就是一棵松树和一棵桦树或几棵松树桦树根盘在一起,枝叶交叉在一起的伴生现像,这就是我们说的长白山又一怪----松树桦树谈恋爱。一会我们到锦江峡谷的出口处还会看到一对有三百多年树龄的松桦恋王,如果说那对是长白山上的老夫老妻,那这些就是小情侣,小俩口了。有诗这样描写长白山的松桦恋,“情缘生在山野间,异种同株共缠绵。奇特景观独一处,松桦相恋长白山。”松树和桦树像感情笃深的恋人相依相偎,共生共长。长白山海拔1800米以上土层瘠薄,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刮七级以上的风松树或桦树单独生长容易被风吹倒,不易存活,但是松树和桦树根盘在一起枝叶抱在一起有抗风的作用,所以松桦恋也是大自然淘汰和选择的结果。

火山地貌最具代表的就要数了,大家已经知道长白山有过多次的喷发,那么喷出的物质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就形成了天池周围的十六座海拔均在2500米以上的奇峰,火山口经过长年蓄水成湖,便是如今的天池。天池是我国海拔最高,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她形似落叶,略呈椭圆形,南北长约4400米,东西宽约3370米,总面积9。82平方公里。最深处为373米,平均水沉204米总蓄水量20。1亿立方米, 水面海拔高度2189。1米。我们俯瞰天池的位置是海拔2470米的悬雪崖。天池周围有十六座山峰,有十座是在我国境内,六座在朝鲜境内,长白山最高峰是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海拔2749米。我国境内主峰白云峰海拔2691米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峰。十六峰将天池环抱其中,唯有北面天文峰和龙门峰之间有一豁口,天池水从这里源源不断的流出形成了世界上最短的一条河流----乘槎河全长只有1250米。水流从断崖处突然跌涛而下,形成落差68米高的长白瀑布。这是天池的唯一出水口也是松花江的正源,天池只有出水口没有入水口,水却长年外流不息,天池的水源从何而来呢?说天池的水一股从天而降,一股从地而生,也就是大气降水(雨,雪)和地下泉水汇聚而成的,天水和地水汇合,就形成了三江的发源地,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鸭绿江和图们江都是中朝两国的界江,松花江是吉林省的主要水系,滋养了吉林大地。

现在我们到了长白山西景区的又一个景点双梯子河,停车五到八分钟,请带好自已的贵重物品。双梯子河是大梯子河和小梯子河两条。是长白山火山喷发时 地壳产生剧烈的运动而裂开的一条深深的地缝 地质学上称为地裂。梯子河的河床由玄武岩构成,横断面呈上窄下宽的几何梯形,又因发源地河床陡峭如层层阶梯,故称为梯子河。梯子河最窄的地方一步就可以跨过去,有的地方被岩石给覆盖住,只能听到水声看不到流水,又被称作地下暗河。最宽的地方也只有5米,深却有10到20米。是条又窄又深的地缝。夏天针叶林带的动物会到岳桦林带去避暑,就要越过梯子河,如果不小心掉到梯子河里绝无生还。奇怪的是动物的尸体浸泡在梯子河的河水里是不会腐烂的。这是长白山又一怪梯子河里肉不坏。因为梯子河每年有9个月的冰封期,只有三个月的解冻期,年最高水温3到四摄氏度,所以梯子河又有天然冰箱之称。

我们要去长白山西景区的另一主打景点----山下的沟谷坡地,又经过天池水和雨水的长年冲刷和切割,形成了现在的宽200多米深100多米,全长70多公里的大峡谷,锦江峡谷分为南锦江峡谷和北锦江峡谷,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北锦江峡谷的一段需要走1。8公里的环形木质栈道。可以看到峡谷内奇峰异石林立,有的像骆驼,有的像孔雀,还有的像犀牛。谷底涧流轰鸣,谷底的这条江就叫锦江,以前是紧张的“紧”形容它水流湍急,现在是锦绣河山的“锦”。

在看到王池之前,我们先踏入的是 王池花园。需要行走单程1。7公里,往反3。5公里,请大家千万不要离开栈道 因为下边有长长的软软的爬行动物。这里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铺天卷地的各色奇花异草让人目不暇接。鸢尾、野百合、雪绒草„„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花,万紫千红,绚烂夺目。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蝴蝶、蜜蜂就在这花丛中流连穿梭。我惊叹于大自然巧妙的设计,将这里作为王池的御花园,是历代皇帝都没有的排场!

