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一种文学形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书中的知识,增强自己的阅读体验。写读后感时,可以适度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和文学语言,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和感染力。在这里,我们分享了一些读者对畅销书的读后感,希望能为其他读者提供一些建议和评价。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篇一
在刚刚开春这种乍暖还寒的日子里,今天却不同以往。太阳似乎忽然从清凉的天空苏醒过来,无情的照耀着大地,无聊透顶的我们——母亲、弟弟和我突然心血来潮,顶着头顶的太阳来到了“鸽子广场”。
我停住了脚步,用手遮住头顶的太阳,望望天空中不停的盘旋着的鸽子,再看看旁边的弟弟,他正伸着小手,张大嘴巴,痴痴地望着,我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回头,在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小路上却没见到母亲的影子。在原地等了好久,才看见她拖着疲惫的身子由远及近。唉,母亲刚上完夜班就带着我们出来玩,太不容易了。调皮的弟弟又撒开双腿向广场中央跑去,我不得不紧跟了上去。
母爱如一泓清泉,滋养了我们的心田;母爱如一支蜡烛,照亮了我们牺牲了自己;母爱如阳光,温暖了寒冷的冬天。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篇二
孟母仉氏(或为李氏),是鲁国大夫党氏的女儿,很有贤德,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女性,居我国历史上三位伟大的母亲(孟母、徐母、岳母)之首。
孟子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多得力于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
《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孟子的父亲孟激是一位怀才不遇的读书人,为了光耀门楣,他抛妻别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但是,三年以后,一心盼望丈夫出人头地的孟母听到的是晴天霹雳的噩耗。失去了丈夫的孟母,并没有气馁,她从悲伤中昂起头来,下定决心依靠自己的双手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完成丈夫的未竟之业。
孟母的伟大之处在于她能够在儿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按照阶段给予儿子不同程度的教育。
孟子名孟轲,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北25华里的凫村(今属于曲阜市)。《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决定搬家,毅然带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自己的住处。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孟母想,孩子在学宫的附近居住,必然会受到学宫气氛的影响,长大以后读书也方便。母子搬迁到这儿后,天资聪颖的孟轲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孟母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后来孟母把孟轲送入学宫,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使孟子从此走上学业之路。
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迁一样是母亲教子故事的典范。
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母对于孩子品格的成长同样十分看重,她的“杀豚不欺子”的故事至今让后人赞叹。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一只小猪。孟子非常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是给你吃啊。”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以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娶妻以后,对自己的妻子不喜欢,认为她太过倨傲。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妻子从田间劳作回家,进了房间就脱衣纳凉,正巧孟子突然推门近来。看到妻子光着身子在房间里凉快,孟子异常生气,认为妻子行为放荡,不守礼节,当即就有了休妻的念头。孟母知道以后严厉斥责孟子说:你进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屋里是否有人,才能进去,你没有敲门就推门而入,是你先失礼节,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啊。听了母亲的话,孟子深感自己过于鲁莽,也惭愧于自己没有把所学应用于生活当中,自此对妻子芥蒂尽除,与妻子和好如初。孟母用家庭小事教育孟子“万事礼为先”的做人道理,其识见令人敬仰。
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酬谢孟子,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离家周游列国,受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
