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3-11-09 16:27:40
- 小编:LV_ZW
- 文件格式 DOC
没有总结,我们只能在经历中迷失,总结可让我们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结要突出重点,避免冗长和啰嗦。更好地总结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质量。
《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钢铁、繁殖、蔬菜、煤炭、水蒸气、杀菌、预防、治疗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人类与太阳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太阳和人类的。
密切关系,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了解太阳的。
有关知识。
四、教学准备。
针对文中的一些问题,查找有关太阳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两课时。
课时(一)。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太阳图片,提问:“它是谁呀?”(太阳公公)。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学生自由读课文,(可自己读、同桌读或小组合作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师巡视正音)。
2、过度:〈〈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这类文章往往是一个自然段讲清一个方面的问提,我们阅读时要边读边思考: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学生阅读后归纳。
第一自然段:讲太阳离我们很远。
第二自然段:讲太阳很大。(太阳大)。
第三自然段:讲太阳会发光、发热,温度非常高。(太阳热)。
第四自然段:讲太阳与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关系。
第五自然段:讲太阳与雨雪的关系。
第六自然段:讲太阳与风的关系。
第七自然段:讲太阳与防治疾病的关系。
第八自然段:总结,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
3、根据叙述的内容,可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板书{太阳的特点(1——3)。
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4——8)。
三、再读课文、交流收获。
1、过渡:太阳有多大、多热、离我们有多远?你能完成这个表格吗?
太阳的特点说明的方法(数字说明)。
远一亿五千万公里。
走:三千五百年。
飞机:二十几年。
大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热表面温度:六千摄氏度。
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从表格上,我们可以知道课文说太阳的远、大、热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说明的?学生回答。板书:列举数字。随即问:这里不用这些数字可以吗?为什么?(用数字表示事物的特点,给人的感觉是准确、简练、具体)。
2、文章还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找到相关部分说说课文的说明方法。
(1)、《后羿射日》的传说——引用传说也叫举例子。
(2)、用太阳和钢铁作比较、太阳和地球作比较——比较说明。
(3)、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3、教师小结:第一部分课文主要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使我们对太阳有了具体的了解。
提示:有了太阳————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鸟、兽、虫、鱼才能生存。
才会有粮食、蔬菜、水果、肉类供我们吃。
才会有煤、炭、柴火。
才会有风、雪、雨露。
才会有光明和温暖。
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课时(二)。
一、复习旧知。
1、读生字、生词(卡片)。
2、太阳离我们有多远、多大、有多热?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想想课文用了那些说明方法?
三、阅读课文第(4——8)自然段,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1、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太阳和人类的关系。(提示:课文从哪些方面说明太阳和我们关系密切的?分别用一句话概括)。
小组讨论。
汇报。
结合发言板书:
与人类关系密切{动植物的生长。
人类生活。
自然气候。
预防疾病。
2、引导学生把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与第二部分内容联系起来思考。认识太阳的大、热、远造就了美丽可爱的世界。而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教师小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那么密切,因此,课文最后进行了总结,反复强调。突出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四、积累语言,巩固练习。
1、任选一个词语说一句有关太阳的话。
如果没有……就没有……。
有了……才有……。
因为……所以……。
2、填空。
太阳虽然大,但因为远,所以———————————————————————————。
太阳虽然热,但因为远,所以——————————————————————————。
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
如果没有太阳,就———————————————————————————————。
五、总结全文。
《太阳》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介绍太阳的有关知识和它与人类的关系。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让我们形象、直观的了解太阳。老师相信,只要大家主动的学习,今后肯定能掌握更多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将来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太阳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继续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和同学互相交流。
附:
板书设计。
远动植物。
特点。
大人类生活。
热气象:风、雨、雷、电。
人类健康。
《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内容:
1、歌曲“太阳”的学唱;
2、读谱知识:认识la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和它的音高。
复习巩固do~sol的音高、唱名、位置。
3、综合训练一和二。
教学目标:
1、认识la在高音谱表的音位和唱名,并唱准音高。复习巩固mi,sol在高音谱表的音位和唱名,并唱准音高。
2、找准mi,sol,la各音的位置。指导同学用柔和舒展的声音演唱《太阳》。
3、培养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太阳》。
教学难点:
认识找准mi,sol,la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以和唱名。理解二分、四分、八分、全音符的时值。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第17页综合训练)。
1=c~f(五线谱略)。
注意:速度要适当,不可太快。嘴巴张开,要深吸气。声音要坚持柔和。
二、读谱知识。
1、学习五线谱乐理知识。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会带大家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去玩。这个地方就是音乐岛。(出示幻灯片)准备好,我们一起到岛上去探险。”
(1)、复习五线谱,mi,sol。