王池位于长白王山西坡,天池西南13公里,冠冕峰南5公里处,背依玉雪峰,面对锦江为长白山72龙潭之一,,与神奇美丽的高山花园携手相依是一椭圆形的火山口湖。南北长40米,东西宽30米,积水面积1200平方米。平均水深三米。王池东北侧是高山岳桦林,南侧为草地,湖面碧水晶莹,蓝天绿树倒映水里,宛若一轮皎月嵌在林中,素有“王池笑月”之称。关于王池名字,还有一个故事。据说,老罕王,努而哈赤还是个孩子时,叫小罕子,在一个将军的账下做马童,有一天在给将军洗脚时发现将军的脚下有三颗红痣,便说:“将军您的脚下有三颗红痣,我的脚下有七颗红痣。”不料将军听后大怒下令要杀掉小罕子,因为有人曾给他算过命,说他脚踏三星有将相之命,如果有一天遇上一个脚踏七星之人这人有君王之命,他就要一辈子听命与这个脚踏七星之人了。所以他想我现在就把你这有君王这命的人除掉我不就可以是君王了吗。小罕子连夜偷了匹马,带着他心爱的狗逃走了。将军派兵一路追赶一直追到长白山地区,山高林密找一个人不好找,将军就下令放火烧山,山火着起来后,小罕子身上也着了火他的狗发现近处有一池水,便跳进池中给毛打湿然后扑到小罕子身上,就这样来来回回,小罕子身上的火熄灭了,狗也累死了,现在满族人是不吃狗肉的。等山火自然熄灭后,将军又下令搜山,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在受伤的小罕子要被发现的时候一群乌鸦落在他身上,乌鸦是吃腐朽的东西,士兵们都以为小罕子已经烧死了被乌鸦吃掉了,便撤兵了,奄奄一息的小罕子爬到这池水边喝了池里的水,顿觉精神陡振,体力大增。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惊叹于池水之神奇,便指着这方池水说:“他日我若称王,必将封你为王!”在努而哈赤成为大清朝开国皇帝后来到长白山对着这一池水说,“别人封我为王,我就封你为王。”所以王池便有了这样一个大气有王者风范的名字。

(欢送词)各位游客朋友们,短暂愉快的游览就要结束了,与君行千里终有离别时,即使心中有太多的不舍还是要和大家说上一声再见,道上一声珍重。感谢您在旅途中的真诚合作,欢迎您再次来长白山,祝各位反程愉快。

主题山西民歌选修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山西雁门关位于代县。雁门关在代县城西北大约40华里的地方,又名“西陉关”。山西雁门关,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山西雁门关“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 ”。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近年来,来山西雁门关旅游的人不断增多。

20xx年6月25日,雁门关作为明朝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 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山脊长城,山西雁门关势蜿蜒,东走平型关、紫荆关、 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 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可惜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雄关雁门,居“天下九塞”之首(《吕氏春秋》)。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起,历代都把此地看作战略要地。赵置雁门郡,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这里“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径关,亦曰雁门关。”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约四百余载。元朝设千户所,关城被毁。明代吉安侯陆享于洪武七年(1374)自监民工筑新关于旧关东北十里处的要道。南距代城县四十余里,北邻广武古城二十一里,地势更为险要。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顾炎武曾亲临此地。他写道“雁门重关,山峦在(yan音演),霞飞云举,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飞雁出于其间。”该关城,周长二里,墙高二丈,石座砖身,雉堞为齿,洞口三重,曰东门、西门、小北门。东门上筑楼台,曰雁楼,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天险”(即“天险”)。西门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石匾一方,横书“地利”(即“地利”)。小北门未设顶楼,但砖石结构,格外雄固。门额石匾横刻:“雁门关”三字。洞门两侧镶嵌砖镌楷书检联:“三关冲要无双地,丸塞尊崇第一关。”东门外北侧建有“ 靖边寺”祀战国时代的军事家赵将李收。西门外右侧建有关帝庙。关城正北置有驻军营房,东南设有练兵教场。整个关城建筑,虎踞龙盘,雄伟壮观。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我多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经失去,所属的雁门雄关也随之荒废。现在的关城仅在东门、西门、小北门三个门洞和靖边寺前的一对石狮,一副石旗杆,明镌李牧碑石一块,以及寺后的数株青松。

汉代的雁门,更是风云多变。汉高祖刘邦时期,匈奴曾南逾勾注,直驱晋阳(太原)。为此,公元前220xx年,刘邦亲率三十多万大军,抵达平城(山西大同),抗击匈奴。可惜,被匈奴用计诱入,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最后用重金财物贿赂了单于阏氏(匈奴王的妻子)才得以解脱。汉武帝继位后,面对匈奴不断猖狂的南犯,着手反击。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等都曾驰骋在雁门古塞内外,多次大败匈奴,立下汗马功劳。“猿臂将军”李广在做代郡、雁门、云中太守时,先后与匈奴交战数十次,被匈奴称为“飞将军”。一次,他出雁门,兵败被俘。在敌军两马之间的网兜里,他表面佯死躺下,心里却在等待机会。突然,他腾跃而起,将一胡兵推下马去,立即夺马取弓策马南驰数十里,复收余军,杀退追兵,安全脱险。正是由于汉武帝时期创建了强悍的骑兵抵住了匈奴的南犯,才得以保护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换来了以后同匈奴的和睦相处。汉元帝时,有胆有识的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前簇后拥,浩浩荡荡,出塞和亲的。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