就在这个时候,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的孟母,在亲眼看着儿子成功的时刻,满怀着一个母亲成功的欢欣,一病不起。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民众官员,无不争向在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哀思。
在山东邹城市北20里的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静穆庄严,时刻吸引着一代代景仰这位伟大母亲的人们。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篇三
2017年2月23日,位于奥地利西南部阿尔卑斯山的费拉茨谷地发生了一起雪崩,一对正在滑雪的母女被大雪埋葬。当她们力近艰辛爬出雪堆时,却又面临新的危机,由于她们都身穿银灰色的衣服,救援飞机很难发现她们的踪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饥饿,寒冷和恐惧纷至沓来。在生死攸关之际,母亲依然割断自己的动脉,用鲜艳的热血染红了白雪,为救援人员的收索指引了准确位置。。。。。
雪崩危机。
罗莎琳是一位还在读初中的13岁少女,她性格孤僻,胆小羞怯。她的内心如此封闭是有原因的,在她还不知世事时,父亲就逝世了,母亲索非亚一手将她抚养大。因为贫穷,罗莎琳常常受到许多人的歧视和欺辱,这些都给她幼小的心灵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久而久之,她对母亲也开始心生怨恨,认为正是母亲的卑微才使她遭受如此多的苦难。索非亚再一家清洁公司工作,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也只能拿到微薄的薪水,看到女儿的性格日益封闭,她心理也很难受,总想做些什磨让女儿快乐起来。
2017年2月下旬的一天,索非亚兴冲冲地回家对女儿说,为了表彰她的努力工作,公司要放她一个星期的假,她想带罗莎琳去阿尔卑斯山的滑雪之旅。出发前,索非亚特意去商店买了两套银灰色的羽绒服,因为她觉得这种颜色跟雪最接近,而雪让人想到美丽和圣洁。
母女两乘车到达了马特斯堡小镇的57号划雪场。滑雪场俱乐部的老板佐勒先生看见索非亚和罗莎琳都穿着银灰色的羽绒服,于是劝她们更换服装,他担心万一发生意外事故时,救援人员难以在雪地中发现她们的身影。当索非亚得知租用俱乐部的服装还需要交纳一笔不少的费用时,一向节俭的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谢绝了佐勒先生的好意。
索非亚和罗莎琳母女俩并不会滑雪,佐勒先生派了一个教练教了她们足足两个小时的滑雪技巧。结束辅导后,教练再三警告她们,在适合滑雪的地段都插上了许多彩色的小旗,滑雪着只能在这些地方滑雪,而不能擅自离开路线,否则容易迷路或是遭遇雪崩,棕熊等危险。但被兴奋冲昏了头脑的母女俩根本就没有把教练的警告当回事,她们的心完全沉醉在阿尔卑斯山那美丽而壮观的雪景中。
2月23日下午3点,索非亚和罗莎琳像两只欢快的荆棘鸟兴冲冲地出发了。她们的滑雪技巧并不好,但这并不防碍母女俩的快乐心情,她们不停地在雪地里滑行,打滚,唱歌,仿佛完全忘记了贫穷生活带给她们的苦难和屈辱。在生活的重压下从来没有得到如此放松的索非亚和罗莎琳越划越兴奋,她们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插满彩色小旗的安全雪道,来到了一片没有任何标志的荒僻的雪坡。
索非亚看了看手表,已经是夜晚8点多钟了,但由于雪光的映照,天空仍然很亮。索非亚决定和罗莎琳返回滑雪俱乐部,但是滑行了一个多小时后,她们却惊恐地发现根本找不到来时插着彩旗的雪道。着一个小时内,她们自始至终只是在雪坡附近徒劳地兜圈子。她们迷路了。
索非亚开始心慌起来,她和罗莎琳一边滑雪一边大声呼叫,希望有人能发现她们。但对雪地环境缺乏经验的母女俩不知道声音正式滑雪着大忌,在地形和情况都不熟悉的雪坡上行走或滑雪,必须特别注意避免发出较大的声响,否则就可引起可怕的雪崩。
突然,罗莎琳感觉脚下的雪地在轻微的颤抖,同时她听见一种如汽车引擎轰鸣的声音从雪坡的某个地方越来越响地传来。几乎与此同时,索非亚也感到了异常,她很快就意识到了什磨,马上冲女儿大叫;“糟糕!发生了雪崩!”索非亚的话音没落,一坐小山似的巨型雪快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朝她们站立的地方飞速扑来。在雪块接近身体前的短崭时间里,索非亚仍掉滑雪杆,拉着女儿的手连滚带爬地迅速奔向雪坡中部的一块巨大的岩石,她希望这块岩石能够使她们不被大雪埋葬。但即使有巨石阻挡,狂暴的雪崩还是将躲在岩石后面的母女俩盖住了。几秒钟以后,罗莎琳就感到一种巨大的压力从身体上方传来,让她的五脏六腑都疼痛欲裂,紧接着,她昏迷了过去。然而,不幸之中的万幸是,由于那块起阻耐作用的岩石减少了雪压,并在母女俩的前面形成了一个大气空间,因此她们还不至于马上窒息,身体也能轻微的动弹。
艰难自救。
罗莎琳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等她醒过来时,她发现自己的眼前一片漆黑,她正要张嘴叫喊,大团的雪粒就掉进了她的口中,把她呛的剧烈咳嗽起来。
罗莎琳试着挪动自己的身体,她发现四肢还有知觉,而且可以轻微的移动,看来压在她身上的雪还不算太厚。她记得雪崩爆发前,她和母亲一起滚到了岩石后面,可是,现在她不知母亲在哪里。因为担心雪水融化进入肺里而导致呼吸衰竭,罗莎琳不敢张嘴叫喊,她只是拼命地用手指刨开自己身体四周的雪,已使自己有更多的活动空间。
随着空间的不断拓展,罗莎琳感到呼吸顺畅了一些,她将原本仰放着的头侧倾着,这样雪粒就不容易掉进嘴里了。接着,她开始呼喊母亲,但从口腔里发出的声音极其嘶哑和难听,然而,她还是听到了回音。她悲喜交加,再次用劲力气喊着:妈妈,你在哪里?这次,罗莎琳不仅听到了更清晰的回音,而且感到右边的雪块在活动,原来,索非亚就躺在离她不到一英尺的地方。罗莎琳奋力向右边挪动身体,然后艰难地伸出右手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刨着雪,终于,她握到了另一只冰冷的手!虽然母女俩看不清彼此的脸和身体,但能够紧紧地偎在一起感受到对方温热的呼吸,已使罗莎琳心塌实了许多。
那块巨大的岩石确实起到了救命作用,它阻挡了本来可能压在索非亚母女俩身上巨大的雪块,同时它和地面形成的大气空间提供了母女俩宝贵的氧气。因为索非亚和罗莎琳的身体不能自如地活动,所以她们刨雪的进度很缓慢,罗莎琳的十个指头都僵硬麻木了,她还是没有看见一丝的亮光,仿佛她们正呆在黑暗地狱的最底层.就在罗莎琳快绝望的时候,她的左手突然触到一个鸡蛋粗的坚硬东西,凭感觉,她想那应该是一棵小树.