师:“这里就是糖果屋。我们先到屋子旁边的五线谱田看看。(出示幻灯片)我们看到地上种了很多糖果棒,我们就把它当作是五线谱的五条线。”
[请生用手当作五线谱,指着手指一起读读五线四间]。
[请生用五根小棒子自身摆成一个五线谱,并再一次念一念五线四间]。
[请生完成老师念的线或间。如第二线、第五间等]。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音符小朋友,是谁呀?”(mi,sol)。
[请生回答mi,sol的位置。并在自身的五线谱上指一指]。
(2)、学习la。
师:“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个音符小朋友。它的名字叫la。”(出示幻灯片)。
[请生观察后回答出la的位置,并在自身的五线谱上指出la的位置]。
师:“la的位置比mi和sol要怎么样,仔细观察。”(高)。
跟琴唱一唱la的'音高。
2、学习音符时值。
师:“好,我们接着到糖果屋里面去看一看。”
师:“小音符们很害羞都躲起来了。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找出小音符并依照顺序排好队]。
师:“好,我们接着听一听小音符们的介绍吧。”
介绍音符时值。
全音符:是音符家族中的老大,有四拍,要分四块糖。
二分音符:是音符家族中的老二,有二拍,分两块糖。
四分音符:是音符家族中的老三,有一拍,分一块糖。
八分音符:是老四,只有半拍,分它半块糖。
[师出示几种音符,请生说出时值。]。
三、学唱歌曲。
(出示幻灯片)。
师:“同学们,我们接下来一起去音乐剧场看看吧。今天音乐剧场要我们扮演《太阳》。那么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
1、听范唱,请生说一说这首歌的情绪怎样(欢快、热情)。
2、学唱曲谱。
请生读一读歌谱的前四个小节。
提问:这四个小节中哪个音出现的次数最多?(la)。
3、学唱歌词。
读歌词;
[前四个小节跟琴唱,后四个小节听唱法]。
4、处置。
请生标出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的汉语拼音,并说一说有何特点(都是ang)。
师:“对,唱时要充沛发出这个音,嘴巴张圆。刚才大家都说了,这首歌,要唱出欢快的情绪。”
练唱。
四、扮演。
师:“大家唱得都很好了。请同学们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扮演这首歌。以小组为单位,可以用舞蹈,可以用小合唱、歌伴舞、乐器伴奏等形式。”
[同学自身练习,老师加以指导]。
展示几组,并加以评价。
五、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学校十分美丽,这都是每天阳光的照耀带来得。大家说一说,我们离的开太阳吗?所以,我们要爱太阳,爱生活,爱大自然。今天音乐岛的探险到此就结束了,我们下节课在继续吧。”
板书设计:太阳。
ang。
欢快、热情。
课后小记:
《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篇三
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把探究过程显性化是科学学习本质的一种要求。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太阳钟的制作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太阳钟的用处,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1、知识与技能: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
(一)、铺垫孕伏。
(二)、探究新知:
a、初步认识太阳钟。
1.介绍牛顿的故事。
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
2.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
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
b、探究日晷原理。
1.介绍日晷:
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2.制作日晷。
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3.探究原理。
(2)学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这根针有什么用?)。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晷面和晷针:这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时间。晷针与晷面垂直,它就相当于我们手表的时针。
(4)在小组研究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结合“牛顿钟”的故事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7)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计时?你又时如何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呢?
(8)学生讨论。
(9)学生汇报。
c、认识手掌日晷。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介绍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图。
手掌日晷流传于民间,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带领同学们实践体验):我们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4.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共同体验手掌日晷的运用,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台下同学说说指向的时间。
6.从这个试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7.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
(三)、认识古代计时器。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2.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3.小组请代表汇报。
4.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汇报(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标识)。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六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篇四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2、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3、小组请代表汇报。
4、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
《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篇五
1、介绍日晷:
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2、制作日晷。
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3、探究原理。
(2)学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这根针有什么用?)。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晷面和晷针:这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时间。晷针与晷面垂直,它就相当于我们手表的时针。
(4)在小组研究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结合“牛顿钟”的故事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7)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计时?你又时如何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呢?