可惜,到了唐代,雁门古塞“胡”汉相争,群雄逐鹿,战事连绵。唐初,年事已高的薛仁贵为代州都督,镇守雁门。据说,突厥进犯云州时,薛仁贵曾率兵出击。阵前,突厥人喝问:唐将是谁?唐兵答曰:薛仁贵。突厥人以为薛仁贵早死而不信。仁贵脱盔示面,突厥惊视失色,引兵而还。唐末五代,契丹(辽国)崛起于北方,危及内地。后晋石敬瑭向辽国自称“儿皇帝”,割燕云十六州与契丹。从此,在山西北部,雁门山就成为了后晋和契丹的分界线,雁门关也成为了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地方政权相对峙的前沿阵地。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契丹人)激烈争夺的战场。著名爱国将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他杨家将士都曾在这里大显身手,为国立功。在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雍正三年(986),在雁门附近的战斗中,由于统帅潘美的指挥失误、临阵脱逃和挟嫌报复,使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后人为纪念他的战功,在雁门关立了“杨将军祠”。

傅山先生所书的“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对联也已化为灰烬了。但唐代诗人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仍写出了山西雁门关的豪迈气势:“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流传至今。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欢迎您来山西雁门关旅游。

主题山西民歌选修心得体会如何写五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光临北岳恒山旅游、观光!北岳恒山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齐名天下。既是我国重要的文物古迹荟萃地,又是著名的道教发祥地和北方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

恒山,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汉时因避汉文帝刘恒讳,一度改称为“常山”。据《尚书》载:舜帝北巡时,曾遥祭北岳,遂封北岳为万山之宗主;之后,大禹治水时有“河之北属恒山”的记载;先后有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为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可见历史之悠久。

恒山山脉祖于内蒙阴山,西衔雁门、东跨河北、南屏三晋、北临燕云,奔腾起伏,绵延五百里,号称108峰。主峰天峰岭坐落于浑源城南,海拔20xx米,叠嶂拔峙、气势雄伟,自古以来被誉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同西面的翠屏峰两山对峙,浑水从中奔腾而泻,幽峡深谷,蓝天一线,形成一道绝塞天险。唐代著名诗人贾岛曾有“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的诗句,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面对恒山的雄浑险峻,惊叹不已,在其游记中写道:“伊阙双峙,武夷九曲,俱不足以比拟也!”正因为恒山具有扼关带水,地险山雄的特殊地理环境,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其特殊的军事战略地位受到历代军事专家所倚重,后人集历史经验总结的“代国靠恒山而存天下,燕赵凭恒山而立天下,匈奴依恒山而争天下,晋慕容据恒山而威天下,拓跋氏靠恒山而分天下”,充分证实了恒山的军事价值。

恒山汉代建庙,到清初仅恒山主峰周边就建有各种寺庙六十余处,有三寺四祠七亭阁,七宫八洞十五庙之说,形成蔚为壮观庞大的古建筑群,和浓郁的道教文化氛围,显示出北岳恒山无穷的魅力。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玄妙古老的中国道教在恒山留下了他们风雨苍桑的足迹。远在春秋太上老君相传在北岳恒山千佛岭结炉炼丹,燃灯道人演兵斗法;西汉初昌蓉往来于恒山;西汉景帝、宣帝年间三茅真君(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恒山修炼神仙之术,留下了千年不解的三茅窟;北魏被太武帝尊为天师的寇谦之在北岳宣扬道教新法,其高足李皎从嵩岳投奔恒山修炼香火盛极一时;唐朝时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恒山修炼,名道人管革结炉悟道,致使恒山道教道场香火名扬天下。恒山道教主流属全真教龙门派,也有正一教分支和太乙派,丹道、符篆,性、命双修一应俱全。

恒山道教文化博大精深,而恒山的风光美景更是锦绣中华壮丽山河的杰出代表。出浑源城南不远,雄伟的恒山拔地而起,东为天峰岭,西为翠屏峰,浑水从深峡窄谷中奔腾而泻,注入桑干河,这段深谷长峡就是“金龙峡”。相传公元前220xx年(即始皇二十九年),秦始皇祭祀恒山,穿行此处时,面对飞舞的巨龙,夺口而泻的飞瀑,一幅活灵活现的“巨龙吐瀑”图,使这位中国的始皇惊叹不已:“乃为神龙也”,后人在山崖上镌刻了“金龙口”三个字。