罗莎琳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母亲,索非亚惊喜不已,她要女儿用力摇晃树干,如果树干能够摇动,那就说明大雪压的不是太深.罗莎琳照做了,树干能够摇动.索非亚又叫她握住树干使劲往上挺直身体,但罗莎琳这样做似乎很困难,已经严重氧气不足使她稍微一用力就气喘不已、头疼欲裂.然而,罗莎琳知道这也许是她和母亲脱险的唯一途径了,如果再耽搁下去,她们不因缺氧而死,也会冻僵.她使出浑身力气一次次尝试,终于随着一大片雪"哗啦啦"地掉下来,她看到了亮光.尽管是黑夜,但雪光仍然比较刺眼.罗莎琳艰难地站起身子,赶紧将母亲从雪堆里刨出来,然后母女俩筋疲力尽地坐在雪地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血色母爱。
由于滑雪杆早就不知扔到哪里去了,留着雪橇只会增加行走困难,索非亚和罗莎琳松开绑带,将套在脚上的雪橇扔掉了,休息了一会儿后,她们决定徒步寻找回滑雪场俱乐部的路,但是,母女俩没想到的是,因为缺乏野外生存技巧,她们辨识不了方向,她们这一走就是30几个小时!白天,索非亚发现一架直升飞机在山顶上空飞过,她立即和罗莎琳欣喜若狂地朝飞机挥手,喊叫,然而,由于她们穿的是和雪色差不多的银灰色衣服,再加上直升飞机驾驶员担心飞的过低,螺旋桨的气流会引起新的雪崩,所以飞机飞得较高,救援人员没有发现索非亚和罗莎琳的踪影.
其实雪崩刚一发生,滑雪场附近的雪崩观察站就测量到了相关数据,并测算到了雪崩发生的地的准确位置,她位于离滑雪场大约45英里的费拉茨谷地,那是一个雪崩多发区.这次雪崩不是一次孤立的雪崩,它产生连锁反应,有一次小型雪崩引发了一系列的大型雪崩,受灾范围很广,所以想要找到失踪者的准确位置非常困难.自从索非他和罗莎琳母女俩迟迟没归后,滑雪场俱乐部的老板佐勒先生就意识到她们出事了,于是赶快报警.
又一个寒冷的黑夜降临了.在白天,母女俩发现了四五架救援直升飞机从天空飞过,但是都没有人发现几乎和雪地浑然一色的她们.索非亚很后悔穿那套银灰色的衣服,但是她又不能脱下来,因为她外套里面的衣服也是浅色的,而且女儿的内衣也是浅色的,在这极寒的雪地环境里,只要将保暖的外套脱下来数分钟,人就会冻得失去知觉.母女俩跌跌幢幢地再深可没膝的雪堆里艰难跋涉者,饥饿和寒冷的痛苦紧紧地纠缠着她们.起初,她们还能够说话,但渐渐地,她们每说一句话就呼吸急促,心跳加快,为了保持体力,她们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夜晚,她们就相互依偎着打个盹,她们不敢睡着,害怕一睡着就再也醒不过来.
再一次迎来白天的时候,母女俩又开始了跋涉.走着走着,体力不支的索非亚一个跟跄栽倒在地上,脑袋碰上了一块埋在雪里的石头,鲜血立即涌了上来,染红了身前的一小片雪.索非亚抓起一把雪抹在受伤的额头上,然后在罗莎琳的搀扶下站起来,突然,她的目光被脚下的一小片被血染红的白雪吸引住了,她怔怔地看着,若有所思,而罗莎琳直到获救后才深刻领悟母亲那一刹那的真实想法.母女俩继续在雪地里走着,但她们的体力越来越虚弱,很多时候,她们不是在走,而是连滚带爬.罗莎琳终于走不动了,她和母亲彼此依靠着坐了下来,极度的疲劳和饥饿使她很快就伏在母亲的腿上进入了梦乡.......
罗莎琳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她起先还以为是梦,但医生告诉她这是现实,她昏迷在雪地里,被雪崩救援人员发现紧急送到了红十字医院.医生还无不沉痛地告诉罗莎琳,真正救她的其实是她的母亲!救援人员在索非亚的遗体旁发现了一块染满鲜血的岩石切片,而她的左手动脉被切开了.事后经过法医勘查现场,推测是索非亚自己用岩石切片割断了动脉,然后在血迹中爬行了十几米的距离,目的是想让救援直升机在空中能够发现她们的位置,而救援人员正是因为看见了雪地上那道鲜红的长长的血迹才意识到下面有人.......
医生的话还没有说完,罗莎琳就痛哭起来.她一直以为做清洁工的母亲是极其卑微的,甚至曾以母亲的卑微为耻,但是在这一瞬间,她发现母亲是如此伟大!在这次雪崩灾难中,在迟迟得不到救援的生死关头,母亲以一种感天泣地的行为,用自己脉搏里流淌的鲜血为女儿指引了生命的方向!罗莎琳终于心痛得明白,自己原来一直都拥有着一份人世间最珍贵的财富,那就是比血还浓的母爱!