(8)学生讨论。
(9)学生汇报。
《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篇六
一、教材分析: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52,53页教学要求;教材分析:
太阳钟是五年级《时间的测量》这一单元的内容,学生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总结出阳光下物体影子的角度变化是有规律的,总是自西向东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移动的角度是相同的。
二、学生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能够关注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和现象,但对一些相对动与静的物体观察不够,他们在上课思维活跃,喜欢动手,把他们的关注对象引导到课堂上来,对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科学的奥秘是很有益的。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的发生变化。“日晷”和“圭表”是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成的计时仪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制作简易的圭表或日晷进行计时。讨论太阳光影是怎样被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古人研究时间的成果产生敬佩之情,感受人类对时间测量的探索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3教学重点:有关时间测量仪器的发展历史及日晷和圭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日晷和圭表的计时原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古人最早利用什么计时?
二、探究新知。
(一)用太阳来计时:
提问:想一想,最早出现的两个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讲述:自然界有许多周期现象,如太阳从东升起后又从西边降落,经过一个黑夜之后又从东边升起。古人最早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确定出一天后,慢慢地需要对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那古人又是怎么划分一天的呢?
阅读课本p52资料。
提出问题: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怎么不一样长?
因为古埃及人在确定时间时,是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确定为白昼,从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确定为夜晚,白昼和黑夜各被分为12小时。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昼比夜晚要长,而此时的白昼和夜晚仍然分别被分为12小时,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经常会不一样长。
(二)用光影来计时:
1、师:后来古人又学会了更准确的计时方法——用光影来计时。
3、认识日晷。
(1)大家可真厉害,古人也是像我们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日影的变化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就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日晷,其他人就可以利用日晷来判断准确的时间。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日晷(学生阅读67页资料):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呈南高北低,倾斜地安放于石台上,使晷针指向北极星。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
(2)那么该怎样使用日晷来判断时间呢?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方法,重点介绍水平式日晷的使用方法。
(3)圭表的计时原理是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
小结:无论圭表、还是日晷,它们都是利用了太阳光影来计时,所以把它们统称为太阳钟。(板书课题)。
1、学习了那么多关于太阳钟的知识,那么大家想自己来制作一个太阳钟吗?
2、课件演示制作方法:利用锤子,将钉子垂直钉于圆心处。
3、确定刻度。
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将太阳钟钟面上的字母“n”正对北方,平放于地面。这时,在钟面上就会出现小竹棒的影子,将影子与圆心连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刻的准确时间。
4、课外活动。
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小竹棒影子的位置,继续完成日晷的制作。
四、延伸:
1、在白天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
“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
2、讨论交流。
阴天又怎么知道时间?晚上有怎么知道时间?
五、课堂检测:
一、填空题。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夜晚()小时,白昼()小时。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时辰。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和()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二、判断题。
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5、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篇七
科学概念: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讨论太阳光影是怎么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学习使用简易日晷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人探索时间的过程,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探究意识。
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制作使用太阳钟计时。
关于日晷计时的资料、立竿、制作太阳钟的套材(小组)。
一、引入:
1、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了。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学生充分交流)。
2、揭题:太阳钟。(板书课题)。
1、关于古人利用太阳计时的资料交流。
如:一天是怎么确定的?(古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如: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是怎样划分的?阅读课本p52资料等等。
三、用光影来计时:
1、师:古代的人还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3、组织观察活动。(课前老师画一次影子,课中和学生再去画一次,使用太阳钟时还可以画一次。)。
4、如有录象片段,可适当代替上面的观察光影的活动。
5、讨论:古人是怎么利用太阳的光影来计时的?
6、出示日晷及日晷面图,解释怎样计时。
7、师结合日晷面介绍“时辰”资料。
8、师提供太阳钟套材,小组合作组装。
9、师介绍使用方法,学生尝试计时。
四、延伸:
1、为什么古人选用太阳来记录一天时间的流逝呢?
2、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弊端?
太阳钟。
资料:日晷。
“天”
“时辰”
《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篇八
一、教学理念:
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把探究过程显性化是科学学习本质的一种要求。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太阳钟的制作原理,让学生亲身体验太阳钟的用处,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三、教学准备:
有关日晷和其他计时工具的图片、电筒、日晷模型。
四、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牛顿的故事。
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
2.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
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
b、探究日晷原理。
1.介绍日晷:
实际上牛顿做这个太阳钟,是从日晷中得到的启发。(教师出示日晷的示意图和实物并把“日晷”板书在黑板)它又称作晷仪和日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通过不断的试验创造出来的,它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
2.制作日晷。
同学们想不想研究日晷?(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袋,里边就有个日晷,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仿造这个示意图把它拼装起来。
3.探究原理。
(2)学生回答。(晷面刻的是什么?它是怎样工作的?这根针有什么用?)。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晷面和晷针:这是一个赤道日晷,晷面与赤道面平行,上面的刻度就是时间。晷针与晷面垂直,它就相当于我们手表的时针。
(4)在小组研究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结合“牛顿钟”的故事共同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
(7)为什么用太阳钟可以计时?你又时如何判断出当时的时间呢?
