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双向奔赴”共同守“沪”个人心得体会精选(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9:21:42 页码:14
最新“双向奔赴”共同守“沪”个人心得体会精选(优质8篇)
2023-11-12 09:21:42    小编:JSX

4.心得体会不仅仅是对经验的记录,更是我们对生活感悟的深入思考。在撰写心得体会时,要注重言简意赅,既让读者容易理解又不失深度。以下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不仅有助于我们拓宽知识面,还能够让我们看到事物的不同视角和思考方式。

“双向奔赴”共同守“沪”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努力再努力,坚持再坚持,把各方面的力量汇聚起来形成最大合力,共同守“沪”,就一定能迎来曙光、赢得胜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双向奔赴”共同守“沪”心得体会及启迪,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4日一早,在上海杨浦区浣纱小区,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医护人员与当地基层干部、社区志愿者一起投入核酸筛查工作。“我们3月28日就派出核酸采样医疗队支援上海了,这次还来了54人的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援沪方舱医疗队,目前在上海的医护人员有306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一名医疗队员告诉记者。

4日凌晨,江苏省多家医院选派约1900名核酸采样队员乘大巴开赴上海,早上8点抵达后立即分赴各社区开展核酸采样。自3月31日以来,江苏省已累计派出援沪医疗方舱队、采样队员等达1.3万余人。

据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要求,目前已有15个省份派出38000多名医务人员支援上海。其中,9个省份派出11000多名医务人员,承担方舱医院医疗队的任务;4个省份派出核酸采样医务人员23200多人;12个省份派出近4000人的实验室核酸检测队伍。

上海市4日开展全市范围内的核酸检测。为此,国家卫健委从8个省份调派了108万管/天的核酸检测力量支援上海,并协调了上海周边4个省份,可承接130万管/天的核酸检测样本。

3日,军队抽调卫勤力量2000余人,来自陆军、海军、联勤保障部队所属7个医疗单位,抵沪后已迅速开展医疗救治、核酸检测等工作。

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介绍,本次疫情以来,上海陆续启用后备定点医院,改建一批方舱医院。现有定点医院、后备定点医院、方舱医院10余家,同时改建了一些大型公共设施,努力实现感染者应收尽收。

目前,上海正周密组织开展全员核酸筛查,抓紧摸清疫情本底,快速将感染者转运收治到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实现感染者应收尽收,及时开展流调排查,追踪管控风险人员,完成日清日结、严防疫情外泄等任务。上海市政府发言人4日表示,向来自全国各地支援上海的逆行英雄表达由衷的敬意和谢意,“来自兄弟省份的温暖和深情,上海不会忘记!”

上海正面临常态化疫情防控以来最严峻的考验:截至4月6日,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感染者已突破10万例。

上海进入抗疫“最关键、最吃劲”阶段,奥密克戎变异株给这座人口超过2500万的超大城市带来严重冲击;用最短时间遏制疫情扩散,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这是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必须要全力以赴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这是一场艰难的战役,既要与传播速度快却又看不见的病毒厮杀,又要确保城市核心功能运转,既要“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又要确保全市2500多万人的吃饭、就医,难度之大,压力之巨,可想而知。

落实中央要求,实现人民期盼,在于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在于强化担当,坚定信心,以坚持就是胜利的必胜信念,凝聚起全社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

中国有信心打赢这场攻坚战。三年来,一场场大仗硬仗,中国都打过来了。出色的抗疫斗争,是中国应对危机卓越能力的生动缩影。

要打赢这场仗,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这是三年来面对抗疫大考中国不断交出优异答卷的重要经验。“动态清零”,需要时间,更需要坚决果断的态度、迅速有力的行动,必须咬紧牙关、持续攻坚,不折不扣落实已部署的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全力守护市民群众安康。

这场大仗,同时也是一场群众路线的大考。党员、干部在抗疫斗争中更需强化使命担当,敢于挺身而出,承担险重任务,化解突出问题;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全面压实四方责任,从严从紧织牢疫情安全防护网,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

战胜疫魔,不光是物质的对垒,更是精神的较量。疫情面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醒,杜绝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需要正确看待当前和长远、个人与全局、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认真履行疫情防控要求,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工作,在同舟共济中共克时艰,在众志成城中赢得胜利。

上海抗击疫情过程中,很多基层一线干部和工作人员昼夜工作、奋斗不息。众多居委会干部舍小家、为大家,持续坚守在第一线。

在阻击疫情的艰难时刻,只要人人齐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继续攻坚克难、顽强奋战,这座城市一定能够迎来胜利的曙光。

幸好我们小区并没有出现任何无症状感染和确诊病例,是真的很幸运,周边所有小区全部沦陷。

作为在上海生上海长,目前都已经快成年的上海人,我可以说上海在以前做的防控确实不错,在放寒假前突然出现两例病例,上海二话不说直接放假,导致我们提前放了寒假还开心了好久。但这次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从病例出现,足足过了一周各大高校才选择网课,而公司更是在过了两周才选择居家办公,甚至有一些私人公司根本没有选择居家,要是疫情之初直接隔离居家,估计很早我们就可以恢复正常状态了。也有人说是将上海作为了开放的试点,作为我们走出属于中国和新冠病毒共存的道路,但事实证明,我们还需要考量和努力。