这篇就为您介绍到这里,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我们!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篇四
如果“母亲”这个词有颜色,我想该是暗绿的。它该比青衫的颜色深些,若襟前有一块泪湿了,就恰相似。写下这个比喻之后,我走出宿舍,站在阳台上。就这样,在一个迎风远眺的时刻,在落花流水的五月,我像一个初次出门远行的小孩,目瞪口呆地看着“绿色”人潮般涌出火车站口,直冲到我脸上。它从衬托的角色里挺身而出,直叩我的记忆之门。
我的记忆从山重水复的那边姗姗来迟,“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的殷勤寄语已在频频回眸里慢慢淡去,嫩嫩的女儿绿静静坐在地上,不再嬉闹。于是,我的记忆才绕过这许多屏障,才来到这里——这曲径通幽的深处,出现一座被遗忘的茅屋,檐角上还有一只蜘蛛在不懈地织网。我顺着潮湿的苔痕拾阶而上,推开柴扉,母亲就坐在油灯的光圈里,膝上蜷着一团衣服,一根淡绿的丝线在指尖牵得很长。她并不抬头看我,眼帘低垂着,脸上明晃晃的。我记起来了,这是书本里的`一页插图。《游子吟》的诗行像一挂疏疏的帘子筛出道道温和的火光,它让所有的读者都成为帘外人,让帘内的母亲永远静静坐在我们的目光里。她的脸上看不到忧伤,仿佛还和往常一样,不知道幼子已成为游子,将迈出家门,从此走向天涯海角。那时,一位好友评论那插图画得不像,因为在她心里母亲总是哭哭啼啼的。
那个遥远的母亲,抬起头来,没有惊讶的神色,她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接着在宽宽的背包带上抚摸起来,就和熨衣服时总要垫块布一样。她的目光在我脑后的苍茫背景中慢慢游移,最后如释重负般落在我的脸上。她说:“小繁,你知道,外婆生病了,我要照顾她,你爸又刚好要出差去,所以不能送你去大学了。我和你爸想,反正以后的路也要自己走的,正好锻炼锻炼……我们打听了到站时会有人接的。东西在哪你都清楚吧,多放些零钱在外兜里,不要老掏皮夹子……”那一刻,我看到小时候,她还是个年轻母亲的时候,我像一只有着柔顺毛发的白色小猫,睁着好奇的眼睛,拽着她的衣角,紧紧跟在她后面,踩着她踩过的石头,走过蔬菜担子和肉铺,走过挂满漂亮衣服的商店,走过夏日黄昏的悠悠树林……而她则不时回过头来解答我麻雀一般叽叽喳喳的奇怪问题。我跟在她后面,看看被大鞋子压倒的青草,又看看她高大的后背。突然的,那个高大的背不再回过头来复述她的所见所闻了,它主动地移开,让我那两只不安分的眼睛直面这个世界。我有些委屈,可是想到外婆,我只有壮起胆子点点头。
时间像回到了童年,母亲坐在汽车站的候车室里,我坐在她身边像个麻雀一般说个不停,而她却愈像一棵寂寞的树,周围缭绕着空荡的回音。书籍给了我足够的幻想和勇气,我的心早像被拴在车篷上的气球,在去往天堂的途中摇曳不止了。所以,我远没有曾经的游子那般心情沉重,好像一切顺其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我们的视线都朝着同一个方向,那是我的方向,也是母亲的方向。汽车进站的时候,她比我更着急,一手拎着旅行袋,一手拖着行李箱,向检票口走去。我背着背包,手里捏着票,跟在她后面。这时我才发现,母亲的背一点也不高大。
于是,在那个令人难忘的夏天中午,我背着背包,一手提着发沉的旅行袋,一手拉着笨重的旅行箱,在陌生的地面上不知所措,灼灼的日光照得我裸露在外的手臂像水泥马路一样发白。终于,我如同一只干瘪的蚂蚁,拥挤在狭小的臭烘烘的接送汽车里,旅行箱笨熊一样左右摇晃,没有任何空间可以盛放我所剩无几的幻想。而幻想中的母亲,大概正倚在门口,久久不曾离开,她的目光穿越千山万水,在我的泪花或汗水里晶莹一闪。
事实上,母亲根本没有这般闲情,她忙得晕头转向,直到晚饭时多数了一双筷子,才想起我。所以那天晚上,当我和另三个将共处四年的室友谈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我接到母亲的电话。她问我旅途是否顺利,床是否铺好,再三警告我晚上不要贪凉整夜用电风扇吹风。我告诉她,其实我只能拿一本杂志当扇子。电话那边呆了半晌,我眼睛有些发酸,说这里晚上倒挺凉爽,不用扇子就能打发。母亲听说也信以为真了。我便问外婆今天怎么样,她说外婆晚上抿下了一碗粥,下午我还在平田岗的姨婆来看她,她竟能认得。两个老太太一起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话。我想起上次姨婆来时扯起许多当年的不容易,比如外婆怎么用番薯粉和上当时极金贵的面粉做面条给发高烧的母亲吃,姨婆一旁看了直咽口水,又不好意思说;又如下山赶集的时候,外婆到造纸厂怎样说尽好话讨来一叠废纸给母亲订作业本,直把我听得愣愣的。姨婆的到来一定勾起了母亲历历在目的童年记忆,总之,母亲电话里的声音仿佛在把沉重的岁月抽丝剥茧,一缕缕地送过来,让我闻听。她一遍遍嘱咐我在外要好好照顾自己,让我保重好身体,说像外婆现在这样躺在床上,让人多么难过。那一刻,我才猛地醒悟到:母亲也是女儿啊!