(8)学生讨论。
(9)学生汇报。
c、认识手掌日晷。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介绍手掌日晷并出示示意图。
手掌日晷流传于民间,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带领同学们实践体验):我们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4.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共同体验手掌日晷的运用,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
5.请两组同学上台演示,台下同学说说指向的时间。
6.从这个试验你得到什么启示?
7.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
(三)、认识古代计时器。
1.人民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在古代人们用来计时间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来看看这些计时器(出示计时器挂图)。
2.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它们都是利用什么原理计时的。
3.小组请代表汇报。
4.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什么计时方法吗?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
四、归纳知识。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汇报(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标识)。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五、巩固新知,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篇九
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
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接着通过“牛顿钟”的故事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学生对于他的举动自然比较感兴趣。正好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最后出示古代一些计时器,让学生找出原理,并说说其它的计时器又是运用了什么原理计时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从中促使学生思考。同时让学生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把这节课的知识加以延伸。
这节课不受天气的影响下,带学生到室外体验教学效果更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的发生变化。
2、“日晷”和“圭表”是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成的计时仪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制作简易的圭表或日晷进行计时。讨论太阳光影是怎样被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古人研究时间的成果产生敬佩之情,感受人类对时间测量的探索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探究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
有关时间测量仪器的发展历史及日晷和圭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日晷和圭表的计时原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古人最早利用什么计时?
二、探究新知。
(一)用太阳来计时:
提问:想一想,最早出现的两个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讲述:自然界有许多周期现象,如太阳从东升起后又从西边降落,经过一个黑夜之后又从东边升起。古人最早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确定出一天后,慢慢地需要对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那古人又是怎么划分一天的呢?
阅读课本p52资料。
提出问题: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怎么不一样长?
因为古埃及人在确定时间时,是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确定为白昼,从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确定为夜晚,白昼和黑夜各被分为12小时。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昼比夜晚要长,而此时的白昼和夜晚仍然分别被分为12小时,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经常会不一样长。
(二)用光影来计时:
1、师:后来古人又学会了更准确的计时方法——用光影来计时。
3、认识日晷。
(1)大家可真厉害,古人也是像我们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日影的变化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就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日晷,其他人就可以利用日晷来判断准确的时间。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日晷(学生阅读67页资料):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呈南高北低,倾斜地安放于石台上,使晷针指向北极星。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
(2)那么该怎样使用日晷来判断时间呢?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方法,重点介绍水平式日晷的使用方法。
(3)圭表的计时原理是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
小结:无论圭表、还是日晷,它们都是利用了太阳光影来计时,所以把它们统称为太阳钟。(板书课题)。
1、学习了那么多关于太阳钟的知识,那么大家想自己来制作一个太阳钟吗?
2、课件演示制作方法:利用锤子,将钉子垂直钉于圆心处。
3、确定刻度。
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将太阳钟钟面上的字母“n”正对北方,平放于地面。这时,在钟面上就会出现小竹棒的影子,将影子与圆心连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刻的准确时间。
4、课外活动。
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小竹棒影子的位置,继续完成日晷的制作。
四、延伸:
1、在白天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
“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
2、讨论交流。
阴天又怎么知道时间?晚上有怎么知道时间?
五、课堂检测:
一、填空题。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夜晚()小时,白昼()小时。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时辰。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和()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二、判断题:
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5、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板书设计】。
日晷。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圭表。
【教学反思】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篇十
前几节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日影的移动反应着太阳的位置变化,而太阳在天空的运行是匀速的,利用这个规律,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利用电筒照射光,产生棍影)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看!多简单,多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
2、听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得到了什么启发?
3、学生回答。
4、教师小结。
《太阳钟》优秀教学设计篇十一
科学概念:
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的发生变化。
2.“日晷”和“圭表”是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成的计时仪器。
过程与方法:观察太阳光影在一定时间内长短与方向的变化。制作简易的圭表或日晷进行计时。讨论太阳光影是怎样被用来记录一天的时间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古人研究时间的成果产生敬佩之情,感受人类对时间测量的探索过程,体验探究的乐趣。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探究兴趣和习惯。
有关时间测量仪器的发展历史及日晷和圭表的使用方法。
日晷和圭表的计时原理。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古人最早利用什么计时?