但我想说的不只有抱怨。

最令我难过的是各地区人民对于上海人的谴责。大家可以谴责上海的疫情防控,可以谴责上海的上级领导,但为什么要谴责上海人,各类侮辱谴责喷涌而来,上海人本就处于疫情的压力下,但是没有人帮助我们,相反,大家用自己的声音尽情的辱骂上海,辱骂上海人,仿佛上海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病毒,每一个人都排外,都粗鄙不堪,都没规没矩,都素质低下。

2019疫情之初,武汉沦陷,全中国乃至世界集体抗疫。此时美国侮辱中国,称新冠病毒为病毒,认为中国人外溢乱跑才导致这么惨烈的局面。这个时候世界卫生组织站出来,说这是全人类需要面对的现实,新冠病毒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又有多少国家支持中国,没有将病毒的出现归因于中国,而是互帮互助,最终才控制住了疫情。为什么现在,就连中国内部的地区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渐加大,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之间都能互帮互助,而中国地区之间只能互相伤害谩骂。

我想,我不能代表所有上海人,但我想我应该能代表大部分上海人,我们安分守己,无事绝不出门,规规矩矩排队,我们不排外,热爱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我能理解大家对于上海的怨念,但为什么这样的我们要承受大家的网暴,在家里每天都在担心能不能抢到菜,会不会自己也成为新冠选择的“幸运儿”。

我只希望大家能放下怨念,能够正视这次新冠的问题。我甚至不奢望大家能帮助上海,只希望不要雪上加霜,让我们能平安度过这次疫情,也希望国家能加紧进度,出台最适合上海,最有效率的解决方式。

而上海唯一的不同,是背后的政治体制不同。所以才出现了上海躺平了,全国人民把它扶起来了的情况。

如果说政绩,其实动态清零真正的政绩不在防疫本身,而出在“动态清零”抢出来的时间窗口和安全的生产环境上,只要抢出来的生产环境仍然优于躺平的生产环境,那么动态清零还是需要坚持的。

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或者资本逻辑主导的城市,有许多红利可以吃,比如勤杂人员工资低,只需要截取他们年富力强的时间段,老了可以甩回乡下去,死亡率、医疗挤兑啊是不太影响城市主体的,毕竟年轻有钱,到时候还可以写作文吃流量,真的共存的话,勤杂人员的挤兑才是够小资们喝一壶的事。

像香港一样连屠宰工都需要内地支持,还红酒咖啡呢,到时候还以为鼠标点击一下咖啡就能给你送到家门口来?看看现在京东的单子慢了多少天再共存吧。

同样作为资本逻辑盛行的“移民”城市,深圳为什么在形势比上海严峻的情况下,能比较快的搞定,深圳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值得上海学习。

连日来,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数万名医护人员快速抵达上海,立即投入紧张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有的在方舱医院救治病患,有的在社区街道核酸检测……“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记者从国家卫健委获悉,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份共计3.8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

“铁流滚滚”,他们来了!

当前,上海的疫情还在高位运行,形势极其严峻。4月4日,上海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突破1万例,总数达到了13354例。3月以来的这波疫情,上海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过7.3万例。

一方有难,八方驰援!这两天的上海虹桥火车站“铁流滚滚”,十余趟高铁列车将来自于武汉、天津、山东、南昌等地的数千名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运抵上海。仅3日至4日,华东空管局就保障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接收来自7个省市和部队援沪医疗队包机航班26架次。

武汉金银潭医院南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程芳说:“接到医院通知要支援上海,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当年,上海也是第一批支援我们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滕涛说:“我们医院来的28名医护人员中,有的支援过武汉抗疫,有的支援过青岛抗疫,都是最有经验的精锐力量。”

“2020年,我在湖北奋战了58天,当时对病毒还有很多未知和不确定。”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护师高鸿翼对记者说,“随着我们对病毒认识的深入,对控制传染方面的体系不断完善,我有信心一定可以打赢变异病毒。”

助力2500万人做核酸。

4月4日,上海最大规模核酸检测启动,覆盖全市2500万人,检测现场就有不少来自各地的援沪医疗队。

4日凌晨2时许,浙江省援沪医疗队队员章月桃和同事们就准备从浙江启程。根据统一部署,台州市中心医院的援沪队员必须在4日12点之前,完成松江区泗泾镇9个村居民、共计31120人次的核酸样本采集。4日11时许,31120例标本采样工作顺利完成。

一位老家杭州的上海市民看到了来自杭州的医疗队在社区里做核酸,忍不住激动落泪。一位来自武汉的医护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老人双手合十连声感谢,“这么大老远跑来帮助我们,真的谢谢!”

并肩战斗,同心守“沪”

4日清晨,位于崇明区的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开舱,接收首批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方舱医院共分4个区域,有2700多张床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医疗队和安徽省援沪医疗队联合入驻。

收治前,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队员朱明华现场安排患者收治工作,明确收治流程。“必须要注意所有患者可能出现的情绪。”开舱后,一辆辆大巴将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运送至舱门口,人员下车后进行信息登记并入住,医护人员一对一确认有无基础疾病和症状、是否有疫苗注射史等信息,再采取下一步的救治和护理措施。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上海的病人治疗、照顾好,还要把我们的队员一个不落地带回家。”安徽援沪医疗队队员周翠梅说。

在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之前,上海已将闵行体育馆、嘉定体育馆、世博展览中心、新国际博览中心等多个体育场馆或会展中心改建成方舱医院并投入使用。其中,新国际博览中心是迄今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设计床位超15000张。来自天津、湖北和江西的医疗队近日将入驻并参与收治工作。

并肩战斗,同心守“沪”。记者留意到,不少山东援沪医疗队队员的背包上挂着红色中国结,格外醒目。“这个中国结是我们出发前的约定,我们齐心协力击退病毒,也将好运带给上海!”