今天是母亲节。我站在遥远的阳台上一心一意地回忆着母亲,而母亲天天忙碌在单位和外婆的床榻前,却未必知道今天是母亲节。我又一次想起了《游子吟》里的贞静的母亲,可能母亲都是一样,有很多事情要做,没有时间哭哭啼啼。
可是,我的脸颊却已像绣满了绿苔一样潮湿,满目的暗绿铺天盖地地泼出整个世界。在它面前,一切比喻早已失去了意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篇五
这天,位于市郊的一家大型化工厂突然发生了液氨气体泄漏事件,公安、消防等部门挨家挨户通知化工厂附近的住户赶快撤离,以确保安全。
住户很快疏散完了,大家正要松口气的时候,有人发现,离化工厂最近的一幢家属楼上还有人。几名干警上去一看,是位老太太。她眼睛不太好使,有白内障,看不清东西。等干警耐心地向她解释要撤走的原因后,她一个劲儿地摇头,说:“我不能走,我要等我的儿子回来!”几名干警想了想,悄悄从外面叫来一个人,让他装成老太太的儿子,亲热地上去喊“妈”,要老太太赶快离开。老太太眼睛虽然看不清,听得却很仔细,她坚决地摇头,说这人根本不是她的儿子。
泄漏的气体即将造成重大危害,这里已经越来越危险。这可怎么办呢?干警决定分头找老太太的儿子。通过询问社区工作人员,终于查出了老太太儿子的下落,于是赶忙开车去接老太太的儿子。
半个小时后,老太太的儿子被接来了。他什么也没说,只是上前一握手,老太太便立刻感觉出来了。老太太没再说什么,顺从地让儿子把她背下了楼。
在儿子背上,老太太轻轻地说:“好孩子,妈妈一定会等你回来!”
一听这话,儿子腿一打战,差点没摔倒。这个家,他已经七年没回来过了,因为他参与贩毒被判了刑。妈妈的这句话,为已心如死灰的他又一次注入了一股力量。因为他知道,无论如何,妈妈都会等他回来。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篇六
两个故事。
一个是我听来的。
外婆,母亲,婴儿,都坐在阳光融融的阳台上。是怎么出了疏忽,婴儿直坠下楼。小母亲大叫一声,情不自禁想扑出阳台外接住孩子——被人死死地抱住了。抱她的人,是孩子的`外婆。
她狂叫挣扎,嚎啕大哭:“你为什么要拦我,她是我的孩子呀。”
外婆也是满脸泪:“可是,你是我的孩子呀。”
一个是我亲眼看到的。
我在产科住院的时候,邻床的小宝宝一出世,就因为喝了一口羊水,进了nicu(新生儿急症病房),产妇倒还镇定,一边挂水一边问老公:“孩子额头上是不是有个胎记?是不是,是不是?”
产后第二天,她就咬牙下地,哆哆嗦嗦扶着墙一步一步向前挨,问小护士:“nicu几点探视?”
护士答:“不能探视,一天可以送两次奶。”
第三天,我听见她跟自己妈妈打电话,说着说着吵起来了:“我的孩子,你别管!”“啪”挂断了电话。
过了两个小时,还没到探视时间,她妈,一个瘦瘦小小的农村老太太轰隆隆冲进来了,带着哭腔,口音浓重,我只能依稀听出几个词:“冷。”电梯冷,走廊冷,女儿在坐月子,哪里都不能去。
女儿满眶是泪但是强忍:“我只看过她一眼!”