二、探究新知。
(一)用太阳来计时:
提问:想一想,最早出现的两个时间单位是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
讲述:自然界有许多周期现象,如太阳从东升起后又从西边降落,经过一个黑夜之后又从东边升起。古人最早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确定出一天后,慢慢地需要对一天的时间进行划分,那古人又是怎么划分一天的呢?
阅读课本p52资料。
提出问题: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怎么不一样长?
因为古埃及人在确定时间时,是把从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确定为白昼,从天黑到天亮这段时间确定为夜晚,白昼和黑夜各被分为12小时。但是,例如夏季的白昼比夜晚要长,而此时的白昼和夜晚仍然分别被分为12小时,所以白天和晚上每小时的时间经常会不一样长。
(二)用光影来计时:
1.师:后来古人又学会了更准确的计时方法——用光影来计时。
3.认识日晷。
(1)大家可真厉害,古人也是像我们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了日影的变化规律,利用这个规律就有了一个伟大的发明——日晷,其他人就可以利用日晷来判断准确的时间。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日晷(学生阅读67页资料):日晷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呈南高北低,倾斜地安放于石台上,使晷针指向北极星。世界上最早的日晷诞生于六千年前的巴比伦王国,一直沿用了几千年。
(2)那么该怎样使用日晷来判断时间呢?
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小结方法,重点介绍水平式日晷的使用方法。
(3)圭表的计时原理是阳光下物体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
小结:无论圭表、还是日晷,它们都是利用了太阳光影来计时,所以把它们统称为太阳钟。(板书课题)。
1.学习了那么多关于太阳钟的知识,那么大家想自己来制作一个太阳钟吗?
2.课件演示制作方法:利用锤子,将钉子垂直钉于圆心处。
3.确定刻度。
利用指南针找到正北方向,将太阳钟钟面上的字母“n”正对北方,平放于地面。这时,在钟面上就会出现小竹棒的影子,将影子与圆心连上一条直线,并在直线处记录下此刻的准确时间。
4.课外活动。
利用相同的方法,确定一天中每个整点时小竹棒影子的位置,继续完成日晷的制作。
五、延伸:
1.在白天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
“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
2.讨论交流。
阴天又怎么知道时间?晚上有怎么知道时间?
六、课堂检测:
填空题。
1、古埃及人最早把一天分为()小时,其中夜晚()小时,白昼()小时。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时辰。
2、随着时间的变化,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的()和()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而这样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太阳钟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判断题:
1、太阳自西向东的位置移动造成了一天中物体影子的变化。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
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由长变短,再由短变长。
5、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2.太阳钟。
日晷。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
圭表。
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语文下册《四个太阳》教学反思(优秀20篇)
- 最新我爱台湾作文400字(模板11篇)
- 台湾的作文600字(优秀12篇)
- 人生的态度乐观作文(精选14篇)
- 面对生命的态度初一作文
- 写态度决定一切的作文(优秀8篇)
- 态度认真的作文(通用9篇)
- 最新追星的态度议论文作文(实用20篇)
- 2023年不同的态度的作文(模板11篇)
- 2023年微笑是一种生活态度初中作文(精选16篇)
- 学生会秘书处的职责和工作总结(专业17篇)
- 教育工作者分享故事的感悟(热门18篇)
- 学生在大学学生会秘书处的工作总结大全(15篇)
- 行政助理的自我介绍(专业19篇)
- 职业顾问的职业发展心得(精选19篇)
- 法治兴则民族兴的实用心得体会(通用15篇)
- 教师在社区团委的工作总结(模板19篇)
- 教育工作者的社区团委工作总结(优质22篇)
- 体育教练军训心得体会(优秀19篇)
- 学生军训心得体会范文(21篇)
- 青年军训第二天心得(实用18篇)
- 警察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秀18篇)
- 家属慰问春节虎年的慰问信(实用20篇)
- 公务员慰问春节虎年家属的慰问信(优质21篇)
- 植物生物学课程心得体会(专业20篇)
- 政府官员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重要性(汇总23篇)
-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范文(18篇)
- 教育工作者行政工作安排范文(15篇)
- 编辑教学秘书的工作总结(汇总17篇)
- 学校行政人员行政工作职责大全(18篇)
相关文档
-
最新给外卖好评的句子(通用9篇)
10下载数 565阅读数
-
名人小故事简短(模板13篇)
39下载数 421阅读数
-
有关自来水公司更换水表的通知范文范本(5篇)
21下载数 223阅读数
-
2023年社区科普活动方案范文(模板9篇)
23下载数 612阅读数
-
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情况报告(精选9篇)
42下载数 956阅读数
-
2023年财务人员自我评价简短(优秀14篇)
38下载数 344阅读数