“双向奔赴”共同守“沪”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面对当前的疫情形势,连日来,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数万名医护人员快速抵达上海,同心守“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双向奔赴”共同守“沪”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连日来,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数万名医护人员快速抵达上海,立即投入紧张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有的在方舱医院救治病患,有的在社区街道核酸检测……“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记者从国家卫健委获悉,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份共计3.8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

“铁流滚滚”,他们来了!

当前,上海的疫情还在高位运行,形势极其严峻。4月4日,上海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突破1万例,总数达到了13354例。3月以来的这波疫情,上海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过7.3万例。

一方有难,八方驰援!这两天的上海虹桥火车站“铁流滚滚”,十余趟高铁列车将来自于武汉、天津、山东、南昌等地的数千名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运抵上海。仅3日至4日,华东空管局就保障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接收来自7个省市和部队援沪医疗队包机航班26架次。

武汉金银潭医院南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程芳说:“接到医院通知要支援上海,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当年,上海也是第一批支援我们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滕涛说:“我们医院来的28名医护人员中,有的支援过武汉抗疫,有的支援过青岛抗疫,都是最有经验的精锐力量。”

“2020年,我在湖北奋战了58天,当时对病毒还有很多未知和不确定。”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护师高鸿翼对记者说,“随着我们对病毒认识的深入,对控制传染方面的体系不断完善,我有信心一定可以打赢变异病毒。”

助力2500万人做核酸。

4月4日,上海最大规模核酸检测启动,覆盖全市2500万人,检测现场就有不少来自各地的援沪医疗队。

4日凌晨2时许,浙江省援沪医疗队队员章月桃和同事们就准备从浙江启程。根据统一部署,台州市中心医院的援沪队员必须在4日12点之前,完成松江区泗泾镇9个村居民、共计31120人次的核酸样本采集。4日11时许,31120例标本采样工作顺利完成。

一位老家杭州的上海市民看到了来自杭州的医疗队在社区里做核酸,忍不住激动落泪。一位来自武汉的医护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老人双手合十连声感谢,“这么大老远跑来帮助我们,真的谢谢!”

4日清晨,位于崇明区的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开舱,接收首批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方舱医院共分4个区域,有2700多张床位。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医疗队和安徽省援沪医疗队联合入驻。

收治前,来自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医疗队员朱明华现场安排患者收治工作,明确收治流程。“必须要注意所有患者可能出现的情绪。”开舱后,一辆辆大巴将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运送至舱门口,人员下车后进行信息登记并入住,医护人员一对一确认有无基础疾病和症状、是否有疫苗注射史等信息,再采取下一步的救治和护理措施。

“我们的目标就是把上海的病人治疗、照顾好,还要把我们的队员一个不落地带回家。”安徽援沪医疗队队员周翠梅说。

在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之前,上海已将闵行体育馆、嘉定体育馆、世博展览中心、新国际博览中心等多个体育场馆或会展中心改建成方舱医院并投入使用。其中,新国际博览中心是迄今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设计床位超15000张。来自天津、湖北和江西的医疗队近日将入驻并参与收治工作。

并肩战斗,同心守“沪”。记者留意到,不少山东援沪医疗队队员的背包上挂着红色中国结,格外醒目。“这个中国结是我们出发前的约定,我们齐心协力击退病毒,也将好运带给上海!”

据焦雅辉介绍,目前全国15个省份已经派出了医务人员38000多人,另外还调集了核酸检测力量238万管来支援上海。这里边其中9个省份派出了11000多名医务人员,承担方舱医院医疗队的任务,另外还有4个省份派出核酸采样的医务人员,也就是我们采样的队员,这个队伍有23200多人。另外我们从12个省份派出了实验室核酸检测队伍,有将近4000人。

上海疫情感染人数近日持续创下新高,作为中国大都市的代表,其医疗体系的完善程度远高于国内大部分城市,其医疗资源也在全国排名前列,经济实力、后勤保障等等亦是全国数一数二,然而,在这次爆发的疫情中,依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三年,人们为此努力了三年,最后看到的结果,似乎还是在原地踏步,疫苗对病毒的阻断力不足,医疗体系医疗资源依然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疫方式,连推动了许久的预检分诊制度也没有落实到位,特效药在外国已经研制出来了,而国内的依然没有确切消息。

一句话,就是对于疫情,从防到治,这三年所取得的进展甚少,中国民众高度配合所争取来的三年抗疫时间,在这次上海疫情爆发之中,问题暴露得清清楚楚,对于疫情爆发,中国依然只能也只有通过管控感染人群,封锁疫情区域,切断疫情传播链这个唯一的办法。

3月以来,上海本土疫情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攀升,4月4日,上海市全员核酸检测开始。“‘鄂’来守‘沪’”“京城守沪”,4月3日,新一批从全国四面八方援沪的医护人员陆续抵达上海,截至4月4日,驰援上海的医护人员总计已达3.8万人。山东、江苏、四川、安徽、河南等省各有上百吨的物资运抵上海,一起守“沪”。

解放军报消息,4月3日,军队抽组卫勤力量2000余人支援上海。极目新闻此前报道,有市民看到中国空军运-20大型运输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