老太太说的什么,我这次完全听不懂,但我看到她枯瘦的手急急拍自己胸口,身体语言是:我替你看。
到后来,谁也没见着孩子,因为nicu真的真的,不能探视。
她后来跟我说:“都不知我妈怎么过来的。她刚来北京,也听不懂普通话,也不认字……”平时都是她老公开车接老太太过来的。
她们是母亲,而她们,是母亲的母亲。母亲们爱的,都是自己的孩子。她能理解她全部的痴,当孩子受到伤害,当心疼得不能放下,当确确实实血脉相连,但:你爱你的孩子,你不能伤害我的孩子。
这是母亲的母亲们,最曲折深沉的,爱。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篇七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俗话都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在我心里,母亲的身影却永远没发生过任何改变。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的身影永远是那样笔直和挺拔,无论岁月给她的面容刻下多少痕迹,在她脸上总能看到温暖的笑容和那口洁白整齐的牙齿。每当想起母亲,内心痛苦之余总让我充满太多的遗憾和悔恨。
小时候总想,要是能永远能趴到母亲温暖的背上该多好啊!于是,我每次外出时总是耍赖,总是想趴到母亲那宽厚的背上,但是我在向母亲发出这样的信号时,内心不免生出一丝胆怯,生怕母亲的责骂。可是每次的要求之后,我总能得到满意的回应,母亲总是满脸笑容地满足我的要求。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实在是不懂事,母亲每天要干很多农活,好不容易有了休息时间,还要接受儿子这样赖皮的要求,也许母亲是在享受子女给予的天伦之乐,但在这天伦之乐的背后,更多的是对子女们的付出,母亲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做的,时时刻刻身体力行地影响着她顽皮淘气的儿女。
记得刚上小学入学报名的时候,由于我年龄小,达不到入学的要求,老师跟母亲说,让我下一个学年再来报名。听到这个消息后,我立刻急了,脸上露出了不悦,可当着老师的面,我没敢直接表现出来,只是随手拉了拉母亲的衣襟,母亲立刻会了意,再次恳求老师把我收下。可老师的回答却很坚定:“政策就是这样,没关系,下一年来读也是一样的。”老师也委婉地安慰我:“小朋友,等你再长高一点再来,那样再来读书不是更好吗?”无奈之下,母亲只好牵着我回家了。其实我不是不明白老师说的道理,只是当时我有着一点小小的私心,因为平时和我一起玩耍的玩伴们都如愿地报上的名,他们上学去了,那我可怎么办呀?想到这些,我不禁急得流下了泪来。再想想,不行,我一定要上学,于是在回家的路上我就一直跟母亲讲“我要读书。”而母亲呢,却一直都在安慰我。回到家中想着我那些玩伴都上学去了,只剩下我一个,心里就十分难过,所以就整天的哭,只是哭。母亲实在没办法了,只得再次到学校里找老师说情,最后老师经不住母亲的软磨硬泡,同意让我到她班里试读,但前提条件是书要自己找,而且我家必须自己提供桌子和凳子。
就这样,我如愿地和我那些玩伴们一起走进了学校,看着母亲一手拎着小桌子,一手拎着小凳子,走在我前面高大、挺拔的`背影,我感觉母亲真伟大。
暑去寒来,我们姐弟三人在慢慢长大,在这成长过程中,母亲那勤劳的身影总是不断地在影响着我们,尤其是她那无论何时都笔直挺拔的身影和无论遇到任何事都时时绽开的笑脸。我们家其实也并不宽裕,我知道,母亲是用他的勤劳和父亲一起撑起了这个家。
一次偶然的发现,让我明白了母亲的辛劳。那是上三年级时的一天凌晨,那时天还没亮,大概凌晨五点多,正在甜美的梦乡中的我被几声“嗒嗒声”给吵醒了,我翻了个身,揉了揉惺忪的双眼,顺着虚掩着的房门往外一看,原来是母亲老早就起来在砍猪食,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即使坐在那里都是那样的笔直,我眼中朦胧了,鼻子中酸酸的。原来母亲每天都是这样的忙碌,起早贪黑地劳作,我明白了,那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姐弟三人啊!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明白父母的劳苦,现在回想起来,母亲劳作时的一幕幕都还是那么清晰、历历在目。
母亲的那挺拔而勤劳的身躯不仅体现在她为了家、为了儿女上,还体现在她对儿女的支持上。在我高三毕业那年,我们家极其困难,房子破旧、围墙倒塌,急需重新修建房屋,而修建房屋已经花光了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还欠下了一些外债,而就在这时,我高三毕业考上了大学,在欣喜之余全家人都对我的学费发起愁来,当时我已经长大,明白家境的困难,自己想着要不就此放弃算了,也可以给家里减轻些负担,可自己却心有不甘,也就是在这时,又是母亲站了出来,把家里才收回来刚打下的谷子卖了,又腆着脸跟亲戚借了些钱,这样东拼西凑才勉强凑足了我第一年的学费。我知道母亲是顶着多大的压力支持自己的儿子,我也痛恨自己的无能,竟然不能为母亲分担一些压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篇八
选拔赛中千分之一的优胜者,韩庚是幸运的,他踏上了韩国的征途,但第一样要面对的难题就是语言。没有认识的朋友、亲戚,对韩语又一无所知,所以学习韩语便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
韩庚表示,刚开始他觉得韩语挺简单的,还试过用汉字来标发音,在经理人的教导下,仅用了一到两个星期就可以和当地人进行简单的问候交流。但学着学着,韩庚发现韩语其实并不好学,规矩也多。他回忆道:“韩语有敬语、伴语,还有比较亲近的朋友之间聊天的用语,但我刚开始只会说那些伴语,不管跟谁,比如老板还有公司职员,都(用伴语)这样说。”事实上,韩国长幼尊卑的观念很强,如果对着长辈不用敬语,容易招来误会。结果韩庚说的韩语一度引起公司人员的反感,觉得这个中国小子毫无礼貌,但韩庚并没有因此停下步伐,仍然努力地学习。