走出金龙口便是恒山山门。恒山山门高10米,宽16米,明清风格,为四柱七楼,三开门格式,混凝土浇注,纯白大理石围基,斗拱铺作,黄琉璃瓦覆顶,正面正中匾额“北岳恒山”为原新华社长、当代大手笔穆青题写,后面匾额“绝塞胜境”系当代书法名家夏桐郁所书,整个山门庄严雄浑。

穿过山门沿山路盘行十里便到了停旨岭村。因过去皇帝祭祀北岳,此处为停接御旨的地方,故而得名。并建真武大庙,立“停旨”石碑一通。近几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停旨岭新架客运索道一条,新修全国最大的山岳型停车场14000平方米,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中外游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站在停车场向东仰望,一座刀削般突兀的峭壁映入眼帘,峭壁上“恒宗”两个大字分外耀眼,此乃明成化三十年大同知府张升手笔,两字总高十三米,宽六米,字体雄浑,遒劲刚健,横直如栋梁,点捺大如牛。恒山作为道教名山留下数以千计的石刻铭文,但“恒宗”二字最具恒山特色。

连接“恒宗”与“恒宗殿”的这段路叫“步云路”。过去,恒山林茂树密,除少有的晴天朗日外,大多为烟云缭绕,当您踏上步云路,犹如在浓云密雾中穿行,所以又有“云路春晓”之说,为恒山古十八景之一。在这云雾弥漫中,一里一亭,一步一松,亭亭不同,松松各异,有诗赞曰:“鸟道横斜一线天,谁知高上最翩翩,青来两眼千山翠,白曳又凫万壑烟,抱朴古松阴道左,避人元鹤午云边,扶藜待叩元通迹,踏遍灵崖采石莲”。

沿步云路上行至一华里,便是著名的“虎风口”。不远处屹立着一株参天古松曰“悬根松”,所以此处又称“虎口悬松”,为恒山古十八景之一。因地处风口,恒山又山高风大,登临此处,风声树声交织在一起,如猛虎咆哮,声震幽谷。穿过悬根松,我们发现在光滑的岩石路面上有许多蹄形的小圆坑,浅的一、二寸,深的四、五寸。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在恒山修道,经常骑一白驴出入恒山,天长日久留下了行行仙踪,至今仙驴蹄迹依稀可见,后世人习惯地称这段路为“果老岭”,也称“果老仙迹”,恒山古十八景之一。

果老岭东侧是一处耸入云天的万仞绝壁,危崖欲倾,古松摩云,大有恒山压顶,悬崖欲摧之势。每当夕阳西下,残阳辉映山壁,便会出现“余辉返照千山色,满峪参差入画中”的奇光异景,名曰“夕阳返照”为恒山一大奇观。穿越林荫道,走出果老岭,正陶醉于峰回路转之时,便看到一座木刻牌坊,上有道光皇帝御书“人天北柱”四个大字,过牌坊,穿马殿,在接官厅旁是一座四柱木结构方亭,名曰玄井亭,这便是恒山著名的“苦甜井”。亭内并列两井,相距不足三尺,而水质大相径庭。一口如甘似露,清凉爽口,一口奇苦浑浊,难以下咽。明代诗人曾留下这样的诗名:

山腰双涌碧瑶泉,甘苦平分别有天。

闻说应龙频洒泽,为霖济旱别有天。

因恒山苦甜井有“潜龙泉”之说,大唐玄宗皇帝亲下御书,赐额“龙泉观”。后来,苦井被填没,现仅存甜井一眼。

离开“龙泉观”沿着林荫曲径继续向东南攀越,峰南高处有一大石窟,名曰:“飞石窟”。恒山自古有“灵石东飞”之说,相传,舜帝北巡,祭祀北岳,时值隆冬,大雪封山。将舜帝阻于河北界内,不能登岳祭拜,只好在曲阳遥祭。正当祭典之时,突有一块巨石从恒山飞落帝前,便将此石封为“安王石”,并建庙宇在曲阳祭之,这便是“恒山下庙”。灵石飞去,形成一处大的幽窟,名曰“飞石窟”。之后此处建“北岳庙”,为“恒山上庙”,后毁于大火,魏武帝太延元年(公元438年)重建。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20xx年)明王朝为进一步扩建恒山,将飞石窟旧岳庙改为“北岳寝宫”,在天峰岭的半崖间兴建新岳庙,即今天的“恒宗殿”。