据央视新闻消息,江苏省在前期已经派出5000名医护人员的基础上,于4月4日又派出7500名采样队员赴上海,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同样,4日凌晨,浙江省新增派的7261名医务人员也出发赶赴上海,而此前浙江省已经派1500名医护人员支援上海。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多个省市官方媒体报道发现,天津、湖北等省份也已陆续派遣医疗队驰援上海。4月3日,天津援沪医疗队共计1512人,从天津西站出发,驰援上海。同一天,湖北援沪第一批1000余人方舱医疗队和200余人核酸检测队出发前往上海支援,当晚抵达上海市虹桥火车站。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援鄂医疗队曾是首批抵达的援鄂医疗队之一。

4月3日抵达上海的还有海南医疗队医护人员900名、河南医疗队医护人员2000名、山东医疗队医护人员1100名、江西医疗队医护人员1100名、陕西医疗队医护人员180名、湖南医疗队医护人员104名、安徽医疗队医护人员650名、广东医疗队医护人员300名。

3日之前先期抵达上海开展工作的还有安徽医疗队医护人员1000名、北京医疗队医护人员1800名。另外,四川医疗队也已经赴沪支援。初步统计,全国各地驰援上海的医护人员已经超过3万人。

驰援上海的湖南医疗队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4月4日下午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给出了具体数字,据她介绍,目前全国15个省份已经派出了医务人员38000多人,另外还调集了核酸检测力量238万管来支援上海。这里边其中9个省份派出了11000多名医务人员,承担方舱医院医疗队的任务,另外还有4个省份派出核酸采样的医务人员,也就是采样的队员,这个队伍有23200多人。另外从12个省份派出了实验室核酸检测队伍,有将近4000人。

除医护人员驰援上海之外,各地还将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不断地运往上海。

据澎湃新闻报道,4月3日4时10分,装有16标箱农副产品的货物专列从铁路盐城北站紧急发出,奔赴上海杨浦站,用于保障上海“菜篮子”供应。

4月3日,上午10点,在郑州航空港华中物流园里,20多辆货车满载300多吨蔬菜,正在有序发往上海。

4月3日上午10点,郑州一物流园,300多吨蔬菜正在有序发往上海。(图源:新华社)此前,安徽省阜阳市还曾组织1000吨生活必需品支援上海,于3月30日下午发车运往上海。援助物资中既包括四季青、大白菜、西兰花、冬瓜、洋葱、土豆等绿叶蔬菜、耐储蔬菜,还有农副土特产等。

3月31日,山东泰安的400吨新鲜果蔬火速运往上海。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立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他们将发挥寿光蔬菜集散中心的优势,确保每天供应上海蔬菜200吨以上,让上海市民吃上新鲜蔬菜。

3月28日晚,十台满载共120余吨新鲜时蔬的货运车辆,从都江堰集结出发开往上海。

3月27日,上海新冠疫情防控小组发布消息: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以黄浦江为界分区分批实施核酸筛查。

此消息一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网络上各种“黑上海”、“挺上海”、“看热闹”的说法甚嚣尘上。

其实,疫情封控下的上海,真的非常安静,我想跟大家分享几点我的感受,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还望海涵。

“精准防控”这个词是上海的发明,在本轮封控前后,经历了“冰火两重天”。封控前,被树立为全国甚至全球抗疫的典范,溢美之词何其之多。封控后,不但被拉下神坛,甚至狠狠地踩上几脚仍嫌不过瘾。

我觉得“精准防控”与很多政府颁布的措施一样,本身没有问题,也有一定的科学性,关键是执行不够到位。

以我所在的小区为例,实施封控之后,仍有大量人员在小区内不戴口罩聚集,甚至在核酸筛查排队期间仍旧不戴口罩。特别是一些小孩子,由于不用上学,终于拥有了充裕的户外游戏时间。经常有一群一群的小孩子,不戴口罩跑来跑去,这在当前疫情的严峻形势下是非常危险的。

网络上有很多上海市民抢菜、抢方便面、抢米面油的照片,更多的是超市、商场一排排空荡荡的货架。在封闭之初,我也曾加入抢菜大军。我家附近的几个大型超市,都实行了限流,在门外排队将近半个小时后可以进入超市。

进入超市后,基本的物品还是比较充裕的。蔬菜、水果等需要称重的物品,由于服务人员不足,需要排较长的队伍,排队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

大家的情绪还是比较稳定的,基本都能有序地购物。结束购物后,排队买单大概要1个小时左右。虽然超市开放了80%的买单柜台,但由于每人都购买大量的物资,所以单人买单时间较长。

至于宣传的送菜到家,这个我确实没有享受到,咨询物业也说目前没有接到通知。

我处于浦西的重点管控区域,结合生活在浦东的同事反馈信息,上海的封控还是比较人性化的。虽然小区门口都拉起了警戒线,但诸如医生、警察、防控人员等特殊工作人员,是可以凭证明自由出入的。家里有病人急需就医的,也可凭处方或者病例外出就医。我仅听一名同事说起,浦东某小区封控后拒绝任何人员进入。

2022年3月以来,上海本土出现以奥密克戎病毒株为主的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分外牵动人心。为支持上海市抗击疫情,湖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决定发起“抗击疫情鄂沪同行——湖北希望工程援助上海抗疫紧急行动”!