母亲的故事读后感篇九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古代母亲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岳飞自从枪挑了小梁王,大闹比武场之后,和牛皋、王贵、汤怀、张显弟兄五人,一起回到家乡河南汤阴,闲居起来。
这时候,北方金国兴起,金兀术率领大兵南侵。北宋朝廷腐败无能,无力抵抗,被金兵占了都城汴梁(今开封),皇帝钦宗、太上皇徽宗也被掳到北国。金兵在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再加上河南这一年瘟疫盛行,偏偏又遇大旱,颗粒无收,百姓如处水火,苦不可言。岳飞和母亲、妻子在家苦守清贫,甚是凄凉。王贵、汤怀、牛皋几个人的父母相继过世,几个人耐不住饥寒,未免去做些不洁之事。岳飞几次劝他们休取不义之财,他们也不肯听,最后竟一齐去山中落草了。岳飞见这般光景,心中悲伤不已。
一天,岳飞正与母亲在家中说话,有人前来叩门。岳飞把那人接到屋中,谈话中才知道来人是洞庭湖杨么起义军的部将王佐,因杨么久慕岳飞文武全才,特差王佐前来聘请前去相助。当下王佐拿出许多金银珠宝作为聘礼。岳飞正色说道:“岳飞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坚辞不收。王佐无可奈何,最后只得收拾起聘礼回山去了。
王佐走后,岳飞进去将这些细细说与母亲。岳母听罢,沉思了一会,就让岳飞去中堂摆下香案,端正香烛,随后带媳妇一同出来,焚香点烛,拜过天地祖宗。又叫岳飞跪在地上,媳妇研墨。岳母说道:“孩儿,做娘的见你甘守清贫,不贪富贵,是极好的了。但恐我死之后,又有些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倘我儿一时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岂不把半世芳名丧于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愿你做个忠臣,尽忠报国,流芳百世,我就含笑于九泉了!”岳飞听罢,说道:“母亲说得有理,就与孩儿刺字罢。”便将衣服脱下半边。岳母取过笔来,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尽忠报国”,然后将绣花针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只见岳飞的肉一耸,岳母问:“我儿痛么?”岳飞道:“母亲刺也不曾刺,怎么问孩儿痛不痛?”岳母流泪道:“孩儿,你怕娘的手软,故说不痛。”说罢,咬着牙根刺起来。刺完,将醋墨涂上,使永远不褪色了。岳飞起来,叩谢了母亲训子之恩。
这时,宋康王在金陵(今南京)继位,为高宗。这就是南宋。朝廷传下圣旨,聘召岳飞进京受职,率兵讨贼,图复中兴,报仇雪恨。岳飞接了圣旨,即刻收拾停当。岳母叮咛孩儿,勿忘“尽忠报国”。岳飞拜别母亲,又嘱咐了妻子,这才上马进京去了。这以后,岳飞领兵几次大败金兵,力图恢复中原,不料朝廷奸臣宰相秦桧一伙,私通金国,陷害忠良。他们把岳飞骗进京,诬他谋反,下在狱中。审讯中,岳飞脱下上衣,露出背上“尽忠报国”四个赫然大字,凛凛正气,贯冲斗牛。但邪恶猖獗一时,岳飞终被害死于风波亭。可是,岳母训子报国的故事和民族英雄。岳飞的美名却千古流传。
在中国历史上被后世尊为“三大贤母”的母亲中,处于第二位的是三国时代的徐庶之母。
徐庶是三国颖州(今河南许昌)人,字元直。早年与。
诸葛亮。
庞统同为好友,曾投刘表,后投刘备任军师。徐庶投奔刘备的时候,正值刘备孤军落难之际,兵不过千,城仅新野一座,将只有关羽张飞赵云关平周仓等人。徐庶作了刘备的军师后,大展才华,在数月间连施妙计,杀吕旷,斩吕翔,大破八门金锁阵,败曹仁取樊城,刘备的士气军心为之一振,曹操的嚣张气焰为之一寒。曹操的谋士程昱对曹操说:徐庶的才能比他程昱要高出10倍。但令人惋惜的是,就在徐庶越战越勇时,他不得不激流勇退。在三国初期这谋臣智士纵横捭阖的较量场上,就失去了一位极其重要的军事家,失去了许多可令后人学习和效仿的用兵之法。而令人高兴的是,在徐庶辞别刘备时,向他推荐了诸葛亮,于是有了传诵千古的“三顾茅庐”故事。
徐庶正施展才华的时候,为什么要突然离开刘备?都是因为曹操的谋士程昱。徐庶是有名的孝子。当曹操听谋士程昱说徐庶在为刘备出谋划策时,就想纳为己用。程昱教曹操把徐庶的老母骗至许昌,请徐母写信召唤徐庶。没想到徐母是忠奸分明、深晓大义的老人,徐母识破曹操的奸计,坚决不从。程昱就进一步献计,伪造徐母一封信,招引徐庶。徐庶是个孝子,收到这封假信后,只得辞别刘备投曹。徐庶临别刘备时,二人洒泪相别,徐庶指心对刘备说:“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玄德哭着说:“元直去矣!吾将奈何?”徐庶推荐了诸葛亮,说:“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
徐庶被一封假造的书信轻易骗到了许昌,此举使深明大义的母亲痛极而自尽,造成了徐庶终生的遗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场空欢喜,得到的是一位终生不为其设一计的旁观者。老母亲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长叹:“我徐某,报国有心,却无力回天;不忠、不孝,枉为人臣。”
在那个时代,曹操名为汉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却能够区分奸伪,认为儿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见这位母亲的大德高义。
孟母仉氏(或为李氏),是鲁国大夫党氏的女儿,很有贤德,是一位颇有见地,善于教子的女性,居我国历史上三位伟大的母亲(孟母、徐母、岳母)之首。
孟子。
能够成为中兴儒学的“亚圣”,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
孔子。