飞石窟内,布满了历代名士墨客的题刻和诗碑,在众多的题刻中,以明御史王献臣题写的“千岩竟秀,万壑争流”和雁门使者郑洛题写的“耸翠流丹”最为上乘。不但书体流畅,字迹佳丽,同时也是对恒山奇峰怪石赞叹的绝笔。透过文人墨客的生花之笔,高悬于飞石窟南崖的“一德峰”更是含概了宗教文化的玄机。从道家来讲一者万物之本也,道于一,造化天地,化成万物。德者八功德水,佛界认为须弥山大海中,有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不损喉、八不伤腹)把道家的根本和佛界的万能,有机地融合,反映出道教的文化精髓。飞石窟西侧是一道草木丛丛,曲折出奇的深沟,沟内山桃花遍峪盛开,灌木林遮天蔽日,这里生长着几十种名贵中药材,在众多的中药材中,尤以恒山紫芝最为名贵。据《恒山志》记载,恒山灵芝仙草为镇山之宝,状如紫色云锦,服之可延年益寿,起死回生,当地人们传说:每一株灵芝草,便有一条双头毒蛇看护,又说恒山灵芝平时肉眼看不到,只有祈祷北岳大帝,灵芝才会现形放光。神奇的恒山灵芝仙草飞飞扬扬传遍四方,嘉靖二十五年,明世宗委派朝廷大员,指令州衙官吏,摘取真芝十二本(株)。留下了《采取玄芝记》的石碑一通。

紫芝峪的东北是一道十分险峻的岗岭,名栈云岗,上有一石洞,洞口的大小、深浅、通向,向来无人知晓,因岗上经常凝云聚雾,不时有云雾进出,当地人称为“出云洞”,又称“白云灵穴”。为恒山十八景之中的奇观。诗曰:

玉洞空明秘宝藏,白龙蟠引气舒扬。

谁知变化须臾及,沛作甘霖遍四方。

过了紫芝峪就是规模宏大的“恒宗殿”。恒宗殿,亦名贞元殿,又名元灵宫,俗称朝殿,是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20xx年)都御史刘宇奉孝宗皇帝御旨兴建。大殿位于天峰岭半崖峭壁间,这组建筑群包括藏经楼、更衣楼、钟鼓楼、青龙殿、白虎殿、崇灵门、二郎庙,总占地面积为1215.23平方米。恒宗殿是一座单檐双下昂五铺作斗拱,坐北朝南的歇山土木建筑,进深三间,面宽五间,殿身崇高,用材硕大。大殿内塑北岳大帝金身神像,头戴天冠,身披朱绫,目光微启,端庄沉静,一派帝王气概。两旁恭立四大文臣和四大武将,高达丈余,置身朝殿,如赴金銮,令人诚惶诚恐。神座上方悬挂清康熙皇帝御匾“化垂悠久”题额。

恒宗殿殿西侧,置一块状如古磬的青石,以石击之,声震幽谷,酷似雄鸡鸣叫,称为“金鸡石”,为恒山又一奇观。从朝殿向东远望,在翠壁丹崖处,有白石累累,在云的拂动下犹如绵羊吃草,别有情趣,称为“玉羊游云”。与“金鸡石”并称“金鸡玉羊”,为恒山十八景之一。有诗云:

东岳大夫之松,西岳仙人之掌,

南衡龙书蛇篆,北恒金鸡玉羊。

恒宗殿西北上方,名曰“集仙洞”,依崖建有“会仙府”古建筑群。整组建筑占地381.9平方米,主殿会仙府坐北向南,面宽三间11.5米,进深10.43米,出廊硬山土木建筑。殿内塑有二十七尊神象,正中是福禄寿三星,两旁是上中下八洞神仙。会仙府又名“集仙阁”,自古为仙人炼丹之处,《广仙列传》中记载汉武帝元光五年以后,先后有茅氏三兄弟茅盈、茅衷、茅固在此修炼,东汉明帝永平20xx年(公元71年)五岳道士与佛教徒焚经斗法,参加头号斗法的道士裴文度也曾居于此。北魏天师寇谦之在恒山讲经说法后,将高足弟子李皎等多人留此修炼,唐代管革,恒山遇张果老,果老见他道骨不凡,收为弟子,在这里修炼成仙。

会仙府四周悬崖上集中了大量的摩崖题刻。“天地大观”、“壁立万仞”、“昆仑首派”等历朝历代各种书体应有尽有,笔划如椽,字大过丈,为书法佳品,体现了恒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会仙府东建有“玉皇阁”、“御碑亭”。“御碑亭”是一处八面出廊,四面有门窗的八角单檐尖顶建筑,亭中竖高三米,宽90厘米,厚30厘米的青石石碑一通,碑刻“化垂悠久”四个大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亲笔御书。