“双向奔赴”共同守“沪”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三

这还是强力支援的结果,如果指望上海本地医务工作者自行堵枪眼,全面封控排查的工作怎么进行得下去?4月11日的社会面新增清零、4月18日有条件开放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所以要特别感谢各省市各级政府与单位都以最严肃的态度予以支持配合。危难时候,谁才是可以依靠的人?这个答案,诚心支援的人可以不说,但希望某些人摸着良心认真想一想。

有人说以上抗疫花边新闻让人感到很不舒服,反映了上海人高高在上、“爱面子”的心态,这种说法没讲到点子上,甚至是不公平的。

与上海人打交道的人应该知道,“讲体面”并不是上海人的坏毛病,事实上,他们对于个人/组织的界限非常敏感,特别强调“拎得清”,也就是:

任何人/组织都要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所以你会看到,真正讲体面的上海滩“老克勒”是真的低调而有分寸,不喜欢出风头——就如同珠三角人民喜欢“闷声发大财”,而不是“拿着大哥大、讲着粤式普通话”一样。

那么,此类新闻背后推手是谁?

先问一个问题,如果说起前段时间对上海防疫的印象,你第一时间想到什么新闻?绝大多数人会记起“精准防疫”的暖心例子,比如迪士尼的烟花,最小疫区的奶茶店、红酒加咖啡、机器狗防疫巡逻……你会在心理上对上海防疫的先进性,对当地人性化的“网格管理”表示钦佩,对上海市的人文社会环境充满信心。

你会这样想的,投资者也这样想——而这就是当地政府竭力引导、愿意被外界看到的。这属于基本的城市营销策略(注:在此只陈述事实,并不持褒贬态度)。

事实上,一个“买咖啡”的花边新闻直接上了各平台热搜第一,这不太可能是自然发酵的结果,因为它并不具备真正的新闻价值,也不符合全国范围内的主旋律。

而在流量推送规则下,各种类似抗疫新闻隔三差五必上热搜,不但是低估了全国人民的审美价值(难道全国人民最喜欢看到的抗疫新闻是这样的?),还忽视了我国舆情引导的力度(难道就没有其他更正能量的新闻值得推送了?)。

所以这个案例的价值,在于体现了当地政府的微妙抗疫心态,也就是既要“保防控”又要“保经济”,在“动态清零”和“有序放开”之间反复横跳、下不定决心引发各级人员思想不统一的尴尬现状。

“双向奔赴”共同守“沪”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四

上海疫情感染人数近日持续创下新高,作为中国大都市的代表,其医疗体系的完善程度远高于国内大部分城市,其医疗资源也在全国排名前列,经济实力、后勤保障等等亦是全国数一数二,然而,在这次爆发的疫情中,依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三年,人们为此努力了三年,最后看到的结果,似乎还是在原地踏步,疫苗对病毒的阻断力不足,医疗体系医疗资源依然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疫方式,连推动了许久的预检分诊制度也没有落实到位,特效药在外国已经研制出来了,而国内的依然没有确切消息。

一句话,就是对于疫情,从防到治,这三年所取得的进展甚少,中国民众高度配合所争取来的三年抗疫时间,在这次上海疫情爆发之中,问题暴露得清清楚楚,对于疫情爆发,中国依然只能也只有通过管控感染人群,封锁疫情区域,切断疫情传播链这个唯一的办法。

3月以来,上海本土疫情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尤其是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攀升,4月4日,上海市全员核酸检测开始。“‘鄂’来守‘沪’”“京城守沪”,4月3日,新一批从全国四面八方援沪的医护人员陆续抵达上海,截至4月4日,驰援上海的医护人员总计已达3.8万人。山东、江苏、四川、安徽、河南等省各有上百吨的物资运抵上海,一起守“沪”。

解放军报消息,4月3日,军队抽组卫勤力量2000余人支援上海。极目新闻此前报道,有市民看到中国空军运-20大型运输机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

据央视新闻消息,江苏省在前期已经派出5000名医护人员的基础上,于4月4日又派出7500名采样队员赴上海,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同样,4日凌晨,浙江省新增派的7261名医务人员也出发赶赴上海,而此前浙江省已经派1500名医护人员支援上海。

极目新闻记者梳理多个省市官方媒体报道发现,天津、湖北等省份也已陆续派遣医疗队驰援上海。4月3日,天津援沪医疗队共计1512人,从天津西站出发,驰援上海。同一天,湖北援沪第一批1000余人方舱医疗队和200余人核酸检测队出发前往上海支援,当晚抵达上海市虹桥火车站。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上海援鄂医疗队曾是首批抵达的援鄂医疗队之一。

“双向奔赴”共同守“沪”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五

幸好我们小区并没有出现任何无症状感染和确诊病例,是真的很幸运,周边所有小区全部沦陷。

作为在上海生上海长,目前都已经快成年的上海人,我可以说上海在以前做的防控确实不错,在放寒假前突然出现两例病例,上海二话不说直接放假,导致我们提前放了寒假还开心了好久。但这次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从病例出现,足足过了一周各大高校才选择网课,而公司更是在过了两周才选择居家办公,甚至有一些私人公司根本没有选择居家,要是疫情之初直接隔离居家,估计很早我们就可以恢复正常状态了。也有人说是将上海作为了开放的试点,作为我们走出属于中国和新冠病毒共存的道路,但事实证明,我们还需要考量和努力。

但我想说的不只有抱怨。

最令我难过的是各地区人民对于上海人的谴责。大家可以谴责上海的疫情防控,可以谴责上海的上级领导,但为什么要谴责上海人,各类侮辱谴责喷涌而来,上海人本就处于疫情的压力下,但是没有人帮助我们,相反,大家用自己的声音尽情的辱骂上海,辱骂上海人,仿佛上海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病毒,每一个人都排外,都粗鄙不堪,都没规没矩,都素质低下。