的人,多得力于这样一位母亲的教育。
《
三字经。
》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的传诵名句,孟母的“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妇孺皆知的历史佳话,成为天下母亲教育子女的样板故事。
孟子的父亲孟激是一位怀才不遇的。
读书。
人,为了光耀门楣,他抛妻别子,远赴宋国游学求仕。但是,三年以后,一心盼望丈夫出人头地的孟母听到的是晴天霹雳的噩耗。失去了丈夫的孟母,并没有气馁,她从悲伤中昂起头来,下定决心依靠自己的双手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完成丈夫的未竟之业。
孟母的伟大之处在于她能够在儿子的成长过程当中按照阶段给予儿子不同程度的教育。
孟子名孟轲,出生于现在山东省邹城市北25华里的凫村(今属于曲阜市)。《列女传》记载,孟家最初的住处靠近一片墓地。游戏、模仿乃是孩子的天性,由于经常看到出殡送葬的人群从附近经过,因此,孟轲与其他孩子就“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他们模仿送葬的人群,兴致勃勃地玩抬棺材、掩埋死人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会影响孩子读书,妨碍孩子正常思想的形成,会让孩子走向不健康的道路。
孟母决定搬家,毅然带孟轲迁居到远离墓地的庙户营村。庙户营村位于现在的邹城市西北部,当时,这里是一处繁华的集镇。孟轲置身于这人来人往的闹市之中,逐渐又同集镇上的孩子一起玩起做生意的游戏,与同伴们学习商贩叫买吆喝,讨价还价,还学邻居屠夫杀猪宰羊。孟母觉得这里仍然不是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这样下去,孩子很容易受小商贩的影响而不认真读书。
在这个集镇上刚刚居住了半年的孟母,毅然决定再一次搬迁自己的住处。他们搬到了学宫的旁边。这所学宫位于现在邹城南门崇教门外路东,是孔子之孙即子思设宫讲学的地方,后人称它为“子思书院”。后来子思的学生在此授徒讲学。孟母想,孩子在学宫的附近居住,必然会受到学宫气氛的影响,长大以后读书也方便。母子搬迁到这儿后,天资聪颖的孟轲果然被书院里的琅琅读书声所吸引,常到书院里跟着学习诗书,演习礼仪。孟母很高兴自己终于找到了培养孩子的理想场所,从此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后来孟母把孟轲送入学宫,随子思的弟子学习,使孟子从此走上学业之路。
孟母断机教子的故事同孟母三迁一样是母亲教子故事的典范。
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母对于孩子品格的成长同样十分看重,她的“杀豚不欺子”的故事至今让后人赞叹。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一只小猪。孟子非常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是给你吃啊。”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以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孟子娶妻以后,对自己的妻子不喜欢,认为她太过倨傲。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妻子从田间劳作回家,进了房间就脱衣纳凉,正巧孟子突然推门近来。看到妻子光着身子在房间里凉快,孟子异常生气,认为妻子行为放荡,不守礼节,当即就有了休妻的念头。孟母知道以后严厉斥责孟子说:你进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屋里是否有人,才能进去,你没有敲门就推门而入,是你先失礼节,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啊。听了母亲的话,孟子深感自己过于鲁莽,也惭愧于自己没有把所学应用于生活当中,自此对妻子芥蒂尽除,与妻子和好如初。孟母用家庭小事教育孟子“万事礼为先”的做人道理,其识见令人敬仰。
孟母对于家庭一生操劳,尽管孟子已经长大成人,但对孟子的教育和督促从来没有放松过。在齐国,孟子多次向齐宣王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宣王虽然以年禄十万钟酬谢孟子,但是却不肯积极推行他的政治主张。他非常想去愿意采纳他政治主张的宋国,可是又担心母亲年事已高无人照料。
孟母知道了儿子的心事,对儿子说:“故年少则从乎父母,出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孟母的一席话把孟子的担忧和犹豫一扫而空,孟子随离家周游列国,受到了各国的空前欢迎,他的政治主张在许多诸侯国得到顺利推行。
就在这个时候,为儿子倾尽毕生心血的孟母,在亲眼看着儿子成功的时刻,满怀着一个母亲成功的欢欣,一病不起。在归葬故乡的途中,沿途经过的地方,无论民众官员,无不争向在路旁祭奠,表达对这位伟大母亲的尊敬和哀思。
在山东邹城市北20里的马鞍山麓,古柏森森的孟母林静穆庄严,时刻吸引着一代代景仰这位伟大母亲的人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温故而知新作文(优秀13篇)
- 2023年难忘的事作文(模板8篇)
- 最新桥的作文初中(通用8篇)
- 走进生活作文(大全19篇)
- 最新成长作文(汇总15篇)
-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范文8篇】
- 最新老师有你真好作文(精选9篇)
- 猫和小鸡的作文怎么写【范文9篇】
- 我与梦想的约定作文六百字【通用8篇】
- 2023年和父母聊聊天作文(大全12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