沿会仙府西北攀越,有巨石迸裂,裂石中有一条半米宽的岩缝,沿岩缝攀上陡壁高处在一片2.5平方米的方形岩石,台平如砥,台上残棋一局,台岩上刻“琴棋台”三个大字。台西侧为“通元谷”,是当年张果老修练之处,因昔日果老与仙人抚琴、对奕,故留下此景。金庸老先生笔下的《笑傲江湖》,恒山掌门令狐冲征服魔教后,把天下的三教九流集中到“通元谷”修行,说的就是此处。琴棋台除留有历代文人题诗外,台畔峭壁上还刻有“悟道仙踪”,“一局烂柯”,“斗北一柱”,“仙山显岳”,“石壁凌云”等题刻。

顺“通元谷”沿阶而上,便登上了北岳恒山的主峰“天峰岭”。天峰岭海拔20xx米,在五岳中海拔高度仅次于西岳华山,排行第二。登临此处,良辰美景尽收眼底,您可以尽情地体验“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通元谷”下线,是恒山“九天宫”,又称“娘娘庙”。正殿两旁建有配殿和钟鼓楼,整体结构对称,规模仅次于恒宗殿,可见九天宫的特殊地位。明万历二十四年,神宗皇帝赐给北岳道径五百一十二卷,共一千四百七十九种,派遣御马监白忠专程从北京护送到恒山,神宗勒渝恒山北岳住持道士的亲笔圣旨就存放在九天宫内。九天宫内塑有九天玄女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乳母娘娘诸神象。九天玄女亦称“元女”,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一九八五年中国台湾“九天玄女”道教团,回国寻根,确认恒山九天宫为“九天玄女祖庙”。

于九天宫平行修建的还有“纯阳宫”。此宫面宽三间,进深一间,三面有廊,插木入山为基,上铺龙骨作面,下用长短不等的木材支撑,总建筑面积37.2平方米,内塑吕洞宾,柳仙等神像。吕洞宾,唐末进士,号重阳子,山西永乐县人,六十四岁进士及第,游长安遇汉钟离“授以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庙秘文”,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系八洞神仙之一,全真教奉为北五祖之一。他的理论道德以慈悲度世为成道之路径,对中国道教的发展和释道儒三者的通融有着极大的影响。

纯阳宫东南不远是“十王殿”,殿内正中塑汉化的地藏王菩萨,左右分开塑十殿闫君神像,主管人世间生死轮回。

各位朋友!恒山的主要景点和美丽传说还有很多,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道教名山,它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一处景观都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漫山游遍,意犹未尽。它不仅景观奇特,植被同样丰富多样。每当春夏之交,满山遍野的山桃花,红如朱点,粉似女颊,含娇滴露,烂若云霞。恒山桃花美丽娇艳,不知陶醉了多少风流人物,《笑傲江湖》中就有“桃谷六仙”的神话形象,传说中的“桃花仙子”就是在恒山修练得道的。另外,恒山豹榆,是恒山独特的树种,为全国所稀有。因树干酷似金钱豹斑剥陆离的花纹而得名,生长于恒宗殿四周,质地坚实而又顽韧,是古代将士制作弓箭的上等原料。传说中“后羿射日”所用弓箭就是恒山豹榆材质。

恒山的游历,会使您灵魂得到净化,人格得以升华,刹那间您将会从浮衍走向现实,从平庸走向高尚。当您感受千峰竞秀,万山胜境时,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北岳山川秀,风光在险峰。

主题山西民歌选修心得体会如何写六

女士们、先生们: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阳城县城东15公里的北留镇皇城村,是一座建于明清两代的古城堡建筑群,总面积36580平方米,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裁官、康熙皇帝35年讲经老师陈廷敬的故居。皇城相府是国家4a级旅游区,也是电视剧《康熙王朝》外景拍摄地。

陈廷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20岁中进士,一生28次升迁,直至成为一代名相,被当代史学界誉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皇城陈氏家族人才辈出,科甲鼎盛,明清两代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为清代中国北方文化大家族。

[御书楼]

这座古老雄伟的建筑叫御书楼,因藏有康熙御笔而得名,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康熙四十九年(1710),72岁高龄的陈廷敬曾多次请求告老还乡,均被康熙帝婉言谢绝。当年十一月,他再次因耳疾力请辞官,终于获得恩准。但康熙帝命他原官解任,但仍留京用事,总裁《康熙字典》的编修,并说:“卿是耆旧,可称完人。”陈廷敬辞官后,康熙帝对他更加关怀有加,经常到他寓所探望。次年二月康熙帝再次到他书房巡视,看到陈廷敬不顾体弱多病,废寝忘食,一丝不苟地审编字典时,备受感动,当即御笔亲书“午亭山村”和“春归乔木深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这幅匾联赐予陈廷敬,对他的一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并动情地说:“朕特书此匾联赐卿,自此不与人写字矣。”“午亭”为陈廷敬的晚号。陈廷敬去世后,他的三儿子陈壮履将御书恭摹勒石,建楼珍藏,以示纪念。

[中道庄城门]