20__疫情之初,武汉沦陷,全中国乃至世界集体抗疫。此时美国侮辱中国,称新冠病毒为病毒,认为中国人外溢乱跑才导致这么惨烈的局面。这个时候世界卫生组织站出来,说这是全人类需要面对的现实,新冠病毒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又有多少国家支持中国,没有将病毒的出现归因于中国,而是互帮互助,最终才控制住了疫情。为什么现在,就连中国内部的地区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渐加大,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之间都能互帮互助,而中国地区之间只能互相伤害谩骂。

我想,我不能代表所有上海人,但我想我应该能代表大部分上海人,我们安分守己,无事绝不出门,规规矩矩排队,我们不排外,热爱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我能理解大家对于上海的怨念,但为什么这样的我们要承受大家的网暴,在家里每天都在担心能不能抢到菜,会不会自己也成为新冠选择的“幸运儿”。

我只希望大家能放下怨念,能够正视这次新冠的问题。我甚至不奢望大家能帮助上海,只希望不要雪上加霜,让我们能平安度过这次疫情,也希望国家能加紧进度,出台最适合上海,最有效率的解决方式。

“双向奔赴”共同守“沪”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月6日下午,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第一时间以视频方式召开党委扩大会,迅速传达学习市委市政府当天上午召开的关于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要积极快速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坚定不移齐心协力抓落实,按照书记关于防疫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春兰副总理在上海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时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最新工作部署,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彻底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动,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全力以赴支援基层一线防疫,进一步结合金融工作实际,发挥金融在疫情期间服务经济、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

要切实听从社区统一指挥,引导金融党员干部在“双报到”基础上,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深入融入社区防控,扎实做好抗疫一线服务工作。要高度关注金融市场疫情防控和市场平稳运行,协调所在区及其疾控部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贯彻执行要态度坚决,协调各方要快速高效,责任分解要落实落细,全力保障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不断档”,各类金融业务系统“不掉线”,金融机构24小时坚守服务“不打烊”。当天晚上,上海市政协常委、经济和金融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书记严旭在线召集党委专题会,进一步深化研究金融系统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工作。

为充分凝聚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市金融工作党委自三月份以来,就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坚定必胜信念、统一意志行动,勇于担当作为,在“快”字上抓落实,在“稳”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做文章,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重大决策部署,市金融工作党委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加强组织动员,把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转化为具体的任务,具体的措施,具体的行动,从严从紧从快抓好贯彻落实。

快速响应,第一时间传达领会中央和市委疫情防控工作最新部署要求。3月24日,严旭要求居家办公的党委成员认真学习领会3月23日晚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在线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3月25日、27日,以视频方式进一步召开专题会、党委会,深入部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细化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上海金融系统疫情防控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工作组,落实全市党建引领社会动员要求。3月30晚,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召开后,连夜召开党委扩大会,要求委局机关,闻令而动、事不过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服从全市抗疫大局,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确保党中央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上海金融系统落到实处。系统各单位党组织积极响应市金融工作党委号召,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方、守土有为,形成系统抗击疫情“一盘棋”。

这是一场艰巨但又必胜的“战役”,这是一场全民动员、众志成城的“战斗”。面对疫情,要牢筑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防线”,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统一包含人民群众、医疗科研、社会组织等强大“战线”,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聚焦微观人群,不得不提的是老党员这个群体,在疫情面前,他们坚决“亮剑”。

“战疫”中他们带头讲自律,坦诚不隐瞒。这段时间来,一些人知道自家有或者接触武汉旅居史的要隔离观察,过不了心理和思想关,所以存在瞒报情况,最后导致了更多的伤害。我们的一些老党员就主动站出来,不但坦诚自己的真实情况,还主动协助我们的医务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工作,更好地对当地的返乡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摸排,这其中难免会遭到一些人的埋怨,但他们出于整个疫情防控的全局和大义,承受住压力,做好表率。

“战疫”中他们就认这个理,倔强不退步。在打好疫情“阻击战”的过程中,他们自觉到街头小巷劝散集聚人员,他们主动劝散红白喜事、宗教信仰等群体性活动,他们不讲通融,就认这个理儿,一定要确保把这件事给落实了才行。他们自己守在村口路头,不让人员随意进出,他们干事一丝不苟、“不讲情面”。他们主动到“自我隔离”人员村蹲守,保证他们“乖乖待在家里”度过观察期。尽管遭受不少的谩骂和误解,他们依旧义无反顾,顶着压力上,他们笃定“责任重于泰山”,这场“战疫”容不得丝毫疏忽和大意。

“战疫”中他们做得非常细,细抠不含糊。这些老党员,他们做得非常细,他们细抠各类宣传标语,看专业术语用词是否规范;他们会亲自到各老人活动场所、商店、村部查看广播工具,确保正常使用;他们会亲自督看口罩回收垃圾桶是否定点摆放、废弃口罩是否做破坏处理;他们会不定期到街头巷尾去查看是否有不戴口罩、感冒人员流窜,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和政府人员的工作。他们把工作做得很细,不容得一丝敷衍。

“战疫”中他们干的接地气,实在不漂浮。我们的一些群众,特别是农村地区,有些群众的文化素养比较欠缺,存在不识字和听不懂普通话和对于一些政策措施不理解等问题。这时候,老党员们又站了出来,他们把一些疫情防控的基本知识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编制地方群众易于接受的“顺口溜”,结合地方特色制成“防疫山歌”“防疫小曲”等。他们还自觉蹲守在公告面前或者入户宣传,用本地话和实例解读相关的科普知识和政策措施,他们打通了政策举措宣传和落地之间的“桥梁”。

在这次必胜的“战疫”中,我们要及时用好、亮出老党员群体这把“宝刀”,让老党员的特殊作用充分彰显,让这场“战疫”调动更多力量,让举措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我们坚信在众志成城的奋战中,病疫将彻底被扫灭,我们必将取得完全彻底的伟大胜利。

幸好我们小区并没有出现任何无症状感染和确诊病例,是真的很幸运,周边所有小区全部沦陷。

作为在上海生上海长,目前都已经快成年的上海人,我可以说上海在以前做的防控确实不错,在放寒假前突然出现两例病例,上海二话不说直接放假,导致我们提前放了寒假还开心了好久。但这次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从病例出现,足足过了一周各大高校才选择网课,而公司更是在过了两周才选择居家办公,甚至有一些私人公司根本没有选择居家,要是疫情之初直接隔离居家,估计很早我们就可以恢复正常状态了。也有人说是将上海作为了开放的试点,作为我们走出属于中国和新冠病毒共存的道路,但事实证明,我们还需要考量和努力。

但我想说的不只有抱怨。

最令我难过的是各地区人民对于上海人的谴责。大家可以谴责上海的疫情防控,可以谴责上海的上级领导,但为什么要谴责上海人,各类侮辱谴责喷涌而来,上海人本就处于疫情的压力下,但是没有人帮助我们,相反,大家用自己的声音尽情的辱骂上海,辱骂上海人,仿佛上海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病毒,每一个人都排外,都粗鄙不堪,都没规没矩,都素质低下。

2019疫情之初,武汉沦陷,全中国乃至世界集体抗疫。此时美国侮辱中国,称新冠病毒为病毒,认为中国人外溢乱跑才导致这么惨烈的局面。这个时候世界卫生组织站出来,说这是全人类需要面对的现实,新冠病毒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又有多少国家支持中国,没有将病毒的出现归因于中国,而是互帮互助,最终才控制住了疫情。为什么现在,就连中国内部的地区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渐加大,不同国家不同人种之间都能互帮互助,而中国地区之间只能互相伤害谩骂。

我想,我不能代表所有上海人,但我想我应该能代表大部分上海人,我们安分守己,无事绝不出门,规规矩矩排队,我们不排外,热爱着中国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我能理解大家对于上海的怨念,但为什么这样的我们要承受大家的网暴,在家里每天都在担心能不能抢到菜,会不会自己也成为新冠选择的“幸运儿”。

我只希望大家能放下怨念,能够正视这次新冠的问题。我甚至不奢望大家能帮助上海,只希望不要雪上加霜,让我们能平安度过这次疫情,也希望国家能加紧进度,出台最适合上海,最有效率的解决方式。

快速部署,第一时间号召集结上海金融系统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市金融工作党委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优势。充分调动金融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支援基层,推动更多防控资源向街镇、社区下沉。发出《致上海金融系统党员的一封信》和《致上海金融系统各级群团组织、广大群团干部、金融职工的一封信》,引发2万余人/次金融系统党员干部在线共鸣,在系统内强烈形成同心抗疫共识。印发《关于坚定必胜信念勇于担当作为,进一步发挥组织优势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和《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大仗硬仗中发挥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号召金融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带头亮明党员身份,挺身而出、冲锋陷阵,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金融干部的身影,哪里有困难挑战,哪里就有金融系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和金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展现,以实际行动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快速应战,第一时间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市金融工作党委突出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切实履行好行业主管责任,做到什么问题突出就集中解决什么问题,即刻协调,果断处置。加大基层一线力量支援。针对基层力量不足问题,连夜组建支援一线资源库,目前金融系统各单位共组织形成了近900人的区域对口支援队伍,支援一线资源库还在持续拓展,随时准备为上海疫情防控决战提供更多后援力量。组织力量就地服务社区,目前金融系统各单位志愿者队伍已在社区开展志愿活动超过1万多人次。委局机关干部积极响应党委号召,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战斗在最前沿,严旭带头深入防控一线,身先士卒服务社区防疫工作,委局上下齐上阵,亮身份,见行动,完成“先锋上海”线上报到党员117名,线下报到党员20名,报到率达到100%,实际参加社区抗疫工作累计174人次。

强化金融助力纾解企业困难。针对企业受疫情影响导致资金困难等问题,市金融工作党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制定细化市政府《全力抗疫情助企业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有关金融支持举措,从加强融资担保、实施贴息政策、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减费让利和保险风险保障等方面,着力纾解企业资金困难和降低融资成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及时印发《关于上海地方金融组织进一步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动员本市地方金融组织发挥贴近民生的行业优势,助企纾困解难,在支持抗疫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维护机关正常运转。第一时间成立值守工作组,严格贯彻落实机关隔离人员疫情防控要求,协调社区确保纳入疫情防控工作闭环,制订轮班值守方案,开展线上办公,维持机关运转,确保工作不断不乱。

很多人说“动态清零”的防疫是在官员希望借此捞政绩,其实从个体理性的角度官员们才不希望清零呢,动态清零没日没夜那么累,躺平了他们既不少拿工资,生病了也不缺医疗资源,还大大地减少了工作量,所有责任都是病毒的锅,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国内最依靠资本逻辑运行的城市,上海的整个系就是被类似于微观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在推着走的,从“街道”到“居委会”,许多人只是“拿钱干活”的,各路“专家”和“学者”呢为各种势力代言,这在稳定时期不仅不会出大问题,而且还会呈现出高效率,但在疫情这种需要兜底式动员的时候就会出大问题,躺平的思想就弥漫了。