皇城相府的外城叫中道庄,是陈廷敬拜相入阁,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之后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的。按照内城风格,条石筑基,青砖砌墙,城楼、堞楼、望河亭前后呼应,左右相倚,与内城相接。既可登高远眺,赏心悦目,观览风景,又可居高临下,拱卫拒敌,外城门上镶嵌有两块匾额,上为“天恩世德”,下为“中道庄”。中道庄含意:一是自古以来,在樊水河畔,上有梅庄,下有三槐庄,皇城处于中间地段,故名中道庄;二是说皇城的主人身居官场,恪守的是孔孟之道,故曰“中道庄”。上匾“天恩世德”四字,以示皇天在上,天赐恩德,世代不绝。

[功德牌坊]

穿过中道庄城门后看到的是这大小两座石牌坊。它是陈氏家族用来旌表族人取得功名和荣誉的功德牌坊。这座大牌坊,始建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四柱三楼,枋额雕龙镌凤,基座瑞兽环拥,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牌楼上方“冢宰”二字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二字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牌坊最下面一格,“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掌院士左都御史陈廷敬”,就是相府主人。他在朝为官53年,先后担任过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并入阁拜相,声名显赫。封建社会推崇“父以子贵,妇随夫荣”的伦理道德,因陈廷敬是朝廷中的一品大员,官高位显,他的父辈以上是要加官晋爵的。所以,以上三行是分别封赠给陈廷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左右分别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8个大字,意思是说陈氏一门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赐。下边则是陈廷敬兄弟子侄们所取得的功名和官职。牌楼的护柱石由狮子滚绣球的图案组成。小牌坊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两柱一楼,结构简单,上面记载着从明嘉靖到清顺治年间陈廷敬已经中举,由于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小牌坊的规模和装饰均不及前者,但在康熙年间的大牌坊未建成之前,仍不失为陈氏家庭的荣耀和标志。

[冢宰第]

冢宰第门楼高大,威严壮观,在大门上方有“冢宰第”三个大字。在陈廷敬拜相入阁后又在外面的两柱间加上了“大学士第”匾额一块。门前有两墩旗杆石。进入大门,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过道大厅,至今余韵犹存。它为四柱三门、三间七架的结构。中间的门叫仪门,一般是不开的,左右两边分别是接序行走的过道。

“冢宰第”的建筑装饰既仿古、仿旧(东方的),又仿真、写实(西方的),开清代颖细繁密的先河。这些装饰题材,以寓意、比喻的手法寄托着主人的理想和希望,表现了不同层次人们的审美观点。该院落的主建筑,正面为迎客大厅,康熙曾经两次在这儿做客。康熙三十九年(1720xx年),为表彰陈廷敬的丰功伟绩,康熙皇帝为陈廷敬题写了“点翰堂”之匾额,这幅匾额被挂在大厅上方以示荣耀。

[斗筑居]

在内城的城门上方镶嵌着一块不大的石匾,上书“斗筑可居”4个大字,这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手书。内城形似斗状,是陈家为躲避明末流寇的侵扰而修建的。陈昌言将内城比作斗,意为在小小斗室之中有保安求全存身之地。

[屯兵洞]

我们现在来到了内城墙上,登高远眺,内城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三间七层、高百尺的河山楼和屯兵洞等建筑。河山楼东堡墙根一字形排开、依地势用砖石砌筑的五层窑洞层层递升,直至垛口,大小不同,内外相联,上下用甬道相接。内部既通且连,一进三四间,显得古朴厚重。这些窑洞,既省工省料,经久耐用,冬暖夏凉,易于居住;又错落有致,变化多端,立体感强,隐蔽性好,在建筑上颇具匠心。

[河山楼]

河山楼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是陈氏家族为了抵御乱军侵扰而建造的防御性建筑。该楼长3.4丈、宽2.4丈、高10丈,是相府城内最高的建筑。楼分7层,有墙内梯道和层间木梯相通,雄浑坚固,可容千人避难于其中。三层以上设有窗户,楼顶建垛口和女墙,便于了望敌情和抛掷乱石,底层深入地下,掘有水井,备有石碾、石磨、灶具等生活设施,并有地道通往城外,以防不测。

[内城]

自崇祯五年建起河山楼后,陈氏家族凭借坚固的河山楼顽强抗击了数次流寇的袭击,保证了周围千余乡邻的生命不受侵害。但楼内容量毕竟有限,为永保万全,陈家耗巨资,于崇祯六年(1633年)农历七月动工,第二年春天建成。内城全长467米,垛口149个,平均宽度为2米,高度为12.5米,最高处25米,用石7000余方,砖370多万块.西、北门用铁皮包裹,门上各有楼阁。为防不测,铁门之外设有粗大的木栅栏。城内所有建筑均为明代建筑,每处院落自成体系,各有特点,对研究明代建筑有着重要的历史价什值。