简单的说,这些人,做得了生意,打不了战役。教科书上讲的软弱性和两面性暴露无遗。

而上海唯一的不同,是背后的政治体制不同。所以才出现了上海躺平了,全国人民把它扶起来了的情况。

如果说政绩,其实动态清零真正的政绩不在防疫本身,而出在“动态清零”抢出来的时间窗口和安全的生产环境上,只要抢出来的生产环境仍然优于躺平的生产环境,那么动态清零还是需要坚持的。

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或者资本逻辑主导的城市,有许多红利可以吃,比如勤杂人员工资低,只需要截取他们年富力强的时间段,老了可以甩回乡下去,死亡率、医疗挤兑啊是不太影响城市主体的,毕竟年轻有钱,到时候还可以写作文吃流量,真的共存的话,勤杂人员的挤兑才是够小资们喝一壶的事。

像香港一样连屠宰工都需要内地支持,还红酒咖啡呢,到时候还以为鼠标点击一下咖啡就能给你送到家门口来?看看现在京东的单子慢了多少天再共存吧。

同样作为资本逻辑盛行的“移民”城市,深圳为什么在形势比上海严峻的情况下,能比较快的搞定,深圳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值得上海学习。

“双向奔赴”共同守“沪”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七

月6日下午,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第一时间以视频方式召开党委扩大会,迅速传达学习市委市政府当天上午召开的关于做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会议要求,要积极快速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坚定不移齐心协力抓落实,按照书记关于防疫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春兰副总理在上海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时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最新工作部署,以更坚决的态度、更彻底的措施、更迅速的行动,进一步加强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全力以赴支援基层一线防疫,进一步结合金融工作实际,发挥金融在疫情期间服务经济、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

要切实听从社区统一指挥,引导金融党员干部在“双报到”基础上,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深入融入社区防控,扎实做好抗疫一线服务工作。要高度关注金融市场疫情防控和市场平稳运行,协调所在区及其疾控部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贯彻执行要态度坚决,协调各方要快速高效,责任分解要落实落细,全力保障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不断档”,各类金融业务系统“不掉线”,金融机构24小时坚守服务“不打烊”。当天晚上,上海市政协常委、经济和金融委员会主任,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书记严旭在线召集党委专题会,进一步深化研究金融系统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工作。

为充分凝聚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市金融工作党委自三月份以来,就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坚定必胜信念、统一意志行动,勇于担当作为,在“快”字上抓落实,在“稳”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做文章,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这场大仗硬仗。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重大决策部署,市金融工作党委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加强组织动员,把中央和市委的部署要求转化为具体的任务,具体的措施,具体的行动,从严从紧从快抓好贯彻落实。

快速响应,第一时间传达领会中央和市委疫情防控工作最新部署要求。3月24日,严旭要求居家办公的党委成员认真学习领会3月23日晚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在线召开党委会,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3月25日、27日,以视频方式进一步召开专题会、党委会,深入部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细化防控工作方案,成立上海金融系统疫情防控党建引领社会动员工作组,落实全市党建引领社会动员要求。3月30晚,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召开后,连夜召开党委扩大会,要求委局机关,闻令而动、事不过夜,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服从全市抗疫大局,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确保党中央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上海金融系统落到实处。系统各单位党组织积极响应市金融工作党委号召,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有方、守土有为,形成系统抗击疫情“一盘棋”。

“双向奔赴”共同守“沪”个人心得体会精选篇八

连日来,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数万名医护人员快速抵达上海,立即投入紧张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他们有的在方舱医院救治病患,有的在社区街道核酸检测……“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记者从国家卫健委获悉,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份共计3.8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

“铁流滚滚”,他们来了!

当前,上海的疫情还在高位运行,形势极其严峻。4月4日,上海单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量突破1万例,总数达到了13354例。3月以来的这波疫情,上海累计报告阳性感染者超过7.3万例。

一方有难,八方驰援!这两天的上海虹桥火车站“铁流滚滚”,十余趟高铁列车将来自于武汉、天津、山东、南昌等地的数千名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运抵上海。仅3日至4日,华东空管局就保障上海虹桥、浦东两大机场接收来自7个省市和部队援沪医疗队包机航班26架次。

武汉金银潭医院南区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程芳说:“接到医院通知要支援上海,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当年,上海也是第一批支援我们的。”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滕涛说:“我们医院来的28名医护人员中,有的支援过武汉抗疫,有的支援过青岛抗疫,都是最有经验的精锐力量。”

“2020年,我在湖北奋战了58天,当时对病毒还有很多未知和不确定。”山东省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副主任护师高鸿翼对记者说,“随着我们对病毒认识的深入,对控制传染方面的体系不断完善,我有信心一定可以打赢变异病毒。”

助力2500万人做核酸。

4月4日,上海最大规模核酸检测启动,覆盖全市2500万人,检测现场就有不少来自各地的援沪医疗队。

4日凌晨2时许,浙江省援沪医疗队队员章月桃和同事们就准备从浙江启程。根据统一部署,台州市中心医院的援沪队员必须在4日12点之前,完成松江区泗泾镇9个村居民、共计31120人次的核酸样本采集。4日11时许,31120例标本采样工作顺利完成。

一位老家杭州的上海市民看到了来自杭州的医疗队在社区里做核酸,忍不住激动落泪。一位来自武汉的医护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老人双手合十连声感谢,“这么大老远跑来帮助我们,真的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