[世德居]

这座精巧别致的院落叫“世德居”。俗称“世德院”,由陈廷敬曾祖父陈三乐经商时的商号——“世德堂”而得名。世德堂创建于明代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00余年,是陈氏家族移居中道庄时的早期建筑。后经多次修复扩建,逐渐形成现在的规模。世德居是陈氏家族繁荣昌盛的发祥地,是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居住的地方。第一层东方为陈廷敬的出生地,第二层为藏书楼,第三层为藏版楼。因为陈家家道殷实,读书人多,又历代尊师重教,所以建有刻版印刷厂,印刷各类书籍供子弟们学习,并有自己的藏书楼。

站在内城高处可以看出,内城与外城相连,互为依托,交相辉映,浑然一体,进可攻,退可守。内城的建筑多是坐东朝西四合院,典型的晋东南民居特色,外城坐北朝南,明代建筑风格,依山就势,高低错落有致。

[陈氏宗祠]

陈氏宗祠是祭祀陈氏祖先的祠堂,里面供奉着陈氏先祖的牌位,厢房内挂有陈氏先祖遗像图和陈氏族谱图。祠堂正门两侧悬挂着“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记载着陈氏在明清两代共有9人中进士,6人入翰林。皇城陈氏,原籍河南省彰德府临漳县(彰德府即现在的安阳市,临彰县即现在河北省邯郸市临彰县)。明永乐年间,由于家乡遭受自然灾害,师祖陈靠被迫带领全家老少迁居晋城市泽州县天户里半坡村,明宣德四年(1429)年迁居于此。

皇城相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宏伟的建筑,还在于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氏家族不仅留下众多的诗文、遗著和传说,而且有作为清朝极盛时期最高统治者康熙皇帝的大量御书、御诗、牌匾、挽诗、一个朝臣宰辅的故地,能遗存这样多的皇帝御笔,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皇城相府对于研究明清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哲学、建筑等均有重要价值。这也正是它独具魅力的地方。

主题山西民歌选修心得体会如何写七

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0xx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自公元前220xx年,秦朝政府实行“郡县制”以来,平遥城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平遥古城历尽沧桑、几经变迁,成为国内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型。 现在看到的古城,是明洪武三年(1370年)进行扩建后的模样。扩建后的平遥城规模宏大雄伟,城周长6.4公里,是山西也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县城城墙。

鸟瞰平遥古城,更令人称奇道绝。这个呈平面方形的城墙,形如龟状,城门六座,南北各一,东西各二。城池南门为0,门外两眼水井象征龟的双目。北城门为龟尾,是全城的最低处,城内所有积水都要经此流出。城池东西四座瓮城,双双相对,上西门、下西门、上东门的瓮城城门均向南开,形似龟爪前伸,唯下东门瓮城的外城门径直向东开,据说是造城时恐怕乌龟爬走,将其左腿拉直,拴在距城二十里的麓台上。这个看似虚妄的传说,闪射出古人对乌龟的极其崇拜之情。乌龟乃长生之物,在古人心目中自然如同神灵一样圣洁。它凝示着希冀借龟神之力,使平遥古城坚如磐石,金汤永固,安然无恙,永世长存的深刻含义。 城墙上还有72个观敌楼,墙顶外侧有垛口3千个,传说它是孔子3千弟子、72贤人的象征。

迄今为止,古城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形式和格局大体未动,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座坚实完整的砖石城池,数百年来在军事防御和防洪挡险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城内街道、古建衙门、市楼、商店、民居等还保留原有的明代形制。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文物古迹保存之多、品位之高实为国内所罕见。其中有始建于西周,扩建于明洪武3年(1370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击城墙;有始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被列入我国第三位的现存最珍贵的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殿内的五代彩塑堪称珍品,是研究中国早期彩塑的样本;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被誉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宝库”,现存宋元明清彩塑2052尊的双林寺;有中国宋金时期文庙的罕见实物——文庙大成殿;有中国金融上的开山鼻祖,被誉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的“日升昌”票号;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国内古建筑中罕见的“悬梁吊柱”奇特结构清虚观。观内20余尊木雕神像是研究中国古代木雕造像艺术和道教发展的稀有之物;有遍布古城内外1000通碑刻及年代不一、形式多样、色彩续纷的各种琉璃实物。同时,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中心之一。古城内现存4000处古、近代民居建筑中,有400余处典型地体现着中国古、近代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平遥古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它完整地体现了17至19世纪的历史面貌,为明清建筑艺术的历史博物馆。其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在数量和品位上均属国内罕见,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变迁、城市建筑、人类居住形式和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田中淡考察平遥古城时欣然题词“平遥古城甲天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城的评价是:“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